卷五 東籬先生文集

作者:金㙆
1811年

右東籬先生遺集三冊。鄕之人士旣隮祔先生於謙庵柳先生之院祠。又諶剞劂遺集。一日後孫世奎,世瑜袖而來。相與考校魚魯訖。且曰。此不可以無識。請一言以附卷端。顧眇末後生。無所識知。何敢泚筆於其間。况湖上先生已有弁文。鋪張先生志行本末盡矣。又安用無所短長之贅說哉。弟法君之淸旣勤。且以平日景行之思。窃幸托名之爲榮。不揆僣妄而畧綴數語於後曰。鄒夫子不云乎。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先生以魁才偉氣。邃學宏詞。經龍蛇俶擾之秋。遂値廢朝昏亂之日。晩登桂籍。蹔膺郡寄。而非其志也。卒乃投紱賦歸。逍遙物表。遂使天球弘璧。不得陳列於明堂寶几之側。而遠韻遺光。徒爲後人欽賞之資而已。則斯固先生之不幸。而亦爲世道所深慨者也。然先生甞爲晦齋先生辨明䟽首矣。又甞草䟽斥鄭仁弘之奸矣。夫以全嶺之儒䟽。大賢之辨明。而先生爲之盟主。以柄臣之張甚。擧國之不敢吐舌。而先生獨能之。百世之下。讀其遺䟽。尙令人張膽而增氣。倘非衛道之誠憂國之忠。不以利害𥚁福動其中者。能之乎。至於自號扁堂之意。盖亦聞陶令之風而興起者。方其寄傲南牕。舒嘯東皐。消百憂於琴書。寄閑情於雲鳥。步松逕掇菊英。而其悠然之趣。無求之意。亦可謂異世而同調。千載而朝暮。則此豈先生只慕悅其蕭散閑曠之趣。而欲標榜觀美爲哉。盖必有所感叢而寄意者存焉。吁亦悕矣。先生甞從謙庵,西厓兩先生學。又從鶴峯,寒岡諸先生遊。其於行己出處之方。盖已講之熟矣。是以其始終樹立。正大光明如此。然則後之求先生者。當讀其書論其世而又考其師友淵源之所自。則亦可以彷佛其萬一矣。先生遺集宜不止此。而先生之孫箕山公甞携置寓舍。不幸寓舍失火。盡入於灰燼中。今此編輯。皆是收拾散逸之餘者。只有詩文若干篇。而一時師友間往還書䟽論說文字。皆無存者。惜哉。歲辛未臘月日。後學聞韶金㙆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