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九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九十一卷目錄
僧部列傳六十七
明三
本來 文載
清然 明秀
法通 普泰
文齋 辨如海
顯全 天菴
法聚 宗林
秀碧峰 真聰
德山 德寶
雪梅 僧宗
鐵牛和尚 開緣
德綜 方澤
性通 白雲
慧才 性常
清源 昌昺
性真 圓鏡
天童和尚 西峰
普明 徐和尚
正智 海門
圓顯 明本
爽菴真者 喫肉和尚
如堂 海性
水噴雀 明龍
泗洲菴僧 月潭
明堅 如元
道濟 孤舟
紹乾 無遐
真節 妙琴
常樂寺僧 超乾
德愛 樂靜
袾宏 真源
洪恩 真可
法會 如安
德清 福全
法忠 無著
真清
神異典第一百九十一卷
僧部列傳六十七
编辑明三
编辑本來
编辑按《繼燈錄》:「壽昌西竺本來禪師,撫州崇仁人,姓裴氏。 七歲出家於本邑觀音寺。年十三,參見一峰寧,付以 禪觀之法,孜孜究明己躬下事。一日,頓覺身若虛空, 心絕邊表,行住坐臥,不知是誰。忽聞人誦《清靜經》云: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豁然有省,作偈曰:『幾年外走喪 真魂,今日相逢迥不群。身畔金毛石獅子,回頭吞卻 鐵崑崙』。」乃往見一峰,寧呈所見,寧弗許,遂往貴溪江 東,卓菴以居。凡七年,方得發明。時寧已示寂,乃往金 山,見慈舟濟,得蒙印可。歸隱劍江聖壽寺。後寧王聞 師邁道,遣使三請,師終不赴。又呈偈問道,師答以進 修之要,王大悅,授師慧光普照,頓悟圓通江西西竺 大禪師之號。從此道譽遠播四方,來學者眾。次遷新 城壽昌,豎大伽藍。一日焚香趺坐,索筆書偈曰:「這個 老乞兒,教化何時了?顛顛倒倒任隨流,是聖是凡人 不曉。咄!來來來,去去去。海湛空澄,風清月皎。」擲筆而 逝。世壽六十八,僧臘五十五。門人奉真身于師表堂。
文載
编辑按《河南府志》:文載,號月舟,北畿通州人。九歲入鄉校, 讀儒書輒了了。十三落髮受戒,日習靜業。因閱萬松 評唱,疑其葛藤,潛心久之,忽自省曰:「曹洞宗風大播 天下,有織錦迴文之妙,非鍼線細密,盤旋轉折,立觸 當頭者,不能與伊作主也。」遂參叩少林,三周寒暑,朗 然大悟。正德改元,少林諸徒以寺久無主,舉載名,請 於祠部,住持「少林」十六載,門人以千計。闡宗猷,輝祖 教,令譽赫隆,不踁而走。七十三歲示寂。
清然
编辑按《陝西通志》:「清然,河南通許人。自幼為僧,戒行精嚴。 正德初,遊子午山,樂其地僻人樸,遂久隱焉。常修環 山寺及興教寺,或謂其得黃白術云。」
明秀
编辑按《列朝詩集》,明秀字雪江,弘正間詩僧琦楚石九世 孫也。與孫太白、鄭少谷、方棠陵、沈石田諸人善。族出海鹽王氏祝髮天寧寺。晚習定於錢塘勝果山,又號 石門子老復歸化邑之海門,有《雪江集》三卷。
法通
编辑按《太平縣志》:「法通,居仙王山,七歲出家守戒,嘗募作 仙王殿,又豫砌石塔以備自窆。正德丁丑年正月十 九日,忽沐浴更衣,自云將歸,盤踞瞑坐而逝。其徒以 年月弗利,乃殮以棺。後一年開葬,形貌不殊,卒時乃 復盤踞瘞於塔中,年八十有四。」
普泰
编辑按《列朝詩集》,普泰字魯山,號野庵,秦人。深禪觀,嗜儒 學。嘗泝淮涉江,讀書鍾山寺,授易鄖縣。宿襄,留襄陽、 雲夢間。還京師,住西長安之興隆寺,題詩壁間云:「鳥 棲匠氏難求木,僧住樵夫不到山。」楊君謙異而訪之, 一見連日夜,語不去。沈石田為畫楊君謙僧普泰《雪 夜談元圖》,山水為石田畫中第一。《魯山詩集》君謙選 定,王濟之為序。
文齋
编辑按《太平縣志》:「文齋和尚年六十餘,提瓶笠寄居望仙 譚昌引靜舍,不談禪,不持誦,止言萬法俱空,一善實, 惟勸人行善而已。居數年,忽一日語譚云:『予明年八 月十六日回首矣』。」初未之信,次年六月一日,從譚索 錢買缸二口,遂別往。曩披剃箬嶺八里岡菴。至八月 十五日,引子庠生學份偕諸昆季往探之,乃邀同視 卜葬所託。比晚,煮茗設果,談笑自若。份請教言誦云: 「人法皆空心自休,也無歡喜也無愁。風平浪靜言歸 去,月照寒潭一色秋。」話畢,辭歸方丈,誦佛不歇。詰晨, 禮佛畢,持蒲團出山門外,合掌跏趺,向西端坐而化 焉。
辨如海
编辑按《松江府志》:辨:「如海,金澤頤浩寺僧。凡諸藏經悉能 誦解,禪行精嚴,尤工詩。正德中,與錢修撰福結詩社, 嘗遊吳門,與沈周、唐寅輩唱酬。年九十餘,無疾端坐 而逝。」
顯全
编辑按《廣德州志》:「顯全,號無礙,邑人。本姓鄭,幼祝髮人,開 法寺。天資穎悟,與其徒晝夜禪坐講說,人罕識之。正 德丁丑年五月十五日,預示涅槃。至七月二十二日 午時,集眾誦經,入定而逝。寺僧瘞其骨,於殿北建塔 焉。」
天菴
编辑按《池州府志》:「天菴,正德間太平山僧也。游少林回,住 九華東厓石竇中,新建伯王守仁登九華菴謁之。守 仁與語有契,贈之偈云:『不向少林面壁,卻來九華看 山。錫杖打翻龍虎,隻履踏倒巉巖。這箇潑皮和尚,如 何留在世間?呵呵,會得時與伱一棒,會不得時且放 在黑漆桶裏偷閑』。」嘉靖戊子,庵去九華,還太平山未 久,一日告寺僧曰:「千聖本不差,彌陀是釋迦。問我還 鄉路,日午坐牛車。」語訖,跏趺而逝,塔于西廟前徒孫 古明孫公傳衣缽,即葬羅漢寺後太平山,眾僧祔之, 今兩塔存。
法聚
编辑按《列朝詩集》:法聚號玉芝,姓富氏,嘉興人。年十四,出 家海鹽資聖寺,好為韻語。忽自謂曰:「出家兒當為生 死,嗜此何益?」遂誓志參學,多所咨叩。觀《陽明傳習錄》, 謂與禪理不殊,乃以偈趨叩,明以偈答之。一日大眾 中,明出袖中鎖匙,問曰:「見麼?」曰:「見。」「還納袖中。」復問:「『見 么?」曰:「見』。明曰:『恐汝未徹在』。」西還,結廬於南海澉湖之 悟空山,聞金陵碧峰夢居之名,荷笠往參。問:董兩湖 頌:「『碧峰寺裏有如來』,莫便是和尚否?」居云:「上座還見 么?縱見得,也是金屑落眼。」居曰:「這死漢死去多少時, 汝來為他乞命。」轉身回方丈。一日問:「如何不落人圈 䙡?」居打一掌云:「是落也,是不落也?」公即禮拜,覺從前 所蘊,泮然冰釋。居入滅,徙居武康天池,與王龍溪心 齋、徐天池諸公發明心地,會通儒釋之旨。嘉靖癸亥 五月示寂,壽七十有二。有《玉芝內外集》,羅近溪、陸平 泉為序。新安王寅選其詩二百卷。
宗林
编辑按《列朝詩集》,「宗林字大章,餘姚宋氏子。年十三出家 受具,棲隱於杭之安隱、淨慈間。嘉靖初,遊都下,屏跡 香山,開萬壽戒壇,詔選宗師為十座首,說演毘尼,多 所利益。世宗皇帝奉元,上書規勸,請弘護大法,上不 以為忤。臨終有《辭三寶辭世》詩,題曰《浮生夢幻篇》及 《香山夢寱集》傳於世。武廟初年,朝士有以郎官致仕」 者,朽庵取淵明《歸去來辭》為題,賦《樂歸田園十詠》送 別,字畫遒勁,前有圖,似戴進筆法。崇禎初,余被放南 還,燕中故人遺此冊贈別,余有感而和之。今年以詩 冊贈道開扃公,藏弆於虎丘精舍。
秀碧峰
编辑按《嘉興府志》:「天寧僧秀碧峰者,自幼即不茹葷,每日 五鼓起,誦經禮佛,無間寒暑,眾中最名有戒行。嘉靖 壬寅秋,忽得病,臥床月餘,終日酣睡,自言甚適。忽一日,起沐浴,衣新衣,跏趺端坐,念阿彌陀佛數十聲,既 而止呼佛字亦數十聲,與徒眾言別而逝。越三日,神 色不變,左手捻中指作字,右手仰開,指猶軟,頸骨挺 然。」
真聰
编辑按《新田縣志》:「真聰,南六都東山嶺人。甫七歲,祝髮為 僧,築室於黃溪之陽明山,了悟真空。數十年入定於 峭壁之下,辟穀六載,貯鹽於桶,趺坐其中,戒從者曰: 『越千日乃啟』。及期啟之,宛然如生,即建道場於山,至 今肉身尚在。」嘉靖三十五年,詔贈秀峰七祖禪師。 按《零陵縣志》:秀峰禪師生於明正德間,晚與邑人蔣 鏊、宗室菊坡相友善,築庵於黃溪之陽明山。山高與 雲齊,即見日出,故以「陽明」名之。師修行數十年,得《教 外別傳》。忽一日,貯鹽一桶,坐化其中。其徒即建道場 於山。其地有銀沙十里,鳥道盤折,每歲八月,朝禮者 以數萬計,靈異不可勝述。
德山
编辑按《武進縣志》:德山,寧波人。少航海,為捕者所誣,以盜 繫獄。十七日得白,遂為僧。遇天眼師授法雲遊,至城 南龍舌尖止焉。日以齋僧為事。又募銅鑄佛,載往普 陀,日惟食糠籺,冬夏惟掛獄中。所衣一衣,破則補綴, 不更易也。邑中與唐中丞順之善,每云:「滾湯鍋裏明 月中,百尺竿頭打筋斗。」中丞輒首肯之。人疑其有黃 《白術》。以其造橋梁甚多。而未嘗募化也。一日趺坐而 逝。弟子龕葬於寺中。
德寶
编辑按《畿輔通志》:「德寶,別號笑巖,京師人。錦衣世家,吳氏 子也。生於正德壬申,年二十二,披剃於都門之廣慧 寺,師事了空,遍參名山,得紹臨濟二十八世衣缽。其 傳燈弟子,則有天童、磬山焉。」
雪梅
编辑按《列朝詩集》,雪梅,吳人也。嘉靖中遊金陵,蹤跡甚奇, 不拘戒律,日飲茗二三十碗,間進酒肉。寓報恩寺,與 叢桂菴十餘年,每見法師據高座講經,便笑曰:「亂說, 亂說。」間出一語辨駮,聞者汗下。工詩文,自序其詩,以 寒山拾得自況。專修淨土,講《四書》《周易》,皆以新理論 學,好貶駮。新建後,往蘇州竹堂寺住,僧臘八十餘。忽 大言曰:「某月某日某時,老僧示寂矣。」眾僧為醵銀治 龕,將餘羨悉付酒家。至期,僧俗雲集,雪梅詰之曰:「伱 們布施,不過三分、五分銀子,要算功德,便來逼迫老 僧性命,尚蚤,尚蚤!」眾皆廢然散去。越數日,端坐龕中, 令小行者呼曰:「老雪梅,老雪梅,今日不歸,何日歸?」雪 梅自應曰:「今日歸矣。」少頃,鼻柱下垂而化。
僧宗
编辑按《東昌府志》:「悟窮,一名宗世,為觀城人。嘗危坐樹下, 如泥塑人,樵豎迫視之,乃驚。正德初,事鐵佛寺住持。 元明供竈下之役,長遊關陝,覓師不得,居考城十年。 嘉靖間,旋居濮之圓覺寺,後依城北馬氏家。又十有 五年,徙居張太常園。是時年百有八歲,狀如蒼松怪 石,耳聰目明,不減五六十歲人。人有扣所養者,應云: 『吾但饑飯困眠而已,何與知修養事』?」平生澹無所嗜, 凝靜深湛,人莫測其際。萬曆間,無疾而逝。
鐵牛和尚
编辑按《德安府志》:「鐵牛和尚,未詳何許人。嘉靖間,劉紹卹 讀書。白兆和尚以行腳至,衣缽不飾,豪莽任力,寺僧 易之。劉一日遊桃花洞,強和尚與俱,佯臥不起,比劉 至,而和尚已趺坐石上矣,始知為異人也。引共雞窗 風雨晨夕,適劉偶有所需於家,命奚童以詰朝入郡。 未及炊,家人已至,云:鐵牛和尚傳主人命呼我,然和」 尚實與劉對坐,足未出閾以外也。或偶與諸比雛狎 手,起柱礎,壓衣袂,俟其再三懇求,始出之。或令諸僧 縛之,徽纏層加,應手而解。神奇種種,諸如此類。自是 與劉縱談,只曰:「可惜,可惜!」如是者經年,後不知所終。
開緣
编辑按《衡嶽志》:「開緣,號無盡,順天人。嘉靖間,棲南嶽明月 峰,尋居永泰峰四十餘年,草衣木食,悟佛心印。後坐 化其後。有圓昂者,參無盡和尚,建雲龍寺、華藏閣,從 而說法者五百人。」
德綜
编辑按《畿輔通志》:「德綜嘗遊夔,居延慶應夢禪林具足,日 朗誦《法華內典》。富家資給有贏積,輒募工修通濟橋 及靈照寺,人咸高其行潔。嘉靖辛丑,道士張雄以幻 術聚清峰巖為亂,脅綜入其黨。綜罵曰:『聖朝容爾輩 脫賦役,為閒人,不為國祝釐,乃倡亂作賊,貽禍不細 矣』。雄令縛出就斬。綜曰:『我以善死,死猶不死;汝以惡 存』」,死不旋踵遂遇害。
方澤
编辑按《列朝詩集》,方澤字雲望,後稱冬豁,號無參,族姓任, 嘉善人。入精嚴寺薙染,嗣法於濟、法舟戒學俱高,稟 性穎拔,日誦萬餘言,詩偈文字,下筆無礙。一時名士 若唐荊川、張王屋、方棠陵皆敬禮之。有「《華嚴要略》二卷,內外集八卷。」
性通
编辑按《蘇州府志》:「三際,名性通,蜀人李氏。幼孤喪明,辭家, 由峨嵋歷雞足,往還滇南、衡湘之間。至嘉定建真際 庵,與王文肅錫爵為方外交,又結潮音庵於婁際。既 瞽,以耳受經,又能為人講。所至闡揚宗旨,緇素信悅。」
白雲
编辑按《松江府志》:「白雲薙染南禪寺,年二十四五時,遇一 道者,授以定靜之法,精虔有德。後又遇之,欣然謂曰: 『汝巳小定矣,非大定也』。」此後乃向靜中求之。亦常以 瑜珈教為人祈禳,昭應赫然。居常注陀羅尼咒得力。 一日跪禱大士前,祈賜靈應,忽睹所供淨瓶水,湧沸 尺餘,後以供水療病人輒愈。人比之錢喜菩薩云。隆 慶二年示寂。所著有《白雲心法》。周思兼為之序。
慧才
编辑按《松江府志》:「慧才,嚴氏子,號塘,雲南楊林人,已有室。 一日讀《金剛偈》有感,投禮永泉寺月空薙染。尋往安 寧州,參普通和尚,發明指歸。又偕同行善友雲遊,日 唯一食。適吳歷越,請益於天如老人。復於佛慧講肄, 遍聞諸經奧義。末依雙徑萬松禪師,門風高峻,不輕 許可。才口訥心通,造詣親切,得受記莂。嘗指金天示」 之才,始號天育,至是復稱西照。陸文定樹聲入浙,詢 知師賢,延之馬𡺸寺,專修淨業,感化非一。隆慶四年 十一月十三日,端坐而化,世壽六十一,僧臘三十三。 塔于余山。時蒼山、無著皆至郡中,與才鼎立法席。緇 白歸,仰稱「雲間三禪。」
性常
编辑按《松江府志》:性常,號高峰,雲南人。薙染於伏牛山,飛 錫馬𡺸禪寺,與天育、蒼山無著往還參契。學憲周思 兼訪之,叩以宗旨,曰:「除卻眼前,更無工夫親切處。」深 為心折。請益者雲集,一時傾嚮。後示寂寺中,至今奉 為宗主。
清源
编辑按《松江府志》:「清源,字雪泉,華亭陸氏子。七歲學經,誓 願出家,投北禪寺坎峰榮禪師祝髮,常持金剛般若, 至『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時空蕩,覺習風稍斷。 伏牛高峰常禪師至寺,源晨夕請益,遂蒙開示。天育 禪師示,許為法器,遍參無極、東巖、辨融、蒼溟諸耆宿, 指示不二。歸結觀音閣,宴坐其中。世壽六十餘而化』。」
昌昺
编辑按《松江府志》:「昌昺,號雪庵,四川銅梁人,族姓曾氏。幼 不茹葷,八歲祝髮為僧。下巫峽,順流東邁,抵雲間,住 錫於坐化庵,已居馬𡺸寺,學士大夫多從之遊。時巡 撫張佳引亦銅梁人,行部松江者再,昺匿跡不以聞, 又於巴峽中搆赤松、招隱二庵以待,但報謝無他語。 佳引官留京,復寓書招昺至天界,昺但云:『此皮囊何 地不可遺』。」恐老僧先歸。而公尚未得歸也。未幾示寂。
性真
编辑按《池州府志》:「性真,東流人。棄家學禪,遂成禪癲。老而 通慧,言事多驗。常居百崖,驅野豕。居杏溪,弭虎患。居 香山口,治妖祟。居斗坑,祈雨皆應。住廬山洪堂庵,年 八十矣。一日屬其徒作龕,積薪為室,自焚去。今山民 祠之,每旱禱輒雨。」
圓鏡
编辑按《明高僧傳》:「隰州石室寺圓鏡,汾州臨縣人。早歲出 家,游心賢首講肆,得悟諸經密旨。嘗遊平陽府隰州 妙樓山石室寺,隨緣為眾說法。一日至北門瓦窯坡 土鑿構一菴如龕,燕默其中。忽囑其徒曰:『吾將歸矣』。 眾請其期,曰:『來日耳』。晨興沐浴,更三衣,焚香趺坐,說 偈而逝。」
天童和尚
编辑按《池州府志》:天童和尚,河南人。童時有至性,自願出 家,父母不能禁。拜僧廣安為師,常語人曰:「我杉山和 尚也。」嘉靖十五年,遂同慶安㩦杖而南。慶安居貴池 之仙女山,師居杉山,日誦經禮佛,或口占為詩。二十 五年春,先期三日,自稱示寂,下山謝諸檀那,拜慶安, 遍拜眾僧,趺坐而逝。
西峰
编辑按《太平府志》:「西峰祖師,青陽童體僧也。年十四五,以 省其母之外家,至薛鎮,遂止不歸。遇歲旱,謂舅氏曰: 『若欲雨乎,我能立致』。舅嗤不信,乃自製鐵篴吹之,又 作《罵天歌》,其辭甚俚,歌之遂得雨。圓寂後,凡旱,祈禱 輒應,遺像存福聖寺中。萬曆間,有郡守載其脫身并 鐵篴去,中途舟覆,俱沉江中。采石漁者,捕得大魚,剖」 其腹,鐵篴出焉。上刊《福聖寺》。知為祖師物,訪歸之。崇 禎五六年連旱,居民出篴吹成聲,未幾大雨。其靈異 如此。
普明
编辑按《太平府志》:「普明,號無用,淮人。初為講僧,住采石乳 山庵三十餘年,脅不至席。每夜坐,有燈自天而下,懸
於松巔,人皆見之。庵無井,苦遠汲,師取土塊定泉脈謂其徒曰:『下有伏龜,即得甘泉』。掘之如其言。」今傳普明井云。
徐和尚
编辑按《溫州府志》:「徐和尚,名愷,樂清人,岐人。嘗漁海上,漁 舟時有行剽者,或曰:愷亦在焉。一日大悔所為,因祝 髮為僧。於是開沙角路,平洞橋嶺,砌鄧公橋,費數十 百金。愷持短疏往募,無勿與者。縣東白龍山,禱雨常 應,鄉民欲起龍宮,顧山高石遠,轉輸不便,召愷計之。 愷經營四顧,惟旁有巨巖,匠人以為不可鑿,忽有白」 髮鬚老父謂曰:「盍鑿此石,足了一宮。」因遺之米數升 而去。時鄉民雲集,愷以米少人眾,不足供餔糜,姑煮 之。既而食者盡飽,比宮成而石亦盡。試鑿他石,堅不 可破矣。由是知和尚非常人也。
正智
编辑按《溫州府志》:「正智,號臥雲。通經典,說法能闡宗風。初 住能仁寺,繼興羅漢寺。後復結茅於鴈湖頂上,安禪 枯坐者十餘年。有宗藩聞其名,召而禮之,手書贈詩 曰:『臥雲和尚傍龍湫,久鎖禪關沒世幽。苦行多年渾 自在,為余有意下山頭』。」
海門
编辑按《靖江縣志》:「海門,字泓霔,楚之鐘祥人。精湛內典,嚴 於戒律,樂靖地靜僻,因卓錫焉。言其道明白洞達,不 墮影響,聞之者皆豁然有悟。或勸之說法,答曰:『說法 者大都為名耳。吾正欲掃斷名心,有何法可說哉』?」與 邑人沈其旋倡建楞嚴庵。圓寂後,塔墓其地。
圓顯
编辑按《無錫縣志》:「圓顯,邑陳氏子。幼不茹葷,不踐生草,出 家於知微山房,戒行精勤,博通梵典,不出山門五十 年老。著《惠山記》十卷。」
明本
编辑按《四川總志》:明本,漢州人,少育於姊丈高晟,家代薪 爨。一日,載薪山中,驢不行,怒砍其耳,血流被地,心即 悔悟,遂祝髮為僧,入什邡高山寺安缽,功行極苦。坐 化之日,人有自鎣華山者,見本隻履入山,云:「失一履 於禪榻下,可令吾徒寄送。」見者至,方知其已化云。
爽庵真者
编辑按《廣西通志》:「爽庵真者,得一切觀智,遠遊匿跡。或有 問其里姓,但曰:廣西人,以故不知何州縣。問所師授, 搖首不答。有固問者,但曰:吾師觀世音而已。去就無 常,莫知其所終。」
吃肉和尚
编辑按《蘇州府志》:「吃肉和尚,不知名字,遊丐吳中將十年, 能食肉一頓,盡數十觔,或四五日不食。其色黃瘁而 神清,叩之無答。夜宿北寺門下,巡按御史王濬親臨 視之,亦坐不起,惟摸其帶,笑焉。死時謝常施食者為 乞水,飲二三石,盡洗腸胃乃化。」
如堂
编辑按《武昌府志》:「無相,名如堂,南陽人也。始師有沉痼之 疾,住岳陽深山中,誦持《蓮花經》二十年。夜夢金臂人 飲以玉露,疾遂瘳,掛錫出泥庵三年。忽一日語人曰: 『本以十月行,因修懺事,展留一月旦日酉時,予逝矣』。 及旦,參禮十方佛畢,趺坐久之,奮身呼曰:『去』!眾請曰: 『師何去』?」曰:「『竟往佛國』。旋見火光鏨鏨,化作金蓮花而」 上。
海性
编辑按《蘇州府志》:「『『海性號湛川,崑山人。神采英毅,髯鬍接 鬢。壯年薙髮,居堯峰龍洞中,體不帖席,困倦不支,輒 以頭觸石。每日辰巳間持缽出,忽大雨,至午不休,因 持過午戒,遂絕粒。明日雨復不出,第三日始循村行 乞,一田婦見性來,以袖掩釜中飯,且走且謬,云罄矣』。 性發大憫,心謂慳貪不捨,入餓鬼道,吾必度此』。婦佇」 立移日不去。他人與性飯,弗受也。薄晚,困欲踣,不覺 屈膝。已,夫荷鋤歸,譙讓其妻,一村鬨然,群犬叫號,性 恍如夢醒,豁然見父母未生前面目。其初受具作務, 必先見積廚不充,即托故不食。見寒者,解衣衣之,有 憐其寒而予之衣,其轉施猶故也。予衣者,誶之性曰: 「學道者身可捨,何有於衣施者」曰:「汝能捨身而投池 水乎?」性遂踴身赴水,眾挽之出,性曰:「吾擲此身,換清 淨法身耳。」已,入龍洞。久之,遊燕都,至五臺,行諸苦行, 事老僧如奉至尊,主病堂如養父母。未幾南還,阻雪 下邳,纊施盡,繼以中襠,僅存敗衲,兩股龜坼,血流及 踵。有製衣授之,勸自煖者,卻弗納。過一村墟,哀其窮, 欲與植福募,三日罔應,一達官子邀之至家,性不忍 違初志,徘徊村墟自若。達官聞之,饋金錢布帛頗饒。 性是晚宿招提,見眾僧膚粟面黧,即所受立罄矣。居 龍洞,始構一團瓢。南還後,善信麏集,於是殿堂樓閣 悉完整。又於西麓復宋之興福菴,四方參叩者日眾, 或時絕糧,性每棹孤艇往來城市間,隨緣誘化,甚且 貸及子母錢以應之。及將示寂,忽語徒曰:「未完事,急 完之。」至秋當去,果然。
===水噴雀===按《太倉州志》:水噴雀,不知姓名,何許人,冬月常浴水, 人戲呼「水噴雀」,僧即應,因以名。一日忽自言當明日 午時去。至期,人聚觀,作偈云:「水噴雀,水噴雀,四十五 年無歸著。今朝鼓翅向天飛,萬丈黐竿黏不著。」偈畢 遂逝。
明龍
编辑按《明高僧傳》:「北直羊山秀峰庵釋明龍,淮南宿遷姚 氏子也。俗諱東陽。嘗補邑庠諸生,居常好修,嗜內興 二十年不問家人產。雅從善知識遊。隆慶改元,澹然 為居士而北,探諸名勝巨剎,訪有道耆德,寓清苑。越 三寒暑,登銀山法華寺,從大光和尚祝髮進具。尋居 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鶉衣一衲,不裓不襦不履。諸」 陵中貴人多檀施,弗之顧。安七十二眾,期千日親為 說法,闡三教宗旨。時休寧汪司馬道昆奉詔行邊,道 出諸陵,期督府法華寺。聞師高德,乃趣一沙彌逆至, 見師敝衲曾不掩骭,祁寒無所侵。汪與督府避席禮 之,㩦入洞中,坐石床與語。師略舉西來意,督府灑然 信服。汪問:「千日畢,能作常住乎?」曰:「無常無住。」明日辭 歸。越旬有五日立春,羊山放光五色。又越七日,除夕 集眾,告曰:「元年元日,吾當行矣。汝等識字者用耳聞 經,不識字者用心念佛。務禪定智慧,務濟物普心即 此是佛,慎弗他求,汝等勉之。」除夜既半,命弟子視中 星,曰:「夜午乎?」曰:「午矣。」師曰:「未也。日午乃行。」元日,羊山 復放五色光如嚮。至日中,師辭眾坐化。越七日,闍維, 復放光如嚮。大眾與諸中貴人望光對師羅拜曰:「佛 耶!佛耶!願以此光普照下土。」已而舍利纍然,督府治 塔藏之,汪公為之《銘》,實萬曆元年正月也。
泗洲菴僧
编辑按《浙江通志》:「泗洲菴僧,不知何許人。嘉隆間,住泗洲 菴,戒行嚴謹,機鋒不露。遇歲饑,煮菜葉及草卉食之, 無瘠容。年七十餘,忽自往市大缸二,置菴後,穿土先 瘞一缸,以一缸寘其側。一日囑其徒曰:『某日當西行, 三日後,舁余坐缸中,以外缸覆之,即覆以土,毋效俗 僧多事,至期趺坐』。」
月潭
编辑按《太倉州志》:「月潭和尚,楊氏子。出家五臺山,受具足 戒。遊蜀卭僰山中最久。隆慶辛未,來婁弇州,兄弟築 室居之。萬曆丙戌,示寂。弇州稱其不備三衣,不強中 食。初得疾,水飲五日,絕水二日,浴畢,使誦無量壽佛 經,聽已坐化。世壽一百十三,僧臘九十八。」
明堅
编辑按《嘉興府志》:「明堅,雲岫菴僧也。菴初廢於正德辛未, 堅以是年始生。至隆慶辛未,堅從百法寺來,卓錫於 此。菴復興。堅精嚴戒律,經年閉關趺坐,緇素多敬信 之。」
如元
编辑按《嘉興府志》:「蕭山史氏子。少有室,棄之入雲岫,投堅 師披剃,參宏法師,受具足戒。復歸雲岫,力修淨土,不 窺戶閾者二十餘年。所至密跡潛蹤,人自依依不能 去。」
道濟
编辑按《嘉興府志》:「道濟,字法舟,嘉禾人也。張氏子。少爽拔, 未嘗入鄉校,而議辯宿成,為里中所異。年十八,忽猛 省,白父母求出家,不許。日夜趺坐,不事生產,遂入天 寧寺為行者。後依吉庵祚禪師,朝夕參叩。偶行廊廡 間,聞佛殿磬響,豁然有悟,祚即可之。繼謁古印、雲峰 諸師,日益深奧。至長安覺王寺,受請為第一座。室中」 秉拂,橫機無所讓。後徙鹽官,徙武康,由金陵還,欈李 天寧暨靈光諸剎。「繼又買舟南湖,信風而舵,不決攸 往。舟之所向,歡聲載途;舟之所背,罔不自失。」未幾棄 去,入湖之弁山。「復自弁山歸天寧禪堂」,遂終老焉。
孤舟
编辑按《四川總志》:孤舟禪師,姓氏未詳,萬曆初,至真安磻 溪寺,面壁數年。一日謂主僧曰:「明日予逝矣。寺外二 樹將折,一折有聲即長老,一折無聲即予也。」次日,二 樹果折。念偈曰:「勘破無無世界,了然何物心頭。自性 已歸圓寂,清風明月自由。端坐而逝。」
紹乾
编辑按《四川總志》:「紹乾號一清,後更號萬竹。性恬淡篤學, 葺茅峨山雪巖,僅可容膝。茹菜三年,神氣和暢。還成 都,道友犀泉,結廬百花潭上,直究心宗。一日,幡然若 醒,嚮道甚力。人南都講肆,聽者如市。復挂席五臺,刺 血研金,書《法華》九載。萬曆初,入燕京,棲普賢庵,刊行 彌陀,箋註講演諸經。陳、李二太后遙授紫衣,敬禮之。」 時鷲峰寺有栴檀像,人皆莫知其源。乾一見識之,曰: 「『此優填王所刻世尊像也。當時佛《摩頂記》云:千年後 當往震旦,利益有緣人』。故今屆期自出耳。」後還成都, 蜀王造講堂於浣花溪側居之。一日,登堂集眾,端坐 而逝。
無遐
编辑按《四川總志》:「無遐,不知何許人,居九峰山絕頂。修行時往來村落中,見村民馬安女甫週歲,有病,以破布 繻餌之立愈。又曰:『此女當貴。後適庠生趙之辛,果封 恭人。常至縣詣邊氏家,一徒羨其侈麗,曰:『汝樂之,何 不遂來』?後三日徒死,邊氏舉子哭不食,乳師往探,摩 其頂曰:『既來,何須哭耶』?子遂輟哭。一日語弟子治齋, 邀諸山作別』。」諸僧至,舉齋,一笑而逝。
真節
编辑按《明高僧傳》:「應天棲霞寺釋真節,號素庵,襄陽人也。 少為郡弟子,忽宿根內萌,辭割親愛,禮明休和尚祝 髮。既而北遊京師,遍參講席,居秀法師座下,饜餐法 喜,深得賢首之印。師之學富內外,諸方每以龍象推 之。久之,負錫南遷金陵,出主攝山棲霞,眾逾三百,教 備五乘。據師子座,撾大法鼓三十餘年。檀施之餘,拓」 地為廬。時殷宗伯得瑯琊大士像,五臺陸公亦鑄金 像,悉歸師供奉,羅參知署曰「圓通精舍。」句曲李石麓 學士盟為方外交,師闡大法,不以期限。嘗講《法華經》, 至多寶塔,品空,忽現寶塔於座前,一如經言。四眾跂 觀,灑然希覯。中使張某奉慈聖皇太后命至,同睹聖 瑞,乃出尚方金縷僧伽梨衣一襲,宣慈旨賜之。即於 講堂之西建一浮圖以徵神化。汪道昆記其事。
妙琴
编辑按《四川總志》:「妙琴,字無絃,華陽人。母高氏有娠,每見 異像,生而姿貌奇古,善詩,工書畫,里人得一紙,珍重 如寶。入楚,又以畫牛得名,稱牛和尚。返蜀住草堂,構 室榿東,有梅萼千株,畫梅入妙,自號梅屋老人。學憲 五岳,陳公嘉重之,與琴賡詠。萬曆九年,趺坐道偈而 終。」
常樂寺僧
编辑按《合肥縣志》:「常樂寺僧,肥之北鄉人。隆萬間,修淨土 業,苦行數十年。久之,積薪十餘挑,莫曉其旨。至日,沐 浴辭大眾,登跏坐其上,言貌如常。眾環伺之,僧張目 曰:『何須爾』?俄見青碧焰光,騰騰若電,自口鼻中迸出, 燃柴燔其軀,頃刻而盡,獲舍利數十粒。惜逸其名。」
超乾
编辑按《武進縣志》:僧無知,開法寺僧。出家時,方丈野航,師 見其不凡,命名超乾,令事火頭三載,朝夕勤勞。復職 園頭,芟鋤灌溉不倦,行住坐臥,惟持《金剛經》。所得布 施,隨手轉施於人。甲子歲,年六十,六月二十八日,忽 向堂頭云:「初一日午時,別師逝矣。」堂頭問:「『汝有何見 解,能去如是』?答云:『只是一箇無得無說一句』。」至七月 朔,焚香禮佛告別,大眾踴躍前行,入龕趺坐。堂頭為 舉火,龕頂清煙直上,一時而化,遠近禮拜者千數。
德愛
编辑按《四川總志》:「德愛常,自號印心,華陽人。生而失怙恃, 乳媼不飲,茹者方咽乳。七歲出家,聰慧好道,通儒佛, 兼知醫,遇病輒施藥救之。壬子歲荒,飯僧及流民,活 者甚眾。晚年歸剎止觀棲禪,臨終西嚮說偈而終。鼻 下雙珠尺餘,光彩瑩然。是夜西上紅光竟夕不散。」
樂靜
编辑按《四川總志》:「樂靜,安邑譚氏子。嘉靖壬辰,祝髮南參, 還蜀,嗣海藏,住道峰院。萬曆十一年元旦,索筆書偈 曰:『只此漚泡,幻影相隨。六十餘年,橫眠三界,剎那無 處,顛倒人間。皎然空花,影絕見聞,寂寂虛閑。問取雪 菴面目,處處綠水青山』。書畢,跏趺而逝。」
袾宏
编辑按《列朝詩集》:袾宏,字佛慧,號蓮池,俗姓沈氏,仁和人。 年十七為諸生。三十二歲辭家祝髮,偏參諸方,煉魔 於伏牛,參遍融、笑巖於京師,皆有開發。過東昌有悟, 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 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初發足參,方從參究念 佛得力,至是乃歸併淨土一門,普攝三根。乞食梵村, 見雲棲山水幽寂,遂有終焉之志。結茅三楹,絕糧七 日,倚壁危坐。已而環山多虎患,師發悲懇,諷經施食, 虎遂遠徙。歲大旱,擊木魚,循田念佛,雨隨足跡而注, 居民德之,遂成蘭若。道風大扇,四眾歙集。首倡毗尼, 以立基本,單提念佛,以攝禪淨。人稱「雲棲菩薩」,精嚴 傑出。諸方念佛專勤,遠追蓮社,而不知其砥狂禪,搘 末法,深心密慮,人固未易測也。住山三十餘年,以乙 卯七月別眾示寂。臨行張目云:「老實念佛勿捏怪,勿 壞我規矩。」向西念佛而逝。全身塔於五雲山之麓,夏 八十有一。憨山大師銘其塔曰:「師以平等大悲,攝化 一時。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非佛事不作佛囑。末 世護持正法者,依四」安樂行,師實以之。先儒稱寂音 為僧中班馬,予謂師為法門之周孔也。師所著述,多 發揮《戒淨法門》,不事詞藻,為後學所宗誦焉。
真源
编辑按《寧波府志》:「真源,號沖庵,姓孫氏。少業儒,年三十出 家,隨侍蓮池。師質心篤行,為高座弟子。自言生平未 嘗出一妄語,萌一妄念,著有《金剛楞嚴疏解》,赴講席 數十處,挹其道貌,如坐春風。自念福薄,不受人禮拜。 年八十一,端坐而逝,異香經宿不散
洪恩
编辑按《列朝詩集》:「洪恩,金陵黃氏子。年十二出家長干寺, 剪髮于元奘塔前。長于憨山大師一歲,比肩為沙彌, 無著、天親如也。事無極法師般若,內薰夙習頓覺,讀 內外典利如奔馬,不勞問辨而堂奧歷然,以無師智 得大辨才。憨大師北遊,遂以弘法為己任。日據華座, 講演諸經,盡掃訓故,單提本文,拈示言外之旨。恆教」 學人以理觀為入法之門。說法三十年,如摩尼圓照, 化雨普沾。「賢首一宗,為得法弟」,得繼席者以百計,秉 法而轉教者以千計。南北法席之盛,近代所未有也。 公高額廣顴,肌理如玉,具大人相。所至䞋施雲委,不 推不戀,博通經史,攻習翰墨,登山臨水,聽歌度曲,隨 順世緣,了無迎拒。晚年開接待院於吳之望亭。日則 隨眾作務,夜則篝燈說法。以積勞示微疾,沐浴端坐, 說偈而逝。歸葬於雪浪山,余為補撰塔銘。公年十八, 佛法淹通,乃留心義學,聽極師演《華嚴大疏》,五地聖 人,於後得智中,起世俗念,學間技藝,涉俗利生。嘗言: 「不讀萬卷書,不知佛法。」博綜外典,旁及唐詩晉字。帷 燈畫被,日夜不置。丹黃紛披,几案盡黑。萬曆中,江南 開士多博通詩翰者,亦公與憨大師導師也。江夏郭 文毅公為南祭酒,僧徒譖公於郭公,偽為公批抹《郭 公詩集》,御袖以示之。郭公大怒,逐公,僅而得免。先是 憨大師在長安,郭公以詩就政,大師信筆評定,多所 是正,郭公心弗善也。已而聞「雪浪嗤點」之語,頓足曰: 「何物二老禿,皆有意揶揄我?」其怒益不可解,憨為余 言如此。
真可
编辑按《列朝詩集》:真可字達觀,世居吳江太湖之濱,族姓 沈氏,五歲不語,有異僧過其門,摩頂謂曰:「此兒出家, 當為人天師。」言訖不見,遂能言。兒時志氣雄放,不可 羈勒。年十七,仗劍遊塞上,行至蘇州,遇雨,宿虎丘僧 舍,聞僧夜誦八十八佛名,心大悅。侵晨即解腰纏十 餘金,授僧設齋剃髮。二十從講師受具戒。參張拙秀 才偈,頭面俱腫。一日忽悟,腫處頓消。自是凌轢諸方。 嘗曰:「使我在臨濟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如何若 何?」過匡山,窮相宗奧義。遊五臺,至京師,參遍融、笑巖 諸老,發明大事。歸吳,復楞嚴廢寺於嘉禾,創刻藏緣 於徑山。再入燕,訪憨山於東海,復戒壇於檀柘。西遊 峨眉,下瞿塘,過荊襄,登太和,憇匡廬,復歸宗古寺。師 相好端嚴,眉目秀發,所謂雲門堂堂,氣宇如王;戒律 精嚴,如銀山鐵壁,莫可梯傍。接引為人如蒼鷹攫兔, 一見即欲生擒,心愈慈,手愈毒。入其室者,凄然煖然, 靡不毛伐骨換。所至護持正法,摧伏外魔。賢士大夫 焚香頂禮,涕淚悲泣,果以為人天師也。師在匡山,聞 憨山以弘法被難,遠戍雷陽,歎曰:「法門無人矣。」南康 太守吳寶秀以礦稅被逮,其妻投繯死,歎曰:「閹人橫 行至此,世道不可為矣。」乃決策入都門,謂人曰:「海印 不歸我為法一大負;礦稅不止我救一大負。《傳燈錄》 不續我慧一大負。捨此一具貧骨,釋此不復走王舍 城矣。」先是,師遊石徑山,得琬公所藏貯佛舍利。慈聖 皇太后迎入內供三日,特賜紫伽黎。神宗手書《金剛 經》,汗下漬紙,遣近侍質問。師以偈答曰:「御汗一滴,萬 世津梁。無窮法藏,從此放光。」上覽之大喜。及妖書獄 起,逮入詔獄,有旨下所司審問,而執政者意在鉤黨, 欲牽連殺師,上初不知也。師既被笞,血肉狼籍,笑曰: 「世事如此,久住何為?」索浴說偈,堅坐而逝。「時癸卯之 十二月也。師化後,待命六日,自春及秋,霖雨漂浸。南 還。又十二年,葬於徑山。」茶毗之日,肉身儼然,舍利無 筭。
法會
编辑按《嘉興府志》:「雲谷禪師,諱法會,胥山鄉人也。薙髮大 雲寺。年十七,遊天寧,遇濟法舟,策發之。遂㩦錫遊方。 至陽羨,見古林禪師教參一歸何處語,豁然有省。晚 歸大雲,隨方引誘,從而歸化者數千人。萬曆二年冬, 主三陳禪會,擇日端坐,瞑目而逝。入龕五日,迎歸大 雲,怡然如生。」
如安
编辑按《淮安府志》:「如安,山陽人。幼穎異,齋食皈依竺乾,究 內典,涉獵儒書,善鍾王墨妙,工聲詩。弱冠自祝髮大 悲庵,師古燈和尚。已而遠遊四方,禮名山印心少室 二十載。還淮,以大小乘定慧等法根引喻,習慈,忍行 藉藉,人士孚相證議。郡守邵元哲更寺額『通源』。」周刑 部三錫為建妙法堂。郡守宋祖舜卿縉,大參高登龍 伯仲,捐金二百餘,為置常住田二區,齋十方僧。遂辟 穀五旬,擇新秋日坐化,面不改色。葬於烈女祠西。所 著詩文《即心》諸錄,藏於龕。
德清
编辑按《列朝詩集》:德清字澄印,全椒人,俗姓蔡氏。年十二, 辭親入報恩寺,與雪浪恩公並事無極法師。內江趙 文肅公摩其頂曰:「兒他日人天師也。」師以江南習氣 軟暖,宜入春冰夏雪苦寒不可耐之地,以痛自磨厲飄然北邁,參遍融、笑岩二老,偕妙峰登公棲北臺之 龍門。老屋數椽,在萬山冰雪中,日尋緣溪橫彴,危坐 其上,忽然忘身。眾籟閴寂,身心湛然,如大圓鏡。大事 既徹,光明四照。慈聖皇太后建祈儲道場於五臺,師 與妙峰實主其事。光宗應期降誕,師乃棲東海之牢 山。慈聖遣使再徵,不能致。布金造寺,賜額曰「海印。」居 十三年,而黃冠之難作。飛章逮繫,拷掠備至。按慈聖 前後所賜帑金,以二十萬計,師從容仰對,謂「當體聖 孝,存國體。」賑饑三千金,有內府簿籍可考。乃坐私造 寺院,遣戍雷陽,以丙申二月抵戍所,癘饑三年,白骨 蔽野,如坐屍陀林中,遂成《楞伽筆記》。「衣見大帥執 戟轅門,效大慧冠巾說法。乃構丈室於行間,時與諸 來弟子作夢幻佛事。乃以金鼓為鐘磬,以旗幟為幡 幢,以刁斗為缽盂,以長戈為錫杖,以三軍為法侶,以 行伍為清規,以吶喊為潮音,以參謁為禮拜,以諸魔 為眷屬,居然一大道場也。」居五年,住錫曹溪,大鍳之 道勃焉。中興甲寅,慈聖賓天詔至,乃慟哭披剃,返初 服。於是東遊吳越,赴紫柏之葬於雙徑,弔蓮池於雲 棲,結庵廬山五乳峰下,效遠公六時刻漏,專修淨業。 居四年,復往曹溪,示微疾,沐浴焚香,集眾告別,危坐 而逝。天啟三年之十月也,師化之次年,弟子居廬山 者,奉全身歸五乳塔而藏焉。亡何,以地之不墨食,謀 改葬,弗果。粵人官南康者,復奉其龕歸曹溪。將茶毘, 啟而視之,膚理柔軟,鬚髮郁然。乃加髹漆,奉於六祖 真身之側。去五乳葬時,又二十餘年矣。師長身魁碩, 氣宇堂堂,及物利生,機用善巧。如日暄雨潤加被,而 人不知。稅礦之使,所至如毒龍乳虎。師以佛法攝受, 莫不心折首俯,作禮而去。所全活兩粵生靈,不可筭 數。詔獄之詞,引辨得體,上全兩宮慈孝,人始知師於 牢戶瘴鄉,皆能現身說法,陰翊王度,非虛語也。師之 東遊也,得余而喜曰:「法門剎竿,不憂倒卻矣。」燈灺月 落,晤言亹亹,所以付囑者甚至。衰老無聞,偷生視息。 錄師之詩,而略記其行履,不自知清淚之沾漬也。師 少與雪浪留心詞翰,晚而伸紙信筆,都無思議,一一 從《光明藏》中流出。世諦文字,固不足為師,有無雪泥 鴻爪,亦略識其應跡云爾。
福全
编辑按《山西通志》:「福全,號妙峰。七歲祝髮,依蒲坂萬固寺 即和尚,習瑜伽法。忽見永明禪師聽講《楞嚴》,即解悟 度海,謁補陀回至淨五臺寺,龍翻石刺舌血,書《華嚴》 一部,修建無遮大會。神宗聞而嘉之,賜繡冠繡衲、真 來佛子之號。移錫蘆芽,造萬佛鐵塔,鑿萬佛石洞。峨 嵋造銅殿一,五臺一,華山一,俱莊嚴精妙。太原建浮」 圖於郡城左,慈聖太后佐以金錢,塔成雙峙,名曰「宣 文。」後歸臺山,趺坐而逝。群鳥悲號,異光匝地。兩宮遣 中常侍賜祭葬焉。按臺蘇公惟霖贊曰:「真來佛,無一 物,苦竹空莊嚴。閴山鳥鳴聖凡哭,哭不徹塔中骨。」
法忠
编辑按《歙縣志》:「法忠,號敬堂,邑曹氏子。生而好端坐,不與 群兒嬉。年十九,遇大機和尚,遂剃染焉。行腳至少林, 依大千潤,叩單傳之旨。復走長安,謁遍融、月心,指示 心要,有所領悟。尋遊五臺,訪妙峰於冰雪中棄去,入 伏牛火場,調煉三業。南還登匡廬之雨天坪,喜其高 勝,遂居之。衲子雲集,成大叢林。劉雲嶠額其寺曰『雲 中忠。居』」恆訓導有方,隨機利應,發言痛至,無不心領。 樂安王父子致敬延禮,終身不懈。陳赤石、葛屺瞻輩 咸相造訪。住雲中二十餘年如一日,視十方衲子如 一己,蓋其寔具足行門者也。世壽八十而終,憨山德 清銘其塔。
無著
编辑按《列朝詩集》無著,字了虛,宜興人。住銅官山中。通脫 疏放,傲然自得,見人輒叉手高坐,不縛沙門威儀。遊 虞山,與瞿元立、嚴道徹善。嘗立三年禪期,掩關北山。 未浹辰,突入元立坐中。元立怪問之,曰:「吾不耐枯坐 作死人,已破關出矣。」馮開之嘗問曰:「近日山居作何 功課?」答曰:「讀得《晉書》一部。」其坦率如此。紫柏老人知 其高伉,欲折服之。紫柏在東南,輒避數百里外,伺其 去而後返。余嘗問公何故畏老人如虎,笑曰:「老人非 四目兩口,怕吃他一頓痛棒耳。」著公好作小詩,余為 書生,嘗以寸紙作小字示余,多超然之致,後示寂陽 羨山中,惜其詩不存。
真清
编辑按《明高僧傳》:「天台慈雲寺釋真清,號象先,長沙湘潭 羅氏子也。生而穎異,脩幹玉立,威儀嚴肅,不妄言笑, 日誦經史數千言,終身不忘一字。父為河南縣尹,常 對賓朋以大器期之。年十五,補邑弟子員。偶有異僧 過而目之曰:『此法門之良驥也』。十九,因家難起,遂投 南嶽伏虎巖,依寶珠和尚薙染,受具足戒,令看無字」 話。自是一心參究,寒暑不輟。至二十五,從珠遊金陵, 探禹穴,因舟觸岸有聲,忽有省。珠大喜曰:「幸子大事 已明,善宜保護。」珠以年高,自普陀棲隱於下天竺。時內臣張公永慕珠道行,密奏張太后賜紫色僧伽𥟖 衣,以徵其德。珠忽一日命師曰:「吾欲觀化,無令人入。 聞吾擊磬聲,當啟戶。」數日不聞動定,師密窺牖隙,見 珠鼻柱垂地。越一日,聞磬,師方排闥而入,珠已泯然 逝矣。珠既化去,師乃訪鹽官古蹟,駐錫覺皇。俄患背 疾,感雲長入夢授藥,病愈。時佛慧寺月溪法師講《起 信論》於吉祥豔,師乃率眾延唱《臨濟宗旨》。眾扣師宗, 師從容語之曰:「圓宗無象,滿教難思。我若有宗可講, 非但法堂前草深一丈,即真空亦為緣慮之場。汝若 有法可聽,豈特頭上安頭?實際卻為聲名之境?三世 諸佛、歷代祖師,不過以楔出楔,隨迷遣迷。是故會旨 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況《起信》之旨,大徹宗 乘,何須更煩忉怛勉之。」眾皆稽首而退。師乃南遊天 台,窮搜勝絕,懷無見睹之高風,誅茆其塔前三年,有 荊山法師赴石梁之社,偕師至毗陵永慶,互以《楞嚴》 參究。荊山歎曰:「某所講經,雖精微于佛語,聞師所論, 誠出卷於塵中。」師欲返初服,而禮部唐公荊川留結 千日之期。已而復歸天台古平田寺臨海王司寇敬 所,入山訪道,訂為方外交。隨遷華頂天柱峰,修大小 彌陀懺六年。暇則敷演十乘,闡明三觀,故四方學者 雲集,戶外之履常滿。一夕,夢琳宮綺麗,寶樹參差,見 彌陀三聖。師方展拜,傍有沙彌,授與一牌,書曰:「戒香 薰修。」寤知中品往生之象也。蓋師日勤五悔,密持《梵 網心地品》及《十六觀經》為常課,是亦精誠之所感耳。 嘗示眾曰:「大乘八萬,小乘三千,實整六和之模範,出 三界之梯航也。今世之高流,輕蔑律儀,惟恃見解,遂 令後學不遵佛制,輒犯規繩,本自無愆,誤造深罪。饒 他才過七步,辯若懸河,不免識墮鐵城,終未解脫,汝 等勉之。」萬曆丁亥八月,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遣使 降旨褒崇,賜金紋紫方袍以寵之。十月,王太初居士 因丁內艱,請師就永明禪室闡妙宗鈔,百日為期。時 台郡王理刑某親登雲嶠而設供焉。戊子歲儉,群盜 蜂起,相戒無敢入師之室。檇李五臺居士陸光祖虛 芙蓉之席,見招,辭不赴。忽謂眾曰:「桃源之慈雲」,實懶 融四世孫為開山,唐天寶賜額曰雲居,山曰「安國。」五 代德韶國師中興,為第二道場,永明壽禪師剃髮之 所,今坐禪石永明菴故址在焉。韶公常領徒五百,說 法此地。昔螺溪寂法師請復台教,諦觀亦親禮足,皆 此寺也。今為豪民奪之,將為掩骨之所。竊思朝廷千 數百年之香火,一旦為俗子葬地,誰之罪也?遂罄衣 缽贖歸之,將謀興建。俄雲間陸宗伯平泉聘說法於 本一院,李方伯沖涵聘講於桐川。再畢,返棹嘉禾龍 淵。欻抱疾,告門人曰:「夜來神人啟我為魏府子,其富 貴非吾所志也。」遂付衣缽,遺囑弟子。如法闍維,盡發 長物,於五臺、雲棲、西興五處飯僧。有勉服藥石者,師 謝曰:「生死藥能拒乎?吾淨土緣熟,聖境冥。」「此人間 世固不久矣。」是歲正月七日,乃絕粒,惟飲檀香水而 已。期於二十九日告終,每日雖米漿不入於口。與眾 說無生法,誨諭進修,而拳拳弗倦。至夕,乃起,別眾曰: 「吾即逝矣,無以世俗事累我。」眾請曰:「和尚往生淨土, 九品奚居?」曰:「中品中生也。」眾曰:「胡不上品生耶?」曰:「吾 戒香所薰,位止中品。」言畢,泊然而逝。延五日,顏色紅 潤如生,手足溫軟,怡容可掬,弔者無敢下拜。茶毗日, 天色霽明,淨無纖翳。舉火之際,忽有片雲如蓋,凝覆 其上,灑微雨數點。煙燄起時,異香充塞,內自殿閣僧 房,外自路人船子,所聞種種,隨力不同。火餘,骨有三 色,而鏘鏘有聲,紅者如桃,白者如玉,綠者潤似琅玕, 猶香氣郁郁。師生於嘉靖丁「酉十二月二十六日,示 寂於萬曆癸巳正月二十九日,世壽五十七,臘三十 八。如惺抱骨,初建塔慈雲之南岡,壬寅遷於寺西螺 師山右,繡文溪」之上,武塘了凡居士袁黃撰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