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三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一百三十卷目錄
陵寢部彙考二
晉〈武帝一則 惠帝一則 元帝一則 明帝一則 成帝一則 康帝一則 穆帝一則
哀帝一則 簡文帝一則 孝武帝一則 安帝一則 恭帝一則〉
宋〈武帝一則 文帝一則 孝武帝一則 明帝一則 順帝一則〉
南齊〈高帝一則 武帝一則 明帝一則〉
梁〈武帝一則 簡文帝一則 元帝一則〉
陳〈武帝一則 文帝一則 宣帝一則 後主一則〉
魏〈道武帝一則 明元帝一則 太武帝一則 文成帝一則 獻文帝一則 孝文帝一
則 宣武帝一則 孝明帝一則 孝莊帝 則〉
北齊〈文宣帝一則 孝昭帝一則 武成帝一則〉
北周〈閔帝一則 明帝一則 武帝一則 宣帝一則 靜帝一則〉
隋〈文帝一則 煬帝一則〉
唐〈高祖一則 太宗一則 高宗一則 中宗一則 睿宗一則 元宗一則 肅宗一則
代宗一則 德宗一則 順宗一則 憲宗一則 穆宗一則 敬宗一則 文宗一則
武宗一則 宣宗一則 懿宗一則 僖宗一則 昭宗一則 昭宣帝一則〉
後梁〈太祖一則 少帝一則〉
後唐〈莊宗一則 明宗一則 廢帝一則〉
後晉〈高祖一則〉
後漢〈高祖一則 隱帝一則〉
後周〈太祖一則 世宗一則 恭帝一則〉
遼〈太祖一則 太宗一則 世宗一則 穆宗一則 景宗一則 聖宗一則 興宗一則
道宗一則 天祚帝一則〉
宋〈太祖一則 太宗一則 真宗一則 仁宗一則 英宗一則 神宗一則 哲宗一則
徽宗一則 欽宗一則 高宗一則 孝宗一則 光宗一則 寧宗一則 理宗一則 度
宗一則 端宗一則〉
金〈太祖一則 太宗一則 熙宗一則 廢帝一則 世宗一則 章宗一則 宣宗一則
哀宗一則〉
元〈世祖一則〉
明〈太祖一則 成祖一則 仁宗一則 宣宗一則 英宗一則 憲宗一則 孝宗一則
武宗一則 世宗一則 穆宗一則 神宗一則 光宗一則 熹宗一則 愍帝一則〉
坤輿典第一百三十卷
陵寢部彙考二
编辑晉
编辑武帝葬峻陽陵
编辑按《晉書惠帝本紀》:「太熙元年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 於峻陽陵。」
按《河南府志》,「峻陽陵在洛陽。」
惠帝葬太陽陵
编辑按《晉書懷帝本紀》:光熙元年十二月「己酉,葬孝惠皇 帝於太陽陵。」
按《河南府志》,「太陽陵在洛陽東南。」
元帝葬建平陵
编辑按:《晉書明帝本紀》:「太寧元年春二月,葬元皇帝於建 平陵。」
按《江寧府志》:「建平陵在雞籠山,不起墳。」
明帝葬武平陵
编辑按:《晉書成帝本紀》:太寧三年九月「辛丑,葬明帝於武 平陵。」
按《江寧府志》:「武平陵在雞籠山,不起墳。」
成帝葬興平陵
编辑按《晉書康帝本紀》:咸康八年「秋七月丙辰,葬成皇帝 於興平陵。」
按《江寧府志》:「興平陵在雞籠山,不起墳。」
康帝葬崇平陵
编辑按《晉書穆帝本紀》,建元二年:「冬十月乙丑,葬康皇帝 於崇平陵。」
按《江寧府志》,「崇平陵在鍾山。」
穆帝葬永平陵
编辑按《晉書哀帝本紀》:升平五年:「秋七月戊午,葬穆皇帝 於永平陵。」
按《江寧府志》,「永平陵在幕府山西,俗傳穆天子墳即 其地。」
哀帝葬安平陵
编辑按《晉書廢帝本紀》:興寧三年三月「壬申,葬哀皇帝於 安平陵。」
按《江寧府志》:「安平陵在雞籠山,不起墳。」
簡文帝葬高平陵
编辑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咸安二年「冬十月丁卯,葬簡文 皇帝於高平陵。」
按《江寧府志》:「高平陵在鍾山。」
孝武帝葬隆平陵
编辑按《晉書安帝本紀》:太元二十一年「冬十月甲申,葬孝 武皇帝於隆平陵。」
按《江寧府志》,「隆平陵在鍾山。」
====安帝葬休平陵====按《晉書恭帝本紀》:「元熙元年春正月庚申,葬安皇帝 於休平陵。」
按:《明一統志》,「晉十一帝陵俱在上元縣境,惟安帝起 墳,餘不可辨。」
按《江寧府志》,「休平陵在鍾山。」
恭帝葬沖平陵
编辑按《晉書恭帝本紀》,「宋永初二年九月,葬沖平陵。」 按《江寧府志》。「沖平陵在鍾山。」
宋
编辑武帝葬初寧陵
编辑按:《宋書武帝本紀》,「永初三年秋七月己酉,葬丹陽建 康縣蔣山初寧陵。」
按《江寧府志》:初寧陵在鍾山。宋政和間,有人於蔣廟 側得一石,題柱云:「初寧陵西北隅。」
〈按湖廣通志武昌府大冶縣北有宋高祖陵高祖彭城人都建康無遠葬武昌之事宜據史為正〉
文帝葬長寧陵
编辑按《宋書文帝本紀》,「元嘉三十年三月癸巳,葬長寧陵。」 按《上元縣志》,長寧陵與初寧陵近。
孝武帝葬景寧陵
编辑按:《宋書孝武帝本紀》,「大明八年秋七月丙午,葬丹陽 秣陵縣巖山景寧陵。」
明帝葬高寧陵
编辑按:《宋書明帝本紀》,「泰豫元年五月戊寅,葬臨沂縣幕 府山高寧陵。」
按《江寧府志》,「高寧陵在幕府山陽。」
順帝葬遂寧陵
编辑按:《宋書順帝本紀》,「齊建元元年六月乙酉,葬於遂寧 陵。」
南齊
编辑高帝葬泰安陵
编辑按《南齊書高帝本紀》,建元四年「四月庚寅,奉梓宮於 東府前渚升龍舟。丙午,窆武進泰安陵。」
按《祥瑞志》:武進縣彭山,舊塋在焉。其山岡阜相屬數 百里,上有五色雲氣,有龍出焉。宋明帝惡之,遣相墓 士高靈文占視。靈文先與世祖善,還詭答云:「不過方 伯。」退謂世祖曰:「貴不可言。」帝意不已,遣人於墓左右 校獵,以大鐵釘長五六尺,釘墓四維,以為厭勝。太祖 後改樹表柱,柱忽龍鳴,響振山谷。
按《武進縣志》,「泰安陵在通江鄉彭山。」
按《丹陽縣志》,「泰安陵在縣東北三十一里。先是高帝 后劉氏歸葬,門生王清與墓。工始下鍤,有白兔躍出, 尋之不獲。及墳成,兔還栖其上。帝即位,名陵曰泰安 陵。建元四年帝崩,亦葬於此陵之原。」
〈按梁天監元年以武進縣為南蘭陵郡改曲阿為蘭陵屬郡治是丹陽舊屬武進也齊梁諸陵舊志二縣並載今考齊泰安陵隸武進齊景安興安二陵梁修莊二陵俱隸丹陽宜各據郡縣志為正其事有互見者則併錄云〉
武帝葬景安陵
编辑按《南齊書武帝本紀》,永明十一年秋七月戊寅,上大 漸,詔曰:「陵墓萬世所宅,意嘗恨休安陵未稱,今可用 東三處地最東邊以葬我,名為景安陵。喪禮每存省 約,不須煩民。百官停六時入臨,朔朢祖日可依舊。諸 王六宮,並不須從山陵。」九月丙寅,葬景安陵。
按《鎮江府志》「景安陵在丹陽縣東三十二里尚德鄉。」
明帝葬興安陵
编辑按《南齊書明帝本紀》,「永泰元年秋,葬興安陵。」
按《輿地志》,「泰安、景安、興安三陵在故蘭陵東北金牛 山。其中丘埭,西為齊梁二代陵。陵口有大石麒麟,辟 邪,夾道有亭,有塋戶守典之。四時公卿行陵,乘舴艋, 自方山由此入蘭陵,升安車軺傳驛置,以至陵所,舊 跡至今存。」
按《鎮江府志》,「興安陵在丹陽縣東北二十四里尚德 鄉。」
梁
编辑武帝葬修陵
编辑按《梁書武帝本紀》。「太清三年冬十一月乙卯,葬修陵。」 按《武進縣志》。修陵在南蘭陵皇業寺前。唐貞觀十一 年詔令百步禁樵採。
按《鎮江府志》,「修陵在丹陽縣東二十五里皇業寺前。」 按《丹陽縣志》,「皇業寺古戒珠院,相傳梁武帝墓在其 下。」
簡文帝葬莊陵
编辑按《梁書簡文帝本紀》:「大寶二年冬十月壬寅,帝崩於 永福省。明年四月乙丑,葬莊陵。」
按《丹陽縣志》:莊陵在縣二十七里,其地有巷,名蕭塘 港。水入陵所,前有石麒麟高丈餘。陸龜蒙詩云:「地廢 金牛絕,陵荒石獸稀。」
元帝葬江寧
编辑按《陳書文帝本紀》,天嘉元年六月壬辰,詔曰:「梁孝元 遭離多難,靈櫬播越。朕昔經北面,有異常倫,遣使逆 接,以次近路。江寧既有舊塋,宜即安卜,車旗禮章,悉 用梁典,依魏葬漢獻帝故事。」是月,葬梁元帝於江寧按《江寧縣志》,梁孝元帝陵在縣,今所在未詳。
陳
编辑武帝葬萬安陵
编辑按《陳書武帝本紀》,「永定三年秋八月丙申,葬萬安陵。」 按《上元縣志》,萬安陵在城東三十五里,舊名陵里,又 曰天子林。古彭城驛側,石獸尚存,今呼石馬衝。
文帝葬永寧陵
编辑按《陳書文帝本紀》,「天康元年六月丙寅,葬永寧陵。」 按《上元縣志》,「永寧陵在陵山南,鴈門山北。」
宣帝葬顯寧陵
编辑按:《陳書宣帝本紀》,大建十四年「二月癸巳,葬顯寧陵。」
後主葬邙山
编辑按《陳書後主本紀》,「隋仁壽四年十一月壬子,薨於洛 陽,葬河南洛陽之邙山。」
按《河南府志》:「後主終於洛陽,謚曰煬,葬北邙山,非煬 帝也。」
魏
编辑道武帝葬盛樂金陵
编辑按《魏書明元帝本紀》:永興二年「九月甲寅,葬太祖宣 武皇帝於盛樂金陵。」
明元帝葬雲中金陵
编辑按《魏書明元帝本紀》:「泰常八年十二月庚子,葬於雲 中金陵。」
太武帝葬雲中金陵
编辑按:《魏書太武帝本紀》:「正平二年三月辛卯,葬於雲中 金陵。」
文成帝葬雲中金陵
编辑按:《魏書文成帝本紀》:和平六年六月「丙寅,葬雲中之 金陵。」
獻文帝葬雲中金陵
编辑按:《魏書獻文帝本紀》:「承明元年,葬雲中金陵。」
孝文帝葬長陵
编辑按:《魏書孝文帝本紀》:「太和二十三年五月丙申,葬長 陵。」
按《文成文明皇后傳》:「初,高祖孝於太后,乃於永固陵 東北里餘豫營壽宮,遂有終焉瞻望之志。及遷洛陽, 乃自表瀍西,以為山陵之所,而方山虛宮,號曰萬年 堂」云。
按《山西通志》:「永固陵在方山巔,有雙陵。」《水經注》曰:「方 山巔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東有高祖陵。二陵 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階欄檻及扉戶 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陽八風谷黑石 為之,雕鏤隱起,以金銀間雲雉,有若錦焉。堂之內外 四側結兩石扶帳,青石屏風,以文石為緣,並隱起忠 孝之容,題刻貞順之名。廟前鐫石為碑獸碑。石在冢 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院外西側有《思遠靈圖》。圖 之西有齋堂,南門表二石闕,闕下斬山,累結御路下 望靈泉宮池,皎若圓鏡矣。
魏孝文帝陵,在永寧州北東七十里石拔嶺。
孝文帝陵,在大同右衛大南山,其山如華蓋,高聳,上 有石碑一通。
按《陝西通志》:「魏孝文帝陵在西安府富平縣東南三 十里。」
「孝文帝陵」,在耀州大唐山。
〈按文明皇后傳帝自表瀍西以為山陵之所則長陵在洛無疑今考河南郡縣志俱不載山西陜西通志雖疊出亦無考姑並存之〉
宣武帝葬景陵
编辑按《魏書宣武帝本紀》,「延昌四年二月甲午,葬景陵。」 按《洛陽縣志》,景陵在洛陽北邙山。
孝明帝葬定陵
编辑按:《魏書孝明帝本紀》:「武泰元年三月乙酉,葬於定陵。」
孝莊帝葬靜陵
编辑按:《魏書孝莊帝本紀》:「太昌元年十一月,葬於靜陵。」
北齊
编辑文宣帝葬武寧陵
编辑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乾明元年二月丙申,葬於武 寧陵。」
孝昭帝葬文靜陵
编辑按《北齊書孝昭帝本紀》,皇建二年十二月「庚午,葬於 文靜陵。」
武成帝葬永平陵
编辑按《北齊書武成帝本紀》,「天統四年十二月辛未,帝崩。 五年二月甲申,葬於永平陵。」
〈按北齊三帝俱葬鄴史有明文如孝昭帝崩於晉陽復奉梓宮還鄴葬文靜陵是也今河南省郡縣志載高歡墓而武寧以下三陵俱不載豈失之耶且遍閱直隸山東諸郡縣志與鄴地接境者亦俱無遺跡可考姑識於此以示闕疑之意云〉
北周
编辑閔帝葬靜陵
编辑按《周書閔帝本紀》:武帝上諡曰「孝閔皇帝,陵曰靜陵。」
明帝葬昭陵
编辑按《周書明帝本紀》,「『武成二年夏四月庚子,詔曰:葬日選擇不毛之地,因地勢為墳,勿封勿樹。且厚葬傷生, 聖人所誡。朕既服膺聖人之教,安敢違之?凡百官司, 勿異朕此意』。辛丑,崩。五月辛未,葬於昭陵。」
武帝葬孝陵
编辑按《周書武帝本紀》:宣政元年六月「丁酉,遺詔曰:『朕平 生居處,每存菲薄,非直以訓子孫,亦乃本心所好。喪 事資用,須使儉而合禮,墓而不墳,自古通典。隨吉即 葬,葬訖公除。己未,葬於孝陵』。」
宣帝葬定陵
编辑按《周書宣帝本紀》:大象二年「秋七月丙申,葬定陵。」
靜帝葬恭陵
编辑按:《周書靜帝本紀》,「隋開皇元年,葬恭陵。」
隋
编辑文帝葬太陵
编辑按《隋書文帝本紀》:「仁壽四年冬十月己卯,合葬於太 陵。」
按《扶風縣志》,「隋文帝陵在邑東南四十五里,陵地九 頃餘,城垣遺址尚存。」
煬帝葬雷塘
编辑按《隋書煬帝本紀》,義寧二年三月,右禦衛將軍陳稜 奉梓宮於成象殿,葬吳公臺下。唐後改葬雷塘 按《揚州府志》,「煬帝墓在府城西北十五里雷塘側。隋 大業十三年,帝在江都,為宇文化及所弒,蕭后與宮 人為小棺,殯於西院。後陳稜守江都,求得帝柩,略備 儀衛,改葬吳公臺下。唐平江南之後,復移葬雷塘。」 按《河南通志》:「煬帝陵在河南府永寧縣東北,煬帝崩 於江都,唐太宗遷葬於此。」
按《陝西通志》,煬帝陵在西安府武功縣西原。
〈按河南陝西通志各載有煬帝陵俱謂太宗改葬然隋書成於唐貞觀中但云唐平江南之後改葬雷塘別無北徙之說又考揚州志貞觀二十二年隋蕭后卒太宗遣使護其喪至江都與煬帝合葬則煬帝終葬雷塘明矣河南陝西二通志俱非是〉
唐
编辑高祖葬獻陵
编辑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九年十月庚寅,葬太武皇帝 於獻陵。」
按《虞世南傳》,「高祖崩,詔山陵一準漢長陵故事,厚送 終禮。」於是程役峻暴,人力告弊。世南諫,不報。時議者 頗言宜奉遺詔,於是稍稍裁抑。
按《三原縣志》,「獻陵在縣東北四十三里浮陽鄉唐村 里封內三十里。」
太宗葬昭陵
编辑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一年二月丁巳,營九崚山 為陵,賜功臣密戚陪塋地及祕器。」
按《高宗本紀》,貞觀二十三年八月「庚寅,葬文皇帝於 昭陵。」
按《文獻通考》:貞觀十八年,帝謂侍臣曰:「昔漢家皆先 造山陵,既達始終,身復親見,又省子孫經營,不煩費 人功。古者因山為墳,此誠便事,九嵕山孤聳迥絕,因 而旁鑿,可置山陵,朕有終焉之理。」乃詔營山陵於九 嵕山之上,足容一棺而已,務從儉約。又佐命功臣,義 深舟楫,追念在昔,何日忘之?漢氏將相陪陵,又給東 「園祕器,篤終之義,恩意深厚。自今以後,功臣密戚及 德業佐時者,如有薨亡,賜塋地一所,及賜以祕器,使 窀穸之時,喪事無闕。」凡功臣密戚請陪陵葬者,聽之。 以文武分為左右,而列墳高四丈已下,三丈已上。若 父祖陪陵,子孫從葬者亦如之。若宮人陪葬,則陵戶 為之成墳。凡諸陵皆置留守,領甲士,與陵令,巡警左 右兆。域內禁人無得葬埋,古墳則不毀之。
昭陵,在京兆府醴泉縣,因《九嵕》層峰,鑿山南西深七 十五尺,為「元宮山。傍巖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仞,繞山 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頂上亦起遊殿。」
按《醴泉縣志》:昭陵,唐太宗陵也,在九嵕山。按《唐書》,「貞 觀十年十一月庚寅,葬文德皇后於昭陵。十一年二 月丁巳,營九嵕山為陵。」則是陵未營而后先葬,陵之 營因后也。陵有獻殿,有後殿,有下宮,山巔亦有游殿, 今俱廢。惟陵北存石屋三間,六駿列於左右。及貞觀 中,擒服諸番君長頡利等十四人像,琢石列之北司 馬門內,今皆不完,其周垣重門甬路諸故跡猶存也。 陪葬凡一百七十有七。《冢下宮》在九嵕山陵之右,後 燬於火。貞元十四年欲復置,山高無水泉,苦於供役。 廷臣集議,移置瑤臺寺側,去陵一十八里,周圍一百 二十里,今廢。
按《陝西通志》,昭陵在醴泉縣東北四十里九嵕山之 上。
高宗葬乾陵
编辑按《唐書武氏本紀》:「光宅元年八月庚寅,葬天皇大帝 於乾陵。」
按《文獻通考》,乾陵在京兆府奉先縣界。
按《乾州志》,乾陵在梁山,乾陵署在乾陵下二里許,遺 址尚存,土人謂之「看墳司。」
====中宗葬定陵====按《唐書睿宗本紀》:「景雲元年十一月己酉,葬孝和皇 帝於定陵。」
按《文獻通考》,定陵在京兆府冨平縣界。 按《富平縣志》,「定陵在龍泉山陵南五里。」
按《河南通志》:「唐中宗陵在河南府偃師縣東。」
睿宗葬橋陵
编辑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四年十月庚午,葬大聖真皇 帝於橋陵。」
按,《文獻通考》:橋陵在京兆府奉先縣界。
按《陝西通志》,橋陵在蒲城縣北三十里豐山,周四十 里。
按《蒲城縣志》,「橋陵在金幟山前,襟浩泉今涸。」
元宗葬泰陵
编辑按《唐書代宗本紀》:「廣德元年三月辛酉,葬至道大聖 大明孝皇帝於泰陵。」
按《大唐新語》:元宗嘗謁橋陵,至金粟山,睹岡巒有龍 盤鳳翔之勢,謂左右曰:「吾千秋後宜葬此地。」寶應初, 追述先旨,而置山陵焉。
按《文獻通考》,「泰陵在京兆府奉先縣界。」
按《蒲城縣志》,「泰陵在金粟山下,宮去陵五里,碑記尚 存。」
肅宗葬建陵
编辑按《唐書代宗本紀》:「廣德元年三月庚午,葬文明武德 大聖大宣孝皇帝於建陵。」
按《文獻通考》:「建陵在京兆府醴泉縣界。」
按《醴泉縣志》,「建陵,唐肅宗陵也。縣正北三十里武將 山下宮,去陵五里。」
代宗葬元陵
编辑按《唐書德宗本紀》:「大曆十四年十月己酉,葬睿文孝 武皇帝於元陵。」
按《令狐峘傳》,德宗立,詔元陵制度務極優厚,當竭帑 藏,奉用度。峘諫曰:「『臣伏讀漢劉向論山陵之誡,良史 咨欷。何者?聖賢勤儉,不作無益。舜葬蒼梧,弗變其肆; 禹葬會稽,不改其列;周武葬畢陌,無丘隴處。漢文葬 霸陵,不起山墳。禹非不忠,啟非不順,周公非不悌,景 帝非不孝,其奉君親,皆以為無窮計。宋文公厚葬,《春 秋》書華元為不臣,桓魋為石槨,夫子以為不如速朽』。 由是觀之,有德者葬薄,無德者葬厚,章章可見。陛下 仁孝,切於聖心,然尊親之義,貴合於禮。先帝遺詔,送 終之制,一用儉約,不得以金銀緣飾。陛下奉先,志無 違物,若務優厚,是咈顧命,盩經誼,臣竊懼之。今赦令 甫下,諸條未出,望速詔有司,從遺制」便詔答曰:「朕頃 議山陵,荒哀迷謬,以違先旨。卿引據典禮,非唯中朕 之失,亦使朕不遺君親於患。敢不聞義而從,奉以終 始,雖古遺直,何以加焉。」
按《文獻通考》。元陵在京兆府冨平縣界。 按《冨平縣志》。「元陵在壇山。」
德宗葬崇陵
编辑按《唐書憲宗本紀》:「永貞元年十月己酉,葬神武聖文 皇帝於崇陵。」
按《文獻通考》,「崇陵在京兆府雲陽縣界。」
按《陝西通志》,崇陵在西安府涇陽縣嵯峨山。
順宗葬豐陵
编辑按《唐書憲宗本紀》:「元和元年七月壬寅,葬至德大聖 大安孝皇帝於豐陵。」
按《文獻通考》,豐陵在京兆府冨平縣界。 按《冨平縣志》,「豐陵在金甕山。」
憲宗葬景陵
编辑按《唐書穆宗本紀》:「元和十五年五月庚申,葬聖神章 武孝皇帝於景陵。」
按《文獻通考》,景陵在京兆府奉先縣界。
按:《蒲城縣志》,景陵在豐山陵南,下宮有宋《重修廟記》, 橋陵、泰陵、光陵碑俱毀,惟景陵有錄其全文者,今猶 傳。
穆宗葬光陵
编辑按《唐書敬宗本紀》:「長慶四年十一月庚申,葬睿聖文 惠孝皇帝於光陵。」
按《文獻通考》:「光陵在京兆府奉先縣界。」
按《蒲城縣志》,「光陵在堯山西嶺延興村北。」
敬宗葬莊陵
编辑按《唐書文宗本紀》:「太和元年七月癸酉,葬睿武昭愍 孝皇帝於莊陵。」
按《文獻通考》:「莊陵在京兆府三原縣界。」
按《三原縣志》,「莊陵在縣東北三十里浮陽鄉張家里 封內,四十里下宮,去陵八里。」
按《河南通志》:敬宗陵在河南府偃師縣西南。緱氏保: 按《河南府志》:「敬宗陵在偃師縣景山上,號恭陵。有高 宗御製《功德紀》及御書碑,俗名太子陵。」
〈按河南通志及河南府志俱載偃師有唐中宗敬宗昭宗三陵按唐書天祐元年昭宗遷洛是偃師有昭宗一陵耳從前雖兩都並建不惠二宗獨遠葬於洛也前中宗陵既失考可勿論此敬宗陵云有高宗御製功德紀及御書碑敬宗固高宗十世孫此碑非高宗立無疑採擇未精恐誤來世志語〉
〈云云俱詳錄之以俟考焉〉
文宗葬章陵
编辑按《唐書武宗本紀》:「開成五年八月壬寅,葬元聖昭獻 孝皇帝於章陵。」
按,《文獻通考》:「章陵在京兆府富平縣界。」
按《富平縣志》,「章陵在天乳山。」
武宗葬端陵
编辑按《唐書宣宗本紀》:會昌六年八月「壬申,葬至道昭肅 孝皇帝於端陵。」
按《文獻通考》,端陵在京兆府三原縣界。
按《三原縣志》,「端陵在縣東北三十里浮陽鄉張村里 封內,四十里下宮,去陵四里。」
宣宗葬貞陵
编辑按《唐書懿宗本紀》:「咸通元年二月丙申,葬聖武獻文 孝皇帝於貞陵。」
按《文獻通考》,「貞陵在京兆府雲陽縣界。」
按《涇陽縣志》:「貞陵縣,所祀宣宗陵也,在仲山有宮,今 不存。」
懿宗葬簡陵
编辑按《唐書昭宗本紀》:「乾符元年二月甲午,葬昭聖恭惠 孝皇帝於簡陵。」
按《文獻通考》,簡陵在京兆府富平縣界。
按《富平縣志》,「簡陵在虎頭山。」
僖宗葬靖陵
编辑按《唐書僖宗本紀》:「文德元年十月辛卯,葬惠聖恭安 孝皇帝於靖陵。」
按《文獻通考》,「靖陵在京兆府奉先縣界。」
〈按通考橋泰景光靖五陵俱宜在蒲城縣今志不載靖陵姑闕之〉
昭宗葬和陵
编辑按《唐書昭宣帝本紀》。天祐二年二月己酉。葬聖穆景 文孝皇帝於和陵。四月辛亥。給復山陵役者一年 按《舊唐書哀帝本紀》。天祐二年四月壬辰。「敕河南府 緱氏縣令。宜兼充知陵臺令。」
按《文獻通考》:「和陵在河南府緱氏縣界。」
按《河南通志》,和陵在偃師縣西南緱氏保。
昭宣帝葬溫陵
编辑按《唐書昭宣帝本紀》,「後唐明宗追謚昭宣光烈孝皇 帝,陵曰溫陵。」
按《舊唐書哀帝紀》:「天祐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帝為全 忠所害,葬於濟陰縣之定陶鄉。明宗時,就故陵置園 邑。」
按《兗州府志》:「昭宣帝陵在曹州境內。帝為朱溫所篡, 封濟陰王,既而酖殺之,瘞于曹州。後唐同光三年,莊 宗因其故壟,稍廣其封。天成四年,明宗遣使奉冊上 陵號,立廟曹州。」
後梁
编辑太祖葬宣陵
编辑按:《五代史梁本紀》:「乾化二年六月戊寅,帝崩。」
〈注〉十一月,友珪葬之河南伊闕縣,號「宣陵。」
按《河南通志》:梁太祖陵在河南府城東南范村保。 按《洛陽縣志》,宣陵在洛陽伊闕東南,今俗稱曰朱家 陵。
按《嵩縣志》,「宣陵在伊闕廢縣。後唐莊宗獵伊闕,令百 官拜梁太祖墓。」
少帝陵
编辑按:《五代史梁本紀》不載。
按《河南通志》,「少帝陵在河南府城東南伊闕。」
按《洛陽縣志》,「少帝陵在伊闕東南。」
按《嵩縣志》,「少帝陵在伊闕廢縣北,今尚呼為御陵凹」 云。
後唐
编辑莊宗葬雍陵
编辑按《五代史唐本紀》:「同光四年夏四月丁亥朔,帝崩。」
〈注〉明宗天成元年七月,葬之河南新安縣號雍陵。至晉避廟諱,更曰「伊陵。」
按《河南通志》,「莊宗陵在新安縣東。」
按《新安縣志》,莊宗陵在縣北七十里鄭駙馬墳西,有 冢高二三丈,俗傳天子墓,無碑可考。按《後紀》三省註, 「天成元年十月丙子,葬先聖神明孝皇帝於雍陵。」即 此。
明宗葬徽陵
编辑按,《五代史唐本紀》:「長興元年十一月戊戌,帝崩。」
〈注〉清泰元年,葬河南洛陽縣,號「徽陵。」
按《河南通志》:明宗陵在河南府城東北凰鳳保 按《河南府志》,徽陵在洛陽東北十里,今護駕莊地。
廢帝陵
编辑按:《五代史唐本紀》註:「帝自焚死,晉高祖命葬其燼骨 於徽陵域中。」
按《濟源縣志》:「廢帝陵在濟瀆廟後,後唐潞王葬此。」
後晉
编辑====高祖葬顯陵====按《五代史晉本紀》:「天福七年九月辛丑,以李守貞為 大行皇帝山陵都部署。十一月庚寅,葬聖文章武孝 皇帝於顯陵。」
〈注〉陵在河南壽安縣。
按《河南通志》,「晉高祖陵在宜陽縣西北。」
按《宜陽縣志》,「晉高祖陵即石家陵,翁仲石獸猶存。」
後漢
编辑高祖葬睿陵
编辑按《五代史漢本紀》:乾祐元年十一月「壬申,葬睿文聖 武昭肅孝皇帝於睿陵。」
〈注〉在河南告成縣。
按《文獻通考》,睿陵在洛京都城縣。
按:《河南通志》:「漢高祖陵在河南府登封縣東南測景 臺左。」
「漢高祖陵」在開封府禹州西南柳里。
按《禹州志》:「漢高祖陵,在州西北五十里,基址巋然,山 陵尚存,其翁仲石獸俱如故。」
〈按後漢高祖陵據五代史及通考當以通志前條為正云在禹州者誤〉
隱帝葬穎陵
编辑按:《五代史漢本紀》:「乾祐三年十一月乙酉,帝崩。」
〈注〉周廣順元年,葬之許州陽翟縣,號「穎陵。」
按《許州志》,「隱帝陵在州東三十里張潘鎮北。」
按《開封府志》,「隱帝陵在禹州西玉橋里。」
後周
编辑太祖葬嵩陵
编辑按《五代史周本紀》:「顯德元年夏四月乙卯,葬神聖文 武恭肅孝皇帝於嵩陵。」
〈注〉在鄭州新鄭縣。
按《文獻通考》:「先時帝屢戒晉王曰:『昔吾西征,見唐十 八陵,無不發掘者。此無他,惟多藏金玉故也。我死當 衣以紙衣,斂以瓦棺,速營葬,勿久留宮中。壙中無用 石,以甓代之,工人徒役皆和雇,勿以煩民。葬畢,募近 陵民三十戶,蠲其雜徭,使之守視。勿脩下宮,勿置守 陵宮人,勿作石羊虎人馬,惟刻石陵前云』。」周天子平 「生好儉約,遺令用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汝或 違吾,吾不福汝。」
按《開封府志》,周太祖陵在新鄭縣北三十里,史所謂 「嵩陵也。」
世宗葬慶陵
编辑按《五代史周本紀》:「顯德六年十一月壬寅,葬睿武孝 文皇帝於慶陵。」
〈注〉在鄭州管城縣。
按《開封府志》:「世宗陵在鄭州南五十里。」
恭帝葬順陵
编辑按《文獻通考》,順陵在慶陵之側。
按《開封府志》:「恭帝陵在嵩陵西一里許。」
遼
编辑太祖葬祖陵
编辑按《遼史太祖本紀》:天顯二年八月「丁酉,葬太祖皇帝 於祖陵,置祖州天城軍節度使,以奉陵寢。」
按《營衛志》:「太祖陵寢在祖州東南二十里。」
按:《全遼志》,「遼太祖陵在木葉山。」
太宗葬懷陵
编辑按《遼史太宗本紀》:大同元年九月「壬子朔,葬於鳳山, 陵曰懷陵。」
按《營衛志》:「太宗陵寢在懷州南三十里。」
世宗葬顯陵
编辑按《遼史世宗本紀》:「應曆元年,葬於顯州西山,陵曰顯 陵。」
按《營衛志》:「世宗陵寢在長寧宮北。」
按《盛京通志》:顯陵在醫巫閭山。《明一統志》云:「中作影 殿,制度宏麗。今舊址俱沒。」
穆宗陵
编辑按:《遼史穆宗本紀》,「後附葬懷陵。」
按《營衛志》:「穆宗陵寢在京南。」
景宗葬乾陵
编辑按《遼史聖宗本紀》:統和元年正月「壬午,趙妃及公主 胡骨典、奚王籌寧、宰相安寧、北大王普奴寧愓隱屈 烈、吳山稍寧王只沒與橫帳國舅契丹漢官等進助 山陵費。癸未,齊國公主率內外命婦進物如之。二月 甲午,葬景宗皇帝於乾陵。丙申,賜山陵工人物有差。」 按《營衛志》,景宗陵寢在祖州南。
按《盛京通志》乾陵在醫巫閭山。按《明一統志》上有「凝 神殿」,今廢。
聖宗葬慶陵
编辑按《遼史興宗本紀》:「景福元年秋七月甲寅,以姚居信 為上將軍,建慶州於慶陵之南,徙民實之,充奉陵邑。 九月戊申,躬視慶陵。十一月甲午,葬文武大孝宣皇 帝於慶陵。」
按《營衛志》:「聖宗陵寢在慶州南安。」
====興宗葬慶陵====按《遼史道宗本紀》:「重熙二十四年十一月甲子,葬興 宗皇帝於慶陵。」
按《營衛志》:「興宗陵寢在上京慶州。」
道宗葬慶陵
编辑按《遼史天祚本紀》:「乾統元年六月辛亥,葬仁聖大孝 文皇帝於慶陵。」
按《營衛志》:「道宗陵寢在上京慶州。」
天祚帝陵
编辑按《遼史天祚本紀》,「金皇統五年,葬於廣寧府閭陽縣 乾陵旁。」
宋
编辑太祖葬永昌陵
编辑按《宋史太祖本紀》:「太平興國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 陵。」
按《文獻通考》:「永昌陵在河南鞏縣。」
按,《玉壺清話》:太祖開寶九年西幸,及還,拜安陵,奠哭 為別,曰:「此生不得再朝於此也。」即更衣服弧矢,登闕 臺,望西北隅鳴弦發矢,矢委處,謂左右曰:「即此乃朕 之皇堂也。」又曰:「朕自為陵,名曰永昌。」是歲果晏駕。 按,《河南府志》:永昌陵在鞏縣西南堤東保。
太宗葬永熙陵
编辑按《宋史太宗本紀》,「至道三年十月己酉,葬於永熙陵」 按《禮志》,「永熙陵,皇堂深百尺,方廣八十尺,陵臺方二 百五十尺,置衛士五百人於陵所,作殿以安御容,朝 暮上食,四時致祭焉。」
按《鞏縣志》,「永熙陵在鞏縣西南堤東保,去昌陵西一 里許。」
真宗葬永定陵
编辑按《宋史真宗本紀》,乾興元年十月己酉,葬永定陵。 按《仁宗本紀》,乾興元年二月「庚申,命丁謂為山陵使。 六月己酉,命參知政事王曾按視山陵皇堂。庚申,入 內內侍省押班雷允恭坐擅移皇堂伏誅,丁謂罷為 太子少保,分司西京。甲子,改命馮拯為山陵使。十月 己酉,葬真宗皇帝於永定陵。」
按《禮志》:乾興元年三月十六日,山陵按行使藍繼宗 言,「㨿司天監定,永安縣東北六里曰臥龍岡,堪充山 陵。」詔雷允恭覆按以聞。皇堂之制,深八十一尺,方百 四十尺,制陵名曰永定。
按《雷允恭傳》:章獻后初臨政,丁謂潛結允恭,凡機密 事令傳達禁中,由是允恭勢橫中外。山陵事起,允恭 請效力陵上,章獻后曰:「吾慮汝有妄動,恐為汝累也。」 乃以為山陵都監。允恭馳至陵下,司天監邢中和為 允恭言:今山陵上百步法宜子孫類汝州秦王墳。允 恭曰:「『何不就』?中和曰:『恐下有石與水爾』。允恭曰:『上無 他子,若如秦王墳何不可』?」中和曰:「山陵事重,踏行覆 按,動經月日,恐不及七月之期耳。」允恭曰:「第移就上 穴,我走馬入見太后言之。」允恭素貴橫,人不敢違,即 改穿上穴。入白其事,章獻后曰:「此大事,何輕易如此?」 允恭曰:「使先帝宜子孫,何惜不可?」章獻后意不然,曰: 「出與山陵使議可否。」時丁謂為山陵使,允恭具道所 以,謂唯唯而已。允恭入奏曰:「山陵使亦無異議矣。」既 而上穴果有石,石盡水出。允恭竟以是並坐盜金寶 賜死,籍其家中和,流沙門島,謂尋竄海上。
按《丁謂傳》:「允恭方為山陵都監,與判司天監邢中和 擅易皇堂地。夏守恩領工徒數萬穿地,土石相半,眾 議日喧,懼不能成功,中作而罷,奏請待命。謂庇允恭, 依違不決。內侍毛昌達自陵下還,以其事奏,詔問謂, 謂始請遣使按視。既而咸謂復用舊地,乃詔馮拯、曹 利用等就謂第議,遣王曾復視,遂誅允恭。」
按:《文獻通考》,始丁謂請名陵曰鎮陵,及謂貶,馮拯謂 三陵皆有「永」字,故易曰永定陵。然永安乃縣名。〈鞏縣宋名 永安〉宣祖陵。〈太祖父〉止名「安陵。」又不知翼祖已名定陵,於 是復改翼祖陵為「靖陵。」議者譏拯不學,當時無正之 者。
按《鞏縣志》:「永定陵在縣東南蔡家莊,去昌陵北十里 許。」
仁宗葬永昭陵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紀》,嘉祐八年三月辛未,遺制:「山陵制 度,務從儉約。十月甲午,葬永昭陵。」
按《禮志》:「仁宗崩,脩奉永昭陵,並用定陵故事,發諸路 卒四萬六千七百人治之。」
按《鞏縣志》,「永昭陵在縣西南孝義保,去定陵西北五 里許。」
英宗葬永厚陵
编辑按《宋史神宗本紀》。治平四年「正月己未。命宰相韓琦 為山陵使。二月戊子。詔山陵所須,應委三司轉運司 計置。毋輒擾民。」八月癸酉。葬英宗皇帝於永厚陵 按《文獻通考》:治平四年置永厚陵使副使二,增募奉 先軍一指揮。
按《鞏縣志》,「永厚陵在縣西南孝義保,去昭陵西一里 許
神宗葬永𥙿陵按宋史神宗本紀元豐八年十月乙酉葬於永𥙿陵按鞏縣志永𥙿陵在縣西南堤東保去昭陵西三里
编辑《許》,
哲宗葬永泰陵
编辑按《宋史哲宗本紀》,元符三年八月「壬寅,葬永泰陵。」 按《鞏縣志》:「永泰陵在縣西南堤東保,去昌陵西三里 許。」
徽宗葬永祐陵
编辑按《宋史徽宗本紀》,紹興五年四月崩於五國城。十二 年八月乙酉。梓宮還臨安。十月丙寅,權欑於永祐陵 按《禮志》,紹興九年正月,太常寺言,「徽宗將及大祥。雖 皇堂未置。若不先建陵名,則春秋二仲有妨薦獻。請 先上陵名。」宰臣秦檜等請上陵名曰永固。十二年,金 人以梓宮來還。秦檜白令侍從臺諫禮官集議。靈駕 既還,當崇奉陵寢,或稱欑宮。禮部員外郎程敦厚希 檜意,獨上奏言:「仍欑宮之舊稱,則莫能示通和之大 信;而用因山之正典,則若忘存本之後圖。臣以為宜 勿徇虛名,當示大信。」於是議者工部尚書莫將等乃 言:「《太史》稱歲中不利大葬,請用明德皇后故事權欑。」 從之,以八月奉迎,九月發引,十月掩欑。在昭慈欑宮 西北五十步,用地二百五十畝。十三年,改陵名曰「永 祐。」
按《紹興府志》,宋欑宮諸陵俱在寶山,今名欑宮山。 按《鞏縣志》,「永祐陵在縣西南,徽宗梓宮南還葬此。」永 獻陵附。
〈按紹興十二年金人以徽宗鄭后及高宗后邢氏三梓宮來歸十月卜地會稽俱以欑宮為名蓋欲將來歸葬鞏洛耳厥後終宋之世讚宮竟成故事徽宗未嘗北葬於鞏可知況紹興元年昭慈太后遺詔明云擇近地權殯勿拘舊制以為他日遷奉之便昭慈終未北遷永祐陵安得在北乎此必因欽宗永獻陵而誤故特正之〉
欽宗葬永獻陵
编辑按:《宋史孝宗本紀》:乾道七年五月「庚寅,金人葬欽宗 於鞏原。」
按《朝野雜記》:欽宗之喪,遙上陵名曰「永獻。暨乾道中, 朝廷遣使求陵寢地,金人許以遷奉,且并歸靖康帝 梓宮。朝廷難之,金人乃以禮陪葬於鞏云。」
高宗葬永思陵
编辑按:《宋史高宗本紀》,「淳熙十五年三月丙寅,欑於會稽 之永思陵。」
按《禮志》:「淳熙十五年三月,詔欑宮遵遺誥,務從儉約, 凡修營百費,並從內庫,毋侵有司經常之費。諸路監 司州軍府監止進慰表,不得以進奉欑宮為名。有所 貢獻,上陵名曰『永思』。」
按《文獻通考》:山陵按行使蕭燧等言:「相視到大行太 上皇帝神穴地段,係在徽宗皇帝欑殿籬園之外正 西北顒仁皇后欑殿近上正西向南。乞差官覆按施 行。」詔戶部侍郎葉翥充覆按使。
孝宗葬永阜陵
编辑按:《宋史孝宗本紀》:「紹熙五年十一月乙卯,權欑於永 阜陵。」
按《禮志》:「詔於永思陵下宮之西,修奉欑宮上陵,名曰 永阜。」
按《朝野雜記》:「紹興初,六飛駐越,昭慈聖獻皇后上賓, 因卜地權殯於會稽上皇村,蓋便於修奉也。及卜祐 陵,遂就其側,併舉顯肅、憲節二后祔焉。顯仁、高宗繼 從其兆,則迫隘已甚矣。高宗之葬也,趙子直時守蜀, 手疏論會稽欑宮淺薄,可為深憂,宜復祖宗山陵之 制,朝論不從。於是自昭慈之西,連用五穴,山勢漸遠」, 其地愈卑矣。孝宗將殯,子直為樞密使,建議以「攢宮 本非遠制,實居淺土,蔽以上宮,初期剋復神京,奉遷 神駕,雖其志甚美,而其事實難。且死者無終極,國家 有廢興,豈宜徒徇虛名,以基實禍。」識者深以為然。時 日官荊大聲已卜地思陵之傍,開深五尺,下有泉石。 〈近例神穴深九尺〉按。行使趙德老以為土肉淺薄不可用,子 直乞改卜,意欲以中軍寨為之,而宰相留仲至以為 不然。於是德老與覆按使謝子肅附其說,乃命大聲 改卜於新穴之東,視新穴纔高一尺一寸五分而已。 孫從之為覆按使,還言當少寬時日,別求吉兆,而內 延左右以上,久居喪次,內外不便,皆主速葬之說。乃 詔侍從、臺諫限三日集議。議者皆言:「神穴未安,自合 展期改卜,況朝廷禮文,何嘗盡循古制,豈必拘七月 之期?」議上,不報。其後卒定永阜,殯陵于會稽,子直請 如故事建陵臺,同列又以後喪踰前喪而止,故崇陵 亦因之。
光宗葬永崇陵
编辑按《宋史寧宗本紀》:「慶元六年十二月辛卯,權欑憲仁 聖哲慈孝皇帝於永崇陵。」
按《文獻通考》:慶元六年,光宗崩,丞相謝深甫等上陵 名曰「永崇。時按行使副韓邈、黃鑑言,『判太史局荊大 聲等相視得大行太上皇帝神穴,係在永阜陵西永 思陵下宮閑地段,委是國音王氣聚秀之地,依得尊卑次序,可以安建。既而差官覆按,從之』。」
寧宗葬永茂陵
编辑按:《宋史寧宗本紀》:「寶慶元年三月癸酉,葬於會稽之 永茂陵。」
按《紹興府志》:嘉定十七年閏八月,寧宗崩,其冬,命吏 部侍郎楊華為按行使。華歸奏云:「獨泰寧寺之西,山 岡偉峙,五峰在前,直以上皇青山之雄,翼以紫金白 鹿之秀,層巒朝拱,氣象尊崇,有端門旌旗簇仗之勢, 加以左右環抱,顧視有情,吉氣豐盈,林木榮盛,以此 知先帝弓劎之藏,蓋在於此。」尋令太史局卜格,一起 「一伏,至壬而後融結,於法最宜。」詔遷寺,而以其基定 卜上陵,名曰《永定》。
理宗葬永穆陵
编辑按《宋史理宗本紀》:「咸淳元年三月甲申,葬於會稽之 永穆陵。」
度宗葬永紹陵
编辑按:《宋史度宗本紀》:「德祐元年正月壬午,葬於永紹陵。」
端宗葬永福陵
编辑按:《宋史》二王本紀不載。
按:《續通鑑綱目》:「祥興元年九月,葬端宗皇帝於厓山。」
〈注〉陵號《永福》。
按《行朝錄》,宋祥興元年九月壬午朔,葬端宗於厓山。 民相傳厓山有幼主墓,而為之諱其處。 按《續文獻通考》:「端宗移師香山,崩於舟中,葬壽星塘」, 今莫知陵所在。
按:《番禺客語》,端宗陵在香山者,非也。《舊志》相傳磚厓 塘側有陵跡五處,今亦不知所在。
金
编辑太祖葬睿陵
编辑按《金史太祖本紀》:「收國七年九月乙卯,葬宮城西南 寧神殿。天會十三年二月辛酉,改葬和陵。皇統四年, 改和陵曰睿陵。貞元三年十一月,改葬於大房山,仍 號睿陵。」
按《廢帝本紀》:貞元三年三月「乙卯,以大房山雲峰寺 為山陵。五月乙卯,命判大宗正事京等如上京,奉遷 太祖、太宗梓宮。丙寅,如大房山,營山陵。八月壬午,如 大房山。甲申,啟土。十月己卯,梓宮至中都。十一月戊 申,山陵禮成。」
按《地理志》:「大定二十九年置萬寧縣,以奉山陵,明昌 二年更名奉先。有房山、龍泉河、盤寧宮。」
按《房山縣志》,「金太祖陵在縣西北二十里三峰山下。」
太宗葬恭陵
编辑按《金史太宗本紀》:「天會十三年三月乙酉,葬和陵。皇 統四年,改號恭陵。貞元三年十一月戊申,改葬於大 房山,仍號恭陵。」
熙宗葬思陵
编辑按《金史熙宗本紀》:「皇統九年十二月,帝崩,葬於皇后 裴滿氏墓中。貞元三年,改葬於大房山蓼香甸。大定 初,追號陵曰思陵。二十八年,以思陵狹小,改葬於峨 眉谷,仍號思陵。」
按《思陵錄》:淳熙十五年十二月癸酉,諜報金人制曰: 「朕惟熙宗孝成皇帝以武元嫡孫,受文烈顧命,作其 即位,十有五年,偃兵息民,中外安乂。而海陵庶人亮, 包藏禍心,覬覦神器,陰煽姦黨,邃成篡逆,而又厚加 誣詆,降從王封。亮既得志,肆其凶殘,不道之極,至於 殺母,人怨神怒,自底誅滅。惟皇天眷佑於我家,肆予 一人,纘承先緒,暴其罪惡,貶為庶人,仍黜其殯於兆 域之外。」仰惟熙宗,號位宜正,是以間者稽合禮文,升 祔太室,復加美諡,尊而崇之。惟是葬非其所,蓋嘗憮 然,爰命有司,卜地涓日,奉遷梓宮,已於十月初八日 備禮葬於思陵,庶幾有以慰在天之靈也。
廢帝陵
编辑按《金史廢帝本紀》:「大定二年四月,葬於大房山,合諸 王兆域中。」二十年,有司奏帝罪不當在諸王塋域。乃 詔改葬於山陵西南四十里。
世宗葬興陵
编辑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九年四月乙酉,葬興陵。」 按《房山縣志》,世宗陵在縣西北二十里三峰山下。
章宗葬道陵
编辑按《金史章宗本紀》,「大安元年正月甲申,葬道陵。」 按《房山縣志》,章宗陵在縣西大房山東北。
宣宗葬德陵
编辑按《金史宣宗本紀》,「正大元年三月庚申,葬德陵。」 按《房山縣志》,宣宗陵在縣西大房山東北。
哀宗陵
编辑按《金史哀宗本紀》:「天興三年正月,帝崩,奉御絳山,瘞 之汝水上。」
元
编辑世祖陵
编辑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三十一年,葬起輦谷,從諸帝 陵按《春明夢餘錄》:元代無陵,遇大喪,棺用楠木二片,鑿 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於內。殮用皮襖 皮帽襪靴繫腰俱用白粉皮為之。殉以金壺瓶二,盞 一,碗碟匙著各一。殮訖,用黃金為箍四條以束之,送 至直北園寢之所深埋之。用萬馬蹴平,候草青方已 使同平坡不可復識。
〈按成宗以下陵同此不另書〉
明
编辑太祖葬孝陵
编辑按《明會典》,太祖高皇帝陵曰「孝陵」,在南京鍾山之陽。 高皇后馬氏合葬,設神宮監、孝陵衛及祠祭署。每歲 聖旦、正旦、孟冬、忌辰,酒果行香,清明、中元、冬至,太牢 致祭。特遣勳舊大臣一員行禮,南京各衙門文武官 俱陪祭。國有大事,遣大臣祭告。親王之國過南京者, 官員以公事入城者俱謁陵,出城者詣辭。
按《江寧府志》:「明太祖孝陵在鍾山之陽,與馬皇后合 葬。懿文太子附葬於左寶城,明樓御橋,孝陵殿,廊臺 墀道戟門、文武方門,大殿門、左右方門,御河橋、櫺星 門、華表,多同大內制,有成祖御製碑。沿山周圍,繚垣 四十五里,正門西紅門,後紅門,東西黑門,神宮監孝 陵衛環之。嘉靖十年,更名鍾山為神烈山。」
成祖葬長陵
编辑按《明會典》,成祖文皇帝陵曰「長陵」,在京畿之昌平縣。 初,永樂七年,營山陵於昌平之黃土山,封其山曰「天 壽山,遂葬焉,是為長陵。」其後諸陵皆在天壽山。
〈按明會典所載止此後諸陵不復引用〉
按《昌平山水記》,長陵在天壽山中峰之下,門三道,東 西二角門。門內東神廚五間,西神庫五間。廚前有碑 亭一座,南向,內有碑,龍頭龜趺,無字。重門三道,榜曰 「祾恩門。」東西二小角門,門內有神帛爐,東西各一。其 上為享殿,榜曰「祾恩殿。」九間重簷,中四柱,飾以金蓮, 餘髹漆階三道,中一道為神路,中平外墄,其平刻為 龍形,東西二道皆墄,有白石欄三層,東西皆有級,執 事所上也。兩廡各十五間,殿後為門三道,又進為白 石坊一座,又進為石臺,其上爐一,花瓶、燭臺各二,皆 白石。又前為寶城,城下有甬道,內為黃琉璃屏一座, 旁有級,分東西。上折而南,是為明樓,重簷四出,陛前 俯享,殿後接寶城,上有榜曰「長陵」,中有大碑一,上書 曰「大明」,用篆,下書曰「成祖文皇帝之陵」,用楷字,大徑 尺,以金填之。碑用朱漆,欄畫雲氣,碑頭交龍方趺。寶 城周圍二里,城之內下有水溝,自殿門左右繚以周 垣屬之。寶城舊有樹。
按《畿輔通志》:長陵在昌平州康家莊。
按《昌平州志》,「天壽山陵制紅門。」
在州城北七里。明每官員至州者,必先逓報單謁陵於紅門內,至石牌坊,下輿乘馬,至「下馬牌」 下馬走入。
石坊:
紅門南五空,俱白玉石修造,精麗宏壯。嘉靖十九年建。
碑樓:
此係總碑樓,在紅門內,洪熙元年建,碑有文。其餘各陵俱有碑,樓碑皆無文,惟《思陵碑》樓碑有文。
石器:
雕龍、白玉石柱,文武石人,大漢石人各四,白石,獅、象、麟、豸、犀、馬、駝,各「立者二,臥者二。」
龍鳳門:
在「《石器》北,黃綠琉璃甃治。」
石橋:
共計七座,隨「神路」 因河渠之廣狹而為之,有九空者,有七空者,有五空者,俱白玉石欄杆,製極工。
行宮。
在紅門內十五里,嘉靖十九年建,備駐蹕處。重門正寢二殿,群房五百餘間。
《彈塵殿》:
在紅門內近東。正殿二層,群房六十餘間。
具服殿。
在長陵西側
省牲亭:
《祾恩門》。 「祾恩殿。」
有三級者,有一級者,俱白玉石為之,刻龍鳳細紋。各陵俱有。
明樓。
即「寶城」 之樓也。惟永陵悉用石為之,餘皆土木。至於思陵,惟磚築冢牆,高五尺有奇而已。
松園:
在州城東門外,備補陵栽樹也。
《香帛亭》:
三間,專一奉安春秋二祀香帛祭品。大門三間,硃紅柵欄舊在《州西壁》。
陵戶。舊額每陵撥派五十名打掃香殿及看守紅門,巡邏東西山口松園三處。今制每陵撥派三名看守及巡邏樵採。每軍給地三十五畝。除定陵不設外,共軍若干戶,共地若干畝。
仁宗葬獻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獻陵在天壽山西峰之下,距長陵西 少北一里。自北五空橋北三十餘步,分西為獻陵神 路,至殿門可半里,有碑亭一座,重簷四出,陛內有碑, 龍頭龜趺,無字。亭南有小橋,門三道,榜曰「祾恩門」,無 角門。殿五間,單簷柱皆朱漆直椽,階三道,其平刻為 雲花石欄一層,東西有級,兩廡各五間,餘如長陵。殿 有後門,為短簷,屬之垣,垣有門,垣後有土山,曰玉案 山,故闢神路於殿西。玉案山之右有小橋,前數步又 一小橋,跨溝水,溝水自陵東來,過橋下,會於北五空 橋。山後橋三道皆一空。又進為門三道,並如長陵,而 高廣殺之。甬道平。寶城小冢半填,榜曰「獻陵」,碑曰「大 明仁宗昭皇帝之陵」,餘並如長陵。山之前門及殿,山 之後門及寶城,各為一周垣舊有樹,
按《畿輔通志》:獻陵在昌平州黃山第一嶺。
宣宗葬景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景陵在天壽山東峰之下,距長陵東 少北一里半。自北五空橋南數步,分東為景陵神路, 至殿門三里。碑亭門廡如獻陵,殿五間重簷,階三道, 其平刻為龍形。殿有後門,不屬垣。殿後門三道,並如 獻陵,甬道平寶城長而狹,榜曰:「景陵」,碑曰「大明宣宗 章皇帝之陵。」周垣如長陵。寶城前存樹十五株,冢上 一株。
按《畿輔通志》:景陵在昌平州黑山。
英宗葬裕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裕陵在石門山,距獻陵西三里,自獻 陵碑亭前分,西為裕陵神路,路有小石橋,碑亭北有 橋三道,皆一空平,刻雲花殿,無後門,榜曰「裕陵,碑」曰 「大明英宗睿皇帝之陵。」餘並如景陵、寶城。如獻陵垣 內及塚上樹,存一百七十株。
按《畿輔通志》,裕陵在昌平州石門山。
憲宗葬茂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茂陵在寶山,距裕陵西一里。自裕陵 碑亭前分西為茂陵神路,路有石橋一空,制如裕陵, 榜曰茂陵。碑曰「大明憲宗純皇帝之陵。」垣內外及冢 上樹千餘株。十二陵惟茂陵獨完,它陵或僅存御榻, 茂陵則簨簴之屬猶有存者。 按《畿輔通志》,茂陵在昌平州寶山。
孝宗葬泰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泰陵在史家山,距茂陵西少北二里。 自茂陵碑亭前分,西為泰陵神路,路有石橋五,空賢 莊、灰嶺二水逕焉。碑亭北有橋三道,皆一空,制如茂 陵,榜曰「泰陵」,碑曰「大明孝宗敬皇帝之陵。」垣內及冢 上樹百餘株,存御座、御案、御榻各一,承塵皆五色花, 板多殘缺,而茂陵、泰陵獨完。
按《畿輔通志》:泰陵在昌平州筆架山。
武宗葬康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康陵在金嶺山,距泰陵西南二里,自 泰陵橋下分西南為康陵神路,山勢自此折而南,故 康陵東向。路有石橋五空,錐石口水逕焉。又前有石 橋三空,制如泰陵,榜曰「康陵」,碑曰「大明武宗毅皇帝 之陵。」明樓為賊所焚,垣內外樹二三百株。
按《畿輔通志》:康陵在昌平州八寶蓮花山。
世宗葬永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永陵在十八道嶺,嘉靖十五年,改名 陽翠嶺,距長陵東南三里。自七空橋北百餘步分東 為永陵神路,長三里,有石橋一空有碑亭一座,如獻 陵,而崇鉅過之。碑亭南有石橋三道,皆一空門三道。 門內東神廚五間,西神庫五間,重門三道,東西二小 角門。又進復有重門三道,飾以石欄,累級而上,方至」 中墀。殿七間,兩廡各九間,其平刻左龍右鳳,石闌二 層,餘悉如長陵。殿後有門,兩旁有垣,垣各有門。明樓 無甬道,東西為白石門,曲折而上。樓之三面皆為城 堞,榜曰「永陵」,碑曰「大明世宗肅皇帝之陵。」享殿明樓, 皆以文石為砌,壯麗精緻,長陵不及也。寶城前東西 垣各為一門,門外為東西長街,而設重垣於外垣,凡 二周,皆屬之寶城,其規制特大。
按《畿輔通志》:永陵在昌平州陽翠嶺。
穆宗葬昭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昭陵在大峪山,距長陵西南四里。自 七空橋北二百許步分西為昭陵神路,長四里,路有 石橋五空,德勝口水逕焉。又西有石橋一空,陵東向, 碑亭西有橋三道,皆一空,餘如康陵。榜曰「昭陵」,碑曰 「大明穆宗莊皇帝之陵。」明樓為賊所焚,樹亡。
按《畿輔通志》,昭陵在昌平州大峪山。
====神宗葬定陵====按《昌平山水記》,定陵在大峪山,距昭陵北一里。自昭 陵五空橋東二百步,分北為定陵神路,長三里,路有 石橋三,空陵東向,碑亭東有橋三道,皆一空,制如永 陵。其不同者,門內神廚庫各三間,兩岸各七間,三重 門旁各有牆,牆有門,不升降。中門之級,殿後有石欄 一層,而寶城從左右上,榜曰「定陵」,碑曰「大明神宗顯 皇帝之陵」,殿廡門為賊所焚,樹亡。
按《畿輔通志》:定陵在昌平州小峪山。
光宗葬慶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慶陵在天壽山西峰之右,距獻陵西 北一里,自裕陵神路小石橋下,分東北為慶陵神路, 長二十餘步,有橋一道一空,制如獻陵,平刻龍鳳,殿 柱飾以金蓮。殿無後門,殿後繚以垣門一道,門北有 橋三道,皆一空。其水自殿西下。殿門西又有一小橋, 為行者所繇殿北過橋,有土岡,自東而來,至神路而」 止。岡後周垣門三道,如獻陵寶城,東西直上,至中復 為甬道而入,榜曰「慶陵」,碑曰「大明光宗貞皇帝之陵。」 殿門前及垣內,樹五百株。
按《畿輔通志》:慶陵在昌平州黃花第二嶺。
熹宗葬德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德陵在潭子峪,距永陵東北一里。自 永陵碑亭前分北,為德陵神路。陵西南向,碑亭前有 橋三道,皆一空,制如景陵。平刻龍鳳,殿柱飾以金蓮。 殿無後門,榜曰「德陵」,碑曰「大明熹宗哲皇帝之陵」,殿 樓門亭俱黃瓦。
按《畿輔通志》:德陵在昌平州雙鎖山。
愍帝葬思陵
编辑按《昌平山水記》:「鹿馬山有田貴妃墓,南距西山口一 里。崇禎壬午,妃薨,葬此。遣工部左侍郎陳必謙等營 建,未畢而都城失守。賊以帝后梓宮至昌平州,士民 率錢寡夫葬之田妃墓內,移田妃於右,帝居中,后居 左,以田妃之槨為帝槨,斬蓬藋而封之門外。右為司 禮太監王承恩墓,以從死祔焉。」
按:《畿輔通志》:思陵在昌平州錦屏山。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