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55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五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五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五十五卷目錄

 沁州部彙考五

  沁州驛遞考

  沁州兵制考

  沁州物產考

  沁州古蹟考

職方典第三百五十五卷

沁州部彙考五

编辑

沁州驛遞考         州志

编辑

本州鋪舍共一十三處

總鋪 在州治西

東通武鄉者二

廓莊十里 ,《長腳》二十里。

西通沁源者二

開村二十里 。後泉,四十里。

南通襄垣屯留者二

段柳十里 ,輕城二十里。

《北通權店》《太原者二》。

溫莊十里 ,故驛十里。

漳源三十五里 。《牛侍》五十里。

西湯六十里

沁陽驛 在州北郭外。深二十五丈,廣三十二丈八尺。明洪武三年建,成化二十二年,知縣許英重修。正廳五間,東西房二十間,二門、大門各三間。外官廳三間,上房三間,東北房共九間。馬房三間,馬王祠三間,大門、二門各一間。今止存馬王祠一間,其餘官廳房屋俱塌毀無存。原設驛馬四十匹,于順治九年四月內,奉裁馬十二匹。後因吳三桂駐防陝西,撥往平陽府「泓芝」 、樊橋二驛協濟馬八匹,迄今未復。實在本州馬二十匹,沁源縣協濟馬十二匹,共馬三十二匹。沁源縣鋪舍共四處:

總鋪 在縣前

石渠鋪   ,白孤窯鋪  ,交口鋪。

武鄉縣鋪舍共九處

任城鋪   ,段村鋪   ,故城鋪。

周家坡鋪  ,權店鋪   ,《勳歡鋪》。

戶甲鋪   、南關鋪   ,聶村鋪。

權店驛 在縣西北七十五里。正房三間,東西房各二間,前廳二間,附監房一間。關聖廟驛丞宅在北,馬王廟在內。

遞運所 在驛東街下。正房三間,東西房各二間,正廳三間,附監房一間。牛王廟在前,今廢,續改「操守宅。」

《武鄉縣志》

编辑

縣以西七十五里,轄權店驛。山路巀𡾲,人煙寥落,而六路將迎,使星如織,素稱極罷。自流賊焚屠之後,館舍頹毀。順治初,驛北門外,尚留一小察院,前堂三間,皂隸房各二間,退省廳三間,書吏廚房各二間,二門一間,併兩角門大門一間。其大察院在驛南門內西街,驛丞署與遞運所署並在驛街東,俱成灰燼。順治六年,姜瓌叛,復罹兵燹,甚於流寇,而所謂小察院者,亦化作瓦礫場矣。因將驛遞遷於故城鎮。順治十二年,改回權店,時沁州吏目楊如楫來署驛事,始移故城之驛署,重建於權店。原署基上,舊有馬王廟、牛王廟各一,久作荒墟。今驛署堂西空地,即馬王廟基,今貯積馬草處,即牛王廟基也。牛王、馬王合為一廟,前驛丞崔泰所建。繼而驛丞鄭忠復建戲樓。康熙二十六年,知縣高鉷於原驛署餘基內,新建驛舍,正房四間,耳房一間,客使往還,可免露宿。至於小察院基止有一畝餘,今為關帝廟。廟中廟祝種菜。大察院基計五畝餘,向為驛丞蔬圃。其遞運所署基今作馬廠。若驛署中書皂房暨耳房,則現任驛丞黃元燮所造也。

《皇清》驛馬,減定三十二匹,南送沁陽,北送南關東北。

送縣。並榆社縣募夫,裁存九十七名,南送褫亭,北送盤陀、平遙,東送本縣、榆社、襄垣、遼州里,西送沁源。一夫之力幾何而堪此?往來六七百里之遙,例不知起自何人,痛哉!其站銀工食,詳《賦役志》。再考鋪路,明知縣趙思敏審編均徭。將聶村鋪改遷故城、張莊鋪改遷周家坡,又革去關曲、司徒、良侯、閣渠四鋪,繼復設聶村一鋪,共九鋪。就今之制,則在城總鋪一,而西北通平遙、太原者,則段村鋪、馬牧鋪、周家坡鋪、故城鋪、權店鋪、勳懽鋪、護甲鋪、南關鋪,西南通沁州、平陽者,止聶村鋪,即姜村鋪,共十處。縣以東凡有公移往來,鄉夫傳遞,鋪設寥寥矣。

沁州兵制考     通志州縣志合

编辑

州屬

城守營 額設千總一員,守兵二百名。順治十七年十一月內,裁兵三十名。康熙三年七月內,復裁兵一十一名。八年八月內,又裁兵二十名。三次共裁守兵六十一名。現存實在兵丁一百三十九名。

權店營 額設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丁一百五十名,馬二十匹。除二十年裁汰外,實存馬戰兵八名,步戰兵三十八名,守兵七十六名,共馬步戰守兵丁一百二十二名。

王陶村防汛 百總一名。順治十三年權店營分撥。

沁州物產考        州縣志

编辑

州屬

穀之屬

梁秫 粒細而白

黍 有軟硬二種

稻 :康熙年間初種,所出不廣。

春麥   、大麥   、小麥   、蕎麥、稔子   、麻子   、宿麥   、梁穀、青穀   、白穀   、紅穀   、黃穀、黑穀   ,秫穀   、青豆   、豌豆、扁豆   、菉豆   、黃豆   、豇豆、黑豆   、白豆   、小豆   、蠶豆、胡麻   、粟    、稷    、李朝穀,虎尾穀  、流沙穀  ,贊子穀  、桑根穀、毛間穀  ,龍爪穀  。《十搗杵》穀。

「臨秋變穀 。」 「《劉秀才》穀 。」 《鐵霸齒穀》。

蔬之屬

蘿蔔 :有紅、白二種。

豆莢 :有扁、長二種。

茄    瓠    蔥    韭蒜    薤    茼蒿   、白菜、芥菜   莙薘   萵苣   芫荽、蕨菜   木耳   ,香椿   、磨姑,芹菜   莧菜   刺薊   、山莪、菠稜   ,蔓菁   、苦苣   羊肚眉、豆莢  ,紫羅帶。

蓏之屬

西瓜   、南瓜   、甜瓜   、絲瓜、王瓜   、菜瓜   、木瓜   、北瓜果之屬

蘋果 出武邑者最佳

枸桃 其桃可取油

花紅   核桃   櫻桃   葡萄沙果   杜梨   白果   棠梨馬蕾   甌李   屹尖   無花果小果   杏    李    柰梨    棗    桃    榛《鴈過紅》

草之屬

莎    蒲    ,茅    蘭,稗    ,莠    葦    ,艾蒿    ,苜蓿   ,菖蒲   ,香文沙蓬   ,綠茸   ,大小藍。

花之屬

菊 :紅、黃、紫、白各種俱有。

荷花 「有種不多得。」

葵 :紅、白二色俱有。

牡丹   木槿   ,山丹   萱草石竹   芍藥   雞冠   月季拳丹   金盞   鳳仙   玫瑰,薔薇   ,玉簪   酴醾   水紅石榴   ,錦葵   ,紫荊   地丹丁香   扁竹   水葓   剪紅羅剪黃紗  五色莧  望江南  小桃花山黃花  蝴蝶花  六月菊  黃刺梅木之屬。

松    ,榆    ,椿    ,槐,桑    ,柳    ,楸    ,楊,柏    ,樺    ,檜    ,椴,橡    ,棌    ,白楊。

藥之屬

龍骨   甘草   防風   川芎皂角   知母   青箱   益母。

荊芥   ,地黃   ,茴香   ,枸杞,貝母   ,黃芩   ,半夏   ,草烏,豬苓   ,澤瀉   ,細辛   ,牽牛,黃蓍   ,秦芄   ,遠志   ,苦參,百合   ,柴胡   ,前胡   ,蒼術,桔梗   ,薄荷   ,商陸   ,地椒,茯苓   ,黃連   ,黃精   ,瓜蔞,百部   ,管眾   ,槁本   ,萹蓄,沙參   ,茵陳   ,狗脊   ,扁豆,香附   ,大黃   ,大艾   ,升麻,蒼耳   ,連翹   ,藜蘆   ,葶藶,山查   ,木瓜   ,馬齒莧  ,旋覆花,酸棗仁  ,兔絲子  ,葳靈仙  ,牛旁子,馬兜鈴  ,露蜂房  ,旱蓮草  ,柏「子仁、鼠粘子  」 、「天仙子  」 、「天南星  」 、「淫羊藿」 、「白頭翁  、蒲公英  、地骨皮  、地膚子、薏苡仁  」 、「無名異  」 ,「車前子  」 、款冬花、郁李仁  、大小薊根 、紫花地丁。

羽之屬

鴿    鴈    、鵲    、鷂、雕    鷹    、鶻    、燕、鳩    、鸛    、鴟、梟   、鵪鶉、石雞   、黃鸝   、野雞   、憨雞、子規   、蠟嘴   、啄木   烏鴉、練鵲   、瓦雀   、布穀   鶤雞、寒號   訓狐   、紅鶴   、水鴨、黎雞   、白眉   鶄𪅂   山和尚毛之屬。

狐    狼    麃    兔,貓    獾    麝    鹿,虎    豹    獐    ,豺,山豬   ,黃鼠   ,獺。

蟲之屬

蜂    蝎    蛇    蝟,螻蟈   蝸牛   ,蚯蚓   蝴蝶蜻蜓   鼠婦   蜘蛛   螳螂蝦蟆   蝙蝠   促織   蝌蚪鱗之屬。

小魚

貨之屬

花氈   、羊羢   、線麻   、蜂蜜、黃蠟   、石灰   ,磁器   、鐵麻油   、羊毛   、絹    絲

沁州古蹟考         州志

编辑

本州

銅鞮城 在州南四十里。又稱「大夫城」 ,即晉大夫羊舌氏廢邑,設銅鞮縣。明洪武間并入州,稱故縣鎮。

閼輿城 ,在州西南二十里。《史記》:「趙奢大破秦兵,解閼輿之圍」 ,即此。《漢地里志》曰:「閼輿,土音訛為鳴蘇」 ,今稱嗚蘇村。

漢駐蹕臺 ,漢王自將擊韓信,駐此,在嗚蘇村。甲水城 ,在州北十四里。後魏陽城縣。隋開皇十八年改名「甲水」 ,今廢為甲水村。

宋駐蹕臺 宋太祖北伐駐此,在東北郊外。唐王寨 在靈空山東,峽澗孤峰萬仞,石壁如削,其下亂石巉岩,人不能步上寬平數畝,攀躋可以避兵。東南有石峽,僅容一軌,兩崖相對,謂之「石門」 ,蓋寨之咽喉也。俗傳唐太子避亂至此,聞有追兵,時登其上,因名。

竇建德城 在縣北昂頭村。按《史記》,建德漳南人,曾寓此,造兵器屯馬,故有城。今鐵爐嶺、磨月嶺、試劍石、馬圈坪,皆其遺跡也。

捨身崖 ,在靈空山十八盤之南。崖高百丈,下臨石壁,丹青錯雜,望之如錦襴巖。有蒼松翠柏,蟠結下垂,一邑最奇處也。

沁州故城 ,在縣南門外三里許。

綿上縣故城 ,在縣北八十里綿山下,即今綿上鎮。元至和間,改建巡檢司,今裁。

武鄉縣

晉石勒城 晉永和末石勒建,又名石勒寨。蔡皋狼城 ,在縣西五十里,即智伯「求蔡皋狼」 之地於趙襄子者。今為故城村。

重欄寨 ,一名「岑彭寨」 ,俗傳岑彭避兵於此,在縣墨鐙村。

驢腦寨 ,一名「馬武寨」 ,亦馬武駐兵處。

故龍泉縣 在縣西「湧泉」 南里。

《州志》
未載古蹟

编辑
===
《武鄉縣志》
===
考證

重城寨 ,在縣東一百里,墨鐙鎮東南二十里。複壁礙日,飛梁架空,雖兵燹,其奈之何。

石勒生身處 ,在《東河溝》。請幫助識別此字。山下。高歡避暑亭 在崇城砦東,此地舊屬本縣,近為遼州所有。據《通鑑》云,「魏大丞相高歡擊爾朱兆於武鄉,大掠晉陽,北走秀容」,即榆社。此地似仍屬武鄉。

趙王故第 ,在鞞山頂,即石勒營寨。

丘墓附

本州

彭祖墓 在州南彭家溝。

晉大夫羊舌肸、羊舌赤、羊舌叔向墓 ,三世俱葬州南四十里。

唐英國公徐世勣墓 ,在州南四十里徐村。元天水侯趙國寶墓 ,在州東山村。

中書左丞杜思敬墓 在州西南四十里沁源縣。

晉介子推墓 ,在縣伏貴村綿山中,有古廟。琴高真人墓 ,在縣沁河之東,琴泉山北阪上。唐崔府君墓 ,在縣南八里。府君名玨,曾為上黨長子令,多異政,有司清明致祭。

元邢抱朴墓 在縣東琴泉山北阪上。按抱朴曾為元翰林承旨,寓縣避兵,遂家焉。

明知府宋訥墓

武鄉縣

趙王石勒墓 在縣北二十里趙王村。

李熹墓 ,《水經注》曰:「銅鞮,《水經》李熹墓前有碑。」 唐昭澤王墓 ,在縣南十里。

宋潘美墓 ,在縣西百里。

金騎都尉男王師正墓 ,在縣東七十里。神童楊德修墓 ,在縣東六十里。

元總管閻士謙墓 ,在縣西五十里。

明御史龐清墓 在縣西四十里。

給事中馮顯宗墓 在縣南一里。

尚書魏雲中墓 ,在縣西十五里。

都御史魏光緒墓 在縣南一里。

侍郎程啟南墓 在縣西六十里。

知縣魏令望墓 在縣南一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