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08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八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二

  常州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七百八卷

常州府部彙考二

编辑

常州府山川考二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無錫縣

錫山 在縣西五里,惠山之支隴也。無錫諸山,西自閭江,蜿蜒相屬,以至九龍之東,其脈中伏,始更起為是山。形勢既豁,諸水環之,縣城斯在。以其為縣之地脈所由結,故論者謂為主山。形家亦言眾山皆高,則低者為主也。唐陸羽《惠山記》:山東峰當周秦間,大產鉛錫。至漢興,錫方殫,故創無錫縣,屬會稽。後漢有樵客于山下得銘云:「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沴,天下弊;無錫又,天下濟。」 自光武至孝順之世,錫果竭。順帝更無錫縣屬吳郡。按:此錫山之名所由始也。山之南有小石池,圓廓若盆,引竅潛通山谷,其水當大旱,可飲千人不竭,俗稱仙人洗面石。前有月子蕩,下有錫山澗,第二泉之水,由澗以入梁谿山之西有秦皇塢。《惠山記》:「始皇東游,以金陵太湖間有天子氣,故掘以厭之。」 其東有烏腰塢,西有春申祠。初崑山顧文康鼎臣善堪輿術,嘗登茲山,謂龍固當角,邑人因建石塔于山之巔。又或言龍以角聽,故塔空其中。萬曆歲丙子,復建龍光塔,而石塔遂廢。龍光塔圮。

皇清康熙壬子,知縣吳興祚鼎新之。或又言邑中科

第之盛衰,係塔之興廢云。

惠山 ,在錫山之西,即九龍之第一峰,其麓與錫山相屬也。或云:西域僧慧照者居之,故亦名慧山。惠與慧通。陸羽《惠山記》:「惠山,古華山也。」顧歡《吳地記》:「華山在吳城西北百里。」釋寶唱《名僧傳》云:「沙門僧顯,宋元徽中過江,後入吳,憇華山精舍。華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老子《枕中記》所謂吳西神山是也。又云其山有九隴,俗謂之九隴山。或云九龍山,或云𩰚龍山。九龍者,言九隴之形,若蒼虯縹螭之合沓。然。𩰚龍者,相傳隋大業末,山上有龍𩰚六十日,因而名之。今九隴之下有九澗,又各有塢。第一峰下曰白石塢,宋司徒長史湛茂之宅在焉,今為惠山寺。第二泉在其南,又有若冰洞、冰泉、千葉蓮花池,池一名「纑塘」,一名「浣沼」,山姬歲漂紗其中,得好顏色。又有羅漢泉、春申澗。有華坡者,南齊孝子華寶所築。第二曰桃花塢,下有孤松特立,若虯龍之矯攫,旁有太湖石,虎臥其,長踰丈。第三擔鉤塢,第四王家塢,第五宋塢,有獅子石,形若獅子。鏡光石,廣四丈,映雪有光。又有天公足跡,石大三丈餘,色赤,其跡長尺。第六馬鞍塢,其峰居九隴之中,下有三台墩。第七望公塢,峰最高,上為石門,有水簾洞,飛瀑濺激,劃開一隙,兩門翼然,俗謂之「珠簾泉。」絕壁之上,有海棠數十株,大如斗,覆數十丈,今無之。第八仙人塢,下有石穴,深險不可窺。西有回龍澗,其水從山之西北轉龍尾,東入運河。第九火叉。一作「鴉。」 塢又西北為龍尾陵道。《越絕書》:「春申君封故吳墟所築」是也。上有白龍潭。周氏《風土記》:「東晉時,有家其上者,妻妊三年產一龍,色如銀,七日昇天。去後,龍每一歸,歲則大熟。」其巔有三茅殿。

歷山 即舜山龍尾之斷,其名華利口,去縣二十里起為是山。蓋南朝多以北方山川都邑僑置其地,故有此名。或云上有舜田,不種而禾,歲恆產一二穗。又有舜井。《陸羽記》又謂惠山亦名歷山,皆不可考。歷山下有小山,名石盆山。《寰宇記》:歷山西有范蠡城。

柯山 在舜山之西,兩峰相望,土人合名之曰舜柯山。《風土記》:「吳仲雍六世孫柯相之所治也。」 斗城又在其西,范蠡所築。

《西顧山 》在柯山之西,又其西為青山。

青山 ,其山之陽曰「華藏」 ,西接歸山。以上西境山之陰。

青山 在惠山西南,九隴凹結處突起一峰,甚低,至是山勢皆南向。按青山有二,一在華藏之陰,一即此也。「粲山」 障其前,章山峙其右,中開半面,遙見湖光,高松數千章,清陰翳然,亦山南清絕曠奧之境。

粲山 亦惠山支隴之西南行者與章山相望。其麓明陽觀,即古洞陽觀地。舊傳水有穴潛通包山,今無考。上有洞酌泉,山後有義興嶺。章山 在龍山第三峰之陽,山下東西兩池皆名大池。塢三曰「尤來大池」 、龍腿,自青山至此,皆背負九龍,面臨青溪。

墨潭山 ,在龍山之陽,西南十五里。上有石池,其水如墨。

橫山 在唐山南,去縣十八里,高數十丈。按自華利至是,諸山相屬,西行忽一支南落,從平疇突起,南北橫亙水次。梁溪之山紆徐漫衍至此。將出湖口,而山忽障之,實為一邑之門戶。其下有大小澗,名盤龍山,勢盤繞而南,乃入于湖。鎮山 在橫山之南,不甚高,與橫山趾接。山之東有管社山,自此而南,皆入湖之山。

管社山 即鎮山之東面,入湖與獨山相對。其山最高,而當溪流之衝。溪至是極狹,望之欲窮,一轉茫然萬頃。下有項王廟。

唐山 在墨潭之南,其麓西屬孔山,南為橫山,上有蒼峴嶺,亦名「蒼頡嶺。」

東孔山 ,在唐山之西,其西為「西孔山」 ,去縣二十里。

夏陰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今其山甚小,而《吳地記》謂「其麓周十里,高七十五丈」 ,殊不合。舊為元處士蔣子中別墅,其西為石埠山。

石埠山 ,其下有華郎中雲山莊。

雞坑山 在石埠西

姚灣山 在雞坑西

華藏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其陰即青山,東臨太湖,下有青山嶺、小嶺、塔子嶺。山前舊有雲海亭,即望湖亭,望兩洞庭,七十二峰如畫。宋張循、王俊葬其地,依山建寺,名「青山寺」 ,今名「華藏寺。」

韓灣山 舊志有大穹山、廣長山,在青山西,今無知者,獨有韓灣山、蘇坎頭山,未詳孰是。韓灣之西為楊灣山,又西南為孟灣山,又西南為三灣山,又西為二灣山,又西為頭灣山,皆面湖。大雷山  、小雷山 在太湖之濱。閭江諸山皆瞰湖,而大雷觜獨延入里許,危崖三面,波濤衝激,渹若殷雷。按吳縣洞庭亦有大小雷山。《路史》載:舜庶子七人,散處江南,故山水多以舜名。此雷山所以擬雷澤,今俗呼為大犁、小犁,則語音之轉也。又大小雷之間有速雷山,下有削刀灣。

盤塢山 :在小雷之西。其形盤曲,窅然而深,樵者裹糧負笈以入。

夏墓山 ,其峰特高。孫權族弟東定侯孫必興贈夏侯者葬此,故名。西南行曰「章山觜」 ,青壁數仞,下臨洪濤,如燕子磯。下有洞穴,今漸為沙石湮塞。

邵家灣山 :在章山西。

月牌山 其峰回環,宛如半月,中多喬松。天井山 亦名閭江山,與月牌山接。西麓有天井泉二,一湮為民居,一存者甚清。洌閭江今亦湮為田,廣可通舟。山巔有石臺,可以遠眺。下有碧桃塢,今亦失其地。其陰凡三灣,曰「長壽」 、虎嘯、龍吟。

胥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天井之西。山脈小斷而復起,不甚高,其上圓平,傳是子胥屯兵處。《史記》:「吳王夫差殺子胥,取其尸,盛以鴟夷而浮之江。吳人憐之,為立祠,是曰胥山。」 張晏曰:「胥山邊湖,去江不百步,江上舊有闔閭城,或又名廟渚」 ,以此也。一名僕射山。或曰漢僕射劉昌葬地,故名。又訛為白石山。山之自東而西者止於此。以上「西境山之陽。」

南照天灣山 在夏墓之北,又名「狀元山」 ,宋改今名。

雞籠山 :以形名,亦名「青龍山。」 峰特高,在狀元山西。馬鞍嶺在其北。

北照天灣山 :在雞籠山西北。

邵巷山 即楊灣山之西面。過石皮嶺而北為「歸山。」

歸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其山請幫助識別此字。而平。《風土記》:「夫差浮子胥於江,國人於此山望其歸,故名。」胡山, 在歸山之北,斷而復起,高不踰數丈,一名鳳山。秦端敏金世居其西。以上西境北行之山。

賈山 石多嵌竇,去胡山西平原一十五里。長腰山 在賈山西,上有長腰嶺,安陽在其西南,安陽如踞,長腰如臥,且相屬也,有《楊氏世墓》。安陽山 平地拔起,圓峻而銳,上一號「文筆峰。」

高百二十仞,周一十八里,在縣西北五十一里。

《風土記》
武王封周章少子贇為安陽侯即此地

编辑

至今山下有贇墓。一云:「山在陽湖上,故名。」 《南徐記》:「此山石堪作器,江東數州皆藉之。」 上有龍湫,廣袤三丈,歲旱禱之常驗。山有觀音巖,其南麓有翠微院,長廊邃宇,為鄉名剎。其左龍王祠,即贇也。山石始采於漢大夫陸端,至今取之不竭。然其洞穴多由取石而成。舊稱三十六洞,今可知者五,有九門、張公、甘草、清水、「容春」 之名。明正德、嘉靖以後,山凡三崩矣。

平塔山 ,在安陽西南,甚小。《舊志》名「苦菴」 者,疑即此山。

獨山 在縣西南一十八里,當鎮山之南,獨峙湖中。其西為三山,其南為充山。山之東為五里湖,西為太湖,蓋山勢至是而斷。北與管社相望,衝為浦嶺門,俗名「廟門。」 南與充山對峙,匯為獨山門,世傳神禹所鑿。凡溪流之入五湖,泛漾而西,皆導自二門,以達震澤。

三山 在太湖中。兩峰中斷,東西並立,不甚高。充山 與獨山相對,下有曹灣。自曹灣而下為平壤,皆良田。一巨石突出,俯瞰湖流,曰「黿頭渚」 ,據湖山之奇勝。

朱山 ,一名「朱墓」 ,在充山南。王莽逼虞仲卿為司徒,死之,葬此山。光武即位,以朱旛表其墓,故名。

漆塘山 ,別名「寶界」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與朱山接。其南為大浮山,東南為石塘山,山上有通惠泉、太白峰、老人峰、躍鯉峰。下有狗腸塢,塢北曰南桃花塢,羅嶺又在其南。宋知州錢紳退老卜築於此,遺趾尚存,後屬陳氏。二百年,陳布政策休官歸,累加繕治。至嘉靖中,王僉事問即其地置別墅,擅湖山之樂。自獨山至此,諸山皆東臨五里湖,西臨震澤,

大浮山 一名「大坯。」 其西別有大石峙湖中,曰「小浮。」

石塘山 其下長堤二里,為五里湖、長廣溪之界,一名「廟塘山。」 有徐偃王廟,下即石塘,枕長廣溪。北有山門嶺,通漆塘、大浮。

「茅延山 」 在漆塘之南。

路耿山 在茅延之南,石塘之北,諸山之中。是山特高,前俯長廣,而後臨太湖,環以層巒,若相拱衛。旁有董塢,下有羅嶺,可徑石塘。復有小山無名,俗呼「野山」 ,通許舍。

許舍山 在路耿之南。其東為橫山,群峰盤旋,蓄為深谷。宋待制蔣瑎、顯謨許德之、侍郎施坰、禮部尤袤皆卜築其中,四家遂世為婚姻。東有湯村嶺。

南橫山 在縣西四十里許舍之東。上有雪浪菴,菴旁小池,大旱不竭。其麓有宋時大楓樹二圍,合抱以四人乃足,枝生芸香。

五浪山 在南橫之南,與軍將山接。有芮家嶺。吳塘門在其下。西有石人塢。又其南為象山,東南有龜山。

《龜山 》橫遶五浪之東南。

象山 ,軍將之支峰也。

軍將山 一名「軍帳。」 在縣西南四十里五浪之南,濱於太湖,風水激濺如矢。南唐時,屯兵於此,以備吳、越,故名。山下有甲仗塢、官來塢、竹篛塢。今其上有真武廟。山半曰成性寺,寺旁龍湫,上有孚澤廟。

白茅山 在軍將之西南,有嶺通五浪諸山,曰「赤石嶺」 ,嶺之下有蓮花觜。

羊祈山 「北接白茅,西臨太湖。」

吳塘山 在縣西南五十餘里白茅之南,西臨太湖,山下有平田,東南三里許接長廣溪,遂入於湖,曰吳塘門。門上橫木為橋,名「沙木。」 由是經鵓鴣山,以通湖上之路。自充山至吳塘,連亙五六十里,或起或伏,至是而止。

射山 在吳塘之西

鵓鴣山 亦名「伏虎山」 ,北與吳塘相對,其麓入湖,旁有錢桃塢,實大如錢而美,有碧雲塢。沙頭山 亦名「廟山」 ,南曰「沙觜」 ,又其南為竹山、沙觜山 亦名「沙渚」 ,周皆入湖,東接長廣五里,兵燹所不能到。

康山 在沙頭南。相傳尹蓬頭寓此,上有迎仙亭。

「米山 」 本湖中一小阜,然在七十二峰之列,與康山相對。

竹山 在沙觜之南,三面突出於湖,長林怪石,勝冠諸山。下有劣觜,其石跨立水次,廣倍虎丘千人石,而擅具區之勝。自華利分脈為龍山,蜿

蜒六十里,南行諸山,始盡於此。

長泰山 ,在軍將東南,斷而復起於平疇之中,去縣西南二十里,下有長泰寺。

裏山 ,在長泰南,下有大澗,群山之水雨過,散為百道,並入此澗,奔騰以達於長廣。

過山 在裡山之旁,不甚高,土人以占雨候。謠云:「橫山出雲過山笑,過山出雲雨便到。」

《南山 》在長泰南。自長泰以下從軍將東南行,至是而止。

琴山 在五里湖東。隔湖與膝塘山對,下為青祁村。明高忠憲公攀龍結廬,面湖而居之,名曰「水居。」

拖山 ,三小峰相連湖上,在竹山之西數里。堠山 ,一作「緱山」 ,俗呼吼山,在縣東三十里。《吳地志》云:「周七里,高七十丈,登其嶺,可望虞山。」 《南徐記》:「堠山北有白石峴。」 按:此山一名七雲山。《寰宇記》載:七雲山在縣東北二十里,高九十仞,而

《舊志》
謂七雲山一名馬跡在縣東四十三里皆

编辑

不合。今其上有真武大士廟,下有西園,處士錢華別業。

龍腿山 在堠山東

雞籠山 :在龍腿東。其麓皆相接。

鳳凰山 在雞籠東,膠山之西峰也。旁小山有甑㔶插旂之名。膠山 在縣東四十里,相傳與惠山東西對峙。至其寺門,向背比較,不失尺寸。山周九里,高九十丈,上有獸蹄痕,俗稱金牛跡。其山舊產薯蕷,上有宋中書令王僧達墓及梁蕭侍郎宅。其宅今為興化寺。有乳竇泉、滌硯泉,謂蕭侍郎嘗滌硯於此泉。又有李忠「定綱祠」 ,安氏世居之,為邑名處。

白檐山 ,去膠山西南數里,平壤中,山出青石。佘山 ,在白檐東北,一名「塗山。」

奚山 俗呼「諧山」 ,或名「晶山」 ,在白檐東。

嵩山 或作松山,《南徐記》:「松山,一名少孤山,在縣東四十里,奚山之東,一云開山,有嵩頭陀,故以為名。上有留雲洞、泠泠泉。或言姚廣孝嘗居此,袁珙相而識之。」

石室山 在嵩山東,俗名「石脊山。」

鴻山 本名皇山,在縣東五十里。石室之東,皆特起於地。《吳地志》:「泰伯宅東九里有皇山,高十丈,泰伯所葬。」 稱「鴻」 者,「皇」 之訛也。西有吳王墩,即梅里平墟,上為泰伯墓。東嶺有梁鴻井、滌硯池。春桂山 ,鵝湖中小丘也。

芙蓉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周八里,高三十丈,起於平陸。每清明節,士女咸集,故俗目為「清明山。」 上有二土丘,一名龍井峰,有顯濟廟,歲旱禱於此。一名天乙峰,復有石,高六七尺者二,俗呼石公、石母。二石對峙,中通人行。居人言望見其石,時發光燄。又有金雞石,每歲旦昧爽,金雞飛鳴其上。山之西麓有田一規,名彈子丘。中有土壟,圓若彈丸,人以為有異,不敢近壟而耕,耕則蛇虺出焉。當芙蓉湖未湮為田,茲山近在湖上,望若芙蓉之出水,故因湖以為名。其曰「余容」 ,又曰「余洪」 ,皆音之訛也。山有繡毬墩,元高士倪瓚墓。

西高山 在縣北三十里。不甚峻,無深林邃谷。中峰曰靈龜,北峰曰鳳凰。其東有石,上有跡,類人額痕及兩肘膝匍伏處,人俯其上,皆適合,名仙人禮拜石。相傳東漢高岱字孔文,居此山,後為孫策所害,葬焉,山因以高名。今按:山本名高,而因東有膠山,土音「高」 與「膠」 同,或訛為「膠」 ,故加「西」 以別焉。

斗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長九里,上有土丘,七象北斗,故名。又名回斗山。上多白堊朱石。有黃腰嶺、石井一,深不可測。有白龍祠、青霞館,羽人修煉之所。明黃太僕正色建靈官廟。或云回山別在斗山之東,土人因合名之。北有觀基山。又西有枝柚山,一名梔子山,多產苦梔。宋時花大如甌,香聞數里,名「碧甌梔子。」 二山皆回斗之支,隨地而異其名也。

夾山 在斗山東,前山又在夾山東。黃文山俗名「黃梅山」 ,又在前山之東,石皆頑而赬,不產林木,而黃、文之半屬江陰。

顧山 一名「香山」 ,在縣東六十五里,跨無錫、江陰、常熟三縣界。上有龍潭,下有香山禪寺。金匱山 在縣城第六箭河之北岸,舊以為一邑之鎮,山高踰三仞,周三十丈,隆然中峙,四望道里咸均。其土中石,玲瓏黑白,亞於崑山。郭景純嘗埋黃金符匱於山下,時有紫氣騰上,故又名「紫金山。」 元以後人取其石殆盡,而土亦耗減。

「百年以來,塊若覆釜。」 明永樂中,縣令盧克敏喟然以邑之人才未興,閭閻不實,疑鎮山之傷其脈,乃除其瓦礫,加善土而築之,又綴以太湖石之佳者,視前稍高廣,而終不能還其舊。今在秦氏宅中,猶一拳耳。然鎮山之說,自昔傳之。按《形家》言,江南諸山,皆自蜀來,踰河導江,並入於海。蓋地本高於西北,順其大勢以趨東南,故凡一郡一邑之山,亦往往各以西北為根本。即無錫而言,貫乎閭江,止乎錫山,而後扶輿連蜷,或分或合,以南赴於湖。至於東北諸山,即皆孤起特峙,落落而列,以為錫山之拱輔。此自然之大勢也。

黃埠墩 在運河中流,而當寺塘涇口,其始得名,亦當以春申君。故《形家》言:「邑之山脈從西北來,至惠山、錫山,伏而東南行,由水底起為是墩,乃走城中,再起金匱,乃結聚而成縣。又水勢直下而益廣,須此以砥之。故謂黃埠墩為天關,太保墩為地軸太保者,自此南下三里許,當梁清溪口者是也。黃埠墩圜而小,風帆」 左右帶以垂楊。舊有文昌閣、水月軒、環翠樓,並廢。今唯中楹為佛殿,周廊四匝而已。康熙二十八年

乘輿東巡,百姓於此結三層燈樓,立木水中,使廣可

「隱墩」 綴以雜綵高四五丈。《於是》

龍舟往返皆駐蹕,焉當千炬畢陳,風水搖蕩蜃樓蛟。

館,突兀在目。時民舟皆循西岸而泊,夜分小雨,恍隔人間,七校無聲,鈞天微奏,至明日辰刻乃行。凡

上所經幸。數千里間。川嶽效靈。勝賞不絕。而猥是彈

丸承

「恩最渥,將氣數使然」,亦所據之地得耶?

太保墩 前名窯墩,形家所謂地軸以運道北來之水,至是分流入梁溪,而墩實當其衝也。西定橋在其西南一里,長虹夭矯,暎帶如畫。後倚城堞,正當西關,逼近秦端敏金居第,自關門呼渡,半箭而達,墩必嘗屬之,故名「太保。」 先是為呂御史卣別業,卣子太僕元夫相繼修築,亦一時之勝。呂園廢,而建關帝、水仙二祠。《水仙》或以為倭變時死事,何五路諸人至?

皇清初,其居人有為神言者,謂「水仙」為《舊令劉五緯》。

巫祝群趨事之,無復游觀之勝矣。

仙蠡墩 一名「仙女」 ,舊傳范蠡載西施所曾泊處。溪流至是,曠然明遠,遙山黛色,隱隱波上。墩據溪南,高十餘丈,風帆雨笠,漁歌牧笛之所出沒也。上有松柏蒼翠,下有伍相祠,後廢為張氏別業,又後遂為葬地。稍西有罵蠡港,謂吳人罵蠡處。

運河 自武進五牧入無錫境,迤𨓦東南行四十五里抵縣城。又四十五里至望亭,出長洲界,「勝七百石。」 舟自五牧以下東南行,分流而南為志公港。又東南行,分而南為花渡港。又東南行過洛社、石塘灣,潘葑一支,分而北出高橋為五瀉河。又東南行,分而南為小雙河。又東南行,分而南為雙河。又東至黃埠墩,是為「北門塘。」 又東行分而北出三里橋,為「西五丫浜。」 又東至缸尖,別為二支,其北支東北行至城北,分流而東,為北城河。又東行由黃泥橋過王天蕩,遶城河之外,過亭子橋出羊腰灣,而合於南門塘。其南支至城,又分而為二,其一東行合北城河,環城之外,經東弔橋而合於南門塘。其一南行為西城河,循城南下,經西弔橋至太保墩,分流西行為梁溪。又循城南行,過南弔橋而合於南門塘。又南行而羊腰灣之水來合,糧艘以城西水急,多走亭子橋。羊腰灣道故自缸尖分泒,至是合羊腰灣而南塘始復為運道。又南行,西分為談渡河。又南行,西分為菰瀆。又南行,西分為河港,東分為伯瀆。又南行,西分為曹王涇,又南行西分為謝家河,又南行東分為大十字河,又南行西分為麪杖港,又南行東分為聖瀆;又南行西分為徐淘涇,又南行西分為沙墩港;又南行至望亭,入蘇州府長洲縣界。《大業雜記》云:「隋大業六年十二月,敕開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郡八百餘里,廣十餘丈,將通龍舟,并置驛」 館,草頓並足,欲東巡會稽。逮自唐武德後。累濬為東南之水驛云。

《志》:公港 ,運河第一支,分流南行入北陽湖。北陽湖之西南行者,達於南陽湖,西接武進而南合二邗溝。其北陽湖之東南出而南去者,為北星橋河,即直湖港,花渡港自東來合之。又南行過楊橋、匡橋、南星橋而北,邗溝東來貫之。又南行歷東塘、負耒、華嚴等橋而南,邗溝東來貫之。又南行經胡埭橋,分流而西為張橋河,北《合花》。

村河又南行為西溪。又分流而東過狀元橋轉南為小西溪。又南行分流而西為龍游河,過周渡橋入武進。又南行而小西溪東來合之。又南行過胥山之麓,分流西入太湖。其河身折而東行,分為水溜港,過新橋亦入太湖。又東行過白石山,分流與水溜港合。又東行扺閭江。

閭江 在縣西四十五里富安鄉,太湖之別浦也。其水自毘陵戚墅至白石山乃漸大,橫亙天井山下。舊傳吳王夫差殺伍子胥,取其尸,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即此地。其南有闔閭城,子胥伐楚回所築。近江之島,如錢家觜之屬,凡十有五。

陽湖 在縣西北四十里神護鄉。舊云「東西八里,南北三十二里」 ,今多淤為田。其在東北為北陽湖,在西南為南陽湖,接武進。

花渡港運河 。出花渡橋,納磚橋河而西入北星河。

小雙河運河 分而西行不遠,有支流達於雙河。又西行過社港橋,有支流入陽溪。又西歷社港為隈湖。又西為細磚河,入花渡港。

雙河 ,自運河分而西,過匯龍橋,有流自北來合,歷錢橋達陽溪。又其西為藕蕩,過稍塘橋,又西行分二支,北支西行為北邗溝,南支西南行為南邗溝,皆合於南陽湖。按《舊志》並謂此河從錢橋越布政鄉,貫直湖港,南下太湖,蓋即此道也。或云:陽溪東口,其水東流入運河;西口,其水西流為邗溝。因謂陽溪之水所由來,乃自花渡北陽湖,歷小雙河以入,而其東注者,由雙河以達運道也。如此則雙河已為西來之水,而非運河之分支,唯自陽溪以西,則仍西流耳。按:舉人堵景濂曰:吾老西鄉,知之極確。本邑山脈西來,此則形家所謂送龍水,自西而東,其來甚遠。如堵說則謂自花渡小雙河入者,亦泥於陽溪兩分,不得其源,故紆其途以為之說,實則邗溝并未西流也。堵善《堪輿家言》,留心甚久,其言不妄。以此考之,雙河自西來以合運道,可以無疑,姑兩存其說。

北邗溝 「自稍塘西行過鄭店橋,又西貫東塘河,又西過新瀆,西北歷長腰、陽山之陰,過鴻橋而入南陽湖。」

南邗溝 自稍塘西南行,止於劉塘橋,其中路分流而西為邗溝三橋,又西過張舍橋,又西過富安橋,貫東塘河,又西為花村、張橋河南來合之。又西過孟村、陸墟、永城等橋,北行為察亭橋,俗呼「拆靈橋河。」 又北合南陽湖。按:如景濂之說,則兩邗溝之水,皆自陽湖東流以入陽溪。此兩條所載水道並誤。

外弔橋河 在西城之北,分城河之水西南行經外弔橋,可通梁溪。

太湖 ,在縣西南一十八里。繞縣之境四十五里。

五里湖 一名「小五湖」 ,在獨山、漆塘諸山之東,跨揚名、開化二鄉。東北通梁溪,東通罵蠡港。其水西北則由浦嶺、獨山二門入太湖,南過石塘通長廣溪,以達於吳塘門。

梁溪 亦名「梁清溪。」 運河自縣城西太保墩分流,下西定橋是也。廣十丈,深三丈,長三十里。吳

《地志》
梁·大同中浚故名或言以梁鴻曾居此而

编辑

名。入溪。西南行,其支流分而南者為談渡河。又西南行而外弔橋河之水來合。又西南行,分而南者為菰瀆。又西南行至仙女墩,分而南為中橋河。又西南行,分而南為小渲,又分而南為大渲,並入五里湖。又西南行而溪流盡入太湖,其口曰「後溪港。」 按無錫之水,不特旱澇可資蓄洩,且西北風甚,水由此溪而出曰下湖水,東南風甚,則水由此溪而入,曰上湖水。俗言邑人多不耐遠遊,輒懷歸,以溪水有回復之性云。溪側舊有將軍堰。《風土記》云:「唐景龍中置。宋嘉祐中,開運河通梁溪,以引湖水,堰遂廢。」

談渡河 自南門塘分流出黃泥橋,過談渡橋西達於梁溪,為入溪支流之一。

菰瀆 出黃泥橋稍南,由永聖橋小河入者為「菰瀆。」 過菰瀆橋,迤𨓦以達梁溪,為入溪支流之二。

九里涇 自南門塘分出石灰橋西行過葉長橋南達於落星塘。

河港 自南塘分而西過茅村橋,南達於梁墓涇。

曹王涇 南塘分流出橋,西行,又分而南注者為「蠡瀆。」 又西行分而南為「稍涇」 ,又西行曰「梁墓涇」 ,而河港合焉。又西行過梁塘橋,而九里涇合。

焉。又西行過落星塘橋、大橋,而中橋河合焉。又西行為罵蠡港,入五里湖。

謝家河 。南運河分出小橋,西行入於蠡瀆麪杖港 。南運河分出小橋,西行入於蠡瀆新安溪 。運河至新安塘分出白龍橋,西行,徐淘涇南來注之。又西行,貫赤城溪而西納蠡口河北來之水。又西行貫張橋港。又西行,分而南為胡西埭河。又西行,分而南為壬子港。又西納唐干北來之水。又西而長廣自北來合,又西「過沙木橋」 ,出吳塘門入太湖。

徐淘涇 新安塘分流出橋,西行過流潭橋莊橋,北折而入新安溪。

沙墩港 新安塘分流西行入太湖。

永聖橋河 由譚渡南分入九里涇。

蠡瀆 自曹王涇分支南行,過落霞橋,經蠡口,貫以新安溪。又南行過八字橋,名「赤城溪。」 廣數十丈,長五里,出溪橋港而入太湖。

《稍涇 》,曹王涇又西,分支南行,過薛舉橋,而合於蠡口河。

蠡口河 ,蠡瀆之支,分而西,稍涇合焉。又西過錢秉橋,分支南入新安溪。又西行而中橋河北來合焉。又分支而南為張橋港,入太湖。又西曰「洪丘渰」 ,又西曰「唐干渰」 ,再分流入新安溪。又西歷葛埭橋而入長廣溪。

中橋河 《梁溪》自仙女墩分流南行過北橋、中橋、南橋,貫以落星塘,又南行過仲八郎等橋,入蠡口河,為入溪支流之三。

小渲港 :為入溪支流之四。

大渲港 :為入溪支流之五、二渲,皆自梁溪通五里,中隔平壤,相去可五、六里。居人悉植蓮芰,花時多泛舟為避暑之遊。

長廣溪 在縣南一十八里。長三十五里,廣二十五丈,介揚名、開化二鄉。北自石塘通五里湖,東合蠡口河之水,南行經下澤橋,出吳塘門而入太湖。《吳地記》:「縣南有長廣溪,水深三尺,陳勳所導。」 《元志》謂:「長廣溪西北注,與梁溪水會於湖口,由獨山、浦嶺二門以入太湖。」 按:梁溪水既有後溪港可出,南惟大渲、小渲分注五里而已。若長廣在五里之南,出吳塘甚便,逆入五里則難,無緣合梁溪之水明矣。長廣溪北口曰石塘,延袤二里餘。宋嘉定間,僧月林建橋三,曰廣濟、保安、惠安。元末莫天祐毀橋塞湖,以拒明兵,湖壅十餘年。至明洪武中,鄉人浦行素復建木橋。隆慶中始易以石,是為廣濟,而其二遂廢。其旁有三潭,曰旋水,深不可測,石塘口,號云「石塘是鬼,逆風順水。」 蓋五里湖本不下長廣,唯西南風大作,則太湖水湧而上,五里湖溢而灌於石塘,由長、廣以下吳塘,是時舟自石塘南下者,為逆風而順水也。

北大河 運河入縣境,「於五牧分流北行出薛家橋轉西,復東北行,過白沙橋為白沙圩。其分流而南為蔭橋河,又東行過九穹橋,分而南為柘橋河,又東行為五重涇。又東南行過麻塘口,而合於高橋河之四河口。」 自北大河之外,皆武進縣界。

石瀆 亦名「蠡河」 ,又名「西瓜瀆。」 運河分流東北行,東分為萬壽河。又東北行折而西,合柘橋河之水。又西北行過蔭橋以入於白沙圩。

高橋河 舊為五瀉水。《元志》云:「在州北一十四里天授鄉。闊六丈,深七尺。其源上湖大陂,自五瀉口北岸行,泝流四十里,至江陰、晉陵兩縣界。雉尾口,從界北四十七里至申浦上口,北入大江。潮汐所至,可勝二百石舟。舊有堰臨官塘,名五瀉堰。」 宋元祐間,治蓮蓉湖為田,置閘於此。今則架橋其上,曰高橋,而堰與閘俱廢。又云:「舊有長渠在州東北二十四里,勝二百石舟,入五瀉北行六十里而入江陰軍,今無知者。驗其方隅遠近,水力勝載,當與五瀉同泒而異名。」 按:二說五瀉之水泝流甚遠,今上湖故跡已不可識,約略其地,五瀉固即今之高橋河,但其界異耳。據今運河之支出高橋東北行分而東為五丫浜,又東北行,分而西為梅涇,不遠而止。又東北行,萬壽河北來合之。又東北行,東分為北張涇。又東北行,東分為石幢港。其自西來,合為五重涇。又東北行為四河口。又東北抵青陽,入江陰。芙蓉湖 在縣東北興道鄉。《寰宇記》:上湖一名射貴湖,一名芙蓉湖,一謂之無錫湖,在晉陵、江陰、無錫三縣界。東去州五十九里,東南流為五瀉水。《越絕書》云:「無錫通長洲,多魚而甚清。」 又《吳地記》:「無錫湖萬五千三百頃。」 陸羽《惠山記》:東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貴湖,一名芙蓉湖。其湖南

「控長洲,東洞江陰,北掩晉陵,蒼蒼渺渺,迫於軒戶。或云昔其地多芙蕖,數十里不斷。於是皮日休與陸龜蒙及毘陵魏樸,時時乘短舫,載一甔酒,由五瀉徑入震澤,穿松陵,抵杭越,因名其舟曰『五瀉舟』。」 又《南徐記》:「晉張闔嘗洩芙蓉湖水,令入五瀉,注於具區,欲以為田。盛冬著赭衣,令百姓負土,值天寒凝沍,其功不成。」 至宋,居民因其舊跡,堤岸堰水,悉為良田。至今麻塘橋土人猶有「湖東」 、「湖西」 之稱,但驗其道里與傳記所載,其舊界多曠遠而難合。若如諸說,必南薄濠湖,始可以控長洲。東越麻塘,北兼歐瀆之外,乃為洞江陰而掩晉陵。如是則縣幾無東北隅矣。又《郡志》謂明萬曆間,官為出錢募夫築堤,搴茭塞流,多置堰閘其上,於是其地畝可入三種,厥田上上而厥賦下下,民間所以有攤稅之議也。或又云:「周文襄忱撫吳時,僅每畝科米五升,以備水旱未入賦額。嘉靖中知縣王其勤始復加丈量,而改低田輸稅焉。」 據是,雖宋時已治為田,而湖之全壅猶為未久,宜其舊界猶有能言之者,不當茫無所考如此。又《縣舊志》,蓮蓉湖在北門迎潮館前,蓮蓉即芙蓉,蓋今北塘亦總謂之芙蓉湖也。

麻塘河 五重涇之支東南行,其分而西為柘塘橋河。又東南行轉東北過麻塘橋,乃復合於五重涇。

萬壽河 自石瀆分流東行,過三萬壽橋入高橋河。

西五丫浜 高橋河之支流,東南行,分而東北,為咸塘河。又東南行,分而東北,為顧橋港。又東南行,經閘口,出三里橋而合於北塘。

北:張涇 ,高橋河支流,東北行與咸塘河合。石幢港 ,高橋河支流,東北行與咸塘河合。咸塘河 西五丫浜分流,東北行,北張涇西來注之。又東北行,分而東為張塘河。又東北行過胡家渡,分而東入青魚白蕩。又東北行過高六堰橋,石幢港西來注之。又東北行至馬鎮入江陰界。

顧橋港 、西五丫浜分流東北行,抱運河之外,環縣城折而南,過顧橋,轉水河西來入之。又東南行,為東五丫浜。自此環而南,為北尤瀆,張塘河 、咸塘河分而東行,塔影河自南來,青魚白蕩自西北來,皆合之。又東過闞莊橋,為闞莊白蕩,至上舍寺橋為吳瀆港。太平港南來合之。又東行為崇村白蕩,八字橋河南來合之,過崇村橋,而包堰河遠自南來合焉。其東北曰「西洋白蕩」 ,江陰縣界。

東五丫浜 顧橋港北來其分流第一支為小河,無所通,第二支為五步塘,第三支為嚴埭河,第四支為北興塘,第五支為南興塘。

五步塘 五丫浜支流,東北行合塔影河。舊傳有五步湖,亦名五部湖,在縣東北七里天授鄉,東西二十里,南北一十里。今此湖皆湮為田,土人但稱「五步塘」 ,或呼「塘頭」 也。

嚴埭河 五丫浜支流東北行,其直往為太平港,入崇村白蕩。其轉而北行過嚴埭橋,又北行而五步塘西南來合,又北為塔影河,又北行過范砌橋,又北行入張塘河。

北興塘河 五丫浜支流東行過桑園渡,分而東北為八字橋河,又東行為楊婆圩,又東行為張涇,東南行為鴨蕩,又東南過六市等橋,又東行分而南為鯰魚塘,又東行分而北為潘市河,又東行分而南為「唐涇」 ,又東行分而北為楊尖河,皆達於張涇。又東行折而西北曰包堰河,是為西大河。

包堰河 北興塘之盡,折而西北過新橋,又西北行而張涇之尾來合。又西北曰包堰,亦名「西大河」 ,其外皆常熟縣境。又北過黃梅山、斗山、夾山,又北行而入西洋、白蕩,接江陰。

八字橋河 北興塘分支,東北行過八字橋,又東北至斗山,轉而西北入崇村白蕩。

張涇 北興塘分支東北行為龍涇,過三灞、張涇、陳家等橋,又東北行而潘市、楊尖以次來合,又東北入包堰河。

南興塘河 。五丫浜南行為尤瀆。其支流東南過新塘橋為南興塘。又東南行,分而南為東亭河。又東南過鴨城橋,其南即泰伯所都梅里。又東至堠山南,分而南為毛道橋河。又東過九里橋為橫塘。其東北支為信義瀆。其橫塘直下東行,過中心橋,分而南為走馬塘。又東過太平橋,經嵩山之北,盛塘河北來注之,過「關橋,下宛山蕩。」

信義瀆 ,南興塘分支北行折而東南,歷堠山、雞籠山、膠山之南,過芙蓉橋,為盛塘河,納鯰魚塘、顧市河之水,東過大成橋入宛山蕩。其自盛塘一支分而南者,入南興塘。

尤瀆 五丫浜南行為「北尤瀆,貫冷瀆。」 又南行為「南尤瀆,又南達于泰伯瀆。」

東亭河 南興塘分流南行為東亭,尋分二支,跨以東西二橋。又合流而南,貫以冷瀆,又南過江溪橋至泰伯瀆,為十字口。

冷瀆 ,羊腰灣分支西行為「西冷瀆」 ,貫以尤瀆。又貫東亭河而東為「東冷瀆」 ,入毛道橋河。毛道橋河 南興塘之支分,而南納東冷瀆,過張公橋,自犁尖入泰伯瀆。

走馬塘 南興塘之支,分,而南至分流口入泰伯瀆。

泰伯瀆 ,運河之支,於清寧橋南分而東流,尤瀆自北來合。又東行,貫江溪橋河為十字口。又東行,名「坊前河。」 其分而南為香涇。又東行為破塘河,南即梅村泰伯廟。北為犁尖。又東行,分而南為梅花浜。又東行為分流口,走馬塘北來合焉。又東行為張塘河。其分而東南為馬橋河。又東行過張塘橋,分為小張塘。又東行為蘇舍蕩,鴻山在其北,小張塘復來合。又東行,過蘇舍橋,歷沈蘇蕩口。又東過青蕩口。又東行,分而南為二支,東支為延祥河,南支為落埠河。河身又東行,北分者二,皆不遠而止。又東行,分而北,過蕩口,抵甘露鎮。又東行出新橋下鵝湖,為長洲縣界。《唐書·地理志》,「無錫縣南五里有泰伯瀆,東連蠡」 湖,元和八年,刺史孟簡所開。

十字河 運河之支東行轉北貫泰伯瀆,又貫冷瀆,又北接東亭河。

聖瀆 運河之支東北行交香涇,又北為「梅花浜。」 「香涇 」 ;伯瀆之支東南行,貫聖瀆而南為唐莊河,又東南為「華長涇。」

梅花浜 伯瀆之支,北對犁尖,分而東南流合香涇。

馬橋河 ,伯瀆之支,東南行為磚橋河,又東南入楊港蕩,又東出曰「小伯瀆」 ,入曹湖。

小張塘河 伯瀆之支。南行過黃泥橋,轉北而合於蘇舍蕩之東。

延祥河伯瀆 過青蕩口而東為二支,其東行為延祥河,入界涇;東南行者為落埠河,過翟澤橋而入楊港蕩。

蠡河 運河之支於柵口,東行經曹家渡、楊家渡,又東而華長涇北合焉。又東經新橋渡、三嘆蕩,出蠡口,合楊港蕩而東達於曹湖。

鵝湖 一名「濠湖」 ,俗謂之「鵝肫蕩」 ,在縣南五十里延祥鄉,東西四里,南北三里,東為長洲,北為常熟邑,華氏聚族居之。

曹湖 一名蠡湖,在縣東南六十里泰伯鄉,東西十二里,南北六里。《寰宇記》:「蠡瀆,范蠡伐吳所開。」 今曹王涇南有蠡瀆,近是。《唐書·地理志》:「元和八年,孟簡開泰伯瀆,并導蠡湖。」 故泰伯瀆一名孟瀆,蠡湖亦名孟湖。今此湖皆長洲境邊湖一二里僅為無錫。按:自南興塘之盡為宛山蕩。由宛山而東南為陸家蕩,又東南為「謝埭蕩,又東南為白米蕩」 ,皆常熟界。又南為鵝湖,又南為涇界,又南為曹湖,皆長洲界。

直河 又名弦河,以有弓河、箭河而名之。運河之水,由北水門入,直行出南水門,而注於官塘。城中之河,以直河為幹,東西為支。或云未有城時,糧船本此行,故《舊志》亦名運河。

皇清康熙癸亥,知縣事徐永言「重浚。」

弓河 直河於北水門內分流東行,至東北隅曰「沙盆潭」 ,復繞城之麓南行,過便民橋而合於直河。其箭河則從直河東行,列此河之西,如箭在弦,凡九道。

九箭河 《舊傳》「次第自南而北。」 第一河在邊巷,今塞。

第二河 《舊志》:在莊巷底,廣可停舟,今名「朱賣煤浜」 ,僅通十餘丈。第三河 名「冉涇」 ,久湮塞。邵文、莊寶居其上,欲濬治,為里人所阻。其後太學生尤盛明濬之。今通直河。

第四河 《舊志》:在楊家巷,今名「藥師堂前」 ,西至官街而止。

第五河 《舊志》在董家巷,止於元聖觀前,今名「東河頭。」

第六河 《舊志》:「河北有善智尼寺,名師姑河」 ,秦氏世居之。秦御史鏞易其名曰「師古」 ,今通直河。

第七河 在福田巷,亦名田雞浜,長三十四丈。第八河 在東門正街之北,至韓修橋而止。第九河 在盛巷,今河形盡沒。舊謠云:「九箭通,出三公。」 今其僅可通舟者,第三、第六而已。倉前新河 直河至東察院南,分流東行,少北而合於弓河之沙盆潭,元大德五年鑿。以上城東諸河,其流皆出南水關。

留郎橋河 於直北門分流循城而西,稍南經城西門轉東合於州橋河。

斥瀆 直河至倉橋之南,又分而西前行,合於留郎河。

胡橋河 斥瀆之南,直河又分而西前行合於留郎河。

營河 、胡橋河稍前分流南行轉西經縣治,過州橋之下,又西南而合於「留郎河。」

《水䃮河 直河》經大市橋南,又分而西歷城隍廟抵西城之下,轉而南入束帶河。

束帶河 直河經中市橋南,又分而西,過學宮之前而出西水門,環宋尤文簡宅,故名。以上城西諸河,其流皆出西水關。

白水蕩 在盛巷之西,廣三十餘畝。宋元間,為春申行宮於其上。中有蛟穴,通太湖,其深不測,林樾幽邃,菱芡龜魚之所附麗而出沒也。明弘治中,副都御史盛顒取其地,築後樂園,亦名「方塘書院」 ,後廢。今秦職方汧居其草堂,而清池四匝,皆為里媼浣衣卒伍飲馬之窟矣。

嚴家池 明初,嚴之聚族而居者,在鄉有嚴埭,在邑有嚴家池。池在學宮之南,廣十五畝,有水道通束帶河。池之南,張尚書籌題曰:「杏花村」 ,而築萬松園於其右。叢篁高柳,清陰四列,中多荷花。倪漢川溶作小舫,時時載酒其中。給事許靈家其旁,創樓焉。王紱畫八景於樓壁,今其池十九湮塞,所餘一泓,不勝穢濁。唯舊傳池底有脈。潛通外湖。故雖旱不至盡涸。

暎山河 初名蛟河。《蠡溪筆記》:「宋初僅一方池,紹興間蛟起其中,壞民居為長河,廣五丈,每晴日遙見九龍諸峰,宛然隱暎,他處皆無之,今亦湫溢不堪。」 以上三水,不通諸河。

第二泉 在惠山第一峰白石塢下。唐陸羽定《天下水品》二十種,江州廬山康王谷洞簾水第一,無錫惠山石泉水第二。以其為羽所定,故又名陸子泉。又張又《新記》:「揚子江中泠水第一,惠山泉水第二。泉上有若冰洞,人多言泉源所出。然洞有水甚濁,而不通二泉。二泉伏涌潛洩,略無形聲。池二,同覆一亭,圓為上池」 ,方為中池。兩池中隔尺許,本有穴相通,撓之則俱動,而中池之味,遂遠不逮上池。汲泉者瓶罌負擔,不舍晝夜,皆上池獨給之池。甃以陶甓,繚以石欄。《相傳》「宋高宗南渡,臨池酌泉於此,故加飾焉。」

若冰泉 在二泉之上,今雲起樓右二十步許,唐僧若冰劚巖得之,故洞及泉並以「冰」 名。池廣方丈,遊人所狎,水頗混濁。

龍縫泉 在春申澗上,碧山吟社之左。自石隙中出。深廣可三尺,一名「龍淵。」

羅漢泉 ,在惠山寺大殿上右隅,山僧真恩構亭其上。

靈泉 在錫山東嶽廟西廡之前。

龍眼泉 ,在大同殿後,本梁大同間鑿,亦名「大同井。」

惠照泉 宋天聖年間,僧惠照劚地得之,今湮廢。

松苓泉 在聽松菴右,邑都憲盛顒因泉出松根,鑿池引之。

遜名泉 :在邵文莊尚德書院前。明正德五年浚。

滴露泉 :在尚德書院點易臺之下。文莊《將築臺》詩有「安得泉聲一道來」 之語,忽有涓流出於石間,乃引而名之。

雲泉 在張中丞廟前。明萬曆丁亥,山僧導溝得之。

珠簾泉 在石門,飛瀑濺激如珠。

泂酌泉 在粲山,舊有亭,其西又有邵公泉。「通惠泉 」 在寶界山。宋錢紳去官歸隱其地,得泉於巖下,甘洌亞惠泉,因名。

天井泉 在閭江西麓,始有二湮,其一。

竇乳泉 在膠山寺左廡。唐咸通中,建寺,得此泉於山竇間,因名。宋尚書郎閩人翁挺構《蒙》齋於其上。

泠泠泉 在嵩山

惺惺泉 在控江門內胡橋之北。舊傳「飲之能令人慧」 ,故舉子赴試者爭汲焉。其井久湮失明。

成化十九年,邑人楊禮部琛掘地得之,因作樓覆其上。後屢易主,久復廢塞。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邑紳顧貞觀重浚。

玉泉 在縣西錢橋之玉泉菴。喻中丞樗嘗讀書其地,故以為號。水甚甘洌。

龍湫 一在龍尾陵道,一在芙蓉山,一在安陽山,一在軍帳山,一在香山,一在興道鄉臧瀆圩,一在興道和尚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