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八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一卷目錄
寧波府部彙考七
寧波府古蹟考〈墳墓附〉
職方典第九百八十一卷
寧波府部彙考七
编辑寧波府古蹟考 府志
编辑本府。〈鄞縣附郭。〉
古鄞城 本漢縣。廢城在今縣之南故白杜里。有鄞城山。
鄮城 在城東三十里。漢鄮縣治,又名官奴城。舊《志》:光武為賊所敗,因耕田奴獲免。後議賞問欲何官,奴云:「欲鄮縣令。故名。」
勾章城 在今慈谿城山渡之東。春秋時越王勾踐所築。其曰城山,以勾章之城在此山也。宋武帝討海賊孫恩,改築於小溪鎮,故名其江曰「鄞江」 ,名其鄉曰「勾章。」 《圖經》所載「勾章城在鄞南六十里」 ,是也。
東甌 漢嘗封閩越王為東甌王。《後漢志》:「永和三年,以章安東甌鄉為縣。」 《晉太康記》云:「東甌即鄞南之回浦鄉。」
甬東 ,即越王欲遷吳王之地。《賈逵註》曰:「甬東,越東鄙甬江東是也。」
西湖十洲 在府治西南一里許。宋元祐癸酉,太守劉珵因月湖之舊而疏浚之,復仍其積土,廣為十洲,隨景命名:曰花嶼,曰竹嶼,曰煙嶼,曰芳草洲,曰芙蓉洲,曰菊花洲,曰柳汀,曰雪汀,曰月島,曰松島。時舒亶為之記。
蔣家花園 在府治東南。蔣晚建,今廢。
《倪家花園 》:在府治北。倪萬戶建,今為蓮塘柳岸人家。
桃源洞 在帥府後圃之北,今改為海道司。中有佳趣亭、集春亭、容與亭,悉繚以步廊,雖雨雪不妨行樂。宋韓璡建,後燬於兵燹,至今猶稱「桃源洞」 云。
王駐洋 在府東五里。洋為鄞江巨浸,入於海。相傳宋高宗南渡時,駐蹕江上,由海抵台,故名王駐洋,俗呼「王市洋。」
下番灘 在府東一里,為鄞江之灘。故老云:「勝國時諸番互市於茲,因以得名。」
顏公渠 距郡三里桃花渡,東北壤接定海河,久堙,數歲僅一登,民甚患之。淳祐間,顏頤仲來守明,浚渠六十里,設碶閘以時蓄洩,至今民享灌溉舟楫之利,故名為「顏公渠」 云。
蜃池 一名蛟池,在郡治之西北隅。故老云:嘗有蛟自江來,窟於此,人患之,故旁立佽飛廟以鎮焉。按《寶慶志》載:城中既有日月二湖,又鑿此池,瀦水以備旱。時為居民所侵,堙塞無幾,距今又百餘年。民建僧庵於池上,繞以廊廡,內設石欄,甃砌以汲,祇成一小沼而已。
放生池 在府東南四十里。唐大曆中,棲真寺僧所鑿,久廢。宋熙寧元年,復其舊。熙寧七年,太常奉禮郎、監市舶司錢塘沈遼《記》之。
梅塘 在府東北三十里。
太白莊 舊名太白樓府東五里。元學士程端禮與弟端學改為讀書莊,即宋守胡矩所建樓也。程歿,莊圮。至正間,象山學教諭張原楷僑居于茲,復名太白樓,尋廢,遺址尚存。《寶慶志》載:「浮梁之東二里。」
義田莊 在府治西望京門內。宋淳熙時,汪莊靖大猷倡義以立樓,宣獻公記之。
梅莊 在桃源洞之西北,今廢。
老香堂 在府治後面北。植桂百本,取「山頭老桂吹古香」 之句以名。宋大使丞相吳潛判慶元時建。今廢。
蒼雲堂 在郡圃之北,有古檜數本,奇甚。既圮不治。大使丞相吳潛輦石增舊規,擇空地以檜補之。「蒼雲」 舊扁猶在,乃前守章大醇建,而歷陽張即之書。
錦堂 余天錫建
清署堂 亦天錫建
鄮山堂 在鎮海樓北,前有方池。周邦彥建九經堂 。宋淳化中,詔頒《九經》,太守陳充作堂於治之東以藏之。既廢,元祐五年,太守李閎重建,因記之。
《春風堂 》《在桃源洞》之西北。
「芙蓉堂 」 在春風堂西。俱鄭覃建。
清心堂 郡治芙蓉堂西,守胡矩建。
「真瑞堂 」 《熙春亭東有木犀》,故名。
畫簾堂 宋紹興間,鄞令宋子剛建,趙省為《記》。「寬賦堂 」 縣宅左面東。宋紹興二十六年,鄞令周興亨重建。
琴堂 「寬賦」 堂北,令王瑾建。
清心堂 縣宅東北園中。西南瞰蓮池,面丞廳。宋紹興二十五年,令吳泰初重建,王子鳳成之。眾樂堂 一名「眾樂亭。」 府治西南月湖中,今為四明驛。丹陽邵亢《記》之。
逸老堂 、眾樂堂南宋紹興十四年莫將建,以祀賀知章。今改為四明驛,將為之記,史浩嘗讀書其中。改「隱真觀」 ,今改為晏公廟。
夫子講堂 :去郡城東五里。元學士程端禮與弟端學建,以祀夫子,群弟子講學於中。今廢。俗呼「孔夫子塘港」 ,非是。
鎮海樓 在府堂之東偏。宋寶慶二年,太守胡矩建,丞相吳潛有《詩》。
「明秀樓 」 在清心堂西。
甬江樓 在府治東南靈橋門裏。宋楊芾建,呂祖儉《記》之。
雙瑞樓 在春風堂南。宋程覃作郡時建,適民以駢幹之粟來獻,因而名之。
喜雨樓 在舊子城西南百六十步。
瑞光樓 在郡城南二十里櫟社之陽。元末時,東甌高明則誠避亂,主於沈氏,居是樓,作《琵琶記》。成時清夜按拍歌舞,几上蠟炬二枝相隔,光忽交合,遂名樓為「瑞光」 云。今廢,遺址猶存御書閣 ,宋紹興間,教授戴覺重修并記。經綸閣 在縣治,邑人思王安石,即其燕居之所作焉。
宸奎閣 在縣東五十里阿育王山。廣利寺。僧建,《蘇軾記》。
十洲閣 、澄輝閣 並在月湖之濱。王亙有詩。
紅蓮閣 在子城西南八十步,宋大中祥符間建。
百花臺 在桃源洞之前。宋曹泳建,今為安遠驛。
自遠臺 在郡治內。宋吳潛建。上植木香,故名「讀書臺 。」 宋慶曆七年,王安石宰鄞時所築,在按察分司北。遺址僅存,鞠為蔬圃。
樊榭 在四明山上。吳劉綱與其妻樊夫人仙化之地,故名。後唐末,高士謝遺塵隱居於此。更恭亭 桃源洞門西北,章良朋建。前有古檜二株,取東坡「雙童老更恭」 之義。
《占春亭 》在春風堂南,顏頤仲建。
《舒嘯亭 》在鄮山堂前。
友山亭 在府治內。俱梁汝嘉建,今改為公宇。「傳觴亭 」 在更恭亭北。
「夾芳亭 」 在真瑞堂東。俱鄭覃建。
迎恩亭 、待賓亭 俱在舊望京門裏,及「瓜亭 」 ,在舊子城西南百六十步。
會別亭 在城西,王安石建,有詩。
碧沚亭 在月湖中。丞相史彌遠建,今呼為「碧沚庵。」
可憩亭 在府治西,宋制帥趙頤仲建。
魚熙亭 在縣治寬賦堂之前。今廢。
仰高亭 今廢
瓌富亭 在東渡門外,譏征之所。宋丞相吳潛命稅官建名,取孫興公《天台賦》以表山海之利云。
超然亭 在桃花渡造船場,宋監官晁說之建。「三江亭 」 在郡城東門之北。宋天禧中,太守李夷庚嘗寓焉。紹興中,郡守潘良貴重建。
平楚亭 在郡城南櫟社之陽,瑞光樓前,今水中洲是也。洲當水三合處,北通桃源,西接它山,東南流入郡城。昔人建亭其上,扁曰「平楚觀瀾。」 今廢。
直清亭 在縣東四十里明堂嶴白雲山下。宋天水郡開國公趙與懽建於父墓側。蓋居水竹之間,以是名之。理宗御書「直清」 二字以賜,自為之銘。
乳泉亭 在直清亭旁。趙與懽鑿池得泉如乳潼,作亭其上,因取蘇軾所賦之義名之。理宗御書「乳泉」 二字以賜與懽,自為之銘。
嵊亭 ,自剡溪至此,灘磧高險,行客往來皆裝束。齊僕射張稷生子於此,乃名嵊。
知津驛 在鄞縣西渡之上。初名「知教」 ,宋丞相吳潛改今名,廢。
煙波館 在縣東錢湖濱,郡守胡矩建。
叢碧軒 「在府治後。」
退軒 在縣治後。令李壽朋建,今廢。
生明軒 在郡治蒼雲堂之右。面西下闞方池,目前無際。宋大使丞相吳潛於此翫月,故名。今廢。
四明窗 吳潛增浚舊池,跨兩虹于上,而闢虛堂于中,謂「四明洞天」 為石窗。此堂戶窗四達,遂題斯扁。今廢。
鄞江書院 在治西,廢址今為「寧波衛。」
甬東書院 在縣東三里。丞相鄭清之建,以祀迂齋先生。樓昉歲時行鄉飲酒禮,風示里人。理宗賜御書額。舊在補陀寺側,至二十八年,僧撤去,教授吳宗彥復立張斌橋左,今廢。
桃源書院 在縣西三十里,宋鄉先生王說家塾也。說嘗教授鄉里三十年。神宗御書「桃源書院」 四字賜之,因稱「桃源先生。」 弟該,子瓘、珩,孫勳,咸登進士,躋位通顯。
鄮山書院 在縣西五里。元大德二年鄉儒趙壽建。割別業一區為祠,以祀紫陽葢,其大父岳州善待嘗從游也。
東湖書院 在縣東三十里。元天曆元年,邑士陸茰祐創,奉朱文公。至正間,編修馬易之重建先賢祠。陳文介公以下祀十人。今廢。
魯齋書院 在縣西一里許。元浙東道帥鎖南班建,以祀許衡。
菊坡書院 在縣東三十里。宋樞密陳卓建「元帥府 ,元方國珍建正衙,今寧波衛是也。內衙今為安遠驛,右置花園,古石嘉木,高臺曲池,至今尚存,改建市舶提舉司。國珍又建萬戶府,在譙樓之西北,今為鎮撫司,別建第二府居其仲弟,即鑒橋東萬指揮衙。洪武初,信國公嘗駐節焉,建第三府於史丞相菜園居其從」 弟,今為率齡指揮宅,俗稱「花廳衙」 也。其第四府居季弟,在五臺寺東南,後沒入官,至今猶稱「四府。」 前釋迦舍利塔 ,在郡東五十里阿育王山廣利寺。相傳如來真身舍利,八萬四千塔之一也。《慈谿縣》
佛蹟巖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大蓬山之巔。石壁峭立,壁間有三佛蹟,宛然可見。
千人壇 在縣西南十五里,高數仞。世傳秦始皇東遊會稽,登山望秩求神仙,乃命方士徐福立壇祈禱,因以為名。
老尉浦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鬥雞石 在縣東北三十八里大蓬山間。高五丈餘,左右二崖對峙如鬥雞狀,故名。
石硯 在縣西南五十里白巖山。厓罅間有石硯,可見而不可得。
明恕堂 宋雍熙初,令李昭文建。
道愛堂 在縣治東。宋元祐初,令崔熙為燕休之所。
清清閣 一名「清清堂」 ,在縣治內,宋淳熙中建。「勤畏堂 」 ,王中行建。
石臺 在縣西南五十里,三層,高五丈,旁有石人遺跡尚存。
聽香亭 在縣治東南,一名《臨香亭》。
麗澤亭 在縣治南三十步。紹興三十一年,令鍾確建,後圮,劉熙重新之。
環碧亭 在縣城北。宋乾道中令陳壽彭建。登陸亭 一名「承流」 ,一名「艤亭。」 在縣東南三里。攬秀亭 在縣治後。宋紹定元年令周符建。柳意亭 在縣治之北。元烏馬兒建於慈湖之嶼。
涵碧亭 在縣東北一里普濟湖中,孫智古建。「鄰月亭 」 在縣東北一里,令崔熙建。
砥疏亭 在普濟湖東南堤上。
詠春亭 在縣東北一里。俱令王昌年建。濯纓亭 ,在縣東南二里。
回瀾亭 在縣南十三里。俱令顏仲建。
迎麾亭 舊名「臨清」 ,縣西二里,令楊原復重建丈亭館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鳧磯驛 在縣南二里。開元中,房琯建。
慶豐驛 在縣西南十五里廣利橋西。
車廄驛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擁青軒 」 在縣治北湖中嶼,攬秀亭之前。「龍虎軒 」 在縣東北一里,鄰月亭之南。
杜洲書院 在縣西北三十里杜湖之曲。石坡書院 在縣南二里湯山之麓。
奉化縣
孫公棠 在縣西南十二里。
梨洲 即四明山之西峰。
響石坪 戴表元有詩
「降渚 」 ,昔有星霣海濱化為石而光潔,故呼其地曰「降渚」 ,俗訛為「降阻」 ,非。
舍塘村 在縣東北一十里。
妙高臺 在雪竇山之妙高峰,黃溍有《詩》。「宣詔亭 」 ,今為旌善亭。
頒春亭 今為「申明亭。」
參前亭 、覺後亭 ,俱在學宮之內,令丁濟建,太學博士陳著《記》之。
高清亭 、松亭 俱縣西,《名山亭》。
「偃蓋亭 」 、《隱秀亭》。
飛雪亭 並在雪竇山,高元之有《飛雪亭詩》。登陸館 ,在縣東四里。
《鎮海縣志》缺
编辑
定海縣
昌國城 在縣東海中翁洲,本翁山縣。唐大曆六年廢。宋神宗熙寧六年,復立昌意縣。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升為州,入明。洪武間,仍為縣。至二十年廢。以其懸居海島,分徙其民,僅存在城五百戶,隸定海縣。
蓮花洋 :在縣東海中。補陀巖,佛書所謂「海岸孤絕」 處也。
狀元橋 在縣東北翁洲。
碁子泙 在候濤山半山之間,有小沙灘,其下通海,出石碁子。
芙蓉洲 在昌國境,四面皆海,懸若洲島,官民居多植芙蓉,故名。
安期先生洞 在昌國馬秦山。世傳安期生隱於此,因以名鄉。今洞亦湮廢。
屏山堂 在縣東北梓蔭山上。宋馮柄建,今改「迎秀亭。」 應煟有《記》。
徐公堂 在縣治西。紹興間,龍圖徐公禋宰邑,惠政及民,民思而建之。今廢。
安樂堂 在縣西北三里。
大生堂 在縣東。昌國主簿王子亨建,今廢。《鎮鰲堂》
清白堂 俱在昌國境內,今廢。
海光閣 舊名「多稼亭」 ,在縣治西北。宋嘉定間,令崔端學建。
待賢亭 在縣東門裏。元至正元年建。
航濟亭 在縣東南
柔遠亭 舊名「巨川」 ,令徐禋重建。
翠深亭 在縣南
永賴亭 宋淳熙十年,通判林桶建。
海晏亭 舊名「鎮海」 ,宋寶慶二年,守胡矩改今名,在縣西北。
迎麾亭 在縣西三里。徐遹成建。
「浮香亭 」 、「鰲峙亭 」 、「恩波亭。」
斸雲亭 、冰壺亭 、濂泉亭 俱在昌國境內,今盡廢。
濟川館 在縣南,舊名「利涉」 ,又名「濟川亭。」 依憩館 在縣東北昌國境內。
舟山館 在昌國境內,令趙大中建。
定海驛 在縣西城外一里。
霩衢驛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俱明洪武二十年,令陳震建,今皆裁革。
清輝軒 在縣西北海光閣前。宋嘉定十三年,令趙珌夫建。
翁洲書院 ,在昌國境內。宋理宗書扁以賜參知政事應㒡。「岱山書院 」 ,在舊昌國岱山中。宋咸淳祭酒魏矩建,元至正三十一年徙於市,黃震為之「記。」 《象山縣》。
古鄞地 《漢·地理志》謂「鄞有鮚崎亭、天門山」 ,鮚崎在奉化,天門山即今象之東門山,乃知象亦為漢之鄞地云。
昌國舊城 ,在縣南九十里懸海,地名「天門山」 ,故跡尚存。
縣基平 ,在縣南二十五里。舊欲於此建縣,故名。
宋王城 ,在縣南八十里。先時人見浮屍海岸,繡龍黃袍,疑為帝昺,遂葬焉。外圍以牆,因名「宋王城。」
象山鎮 在縣西一里南橋外。
丹竈 在縣西丹山上。梁陶弘景修煉之所,遺址尚存。
酒務 ,在縣西南一百八十步。
南田 四面懸海,周圍一百餘里,山名「大佛頭」 ,高出海中諸山數百丈。日本入貢船望北行,以此山為向道。舊設三里村落,有范嶴、林門、朱門、金砦、下灣諸處,地甚平曠,田極豐腴,雖大旱深。
濘不枯。凡海邊塘,率天設地造,不假人為。山多鶴鹿、水多海錯,諸戶恃此為生。海中十洲,以南田為第一國。
海眼 在縣南白鶴廟前水田中。廣丈餘,皆淤泥,探之無底,面有澄水,久旱不枯。俗傳有大樟木自海浮至,由海眼而出,遂植於廟前,至今猶存。
東谷 在縣東四里。巖壁有「東谷」 二字,世傳羅隱經此而書。
雙蓮池 在縣南八里。長闊三畝,有並蔕蓮生焉,故名。
三友堂 在縣治之西
「望海樓 」 在象山頂上。
望稔樓
宣詔樓
敕書樓 俱譙樓前左右。邑令趙善㬜建。桃源徑 林旦有詩。
竹籬茅舍
月臺 俱在縣治西,趙善㬜建,今改為吏舍及《囹圄》。
白鹿飲泉亭 在員峰山北。俗傳白鹿飲泉于此,即之不可得。後人創亭於其側,今廢。
待賢亭 在東郭外
迎麾亭 在縣西一里
觀瀾亭 在縣後象鼻之平陸。林旦有《詩》:「灌木亭 」 、「濯纓亭 」 、「竹間亭。」
曲水亭 並在縣西二百步西谷之南。宋治平間,令林旦建,各詠以詩。
圓嶠亭 在縣東三里。四山盤旋,前揖松蘿,下俯石澗。宋嘉定十二年,令趙善㬜置。應真亭 在煉丹山上。林旦置。宋紹興間令俞光重建。嘉定間令趙善㬜移置于仙掌巖南。升浮亭 在縣西仙掌巖下。
荷香亭 在縣治東南
「照香亭 」 在縣治西。
「頒春亭 」 在譙樓前。
方壺亭 在縣西北一里鳳躍泉之南。林木陰翳,巖厓卓峭,僅容一亭。趙善㬜置。「香風亭 」 、更好亭 、奇芬亭 俱在縣西。登瀛亭 在縣東一百四十步稅課局之左。滌塵亭 又名「東泉亭」 ,在縣東北。趙善㬜建。無量壽亭 在譙樓前。趙善㬜建。西沙嶺驛亭 在縣西三十里。元至正間改為止息亭。
應真館 在縣東一百四十步,稅課局之左。「綠野館 」 在縣南一百步,放生池前。
丹山書院 在縣西一里,棲霞觀之東。趙善㬜建,今廢。
文峰塔 在縣東二里梅溪山,為縣之青龍,為其低小,乃建塔於其嶺。近年旱暵,俗以「塔」 為祟,遂毀焉。
墳墓附
编辑本府。〈鄞縣附郭。〉
周徐偃王墓 ,在縣東四十里隱學嶺。
漢董孝子母墓 ,在縣南長春門外,祖關,孝子黯墓附焉。
晉鮑郎墓 ,在縣東二十里陽堂鄉,即靈應廟。神鮑郎尸解之所,廟即在焉。俗名為青山廟。梁山伯祝英臺墓 ,在縣西十里接待寺後,有廟在焉。舊《志》稱「義婦塚。」 然英臺尚未成婦,故改今名。
唐黃刺史墓 ,在隱學山,與徐偃王墓相近。陳太守墓 ,在縣東三十五里鄮山,一名「雁棲墓。」 昔為日南太守,死,有雙鴈隨其柩歸棲墓上,三年而去。
宋鄞令金翊墓 本姓劉,字相之。由校書郎出為鄞令,多惠政,卒於官,葬於邑之桃源鄉布金寺側。乾興元年,例新民籍其子姪,復姓劉氏,占籍於慈,以《五經》甲第世顯。
張參政墓 ,在縣西五十里翠巖山,名「孝伯。」 張待制墓 ,在縣西五十里,名邵
豐清敏公墓 ,在縣西南七十里,名稷。
傅狀元墓 ,在縣東四十里,名「行簡。」
趙忠獻公墓 在縣東四十里。太傅,名希言。趙清敏公墓 ,在縣東四十里。少傅,追封奉化郡王,贈太師,名與懽。
敕葬贈右朝議大夫薛公墓 在縣南一里。名唐。
敕葬贈通議大夫薛公墓 在縣西南十五里,名《朋龜》。
袁正獻公墓 ,在縣東南六十里,名燮。
徽猷閣大學士仇公墓 在縣東三十五里。名悆。
史太師墓 ,在縣東南五十里。名詔。
史忠定公墓 ,在縣東南六十里。封越王,名浩。樓宣獻墓 ,在縣西南七十里,大學士名鑰樓。迂齋先生墓 ,在縣東五十里,名昉。
吏部左司郎官王延秀墓 在縣東二里甬東後塘。
王樞密墓 ,在縣東四十里,名「明發。」
制置使王文正公墓 在縣東南五十里。名野,從子「江淮制置使希聲墓附。」
沈端憲墓 在縣東南五十里,名煥。
袁正肅墓 在縣東南五十里,名甫。
史太師墓 在鄮山,名彌忠。
余尚書墓 ,在縣東三十五里,名天任。清敏公陳居仁墓亦在此。
高憲敏公墓 ,在縣東三十五里。禮部尚書名閌。
王尚書墓 ,在縣東四十五里,名應麟。
陳文介公墓 在縣東南五十里。大夫名禾,尚書曦附。
陳殿中丞墓 ,在縣東五十里。名之翰。
鄭忠定公墓 ,在縣東南六十里。丞相名清之。郭先生受墓 ,在縣東五十里。
張祕閣墓 ,在縣西南五十里。名「即之。」
陳安撫使墓 ,在縣東南六十里,名寧。孫忠臣袁公墓 ,在縣西三十餘里,名鏞。
朝請大夫盧元墓 ,在縣東南五十里。
學士袁文清公墓 在縣東四十五里。名桷。翰林檢閱袁士元墓 在縣西三十五里,太常丞珙附。
高萬竹先生墓 ,在縣西五十里,名元之明。袁尚寶墓 ,在縣西三十六里,名忠徹。俞侍郎墓 ,在縣西四里,名士吉。
高孝子墓 ,在縣西四十里,名謙。
金尚書墓 ,在象坎山,名忠。
張都御史墓 ,在縣西三十五里。名楷,孫御史《昺墓》附焉。
屠襄惠墓 在縣西三十里,吏部尚書,名滽。楊文懿墓 在縣西南五十里,吏部右侍郎,名守陳。
楊康簡墓 ,在縣西南五十里。工部尚書名「守隨。」
楊侍郎墓 ,在縣西南五十里,名茂元。
楊尚書墓 ,在縣西南五十里,名「守阯。」
都御史朱瑄墓 在縣西三十里。
都御史陳濂墓 在縣東四十里。
堇山李堂墓 ,在縣南三里。
陳涇泉本深墓 ,在縣東十五里。吉安太守、封吏部侍郎張時敏墓 ,在縣西二十里,封兵部侍郎張忭墓 ,在縣南二十里。
豐榜眼墓 ,在縣東五十里。學士名熙。
張文定墓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敕葬尚書名邦奇。
屠太保墓 ,在縣江北岸。敕葬。御史名僑。王都御史墓 ,在縣東南四十里,名應鵬。汪都御史墓 ,在縣西四十里,名玉。
吳太常墓 ,在縣北十里。名惠。
錢方伯墓 ,在縣東五十里,名奐。
贈光祿卿黃伯常墓 在縣東五十里。
黃侍郎墓 ,在縣西四十里,名宗明。
余榜眼墓 ,在縣南五里。通政名本。
柴都憲墓 ,在縣西四十里。名經。
陸都御史墓 ,在縣西四十里。名鈳。
戴都御史墓 ,在縣東三十里。名鱀。
聞莊簡墓 在縣南二十五里。敕葬「吏部尚書」 名淵。
張尚書墓 ,在縣西桃源鄉,敕葬,名「時徹。」 全侍郎墓 ,在縣西二十五里,名禾。
汪尚書墓 在縣西四十九都,名鏜。
周中丞墓 ,在縣西三十里。名相。
屠侍郎墓 在縣東江北岸,名「大山。」
何主事墓 ,在縣西三十里,名瞻。
余文敏墓 在縣東四十里。敕葬內閣,名「有丁。」 沈文恭墓 在縣西三十里。敕葬內閣,名「一貫。」 趙端簡墓 在縣南二十五里。敕葬尚書,名「參魯。」
余太常墓 ,在縣西三十里,名寅。
徐大理卿墓 ,在縣西三十里,名時進。
全侍郎墓 在縣西四十里,敕葬,名「天敘。」 董侍郎墓 在縣西三里,名光厷。
丁中丞墓 ,在縣西三里,名「繼嗣。」
周文穆墓 ,在縣西南十五里。敕葬尚書名「應賓。」
王莊簡墓 ,在縣西三十里。尚書名佐。
李忠毅墓 ,在縣東四十里。
李尚書墓 ,在縣西四十里,名康先。
陸大理卿墓 ,在縣西七里,名世科。
忠義黃刺史墓 在縣東南四十里,名嘉寯。陳恭潔墓 在縣西六里。御史名良謨。
謝太僕墓 ,在縣西三十里。名于宣。
陳太僕墓 ,在縣西四十里,名「朝輔。」
范孝子墓 ,在縣東南十里,名洪震。
慈谿縣
漢黃公墓 ,在縣西南三十里覆船山,又名「黃墓山。」
鄞令王修墓 ,在縣西十里。
晉散騎常侍虞冑墓 ,在縣東南十里。
太學博士虞喜墓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伏波將軍虞瑤墓 ,在縣西六十里。
東海太守虞野人墓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宋台州刺史朱夔墓 ,在縣西六十里。
梁侍中虞荔墓 ,在縣西北十里。
散騎常侍虞孜墓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建威將軍虞驁墓 ,在縣西北五十里。
隋金紫光祿大夫陳詠墓 在縣西南十五里,唐袁州司馬張敘墓 在縣西三十里。「孝子無擇附」
吳越尚書馮叔和墓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宋大隱先生楊適墓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石臺先生杜醇墓 ,在縣南三十里。
中書校正王廷秀墓 ,在縣西三十里。
尚書汪大猷墓 在縣南二十里。
孝子孫之翰墓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慈湖先生楊簡墓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宗正少卿羅仲舒墓 ,在縣西三十里。
石坡先生桂萬榮墓 ,在縣西三十里。
侍郎張虙墓 在縣東北十五里。
戶部侍郎高衡孫墓 在縣東三里。
越國公袁韶墓 ,在縣西北五十七里。
雪窗先生孫夢觀墓 ,在縣東二十五里。文潔先生黃震墓 ,在縣西北五十五里。「神童」 姚正子墓 ,在縣東北七里。
孝子方昌墓 ,在縣西北六十里。
會稽丞王鎬墓 ,在縣西二十五里。
主管崇禧觀劉厚南墓 在縣東北四里。知撫州程士龍墓 在縣西北十里。
崇政殿說書桂錫孫墓 在縣西二十五里。永國公史嵩之墓 ,在縣西南四十里。
杜洲先生童居易墓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明晉府長史桂彥良墓 ,在縣東三里。
國子祭酒陳敬宗墓 在縣東南十里。
工部尚書王來墓 ,在縣西五里。
都御史王綸墓 在縣東北二里。
都御史王純墓 在縣北十里。
兵部尚書姚鏌墓 在縣東北上午嶴。
都御史魏英墓 ,在縣西二十里。
都御史秦鉞墓 在縣東十里。
府尹贈副都御史孫懋墓 在縣東丘家山。都御史沈教墓 在縣西北五里。
翰林學士姚淶墓 在縣東上午嶴。
都御史徐錦墓 在縣西十里。
都御史葉照墓 在縣東六里。
刑部尚書馮岳墓 ,在縣東十五里。
大學士袁煒墓 在縣西南六十里。
工部侍郎劉志伊墓 在縣東北十里。
百二歲翁少卿劉伯淵墓 ,在縣西南十五里。「太常卿姜應麟墓 」 ,在縣東十五里。
太僕卿劉憲寵墓 ,在縣東十五里。
左庶子馮有經墓 ,在縣東北七里。
太常卿馮若愚墓 ,在縣西二十里。
右庶子楊守勤墓 ,在縣東北二里。
工部尚書張九德墓 ,在縣西南四十里。都御史姚宗文墓 ,在縣東南五里。
都御史馮任墓 在縣西北十里。
都御史孫國禎墓 在縣東北五里。
大理卿李一鵬墓 ,在縣西南四十里。
都御史馮元颺墓 ,在縣西南四十里。
兵部尚書馮元飆墓 在縣東北十五里。殉難鄢陵令劉振之墓 ,在縣東三里。
奉化縣
周計然塚 ,在縣北三十里。
茅將軍墓 ,在縣東九里。
唐銀青光祿大夫王敬𤣱墓 ,在縣西南六十里。
朝散大夫王知蘊墓 在縣東南松林鄉。中丞杜勝墓 在縣西北日嶺。
司勳阮詵墓 在縣東北奉化鄉。
宋奉國軍節度使錢億墓 在縣西三里。鄉先生樓郁墓 在縣東南五里。
鄉先生王奕墓 ,在縣東南十五里。
金紫光祿大夫蔣浚明墓 在縣北二十里。中奉大夫蔣璿,宣奉大夫蔣珫,俱附「浚明墓。」 「鄉先生李中墓 」 ,在縣西十五里。
進士趙敦臨墓 在縣東南十里。
奉議郎黃仁儉墓 在縣西北禽孝鄉。
修職郎高世埴墓 在縣西南萬竹嶼。
進士王宗道墓 在松林鄉。
文靖公舒璘墓 ,在縣西四十里。
太師趙善湘墓 ,在縣西北十里。
團練使趙汝擢墓 在禽孝鄉。
忠勇舒卞墓 在縣北十里。
孝子袁鎮墓 在棠嶴
郎官陳肖孫墓 在縣東九十里。
丞相魏杞墓 ,在縣西三十里。
雪窗居士張良臣墓 ,在縣西三十里。
尚書余晦墓 ,在縣西南五里。
安撫薛居實墓 在縣東南六十五里。
進士戴表元墓 在張村。
山長任士林墓 在松林鄉。
明探花戴德彝墓 在縣西南四里。按德彝死靖難時,與弟德禮、德祐俱畢志聚寶門外。時禁方嚴,安得歸葬,則此墓乃其祖父之墳也。嘉靖中,周光鎬訪《拾遺》舊跡,得北門戴姓舊墓,指以為是,以戴姓拜掃不絕也。今東門戴同祭,乃知拾遺之宗系自遠,而忠魂自與天壤不朽耳。侍郎宋琰墓 在縣西北十里。
《鎮海縣志》缺
编辑
定海縣
唐虞世南墓 在澥浦
宋宗室參議趙伯𦬸墓 在縣東十里,定海令盧萬墓 在縣西五十三里。
習菴先生陳塤墓 在縣東南七十里,鄞人,明狀元張信墓 在縣東北翁洲。
邑令謝宇墓 在縣東北十里。建炎中,來令于定,因家而葬於此焉。
都督李釜墓 ,在縣西北三里。
明威將軍艾敬墓 ,在縣西北十里。
御史沃頖墓 ,在縣東八十里。
劉都指揮鼎墓 ,在縣東北三里。
兵部尚書薛三才墓 在縣西二十里。
禮部尚書薛三省墓 ,在縣西十里。
僉事黃綬墓 在縣南二十五里,鄞縣人。按察使謝渭墓 在縣西二十里。
太守薛玉衡墓 ,在縣南二十里。
「太守高萃」 墓 在縣南三十里,鄞人。
兵部尚書邵輔忠墓 ,在縣東南九十里,通議高𦒎墓 ,在縣南三十里,《象山縣》
隱漁于綰墓 在縣南一百里,朝代無考。章太傅墓 在東嵣山。朝代姓名無考。
唐太傅黃晟墓 初葬鄞之「隱學山」 ,乾化二年,改卜《象之二十四都》。
招討副使倪九疇墓 在梅墟。
宋尚書楊王休墓 在趙嶴。
韓侯元禮墓 ,在縣西南五十里。
尚書楊煜墓 在縣西四十里。
進士俞夔墓 在縣西十五里。
侍郎俞懋文墓 在縣西南五十里。
明尚書錢唐墓 ,在縣南十里。
《諭葬》千戶易紹宗墓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孔侯墓 在縣東北童翁浦。
尚書劉侯墓 在縣東鐵場嶴。
評事俞承簡墓 在九都。
推官俞祖述墓 在縣西五里。
主事應宗義墓 在一都。
給事周弘宗墓 在縣東八里。
御史周廉墓 在孟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