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9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九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七卷目錄

 台州府部彙考三

  台州府關梁考

  台州府公署考

  台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職方典第九百九十七卷

台州府部彙考三

编辑

台州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臨海縣附郭。

狀元橋 在城內治東一里。宋侍郎陳公輔所居。

南橋 在治東八十步,舊名「州橋。」

學橋 在治東五十步

永泰橋 在治東一里

嘉爵橋 在治東一里,又名「昇平橋。」

順政橋 在治北二百步。一名「東橋。」

獅子橋 在治西北六十步。

白塔橋 在治北二百六十步。其側有塔,故名。悟真橋 在治北二百八十步。宋張平叔居此,故名。

賣貓橋 在治北三百二十步。又名永寧橋。觀橋 在治北一里。以近天慶觀,故名。

中津橋 在興善門外。宋淳熙八年,郡守唐仲友建。長八十六丈,廣一丈六尺,節二十有五,籍舟五十。明弘治初,郡守馬岱置田九頃八十一畝,歲課租銀九十八兩,以供歲修,今廢。正德間,郡守顧璘重修。橋夫二十名守橋,以防橋船漂失。

皇清康熙十八年,「玉帶橋」成,移於上津西門外。

玉帶橋 在城靖越門外交里橋下,江面闊一百餘丈。康熙七年,僧妙真募造石橋一十六洞,於波濤洶湧中,自水底下椿築墩,橋面鋪石,每洞長六丈,闊二丈。造作數百萬工,資用悉係募給。計一十二年。至康熙十八年仲冬,橋成。邑人洪若皋為立碑,改今名。

懷義橋 在縣東二里。宋乾道六年,郡守向請幫助識別此字。建。或云宋時舒亶為尉,斬惡少於此,故名。交禮橋 在縣東二里,因大固鄉舊有交禮里,故名。一云「交鯉」,以唐開元中蛇與鯉鬥而名。通明橋 在縣東三里,以路通四明,故名。俗又呼為「十將橋。」

東留賢橋 在縣東七里,本茶院,宋紹熙五年,郡守徐子寅建。

大固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一名「雙橋」 ,跨濱溪。宋時多梅花。

新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無橋有渡。明景泰間,一僧渡此,苦舟人索利,遂建此橋,至今便焉。林浹橋 在縣東一十七里。

于公橋 在縣東二十里。俗名梘橋。三鄉橋 ,在縣東二十里。以界于大固、重暉、清化三鄉,故名。

錦衣橋 在縣東二十里。舊為邵家渡,以布政蔡潮捐《衣》助橋,故名。

清化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一名「下林橋。」 下館橋 ,在縣東三十里。

伍家橋 在縣東四十里。

船坊橋 在縣東南五里。舊有造船場,故名。九星橋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宋乾道間建,有九洞。

遂仁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欄界橋。」 東建橋 在縣東南一百里。

茅師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舊傳有巫姓「茅」 者建,故名。

蔡家橋 ,在縣東南一百里金鼇山之東。九子橋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東邏橋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

赤欄橋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又名章安橋。其上舊有亭,東西有樓。晉成公綏為章安令,登橋望江,製《雪賦》

合浦橋 在縣南一十一里。舊有渡,今為橋。三洞橋 ,在縣南一十五里。

皇清順治年間,圮。康熙八年,僧妙真募建。

浮岡橋 在縣西一十里。

吉祥橋 在縣西三里。宋時建,旁有「吉祥寺。」 弘濟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邑人楊益卿建。思賢橋 ,在縣西十五里。

仙居橋 在縣西一十五里,以路通仙居,故名。

西留賢橋 在縣西二十里。宋淳熙十六年,郡守沈作賓建。

八疊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康熙八年重建。後嶺橋 在縣西北四里。舊名「昇仙橋。」

洪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宋紹興三十年建。重暉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名柘溪橋。木龍渡 在縣東十三里。

黃家渡 在縣東二十里。

三十六渡 在縣東二十里。自潮際至小芝,凡三十六節,故名。

邵家渡 在縣東二十里。

萬村渡 在縣東三十里。

下渡 在縣東南二里

兩水渡 在縣東南五里。

涇山渡 在縣東南十里。

唐家渡 在縣東南十里。

亭山渡 在縣東南六十里。

西岑渡 在縣東南六十里。

石新婦渡 在縣東南六十三里。

上十渡 在縣東南九十里。

柵浦渡 在縣東南一百二里。

連盤渡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姥窟渡 在縣南一十五里。

西江渡 在縣西一里

三江渡 在縣西十五里。舊有官渡埠頭,歲久漸壞。明嘉靖戊戌,同知朱世忠、邑令劉大直移徙上流里許,築大埠,造巨船,建濟川堂。買廢寺田三十畝,給篙工。民多便之。

白貓渡 在縣西二十里。晉薛長官嘗覆舟於此,白貓同溺,故名。後誤為「白茆。」

石:請幫助識別此字。渡 在縣西二十里。張家渡 在縣西三十里。

仙人渡 在縣西三十里。

中渡 在縣西五十里

曹庵渡 在縣西五十里。

山石渡 在縣西五十里。

黃巖縣

縣橋 在譙樓前,宋宣和五年建。明隆慶二年,令楊廷表重修,增二橋於左右。

永寧橋 在縣東

花柳橋 在縣民和堂西。宋開禧年間,知縣趙汝伯建。

桂枝橋 在縣東二里

新羅坊橋 即清水閘

東門橋 :在鎮海門外。

大南門橋 在迎薰門外。

金帶橋 在應秀門外

孝友橋 在縣西一里。修六十丈,廣三丈,跨大江別浦。宋元祐中,知縣張元仲累石為之。元仲字孝友,因以名橋。元末年圮,後趙伯雲重築。橋有五洞,橋面亦五折。

三洞橋 在縣西一十里。

李進士橋 在縣西四十里,進士李滔建。下盈橋 ,在縣西南五十餘里。

「錢嶼南橋 」 、「白塔橋  」 、「三嶼橋。」

應田橋

下橋 俱在縣西南五十里。

新城橋 在縣西北一十里。

塌水橋 在縣西北一十里。

頭陀橋 在縣北二里

利渡橋 在縣西十五里。舊為斷江渡。江流湍急,善溺人。明萬曆丙子冬,死者尤甚。署縣事推官樂義因地方之請,欲倡義建橋。未幾,袁令應祺至,復召父老估勘,庀工興築,期於必為。己卯秋告成。

五里牌橋 在縣北五里。

戍浦橋 在縣北七里。一名「陳晏橋。」

鶴林橋  、下埠橋  、唐門橋。

王店橋

橋亭橋 俱在一都

巖頭橋 在縣北一十五里。

利涉橋 在拱辰門外澄江上。舊為江亭渡,宋嘉定四年,令楊圭建。長一百丈,廣三丈,為台、溫通衢。

斷江渡 在縣西一十七里。今建利渡橋。白石渡 在縣東北一十里。

丁家渡 在縣西五里。有丁氏婦死節于此,故名。

亢山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里人鄭于礦造義舟以濟往來。又置田一十畝,以備修舟。

東江渡 在縣北一十七里。

江亭渡

西浦渡 在縣西,以建孝友橋,今廢。

天台縣

孝義橋 在縣東九十步大街上。淳化元年建,即潘丑捍母當刃處。

臨川橋 在縣西一里。舊名西橋。眾流湍會,砥柱屢折。宋隆興二年,邑令王琰始為石梁,建亭五間于上,以琰臨川人,故名。令陳騤為《記》。元祐五年,水衝倒壞復修,橋完而亭廢。明永樂七年,暴漲衝壞,知縣張坰委陸孟洋、許均莊重建。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侯仁爵委里民陸必捷、姜承齊。

等督建

靈水橋 在縣東三十里靈溪北。宋淳化三年建,今廢。

螺溪橋 在縣東七里九都。世傳智顗於此放螺。宋景德三年建,今廢。

石井橋 在縣東十三里哲溪上。宋咸平五年建。其旁有石井,故名。

永寧通濟橋 在縣西三十里關嶺溪上。宋咸平六年建。《圖經》云:「長老所稱,鍾氏所建。」 又呼為鍾家橋。

豐家橋 在縣東二里九都。其水自螺溪分流,相傳「豐尚書居此」 ,故名。

思賢橋 在縣西二里二十都赤城澗上。宋嘉定二年,令詹阜民有德政,秩滿,邑人送至此,刻石名橋,以記善政。又名迎賓橋。橋側宋儒潘子善故宅在焉。《圖經》云:「咸平五年建,後壞。」 萬曆十九年,義官許榜捐資重建。

碧水橋 在縣西十五里湧泉溪之上。舊名「碧泉。」 宋咸平六年建,今廢。

長洋廣濟橋 在縣西二十里十八都長洋澗上。里人洪氏建,宋濂為之《記》。

石湖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二十五都。有石刻「石湖橋」 三字。

落馬橋 在縣西北七里十二都南。請幫助識別此字。溪上五峰雙澗橋 國清寺前。宋景德三年建。橫山鋪前橋 在縣東南十里八都。

馬鋪橋 在縣西二里二十都。

錢椿橋 在縣西三里二十都。

開溪橋 在縣西四十里。

土公橋 在縣西四里十二都。

步上橋 在縣西四里十二都。

石棚橋 在縣東十五里。

嶺下橋 在縣東三里

界首橋 又名「三里橋」 ,在縣東六十里。一都。通化橋 在縣東北五十五里。一都又名「張家橋。」

丹霞橋 在縣西十五里福聖觀前。以近丹霞洞,故名。宋紹興間,邑令李亦建。元時衝壞,後桐柏宮設黃籙醮,以餘資再建,故又名「黃籙橋。」 振錫橋 在縣北十里國清寺東。以水聲如振錫,故名。

飛泉橋 在縣西二十里。居瀑布飛流之下,故名。大平興國九年建,今廢。

清河橋 在縣東十五里響山溪上。宋景祐四年建,今廢。

洪橋 在縣南七里。地多洪姓,今廢。

清化橋 在縣西五里清溪上。宋咸平元年建,今廢。

曹家巖橋 在縣西五里。溪流峻急。宋令丁大滎改刱石橋,長三十二丈,即清溪橋,今廢。清溪橋 在縣西五里二十都。地當孔道,水勢湍悍。宋令丁大榮建大橋,長四十丈,闊一丈六尺,以「鶴仙」 名之,楊似起為《記》。萬曆六年,邑令岳如厚重改石橋,環洞二十有八,名岳公橋,碑存。四十三年,令胡來聘修。崇禎間,知縣程良符重建石橋七,大洞廣一丈餘,行人利焉。

皇清順治間,一夕蜃出,大水衝突橋廢,里人設「木橋。」

以濟涉

安定橋 在縣南門外,即溪南下渡。萬曆三十九年,令胡來聘以溪多浮沙,木石易泛,建造浮橋板船一十六隻,鐵索八十三丈。南首又有石橋二十七洞。立二石坊於兩岸,名「安定橋」 ,今廢。茅橋 在縣西三十里十四都小田鋪,地多茅姓,故名。

夏家溪橋 在縣東七里。

從化橋 在縣西北一里。方國珍於縣北築寨,取石為城,遂廢。萬曆二年,邑令黃道年建石橋,更名「平政橋。」

烏石橋 在縣西北五里赤城溪澗上。

秀溪口橋 小田鋪之上。邑令岳如厚建,碑存。

乾溪橋 在縣東十五里。里人徐曇建。

歡溪橋 在縣東三里。耆民許推建。

晉陵橋 在利濟門外,今名「利濟橋。」

蟹渚渡 在縣東十里

杜潭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

溪南上渡 在縣西南半里。

溪南下渡 在縣東南一里。官渡在此。

曹家巖渡 在縣西五里。

仙居縣

縣橋 即觀政橋

迎恩橋 今名「河橋。」 宋時此地為郭外迎詔於此,故名。嘉定二年,令姚偓建亭其上。寶慶二年秋,大水壞。

市橋 ,在縣西一百三十步。

平政橋 在東郊外。舊名「白水橋。」 宋嘉定十六年建。至明萬曆二十年,主簿曾學周重建,改今名。但浮水𣊻急,易於傾圮。知縣汪夢說、顧震宇屢修葺之。明季,里人李士龍改為「石磴步」 ,今亦衝頹矣。

鷺鷥橋 在縣西七十里。

廣業橋 在縣西六十里。

逢仙橋 在縣西七十五里。

新坊橋 在縣西五十五里。

板橋 在縣西五十里

丞相橋 在縣西三十里。宋吳芾建。

折桂橋 在縣西三十里。以宋吳芾子姪聯科,故名。

官路橋 在縣西一十九里。

石井橋 在縣西十五里。宋嘉定十四年建。苦竹橋 ,在縣西五里。

三橋 在縣西三里,以盂溪、馬蹤、張阜三水合流而名。明正德間,知縣曹廷桂偕主事張槺重建,侍御王存忠為「記。」 明季又圮水月堂,僧德進募而新之,徒若箕竣其工。

杜婆橋 在縣西北四里。以杜氏妾建,故名之。社橋 在縣西二里,以近社故名。宋有傾蓋亭。慶雲橋 在縣東十五里。宋慶元間建。

斷坑橋 在縣東二十里。宋紹定六年,知縣程士龍政成解組,民送之於此,不忍別。又名「留程橋。」

彭溪橋 在縣東二十里。宋建炎元年建。夏閣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禮仙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集仙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凝真宮之前。廣業渡 在縣西六十里,即九郎溪也。萬曆間,主簿曾學周造舟濟人,楊先春贈以詩云:「菜茹不入曾公房,捐俸造舟成康莊。日渡行人應且遍,溱洧何如今九郎。」 今水淺可涉。

韋羌渡 在縣西四十五里。

下瀝洋 在縣西二十五里。

石牛渡 在縣東南十里。

林下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

羅漢渡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即今羅渡。石潤渡 在縣東南四十里。

河頭 在縣南二里

青口渡 在縣南十里

趙墺渡 在縣南十二里。

寧海縣

登台橋 在縣東七十里,取孫綽賦語名之。《志》云:「橋成,葉信公登台,輔者誤。」 跨二十四洞,可通舟楫。宋紹定中,發運鄭霖與僧元海同建。其孫灊於橋東建庵,置田一頃,居民主之。元至治中,圮僧復元募建。明成化十七年,又圮令張弘宜修。今仍半廢,惟東二洞無恙。相傳初建時,有謝姓之女立誓養親不嫁,捐資助建故爾,豈孝感耶?

廣渡橋 在縣東七十步。

遺惠橋 在縣東,跨玉河。明萬曆壬辰,令曹學程建。近陳長官祠,故名。

桃源橋 在縣東一百九十步。昔傳夾岸多桃花,故名。按儲國秀自稱桃源主人,黃文獻有「桃源名更美」 之句,令王士弘號桃源仙宰。桃源,寧海之通名。

登瀛橋 在白嶠。宋集賢修撰陳行建。

陳家橋 在縣東十里白嶠。

呂公橋 在縣東十里

黃墈橋 在縣東十里

僧官橋 在縣東南一里洗馬潭下。明成化初,僧會永欽建。

縣橋 在鼓樓前五步

通德橋 在治前五步

上王橋 在縣南二里

三界橋 在縣南五里

過遠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梁王山下,崇福寺前。

摘星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摘星嶺下。

永濟橋 在摘星嶺上。明萬曆庚寅,令曹學程建。

海遊橋 在縣南六十里。

朱嶴橋 在縣南九十里。明萬曆辛卯,令曹學程建。

清溪橋 在縣南六十二里。桑洲令曹學程改建。

新市橋 在縣西南六十里海游渡。長四十丈,宋紹興中壞。

橫塘橋 在縣西南六十里,吳越時葉景大建。麻嶴橋 在縣西南七十里。宋麻將仕郎建。泗洲橋 在縣西三里。宋乾道五年建。

余漁溪橋 在縣西。明弘治五年,令江徵建。永逸橋 ,在縣西。由雙樓至小桐巖十里,大溪二,小溪四。明萬曆丁亥,令周應雷建。石承芳《記》。太平橋 ,在縣北三里,地名跳頭。

洗合橋 在縣北九里。康熙九年圮,十一年重修。

章監溪橋 在縣北十一里。

集義橋 在縣北四十里紫溪。《舊志》作「十二保橋。」

朱行橋 在縣北五十里。橋成,適朱夫子往台赴任經此,故名。

石广橋 在縣北七十里。道士橋 ,在縣東北五里。宋紹興七年建。舊有天慶觀。

桐山西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宋嘉祐八年,應宗貴建,後廢。淳熙十二年,張潭架木為之。謝豹橋 在縣西北八里。築時聞杜鵑聲,故名「謝豹。」

歸錦橋 在縣東倉。宋葉丞相致仕時建。市嶴渡 在縣東十里。

亭頭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

黃公渡 在縣東七十里。

沙頭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

下白溪 在縣東南十五里。

雙港渡 在縣南十里

上白溪渡 在縣南四十里。即狐嘯渡。

海游渡 在縣南六十里。

練蛇渡 在縣南八十里,今名「連槎。」

常樂渡 在健跳城外。明正德間,里人張士斌造舟以濟。

黃門渡 在健跳城西十里。

彝吾渡 在縣西十里

桐洲渡 在縣西五十里。

浮溪渡 在縣北三十五里。

沙碕渡 在縣北五十里。

太平縣

阜民橋 在縣治前直街。

三元橋 :在縣治十字街北。

社堂橋 在縣治十字街。

登雲橋 在學前東首。生員林尚沖鳩建。「鎮東橋 」 :在迎暉門外。

大遠橋 :在觀海門外。

江家橋 在江家溪上

泥源橋 在江家橋西。明隆慶間,丘氏建。

皇清,知縣郭治重建。

渭漳橋 在縣治東一里,知縣郭治重建。橫湖橋 在縣東五里。

塔前上下二橋 在瓦嶼北。

絳橋 在瓦嶼南

新牛橋 在下嶴

沙埭閘橋 在縣東北三里。林喬建,林應禎修。百歲橋 在一都。

長沙橋 在長沙塘下,設閘堰水溉田。

前宅橋 在三都黃氏前宅。

普照院橋 在縣東北沙。

石井橋 在石井鋪東

清河橋 在四都

趙家橋 在烏沙浦

箬橫橋 在六都

王庫橋 在盤馬山

伏橋 在六都

婁子大橋 在六都官道。

塘下五橋 在七都。元時戴氏建。

塘下上橋 在七都。元時王氏建。

虹橋 在八都官道

長嶼橋 在八都

金清橋 在淨應山前

撮嶼橋 在七都

阮家埭橋 在八都。阮氏建。

黃版橋  牛橋 在十都。

下冒橋 在縣東。上下有二橋。

鄭行人橋 在五都。宋行人鄭越建。

東麻車橋 :在縣東府車港。

金佛橋 在婁嶴

心嶼橋 在九都

光橋 在南監街

葉朗橋 在十一都

湖亭橋 在十都

新瀆橋 在新瀆山下

光明橋 在十二都

前陳大橋 在扁嶼

沈橋 在十二都

官塘橋 在鶩嶼

假山橋 ,在澤庫東偏,無山,立此以應井山云。「澤庫大橋 」 在澤庫,一名「月河上橋。」

新橋 在澤庫北,黃巖連界。

丹崖橋 在丹崖山南

豎石橋 在豎石南

應錢橋 在十四都。應、錢二家建。

雙桂橋 在十四都。葉檢校德驥建。

金鑑橋 在三坑徑口

西新橋 在白山街

鴉鵲橋 在下朱山

白菩橋 在江洋

九星橋 在江洋

涇邊上橋 在靈伏山北。

潘郎橋 在茅嶴南

新建橋 在新建山南

下戴橋 在婁旗山北

西麻車橋 在趙嶴

登雲橋 在方巖山東

俞家橋 在油嶼

白箬橋 在關嶼

樓旗橋 在樓旗山南

通濟橋 在馬望山前

望雲橋 在溫嶺

橫峰橋 在橫嶼東,一名「月河橋。」

松溪橋 在溫嶺松溪

鍾秀橋 在虞嶴

《三王橋 》在《三王》。

彭家橋 在消湖

石橋 在二十三都

江心橋 在楚門

靈山橋 在靈山寺前

上陽橋 在縣北十里

截嶼渡 在二十二都。過渡入樂清界。

磊石渡 在縣南五里,今廢。

清港渡 在二十四都

台州府公署考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臨海縣附郭。

府治 在城西北大固山之麓。漢治臨海,因山為名,後徙章安。孫吳太元二年,立屈晃次子惠坦為太守,治章安,改其宅為郡治,在大固山上。隋改臨海郡治。唐改台州治。大曆間徙今所。元為安撫司,又改總管府。至正末燬。明洪武初,知府范明敬重建。弘治間,知府馬岱修。

皇清順治八年,知府徐化成,康熙二十一年,知府鮑

復泰重修舊制,府治之外,南為同知廳,西為通判廳,東為推官廳,廢。

分巡台州巡海道公署 在台州府東南半里。明嘉靖三十九年,始設分巡寧紹台兵備道,建署於此。明季燬於兵。

皇清順治初,改駐「布政」分司。康熙十二年復「巡道」,即

舊址重建

察院行臺 在觀橋西,即部院行臺,今廢。布政分司 在府治東。

按察分司 在府治西

陰陽學  、醫學   、惠民藥局 並在按察司東。

僧綱司 在天竺院

道紀司 在棲霞宮

永盈倉 在府治東北一里。明洪武初建。收貯臨、天仙三縣糧米,給台州衛官兵後圮。

皇清康熙元年,裁,別建三倉

臨海縣治 。在府治東南二百三十步。宋皇祐

間,令崔黃臣建。乾道間火。淳熙六年,令彭仲剛重建。紹定二年大水沖壞,明年令葉爽重修。元至元間燬於兵,令王銳建,至正間再燬。明洪武初,知縣王貴重建,後圮。弘治、崇禎間,知縣陳釗、周瑞旭相繼重修。前為大堂,後為後堂,舊名「正己。」 後堂左右為兩庫,最後為令宅。大堂之前有戒石亭,兩旁為吏舍,前為儀門。儀門之前為平橋,左旌善亭,右申明亭,東寅賓館、土地祠,西囹圄。平橋之前為大門,門上舊有鼓樓。

縣丞署 :在縣堂東。舊有縣尉宅,後裁。

典史署 在縣西。舊有主簿宅,今裁。

蛟湖巡檢司 在縣治東一百一里。

連盤巡檢司 在海口之長沙,去縣一百二十里。

河泊所 在縣治東南二百步。

陰陽學  醫學

僧會司  、道會司 因附郭,俱不設。

杜瀆場鹽課司 ,在縣東一百里。

預備倉 :在儀門內。康熙六年,知縣呂象恆移建。

外縣

黃岩縣治 。宋宣和五年,令王然建,後圮。嘉定八年,令胡衍重建。宋末燬。元至元間,令孫諤重建。元貞初,陞為州,仍舊治。元末復。明洪武初,復為縣,知縣唐宏重建。嘉靖三十一年,倭寇燬,知縣高材重建。

縣丞署 ,在正堂東北,本「宋時簿廳址。」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廢。

典史署 在東廊東

布政分司 在縣治南

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

黃岩場稅課司 ,在縣東南七十里。

長浦巡檢司 在縣治東四十里。舊在海門衛,明洪武二十年,徙今所。

醫學 在城隍廟側

陰陽學 在縣治東

僧會司 在慶善寺

道會司 在大有宮

預備倉 在縣南一里

濟留倉 在縣治西

天台縣治 居城,正中始建,無考。宋慶元以來,迭有建置。逮元至正中,遭火為墟,令周璉復建。明洪武初,令鄧林重修。三十二年,令張時習增葺。永樂八年七月,大風雨,公宇摧壞,令張坰重修之。正統六年,令吳昌建公廳。弘治七年,丞楊蘭建後堂。崇禎間,公廳傾頹,令復修葺之。縣丞署 在公廳東,今廢。

主簿署 在公廳西,今廢。

典史署 在公廳東南

察院行臺 :在縣治北二百步。大門三楹,儀門三楹,正堂三楹,左右各三間;後堂三間,東、西膳房、吏書房各三楹。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二十步。舊有大門、儀門各三楹。內有正堂、兩廡、後堂,規與察院、行臺同而稍狹。

稅課司局 在縣治東一百步。

陰陽學 「明洪武十六年開,設於九都蓮堂」 ,今廢。

「僧會司 明洪武十五年開,設於崇報寺,今廢。」 「道會司 明洪武間,設於東嶽廟,今廢。」

仙居縣治 ,在北峰之下。舊在盂溪前金家店上若西郭垟之北。其址耕為田,土人呼知縣臺者,乃再遷也。今址為晉令羊欣永和四年所卜,土城周二里許,治亦窄隘。至宋皇祐元年,令陳襄始拓之。露臺甬道,植柏木,刻御文,規制頗敞,復建巖老堂於後。宣和二年,土人入寇,以榜上「僊」 字「大己」 ,犯其諱焚之。建炎二年,令張亨重建,又為丞、尉建署。紹興十二年,令杜師旦建安樂堂於後。三十五年,令梅克明建譙樓於前。淳熙六年,令唐仲溫建三亭於後圃。慶元四年,令以民獻瑞麥,建秀岐堂於東。開禧三年,令姚偓重新譙樓。嘉定五年,令董履道建受山堂,又建貞趣亭。六年,簿趙彥儋建主簿廳。十二年,丞林訪建三益亭。端平二年,令章敏子以譙樓圮新之。淳祐六年,令許景龍以堂及廊漸墜,葺之隨燬。七年,令夏嘉復建,又建穹橋以壓獅山,鑿七井以禳火厄。則朱文公熹行部時事也。景炎二年,治燬於亂矣。元至元十八年,尹王徵建,又建思政堂於後,丞杜繼良加增焉。至正丙申正月十四日,復燬於寇。尹亞大亦以榜「僊」 字類己亞大也。明洪武初,令王從古建。弘治九年,令李經修。

嘉靖丙辰,倭入,焚之殆盡。丁巳,同知毛德京掌縣事,概新之,規制視前加勝。隆慶元年,令黃議平其橋。萬曆十年,湯聘尹始建寅賓館於土地祠前,遷「申明堂」 於縣治內。明末盡壞。

皇清初,令蔣成棟新其堂,後漸修復。

縣丞署 在縣治東北。明末裁,令湯聘尹葺為東衙。後令顧震宇因舊址創為「河陽館」 ,今圮。主簿署 在縣治西,今廢。

典史署 :在後堂東北。康熙十一年,典史宋應顯葺。十三年,圮後修葺。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二百步市橋上。明正統三年重建。嘉靖間燬於倭,同知毛德京重建,久圮。

皇清康熙元年,令康明遠重修。

按察分司 在縣左五十步。明洪武三年建,今廢。

府廳公館 在顯慶寺西,廳房與分司同,今廢。稅課局 在縣西三十步。明洪武間,即舊驛館改置。

河伯所 在河埠,明洪武十四年設。

巡檢司 有二

醫學 在陰陽學東,明洪武十年建。

陰陽學 在按察司東,明洪武十七年建。僧會司 ,在顯慶寺,明洪武十五年建。

道會司 在峽山,明洪武十五年建。

慈濟倉 在酒坊巷東。元令聞人仲修建。收三廢寺之租,以濟貧民。即今城隍廟址也。

平濟倉 在顯慶寺左。宋端平中,丞諸葛宣建,貯雇役之贏粟以濟民。

養濟倉 宋嘉定間,尉王籥建,以給孤貧。「社倉 」 :宋淳熙間,用朱文公之法,置於寺觀,凡十倉。今久廢。

養濟院 在稅務巷東。舊在東門外,宋朱文公徙於此,今存一,在迎恩橋之南,今廢。

漏澤園 有三:一在縣西北三里,宋崇寧四年建院以僧守之。一在縣東白水溪。一在縣北二里,宋淳祐元年邑官陳圭建,亦創庵以僧守之。寧海縣治 舊在廣度里,晉初設白嶠,唐徙海游,永昌元年徙今處。宋皇祐二年,令李純師重建。隆興二年,令薛抗修。元燬於火。明洪武初,制令知縣以下悉置廨宇及吏舍。於是度故址,中為正廳,東西耳房,改「問政堂」 為幕廳,置日晷,闢甬道,立戒石亭。前建儀門,門東為土穀祠,為存留倉,西為冊局,為犴狴,兩旁置榜房,《申明》、「旌善」 二亭,直抵衙樓。又前為治平門,正廳後為後堂,北列知縣、丞、簿宅,而典史宅則置於幕廳後。厥後衙樓、後堂、耳房俱圮壞。丞艾思直建衙樓,令余亢繼葺之。置壺漏鼓角,令郭紳修耳房,建吏舍,令張弘宜建後堂。前為穿堂,以接正廳。改土地祠為「冊局」 ,令江徵修葺之。正德戊辰,令戴顯改耳房以貯冊籍、祭器。萬曆辛卯,令曹學程更建。天啟丁卯及崇禎己巳,東西兩廊燬於火。辛未冬,知縣宋奎光復建。

皇清順治戊戌,圮。康熙丁未,令黃命賢復建。

縣丞署 在堂東,今廢。

主簿署 在堂西後。主簿裁,丞移作署,丞李友泌增建堂舍及後廂。

典史署 在正堂西,舊為正衙樓軒,曹學程改建。

察院行臺 在縣治東五十步。明洪武間,令李茂創建。舊為按察分司,後移司改院,今廢。布政司 :在治西北二百步。明正統五年建,今廢。

按察司 在治西二百步,原白嶠驛基。明嘉靖間改司。今旁置馬王廟。

海道司 在治東二百步,妙相寺前。明萬曆辛巳,黃淳建。

鐵場巡檢司 在治北六十里。

竇嶴巡檢司 在治東南八十里。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之南。

僧會司 在妙相寺,今廢。

道會司 在東門外元妙觀,今廢。

存留倉 在治儀門東。明成化二十二年,令張弘宜建,久廢。

預備倉 與《存留》相對。

養濟院 舊在治西四十步,廢。明成化十五年,令郭紳建於南門外一里。

漏澤園 在縣東四里白嶠山。宋崇寧二年奉詔置,歲遠迷失。

《義阡 》二處一在東隅一里,一在社稷壇西北隅。

太平縣治 在百千山南。明成化五年,台州知府阮勤奏析黃巖南三鄉管都二十一,置縣。六年,知縣常完建治。十二年,知縣袁道又奏析溫之樂清、下山凡六都附益之。

縣丞署 在正堂左

主簿署 在縣丞宅左。明天啟間裁廢,今改典史署。

典史署 在縣丞署南。今廢為蔬圃。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南三百步。明知縣常完建。成化二十年,縣丞范亮修,今廢。

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南三百步。明成化六年,知縣常完建,今廢。

府公館 在按察司東五十步。明成化間建,今廢。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後街,今廢。便民倉 在縣治西。康熙十一年,縣丞張光恩改建。

養濟院 在縣後西街

台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编辑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臨海縣附郭。

台州府儒學 在府治東南。宋初建於州治北。景祐二年,守范說徙東城。康定二年,守李防建學今所。淳熙七年,守唐仲友修。元至正間兵燬。明洪武初,知府范明敬建。正德三年又燬重建。嘉靖八年,詔建敬一亭,屬縣學,同時建。十年,詔建啟聖祠,屬縣學,亦同時建。

臨海縣學 「在縣治東一百步。宋時在縣治西南二十步。景祐二年,趙師范建。崇寧中,徙附於州。」 乾道九年,火。淳熙二年,郡守趙汝愚重修。寶慶初,令劉棟以其地狹,移建今地。後遷元妙觀,續又徙原處。德祐二年,火於兵。元至元「間,學官梁志道、至大間,達魯花赤馬必吉、男總管王居敬相繼建葺。」 至正末,復火。明洪武三年,令王貴、教諭胡繼善重建。十三年又火,令龐惟方重建。二十七年又火,令段凱重修。宣德時,令謝恂因火重建。正統二年,令劉剛、主簿卓宜購民地,增闢講堂。正統「中,令李文序、景泰中令孫振望及成化中縣令,前後相繼修葺。」 弘治間,郡守馬岱、陳釗相繼拓治。正德三年火。十五年,郡守顧璘徙元妙觀。嘉靖十八年,令胡子廉復還於故址。

皇清順治甲午,令徐玨重修。康熙壬戌,令趙之奎再

東湖書院 在舊淇水園。

上蔡書院 在東湖上。宋上蔡謝良佐,程門高弟,遭黨禁未解而卒。仲子克念,避難流落台州。紹興六年,給事中朱震奏官之。克念尋卒。嘉定中,郡守黃㽦請祀良佐於州學,而以克念子偕奉祀。景定三年,郡守王華甫遂建書院,徙祠焉。元至元間,徙元妙觀右。

鑑溪書院 在縣東一百里。元邑人柯釂建。丹崖書院 在龍顧山。恭愍陳遜建,今改為「恭愍祠。」

溪山第一書院 :在龍頭山側。朱文公親書「溪山第一」 扁額。現存邑人洪若皋讀書處。

南剛書院 在巾子山塔下,面靈江。康熙十一年,邑人洪若皋建,又名「淇山園。」

白雲書院 在府後龍顧山,逸庵陳遂建,《外縣》。

黃巖縣儒學 在縣南二百步。舊在東三里。宋治平間,即廟建學。元豐六年徙今址。元元貞二年陞州學。明洪武時,復為縣學。

皇清康熙九年燬,知縣張某、教諭徐光旭重建。

「樊川書院 」 在杜家村。

紫陽書院 在朱文公祠後。

回浦書院 在縣東五十里,今廢。

文獻書院 在委羽山側。元末浙江樞密副使劉仁本建,今廢。

柔川書院 在柔極山

「九溪書院 」 在芧畬。

社學 在大寺巷,今廢。

天台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二百步。前臨大溪,溪流舊分為三。讖云:「三水合一流,此地出公侯。」 宋紹興戊辰,大水沖突,溪流遂合,自此人文日振。舊基在縣西南四十步,雜居市廛,凡三徙至今地。慶曆七年建。淳熙中,令趙植、嘉泰二年令丁大榮、嘉定元年令詹阜民俱增修。元至元丙子,大成殿燬於寇,縣尹張伯達、劉慶相繼修復。至正十六年,復遇兵燹,邑人楊伯寧重建。明洪武初,敕天下所在立學,時知縣鄧林因舊址而新焉。三十三年,令張時習復新之。正統間再修。

成化己亥建大成殿。二十一年,學宮皆燬,惟大成殿獨存,令王凱重修之。嘉靖八年又燬,十一年,令周振建。萬曆二十二年,推官劉啟元請於知府閻邦,徙於城南門,與學宮相對。以溪流作泮水,顏曰:「三台道脈。」 建樓於城門上,顏曰:「經笥文波。」 至甲午冬,張弘代蒞任,始落成焉。戊辰,民居火,延燒明倫堂、敬一亭、啟聖祠兩齋俱屬煨燼,惟存廟殿兩廡而已。知縣張弘代重建。嗣後殿廡,日久圮壞。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陳獻可請於上臺,復鼎新之。

府學教授查繼佑、本學教諭吳輅及邑紳衿皆捐資俸有差。始於是年冬,落成於十八年秋。胡兆龍為《記》。其名宦、鄉賢二祠,康熙丁巳,教諭鄒楷、訓導徐德恂增修戟門及牆垣,教諭楊王治重葺。

社學 明洪武間,每里設一所,後廢。永樂元年,復設鄉學一所,亦廢。

仙居縣儒學 ,在縣東五十八步。宋天聖三年,令陳戭之建,地尚湫隘。皇祐二年,令陳襄買地以廣之。宣和三年,學燬於寇而廟存。紹興十四年,令梁筠建,歷時既久,漸覺傾圮。乾道四年,令留立賢修之,規制始備。淳熙間,廟壓於風雨。八年,令莫洸建。十一年,令徐柟又為丹雘,後又漸圮。嘉泰元年,令林岳復加整葺。嘉定元年,令姚偓重修明倫堂、直舍、櫺星門。寶慶二年,丞劉垕建中門、兩廡、四齋。學之東據城。西有射圃,有觀德亭,後有湧泉,瀦水為沼。有浴沂亭。東廡立古靈晦庵祠,堂西廡立三老堂。土地祠在中門左,學廒在中門右,總庖湢僕舍四十餘楹,增田五頃,氣象大異。淳祐間燬,八年,令夏燬重建,以文公升列從祀,獨建古靈堂,又建藏書庫,祭器庫,亦列其左。景炎二年,廟燬於兵。元至元十八年,尹王徵重建。至正二十一年,明倫堂傾圮,丞杜繼良建,廉訪高伯元書榜堂後。舊有直舍、御書閣,已廢。又有池,作亭其上,題曰《沂詠》。後為水圮,鄉士求磐重建。至正二年,尹袁整復加葺建,更建櫺星門,立石六檻。元末學燬而廟亦存。明洪武三年,知縣王從古重建明倫堂,構二齋,更名曰「依仁游藝。」 三十一年,教諭高侃重建「沂詠亭。」 成化十四年,知縣劉志芳塞學後背水塘建號房。嘉靖十年,更大成殿曰

先師廟,立木主以《易象》。三十五年,倭燬縣治民居。

燎延學宮,惟廟獨存。同知毛德京修建,統為一新,頗稱完美。萬曆十五年,知縣沈道光移建文明樓於學東十五步。二十一年,知縣王明嶅復加葺焉。二十三年,知縣閻邦嫌廟前櫺星門逼階,捐俸命移於廟門外池橋內。萬曆三十六年,知縣顧震宇復修明倫堂,推官黃景星為之記。崇禎八年圮。九年,知縣蕭鳴盛重建。

皇清初,學舍俱圮,惟廟與「明倫堂」尚存。康熙十八年

夏,鄭知縣捐資重建,規模大備。

桐江書院 在縣西四十五里。宋方斲本唐方干之後,居台州。元皇慶中,其孫志道建,今廢。安洲書院 在縣東二十五里。元至元中,隱士翁森建,今廢。

寧海縣儒學 在治南二百步。舊在東一里郭門外,即今東觀。廟學各奠一區。宋大中祥符四年,令李季始合於一。嘉祐四年,徙縣驛側。紹興四年,再徙治東南。六年,令錢峻徙今地,中建。

先聖廟旁為兩廡,廟後為講堂,扁曰「四教。」 旁為齋。

舍。殿前為戟門,又前為櫺星門,再前為泮池,東偏立射圃。慶元三年,令趙笈夫建廟,又作《麗澤》《棠憩》《詠歸》三亭。紹興五年,令李知微於講堂前鑿新泉。元至元二十六年,燬於寇。路判張承直、知縣孫天錫、教諭應同孫重建,易四教堂曰「明善」 ,增置八齋,主簿胡長孺鑄銅為鐘。延祐六年,尹朱哈剌改櫺星門於泮池外。明廢八齋為二齋,東曰「進德」 ,西曰「修業」 ,改明善堂曰「明倫」 ,立學倉。永樂九年,二齋廢,後重建,明倫堂燬。宣德六年,教諭蕭順集義士新之。正統十三年,學諭朱紹宗濬泮池,跨石梁,建文昌祠。天順三年,令余亢建學門,買田鑿學塘。成化五年,督學劉洎、守阮勤出金重作。

文廟侍講杜寧《記》。府判孔彥綸,「開拓明倫堂」 基重

築露臺,十五年令郭紳修建。十八年令張弘宜繼修,廉使高瑛「記。」 時有會膳堂、觀德亭,又造祭器,肅祭儀焉。先是,元主簿胡長孺於明善堂右立陳長官祠,郭令徙廟西,改景行堂。張令改建先賢祠,又益鄉賢三人。正德元年令張羽別立長官祠,而以此祠專祀鄉賢云。

太平縣儒學 在縣治東五百步。明成化七年

知縣常完建。舊址在百千山下,以地漬故徙今處。

先師殿三間,丹楹礱桷,窠拱攢頂,中盡盤螭,邊畫

菱花背。門用青瑣,基高五尺許。前為露臺,東西石級備陟降焉。東西廡在廟之前。左右對列,各聯七間。戟門在兩廡之前。名宦祠在戟門左。鄉賢祠在戟門右。泮池、泮橋在戟門之前。櫺星門在泮池南。石柱凡三座,高二丈。有啟聖祠在明倫堂西南,凡三間。明倫堂宋名文會堂,繼名「明倫」 ,再改「明教」 ,明洪武復名「明倫。」 在廟之後凡五楹。中三間分布師席。東北立臥碑一座,東西序用板,碑刻歷朝科第歲貢名氏。後屏隸書《大學聖經》一章。

方巖書院 在方巖山北。

社學 在城隍廟東。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