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百十五卷 |
第六百十五卷目錄
郡守部名臣列傳五
北齊
崔伯謙 蘇瓊
房豹 宋世良
郎基 石曜
北周
顏之儀
隋
柳儉 楊子崇
趙昱
唐
盧奐
宋
陳希亮 李若谷
趙抃 席旦
許應龍 黃榦
洪遵 趙崇憲
鄭作肅 詹體仁
張栻 吳獵
陳天麟 葉衡
張貴謨 方岳
元
觀音奴
官常典第六百十五卷
郡守部名臣列傳五
编辑北齊
编辑崔伯謙
编辑按《北齊書循吏傳》:「伯謙字士遜,博陵人。父文業,鉅鹿 守。伯謙少孤貧,善養母。高祖召赴晉陽,補相府功曹, 稱之曰:『清直奉公,真良佐也』。遷瀛州別駕。世宗以為 京畿司馬,勞之曰:『卿騁足瀛部,已著康歌;督府務殷, 是用相授』。族弟暹,當時寵要,謙與之寮舊同門,非吉 凶未曾造請。後除濟北太守,恩信大行。乃改鞭用熟」 皮為之,不忍見血,示恥而已。有朝貴行過郡境,問人: 「太守治政何如?」對曰:「府君恩化,古者所無。」因誦民為 歌曰:「崔府君能治政易鞭,鞭布威德,民無爭。」客曰:「既 稱恩化,何由復威。」曰:「長吏憚威,民庶蒙惠。」徵赴鄴,百 姓號泣遮道。以弟讓在關中,不復居內任。除南鉅鹿 守,事無巨細,必自親覽。民有貧弱未理者,皆曰:「我自 有《白鬚》公不慮不決。」後為銀青光祿大夫卒。
蘇瓊
编辑按《北齊書循吏傳》:「瓊字珍之,武強人也。父備,仕魏至 衛尉少卿。瓊幼時,隨父在邊,嘗謁東荊州刺史曹芝, 芝戲問曰:『卿欲官不』?對曰:『設官求人,非人求官』。芝異 其對,署為府長流參軍。文襄以儀同開府,引為刑獄 參軍,每加勉勞。并州嘗有強盜,長流參軍,推其事,所 疑賊並已拷伏,失物家並識認,唯不獲盜贓。文襄付」 瓊,更令窮審,乃別推得元景融等十餘人,並獲賊驗。 文襄大笑,語前妄引賊者曰:「爾輩若不遇我好參軍, 幾致枉死。」除瓊累遷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盜,及瓊至, 民吏肅然,姦盜止息。或外境姦非輒從界中行,過者 無不捉送。零陵縣民魏雙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賓 列送至郡,一經窮問,知賓非盜者,即便放之。雙成訴 云:「府君放賊去,百姓牛何處可得?」瓊不理其語,密走 私訪,別獲盜者。從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有鄰郡富豪,將財物寄置界內以避盜,為賊攻急,曰: 「我物已寄蘇公矣。」賊遂去。平原郡有妖賊劉黑狗,搆 結徒侶,通於滄海。瓊所部人連接村居,無相染累,鄰 邑於此伏其德。郡中舊賊一百餘人,悉充左右,人間 善惡及長吏飲人一盃酒,無不即知。瓊性清慎,不發 私書。道人道研為濟州沙門統,資產巨富,在郡多有 出息,常得郡縣為徵。及欲求謁,度知其意,每見則談 問玄理,應對肅敬。研雖為債數來,無由啟口。其弟子 問其故,研曰:「每見府君,徑將我入青雲間,何由得論 地上事?」郡民趙潁曾為樂陵太守,八十致事歸,五月 初,得新瓜一雙,自來送。潁恃年老苦請,遂便為留,仍 致於聽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競貢新果,至門,聞知潁 瓜猶在,相顧而去。有百姓乙普明兄弟爭田,積年不 斷,各相援引,乃至百人。瓊召普明兄弟,對眾人諭之 曰:「天下難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 心如何?」因而下淚,眾人莫不灑泣。普明兄弟叩頭乞 外,更思分異。十年,遂還同住。每年春,總集大儒衛顗 隆、田元鳳等講於郡學。朝吏文案之暇,悉令受書。時 人指吏曹為學生屋。禁斷淫祠、婚姻、喪葬,皆教令儉 而中禮。又蠶月預下綿絹度樣於部內,其兵賦次笫, 並立明式。至於調役,事必先辦。郡縣長吏,常無十杖 稽失。當時州郡無不遣人至境,訪其政術。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災絕食者千餘家。瓊普集部中有粟家,自 從貸粟,以給付饑者。州計戶徵租,復欲推其貸粟。綱 紀謂瓊曰:「雖矜饑餧,恐罪累府君。」瓊曰:「一身獲罪,且 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陳狀,使撿皆免,人戶保安。 此等相撫「兒子,咸言府君生汝。」在郡六年,人庶懷之, 遂無一人經州。前後四表,列為尤最。遭憂解職,故人 贈遺,一無所支。尋起為日直、廷尉正,朝士嗟其屈。尚 書辛述曰:「既直且正,名以定體,不慮不申。」初,瓊任清 河太守,裴獻伯為濟州刺史,酷於用法,瓊恩於養人。 房延祐為樂陵郡,過州,裴問其外聲,祐云:「唯聞太守 善,刺史惡,裴云得民譽者非至公。」祐答言:「若爾,黃霸、 龔遂,君之罪人也。」後有敕,州各舉清能,裴以前言恐 為瓊陷,瓊申其枉滯,議者尚其公平。畢義雲為御史 中丞,以猛暴任職,理官忌憚,莫敢有違。瓊推察務在 公平,得雪者甚眾。寺署臺案,始自於瓊。遷三公郎中。 趙州及河南中,有人頻告謀反,前後皆付瓊推撿,事 多申雪。尚書省崔昂謂瓊曰:「若欲立功名,當更思餘 理,仍數雪反逆,身命何輕?」瓊正色曰:「所雪者怨枉,不 放反逆。」昂大慚。京師為之語曰:「斷決無疑。」蘇珍之遷 左丞,行徐州事。徐州城中五級寺忽被盜銅像一百 區,有司徵檢四鄰防宿及蹤跡所疑,逮繫數十人。瓊 一時放遣,寺僧怨訴,不為推賊。瓊遣僧謝曰:「但且還 寺,得像自送。」爾後十日,抄賊姓名及贓處所,徑收掩, 悉獲實驗。賊徒款引,道俗歎伏。舊制,以淮禁不聽商 販輒度,淮南歲儉,啟聽淮北取糴。後淮北人飢,復請 通糴,淮南遂得商賈往還,彼此兼濟,水陸之利,通於 河北。後為大理卿而齊亡。仕周為博陵太守。
房豹
编辑按《北齊書循吏傳》:「豹字仲幹,清河人。祖法壽,《魏書》有 傳。父翼宗。豹體貌魁岸,美音儀,釋褐開府參軍,兼行 臺郎中,隨慕容紹宗。紹宗自云有水厄,遂於戰艦中 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厭當之。豹曰:『夫命也,在天,豈人 理所能延促。公若實有災眚,恐非禳所能解;若其實 無,何禳之有』?紹宗笑曰:『不能免俗,聊復爾』。未幾而紹」 宗遇溺,時論以為知微。遷樂陵太守,鎮以凝重,哀矜 貧弱。豹階庭簡靜,圄囹空虛。郡治瀕海,水味多鹹苦, 豹命鑿一井,遂得甘泉,遐邇以為政化所致。豹罷歸 後,井味復鹹。齊滅,還鄉園自養。頻徵,辭疾終於家。
宋世良
编辑按《北齊書循吏傳》:「世良字元友,廣平人。年十五便有 膽氣,應募從軍北討,屢有戰功。尋為殿中侍御史。詣 河北括戶,大獲浮惰。還見汲郡城旁多骸骨,移書州 郡,令悉收瘞,其夜甘雨滂沱。還,孝莊勞之曰:『知卿所 括得丁倍於本帳,若官人皆如此用心,便是更出一 天下也』。出除清河太守。世良才識閑明,尤善治術,在」 郡未幾,聲聞甚高。郡東南有曲堤,成公一姓阻而居 之,群盜多萃於此。人為之語曰:「寧度東吳會稽,不歷 成公曲堤。」世良施八條之制,盜奔他境。民又謠曰:「曲 堤雖險賊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跡。」後齊天統中,大赦, 郡先無一囚,群吏拜詔而已。獄內穭生桃樹,蓬蒿亦 滿,每日衙門虛寂,無復訴訟者。其冬,醴泉出於界內。 及代至,傾城祖道。有老人丁金剛泣而前謝曰:「已年 九十,記三十五政。君非唯善治,清亦徹底。今失賢君, 民何濟矣!」莫不攀援涕泣。除東郡太守,卒官。世良強 學好屬文,撰《字略》五篇,《宋氏別錄》十卷。與弟世軌俱 有孝友之譽。
郎基
编辑按《北齊書循吏傳》:「基字世業,中山人。身長八尺,美鬚 髯,汎涉墳典,尤長吏事。起家奉朝請,累遷海西鎮將。 梁吳明徹率眾攻圍海西,基獎勵兵民,固守百餘日, 軍糧且罄,戎仗亦盡,乃至削木為箭,剪紙為羽。圍解 還朝,僕射楊愔迎勞之曰:『卿本文吏,遂有武略,削木 剪紙,皆無故事,班、墨之思,何以相過?後帶潁川郡,積』」 年留滯,數日之中,剖判咸盡。而臺報下,並允基所陳。 條綱既疏,獄訟清息,官民遐邇,皆相慶悅。基性清慎, 無所營求。曾語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須作,況重 於此事。」惟頗令寫書。潘子義曾遺之書曰:「在官寫書, 亦是風流罪過。」基答書曰:「觀過知仁,斯亦可矣。」後卒 官,柩將還,遠近將送,莫不攀轅悲哭。
石曜
编辑按《北齊書》本傳:「曜字白曜,中山安喜人。亦以儒學進, 居官至清儉。武平中,黎陽郡守。值斛律武都出為兗 州刺史。武都即丞相咸陽王世子,皇后之兄,性甚貪 暴。先過衛縣,令丞以下聚斂絹數千匹以遺之。及至 黎陽,令左右諷動曜及郡治下縣官。曜手持一縑而 謂武都曰:『此是老石機杼,聊以奉贈。自此來,並須出』」 於吏民,吏民之物,一毫不敢輒犯。武都亦知曜清素 純儒,笑而不責。著《石子》十卷,言甚淺俗。後終於譙州 刺史。此外行事,史闕焉。
北周
编辑九世孫。祖見遠,齊御史,治書正色立朝,有當官之稱。 及梁武帝執政,遂以疾辭。尋而齊和帝暴崩,見遠慟 哭而絕。梁武帝深恨之,謂朝臣曰:『我自應天從人,何 預天下人事,而顏見遠乃至於此』!」當時嘉其忠烈,咸 稱歎之。父協以見遠蹈義忤時,遂不仕進。梁元帝為 湘東王,引協為其府記室參軍,協不得已,乃應命。梁 元帝後著《懷舊志》及詩,並稱贊其美之。儀幼穎悟,三 歲能讀《孝經》。及長,博涉群書,好為詞賦。嘗獻《神州頌》, 辭致雅贍。梁元帝手敕報曰:「枚乘二葉,俱得遊梁,應 貞兩世,並稱文學。我求才子,鯁慰良深。」江陵平之,儀 隨例遷長安。世宗以為麟趾學士,稍遷司書上士。高 祖初建儲宮,盛選師傅,以之儀為侍讀。太子後征吐 谷渾,在軍有過行,鄭譯等並以不能匡弼坐譴,唯之 儀以累諫獲賞,即拜小宮尹,封平陽縣男,邑二百戶。 宣帝即位,遷上儀同大將軍、御正中大夫,進爵為公, 增邑一千戶。帝後刑政乖僻,昏縱日甚,之儀犯顏驟 諫,雖不見納,終亦不止,深為帝所忌。然以恩舊,每優 容之。及帝殺王之儀固諫,帝怒,欲并致之於法。後 以其諒直無私,乃舍之。宣帝崩,劉昉、鄭譯等矯遺詔 以隋文帝為丞相,輔少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弗從。 昉等草詔署記,逼之儀連署。之儀厲聲謂昉等曰:「主 上升遐,嗣子沖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賢戚之 內,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備受朝恩,當 思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儀有死而 已,不能誣罔先帝。」於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儀署 而行之。隋文帝後索符璽,之儀又正色曰:「此天子之 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於是隋文帝大怒,命引 出,將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為西疆郡守。隋 文帝踐極,詔徵還京師,進爵新野郡公。開皇五年,拜 集州刺史。在州清靜,夷夏悅之。明年,代還,遂優遊不 仕。十年正月,之儀隨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識之,命引 至御坐,謂之曰:「見危授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古人所 難,何以加卿!」乃賜錢十萬、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 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於世。
隋
编辑柳儉
编辑按《隋書循吏傳》:「儉字道約,河東解人也。祖元璋,魏司 州大中正、相、華二州刺史。父裕,周聞喜令。儉有局量, 立行清苦,為州里所敬,雖至親昵,無敢狎侮。周代,歷 宣納上士、畿伯大夫。及高祖受禪,擢拜水部侍郎,封 率道縣伯。未幾,出為廣漢太守,甚有能名,俄而郡廢。 時高祖初有天下,勵精思政,妙簡良能,出為牧宰,以」 儉仁明著稱,擢拜蓬州刺史。獄訟者庭遣,不為文書, 約束佐史,從容而已,獄無繫囚。蜀王秀時鎮益州,列 上其事,遷卭州刺史。在職十餘年,萌夷悅服。蜀王秀 之得罪也,儉坐與交通,免職。及還鄉里,乘敝車羸馬, 妻子衣食不贍,見者咸歎服焉。煬帝嗣位,徵之。於時, 以功臣任職牧州領郡者,並帶戎資,唯儉自良吏。帝 嘉其績用,特授朝散大夫,拜弘化太守,賜物一百段 而遣之。儉清節逾勵,大業五年入朝,郡國畢集。帝謂 納言蘇威、吏部尚書牛弘曰:「其中清名天下第一者 為誰?」威等以儉對。帝又問其次,威以涿郡丞郭絢、潁 川郡丞敬肅等二人對。帝賜儉帛二百匹,絢、肅各一 百匹,令天下朝集使送至郡邸,以旌異焉,論者美之。 及大業末,盜賊蜂起,數被攻逼。儉撫結人夷,卒無離 叛,竟以保全。及義兵至長安,尊立恭帝,儉與留守李 粲《縞素》於州,南向慟哭。既而歸京師,相國賜儉物三 百段,就拜上大將軍。歲餘,卒於家,時年八十九。
楊子崇
编辑按《隋書》本傳:「子崇,高祖族弟也。父盆生,贈荊州刺史。 子崇少好學,涉獵書記,有風儀,愛賢好士。開皇初,拜 儀同,以車騎將軍恆典宿衛,後為司門侍郎。煬帝嗣 位,累遷候衛將軍,坐事免。未幾,復令檢校將軍事,從 帝幸汾陽宮。子崇知突厥必為寇患,屢請早還京師, 帝不納,尋有鴈門之圍。及賊退,帝怒之曰:『子崇怯懦, 妄有陳請,驚動我眾心,不可居爪牙之寄』。」出為離石 郡太守,治有能名。自是突厥屢寇邊塞,胡賊劉六兒 復擁眾劫掠郡境,子崇上表請兵鎮遏。帝復大怒,下 書令子崇巡行長城。子崇出百餘里,四面路絕,不得 進而歸。時百姓饑饉,相聚為盜,子崇前後捕斬數千 人。歲餘,朔方梁師都、馬邑劉武周等各稱兵作亂,郡 中諸胡復相嘯聚。子崇患之,言欲朝集,遂與心腹數 百人自孟門關將還京師。輜重半濟,遇河西諸縣,各 殺長吏叛歸師都,道路隔絕。子崇退歸離石。所將左 右,既聞太原有兵起,不復入城,遂各叛去。子崇悉收 叛者父兄斬之。後數日,義兵夜至城下,城中豪傑復 出應之。城陷,子崇為讎家所殺。
趙昱
编辑按《龍城錄》:「昱字仲明,與兄冕俱隱青城山,從事道士 李玨。隋末煬帝知其賢,徵召不起,督讓益州太守臧賸,強起昱至京師,煬帝縻以上爵不就,獨乞為蜀太 守。帝從之,拜嘉州太守。時犍為潭中有老蛟,為害日 久,截沒舟船,蜀江人患之。昱蒞政五月,有小吏告昱 會使人往青城山置藥渡江,溺死者沒舟航七百艘。」 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屬男一萬人,夾江岸鼓譟, 聲振天地。昱乃持刀沒水,頃江水盡,赤石岩半崩,吼 聲如雷。昱左手執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州人頂 戴,事為神明。隋末大亂,潛以隱去,不知所終。時嘉陵 漲溢,水勢洶然,蜀人思昱。頃之,見昱青霧中騎白馬, 從數獵者,見於波面,揚鞭而過。州人爭呼之,遂吞怒。 眉山太守薦章太宗文皇帝,賜封「神勇大將軍」,廟食 灌江口,歲時民疾病禱之,無不應。上皇幸蜀,加封赤 城王,又封顯應侯。昱斬蛟時,年二十六,玨傳仙去,亦 封「佑應保慈先生。」
唐
编辑盧奐
编辑按《唐書盧懷慎傳》:「懷慎子奐,早修整為吏,有清白稱。 歷御史中丞,出為陝州刺史。開元二十四年,帝西還, 次陝,嘉其美政,題贊於聽事曰:『專城之重,分陝之雄。 亦既利物,內存匪躬。斯為國寶,不墜家風』。」尋召為兵 部侍郎。天寶初,為南海太守。南海兼水陸都會,物產 瓌怪,前守劉巨麟、彭杲皆以贓敗,故以奐代之。汙吏 斂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遠俗為安。時謂 「自開元後四十年,治廣有清節者,宋璟、李朝隱,奐三 人而已。」終尚書右丞。
宋
编辑陳希亮
编辑按《宋史》本傳:「希亮,字公弼,眉州人。知鳳翔倉粟支十 二年,主者以腐敗為憂。歲饑,希亮發十二萬石貸民。 有司懼為擅發,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舊,官 民皆便于闐。使者入朝,過秦州,經略使以客禮享之。 使者驕甚,留月餘,壞傳舍什器,縱其徒入市掠飲食, 民戶皆晝開。希亮聞之曰:『吾嘗主契丹使,得其情,使』」 者初不敢暴橫,皆譯者教之:「吾痛繩以法。」譯者懼其 使,不敢動矣,況此小國乎!乃使教練使持符告譯者 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斬,若取軍令狀以還。」 使者至,羅拜庭下,希亮命坐兩廊飲食之。護出其境, 無一人譁者。英宗即位,遷太常少卿。
李若谷
编辑按《宋史》本傳:「若谷,字子淵,徐州豐人。少孤,遊學,依姻 家趙況於洛下,遂葬父母緱氏。舉進士,補長社縣尉。 州葺兵營,課民輸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 斥,欲苛苦,輸者因以取賕。若谷度材,別其長短大小 為程,置庭中,使民自輸。改大理寺丞,知宜興縣。官市 湖洑茶,歲約戶稅為多少,率取足貧下。若谷始置籍」 備勾檢。茶惡者舊沒官,若谷使歸之民,許轉貿以償 其數。知連州。真宗將朝謁太清宮,選通判亳州。累遷 度支員外郎、權三司戶部判官,出為京東轉運使。會 河決白馬,調取芻楗,同列盧士倫協三司意,趣刻擾 州縣,而若谷寬之。士倫不悅,搆於朝。徙知陝州。盜聚 青灰山久不散,遣牙吏持榜招諭之,盜殺其黨與自 歸。改梓州。天聖初,判三司戶部勾院。使契丹,陛辭,不 俟垂簾請對,迺遽詣長春殿奏事,罷知荊南。士族元 甲恃蔭屢犯法,若谷杖之曰:「吾代若父兄訓之爾。」王 蒙正為駐泊都監,挾太后姻橫肆,若谷繩以法,監司 右蒙正奏,徙若谷潭州。洞庭賊數邀商人船,殺人輒 投屍水中,嘗捕獲,以屍無驗,每貸死隸他州。既而逃 歸,復攻劫,若谷擒致之,磔於市,自是寇稍息。累遷太 常少卿、集賢殿修撰、知滑州。河齧韓村堤,夜馳往,督 兵為大埽,至旦堤完。以右諫議大夫知延州。州有東 西兩城夾河,秋夏水溢,岸輒圮,役費不可勝紀。若谷 乃制石版為岸,押以巨木,後雖暴水,不復壞。官倉依 山而「貯穀,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貯二萬斛。他郡多 取法焉。」遷給事中、知壽州。豪右多分占芍陂,陂皆美 田,夏雨溢,壞田輒盜決,若谷擿冒占田者逐之。每決, 輒調瀕陂諸豪使塞堤,盜決乃止。加集賢院學士、知 江寧府。卒挽舟過境,寒瘠甚者,留養視之,須春溫遣 去。民丐於道者,以分隸諸僧寺,助給舂爨。還,勾當三 班院,進龍圖閣直學士、知河南府。貴人多葬洛陽,敕 使須索煩擾,若谷奏令鴻臚預約所調,移府逆為營 辦。改樞密直學士、知并州。民貧失婚姻者,若谷出私 錢助其嫁娶;贅婿亡賴,委妻去為立期,不還許更嫁。 并多降人喜盜竊,藉累犯者以三人為保,有犯并坐 之,悛者削去籍名。進尚書工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 知開封府,拜參知政事。建言:「風俗媺惡,在上之人作 而新之。君子小人,各有其類,今一目以朋黨,恐正人 無以自立矣。」帝悟,為下詔諭中外。以耳疾累上章辭 位,罷為資政殿大學士、吏部侍郎、提舉會靈觀事。以 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贈太子太傅,諡康靖。若谷 性資端重,在政府論議常近寬厚,治民多智慮,愷悌
愛人,其去多見思。少時與韓億為友,及貴顯,婚姻不絕焉。子淑。趙抃
编辑按《宋史》本傳:「抃字閱道,衢州西安人。進士及第,知成 都,以寬為治。抃向使蜀日,有聚為妖祀者,治以峻法, 及是復有此獄,皆謂不免。抃察其亡他,曰:『是特酒食 過耳』。刑首惡而釋餘人,蜀民大悅。會榮諲除轉運使, 英宗諭諲曰:『趙抃為成都,中和之政也』。」神宗立,召知 諫院。故事,近臣還自成都者,將大用,必更省府,不為 「諫官。」大臣以為疑,帝曰:「吾賴其言耳,苟欲用之,無傷 也。」及謝,帝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 簡易,亦稱是乎?」未幾,擢參知政事。抃感顧知遇,朝政 有未協者,必密啟聞,帝手詔褒答。王安石用事,抃屢 斥其不便。韓琦上疏極論青苗法,帝語執政,令罷之。 時安石家居,求去,抃曰:「新法皆安石所建,不若俟其 出。」既出,安石持之愈堅。抃大悔恨,即上言:「制置條例 司建使者四十輩,騷動天下。安石強辯自用,詆天下 公論以為流俗,違眾罔民,順非文過。近者臺諫侍從 多以言不聽而去,司馬光除樞密,不肯拜。且事有輕 重,體有大小。財利於事為輕,而民心得失為重;青苗 使者於體為小,而禁近耳目之臣,用捨為大。今去重 而取輕,失大而得小,懼非宗廟社稷之福也。」奏入,懇 乞去位。拜資政殿學士、知杭州,改青州。時京東旱蝗, 青獨多麥,蝗來及境,遇風退飛,盡墮水死,成都以戍 卒為憂。遂以大學士復知成都。召見,勞之曰:「前此未 有自政府往者,能為朕行乎?」對曰:「陛下自言即法也, 奚例之問?」因乞以便宜從事。既至蜀,治益尚寬,有卒 長立堂下,呼諭之曰:「吾與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蜀, 為天子撫一方,汝亦宜清謹畏戢以率眾。比戍還,得 餘貲,持歸為室家計可也。」人喜,轉相告,莫敢為惡,蜀 郡晏然。劍州民私作僧度牒,或以為謀逆告抃,不畀 獄吏,以意決之,悉從輕比。謗者謂其縱逆黨。朝廷取 具獄閱之,皆與法合。茂州夷剽境上,懼討乞降,乃縛 奴將殺之,取血以受盟抃,使易用牲,皆歡呼聽命。乞 歸,知越州,吳越大飢疫,死者過半。抃盡捄荒之術,療 病埋死,而生者以全。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復徙杭, 以太子少保致仕,而官其子屼提舉兩浙常平,以便 養屼奉。抃遍遊諸名山,吳人以為榮。元豐七年薨,年 七十七。贈太子少師,諡曰「清獻。」
席旦
编辑按《宋史》本傳:「旦字晉仲,河南人。七歲能詩,嘗登沈黎 嶺,得句警拔,觀者驚異。元豐中,舉進士,禮部不奏名。 時方求邊功,旦詣闕上書言:『戰勝易,守勝難,知所以 得之,必知所以守之』。神宗嘉納,令廷試賜第。歷齊州 司法參軍,鄭州河陽教授,敕令所刪定官。徽宗召對, 擢右正言,遷右司諫。御史中丞錢遹率同列請廢元」 祐皇后,而冊劉氏為太后,旦面質為不可,遹劾旦陰 佐元祐之政,左轉吏部員外郎,改太常少卿,遷中書 舍人、給事中。新建殿中省,命為監,俄拜御史中丞兼 侍講。內侍郝隨驕橫,旦劾罷之,都人誦其直。帝以其 章有「媚惑先帝」之語,嫌為指斥。旋改吏部侍郎,以顯 謨閣待制知宣州。召為戶部侍郎,還吏部。郝隨復入 侍,乃以顯謨閣直學士知成都府。自趙諗以狂謀誅 後,蜀數有妖言,議者遂言蜀土習亂,或導旦治以峻 猛。旦政和平,徙鄭州,入見,言:「蜀人性善柔,自古稱兵 背叛,皆非其土俗,願勿為慮。」遂言:「蜀用鐵錢,以其艱 於轉移,故權以楮券,而有司冀嬴羨為之益多,使民 不敢信。」帝曰:「朕為卿損數百萬虛券,而別給緡錢與 本業,可乎?」對曰:「陛下幸加惠,遠民不受重費,以救敝 法,此古聖王用心也。」自是,錢引稍仍故。坐進對淹留, 黜知滁州。久之,帝思其治蜀功,復知成都。朝廷開西 南夷,黎州守詣幕府白事,言雲南大理國求入朝獻, 旦引唐南詔為蜀患,拒卻之。已而威州守焦才叔言, 欲誘保、霸二州內附,旦上章劾才叔為姦利,斂困諸 蕃之狀,宰相不悅,代以龐恭孫,而徙旦永興。恭孫俄 罪去,加旦述古殿直學士,復知成都。時郅永壽、陽延 俊納土,樞密院用以訹旦。旦曰:「吾以為朝廷悔開疆 之禍,今猶自若耶?」力辭之。卒於長安,年六十二。贈大 中大夫。旦立朝無所附徇,第為中丞。時,蔡王似方以 疑就第,旦糾其私出府,請推治官吏,議者哂之。子益, 字大光,紹興初,參知政事。
許應龍
编辑按《宋史》本傳:應龍,字恭甫,福州閩縣人。五歲通經旨。 坐客曰「小兒氣食牛」,應龍應聲「丈夫才吐鳳」為對,四 坐嘉嘆。入太學,嘉定元年舉進士,調汀州教授,差浙 東宣撫司掾,差戶部架閣,遷籍田令、太學博士。時李 全、時青輩歸附,應龍入對,有「蜂,是懲養虎遺患」之 說,後皆如所言。遷國子博士、國子丞、宗學博士。理宗 即位,應龍首陳:「正心為治國平天下之綱領。」遷祕書 郎兼權尚左郎官,遷著作郎。丐外,知潮州。盜陳三槍 起贑州,出沒江、閩、廣間,勢熾甚。而盜鍾全相挻為亂, 樞密陳韡帥江西,任拓捕三路調軍,分道追勦。盜逼境上,應龍亟調水軍、禁卒、士兵、弓級,分扼要害。明間 諜,守關隘,斷橋開塹,斬木塞塗。點集民兵,激勸隅總, 諭以保鄉,并守室廬,全妻子。蒐補親兵,日加訓閱。既 而橫岡、桂嶼相繼以捷聞,招捕司遣統領官齊敏率 師由漳趨潮,截贛寇餘黨。應龍諭敏曰:「兵法攻瑕,今 鍾寇將窮,陳寇猖獗,若先破鍾,則陳不戰禽矣。」敏惟 命,於是諸寇皆平。方未解嚴時,有行旅數人,隅總搜 其橐中金銀,指為賊黨,應龍辨其非盜,釋之,皆羅拜 感泣。始人疑應龍儒者,不閑戎事,及見其區畫事宜, 分別齊民,靜練雍容,莫不歎服。僚屬請上功,應龍曰: 「守職扞城保民,何功之云?」距州六七十里曰山斜,峒 獠所聚,丐耕土田,不輸賦。禁兵與鬨,應龍平決之,其 首感悅,率父老鳴。擊筒踊躍詣郡謝,去之日,闔郡 遮道攀送。端平初,召為禮部郎官。入對,帝謂應龍曰: 「卿治潮有聲,與李宗勉治台齊名。」應龍頓首曰:「民無 不可化,顧牧民者如何耳。臣治州幸免曠瘝,皆陛下 德化所暨,臣非曰能之。」兼榮文恭王府教授,力辭,遷 國子司業、祭酒。徐僑議學校差職,欲先譽望。應龍以 為不若差以資格,資「格一定,則僥倖之門杜,而造請 之風息。」僑以為然。時有憑勢干職者,力卻之。兼權直 舍人院,遷國子祭酒,攝右侍郎兼學士院權直。是日, 罷鄭清之、喬行簡制,應龍所草也。翼日,文德殿宣布 畢,帝遣中使召應龍諭之曰:「草制甚善。」應龍復謝曰: 「『臣聞昔人有言,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今二相乞罷機政,與陛下體貌大臣之意,兩盡其美 可也。」帝善之,就令草《敕書》戒諭諸閫。權吏部侍郎兼 侍講,兼權直學士院。試吏部侍郎,陞侍讀,權兵部尚 書。時楮幣虧甚,行簡主行稱提之說,州縣希旨奉承, 貧富猜懼。應龍奏從民便,節用二說,行簡然之。兼吏 部尚書,選兵部兼中書舍人。三上章丐外,不允。兼給 事中兼吏部尚書。請外,詔免兼中書。拜端明殿學士、 簽書樞密院事,累辭。會正言郭磊卿有論疏,以端明 殿學士提舉洞霄宮。卒,年八十有一,贈資政殿學士、 銀青光祿大夫。應龍不躁不競,不激不隨,不妄薦士, 而亦無傷人害物之事,潮州之治,最可紀也。
黃榦
编辑按《宋史道學傳》:「榦字直卿,福州閩縣人。知漢陽軍,值 歲饑,糴客米發常平以賑。制置司下令,欲移本軍之 粟而禁其糴,榦報以乞,候榦罷然後施行。及援鄂州 例,十之一告糴於制司,荒政具舉,旁郡饑民輻輳,惠 撫均一,春暖願歸者給之糧,不願者結廬居之,民大 感悅。所至以重庠序,先教養。其在漢陽,即郡治後鳳」 栖山為屋,館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病乞 祠,主管武夷沖祐觀。尋起知安慶府。至則金人破光 山,而沿邊多警。安慶去光山不遠,民情震恐,乃請於 朝,城安慶以備戰守,不俟報,即日興工。城分十二料, 先自築一料,計其工費若干,然後委官吏、寓公士人 分料主之。役民兵五千人,人役九十「日,而計人戶產 錢起丁夫,通役二萬人,夫十日而罷。役者更番。暑月 月休六日,日午休一時,至秋漸殺其半榦日,以五鼓 坐於堂濠,砦官入聽命,以一日成算授之。」役某鄉民 兵若干,某鄉人夫若干,分布於某人料分,或搬運某 處土木,應副某料使用。某料民兵人夫,合當更代,合 散幾日錢米,俱受命畢,乃治府事,理民訟,接賓客,閱 士卒,會僚佐講究邊方利病,次則巡城視役,晚入書 院,講論經史,築城之杵,用錢監未鑄之鐵,事畢還之。 城成,會上元日張燈,士民扶老攜幼,往來不絕。有老 嫗百歲,二子輿之,諸孫從至府致謝。榦禮之命具酒 炙,且勞以金帛。嫗曰:「老婦之來,為一郡生靈謝耳,太 守之賜,非所冀也。」不受而去。是歲大旱,榦祈輒雨,或 未出。晨興登郡閣,望灊山再拜,雨即至。後二年,金人 破黃州沙窩諸關,淮東西皆震,獨安慶按堵如故。繼 而霖潦餘月,巨浸暴至,城屹然無虞。舒人德之,相謂 曰:「不殘於寇,不蹈於水,生汝者黃父也。」
洪遵
编辑按《宋史》本傳:「遵字景嚴,皓仲子也。歷徽猷閣直學士, 提舉太平興國宮。二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命其尚書 蘇保衡由海道窺二浙,朝廷以浙西副總管李寶禦 之。寶駐兵平江,守臣朱翌素與寶異,朝議以遵嘗薦 寶,乃命遵知平江。及寶以舟師擣膠西,凡資糧器械、 舟楫皆遵供億。寶成功而歸,遵之助為多。車駕幸金」 陵,禁衛士丐索無藝,他郡隨與不饜。至吳,乃相告曰: 「內翰在此,汝毋復然。」先是,朝廷慮商舶為賊得,悉拘 入官,既而不返,並海縣團萃巨艦及募水手、民兵,皆 縶留未得去。遵因對論之,以船還商,而聽水手自便, 吳人德之。孝宗即位,拜翰林學士承旨兼侍讀。
趙崇憲
编辑按《廣西通志》:「崇憲,字履常,汝愚子也。知靖江府,兼經 略安撫。靖江屬邑,土地肥,磽略等,而陽朔、脩仁、荔浦 賦獨倍。崇憲請加蠲減。詔遞損有差,三縣民立祠刻 石。有羅蔓洞者,歲寇鈔為暴,土人何嚮父子陰導之崇憲寘之法。因嚴民彝交通之禁,使邊民相什伍。寇 至則鳴鼓召眾,先後掩擊,俘獲者賞,不者有懲。先是」, 部內郡邑有警,輒移統府兵戍之,在宜州者百人,古 縣半之。崇憲謂根本單虛,非所以窒奸萌,乃於其地 各置兵如戍兵之數,而斂戍者以歸。邕為邊要害地, 自狄青平儂智高,所以設捍防者甚至,歲久寖弛,而 谿洞日彊。崇憲條上其議,朝廷頗采其言,然未盡用 也。其弟崇模,字履規,亦知靖江,有美聲。桂人張茂良 為《德政頌》,刻之灕山。
鄭作肅
编辑按:《蘇州府志》作肅,字恭先,郡人。宣和三年進士。歷通 判杭州。紹興五年,知常州。二十四年,知吉州。還朝,奏: 「郡中歲輸黃河竹索錢,河久陷偽境,錢何從歸,乞賜 蠲免。其他循襲以此等者,亦乞盡行除放。」高宗嘉納, 且諭丞相秦檜,稱獎再三。檜怒,諷以在任不法,興大 獄繩治之。逮吏及門,以檜殂得免。二十八年,知鎮江 府,嚴殺牛之禁,有牛奔至府治,果將就屠者,人皆異 之。三十二年冬,改知湖州。孝宗即位,手詔獎諭。隆興 二年,歲歉民貧,有生子不舉、棄於道路者,作肅令屬 官尋訪收取,又擇乳母為之保養,月給米一石贍之。 委請學官專蒞其事,條具事目,刻石州學,遂為此邦 著令。
詹體仁
编辑按《廣西通志》:「體仁,字元善,建寧浦城人。知靖江府,開 十縣稅錢二萬四千蠲,雜賦八千。體仁少從朱熹學, 以存誠慎獨為主。嘗言居官蒞民之法,盡心平心而 己。盡心則無愧,平心則無偏。」世服其確論。
張栻
编辑按《廣西通志》:「栻字敬夫,漢州綿竹人,丞相浚子也。作 《希顏錄》,以聖賢自期。為講官,講《葛覃》詩,孝宗傾聽之。 以論張說面責宰相,出知袁州,退而家居者累年。起 知靖江府,經略安撫廣南西路。所部荒殘多盜栻。至 簡州兵,汰穴補闕,籍諸州黥卒伉健者為效用。日習 月按,申嚴保伍法,諭谿峒渠豪,弭怨睦鄰,毋相殺掠。」 於是群蠻帖服。朝廷買馬橫山,歲久弊滋,邊民告病, 而馬不時至。栻究其利病六十餘條奏革之。諸蠻感 悅,爭以善馬。至栻以公暇繕堯山、虞山祠,時與賓佐 臨眺山水,其留題頗多,有《勸農詩》二十四章。孝宗聞 栻治行,詔特進,授直寶文閣。
吳獵
编辑按《長沙府志》:「獵,醴陵人。登進士第。劉焞經略廣西,辟 準備差遣。除鬱林賊。光宗召試,官正字。上疏請覲重 華宮,辭甚切。陳傅良去國,嚴語挽之。寧宗立,遷校書 郎。讜諭危辭諫移御亂政,駁史浩諡,請張浚配享,請 召義士,保屯兵,輸米以備金人。隨除秘閣脩撰,知江 陵府。金人圍襄、德、竟陵,分道夾擊,金人遁去。值西土」 告警,充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撫綏之。嘉定 中,召還,卒,家無餘貲,諡「文定。」蜀人思其政,畫像祠之。 初,獵從張栻學,朱熹會栻於潭,獵從之游,充嶽麓山 長。有《畏齋文集》、奏議六十卷。
陳天麟
编辑按《宣城縣志》:「天麟,字季陵,幼警悟,日誦數千言。紹興 戊辰,擢進士第,調廣德簿。歲饑,乞糴賑,民請代為郡 將。書詣部使者,得粟數千斛,召對稱旨,除太平教授。 未幾,以國子正召,遷太學博士,累官集賢殿修撰。由 饒州改知襄陽。修治樓堞,募忠義軍,浚古眢河,察城 中奸細,誅之。朝旨嘉獎,改知贑州。時茶商寇贑、吉間」, 乃預為守備,民恃以安。江西憲臣辛棄疾討賊,天麟 給餉補軍,所俘獲送贑獄,餘黨並從末減。事平,棄疾 奏「今成功」,寔天麟方略也。治郡不用威刑,訟清簡。未 幾罷,復集英殿修撰,卒。天麟豪爽重義,尤厚鄉曲,尺 牘多親劄,詞旨粲然。晚益苦學,著有《易三傳》《西漢》《南 北史》《左氏綴節》《梅許昌公年譜》,詩三千餘篇,號「攖寧 居士。集」子五人:木禾、穡、格、植。
葉衡
编辑按《武進縣志》:衡乾道初知常州。時郡縣大水,衡遽開 倉出穀賑之。吏懼譴,請疏聞,衡曰:「若上須報,是棄民 也。且儲粟正備緩急,寧得罪忍民饑死耶?」會有疫癘, 衡單騎命醫自隨,案行廬室,視其飲食居處,親問疾 苦,致醫藥,由是一郡得全。
張貴謨
编辑按《武進縣志》:「貴謨,字子智,慶元時知常州。春夏間,疫 氣大作,病者十室而九。張多良藥,分諸坊曲散給,而 求者絕少,頗以為疑。詢於人,皆云郡東嶽行宮後有 一殿,奉事瘟神,四巫執其柄,凡有疾者必使求禱,戒 令不得服藥,故雖散給而不敢請。張心殊不樂。他日 至祠問瘟廟所在,時,老弱婦人祈賽填咽,見使君來」, 爭來環視。張指其中像袞冕者為何神?巫曰:「太歲靈 君。」又指左右數軀擎足怒目戟手者曰:「此何神?」曰:「瘟 司神。」張曰:「神人一也,貴賤高卑,當有禮度。今以太歲 為尊,冠冕正坐,而侍其側者,顧失禮如此,於義安在即拘四巫還府,而選健卒二十,飲以酒,使往擊碎諸 像以供器,分諸剎。時薦福寺被焚,未有佛,乃折屋付 僧使營之,掃空其處,杖四巫而出。蚩蚩之氓意張,且 貽奇譴,然民益瘳,習俗稍革。未幾,召入為御史郎。
方岳
编辑按《祁門縣志》:「岳字巨山,七歲能賦詩。紹定五年,漕試 及別院試,皆首選,廷試甲科第七,調南康軍及滁州 教授,除淮東安撫司幹官。高郵軍卒鬨,以制命往易, 置其事,戮首惡數人,一城帖然。制置司趙葵曰:『儒者 知兵,吾巨山也』。秩滿,進禮、兵部駕閣,添差淮東制司 幹官。丁憂。先是,史嵩之在鄂渚,王楫畫江脅和,嵩之」 主和議。岳嘗代葵書槁,語侵嵩之,嵩之以此怒岳。服 闋,嵩之入相,差充刑、工部駕閣嗾,言者論岳閒居四 年。及范鍾為左丞相,以禮、兵部、駕閣召。岳尋除大學 正兼景獻府教授。輪對,首言:「化瑟雖更,聖心未一。謂 之剛果,時而陰柔;謂之清明,時而陰晦。殫土木以彰 寵賂,何以訓吏廉?任環列以示昵私,何以杜憸?」謁奏 畢,言東西閫和戰之議,及代書掇怒之由,上再三嘉 嘆。淳祐六年,遷宗學博士,疏謂:「丙午為自古厄運,考 之國朝,則是李邦彥從吉之年,燭武已老,丐骸而去, 幸也。王陵少戇,不知誰可代之,萬一當餽之思,慨然 有不如之嘆,則天下事不可勝諱。」是歲淳祐六年丙 午,謂嵩之行將服闋,「范鍾以老去游,似如王陵之戇, 無以為繼也。」其言亦深切矣。通講榮邸。先是,講官日 至客次,侍講岳持不可,王與芮甚敬之。七年,除祕書 郎。方掃革省中舊弊,適趙葵以元樞出督,辟充行府 參議官,遂以宗正丞權工部郎官。在行,始至,則以祀 祭違禮,與同僚辯論不合,丐去,葵不許。葵出行邊,岳 自言之朝,丐祠差南康軍。郡故當左蠡之衝,風濤險 惡,置閘以便泊舟,湖廣總領所綱梢據閘口邀民錢 萬,始得入閘。民船有覆溺者,岳取綱梢榜之百京湖 閫兼總領賈似道怒,謂無體統,移文令岳具析。岳怒 謂:湖廣總領所豈可於江東郡尋體統?大書判數百 語,有曰:「豈不知天地間有一方。」岳還其文,似道益不 堪,遂劾諸朝。朝不直似道,因兩易岳知邵武軍,力丐 祠,丐罷,不許。未至邵武二百里,洞寇作,馳急足榜諭 之,寇知威名,迎拜車下而散。郡六,廖姓,峒丁派也。廖 教授復之與洞表裏,殺人殖貨,為郡梗。岳奏竄廖復 之,而誅廖宗禹。復之等多貲先為計,奏格不下。三上 疏丐去,未報,即拜章交郡印與次官行。既歸,然後得 旨,改知饒州。未上罷。起知寧國府,未上罷。越七載,起 知袁州,尋除吏部尚左郎官。無何,丁大全當國,以先 求舉剡,不從,怒岳屬沿江副閫袁玠劾岳。及賈似道 相,起知撫州。岳辭,已題廢印曆,似道與再給,盡復元 官,然非真能釋憾,竟寢新命。卒年六十四,官朝散大 夫。自謂「秋崖氣貌清古,詩文不用古律,以意為之,語 或天出。」有《秋崖小稿、重修南北史》一百七十卷。
元
编辑觀音奴
编辑按《元史良吏傳》:「觀音奴,字志能,唐兀人氏,居新州,登 泰定四年進士第,由戶部主事再轉而知歸德府。廉 明剛斷,發擿如神。民有銜冤不直者,雖數十年前事, 皆千里奔走來訴,觀音奴立為剖決,一日悉清。彰德 富商任甲,抵雎陽,驢斃,令郗乙剖之,任以怒毆郗,經 宿而死。郗有妻王氏,妾孫氏,孫訴於官,官吏納任賄」, 謂郗非傷死,反抵孫罪,置之獄。王來訴冤,觀音奴立 破械出孫於獄,呼府胥語之曰:「吾為文具香幣,若為 吾以郗事禱諸城隍神,令神顯於吾。」有雎陽小吏亦 預郗事,畏觀音奴嚴明,且懼神顯其事,乃以任所賂 鈔陳首曰:「郗實傷死,任賂上下匿其實,吾亦得賂,敢 以首。」於是罪任商而釋孫妾。寧陵豪民楊甲,夙嗜王 乙田三頃不能得,值王以饑,攜其妻就食淮南,而王 得疾死。其妻還,則田為楊據矣。王妻訴之官,楊行賄, 偽作文憑曰:「王在時已售我。觀音奴」,令王妻挽楊同 就崔府君神祠質之。楊懼神之靈,先期以羊酒浼巫, 囑神勿泄其事。及王與楊詣祠質之,果無所顯明。觀 音奴疑之,召巫詰問,巫吐其實曰:「楊以羊酒浼我」,囑 神曰:「我實據王田,幸神勿泄也。」觀音奴因訊得其實, 坐楊罪,歸其田。王氏責神而撤其祠。亳州有蝗食民 禾,觀音奴以事至,亳民以蝗訴,立取蝗向天祝之,以 水研碎而飲,是歲蝗不為災。後陞為都水監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