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百七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七十四卷目錄
政事部名臣列傳四
周四
韓起 魏舒
屈建 蒍掩
伍舉 沈諸梁
申不害 公孫鞅
漢
郅都 田仁
任安 胡建
杜延年 杜緩
尹賞〈子立〉 蕭育
蕭咸 蕭由
何武
官常典第七百七十四卷
政事部名臣列傳四
编辑周四
编辑韓起
编辑按《左傳》,襄公七年冬十月,晉韓獻子告老。公族穆子 有廢疾,將立之,辭曰:「『《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又曰: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無忌不才,讓其可乎』?請立起也。 與田蘇游而曰:『好仁。《詩》曰:『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 聽之,介爾景福』。恤民為德,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參和 為仁。如是則神聽之,介福降之,立之不亦可乎』?」庚戌, 使宣子朝,遂老。晉侯謂韓無忌仁,使掌公族大夫。 九年夏,韓起少於欒黶,而欒黶、士魴上之,使佐上軍。 十三年夏,晉侯蒐於綿上以治兵。使韓起將上軍, 辭以趙武。又使欒黶辭曰:「臣不如韓起,韓起願上趙 武。君其聽之。」使趙武將上軍,韓起佐之。二十六年 冬,晉韓宣子聘于周。王使請事。對曰:「晉士起將歸時 事於宰旅,無他事矣。」王聞之曰:「韓氏其昌阜於晉乎? 辭不失舊。」二十七年夏,宋向戍善於趙文子,又善 於令尹子木,欲弭諸侯之兵以為名,如晉,告趙孟。趙 孟謀於諸大夫,韓宣子曰:「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小 國之大菑也。將或弭之,雖曰不可,必將許之。弗許,楚 將許之,以召諸侯,則我失為盟主矣。」晉人許之。昭 公二年春,晉侯使韓宣子來聘,且告為政而來見,禮 也。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 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公享之。季 武子賦《綿》之卒章,韓子賦《角弓》,季武子拜,曰:「敢拜子 之彌縫敝邑,寡君有望矣。」武子賦《節》之卒章,既享,宴 于季氏,有嘉樹焉。宣子譽之。武子曰:「宿敢不封殖此 樹,以無忘《角弓》。」遂賦《甘棠》。宣子曰:「起不堪也,無以及 召公。」宣子遂如齊納幣,見子雅。子雅召子旗,使見宣 子。宣子曰:「非保家之主也,不臣。」見子尾。子尾見彊,宣 子謂之如子旗。大夫多笑之,唯晏子信之,曰:「夫子,君 子也。君子有信,其有以知之矣。」自齊聘於衛,衛侯享 之北宮。文子賦《淇澳》,宣子賦《木瓜》。七年秋八月,衛 襄公卒。晉大夫言於范獻子曰:「衛事晉為睦,晉不禮 焉,庇其賊人而取其地,故諸侯貳。」《詩》曰:「鴒在原,兄 弟急難。」又曰:「『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兄弟之不睦,於是 乎不弔。況遠人,誰敢歸之?今又不禮於衛之嗣,衛必 叛我,是絕諸侯也。」獻子以告韓宣子,宣子說,使獻子 如衛弔,且反戚田。十六年三月,晉韓起聘於鄭,鄭 伯享之。宣子有環,其一在鄭商。宣子謁諸鄭伯,子產 弗與,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大叔子羽謂 子產曰:「韓子亦無幾,求晉國亦未可以貳晉國,韓子 不可偷也。若屬有讒人交鬥其間,鬼神而助之以興 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愛於一環?其以取憎於大 國也?盍求而與之?」子產曰:「吾非偷晉,而有二心,將終 事之,是以弗與忠信故也。僑聞君子非無賄之難立, 而無令名之患。僑聞為國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難,無 禮以定其位之患。夫大國之人,令於小國而皆獲其 求,將何以給之?一共一否,為罪滋大。大國之求,無禮 以斥之,何饜之有?吾且為鄙邑,則失位矣。若韓子奉 命以使而求玉焉,貪淫甚矣,獨非罪乎?出一玉以起 二罪,吾又失位,韓子成貪,將焉用之?且吾以玉賈罪, 不亦銳乎?韓子買諸賈人,既成賈矣,商人曰:「必告君 大夫。」韓子請諸子產,曰:「日起請夫環,執政弗義,弗敢 復也。今買諸商人。」商人曰:「必以聞,敢以為請。」子產對 曰:「昔我先君桓公,與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 殺此地,斬之蓬蒿藜藿,而共處之。世有盟誓,以相信 也。曰:『爾無我叛,我無強賈,毋或丐奪。爾有利市寶賄, 我勿與知。恃此質誓,故能相保,以至於今。今吾子以 好來辱,而謂敝邑強奪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 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諸侯,必不為也。若大國令 而共無藝,鄭鄙邑也,亦弗為也。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韓子辭玉,曰:「起不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 辭之!」夏四月,鄭六卿餞宣子於郊。宣子曰:「二三君子 請皆賦,起亦以知《鄭志》。」子齹賦《野有蔓草》,宣子曰:「孺 子善哉!吾有望矣。」子產賦《鄭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 也。」子大叔賦《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於他人 乎?」子大叔拜。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不有是事,其能 終乎?」子游賦《風雨》,子旗賦《有女同車》,子柳賦《蘀兮》,宣 子喜曰:「鄭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貺?起賦不出鄭 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數世之主也,可以無懼矣。」 宣子皆獻馬焉,而賦《我將》。子產拜,使五卿皆拜,曰:「吾 子靖亂,敢不拜德?」宣子私覲於子產,以玉與馬,曰:「子 命起,舍夫玉,是賜我玉而免吾死也。敢不藉手以拜!」
二十八年秋,晉韓宣子卒。
魏舒
编辑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四月,欒盈帥曲沃之甲,因魏 獻子以畫入絳。初,欒盈佐魏莊子於下軍,獻子私焉, 故因之。二十五年,晉侯使魏舒、宛沒逆衛侯。昭 公元年,晉中行穆子敗無終及群狄於太原,崇卒也。 將戰,魏舒曰:「彼徒我車,所遇又阨,以什共車,必克。困 諸阨,又克。請皆卒自我始。」乃毀車以為行,五乘為三 伍。荀吳之嬖人不肯即卒,斬以徇,為五陳以相離,兩 於前,伍於後,專為右角,參為左角,偏為前拒以誘之。 翟人笑之,未陳而薄之,大敗之。二十八年秋,晉韓 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分羊舌 氏之田以為三縣,司馬彌牟為鄔大夫,賈辛為祁大 夫,司馬烏為平陵大夫,魏戊為梗陽大夫,知徐吾為 塗水大夫,韓固為馬首大夫,孟丙為盂大夫,樂霄為 銅鞮大夫,趙朝為平陽大夫,僚安為楊氏大夫。謂賈 辛、司馬烏為有力於王室,故舉之。謂知徐吾、趙朝、韓 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職能守業者也。其四人者,皆受 縣而後見於魏子,以賢舉也。魏子謂成鱄:「吾與戊也, 縣人其以我為黨乎?」對曰:「何也?戊之為人也,遠不忘 君,近不偪同,居利思義,在約思純,有守心而無淫行, 雖與之縣,不亦可乎?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 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夫 舉無他,唯善所在,親疏一也。《詩》曰:『唯此文王,帝度其 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 國,克順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 子。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 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遍 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九德不愆, 作事無悔。故襲天祿,子孫賴之。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所及其遠哉』!」賈辛將適其縣,見於《魏子》,《魏子》曰:「辛來! 昔叔向適鄭,鬷蔑惡欲觀叔向從,使之收器者而往, 立於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將飲酒,聞之曰:『必鬷明也』。 下執其手以上,曰:『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 不笑。御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賈大夫曰: 『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今子少 不颺,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 遂如故知。今女有力于王室,吾是以舉。女行乎?敬之 哉!毋墮乃力』』。」仲尼聞魏子之舉也,以為義,曰:「近不失 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又聞其命賈辛也,以為忠。《詩》 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魏子之舉也義,其命也 忠,其長有後於晉國乎!」冬,梗陽人有獄,魏戊不能 斷,以獄上其大宗,賂以女樂。魏子將受之。魏戊謂閻 沒、女寬曰:「主以不賄聞於諸侯,若受梗陽人,賄莫甚 焉。吾子必諫。」皆許諾。退朝,待於庭。饋入,召之。比置,三 歎。既食,使坐。魏子曰:「吾聞諸伯叔諺曰:『唯食忘憂』。吾 子置食之間三歎,何也?」同辭而對曰:「或賜二小人酒, 不夕食,饋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歎。」中置自咎曰:「豈 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歎。」及饋之畢,願以小人 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獻子辭《梗陽人》二十 九年秋,龍見於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 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對曰:「人實不 知,非龍實知。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獻 子曰:「是二氏者吾亦聞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謂也?」對 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 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 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故帝 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乘龍, 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有 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 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 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懼 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獻子》曰:「今何故無之?」對曰: 「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職則死, 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泯棄之物,乃 坻伏,鬱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 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元冥,土正曰 后土。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其《大 有》曰:「飛龍在天」;其夬曰:「亢龍有悔。」其《坤》曰:「見群龍無 首,吉。」《坤》之《剝》曰:「龍戰于野,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獻 子曰:「社稷五祀,誰氏之五官也?」對曰:「少皞氏有四叔, 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 為蓐收,修及熙為元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 祀也。顓頊氏有子曰犁,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 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 來祀之。三十二年秋八月,王使富辛與石張如晉, 請城成周。天子曰:「天降禍于周,俾我兄弟並有亂心, 以為伯父憂。我一二親昵甥舅,不皇啟處,於今十年, 勤戍五年,余一人無日忘之,閔閔焉如農夫之望歲, 懼以待時。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 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則余一人有大願 矣。昔成王合諸侯,城成周以為東都,崇文德焉。今我 欲徼福假靈于成王,修成周之城,俾戍人無勤,諸侯 用寧,蝥賊遠屏,晉之力也。其委諸伯父,使伯父實重 圖之。俾我一人無徵怨于百姓,而伯父有榮施,先王 庸之。」范獻子謂魏獻子曰:「與其戍周,不如城之。天子 實云:雖有後事,晉勿與知可也。從王命以紓諸侯,晉 國無憂。是之不務,而又焉從事?」魏獻子曰:「善。」使伯音 對曰:「天子有命,敢不奉承」,以奔告于諸侯,遲速衰序, 於是焉在。冬十一月,晉魏舒、韓不信如京師,合諸侯 之大夫于狄泉尋盟,且令城成周。魏子南面。衛彪徯 曰:「魏子必有大咎,干位以令大事,非其任也。《詩》曰:『敬 天之怒,不敢戲豫。敬天之渝,不敢馳驅』。況敢干位以 作大事乎?」己丑,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揣高卑,度厚 薄,仞溝洫,物土方,議遠邇,量事期,計徒庸,慮材用,書 餱糧,以令役於諸侯。屬役賦丈書,以授帥,而效諸劉 子。韓簡子臨之,以為成命。定公元年春,王正月辛 巳,晉魏舒合諸侯之大夫于狄泉,將以城成周。魏子 涖政。衛彪徯曰:「將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義也。大事 奸義,必有大咎。晉不失諸侯,魏子其不免乎!」是行也, 魏獻子屬役於韓簡子,及原壽,過而田于大陸,焚焉。 還,卒於甯。范獻子去其柏槨,以其未復命而田也。
屈建
编辑按《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冬,楚復使薳子馮為令尹,公 子齮為司馬,屈建為莫敖。二十三年夏,屈建從陳 侯圍陳。二十五年秋七月,楚薳子馮卒,屈建為令 尹,屈蕩為莫敖。舒鳩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離 城,吳人救之,子木遽以右師先子疆,息桓、子捷、子駢、 子盂帥左師以退。吳人居其間七日,子疆曰:「久將墊 隘,隘乃禽也。不如速戰。請以其私卒誘之,簡師陳以 待我。我克則進,奔則亦視之,乃可以免。不然,必為吳 禽。」從之。五人以其私卒先擊吳師。吳師奔,登山以望, 見楚師不繼,復逐之,傅諸其軍。簡師會之,吳師大敗。 遂圍舒鳩,舒鳩潰。八月,楚滅舒鳩。十二月,楚子以滅 舒鳩賞子木。辭曰:「先大夫,蒍子之功也。以與蒍掩。」 《二十七年》宋向戍善於趙文子,又善於令尹子木。欲 弭諸侯之兵以為名。如晉,告趙孟,晉人許之。如楚,楚 亦許之。如齊,齊人許之。告於秦,秦亦許之。皆告於小 國,為會於宋。五月甲辰,晉趙武至於宋。丙午,鄭良霄 至。六月丁未朔,宋人享趙文子。戊申,叔孫豹、齊慶封、 陳須無、衛石惡至。甲寅,晉荀盈從趙武至。丙辰,邾悼 公至。壬戌,楚公子黑肱先至,成言於晉。丁卯,宋向戍 如陳,從子木成言於楚。戊辰,滕成公至。子木謂向戍, 請晉、楚之從,交相見也。庚午,向戍復於趙孟。趙孟曰: 「晉、楚,齊、秦匹也。晉之不能於齊,猶楚之不能於秦也。 楚君若能使秦君辱於敝邑,寡君敢不固請於齊。」壬 申,左師復言於子木,子木使驛謁諸王。王曰:「釋齊、秦, 他國請相見也。」秋七月戊寅,左師至。是夜也。趙孟及 子晳盟,以齊言。庚辰,子木至自陳。陳孔奐、蔡公孫歸 生至曹。許之大夫皆至。以藩為軍,晉、楚各處其偏。伯 夙謂趙孟曰:「楚氛甚惡,懼難。」趙孟曰:「吾左還入於宋, 若我何?」辛巳,將盟於宋西門之外。楚人衷甲、伯州犁 曰:「合諸侯之師,以為不信,無乃不可乎?夫諸侯望信 於楚,是以來服。若不信,是棄其所以服諸侯也。」固請 釋甲。子木曰:「晉、楚無信久矣,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 用有信?」大宰退,告人曰:「令尹將死矣,不及三年,求逞 志而棄信,志將逞乎?志以發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 參以定之。信亡,何以及三?」晉、楚爭先。晉人曰:「晉固為 諸侯盟主,未有先晉者也。」楚人曰:「子言晉、楚匹也。若 晉常先,是楚弱也。且晉、楚狎主諸侯之盟也久矣,豈 專在晉?」叔向謂趙孟曰:「諸侯歸晉之德,只非歸其尸 盟也。子務德,無爭先。且諸侯盟小國,固必有尸盟者。 楚為晉細,不亦可乎?」乃先楚人。書「先晉」,晉有信也。壬 午,宋公兼享晉、楚之大夫,趙孟為客。子木與之言,弗 能對,使叔向侍言焉,子木亦不能對也。乙酉,宋公及 諸侯之大夫盟於蒙門之外。子木問於趙孟曰:「范武 子之德何如?」對曰:「夫子之家事治言,於晉國無隱情其祝史陳信於鬼神無愧辭。」子木歸以語王,王曰:「尚 矣哉!能歆神人,宜其光輔五君,以為盟主也。」子木又 語王曰:「宜晉之伯也。有叔向以佐其卿,楚無以當之, 不可與爭。」二十八年冬十二月,楚屈建卒,趙文子 喪之,如同盟,禮也。
蒍掩
编辑按《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楚蒍掩為司馬,子木使庀賦, 數甲兵,甲午,蒍掩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辨京陵,表 淳鹵,數疆潦,規偃豬,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 賦,賦車籍馬,賦車兵徒卒甲楯之數,既成,以授子木, 禮也。十二月,楚子以滅舒鳩賞子木,辭曰:「先大夫 蒍子之功也。」以與蒍掩。三十年秋,楚公子圍殺大 司馬《蒍掩》,而取其室。申無宇曰:「王子必不免。善人,國 之主也。王子相楚國,將善,是封殖而虐之,是禍國也。 且司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體也。絕民之主,去身之 偏,艾王之體,以禍其國,無不祥大焉。何以得免?」
伍舉
编辑按《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初,楚伍參與蔡大師子朝友, 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也。伍舉娶於王子牟,王子牟 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舉實送之。伍舉奔鄭,將遂奔 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 聲子曰:『子行也,吾必復子』。」及宋向戍將平晉、楚,聲子 通使於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 「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 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子木曰:「夫獨無族姻乎?」對曰:「雖有,而用楚材實多。歸 生聞之,善為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賞僭則懼及淫 人,刑濫則懼及善人。若不幸而過,寧僭無濫;與其失 善,寧其利淫。無善人則國從之。《詩》曰:『人之云亡,邦國 殄瘁』。」無善人之謂也。故《夏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 經。」懼失善也。《商頌》有之曰:「不僭不濫,不敢怠皇命于 下國,封建厥福。」此湯所以獲天福也。古之治民者,勸 賞而畏刑,恤民不倦。賞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將賞, 為之加膳;加膳則飫賜,此以知其勸賞也;將刑,為之 不舉;不舉則徹樂,此「以知其畏刑也;夙興夜寐,朝夕 臨政,此以知其恤民也。三者禮之大節也,有禮無敗。 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於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 楚國,不可救療,所謂不能也。」子儀之亂,析公奔晉,晉 人寘諸戎車之殿,以為謀主。《繞角》之役,晉將遁矣。析 公曰:「楚師輕窕,易震蕩也。若多鼓鈞聲,以夜軍之,楚 師必遁。」晉人從之,楚師宵潰。晉遂侵蔡,襲沈,獲其君。 敗申、息之師於桑隧,獲申麗而還。鄭於是不敢南面。 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雍子之父兄譖。雍子,君與 大夫不善是也。雍子奔晉,晉人與之鄐,以為謀主。《彭 城》之役,晉、楚遇於靡角之谷,晉將遁矣。雍子發命於 軍曰:「歸老幼,反孤疾,二人役,歸一人。簡兵」蒐乘,秣馬 蓐食,師陳焚次。明日將戰,行歸者而逸楚囚,楚師宵 潰。晉降彭城而歸諸宋,以魚石歸。楚失東夷,子辛死 之,則雍子之為也。子反與子靈爭夏姬,而雍害其事, 子靈奔晉,晉人與之邢,以為謀主,扞禦北狄,通吳於 晉,教吳叛楚,教之乘車,射御驅侵,使其子狐庸為吳 行人焉。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楚罷於奔命, 至今為患,則子靈之為也。若敖之亂,伯賁之子賁皇 奔晉,晉人與之苗,以為謀主。鄢陵之役,楚晨壓晉軍 而陳,晉將遁矣。苗、賁皇曰:「楚師之良,在其中軍王族 而已。若塞井夷竈,成陳以當之,欒、范易行以誘之,中 行、二郤必克,二穆吾乃四萃於其王族,必大敗之。」晉 人從之,楚「師大敗。王夷師熸、子反死之。鄭叛吳興,楚 失諸侯,則苗賁皇之為也。」子木曰:「是皆然矣。」聲子曰: 「今又有甚於此。椒舉娶於申公子牟,子牟得戾而亡 君。大夫謂椒舉女,實遣之。懼而奔鄭,引領南望曰:『庶 幾赦余,亦弗圖也』。今在晉矣,晉人將與之縣,以比叔 向。彼若謀害楚國,豈不為患?」子木懼,言諸王益其爵 祿而復之。聲子使椒鳴逆之。昭公元年冬十一月 己酉,楚公子圍至,入問王疾,縊而弒之。葬王於郟,謂 之郟敖。使赴於鄭,伍舉問應為後之辭焉。對曰:「寡大 夫圍。」伍舉更之曰:「共王之子圍為長。」四年春王正 月,許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鄭伯復田江南,許男與 焉。使椒舉如晉求諸侯,二君待之。椒舉致命曰:「寡君 使舉曰『日君有惠』。」賜盟於宋,曰:「晉、楚之從,交相見也。 以歲之不易,寡人願結驩於二三君,使舉請間君。若 苟無四方之虞,則願假寵以請於諸侯。」晉侯使叔向 對曰:「寡君有社稷之事,是以不獲。《春秋》時見諸侯,君 實有之,何辱命焉。」椒舉遂請昏,晉侯許之。六月丙 午,楚子合諸侯於申,椒舉言於楚子曰:「臣聞諸侯無 歸,禮以為歸。今君始得諸侯,其慎禮矣。霸之濟否,在 此會也。夏啟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 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蒐,康有酆宮之朝,穆有塗山 之會,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君其何用? 宋向戍、鄭公孫僑在,諸侯之良也,君其選焉。」王曰:「吾 用齊桓。」王使問禮於左師與子產,左師曰:「小國習之大國用之,敢不薦聞?」獻公合諸侯之禮六,子產曰:「小 國共職,敢不薦守?」獻伯、子、男會公之禮六,君子謂合。 左師善守先代,子產善相小國。王使椒舉侍於後以 規過,卒事不規。王問其故,對曰:「《禮》吾未見者有六焉, 又何以規?宋?」大子佐後至,王田於武城,久而弗見,椒 舉請辭焉。王使往曰:「屬有宗祧之事於武城,寡君將 墮幣焉,敢謝。」後見徐子,吳出也,以為貳焉。故執諸申 楚子,示諸侯侈。椒舉曰:「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 諸侯禮也,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 之;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周幽為大室之盟,戎狄 叛之:皆所以示諸侯汰也,諸侯所由棄命也。今君以 汰,無乃不濟乎?」王弗聽。子產見左師,曰:「吾不患楚矣。 汰而愎諫,不過十年。」左師曰:「然。不十年侈,其惡不遠, 遠惡而後棄;善亦如之,德遠而後興。」秋七月,楚子 以諸侯伐吳。宋大子、鄭伯先歸。宋華費遂、鄭大夫從。 使屈申圍朱方。八月甲申,克之。執齊慶封而盡滅其 族。將戮慶封。椒舉曰:「臣聞無瑕者可以戮人。慶封唯 逆命,是以在此,其肯從於戮乎?播於諸侯,焉用之?」王 弗聽,負之斧鉞,以徇於諸侯。使言曰:「無或如齊慶封, 弒其君,弱其孤,以盟其大夫。」慶封曰:「無或如楚共王 之庶子圍,弒其君,兄之子麇而代之,以盟諸侯。」王使 速殺之。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御璧,士袒與櫬從 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 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 按《楚語》,湫舉娶於申公子牟,子牟有罪而亡。康王以 湫舉為遣之。湫舉奔鄭,將遂奔晉。蔡聲子將如晉,遇 之於鄭郊,饗之以璧。侑曰:「子尚、良食二先,子其皆相。 子尚能事晉君,以為諸侯主。」辭曰:「非所願也。若得歸 國於楚,死且不朽。」聲子曰:「子尚良食,吾歸。」子湫舉降, 三拜,納其乘馬。聲子受之。還見令尹子木。子木與之 語曰:「子雖兄弟與晉,然蔡吾甥也。二國孰賢?」對曰:「晉 卿不若楚,其大夫則賢,其大夫皆卿才也。若杞梓皮 革焉,楚實遺之,雖楚有材,不能用也。」子木曰:「彼有公 族甥舅,若之何其遺之材也?」對曰:「昔令尹子元之難, 或譖王孫啟於成王,王弗是。王孫啟奔晉,晉人用之。 及城濮之役,晉將遁矣,王孫啟與於軍事,謂先軫曰: 『是師也,唯子玉欲之,與王心違。故唯東宮與西廣實 來。諸侯之從者畔者半矣,若敖氏離矣,楚師必敗,何 故去之』?先軫從之,大敗楚師,則王孫啟之為也。昔莊 王方弱,申公子儀父為師,王子燮為傅,使師崇、子孔 帥師以伐舒燮及儀父施二帥而分其室。師還至,則 以王如廬,廬戢黎殺二子而復王。或譖析公臣於王, 王弗是,析公奔晉,晉人用之。」寶讒敗楚,使不規東夏, 則析公之為也。昔雝子之父兄譖雝子於恭王,王弗 是,雝子奔晉,晉人用之。及鄢之役,晉將遁矣,雝子與 於軍事,謂欒書曰:「楚師可料也,在中軍王族而已。若 易中下,楚必歆之。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敗其左 右,則三萃以攻其王族,必大敗之。」欒書從之,大敗楚 師。王親面傷,則《雝子》之為也。昔陳公子夏為御叔,取 於鄭穆公,生子南。子南之母亂陳而亡之,使子南戮 於諸侯。莊王既以夏氏之室賜申公、巫臣,則又畀之。 子反卒於襄老,襄老獲於邲,二子爭之未有成。恭王 使巫臣聘於齊,以夏姬行,遂奔晉。晉人用之,實通吳。 晉使其子狐庸為行人於吳,而教之射御,道之伐楚, 至於今為患,則申公、巫臣之為也。今湫舉取於王子 牟,子牟得辠而亡,執政弗是。謂湫舉曰:「女實遺之。」彼 懼而奔鄭,緬「『然引領南望曰:庶幾赦吾辠,又弗圖也』。 乃遂奔晉,晉人又用之矣。彼若謀楚,其亦必有豐敗 也哉!」子木愀然曰:「夫子何如?召之其來乎?」對曰:「亡人 得生,又何不來為?」子木曰:「不來則若之何?」對曰:「夫子 不居矣,《春秋》相事,以還軫於諸侯。若資東陽之盜使 殺之,其可乎?不然,不來矣。」子木曰:「不可。我為楚卿,而 賂盜以賊一夫於晉,非義也。子為我召之,吾倍其室。」 乃使湫鳴召其父而復之。 靈王為章華之臺,與伍 舉升焉,曰:「臺美夫!」對曰:「臣聞國君服寵以為美,安民 以為樂,聽德以為聰,致遠以為明。不聞其以土木之 崇高、彤鏤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囂庶為樂。不 聞其以觀大、視、侈淫色以為明,而以察清濁為聰也。」 先君莊王為《匏居》之臺,高不過望國氛,大不過容宴 豆,木不妨守備,用不煩官府,民不廢時務,官不易朝 常。問誰宴焉,則宋公、鄭伯。問誰相禮,則華元、駟騑。問 誰贊事,則陳侯、蔡侯、許男、頓子,其大夫侍之。先君是 以除亂克敵,而無惡於諸侯。今君為此臺也,國民罷 焉,財用盡焉,年穀敗焉,百官煩焉。舉國留之,數年乃 成。願得諸侯與始升焉。諸侯皆距,無有至者。而後使 太宰啟疆請於魯侯,懼之。以蜀之役而僅得以來,使 富都那豎贊焉,而使長鬣之士相焉,臣不知其美也。 夫美也者,上下、內外、小大、遠邇,皆無害焉。故曰:美。若 於目觀則美,縮於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 民也,「胡美之為?」夫君國者,將民之與處,民實瘠矣,君 安得肥?且夫私欲弘侈,則德義鮮少,德義不行,則邇者騷離,而遠者距違。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 正,而以伯子男為師旅。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於 遠近,而小大安之也。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 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矣,安用目觀?故 先王之為臺榭也,榭不過講軍實,臺不過望氛祥。故 榭度於大卒之居,臺度於臨觀之高。其所不奪穡地, 其為不匱財用,其事不煩官業,其日不廢時務。瘠磽 之地,於是乎為之;城守之木,於是乎用之;官寮之暇, 於是乎臨之;四時之隙,於是乎成之。故《周詩》曰:「經始 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 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夫為臺榭,將以教民利也, 不知其以匱之也。若君謂此臺美而為之正,楚其殆 矣。
沈諸梁
编辑按《左傳定公五年》:葉公諸梁之弟后臧,從其母於吳, 不待而歸,葉公終不正視。《哀公十六年》,楚大子建 之遇讒也,自城父奔宋,又辟華氏之亂於鄭,鄭人甚 善之。又適晉,與晉人謀襲鄭,乃求復焉,鄭人復之如 初。晉人使諜於子木,請行而期焉。子木暴虐於其私 邑,邑人訴之,鄭人省之,得晉諜焉,遂殺子木。其子曰 「勝在吳。」子西欲召之。葉公曰:「吾聞勝也詐而亂,無乃 害乎?」子西曰:「吾聞勝也信而勇,不為不利。舍諸邊,竟 使衛藩焉。」葉公曰:「周仁之謂信,率義之謂勇。吾聞勝 也,好復言而求死。士殆有私乎?復言非信也;期死非 勇也。子必悔之。」弗從。召之,使處吳。竟為白公請伐鄭。 子西曰:「楚未節也,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請許之。未 起師,晉人伐鄭,楚救之,與之盟。勝怒曰:「鄭人在此,讎 不遠矣!」勝自厲劍。子期之子平見之曰:「王孫何自厲 也?」曰:「勝以直聞,不告女,庸為直乎?將以殺爾父。」平以 告子西,子西曰:「勝如卵,余翼而長之。楚國第我死,令 尹司馬,非勝而誰?」勝聞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 我。」子西不悛。勝謂石乞曰:「王與二卿士皆五百人當 之,則可矣。」乞曰:「不可得也。」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 之,可以當五百人矣。」乃從白公而見之,與之言說,告 之故辭。承之以劍,不動。勝曰:「不為利諂,不為威惕,不 洩人言以求媚者。去之。」吳人伐慎,白公敗之,請以戰 備。獻許之,遂作亂。秋七月,殺子西、子期於朝,而劫惠 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 可以弗終。」抉豫章以殺人而後死。石乞曰:「焚庫弒王, 不然不濟。」白公曰:「不可。弒王不祥。焚庫無聚,將何以 守矣?」乞曰:「有楚國而治其民,以敬事神,可以得祥;且 有聚矣,何患?」弗從。葉公在蔡,方城之外皆曰:「可以入 矣。」子高曰:「吾聞之,以險徼幸者,其求無饜,偏重必離。」 聞其殺齊管修也,而後入白公,欲以子閭為王,子閭 不可,遂劫以兵。子閭曰:「王孫若安靖楚國,匡正王室, 而後庇焉,啟之願也,敢不聽從?若將專利以傾王室, 不顧楚國,有死不能。」遂殺之,而以王如高府、石乞尹 門、圉公、陽穴宮,負王以如昭夫人之宮。葉公亦至,及 北門,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國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 盜賊之矢若傷君,是絕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 進。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 幾,若見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奮心,猶 將旌君以徇於國,而又掩面以絕民望,不亦甚乎!」乃 免胄而進。遇箴尹固,帥其屬將與白公子高,曰:「微二 子者,楚不國矣。棄德從賊,其可保乎?」乃從葉公,使與 國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生拘石乞, 而問白公之死焉。對曰:「余知其死所,而長者使余勿 言。」曰:「不言,將烹。」乞曰:「此事也,克則為卿,不克則烹,固 其所也,何害?」乃烹石乞。王孫燕奔頯黃氏,沈諸梁,兼 二事。國寧,乃使寧為令尹,使寬為司馬,而老於葉。 十七年,楚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寧,將 取陳麥。楚子問帥於大師,子榖與葉公諸梁子穀曰: 「右領差車與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馬以伐陳,其可使 也?」子高曰:「率賤,民慢之,懼不用命焉。」子榖曰:「觀丁父, 鄀俘也,武王以為軍率,是以克州、蓼,服隨、唐,大啟群 蠻。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朝陳、蔡, 封畛於汝。唯其任也,何賤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諂,令 尹有憾於陳,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與。君盍舍 焉?臣懼右領與左史有二俘之賤,而無其令德也。」王 卜之武城尹吉使帥師取陳麥。陳人御之,敗,遂圍陳。 秋七月己卯,楚公孫朝帥師滅陳。王與葉公枚、卜子 良以為令尹。沈尹朱曰:「吉過於其志。」葉公曰:「王子而 相國,過將何為?」他日,改卜子國,而使為令尹。十九 年秋,楚、沈、諸梁伐東夷,三夷男女及楚師盟於敖。
申不害
编辑按《史記》本傳:「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 干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 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彊,無侵韓者。申子之學,本於黃 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公孫鞅
编辑按《史記》本傳: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 座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 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 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 聽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聽用鞅,必 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公叔座召鞅,謝曰:「『今者 王問可以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許我,我方先君後 臣』。因謂王:即弗用,鞅,當殺之。王許我,汝可疾去矣,且 見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 言殺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 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公叔既 死,公孫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 業,東復侵地,迺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 孝公。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罷 而孝公怒景監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監以 讓衛鞅,衛鞅曰:「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後五 日,復求見鞅,鞅復見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罷而孝 公復讓景監,景監亦讓鞅。鞅曰:「吾說公以王道而未 入也,請復見鞅。」鞅復見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罷 而去。孝公謂景監曰:「汝客善,可與語矣。」鞅曰:「吾說公 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誠復見我,我知之矣。」衛鞅復 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 景監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說君 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遠,吾不能待。且賢君 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 帝王乎?故吾以彊國之術說君,君大說之耳,然亦難 以比德於殷周矣。」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 議己。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 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闇 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 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 苟可以彊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 曰:「善。」甘龍曰:「不然。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 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 之。」衛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學 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 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 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杜摯曰:「利不 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衛鞅 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 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 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民為什 伍而相收司連坐。不告姦者,腰斬;告姦者,與斬敵首 同賞;匿姦者,與降敵同罰。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 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 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 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 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 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令 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 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 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 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 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 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 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 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其 後民莫敢議令,於是以鞅為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 降之。居三年,作為築冀闕宮庭於咸陽。秦自雍徙都 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而集小都鄉 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 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 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 其明年,齊敗魏兵於馬陵,虜其太子申,殺將軍龐涓。 其明年,衛鞅說孝公曰:「秦之與魏,譬若人之有腹心 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嶺阨之西,都安邑, 與秦界河,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 地。今以君之賢聖,國賴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齊,諸 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東徙,秦據 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孝公以為 然,使衛鞅將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將而擊之。軍既相 距,衛鞅遺魏將《公子》卬書曰:「吾始與公子驩今俱為 兩國將,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 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為然。會盟已,飲,而衛鞅伏甲 士而襲虜魏公子卬,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魏惠 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 之地獻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 曰:「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衛鞅既破魏還秦,封 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趙良見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見也,從孟蘭 皋。今鞅請得交,可乎?」趙良曰:「『僕弗敢願也。孔丘有言 曰:『推賢而戴者進,聚不肖而王者退』。僕不肖,故不敢 受命』。僕聞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貪位,非其名而有 之曰貪名』。僕聽君之義,則恐僕貪位貪名也,故不敢 聞命。」商君曰:「子不說吾治秦與?」趙良曰:「反聽之謂聰, 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彊。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 君不若道虞舜之道,無為問僕矣。」商君曰:「始秦戎翟 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為其男 女之別,大築冀闕,營如魯、衛矣。子觀我治秦也,孰與 五羖大夫賢?」趙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 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 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則僕請終日正言而無誅,可 乎?」商君曰:「語有之矣。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 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終日正言,鞅之藥也。鞅將事子, 子又何辭焉?」趙良曰:「『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 繆公之賢,而願望,見行而無資,自粥於秦客,被褐食 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 秦國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東伐鄭,三置晉國之 君,一救荊國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 而八戎來服。由余聞之,款關請見。五羖大夫之相秦 也,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干 戈,功名藏於府庫,德行施於後世。五羖大夫死,秦國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 德也。今君之見秦王也,因嬖人景監以為主,非所以 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為事,而大築冀闕,非所以為 功也;刑黥太子之師傅,殘傷民以駿刑,是積怨畜禍 也。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於令。今君又 左建外《易》,非所以為教也。君又南面而稱寡人,日繩 秦之貴公子,《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何 不遄死』?以《詩》觀之,非所以為壽也。公子虔杜門不出, 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懽而黥公孫賈,《詩》曰『得人者興, 失人者崩』。此數」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後車 十乘,從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闟 戟者旁車而趨。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書》曰:「恃德者 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則 何不歸十五都,灌園於鄙?勸秦王顯巖穴之士,養老 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將貪商 「於之富,寵秦國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賓客 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亡可翹足 而待。」商君弗從。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 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 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 者坐之。」商君喟然歎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 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 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彊而賊入魏,弗歸,不可。」 遂內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 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秦惠王車裂 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漢
编辑郅都
编辑按《史記列傳》:郅都者,揚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時, 都為中郎將,敢直諫,面折大臣於朝。嘗從入上林,賈 姬如廁,野彘卒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 賈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賈 姬等乎?陛下縱自輕,奈宗廟太后何?」上還,彘亦去。太 后聞之,賜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濟南瞷氏宗人三 百餘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景帝乃拜都為濟 南太守。至則族滅瞷氏首惡,餘皆股栗。居歲餘,郡中 不拾遺。旁十餘郡守畏都如大府。都為人勇,有氣力, 公廉,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常自稱曰: 「已倍親而仕,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矣。」 郅都遷為中尉,丞相條侯至貴倨也,而都揖丞相。是 時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 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臨江王徵詣中 尉府對簿。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都禁不予。 魏其侯使人以間與臨江王,臨江王既為書謝上,因 自殺。竇太后聞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歸家。孝景帝 乃使使持節拜都為鴈門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 宜從事。匈奴素聞郅都節,居邊,為引兵去,竟郅都死, 不近鴈門。匈奴至為偶人象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 見憚如此。匈奴患之,竇太后乃竟中都以漢法景帝 曰:「都忠臣」,欲釋之。竇太后曰:「臨江王獨非忠臣邪?」於 是遂斬郅都。
田仁 任安
编辑按《史記褚少孫補傳》:「褚先生曰:『臣為郎時,聞之曰田 仁,故與仕安相善。任安,滎陽人也,少孤貧困,為人將 車之長安留,求事為小吏,未有因緣也,因占著名數, 家於武功。武功,扶風西界小邑也。谷口蜀划道近山, 安以為武功小邑,無豪,易高也。安留,代人為求盜亭 父,後為亭長。邑中人民俱出獵,任安常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當壯劇易處。眾人皆喜曰:「無傷也。」任 少卿分別平有智略。明日復合會,會者數百人。任少 卿曰:「某子甲何為不來乎?」諸人皆怪其見之疾也。其 後除為三老,舉為親民,出為三百石長,治民坐上行, 出游共帳,不辦,斥免,乃為衛將軍舍人,與田仁會俱 為舍人,居門下,同心相愛。此二人家貧,無錢用以事 將軍家監。家監使養惡齧馬。兩人同床臥,仁竊言曰: 「不知人哉家監也!」任安曰:「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 也?」衛將軍從此兩人過平陽主,主家令兩人與騎奴 同席而食,此二人拔刀列斷席別坐。主家皆怪而惡 之,莫敢呵。其後有詔募擇衛將軍舍人以為郎。將軍 取舍人中富給者,令具鞍馬、絳衣、玉貝劍,欲入奏之。 會賢大夫少府趙禹來過衛將軍,將軍呼所舉舍人 以示趙禹,趙禹以次問之,十餘人無一人習事有智 略者。趙禹曰:「吾聞之,將門之下,必有將類。《傳》曰:『不知 其君,視其所使;不知其子,視其所友』。今有詔舉將軍 舍人者,欲以觀將軍而能得賢者,文武之士也。今徒 取富人子上之,又無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繡耳,將 奈之何?」於是趙禹悉召衛將軍舍人百餘人,以次問 之,得田仁、任安,曰:「獨此兩人可耳,餘無可用者。」衛將 軍見此兩人貧,意不平。趙禹去,謂兩人曰:「各自具鞍 馬,新絳衣。」兩人對曰:「家貧無用具也。」將軍怒曰:「今兩 君家自為貧,何為出此言鞅鞅如有移德於我者,何 也?將軍不得已上籍以聞。」有詔召見衛將軍舍人。此 二人前見詔問能略相推第也。田仁對曰:「提桴鼓,立 軍門,使士大夫樂死戰鬥,仁不及任安。」任安對曰:「夫 決嫌疑,定是非,辯治官,使百姓無怨心,安不及仁也。」 武帝大笑曰:「善。」使任安護北軍,使田仁護邊田穀於 河上。此兩人立名天下。其後用任安為益州刺史,以 田仁為丞相長史。田仁上書言:「天下郡太守多為姦 利,三河尤甚。臣請先刺舉三河。三河太守皆內倚中 貴人,與三公有親屬,無所畏憚,宜先正三河,以警天 下姦吏。」是時河南、河內太守皆御史大夫杜父兄子 弟也,河東太守石丞相子孫也。是時石氏九人為二 千石,方盛貴,田仁數上書言之,杜大夫及石氏使人 謝,謂田少卿曰:「吾非敢有語言也,願少卿無相誣汙 也。」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誅死。仁還奏事,武 帝說,以仁為能,不畏強禦,拜仁為丞相司直,威振天 下。其後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將兵,使司直主城門。 司直以為太子骨肉之親,父子之間不甚欲近,「去之 諸陵過。」是時,武帝在甘泉,使御史大夫暴君,下責丞 相何為縱太子。丞相對言:「使司直部守城門而開。」太 子上書以聞,請捕繫司直,司直下吏誅死。是時任安 為北軍使者護軍,太子立車北軍南門外,召任安與 節令發兵。安拜受節,入,閉門不出。武帝聞之,以為任 安為佯邪不傳事,何也?任安笞辱北軍錢官小吏,小 吏上書言之,以為受太子節,言幸與我,其鮮好者。書 上聞,武帝曰:「是老吏也,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 者欲合從之,有兩心。安有當死之罪甚多,吾常活之。 今懷詐,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誅死。
胡建
编辑按《漢書》本傳,「建字子孟,河東人也。孝武天漢中,守軍 正丞,貧無車馬,常步與走卒起居。所以尉薦走卒,甚 得其心。時監軍御史為姦,穿北軍壘垣以為賈區,建 欲誅之,迺約其走卒曰:『我欲與公有所誅,吾言取之 則取,斬之則斬』。於是當選士馬日,監御史與護軍諸 校列坐堂皇上,建從走卒趨至堂皇下拜謁,因上堂」 皇,走卒皆上。建指監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 建曰:「斬之!」遂斬御史。護軍諸校皆愕驚,不知所以。建 亦已有成奏在其懷中,遂上奏曰:「臣聞軍法,立武以 威眾,誅惡以禁邪。今監御史公穿軍垣以求賈利,私 買賣以與士市,不立剛毅之心,勇猛之節,亡以帥先 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議,不至」重法。《黃帝李法》 曰:「壁壘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謂姦人,姦人者殺。」臣謹 案《軍法》曰:「正亡屬將軍,將軍有罪,已聞,二千石以下 行法焉。丞於用法疑,執事不諉上,臣謹以斬,昧死以 聞。」制曰:「《司馬法》曰:『國容不入軍,軍容不入國,何文吏 也?三王或誓於軍中,欲民先成其慮也;或誓於軍門 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將交刃而誓致民志也, 建又何疑焉』!」建由是顯名。後為渭城令,治甚有聲。值 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將軍安與帝姊蓋主私夫丁外 人相善,外人驕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殺之。客 藏公主廬,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將吏卒圍捕。蓋主聞 之,與外人上官將軍多從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 主使僕射劾渭城令游徼傷主家奴,建報無他坐。蓋 主怒,使人上書告建「侵辱長公主,射甲舍門,知吏賊 傷奴,辟報故不窮審。」大將軍霍光寢其奏。後光病,上 官氏代聽事,下吏捕建,建自殺。吏民稱冤。至今渭城 立其祠。
杜延年
编辑按《漢書》本傳:「延年,字幼公,亦明法律。昭帝初立,大將軍霍光秉政,以延年三公子吏材有餘,補軍司空。始 元四年,益州蠻夷反,延年以校尉將南陽士擊益州, 還為諫大夫。左將軍上官桀父子與蓋主燕王謀為 逆亂,假稻田使者。燕倉知其謀,以告大司農楊敞。敞 惶懼,移病,以語延年,延年以聞,桀等伏辜,延年封為」 建平侯。延年本大將軍霍光吏,首發大姦,有忠節,由 是擢為太僕右曹給事中。光持刑罰嚴,延年輔之以 寬,治燕玉獄。時御史大夫桑弘羊子遷亡,過父故吏 侯史吳,後遷捕得伏法。會赦,侯史吳自出繫獄。廷尉 王平與少府徐仁雜治反事,皆以為「桑遷坐父謀反, 而侯史吳臧之非匿反者,迺匿為隨者也。」即以赦令 除吳罪。後侍御史治實,以桑遷通經術,知父謀反而 不諫爭,與反者身無異。侯史吳故三百石吏,首匿遷, 不與庶人匿隨從者等。吳不得赦,奏請覆治,劾廷尉 少府縱反者。少府徐仁,即丞相車千秋女婿也,故千 秋數為侯、史吳言,恐光不聽千秋,即召中二千石、博 士會公車門,議問吳法,議者知大將軍指,皆執吳為 不道。明日,千秋封上眾議,光於是以千秋擅召中二 千石以下,外內異言,遂下廷尉,平少府仁獄。朝廷皆 恐,丞相坐之,延年乃奏記。光爭以為「吏縱罪人有常 法,今更詆吳為不道,恐于法深。又丞相素無所守持, 而好為言於下,盡其素行也,至擅召中二千石,甚無 狀。延年愚,以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 可棄也。間者民頗言獄深,吏為峻詆,今丞相所議,又 獄事也。如是以及丞相,恐不合眾心。群下讙譁,庶人 私議,流言四布。延年竊重將軍失此名於天下也。」光 以廷尉少府弄法輕重,皆論棄市,而不以及丞相,終 與相竟。延年論議持平,合和朝廷,皆此類也。見國家 承武帝奢侈師旅之後,數為大將軍光言:「年歲比不 登,流民未盡還,宜修孝文時政,示以儉約寬和,順天 心,說民意,年歲宜應。」光納其言,舉賢良。議罷酒榷、鹽 鐵,皆自延年發之。吏民上書言便宜有異,輒下延年 平處復奏,言可官試者,至為縣令,或丞相、御史除用, 滿歲以狀聞,或抵其罪法常與兩府及廷尉分章。昭 帝末,寢疾,徵天下名醫,延年典領方藥。帝崩,昌邑王 即位,廢,大將軍光、車騎將軍張安世與大臣議所立。 時宣帝養於掖廷,號皇曾孫,與延年中子佗相愛善, 延年知曾孫德美,勸光、安世立焉。宣帝即位,褒賞大 臣,延年以《定策》安宗廟,益戶二千三百,與始封所食 邑凡四千三百戶。詔有司論定策功:「大司馬大將軍 光功德過太尉絳侯周勃、車騎將軍安世、丞相楊敞 功比丞相陳平、前將軍韓增、御史大夫蔡誼功比潁 陰侯灌嬰;太僕杜延年功比朱虛侯劉章、後將軍趙 充國、大司農田延年、少府史樂成功比典客劉揭,皆 封侯益土。延年為人安和,備於諸事,久典朝政」,上任 信之,出即奉駕入給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賞賜賂 遺,訾數千萬。霍光薨後,子禹與宗族謀反,誅。上以延 年霍氏舊人,欲退之。而丞相魏相奏「延年素貴用事, 官職多姦,遣吏考案,但得苑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 延年坐免官,削戶二千。後數月,復召拜為北地太守。 延年以故九卿外為邊吏,治郡不進。上以璽書讓延 年,延年乃選用良吏,捕繫豪強,郡中清靜。居歲餘,上 使謁者賜延年璽書,黃金二十斤。徙為西河太守,治 甚有名。五鳳中,徵入為御史大夫。延年居父官府,不 敢當舊位,坐臥皆易其處。是時四夷和,海內平。延年 視事三歲,以老病乞骸骨。天子優之,使光祿大夫持 節賜延年黃金百斤、牛酒,加致醫藥。延年遂稱病篤。 賜安車駟馬,罷就第。後數月薨,諡曰「敬侯。」子緩嗣。
杜緩
编辑按《漢書杜周傳》:「延年子緩,少為郎。本始中,以校尉從 蒲類將軍擊匈奴,還為諫大夫,遷上谷都尉、鴈門太 守。父延年薨,徵視喪事,拜為太常,治諸陵縣,每冬月 封具獄日,常去酒省食,官屬稱其有恩。元帝初即位, 穀貴民流。永光中,西羌反,緩輒上書入錢穀以助用, 前後數百萬。緩六弟五人至大官,少弟熊歷五郡二」 千石、三州牧、刺史,有能名。唯中弟欽官不至,而最知 名。
尹賞〈子立〉
编辑按《漢書》本傳,「賞字子心,鉅鹿楊氏人也。以郡吏察廉, 為樓煩長。舉茂材,粟邑令。左馮翊薛宣奏賞能治劇, 徙為頻陽令。坐殘賊免。後以御史舉為鄭令。永始、元 延間,上怠於政,貴戚驕恣,紅陽長仲兄弟交通輕俠, 藏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報怨,殺義渠長妻子 六人,往來長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黨與,詔書召」 捕,久之乃得。長安中姦猾浸多,閭里少年群輩殺吏 受賕報讎,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者 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城中薄暮塵起,剽劫行者,死傷 橫道,枹鼓不絕。賞以三輔高第,選守長安令,得壹切 便宜從事。賞至,修治長安獄,穿地方深各數丈,致令 辟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為「虎穴。」乃部戶曹掾史與 鄉吏、亭長、里正、父老、伍人,雜舉長安中輕薄少年惡子無市籍商販作務,而鮮衣凶服被鎧扞持刀兵者, 悉籍記之,得數百人。賞一朝會長安吏車數百兩,分 行收捕,皆劾以為通行飲食群盜。賞親閱,見十置一, 其餘盡以次內虎穴中,百人為輩,覆以大石,數日壹 發視,皆相枕籍死。便輿出瘞寺門,桓東楬著其姓名。 百日後,迺令死者家各自發取其尸,親屬號哭,道路 皆歔欷。《長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東少年場。生 時諒不謹,枯骨後何葬?」賞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 家子,失計,隨輕黠願自改者。財數十百人,皆貰其罪, 詭令立功以自贖,盡力有效者,因親用之為爪牙,追 捕甚精,甘耆姦惡甚於凡吏。賞視事數月,盜賊止。郡 國亡命散走,各歸其處不安。闚長安江湖中多盜賊, 以賞為江夏太守,捕格江賊及所誅吏民甚多,坐殘 賊免。南山群盜起,以賞為右輔都尉,遷執金吾督,大 姦猾,三輔吏民甚畏之。數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諸 子曰:「丈夫為吏,正坐殘賊免,追思其功效」,則復進用 矣。一坐軟弱不勝任免,終身廢棄,無有赦時,其羞辱 甚於貪汙。坐臧,慎毋然!賞四子皆至郡守,長子立為 京兆尹,皆尚威嚴,有治辦名。
蕭育
编辑按《漢書蕭望之傳》:「望之子育,字次君,少以父任為太 子庶子。元帝即位,為郎,病免。後為御史。大將軍王鳳 以育名父子著才能,除為功曹,遷謁者,使匈奴副校 尉。後為茂陵令,會課,育第六,而漆令郭舜殿見責問, 育為之請。扶風怒曰:『君課第六,裁自脫,何暇欲為左 右言』?及罷出傳,召茂陵令詣後曹,當以職事對,育徑」 出。曹書佐隨牽育,育案佩刀曰:「蕭育杜陵男子,何詣 曹也?」遂趨出,欲去官。明旦,詔召入,拜為司隸校尉。育 過扶風府門,官屬掾史數百人拜謁車下。後坐失大 將軍指,免官。復為中郎將,使匈奴,歷冀州、青州兩部 刺史,長水校尉,泰山太守,入守大鴻臚,以鄠名。賊梁 子政阻山為害,久不伏辜。育為右扶風,數月,盡誅子 政等。坐與定陵侯淳于長厚善,免官。哀帝時,南郡江 中多盜賊,拜育為南郡太守。上以育耆舊名臣,乃以 三公使車載育入殿中,受策曰:「南郡盜賊群輩為害, 朕甚憂之。以太守威信素著,故委南郡太守之官,期 於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亡拘于《小文》。」加賜黃金二 十斤。育至南郡,盜賊靜,病去官。起家復為光祿大夫 執金吾,以壽終於官。育為人嚴猛尚威,居官數免,稀 遷。少與陳咸、朱博為友,著聞當世。往者有王陽、貢禹, 故長安語曰:「蕭、朱結綬,王、貢彈冠」,言其相薦達也。始 育與陳咸俱以公卿子顯名,咸最先進,年十八為左 曹,二十餘為御史中丞。時朱博尚為杜陵亭長,為咸、 育所攀援,入王氏,後遂並歷刺史、郡守、相。及為九卿, 而博先至將軍上卿,歷位多於咸育,遂至丞相。育與 博後有隙,不能終,故世以「交」為難。
蕭咸
编辑按《漢書蕭望之傳》:「望之子咸,字仲,為丞相史,舉茂材, 好畤令,遷淮陽、泗水內史,張掖、弘農、河東太守。所居 有跡,數增秩賜金。後免官,復為越騎校尉、護軍都尉、 中郎將,使匈奴,至大司農,終官。」
蕭由
编辑按《漢書蕭望之傳》:「望之子由,字子驕,為丞相西曹衛 將軍掾,遷謁者,使匈奴,副校尉。後舉賢良,為定陶令, 遷太原都尉、安定太守。治郡有聲,多稱薦者。初,哀帝 為定陶王時,由為定陶令,失王指。頃之,制書免由為 庶人。哀帝崩,為復土校尉、京輔左輔都尉,遷江夏太 守,平江賊成重等有功,增秩為陳留太守。元始中,作」 明堂辟雍,大朝諸侯,徵由為大鴻臚,會病,不及賓贊, 還歸故官,病免,復為中散大夫。終官,家至吏二千石 者六七人。
何武
编辑按《漢書》本傳,「武字君公,蜀都郫縣人也。宣帝時,天下 和平,四夷賓服,神爵、五鳳之間婁蒙瑞應,而益州刺 史王襄使辯士王褒頌漢德,作《中和》《樂職》《宣布詩》三 篇。武年十四五,與成都楊覆眾等共習歌之。是時宣 帝循武帝故事,求通達茂異士,召見武等于宣室,上 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當之哉』!以褒為待詔,武等」 賜帛罷,武詣博士受業,治《易》。以射策甲科為郎。與翟 方進交志相友。光祿勳舉四行,遷為鄠令,坐法免歸。 武兄弟五人皆為郡吏,郡縣敬憚之。武弟顯家有市 籍,租常不入,縣數負其課。市嗇夫求商捕辱顯家,顯 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稅繇役,不為眾先, 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為卒吏。州里聞 之,皆服焉。久之,太僕王音舉武賢良方正,徵對策,拜 為諫大夫。遷揚州刺史。所舉奏二千石長吏,必先露 章服罪者為虧除,免之而已。不服,極法奏之,抵罪或 至死。九江太守戴聖,《禮經》號「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 前刺史以其大儒,優容之。及武為刺史,行部錄囚徒, 有所舉,以屬郡。聖曰:「後進生何知,迺欲亂人治?」皆無 所決。武使從事廉得其罪,聖懼,自免。後為博士,毀武於朝廷,武聞之,終不揚其惡。而聖子賓客為群盜得 繫廬江,聖自以子必死,武平心決之,卒得不死。自是 後聖慚服。武每奏事至京師,聖未嘗不造門謝恩。武 為刺史、二千石,有罪,應時舉奏,其餘賢與不肖,敬之 如一。是以郡國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 學宮見諸生,試其誦論,問以得失,然後入傳舍,出《記》 問墾田頃畝,五穀美惡,已迺見二千石,以為常。初,武 為郡吏時,事太守何壽,壽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 故厚之。後壽為大司農,其兄子為廬江長史。時武奏 事在邸,壽兄子適在長安。壽為具召武弟顯及故人 楊覆、眾等,酒酣,見其兄子曰:「此子揚州長史,材能駑 下,未嘗省見。」顯等甚慚,退以謂武。武曰:「刺史古之方 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吏治行有 茂異,民有隱逸,迺當召見,不可有所私問。」顯、覆眾強 之,不得已召見,賜卮酒。歲中,廬江太守舉之,其守法 見憚如此。為刺史五歲,入為丞相司直。丞相薛宣敬 重之,出為清河太守。數歲,坐郡中被災害什四以上 免。久之,大司馬、曲陽侯王根薦武,徵為諫大夫,遷兗 州刺史。入為司隸校尉,徙京兆尹。二歲,坐舉方正所 舉者,召見,槃辟雅拜。有司以為詭眾虛偽,武坐左遷 楚內史,遷沛郡太守,復入為廷尉。綏和元年,御史大 夫孔光左遷廷尉,武為御史大夫。成帝欲修辟雍,通 三公官,即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武更為大司空,封 汜鄉侯,食邑千戶,汜鄉在瑯琊不其,哀帝初即位,褒 賞大臣,更以南陽犫之博望鄉為汜鄉侯國,增邑千 戶。武為人仁厚,好進士,獎稱人之善。為楚內史,厚兩 龔;在沛郡,厚兩唐。及為公卿,薦之朝廷。「此人顯於世 者,何侯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黨,問文吏必於儒 者,問儒者必於文吏,以相參檢。欲除吏,先為科例,以 防請託,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及為御史 大夫、司空,與丞相方進共奏言:「往者諸侯王斷獄治 政,內史典獄事,相總綱紀,輔王中尉備盜賊。今王不 斷獄,與政,中尉官罷職,并內史,郡國守相委任,所以 一統信安百姓也。今內史位卑而權重,威職相踰,不 統尊者難以為治。臣請相如太守,內史如都尉,以順 尊卑之序,平輕重之權。」制曰:「可。」以內史為中尉。初,武 為九卿時,奏言宜置三公官,又與方進共奏罷刺史, 更置州牧,後皆復復故,語在《朱博傳》。惟內史事施行, 多所舉奏,號為煩碎,不稱賢公。功名略比薛宣,其材 不及也,而經術正直過之。武後母在郡,遣吏歸迎,會 成帝崩,吏恐道路有盜賊,後母留止左右。或譏武事 親不篤,哀帝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曰:「君舉錯煩 苛,不合眾心;孝聲不聞,惡名流行,無以率示四方。」其 上大司空印綬,罷歸就國。後五歲,諫大夫鮑宣數稱 冤之。天子感丞相王嘉之對,而高安侯董賢亦薦武, 武由是復徵為御史大夫。月餘,徙為前將軍。先是,新 都侯王莽就國數年,上以太皇太后故,徵莽還京師。 莽從弟成都侯王邑為侍中,矯稱太皇太后指,白哀 帝,為莽求特進,給事中。哀帝復請之。事發覺,太后為 謝。上以太后故,不忍誅之,左遷邑為西河屬國都尉, 削千戶。後有詔舉太常,莽私從武求舉,武不敢舉。後 數月,哀帝崩,太后即日引莽入,收大司馬董賢印綬, 詔有司舉可大司馬者。莽故大司馬,辭位,辟丁傅,眾 庶稱以為賢。又太后近親自大司徒孔光以下,舉朝 皆舉莽。武為前將軍,素與左將軍公孫祿相善,二人 獨謀以為「往時孝惠、孝昭少主之世,外戚呂、霍、上官 持權,幾危社稷。今孝成、孝哀比世無嗣,方當選立親 近輔幼主,不宜令異姓大臣持權,親疏相錯,為國計 便。」於是武舉公孫祿可大司馬,而祿亦舉武。太后竟 自用莽為大司馬。莽風有司劾奏武、公孫祿互相稱 舉,皆免。武就國後,莽寖盛為宰衡,陰誅不附己者。元 始三年呂寬等事起,時大司空甄豐承莽風指,遣使 者乘傳案治黨與,連引諸所欲誅,上黨鮑宣、南陽彭 偉、杜公子,郡國豪傑坐死者數百人。武在見誣中,大 理正檻車徵武,武自殺,眾人多冤武者,莽欲厭眾意, 令武子況嗣為侯,諡武曰「剌侯。」莽篡位,免況為庶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