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六十七卷目錄
帝紀部彙考六十一
唐十五
穆宗
皇極典第六十七卷
帝紀部彙考六十一
编辑唐十五
编辑穆宗本紀
编辑按《唐書穆宗本紀》,「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諱恆,憲宗 第三子也。母曰懿安皇太后郭氏。始封建安郡王,進 封遂王,遙領彰義軍節度使。元和七年,惠昭太子薨, 左神策軍中尉吐突承璀欲立灃王惲,而惲母賤,不 當立,乃立遂王為皇太子。十五年正月庚子,憲宗崩, 陳弘志殺吐突承璀及灃王。辛丑,遺詔皇太子即皇 帝位於柩前」,司空兼中書令韓弘攝冢宰。閏月丙午, 皇太子即皇帝位於太極殿。丁未,貶皇甫鎛為崖州 司戶參軍。戊申,始聽政。辛亥,御史中丞蕭俛、中書舍 人、翰林學士段文昌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乙卯,尊母為皇太后。戊辰,京師地震。二月丁丑,大 赦。「賜文武官階、爵,高年粟帛。二王後、三恪、文宣公、嗣 王、公主、縣主、武德配饗及第一等功臣家予一子官。 放沒掖庭者。」幸丹鳳門觀俳優。丁亥,幸左神策軍觀 《角觗》、倡戲。乙未,吐蕃寇靈州。丙申,丹王逾薨。三月乙 巳,杜叔良及吐蕃戰,敗之。戊辰,大風,雨雹。辛未,楊清 伏誅。五月庚申,葬聖神章武孝皇帝於景陵。六月丁 丑,韓弘罷。七月丁卯,令狐楚罷。八月乙酉,容管經略 留後嚴公素及黃洞蠻戰於神步,敗之。戊戌,御史中 丞崔植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辛丑, 觀競渡《角觗》於魚藻宮,用樂。十月庚辰,王承宗卒。辛 巳,成德軍觀察支使王承元以鎮、趙、深、冀四州歸於 有司。癸未,吐蕃寇涇州,右神策軍中尉梁守謙為左 右神「策、京西、京北行營都監以禦之。」丙戌,吐蕃遁。十 一月癸卯,赦鎮、趙、深、冀四州死罪以下,賜成德軍將 士錢。十二月庚辰,獵於城南。壬午,擊鞠於右神策軍, 遂獵於城西。甲申,獵於苑北。
長慶元年正月己亥,朝獻於太清宮。庚子,朝享於太 廟。辛丑,有事於南郊,大赦,改元,賜文武官階、勳、爵。己 未,有星孛於翼。壬戌,蕭俛罷。丁卯,有星孛於太微。二 月乙亥,觀樂於麟德殿。丙子,觀神策諸軍雜伎。己卯, 劉總以盧龍軍八州歸於有司。壬午,段文昌罷。翰林 學士、戶部侍郎杜元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辛卯,擊 鞠於麟德殿。三月庚戌,太白晝見。丁巳,赦幽、涿、檀、順、 瀛、莫管,平八州死罪以下,給復一年,賜盧龍軍士錢。 戊午,封弟憬為鄜王,悅,瓊王,恂,沔王,懌,婺王,愔,茂王, 怡,光王,協,淄王,憺,衢王,㤝,澶王子湛為鄂王,涵,江王, 湊,漳王,溶,安王,瀍潁王。是月,徙封湛為景王。五月丙 辰,建王審薨。六月,有彗星出於昴。辛未,吐蕃寇青塞 烽,鹽州刺史李文悅敗之。七月甲辰,幽州盧龍軍都 知兵馬使朱克融囚其節度使張弘靖以反。壬子,群 臣上尊號曰《文武孝德皇帝》,大赦,賜文武官階、勳、爵。 壬戌,成德軍大將王廷湊殺其節度使田弘正以反。 八月壬申,朱克融陷莫州。癸酉,王廷湊陷冀州,刺史 王進岌死之。丙子,瀛州軍亂,執其觀察使盧士玫,叛 附於朱克融。王廷湊寇深州。丁丑,魏博、橫海、昭義、河 東、義武兵討王廷湊。己丑,裴度為幽、鎮招撫使。九月 乙巳,相州軍亂,殺其刺史邢濋。十月丙寅,諸道鹽鐵 轉運使、刑部尚書王播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裴度為鎮州西面行營都招討使」,左領軍衛大 將軍杜叔良為深州諸道行營節度使。戊寅,王廷湊 陷貝州。己卯,易州刺史柳公濟及朱克融戰於白石, 敗之。庚辰,橫海軍節度使烏重引及王廷湊戰於饒 陽,敗之。辛卯,靈武節度使李進誠及吐蕃戰於大石 山,敗之。十一月甲午,裴度及王廷湊戰於會星,敗之。 丙申,朱克融寇定州,義武軍節度使陳楚敗之。十二 月,庚午,杜叔良及王廷湊戰於博野,敗績。丁丑,陳楚 及朱克融戰於望都,敗之。乙酉,赦朱克融。己丑,陳楚 及朱克融戰於清源,敗之。
二年正月庚子,魏博軍潰於南宮。癸卯,魏博節度使 田布自殺,兵馬使史憲誠自稱留後。海州海冰。二月 甲于,赦王廷湊。辛巳,崔植罷。工部侍郎元稹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戊子,昭義軍節度使劉悟囚其監軍使 劉承偕。三月乙巳,武寧軍節度副使王智興逐其節 度使崔群。戊午,守司徒、淮南節度使裴度、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王播罷。四月辛酉朔,日有蝕之。壬戌,成德 軍節度使牛元翼奔於京師。王廷湊陷深州。五月壬
寅,邕州刺史李元宗叛,奔於黃洞蠻。六月癸亥,宣武軍宿直將李臣則逐其節度使李愿,衙門都將李㝏反。甲子,裴度、元稹罷。兵部尚書李逢吉為門下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乙丑,大風落太廟鴟尾。癸酉,吐 蕃寇靈州,鹽州刺史趙旰敗之。七月丙申,宋王結薨。 戊申,李㝏陷宋州。丙辰,兗鄆節度使曹華及李㝏戰 於宋州,敗之。丁巳,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又敗之於 尉氏。八月壬申,宣武軍節度使韓充又敗之於郭橋。 丙子,李㝏伏誅。癸未,詔瘞、汴、宋、鄭三州戰亡者稟其 家三歲。九月戊子,鎮海軍將王國清謀反,伏誅。丙申, 德州軍亂,殺其刺史王稷。十月己卯,獵於咸陽。十一 月庚午,皇太后幸華清宮。癸酉,迎皇太后,遂獵於驪 山。丙子,集王湘薨。十二月丁亥,不豫,放五坊鷹隼及 供獵狐兔。癸巳,立景王湛為皇太子。癸丑,降死罪以 下,賜文武常參及州府長官子為父後者勳兩轉,宗 子諸親一轉。「是冬無冰草木萌。」
三年三月壬戌,御史中丞牛僧孺為戶部侍郎、「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癸亥,淮南、浙東西、江西、宣歙旱,遣使 宣撫,理繫囚,察官吏。四月甲午,陸州獠反。五月壬申, 京師雨雹。七月丙寅,黃洞蠻陷欽州。九月壬子朔,日 有蝕之。十月己丑,杜元潁罷。辛卯,黃洞蠻寇安南。 四年正月辛亥,降死罪以下,減流人一歲,賜文武官 及宗子賀正使階、勳爵,詔百官言事。辛未,以皇太子 權句當軍國政事。壬申,皇帝崩於清思殿,年三十。 按《舊唐書穆宗本紀》,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諱恆,憲 宗第三子,母曰懿安皇后郭氏。貞元十一年七月生 於大明宮之別殿。初名宥,封建安郡王,元和元年八 月進封遂王,五年三月領彰義軍節度大使。七年十 月,冊為皇太子,改今諱。十五年正月庚子,憲宗崩。丙 午,即皇帝位於太極殿東序。是日,召翰林學士段文 昌、杜元穎、沈傳師、李肇,侍讀薛放、丁公著對於思政 殿,並賜金紫。丁未,集群臣班於月華門外,貶門下侍 郎、同平章事皇甫鎛為崖州司戶。戊申,上見宰臣於 紫宸門外。辛亥,以朝議郎、守御史中丞、飛騎尉、襲徐 國公、賜緋魚袋蕭俛為朝散大夫、守中書舍人;翰林 學士、武騎尉、賜紫金魚袋段文昌為中書侍郎、同平 章事。上始御延英,對宰臣,詔曰:「山人柳泌,輕懷左道, 上惑先朝,固求牧人,貴欲疑眾。自知虛誕,仍更遁逃。 僧大通醫方不精,藥術皆妄,既延禍舋,俱是姦邪。邦 國固有常刑,人神所宜共棄。」付京兆府決杖處死,金 吾將軍李道古貶循州司馬。憲宗末年,銳於服餌,皇 甫鎛與李道古薦術人柳泌、僧大通,待詔翰林。泌於 台州為上鍊神丹,上服之,日加躁渴,遽棄萬國。甲寅, 二王後介國公宇文仲達卒,有司舉舊典葬祭之。以 監察御史李德𥙿、右拾遺李紳、禮部員外郎庾敬休 並守本官,充翰林學士。丁巳,以劍南東川節度使李 逢吉為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度使;以吏部侍郎 王涯檢校禮部尚書、梓州刺史,充劍南東川節度使。 己未,改恆岳為鎮岳,恆州為鎮州,定州恆陽縣為曲 陽縣。「恆王房子孫改為泜王房。」丙寅,以右神策大將 軍張維清為單于大都護,充振武、麟勝節度使。丁卯, 上及群臣皆釋服從吉。戊辰,群臣始朝於宣政殿。是 夜,地震。庚午,冊大行皇帝貴妃郭氏為皇太后。貶諫 議大夫李景儉為建州刺史。二月癸酉朔。丁丑,御丹 鳳樓,大赦天下。宣制畢,陳俳優百戲於丹鳳門內,上 縱觀之。丁亥,幸左神策軍,觀《角觗》及雜戲,日昃而罷。 癸巳,罷邕管經略使,所管州縣隸邕府。甲午,以桂管 觀察使裴行立為安南都護,充本管經略使。乙未,以 太僕卿杜式方為桂州刺史,充桂管觀察使。丙申,丹 王逾薨。丁酉,敕「入迴紇使宜與私覿正員官十三員, 入吐蕃使與八員。」庚子,太子賓客呂元膺卒。辛丑,以 戶部侍郎楊於陵為戶部尚書。壬寅,敕舉賢良方正、 「直言極諫等科目人,宜令中書、門下、尚書省四品已 上於尚書省同試。」三月癸卯朔,贈皇太后父郭曖太 傅,母虢國大長公主,贈齊國大長公主。壬子,召侍講 學士韋處厚、路隨於太液亭講《毛詩關睢》《尚書洪範》 等篇,既罷,並賜緋魚袋。左右軍中尉馬進潭、梁守謙、 魏弘簡等請立門戟,從之。以太子詹事、分司東都韋 貫之為河南尹。丁巳,御史中丞崔植奏:「元和十二年 敕,御史臺三院御史,據除拜上日為後,未上日不得 計月數。又准其年九月十七日敕,踰一箇月不在此 限。行立班次,即宜以敕內先後為定。臣觀此後敕未 便事宜,請自今後三院御史職事行立,一切依敕文 先後為定,除拜上日,便為月數。」從之。戊午,吏部尚書 趙宗儒奏:「先奉敕,先朝所放制科舉人,令與中書門 下四品已上官同於尚書省就試者。臣伏以制科所 設,本在親臨,南省策試,亦非舊典。今覃恩既畢,庶政 惟新,況山陵日近,公務繁迫,待問之士,就試非多。臣 等商量,恐須停罷。」從之。罷申州歲貢茶。乙丑,以皇太 后兄司農卿郭釗為刑部尚書兼司農卿,右金吾衛 大將軍郭鏦檢校工部尚書。丁卯,貶太子賓客、留司 東都孟簡為吉州員外司馬。戊辰夜,大風雹。夏四月壬申朔。丁丑,灃王寬薨。乙酉,三恪酅國公楊造卒。丁 亥,敕「內侍省見管高品官白身都四千六百一十八 人,除官員一千六百九十六人外,其餘單貧無屋室 居止,宜每人加衣糧半分。」五月壬寅朔。癸卯,詔「以國 用不足,應天下兩稅、鹽利、榷酒稅茶及戶部闕官除 陌等錢,兼諸道雜榷稅等,應合送上都及留州留使、 諸道支用、諸司使職掌人課料等錢,並每貫除舊墊 陌外,量抽五千文。仍委本道本司本使據數逐季收 計。其諸道錢,便差綱部送付度支收管。待國用稍充, 即依舊制。其京百司俸料,文官已抽修國學,不可重 有抽取;武官所給校簿,亦不在抽取之限。」壬子,詔:「入 景陵元宮合供千味食,魚肉肥鮮,恐致薰穢,宜令尚 藥局以香藥代食。」庚申,葬憲宗於景陵。六月辛未朔。 丁丑,以司徒兼中書令韓弘為河中尹,充河中、晉、絳、 磁隰等州節度使。安南都護桂仲武奏,「誅賊首楊清, 收復安南府。」戊寅,以金吾將軍李佑檢校左散騎常 侍,兼夏州刺史,充夏綏銀宥節度使,代李聽;以聽為 靈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朔方靈鹽節度使;以中書舍 人王仲舒為洪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江西觀察使。己 卯,放京兆府今年夏青苗錢八萬三千五百六十貫, 宣委令狐楚,以楚山陵用不盡綾絹,准實估付京兆 府,代所放青苗錢。庚辰,加邠寧慶節度使李光顏特 進,以城鹽州之功也。以考功員外郎、史館修撰李翱 為郎州刺史,坐與李景儉相善故也。癸未,併兗州萊 蕪縣入乾封縣。己丑,工部尚書歸登卒。壬辰,詔:「帝王 所重者國體,所切者人情,苟得其體,必臻于大和;如 失其情,是曲于小利。況設官求理,頒祿責功,教既有 常,寧宜就減。近以每歲經費,量入數少,外官俸料,據 數收貫,朕再三思度,終所未安。今則歲屬豐登,兵方 偃息,自宜克己以足用,何得剝下以為謀。臨軒載懷, 實所增愧。其今年五月敕,應給用錢,每貫抽五十文, 都計一百五十萬貫,宜併停抽,仍出內庫錢三十七 萬五千貫,付度支給用。」初,憲宗用兵,擢皇甫鎛為相, 苛斂剝下,人皆咎之,以至逐。至是,宰臣創抽貫之 利制下,人情不悅,故罷之。癸巳,皇太后移居興慶宮, 皇帝與六宮侍從,大合宴于南內,迴幸右軍,頒賜中 尉等有差。自是凡三日一幸左右軍及御宸暉、九仙 等門,觀角觗雜戲。秋七月辛丑朔。壬寅,以河中、晉、絳 觀察使李絳為兵部尚書。甲辰,以大理卿孔戢為潭 州刺史、湖南觀察使。乙巳,詔「皇太后就安長樂,朝夕 承顏,慈訓所加,慶感兼極。今月六日,是朕載誕之辰, 奉迎皇太后于宮中上壽,朕既深歡慰,欲與臣下同 之。其日百寮命婦宜于光順門進名參賀,朕于光順 門內殿與百寮相見,永為常式,非典也。」鄆、曹、濮等州 節度賜號天平軍,從馬總奏也。丙午,敕:《乙巳詔書,載 誕受賀儀》宜停。先是,左丞韋綬奏行之。宰臣以古無 降誕受賀之禮,奏罷之。丁未,苑內假山毀,壓死役者 七人。自五月不雨,至此月壬子始雨。甲寅,御新成永 安殿,觀百戲,極歡而罷。乙卯,敕自今後新除節度、觀 察使到任日,具見在錢帛、斛斗、器械數目分析以聞。 安南都護裴行立卒。是日,上幸安國寺觀盂蘭盆。邕 管經略使楊旻卒。平盧軍新加押新羅、渤海兩蕃使, 賜印一面,許諸巡官一人。新作寶慶殿。庚申夜,熒惑 入羽林。壬戌,盛飾安國、慈恩、千福、開業、章敬等寺,縱 吐蕃使者觀之。丙寅,以新成永安殿與中宮貴主密 宴以樂之,嬪妃皆預。丁卯,以門下侍郎、平章事令狐 楚為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宣歙池觀察使。楚為 山陵使,縱吏于翬刻下不給工徒價錢,積留錢十五 萬貫為羨餘以獻,故及於貶。八月庚午朔。辛未,兵部 尚書楊於陵總《百寮錢貨輕重之議》,「取天下兩稅、榷 酒、鹽利等,悉以布帛任士所產物充稅,並不徵見錢, 則物漸重,錢漸輕,農人見免,賤賣匹段。請中書、門下、 御史臺諸司官長重議施行。」從之。癸酉,太子少傅致 仕李鄘卒。甲戌,安南都護桂仲武斬叛將楊清首以 獻,收復安南府。乙亥,賜教坊錢五千貫充息利本錢。 御勤政樓,問人疾苦。前江西觀察使裴次元卒。己卯, 月,掩牽牛。同州雨雪害秋稼。京兆府戶曹參軍韋正 牧專知景陵工作,刻削廚料充私用,計贓八千七百 貫「文石作專知官奉仙縣令于翬刻削,計贓一萬三 千貫,並宜決重杖處死。」壬辰,幸魚藻池。發神策軍二 千人浚魚藻池。戊戌,以朝議郎、守御史中丞、武騎尉、 賜紫金魚袋崔植為朝散大夫、守中書侍郎、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己亥,宣歙觀察使令狐楚再貶衡州刺 史。九月庚子朔,改河北稅鹽使為榷鹽使。辛丑,大合 樂于魚藻宮觀競渡。又召李愬、李光顏入朝,欲於重 陽日宴群臣。拾遺李玨等上疏諫云:「元朔未改,園陵 尚新,雖易月之期,俯從人欲;而三年之制,猶服心喪。 夫遏密弛禁,蓋為齊人合樂,內庭事將未可不聽。」乙 巳,以駕部郎中、知制誥李宗閔為中書舍人。宋州大 水,損田六千頃。戊申,以重陽節,曲宴郭釗兄弟、貴戚、
主壻等于宣和殿。己酉,大雨三日,至是雨雪,樹木無風而摧仆者十五六。以吏部侍郎崔群為御史大夫。滄景水損田。戊午,加河東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檢 校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太原尹、北都 留守、上柱國、晉國公、食邑三千戶;裴度守司空、門下 侍郎、同平章事。以邠寧節度使、檢校司空、邠州刺史、 上柱國、武威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李光顏並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又以武寧軍節度、徐泗濠等州觀察 等使、檢校尚書左僕射、徐州刺史、上柱國、涼國公、食 邑三千戶李愬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 府長史,充昭義軍節度、澤潞磁邢洺觀察處置等使。 夏州奏「移宥州于長澤縣置。」辛酉,宴李光顏、李愬於 麟德殿,頒賜優厚。以袁州刺史韓愈為朝散大夫、守 國子祭酒,復賜金紫。丙寅,以御史大夫崔群檢校兵 部尚書、徐州刺史,充武寧軍節度、徐泗宿濠觀察等 使;以將作監崔能為廣州刺史,充嶺南節度使。丁卯, 以兵部尚書李絳為御史大夫。戊辰,以前嶺南節度 使孔戣為吏部侍郎。冬十月庚午朔,闍婆國遣使朝 貢。庚辰,宰相與吐蕃使於中書議事。京百司共賜錢 一萬貫,仰御史臺據司額大小、公事閒劇均之。成德 軍節度使王承宗卒,其弟承元上表請朝廷命帥,遣 起居舍人柏耆宣慰之。辛巳,金公亮修成《指南車》、「記 里鼓車。」壬午,吐蕃寇涇州,命中尉梁守謙將神策軍 四千人及八鎮兵赴援。乙酉,以魏博等州節度觀察 等使、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兼侍中、魏博大都督府長 史、上柱國、沂國公、食邑三千戶、實封三百戶田弘正 可檢校司徒、兼中書令、鎮州大都督府長史、成德軍 節度、鎮冀深趙等州觀察處置等使;以鎮冀深趙等 觀察度支使、朝議郎、試金吾左衛冑曹參軍、兼監察 御史王承元可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使持 節滑州諸軍事、守滑州刺史、御史大夫,充義成軍節 度、鄭滑等州觀察等使;以昭義節度使、檢校尚書左 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愬可本官為魏州大都 督府長史,充魏博等州節度觀察等使;以義成軍節 度使劉悟依前檢校右僕射,兼潞州大都督府長史, 充昭義節度、澤潞邢洺磁等州觀察等使;以左金吾 將軍田布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兼懷州刺史大夫,充 河陽三城懷孟節度使。乙酉,涇州奏「吐蕃退去。時夏 州節度使田縉貪猥侵刻,党項羌羌引西蕃入寇,賴 郝玭、李光顏奮命」拒之,方退。丁亥,西川奏吐蕃侵雅 州,令發兵鎮守。東川節度使王涯陳《破吐蕃策》,言以 厚賂北蕃,俾入西蕃據地得人多少賞之。十一月乙 亥朔。癸卯,制:「朕聞帝王丕宅四海,子育群生,如天無 不覆,如日無不燭。乃睠冀方,初喪戎帥,念乎三軍之 事,洎於四州之人,或懷忠積誠而思用莫展,或災荒 兵」役,而望恤何階?今則昌運一開,誠節咸著,王承元 首陳章疏,願赴闕庭,永念父兄之忠,克固君臣之義, 已加殊獎,別委重藩。又念成德軍將士等,葉謀向義, 丹款載申,咸欲效其器能,各宜列之爵秩。大將史重 歸、牛元翼,已超授寵榮,今更都加厚賜。宜令諫議大 夫鄭覃往鎮州宣慰,賜錢一百萬貫。王「澤所洽,天網 方恢,宥過釋冤,與人休泰。其管內見禁囚徒,罪無輕 重,並宜釋放。朕以武俊之勳勞,光於彝鼎;士真之恭 恪,繼被節旄;承宗感恩,亦克立效。永言十代之宥,俾 賜一門之榮。承宗兄弟巳授官爵,其承宗葬事亦差 官監視,務令周厚。」丁未,封王承宗祖母李氏為晉國 太夫人。辛亥,田弘正奏:「王承元以今月九日領兵二 千人赴鎮滑州。成德軍徵賞錢頗急。」乃命柏者先往 諭之。以華州刺史衛中行為陜州長史,充陜虢觀察 使;以宗正卿李翱為華州刺史、潼關防禦、鎮國軍使。 乙卯,上幸金吾將軍郭鏦城南莊,鏦以莊為獻。戊午, 詔曰:「朕來日暫往華清宮,至暮卻還。」御史大夫李絳、 常侍崔元略已下伏延英門切諫。上曰:「朕以成行,不 煩章疏。」諫官再三論列。是日,田弘正奏,今月十六日 入鎮州訖。己未,上由複道出城,幸華清宮,左右中尉 擗仗,六軍諸使、諸王、駙馬千餘人從,至晚還宮。癸亥, 檢校司徒兼太子少師鄭餘慶卒。以渭州刺史、涇原 行營兵馬使、保定郡王郝玭為慶州刺史。玭勇將深 入吐蕃接戰,朝廷恐失勇將,故移之內地。十二月己 巳朔。戊寅,召故女學士宋若華妹若昭入宮掌文奏。 壬午,幸右軍擊鞠,遂畋於城西。丙戌,前昭義軍節度 使辛祕卒。己丑,以庫部郎中、知制誥牛僧孺為御史 中丞。嶺南奏崖州司戶參軍皇甫鎛卒。丙申,以司門 員外郎白居易為主客郎中、知制誥。是歲,計戶帳戶 總二百三十七萬五千四百,口總一千五百七十六 萬,定鹽、夏,劍南東西川、嶺南、黔中、邕管、容管、安南合 九十七州,不申戶帳。
長慶元年正月己亥朔,上親薦獻太清宮、太廟。是日, 法駕赴南郊,日抱珥,宰臣賀於前。辛丑,祀昊天上帝 於圓丘,即日還宮。御丹鳳閣,大赦天下,改元長「慶。內 外文武及致仕官,三品已上賜爵一級,四品已下加 一階,陪位白身人賜勳兩轉。應緣大禮移仗宿衛御樓兵仗將士,普恩之外,賜勳爵有差。仍准舊例賜錢」 物二十萬四千九百六十端匹。禮畢,群臣於樓前稱 賀。仗退,上朝太后於興慶宮。壬寅,夏州節度使奏:「浙 東、湖南等道防秋兵,不習邊事,請留其兵甲,歸其人。」 靈武節度使李聽奏:「請於淮南、忠武、武寧等道防秋 兵中,取三千人衣賜月糧,賜當道自召募一千五百 人馬驍勇者以備邊。仍令五十人為一社,每一馬死, 社人共補之,馬永無闕。」從之。癸卯,以河陽懷節度使 田布為涇州刺史,充四鎮北庭行營、涇原節度使;以 刑部尚書、兼司農卿郭釗檢校戶部尚書、懷州刺史, 充河陽三城懷節度使;以涇原節度使王潛檢校兵 部尚書、江陵尹,充荊南節度使。乙巳,鄜坊節度使韓 瓘改名充。己酉,以前檢校大理少卿、駙馬都尉劉士 涇為太僕卿。給事中韋弘景、薛存慶封還詔書,上諭 之曰:「士涇父昌有邊功,久為少列十餘年,又以尚雲 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翰林學士、司 勳員外郎李德𥙿上疏曰:「臣見國朝故事,駙馬,國之 親密,不合與朝廷要官往來,開元中,禁止尤切。近日 駙馬多至宰相及要官宅,此輩無他才可以延接,唯 是漏洩禁密,交通中外。伏望宣示駙馬等,今後有事 任至中書見宰臣,此外不得至宰臣及臺省官私第。」 從之。戊午夜,星孛於翼。壬戌,制朝議大夫、守門下侍 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徐國公蕭俛為尚書右僕射, 累表乞罷政事故也。癸亥,以左散騎常侍崔元略為 黔州刺史,充黔中觀察使。丁卯,星孛於辰,近太微西 垣南第一星。二月戊辰朔。癸酉,以尚書右僕射蕭俛 為吏部尚書。甲戌,以檢校右僕射、兼吏部尚書韓皋 守右僕射。乙亥夜,太白犯昴。丙子,上觀雜伎樂於麟 德殿,歡甚,顧謂給事中丁公著曰:「比聞外間公卿士 庶,時為歡宴,蓋時和民安,甚慰予心。」公著對曰:「誠有 此事,然臣之愚見,風俗如此,亦不足嘉。百司庶務,漸 恐勞煩聖慮。」上曰:「何至於是?」對曰:「夫賓宴之禮,務達 誠敬,不繼以淫。故詩人美樂,且有儀,憐異屢舞。前代 名士,良辰宴聚,或清談賦詩,投壺雅歌,以杯酌獻酬, 不至於亂。國家自天寶巳後,風俗奢靡,宴席以諠譁 沈湎為樂,而居重位秉大權者,優雜倨肆於公吏之 間,曾無愧恥,公私相效,漸以成俗,由是物務多廢。獨 聖心求理,安得不勞宸慮乎!陛下宜頒訓令,禁其過 差,則天下幸甚。」時上荒於酒樂,公著因對諷之,頗深 嘉納。己卯,幽州節度使劉總奏請去位,落髮為僧。又 請分割幽州所管郡縣為三道,請支三軍賞設錢一 百萬貫。壬申,以中書侍郎、平章事段文昌檢校刑部 尚書、同平章事、成都尹,充劍南西川節度等使;以朝 散大夫、尚書戶部侍郎、知制誥、翰林學士、上柱國、建 安縣開國男杜元穎守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 劍南西川節度使王播為刑部尚書,充鹽鐵轉運使。 乙酉,天平軍節度使馬總奏:「當道見管軍士三萬三 千五百人,從去年正月巳後情願居農者放,逃亡者 不捕。」先是,平定河南及王承元去鎮州,宰臣蕭俛等 不顧遠圖,乃獻銷兵之議,請密詔天下軍鎮,每年限 百人內破八人逃死。故總有是奏。丁亥夜,月犯歲星, 在尾十三度。辛卯,寒食節,宴群臣於麟德殿,頒賜有 差。壬辰,刑部侍郎李建卒。癸巳,九姓迴紇毗伽保義 可汗卒。三月丁酉朔,浙東奏,移明州,於鄮縣置劉總, 進馬一萬五千匹。甲辰,鄭滑節度使王承元祖母晉 國太夫人李氏來朝,既見,上令朝太后於南內。丁未, 宗正寺奏:「准貞元二十一年敕,宗子陪位放五百七 十人出身,准今年敕放三百人。伏緣人數至多,不霑 恩澤,乞降特恩,更放二百人出身。」從之。平盧薛平奏: 「海賊掠賣新羅人口於緣海郡縣,請嚴加禁絕,俾異 俗懷恩。」從之。戊申,罷京西、京北和糴使,擾人故也。罷 河北榷鹽法,許約計課利都數付榷鹽院。庚戌,以左 丞韋綬為禮部尚書。是夜,太白近五車。辛亥,命給事 中韋弘慶充幽州宣慰使,左拾遺狄兼謨副之。鹽鐵 使王播奏「江淮鹽佑每㪷加五十文,兼舊三百文。」癸 丑,以幽州盧龍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押奚契丹 兩蕃經略等使、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楚國 公劉總可檢校司徒、兼侍中、天平軍節度、鄆曹濮等 州觀察等使;以宣武軍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同平章 事張弘靖為檢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幽州大都督府 長史,充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從劉總所奏故也。以鳳 翔節度使李愿檢校司空、汴州刺史,充宣武軍節度 使;以邠寧節度使李光顏為鳳翔尹,依前檢校司空、 平章事,充鳳翔隴右節度使;以右衛大將軍高霞寓 檢校工部尚書、邠州刺史,充邠寧節度使。諫官上疏 論「霞寓敗軍左謫,未宜拜方鎮,不從。乙卯,以權知京 兆尹盧士玫為瀛州刺史,充瀛、莫等州都團練觀察 使,從劉總奏析置也。丁巳,制:『劉總巳極上台,仍移重 鎮,兄弟子姪各授官榮,大將賓寮,亦宜超擢』。」幽州百 姓,給復一年,賜三軍賞設錢一百萬貫,令宣慰使薛
存慶與弘靖計會支給。戊午,封皇弟憬為鄜王,悅為瓊王,惸為沔王,懌為婺王,愔為茂王,怡為光王,協為淄王,憺為衢王,惋為澶王;皇子湛為景王,涵為江王, 湊為漳王,溶為安王,瀍為潁王。以兵部侍郎柳公綽 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己未,以屯田員外郎李德裕 為考功郎中,左補闕李紳為司勳員外郎,並依前知 制誥、翰林學士。敕:「今年錢徽下進士及第鄭朗等一 十四人,宜令中書舍人王起、主客郎中知制誥白居 易等重試以聞。」甲子,劉總請以私第為佛寺,乃遣中 使賜寺額曰報思。幽州奏,劉總堅請為僧,又賜以僧 衣,賜號大覺。總是夜遁去,幽州人不知所之。乙丑,以 漳州刺史韓泰為郴州刺史,汀州刺史韓曄為永州 刺史,循州刺史陳諫為道州刺史,量移也。夏四月丙 寅朔,授劉總弟約及總男等一十一人官,內五人為 刺史,餘朝班環衛。庚午,易定奏,劉總巳為僧,三月二 十七日卒於當道界,贈太尉。甲戌,祕書監蔣乂卒。丙 子,以前天平軍節度使馬總復為天下節度使。丁丑, 詔:「國家設文學之科,本求才實,苟容僥倖,則異至公。 訪聞近日浮薄之徒,扇為朋黨,謂之關節,干擾主司。 每歲策名,無不先定,永言敗俗,深用興懷。鄭朗等昨 令重試,意在精覈藝能,不於異常之中,固求深僻題 目,貴令所試成就,以觀學藝淺深。孤竹管是祭天之 樂,出於《周禮》正經,閱其呈試之文,都不知其本事,辭 律鄙淺,蕪累何多。亦令宣示錢徽,庶其深自懷愧,誠 宜盡棄,以警將來。但以四海無虞,人心方泰,用弘寬 假,式示殊恩。孔溫業、趙存約、實洵直所試粗通,與及 第。盧公亮等十一人可落下。自今後禮部舉人,宜准 開元二十五年敕,及第人所試雜文并策,送中書門 下詳覆。」貶禮部侍郎錢徽為江州刺史,中書舍人李 宗閔為劍州刺史,右補闕楊汝士為開州開江令。戊 寅,宰臣崔植、杜元穎奏「請坐日所有君臣獻替,事關 禮體,便隨日撰錄,號為《聖政紀》,歲終付史館。」從之,事 亦不行。丙戌,正衙命使冊九姓迴紇為登羅羽錄沒 密施句主錄毘伽可汗。辛卯,以衡州刺史令狐楚為 郢州刺史,吉州司馬孟簡為睦州刺史。壬辰,詔百辟 「卿士,宜各狗公,勿為朋黨。」甲午,以張弘靖入幽州受 朝賀。中書門下奏:「燕、薊八州平,准禮宜告陵廟。」從之。 五月丙申朔。戊戌,以刑獄淹滯立程:凡大事,大理寺 三十五日詳斷訖,申刑部三十日聞奏;中事,大理寺 三十日,刑部二十五日;小事,大理寺二十五日,刑部 二十日。所斷罪二十件已上為大,十「件已上為中,十 件已下為小。刑部四覆官、大理六丞,每月常須二十 日入省寺,其廚料令戶部加給。」從中丞牛僧孺奏也。 己亥,貶考功員外郎李渤為虔州刺史。以前書宰相 考辭太過,宰相杜元穎等奏貶之。癸卯,幽州大將李 參已下十八人並為刺史及諸衛將軍。己酉,右散騎 常侍致仕柳登卒。辛亥,造百尺樓於宮中。壬子,加茶 榷舊額百文更加五十文,從王播奏。拾遺李玨上疏 論其不可,疏奏不報。丙辰,建王審薨。丁巳,滄州先置 景州於弓高縣,置歸化縣於福壽草市,並宜停廢。壬 戌,幽州宣慰使、給事中薛存慶卒於鎮州。癸亥,敕「先 置溵州於郾城,宜廢,其郾城、上蔡、西平、遂平兩縣復 隸蔡」州。皇妹太和公主出降迴紇登羅骨沒施合毘 伽可汗。甲子,命金吾大將軍胡証充送公主入迴紇 使,兼冊可汗;又以太府卿李銳為《入迴紇》婚禮使。六 月乙丑朔。辛未,吐蕃犯青塞堡。甲申,賜御史中丞牛 僧孺金紫。秋七月乙未朔。壬寅,月掩房次廂。壬子,群 臣上尊號曰「文武孝德皇帝。」是日,上受冊於宣政殿, 禮畢,御丹鳳樓,大赦天下。甲寅,幽州監軍使奏:「今月 十日軍亂,囚節度使張弘靖別館,害判官韋雍、張宗 元、崔仲卿、鄭塤。」軍人取朱滔子洄為留後。丁巳,貶張 弘靖為太子賓客分司。己未,再貶弘靖為吉州刺史。 朱洄自以年老,令軍人立其子克融為留後。初,劉總 歸朝,籍其軍中素難制者送歸闕庭,克融在籍中。宰 相崔植、杜元穎素不知兵,心無遠慮,謂「兩河無虞,不 復禍亂矣」,遂奏劉總所籍大將並勒還幽州,故克融 為亂,復失河北矣。庚申,以昭義軍節度使劉悟檢校 司空,兼幽州大都督府長史,充幽州盧龍軍節度副 大使、知節度事;以國子祭酒韓愈為兵部侍郎。辛酉, 太和長公主發赴迴紇,上以半仗御通化門臨送,群 臣班於章敬寺前。八月甲子朔。己巳,鎮州監軍宋惟 澄奏,「七月二十八日夜軍亂,節度使田弘正并家屬 將佐三百餘口並遇害。」軍人推衙將王廷湊為留後。 辛未,以左金吾將軍楊元卿為涇州刺史,充四鎮北 庭行軍、涇原節度使。敕公卿大臣至中書議幽、鎮討 伐之謀。癸酉,王廷湊遣盜殺冀州刺史王進岌,據其 郡。乙亥,以前涇原節度使田布起復檢校工部尚書, 兼魏州大都督府長史,充魏博節度使。己卯,以深州 刺史、本州團練使牛元翼充深冀節度使。辛巳夜,太 白近軒轅左角。冀州刺史吳暐潛為幽州兵所逐,瀛 州兵亂,囚觀察使盧士玫,瀛州尋為幽州兵所據。乙 丑,以河東節度裴度充幽、鎮兩道招撫使。庚寅,以建州刺史李景儉為諫議大夫。壬辰夜,太白近太微西 垣。癸巳,鎮州出兵圍深州。九月甲午朔。丁酉,廢興州 鳴水縣。戊戌夜,太白近太微右執法。壬寅,大雨震霆。 乙巳,相州兵亂,殺刺史邢楚。丙午,令內常侍段文政 監領鄭、滑、河東、許三道兵救援深州。吐蕃請盟,許之。 辛亥夜,月近天關。壬子,幽州賊掠易州、淶水、遂城、滿 城。癸丑,以前魏博節度使李愬為太子少保。癸酉,魏 博節度使田布奏「出師五千赴貝州行營。」冬十月甲 子朔。丙寅,大中大夫、守刑部尚書、騎都尉王播可中 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依前充鹽鐵轉運使。以 河東節度使裴度充「鎮州四面行營都招討使」,以左 領軍衛大將軍杜叔良充深、冀諸道行營節度使。戊 辰,以深冀節度使牛元翼為鎮州大都督府長史,充 成德軍節度、鎮、冀、深、趙等州節度使。辛未,以中書舍 人、知貢舉王起為禮部侍郎,兵部郎中楊嗣復為庫 部郎中、知制誥。壬申,以東都留守鄭絪為吏部尚書; 以吏部尚書李絳檢校右僕射,判東都尚書省事、東 都留守、都畿防禦使;以工部尚書丁公著檢校左散 騎常侍,兼越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浙東觀察使。乙亥, 沂州刺史王智興為武寧軍節度副使。丁丑,裴度奏 「自將兵取故開路進討。」朱克融兵寇蔚州。戊寅,王廷 湊兵寇貝州,易州刺史柳公濟奏於白石嶺破燕軍 三千,滄州烏重引奏於饒陽破賊。工部尚書韋貫之 卒。壬午,以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白居易為中書舍 人。河東節度使裴度三上章,論翰林學士元稹興中 官,知樞密魏弘簡交通,傾亂朝政。以稹為工部侍郎, 罷學士,弘簡為弓箭庫使。甲申,以京兆尹、御史大夫 柳公綽為吏部侍郎。丙戌,以深、冀行營節度使杜叔 良為滄州刺史、橫海軍節度使,以代烏重引。授重引 檢校司徒、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時上急於誅 賊,杜叔良出征日面辭,奏云:「臣必旦夕破賊。」重引善 將知兵,以賊勢未可卒平,用兵稍緩,故有是拜。丁亥, 前浙東觀察使薛戎卒。戊子,魏博田布奏自率全師 進討。太子少保李愬卒。己丑,以戶部侍郎、判度支崔 倰為工部尚書、判度支,以山南西道節度使崔從為 尚書左丞,以祕書監許季同為華州刺史,充潼關防 禦、鎮國軍使。辛卯,昭義劉悟奏自將兵次臨城。十一 月甲午朔,裴度奏破賊於會星鎮。朱克融兵大寇,定 州,節度使陳楚出師拒戰,破賊二萬。乙巳,徐州崔群 奏「遣節度使王智興率師赴行營。」戊申,以司農卿裴 武為鎮州行營供軍使。戊午,上御宣政殿試制科舉 人。辛酉,淄青牙將馬延崟謀逆,節度使薛平覺其謀 而誅之。詔「中書舍人白居易、膳部郎中陳岵、考功員 外郎賈餗同考制策。」十二月甲子朔。丙寅,以前容州 經略使留後嚴公素為容州刺史、容管經略使。丁卯, 貶諫議大夫李景儉為楚州刺史。庚午,杜叔良之軍 與賊戰於博野,為賊所敗,七千人陷賊,叔良僅免。乙 亥,敕「諸道除上供外,留州留使錢內每貫割二百文, 以助軍用」,賊平後仍舊定州。陳楚破朱克融賊二萬 於望都。戊寅,以鳳翔節度使李光顏為忠武軍「節度 使,代李遜仍兼深冀行營節度」,以李遜為鳳翔節度 使。貶員外郎獨孤朗韶州刺史,起居舍人溫造朗州 刺史,司勳員外郎李肇灃州刺史,刑部員外郎王鎰 郢州刺史,坐與李景儉於史館同飲,景儉乘醉見宰 相謾罵故也。兵部郎中知制誥馮宿、庫部郎中知制 誥楊嗣復,各罰一季俸料,亦坐與景儉同飲,然先起 不貶官。辛巳,李光顏赴鎮,百寮餞於章敬寺,上御通 化門臨送,賜玉帶、名馬,仍敕神策副使楊承和充深 冀行營都監押。壬午,出內庫錢五萬貫以助軍。乙酉, 以幽州都知兵馬使朱克融檢校右散騎常侍,充幽 州盧龍軍節度使,其拘囚張弘靖、殺害府寮之罪,一 切釋放。時朝議以克融能保全弘靖王廷湊,殺害弘 正,可赦燕而誅趙,故有是詔。是歲,天下戶計二百三 十七萬五千八百五,口一千五百七十六萬二千四 百三十二,元不進戶,軍州不在此內。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以用兵罷元會。乙未,以夔州刺 史王承弁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招討使。丁酉,朱克 融陷滄州弓高縣,賊攻下博,兼邀餉道車六百乘而 去。庚子,魏博兵自潰於南宮縣。戊申,魏牙將史憲誠 奪師田,布伏劍而卒。己酉,以魏博中「軍先鋒兵馬使, 憲誠檢校工部尚書,兼魏州大都督府長史,充魏博」 節度使。是日,大風霾。庚戌,以德州刺史王日簡為滄 州刺史,充橫海軍節度、滄德棣觀察等使,以代叔良。 壬子,貶叔良為歸州刺史,以獻計誅幽、鎮無功而兵 敗,喪所持旌節也。甲寅,以工部尚書、度支崔倰檢校 禮部尚書,兼鳳翔尹,充鳳翔隴節度使;以鴻臚卿、兼 御史大夫、判度支。復以弓高縣為景州。青州奏「海凍 二百里。」乙卯,以前鳳翔節度使李遜為刑部尚書。己 未,刑部尚書李遜卒。庚子,以兗、沂、密觀察使曹華為 節度使;以天德軍防禦使李進誠兼靈州刺史,充朔
方、靈、鹽、定遠城等州節度使;以晉州刺史李岵為豐州刺史,充天德軍、豐州東西受降城都防禦使。內出繒帛八萬匹以助軍。「權停嶺南、黔中今年選補。」二月 癸亥朔。甲子,詔「雪王廷湊仍授鎮州大都督府長史、 御史大夫,充成德軍節度、鎮冀深趙等州觀察等使, 三軍將士待之如初,仍令兵部侍郎韓愈往彼宣諭。」 以前吉州刺史張弘靖為撫州刺史。弘靖初貶官,尚 在幽州,拘留半歲,克融授節,始得還,故有是命。丙寅, 以前成德軍節度使牛元翼檢校工部尚書、襄州刺 史,充山南東道節度觀察、臨漢監牧等使。丁卯,以考 功郎中、知制誥李德裕為中書舍人,依前翰林學士。 癸酉,以鄜、坊、丹節度使韓充為義成軍節度使,以代 王承元為鄜坊節度使。甲戌夜,火、木星相近滄州。以 成元節度使王日簡賜姓名《全略》。辛巳,以正議大夫、 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騎尉、賜紫金魚 袋崔植為刑部尚書,罷知政事。以工部侍郎元稹守 本官、同平章事。以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李德裕為御 史中丞,司勳員外郎、知制誥李紳為中書舍人,依前 翰林學士。右庶子王仲周以奉使緩命,貶台州刺史。 癸未,以深冀行營諸軍節度;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 為滄州刺史,橫海軍節度使兼忠武軍節度,深冀行 營並如故;以橫海軍節度使李全略為德州刺史、德 棣等州節度。丙戌,以兵部郎中、知制誥馮宿檢校左 庶子,充山南東道節度副使,權知襄州軍府事,以牛 元翼在深州重圍故也。丁亥,以河東節度使、司空、兼 門下侍郎、平章事裴度守司徒、平章事,充東都留守、 判東都尚書省事、都畿汝防禦使、太微宮等使。以前 靈武節度使李聽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 三月壬辰朔,詔曰:「武班之中,淹滯頗久,又諸薦送大 將,或隨節度使歸朝。自今已後,宜令神策六軍軍使 及南衙常參武官,各具歷任送中書門下。素立大功 及有才器者,量加獎擢。常參官依月限改轉。諸道軍 府帶監察已上官者,限三周年即與改轉。軍士死王 事者,三周年內不得停衣糧,先於留州留使錢內每 貫割二百文助軍,今後不用抽取。」上於馭軍之道,未 得其要,常云「宜姑息戎臣」,故即位之初,傾府庫頒賞 之,長行所護,人至鉅萬,非時賜「與,不可勝紀,故軍旅 益驕,法令益弛,戰則不剋,國祚日危。洎頒此詔,方鎮 多以大將文符鬻之,富賈曲為論奏,以取朝秩者,疊 委於中書矣。」名臣扼腕,無如之何。癸巳,以兵部尚書 蕭俛為太子少保,以前山南東道節度使李逢吉為 兵部尚書。壬寅,左驍衛上將軍張奉國卒。以鴻臚卿、 判度支張平叔為戶部侍郎充職。平叔以曲承恩顧, 上疏請官自賣鹽,可以富國強兵,陳《利害》十八條。詔 下其疏,令公卿詳議。中書舍人韋處厚隨條詰難,固 言不可,事遂不行。朱克融、王廷湊合兵攻深州,不解, 裴度與書諭之,克融還鎮,廷湊攻城亦緩,乃並加檢 校工部尚書。戊申,裴度來朝,對於麟德殿,伏奏龍墀, 因敘河北用兵,嗚咽流涕,上改容慰勞之。壬子,以新 授東都留守裴度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淮南節 度使。癸丑,徐州節度使崔群為其副使王智與所逐, 智興,自專軍務。甲寅,以右僕射韓皋為左僕射,以前 淮南節度使李夷簡為右僕射,前東都留守李絳復 拜舊官。丙辰,守司徒裴度正衙受冊「訖,謁太廟,赴尚 書省上,宰臣百寮皆送。」丁巳,以左丞崔從檢校禮部 尚書、鄜州刺史、鄜坊節度使,以代王承元;以承元為 鳳翔隴節度使。戊午,司徒裴度復入中書知政事。以 中書侍郎、平章事王播檢校右僕射,兼揚州大都督 府長史,充淮南節度使,依前兼諸道鹽鐵轉運使。以 鳳翔節度使崔倰為河南尹。牛元翼率十餘騎突圍 出深州來朝。深州大將臧平等一百八十人皆為王 廷湊所殺。己未,以武寧軍節度使王智興檢校工部 尚書,兼徐州刺史,充武寧軍節度使;以德棣節度使 李全略復為滄州節度使,仍合滄、景、德棣為一鎮。李 光顏還鎮許州。夏四月辛酉朔,日有蝕之。甲子,左僕 射韓皋赴省,上中使賜酒饌,宰臣百寮送,一如近式。 雲陽縣角觝力人張莅負羽林官騎康憲、錢憲往徵 之,莅乘醉打憲將殞,憲男買德,年十四,持木鍾擊莅 首,破三日而卒。刑部奏覆,敕曰:「買德尚在童年,能知 子道,雖殺人當死,為父可哀。若從沉命之科,恐失原 情之意。可減死罪一等。」忻州刺史李寰、守「博野,王廷 湊攻之不下。其李寰所領兵宜割屬右神策,以寰為 軍使,仍以忻州軍為名。」庚辰,桂州觀察使杜式方卒。 癸未,以武寧軍節度使崔群為祕書監,分司東都。翰 林侍講學士韋處厚、路隨進所撰《六經法言》二十卷, 賜錦綵二百疋,銀器二百事,處厚改中書舍人,隨改 諫議大夫,並賜金紫。丁亥,以祕書監嚴譽為桂管觀 察使。是夜,東北有流星,光彩燭地,殷殷有聲,出天市 垣,至郎位滅。五月辛卯朔,以德州刺史李景儉為諫 議大夫。癸丑,太子少傅嚴綬卒。戊午,幽州朱克融上 表,進馬萬匹、羊十萬口,先請其價賞軍。隴山有異獸 如猴,腰尾皆長,色青赤而猛鷙,見蕃人則躍而食之遇漢人則否。六月甲戌朔。甲子,司徒、平章事裴度守 尚書右僕射,工部侍郎、平章事元稹為同州刺史。以 正議大夫、守兵部尚書、輕車都尉李逢吉為門下侍 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乙丑,大風震電墜太廟鴟吻, 霹御史臺樹。丁卯,以易州刺史柳公濟為定州刺史、 義武軍節度使。壬申,諫官論責裴度太重,元稹「太輕」, 乃追稹制書。削長春宮使。戊寅,以前右僕射李夷簡 為太子少保,分司東都。戊子,復置邕管,以安南副使 崔結為邕管經略使。秋七月己丑朔。丙申,宋王結薨, 廢朝。戊戌,汴州軍亂,逐節度使李愿,立牙將李充為 留後。好畤縣山水漂溺居人三百家。陳、許、蔡等州水。 壬寅,出中書舍人白居易為杭州刺史。乙巳,詔南北 省五品已上官議討李㝏。丙午,貶李愿為隨州刺史。 以鄭滑節度使韓充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汴 宋亳潁觀察等使,鄭滑如故。以宣武軍節度押衙李 㝏為右金吾衛將軍。丁未,內出綾絹五十萬匹付度 支以供軍用。陳、許水災,賑粟五萬石。己酉,中使楊再 昌使鎮州王廷湊奏,「奉詔取牛元翼家族,請至秋末 發遣。其田弘正骸骨,尋訪不知所在。」辛亥,以贈司徒、 忠烈公李憕子源為諫議大夫,賜緋魚袋。乙卯,敕員 外郎、知制誥二年後轉郎中,又二年後轉前行郎中, 又一年即正除諫議大夫,知同前郎中、給事中并翰 林學士別宣知者,不在此限。以前義武軍節度使陳 楚為東都留守、判尚書省事、東畿汝防禦使。本朝故 事,東都留守罕用武臣,今用楚,以李㝏擾汴宋故也。 八月己未朔,以絳州刺史崔弘禮為河南尹,兼東畿 防禦副使。給事中韋穎以弘禮望輕,封還詔書,上遣 中使諭之,乃下詔陳許李光顏將兵收汴州。戊辰,以 左僕射韓皋為東都留守、判尚書省事、東畿汝防禦 使;以東都留守陳楚為河陽懷節度使。癸酉,韓充奏, 「今月六日發軍入汴州界,營於千塔。」丙子,汴州監軍 姚文壽與兵馬使李質同謀,斬李㝏及其黨薛志忠、 秦鄰等。丁丑,韓充入汴州。以前東都留守李絳為華 州刺史,充潼關防禦、鎮國軍等使。浙東、處州大水,溺 居民。以兗、海、沂、密節度使曹華為華州刺史,充義成 軍節度、鄭滑潁等州觀察等使;以宋州刺史高承簡 為兗州刺史、兗海、沂、密等州節度使;以汴州防城兵 馬使李質為右金吾衛將軍、潁州棣鄭滑觀察使。鹽 鐵轉運使王播進《開潁口圖》。九月,戊子朔,浙西大將 王國清謀叛,觀察使實易直討平之,同惡二百餘人 並誅之。韓充送李㝏男道源、道樞、道瀹等三人斬於 西市。㝏妻馬氏、小男道本、女汴娘配於掖庭。壬子,太 子少師李夷簡卒,贈太子太保。癸卯,以前河陽節度 使郭釗為河中尹,兼河中、絳、隰等州節度使。御史中 丞李德裕為潤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江西道都團 練觀察處置等使,以代竇易直。以易直為吏部侍郎。 加晉州刺史李寰為晉、磁等州都團練觀察使。乙巳, 敕「團練防禦州置判官一員,其副使、推巡並停。」辛亥, 以吏部侍郎柳公綽為御史大夫。先有詔廣芙蓉苑, 南面居人廬舍墳墓並移之,群情駭擾,癸丑,降敕罷 之。德州軍亂,害刺史王稷,盡剽其家財奴僕。丁亥,以 萬州刺史李元喜為安南「都護。」陰山府沙陁突厥兵 馬使朱耶執宜來朝貢,賜官誥、錦綵、銀器。冬十月戊 午朔。壬戌,前河中、晉、絳、慈、隰等州節度使、開府儀同 三司、守司徒、中書令、河中尹、上柱國、許國公韓弘可 守司徒兼中書。甲子夜,月掩牽牛中星。戊辰,興元節 度使烏重引來朝,移授天平軍節度使。己卯,以工部 侍郎鄭權為工部尚書,以前華州刺史許季同為工 部侍郎。是日,上由複道幸咸陽,止於善因佛寺,施僧 錢百萬,《咸陽令》絹百疋。閏十月戊子朔,入迴紇使金 吾大將軍胡証、副使光祿卿李憲、婚禮使衛尉卿李 銳、副使宗正少卿李子鴻等送太和公主自蕃中迴。 庚寅,以吏部尚書鄭絪為太子少傅,以太常卿趙宗 儒為吏部尚書,韋綬為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 壬辰,右驍衛大將軍韓公武卒廢朝。以戶部尚書楊 於陵為太常卿。丙申,迴紇可汗遣使獻國信四床、女 口六人、葛祿口四人。己亥,敕翰林侍講學士、諫議大 夫路隨、中書舍人韋處厚兼充史館修撰。《憲宗實錄》 仍更日入史館。《實錄》未成,且許「不入內署,仍放朝參。」 甲寅,詔:「江、淮諸州,旱損頗多,所在米價,不免踊貴,眷 言疲困,須議優矜。宜委淮南、浙西東、宣歙、江西、福建 等道觀察使,各於當道有水旱處取常平、義倉斛㪷, 據時估減半價出糶,以惠貧民。」丙辰,以太子賓客令 狐楚為陜虢觀察使。十一月丁巳朔。丁卯,尚書左丞 庾承宣為陜虢觀察使,令狐楚復為太子賓客,分司 東都。楚巳至陜州,視事一日,追改之。庚午,命景王率 禁軍五百騎侍從皇太后幸華清宮,又幸石甕寺。辛 未,以前安南都護桂仲武為邕管經略使。癸酉,上幸 華清宮,迎太后巡狩于驪山下,即日馳還,太后翌日 方還。丙子,集王緗薨。庚辰,上與內官擊鞠禁中,有內
官欻然墜馬,如物所擊。上恐,罷鞠升殿,遽足不能履地,風眩就床。自是外不聞上起居者三日。是夜,月近房。十二月丁亥朔,詔「五坊鷹隼並解放,獵具皆毀之。」 庚寅,宰臣李逢吉率百寮至延英門請見,上不許。中 外與度等三上疏,請立皇太子。是夜,司徒、中書令韓 弘卒。辛卯,上於紫宸殿御大繩床見百官。李逢吉奏 景王成長,請立為皇太子,左僕射裴度又極言之。癸 巳,詔景王為皇太子。淮南奏「和州饑,烏江百姓殺縣 令以取官米。」甲午,內出絹二百疋賑兩市,癃殘窮者。 己未,兩軍容內司、公主、戚屬之家,並以上疾痊平,諸 寺為僧齋,仍敕在京諸司疏放繫囚。丙午,上御宣政 殿,冊皇太子。受冊畢,百寮謁太子於東宮,太子舉簾 執笏答拜,宮寮拜則受之。丁未,判度支、戶部侍郎張 平叔貶通州刺史。是夜,月掩左角。己酉,以前天平軍 節度使馬總檢校左僕射、守戶部尚書。庚戌,以吏部 侍郎竇易直為戶部侍郎、判度支。癸丑,以太子冊禮 畢,宣制,赦囚徒。以前黔中觀察使崔元略為鄂、岳、蘄、 黃、安等州觀察使。太子賓客孟簡卒。乙卯,以前陜虢 觀察使衛中行為尚書右丞。是冬十月頻雪,其後恆 燠,水不冰凍,草木萌發,如正二月之後。
三年正月丁巳朔,上以疾不受朝賀。是日,大風,昏翳 竟日,嗣郢王佑宜於崖州安置,坐妄傳禁中語也。敕 不得買新羅人為奴婢,已在中國者即放歸其國。禮 部侍郎王起奏:「當司所試貢舉人,試訖申送中書,候 覆訖,下當司,然後大字放牓。」從之。二月,天平軍監軍 奏,節度使烏重引病,牙將王贄割股肉以療。河陽節 度使陳楚奏:移使府於三城,未有門戟,欲移懷州門 戟於河陽。從之。諫議大夫殷侑奏:「禮部貢舉,請置《三 傳》、三史科。」從之。戶部尚書崔倰卒。三月丁巳,宰臣百 寮賜宴於曲江亭。敕:「應御服及器用在淮南、兩浙、宣 歙等道合供進者,并端午誕節常例進獻者,一切權 停。其鷹犬之類,除備蒐狩外,並令解」放。以牛僧孺同 中書門下平章事。日晡晚後,有賊入通化門,鬥死者 一人,傷者六人。賜宣徽院供奉官錢,自一百二十貫 文巳下有差。五月,山南西道奏,移成州於實井堡。山 南東道節度使牛元翼卒,祕書少監李隨奏請造《當 司圖書印》一面,從之。十月,宰相、監修國史杜元穎奏: 「史官沈傳師除鎮河南,其本分修史,便令將赴本任 修撰。」從之。敕京兆尹、御史大夫韓愈宜放臺參,後不 得為例。七月,國子祭酒韋乾慶卒。八月,鄭滑節度使 曹華卒。檢校尚書右僕射、戶部尚書馬總卒。興元節 度使韋綬卒。上由複道幸興慶宮,至通化門,賜持盂 僧絹二百匹。因幸五方,賜從官金銀鋌有差。九月,澤 潞節度使劉悟進位平章事,賜宰臣百寮重九宴于 曲江亭南。詔王丘佺進金碧文絲十有六品。十月,以 京兆尹韓愈為兵部侍郎,以御史中丞李紳為江西 觀察使。宰相李逢吉與李紳不協,紳有時望,恐用為 相。及紳為中丞,乃除韓愈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仍 放臺參。紳性峭直,屢上疏論其事,遂與愈辭理往復, 逢吉乃兩罷之,然紳出而愈留。宰相杜元穎罷知政 事,除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龍武統軍陳楚卒,以 兵部侍郎韓愈為吏部侍郎,新除江西觀察使李紳 為戶部侍郎。紳既罷除江西,上令中使就第賜玉帶, 紳因除敘,泣而請留。中使具奏,故與愈俱改官。召翰 林學士龐嚴對,因賜金紫,內薗使公廨本錢一萬貫, 軍器使三千貫。杜元穎赴鎮蜀,上御安福門餞,因賜 皇城留守及金吾衛率等帛有差。十一月,上御通化 門觀作《毗沙門神》,因賜絹五百匹。停浙東貢甜菜、海 蚶。十二月,浙西觀察使李德裕奏「去管內淫祠一千 一十五所。」
四年正月辛亥朔,上御殿受朝如常儀。上餌金石之 藥,處士張皋上疏切諫。上悅,召之,求皋不獲。澤潞判 官賈直言、「新授諫議大夫劉悟上表乞留」,從之。禮部 尚書致仕孔戣卒。辛未,上大漸,詔皇太子監國。壬申, 上崩於寢殿,時年三十。群臣上諡曰「睿聖文惠孝皇 帝」,廟號穆宗。十一月庚申,葬於光陵。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