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六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六十四卷目錄
三禮部雜錄
經籍典第二百六十四卷
三禮部雜錄
编辑《左傳》:「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隱三年〉 「《公矢魚》于棠」,非禮也。〈隱五年〉
鄭公子忽如陳逆婦媯,先配而後祖?鍼子曰:「是不為 夫婦,誣其祖矣,非禮也,何以能育?」
「會于溫,盟于瓦屋」,以釋東門之役,禮也。
「鄭伯以齊人朝王」,禮也。〈並隱八年〉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太廟,非禮也。〈桓二年〉 「齊侯送姜氏」,非禮也。〈桓三年〉
「春,正月,公狩于郎。」書時,禮也。〈桓四年〉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太子生之禮舉之,接以太牢,卜 士負之,士妻食之。
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 廢祀,以器幣則廢禮。〈並桓六年〉
曹太子來朝,賓之以上卿,禮也。〈桓九年〉
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禮也。〈桓十 七年〉
「女有家,男有室」,無相瀆也,謂之「有禮。」〈桓十八年〉 秋,「築王姬之館于外。」為外,禮也。〈莊元年〉
八年春,「治兵于廟」,禮也。〈莊八年〉
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 又不至。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莊十年〉
列國有凶稱「孤」,禮也。言懼名,禮其庶乎!〈莊十一年〉 君子曰:「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以君成禮,弗納于 淫,仁也。」〈莊二十二年〉
公如齊觀社,非禮也。曹劌諫曰:「不可。夫禮所以整民 也,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莊二十三年〉 「秋丹桓公之楹,春刻其桷」,皆非禮也。〈秋二十三年春二十四年〉 哀姜至,「公使宗婦覿,用幣」,非禮也。〈並莊二十四年〉 「公子友如陳,葬原仲」,非禮也。
夫「禮、樂慈愛」,戰所畜也。夫民,讓事、樂和、愛親、哀喪,而 後可用也。〈並莊二十七年〉
齊仲孫歸。公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周禮》, 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 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閔元年〉
公出復入不書,諱之也。諱國惡,禮也。
凡侯伯,救患、分災、討罪,禮也。〈並僖元年〉
「許穆公卒于師,葬之以侯」,禮也。〈僖四年〉
「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僖五年〉
「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
「子父不奸」之謂「禮」,「守命共時」之謂「信。」違此二者,姦莫 大焉。
諸侯之會,其德刑禮義,無國不記。〈並僖七年〉
「禘而致哀姜焉」,非禮也。凡夫人不薨于寢,不殯于廟, 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則弗致也。〈僖八年〉
「禮」,國之幹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 上下昏。〈僖十一年〉
凡諸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僖二十三年〉
宋成公如楚,還入于鄭。鄭伯將享之,問禮于皇武子。 對曰:「宋,先代之後也,于周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喪, 拜焉,豐厚可也。」鄭伯從之,享宋公有加,禮也。〈僖二十四年〉 秋,入杞,責無禮也。
《子玉》「剛而無禮,不可以治民。」
說禮樂而敦《詩》《書》,《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 民未知禮,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禮。〈並僖二十七年〉 曹叔振鐸,文之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合諸侯而 滅兄弟,非禮也。
禮以行義,信以守禮,刑以正邪。舍此三者,君將若之 何?〈並僖二十八年〉
介葛盧來。以未見公,故復來朝禮之,加燕好。〈僖二十九年〉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僖三十年〉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非禮也;猶三望,非禮也。 禮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 上怠慢也。望,郊之細也。不郊,亦無望可也。〈僖三十一年〉 「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 又不能謀,能無敗乎?
齊國莊子來聘,自郊勞至于贈賄,禮成而加之以敏。 臧文仲言于公曰:「國子為政,齊猶有禮,君其朝焉。臣 聞之,服于有禮,社稷之衛也。」
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葬僖公,緩作主,非禮也。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嘗禘于廟。〈並僖三十三年〉
先大後小,順也;躋聖賢,明也;明順,禮也。君子以為失 禮。禮無不順。祀,國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謂禮乎? 《魯頌》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 子曰:禮謂其后稷親而先帝也。
《詩》曰:「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禮,謂其姊親而先 姑也。」
襄仲如齊納幣,禮也。「凡君即位,好舅甥,修昏姻,娶元 妃,以奉粢」,盛孝也,孝禮之始也。〈並文二年〉
「王叔文公卒」,來赴弔,如同盟,禮也。〈文三年〉
「逆婦姜于齊。」卿不行,非禮也。〈文四年〉
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長,是以委之常秩,道之以禮則。 〈文六年〉
「義而行之」,謂之《德禮》。「無禮不樂」,所由叛也。〈文七年〉 「《毛伯衛》來求金」,非禮也。
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禮也。諸侯相弔賀也。雖不 當事,苟有禮焉,書也,以無忘舊好。〈文九年〉
曹伯來朝,禮也。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 也。
「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禮也。
季文子曰:「齊侯其不免乎?己則無禮,而討于有禮者。」 曰:「女何故行禮?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己則反天,而又 以討人,難以免矣。」〈文十五年〉
三年春,「不郊而望」,皆非禮也。望,郊之屬也。不郊,亦無 望可也。〈宣三年〉
公伐莒,取向,非禮也。平國以禮,不以亂;伐而不治,亂 也。以亂平亂,何治之有?無治,何以行禮?〈宣四年〉 孟獻子聘于周,王以為有禮,厚賄之。〈宣九年〉
「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 〈宣十二年〉
晉侯使士會平王室,定五享之原。襄公相禮殽烝,武 子私問其故。王聞之,召武子曰:「季氏,而弗聞乎?王享 有體薦,宴有折俎,公當享,卿當宴,王室之禮也。」武子 歸而講求典禮,以修晉國之法。〈宣十六年〉
晉侯使鞏朔獻齊捷于周,王使委于三吏,禮之如侯 伯。克敵使大夫告慶之禮,降于卿禮一等。王以鞏伯 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成二年〉 丙午盟晉。「丁未盟衛」,禮也。〈林註〉得「大小先後之禮。」〈成三年〉 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禮也。
「君命無貳」,失信不立;「禮無加貨,事無二成。」〈並成八年〉 「晉人來媵」,禮也。〈成九年〉
世之治也,諸侯間于天子之事則相朝也,于是乎有 享宴之禮。享以訓共儉,宴以示慈惠。共儉以行禮,而 慈惠以布政,政以禮成,民是以息。〈成十二年〉
晉侯使郤錡來乞師,將事不敬。孟獻子曰:「郤氏其亡 乎!禮,身之幹也;敬,身之基也。郤子無基,不亡何為?」〈成十 三年〉
「德刑。」詳。〈祥也〉「義、禮、信」,戰之器也。德以施惠,刑以正邪,詳 以事神,義以建利,禮以順時,信以守物。〈成十六年〉 齊姜薨。初,穆姜使擇美檟以自為襯,與頌琴,季文子 取以葬。君子曰:「非禮也。禮無所逆。婦,養姑者也。虧姑 以成婦,逆莫大焉。」〈襄二年〉
陳成公卒。楚人將伐陳,聞喪乃止。陳人不聽命。臧武 仲聞之,曰:「陳不服于楚,必亡大國。行禮焉而不服,在 大猶有咎,而況小乎?」夏,楚彭名侵陳,陳無禮故也。〈襄四 年〉
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 足以幹事。
公送晉侯。晉侯問公年。季武子對曰:「會于沙隨之歲, 寡君以生。」晉侯曰:「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國 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 為冠具?」武子對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以金石 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請及兄弟之國而假備 焉。」晉侯曰:「諾。」公還及衛,冠于成公之廟,假鍾磬焉,禮 也。〈並襄九年〉
靈王求后于齊,齊侯問對于晏桓子。桓子曰:「先王之 禮辭有之,天子求后于諸侯,諸侯對曰:『夫婦所生若 而人,妾婦之子若而人。無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則 曰『先守某公之遺女若而人』』。」齊侯許昏。王使陰里結 之。公如晉朝,且拜士魴之辱,禮也。〈襄十二年〉
「齊子初聘于齊」,禮也。〈襄二十年〉
杞孝公卒,晉悼夫人喪之。平公不徹樂,非禮也。《禮》,為 鄰國闕。〈襄二十三年〉
鄭伯賞入陳之功,賜子產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子 產辭邑,曰:「自上以下,隆殺以兩,禮也。臣之位在四,且 子展之功也。臣不敢及賞,禮請辭邑。」公固予之,乃受 三邑。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讓不失禮。〈襄二十六年〉 宋人享趙文子,叔向為介司馬,置折俎,禮也。仲尼使 舉是禮也,以為多文辭。〈襄二十七年〉
楚屈建卒,趙文子喪之,如同盟,禮也。〈襄二十八年〉 鄭伯如晉,公孫叚相,甚敬而卑,禮無違者。晉侯嘉焉授之以策。君子曰:「禮其人之急也乎?」伯石之汰也,一 為禮于晉,猶荷其祿,況以禮終始乎?《詩》曰:「『人而無禮, 胡不遄死』。其是之謂乎!」〈昭三年〉
楚子合諸侯于申,椒舉言于楚子曰:「臣聞諸侯無歸, 禮以為歸。今君始得諸侯,其慎禮矣。」〈昭四年〉
閑之以義,糾之以政,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 〈昭六年〉
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之,苟能禮者 從之。及其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幹也,無禮無 以立。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而滅于宋。 臧孫紇有言曰:『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 達人』。今其將在孔丘乎?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于 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昭七年〉
服以旌禮,禮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其容。
「孟僖子如齊殷聘」,禮也。〈並昭九年〉
齊歸薨。「大蒐于比蒲」,非禮也。
「孟僖子會邾莊公盟于祲祥。」修好,禮也。〈並昭十一年〉 有業而無禮,經則不序;有禮而無威,序則不共。是故 明王之制,使諸侯歲聘以志業,間朝以講禮。志業于 好,講禮于等,自古以來,未之或失也。〈昭十三年〉 「二月癸酉,禘。叔弓涖事。」籥入而卒,去樂卒事,禮也。〈昭十 五年〉
大國之人,不可不慎也。「我皆有禮,夫猶鄙我。國而無 禮,何以求榮?」〈昭十六年〉
「君子貴其身而後能及人,是以有禮。今夫子卑其大 夫而賤其宗,是賤其身也,能有禮乎?無禮必亡。」 子太叔見趙𥳑子,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 儀也,非禮也。」𥳑子曰:「敢問何謂禮?」對曰:「吉也聞諸先 大夫子產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 地之經而民實則之』。」
《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 王尚之。」〈並昭二十五年〉
「葬宋元公」,如先君,禮也。
文辭以行,禮也。子朝于景之命,遠晉之大,以專其志, 無禮甚矣,文辭何為?〈並昭二十六年〉
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饗而既具,是棄禮也。〈定十年〉 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將左右周旋,進退俯仰,於是 乎取之,朝祀喪戎,於是乎觀之。
「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禮也。〈並定十五年〉
晉范鞅貪而棄禮,以大國懼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 君若以禮命於諸侯,則有數矣;若亦棄禮,則有淫者 矣。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十二,以為天之大數也。 今棄《周禮》,而曰「必百牢,亦唯執事。」
大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貢辭。大宰嚭曰:「國君道 長,而大夫不出門,此何禮也?」對曰:「豈以為禮,畏大國 也?大國不以禮命于諸侯,苟不以禮,豈可量也?太伯 端委,以治《周禮》,仲雍嗣之,斷髮文身,臝以為飾,豈禮 也哉?」有由然也。〈並哀七年〉
事死如事生,禮也。于是有朝聘而終以尸將事之禮, 又有朝聘而遭喪之禮。若不以尸將命,是遭喪而還 也,無乃不可乎?以禮防民,猶或踰之。今大夫曰死而 棄之,是棄禮也,其何以為諸侯主?〈哀十五年〉
《國語周語》:「王既齊宮,百官御事各即其齊。三日,王乃 淳濯饗醴。及期,鬱人薦鬯,犧人薦醴。王祼鬯,饗醴乃 行,百吏庶民畢從,及藉后稷監之膳夫。」〈農〉《正陳藉 禮》。
「祓除其心」,精也;「考中度衷」,忠也;「昭明物則」,禮也;「制義 庶孚」,信也。然則長眾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 非禮不順,非信不行。今晉侯即位,而背外內之賂,虐 其處者,棄其信也;不敬王命,棄其禮也;施其所惡,棄 其忠也;以惡實心,棄其精也。四者皆棄,則遠不至而 近不和矣,將何以守國?
晉侯使隨會聘于周,定王饗之殽烝,原公相禮。范子 私于原公曰:「吾聞王室之禮無毀折,今此何禮也?」王 見其語也,召原公而問之,原公以告王。召士季曰:「子 弗聞乎?禘郊之事,則有全烝;王公立飫,則有房烝;親 戚宴饗,則有殽烝。今女非它也,叔父使士季實來修 舊德,以獎王室,唯是先王之宴禮,欲以貽女,余一人」 敢設飫禘焉。忠非親禮,而干舊職,以亂前好。且女今 我王室之一二兄弟,以時相見,將龢協典禮,以示民 訓?則無亦擇其柔嘉,選其馨香,潔其酒醴,品其百籩, 修其簠簋,奉其犧象,出其尊彝,陳其鼎俎,靜其巾羃, 敬其祓除,體解節折,而共飲食之。于是乎有折俎加 豆,酬幣宴貨,以示容合好。夫王公諸「侯之有飫也,將 以講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禮烝而已。飫 以顯物,宴以食好,歲飫不倦,時宴不淫,月會旬修,日 完不忘,服物昭庸,采飾顯明,文章比象,周旋序順,容 貌有崇,威儀有則,五味實氣,五色精心,五聲昭德,五 義紀宜,飲食可饗,龢同可觀,財用可嘉,則順而建德, 古之善禮者,將焉用全烝」武子遂不敢對而退。歸。乃 講聚三代之典禮,于是乎修執秩。以為晉法在禮,敵必三讓,是則聖人知民之不可加也。故王天 下者,必先諸民,然後庇焉,則能長利。
夫「仁」禮勇,皆民之為也。以義死用謂之「勇」,奉義順則 謂之「禮」,畜義豐功謂之「仁。」姦仁為佻,姦禮為羞,姦勇 為賊。
昔史佚有言曰:「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德莫若讓,事莫 若咨。」單子之況我禮也,皆有焉。
《魯語》:「夫禮,所以正民也。是故先王制諸侯,使五年四 王一相朝也。終則講于會,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 序,訓上下之和,制財用之節,其間無由荒怠。」
公父文伯之母朝哭穆伯而莫哭文伯。仲尼聞之,曰: 「季氏之婦可謂知禮矣,愛而無私,上下有章。」
《晉語》:「樹于有禮,必有艾。」《商頌》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 降有禮之謂也。
《禮》:「兄弟資窮困,天所福也。」
公子過鄭,鄭文公亦不禮焉。遂如楚。楚成王以《周》禮 享之,九獻,庭實旅百。公子欲辭,子犯曰:「天命也,君其 饗之。」
靡笄之役也,郤獻子伐齊。齊侯來,獻之以得隕命之 禮,曰:「寡君使克也,不腆敝邑之禮,為君之辱,敢歸諸 下。」執政以御人苗棼皇曰:「郤子勇而不知禮。 備其物,義也;從其等,禮也。貴而忘義,富而忘禮,吾懼 不免。」
《楚語》:「制之以義,旌之以服,行之以禮,辨之以名,書之 以文,道之以言。」〈注〉謂「名位不同,禮亦異數。」
《吳語》:「嫡女執箕箒于王宮,嫡男奉槃匜以隨諸御。春 秋貢獻,不解于王府,亦征諸侯之禮也。」〈注〉征。稅也。亦 天子征稅諸侯之禮。
《孔子家語相魯篇》: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溝 而合諸墓焉。謂季桓子曰:「貶君以彰己罪,非禮也。」 《大婚解》篇:「古之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 以治禮,敬為大。」
內以治宗廟之禮,足以配天地之神;出以治直言之 禮,以立上下之敬。故為政先乎禮,禮,其政之本歟? 《五儀解》篇:「諸侯子孫,往來為賓,行禮揖讓,慎其威儀。 君以思勞,則勞可知矣。」
君朝廷有禮,上下相親,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將誰攻 之?
《致思》篇:「無類失親,失親不忠;不忠失禮,失禮不立。」〈注〉 「《禮》以忠信為本」,非禮則無以立。
《弟子行篇》:齊莊而能肅,志通而好禮,儐相兩君之事, 篤雅有節。是公西赤之行也。子曰:「禮經三百,可勉能 也;威儀三千,則難也。」公西赤問曰:「何謂也?」子曰:「貌以 儐禮,禮以儐辭,是謂難焉。」眾人聞之,以為成也。孔子 語人曰:「當賓客之事,則達矣。」謂門人曰:「二三子之欲 學賓客之禮者,其于赤也。」
《六、本》篇:「閔子哀未忘,能斷之以禮;子夏哀已盡,能引 之及禮,均之君子。」
「無體」之《禮》,敬也。
《顏回》篇:「禮樂,成人之行也;窮神知禮,德之盛也。」 《執轡》篇:「司空之官以成禮。」〈注〉「《事官》所以成禮」,禮非事 不立也。
「以之禮則國定」注:「事物以禮則國定也。」
《本命解篇》孔子曰:「禮之所以象五行也,其義四時也。 故喪禮有舉焉,有恩有義,有節有權。其恩厚者,其服 重,故為父母斬衰三年,以恩制者也。門內之治,恩掩 義;門外之治,義掩恩。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尊尊 貴貴,義之大也。故為君亦服衰三年,以義制者也。三 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練,毀不滅性,不以死傷生。喪 不過三年,齊衰不補,墳墓不修,除服之日,鼓素琴,示 民有終也。」凡此以節制者也。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 同。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家無二尊,以治之。故父在為 母齊衰期者,見無二尊也。百官備,百物具,不言而事, 行者扶而起,身自執事,行者面垢而已,此以權制者 也。親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懈期,悲號,三年憂,哀之 殺也,聖人因殺以制節也。
《郊問》篇:「臣聞之,誦《詩》三百,不足以一獻;一獻之禮,不 足以大饗;大饗之禮,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 饗帝。是以君子無敢輕議于禮者也。」
《五刑解》篇:「凡治君子,以禮御其心,所以屬之以廉恥 之節也。」
所謂「禮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禮,故 不責之以備禮也。
問《玉篇》:「夫禮之所以興。眾之所以治也。禮之所以廢。 眾之所以亂也。」
《終記解篇》:「子貢曰:『公其不沒于魯乎?夫子有言曰:『禮 失則昏,名失則𠎝』。失志為昏,失所為𠎝。生不能用,死 而誄之,非禮也』。」
《正論解篇》:「先臣有遺命焉,曰:『夫禮,人之幹也,非禮則 無以立』。使囑家老,使命二子必事孔子而學禮以定 其位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禮,禮以行義。」〈注〉有器然 後得行其禮,故曰「器以藏禮。」
《老子論德篇上》:「禮為之而莫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 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 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莊子馬蹄》篇:「澶漫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故 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 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
聖人屈折禮樂以匡天下之形,懸跂仁義以慰天下 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爭歸於利,不可止也。此亦 聖人之過也。
《在宥》篇:「說禮耶?是相於技也;說樂耶?是相於淫也?說 聖耶?是相於藝也?說知耶?是相於疵也。」
《天道》篇:「禮法度數,刑名比詳,治之末也;鐘鼓之音,羽 旄之容,樂之末也。」
「退仁義,賓禮樂」,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知北遊》篇:「故聖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故曰:『失道而後德,失 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 亂之首也』。」
《孔叢子巡狩篇》:「子思遊齊,陳莊伯與登泰山而觀,見 古天子巡狩之銘,焉陳子曰:『我生獨不及帝王封禪 之世乎』?子思曰:『子不欲爾。今周室卑微,諸侯無霸,假 以齊之眾,連鄰國,以輔文武子孫之有德者,則齊桓、 晉文之事不足言也』。陳子曰:非不悅斯道,力不堪也。 子聖人之後,吾願有聞焉。敢問昔聖帝明王巡狩之 禮,可得聞乎?」子思曰:「凡求聞者,為求行之也。今子自 計必不能行,欲聞何為?」陳子曰:「吾雖不敏,亦樂先王 之道,於子何病而不吾告也?」子思乃告之曰:「古者天 子將巡狩,必先告祖禰,命史告群廟及社稷圻內名 山大川,告者七日而遍。親告用牲,史告用幣,申命冢 宰,而後清道而出。或以遷廟之主行載於齋車,每舍 奠焉。」及所經五嶽四瀆,皆有牲幣。歲二月,東巡狩,至 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過諸侯,各待於境。 天子先問百年者所在,而親問之,然後覲方岳之諸 侯。有功德者,則發爵賜服,以順陽義;無功者則削黜 貶退,以順陰義。命史采民詩謠,以觀其風;命市納價, 察民之所好惡,以知「其志。命典禮,正制度,均量衡,考 衣服之等,協時月日辰,入其疆。遺老失賢,掊克在位, 則君免。山川社稷有不親舉。土荒民遊,為無教,無教 者,則君退。民淫僭上,為無法,無法者,則君罪。入其疆, 土地墾闢,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君有慶。」遂南巡,五 月至於南嶽。又西巡,八月至於西嶽。又北巡,十一月 至於北嶽,其禮皆如岱宗。歸,反舍於外次。三日齋,親 告於祖禰,用特命有司告群廟社稷及圻內名山大 川,而後入聽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禮也。陳子曰:「諸 侯朝於天子,盟會霸主,則亦告宗廟山川乎?」子思曰: 「告哉?」陳子曰:「王者巡狩不及四岳,諸侯盟會不越鄰 國,則其禮同乎異乎?」子思曰:「天子封圻千里,公侯百 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虞、夏、殷、周之常制。其或出 此封者,則其禮與巡狩朝會無變。其不越封境,雖行 如國。」《陳子》曰:「古之義也。吾今而後知不學者淺之為 人也。」
《問·軍禮篇》:「陳王問太師曰:『行軍之禮,可得備聞乎』?」答 曰:「天子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自天子出,必以歲 之孟秋,賞軍師武人於朝。簡練傑俊,任用有功,命將 選士,以誅不義。於是孟冬以級授軍,司徒執扑,北面 而誓之,誓於社,以習其事。先期五日,太史筮於祖廟, 擇吉日齋戒,告於郊、社稷、宗廟。既筮,則獻兆於天子。」 天子使有司以牲特告社,告以所征之事而受命焉。 舍奠於帝學以受成。然後乃類於上帝,柴於郊以出, 以齋車遷廟之主及社主行,大司馬職奉之。無遷廟 主,則以幣帛皮圭告於祖禰,謂之「主命」,亦載齋車。凡 行主皮圭幣帛,皆每舍奠焉,而後就館。主車止於中 門之外,外門之內,廟主居於道左,社主居於道右,其 所經名山大川,皆祭告焉。及至敵所將戰,太史卜戰 日,卜右御。先期三日,有司明以敵人罪狀告之,史史 定誓命。戰日,將帥陳列車甲卒伍於軍門之前,有司 讀《誥誓》,使周定三令五申。既畢,遂禱戰祈克於上帝, 然後即敵將士戰,全己克敵史擇吉日,復禡於所征 之地,柴於上帝,祭社「奠祖。」以告克者,不頓兵傷士也, 戰不克則不告也。凡類禡,皆用甲、丙、戊、庚、壬之剛日, 有司𥳑功行賞,不稽於時。其用命者,則加爵受賜於 祖奠之前。其奔北犯令者,則加刑罰,戮於社主之前。 然後鳴金振旅,有司遍告捷於時所有事之山川。既 至,舍於國外。三日。齋以特牛,親格於祖禰,然後入設 奠以反主。若主命,則卒奠,斂主埋之於廟兩階間。反 社主如初迎之禮。舍奠於帝學,以訊馘告。大享於群 吏,用備樂饗。有功於祖廟,舍爵策勳焉,謂之飲至,天 子親征之禮也。陳王曰:「其命將出征,則如之何?」太師 曰:「古者大將受命而出,則忘其國;即戎師陣,則忘其家。故天子命將出征,親潔齋盛服,設奠於祖以詔之。」 大將先入,軍吏畢從,皆北面稽首,再拜而受。天子當 階南面,命授之節鉞,大將受,天子乃東向西面而揖 之,亦弗御也。然後告太社,冢宰執蜃宜於社之右,南 面授大將,大將北面稽首,再拜而受之。承所頒賜於 軍吏。其出不類,其克不禡。戰之所在,有大山川則祈 焉,禱克於五帝,捷則報之。振旅復命,𥳑異功勤親,告 廟告社,而後適朝,禮也。王曰:「將居軍中之禮,勝敗之 變,則如之何?」太師曰:「將帥尚左,士卒尚右,出國先鋒, 入國後刃,介冑在身,執銳在列,雖君父不拜。若不幸 軍敗,則驛騎赴告於載櫜韔。天子素服哭於庫門之 外三日,大夫素服哭於社亦如之。亡將失城,則皆哭 七日。天子」使使迎於軍,命將帥無請罪,然後將帥結 草自縛,袒右肩而入,蓋喪禮也。王曰:「行古禮如何?」太 師曰:「古之禮固為於今也,有其人行其禮則可,無其 人行其禮則民弗與也。」
《說苑修文篇》:「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夫功 成制禮,治定作樂,禮樂者,行化之大者也。孔子曰:『移 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是故聖王修 禮文,設庠序,陳鐘鼓,天子辟雍,諸侯泮宮,所以行德 化。《詩》云:『鎬京辟雍,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 之謂也』。」
齊景公登射,晏子修禮而待。公曰:「選射之禮,寡人厭 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與之圖國。」晏子對曰:「君子無 禮,是庶人也;庶人無禮,是禽獸也。夫臣勇多則弒其 君,子力多則弒其長,然而不敢者,惟禮之謂也。禮者 所以御民也,轡者所以御馬也。無禮而能治國家者, 嬰未之聞也。」景公曰:「善。」乃飭射,更席以為上客,終日 問禮。
《書》曰:五事,一曰貌。貌若男子之所以恭敬,婦人之所 以姣好也。行步中矩,折旋中規,立則磬折,拱則抱鼓。 其以入君朝,尊以嚴;其以入宗廟,敬以忠;其以入鄉 曲,和以順;其以入州里族黨之中,和以親。《詩》曰:「溫溫 恭人,惟德之基。」孔子曰:「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冠者,所以別成人也。修德束躬,以自申飭,所以檢其 邪心,守其正意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 心。故君子成人,必冠帶以行事,棄幼少嬉戲惰慢之 心,而衎衎於修德進業之志。是故服不成象,而內心 不變。內心修德,外被禮文,所以成顯令之名也。是故 皮弁素積,百王不易,既以修德,又以正容。孔子曰:「正 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不亦威而不猛 乎?」
成王將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達而勿多也。」祝雍曰: 「使王近於民,遠於佞,嗇於時,惠於財,任賢使能。」於此 始成之時,祝辭四加而後退。公冠,自以為主,卿為賓, 饗之以三獻之禮。公始加元端與皮弁,皆必朝服,元 冕四加。諸侯太子庶子冠,公為主,其禮與上同。冠於 祖廟曰:「令月吉日,加子元服。去爾幼志,順爾成德。《冠 禮》十九,「見正而冠」,古之通禮也。
夏,公如齊逆女。何以書?親迎,禮也。其禮奈何?曰:「諸侯 以屨,二兩加琮;大夫庶人以屨,二兩加束脩;二曰:某 國寡小君,使寡人奉不珍之琮,不珍之屨。禮,夫人貞 女。」夫人曰:「有幽室數辱之產,未諭於傅母之教,得承 執衣裳之事,敢不敬拜?」祝?祝答拜。夫人受琮,取一兩 屨以履。女正笄衣裳而命之曰:「往矣,善事爾舅姑以 順為宮室無二,爾心無敢回也。」女拜,乃親引其手,授 夫于戶。夫引手出戶,夫行女從。拜辭父於堂,拜諸母 於大門。夫先升輿執轡,女乃升輿,轂三轉,然後夫下 先行。大夫士庶人稱其父曰:「某之父,某之師友,使某 執不珍之屨,不珍之束脩,敢不敬禮。」某氏貞女母曰: 「有草茅之產,未習於織紝紡績之事」,得奉執「箕箒之 事,敢不敬拜。」
天子以鬯為贄。鬯者,百草之本也,上暢於天,下暢於 地,無所不暢,故天子以鬯為贄。諸侯以圭為贄。圭者, 玉也,薄而不撓,廉而不劌,有瑕於中,必見於外,故諸 侯以玉為贄。卿以羔為贄。羔者,羊也,羊群而不黨,故 卿以為贄。大夫以鴈為贄。鴈者,行列有長幼之禮,故 大夫以為贄。士以雉為贄。雉者,不可指食籠,狎而服 之,故士以雉為贄,庶人以鶩為贄。鶩者,鶩鶩也,鶩鶩 無他心,故庶人以鶩為贄。贄者,所以質也。
天子曰「巡狩」,諸侯曰「述職。」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述職 者,述其所職也。春省耕,助不給也。秋省斂,助不足也。 天子五年一巡狩。歲二月東巡狩,至於東嶽,柴而望 祀山川,見諸侯,問百年者。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命 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志淫好僻者。命典禮考時 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舉 「者為不敬,不敬者君黜以爵,宗廟有不順者為不孝, 不孝者君削其地。有功澤於民者,然後加地。」入其境, 土地辟除,敬老尊賢,則有慶,益其地;入其境,土地荒 穢,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削其地。一不朝者,黜 其爵;再不朝者,黜其地;三不朝者,以六師移之。歲五月,南巡狩至於南嶽,如東巡狩之禮。歲八月西巡狩 至於西嶽,如南巡狩之禮。歲十一月北巡狩至於北 嶽,如西巡狩之禮,歸格於祖禰,用《特》。
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 充君之庖。無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禮,曰暴天物。 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群。天子殺則下大緌,諸侯殺 則下小緌,大夫殺則止佐轝;佐轝止則百姓畋獵。獺 祭魚,然後漁人入澤梁;鳩化為鷹,然後設罻羅;草木 零落,然後入山林。昆蟲不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 「夭,妖不覆巢。」此皆聖人在上,君子在位,能者在職,大 德之發者也。是故皋陶為大理,平民各服,得其實;伯 夷主禮,上下皆讓;倕為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 辟成;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 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僻違。禹陂九澤,通 九道,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十里,至 於荒服,南撫交趾、大發,西析支、渠搜、氐、羌,北至山戎、 肅慎,東至長夷、島夷。四海之內,皆戴帝舜之功。於是 禹乃興《九韶》之樂,致異物鳳凰,來翔天下,明德也。 生而相與交通,故曰「留賓。」自天子至士各有次,贈死 不及柩尸,弔生不及悲哀,非禮也。故古者吉行,五十 里奔喪,百里贈賵。及事之謂時。時,禮之大者也。《春秋》 曰:「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賵者何?喪事有 賵者,蓋以乘馬、束帛。輿馬曰賵,貨財曰賻,衣被曰襚, 口實曰唅,玩好曰贈。知生者賻賵,知死者贈襚。贈襚 所以送死也,賻賵所以佐生也。輿馬、束帛、貨財、衣被、 玩好,其數奈何?曰:天子乘馬六匹,諸侯四匹,大夫三 匹,元士二匹,下士一匹。天子束帛五匹,元三纁二,各 五十尺;諸侯元三纁二,各三十尺;大夫元一纁二,各 三十尺;元士元一纁一,各二丈。下士綵縵各一匹,庶 人布帛各一匹。天子之賵,乘馬六匹乘車,諸侯四匹 乘輿。大夫曰「參輿」,元士下士不用輿。天子文繡衣各 一襲,到地。諸侯覆跗;大夫到踝,士到髀。天子唅實以 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穀實。位尊德 厚及親者賻賵唅襚厚,貧富亦有差,二三四五之數。 取之天地而制奇偶,度人情而出節文,謂之「有因」,禮 之大宗也。
「春祭曰祠,夏祭曰禴,秋祭曰嘗,冬祭曰烝。春薦韭卵, 夏薦麥、魚,秋薦黍、豚,冬薦稻、鴈。三歲一祫,五年一禘。 祫者,合也,禘者,諦也。祫者,大合祭於祖廟也。禘者,諦 其德而差優劣也。」聖主將祭,必潔齋精思,若親之在, 方興未登。「憧憧專一」,想親之容貌彷彿,此孝子 之誠也。四方之助祭,空而來者滿而反,虛而至者實 而還,皆取法則焉。
孔子曰:「無體之禮,敬也;無服之喪,憂也;無聲之樂,懽 也。不言而信,不動而威,不施而仁,志也。鐘鼓之聲,怒 而擊之則武,憂而擊之則悲,喜而擊之則樂。其志變, 其聲亦變,其志誠通乎金石,而況人乎?」
公孟子高見顓孫子莫曰:「敢問君子之禮何如?」顓孫 子莫曰:「去爾外厲,與爾內色勝而心自取之,去三者 而可矣。」公孟不知,以告曾子。曾子愀然逡巡曰:「大哉 言乎!無外厲者必內折,色勝而心自取之者必為人 役。是故君子德行成而容不知,聞識博而辭不爭,知 慮微達而能不愚。」
《鹽鐵論褒賢》篇:「志善者忘惡,謹小者致大。俎豆之間, 足以觀禮;閨門之內,足以論行。夫服古之服,誦古之 道,舍而為非者鮮矣。」
《殊路》篇:「非學無以治身,非禮無以輔德。」
《論誹篇》:禮所以防淫,樂所以移風。禮興樂正,則刑罰 中。故堤坊成而民無水菑;禮義立,民無亂患。故禮義 壞,堤坊決。所以治之者,未之有也。孔子曰:「禮與其奢 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故禮之所為作,非所以害 生傷業也;威儀節文,非所以亂化傷俗也。治國謹其 禮,危國謹其法。
《孝養》篇:匹夫勤勞,猶足以順禮;歠菽飲水,足以致其 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不敬何以別乎?故上 孝養志,其次養色,其次養體。貴其禮,不貴其養。禮順 心和,養雖不備可也。《易》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 祭也。」故富貴而無禮,不如貧賤之孝悌。閨門之內盡 孝焉,閨門之外盡悌焉,朋友之道盡信焉。三者孝之 至也。居家禮者,非謂積財也;事親孝者,非謂鮮肴也。 亦和顏色,承意旨,盡禮義而已矣。
君子重其禮,小人貪其養。君子苟無其禮,雖美不食 焉。故禮,「主人不親饋,則客不祭。」是饋輕而禮重也。 《授時篇語》曰:「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從民而從善, 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管子》曰:「倉廩實 而知禮節,百姓足而知榮辱。故民易與適禮,難與適 道。」
《水旱》篇:「湛民以禮,示民以樸,是以百姓務本,不營於 末。」
《崇禮》篇:「昔周公處謙以卑,士執禮以治下天下。辭越 裳之贄,見恭讓之禮,既與入文王之廟,是見大孝之禮也。」
《周秦》篇:「古者周其禮而明其教。禮周教明,不從者,然 後等之以刑。刑罰中,民不怨。故舜施四罪而天下咸 服,誅不仁也。」
王符《潛夫論班祿》篇:「聖人與天下四國究度而使居 之也。前招良人,疾奢夸廓無紀極也。乃惟度法象明 著,禮秩為優,憲藝懸之無窮。故《傳》曰:『制禮上物不過』。」 〈闕一字〉「十二,天之道也。」是以先聖籍田有制,供神有度, 奉己有節,禮賢有數,上下大小,貴賤親疏,皆有等威, 階級衰殺,各足祿其爵位,公私達其等級,禮行德義。 當此之時也,九州之內,合三千里爾。八百國,其班祿 也,以上農為正,始於庶人,在官者祿足以代耕,蓋食 九人。諸侯下士亦然。中士倍下士,食十八人,上士倍 中士,食三十六人;大夫倍之,食七十二人。小國之卿, 二於大夫;次國之卿,三於大夫;大國之卿,四於大夫, 食二百八十八人。「君各什其卿。天子三公,侯采視公 侯,蓋方百里;卿采視伯,方七十里;大夫視子男,方五 十里;元士視附庸,方三十里。功成者封。」
「上務節禮,正身示下」,下悅其政,各樂竭己,奉戴其上, 而頌聲作也。
《斷訟》篇:「五代不同禮,三家不同教。」
徐幹《中論法象》篇:「夫禮也者,人之急也,可終身蹈而 不可須臾離也。須臾離則慆慢之行臻焉,須臾忘則 慆慢之心生焉,況無禮而可以終始乎?夫禮也者,敬 之經也,敬也者,禮之情也。無敬無以行禮,無禮無以 節敬,道不偏廢,相須而行。是故能盡敬以從禮者,謂 之成人。」
《譴交》篇:「昔聖王之治其民也,任之以九職,糾之以八 刑,導之以五禮,訓之以六樂,教之以三物,習之以六 容,使民勞而不至於困,逸而不至於荒。當此之時,四 海之內,進德脩業,勤事而不暇,敢淫心舍力,作為非 務,以害休功者乎?」
黃憲《外史問兵》篇:「臣,禮樂之士也,不能以軍旅對。」韓 王曰:「寡人聞之,治世則用文,亂世則用武,用武之世, 奚事禮樂哉?」
韓王曰:「昔齊桓陳師於召陵以聲楚,當此之時,禮樂 無有也。夫制敵者,非揖讓之化,強國者,非威儀之容。 故禮樂不可治於用武之世也明矣。」
徵君對曰:「禮,兵之紀也;樂,兵之精也。其紀如梯,其精 如醴。故禮以制其容,樂以導其氣。」
《嫡庶篇》:「嫡庶者,禮之經也,不可亂也。故嫡有庶而無 降,庶有寵而無隆。寵之以色,則不可踰於恩;寵之以 賢,則不可瀆於禮。夫禮,名之防也。天子以禮防兆民, 諸侯以禮防國,卿大夫以禮防家,士庶人以禮防身, 皆所以防乎名也。瀆禮則名潰,名潰則不尊,不尊則 悖,悖則淫,淫則狎侮刑罰,而為天下辱。」
《樂論》篇:「夫王人者,營政三年而作禮,積德十年而作 樂。樂也者,禮之極也。形於舞蹈而合乎性,和於上下 而合乎治,雍容而合乎德,無言而合乎化,使歌者忘 其聲,舞者忘其態,觀者忘其揖讓,和而不淫,怡而不 縱,故禮極而樂隆。」
《王通中說》《王道》篇:「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無禮也;言 聲而不及雅,是天下無樂也。」
使諸葛亮而無死,《禮樂》其有興乎?
《天地》篇:「王道之駁久矣,禮樂可以不正乎?」
《事君》篇:「王道盛則禮樂從而興焉。」
吾於「《禮樂》也」,論而不敢辯。
《周公篇》:凌敬問禮樂之本。子曰:「思無邪!」凌敬退。子曰: 「賢哉儒也!以禮樂為問。」
《禮樂》篇:「吾於禮樂,正失而已,如其制作,以俟明哲,必 也崇貴乎!」
或曰:「君子仁而已矣,何用禮為?」子曰:「不可行也。」或曰: 「禮豈為我輩設哉?」子不答。既而謂薛收曰:「斯人也,旁 行而不流矣,安知教意哉?」有若謂:「先王之道斯為美 也。」
《冠禮》廢,天下無成人矣;《昏禮》廢,天下無家道矣;《喪禮》 廢,天下遺其親矣;《祭禮》廢,天下忘其祖矣。嗚呼!吾末 如之何也已矣!
仁義其教之本乎?先王以是繼道德而興禮樂者也。 《禮》其皇極之門乎?聖人所以嚮明而節天下者也,其 得中道乎?故能「辨上下,定民志。」
《述史》篇:「江東,中國之舊也,衣冠禮樂之所就也。永嘉 之後,江東貴焉,而卒不貴,無人也,齊、梁、陳於是乎不 與其為國也。及其亡也,君子猶懷之。故曰:晉、宋、齊、梁、 陳亡。嗚呼!棄先王之禮樂以至是乎!」
《魏相篇》:張元素問禮。子曰:「直爾心,儼爾形,動思恭,靜 思正。」問道。子曰:「禮得而道存矣。」元素出。子曰:「有心乎 禮也。夫禮有竊之而成名者,況躬親哉!」
如有王者出,三十年而後禮樂可稱也,斯已矣。 子謂竇威曰:「既冠讀《冠禮》,將婚讀《婚禮》,居喪讀《喪禮》, 既葬讀《祭禮》,朝廷讀《賓禮》,軍旅讀《軍禮》,故君子終身不違禮。」
《立命篇》:「至治之代,五典潛,五禮措,五服不章。人知飲 食,不知蓋藏;人知群居,不知愛敬;上如標枝,下如野 鹿。」
「大哉周公!」遠則冥諸心也。心者非他也,窮理者也。故 悉本於天。推神於天,蓋尊而遠之也,故以祀禮接焉; 近則求諸己也。己者非他也,盡性者也,卒歸之人,推 鬼於人,蓋引而近之也,故以饗禮接焉。
《井觀瑣言》《三禮考注》,或謂非《草廬書》。考公年譜、行狀 皆不言嘗著此書,楊東里謂其編次時與《三禮敘錄》 不同。予按《支言集》《周禮敘錄》,但云《冬官》雖缺,今姑仍 其舊,而《考工記》別為一卷,附之《經》後。今此書篇首亦 載《敘錄》,乃更之曰《冬官》雖缺,以《尚書》《周官》考之,《冬官》 「司空掌邦土」,而雜於《地官》「司徒掌邦教」之中。今取其 掌邦土之官,列於《司空》之後,庶乎《冬官》不亡。蓋或者 欲附會此書出於公手,故揭公敘錄置之篇首,又從 而附益之爾。且公最不信古文《尚書》,《周官》,古文也,其 肯據之以定《周禮》乎?及觀其所考次,亦不能無可疑 者。如《春官》大司樂而下,皆取而歸之司徒;《地官》大小 司徒之職,則取而歸之司空。然觀《周書》穆王命君牙 為司徒,而有「祁寒暑雨,小民怨咨。思艱圖易,民乃寧」 之語。又云:「宗伯洽神人,和上下。」《周禮春官》大宗伯之 職亦云:「以天產作陰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 以和樂防之。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 神,以諧萬民,以致萬物。」與《周書》之言實相表裏。由是 觀之,則司徒豈專掌教而不及養?宗伯豈專掌禮而 不及樂乎?敘錄所纂《儀禮》逸經文,僅存者止五篇。《公 冠》、諸侯遷廟、諸侯釁廟、《投壺》、奔喪也。《云中霤》《禘於太 廟》《王居明堂》三篇,其經亡矣。此書乃以《大戴明堂篇》 補《王居明堂》,其辭云:「明堂朱草,日生一葉,至十五日 生十五葉,十六日一葉落,終而復始。」此緯書野史之 說,曾謂禮經而有是乎?其以《公符》補《公冠》,雖公之意, 然篇中記雜周成王、漢昭帝之冠辭,其非古經之文 明矣。公平昔深惡經傳之混淆,豈若是其雜亂而無 區別乎?予嘗謂《諸侯遷廟》《釁廟》《奔喪》《投壺》四篇,猶略 存經之彷彿,以之補經,尚不能不起人之疑;《公符》《明 堂》之不可補經,決矣。夫《經》之殘缺,雖《孟子》亦但能言 其缺,或者顧務勦拾割裂以補之,不亦勞甚矣乎?凡 古書𥳑篇錯亂,程、朱大儒亦不敢擅為更張,但云「某 當作某」,「某當在某」之下,「某當在某」之前而已。惟《孝經》 《大學傳》文之錯,有經文可依據,故朱子考而正之。今 此書任意移易,輒云當麗於此無疑。如《內饔》掌膳羞, 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乃遽取《內則》「牛夜鳴則庮」 等辭以附之,豈先聖缺疑闕文之意乎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