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043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四十三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四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四十三卷目錄

 宮殿部彙考五

  宋二高宗建炎二則 紹興十則 孝宗乾道二則 淳熙六則 光宗紹熙一則 寧

  宗慶元二則 理宗紹定一則 度宗咸淳一則 總一則

  金太宗天會二則 熙宗天眷一則 皇統二則 海陵天德一則 貞元二則 正隆二

  則 世宗大定六則 章宗明昌二則 承安一則 泰和二則 總一則

  元世祖至元十則 武宗至大二則 仁宗皇慶一則 延祐一則 英宗至治二則 泰

  定帝泰定二則 順帝至正二則 總一則

考工典第四十三卷

宮殿部彙考五

编辑

宋二

编辑

高宗建炎元年以潛邸為升暘宮以太后宮為隆祐宮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建炎元年六月辛 酉。名潛邸為升暘宮。八月庚午。詔以元祐太后宮為 隆祐宮。於是更稱隆祐太后。

建炎三年,以臨安州治為行宮。

按《宋史高宗本紀》,「三年二月庚戌,始聽士民從便避 兵。命劉正彥部兵衛皇子六宮如杭州。壬戌,駐蹕杭 州」 按《地理志》行在所,建炎三年閏八月,高宗自建 康如臨安,以州治為行宮,宮室制度,皆從簡省,不尚 華飾。垂拱、大慶、文德、紫宸、祥曦、集英六殿,隨事易名。 實一殿。重華、慈福、壽慈、壽康四宮,重壽、寧福二殿,隨 時異額。實德壽一宮。延和、崇政、復古「選德」四殿,本射 殿也。

紹興元年刱行宮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元年十一月八日,命內臣楊公弼與徐 康國刱行宮。務簡約,去華飾,裁為百楹。」

紹興二年,行宮南門成。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二年正月十四日,自越還臨安。九月二 十九日,南門成,名曰行宮之門。」

紹興五年,修建康行宮,名書院為「資善堂。」

按《宋史高宗本紀》:「五年春正月戊午,趣修建康行宮。 夏五月辛巳,名行宮新作書院為資善堂。」

按《玉海》,建炎三年四月丁卯,改江寧為建康府。五月 八日,駕至建康,駐蹕神霄宮。紹興三年正月,命守臣 趙鼎營建康行宮。十一日,鼎以圖來上,命孟庾經畫。 五年五月戊午,命帥漕臣繕治行宮,修城壁。省部百 司倉庫,具圖來上,務從簡約。 又按《玉海》,五年五月 八日辛巳,詔擇日除防禦使,為節度使,封國公,出就 資善堂聽讀輔臣奏事,趙鼎曰:「昨日得旨,臣退而與 孟庾、沈與求商量,皆仰贊陛下為宗廟社稷大慮,謹 令有司卜本月二十六日吉。」上曰:「可。」與求曰:「此盛德 之事也。」上曰:「朕年二十九,未有子,然國朝自有仁宗 故事。藝祖刱業,其勤至矣。朕取子行下子鞠於宮中, 復加除拜,庶幾仰慰在天之靈。」初,張浚未出使也,上 嘗以語鼎、浚、庾與求曰:「此子天姿特異,在宮中儼如 成人,朕自教之讀書,極強記。」鼎先得旨,於行宮門內 造書院一區,欲令就學,有司以圖來上,凡建屋十六 間,從約也。至是,書院成,上曰:「只以書院便為資善堂, 俟除授訖,命儒臣為直講、翊善,悉如故事。」

紹興九年,建「慈寧殿。」

按《宋史高宗本紀》。「九年正月癸巳。建皇太后宮。九月 甲午。名皇太后殿曰慈寧」 按地理志。慈寧殿。

紹興九年,以太后有歸期,建。

按《玉海》,九年后有歸耗,命有司豫作慈寧殿於禁中, 遙上冊寶。十月二十一日,詔皇太后宮殿名「慈寧」,三 十日畢功。宰臣等言:「德之大者,必盡萬物之報以稱 其禮;孝之至者,必得四表之心以寧其親。天祚文武 之隆,世基任姒之德。仰模太紫,前考異宮,宜昭揭於 鴻名,以荅揚於流澤。臣竊以東朝置衛,遠存長樂之 鴻名;中禁承顏,近著寶慈之茂實。皆以體皇居於宸 極,據寶勢於坤靈,廣一人欽愛之風,極萬世尊崇之 奉。」載新令典,允屬聖時。伏惟皇帝達孝通於神明,要 道形於德教。紹復大業,對越祖宗在天之靈;抑畏小 心,躬蹈帝王高世之行。人與能而樂戴,天復命以中 興。上推《履武》之祥,丕啟生商之慶。方且致天下之養, 用寅奉於母儀;成路寢之威,示日嚴於子道。臣等率 龥眾志,懇款一詞。爰藉合於前章,極崇施於顯號。葉 情文而並舉,煥典冊以增華。輦道中通,朝夕燕兩宮 之奉;珮環入覲,時節奉萬年之觴。示垂裕於無疆,益 儲體於有美。伏請建皇太后宮殿,以「慈寧」為名。 紹興十二年冬十一月庚子。作崇政垂拱二殿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按《玉海》,「紹興十二年十一月庚子,命內侍王晉錫作 崇政、垂拱二殿,時言者請復朔日視朝之禮,而行宮 止一殿,故改作焉。」崇政以故射殿為之,朔望則權置 帳門,以為文德、紫宸殿,按射則以為選德,策士則以為集英。垂拱以故內諸司地為之,在皇城東北。 崇 政、垂拱二殿,其修廣僅如大郡之設廳。淳熙再修葺, 亦循其舊。每殿為屋五間,十二架,修六丈,廣八丈四 尺;殿南簷屋三間,修一丈五尺,廣亦如之。兩朵殿各 二間,東西廊各二十間,南廊九間,其中為殿門三間, 六架,修三丈,廣四丈六尺;殿後擁舍七間,孝宗因以 為「延和殿」,蓋卑宮室之意。寢殿仍舊,謂之「福寧苑。」中 亭殿名稱可見者,僅有復古殿、損齋、觀堂、芙蓉閣、翠 寒堂、清華閣、「羅木堂」、「隱岫澄碧」、「倚桂隱秀」、碧琳堂之 類。

紹興十五年,創「欽先孝思殿。」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欽先孝思殿。」

紹興十五年建,在崇政殿東。

按《玉海》,內中神御殿,東都有之。紹興十五年秋,始創 於崇政殿之東。凡朔望節序、生辰,酌獻行香,用「家人 禮。」

紹興二十六年,作「純福殿。」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二十六年六月丁亥,作皇帝本命殿於 萬壽觀,依在京,以「純福」為名。

紹興二十八年。增築皇城。重修朝射。垂拱三殿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二十八年六月八日,增築皇城東南之 外城。九月二十二日名新南門曰「嘉會。」 又按《玉海》, 紹興二十八年九月甲子,重修朝射、垂拱三殿成。 紹興三十二年名新宮曰德壽宮,始建東宮。

按《宋史高宗本紀》,三十二年夏六月戊辰,名新宮曰 德壽宮。 按《輿服志》,皇太子宮曰東宮。其未出閤,但 聽讀於資善堂,堂在宮門內,已受冊則居東宮,宮在 麗正門內。紹興三十二年始置,孝宗居之。莊文太子 立,復居之。光宗為太子,孝宗謂輔臣曰:「今後東宮不 須刱建,朕宮中宮殿,多所不御,可移修之。」自是皆不 別建。

按《玉海》:「先是,以秦檜舊第為新宮。三十二年六月戊 辰,名曰德壽。丙子,太上皇內禪,即日駕之德壽宮。」

在大內之北,望仙橋東。

紹興 年,建「損齋。」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損齋。

紹興末建。貯經史書,為燕坐之所。

孝宗乾道元年詔執政詣選德殿奏事

编辑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孝宗皇帝闢便殿於禁垣之東,名曰「選德」,規 模宏壯,數延文武講論治道,詢求民隱。至於中外奏 報,若軍國幾務,皆於此省決。暇則紬繹經傳,或親御 弧矢,雖大寒暑不廢。因命周必大為之記略。 乾道 元年五月三日,詔執政每日暮召入東華門,詣選德 殿奏事。上欲從容論治故也。

乾道九年,重修後殿門。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淳熙二年始刱射堂

编辑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輿服志》,淳熙二年始刱。 射堂一,為游藝之所,圃中有榮觀、玉淵、清賞等堂,鳳 山樓,皆宴息之地也。幕殿即《周官》大小次也。東都時, 郊壇大次謂之青城,祀前一日,宿齋詣焉。其制中有 二殿,外有六門,前曰泰禋,後曰拱極,東曰祥曦,西曰 景曜,東偏曰承和,西偏曰迎禧,大殿曰端誠,便殿曰 熙成。

淳熙六年,作「翠寒堂。」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翠寒堂。」

孝宗作

按《玉海》,六年,上作翠寒堂於禁中,以日本松為之,不 施丹雘。嘗召宰輔趙雄、王淮奏事,堂下古松數十,清 風徐來。上曰:「林聲其清,遠勝絲竹。」 苑中有偉觀堂、 碧射堂。

淳熙八年,改建「延和殿。」

按《宋史孝宗本紀》,「八年九月丙辰,更後殿幄次為延 和殿。」 按《輿服志》,淳熙初,孝宗始作射殿,謂之選德 殿。八年秋又改後殿擁舍為別殿,取舊名謂之延和 殿,便坐視事則御之。他如紫宸、文德、集英、大慶、講武, 惟隨時所御,則易其名。紫宸殿,遇朔受朝則御焉,文 德殿降赦則御焉,集英殿臨軒策士則御焉,大慶殿 行「冊禮則御焉,講武殿閱武則御焉。」其實垂拱、崇政 二殿權更其號而已。二殿雖曰大殿,其修廣僅如大 郡之設廳。淳熙再修,止循其舊。每殿為屋五間,十二 架,脩六丈,廣八丈四尺;殿南簷屋三間,脩一丈五尺, 廣亦如之。兩朵殿各二間,東西廊各二十間。南廊九 間,其中為殿門三間,六架,脩三丈,廣四丈六尺。殿後 擁舍七間,即為延和。其制尤卑,陛階一級,小如常人 所居而已。奉太上則有德壽宮、重華宮、壽康宮,奉聖 母則有慈寧宮、慈福宮、壽慈宮。德壽宮在大內北望仙橋,故又謂之北內,紹興三十二年所造,宮成,詔以 「德壽宮」為名。高宗為上皇,御之重華,即德壽宮也。孝 宗遜位,御之壽康宮,即寧福殿也。初,丞相趙汝愚議 以祕書省為泰寧宮,已而不果行,以慈懿皇后外第 為之。上皇不欲遷,因以舊寧福殿為壽康宮。光宗遜 位,御之大內,苑中亭殿亦無增,其名稱可見者,僅有 復古殿、損齋觀堂、芙蓉閣、翠寒堂、清華閣、欏木堂、「隱 岫澄碧」、「倚桂隱秀」、碧琳堂之類,此南內也。北內苑中 則有大池,引西湖水注之。其上疊石為山,象飛來峰。 有樓曰「聚遠」,禁籞周回。東則香遠、清深、月臺、梅坡、松 菊三徑、清妍、《清新》、芙蓉岡;南則《載忻》《欣欣》、射廳、《臨賦》 《燦錦》《至樂》、半丈紅、清曠、瀉碧;西則冷泉、文杏館、靜樂、 浣溪;北則絳華、旱船、俯翠、春桃、盤松。

淳熙十四年,立「議事堂。」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四年冬十一月戊午,詔皇太子 參決庶務於議事堂。」

按《玉海》,十四年十一月己亥,詔皇太子參決庶務。先 是,學士洪邁人對,言「天禧資善之詔可舉行也。」至是, 詔右相周必大討論資善堂典禮,必大奏:「天禧時,仁 宗尚幼,始見輔臣,恐不可用。西晉有宣猷堂,今作議 事堂可也。」

淳熙十五年,上慈福宮名,建煥章閣。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五年「秋九月甲寅,上皇太后宮 名慈福。十一月庚子,建煥章閣,藏高宗御集。」

按《玉海》,「淳熙十五年八月五日,擬進皇太后宮名曰 『慈福』。」

淳熙十六年,詔改德壽宮為「重華宮。」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六年「春正月己未,更德壽宮為 重華宮。」

按《玉海》,「十六年正月己未。詔德壽宮改為重華宮。二 月壬戌。內禪移御。」

光宗紹熙五年寧宗即位改重華宮為慈福宮建壽成皇后殿更建泰安宮福寧殿

编辑

按《宋史光宗本紀》:「五年,寧宗即位,六月,詔改重華宮 為慈福宮,建壽成皇后殿。七月,詔建泰安宮,以奉太 上皇。太上皇后戊寅,詔秋暑,太上皇未須移御,即以 寢殿為泰安宮。冬十月己丑,更泰安宮為壽康宮,建 福寧殿。」

寧宗慶元二年建華文閣

编辑

按:《宋史寧宗本紀》:「二年五月,建華文閣,以藏孝宗御 集。」

慶元五年,創「玉堂殿。」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慶元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詔學士院創玉堂 殿,止以「玉堂」為名。

理宗紹定六年緝熙殿成

编辑

按《宋史理宗本紀》:「六年秋九月辛酉,經筵官請以御 製敬天法祖、事親齊家四十八條及緝熙殿榜記宣 付史館。」

按《玉海》,紹定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御製敬天命、法 祖宗、事親、齊家而下凡四十八條,詔講讀、說書官撰 箴辭。明年六月甲午,緝熙殿成,御書「緝熙」二字牓之, 親為記文,以所製箴辭親洒宸翰列殿上,備覽觀。

度宗咸淳元年夏六月乙酉名理宗御製閣曰顯文置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

编辑

按:《宋史度宗本紀》云云。

宋中興,建行宮於杭州,治宮殿視汴京尤朴。

按《宋史輿服志》:宮室:「汴宋之制,侈而不可以訓。中興 服御,惟務簡省,宮殿尤朴。皇帝之居曰殿,總曰大內, 又曰南內,本杭州治也。紹興初創為之。休兵後,始作 崇政、垂拱二殿,久之又作天章等六閣寢殿,曰福寧 殿。」

按:《南宋故都宮殿考》。

《麗正》:       和寧。        《東華》。 西華。西       苑、東           苑西、 北宮、          南宮:           南水門、 東水門,         會通           上閣, 宣德          隔門,           斜門, 關門,          玉華閣,          含和, 貽謨二門係天章閣

殿

《垂拱》。常朝四參    《文德》。六參宣布     《大慶》。明堂朝賀 《紫宸》。生壽      《集英》:策士

以上謂之「正朝」 ,亦有隨事更名者。

後殿

延和。宿齋避殿    崇政。即祥曦      福寧。寢殿 《復古》:高宗建     《選德》:孝宗建御屏有監司郡守姓名 《緝熙》。理宗建     熙明。即脩政度宗建   《明華 清燕》,          《膺福》           《慶瑞》即順慶理宗改 《射殿          需》雲:大燕       符寶。貯恭膺天命之寶《嘉明》。度宗以繹己堂改 明堂:即文德合祭改   《坤寧》。皇后 《穠華》。皇后      慈明。楊太后累朝母后皆旋更名 《慈元》。謝太后     《仁明》。全太后      進食。即勤政 《欽先》。神御      《孝思》。神御       清華。

《翠寒》。高宗以日本羅木建古松數十株

澄碧觀堂        芳春,           凌寒 鍾美。牡丹      《燦錦》:海棠       燕喜 靜。華          清賞           稽古。御書院 清遠,          清徹,           澄碧。水堂 蕊淵          環秀。山堂       文囿:御書院 《書林》:御書院     《華館》           衍秀 披,香          德勤           雲錦。荷堂 清霽          《萼綠華》。梅堂度宗易名瓊姿《碧琳 凝光》          澄輝,         《繡香 呈秀》          會景。青花石柱香楠袱額瑪瑙石砌 《正始》。后殿謝后改壽寧殿《怡然》。惠順位      信美。婉客位

《損齋》。高宗建     彝齋、           謹習齋、 《燕申齋》。

《博雅》。書樓      觀德、           萬景, 清暑、          清美,           明遠、 《倚香》。

《龍圖》。太祖太宗    《天章》。真宗並祀祖宗神御 《寶文》。仁宗 「穠香。」          「暗香。」           晚節香。 《巖香》:       雲岫。山亭       《映波》 含暉          達觀,           秀野 凌寒。梅竹      《涵虛》           「平津 真,賞          方遠           垂綸。」近池 《魚樂》。池上      《噴雪》。放水       流芳 《芳嶼》。山子      《玉質》           此君。 《聚芳》          「廷芳,           蘭亭 激湍。          崇峻           惠和, 浮醴          泛羽。」並流杯亭     《凌穹》。山頂 《迎熏》          《會英》           《正己》。射亭 丹暉          凝光           《雪逕》。 《參月》          共樂           迎祥, 瑩粧          植杖。村莊       可樂 《文杏          壺中天》。

別是一家春。度宗初創或謂此非佳讖也未幾果驗 《顯謨》。神宗      《徽猷》。哲宗       《敷文》。徽宗 《煥章》。高宗      《華》文:孝宗       寶謨。光宗 《寶章》。寧宗      顯文。理宗       《雲章》。度宗御書 清華          凌虛,           《清漏》 倚桂。          《來鳳           觀音》, 芙蓉          萬春。太后殿

《欽天》、奉天      「《宴春           秋》芳。」 「天開圖畫」,        「舒嘯           《蹌臺》。」

晚清:

清華          睿思           怡真。 容膝          受釐           綠綺,

雲濤。

清泳          清趣,           清暉 清顥,          清迴           清隱, 清寒          清激。放水       《清翫》, 《清興》,          《靜香》           《靜華》, 《春妍》          《春華》,           《春陽》 《春信》。       《融春》,           《尋春》, 《映春》,          《餘春》,           《留春》, 《皆春》,          《寒碧》,           《寒香》, 《香瓊》,          《香玉》。        《香界》 碧岑          灔碧。魚池       《瓊英》 「瓊秀」,          「明秀」,           「深秀。」假山 衍秀          濯秀,           錦煙 錦浪。桃花      繡錦           萬錦 麗,錦          叢錦           照粧。海棠 《浣綺          綴金》:橙橘       《綴瓊》:梨花

《小桃源》         杏塢           梅岡, 瑤圃          村莊           桐木園。

《寂然          怡真》。

瑪瑙          洗馬

《萬歲     清平     春波》。

《玉虹》。

《穗泉》。

御舟

「蘭橈」     《荃橈》,     旱船。

教場

南教場,    北教場。

禁中及德壽宮皆有大龍池,萬歲山,擬西湖《冷泉》、「飛來峰。」 若亭榭之盛,御舟之華,則非外間可擬。春時競渡,及買賣諸色小舟,並如西湖。駕幸宣喚,錫賚鉅萬,大意不欲數蹕勞民,故以此為奉親之娛耳。

御園

聚景園 清波門外,孝宗致養之地。堂扁皆孝宗御 書。淳熙中屢經臨幸。嘉泰間寧宗奉成肅太后臨幸, 其後並皆危廡不脩。高疏寮詩云:「翠華不向苑中來, 可是年年惜露臺。水際春風寒漠漠,官梅卻作野梅 開。」

會芳殿、    瀛春臺、    攬遠堂。

芳華堂。    《花光亭》。八角《瑤津》。

《翠光     桂景》,     灔碧 涼觀     瓊芳     《彩霞》。

《寒碧     柳》。「浪橋。」    「學士橋。」

玉津園 喜會門外。紹興間,北使燕射於此。淳熙中, 孝宗兩幸。紹熙中,光宗臨幸。

富景園 崇新門外。孝宗奉太后臨幸不一,俗呼「東 花園。」

屏山園 錢湖門外,以對南屏山,故名。理宗朝改名 「翠芳園。」餘見《西湖門》。

玉壺園 錢塘門外,本《劉鄜王園》,有「明秀堂。」

集芳園 葛嶺,元係張婉儀園,後歸太后。殿內有古 梅老松甚多。理宗賜賈平章。舊有「清勝堂」、望江亭、雪 香亭等。

《瓊華園》    《小隱園》。

「延祥園」, 西依孤山,為林和靖故居,花寒水潔,氣象 幽古。三朝臨幸

瀛嶼 在孤山之椒,舊名「涼堂。」匹壁蕭照畫山水,理 宗易今名。今為太一宮黃庭殿。

《挹翠堂》:舊名黑漆堂理宗御書

《清新》。舊六椽堂 《香月》:倚裡湖舊名水堂理宗御書 香遠。舊秀蓮亭 「白蓮堂」、      六一泉堂、 檜亭、       梅亭。       上船亭、 東西車馬門,    西村水閣。     御舟港。 林逋墓,      「陳朝檜。」有御書詩《金沙井》。 《瑪瑙坡》。

《六一泉, 高疏寮詩》云:「水明一色抱神州,雨壓輕塵 不敢浮。山北山南人喚酒,春前春後客憑樓。射熊館 暗花扶扆,卜鵠池深柳拂舟。白髮邦人能道舊,君王 曾奉上皇遊。」

聚遠樓 高宗雅愛湖山之勝,恐數蹕煩民,乃於宮 內鑿大池,引水注之,以象西湖冷泉。疊石為山,作飛 來峰,因取坡詩「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人間」 名之。周益公進《端午帖子》云:「聚遠樓高面面風,冷泉 亭下水溶溶。人間炎熱何由到,真是瑤臺第一重。」孝 宗御製《冷泉堂》詩以進,高宗和韻,真盛事也。

《香遠堂》。       《清深堂》:      《松菊三徑》。菊芙蓉竹 《梅坡           月榭          清妍》。荼蘼 《清新》。        芙蓉岡:已上並東地分 射廳 《載忻堂》:御宴之所    《臨賦》:荷池      《粲錦》:金林檎 至樂。池上       《清曠》。       《半綻紅》:郁李 瀉碧。金魚池已上並南地分冷泉堂:古梅     《文杏館》:

德壽宮:孝宗奉親之所

重華宮。孝宗內禪所居

慈福宮:宮聖壽成二太后所居

慈壽宮:即慈福宮改

東宮

資善堂、    鳳山樓。    榮觀堂。

玉淵堂。    清賞堂。    新益堂。

「繹己堂」、    《射圃》

按《宋行宮考》,宋行宮在杭州鳳凰山下,即唐以來州 治也。按《咸淳臨安志》:建炎三年二月,高宗詔以杭州 為行宮,時執政奏屋宇隘陋,高宗以百官六軍未得 其所,不御正寢。紹興元年十一月,詔守臣徐康國措 置,且命不得華飾。二年,南門成,名曰行宮之門。三年, 以百官遇雨,泥行非便,詔梁汝嘉創廊廡於南門之 內。十八年,名南門曰「麗正」,北門曰「和寧」、東華門、西華 門。二十八年,始增築禁城。而其宮殿之制,六參官起 居與百官聽宣布,則曰「文德殿」,謂之「正衙。其四參官起居,則曰垂拱殿」,謂之「常朝。」曰紫宸殿,則上壽御焉; 曰「大慶殿」,則朝賀御焉。此四殿者,皆即文德殿,隨事 而揭名,未暇專建也。後殿有四:曰崇政,一名「祥曦」;曰 「福寧」;曰「復古」,曰「延和。」福寧則寢息之所,「復古」則燕閒 之所。而延和在垂拱之後,遇聖節、冬至、正旦、寒食、齋 戒,或避正殿則御焉;曰「選德殿」,則孝宗建以為射殿; 曰「緝熙殿」,則理宗闢以為講殿;曰「熙明殿」,則度宗改 東宮之益堂為之,寘經籍其中以肄習焉,而講筵、延 閣則在禁中,高宗之將倦勤也,即秦檜舊地築新居, 其內禪焉,則退居之名曰「德壽。」孝宗之內禪也,改名 曰「重華」而居焉,不更作也。至於東宮,初無定制。蓋宋 諸帝多由外邸入繼正統,不遑築宮,如孝宗之資善 堂、度宗之益堂,皆在宮中,遂以為就學之地。至於臣 僚之署,獨學士院在和寧門內,蓋倣唐北門之制也。 郊社圜丘則在嘉會門外龍華寺西。太社、太稷則在 觀橋東北,其地北有靈池。九宮貴神壇則在東青門 外一里許。藉田、先農、高禖等壇皆在嘉會門外南四 里。理宗以南渡後依海建都,宜以「海神」為大祀,又立 海神壇於東青門外太平橋之東。宗廟、太廟則在端 石山之左,即鳳凰山左翅也。景靈宮則在新莊橋之 西。蓋太廟乃宗祀之常,而景靈宮則漢原廟之制也。 又有欽先孝思殿,以奉神御,則仍東都之舊,置在內 中閣,則自真宗御龍圖閣,召近臣觀太宗御書及古 今名畫,其名昉見。神宗召輔臣於天章閣朝拜於太 祖,太宗御容,則不獨藏畫也。南渡後,遂令脩內司復 建諸閣,太宗閣曰「龍圖」,真宗閣曰天章,仁宗閣曰寶 文,神宗閣曰《顯謨》,哲宗閣曰《徽猷》,徽宗閣曰「敷文」,不 忘先也。而高宗閣則曰《煥章》,孝宗閣則曰《寶謨》,寧宗 閣則曰「寶章」,諸閣皆在禁中,閣置學士。直閣苑囿凡 五處,曰聚景園,曰玉津園,曰富景園,曰翠芳園,曰玉 壺園。聚景在清波門外,《玉津》在嘉會門外,《富景》在崇 新門外,《翠芳在錢湖門外,〈玉壺〉》在錢塘門外,《集芳》在 葛嶺。其後理宗以賜其相賈似道,為第宅,云:「南渡後 宮室不過如此,若夫苑囿之設,亦不過奉其親宴遊, 非荒嬉也。」德祐二年,宋亡,元有司封鐍以幼主北行。 明年為至元十四年,民間失火,飛燼及其宮室,焚燬 殆盡。後十年,西僧楊璉真伽言於朝,即其基造佛寺 五:曰「興元」,曰「報國」,曰「白塔」,曰「般若」,曰「小仙林塔」一,曰 「尊勝。」而壇廟亦皆彝為民居僧舍。元末之亂,張氏毀 塔造城,五寺亦就廢。今姑識之。

按:《輟耕錄》:陳隨應《南渡行宮記》云:「杭州治,舊錢王宮 也。紹興因以為行宮,皇城九里,入和寧門,左進奏院、 玉堂,右中堂、外庫,至北宮門,循廊左序,巨璫幕次列 如魚貫。祥曦殿、朵殿接脩廊為後殿,對以御酒庫、御 藥院、慈元殿外庫,內侍省、內東門司、大內都巡檢司、 御廚、天章等閣,廊回路轉,眾班排列。又轉內藏庫,對」 軍器庫,又轉便門。垂拱殿五間,十二架修六丈,廣八 丈四尺。簷屋三間,脩廣各丈。五朵殿四,兩廊各二十 間。殿門三間,內龍墀、折檻。殿後擁舍七間為延和殿。 右便門通後殿,殿左一殿,隨時易名。明堂郊祀曰「端 誠」,策士唱名曰「集英宴」,對奉使曰「崇德」,武舉及軍班 授官曰「講武。」東宮在麗正門內、南宮門外,本宮會議 所之側。入門,垂楊夾道間,芙蓉環朱闌。二里至外宮 門,節堂後為財帛、生料二庫,環以官屬直舍。轉外窯 子。入內宮門廊右為贊導春坊直舍,左講堂七楹,扁 「新益。」外為講官直舍。正殿向明,左聖堂,右祠堂,後凝 華殿,瞻箓堂,環以竹。左寢室,右齊安位。內人直舍百 二十楹。左彝齋,太子賜號也。接繡香堂便門,通繹己 堂,重簷複屋,昔楊太后垂簾於此,曰「慈明殿。」前射圃 竟百步,環修廊,右博雅樓十二間。左轉數十步,雕闌 花甃萬卉,中出秋千,對陽春亭、清霽亭,前芙蓉,後木 樨,玉質亭梅繞之。由繹己堂過錦臙廊,百八十楹,直 通御前。廊外即後苑梅花千樹,曰梅岡亭,曰冰花亭。 枕小「西湖」、曰「水月境界」、曰「澄碧牡丹」、曰「伊洛傳芳芍 藥」、曰「冠芳山茶」、曰《鶴丹桂》、曰「天闕清香堂」、曰「本支百 世祐聖祠」、曰「慶和泗州」、曰「慈濟鍾呂」、曰「得真橘」、曰「洞 庭佳味茅亭」曰「昭儉木香」、曰「架雪竹」、曰「靜賞松亭」、曰 「天陵偃」,蓋以日本國松木為「翠寒堂」,不施丹艧,白如 象齒,環以古松。碧琳堂近之,一山崔嵬作觀堂,為上 焚香祝天之所。吳知古掌焚修,每三茅觀鐘鳴,觀堂 之鐘,應之則駕興。山背芙蓉閣,風帆沙鳥履舄下。山 下一溪縈帶,通小西湖,亭曰「清漣。」石夾列,獻瑰逞 秀,三山五湖,洞穴深杳,豁然平朗,翬飛翼,拱凌虛。樓 對瑞慶殿、損齋、緝熙、崇正殿之東為欽先、孝思、復古、 紫宸等殿。木圍即福寧殿,射殿曰「選德、坤寧殿」,貴妃、 昭儀、婕妤等位,宮人直舍螘聚焉。又東過閣子庫、睿 思殿,儀鸞修內、入作翰林諸司,是謂「東華門。」

太宗天會三年建乾元殿於上京

编辑

按《金史太宗本紀》,三年春三月辛巳,建乾元殿。 按

《地理志》,上京路,其宮室有乾元殿,天會三年建
考證
天會十三年建天開殿於爻剌,慶元宮於上京

按《金史熙宗本紀》,十三年冬十一月己丑,建天開殿 於爻剌。 按《地理志》,其行宮有天開殿。爻剌,春水之 地也。有混同江行宮。 上京路慶元宮,天會十三年 建,殿曰辰居,門曰「景暉。」天眷元年,安太祖以下御容 為原廟。

熙宗天眷元年增建上京宮殿

编辑

按《金史熙宗本紀》,元年夏四月丁卯,命少府監盧彥 倫營建宮室,止從儉素。 按《地理志》:上京路朝殿,天 眷元年建,殿曰敷德,門曰延光,寢殿曰宵衣,書殿曰 稽古。又有明德宮。明德殿,熙宗嘗享太宗御容於此, 太后所居也。 天眷元年,以春亭名天元殿,安太祖、 太宗、徽宗及諸后御容。春亭者,太宗所常御之所也。

上京宮室有乾元殿,天眷元年更名「皇極殿。」

皇統元年建元和等殿

编辑

按《金史熙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皇統元年。有元 和殿。有常武殿。有廣武殿。為擊毬習射之所。

皇統二年,復建上京諸宮殿。

按《金史熙宗本紀》,「二年春三月庚午,五雲樓、重明等 殿成。五月辛酉,宴群臣於五雲樓。」 按《地理志》,「涼殿, 皇統二年構,門曰延福,樓曰五雲,殿曰重明。東廡南 殿曰東華,次曰廣仁。西廡南殿曰西清,次曰明義。重 明後東殿曰龍壽,西殿曰奎文、時令殿及其門曰奉 元,有泰和殿,有武德殿,有薰風殿。」

海陵天德三年營建燕城宮室

编辑

按《金史海陵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天德三年。始圖 上燕城宮室制度。三月命張浩等增廣燕城。浩等取 真定府潭園材木。營建宮室及涼位十六。

按《春明夢餘錄:金宮城史》載,「海陵煬王遣左右丞相 張浩、張通,左右丞蔡松年,調諸路夫匠,築燕京宮室。 皇城周九里三十步。自天津橋之北曰宣陽門,中門 繪龍,兩偏繪鳳,用金釘釘之。中門惟車駕出入乃開, 西偏分雙隻日開一門。過門有兩樓,曰文,曰武。文之 轉東曰來寧館;武之轉西曰會同館。正北曰千步廊」, 東西對焉。廊之半各有偏門,向東曰「太廟」,向西曰「尚 書省。」至通天門後,改名曰「應天」樓,高八丈,朱門五,飾 以金封,東西相去一里餘,又各設一門,左曰「左掖」,右 曰「右掖。」內城之正東曰「宣華」,正西曰「玉華」,北曰「拱辰」, 及殿凡九,重殿凡三十有六,樓閣倍之。正中曰「皇帝 正殿」,後曰「皇后正位。」位之東曰「內省」,西曰「十六位」,乃 妃嬪居之。西出玉華門,曰「同樂園」,若瑤池、蓬瀛、柳莊、 杏村皆在焉。都城宣陽門,即內城之南門也。上有重 樓,制度宏大,三門並立,中門常不開,惟車駕出入。通 天門即內城之正南門也。四角皆垛樓,瓦皆琉璃,金 釘朱戶,五門列焉,惟大禮祫享則由之。宣華乃城內 之正東,玉華正西門也。左掖東偏門,右城西偏門。偏 門,各有武夫守衛。拱辰即內城正北門也。又曰:「後朝 門制度守衛,與玉華、宣華等,金碧翬飛,規模宏麗矣。」

貞元元年瑤池等殿成

编辑

按《金史海陵本紀》。「元年冬十一月。瑤池殿成」 按《地 理志》。魚藻池。瑤池殿位。貞元元年建。有神龍殿。又有 觀會亭。又有安仁殿。隆德殿。臨芳殿。

貞元三年,建「大房山行宮。」

按《金史海陵本紀》:「三年春三月乙卯,命以大房山雲 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麓。十月丁酉,大房山行宮成, 名曰磐寧。」

正隆二年命毀上京宮殿

编辑

按《金史海陵本紀》。「二年冬十月壬寅。命會寧府毀舊 宮殿諸大族第宅及儲慶寺。仍夷其址而耕種之」 按《地理志》,「上京路興聖宮。德宗所居也。天德元年名 之興德宮。後更名永祚宮。睿宗所居也。光興宮。世宗 所居也。正隆二年命吏部郎中蕭彥良。盡毀宮殿宗 廟大族邸第及儲慶寺。夷其址耕墾之。」 京城北離 宮瓊林苑有橫翠殿,寧德宮西園有瑤光臺,又有瓊 華島,又有瑤光樓。皇統元年有宣和門。正隆二年有 宣華門,又有撒合門。

正隆三年,營建「南京宮室。」

按《金史海陵本紀》:「三年冬十一月,詔左丞相張浩、參 知政事敬嗣暉營建南京宮室。」

世宗大定五年更通天門為應天門

编辑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應天門舊名通 天門,大定五年更。」

大定七年,改福壽殿曰「壽安宮。」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云云。

大定十九年,建「大寧宮。」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京城北離宮有 大寧宮,大定十九年建。後更為寧壽,又更為壽安。 大定二十一年始復修上京宮殿。」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上京路,「大定二 十一年,復修宮殿。二十三年以甓束其城。有皇武殿, 擊毬校射之所也。有雲錦亭,有臨漪亭,為籠鷹之所在按虎水側。」

大定二十八年,重修上京御容殿。

按《金史世宗本紀》:「二十八年冬十一月,有司奏重修 上京御容殿。上謂宰臣曰,宮殿制度,苟務華飾,必不 堅固。今仁政殿遼時所建,全無華飾,但見他處歲歲 修完,此殿如舊,以此見虛華無實者不能經久也。今 土木之工,滅裂尤甚,下則吏與工匠相結為姦,侵剋 工物,上則戶工部官支錢度材,惟務苟辦,至有工役」 纔畢隨即攲漏者。姦弊苟且,勞民費財,莫甚於此。自 今體究,重抵以罪。

大定二十九年,更仁壽宮名。

按《金史章宗本紀》:「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即皇帝位, 名皇太后宮曰仁壽。二月,更仁壽宮名隆慶。」

章宗明昌二年更壽安宮為萬寧宮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壽安宮。「明昌二 年更為萬寧宮。」

明昌五年,改建東宮及承華殿。

按《金史章宗本紀》,五年春正月,尚書省奏,「禮官言,孝 懿皇后祥除已久,宜易隆慶宮為東宮,慈訓殿為承 華殿。」從之。 按《地理志》,明昌五年復以隆慶宮為東 宮,慈訓殿為承華殿。承華殿者,為皇子所居之東宮 也。

承安二年夏六月詔罷瑤光殿工作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泰和二年更泰和殿為慶寧殿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泰和殿。泰和二 年更名慶寧殿。又有崇慶殿。

泰和三年,改行宮殿名。

按《金史章宗本紀》:「三年冬十二月戊午,敕行宮名曰 光春,其朝殿曰蘭皋,寢殿曰輝寧。」

金建燕京汴京宮室

编辑

按《金史地理志》:「燕京應天門十一楹,左右有樓,門內 有左右翔龍門及日華、月華門。前殿曰泰安,左右掖 門。內殿東廊曰敷德門。大安殿之東北為東宮,正北 列三門,中曰粹英,為壽康宮,母后所居也。西曰會通 門,門北曰承明門,又北曰昭慶門,東曰集禧門,尚書 省在其外。其東西門左右嘉會門也。門有二樓,大安」 殿,後門之後也。其北曰「宣明門」,則常朝後殿門也。北 曰仁政門,傍為朵殿,朵殿上為兩高樓,曰東、西上閣, 門內有仁政殿,常朝之所也。 宮城之前廊,東西各 二百餘間,分為三節,節為一門。將至宮城,東西轉,各 有廊百許間,馳道兩傍植柳,廊脊覆碧瓦,宮闕殿門 則純用碧瓦。 汴京丹鳳門北曰舟橋,橋少北曰文 武樓,遵御路而北,橫街也。正北曰承天門,其門五:雙 闕前引。東曰登聞檢院,西曰登聞鼓院。檢院東曰左 掖門,門南曰待漏院。鼓院西曰右掖門,門南曰「都堂」, 直承天門北曰大慶門,門東曰日精門,又東曰左昇 平門,大慶門西曰月華門,又西曰右昇平門。正殿曰 大慶殿,殿前有龍墀,南又有丹墀。東廡曰嘉福樓,西 廡曰嘉瑞樓。大慶後曰德儀殿,殿東曰左昇龍門,西 曰右昇龍門。正門曰隆德,內有隆德殿,有蕭牆,有丹 墀。隆德殿左曰東上閣門,右曰西上閣門,皆南向。鼓 樓在東,鐘樓在西。隆德之次曰仁安門。仁安殿東則 內侍局,又東曰近侍局,又東則嚴祗門,宮中則稱曰 「撒合門。」少南曰東樓,則授除樓也。西曰西樓,仁安之 次曰純和殿,正寢也。純和西曰雪香亭,亭北則后妃 位也,有樓。樓西曰瓊香亭,亭西曰涼位,有樓。樓北少 西曰玉清殿,純和之次曰福寧殿,殿後曰苑門,內曰 仁智殿,有二太湖石,左曰敷錫神運萬歲峰,右曰「玉 京獨秀太平巖。」殿曰山莊,其西南曰翠微閣,苑門東 曰僊韶院,院北曰翠峰,峰之洞曰「大滌湧翠。」東連長 生殿,又東曰湧金殿,又東曰蓬萊殿,長生西曰浮玉 殿,又西曰瀛洲殿。長生殿南曰閱武殿,又南曰內藏 庫。嚴祗門東曰尚食局,又東曰宣徽院,院北曰御藥 院,又北右藏庫東則左藏庫。宣徽院東曰點檢司,司 北曰祕書監,又北曰學士院,又北曰諫院,又北曰武 器署、點檢司南曰儀鑾局,又南曰尚輦局。宣徽院南 曰拱衛司,又南曰尚衣局,其南為繁禧門,又南曰安 泰門,門與左昇龍門相直。東壽聖宮,兩宮太后位也, 本明俊殿試進土之所。宮北曰徽音院,又北曰燕壽 殿,殿垣後少西曰振肅衛司,東曰中衛尉司。儀鑾局 東曰小東華門,更漏在焉。中衛尉司。東曰祗肅門,少 東南曰將軍司、徽音壽聖。東曰太后苑,苑殿曰「慶春」, 與燕壽並,小東華與正東華門對。東華門內正北尚 廄司,其西北曰「臨武殿」,在掖門北。尚食局。南曰宮苑 司,其西北尚醞局、湯藥局、侍儀司,少西曰符寶局、器 物局。又西則撒合門也。

按宋范成大《攬轡錄》:「乾道六年閏五月戊子,成大被 命,以資政殿大學士、崇信軍節度使為奉使大金國 信使副。六月甲子,出國門,八月戊午,度淮,金遣尚書 兵部郎中田彥皋、行侍御史完顏德溫為接伴使副甲子,至南京,丁卯,過東御園,即宜春苑也,頹垣荒草 而已。二里至東京,金改為南京。入新宋門,即朝陽門」 也,金改曰弘仁門,彌望悉荒墟。入舊宋門,即麗景門 也,金改為「賓曜門。」入都亭驛,歇泊舊京。自城破後,創 痍不復。煬王亮徙居燕山,始以為南都,獨崇飾宮闕, 比舊加壯麗,民間荒殘自若。新城內大抵皆墟,至有 犁為田處。舊城內市肆皆苟完而已,四望時見樓閣 崢嶸,皆舊宮觀寺宇,無不頹毀。庚午,「出驛,循東御廊 百七十餘間,有面西櫺星門大街,直東出舊景靈東 宮也。過櫺星門,側望端門,舊宣德樓也,金改為承天 門,五門如畫。兩傍左右昇龍門,東至西角樓,轉東逾 匙頭街,御廊對皇城,俱東出廊可二百許間。過左掖 門,至皇城東角樓,廊亦如畫。出樊樓街,轉土市馬行 街,出舊封門,即安遠」門也。金改為「元武門。」門西金水 河,舊交城曲江之處,河中臥石礧磈,皆艮岳所潰。過 藥市橋街,蕃衍宅、龍德宮,擷芳、擷景二園,樓觀俱存。 擷芳中喜春堂猶巋然,所謂「入滴水閣」者。使屬官吏 望者皆隕涕不自禁,金以為「上林勝宮。」過清輝橋,出 新封丘門,舊景陽門也。金改為「柔遠館。」丙戌,止燕山 城外燕賓館,燕畢,與館伴使副並馬行。柳堤緣城,過 新石橋,中以杈子隔絕,道左邊過橋,入豐宜門,即外 城門也。過石玉橋,石色如玉。橋上分三道,皆以闌楯 隔之,雕刻極工。中為御路,亦闌以杈子。兩傍有小亭, 中有碑曰「龍津橋。」入宣陽門,金書額。兩頭有小四角 亭,即登門路也。樓下分三門,中門為御路,常闔皆畫 龍,兩傍門通行皆畫鳳。入門北望其闕,由西御廊首 轉西至會同館。戊子早,入見,上馬出館,復循西御廊 至橫道,至東御廊首轉北循簷行幾二百間,廊分三 節,每節一門,路東出,第一門通街,第二門通毬場,第 三門通太廟,廟中有樓,將至宮城,廊即東轉,又百許 間,其西亦有三門,但不知所通何處,望之皆民居。東 西廊中,馳道甚闊,兩傍有溝,溝上植柳。兩廊屋脊,皆 覆以青琉璃瓦,宮闕門戶,即純用之。馳道之北,即端 門十一間,曰應天之門,舊嘗名「通天。」亦開兩挾,有樓 如左右昇龍之制。東西兩角樓,每樓次第攢三簷,與 挾樓皆極工巧。端門之內,有左右翔龍門,日華、月華 門。前殿曰「大安殿」,使人入左掖門,直北循大安殿東 廊後壁行,入敷德門,自側門入,又東北行,直東,有殿 宇門曰「東宮」,牆內亭觀甚多,直北面南列三門,中曰 「集英門」云。是故壽康殿母后所居。西曰會通門,自會 通東小門北入承明門,又北則昭慶門,東則集禧門, 尚書省在門外。又西則有右嘉會門,四門正相對。入 右嘉會門,門有樓,與左嘉會門相對,即大安殿後門 之後。至幕次,有頃,入宣明門,即常朝後殿門也。門內 庭中列衛士二百許人,貼金雙鳳幞頭,團花紅錦衫 散手,立入仁政門,蓋隔門也。至仁政殿,下大花氈可 半,庭中團雙鳳,兩傍各有朵殿。朵殿之上兩高樓,曰 「東西上閣門」,兩傍悉有簾幕,中有甲士。東西御廊,循 簷各列甲士。東立者紅茸甲,金纏桿槍,黃旂畫青龍; 西立者碧茸甲,金纏桿槍,白旂畫黃龍。直至殿下皆 然,惟立於門下者皂袍,持弓矢。殿兩階列儀物幢節 之屬,如《道士醮壇威儀》之類。使人由殿下東行,上東 階,卻轉南,由露臺北行入殿。金主幞頭紅袍玉帶,坐 七寶榻,背有龍水大屏風,四壁㡩幕皆紅繡,龍栱斗 皆有繡衣。兩楹間各有焚香大金獅蠻地鋪禮佛毯 滿一殿。兩傍玉帶、金魚,有金帶金魚者各十四五人, 相對列立,遙望前後大殿,屋崛起處甚多,制度不經, 工巧無遺力,所謂「窮奢極侈」者也。

《按:禁扁》。金以幽州為中都,汴為南京。宮之扁曰「啟慶」、 曰「衍慶」、曰「聖壽」、曰「翠微」、曰「慶寧」、曰「景明」、曰「坤寧」、曰「光 春」、曰「萬寧」、曰「磐寧」、曰「壽康」、曰「仁壽」、曰「隆慶」、曰「壽安」、曰 「長春」、曰「建春」、曰「興德」、曰「慶元」、曰「光興」、曰「孝寧」、曰「壽聖」、 曰「集慶」、曰「坤儀」、曰「會聖。」苑之扁曰「瓊林」,園之扁,曰「慶 樂」、曰「熙春」、曰「同樂」、曰「東明」、曰「東翠」,院之扁曰「蓬萊」、曰 「宣徽」;殿之扁曰「長樂」、曰「長生」、曰「浮生」、曰「仁安」、曰仁智、 曰仁政、曰《保安》、曰保成、曰「洪政」、曰大安、曰「大慶」、曰崇 慶、曰廣寒、曰廣德、曰廣仁、曰「瓊光」、曰「隆德」、曰「瀛洲」、曰 重光、曰厚德、曰「天興」、曰「樞光」、曰「光德、曰光興」、曰「集英」、 曰「明俊」、曰「熙春」、曰「集賢、曰明揚、曰慶春」、曰「泰和」、曰「純 和、曰慶和、曰太和、曰德和、曰元和、曰」《魚藻》,曰《德昌》,曰 《福寧》,曰《燕壽》,曰《德壽》,曰《福壽》,曰《端儀》、曰《德儀》,曰《徽音》, 曰《常武》,曰《揚武》,曰《閱武》,曰《臨武》,曰《聖武》,曰《皇武》,曰《文 明》,曰《芳明》,曰《承明》,曰《文昭》,曰《乾元》,曰《承華》,曰《臨芳》,曰 《貞元》,曰《宣華》,曰《慈訓》,曰《絳霄》,曰《蓬萊》,曰《睿思》,曰《翠霄》, 曰《寧福》,曰《紫宸》,曰《奉慈》,曰《湧金》,曰《儀宸》、曰《孝慈》,曰《玉 清》,曰《神龍》,曰《丕承》,曰「景祥」、曰「清暉」、曰辰居亭之扁,曰 《雪香》、曰《瓊香》、曰「臨漪。」樓之扁,曰《嘉福》、曰《嘉瑞》、曰「丹鳳」、 曰《瑞雲》、曰「瑞光。」閣之扁,曰《芳華》、曰「景福」、曰「燕昌」、曰「光 昭」、曰「清徽」、曰「翠微」、曰「蓬萊」、曰「瓊華。」館之扁,曰《會同》、曰 「歸仁」、曰「同文」、曰「思華」、曰「粲文」、曰《來寧》、曰「來同」、曰「懷德」、 曰「肅儀。」司之扁,曰「侍儀嶼」、曰「瀛嶼島」、曰《瓊花池》、曰「龍游」、曰「浮碧。」門之扁曰「宣和」、曰「啟夏」、曰「豐宜」、曰「丹鳳」、曰 「大慶」、曰「承天」、曰「日精、曰月華、曰左右昇平」、曰「左右昇 龍」、曰「隆德、曰嚴祗、曰繁禧、曰安泰、曰祗肅、曰安貞、曰 南薰、曰大興、曰大安」、曰「南順」、曰「順陽」、曰「四會」、曰「仁安、 曰德和、曰德昌、曰文明、曰光興、曰啟慶、曰明昌」、曰「徽 音、曰光翼、曰宣揚、曰光牒、曰宣華、曰玉華」、曰《應天》、曰 《嘉會》、曰《宣曜》、曰《陽春》、曰《施仁》、曰《灝華》、曰《麗澤》、曰《彰義》、 曰《景風》、曰《端禮》、曰《通元》、曰《會城》、曰《崇智》。觀之扁,曰《西 涼》、曰《黃興》。

世祖至元三年修築宮城

编辑

按《元史世祖本紀》:「三年冬十二月丁亥,詔安肅公張 柔、行工部尚書段天祐等同行工部事,修築宮城。」 至元四年秋九月,作玉殿於廣寒殿中。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七年,築昭應宮。

按《元史世祖本紀》,「七年春二月甲戌,築昭應宮於高 梁河。」

至元八年,築宮城。

按《元史世祖本紀》,「八年春二月丁酉,發中都、真定、順 天、河間、平、灤民二萬八千餘人,築宮城。」

按《輟耕錄》:「至元四年正月,城京師,以為天下本。右擁 太行,左注滄海,撫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峙萬 歲山,浚太液池,派玉泉,通金水,縈畿帶甸,負山引河。 壯哉帝居,擇此天府。城方六十里,里二百四十步,分 十一門。正南曰麗正,南之右曰順承,南之左曰文明, 北之東曰安貞,北之西曰健德,正東曰崇仁,東之右」 曰「齊化」,東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美」,西之右曰「肅清」, 西之左曰平則大內。南臨麗正門。正衙曰大明殿,曰 延春閣。宮城周回九里三十步,東西四百八十步,南 北六百十五步,高三十五尺,甎甃,至元八年八月十 七日申時動土,明年三月十五日即工。分六門:正南 曰「崇天」,十二間五門;東西一百八十七尺,深五十五 尺,高八十五尺,左右垛樓二垛樓。登門兩斜廡十門, 闕上兩觀皆三垛樓。連垛樓東西廡各五間。西垛樓 之西,有塗金銅幡竿,附宮城南面有宿衛直廬。凡諸 宮門皆金鋪朱戶,丹楹藻繪,彤壁琉璃,瓦飾簷脊。崇 天之左曰「星拱」,三間一門,東西五十五尺,深四十五 尺,高五十尺。崇天之右曰「雲從」,制度如星拱。東曰「東 華」,七間三門,東西一百十尺,深四十五尺,高八十尺; 西曰「西華」,制度如東華;北曰「厚載」,五間一門,東西八 十七尺,深高如西華。角樓四據宮城之四隅,皆三垛 樓,琉璃瓦飾簷脊直崇天門,有白玉石橋三虹上分 三道,中為御道,鐫百花蟠龍星。拱南有御膳亭,亭東 有拱「辰堂,蓋百官會集之所。東南角樓東差北有生 料庫,庫東為柴場,夾垣東北隅有羊圈。西南角樓南 紅門外,留守司在焉。」西華南有儀鸞局,西有鷹房。《厚 載》北為御苑,外周垣紅門十有五,內苑紅門五,御苑 紅門四,此兩垣之內也。大明門在崇天門內,大明殿 之正門也。七間三門,東西一百二十尺,深「四十四尺。 重簷日精門在大明門左,月華門在大明門右,皆三 間一門。大明殿乃登極、正旦、壽節會朝之正衙也,十 一間,東西二百尺,深一百二十尺,高九十尺;柱廊七 間,深二百四十尺,廣四十四尺,高五十尺。寢室五間, 東西夾六間,後連香閣三間,東西一百四十尺,深五 十尺,高七十尺。」青石花礎,「白玉石圓文石甃地,上 藉重茵,丹楹金飾龍繞其上。四面朱瑣窗藻井,間金 繪飾燕石重陛朱闌,塗金銅飛雕冒,中設七寶雲龍, 御榻,白蓋、金縷褥,並設后位,諸王百寮、怯薛官侍宴。 坐床重列左右,前置燈漏,貯水運機,小偶人當時刻, 捧牌而出。木質銀裹漆瓮一,金雲龍蜿繞之,高一丈 七尺,貯酒可五十餘石。雕象酒卓一,長八尺,闊七尺 二寸。玉瓮一,玉編磬一,巨笙一,玉笙、玉箜篌咸備於 前。前懸繡緣珠簾。至冬月,大殿則黃猫皮壁幛,黑貂 褥。香閣則銀鼠皮壁幛,黑貂煖帳。」凡諸宮殿乘輿所 臨御者,皆丹楹朱瑣,窗間金藻繪,設御榻,裀褥咸備。 屋之簷脊,皆飾琉璃瓦。文思殿在大明寢殿東,三間, 前後軒東西三十五尺,深七十二尺。紫檀殿,在大明 寢殿西,制度如文思,皆以紫檀香木為之,縷花龍涎 香,間白玉飾壁,草色髹綠,其皮為地衣。「寶雲殿」,在寢 殿後,五間,東西五十六尺,深六十三尺,高三十尺。鳳 儀門在東廡中,三間一門,東西一百尺,深六十尺,高 如其深。門之外有庖人之室,稍南「有酒人之室。」麟瑞 門在西廡中,制度如鳳儀。門之外有內藏庫二十所, 所為七間。鐘樓又名「文樓」,在鳳儀南,鼓樓又名「武樓」, 在麟瑞南,皆五間,高七十五尺。嘉慶門在後廡寶雲 殿東,景福門在後廡寶雲殿西,皆三間一門,周廡一 百二十間,高三十五尺。四隅角樓,四間重簷。凡諸宮 周廡,並用丹楹彤「壁,藻繪琉璃,瓦飾簷脊。延春門在 寶雲殿後,延春閣之正門也。五間三門,東西七十七 尺,重簷。懿範門在延春左,嘉則門在延春右,皆三間一門。延春閣九間,東西一百五十尺,深九十尺,高一 百尺,三簷重屋。柱廊七間,廣四十五尺,深一百四十 尺,高五十尺。寢殿七間,東西夾四間。後香閣一間,東 西」一百四十尺,深七十五尺,高如其深。重簷文石甃 地,藉花毳裀,簷帷咸備,白玉石。重陛朱闌,銅冒楯,塗 金雕翔其上。閣上御榻二柱,廊中設小山屏床,皆楠 木為之,而飾以金。寢殿楠木御榻,東夾紫檀御榻,壁 皆張素畫飛龍舞鳳。西夾事佛像。香閣楠木寢床,金 縷褥,黑貂壁幛。慈福殿又曰「東煖殿」,在寢殿東,三間, 前後軒,東西三十五尺,深七十二尺。明仁殿又曰「西 煖殿」,在寢殿西,制度如慈福。《景耀門》在左廡中,三間 一門,高三十尺。清灝門在右廡中,制度如景耀。鐘樓 在景耀南,鼓樓在清灝南,各高七十五尺,周廡一百 七十二間,四隅角樓四間。王德殿在清灝外,七間,東 西一百尺,深四十九尺,高四十尺,飾以白玉,甃以文 石,中設佛像。東香殿在玉德殿東,西香殿在玉德殿 西。宸慶殿在玉德殿後,九間,東西一百三十尺,深四 十尺,高如其深。中設御榻,簾帷裀褥咸備。前列朱闌, 左右闢二紅門,後「山」字門,三間。東更衣殿在宸慶殿 東,五間,高三十尺。西更衣殿在宸慶殿西,制度如東 殿。隆福殿在大內之西,興聖之前。南紅門三,東、西紅 門宮各一,繚以甎垣。南紅門一,東紅門一,後紅門一。 光天門,光天殿正門也,五間三門,高三十二尺,重簷。 「崇華門在光天門左,膺福門在光天門右,各三間一 門。光天殿七間,東西九十八尺,深五十五尺,高七十 尺。柱廊七間,深九十八尺,高五十尺。寢殿五」間,兩夾 四間,東西一百三十尺,高五十八尺五寸。重簷藻井, 瑣窗文石,甃地,藉花毳,裀縣珠簾,重陛朱闌,塗金雕 冒楯正殿縷金雲龍,樟木御榻,從臣坐重列前兩 傍。寢殿亦設御榻,裀褥咸備。青陽門在左廡中,明暉 門在右廡中,各三間一門。翥鳳樓在青陽南,三間高 四十五尺。驂龍樓在明暉南,制度如翥鳳,後有牧人 宿衛之室。壽昌殿又曰「東煖殿」,在寢殿東,三間,前後 軒,重簷。嘉禧殿又曰「西煖殿」,在寢殿西,制度如壽昌, 中位佛像,傍設御榻。針線殿在寢殿後,周廡一百七 十二間,四隅,角樓四間。侍女直廬五所,在針線殿後。 又有侍女室七十二間,在直廬後,及左右浴室一區, 在宮垣東北隅。文德殿在明暉外,又曰「楠木殿」,皆楠 木為之,三間,前後軒一間。盝頂殿五間在光天殿西 北角樓西,後有盝頂小殿。香殿在宮垣西北隅,三間, 前軒一間,前寢殿三間,柱廊三間,後寢殿三間,東西 夾各二間。文宸庫在宮垣西南隅。酒房在宮垣東南 隅。內庖在酒房之北。興聖宮在大內之西北,萬壽山 之正西。周以甎垣,南闢紅門三,東西紅門各一,北紅 門一。南紅門外兩傍附垣有宿衛直廬凡四十間,東 西門外各三間。南門前夾垣內有省、院、臺、百司官侍 直板屋。北門外有窨花室五間。東夾垣外有宦人之 室十七間,凌室六間,酒房六間,南北西門外棋置衛 士直宿之舍二十一所,所為一間。外夾垣。東紅門三, 直儀天殿弔橋;西紅門一,達徽政院門內差北有盝 頂房二,各三間。又北有屋二所,各三間,差南有庫一 所,及屋三間。北紅門外有臨街門一所,三間。此夾垣 之北門也。興聖門,興聖殿之北門也。五間三門,重簷, 東西七十四尺。明華門在興聖門左,肅章門在興聖 門右,各三間。一門,興「聖殿七間,東西一百尺,深九十 七尺;柱廊六間,深九十四尺;寢殿五間,兩夾各三間; 後香閣三間,深七十七尺。」正殿四面朱縣瑣窗,文石 甃地,藉以毳裀,中設扆屏榻,張白蓋,簾帷皆錦繡為 之。諸王百寮、宿衛官,侍宴坐床,重列左右。其柱廊寢 殿,亦皆設御榻,裀褥,咸備白玉石。重陛朱闌,塗金冒 楯,覆以白磁瓦,碧琉璃飾其簷脊。弘慶門在東廡中, 宣則門在西廡中,各三間一門。凝暉樓在弘慶南,五 間,東西六十七尺。延顥樓在宣則南,制度如凝暉。嘉 德殿在寢殿東,三間,前後軒各三間重簷。寶慈殿在 寢殿西,制度同嘉德。山字門在興聖宮後,延華閣之 正門也。正一間,兩夾各一間,重簷一門,脊「置金寶瓶, 又獨腳門二。周閣以紅版垣。延華閣五間,方七十九 尺二寸,重阿十字脊,白琉璃瓦覆,青琉璃瓦飾其簷 脊立金寶瓶,單陛御榻、從臣坐床咸具。」東西殿在延 華閣西,左右各五間,前軒一間,圓亭在延華閣後,芳 碧亭在延華閣後,圓亭東三間,重簷十字脊,覆以青 琉璃瓦,飾以綠琉璃瓦,脊置金寶瓶。徽青亭在圓亭 西,制度同「芳碧亭。」浴室在延華閣東南隅,東殿後傍 有盝頂井亭二間,又有盝頂房三間。畏吾兒殿在延 華閣右,六間,傍有窨花半屋八間。木香亭在畏吾兒 殿後東。盝頂殿在延華閣東版垣外,正殿五間,前軒 三間,東西六十五尺,深三十九尺。柱廊二間,深二十 六尺。寢殿三間,東西四十八尺,前宛轉置花朱闌八 十五扇。殿之傍有盝頂房三間,庖室二間,面陽盝頂 房三間,妃嬪庫房一間,縫紉女庫房三間,紅門一。盝 頂之制,三椽,其頂若笥之平,故名。西盝頂殿在延華閣西版垣之外,制度同東殿。東殿之傍,有庖室三間, 好事房二,各三間,獨腳門二,紅門一。妃嬪院四,二在 東盝頂殿後,二在西盝頂殿後,各正室三間,東西夾 四間,前軒三間,後有三椽半屋二間。侍女室八十三 間,半在東妃嬪院左,西向,半在西妃嬪院右,東向。室 後各有三椽半屋二十五間。東盝頂殿紅門外有屋 三間,盝頂軒一間,後有盝頂房一間。庖室一區,在凝 暉樓後。正屋五間,前軒一間,後披屋三間,又有盝頂 房一間,盝頂井亭一間,周以土垣,前闢紅門。酒房在 宮垣東南隅。庖室南正屋五間,前盝頂軒三間,南北 房各三間,西北隅盝頂房三間,紅門一,土垣四周之。 學士院在閣後四《盝頂》殿門外之西偏三間。生料庫 在學士院南,又南為鞍轡庫,又南為軍器庫,又南為 庖人、牧人宿衛之室。藏珍庫在宮垣西南隅,制度並 如酒室,惟多盝頂,半屋三間,庖室三間。萬壽山在大 內西北,太液池之陽,金人名瓊花島。中統三年修繕 之,至元八年賜今名。其山皆疊玲瓏石為之,峰巒隱 映,松檜隆鬱,秀若天成。引金水河至其後,轉機運㪺, 汲水至山頂,出石龍口,注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後有 石刻蟠龍昂首,噴水仰出,然後由東西流入於太液 池。山前有白玉石橋,長二百餘尺,直儀天殿後。橋之 北有玲瓏石,擁木門,五門皆為石色。內有隙地,對立 日月石。西有石棋枰,又有石坐床。左右皆有登山之 徑,縈紆萬石中,洞府出入,宛轉相迷,至一殿一亭,各 擅一景之妙。山之東有石橋,長七十六尺,闊四十一 尺半,為石渠,以載金水而流於山後,以汲於山頂也。 又東為靈圃,奇獸珍禽在焉。廣寒殿在山頂,七間,東 西一百二十尺,深六十二尺,高五十尺,重阿藻井,文 石甃地,四面瑣窗板密,其裡遍綴金紅雲,而蟠龍矯 蹇於丹楹之上。中有小玉殿,內設金嵌玉龍,御榻左 右列從臣,坐前架黑玉酒瓮一,玉有白章隨其形, 刻為魚獸出沒於波濤之狀,其大可貯酒三十餘石。 又有玉假山一峰,玉響鐵一。縣殿之後,有小石筍二, 內出石龍首,以噀所引金水。西北有廁堂一間。仁智 殿在山之半,三間高三十尺。金露亭在廣寒殿東,其 制圓,九柱,高二十四尺,尖頂上置琉璃珠,亭後有銅 幡竿。玉虹亭在廣寒殿西,制度同金露。方壺亭在荷 葉殿後,高三十尺,重屋八面,重屋無梯,自金露亭前 複道登焉,又曰「線珠亭。」瀛洲亭在溫石浴室後,制度 同方壺。玉虹亭前仍有發,重屋複道,亦曰「線珠亭。」荷 葉殿在方壺前,仁智西北,三間高三十尺,方頂中置 琉璃珠。溫石浴室在瀛洲前,仁智西北,三間高二十 三尺,方頂中置塗金寶瓶。園亭又曰「臙粉亭」,在荷葉 稍西,蓋后妃添妝之所也。八面介福殿,在仁智東差 北三間,東西四十一尺,高二十五尺。延和殿在仁智 西北,制度如介福。馬湩室在介福前三間,牧人之室 在延和前三間,庖室在焉。湩前東,浴室。更衣殿在山 東,平地三間,兩夾太液池,在大內西,周回若干里,植 芙蓉。儀天殿在池中,圓坻上,當萬壽山十一楹,高三 十五尺,圍七十尺,重簷圓蓋,頂圓臺址,甃以文石,藉 以花茵,中設御榻,周闢瑣窗,東西門各一間,西北廁 堂一間,臺西向,列甃甎龕,以居宿衛之士。東為木橋, 長一百二十尺,闊二十二尺,通大內之夾垣。西為木 弔橋,長四百七十尺,闊如東橋,中闕之立柱,架梁於 二舟,以當其空。至車駕行幸上都,留守官則移舟斷 橋,以禁往來。是橋通興聖宮前之夾垣,後有白玉石 橋,乃萬壽山之道也。犀山臺在儀天殿前水中,上植 木芍藥。御苑在隆福宮西,先后妃多居焉。香殿在石 假山上,三間兩夾,二間柱廊,三間,龜頭屋,三間,丹楹 瑣窗,間金藻繪、玉石礎、琉璃瓦。殿後有石臺,山後闢 紅門,門外有侍女之室二所,皆南向並列。又後直紅 門,並立紅門三。三門之外有「太子斡耳朵。」荷葉殿二, 在香殿左右,各三間。圓殿在山前,圓頂上置塗金寶 珠。重簷後有流杯池,池東西流水。圓亭二,圓殿有廡 以連之。歇山殿在圓殿前,五間,柱廊二,各三間。東西 亭二,在歇山後左右十字脊。東西水心亭,在歇山殿 池中,直東西亭之南,九柱重簷亭之後,各有侍女房 三所,所為三間,東房西向,西房東向,前闢紅門三門 內立石以屏內外,外築四垣以周之,池引金水注焉。 棕毛殿在假山東偏,三間,後盝頂殿三間,前啟紅門, 立垣以區分之。儀「鸞局」:在三紅門外西南隅。正屋三 間,東西屋三間,前開一門。

至元十年。冬十月。初建正殿。寢殿。香閣。周廡兩翼室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十一年,宮闕成,初建東宮。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一年春正月己卯朔,宮闕告成, 帝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諸王百官朝賀。夏四月癸丑, 初建東宮。」

至元十七年夏五月,作行宮於察罕腦兒。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二十二年。秋七月。造溫石浴室。及更衣殿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二十八年春三月,發侍衛兵,營紫檀殿。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三十一年,改「隆福宮。」

按《元史成宗本紀》,「三十一年夏四月,即皇帝位。五月 改皇太后所居舊太子府為隆福宮。」

武宗至大元年春三月建興聖宮

编辑

按:《元史武宗本紀》云云。

至大二年,立興聖宮及皇城角樓。

按《元史武宗本紀》,二年夏四月辛酉,立興聖宮。壬午, 詔中都創皇城角樓。中書省臣言,「今農事正殷,蝗蝝 遍野,百姓艱食,乞依前旨罷其役。」帝曰:「皇城若無角 樓,何以壯觀?先畢其功,餘者緩之。」五月丁亥,以通政 院使憨剌合兒、知樞密院事,董建興聖宮,令大都留 守養安等督其工。

仁宗皇慶元年夏五月丁未縉山縣行宮建涼殿

编辑

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延祐五年春二月建鹿頂殿於文德殿後

编辑

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英宗至治元年夏四月造象駕金脊殿

编辑

按:《元史英宗本紀》云云。

至治二年夏閏五月,作「紫檀殿。」

按:《元史英宗本紀》云云。

泰定帝泰定元年作楠木等殿

编辑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元年秋七月,作楠木殿。八月作 中宮金脊殿。冬十二月,新作棕殿成。」

泰定二年。春閏正月。作棕毛殿。秋八月。修上都香殿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順帝至正七年春三月修光天殿

编辑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正十三年春正月,重建《穆清閣》。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正十四年,修葺宸德殿。

按《元史順帝本紀》:「十四年夏五月,皇太子徙居宸德 殿,命有司修葺之。」

元建大都宮殿

编辑

按元氏《掖庭記》:「元建內殿,制度精巧。題頭刻螭形,以 檀香為之。螭頭向外,口中銜珠下垂,珠皆五色,用綵 金絲貫串,負柱融滾,霞紗為猊,怒目張牙,有欲動之 狀。瓦滑琉璃,與天一色,朱砂塗壁,務窮一時之麗。殿 上設水精簾,階琢龜文,繞以曲檻,檻與階白玉石為 之。又有紫檀殿,以紫檀香木為之,光天玉德、七寶瑤」 光、通雲、「凝翠」、「廣寒」等殿,不能一一數也。大內有德壽 宮、興聖宮、翠華宮、擇勝宮、連天樓、紅鸞殿、入霄殿、五 華殿。又有迎涼之所,曰清林閣。旁上二亭,東曰松聲, 西曰竹風。又有溫室,曰春熙堂,曰九引臺者,七夕乞 巧之所也。曰刺繡亭、緝袞堂者,冬至候日之所也。九 龍墀、延香亭,春時宮女傳杯於此。拱璧亭又名「夜光 亭。」探芳徑旁為逍遙市。又有集賢臺、集寶臺、眺遠閣、 留連館、萬年宮,並在禁苑。

按:《禁扁》:大都宮之扁,曰「慶福」,曰「興。」以下闕殿之扁:正曰 大明,西曰紫檀,東曰文思,北曰寶雲四殿,大內前位 也。延春閣東曰慈福,西曰明仁二殿,大內後位也。清 顥門西曰玉德,後曰宸慶二殿,大內後位也。興聖宮 正曰興聖,西曰寶慈,東曰嘉德。隆福宮正曰光天,東 曰壽昌,西曰嘉禧,西位曰文德,東位曰睿安。萬歲山 下曰仁智,山上曰廣寒。方壺亭南曰荷葉、仁智,東北 曰「介福」,西北曰「延和。」太液池南圓殿曰「儀天」,延春閣 後曰咸寧,堂之扁,曰「芳潤」、曰拱宸,亭之扁曰「碧芳」、曰 「徽青」,延華閣曰「芳碧」、《廣寒》西南曰「玉虹」,又西南曰瀛 洲、廣寒東南曰「金露」,又東南曰「方壺樓」之扁。興聖東 廂曰凝暉,西廂曰「延顥」,東曰驂龍,西曰翥鳳閣之扁。 大內後宮正殿曰延春,興聖殿後曰徽儀,其北曰「延 華。」宣則北門曰奎章門之扁。城之正南曰麗正,左曰 文明,右曰順承。正東曰崇仁,東之南曰齊化,東之北 曰光熙,正西曰和義,西之南曰平則,西之北曰肅清, 北之西曰健德,北之東曰安貞。宮城正南曰崇天,左 曰星拱,右曰雲從,東有東華,西有西華,北曰厚載。大 內前宮正門曰「大明」,左曰日精,右曰月華,西有麟瑞, 東有鳳儀。寶雲東北向曰嘉慶,西北向曰景福。大內 後宮:延春在寶雲之後,左曰懿範,南對嘉慶,右曰嘉 則,南對景福,東曰景曜,西曰清顥。興聖宮:正門曰興 聖,左曰明華,右曰肅章。宣則在延顥之北,弘慶在凝 暉之北。隆福宮正門曰「光天」,左曰崇華,右曰膺福。青 陽在翥鳳之北,明暉在驂龍之北。山曰萬壽,巖曰翠 巖,壑曰雲龍,峰曰叢玉,在奎章閣前,曰仁壽,在萬歲 山下。石曰瑞雲、曰丹霞洞天曰銀漢飛星,池曰太液。 按蕭洵《故宮遺錄》:「南麗正門內曰千步廊,可七百步 建靈星門。門建蕭牆,周迴可二十里,俗呼紅門闌。馬 牆門內數十步許有河,河上」建白石橋三座,名「周橋」, 皆琢龍鳳祥雲,明瑩如玉。橋下有四白石龍,擎戴水中,甚壯。繞橋盡高柳,鬱鬱萬株,遠與內城西宮海子 相望。度橋可二百步,為崇天門,門分為五,總建闕樓。 其上翼為迴廊,低連兩觀。觀傍出為十字角樓,高下 三級。兩傍各去午門百餘步,有掖門,皆崇高閣。內城 廣可六七里,方布四隅,隅上皆建十字角樓,其左有 門為「東華」,右為「西華。」由午門內可數十步為大明門, 仍旁建掖門。繞為長廡,中抱丹墀之半,左右有文武 樓,樓與廡相連。正中為大明殿,殿基高可十尺,前為 殿陛,納為三級,繞以龍鳳白石闌,闌下每楯壓以鰲 頭,虛出闌外,四繞於殿。殿楹四向皆方柱,大可五六 尺,飾以起花金龍雲,楹下皆白石龍雲花。頂高可四 尺,楹上分間,仰為鹿頂,斗拱攢頂,中盤黃金雙龍,四 面皆綠金紅瑣窗,間貼金鋪,中設山字玲瓏金紅屏 臺,臺上置金龍床,兩旁有二毛皮伏虎,機動如生。殿 右連為主廊十二楹,四周金紅瑣窗,連建後宮,廣可 三十步,深入半之,不顯楹架,四壁高曠,通用絹素冒 之,畫以龍鳳。中設金屏障,障後即寢宮,深止十尺,俗 呼為「拏頭殿龍床」,品列為三,亦頗渾朴。殿前宮東西 仍相向為寢宮,中仍金紅小平床,上仰皆為實,研龍 骨方槅,綴以彩雲金龍鳳,通壁皆冒絹素,畫以金碧 山水。壁間每有小雙扇,內貯裳衣,前皆金紅推窗,間 貼金花,夾以玉板明花油紙,外籠黃油絹幕,至冬則 代以油皮。內寢屏障,重覆帷幄,而裹以銀鼠,席地皆 遍細簟,上加紅黃厚氈,重覆茸單。至寢處床座,每用 裀褥,必重數疊,然後上蓋,納失失再加金花,貼薰異 香,始邀臨幸。宮後連抱長廡,以通前門,前繞金紅闌 檻,畫列花卉,以處妃嬪。而每院間必建三楹,東西向 為床,壁間亦用絹素冒之,畫以丹青。廡後橫亙長道, 中為「延春宮」,丹墀皆植青松,即萬年枝也。門廡殿制 大略如前。甃地皆用濬州花板石甃之,磨以核桃,光 彩若鏡。中置玉臺,床前設金酒海四列金紅小連床。 其上為「延春閣。」梯級由東隅而升,長短凡三折而後 登。雖至幽暗,闌楯皆塗黃金龍雲,冒以丹青絹素,上 仰亦皆拱為攢頂,中盤金龍,四周皆繞金珠瑣窗,窗 外繞護金紅闌干,憑望至為雄傑。宮後仍為主廊,后 宮寢宮大略如前。廊東有文思小殿,西有紫檀小殿, 後東有玉德殿,殿楹栱皆貼白玉龍雲花片,中設白 玉金花山字屏,臺上置玉床。又東為宣文殿,旁有祕 密堂,西有盝頂小殿,前後散為便門,高下分引而入。 彩闌翠閣,間植花卉松檜,與別殿異,飛甍凡數座。又 後為清寧宮,宮制大略亦如前宮。後引抱長廡,遠連 延春宮,其中,皆以處嬖幸也。外護金紅闌,各植花卉 異石。又後重繞長廡,前虛御道,再護雕闌,又以處嬪 嬙也。又後為厚載門,上建高閣,環以飛橋,舞臺於前, 回闌引「翼。每幸閣上,天魔歌舞於臺,繁吹導之,自飛 橋而升,市人聞之,如在霄漢。」臺東百步有觀星臺,臺 旁有雪柳萬株,甚雅。臺西為內浴室,有小殿在前。由 浴室西出內城,臨海子,海廣可五六里。駕飛橋於海 中,西度半,起瀛洲圓殿,環為石城,圈門散作洲島,拱 門,以便龍舟往來。由瀛洲殿後,北引長橋,上萬歲山, 高可數十丈,皆奇石,因形勢為岩岳。前拱石門三座, 面直瀛洲,東臨太液池,西北皆俯瞰海子。由三門分 道東西而升。下有故殿基,金主圍棋石臺。盤山半有 方壺殿四,通左右之路,幽芳,翠草紛紛,與松檜茂樹 蔭映,上下,隱然仙島。少西為呂公洞,尤為幽邃。洞上 數十步為金露殿,由東而上為玉虹殿,殿前有石岩 如屋,每設宴,必溫酒其中更衣,玉虹金露,交馳而繞 層闌。登廣寒殿,殿皆線金朱瑣窗,綴以金鋪。內外有 一十二楹,皆繞刻龍雲,塗以黃金。左右後三面則用 香木鑿為祥雲,數千萬片,擁結於頂,仍盤金龍。殿有 間玉金花玲瓏屏,臺床四列金紅連椅,前置螺甸酒 桌,高架金酒「海窗。外出為露臺,繞以白石花闌。旁有 鐵竿數丈,上置金葫蘆三,引鐵鍊以繫之,乃金章宗 所立,以鎮其下。」龍潭憑闌,四望空闊,前瞻瀛洲橋,與 三宮臺殿,金碧流輝,後顧西山雲氣,與城闕翠華高 下,而海波迤迴,天宇低沈,欲不謂之清虛之府不可 也。山左數十步,萬柳中有浴室,前有小殿。由殿後左 右而入,為室凡九,皆極明透,交為窟穴,至迷所出路 中,穴有盤龍,左底卬首,而吐吞一丸于上,注以溫泉, 九室交湧香霧,從龍口中出,奇巧莫辨。自瀛洲西渡 飛橋,上回闌巡紅牆而西,則為明仁宮。沿《海子》導金 水河,步邃河南行,為西前苑。苑前有新殿,半臨邃河, 河流引自瀛洲西邃地而繞延華「閣,閣後達於興聖 宮,復邃地西折和嘶後老宮而出抱前苑,復東下於 海,約遠三四里。龍舟大者長可十丈,繞設紅綵闌,前 起龍頭,機發,五竅皆通。餘船三五,亦自奇巧,引挽遊 幸,或隱或出,已覺忘身,況論其他哉?」新殿後有水晶 二,圓殿,起於水中,通用玻璃飾,日光回彩,宛若水宮。 中建長橋,遠引修衢,而入嘉禧殿。橋旁對立二石,高 可二丈,闊止尺餘,金綵光芒,利鋒如斲。度橋,步萬花, 入懿德殿,立廊寢宮,亦如前制,乃建都之初基也。由殿後出掖門,皆叢林,中起小山,高五十丈,分東西,延 緣而升,皆疊恠石,間植異木,雜以幽芳,自頂繞注飛 泉。岩下穴為深洞,有飛龍噴雨其中,前有盤龍相向, 舉「首而吐流泉,泉聲夾道交走,泠然清爽,彷彿仙島。 山上復為層臺,回闌邃閣,高出空中,隱隱遙接廣寒 殿。」山後仍為寢宮,連長廡,廡後兩繞邃河東流,金水 亙長,街走東北,又繞紅牆,可二十步許,為光天門,仍 闢左右掖門而繞長廡中為光天殿,殿後主廊如前, 但廊後高起為「隆福宮,四壁冒以絹素」,上下畫飛龍 舞鳳,極為明曠。左右後三向,皆為寢宮,大略亦如前 制。宮東有沉香殿,西有寶殿,長廡四抱,與別殿重闌 曲折掩映,尚多莫名。又後為興聖宮,丹墀皆萬年枝。 殿制,北大明差小。殿東西分道為閣門,出繞白石龍 鳳,闌楯蘭楯上,每柱皆飾翡翠,而寘黃金鵬鳥獅座。 中建小直殿,引金水繞其下,甃以白石。東西翼為仙 橋,四起雕窗,中抱彩樓,皆為鳳翅飛簷,鹿頂層出,極 為奇巧。樓下東西起日月宮,金碧點綴,欲象扶桑滄 海之勢。壁間來往多便門,出入有莫能窮。樓後有禮 天臺,高跨宮上,碧瓦飛甍,皆非常制。盼望上下,無不 流輝,不覺奪目,亦不知蓬瀛仙島,又果何似也。又少 東有流「杯亭,中有白石床如玉,臨流小座,散列數多, 刻石為水獸潛躍,其旁塗以黃金。又皆制水鳥浮杯, 機動流轉,而行勸罰,必盡歡洽,宛然尚在目中。繞河 沿流,金門翠屏,回闌小閣,多為鹿頂鳳翅重簷,往往 於此臨幸,又不能悉數而窮其名,總引長廡以繞之。 又少東出便門,步邃河上,入明仁殿。主廊後」宮亦如 前制。宮後為延華閣,規制高爽,與延春閣相望。四向 皆臨花苑,苑東為端本堂,上通冒素紵絲。又東有棕 毛殿,皆用棕毛以代陶瓦。少西出掖門,為慈仁殿。又 後苑中有金殿,殿楹窗扉皆裹以黃金,四外盡植牡 丹百餘本,高可五尺。又西有翠殿,又有花亭氈閣,環 以綠牆獸闥,綠障魫窗,左右分布,異卉幽芳,參差映 帶,而玉床寶座,時時如浥流香,如見扇影,如聞歌聲, 出戶外而若度雲霄,又何異人間天上也。金殿前有 野果,名「紅姑娘」,外垂絳囊,中空有桃子如丹珠,味甜 酸可食,盈盈繞砌,與翠草同芳,亦自可愛。苑後重繞 長廡,廡後出內牆,東連海子,以接厚載。門繞長廡中, 皆宮娥所處「之室,後宮約千餘人,掌以閽寺,給以日 飯,又何盛也!」庚申以荒淫,久廢朝政。洪武元年,為諸 將叛背,捐棄宗廟社稷而逃走依西北,蓋立彼蒙古 之國,逾年不為所容。思庇,翁吉剌氏,魯王所封之國 以求生,即應昌府也,府有西江焉。庚申,心知不可為 已,因泣數行下,未幾,以痢疾崩。子愛猷識理達臘立 五日,我師奄至,愛猷識理達臘僅以身免。二后,愛猷 識理達臘妻子及三宮妃嬪扈衛諸將軍將帥從官, 悉俘以還,元氏遂滅,至是始驗。當初指望說生涯,死 在「西江月下」之讖云耳。

按:虎溪《蕭氏故宮遺錄》一卷,《絳雲樓書目》有之,王氏《格古要論補》采入,更名《大都宮殿考》,且又刪削十之二三,非復蕭氏之舊。茲從餘姚黃氏所購山陰祁氏藏本備錄之,惜止載宮門以內,而大都宮城之制未詳,遺跡遂不可考,覽古者未免有餘憾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