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大清㑹典則例 (四庫全書本)/卷056

卷五十五 欽定大清㑹典則例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六
  禮部
  儀制清吏司
  嘉禮
  朝會一
  一
  御殿受朝天聰年間定元日行朝賀禮○崇德元年
  定元日進慶賀表箋長至
  萬壽聖節進表慶賀與元日同惟長至不設燕○又
  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日
  皇帝御殿聽政○順治八年定元日長至
  萬壽聖節為三大節○又定歲遇三大節在外直省
  文武官均設香案朝服望
  闕行禮與京朝官同○九年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日
  皇帝御殿文武百官上朝
  一臨朝章服崇德元年定元日前三日起至第九日止上元節十四日起至十六日止各官咸朝服○順治二年定元日前後七日王公百官咸朝服○十一年題準上元前後三日王公百官朝服不理刑名不辦事遇有要務仍辦理○康熙十年議準凡遇應具朝服補服日奏事官咸朝服補服違者本部指叅○十二年議準官員宜具朝服日而服不如制者罰俸一月○十四年題準每月常朝日
  御殿行禮後羣臣入
  内奏事止具補服如不
  御殿仍具朝服其應具補服之日咸補服○二十二
  年題準
  萬壽聖節前後七日羣臣咸朝服不理刑名照常辦事○五十二年奏每年三月十八日恭逢
  萬壽聖節王以下文武百官朝服七日在
  暢春園蟒袍補服但今歲恭逢
  皇帝六十大慶非尋常可比應自三月初一日起至月終咸朝服蟒袍補服後每遇十年照此例行奉
  㫖著自初一日至二十日○乾隆元年
  諭嗣後御門聽政若遇逢五朝期各官咸補服奏事不必用朝服永著為令
  一陳設崇德八年定元日陳設鹵簿長至
  萬壽聖節同○順治元年
  定鼎燕京
  御皇極門今太和門受羣臣朝鴻臚寺設
  御座於皇極門正中設表案於門東檐下○九年定
  大朝常朝鑾儀衞陳鹵簿於
  太和殿前陳歩輦於
  太和門外陳大駕於
  午門外陳馴象於大駕之南陳仗馬於丹墀中道左右均東西相嚮○乾隆六年
  㫖太和殿内所設筆硯案著於東邊居中安設御殿之日若有表則移案於西設表案於東若無表仍於東邊居中安設
  一樂懸崇德元年定元日慶賀奏樂長至
  萬壽聖節亦如之○順治八年定大朝常朝教坊司
  設中和韶樂於
  太和殿東西檐下設丹陛大樂於
  太和門内均北嚮○康熙八年
  皇帝御座大朝奏元平之章常朝奏隆平之章還宫大朝奏和平之章常朝奏顯平之章均用中和韶樂王公百官行禮奏慶平之章外藩使臣行禮奏治平之章均用丹陛大樂大朝常朝同○二十二年題準長至
  御座改奏遂平之章
  還宫改奏允平之章
  萬壽聖節
  御座改奏乾平之章
  還宫改奏太平之章餘如前
  一班位順治十八年定親王世子郡王長子貝勒貝子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等在丹陛上序立○康熙元年題準凡典禮上朝及常朝齊集不入八分公民公侯伯鎮國將軍都統子尚書第一班輔國將軍䕶軍統領副都統前鋒統領侍郎男歩軍翼尉大九卿第二班奉國將軍一等侍衞䕶衞叅領輕車都尉歩軍協尉小九卿郎中第三班奉恩將軍二等侍衞䕶衞騎都尉佐領員外郎科道官第四班三等侍衞䕶衞雲騎尉鳴贊官主事歩軍尉第五班䕶軍校驍騎校筆帖式第六班其次各照職銜不論加級違者察出送部議處○十六年題準每朝期及大朝齊集滿官公侯伯鎮國將軍都統尚書左都御史子及凡一品官第一班輔國將軍䕶軍統領前鋒統領歩軍統領副都統侍郎學士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男及凡二品官第二班奉國將軍歩軍翼尉長史叅領一等侍衞䕶衞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禄寺卿祭酒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少詹事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庶子洗馬鴻臚寺卿理事官郎中給事中監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輕車都尉及凡三品官第三班奉恩將軍歩軍協尉佐領司儀長二等侍衞䕶衞欽天監正内閣侍讀司業光禄寺少卿鴻臚寺少卿通政使司叅議中允員外郎騎都尉及凡四品官第四班三等侍衞䕶衞雲騎尉歩軍尉贊善欽天監副太常寺丞主事大理寺正光禄寺署正都察院經歴及凡五品官第五班䕶軍校驍騎校通政使司知事大理寺評事鳴贊司務司庫等各職掌官及六品筆帖式第六班七品官及七品筆帖式第七班八品官八品筆帖式第八班九品官第九班漢官尚書左都御史第一班侍郎學士左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第二班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太僕寺卿光禄寺卿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少詹事讀講學士祭酒庶子侍讀侍講洗馬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順天府丞第三班通政使司叅議大理寺丞中允贊善司業光禄寺少卿鴻臚寺少卿修撰編修檢討庶吉士給事中御史吏部司官五部郎中第四班五部員外郎宗人府經歴順天府治中欽天監正太醫院使光禄寺丞第五班五部主事都察院經歴都事理藩院判大理寺正欽天監副太醫院判太常寺丞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兵馬司指揮欽天監五官正鴻臚寺丞大理寺副光禄寺署正第六班大理寺評事太常寺博士中書科中書内閣典籍撰文中書辦事中書各部司務大理寺司務通政使司經歴太常寺典簿京縣丞兵馬司副指揮鑾儀衞經歴詹事府主簿正字録事翰林院典簿待詔京衞經歴欽天監五官靈臺郎祠祭署奉祀等官第七班五經博士國子監丞博士典簿助教學正學録典籍理藩院知事欽天監主簿五官保章正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等八品官第八班理藩院副使太常寺贊禮郎鴻臚寺鳴贊等九品官第九班武職叅將游擊在三班守備等官在四班千總等官在五班隨旗上朝官照在部院衙門職掌品級其降級上朝官照所降品級部院衙門官有兼銜則從其銜之大者倘有不遵序次者由吏部禮部科道題叅議處八旗官由都統送部叅處如該管官徇情不察送者一并議處○二十二年題準直省行慶賀禮將軍總督加將軍銜提督為一班廵撫副都統提督加左右都督銜乾隆十八年裁加銜總兵官為二班加都督同知以下銜總兵官協領叅領廵鹽御史織造郎中督關郎中布政使按察使各道為三班佐領督關員外郎知府副將叅將為四班防禦督關主事司庫同知通判游擊都司為五班驍騎校知州知縣守備為六班有品級筆帖式有品級庫使經歴州同州判縣丞千總等官為七班滿洲䝉古漢軍官分兩翼漢官分文東武西○雍正二年覆準漢官照八旗官分左右兩班將吏禮刑三部宗人府通政使司翰林院詹事府太常寺光禄寺鴻臚寺國子監吏科禮科刑科内閣中書欽天監太醫院分為左班將戸兵工三部都察院大理寺鑾儀衞太僕寺四譯館中書科戸科兵科工科行人司乾隆十三年順天府大興縣宛平縣五城兵馬司三營為右班均立於鑾駕之末聽贊唱依次排班行禮○六年定
  盛京文武各官朝賀照在京文武官品級序定班次○乾隆二年覆準以吏戸禮翰詹通政等衙門為左班兵刑工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門為右班○六年奏準行在恭遇
  萬壽聖節羣臣行禮班位王公大臣在網城内三品以下官在網城外○七年覆準外省文官自督撫以下道府以上武官自將軍都統以下協領副將以上或入
  覲來都或奉調在京者如遇
  皇帝御殿之日各於吏兵二部先期報名咨送禮部都察院鴻臚寺或有事故不能行禮亦報明填注至期投遞職名一例入班行禮總督加尚書銜者列於六部尚書之末廵撫加侍郎銜者列侍郎之末加副都御史銜者列副都御史之末布按二司列小九卿之末道府列部郎之末將軍都統提督列都統之末副都統總兵官列副都統之末協領副將等官列叅領之末○十一年覆準六科班次隨六部分列左右吏科戸科禮科在左班兵科刑科工科在右班○十七年覆準百官朝班舊例以文官無一品故尚書以下班皆越品今尚書侍郎已升一二品各官應皆依品列序毋許越次參差内惟少詹事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仍列三班庶子侍讀侍講國子監祭酒司經局洗馬改列四班中允贊善司業修撰編修檢討庶吉士改列五班其京營武職朝班及外省提鎮等官來京遇事入朝請照康熙二十二年所定直省武職望
  闕行禮班位提督二班總兵官三班副將叅將四班游擊五班守備六班千總等官七班均附列於右翼各班之末
  一侍班順治年間定大朝常朝以内閣大學士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讀講學士詹事府詹事少詹事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及記注官滿漢各一人侍班○雍正元年定記注官用滿漢各二人
  一執事引王公鴻臚寺官二人引百官鴻臚寺官序班各二人引外國使臣鴻臚寺官二人贊禮鳴贊官四人宣表官一人傳鳴鞭鑾儀衞官六人○乾隆十年奏準行在恭遇
  萬壽聖節行禮照在京例設鳴贊官贊禮
  一糾儀順治九年
  皇帝御殿設禮部司官四人於王公行禮處吏部禮部司官各四人於百官行禮處糾儀○十四年題準朝期入班後有越次拱揖聚談慢易不恭者糾儀官題叅○十五年題準朝班各官有言語喧譁附耳交談或背面坐立及無故踰越
  御道者糾儀及引禮官指名題叅○康熙二十年
  
  皇帝御殿設滿御史二人於
  殿檐下設滿御史東西各二人於王公行禮處設滿御史東西各二人漢御史東西各二人於百官行禮處侍立糾儀其常朝及八旗上朝坐班之日班首以滿漢御史各一人班末以滿漢御史各一人吏部禮部亦委滿漢司官監視如有越次私語或互相背坐及先自起散者指名題叅知而不糾者議處○雍正二年覆準常朝日遣侍衞四人監視如有坐立越班跪拜失儀御史指與侍衞即指名拏叅交刑部治罪稽察不嚴者議處○八年議準外官朝賀設糾儀官省會用道員一人如無道員用府同知一人外府用同知一人如無同知用通判如無同知通判用教官一人州縣均用教官一人屆期糾儀官黎明先至文武各官行禮時糾儀官旁立監視禮儀如有越次失儀及違誤不到者糾儀官糾報督撫指名題叅如有徇隱一并叅處○又定
  盛京各官朝賀糾儀用
  盛京禮部司官二人
  
  賜坐順治九年定大朝常朝行禮畢
  賜羣臣坐郡王以上進
  殿内貝勒以下在丹陛上百官在丹墀内均照班次跪行一叩禮坐
  皇帝進茶王公百官均就坐次行一叩禮光禄寺執事官授羣臣茶羣臣受茶就坐次行一叩禮飲畢復行一叩禮○十二年題準凡朝期
  皇帝御殿王以下公以上進
  殿内兩旁序坐○十八年題準凡典禮上朝及常朝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進
  殿内序坐不入八分公以下文武官於原立位序坐○乾隆二年
  㫖朕御太和殿向來大學士皆立於殿外檐下即於殿外賜茶嗣後立位仍照舊例賜茶時令坐於殿内領侍衞内大臣之上○八年奉
  㫖嗣後御殿及筵燕日殿内止大臣賜坐侍衞等均著侍立不必賜坐賜茶時若侍衞輪流奉授不免舛錯遺漏嗣後授茶時著禮部前期取應坐之王公大臣數目每一人令侍衞一人授茶仍依次接回庶奉授便㨗亦不至舛錯遺漏其設燕日與燕大臣衆多若授茶侍衞不敷著令親軍奉授○又議準
  御殿日除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照舊
  賜茶其四品以下官惟
  殿内之記注官丹墀内之外國使臣
  賜坐
  賜茶其餘百官但
  賜坐停止
  賜茶○十五年奉
  㫖嗣後大學士坐次仍著在領侍衞内大臣之上協辦大學士事務尚書著在領侍衞内大臣之下署領侍衞内大臣之上
  朝會二
  一元日天聰六年元日
  太宗文皇帝御篤恭殿受賀次日筵燕○順治八年
  準元日
  皇帝率大臣侍衞等詣
  皇太后宫行禮畢
  御殿受賀○雍正七年
  㫖元日朝賀凡三品以上之大臣年逾七十者不必隨班行禮竢百官朝賀禮畢朕還宫後至乾清門行禮
  一長至順治八年題準長至於次日
  御殿王公百官上表慶賀行禮直省文武官進表慶
  賀均如元日儀
  一
  萬壽聖節崇德元年
  聖節日
  御殿進表慶賀儀與元日同○順治八年題準聖節日
  皇帝先謁
  太廟行禮次詣
  皇太后宫行禮畢
  御殿受賀○康熙五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六十萬壽聖節直省官員紳士耆庶均豫
  期赴
  闕自三月初一日為始分建龍棚自西直門至暢春園相屬二十里恭祝
  萬壽十七日
  聖祖仁皇帝御輦陳鹵簿大駕由
  暢春園進
  宫王公内外臣民夾道分班跪迎是日遣官祗告
  
  地
  宗廟
  社稷至日
  御殿受賀啟
  大清門中外臣工外藩王公使臣上表稱賀軍民耆老皆準於
  午門前行禮排班直至正陽門外是日頒
  詔分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長白山
  帝王陵寢
  先師闕里○是月二十五日
  賜燕廷臣及直省來京慶祝
  萬壽臣民年六十五歲以上者於
  暢春園
  諭各省老人云書稱文王善養老孟子云七十者非帛不煖非肉不飽帝王之治天下發政施仁未嘗不以養老尊賢為首務近來士大夫動言移風易俗之效驗而不暇講孝弟之本心朕因今日之會思孝弟之念少輕而求移風易俗是其所厚者薄而薄者厚矣若天下之人皆知孝弟為首重此端移風易俗之本禮樂辭讓之根非淺鮮也昨日甘霖大沛四野霑足朕心大悅爾等毋誤農時速回本地欽此○又
  諭前㫖載入上諭十六條内通行直省府州縣及凡有土司之處於朔望並行宣講以廣教化欽此○又題
  準嗣後
  聖節日一月内不理刑名○又奏準每歲三月十八日聖節百姓䖍齋祝嘏止屠一日○雍正五年
  諭朕今年五十前已屢有諭㫖宣示諸臣不行慶賀之禮昨督撫具奏皆稱今年進京慶祝萬壽朕思
  聖祖仁皇帝久道化成聖德神功蟠天際地當年五十聖壽之時尚未允行慶賀之典朕臨御以來時時有勵精圖治之念乂安海宇之心而實在善政善教可造福於社稷蒼生者何事可以自信正當君臣交相儆勉期於有成又安可為此粉飾之事以滋煩擾乎朕之待下惟有一誠爾等事君果矢誠懇之念於隱微寤寐之中尊君親上如詩書所載元后父母之誼豈不勝於拜舞彤墀効稱觴祝嘏之儀節乎况一人具本奏請來京慶祝則衆人亦必效法具奏焉有天下將軍督撫提鎮皆離職守而來京慶祝之理諸臣既無全來之理而又各具本章多此陳奏即朕所切戒之具文假相也於吏治民生有何禆益而為乎外任諸臣皆不必具本奏請來京只照常年例行若因地方事務應來陛見者朕自别降諭㫖其各省耆老等若有欲來京慶祝者著地方官切止之髙年之人長塗跋渉未免勞頓非朕體䘏之意倘違朕意而來京均不許奏聞朕亦不加恩賜伊等若果有感恩戴德之忱何不訓誨子孫勸導鄉人使各為良善各務本業而僕僕道路以為報効朝廷乎再各省地方若有指稱萬壽建立經壇或聚梨園喧譁糜費者此皆生事不安本分之徒誘惑愚人希圖財利尤宜嚴禁以杜浮囂詐偽之風倘地方有司不行嚴禁經朕訪聞定照欺罔之律治罪著將此通行各省轉飭各府州縣咸使聞知欽此○乾隆五年
  諭八月十三日為朕誕辰聞内外臣工以今年為朕三十萬壽之期欲行慶賀貢獻之禮朕甚不取今年春間外省督撫提臣中曾有請八月進京陛見朕批諭止之蓋朕年甫及壯不言慶賀且朕所望於内外臣工者總在實心實政為國家宣猷効力不在稱觥祝嘏之儀文著即傳諭内外臣工等仍照常年之例行若有在常例之外者悉皆停止欽此
  一常朝
  國初定凡王以下各官升賞或因事沐
  恩者於每月常朝日行謝
  恩禮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謝
  恩者皆啟奏進内行禮官員為有功升賞謝
  恩者亦啟奏進内行禮其因事謝
  恩者於
  大清門外行禮如革職官不許具朝服行禮外藩王貝勒貝子等及外藩官謝
  恩均候常朝日行禮如遇要務即啟奏候
  㫖行禮凡王以下文武官升遷謝
  恩行三跪九叩禮
  賜銀幣等物謝
  恩行二跪六叩禮
  賜食謝
  恩行一跪三叩禮凡賞賚謝
  恩常服不贊○順治九年定八旗武官除元日元宵聖節及常朝外每月初一初十二十日具公服於午門外分翼坐班如遇
  廵幸除朝期外每日於
  午門外坐班用常服○又定王公大臣凡遇
  恩賞均於每月常朝日進
  内行禮在京文武各官辭朝見朝者於
  殿前丹墀内行禮如是日不
  御殿見辭等官不論品級大小均在
  午門外行禮外藩王公台吉等來朝及喀爾喀等進貢來使亦於常朝日行禮凡升賞謝
  恩及辭朝見朝等官皆豫期報部具題遵
  㫖行禮○十年題準凡常朝日謝
  恩見辭文武官四品以上
  太和殿前行禮五品以下
  午門外行禮均詳開職名及行禮縁由豫報鴻臚寺呈部一并奏
  聞○又定凡外藩來朝王以下公台吉等進貢來使
  内有宜令速回者不拘朝期即引至
  午門前行禮○十二年題準凡朝期王以下公以上在
  午門内朝房齊集○又定京官謝
  恩者如遇
  聖駕行幸候
  回鑾日行禮吏兵二部推選及以公務來京者不必
  守候即在
  天安門外金水橋南行禮赴任○十四年題準凡朝期各官有實在患病者本衙門知會鴻臚寺如假托偷安鴻臚寺叅處○又定凡急選大選並推升文武官於該衙門領憑後赴鴻臚寺投遞報單遇朝期謝
  恩辭朝如遇免朝即引至
  午門前或
  天安門外行禮有應速赴任者不拘朝期行禮即令赴任如鴻臚寺不收報單致赴任愆期者各官赴部呈明題叅○又定凡
  頒詔及
  册封外藩屬國之奉使等官於
  命下日親赴鴻臚寺投遞報單遇朝期行辭朝禮如
  不遇朝期該寺即引至
  午門前行禮隨令起程○十八年題準凡典禮上朝及常朝親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在丹陛上行禮不入八分公以下於丹墀内行禮○又定常朝日有升級賞賜及京官外升外官來京應行禮者如遇
  御殿不論品級皆令
  殿前行禮如免朝於
  午門外行禮○康熙十二年題準凡朝賀常朝及接
  駕送
  駕日官員無故不到者皆罰俸一月詐稱上朝罰俸一年揑供同上朝之官罰俸兩月其已注病而不在家者罰俸一年○四十年議準凡朝期官員有病者取具該堂官印文咨送如揑病保送者罰俸三月將堂官一并議處○雍正二年覆準
  皇帝御殿日未明以前鴻臚寺官左右各二人引左右翼官從兩掖門入各就本班坐鼓嚴咸起立聽唱贊由仗南引進依次排班行禮○乾隆二年奏準每逢朝期除在
  内廷行走大小官員外凡滿漢文武大小官均於黎明齊集坐班如果有事故先期於朝單内聲明至期都察院吏禮二部官稽察若有無故不到者指名叅奏倘有徇隱一并叅奏議處仍知會歩軍統領衙門每逢朝期曉鐘時即啟
  正陽門俾各官早入朝班○三年覆準每月初一初十二十日旗員坐班禮部兵部各委司官二人稽察以肅進退○又覆準文武月選官於選授之後吏兵二部開列名單先行知會鴻臚寺竢領憑領劄十日之内鴻臚寺傳集演禮謝
  恩四品以上如有逾期不到者鴻臚寺指名題叅四品以下送吏兵二部察議彚奏○六年奏準每逢朝期八旗官員除有公事外不赴朝班者稽察御史會同該部將官員過少旗分察明縁由指叅交部察議○乾隆十七年覆準常朝坐班各部院寺堂官除實有事故不能到班者許於册内聲明其餘即本署奏事仍留一人率屬就列毋庸曠闕違者叅處又坐班向無定時今定冬春以辰正夏秋以卯正至時糾儀官先出各官依次列坐後時至者指叅禮部暨都察院堂官東西各歸本班毋庸别立班次以歸畫一一
  御門聽政順治二年定凡題奏本章均由内院啟奏
  
  㫖下部覆奏施行○又定每日奏事吏戸禮兵工五部輪流首奏刑部常列三班並令翰林科道同奏事官齊進侍班記注○康熙十三年奏準各部漢司官照滿司官例各隨堂官入奏○又覆準凡
  聽政日諸臣奏事齊集後左門外豫將報單交乾清門直日侍衞班領臨入奏時侍衞引部院堂官各率所屬依次而進其不奏事官不得擅入○二十一年
  諭諸臣奏事勞苦少展御門晷刻春夏以辰時三刻秋冬以辰時五刻為期啟奏各官俾得從容入奏欽此
  ○五十七年定
  聽政之日侍班翰林於啟奏折本時即退下○雍正
  二年奉
  㫖吏部奏事著在各部院衙門之後○三年奉
  㫖每逢聽政於滿漢翰林院編修檢討内按俸以四人侍班班在科道之上
  
  朝門禁例
  國初定
  大清門
  禁門左右翊門均令大臣侍衞䕶軍嚴加守衞稽察出入
  内門除直日人員外不許容留閒雜人大臣侍衞等皆於
  大清門朝夕齊集凡
  禁門内外不許背坐不許於
  御道上坐凡親王以下出入不得行
  御道○又定王以下文武官入朝至下馬牌處下馬停止儀仗親王郡王貝勒各隨䕶衞二人貝子隨䕶衞一人其餘官員不許跟隨人役入朝順治三年定親王入朝至
  午門外下馬降輿○九年題準凡入朝除内大臣䕶軍統領䕶軍叅領侍衞外其餘諸王暨公侯伯大臣以下各部院衙門官員皆由
  午門出入不許由
  東華門
  西華門
  神武門出入入
  午門時親王隨䕶衞六人世子郡王五人貝勒四人貝子三人公二人民公侯伯都統子䕶軍統領副都統尚書侍郎許隨一人其餘官員入
  午門不許隨從○又定親王至
  午門外郡王至
  午門前兩配樓角下轎馬貝勒以下在
  闕左右門外下馬牌處下馬○又定親王以下貝勒以上進
  午門許隨䕶衞一人貝子以下不許隨進○十年題準漢大臣進
  午門照九年所定滿大臣例許隨從一人○康熙元年題準親王以下公以上進
  午門時隨從人數照順治九年例如至
  御前止許隨䕶衞一人○六年題準親王郡王進午門時止許隨䕶衞二人貝勒以下公以上許隨一人○二十一年題準親王以下貝勒以上如未滿十六歲者至
  御前許隨䕶衞二人○又定親王以下暨文武官奉召入朝許由
  東華門等三門出入其諸王貝勒年未滿十五歲者暨内閣翰林院詹事府官許由
  東華門等三門出入○二十二年題準
  聖駕出入及
  陞殿上朝官隨從人役有喧譁擁擠者歩軍尉等嚴拏交各該衙門治罪○二十三年覆準
  大内中路乃
  鑾輿經行御道官民不得行走
  午門内交與守門直班䕶軍叅領䕶軍校
  午門外交與兵部
  闕左右門
  天安
  大清等門交與直班歩軍尉歩軍今五旗䕶軍叅領䕶軍嚴加察緝如有直行
  御道者繫官交該部題叅議處繫兵民送刑部治罪如直班官員兵丁徇情不舉被科道官糾叅者該直班官兵一并究處○二十七年題準
  禁地會議大臣不許嚮諸王跪語○六十一年十二月奉
  㫖年老大臣皆
  皇考舊用之人自午門外歩行進内奏事甚為勞苦將諸王暨六十五歲以上大臣列名具奏隨遵
  㫖開列具奏奉
  㫖凡許令乘馬之六十五歲以上大臣暨親王郡王皆令乘馬由東華門入者至箭亭旁下馬由西華門入者至内務府前下馬其有年雖未至六十五歲而所管事務殷繁朕常召問者亦令乗馬○乾隆二年
  準凡遇
  皇帝臨朝聽政之期令䕶軍統領撥䕶軍於各禁門及館閣門巷等處小心廵視環列侍衞除朝服官許進
  午門其餘不得肆行出入○又議準凡官員入朝及在公署不許帶雨纓凉帽凡官員及直班䕶軍等不許著大衫入
  紫禁城○七年議準凡遇
  皇帝恭祀大典扈從大臣應於
  午門前乗騎者領侍衞内大臣撥親軍於
  午門前備馬毋得臨期遲誤如僕從人等乘馬入闕門雜沓馳驟者該管官即嚴拏治罪并將其主叅處○十五年奉
  㫖定例惟諸王於紫禁城内乘馬今大臣中朕尚有加恩令乘馬者嗣後在内貝子以上亦準於紫禁城内乘馬○十八年奏準王公等進
  午門隨從人仍照順治九年定例親王隨從六人世子郡王五人長子貝勒四人貝子三人公二人進
  太和門親王世子隨從三人郡王長子貝勒二人貝子公一人
  東華門西華門神武門除
  内廷行走及直班有政務王公外不得任意行走凡進
  後左門景運門隆宗門親王世子隨從三人郡王長子貝勒二人貝子公一人○二十二年奏
  皇上陞殿丹墀班後
  昭德門
  貞度門階下東西增設滿漢御史各二人禮部司官二人侍衞二人稽察如有失儀越班任意起坐蹲踞者即指與侍衞立拏叅處再
  殿階備茶之侍衞人員及各執事人等並隨王公等䕶衞官員有立於階上正面者殊失體制令䕶軍統領委䕶軍叅領於階上東西角分立毋許執事官員人等站立正面違者䕶軍叅領即拏交監禮御史指名糾叅奉
  㫖階上備茶尚茶人員務酌量足用委出不必多人再王公等隨從攜坐褥者於伊等䕶衞内每人只準一人内監無許隨從將此交與直班䕶軍統領等嚴行稽察違者即行叅奏
  朝會三
  一元日
  皇太后宫朝賀順治八年題準元日設
  皇太后儀駕及丹陛大樂
  皇帝御禮服率王公大臣侍衞詣
  皇太后宫行禮畢公主福晉以下都統尚書子命婦以
  上詣
  皇太后宫行禮○康熙八年題準元日
  太皇太后儀駕中和韶樂全設
  皇太后儀駕丹陛大樂全設
  皇帝御禮服率王公以下内大臣侍衞暨都統尚書
  子以上咸朝服先朝於
  太皇太后宫畢次詣
  皇太后宫行禮如儀次日
  皇后御禮服率公主福晉以下都統尚書子命婦以
  上咸朝服朝於
  太皇太后宫畢次詣
  皇太后宫行禮如儀○二十二年題準元日
  寧壽宫行禮諸王内大臣侍衞在
  寧壽門外儀駕末文武百官在
  午門外糾儀御史二人在
  寧壽門外二人在儀駕末二人在
  午門外監禮○六十一年十二月
  諭羣臣奏請雍正元年元日詣
  皇太后宫行慶賀禮奉
  皇太后懿㫖前皇帝登極鉅典攸關故勉從諸王大臣所請今元年元日尚在
  聖祖仁皇帝服制百日之内何忍即行慶典其遵㫖停止慶賀行禮欽此○乾隆元年
  諭朕前降諭㫖明年元日停止御殿受朝
  皇太后前照常行禮今奏聞
  皇太后䝉降
  懿㫖明年元日尚在
  世宗憲皇帝服制二十七月之内皇帝既不受朝其王大臣赴慈寧宫行禮亦著停止欽此○二年奏準嗣
  
  午門外行禮增設御史四人在
  午門外
  闕左右門禁止各官從人不得擅入違者拏究治罪其主議處○又奏準
  長信門外二品以上官行禮設鳴贊二人
  午門外各官行禮設鳴贊四人○十二年議準向例凡遇慶賀大典
  皇太后宫行禮公主福晉以下止及一品大臣命婦按
  
  先蠶壇二品大臣命婦皆與請嗣後凡遇慶典令二
  品命婦亦入班行禮○十四年
  諭朕閱禮部所進儀注朝賀
  皇太后宫行禮之世爵官止列公侯伯子而男爵則未之及蓋因男爵原繫二品向例惟一品大臣在長信門前行禮後以人數過少增入侍郎副都統而禮部所進儀注仍循前例不及男爵是五等之班竟闕其一未為允協著一并增入欽此
  一長至節
  皇太后宫慶賀順治八年定長至次日
  皇帝率羣臣詣
  皇太后宫行禮儀與元日同惟不設燕○康熙八年
  長至次日
  皇帝率王公以下大臣侍衞都統尚書子以上先朝
  
  太皇太后宫次詣
  皇太后宫行禮
  皇后率公主福晉以下都統尚書子命婦以上先朝
  
  太皇太后宫次詣
  皇太后宫行禮並與元日同
  一
  皇太后聖壽慶賀順治十四年題準
  皇太后聖壽日
  皇帝率内大臣侍衞内院禮部官詣
  皇太后宫行禮與元日同○康熙九年題準
  皇太后聖壽日
  皇帝率王公羣臣行禮
  皇后率公主福晉以下都統尚書子命婦以上行禮
  均與元日同○三十九年
  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皇太后六十聖壽王以下輔國將軍以上民公侯伯子滿漢大學士内大臣都統尚書左都御史䕶軍統領前鋒統領副都統滿漢侍郎直省將軍總督廵撫提督總兵官各恭進慶賀儀物陳於
  午門外
  聖祖仁皇帝率羣臣詣
  寧壽宫行禮
  妃
  嬪暨公主福晉以下都統尚書子命婦以上詣
  寧壽宫行禮如儀○四十九年
  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皇太后七十聖壽各官恭進
  慶賀儀物
  聖祖仁皇帝率羣臣行禮
  
  嬪暨公主福晉以下詣
  寧壽宫行禮與三十九年同○乾隆二年
  皇太后聖壽日
  皇帝於
  皇太后前進表儀注奉
  㫖每年用進表儀注凡遇大慶之年用宣表儀注○
  五年
  諭
  皇太后萬壽聖誕普天同慶凡大小臣工咸服蟒袍七日不理刑名永著為例欽此○十六年
  皇太后六十聖壽先期
  皇上建
  壽安宫為奉觴之所王公宗戚六部八旗卿寺各衙門直省督撫在京紳士耆老自高梁橋至
  西華門豫設采棚樂劇恭祝
  聖壽二十日
  皇太后鑾輿自
  暢春園進
  
  上御龍袍衮服乘騎前導王公大臣咸蟒袍補服滿
  漢命婦咸采服各於祝
  壽采棚前夾道跪迎
  皇太后頒賜賞賚有差
  皇太后還宫
  上率
  皇后
  皇貴妃
  貴妃
  
  嬪侍
  皇太后於
  壽安宫稱慶前後凡九日
  上率王公大臣詣
  慈寧宫恭上
  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皇太后徽號進
  册寶行禮
  皇太后聖壽日
  上率王公大臣侍衞詣
  慈寧宫宣表行禮
  皇后率
  皇貴妃
  貴妃
  妃
  嬪於
  慈寧宫行禮均如儀○是年奏準十一月二十五日
  恭遇
  皇太后六十聖壽自十四日起至二十八日止王公百官咸蟒袍補服不理刑名○又奏準恭遇
  皇太后六十聖壽王以下公以上及内外大臣請照康熙三十九年四十九年例各進獻儀物恭祝
  聖壽奉
  㫖
  皇太后懿㫖停止進獻禮物欽此○又奏準
  皇太后聖壽日凡大小官員之休致暨降革官赴
  闕慶賀䝉
  恩予品銜者許隨見任官入班行禮進士舉人貢生
  並有頂帶官於
  午門外生監耆老於
  天安門外各行禮
  一元日
  皇后宫慶賀康熙八年定元日設
  孝誠仁皇后儀駕於
  太和殿時修 乾清宫工尚未竣前設丹陛大樂於
  中和殿前
  皇后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禮畢
  御宫升座公主福晉以下縣君鎮國將軍夫人以上民公侯伯以下都統尚書子命婦以上咸朝服行慶賀禮○十年奏準設
  皇后儀駕丹陛大樂於
  坤寧宫前○雍正元年
  㫖皇后宫三大節朝賀竢三年後舉行
  一長至節
  皇后宫慶賀康熙八年定長至次日行禮與元日同
  
  千秋節慶賀康熙十一年
  皇后千秋節儀駕樂器各陳設如儀
  皇后率公主福晉以下都統尚書子命婦以上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禮畢
  還宫升座公主福晉以下行慶賀禮與元日同○雍
  正六年題準
  皇后千秋節王公百官咸蟒袍補服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六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欽定大清會典則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