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畫記/卷第一

歷代名畫記卷第一
唐河東張彥遠愛賓

朙東吳毛晉子晉

卷第二

叙畫之源流

编辑

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發於天然,非繇述作。古聖先王受命應籙,則有龜字効靈,龍圖呈寶。自巢燧以來,皆有此瑞。迹暎乎瑤牒,事傳乎金冊。庖犧氏發於滎河中,典籍圖畫萌矣;軒轅氏得於溫洛中,史皇蒼頡狀焉。奎有芒角,下主辭章;頡有四目,仰觀𡍮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聖人之意也。按字學之部,其體有六:一古文、二奇字、三篆書、四佐書、五繆篆、六鳥書。在幡信上書端象鳥頭者,則畫之流也。漢末,大司空甄豐校字,體有六書:古文,卽孔子壁中書;奇字,卽古文之異者;篆書,卽小篆也;佐書,秦𨽻書也;繆篆,所以摹印璽也;鳥書,卽幡信上作蟲鳥形狀也。顏光祿云:「圖載之意有三:一曰圖理,卦象是也;二曰圖識,字學是也;三曰圖形,繪画是也。」又《周官》教國子以六書,其三曰象形,則画之意也。是故知書画異名而同體也。《周禮》保章氏掌六書:指事、諧聲、象形、會意、轉注、假借。皆蒼頡之遺法也。洎乎有虞作繪,繪画明焉。旣就彰施,仍深比象。於是禮樂大闡,教化繇興,故能揖讓而天下治,煥乎而詞章備。《廣雅》云:「畫,類也。」《爾雅》云:「画,形也。」《說文》云:「画,畛也。象田畛畔,所以画也。」《釋名》云:「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故鼎鐘刻則識魑魅而知神姦,旂章明則昭軌度而僃國制。清廟肅而罇彝陳,廣輪度而疆理辨。以忠以孝,盡在於雲臺;有烈有勲,皆登於麟閣。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畱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敗,以傳旣往之蹤。記傳所以叙其事,不能載其容;賦頌有以詠其美,不能備其象。圖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陸士衡云:「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宣物莫大於言,存形莫善於画。」此之謂也。善哉!曹植有言曰:「觀画者,見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見三季主,莫不悲惋;見篡臣賊嗣,莫不切齒;見高節妙士,莫不忘食;見忠臣死難,莫不抗節;見放臣逐子,莫不歎息;見淫夫妒婦,莫不側目;見令妃順后,莫不嘉貴。是知存乎鑒戒者,圖画也。」昔夏之衰也,桀爲暴亂,太史終抱画以奔商;殷之亡也,紂爲淫虐,內史摯載圖而㱕周。燕丹請獻,秦皇不疑;蕭何先收,沛公乃王。圖画者,有國之鴻寶,理亂之紀綱。是以漢明宮殿,贊兹粉繪之功;蜀郡學堂,義存勸戒之道。馬后女子,尚願戴君於唐堯;石勒羯胡,猶觀自古之忠孝。豈同博奕用心,自是名教樂事。余嘗恨王充之不知言,云:「人觀圖画上所画,古人也。視画古人,如視死人,見其面而不若觀其言行。古賢之道,竹帛之所載燦然矣,豈徒墻壁之画哉?」余以此等之論,與夫大笑其道,詬病其儒,以食與耳,討牛鼓簧,又何異哉!

叙画之興廢

编辑

圖画之妙,爰自秦漢,可得而記。降于魏晉,代不乏賢。洎乎南北,哲匠間出。曹、衛、顧、陸,擅重價於前;董、展、孫、楊,𡸁妙迹于後。張、鄭兩家,高步於隋室;大安兄弟,首冠於皇朝。此葢尤所烜赫也。世俗知尚者,其餘英妙,今亦殫論。漢武創置秘閤,以聚圖書;漢明雅好丹青,別開画室。又創立鴻都學,以集奇藝,天下之藝雲集。及董卓之亂,山陽西遷,圖画縑帛,軍人皆取爲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餘乗。遇雨道艱,半皆遺弃。魏晉之代,固多藏蓄,胡宼入洛,一時焚燒。宋、齊、梁、陳之君,雅有好尚。晉遭劉曜,多所毀𢻦。重以桓玄性貪好奇,天下法書名画,必使㱕己。及玄篡逆,晉府眞迹,玄盡得之。何法盛《晉中興書》云:「劉牢之遣子敬宣詣玄請降,玄大喜,陳書画共觀之。」玄敗,宋高祖先使臧熹入宫載焉。南齊高帝,科其尤精者,錄古來名手,不以遠近爲次,但以優劣爲差。自陸探微至范惟賢四十二人,爲四十二等,二十七帙,三百四十八卷。聽政之餘,旦夕披玩。梁武帝尤加寶異,仍更搜葺。元帝雅有才藝,自善丹青,古之珍奇,充牣內府。侯景之亂,太子綱數夢秦皇更欲焚天下書,旣而內府圖画數百函,果爲景所焚也。及景之平,所有画皆載入江陵,爲西魏將于謹所陷。元帝將降,乃聚名画法書及典籍二十四萬卷,遣後閤舍人高善寶焚之。帝欲投火俱焚,宫𡣕牽衣得免。吳越寶劍,並將斫柱令折,乃歎曰:「蕭世誠遂至于此,儒雅之道,今夜竆矣!」于謹等於煨燼之中,收其書画四千餘軸,㱕于長安。故顔之推《觀我生賦》云:「人民百萬而囚虜,書史千兩而煙颺,史籍已來,未之有也。溥天之下,斯文盡喪。」陳天嘉中,陳主肆意搜求,所得不少。及隋平陳,命元帥記室叅軍裴矩、高熲收之,得八百餘卷。隋帝於東京觀文殿後起二臺:東曰妙楷臺,藏自古法書;西曰寶蹟臺,收自古名画。煬帝東幸揚州,盡將隨駕,中道船覆,大半淪弃。煬帝崩,並㱕宇文化及。化及至聊城,爲竇建德所取;留東都者,爲王世充所取。聖唐武德五年,尅平僣逆,擒二僞主,兩都秘藏之迹,維揚扈從之珍,㱕我國家焉。乃命司農少卿宋遵貴載之以船,泝河西上,將致京師。行經砥柱,忽遭漂沒,所存十亡一二。國初內庫只有三百卷,並隋朝以前相承御府所寶。太宗皇帝,特所耽玩,更於人間購求。天后朝,張易之奏召天下画工,修內庫圖画,因使工人各推所長,銳意模寫,仍舊裝背,一毫不差。其眞者多㱕易之。易之誅後,爲薛少保稷所得。薛殁後,爲岐王範所得。玄宗弟,謚惠文太子。王初不陳奏,後懼,乃焚之。時薛少保與岐王範、石泉公王方慶家所蓄圖画,皆㱕於天府。祿山之亂,耗𢿱頗多。肅宗不甚保持,頒之貴戚。貴戚不好,鬻於不肖之手。物有所㱕,聚于好事之家。及德宗艱難之後,又經散失,甚可痛也!自古兵火亟焚,江波屢鬬,年代寖遠,失墜彌多。儻時君之不尚,則闕其搜訪;非至人之賞玩,則未辨妍蚩。所以駿骨不來,死鼠爲璞。嗟乎!今之人衆蓺鮮至,此道尤衰,未曾誤㸃爲蠅,惟見亡成類狗。彦遠家代好尚,高祖河東公、曾祖魏國公,相繼鳩集名迹。先是,魏國公與司徒汧公李勉。並佐霍國公關內三軍幕府。王思禮。霍公平定兩京,魏公之䇿也。魏公與汧公,因其同寮,遂成久要,並列藩閫,齊居台衡,雅會襟靈,琴書相得。汧公博古多蓺,窮精蓄奇,魏晉名蹤,盈於篋笥。許詢、逸少,經年共賞山泉;謝傅、戴逵,終日惟論琴画。汧公任南海日,於羅浮山得片石,汧公子兵部貟外郎約,有於潤州海門山得雙峰石,並爲好事所寶,悉見傳授。又汧公手斲雅琴,尤佳者曰響泉、曰韻罄。汧公在滑州,魏公在西川,金玉之音,山川亡間,盡緘瑤匣,以表嘉貺。西川幕客司空曙賦曰:「白雪高吟際,青宵遠望中。誰言路遐曠,宮徵暗相通。」時汧公并寄重寶、琴解及琴薦咸在焉。大父高平公,與愛弟主客貟外郎彦遠叔祖,名諗。及汧公愛子纘、祠部郎中。纘弟約兵部貟外郎,字存博。更叙通舊,遂𢍆忘言,遠同莊惠之交,近得荀陳之會。大父請纘爲判官,約與主客皆高謝榮宦,琴尊自樂,終日陶然,士流企望莫及也。由是萬卷之書,盡㱕王粲;一厨之画,惟寄桓玄。李兵部又於江南得蕭子雲壁書飛白「蕭」字,匣之以㱕洛陽,授余叔祖,致之修善里,搆一亭,號曰「蕭亝」。王涯相倚權勢,負之而趨,太和末,爲亂兵所壞。其「蕭」字本末,具余所𢰅《法書要錄》中。元和十三年,高平公鎭太原,不能承奉中貴,爲監軍使內官魏弘簡所忌,無以指其瑕,且驟言於憲宗曰:「張氏富有書画。」遂降宸翰,索其所珍。惶駭不敢緘藏,科簡登時進獻,乃以鍾、張、衛、索眞迹各一卷,二王眞迹各五卷,魏、晉、宋、齊、梁、陳、隋雜迹各一卷,顧、陸、張、鄭、田、楊、董、展洎國朝名手画合三十卷,表上曰:「伏以前代帝王,多求遺逸,朝觀夕覽,取鑒於斯。陸下𥈠聖欽明,凝情好古,聽政之暇,將以怡神。前件書画,歷代共寶,是稱珍絕。其陸探微《蕭史圖》,妙冠一時,名居上品,所希𥈠鑒,別賜省覽。」又別進《玄宗馬射眞圖》,永寶府同馬陳閎画。表曰:「玄宗天縱神武,蓺冠前王。凡所游畋,必存繪事。豈止雲夢殪兕,楚人美旌葢之雄;潯陽射蛟,《漢史》稱舳艫之盛。前件圖,臣瞻奉先靈,素所寶惜。陛下旁求珍迹,以僃石渠。祖宗之美,敢不獻呈。」掌書記監察御史李德裕制詞。手詔荅曰:「卿慶傳台鉉,業嗣弓裘,雄詞冠於一時,奧學竆乎千古。圖書兼蓄,精博兩全。別進《玄宗馬射眞圖》,恭獲披捧,瞻拜感咽,聖靈如臨。其鍾、張等書,顧、陸等画,古今共寶,有國所珍。朕以視朝之餘,得以寓目,因知丹青之妙,有合造化之功。欲觀象以省躬,豈好奇而玩物?况煩章奏,嘉歎良深。」其書画並收入內庫,世不復見。其餘者,長慶初,大父爲內貴魏弘簡門人宰相元稹所擠,出鎭幽州。遇朱克融之亂,皆失墜矣,非戎虜所愛。及事定,頗有好事購得之。彦遠時未齔歲,恨不見家內所寶,其進奉之外、失墜之餘,存者纔二三軸而已。雖有豪勢,莫能求旃;嗟爾後來,尤須靳固。宜抱漆書而興歎,莫將棐杮以藩身。聊因暇日,編爲此記,且撮諸評品,用明乎所業;亦探於史傳,以廣其所知。後魏孫暢之有《述画記》;梁武帝、陳姚最、謝赫、隋沙門彦悰、唐御史大夫李嗣眞、秘書正字劉整、著作郎顧況,並兼有《画評》;中書舍人裴孝源有《画錄》;竇蒙有《画拾遺錄》。率皆淺薄漏畧,不越數紙。僧悰之評,最爲謬誤,傳寫又復脫錯,殊不足看也。如宋朝謝希逸、陳朝顧野王之流,當時能画,評品不載,詳之近古,遺脫至多。葢是世上未見其蹤,又述作之人不廣求耳。嗚呼!自古忠孝義烈,湮沒不稱者,曷勝記哉!况書画耶?聖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蓺者駢羅,耳目相接,開元、天寶,其人最多,何必六法俱全,六法解在下篇。但取一技可采。謂或人物、或屋木、或山水、或鞍馬、或鬼神、或花鳥,各有所長。自史皇至今大唐會昌元年,凡三百七十餘人,編次無差,銓量頗定。此外旁求錯綜,心目所鑒,言之無隱。將來者有能𨕖述,其或繼之。時大中元年,歲在丁卯。

○叙歷代能画人名自軒轅至唐會昌,凡三百七十人。

编辑

軒轅時一人
史皇

周一人
封膜

齊一人
敬君

秦一人
烈裔

前漢六人
毛延壽 陳敞 劉白 龔寛 陽望 樊育

後漢六人
趙岐 劉褎 蔡邕 張衡 劉旦 楊魯

魏四人
曹髦 楊脩 桓範 徐邈

吳二人
曹不興 吳王趙夫人

蜀二人
諸葛亮亮子瞻

晉二十三人
明帝 荀勗 張墨 衛協 王廙 王羲之子獻之 康昕 顧愷之 史道碩 謝稚 夏矦瞻 嵇康 溫嶠 謝巖 曹龍 丁遠 楊惠 江思遠 王濛 戴逵逵子㪍、㪍弟顒

宋二十八人
陸探微探微子綏、綏弟弘肅 顧寶光 宗炳 王微 謝莊 袁倩倩子質 史敬文 史藝 劉斌 尹長生 顧駿之 康允之 顧景秀 吳暕 張則 劉胤祖弟紹祖、子璞 蔡斌 濮萬年弟道興 史粲 朱僧辯 褚靈石 范惟賢

南齊二十八人
宗測 劉係宗 姚曇度子釋惠覺 蘧道愍甥沙門僧珍 章繼伯 范懷珍 鍾宗之 王殿 王殿 戴蜀 陳公恩 陶景眞 張季和 沈標 謝赫 沈粲 丁光 周曇研 謝惠連 謝約 虞堅 丁寛 劉瑱 毛惠遠弟惠秀、子稜

梁二十人
元帝子方等 蕭大連 蕭賁 陸杲 陶弘景 張僧繇子善果、善果弟儒童 袁昻 焦寶願 嵇寶鈞 聶松 解倩 陸整 江僧寶 僧威公 僧吉底俱 僧摩羅菩提 僧迦佛陀

陳一人
顧野王

後魏九人
蔣少遊 郭善明 侯文和 柳儉 閔文和 郭道興 楊乞德 王由 祖班

北齊十人
高孝珩 蕭放 楊子華 田僧亮 劉殺鬼 曹仲達 殷英童 高尚士 徐德祖 曹仲璞

後周一人
馮提伽

隋二十一人
閻毗 何稠 劉龍龍弟衮 展子䖍 鄭法士弟法輪、子德文 孫尚子 董伯仁 楊契丹 劉烏 陳善見 江志 李雅 王仲舒 閻思光 解悰 程瓚 尉遲跋質那 僧曇摩拙义。

唐二百八人
漢王元昌弟韓王元嘉、滕王元嬰 閻立德弟立本 張孝師 范長壽 何長壽 尉遲乙僧 劉孝思 靳智翼 王定 梁寛 吳智敏 康薩陀 王知愼 王韶應 檀智敏 楊須跋 趙武端 范龍樹 周烏孫 楊德紹 陳義 殷 殷季友 許琨 僧法明 錢國養 左文通 王陀子 牛昭 吳道子 張愛兒 楊惠之 貟明 程進 韓伯通 竇弘果 毛婆羅 孫仁貴 金忠義 翟琰 劉商 張藏 楊庭光 盧稜伽 姚景仙 武靜藏 董㠋 陳靜心弟靜眼 程雅 楊坦坦子𤕤 楊仙喬 解倩 馮紹正 姜皎 李思訓弟思誨、思誨子林甫、林甫弟昭道、林甫姪湊 薛稷 郎餘令 曹元廓 劉行臣 暢𧦬子明瑾 楊寧 楊昇 張萱 尹琳 李仲昌 李嗣眞 韋無忝弟無縱 朱抱一 竺元標 蔡金剛 毛嵩 姚彦山 程遜 董好子 楊樹兒 耿純 任貞亮 陸庭曜 暢整 李相國 陳慤 劉智敏 史晟 何君墨 京元成 崔霞 冷元琇 馬光業 李蠻子 馬樹鷹 祝丘 潘細衣 周子敬 段去惑 僧智瑰 殷令名 殷聞禮子仲容 談皎 僧金剛三藏 張遵禮 王紹宗 宋令文 司馬承禎 盧鴻 釋翛然 鄭䖍 鄭逾 曹霸 李果奴果奴孫士昉 韓幹 孔榮 陳閎 孟仲暉 杜景祥 王允之 王維 張諲 劉方平 王熊 王象 田琦 竇師綸 江都王緒 李逖 李平鈞 崔陽元 李炅 張維亘 李滔 張通 耿昌言弟昌期 周古言 嚴杲 楊德本 具俊 李韶 魏晉孫 蒯廉 白旻 韓嶷宇文肅 陳庭 高江 車道政 滕王湛然 齊皎皎弟映 朱審 王宰 畢宏 楊炎 史瓚 裴諝 韋鑒弟鑾、子鶠 張璪 陳曇 顧况 沈寜 劉商 劉整 劉之奇 邊鸞 于錫 强穎 梁廣 陳庶 陳恪恪子積善 戴重席 劉之章 周昉 趙博文兄博宣 王朏 鄭寓 韓滉 戴嵩嵩弟嶧 李漸子仲和 蕭祐 周太素 麴庭 蕭悅 張志和 侯莫陳廈 僧道芬 鄭町 梁洽 項容 吳恬 王黙

論画六法

编辑

昔謝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營位置,六曰傳模移寫。自古画人,罕能兼之。」彦遠試論之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氣,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難可與俗人道也。今之画,縱得形似,而氣韻不生,以氣韻求其画,則形似在其間矣。上古之画,迹簡意澹而雅正,顧、陸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細宻精緻而臻麗,展、鄭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煥爛而求僃;今人之画,錯亂而無旨,衆工之迹是也。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㱕乎用筆,故工画者多善書。然則古之𡣕臂纎而胸束,古之馬喙尖而腹細,古之臺閣竦峙,古之服飾容曳,故古画非獨變態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至於臺閣、樹石、車輿、器物,無生動之可擬,無氣韻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顧愷之曰:「画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其臺閣,一定器耳,差易爲也。」斯言得之。至於鬼神人物,有生動之可狀,須神韻而後全。若氣韻不周,空陳形似,筆力未遒,空善賦彩,謂非妙也。故韓子曰:「狗馬難,鬼神易。狗馬乃凡俗所見,鬼神乃譎怪之狀。」斯言得之。至於經營位置,則画之總要。自顧、陸以降,画迹鮮存,難以詳之。唯觀吳道玄之迹,可謂六法俱全,萬象必盡,神人假手,竆極造化也。所以氣韻雄壯,幾不容於縑素;筆迹磊落,遂恣意於牆壁。其細画又甚稠密,此神異也。至於傳模移寫,乃画家末事。然今之画人,粗善寫貌,得其形似,則無其氣韻;具其彩色,則失其筆法。豈曰画也?嗚呼!今之人,斯藝不至也。宋朝顧駿之,常結搆高樓,以爲画所,每登樓去梯,家人罕見。若時景融朗,然後含毫;天地陰𢡖,則不操筆。今之画人,筆墨混於塵埃,丹青和其泥滓,徒汙絹素,豈曰繪画?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貴胄、逸士高人,振玅一時,傳芳千祀,非閭閻鄙賤之所能爲也。

論画山水樹石

编辑

魏晉以降,名迹在人間者,皆見之矣。其画山水,則群峰之勢,若鈿飾犀櫛。或水不容泛,或人大於山,率皆附以𣗳石,暎帶其地。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詳古人之意,專在顯其所長,而不守於俗變也。國初二閻擅美,匠學楊、展,精意宮觀,漸變所附尚。猶狀石則務於雕透,如氷澌斧刃;繪樹則刷脉鏤葉,多栖梧菀桺。功倍愈拙,不勝其色。吳道玄者,天付勁毫,幼抱神奧,徃徃於佛寺画壁,縱以怪石崩灘,若可捫酌;又於蜀道,寫貌山水。由是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李將軍、李中書。樹石之狀,玅於韋鶠,竆於張通。張璪也。通能用紫毫禿鋒,以掌摸色,中遺巧飾,外若混成。又若王右丞之重深,楊僕射之奇贍,朱審之濃秀,王宰之巧宻,劉商之取象,其餘作者非一,皆不過之。近代有侯莫陳厦、沙門道芬,精致稠沓,皆一時之秀也。吳興郡南堂有兩壁樹石,余觀之而歎曰:「此画位置若道芬,迹類宗偃,是何人哉?」吏對曰:「有徐表仁者,初爲僧,號宗偃,師道芬則入室,今寓於郡側。年未衰而筆力奮。」疾召而來,徵他筆皆不類,遂指其單複曲折之勢,耳剽心晤,成若㝛構,使其凝意,且啓幽襟。迨乎構成。亦竊奇狀,向之兩壁,葢得意深奇之作。觀其潛蓄嵐,遮藏洞泉,蛟根束鱗,危幹凌碧,重質委地,青飈滿堂,吳興茶山,水石奔異,境與性會。乃召於山中,寫明月峽。因叙其所見,庶爲知言。知之者解頤,不知者拊掌。

《歷代名画記》卷一終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