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山志/卷41
卷四十‧土俗類二 ◄ | 淳熙三山志 卷四十一‧土俗類三 |
► 卷四十二‧土俗類四 |
物產
编辑地均有所產,然各有所宜。宜非偏得于此,則亦獨盛于他郡。馬益《福州》詩:「兩熟潮田世獨無」。陳傅《甌冶遺事》:「果有荔支,花有末麗,天下所未嘗有。」此其所偏得者。而傅又云:「長樂地產,魚蟹多于牛羊,葛枲溢于絲纊。」是其所獨盛也歟?然求之十二邑,又有不能盡宜者:潮田不出倚郭三縣,荔支、末麗不能及陀驛以北、湯背以西,魚、蟹濱海,而葛、枲利于平陸。如是之類,不可以無紀。
谷
编辑稻 《周禮·職方氏》:「揚州谷宜稻。」州,古揚州南境也,故稻之名亦不一。今州倚郭三縣兩熟:早種曰獻臺,曰金州,曰秫〈(底本作「秫」,庫本為「林」。)〉;晚種曰占城,曰白香,曰白芒;通謂之稻。至外縣,名色尤多。按《閩清圖經》:〈(底本作「閩青圖經」,據庫本、崇抄改。)〉「早稻之種有六:曰早占城、烏羊、赤城、圣林、清甜、半冬,而烏羊最佳;晚稻之種有十:曰晚占城、白茭、金黍、冷水香、櫛倉、奈肥、黃矮、銀城、黃香、銀朱。而白茭、冷水香最甘香;奈肥,獨宜卑濕最腴之地。糯米之種十有一:曰金城、白秫、黃秫、魁秫、黃秫、馬尾秫、寸秫、臘秫、牛頭秫、胭脂秫,而寸秫顆粒最長,蓋諸邑亦或通有之。占城,相傳其種自占城國來。大中祥符五年,淮浙微旱,遣使福建,取種三萬斛分給,令種蒔之。今土俗謂之「百日黃」是也。已上名色雖多,不過有二:秫曰糯稻,餘皆秔稻。《爾雅》所謂「粘」與「不粘」之異。秔,古名稌;糯,古名黍。
麥 有大麥、小麥。蘇恭云:「今南北之人皆能種蒔。」凡麥,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故為五谷之貴。又有一種,秋花、冬收,名蕎麥。
麻 有胡麻,有大麻。胡麻即油麻也,有白、黑二種,相傳其種得之大宛,故名胡麻;以其壓油,以油麻名之。今長溪者佳。大麻,牝麻之子也,諸邑皆有之。〈(底本、庫本作「諸色」,據崇抄改。)〉
豆 有黑者、紫者、白者、綠者、紅者、羊角者、虎爪者、如錢片者。又有扁豆,種于籬落間。有蠶豆,蠶熟時有之。
粟 粒細者香美。南地以稻灰種之,不必鋤治。江東呼粟為粢。粢,稷也,即此。
穄 《甌冶遺事》:「穄米,與黍米相似而粒大。」《呂氏春秋》:「飯之美者有陽山之穄。」
薏苡 春生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開紅、白花,作穗,五、六月結實,形如珠子而稍長。故名薏珠。〈(底本作「薏苡」,據庫本、崇抄改。)〉
貨
编辑鹽 《福清鹽埕經》其略曰:「海水有咸鹵,潮長而過埕地,則鹵歸土中;潮退,日曝至生白花,取以淋鹵。方潮未至,先耕埕地使土虛,而受信既過,刮起堆聚,用車及擔,輦致墩頭。穴土為窟,名為漏丘,以杵筑實,用茅襯底,滿貯土信,取咸水淋之惟實,則取鹵必咸。旁用蘆管引入鹵楻。楻在漏丘之下,掘土為窟以受鹵,茅草覆之。取雞子或桃仁置鹵中以候,浮則鹵咸可煎。筑土為斛畎在宮灶旁,以竹管接入鹽盤,如畎澮之流。盤以竹篾織,用蠣灰涂,復織釜墻以圍繞,亦涂以蠣灰,〈(底本作「亦□以蠣灰」,缺一字,崇抄作「亦堅以蠣灰」,據庫本補。)〉蓋益以受鹵也。大盤一日夜煎二百斤。小盤一百五十斤。今福清、長樂縣現有鹽戶。連江、羅源、寧德、長溪邊海,舊亦各有鹽額。
鐵 寧德、永福等縣有之。其品有三:初煉去礦,用以鑄冶器物者〈(底本作「鑄□器」,缺一字,崇抄作「鑄錫器」,據庫本補。)〉為生鐵;再三銷拍,又以作𨪀者為鑐鐵,亦謂之熟鐵;以生柔相雜和,用以作刀劍鋒刃者為剛鐵。商賈通販于浙間,皆生鐵□也。〈(底本作「皆生鐵□也」,缺一字,庫本、崇抄皆不示缺,仍存之。)〉慶歷三年,發運使楊告乞下福建嚴行禁法,〈(底本作「嚴□禁法」,缺一字,庫本作「嚴禁法」,據崇抄補。)〉除民間打造農器、鍋釜等外,不許私販下海。〈(底本作「不許□販」,缺一字,庫本作「不許販」,據崇抄補。)〉兩浙運司奏:「當路州、軍自來不產鐵。〈(底本作「州□□來」,缺二字,庫本作「州處自來」,據崇抄補。)〉并是泉、福等州轉海興販。逐年商稅課利不少,及官中抽納、折稅收買,打造軍器。乞下福建運司曉示,許令有物力客人興販。仍令召保,出給長引,只得詣浙路去處販賣。」本州今出給公據。
糖 取竹蔗搗蒸。侯官甘蔗洲最盛。〈(底本作「暑盛」,據庫本、崇抄改。)〉
紅花 閩縣、懷安、福清、長樂等縣皆有之。花如刺結。〈(底本作「剩結」,據庫本、崇抄改。)〉秋末種,春末采,可染絳。
紫草 八月末種,二月采根,用密籠收。見海風則爛黑矣。與紅花同所出。
藍澱 諸邑有之,閩縣洞江上下尤多,〈(底本、庫本作「桐江」,據崇抄改。)〉故地有名青布或藍布者,〈(底本、庫本作「青藍或青布」,據崇抄改。)〉為盛出于此。
草席 閩縣江南沙洲草熟,織作尤盛,陸販上四郡,舟運至淮、浙。其至粗者,舊淮、浙鹽袋用之。
木筏 羅源、寧德、連江多取木為筏,出南、北洋。
白梅 懷安、侯官鄉戶園林,種至千萬株。鹽者為白梅,焙干者為烏梅。販至江浙。〈(底本作「□至江浙」,缺一字,庫本作「行至江浙」,據崇抄改。)〉
蜜 有石蜜,巖石間作,色青赤;有木蜜,木枝間作,色青白;及人家窠檻中作者,蜜濃味美。
紙 竹穰、楮皮、薄藤、厚藤,凡柔韌者皆可以造紙。竹紙出古田、寧德、羅源村落間。黃魯直有《次韻惠玉板詩》〈(底本作「廣魯直有□韻」,缺一字,庫本作「黃魯直有次韻」,崇抄作「魯直有次韻」,無「黃」字。)〉:「古田小箋惠我百,應知溪翁能解玉。」〈(底本作「知知溪□能解玉」,缺一字,據庫本、崇抄改補。)〉楮紙出連江西鄉,薄藤紙出侯官赤岸,〈(底本作「出侯□」,缺一字,據崇抄補。)〉厚藤紙出永福辜嶺。〈(底本作「出□福」,缺一字,據崇抄補。)〉
茶 《舊記》:「舊閩縣尉廳名茶山館」。又縣東十五里,有茶園山,亦云石鱉山,出茶。《球場山亭記》有「芳茗原」,今甌冶山。唐憲宗元和間,詔方山院僧懷惲麟德殿說法,賜之茶。懷惲奏曰:「此茶不及方山茶佳。」則方山茶得名久矣。《唐·地理志》亦載:「福州貢蠟面茶」。蓋建茶未盛前也。今古田、長溪近建寧界,〈(底本作「近□寧界」,缺一字,據庫本、崇抄補。)〉亦能采造,然氣味不及。
絲麻
编辑紬 桑葉小,不甚宜蠶,得絲粗,才可為紬。
蕉 《大觀本草》:「閩人灰理其皮,織以為布。」舊嘗入貢。
紵 其皮可以織布,一科數十莖,宿根至春自生,歲三四收。
麻 諸邑有之。織其皮為布。連江以北皆溫之于溪旁,為坑藏火,〈(各本皆作「為坑藏火」。按:漚麻之法,當是以麻埋于灰坑之中,以水灌之。疑「火」為「灰」字之誤。)〉束麻內其中,石覆而水沃之,良久乃剝。今連江及福清、永福出麻布尤盛。
葛 可緝為布,長溪等縣有之。
果實
编辑荔支 州,北自長溪、寧德、羅源至連江北境,西自古田、閩清,皆不可種,以其性畏高寒。連江之南雖有殖者,其成熟已差晚半月。直過北嶺,官舍、民廬及僧、道所居,至連山接谷,〈(底本、庫本皆作「連山接谷」,崇抄作「連江接谷」。)〉始大蕃盛。大觀庚寅冬,大霜,木皆凍死。經一二年,始于舊根復生。淳熙戊戌冬,大雪,亦多枯折。常時,霜雪寡薄,溫厚之氣盛于東南。故閩中所產,比巴蜀、南海尤為殊絕。〈(底本作「南為尤為殊絕」,據崇抄、庫本改。)〉蔡公襄譜之「其于果品,卓然第一」,非虛證也。〈(底本作「□虛證也」,缺一字,崇抄作「非虛語也」,據庫本補。)〉
江家綠 皮大薄□薄而味少淡。〈(底本作「薄□薄」,庫本只存一「薄」字,不示缺,崇抄作「薄香薄」,皆存疑。)〉蔡公《荔支譜》云:「福州種植最多,〈(底本作「租植」,崇抄作「所植」,據庫本改。)〉品目至眾,惟江家綠為第一。」
綠核 頗類「江綠」,色丹而小。荔支皆紫核,此以綠見異。
圓丁香 它種蒂大、下銳,此獨體圓,與味皆勝。〈(各本皆作「體圓與味皆勝」,疑「與」字前原脫一字。)〉
虎皮 紅色,絕大。繞腹有青紋類虎斑。
牛心 以狀言之。長二寸余,皮厚肉澀。福州唯有一株。每歲貢乾荔支,皆調于民。主吏常以牛心為準,〈(底本、崇抄皆作「主叟常以」,據庫本改。)〉民倍直購之以輸。〈(底本作「倍值圓之以輸」,崇抄作「倍直償之以暫」,據庫本改。)〉嘗黜而不用。
玳瑁紅 荔支上有黑點,疏密如玳瑁斑。城東有之。
硫黃 色正黃而刺微紅,〈(底本作「白正黃雨刺微紅」,崇抄作「色黃兩刺微紅」,據庫本改。)〉亦小荔支。以色名之。
朱柿 色如柿而扁大,亦云樸柿。
■〈艸滑〉桃 穗生〈(底本作「■〈艸滑〉桃體生」,崇抄作「蒲桃體生」,據庫本改。)〉一朵至一二百,附枝而生。樂天所謂「朵如蒲桃」者。
蚶殼 殼為深渠,如屋瓦焉。
白蜜 純甘如蜜。
小丁香 核如小丁香,俗謂之醮核。
大丁香 出天慶觀。蜃殼,〈(底本作「唇殼」,據庫本、崇抄改。)〉瓤多。
雙髻小紅 每朵數十,皆并蒂駢首。
真珠 剖之,純瓤圓白如珠。荔支之小者,止于此。
十八娘紅 色深紅而絪□,〈(底本作「絪□」,庫本同,崇抄作「細時」。)〉以少女比之。俚傳閩王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而名之。〈(崇抄作「因而名之」,崇抄作「因而得名」,小異。)〉
將軍紅 五代間,有為此官者種之,后人以其官號其樹,而失其姓名。〈(底本作「有□□□□種之后人以其□□□□失……」,缺八字,崇抄作「有為此官者種之后人以其官呼呼之失……」,據庫本補。)〉
釵頭 顆紅而小,可間簪翹之側,故名之。〈(底本作「□間簪翹之□故□之」,缺三字,庫本同,據崇抄補。)〉
粉紅 荔支多深紅,〈(底本、庫本作「多深紅」,崇抄只作「深紅」。)〉而色淺者為異,故曰粉紅。
中元紅 荔支將絕才熟,〈(底本作「將絕□□」,缺二字,崇抄作「既絕才熟」,據庫本補。)〉以晚重于時。
已上,蔡公所譜。
一品紅 于荔支為□品。〈(底本、庫本作「為□品」,缺一字,崇抄作「為一品」。)〉出州宅堂前。
狀元紅 于荔支為第一。出東報國院。
已上,曾公鞏所記。
駝蹄 以其長大而甘柔也。
金粽 上銳而下方,色深黃。
栗玉 似金粽而圓實。其□味佳勝。〈(底本作「其□味□勝」,缺二字,崇抄作「其肉味大勝」,庫本作「其味佳勝」,據補一「佳」字。)〉
洞中紅 出于宿猿洞,因以名之。
已上,陳傅所傳。
火山 《嶺上□□記》:〈(底本、庫本作「嶺上□□記」,缺二字,崇抄作「嶺表錄異云」,仍存疑缺。)〉「荔支,南中之珍果也。梧州江前有火山,上有荔支,四月內先熟,核大而味酸。謂之火山。」今州為盛,其佳者不減名品。
星球紅 止一木,出靈岫里田間,枝條□□,大三倍。色紅而不絳,蒂根于臍。〈(底本作「帶根于臍」,據庫本、崇抄改。)〉銳者如瓜,扁者如桔,圓者如雞子,頎者如皂莢,形殊狀詭,核皆如丁香,亦有絕無者。大者挈不能盈,〈(底本作「契不能盈」,庫本作「器不能盈」,據崇抄改。)〉細者拳之頗重。甘脆而韻,蓋神品也。奪其氣者,竟莫能逮焉。 已上,近所稱。
龍眼 一名益智。葉凌冬不凋,春末夏初,生細白花,七八月實成,殼青黃色,圓如彈,肉白而甘。有大如錢者,人亦珍之,曝乾寄遠。亞于荔支。
橄欖 木端直而高。秋實,先苦后甘。脆美者曰碧玉。
柑桔 柑類有朱柑、乳柑、黃柑、羅浮柑、鏡柑、石柑、沙柑、洞庭柑。桔類有蜜桔、朱桔、乳桔、踏桔、山桔、黃淡子、金桔、綠桔、宜母子。今懷安黃江多,亦有柚子。 橙子 類極多。佛頭橙、蜜橙、青橙、皺橙、欒橙、香綿橙。
香櫞子 大者長尺餘,香勝柑種。〈(底本、庫本作「香勝柑種」,崇抄作「香勝柑類」。)〉 楊梅 木似荔支,葉細陰厚。其實生青熟紅,無皮殼,南人多淹藏之。
枇杷 其葉陰密,四時不凋。十月開花,四月熟。
甘蔗 二種,短者似荻節而肥,長者可八九尺,似竹管。宋孝武送蔗百梃與魏太武。今閩人稱之為杖。〈(底本、庫本作「稱極為杖」,據崇抄改。疑是「稱梃為杖」。)〉
蕉 葩如菡萏,媯紫而倒垂,左右挺弓,駢其間。味甘清媯者為佛指,舊極香美為牙蕉,〈(底本、庫本皆作「舊極者美」,據崇抄改。疑「舊」為「蕉」字之誤。)〉曝干可以寄遠。無實而花紅者為紅蕉,白者為水蕉。
棗 種類非一。方者名骰子。尖長者名龍牙。不堅實者名麩棗。
栗 外刺如猬,熟則罅發。永福諸山邑為多。〈(底本作「熟則罅簇永福謂山邑為多」。「簇」,崇抄、庫本作「發」,「謂」,庫本作「縣」,崇抄作「諸」,今取「發」、「諸」二字改之。)〉
蒲萄 龍須蔓衍。水沃其本,須臾露泫藤杪,故根號「木通」。花細而黃白,實如馬乳,碧者葉差厚,此果之珍者。今州有之。
蓮 《爾雅》及陸機《疏》:「荷為芙渠,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其實蓮,其根藕。」
雞頭 芡也。《埤雅》:「蓬樽似雞首,先實而后花,晝合而宵開,〈(底本、崇抄皆作「宵」,據庫本改。)〉與荷花相反。」蓋陰、陽之別也。今連江東湖亦多有之。
芰 菱也。浮水上,花黃白,實則回向水中。
櫻 四月熟。深紅者曰朱櫻,黃晶者曰蠟櫻。〈(底本、庫本作「蝟櫻」,據崇抄改。)〉
木瓜 大者出長溪。
瓜 城北下洋最多。其小者,謂之一握青,出福清。
柿 有花柿,有卯柿,有烏柿,有朱柿。古田縣最多。
杏 圓者名金杏,熟最早,扁而青黃者名木杏,外皮中實者名銀杏,即鴨腳也。州近亦有之。
石榴 有黃、赤二色,近亦有白者,實亦甘、酢二種,甘者為果,酢者入藥。
梨 鵝梨舊出近京。今州亦有之。皮薄而漿多,味差短于宣城乳梨,香則勝之。〈(底本作「香則謂之」,庫本作「香則如之」,據崇抄改。)〉其餘:輕消梨、拒霜梨、水梨、赤梨、紫梨、煤梨之類,其糜者謂之綿梨。
桃 有紅桃、白合桃,晚者為十月桃。
李 有綠李、赤李、琥珀李、鵝黃李。
林檎 一名來禽,有甘、酢二種,甘者早熟脆美,酢者差晚。
胡桃 本出羌胡,今亦有之。
柰 似林檎而青小,花白,其味苦。
榅桲 味酸甘,似橙子而大。舊生北土,今亦有之。
楊桃 《臨海異物志》:「楊桃,其色青黃,核如棗核。生晉安侯官縣,可密藏之,有五瓣,或謂之五瓣子。」
王壇子 《臨海異物志》:「王壇子,如棗大。晉安侯官越王祭壇邊有此果,無知其名,以其生處遂名王壇,形小如龍眼。」王彪之《閩中賦》:「王壇、假栗。」《揚都賦》曰:「果則龍目、荔支、王壇、丹桔。」《舊記》又云:「相傳生于王霸壇側」。
茨菰 葉如剪刀,草根,實大如錢而差長,方言謂之「蘇」。
菩提果 自西域來,得名。夏實,中虛,味香甘而脆,核如枇杷子。
金斗 實紅,葉似橄欖而長。
新羅葛 根甚大,色青白。一名土瓜。
菜蓏
编辑菘 與蕪菁相類。莖葉不光者為蕪菁,莖短、葉闊厚而肥者為菘。
芥 似菘而有毛,味辛辣,此青芥也。紫芥,莖葉通,葉多。作齏食之最美。白芥,子粗大,色白如梁水。〈(底本作「子粗大色白如梁水」,庫本無。崇抄先書「染」,復旁改為「梁」字,皆疑誤,暫無可校。)〉其餘:南芥、花芥、石芥之類,皆菜茹之美者。
萊菔 俗呼為蘿卜。
蓴 葉似鳧葵,浮水上,采莖堪啖。〈(底本作「鳧蔡」、「采根」,據庫本、崇抄改。)〉花黃白,子紫色。三月至八月,莖細如釵股,名綵蓴,〈(底本作「彩蓴」,庫本、崇抄皆作「絲蓴」。)〉味甘。
鳧葵〈(底本作「鳧菜」,據庫本、崇抄改。)〉即荇菜也。莖澀,根極長,花黃。水中極繁盛。
白苣 如萵苣,葉有白毛。又有「雞苣」,亦堪作茹。
萵苣 《遁齋閑覽》載:「王舜求云:萵菜,出■國,〈(底本、庫本作「■國」,崇抄作「萵園」。)〉有毒,百蟲不近。」
蕓臺 香,可啖。散破結血。
雍菜 蔓生,花白,堪為菜。南人先食雍菜,后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無害。〈(底本、庫本作「無苦」,據崇抄改。)〉取汁滴野葛即死。張司空云:「魏武帝啖野葛至一尺」。應是先食此菜也。一名甕菜,《遁齋閑覽》:「甕菜本生東夷。人用甕載其種歸,故以為名。」
水鄞 音芹,生池澤中。可為生菜,亦可作菹。有兩種:荻芹取根,白色;赤芹取莖、葉。
菠薐 劉禹錫《嘉話錄》:「菠薐出西國中,有自彼將其子來。如苜蓿、蒲萄,由張騫而至也。」
苦荬 可傅蛇蟲咬。蠶蛾出時,不可取,令蛾赤爛;蠶婦亦忌食。
莙荙 莖灰淋汁洗衣,白如玉色。
東風菜 葉長,極厚軟,上有細毛,紫莖。先春而生,故有東風之號。
茄子 有數種:紫茄、重茄、青水茄、白茄,一名落蘇。《嶺表錄異》記:「南中草菜,經冬不衰,故蔬圃之中栽種茄子,宿根有二三年者。」近城種,多出城西。
莧 莧有六種,有人莧、赤莧、白莧、紫莧、馬莧、五色莧。
胡荽 《湘山集》:「胡荽,即園荽也。人或謂之香荽。」《幼幼新書》云:「一名鵝不食草」。
同蒿 令人氣滿,不可多食。
蕨 《爾雅》曰:「蕨,鱉也。」郭注:「初生者可茹」。
姜 出在城三縣,連江縣多。
蔥 有數種:入藥用山蔥、胡蔥,食品用陳蔥、漢蔥。凡蔥皆能殺魚肉毒。
韭 園人種蒔,一歲三四割之,其根不傷。至冬,壅培之,先春而復生。許云:「先種而久,〈(底本、崇抄作「□種而久」,缺一字,據庫本補。)〉故謂之韭。」
薤 似韭而葉闊,多白無實,不可生啖,以其葷辛也。
葫 大蒜也。每頭六、七瓣。主散癰腫。蒜為小蒜,以其氣類相似也。苗皆如葫而極細。 冬瓜 即白瓜也。生苗蔓下,大者如斗而更長。皮厚而有毛。初生青綠,經霜生粉。乃取藏蓄,彌年可作菜果。
瓠 味甘,似越瓜,長者一尺餘。夏時熟。
瓠 夏末始實。取以為器,經霜乃堪。小者名瓢。
白蘘荷 春初生,葉似甘蕉,根似姜而肥。其性好陰,在木下生者尤美。潘岳《閑居賦》:「蘘荷依陰」,是也。《荊楚歲時記》謂,可以防蟲。
紫蘇 葉下紫而甚香。夏采莖葉,秋采實。一名荏。
薄荷 葉尖,冬不死,夏秋采莖葉曝干。〈(底本、庫本作「夏秋采莖葉暴死」,崇抄作「夏秋采莖葉曝干」;又以「冬不死夏秋采莖葉曝干」十字重復接入前條「一名荏」之后。今只取「曝干」二字改之。)〉
馬芹子 香似桔皮,花似芹花,子似防風,扁而大。
茵陳 春初生苗,秋后葉枯,莖干經冬不死,春生新葉,故名因陳。
海藻 葉大,生深海底。《〈爾雅〉疏》:「藻,水草也。」揚州人以當谷食。《埤雅》云:「善療瘤疬」。
紫菜 附石生海上。生青,〈(底本、庫本作「生青」,崇抄作「色青」。)〉取干則紫。其莖纖而希,其味尤珍。出福清者佳。
鹿角菜 生海中,亦能解面熱。
芋 陶隱居云:「蜀川生者,形圓而大,狀如蹲鴟,謂之芋魁。〈(底本作「狀□□□□之芋魁」,缺四字,崇抄作「狀如蹲鴟之芋魁」,據庫本補。)〉閩中出者,形長而大。細者如卵,生芋魁旁,〈(底本作「細者□□□□魁旁」,崇抄作「細者生魁旁」,據庫本補。)〉食之尤美。」州北,下洋尤多。
枸杞 春生苗。莖干高三五尺,秋生紅紫花,隨結紅實。〈(底本作「紅□□□□紅實」,缺四字,庫本作「紅實是時采紅實」,據崇抄補。)〉是時采紅實。春夏采葉,冬采根。《幼幼新書》云:「一名地骨,一名西王母杖。」〈(底本作「新□□□□池骨」,缺四字,據庫本、崇抄補、改。)〉
花
编辑末麗 此花獨閩中有之。夏開,白色妙麗而香。方言謂之「末利」。〈(底本作「妙麗□□□言」,缺三字,庫本作「妙麗嵇含草木狀」,據崇抄補。)〉佛經曰:「末麗花香」。又有番末麗,〈(底本作「又□□□麗」,缺三字,據崇抄補。)〉藤生,亦香。
素馨 蔓生,白色,露浥愈香。蔡公襄詩:「素馨出南海,〈(底本、庫本作「素□□□海」,缺三字,據崇抄補。)〉萬里來商舶。團圞末麗叢,繁香暑中折。」〈(底本、庫本作「繁香□□□」,缺三字,據崇抄補。)〉
牡丹 州舊無之。慶歷間,羅源林迥隱居南華洞,〈(底本、庫本作「隱居□□□」,缺三字,據崇抄補。)〉有《出山遇慈恩長老獻牡丹》詩云:「春晚花王在處稀,〈(底本、庫本作「春□□王在處稀」,缺二字,據崇抄補。)〉山中還信正芳菲」。蓋有之矣。〈(底本、庫本作「蓋有之□」,缺一字,據崇抄補。)〉熙寧間,〈(底本、庫本作「□寧間」,缺一字,據崇抄補。)〉程大卿師孟《詠福州》詩云:「芍藥牡丹難種處」,〈(底本、庫本作「芍藥□□難種處」,缺二字,據崇抄補。)〉謂城中也。今古田、長溪、羅源、連江多有之。
芍藥 所產與牡丹同。
紫玫瑰 亦名徘徊花。郡人翁承贊詩:「三株紅芍藥,一架紫玫瑰」。
四時山丹 花紅色,葩英叢起如絳羅囊。林迥詩:〈(底本作「林迥□」,缺一字,據崇抄補。)〉「葉剪青油蕊渥丹,春風隨眾出欄干。〈(底本作「春風隨眾出欄□」,缺一字,據崇抄補。)〉碧桃黃菊凋零后,誰伴長松到歲寒。」
長春 花亦四時有之。林迥詩:「洞門深不放春期,客到尋芳莫問時。遲日暖風花草麗,照人紅艷一枝枝。」〈(底本于詩首句作「放春□」,缺一字,第三句作「遲日暖風冰與客」,末句作「照□紅艷一枝枝」;崇抄首句作「放春歸」,「歸」出韻,據庫本補。庫本第三句作「遲日暖風冰與雪」,據崇抄改。末句亦據二本補「人」字。)〉
真珠 有單葉,亦有百葉。許公將詩:「蔌蔌圓英淡粉妝,〈(底本作「春粉妝」,崇抄作「滴粉妝」,據庫本改。)〉肯隨桃杏媚韶光。金刀不到春風外,〈(底本作「金刀不到春風□」,缺一字,據崇抄補。)〉草密林深只自香。」
酴醾 花白而香,春時極盛。葉公夢得詩:「東風吹麝入鉛華,未肯隨春到謝家。夜半粉香沾露泣,〈(底本詩第一句「東風麝入鉛華」脫一字,據崇抄補;第二句「未肯隨風到謝家」,「風」字與首句犯,據崇抄改;第三句「夜半粉香露注」,亦脫一字,崇抄作「夜半粉香和露注」,「和」字仍與末句「和」字犯,據庫本改。)〉定應和月怨梨花。」又有檀心而紫者尤香。
梅花 又有紅梅、臘梅、百葉梅。
瑞香 紫色。芬香。《舊記》:近州多有之。
千葉石榴 花紅艷,不結實。
薔薇 枝干有刺,花紅紫色,盛開如錦。亦有黃薔薇,〈(底本作「亦有□薔薇」,缺一字,據崇抄補。)〉如棠棣,金色。有淡黃薔薇,鵝黃色。〈(底本作「鵝黃□」,缺一字,據崇抄補。)〉 越桔 花如瑞香,葉干如黃楊,實如朱櫻。
金林檎 花繁生,如郁李花狀差大。實如來禽而差小。
半丈紅 花如御帶而差大,一名棠棣。
袞繡球 色白,圓如球。
海棠 色紅。以木瓜頭接之,則色白。
斗雪紅 閩中近有之。花如玫瑰,而香色遜之,〈(底本作「而香色□□」,缺二字,據庫本補。)〉四時常芳,不隨群卉凋茂,亦名勝春。〈(底本作「亦□□□」,缺三字,據崇抄補。)〉 阇提 南海種,商人傳之。花皙白而香勝于素馨,〈(底本作「而香□□□馨」,缺三字,據崇抄補。)〉蓋巖桂之流品也。《仙書》曰:「阇提花香」。〈(底本作「阇提□□」,缺二字,據崇抄補。)〉
玉簪 質素而香,形如玉簪,亦名白鶴。
金沙 玫瑰之流也,香不及之。
剪金紅 圓,無香,葉分數歧,如剪刀之狀。
度年紅 干高而花難凋,自冬末涉春不少變。〈(底本作「自冬求涉春不少□」,缺一字,據庫本改補。)〉
含笑 白花,有二種。小者,香尤酷烈,開盡則香微,故以含笑名。
百合 莖特生而直上,亦名倒仙,花白。一種斑紅,謂之川百合。
凌霄 藤蔓附大木而生。其花黃赤,夏盛。
紫荊 木似林檎,花深紫可愛。
罌粟 花有紅白二種,九月布子,春深乃生。實如小罌,子若細粟。
葵 有數種。蜀葵出戎蜀。《爾雅》所謂菁莪。葵花白者,主咳瘧;黃者,葉尖狹,夏間花,淺黃色,主瘡癰。小花者,名錦葵,俗呼為胡燕脂。
菊 紫莖而香,葉厚嫩。可食者,花微小,味甘,為真菊。又或莖青、根細、花白、蕊黃,其葉似同蒿,花蕊并黃者,俗傳為廣菊。狀似嬰兒者,俗呼為孩兒菊。《遁齋閑覽》:「南方花發,較北地常先一月,獨菊花開最遲。菊性宜冷也。」惟一種深黃色,名滴滴金,六月開。
玉蝴蝶 色白如瓊花,中叢蕊,旁有八蝶繞之,謂之聚八仙;垂枝條而雙對者,名玉蝴蝶。
朱槿 一名佛桑,一名佛日。色深紅,葉如桑,高者丈餘。〈(底本作「高者大馀」,據庫本改。)〉一種色白,一種色紫。淡黃者,俗謂之金木蘭。純白而英間無紫點者,名舜英。
雞冠 秋生,紫色。如繡畫雞冠之狀。
山茶 花深紅色,冬盛開。
御仙 似罌粟而小。
金鳳 狀如飛鳳。有紅、白、紫、粉紅數種。
金錢 深紅色,葉長細。
拒霜 一名木芙蓉,秋開,色淡紅。一種百葉,朝開純白,午后則漸紅如醉。謂之醉芙蓉。
巖桂 其葉兩兩相向,粟結其間。及開,清馥斷續而遠聞,俗呼為九里香。木紋如犀,可以為器,亦號木犀。數種:有四時開者、紫者、鞓紅者,深紅者曰丹桂。凡色勝則香薄。 鷹爪 藤生,夏開。末銳似鷹爪,薄暮方開。香如爛瓜。
鳳尾 有二種。大者花白蕊黃,穗生,長僅尺,若鳳尾然;一種差小,花疏而香勝,亦名七里香,可以避蠹。
玉屑 藤生,花白色,如碎玉之狀。〈(底本作「如辟玉之狀」,據崇抄、庫本改。)〉
玉籠松 藤生,花微紅而圓。一種「醉楊妃」,花相類,葉尖。
寶相 藤生,花類長春。
藥
编辑地黃 葉生布地上,有皺文。根如手指,通黃色。
牛膝 春生苗,莖高二三尺,青紫色,有節如牛膝狀。今州人單用土牛膝根,治血塊。 薯蕷 根如姜芋,土人單呼為藷。生于山間石罅者良。
天門冬 春生藤蔓,大如釵股,高至丈餘,華如茴香,極尖細而疏滑,有逆刺,根大如指,長二三寸。《爾雅》謂之蘼。一名釁冬。
麥門冬 葉青似莎草,長及尺餘,四季不凋。根如連珠,形似穬麥顆,故名。
黃精 三月生苗,高一二尺。葉如竹葉而短,兩兩相向。莖梗柔脆,頗似桃枝。根如嫩生姜,黃色。八月采,蒸熟啗。《博物志》:「天姥謂黃帝曰:『太陽之草,名黃精,餌之可以長生。』」
細辛 其根細,而其味極辛,故名。
香子 亦名茴香。葉似胡荽,疏細作叢。花頭如圓蓋,〈(底本作「花頭如□蓋」,殘一字,崇抄作「花頭如蓋」,據庫本補。)〉黃白色。實如麥而小,北人呼為土茴香。
茯苓 生大松下。望松赤者,下有之。作塊如拳,大者至數斤,似人形、龜形者佳,〈(底本作「龜形者使」,崇抄同,據庫本改。)〉假松氣而生,不附著根上。其抱根而輕虛者為茯神。《淮南子》曰:「下有茯苓,上有兔絲」。
茱萸 葉似椿而闊厚。實似椒子,嫩時微黃,熟則深紫。
石韋 叢生石生。葉如柳,背有毛,面斑點如皮,故名。一名石皮。州自有一種,三月有花,采葉可煎湯浴。亦有生古瓦上者。
決明子 葉似槐,花黃,子如綠豆而大。
香薷 陶隱居云:「似白蘇而葉細。」一作香藥,〈(底本作「一作香藥」,庫本同,崇抄作「一作香葇」。)〉俗呼香茸。霍亂、轉筋,煮飲服之。〈(崇抄作「煮飯服之」。)〉
連翹 南方生者,葉狹而小,莖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黃,房實黑,內含黑子如粟粒。
香茅 四季常有。苗葉而無花。其根謂之茅香。
何首烏 春生苗,葉葉相對如山芋而不光澤,其莖蔓延竹木、墻壁間。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赤者雄,白者雌。本名交藤,因何首烏服之,故名。
半夏 獨莖生,莖端出三葉,淺綠色似竹葉,根下相重生,皮黃肉白。
使君子 蔓生,花紅白相間,形如梔子,而棱瓣深。
天南星 苗似荷梗,莖高尺餘,葉兩相抱,花黃,子作穗生,根如芋而圓。
蓖麻子 音卑。莖有節,秋花結實,殼上有刺,仁白有油,如大麻。
牽牛子 蔓生籬落間,葉有三尖,花帶碧色,實作球,內有黑子。一名鼓子花。
子 其木似樗,莖間有刺。子辛辣如椒。
石蠶 草根之似蠶者,出山石上,四時常有。其苗青,亦有節。
土紅山 味甘苦,大者高七八尺。葉似枇杷而小,無毛,秋生白花,如粟粒。州生者作細藤,似芙蓉,上青下白。根如葛,治勞瘴。
車前子 《爾雅》云:「芣苡,馬舄。馬舄,車前。」郭璞注:「江東人呼為蝦蟆衣。」今閩中亦然。
栝樓 一名天羅藤,亦名天瓜。退之所謂:「黃團掛門衡」者。治夙熱。〈(崇抄作「治風熱」。)〉土人取瓤研,和酒飲之。方家搗其根為粉,入劑。
獨腳仙 生山林,傍陰泉處多有之。春生苗,至秋冬而葉落。其葉圓,上青下紫。夏采根葉,連梗焙干,治人血塊。
石益 生山中,子治蠱毒。
赤孫施 葉如浮萍草,一名歲寒漿,一名酸漿。《離騷》云:「薋菉葹」。
紫金牛 味辛,葉如紅花,上綠下紫,實圓如丹朱,根微紫色。八月采牛心,曝干,頗似巴戟。
小青 生搗其葉,可治癰瘡。
菴 狀如蒿艾,可以避蛇。
鹽麩子 葉如桔子,秋熟為穗,粒如小豆。上有鹽似雪,食之酸咸,止渴。蜀人謂之「酸桶」,吳人謂之「烏鹽」。
桑螵蛸 螳螂子也。多在山木及荊棘間。桑上者,以得桑津氣,故佳。市之者,以附枝為驗。
蒴藋 輕虛無心,主續筋骨,一名接骨方。
覆盆子 苗短不過尺,莖葉皆有刺,實如佛螺而旋。
石菖蒲 陶隱居士云:「生石磧上,概節者佳。下濕地大根者,名昌陽。」惟真菖蒲葉脊如劍。今黃檗山龍湫崖下,瀑布飛度,卻濺可數步,〈(底本作「卻□可數步」,缺一字,據崇抄補。)〉生其間者絕佳;非神全不為濺悸者,莫能采。溪蓀,根形氣色極似,但葉無脊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