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紀事本末 (民國三年石印本)/卷64

 卷六十三 清史紀事本末 (民國三年石印本)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本作品收錄於:《清史紀事本末

清史紀事本末卷六十四

  甲午戰事及和約

德宗光緒二十年夏六月以日本兵襲踞朝鮮王宫幽朝王命總兵衛汝貴等率師赴援是年四

月閒朝鮮東學黨作亂駐朝通商委員袁世凱屢電北洋大臣李鴻章請派兵助剿鴻章派海軍

濟遠揚威二艦赴仁川漢城護商並調直隸提督葉志超率淮勇千五百向牙山未至而亂黨悉

平之報至時日本已派兵五千抵仁川朝鮮大震請中國先行撤兵不允與日本會商同時撤兵

日本則約中國協同干預朝鮮內政相持久不決鴻章與總署方日冀英俄出爲調處北京倫敦

聖彼得堡函電紛馳英俄亦託必爲出力遷延經月戰備未具及上月下旬日兵陸續調赴朝鮮

者已及萬餘旣入朝京使臣大鳥圭介率之入宫殺衛兵困朝王世凱亟電致鴻章懇召囘面商

和戰志超亦電請撤兵囘國以戍軍久役暑雨受病爲辭鴻章先後爲請於總署皆不允令世凱留

朝志超擇地移紮而命汝貴統盛軍馬步三千進平壤提督馬玉崑統毅軍二千進毅州分起由

海道至大東溝登岸飭志超移紮平壤日本海軍迎擊運兵船於豐島沈燬英商高陞輪船並

擄操江運船駐牙山陸軍亦敗於成歡先是派赴朝鮮各兵雇英商三輪船分運而以濟遠廣乙

二兵輪衛之爲日人偵知襲擊於豐島海面濟遠管帶方伯謙見敵近惶恐匿鐵甲最厚處繼而

柁毀於礮大副游擊沈壽昌中礮殁守備柯建章繼之又陣亡黃承勳又繼之亦死伯謙亟令高

懸白旗下懸日旗駛歸威海英輪高陞遂被擊沉廣乙受重傷自焚管帶守備楊建洛及弁兵死

者七百餘時駐牙山兵退囘公州統將葉志超沿途揑報勝仗及至成歡與敵遌迎戰敗績復稱

連日殱斃倭兵五千餘人得旨賞給軍士銀二萬兩獎叙將弁數十人 秋七月與日本宣戰布

吿中外並飭駐日公使汪鳳藻下旗囘國 命葉志超總統駐紮平壤諸軍時馬玉崑統毅軍衛

汝貴統盛軍提督左寶貴統奉軍副都統豐陞阿統奉天之盛軍皆由陸路渡鴨綠江至平壤志

超敗趨公州後亦繞王京北走達平壤志超方以成歡之役鋪張戰績政府信之遂拜總統之命

志超固辭因詐病請急懇請回籍就醫朝旨不許 八月日本陸師攻平壤葉志超等軍敗績記

名提督左寳貴等死之志超夜棄平壤北走平壤爲朝鮮要鎮城垣壯濶綿延十餘里諸軍萬七

千齊集於此將帥日置酒高會而軍士盜掠民婦之事時有所聞以衛汝貴之盛軍爲尤甚志超

恇怯無能惟依李鴻章函電之部署築壘城內外以自保馬玉崑率四營繞出江東爲犄角勢衛

汝貴豐陞阿二軍十八營駐城南江岸左寶貴六營守北山城上志超與聶士成居城中是月十

二三四等日日兵已逼近互相挑戰損傷相當至十五日晚敵以右翼隊陷大同江左岸橋里之礮

臺更渡江以衝平壤之正面而師團長本隊爲其後援以左翼隊自羊角島下渡大同江十六日

在江岸與馬隊相遇劇戰敵軍死傷頗多礮臺卒被陷時寶貴退守牡丹臺鏖戰甚力敵軍連發

開花礮寶貴負傷陣殁諸軍遂大亂午後四時半許志超徧於城上懸白旗乞停戰是夜全軍紛

紛宵遁敵要擊於山隘鎗礮環轟潰兵囘旋不得出死者二千餘平壤遂陷事聞命四川提督宋

慶總統諸軍志超汝貴旋均違問 海軍提督丁汝昌率全師與日本師船戰於大東溝口外海

面敗績先是六月之杪日本兵船擊燬高陞運船及廣乙兵輪濟遠遁匿威海汝昌率全軍在威

海衛堵塞口門爲自守計迨京外交章彈劾始佯遣偏師開出口外或三十里而止或五十里而

止啟碇出口閱五六小時卽囘輪飛電北洋大臣稱某船巡邏至某處並無倭兵蹤跡是月初旬

北洋濟師平壤以招商局輪船五艘載運總兵劉盛休銘軍兵丁八營以海軍全隊十二艘翼之

十七日安抵大東溝陸軍旣登岸十八日海軍將返旅順兵艦泊距口外十二海里之地至午刻

遥見西南方有煙東來知日艦將至汝昌傳令列陣作人字形鎮遠定遠兩艦爲人字之首致遠

靖遠經遠來遠濟遠廣甲超勇揚威及水雷船張人字之兩翼開戰後平遠廣丙始來會敵艦十

二艘駛近列陣作一字形魚貫猛撲俄易而爲太極陣裹人字於其中汝昌令諸艦先開礮以示

威礮聲未絕敵船麇至與人字陣末二艦逼近俄而圈入人字陣脚致遠經遠濟遠三艘皆挖出

圈外致遠管帶提督銜記名總兵鄧世昌亟語大副游擊陳金揆曰敵艦惟吉野速率稱最苟沈

之足以奪其氣遂開足汽機向吉野飛駛吉野趨避時敵以魚雷快船攻定遠致遠駛出定遠之

前擊沉之而日本之扶桑大艦飛駛來擊致遠彈雨紛飛致遠力戰逾三時之久船身已受重傷

仍開機前駛欲撞扶桑與同沉未至中其魚雷遂及溺世昌金揆同時落水舟中二百五十人皆

覆没世昌被沉後遇救出水以闔船倂命義不獨生仍復奮擲自況死經遠甫被日艦圈出火勢

陡發管帶升用總兵林永升發礮以攻敵激水以救火仍復井井有條遥見一敵艦似已受傷卽

鼓輪追之敵放水雷相拒不及避亦炸沉水弁中彈腦裂陣亡同死者二百七十人而濟遠管帶

方伯謙卽七月閒遇敵艦豐島逃囘旅順者也是日甫交綏伯謙先挂本船已受重傷之旗以吿

主將遂駛退時揚威已擱淺濟遠撞之碎其舵葉揚威沉没管帶叅將林履中及同殞者百五十

餘人伯謙驚駭飛遁入旅順口超勇亦沉管帶叅將黃建勳及船中百五十餘人皆隨船焚溺同

没同時繼濟遠駛逃者有廣甲艦旣遁出陣外祗防後追不顧前路至三山島東擱礁管帶爲澄

海營守備吳敬榮陣中自經遠致遠揚威超勇沉濟遠廣甲逃餘如鎮遠定遠來遠靖遠平遠廣

丙受創甚已不能軍日艦雖或受重傷或遭小損然未喪一艘而鴻章反奏稱海軍各艦於八月

十八日在大東溝洋面與倭艦接仗力挫兇鋒倭船傷重各將士奮勇出力請與獎敘者十餘人

而斬伯謙於軍死事諸人均優卹有差是役陣殁者尙有定遠管礮洋將厄格路士余錫爾二人

旋廷議以海陸軍失利皆歸咎於鴻章命拔去三眼花翎禠去黃馬褂命宋慶幫辦北洋軍務御

前侍衛承恩公桂祥(后父太后胞弟)統帶馬步各營至山海關一帶駐紮 秋九月恭親王奕

訢總理海軍事務會同辦理軍務 九連城及安東縣失守先是朝命宋慶率毅軍自旅順劉盛

休率銘軍自大連灣依克唐阿率鎮邊等軍自黑龍江皆赴東邊九連城時平壤諸軍共二十餘

營葉志超漫無布置節節潰退不前安州尙有馬步八營亦棄置不顧竟退過鴨綠江始止鴨綠

江爲中國與朝鮮界江以北中國之九連城與江以南朝鮮之義州隔水相望時諸軍駐鴨綠江

以北者宋慶依克唐阿劉盛休合平壤敗歸各軍約七十餘營除依克唐阿一軍外皆秉宋慶節

度九連城南倚鴨綠東枕靉河河東有虎山爲險塞再東至安平河口踰河爲蘇甸爲長甸其九

連城以西爲安東縣再西則大東溝爲鴨江口宋慶駐九連城聶士成守虎山劉盛休守江岸依

克唐阿守安平河口長甸各隘豐伸阿聶桂林守安東諸城邑二十二日日本第一軍集義州二

十六日其枝隊出東路鴨綠江上游從安平河口對岸徒涉而渡依軍遽潰奔寬甸二十七日其

大隊從義州稍東與虎山相值對岸架浮橋渡江銘軍先潰諸軍繼之宋慶遣軍來爭敵軍已畢

渡乃退保鳳凰城二十八日日人入踞九連城別遣枝隊陷安東豐伸阿聶桂林奔岫巖州其第

二軍由海道襲踞金州西之花園港進抵皮子窩偪旅順詔宋慶囘軍赴援 冬十月日本兵陷

鳳凰城宋慶旣退扼摩天嶺日兵遂入踞鳳凰城依克唐阿亦棄寬甸北走 以畿輔諸軍雲集

命恭親王奕訢督辦軍務慶親王奕劻幫辦軍務尙書翁同龢協辦大學士李鴻藻步軍統領榮

祿侍郎長麟會同商辦 日本兵陷金州大連灣岫巖州旅順日本兵旣陷金州進陷大連灣復

陷岫巖豐伸阿等奔析木城日兵踞大連灣十日始向旅順旅順船塢總辦道員龔照嶼及諸將

不爲守禦計惟艤漁舟海曲備逃遁日兵旣踞南關嶺椅子山案子山松樹山等礮臺相繼不守

旅順遂陷照嶼及諸將雜亂軍中或逃煙臺或奔復州照嶼尋拏問 提督聶士成復連山關宋

慶旣囘援旅順士成守摩天嶺屢郤日兵擊斃日將富蘭三造至是收復連山關 十一月日本

兵陷析木城遂陷海城旋又陷復州先是日兵迭撲析木城副都統豐仲阿記名提督聶桂林潛

逃出城兵無主將遂潰 命侍郎張蔭桓巡撫邵友濓往日本議和朝命蔭桓至天津與李鴻章

議和戰事旋遣税司德璀琳賫鴻章致日本總理大臣伊籐博文書往日本日本郤之鴻章乃請

派員會議至是派蔭桓友濓往由美公使爲介並聘美員福世德助訂和約 十二月命兩江總

督劉坤一督辦軍務關內外防剿各軍均歸節制尋又命宋慶及湖南巡撫吳大澂幫辨軍務

日本兵陷蓋平旋自山東落鳳岡登陸陷榮城陷威海衛旁襲文登寧海皆陷之

二十一年春正月日本兵陷劉公島海軍全隊被擄海軍自大東溝戰敗後兵艦留旅順修整及旅

順危移駐威海上年十一月杪鎮遠觸礁受傷管帶總兵林泰增自殺威海南幫礮臺旣陷丁汝

昌燬北幫各臺陸地惟劉公島尙存日人以南幫礮臺攻澳內諸艦並以魚雷艇入口狙擊定遠

中雷鑿沉來遠威遠靖遠等亦相繼沉魚雷艇十二艘駛出口遁全數被擄島內兵譁噪匃生路

諸洋將提督銜德人漢納根叅將德人哈卜門游擊英人戴樂爾德人阿璧成美人馬吉芬亦請

姑許乞降總兵劉步蟾自縊死汝昌與劉公島守將總兵張文宣均仰藥死營務處道員牛昶炳

召諸將及洋員議作降草署以海軍提督印懸白旗詣日本軍降於是海軍艦隊大小二十三艘

悉爲日有日本以康濟(中國小兵船)船載汝昌諸櫬還煙臺而縱水陸將士居民西渡是役同

死者尙有總兵楊用霖都司黃祖蓮 命大學士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李鴻章與日本議和約

張蔭桓邵友濓抵日本廣島(時日皇移駐於此)日本亦令其內閣總理大臣一等伯伊籐博文

外務大臣一等子陸奧宗光來會議及互校敕書因有請旨語博文等謂委任之權不完全拒絕

會議送蔭桓等囘國而語美使謂中國誠派有位望隆重大員畀以全權仍可隨時開議乃改派

鴻章以前駐日使臣李經方(鴻章子)爲叅贊仍以美員福世德從 二月日本兵陷營口初四

川提督宋慶奉天將軍依克唐阿吉林將軍長順等屢攻海城不利朝命布政使魏光燾按察使

陳湜道員李光久等募軍北援湖南巡撫吳大澂幫辦劉坤一軍駐山海關正月出關抵田莊臺

偪海城而軍是月初屢次進攻不利敵兵遂自海城來犯依克唐阿長順禦之不利遂以援遼爲

名率兵東去牛莊勢益孤敵兵來襲光燾光久督軍力戰卒以不敵牛莊雖失兩軍殺傷相當敵

軍見湘軍人人敢死亦不復再過雷池一步宋慶聞牛莊失守率軍回救田莊臺未至敵乘虛襲

踞營口而大澂夜奔石山站田莊臺亦不守自是遼陽錦州聲援阻絕 東邊道張錫鑾克復寬

甸長甸及香爐溝先是朝命聶士成入援畿疆以陳湜代守摩天嶺時鳳凰城敵兵甚少錫鑾新

授東邊道統定邊軍進偪寬甸屢戰皆捷連復寬甸長甸香爐溝等地 日本兵陷澎湖日本海

軍攻澎湖媽祖宫守臺兵擊郤之旋敵兵由文良港登陸守將知府朱上泮等遁臺灣澎湖遂失

 日本暴客刺李鴻章於馬關鴻章中鎗傷顴鴻章抵馬關與日本伊籐博文陸輿宗光會議於

春帆樓博文語鴻章曰與中堂別來十年中國毫無改變成法以至於此同爲抱歉及開議鴻章

請先停戰博文要以大沽天津山海關爲質議遂不諧乃更議暫擱停戰之議卽便議和博文曰

旣若爾則當將停戰之節略撤囘以後不許再爲提及彼此磋磨仍未決鴻章是日自會所歸途

中突遇刺客小山豐太郎以鎗擊鴻章中左顴彈子深入左目下一暈幾絕日官聞警來問狀者

絡繹不絕博文宗光亦躬詣慰問誠懇謝罪憂形於色日皇及舉國臣民同深震悼宗光且私語

鴻章之子經方曰中堂身受重傷幸未致命中堂不幸中國國家之大幸此後和款必易商辦中

日戰事將從此止矣時警聞播歐美皆大譁日人恐乃允奉天直隸山東停戰以二十五日爲限

凡訂約六款 三月李鴻章與日本伊籐博文等在馬關議定和約十一款另約三款成博文等

將所擬和約底稿交出綜其大綱分四款一朝鮮自主二讓地三兵費四通商權利鴻章以第一

朝鮮自主外餘皆極力駁議擬請賠兵費一萬萬兩割奉天之安東寬甸鳳凰城岫巖及澎湖列

島通商一如各國成例時鴻章創已愈復至春帆樓刻意磋商毫無讓步博文交末次約稿語鴻

章曰此次但允不允兩言而決其稿視初次所擬於割地減去寬甸賠款減至二萬萬兩要減子

口税及內地釐税亦刪去鴻章復數與瓣論博文堅不肯讓惟有聲明若能於三年內還清償款

則一律免息及威海衛駐兵費減去一半耳是晚博文送到哀的美敦書(戰書)以示決絕鴻章

不得已遂定議當光緒十一年正月博文來天津議約也時法人和局己就鴻章驕甚以爲虎狼

之法尙且帖耳就範蕞爾日本其何能爲傲然以臨博文博文恥之後博文於張蔭桓等請和之

時私謂隨員伍廷芳(與博文前在美國同學)曰前在天津見李中堂之尊嚴至今思之猶悸葢

得意時洩宿憾之言也故此次博文謀報復之意氣不稍減於鴻章當年鴻章忍受約遂成所謂

馬關條約者也其最要則一中國認朝鮮爲自主之國二中國讓予日本奉天南邊等地澎湖列

島臺灣全島暨附屬臺灣各島嶼三兩國派員公同劃定疆界四中國給日本軍費二萬萬兩分

作八次交清五日本准中國讓與地方人民退去界外及兩國派員至臺灣交接地方六開重慶

沙市蘇州杭州及日輪得從宜昌至重慶從上海駛進吳淞及運河以及蘇州杭州並許日人在

內地購貨得暫租棧房存貨任便從事工商業製造七撤囘中國境內之日本軍隊八日本暫行

駐軍威海衛將來賠欵交清通商行船約章批准確定關税抵押辦法之後日軍始行撤囘九兩

國交還俘虜又戰役中關涉日本軍務之華人一律免罪十本約擬准互換日起按兵息戰十一

本約批准後定於本年四月十四日在煙臺互換其另約一暫駐威海之日軍不得過一旅團由

中國每年貼交軍費庫平銀五十萬兩二劉公島及威海衛口灣沿岸在五日本里以內地方爲

日軍駐紮之所華軍不得偪近或紮據三日本駐軍之處地方政務仍歸華官管理關涉軍事上

之犯罪歸日本軍官審斷辦理 夏四月俄德法三國阻日本割據遼東地日本退還遼東增索

兵費三千萬兩予之中日戰事之前政府屢求調停於英俄日人使使來吿曰東方之事願我東

方兩國自了之無爲使他國參於其閒時政府蓄憤已甚益嗾歐人以力脅日本而英人以前北

洋辭退海軍敎練官琅咸理之𨻶終莫肯出任調停政府重賂俄人俄乃聯合法德以公文致日

本外部抗議而以三國軍艦分泊長崎遼海日本遂允以遼東歸中國時和約尙未批准互換政

府派四品京堂伍廷芳侍郎聯芳爲換約使與日使伊東已正治會於煙臺換約又派李經芳爲

割臺灣使與日使樺山資紀換約於日艦中已而日人索贖遼東費一萬萬兩復由三國公斷以

三千萬兩償之 宣示與日本定約先後辦理緣由方李鴻章之未東渡也朝命三品以上官議

和戰迨割地賠欵議定朝野大譁臺灣臣民爭尤力中外封章電奏阻欵議凡百十上江督劉坤

一謂戰而不勝尙可設法撐持署直督王文韶亦以聶士成等軍頗有把握必可一戰之語鄂督

張之洞語尤激謂割地之事尤爲萬不可行以理之是非論其不可有三以勢之利害言其不可

有六並論將鴻章拏交刑部治罪撤囘李經芳革職嚴辦請帝奉太后西幸飭南北備戰守等語

至是將批准定約特將先後辦理緣由及不獲已之苦中明白宣示 五月臺灣官民推署巡撫

唐景崧爲總統宣吿自立先是中日停戰議和鄂督張之洞主張以臺灣贈英而請英廷主持和

約以抵制日人之要挾及總税司赫德爲達其意於英相羅士勃雷侯暨外部大臣金不里英人

辭而不受割臺之約定臺人憤激主事邱逄甲首建自主議登臺誓衆於新竹出示吿臺民建臺

灣民主國循共和故事公舉景崧爲大總統議開議院製國旗及和議旣定朝命景崧以下率兵

民離臺飭南洋廣東禁止私運軍火勇丁赴臺地時臺人議曰各國保護並議抵押於法國皆不

成景崧令官弁留者錄用欲去者聽於是提督楊岐珍及道府各員均內渡是月初二日景崧受

臺灣總統印文曰臺灣民主之章國旗藍地黃虎文長方五幅虎首內向尾高首下設內部外部

軍部等行鈔幣及郵政局劵越五日日本兵至由基龍北之澳底登陸臺北城中姦民約爲內應

十二日縱火總統府景崧微服出走乘歐舶南渡由廣州灣而歸十五日日本兵來收城臺北亡

 秋九月日本取臺南府城臺北旣陷臺南僻在一隅餉械已涸不足守鎮道以下及守中路之

臺紳邱逄甲林朝棟等相繼內渡臺南土匪蠭起紳士上總統印章於總兵劉永福永福不受仍

稱幫辦入府城議防守自五月以來日本時以兵艦窺安平等口而陸軍踞新竹永福所部及團

民拒戰互有勝負七月初彰化失守至是餉械皆竭饑軍悉潰土匪引敵入城永福登德國商船

內渡臺南亡

 編者曰中日之役輿論咸集矢於李氏謂由其不明國際法聽朝鮮與各國立約失上國之主

 權致日人有所藉口實則兩國釀釁不盡由於此中國最初之横濱領事范氏主張中國僑民

 之權利往往有使日人不能堪者及球事交涉中北洋艦隊游弋長崎爲示威主動水兵與長

 崎警察關勒使長崎警察不得佩刀斯二役也當時日人咸引以爲大辱日人思報復久矣至

 是遂一發而不可遏其咎豈盡在李氏一人乎哉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匿名別名作品發表起108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包括新加坡、加拿大、韓國、新西蘭、兩岸四地、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