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 《神農本草經讀》
卷之一 上品
作者:陳修園
白朮

黃耆:氣味甘微溫,無毒。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廔。補虛,小兒百病。生用鹽水炒、酒炒、醋炒。蜜炙白水炒。

陳修園曰:黃耆:氣微溫,稟少陽之氣,入膽與三焦。味甘無毒,稟太陰之味,入肺與脾。其主癰疽者,甘能解毒也。久敗之瘡,肌肉皮毛潰爛,必膿多而痛甚。黃耆入脾而主肌肉,入肺而主皮毛也。大風者,殺人之邢風也。黃耆入膽而助中正之氣,俾神明不為風所亂;入三焦而助決瀆之用,俾竅道不為風所壅。入脾而救受剋之傷,入肺而制風木之動,所以主之。癩疾,又名大麻風,即風毒之甚也。五痔者,五種之痔瘡,乃以陽與太陰之火陷于下,而此能舉其陷。鼠瘺者,瘰歷之別名,乃膽經與三焦之火鬱于上,而此能散其鬱也。其曰補虛者,是總結上文諸症,久而致虛,此能補之,非泛言補益之品也。

葉天士云:小兒,稚陽也。稚陽為少陽,少陽生氣條達則不病,所以概主小兒百疾也。

余細味經文,俱主表症而言。如六黃湯之寒以除熱,熱除則汗止。耆附湯之溫以回陽,陽回則汗止。玉屏風散之散以驅風,風平則汗止。諸方皆藉黃耆走表之力,領諸藥而速達于表而止汗,非黃耆自能止汗也。諸家固表及生用發汗炒用止汗等說,貽誤千古,玆特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