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總督太子少保姚公傳

福建總督太子少保姚公傳
作者:袁枚 清朝
本作品收錄於《小倉山房文集

公姓姚,名啟聖,字熙止,浙之會稽人。生而倜儻,以豪聞。弱冠時,路遇健兒劫二女子行,其翁隨之哭,牽持洶洶。公大怒,即奪健兒佩刀,殺健兒,縱翁與二女子去,而己逃入旗。聖祖登極,公以布衣上疏,請八旗開科,遂舉康熙二年鄉試,宰廣東香山縣。

明末,廣東寇災,民稅不登。知縣坐負課獄繫者七人。公歎曰:「明年,增吾為八矣。」乃張樂置酒,出七人於獄,痛飲之,為辦裝遣歸,而通牒大府云:「七令名下應追金十七萬,已於某月日收庫訖。」督撫驚,疑公巨富,代償帑行善,而不知公故寒士,實未辦作何償也。

居亡何,三藩反,天子命康親王南征。公謂其友吳興祚曰:「我賈禍大,非佐王立奇功不得脫。欲說王,非子不可。」吳許諾,乃予金五千,俾通門闌之廝。又陰探王好彈,為造十萬丸,銀泥封,雜施五彩,藉吳獻之。吳亦貌玉立,甚口,熟悉八閩阨塞、錢糧兵馬之數。王與語大悅。飛檄廣東,辟公參謀。督撫知為公所賣,迫於王命,不得已將所虧帑,強海商填庫,而遣公行。

當是時,閩王耿精忠脅鄭經同反。經者,成功之子,據台灣者也。先一年,其將黃梧以海澄、廈門降。經為精忠所誘,復煽遺孽據廈門,使其將劉國軒等拒王師。會精忠已為浙督李之芳所敗,窘乞降。王不許。公請於王曰:「此二賊者,如韓遂、馬超,不離之,卒難破也。請許精忠降而專攻經。」王許之。公招降潮州賊劉進忠、汀州賊韓大任,皆滇逆吳三桂黨也。王嘉其功,奏授溫處僉事道,再擢福建布政使。公率其子儀攻紫閬山,破之,又擒賊將曾養性於溫州。上知公可大用,加兵部侍郎銜,總督福建,以吳興祚為巡撫。

康熙十七年,海澄公黃芳、都統穆黑林等戰敗於祖山頭,退保海澄。國軒攻陷之,乘勝取長泰、同安,進圍泉州,再逼漳州。兵號十萬,壁於龍虎、蜈蚣兩山,軍容甚盛。城中兵少,公以五蠟丸檄泉州兵來援,不至。耿精忠悔其降,大慟。將軍賴塔欲棄城走。公曰:「賊驟勝而驕,謂我不能軍也。請不戰以懈之,而出奇以破之。」命閉城門,韜弓臥鼓。忽一日天大霧,公吹篳篥者三。壯士鍾寶等突開城,持長戈先登,而公自率精兵五千繼之。呼聲震天,賊不辨眾寡,自相跆藉,陣遂亂。自辰至酉,斬首四千,生擒千五百人。國軒敗走。海澄公收復長泰、同安等處,進攻海澄。海澄者,濱海地也,峻而險。賊據之,築塹高數丈。排列艨艟,守金門諸島,密若布棋。相持一年不決。公開修來館招降人,奏設水師提督,練水戰,分遣散兵擾其餉道。賊漸乏食。十八年,吳三桂死,其五鎮將黃靖等相繼來降。經大將朱天貴亦降。賊勢愈蹙。十九年,公會同巡撫吳興祚、提督萬正色水陸進兵,攻海澄,克之。賊逃歸台灣。

先是,鄭有梟將曰施琅,斬經嬖來降。上授水師提督,屢立戰功。公知琅熟悉海道,奏取台灣非琅不可。又奏鄭經死,子少,國內亂,時不可失。上乃使公與琅同進兵。琅請由銅山蘇尖開洋,乘南風攻彭湖。公欲待北風,直趨台灣。彼此意見不合,各有奏聞。會南潮驟發,舳艫乘疾流逼壓賊壘,被賊圍困。琅駕樓船衝突入圍,公率兵相助。至鹿耳門,門仄水淺,鼓之,舟不得上。賊據高險處,曳足觀,揚揚自得。公禱天妃廟借水。明日大戰,炮發,水驟長一丈。舟並行如鳥張翼而上。賊錯愕不知所為,哭曰:「天也,夫復何言!」國軒與鄭經子克郍面縛反接,以台灣降。自康熙十三年用兵,至二十二年福建平,天子晉公兵部尚書太子少保。授琅靖海將軍,封靖海侯。

公身長七尺,白晰,兩目精光四射。手勒奔馬,用弓至二十石。麾下所養奇材劍客,皆能得其死力。臨陣時,應變如神。而性慈,不妄殺戮。先是,閩人困軍供,十室九匱。當事者遷沿海居民於內地,界而圍之,越者死。民多流離。滿兵奴其老稚,鞭棰呼號。公受總督印,即奏滿兵不宜水土,宜撤歸。又奏康王體尊,不宜久暴於外,宜先班師。疏三上,天子報可。兵歸者,猶驅子女北行。公向王涕泣,求下令嚴禁,而私傾家財贖之。凡捐金三十萬,贖所俘二萬餘人還閩中。又請開海界,復民田廬,聽降卒墾荒土,資其生。列戍於外,以防衛之。閩人歡呼祝延,處處肖公像為生祠。

初,廈門有石文云:「生女滅雞,十億相倚。」人多不解。及台灣平,或曰:十億,「兆」也。加女,「姚」也。「鄭」字「酉」旁,「雞」也。滅雞,滅鄭也。當芝龍起事時,公始生。傳四世,六十年,而為公滅。公滅鄭之次年,疽發背,薨。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