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考 (四庫全書本)/卷108

卷一百七 經義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一百八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
  十一
  朱子毛詩集傳
  宋志二十卷
  存
  朱子自序曰或有問於余曰詩何為而作也余應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則不能無思既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則言之所不能盡而發於咨嗟咏嘆之餘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曰然則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詩者人心之感物而形於言之餘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聖人在上則其所感者無不正而其言皆足以為教其或感之之雜而所發不能無可擇者則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勸懲之是亦所以為教也昔周盛時上自郊廟朝廷而下達於鄉黨閭巷其言粹然無不出於正者聖人固已協之聲律而用之鄉人用之邦國以化天下至於列國之詩則天子巡狩亦必陳而觀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後寢以陵夷至於東遷而遂廢不講矣孔子生於其時既不得位無以行帝王勸懲黜陟之政於是時舉其籍而討論之去其重複正其紛亂而其善之不足以為法惡之不足以為戒者則亦刊而去之以從簡約示久遠使夫學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師之而惡者改焉是以其政雖不足以行於一時而其教實被於萬世是則詩之所以為教者然也曰然則國風雅頌之體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聞之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里巷歌謡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親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發於言者樂而不過於滛哀而不過於傷是以二篇獨為風詩之正經自𨚍而下則其國之治亂不同人之賢否亦異其所感而發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齊而所謂先生之風者於此乎變矣若夫雅頌之篇則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廟樂歌之詞其語和而莊其義寛而宻其作者往往聖人之徒固所以為萬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於雅之變者亦皆一時賢人君子憫時病時之所為而聖人取之其忠厚惻怛之心陳善閉邪之意尤非後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也詩之為經所以人事浹於下天道偹於上而無一理之不具也曰然則其學之也當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參之列國以盡其變正之於雅以大其規和之於頌以要其止此學詩之大旨也於是乎章句以綱之訓詁以紀之諷咏以昌之涵濡以體之察之情性隱微之間審之言行樞機之始則修身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於此矣
  陳文蔚曰先生於詩去小序之亂經得詩人吟咏性情之意
  陳振孫曰以大小序自為一編而辨其是非其序吕氏讀詩記自謂少年淺陋之説久而知其有所未安或不免有所更定今江西所刻晚年本得於南康胡泳伯量校之建安本更定幾什一云
  郝經序曰古之為詩也歌誦絃舞斷章為賦而已矣傳其義者則口授傳注之學未有也秦焚詩書以愚黔首三代之學幾於墜没漢興諸儒掇拾灰燼墾荒闢原續六經之絶緒於是傳注之學興焉秦焚詩書尤重故傳之者鮮書則僅有濟南㐲生詩之所見所聞所傳聞者頗為加多有齊魯毛韓四家而已而源遠未分師異學異更相矛盾如關雎一篇齊魯韓氏以為康王政衰之詩毛氏則謂后妃之德風之始蓋毛氏之學規模正大有三代儒者之風非三家所及也卒之三家之説不行毛詩之詁訓傳獨行於世惜其濶略簡古不竟其説使後世得以紛更之也故滋蔓於鄭氏之箋雖則云勤而義猶未偹總萃於孔氏之疏雖則云偹而理猶未明嗚呼詩者聖人所以化天下之書也其義大矣性情之正義理之萃已發之中中節之和也文武周召之遺烈治亂之本原王政之大綱中聲之所止也天人相與之際物欲相錯之間欣應翕合純而無間先王以之審情偽在治忽事鬼神贊化育奠天位而全天德者也觀民設教閑邪存誠聖之功也所過者化所存者神聖之用也正適於變變適於正易之象也美而稱誦刺而譏貶春秋之義也故詩之為義根於天道著於人心膏於肌膚藏於骨髓厖澤渥浸浹於萬世雖火於秦而在人心者未嘗火之也顧豈﨑嶇訓辭鳥獸蟲魚草木之名拘拘屑屑而得盡之哉而有司設規父師垂訓莫敢誰何以及于宋歐陽子始為圖説出二氏之區域蘇氏王氏父子繼踵馳説河南程氏横渠張氏西都邵氏遠探力窮而張皇之逮夫東萊吕伯恭父集諸家之説為讀詩記未成而卒時晦庵先生方收伊洛之横瀾折聖學而歸衷集傳注之大成乃為詩作傳近出已意遠規漢唐復風雅之正端刺美之本糞訓詁之弊定章句音韻之短長差舛辨大小序之重複而三百篇之微意思無邪之一言煥乎白日之正中也其自序則自孔孟及宋諸公格言具載之毛鄭以下不論其旨微矣是書行於江漢之間久矣而北方之學者未之聞也大行臺尚書田侯得善本命工板行以傳永久書走保下屬經為序經喜於文公之傳之行與學者之幸且嘉侯用心之仁故推本諸著以冠諸端
  朱弁曰朱子之於詩也本歐陽氏之旨而去序文明呉才老之説而叶音韻以周禮之六義三經而三緯之賦比興各得其所可謂無憾也已
  王褘曰朱子集傳其訓詁多用毛鄭而叶韻則本呉才老之説其釋諸經自謂於詩獨無遺憾當時東萊吕氏有讀詩記最為精宻朱子實兼取之
  何喬新曰宋歐陽氏王氏蘇氏吕氏於詩皆有訓釋雖各有發明而未能無遺憾自朱子之傳出三百篇之旨粲然復明
  桂蕚曰詩集傳極詳然其問制度名物不讀注疏無由而知當時朱子傳經一本注疏之訓釋但以諸儒解經太詳不免穿鑿而失其本意於是取而傳焉以求作者之志不謂後之學者遂廢注疏而不觀試舉一二如三事就緒朱傳取鄭司農三農之事訓之後人不考遂以孟子所謂上中下農之説别處下方不知本周禮三農生九穀注中所謂髙原下隰平陽之農爾又如閟宫注中礱密之説讀詩者或以結搆之宻當之豈不可笑
  尤侗曰詩三百以思無邪蔽之安有盡收滛詞之理即詩有美刺以為刺滛可矣不應取滛人自作之詩也鄭伯如晉子展賦將仲子鄭伯享趙孟子太叔賦野有蔓草六卿餞韓宣子子□賦野有蔓草子太叔賦褰裳子游賦風雨子旗賦有女同車子栁賦籜兮此六詩者皆朱子之所為淫奔之辭也然叔向趙武韓起莫不善之以鄭人稱鄭詩豈自暴其醜乎近髙忠憲講學東林有執木瓜詩問難者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其中並無男女字何以知其為淫奔坐皆黙然惟蕭山來風季曰即有男女字亦何必淫奔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瑶明明有美人字然不為淫奔也言未既有拂然而起者曰美人固通稱若彼狡童兮得不以為淫奔否曰亦何必淫奔子不讀箕子麥秀歌乎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兮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箕子所謂受辛也受辛君也而狡童之誰曰狡童淫者也忠憲遽起揖曰先生言是也吾不知朱子聞之以為何如
  朱氏文公詩傳遺説
  六卷
  存
  鑑後序曰先文公詩集傳豫章長沙后山皆有本而后山讎校為最精第初脱藳時音訓間有未偹刻版已竟不容增益欲著補脱終弗克就未免仍用舊版葺為全書補綴趲那久將漫漶朅來富川郡事餘暇輒取家本親加是正刻寘學宫以傳永久抑鑑昔在侍旁每見學者相與講論是書凡一字之疑一義之隱反覆問答切磋研究必令心通意解而後已今文集書問語錄所記載無慮數十百條彚次成編題曰遺説後之讀詩者能兼攷乎此而盡心焉則無異於親承誨誘可以得其意而無疑於其言矣若七月斯干二詩書以遺邱子服者尚可考見去取位寘小序之法因附于後
  成德曰端平乙未子明官承議郎權知興國軍事所成也子明有子浚尚理宗公主官兩浙轉運使兼吏部侍郎元兵入建寧浚與公主走福州知府王剛中以城降於阿刺罕浚謂公王曰君帝室王姬吾大儒世胄不可辱人主夫婦仰藥死小説或譏其作書與賈似道稱萬拜誠詆誣不足道也
  輔氏詩童子問
  二十卷
  存
  胡一中序曰詩童子問者濳庵輔傳貽先生所著羽翼朱子之集傳者也自三百五篇穿鑿於小序傅會於諸儒六義之不明久矣至朱子一正聖人之經微詞奥旨昭若日星先生親炙朱子之門深造自得於問答之際尊其師説退然弗敢自專故謙之曰童子問既具載師友粹言於前復偹論詩序辨説於後俾讀詩者優柔聖經賢傳之趣而鼓舞鳶飛魚躍之天豈不大有功於彝倫也哉曩於檇李聞士夫藏是書如至寶傳是書如秘術殊有負傳述之本意今閲建陽書市至余君志安勤有堂昉得是書而鋟諸梓且載文公傳於上而附童子問於下粲然明白作而喜曰昔私於家傳者今公於天下後世矣學者抑何幸焉志安徵序其端敢不再拜盥手而敬書之
  王禕曰輔氏童子問其説多補朱傳之未偹
  許氏毛詩説
  宋志二卷
  佚
  陳氏駿毛詩筆義
  
  閩書陳駿字敏仲為大冶丞從游朱文公之門
  孫氏調詩口義
  五十卷
  佚
  劉氏東宫詩解
  
  陸元輔曰建陽劉爚與弟炳皆朱子髙弟仕至工部尚書諡文簡著有東宫詩解
  徐氏讀詩記
  
  馮氏誠之詩解
  二十卷
  佚
  黄氏詩解
  二十卷總論一卷
  存
  閩書櫄字實夫龍谿人淳熙中以舎選入對升進士丙科調南劍教授終宣教郎
  林氏拱辰詩傳
  
  溫州府志拱辰字巖起平陽縣人淳熙戊戌武舉換文登第厯廣東經略安撫使有詩傳刊於平江
  舒氏詩學發微
  
  寧波府志舒璘字元質奉化人乾道中為徽州教授終宜州通判淳祐中謚文靖
  髙氏詩集傳解
  三十卷
  佚
  閩書髙頥字元齡慶元進士知永州東安縣
  陳氏詩經講義
  
  楊氏泰之詩名物編
  十卷
  詩類
  三卷
  俱佚
  時氏少章詩大義 贅説
  
  張氏孝直毛詩口義
  
  陳氏詩解詁
  
  王瓚曰宋乾道中永嘉陳謙益之撰
  戴氏續讀詩紀
  宋志三卷
  未見
  陳振孫曰其書出於吕氏之後謂吕氏於字訓章已悉而篇意未貫故以續紀為名其實自述已意亦多不用小序
  黄震曰南渡後李迂仲集諸家詩為之辨而去取之南軒東萊止集諸家可取者視李氏為徑而東萊之詩紀獨行岷隱戴氏遂為續詩紀
  戚雄曰戴岷隱謂有狐為國人憫鰥夫則表國人之仁心固勝於彰寡婦之淫志其謂摽有梅父母之心也求我庶士乃擇壻之辭至哉言乎恐聖人復起不易斯言矣
  髙氏元之詩説
  宋志一卷
  佚
  柴氏中行詩講義
  
  李氏心傳誦詩訓
  五卷
  佚
  趙氏汝談詩注
  
  錢氏學詩管見
  
  王氏宗道讀詩臆説
  十卷
  佚
  楊氏明復詩學發微
  
  謝鐸曰詩學發微楊明復著今亡
  張氏貴謨詩説
  宋志三十卷
  佚
  括蒼彚記張貴謨字子智遂昌人由進士主呉縣簿教授撫州宰江山縣官至朝議大夫
  黄氏應春詩説
  
  寧波府志黄應春奉化人嘉熙二年進士官至朝㪚郎知處州著有詩説内翰應㒡左史黄自然繳進送監㸔詳除國子學錄
  陳氏詩傳
  宋志十卷
  佚
  史氏守道詩略
  十卷
  佚
  四川總志史守道字孟傳眉州人紹定進士迪功郎
  譚氏世選毛詩傳
  二十卷
  佚
  陸元輔曰茶陵譚世選初以尚書獻策補官凡五薦漕䑓三為舉首詩傳羽翼漢儒
  劉氏應登詩經訓注
  
  江西通志劉應登字堯咨安城人景定間漕貢進士宋社將危隱居不仕
  趙氏若燭毛詩粗通
  
  韓氏詩義解
  
  陸元輔曰晉江韓謹字去華以南海尉改宣義郎除處州教授著詩禮義解上之召為國子博士遷廣南東路提舉學事自巡尉未再朞擁使節一方前未有也
  湯氏詩衍義
  
  陸元輔曰樂清人字逹可學者稱藝堂先生
  吕氏椿詩直解
  
  韓氏詩義解
  
  劉氏毛詩解
  
  閩書垕字伯醇建陽人寶慶三年知江寧以收李全功轉朝請大夫知常州衡州移南劍州學者稱靜齋先生
  董氏夢程詩訓釋
  
  謝氏升孫詩義斷法
  
  江西通志謝升孫南城人舉進士為翰林編修官朝士稱之曰南牕先生
  王氏詩説
  
  焦氏巽之詩總
  


  經義考卷一百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