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四
華陽集 卷第二十四 宋 張綱 撰 國立北平圖書館藏明刊本
|
華陽集卷第二十四
金壇後學于孔兼校
經筵詩講義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
雅六曰頌
臣聞聲詩之作本乎民情之自然其所歷非一時
所述非一事所出非一人故衆體並列咸有攸當
方其作之也志各有爲故賦比興之㫖分焉及其
序之也事各有本故風雅頌之名别焉詩人之言
顧豈一端而已或美或刺或䂓或諷苟可以直言
而無害則鋪陳其事而賦之其避䛕佞之嫌畏
指斥之過必將引𩔖以寓意則取象於物而比之
至於耳聞目見有以動蕩其心志而不能自巳則
又感𤼵於所寓之時而謂之興此賦比興之辨也
夫採於國史播在樂章其述諸侯之事而止於
一國則列而爲諷言天子之政而及於天下則列
而爲雅形容盛德之美成功以告於神明則列而
爲頌此風雅頌之辨也然而論詩之㫖莫先於風
風之所言賦也比也興也互見而兼備焉故一曰
風而繼之以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積風而爲雅
積雅而爲頌故五曰雅六曰頌周官大師敎六詩
考其先後亦同乎六義之序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諌言之者無罪
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敎失
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
臣聞詩之爲風政教之本也上以是而化其下無
非躬行之德下以是而諷其上無非愛君之誠是
二者皆有巽入之道而不見於形迹故曰上以風
化下下以風刺上夫禮有五諌而莫善於諷聖人
樂於文過必使瞽爲詩工誦箴然則詩之爲諌諷
諌之謂也主於文則敘其情而不至於訐名以譎
則陳其事而不斥以正夫如是則無拂心逆指之
辭言之者安所加其罪得將順救正之道聞之者
豈不知所戒故曰主文而譎諌言之者無罪聞之
者足以戒夫天之有風披拂於萬物之上而其功
宻庸詩之濕柔篤厚而所以感動於人者似之故
序詩者言詩之功用必繼之以故曰風至主于王
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則文武成康
之澤㣲矣天下之人不復見先王之治乃𤼵其憂
思感傷之心而變風變雅於是乎作辭雖巳變而
所以述作之意依違諷諌於治道猶有𥙷焉此叙
詩者所以取之而不弃也
國史明乎得失之迹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
情性以風其上逹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
臣竊謂此言變詩之所由作也孔子曰文勝質則
史先儒以謂苟能制作文章亦可謂之史然則國
史國人之文勝者是也惟其文勝故多識前言徃
行而明乎得失之迹故感於乎得失之迹故感於
衰世而諷刺之意不能自巳今夫人倫廢則五品
不遜自一家而推之家者失其序矣刑政苛則百
姓不親自一國而逹之天下者失其理矣人倫失
其序刑政失其理此詩人所以動其哀傷之情也
然百姓之不親未五品之不遜故傷之爲義有
甚於哀詩人遭時如此而槩以古今得失之迹則
吟詠性情以風其上不亦宜乎所以風其上者則
以逹於事變而懷其舊俗故也且唐之風舊矣其
後變而爲𣈆𨚍鄘之國舊矣其後變而爲衛詩人
當晉衛之世𤼵于吟詠雖述一時之事而憂思感
傷猶不忘其本故𣈆詩十二篇而特謂之唐衛詩
三十九篇而兼存𨚍鄘之國以此見詩人懷舊之
心𤼵於辭氣必有以感動於人所以能使序詩者
迹其本意而不敢沒其實也然逹事變懷舊俗舉
是二國之詩考於其他可以𩔖見矣
故變風𤼵乎情止乎禮義𤼵乎情民之情也止乎禮
義先王之澤也
臣竊謂此言變詩之㫖也夫詩之爲變則以事有
不得平者咈乎吾心故作爲箴規怨刺之言以𤼵
其憤憾不洩之氣夫如是則宜有怒而溢惡矯而
過正者然以詩辭考之雖觸物寓意所指不同而
要其終極一歸於禮義而巳葢人生而静乃天之
性感物而動斯謂情情雖出於性其動於中也物
實有以感之旣感於物矣非先王之澤薰陶漸漬
不忘於心則吟詠以風其能止於禮義乎今自𨚍
鄘而下百有餘篇刺奢刺儉刺貧刺虐如此之𩔖
皆變風也然雖其間或出於婦人女子小夫賤𨽻
之所爲是乃一時有激而云然其比興述作優游
而不迫返覆顛倒而不亂孜孜焉將救其時弊
而反之於正者得非禮義之教使之然歟由是觀
之變風之詩雖不純乎文武之序亦足見先王之
澤垂數百年猶未泯也
是以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
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
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
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臣以謂此申言風雅頌之休也風猶天之風也動
於上而其下化之如𨵿雎之化行而公子信厚鵲
巢之功致而在位正直齊君好田而成馳逐之風
魏君儉嗇而變機巧之俗此之𩔖無非本於國
君之躬行故曰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雅
者正也猶言王之政也王畿雖止於千里而其政
之所及則侯甸男衛自東南西北皆其所經略非
如諸侯止於一國而巳是以雅之所言皆天下之
大而四方之風於是乎觀焉故曰言天下之事形
四方之風謂之雅其言王政之所由廢興則以雅
有正變故也文武興而民好善王政之所由興正
雅是也幽厲興而民好𭧂王政之所由廢變雅是
也夫小大之辨則隨其所主之意而巳如小雅
言飲食賔客賞勞群臣之𩔖皆事之小者而大雅
言受命尊祖致太平成福祿之𩔖皆事之大者然
則政有小大分爲二雅宜矣風也雅也國治之始
也及其告成功則有頌焉周頌啇頌殆四十篇皆
所以言𥙊祀猶今之樂章爾事實而義明言簡而
意足以是而告於神明可謂無愧辭矣乃魯頌
非爲𥙊祝設特以頌僖公之美而巳德薄辭侈視
商周之作不能無少貶雖然前乎商周獨虞舜之
載𢋫五子之述戒他詩未有聞也孔子自衛反魯
然後刪詩斷自周始國風雅頌方序而傳焉謂之
四始有以見後世之作詩者皆權輿於此而莫之
或先也非獨莫之或先而其述作之美亦無以復
加矣故曰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然則𨵿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繫之周公南言化
自北而南也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王之所
以敎故繫之召公
臣竊謂二南之詩文王一人躬行之化而特繫之
二臣何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則所
居者諸侯之位也受命作周而維新舊則所行
者王者之道也當是時天下之人誦詠而歌舞之
述其事則有小大感其化則有淺深序詩者合𨵿
雎鵲巢之風皆以爲王者之事而名之歟無以見
文王事商之心皆以爲諸侯之事而名之歟則無
以顯文王作周之德故取其事之大而所感之深
者繫之周公謂之王者之風事之小而所感之淺
者繫之召公謂之諸侯之風夫如是然後可以備
盡文王之道葢周公召公分陜而治舉周召則文
王所治之地皆在是矣周公聖人也召公賢人也
以王者之風繫之聖人以諸侯之風繫之賢人理
固然也且周南之后妃即召南之夫人也而其見
於詩者不能無異葢無嫉妬之心者周南也召南
則無嫉妬之行而巳男女正行婚姻以時者周南
也召南則男女得以及時而巳勉以正者周南也
召南則勸以義而巳頼而推焉自𨵿雎至於麟趾
人之感化爲甚深自鵲巢至於騶虞人之感化爲
尚淺序詩者不得不兼陳而備載之也夫文王北
居岐周而其化南江漢故曰自北而南其曰先
王之所以教者指太王王季而言也文王始基實
因於此是乃諸侯之事故特於召南言之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臣竊謂王者之治莫大於人倫而夫婦者人倫之
所造端也文王受命作周其治始於閨門而逹之
天下於是人倫正而風化行此二南之詩所以爲
國風之首在易之家人曰風自火出家人風者化
也火者取象於離神所麗也化出於人故能妙萬
物而不見其迹當文王之時天下得於觀感人倫
以正出於性之所自爲者豈有他哉神而化之
自内而外一本於自然而巳故家人之彖曰夫夫
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然則序詩者以
周南召南爲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其知治之本歟
是以𨵿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
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也是𨵿雎之義焉
臣聞詩三百五篇而𨵿雎爲之首其所言乃后妃
求淑女以配君子之事而說者止稱其無妬忌之
行臣以謂此未足以盡𨵿雎之義蓋天子聽天下
之外治故有三公九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后妃聽天下之内治故有三大夫九嬪二十七世
婦八十一御妻治外者莫急於人材治内者求淑
女以爲𦔳固其理也文王之所以興周詩棫樸
之官人書美五臣之迪教濟濟多士並列於䟽附
先後奔奏禦侮之職固未始不以人材爲先務是
以其化刑于寡妻而后妃於是乎有𨵿雎之德觀
其求淑女也寤寐反側而不能自巳蓋以謂不如
是不足以配文王而成内外之治夫惟文王得多
士而立政於外后妃得淑女而輔佐於内則自閨
門而逹之朝廷宜無一事之不理所以協濟大業
而卜世卜年之永者其本實基於此序詩者旣論
詩之大槩而卒舉后妃之德以明𨵿雎之義言后
妃之於淑女非特求之盡其勞而以得之爲可樂
故曰樂得淑女以配君子凡女子矜其容色者必
有忌心能以進賢爲憂則以不滛其色故也故曰
憂在進賢不滛其色且女子也而或其淑或
其賢或稱其才葢以其性之善則曰淑以其行之
美則曰賢以其女功之事則曰才性之美行之美
能於女功之事是三者宜爲人之所忌也而后妃
乃能去其忌心方且憂其求之未得而不得進御
於其君猶以爲未也而又哀其或在窈窕之中思
念而不忘自非至誠接下而無傷善之心何以及
此當是時凡爲淑女者后妃皆得以用之雖幽逺
之地無遺才矣周有亂臣十人而后妃與其一觀
夫閫内之政如此則其助周家之治信有力焉宜
乎𨵿雎之詩列爲二南之首也
華陽集卷第二十四〈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