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罷兵第二狀

請罷兵第二狀
作者:白居易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667

請罷恒州兵事宜。

右,緣討伐恒州事宜,前者已具奏聞,此事至大至切,臣不合一奏便休,伏願聖聰再賜詳省。臣伏以河北事體,本不合用兵,既已用兵,亦希萬一,所以人意或望成功。今看事勢,保必無望。何者?陛下本用兵之初,第一倚望承璀,第二準擬希朝、茂昭。今承璀自去以來,未敢苦戰,已喪大將,先挫軍威,至今與從史兩軍入賊界下營未得。從史雖經接戰,與賊勝負略均,況奏報之間,又事恐非實,遷延進退,貴引日時,不唯意在逗遛,兼是力難支敵。希朝、茂昭,數月以來方入賊界,據所奏到賊新市城,一鎮便過不得,又奏深澤縣今卻被賊打破,則其進討之勢,想亦可知。劉濟親領全軍,分圍樂壽,又奏賊城堅守,卒不易攻。師道、季安,元不可保,今看情狀,似相計會,各收一縣,便不進軍。如此事由,陛下具見,據其去就,豈有成功?未審聖心何如更有所望。以臣愚見,速須罷兵,若又遲疑,其害有四,可為陛下痛惜者二,可為陛下深憂者二。

何則?若果有成功,即不論用度多少,既的知不可,即不合虛費貲糧。悟而後行,事亦非晚。今遲校一日有一日之費,更延旬月,所費滋多,終須罷兵,何如早罷?臣伏見陛下比來愛人省用,發自深心,至於聖躬,每事節儉。今以府庫錢帛,百姓脂膏,資助河北諸侯,轉令富貴強大。臣每念此,不勝憤歎。此其為陛下痛惜者一也。臣伏恐河北諸將,見吳少陽已受制命,必引事例輕重,同詞請雪承宗。若章表繼來,即議無不許,請而後舍,模樣可知,轉令承宗膠固同類。如此則與奪皆由鄰道,恩信不出朝廷,實恐威權盡歸河北。臣每念此,實所疚心。此其為陛下痛惜者二也。

今天時已熱,兵氣相蒸,至於饑渴疲勞,疫疾暴露,衣甲暑濕,弓箭瘡痍,上有赤日,前有白刃,驅以就戰,人何以堪?縱不惜身,亦難忍苦。況神策官健,又最烏雜,以城市之人,例皆不慣如此,忽思生路,或有奔逃。一人若逃,百人相扇,一軍若散,諸軍必搖。事忽至此,悔將何及。此其爲陛下深憂者一也。臣伏聞回鶻、吐蕃,皆有細作,中國之事,畜盡知。今聚天下之兵,唯討承宗一賊,自冬及夏,都未立功,則兵力之強弱,資費之多少,豈宜使西戎北虜一一知之?忽見利生心,乘虛入寇,以今日之勢力,可能救其首尾哉?兵連禍生,何事不有,萬一及此,實關安危,臣每思之,憂入骨髓。此其為陛下深憂者二也。

伏惟詳臣此狀,察臣此心,審賜裁量,速有處分。如此則是陛下社稷宗廟之福,不獨天下幸甚。謹具奏聞。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