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七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四十七 河南二 開封府 下一卷▶

河南二 编辑

開封府,東至歸德府三百十五里,東北至山東曹州一百里,東南至南直潁州五百四十里,南至汝寧府四百六十里,西至河南府四百二十里,西南至南陽府裕州五百五十里,西北至懷慶府三百七十里,北至北直開州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千五百八十里。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爲鄭地,戰國時爲魏都。魏惠王自安邑徙都大梁,即此。秦屬三川郡。漢置陳留郡。晉爲陳留國其後沒於羣胡,石虎改爲建昌郡。後魏亦曰陳留郡。東魏置梁州及陳留、開封二郡天平四年梁州附於西魏,僑置北徐州。旋復入於東魏。北齊以開封省入陳留。後周改梁州爲汴州。隋廢陳留郡,大業初,並廢州,分其地入滎陽、梁、潁川等郡。唐初,置汴州;天寶初,改陳留郡;乾元初,又爲汴州;興元二年自宋州徙宣武軍於此。朱梁建都,升東京開封府《唐本紀》:「中和三年以朱全忠爲宣武節度使,封梁王。後篡唐,遂都於此。後唐復爲汴州宣武軍。晉復都此,仍曰東京開封府契丹入汴,仍曰汴州,尋亦爲宣武軍。漢、周皆因晉舊。宋太祖復定都焉,亦曰東京開封府。金曰汴京,廢主亮改曰南京,宣宗遷都焉。元曰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改汴梁路。前朝洪武初,建北京於汴梁,復曰開封府北京尋罷,領州四、縣三十。今因之。}}
府川原平曠,水陸都會。戰國時,張儀說魏哀王曰:「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限。魏之地勢,故戰場也。楚漢間,酈生說漢王曰:「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唐韓弘曰:「大梁襟帶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制山東。後唐郭崇韜曰:「汴州,關東沖要,地富人繁。石敬瑭說李嗣源曰:「大梁,天下之要會也胡三省曰:「大梁控引河、汴,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舟車之所湊集,且梁舊都也。故敬瑭雲然。及敬瑭入洛,議徙大梁。時範延光鎮天雄,謀作亂,桑維翰曰:「大梁北據燕、趙,南通江、淮,水陸都會,形勢富饒。大梁距魏不過十驛,彼若有變,大軍尋至,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天福三年晉主以大梁舟車所會,便於漕運,遂建東京。宋人謂汴都背倚燕、趙,面控江、淮,泰嶽鎮其左,溫、洛縈其右,爲天下奧區。然形勢渙散,防維爲難。開寶九年太祖幸洛,欲留都之,羣臣及晉王光義力諫。太祖曰:「遷河南未已,終當居長安耳。光義問故,曰:「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光義等復力請還汴。帝不得已,從之,歎曰:「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史記》:「張儀說魏曰:「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參列,粟糧漕庾,不下十萬。鮑氏注:「他國或有山川間阻,惟梁無之,以卒戍守。陳無己曰:「開封無山川之阻,爲四戰之地,故太祖以兵爲營衛,畿內常用十四萬人。仁宗景三年范仲淹與宰相呂夷簡論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陽險固,汴爲四戰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陽。當漸廣儲蓄,繕宮室。時不能用。慶曆四年韓琦自陝西還朝,請修京師外城先是慶曆三年琦條事所宜先者,謂莫如先營洛邑。言北戎勢重,京師坦而無備,若一朝稱兵深入,必促河朔重兵與之力戰。彼戰勝則疾趣澶淵見直隸開州。若京城堅固,戒河朔之兵勿與戰。彼不得戰,欲深入,則前有堅城,後有重兵,必阻而自退,退而邀之擊之皆可也。故修京師,非徒禦寇,誠以伐深入之謀。諫官余靖言:「王者守在四裔,今無故而修京城,是捨天下而爲嬰城自守之計。遂不果行。及靖康之禍,金人邀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地,許之。陳東等言:「無三關四鎮高陽、凡橋、益津三關,太原、中山、河間、真定四鎮,是棄河北也。棄河北,朝廷能復都大梁乎?楊時亦言:「河朔爲朝廷重地,而三鎮又河朔要藩。一旦棄之,使敵騎疾驅,貫我心腹,不數日,可至京城。若三鎮拒其前,吾以重兵躡其後,尚可爲也。既而岳飛亦說張所曰,國家都汴,恃河北爲固云。明初嘗幸汴梁,議徙都之,不果。蓋雖恃德不恃險,而設險重閉之義,亦未可略而不講矣。建都議曰:「都汴者,以河汴流通、挽輸便易爲美談。張方平曰:「京師所謂陳留八達之地也。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爲命,食以漕運爲本,漕運以河渠爲主。國家濬河三道,通京城漕運,曰廣濟、曰惠民、曰汴河詳見前,太倉蓄積,三軍士庶咸取給焉。此建國之本也《宋會要》:「東京以惠民、金水、五丈、汴爲四渠,而汴、黃、惠民、五丈亦曰四河。雖然,蘇代有言:「決滎口,魏無大梁。魏公子無忌亦曰:「決滎澤水灌大梁,大梁必亡。及秦攻魏,王賁果引河溝以灌大梁,王假被執,一國爲魚。宋端平初,趙葵入汴,蒙古決黃河寸金淀水灌之寸金淀,見祥符縣,葵敗還《紀聞》:「崇禎十五年闖賊圍城,河決城西北十七里之朱家寨,水溢城北。又數日,大水至,汴城壞,軍民死者數万。蓋往古之禍,復中於今日也。王氏有言:「汴四戰之地,受敵最深。梁末帝之禍,甚於王假;靖康之辱,幾於石晉。況滔天之浸,近在咫尺之間。言建都者,其亦有鑑於往事哉?今府城,宋東京城也。舊《志》:「外城周四十八里有奇周顯德中,世宗所築,名曰新城。宋大中祥符九年、元豐元年俱增築。政和六年又展築京城南面,亦曰國城,里城周二十里有奇汴州舊城也。唐建中初,節度使李勉所築。宋亦曰闕城。金主興定二年築汴京里城,蓋因舊城增修之,宮城周五里曰大內,據闕城西北。亦曰皇城。《宋會要》:「大內即宣武軍治所。朱梁建都,遂以衙署爲建昌宮。晉天福初,爲大寧宮。周世宗又少加營繕。宋建隆三年廣皇城東北隅。四年按洛陽宮殿益加修治。乾德二年導五丈河通皇城爲池。自是屢增修之。靖康元年種師道言:「京師周回八十里,高數十丈。此言外城也。紹定五年蒙古攻金汴城,京城周二十里,不能遍守。此言里城也。又宮城門凡六:「南面三門,中曰乾元朱梁曰建國門,後唐因之。石晉天福三年改曰明德門。開運三年契丹遣降將張彥澤將騎先趣大梁,自封丘門斬關入,頓兵明德門外,城中大擾。既而契丹主入封丘門,至明德門下馬,拜而後入宮。漢乾初,郭威入汴,遣兵守明德門,諸軍大掠。後周仍曰明德。宋因之。太平興國二年改丹鳳。大中祥符八年改正陽。明道二年改建德。雍熙初,改曰乾元。其後因之。《金史》:「宮城南外門曰南薰,以次而北,有豐宜、丹鳳、承天、大慶諸門,以達於大慶殿,東曰左掖,西曰右掖《金史》:「左右掖門在承天門東西,南薰門之內;東面一門曰東華舊名寬仁。石晉開運三年張彥澤自寬仁門傳契丹之命是也。宋開寶三年改今名。又熙寧十年改東華門內北便門曰讠移門;西面一門曰西華舊名神獸。開寶三年改;北面一門曰拱宸舊名玄武。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又熙寧十年改門內西橫門曰臨華。《金史》:「北一門曰安貞。明洪武初,幸宋故宮。十二年即其處建周王府第。里城門凡十:「南面三門,中曰朱雀本名尉氏門。朱溫襲李克用於上源驛,克用脫圍登尉氏門,縋城得出。梁開平元年改爲高明門。晉天福三年改爲薰風門。宋曰朱雀門,東曰保康,西曰崇明《宋國史》:「南面本二門。祥符五年始作保康門於朱雀門東;東面二門,南曰麗景初名宋門。胡氏曰:「宋門,大梁東面南來第二門也。朱梁改曰觀化。石晉天福三年又改曰仁和。周顯德六年將士推趙匡胤爲帝,自陳橋驛還汴,從仁和門入。俗仍呼爲宋門。麗景,蓋宋名也,北曰望春本名曹門,汴城東面北來第一門也。梁開平初,改曰建陽。晉天福三年改曰迎春。漢乾末,郭威自鄴都南下,漢主遇弒。郭威自迎春門入,歸私第;西面二門,南曰閶闔舊曰鄭門,西面南來第一門也。梁改爲開陽門,晉爲全義門,周爲迎秋門,汴人仍呼爲鄭門。五代漢乾三年大風,吹鄭門扉起十餘步而落,即此,北曰宜秋舊曰梁門,西面北來第一門也。朱溫開平元年改乾象門。俗仍呼爲梁門。後唐同光初,軍至汴,唐主入自梁門。晉天福三年改乾明門。宋曰宜秋門;北面三門,中曰景龍,東曰安遠本名酸棗門,北面東來第一門也。五代梁開平初,改曰興和。晉天福三年改曰玄化。漢乾末,郭威南下,漢主自出御之,諸軍逃潰,漢主還至玄化門。權知開封劉銖自門上射之,漢主走死。既而郭威至,銖復射之,威遂自迎春門入。門內有土阜曰夷山。或曰,大梁舊有夷門,蓋本於此,西曰天波宋人引金水河入天波門,貫於皇城內。按舊門曰陳橋、封丘、酸棗,酸棗門在封丘之東。梁開平元年改封丘爲含耀,時人仍謂之封丘門。後唐同光初,李嗣源至大梁,攻封丘門,梁人開門出降。四年嗣源引軍至滑州,以石敬瑭爲前驅趣汴。敬瑭使裨將李瓊以勁兵突入封丘門,敬瑭躡其後,自西門入,遂據其城。晉天福三年嘗改爲宣陽。開運末,契丹入汴,晉主迎於封丘門外。宋太平興國四年俱易以新名。《金史》:「都城門凡十四:「曰開陽,曰宣仁,曰安利,曰平化,曰通遠,曰宜照,曰利川,曰崇德,曰迎秋,曰廣澤,曰順義,曰迎朔,曰順常,曰廣智。蓋金主修築汴城,因增易諸門也。外城門凡二十有一:「南面三門,中曰南薰亦曰朱明門。靖康二年欽宗留於青城,金人塹南薰門路,人心大恐,既而上皇、后妃、太子俱自南薰門出就金營,東曰宣化靖康二年金人圍汴,攻宣化門,西曰安上俗曰戴樓門;東面二門,南曰朝陽金人入青城,攻朝陽門,北曰賓寅本名含暉。太平興國四年改曰賓寅。天聖初,復曰含暉;西面三門,中曰開遠一名千秋門。《宋志》:「太平興國中,於金輝門南置,本名通遠。天聖初,改曰開遠,南曰順天靖康初,馬忠以援兵敗金人於順天門外,西路稍通,是也。俗名爲新門,北曰金輝;北面四門,中曰通天一名天津。《宋志》:「天聖初,改寧德,後復曰通天,東曰景陽《宋志》作長景。靖康初,金人攻宣澤門,又攻天津、景陽門,次東曰永泰,西曰安肅《宋志》:「初號衛州門。太平興國四年改今名。門外有安肅教場;又南面水門二,曰普濟在南薰門東,惠民河上水門也。胡氏曰:「惠民河出宣化門,曰廣利在南薰門西,惠民河下水門。胡氏曰:「惠民河自戴樓門入京城;東面水門三,曰上善在通津門南,汴河南水門也,曰通津在朝陽門南,汴河北水門。天聖初,改廣津門。熙寧十年復曰通津。靖康二年金人轉攻通津門,曰咸通在賓寅門北,五丈河下水門也。天聖初,改曰善利;西面水門三,曰大通在順天門北,汴河上水南門也。《宋志》:「太平興國四年賜名大通。天聖初,改順濟,後復舊。亦曰利澤水門。汴河自此入城,曰咸豐在金輝門北,五丈河上水門也。靖康初,金人犯咸豐門,曰宣澤在咸豐門北,舊亦曰大通。熙寧十年改曰宣澤。汴河上水北門也。靖康二年金人攻宣澤門,北面水門一,曰永順在安肅門西,五丈河上南水門也。熙寧十年創建。岳珂《呈史》載:「藝祖初修汴京,大其城址,紆曲縱斜,時人罔測。神宗嘗欲改作而未果。政和間,蔡京擅國,乃一撤而方之,墉堞樓櫓,雖甚藻飾,而無復曩時之堅樸。靖康北馬南牧,二寇揚鞭城下,有得色,曰:「是易攻耳二寇令植炮四隅,隨方而擊。城既引直,一炮所壓,一壁皆不可立。竟以此失守。然後知藝祖之沉幾遠睹也。又世傳周世宗築京城,取虎牢土爲之,堅密如鐵。蒙古將速不臺攻汴,用砲石晝夜擊之,不能壞,乃因外壕築城,圍百五十里,晝夜攻擊,竟不能拔按:「此謂汴之里城。里城,周世宗嘗增築之,金宣宗又修築焉。時金人棄外城,專守里城。觀金主守緒請和於蒙古,遣其臣楊居仁出宜秋門,以酒炙犒師可見。會崔立叛降,汴京乃下。李濂《汴京遺迹》曰:「汴城,舊有十三門:「南曰南薰、陳州、戴樓,東曰新宋、揚州、新曹,西曰新鄭、萬勝、固子新鄭,西面從南第一門也,即順天門。萬勝,西面從南第三門也,即開遠門。固子,西面從南第四門也,即金輝門,北曰陳橋、封丘、酸棗、衛州此兼舊里城外城而言。蓋時代既移,見聞錯悞。今道路所通者,惟新曹、新鄭、陳州、揚州、南薰、固子、封丘七門而已《城邑考》:「元至元中,盡毀天下城隍,開封城亦僅餘土阜。洪武元年始營築,以磚石,周二十里有奇,有門五:「東門曰麗景,南曰南薰,西曰大梁,北曰安遠,東北曰仁和。宋金遺址,不可復問矣。

祥符縣,附郭。故大梁,魏都也。漢曰浚儀縣,屬陳留郡。後漢因之。晉屬陳留國。後魏仍屬陳留郡。東魏於此置梁州。後周改汴州。隋大業初,州廢,縣屬滎陽郡。唐仍置汴州,治浚儀縣。宋祥符中,改今名。今編户七十五里。

浚儀廢縣,在今城西北。漢縣治此。故曰大梁,魏惠王始都此。秦昭王三十二年穰侯攻魏,至大梁。始皇三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史記》:「大梁東門曰夷門,侯嬴爲夷門監,即此。《括地志》:「今大梁城北門是也。《晉地道記》:「故衛儀邑也。《輿地志》:「夷門之下,新里之東,浚水之北,象而儀之,以爲邑名。後魏陳留郡治浚儀。又魏主子攸永安二年梁將陳慶之送元顥北入洛,元天穆等攻大梁,拔之。遣將攻虎牢,慶之還擊,天穆敗走。魏主恭普泰初,徐州刺史爾朱仲遠自滑臺徙鎮大梁。隋亦爲浚儀縣治。《舊唐書》:「隋浚儀縣在今縣北三十里,爲李密所陷。縣人王要漢率豪族置縣於故汴州城內。義寧元年於縣復置汴州。唐武德四年移縣於州北羅城內。貞觀中,移於州西一里。元和中,移入郭內。
開封廢縣,在府南五十里。魏邑也。《史記》:「韓王二十一年使暴鳶救魏,爲秦所敗,鳶走開封。漢初,曹參西至開封,擊秦趙賁軍,破之,圍賁開封城中。又沛公以酈商爲將,將陳留兵與偕攻開封,是也。高祖封功臣陶舍爲侯邑。後爲縣,屬河南郡。晉屬滎陽郡。後魏孝昌中,改屬陳留郡。東魏增置開封郡。齊郡廢。隋屬鄭州。唐屬汴州。貞觀初,省入浚儀。延和初,復析置開封縣,移入郭下。宋因之。明初,省入祥符。
新里城,在府西南。秦舊邑也。漢武帝時廢。隋開皇中,復置新里縣。大業初廢。隋末,復置。唐初屬汴州。武德七年廢入浚儀縣。又信陵亭,在府城東南隅。《志》云:「魏公子無忌嘗居此,因名。或曰即傳梁伯所作之新里,悞。
青城,有二:「一在南薰門外,宋祭天齋宮也,謂之南青城;封丘門外又有北青城,宋祭地齋宮也。靖康末,金人復圍汴。斡離不自真定趣汴,至城下,屯於城東劉家寺。粘沒喝自河陽趣汴,屯於青城,既而金人入青城,攻朝陽門。又紹定六年蒙古速不臺攻汴,至青城,金叛將崔立以汴京降,盡送后妃諸王於青城。皆南青城也。
鳳凰山,在府城東北隅。宋徽宗所築,初名鳳凰山,後改壽山艮嶽。上爲華陽宮,峰巒嶂,洲渚池沼,皆以人力爲之,窮奇極勝。後爲金人所毀,僅存土阜而已。
駝牟岡,在城西北郭外。宋靖康元年金人侵汴,據駝牟岡、天駟監,既而援兵稍至,乃守駝牟岡,增壘自固。又紹興三年襄鄧將李橫敗劉豫兵,復潁昌府,傳檄收東京。劉豫以金人逆戰於駝牟岡,橫敗還。
赤岡,府東北十二里。《水經注》:「渠水東南徑赤城北,即赤岡也。今名霍赤岡。唐光啓三年蔡州賊秦宗權寇汴州,其黨分屯赤岡及板橋,列三十六寨,連延二十餘里。既而朱溫大敗宗權將張至於赤岡。五代石晉末,契丹主至汴,駐馬赤岡,晉百官伏路側請罪。既入城,日暮,復出屯於赤岡。漢隱帝末,郭威自鄴都渡河南下,帝遣諸軍屯赤岡拒之,即此。
葛家岡,在府城西。《宋志》:「嘉二年大水入京城,有司請自祥符西葛家岡開新河,直城南好草陂北入惠民河,分注魯溝,以舒京城之患,是也。今河堙而岡存。又幕天坡,亦在城西。宋靖康初,李綱帥軍救姚平仲,與金人遇,戰於幕天坡,卻之。
黃河,今在府城北十里。舊黃河在城北四十餘里。自原武入境,東達虞城。自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之黑陽山,而故道淤,河去城北不過五里。正統十三年決滎陽,過開封西南,自陳州項城,達南直亳州,入渦口,又經蒙城,至懷遠界入淮,而汴城且在河北矣。景泰中,河始復歸城北。自是以後,雖數經塞治,而橫決不時。梁、宋、陳、潁之交,浸淫沮洳,幾無寧宇。嘉靖四十四年已後,河患移於徐、沛,而汴南之患稍紓。崇禎十五年賊圍城日久,城北枕黃河,乃決城西北十七里朱家寨灌城,城圮。潁、亳以東,皆受其患。《汴錄》:「汴之要害,莫甚於河。秦王賁既引河以灌大梁矣。五代時,晉、梁夾河而爭,晉雖屢勝,不敢自黎陽南渡者,梁之戍守嚴也。宋靖康之禍,金人至黎陽,入滑州,河南無一人禦敵者。金人取小舟徐濟,笑曰:「南朝可謂無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吾豈得渡哉?既而李綱請固守京城,種師道亦議設策拒之,俟其惰歸,扼而殲諸河。綱又請扼河津,絕餉道,分兵復畿北諸邑,而以重兵臨敵營,堅壁勿戰,俟其食盡力疲,然後縱其北歸,半渡而擊之,此必勝之計。皆不聽。建炎初,宗澤守東京,據形勝,立二十四寨於城外沿大河,鱗次爲壘,結兩河山水寨,瀕河七十二里,命十六縣分守之。端平元年趙葵入汴,蒙古引軍南下,決黃河寸金淀水灌之,官軍多溺死者。遂引還。寸金淀,舊在城北二十餘里,蓋河堤之別名也。今詳川瀆異同。
汴水,舊在城南。宋時自滎陽東南流,經府城內,東入歸德府界。今合須、鄭、京、索之水,自中牟縣北入河,不復引而東也。舊《志》:「汴渠即故鴻溝。《戰國策》:「蘇秦說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鴻溝。《史記》:「漢四年項羽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爲漢,東爲楚。應劭曰:「楚漢會處,在滎陽東南二十里。自滎陽以下,復分二渠:「一渠東經陽武縣中牟臺下,爲官渡;一渠東南流至浚儀縣,爲鴻溝。秦始皇使王賁伐魏,斷故渠,引河東南出,以灌大梁,謂之河溝,即鴻溝也。鴻溝口,在河口東百里。或謂之陰溝,或謂之莨盪渠,或謂之汴渠。宋張洎曰:「鴻溝,即出河之溝也。太平興國二年汴水溢,壞開封西大寧堤,浸民田。淳化二年汴決浚儀。景德三年京城汴水暴溢,皆詔有司相視築塞。蓋宋漕渠之利,莫過於汴,而亦時被決溢之患。蘇氏曰:「自唐以前,汴泗會於彭城之東北,然後東南入淮。近歲汴水直達於淮,不復入泗。《禹貢•揚州》言:「沿於江海,達於淮泗。是時江無通淮之道也。《徐州》直云:「浮於淮泗,達於河。則鴻溝、官渡、汴水之類,自禹時有之明矣。詳見大川汴水。
蔡水,在城東南。自汴河分流爲蔡水,亦曰沙水。沙,孔氏讀爲蔡。下流至歸德府鹿邑縣,合於潁水。宋開寶中,賜名惠民河,爲漕運四河之一。今多堙廢。詳見前大川潁水。○永通河,舊在府城西南,亦曰永濟河。即宋嘉中,自葛家岡穿河,引溢水入惠民等河處也。今亦廢。
五丈河,在城北。亦自汴河分流,東通曹、鄆諸州。宋開寶中,賜名廣濟河,爲漕運四河之一。建炎初,宗澤留守東京,開五丈河以通西北商旅,即此。今堙。亦詳見大川潁水。
金水河,在城西。其上源即滎陽縣之京水也。宋建隆二年命衛將軍陳承昭鑿渠引水,過中牟,凡百餘里抵都城,架其水橫絕於汴,設斗門,入浚溝,通城濠,東匯於五丈河,公私利焉。乾德三年又引金水爲渠,達於皇城,歷後苑內。大中祥符二年又詔內使謝德權引爲渠,自城北天波門入並皇城,至乾元門引而東,由城下水竇入於濠。元豐五年金水河透水槽阻礙上下汴舟,遣宋用臣按視,請自板橋爲一河,引水北入汴,既而改由副堤河入蔡。以源流深遠,與京西永安、青龍河相合,賜名曰天源。其後導洛通汴,自城西引洛水,由永豐門立堤三千餘步入禁中,而金水河槽廢。政和間,復命內侍宋等於城內七里河開月河一道,分水灌入禁中。重和初,復導入內庭;又於城西南水磨口引索河一派,架以石梁,絕汴南北,築堤導入天源河以助之。《宋會要》:「金水河,汴都漕運四渠之一也。今涸。
白溝河,在城東含輝門外。河無山源,以潦涸爲盈竭。《輿地廣記》:「河出自封丘縣界,亦曰湛渠。唐載初元年引汴水注白溝,以通徐、兖之漕,其色甚潔,故名。宋至道元年博士邢用之等請開白溝,自京師抵呂梁口,凡六百里,以通長淮之漕。議中止。咸平六年白渠溢,用之乃自襄邑疏下流,以導京師積水,而民田無害。大中祥符二年金水河決。議者謂汴河南三十六陂,古蓄水之地,必有下流通河。熙寧六年都水丞侯叔獻請開白溝,儲三十六陂及京、索二水爲源,仿真楚州開平河置閘,使四時可行舟,則汴渠可廢。既而都水監復言:「白溝自睢河至淮,凡八百里,乞分三年興修。從之。旋廢。政和二年都水丞孟昌齡復修白溝,開堰通流,功未及成。呂梁,見南直徐州。襄邑,今睢州也。○護龍河,宣化門外城壕也。靖康二年郭京以妖術爲將,開宣化門出兵攻金人,金人擊之,京兵敗走,墮死於護龍河者甚衆,城遂陷。金人焚南薰諸門。
浚水,舊在城北。《詩》:「爰有寒泉,在濬之下。《竹書紀年》:「梁惠王三十一年爲大溝於北郭,以行圃田之水。縣北有浚水,像而儀之,曰浚儀。《志》云:「今城西三十里有寒泉陂,即《詩》所稱者。浚水爲汴所奪,故汴水經大梁北,亦兼浚水之名。漢明帝時,王景作浚儀渠,蓋即汴渠也。《水經》亦謂之渠水。
通濟渠,在城西南二里。隋煬帝所鑿,以引汴水。杜佑曰:「陳留郡西有通濟渠,煬帝大業初開,以通江淮漕運,兼引汴水。又城西十里有琵琶溝,從中牟縣流入,本秦漢運路。煬帝幸江都,始鑿溝入通濟渠。以形似琵琶,因名。又有睢陽渠。《魏志》:「建安七年魏武至浚儀,治睢陽渠。蓋東達睢陽之渠也。○掣水河,有二:「一在城南戴樓門外,東流;一在城東揚州門外,南流,俱至城東南二十里入決河。前朝洪武中,黃河決溢,疏鑿二河以分洩之,因名。
金明池,在城西故瓊林苑北。宋太祖置神衛水軍以習舟師。太平興國元年詔鑿池,引金水河分注焉。每臨幸觀水戰。祥符六年詔諸軍選江淮習水卒,於金明池試戰棹,立爲虎翼軍,營於池側,又講武池,在南薰門外故玉津園,東抵宣化門。宋建隆四年鑿以習水戰,引蔡水注之,名教船池。開寶六年改曰講武池。又凝碧池,在城東南平臺側,唐牧澤也。宋真宗時,鑿爲池。今俱淤塞。
沙海,在府城西北十二里。《戰國策》:「齊欲發卒取周鼎,顏率說曰:「梁君臣欲得九鼎,謀於沙海之上,指此也。隋文帝疏鑿舊渠,引汴水注之,習舟師以伐陳。今塞。
蓬陂,即蓬澤也。在府東南二十四里。《左傳》哀十四年宋皇野語向巢:「逢澤有介麋焉。逢澤去宋遠。或曰:「逢,猶遇也;澤,即宋之孟諸。周顯王二十六年秦孝王使公子少官,帥師會諸侯於蓬澤以朝王。《汲郡古文》:「梁惠王發逢、忌之藪以賜民。《漢志》:「開封有逢、忌之川,謂蓬陂、忌澤也。後合爲蓬澤,亦名蓬陂塢。亦爲蓬關。晉永嘉末,石勒與乞活陳午相攻於蓬關是也。其地又爲陳川城。晉大興初,蓬陂塢主陳川自稱陳留太守,附於祖逖,繼而以浚儀叛降石勒。逖攻川於蓬關,勒救之,逖敗退。勒尋遣將桃豹守川故城,逖亦遣將韓潛分據其城,潛由東門,豹由南門。勒遣將運糧饋豹,至汴水,逖遣別將馮鐵邀擊,盡獲之。豹宵遁,逖使韓潛進屯封丘,馮鐵據二臺,逖鎮雍丘,威聲甚振。二臺,即在陳川城內。韓潛與桃豹據城時,潛居東臺,豹居西臺,是也。《唐志》:「蓬澤,亦爲蓬池。天寶六載,改爲福源池,禁魚採。○霧澤陂,在府西南。宋熙寧九年議引陂水至咸豐門,合京索河。元初,詔斥霧澤陂,募兵承佃,增置水匱,爲廣濟河上源。今涸。
堤,《一統志》:「在城東六里。堤東至歸德,凡三百餘里,亦曰蓼堤。世傳梁孝王徙都睢陽時所築。○翟橋堰,在城西,宋建隆元年置。又紹定五年蒙古兵由唐鄧趣汴,金人議開短堤,決河以衛京城。短堤,城北小河堤也。
時和驛渡,府北十里,爲防河要地。又府西北十五里有張家灣渡,又北五里爲陶家店,與府西北三十五里之劉獸醫口渡、府東北三十里之汪家樓渡,皆河防衝要也。又有翟家口渡,在府西北二十五里。
汴故宮,在府城內正北。朱梁始都此,曰建昌宮。石晉改爲大寧宮。周顯德中,嘗修治之。宋營繕益廣,謂之大內。正殿曰大慶,其別殿以數十計。又有苑內諸殿,綿延相屬。金人南徙,復修而廣之。明爲周王府第。又壽聖宮,在大內之東,宋爲母后所居。○龍德宮,在城內西北隅,宋徽宗潛邸也。即位後,廣之,易今名。又延福宮,在府城安遠門內,亦徵宗所建,爲金兵所毀。又城內端禮街東西有東西景靈宮,宋時奉安歷代御容處。府東南三十里又有太一宮,宋太平興國中所建祠宮也。
臨蔡關,府東南四十里。五代周顯德中,浚閔水入蔡河,沿潁入淮,以伐南唐,曾置關於此。今土人呼其地爲關頭。○通津關,在府東北。五代周顯德中,疏汴水入五丈河,以通齊魯,置關於此。
繁臺,在府南五里。本師曠吹臺也,梁孝王增築焉。後有繁氏居臺側,因曰繁臺。繁,音蒲。朱梁開平初,改爲講武臺。《水經注》:「臺北有牧澤,中出蘭蒲,方一十五里,俗謂之蒲關澤。今層臺孤立於牧澤之右。晉世喪亂,乞活憑居,世謂之乞活臺,又謂之婆臺城。唐中和二年黃巢圍陳州,不克,引軍東北趣汴州,屠尉氏。其將尚讓以驍騎五千逼大梁,至於繁臺,全忠將朱珍等擊卻之。五代劉漢初,知遠自洛陽入大梁,殺契丹所留幽州卒於繁臺之下。
封臺,在南薰門外。洪武初,幸汴時所築。又有奉天臺,在城內布政司治後,亦幸汴時祭天之所。○岳臺,在城西九里。六國魏時築此臺,遙事霍山神。宋太祖建隆三年臨幸岳臺,習騎射。又講武臺,在城西千秋門外之楊村,宋太宗所築。咸平二年又於都城東北二十里東武村築臺,大閱。熙寧八年又大閱八軍陣於宮城南之荊家陂。
杏花營,城西二十里。宋嘉定八年蒙古由汝州間道襲金汴京,至杏花營,金人擊卻之。元末,劉福通據汴,察罕帖木兒遣兵四面攻圍,自將鐵騎屯杏花營,是也。成化十四年黃河決於此。
陳橋驛,在城東北二十里。亦曰陳橋鎮。石晉末,杜重威以晉軍降契丹,契丹主入汴,使重威以其衆屯陳橋,謀悉誅之。不果。宋太祖爲軍士推立於此。咸平二年契丹南寇,帝親御之,車駕次陳橋,進次澶州。前朝洪武初,徐達定山東,引軍攻汴梁,至陳橋,元將左君弼等迎降。今有陳橋,在驛之北。自陳橋北六十里,即大名、長垣縣。
上源驛,在城內。李克用引軍救朱全忠,全忠宴之於上源驛,乘夜掩襲克用處也。晉天福五年改爲都亭驛,又作班荊館於景陽門外,以延敵使。又懷遠驛,在城東,周顯德五年置。宋太平興國二年改爲都亭驛。又景德三年作懷遠驛於汴河北。○大梁驛,在府治東北。《志》云:「縣治東有時和遞運所。俱國初置。
朱仙鎮,在城南四十五里。宋紹興十年岳飛大敗金人於郾城,進軍朱仙鎮,是也。今商旅所經,以朱仙爲水陸會集之所,南舟北車,從此分岐矣。又城南五里有朱仙頓。又南五里爲棘店頓,宋時嘗射獵於此。○白沙鎮,在城西三十里。金兀術自鄭抵白沙,距汴京密邇,宗澤擊卻之。
八角鎮,在順天門外。唐光啓三年蔡賊秦宗權敗朱全忠於此。宋靖康初,梁師成賜死於八角鎮。○邊孝村,在城北十五里。唐光啓中,朱全忠敗秦宗權之兵於此,追至陽武橋。橋蓋在陽武縣界,時宗權退屯鄭州也。
七里店,在城北二十里。今圮於水。五代漢隱帝末,郭威自鄴趣汴,至封丘,漢主遣諸軍拒之。侯益等屯赤岡,慕容彥超軍於七里店,既而南北軍遇於柳子陂。陂在七里店之東北。胡氏曰:「在封丘之南,汴郊之北。又漢主自將禦郭威,夜宿七里寨,即此。又郭威篡漢,自澶州而南至七里店,進營於皐門村。薛居正曰:「開封縣郭外有皐門原。○趙村,在城西南六里,漢隱帝遇害於此。又封禪寺,在府城東。石晉末,契丹入汴,百官出迎於封禪寺,既而契丹遷晉主及其家人於寺內。
板橋,在城西七里。唐大歷十一年河陽三城使馬燧破汴,宋叛將李靈曜引軍西屯板橋。光啓三年秦宗權寇汴,其黨張至屯北郊,秦賢屯板橋,既而爲朱全忠所敗。
郭橋,在城西北。唐長慶二年宣武軍亂,以韓充爲節度使。充自滑入汴,軍於千塔。胡氏曰:「其地在汴城北。既而敗宣武亂兵於郭橋,進軍萬勝。《九域志》祥符縣有郭橋鎮。萬勝,見中牟縣。○彰化橋,舊在汴城北,跨廣濟河。宋天僖二年幸彰化橋北教場閱武。

陳留縣,府東五十里。東北至蘭陽縣五十里。春秋爲留地,屬鄭,後爲陳所並,故曰陳留。秦置縣。漢爲陳留郡治。晉陳留國治小黃,縣廢入焉。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宋州。大業三年屬梁郡。唐初,屬杞州。武德四年屬汴州。五代屬開封府。後因之。今城周七里有奇,編户四十八里。

陳留故城,縣北二十里,秦舊縣也。沛公、項羽去外黃,攻陳留。又酈食其說沛公襲陳留,得秦積粟處也。漢元狩初,嘗建行宮於城內。晉《太康志》:「故城南三里又有小陳留城。今縣蓋隋所置。
小黃城,縣東北三十里。漢縣,屬陳留郡。高祖母昭靈後葬此,曰小黃園。晉爲陳留郡治。後魏因之。北齊廢。或謂之下黃。今地名小黃村。元延中,大河自小黃村口決入,下流合潁入淮。○斗城,在縣南三十五里。《左傳》:「子產葬伯有於此。又縣境有瓶鄉,後漢建武初,封王常爲侯邑。
臨濟城,在縣西北五十里,秦邑也。秦二世二年章邯圍魏王咎於臨濟,齊、楚救魏,邯大破齊楚軍,殺齊王田儋於臨濟下。漢初,曹參略陳留,取臨濟,是也。劉昭曰平丘有臨濟亭,即此。
牛首城,在縣西南十一里。《左傳》桓十四年宋伐鄭,取牛首。襄十年晉伐鄭師,取牛首。俗謂之車牛城。○老丘城,在縣北四十里。《左傳》定十五年鄭罕達敗宋師於老丘。又縣西北九十里有平丘城,今見直隸長垣縣,蓋與縣接界也。
倉垣城,在縣西。城臨汴水,一名石倉城。相傳鄭莊公所築,以盛倉粟。晉懷帝永嘉三年石勒寇信都,詔將軍王堪等討勒。勒略魏郡至黎陽,王堪退保倉垣。明年,勒攻倉垣,殺王堪。四年石勒復圍陳留太守王贊於倉垣,爲贊所敗。五年豫州都督苟晞以洛陽飢困,表請遷都倉垣,不果。既而洛陽陷,豫章王端自洛東奔倉垣,苟晞率羣官奉爲皇太子,置行臺。尋自倉垣徙屯蒙城。永和八年晉將謝施屯倉垣,尋使滎陽太守劉遁守此。後沒於慕容燕。太和四年桓溫伐燕,不克,奔還,自東燕出倉垣,鑿井而飲。後又爲姚秦所得,置兖州於此。義熙十三年劉裕伐秦,沈林子自汴入河,克倉垣。宋永初三年魏將滑稽陷倉垣,陳留太守嚴棱降,魏仍置陳留郡於此。《水經注》:「汴水出浚儀縣北,東經倉垣城南,即大梁縣之倉垣亭也。魏收《志》浚儀有倉垣城。舊《志》:「城在陳留西南五十里。今城邑改置,故址不可復迹矣。
莘城,縣東北三十五里。《括地志》:「陳留縣東有莘城,古莘國,即傳所謂莘墟也。別詳見山東曹縣。又縣南十五里有空桑城,相傳伊尹生此,蓋亦因莘城而名。
黃河,在縣北三十里。自祥符封丘縣流入境,又東入蘭陽縣界。
汴水,舊在縣北五里。自祥符流入縣界,又經小黃城南,而入杞縣界。○沙水,在縣西南十里,即故蔡河也。東流入杞縣。
睢水,舊在縣東北四十里。合小黃河入杞縣,又東經歸德府之睢州,達寧陵縣。後漢建安七年曹操軍譙,至浚儀,治睢陽渠,蓋因睢水而作渠。《漢志》注:「睢水於浚儀首受莨盪渠,東至取慮而入於泗。取慮,見南直虹縣。
巴河,在縣東北三十五里。一名泌水,黃河之支流也。元大德九年黃河決溢汴梁,因自汴梁東開董盆口,導支河入巴河,以殺其勢。既而正河流緩,並趣支流,巴河不能容,因南決歸德諸處,北入濟寧境內,大爲民害,復塞治之。今東經蘭陽儀封縣南,入歸德府寧陵縣界,復入於大河。
魯溝,在縣西北十七里。源出祥符之蓬澤,又東南經杞縣南,而合於汴河。○觀省陂,在縣東。唐貞觀十八年縣令劉雅作陂蓄水,溉田百頃。
逍遙宮,在縣南六里。隋大業二十年建,尋廢。○莘城驛,在縣治南。明初置。
杞縣,府東百里。東北至睢州考城縣九十里。古雍國,黃帝之後。周爲杞國。漢置雍丘縣,屬陳留郡。晉屬陳留國。後魏置陽夏郡。北齊因之。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改置杞州。大業初,州廢,以縣屬梁郡。王世充亦置杞州於此。唐初因之。貞觀六年州廢,縣屬汴州。五代晉改爲杞縣,漢仍曰雍丘。宋因之。金正隆後,復爲杞縣。元爲南杞縣。明曰杞縣。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户百二十三里。
雍丘城,今縣治。《漢志》:「故杞國,周武王封禹後東樓公於此。先春秋時,徙魯東北,後屬宋。戰國屬魏。雍,一作。《左傳》襄九年鄭圍宋雍丘,宋皇瑗圍鄭師,取之。《史記•鄭世家》:「公十五年韓景侯伐鄭,取雍丘。又秦蒙驁拔魏雍丘。秦二世二年沛公、項羽自定陶西略地,破秦軍於雍丘。又曹參南攻雍丘,擊李由軍,破之。後漢興平二年陳留太守張邈使其弟超保雍丘,曹操攻拔之。魏曹丕改封曹植爲雍丘王。東晉初,鎮西將軍祖逖爲豫州刺史,鎮雍丘,屢破石勒軍,大河以南,多爲晉土,是也。劉宋永初三年魏人渡河南侵,司州刺史毛德祖遣將劉憐戍雍丘以備之。唐天寶十載,真源令張巡起兵討安祿山,西至雍丘,賊來攻,屢敗之。
外黃城,縣東北六十里。《左傳》:「魯惠公季年,敗宋師於黃。杜預曰:「外黃縣東有黃城。《戰國策》:「蘇代曰:「決白馬之口,魏無黃、濟陽。秦置外黃縣。二世二年沛公、項羽自雍丘還攻外黃。漢四年項羽攻外黃,怒其不早下,將坑之,以舍人兒言而止。漢亦曰外黃縣,屬陳留郡,郡都尉治焉。張晏曰:「魏郡有內黃,故此加外。晉屬陳留國。後魏主燾延和三年置徐州於外黃。皇興初,州罷,縣亦尋廢。高齊復置外黃縣。隋屬曹州。唐初屬杞州,貞觀六年廢。《陳留風俗傳》:「外黃有大齊城、小齊城,又有莠倉、科禀二城,皆汴水所經。杜佑曰:「外黃縣東有黃城,兵亂之後,城邑丘墟,因曰黃墟。晉大和四年桓溫伐燕,燕慕容厲逆戰於黃墟,敗走。又曲棘里,劉昭曰:「在外黃城中。《春秋》:「昭二十五年宋公佐卒於曲棘。
高陽城,在縣西二十五里。顓頊高陽氏佐少昊有功,封於此。酈食其居此,沛公兵過之,食其入謁,自稱高陽酒徒。文穎曰:「高陽,聚邑名也。亦曰高陽亭。漢文帝子武改封梁,其地北界太山,西至高陽。後漢初平中,蔡邕封高陽侯,即此。魏收《志》:「雍丘有高陽城。
圍城,縣南五十里。春秋時鄭地。昭五年晉韓起逆女於杞,還過鄭,鄭伯勞諸圉。《戰國策》:「楚人說頃襄王還射圉之東,解魏左肘。漢置圉縣,屬淮陽國。王莽居攝,東郡太守翟義起兵討之,敗於圉北,即圉城北也。後漢屬陳留郡。晉屬陳留國。後魏曰圉城縣,屬陽夏郡。北齊縣廢。隋復置,屬宋州。唐初屬杞州,貞觀六年廢。五代周顯德三年徵淮南,駐師於圉城鎮,即此。今亦曰南圉鎮。
令狐城,在縣西三里。唐至德初,令狐潮等攻雍丘,數月不下,乃置杞州,築城於雍丘之北,以絕張巡糧援,即此城也。既而巡棄雍丘,東守寧陵。○肥陽城,在縣東北二十里。《城塚記》:「禹治洪水,在肥澤之陽,因築此城。今有西肥集。
張柔城,縣北七里。元張柔鎮雍丘時所築。亦名新城。《元志》杞縣:「元初,河決,城之北面爲水所圮,遂爲大河之道,乃於故城北二里河北岸築新城置縣。繼又修故城,號南杞縣。蓋黃河至此分爲三:「其大河流於二城之間,其一在新城之北睢河中,其一在故城之南。俗稱三叉口。
成安城,在縣城東。漢縣,屬陳留郡。後漢縣廢。《風俗傳》:「成安縣,今名利望亭。《隋志》:「外黃縣,齊廢成安縣入。○陽樂城,在縣東北四十里。《述徵記》:「城在汴北一里,周五里。蓋苻秦時所置。又有祺城,在縣西北十八里,亦曰箕城。隋末,王世充嘗置縣於此。又吳起城,《志》云:「在縣東北十里。相傳吳起屯兵處。
桃陵,在縣東南十里。唐至德初,張巡守雍丘,擊賊衆於白沙渦,還至桃陵,遇賊救兵,悉擒之,即此處也。白沙渦,在歸德府寧陵縣。又縣東南三十五里曰青陵,亦名青陵保。縣西南五十里曰翟陵,又十里爲石陵。縣東北二十里有武陵,皆土阜也,俗亦謂之五陵。今多漫漶者。○韓岡,在縣西三十五里,又西至陳留四十里,往來所經之道。
汴水,在城北。自陳留縣流入,經縣東北境而入睢州界。《志》云:「縣北四十里有蒲口,舊時汴水分流處也。元大德初,河決於此。
睢水,在縣北五十里。自陳留縣流入境,又東入歸德府睢州界。《水經注》:「睢水首受浚儀莨盪水,東經高陽故亭北,又東徑雍丘縣故城北。
魯溝,在縣南。自陳留縣流入境,下流入於汴河。○白楊陂,在縣東。《水經注》:「陂方四十里,儲水溉田處也。今涸。
漢堤,在縣北。即漢永平中王景所治者。縣有堤河,因此而名。又北五里有隋堤,大業中所築,自大梁至灌口者也。灌口,或曰即老鸛河。見南直淮安府。
鳴雁亭,在縣北四十里。《水經注》:「汳水東徑亭南。《春秋》成二年衛侯伐鄭,至於鳴雁。俗謂之白雁亭。○雍丘驛,在縣城東北,明初置。

通許縣,府東南九十里。東至杞縣六十里。本陳留、扶溝二縣地。宋初置通許鎮,咸平中升爲咸平縣,屬開封府。金改今名。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户二十五里。

上倉城,縣西八里。五代周世宗所築,爲漕運轉輸之處。
岡,縣東南四十里。相傳有鳳集此,故名。縣境又有吳召岡、李大岡、青岡、豎岡、硃砂岡、扌祭子岡、七里等岡,大者綿亘數里,居民避水患,多築廬於其上。《志》曰:「縣當祥符、陳留二邑之衝要,岡阜環列,河流縈繞。
蔡河,在縣西。《志》曰:「蔡河自祥符之範村流入縣北,分爲兩道,名雙溝河,至縣西復匯而爲一,下入扶溝,建閘啓閉,宋時通江淮之漕道也。《宋志》:「建隆二年浚蔡河,設斗門節水,自京距通許鎮。○舊黃河,《志》云:「自汴西杏花營分流,經縣西三里,南達扶溝。今涸。

太康縣,府東南二百里。東至睢州柘城縣八十五里,南至陳州七十里。相傳夏太康所築城。漢置陽夏縣,屬淮陽國。東漢屬陳國。晉屬梁國。後魏屬陽夏郡。高齊置淮陽郡。隋初郡廢。開皇七年改縣曰太康,屬陳州。王世充置夏州於陽夏,即此。唐復爲太康縣,屬陳州。五代梁屬開封府。宋宣和初,改屬拱州。金仍屬開封府。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户三十六里。

陽夏城,即今治,漢縣也。秦爲陽夏鄉,陽夏人吳廣起兵於蘄,是也。漢元年令將軍薛歐、王吸出武關,逆太公、呂后於沛,楚發兵距之陽夏。五年追項羽至陽夏南。洪氏曰:「陽夏鄉,今去太康縣三十里。後漢建安初,陳王寵屯陽夏,袁術遣客詐殺之。晉永嘉五年石勒攻陳留太守王贊於陽夏,擒之,即此地。又縣西北五里有霸王臺,臨渦水,俗謂之項王將臺,亦曰漢王臺。縣南二十里又有南拒臺、北拒臺,相傳楚漢相拒處,相去各一里,亦謂之南拒城、北拒城。
渦水,在縣北五里。其上源自通許境接蔡水,流經縣北,東南經柘城縣及鹿邑縣境,又東入江南亳州界。《水經注》:「渦水首受蔡,東流經陽夏北,其下流入於淮。是也。今有秋江泊,在縣東南二十里,渡通柘城。○五里口渡,在縣西南五十里,路通西華縣。
義安驛,在縣南三十五里。路出陳州,此爲中頓處。又縣西南三十里有長陵岡,洪武初置遞運所於此。

尉氏縣,府南九十里。西南至許州百三十里。春秋鄭大夫尉氏邑。秦置縣。漢屬陳留郡。晉屬陳留國。後魏亦屬陳留郡。東魏改屬開封府。北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屬許州。王世充於此置尉州。唐武德四年改置洧州,或作南汴州。貞觀初,州廢,縣屬汴州。今城周七里有奇,編户二十六里。

康陰城,縣東南四十里。隋末置。唐初屬洧州,貞觀初廢。《志》云:「武德四年安撫使任瑰於古齊城置康陰縣。又有苑陵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古山氏城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孫壯率師城山氏,即此。唐武德四年任瑰於新鄭縣界內,移苑陵縣治山氏城,屬洧州。貞觀初廢。
向城,在縣西南五十里。《左傳》襄十一年諸侯伐鄭,會於北林,師於向。杜預曰:「向城在長社東北。又十四年晉及諸侯會吳於向,即此。○菟氏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左傳》昭五年鄭伯勞楚屈生於菟氏。又蔣城,在縣西六十里,與新鄭接界。或以爲即春秋時蔣國,所謂凡、蔣、邢、茅者。又有鐘城,魏鍾繇故居,在縣西北五十里。
雞鳴城,在縣西南三十里。《竹書》:「魏惠成王元年韓伐魏,軍於澤陂,北對雞鳴城。是也。又七里爲三亭岡。秦王稽與范雎言:「待我三亭之南。即此。○蔡陂城,在縣西南四十里,與雞鳴城相近。《志》云:「隋末,嘗置縣於此。
沙水,縣東五十里。自祥符縣流入,即宋之惠民河。宋祥符元年惠民河決於尉氏,遣使修塞。縣東有康溝,流合惠民河,即長明溝之支流也。又有筆溝,在縣東北四十里,端直如筆,流合於康溝,引而南,合於大溝。其合處有大流堰,宋所置也。
長明溝,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源出許州長葛縣界,經縣西南彙爲大陂,謂之蔡澤陂,東西五里,南北十里。或曰即澤陂也,在雞鳴城南。長明溝又東南流,與大溝合。○大溝,在縣西南十五里,東南流,與縣境衆水匯。今下流入於決河。
陵樹亭,縣東北三十五里。亦曰陵樹鄉。漢建安中,荀攸封陵樹侯,即此。其東有少曲亭。《志》云:「少曲亭,在縣東。《陳留風俗傳》:「尉氏縣有少曲亭,俗謂之少城。《水經注》:「康溝東經扶溝縣之白亭,又東經少曲亭。此河南之少曲也。○尉氏驛,在縣治東,明初置。
洧川,縣府西南百五十里。南至許州六十里,西北至新鄭縣亦六十里。春秋鄭之曲洧。漢爲潁川郡新汲縣地。唐初爲尉氏縣地。宋爲宋樓鎮,屬尉氏縣。金始置洧川縣,舊治在今縣南十里。前朝洪武初,以水患遷今治。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户十七里。
新汲城,在縣南。春秋時曲洧也。成十七年公會諸侯伐鄭,自戲童至於曲洧。漢神爵三年置新汲縣,以河內有汲縣,故曰新汲。後漢章帝封馬防爲侯邑。晉仍屬潁川郡。後魏因之。東魏改屬許昌郡。北齊廢。唐初復置,屬洧州。貞觀初廢。
匡城,在縣東北。《左傳》文元年衛孔達侵鄭,伐綿、訾及匡。又定六年公侵鄭,取匡。此鄭國之匡城也。
牛脾山,在縣西南十里。有小阜,俗謂之牛脾山。舊傳即鄭莊公闕隧見母處。
洧水,在縣南。源出河南府登封縣北陽城山,至禹州密縣,又東流至新鄭縣,合溱水爲雙泊河,經長葛縣北,爲雙濟河,至縣南,又名雙泊河,西南有青龍泉水合焉,經朱曲鎮,又東經鄢陵、扶溝、西華縣境而合於潁水。
朱曲鎮,在縣東南。本屬尉氏縣。金曰朱家曲,改屬今縣。洧水至此,回曲而東,因名。○洧川驛,在縣治西,明初置。

鄢陵縣,府南百六十里。西南至許州六十里,東至扶溝縣四十里。春秋鄭邑。戰國屬韓。漢置鄢陵縣,屬潁川郡。晉及後魏因之。東魏屬許昌郡。北齊省入許昌縣。隋開皇七年復置縣。十六年又置洧州於此。大業初,州廢。王世充復置。唐因之。貞觀初,州廢,縣屬許州。宋改今屬。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二十九里。

鄢陵城舊城,在今縣西南四十里。《春秋》隱元年鄭伯克段於鄢。成十六年晉敗楚於鄢陵。韋昭曰:「古鄢國,爲鄭武公所滅。《國語》虢、鄶八邑,鄢其一也。《史記》:「韓宣惠王十四年秦敗我於鄢。又秦始皇二十二年李信攻楚鄢、郢,破之。胡氏曰:「時楚遷壽春,所謂鄢者即此;郢,謂陳州也。魏曹丕封弟燕王宇爲鄢陵王,築臺於城中,名燕王臺。唐初移今治。《括地志》:「故城在今鄢陵縣西北十五里。又縣南有朱濞城。濞,漢初功臣,封鄢陵侯,因築此城。
安陵城,《括地志》:「在縣西北十五里。本鄭地。《史記》:「齊宣公四十三年田莊子伐魯、葛及安陵。戰國時,魏襄王弟安陵君封於此。公子無忌所云王之使者出過而惡安陵氏於秦者也。秦始皇二十二年滅魏,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水經注》:「安陵,一名富平。《陳留風俗傳》:「尉氏安陵鄉,故富平也。漢昭帝封張安世爲侯邑。蓋舊爲尉氏縣界。又《後漢志》徵羌侯國有安陵亭。徵羌,見郾城縣。杜佑云:「安陵,在郾城東南七十里。又魯,魯城;葛,長葛也,俱見後。
洧水,在縣北二十里。自洧川縣流入境,又東南入扶溝縣界。
五女店,在縣西三十里,又西南三十里即許州也。相傳漢獻帝后伏氏,與姊妹四人爲操所害,葬於此。
扶溝,縣府南二百里。南至陳州西華縣七十里。漢舊縣,屬淮陽國。以小扶亭有洧水之溝,因名。光武封朱鮪爲侯邑,改屬陳留郡。晉省。後魏復置。東魏屬許昌郡。隋屬許州。唐初於縣置北陳州,尋廢,以縣屬洧州。貞觀初,仍屬許州。五代梁改今屬。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户二十九里。
扶樂城,在縣東南三十里。光武封劉隆爲扶樂侯,即此。晉省。隋開皇十六年置扶樂縣,屬陳州。唐貞觀初廢。《志》云:「扶樂城,亦曰大扶城,其北又有小扶城。沙水徑二城之西而東南流,即蔡河矣。
固城,在縣西南尹村保。《通典》云:「漢所築,周回皆水,勢甚固。其水亦曰二備溝。宋楊侃《東京賦》所云“城通兩扶,溝逾二備”者也。
雍氏城,在縣西南四十里。《春秋》襄十八年楚伐鄭,侵雍梁。又襄三十年鄭伯有奔雍梁。《戰國策》,楚圍韓雍氏,即雍梁也。杜預曰:「陽翟東北有雍氏城。今城接禹州界。
蔡水,在縣城東。自通許縣西流入境,又東南流入陳州界。
洧水,在縣西。自鄢陵縣流入境,又東南入西華縣界。《宋志》:「洧水自許田注鄢陵,東南歷扶溝,合於蔡。又氵┆水,自臨潁歷鄢陵、扶溝,亦合於蔡。蓋宋時導蔡河上流以通漕處,亦謂之閔河。
桐丘亭,在縣西二十里。亦曰桐丘城。《左傳》莊二十八年楚侵鄭,諸侯救鄭,楚師夜遁。鄭人將奔桐丘,諜告曰:「楚幕有烏。乃止。又哀二十七年晉荀瑤伐鄭,次於桐丘。杜預曰:「許昌東北有桐丘城。今其地接許州東北境,亭蓋與許州接界。《陳留風俗傳》:「縣有白亭,楚封太子建之子勝爲白公,居此。又有雕陵亭,即莊子所云遊於雕陵之樊者。

中牟縣,府城西七十里。西至鄭州七十里。春秋鄭中牟邑。漢置縣,屬河南郡。高帝封功臣單父聖爲侯邑。晉屬滎陽郡。後魏省,尋復置。東魏初,增置廣武郡,治此。後周移縣治圃田。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內牟,屬鄭州。十六年改曰郟城。大業初,又改爲圃田縣,仍徙舊治。唐初復改中牟,並置牟州。貞觀初,罷州,以縣屬管州。龍翔初,改屬鄭州。五代梁屬開封府,唐復屬鄭州。宋仍屬開封。今城周六里,編户三十七里。

中牟舊城,在縣東六里,縣舊治也。東漢初平二年朱謀討董卓,以河南殘破,東屯中牟。三年爲卓將李亻等所敗。唐乾符三年山東盜王仙芝等陷陽武,攻鄭州,昭義將雷殷符屯中牟,破走之。前朝天順中,徙今治。○清池廢縣,在縣西。《寰宇記》中牟有清陽亭。唐初置清池縣,屬管州。貞觀初廢。
官渡城,在縣東北十二里,即中牟臺也,亦曰曹公檯。建安四年曹操袁紹相持於官渡口。裴松之《北征記》:「中牟臺下臨汴水,是爲官渡,袁紹、曹操壘尚存焉。晉永嘉初,東海王越鎮許昌,以石勒寇掠兖州,遣苟晞等拒之於平原、陽平間,越出屯官渡,爲晞聲援。又縣西南有林亭。《左傳》宣元年楚賈救鄭,遇晉軍於北林,即此。
牟山,縣北五里。縣南二十里有土山。又縣西南有馬陵。《志》云:「陵綿亘五十餘里,或曰即故河堤也。
汴水,在縣南。又東流入開封城南。今淤。或曰在中牟故城北。唐中和四年李克用等敗黃巢於陳州,巢自陳趣汴,至中牟,又自中牟逾汴而北,克用邀擊之於封丘,是也。
官渡水,在縣北中牟臺下。鴻溝自滎陽下分二渠,一爲官渡水是也。圃田澤在其南,又北則爲黃河。胡氏謂:「官渡即黃河也,故袁曹相距。沮授曰:「悠悠黃河,吾其濟乎!按袁紹敗後,幅巾渡河,則黃河在官渡北矣。
汜水,在縣南。東北入官渡水,今涸。杜佑曰:「此爲東汜水。《左傳》僖三十年晉及秦圍鄭,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蓋此水之南也。又襄九年晉會諸侯伐鄭,師於汜,蓋亦東汜云。
刁馬河,在縣東南。舊通汴河,宋元豐五年范子淵等開清汴渠,引洛入汴。既而汴水增漲,提舉司言:「京西四斗門,近京惟孔固斗門可以洩水入黃河。其孫賈斗門,雖可洩水入廣濟,然下尾窄狹,不能盡吞。惟於萬胜鎮舊減水河汴河北岸,修立斗門,淘舊河,創開生河一道,下合刁馬河,是也。今堙。
圃田澤,在縣西北七里。《周•職方》:「豫州藪曰圃田。《史記》:「魏公子無忌曰:「秦七攻魏,五入囿中,邊城盡援。劉伯莊曰:「囿,讀圃,即圃田澤,中多產麻黃,《詩》所謂東有甫草也。東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長城,東極官渡,高者可耕,窪者成匯。今爲澤者八,若東澤、西澤之類;爲陂者三十六,若大灰、小灰之類,其實一圃田澤耳。
五池溝,在縣西。亦曰五池口,今涸。曹魏嘉平二年司馬懿討王凌還,魏主使侍中韋誕勞軍於五池。宋張洎曰:「莨宕渠自滎陽五池口出,注爲鴻溝。是也。
王滿渡,在縣南。舊爲汴河所經津濟之處。唐中和四年李克用救汴州,自許州而北,追及黃巢於王滿渡,乘其半濟,奮擊,大敗之。《唐書》:「渡在中牟北。
萬胜鎮,在圃田澤之北。亦曰萬勝寨。唐長慶二年宣武軍亂,命韓充爲宣武帥。充自滑州入境,軍於萬勝。光啓三年秦宗權將盧瑭軍萬勝,夾汴口爲梁,以絕汴州運路,朱全忠襲取之。後唐同光四年帝幸關東,至萬胜鎮,聞李嗣源入汴,遂還。宋景德二年開封府言:「萬胜鎮先置斗門以減河水,今汴河分注濁水,入廣濟河,堙塞不利。帝以斗門本洩京索河,泛流入汴,不便壅塞,命高置斗門。胡氏曰:「萬胜鎮在中牟東,距大梁不過數十里。○白沙鎮,在縣東三十七里。《九域志》縣有白沙鎮,與祥符縣接界。
曲遇聚,在縣西。司馬彪《郡國志》:「中牟縣有曲遇聚,沛公破秦將楊熊於曲遇,熊走滎陽。又《世家》:「曹參自開封西擊楊熊,軍於曲遇。是也。曲,丘羽反;遇,音。○圃田驛,在今縣治東,明初置。

陽武縣,府西北九十里。北至衛輝府新鄉縣八十里。秦博浪沙地。漢置陽武縣,屬河南郡。晉屬滎陽郡。東魏屬廣武郡。北齊省。隋復置,屬鄭州。唐因之。五代時屬開封府。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五十四里。

博浪城,在縣東南五里,即張良令力士擊秦始皇處。司馬貞曰:「浚儀西北四十里有博浪城。建安五年袁紹與曹操相距於官渡,紹軍陽武,依沙追爲屯,東西數十里。沙追,或曰即博浪沙。○北埭城,《寰宇記》:「在縣北十里。其地又有南埭城。《左傳》襄五年楚伐陳,諸侯會於城埭以救之,即此二城也。杜預曰:「酸棗縣西南有埭城。
黃河,舊在縣北,今在縣南。自原武縣流入境,又東入封丘縣界。
白溝,在縣東南三里,又東南入封丘縣界。《水經注》:「濟水經陽武故城南,又東爲白馬淵,泉流爲白溝。或謂之白河。唐載初元年引汴水入白河,即此。今涸。
原武縣,府西北百二十里。西南至鄭州六十里,北至衛輝府獲嘉縣百里。漢縣,屬河南郡。晉省。後魏復置,屬滎陽郡。東魏改屬廣武郡。北齊縣省。隋置原陵縣,開皇十六年復曰原武。唐屬鄭州。宋熙寧中,省入陽武縣。元初,復置。金屬鄭州。元因之。明初,改屬開封府。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二十三里。
卷城,在縣西北七里。蘇秦說魏王曰:「北有捲、衍。秦昭襄王三十二年客卿胡傷攻魏卷,取之。又始皇二年キ公將卒攻卷。漢置縣,屬河南郡。建初二年帝幸偃師,東涉卷津。晉卷縣屬滎陽郡。後魏因之。北齊廢。《水經注》:「河水經卷縣北,又東至酸棗之延津,二邑皆河津之要也。
垣雍城,在縣西北五里。春秋時爲鄭地,亦曰衡雍。僖二十八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還至衡雍。又文八年魯公子遂會晉趙盾於衡雍。後爲垣雍。秦昭王四十八年韓獻垣雍以和。《戰國策》魏王曰秦許我以垣雍;魏公子無忌謂秦有鄭地,得垣雍,皆此也。城濮,見山東濮州。
安城,在縣東南二十里。《志》云:「周所置城。《史記•魏世家》:「昭王十三年秦拔我安城,兵至大梁而去。《括地志》原武有安城。《史記》:「信陵君謂魏安王,通韓上黨於共、寧,使道安成,出入賦之。謂此。明初置安城驛,正統中廢,改置廣武驛於滎澤縣。共,見衛輝府;寧,見懷慶府修武縣。
長城,在縣西北。徐廣曰:「滎陽卷縣有長城,經陽武到密,六國魏所築。《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龍賈帥師築長城於西邊。蓋是時長城猶在河西。其後河西屬秦,因改築長城於此。
黑陽山,在縣北二十里,連陽武縣界。黃河經其下。洪武二十四年河決於此。又正統十三年河決滎澤縣,東及黑陽山,由蒲經澶四百餘里,合黃河故道,北入會通河。蒲、澶,見北直長垣縣及開州。
黃河,在縣北二十二里。自滎澤流入縣界,達於開封城北。《水經注》:「河水東經卷縣北。春秋時,晉楚之戰,晉軍爭濟,舟中之指可掬;楚莊祀河,告成而還:「皆此處也。隋大業十三年李密攻東都,遣徐世績自原武濟河,取黎陽倉。
扈亭,在縣西北。《春秋》莊二十三年公會齊侯盟於扈。又文七年晉趙盾與宋、衛、齊、鄭、曹、許諸侯盟於扈。其後往往會盟於此,蓋其地在四方道里中也。《竹書》:「晉出公二十二年河絕於扈。又有武修亭,或以爲修魚也。《秦紀》:「惠文王后七年韓、魏、燕、齊率匈奴共攻秦,秦使樗里疾與戰於修魚。

封丘縣,府北七十里。北至北直滑縣一百四十里,東北至北直長垣縣六十里。古封父國。《左傳》賜封父之繁弱,是也。漢置封丘縣,屬陳留郡。後漢初平四年袁術屯封丘,曹操自鄄城引兵擊走之。晉屬陳留國。大興三年祖逖遣其將韓潛屯於此,既而石勒遣石虎引兵南侵,城封丘而還。後魏太平真君九年並酸棗,景明二年改,仍屬陳留郡。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滑州。唐屬汴州。宋屬開封府。金大定中,河水壞沒,遷治新城。元初,城復爲河所壞,乃因故城遺址,稍加修葺,遷治焉。明因之。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户四十三里。

黑山,在縣北五里。後漢初平四年袁術引軍屯於黑山,曹操斷術糧道,術敗走,即此。
黃河,在縣南五十里。舊時沁河自山西沁源縣來,由陽武入縣界於家店,河水挾沁東決漕運,爲害甚烈。弘治中,副使張鼐從於家店疏決故道,築堤以免氾濫之虞,至今賴之。
黃池,在縣西南七里。東西廣三里。《春秋》哀十三年公會晉侯吳子於黃池。薛瓚曰:「《國語》吳子掘深溝於商魯之間,以會晉公午於黃池,正此地也。杜預曰:「封丘,縣南有黃亭及濟水。《史記》:「韓昭侯二年宋取我黃池。又《魏世家》:「惠王十六年侵宋黃池,宋復取之。即此。
濮渠,在縣西南。首受[1111],東北流至縣,引以溉田,又東北流,入北直開州界。
翟溝,在縣南八里。即白溝也,音轉爲翟。西接黃河支流,引瀆東入,環帶縈紆,澄澈如鑑。一名滌渠,亦曰湛渠。孟康曰:「春秋時,宋敗長狄僑如於此,因名。自陽武縣流入,又東南經祥符縣境。今涸。
桐牢亭,在縣北二里。韋昭曰:「古蟲牢,鄭地也。《春秋》成五年公會晉侯,同盟於蟲牢。襄十八年楚侵鄭,至於蟲牢。定八年晉士鞅會成桓公侵鄭,圍蟲牢。今謂之桐渦。○長丘亭,在縣東。《左傳》:「宋敗狄於長丘。《史記》宋武公獲長狄僑如處也。
黃亭,杜預曰:「在縣南七里黃池之上。又南三里有云響亭。晉吳之會,諸侯雲集響應,共築此城,因名云響城。又有期城,在黃池旁,亦以諸侯相期於此而名。
中欒鎮,在縣南大河北岸。元人運道,以此爲中頓。明初,徐達下汴梁,駐軍中欒,然後率步騎入虎牢,既又規取河北,復自中欒渡河,下衛輝,是矣。縣西北一里又有周太祖營,相傳五代時郭威屯兵處。

延津縣,府西北九十里。東北至衛輝府胙城縣四十五里,西北至衛輝府新鄉縣七十里。本鄭之廩延。秦置酸棗縣。漢屬陳留郡。晉因之。後魏屬東郡。北齊併入南燕縣。隋開皇六年復析置酸棗縣,屬滑州。大業初,改屬滎陽郡。唐復屬滑州。五代梁開平元年屬開封府。宋政和七年改延津縣。金貞三年置延州。元至元九年復爲延津縣。今城周七里有奇,編户二十七里。

酸棗城,縣北十五里。本鄭之廩延邑。《左傳》隱元年鄭叔段侵鄭,至於廩延。亦曰酸棗。襄三十年鄭以伯有之亂,遊吉奔晉,駟帶追之,盟於酸棗。《戰國策》:「蘇秦曰:「魏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棗。《史記》:「魏文侯三十二年伐鄭,城酸棗,取鄭北而城之也。秦始皇五年使蒙驁攻魏,拔酸棗。漢縣治此。武帝封廣川惠王子晏爲侯邑。後漢中平末,關東共起義兵討董卓,兖州刺史劉岱等與曹操屯酸棗。《陳留志》:「城內有韓王故宮闕,疑戰國韓嘗都此。又縣東南二里有酸棗山,俗呼爲土山,黃河昔嘗繞其下。《邑志》云:「山在縣西南五里。後唐同光三年治酸棗遙堤,以御決河。周廣順二年河決酸棗,尋修塞之。
黃河,舊在縣北。成化十四年河決縣西之村,氾濫七十餘里。十五年徙流縣南,入封丘縣界。
濮水,在縣北。今涸。《水經注》:「濮水自酸棗首受河而東北注,經燕城南。蓋與封丘之濮渠異源而同流也。詳見山東濮州。燕城,見胙成縣。今黃河遷決,濮水絕流矣。
延津,杜預曰:「酸棗縣北有延津。《水經注》:「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津。後漢初平二年董卓入關,袁紹自河南還軍延津。建安五年曹操以袁紹攻白馬,引兵趣救。荀攸曰:「今兵少不敵,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以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從之。既敗紹軍,引還,紹渡河追至延津南。操勒兵,駐營南阪下,及戰,大破紹軍。晉咸和四年石勒破劉曜,途出於此,以河冰泮爲神靈之助,號靈昌津。《志》云:「唐衛州新鄉縣有延津關,蓋在延津北岸。曹操救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至延津,蓋在延津南岸。今詳見北直滑縣。
烏巢澤,在縣東南。《三國志》:「許攸謂曹操曰:「袁氏輜重,在故市烏巢。操遂出奇兵攻燒之,紹因此敗亡。今故市城在鄭州北。《水經注》:「濟瀆又東,經酸棗縣之烏巢澤。澤北有故亭。
香臺關,在縣西北。地名沙門鎮,有巡簡司。○廩延驛,在縣治東南。縣治西又有廩延遞運所。

蘭陽縣,府東北九十里。北至直隸長垣縣七十里,東北至直隸東明縣百二十里。漢東昏縣地,屬陳留郡。三國魏廢縣爲鎮。宋初,復置東明縣。金析東明六鄉置今縣,取其首鄉曰蘭陽,以名,屬曹州。元屬汴梁路。今城周五里,編户三十八里。

東昏城,縣東北二十里,故户牖鄉也。《春秋》哀十三年黃池之會,吳囚子服、景伯以還,及户牖,歸之。秦屬陽武縣。陳平,陽武户牖人也,漢因封爲户牖侯。後置東昏縣。相傳秦始皇東游至此,昏霧四塞,不能進,因名。有秦臺廢址存焉。《括地志》:「東昏鎮,在陳留東北九十里,即故縣地。宋乾德元年置東明縣。金以縣屬南京。後避河患,徙河北。今見直隸東明縣。○韓陵城,在縣東北五十里。《志》云:「元時徙縣治此。又縣東南八里有流渠城,舊亦爲縣治,以渠水所徑而名,日久漸塞。
濟陽城,縣東五十里。春秋宋地。戰國屬魏。蘇代曰:「決白馬之口,魏無黃、濟陽。《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濟陽。秦二世二年章邯等擊滅魏咎於濟陽。漢爲濟陽縣,屬陳留郡。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爲濟川王。應劭曰:「即濟陽縣也。昭帝元平初,昌邑王初徵至濟陽,求長鳴雞。又元帝永光三年立子康爲濟陽王。建昭五年徙王山陽,縣仍屬陳留。《後漢紀》:「光武生於濟陽宮,光明照室。蓋縣有武帝時東巡故宮。晉亦屬陳留國。劉宋元嘉五年徐州刺史王仲德攻魏濟陽及陳留。又後魏延和二年置徐州於此。皇興初,州廢。孝昌中,改屬陽夏郡。隋屬曹州。唐初省入冤句縣。武德四年復置濟陽縣,屬杞州。貞觀初復廢。宋爲濟陽鎮。冤句,見山東曹州。
白雲山,在縣西十里。山下有張良洞。山東南即張城山,周圍三里,厥勢如城。又縣東北二十里爲東岡頭,有岡頭鋪,達儀封縣十五里而近。
黃河,今在縣北十五里,又東入儀封縣境。舊《志》云:「縣北二十里有賈魯河,元賈魯所開。又三十里爲馬蹄河,舊名清河。秦始皇東遊,飲馬於此,因更名也。其下流俱入黃河,水勢洶湧。嘉靖間,特於縣東北十里開李景高河,以殺水勢。萬歷十七年河決李景高口,入睢、陳故道,尋塞。
巴河,縣南六里。自陳留縣流入,又東入儀封縣境。
趙皮寨,縣北十餘里。嘉靖五年河臣盛應期請疏趙皮寨支河,綿延數百里,以濟漕運。其地視河高數尺,功卒不集。

儀封縣,府東北百十五里。東至山東曹縣百二十里,北至北直東明縣百里。春秋時衛邑。漢爲東昏縣地。唐、宋爲考城縣地。金爲考城縣之通安堡。元置今縣,屬睢州。明初改今屬。城周八里有奇,編户二十一里。

儀封城,在縣北十七里。相傳儀封人請見孔子處。元於此置縣。明初圮於河,因遷今所。《一統志》:「儀城在蘭陽東北二十里,亦爲儀封鄉。
黃陵岡,縣東北五十里,接山東曹縣界。金末,蒙古圍汴,金主守緒以糧援俱絕,遂東巡,次黃陵岡,謀入開州,是也。亦曰黃陵渡。元末,察罕謀復汴梁,使舟師出汴東,略曹南,據黃陵渡,即此。詳見山東曹縣。又有青陵岡,在縣北十五里。
黃河,在縣北二十里。自蘭陽縣流入境,又東入睢州界。《志》云:「縣境有賈魯舊河,自黃陵岡南經曹縣梁進口,下通歸德丁家道口。弘治中,劉大夏嘗浚此以殺決河之勢。今廢。梁進口,亦曰梁靖口,由黃陵岡至梁靖口,凡八十餘里。
巴河,在縣南八里。自蘭陽縣流入界,東南經杞縣東北之烏岡,而達於睢州境。○黃渡湖,舊《志》:「在縣北固陽鄉,周圍六十餘里,蓋大河所溢也。

新鄭縣,府西南二百二十里。西南至禹州九十里,北至鄭州七十五里。古有熊地,黃帝都焉。周封黃帝后於此爲鄶國。春秋時爲鄭國,曰新鄭,以別於京兆之鄭也。戰國時,韓哀侯亦都之。秦爲潁川郡地。漢置新鄭縣,屬河南郡。晉省縣而城如故。永嘉末,滎陽太守李矩保聚於此。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鄭州。王世充置溱州。唐州廢,縣仍屬鄭州。宋因之。金、元屬鈞州。明時隆慶中,始改今屬。城周五里,編户二十九里。

鄭城,古鄭城,在縣西北。鄭武公始都此。《左傳》:「梓慎曰:「鄭,祝融之墟也。其城有渠門、皇門及阝門、師之樑等門。《春秋》桓十四年宋人以諸侯伐鄭,焚渠門,入及大逵。宣十二年楚克鄭,入其皇門。襄十年晉以諸侯之師伐鄭,門於阝門、師之樑及北門。二十六年楚伐鄭,門於師之梁。三十年鄭盟國人於師之梁之外,以子皙、伯有之亂也。昭七年公如楚,鄭伯勞於師之梁。又有墓門。襄三十年鄭伯有自墓門之瀆入。杜預曰:「墓門,鄭城門。又純門,或曰西門也。襄十八年楚伐鄭,門於純門。又時門,鄭南門也。昭十九年鄭大水,龍鬥於時門之外洧淵。又哀二十七年晉知伯伐鄭,入南里,門於桔秩之門。桔秩之門,蓋亦鄭南門矣。又有閨門。昭元年鄭爲遊楚之亂,大夫罕虎、公孫僑、公孫段、印段、遊吉、駟帶私盟於閨門之外,實薰隧。杜預曰:「閨門,鄭城門;薰隧,門外道名。或曰閨門,鄭內宮北門,如後世所謂復道云。
苑陵城,在縣東北三十八里。秦邑。漢初,樊噲攻苑陵,先登。後置苑陵縣,屬河南郡。晉屬滎陽郡。後魏屬陳留郡。東魏天平初,屬廣武郡。四年魏大都督宇文貴進據潁川,敗東魏兵,東魏將任祥退保苑陵。隋大業初,省苑陵入新鄭。唐初復置,屬洧州。貞觀初,廢。
華城,在縣東南三十里。亦曰華陽亭。古華國。史伯謂鄭桓公:「華,君之土也。赧王四十二年趙、魏伐韓華陽,秦昭王使白起救韓,敗魏軍於華陽之下,走芒卯,即此。《括地志》:「華陽城,在鄭州管城縣南四十里。
制城,在苑陵城東。《左傳》成十六年晉以諸侯之師伐鄭,諸侯之師次鄭西,遷於製田,即此。杜預曰:「苑陵縣東有製澤。又焦城,在苑陵東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孫壯伐鄭,圍焦城。
林鄉城,在縣東二十五里。杜預曰:「苑陵縣東南有林鄉,蓋鄭地。《左傳》宣元年諸侯會於林以伐鄭。又襄三十年衛襄公如楚,過鄭,鄭伯有廷勞於林。或謂之北林。《戰國策》:「蘇代曰:「兵困於林中。信陵君曰:「自林鄉軍以至於今,秦七攻魏。是也。又有白雁陂,在長社東北,林鄉西南。晉太和四年桓溫伐燕,前鋒鄧遐、朱序敗燕兵於林渚,即白雁陂矣。《宋志》:「許、鄭間有白雁溝,下流合於蔡河。
鬼山,今名具茨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氵┆水出焉。《山海經》:「大鬼之山,其陰多鐵。《班志》河南密縣有大鬼山,山蓋與密縣接界也。東魏主善見元像初,侯景攻廣州,聞魏救將至,別將盧勇請進觀形勢,以百騎敗魏軍於大隗山,廣州遂降。時州蓋治於襄城。亦曰大隗山。《唐志》:「元和八年陳州、許州大雨,大隗山摧,水流出,溺死者千餘人。即此。○大山,在縣西二十五里,一名自然山,黃水出焉。
陘山,在縣南三十里。《左傳》隱十一年周以陘田與鄭。僖四年齊伐楚,次於陘。《戰國策》:「蘇秦說韓曰:「南有陘山;說楚曰:「北有陘塞。又《史記》:「魏襄王十六年伐楚,敗之陘山。又秦攻陘,使人馳南陽之地。徐廣曰:「陘,山絕之名。今自陘山而西南達於襄、鄧,皆羣山綿亘,故昔以陘山爲南北之險塞。○函陵,在縣北十三里。《左傳》僖三十三年晉侯、秦伯圍鄭,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即此函陵也。
陰坂,在縣西。《水經注》:「洧水自劊城又東徑陰坂,北有梁焉。俗謂是濟爲參辰口。參、陰聲相近,傳呼謬耳。《左傳》襄九年鄭伐晉,濟於陰坂,次於陰口而還。杜預曰:「陰坂,洧津也。
溱水,在縣北。源出密縣境,一名澮水,東北流至縣界,與洧水合。《詩》:「溱與洧方渙渙兮。《國語》:「主鬼而食溱、洧。鬼,即大鬼山也。
洧水,在縣南。源出登封縣陽城山。《水經注》洧水出密縣西南馬嶺山,即陽城山也,經密縣而東流,入縣境,會溱水爲雙泊河,又東經長葛至西華縣,入潁水。《左傳》襄元年晉帥諸侯之師伐鄭,入其郛,敗其徒兵於洧上。又十一年諸侯圍鄭,觀兵於南門,西濟於濟隧。或曰濟隧,即洧隧之訛也。又襄二十六年楚伐鄭,涉於樂氏,門於師之梁。樂氏,亦洧津名。又有洧淵。昭十九年鄭大水,龍鬥於時門之外洧淵是也。
氵┆水,出縣西南大鬼山,南流經長葛縣西,又南至許州城北,又南至臨潁縣界而合潁水。
黃水,在城東南二十里。源出大山,下流與洧水合。《左傳》襄二十八年如楚,過鄭,鄭伯有廷勞於黃崖。杜預曰:「黃崖,以黃水而名。《水經注》:「黃水出大山之黃泉,東南流,經華城西。
棘澤,在縣東南。襄二十四年楚伐鄭,門於東門,次於棘澤。
瑣侯亭,在苑陵城西。亦曰瑣澤。《左傳》成十二年公會晉侯、衛侯於瑣澤。又襄十一年諸侯伐鄭,會於北林,師於向,右還次於瑣,是也。向,見尉氏縣。
韓王壘,在縣西南。相傳戰國時舊址。晉建興末,劉聰使劉暢攻滎陽太守李矩於新鄭,屯韓王故壘,相去七里,矩襲擊之,暢敗遁。今堙。○永新驛,在縣治西。又有新鄭遞運所。
附見
宣武衛,在府城內。洪武六年置,轄左、右、中、前、後五千户所。

陳州

陳州,府東南二百六十五里。東至南直亳州二百里,南至汝寧府二百里,西至許州二百一十里。

古庖犧氏所都,曰大昊之墟。周初封舜後媯滿於此,爲陳國。楚滅陳,項襄王自郢徙此。秦屬潁川郡陳勝於此自立爲張楚。漢置淮陽國高帝十一年置,治陳縣。世祖建武初,封更始爲淮陽王。後漢章和二年改爲陳國。晉咸寧中,屬梁國,惠帝復分立陳郡。宋、魏因之。東魏天平二年置北揚州俱治項縣。北齊改爲信州以百姓守信不附侯景,故名。後周改曰陳州。隋廢陳郡改縣曰宛丘。大業初,改州爲淮陽郡。唐復爲陳州,亦曰淮陽郡貞元中,忠武節度治此。五代晉開運二年置鎮安軍,周因之。宋仍曰陳州。宣和初,升爲淮寧府《寰宇記》:「陳州城枕蔡水,周回三十里。金復爲陳州。元因之。明初以附郭宛丘縣省入編户六十二里,領縣四。今仍舊。
州控蔡、潁之郊,綰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順流東指,此其經營之所也。漢賈誼欲以淮陽禁吳楚。魏司馬懿以陳、許圖東南。唐以淮西多故,特置重鎮於此,與汴洛相爲唇齒。中和、光啓之間,黃巢、秦宗權亟攻陳州,而卒不能陷也。又其地原隰沃衍,水流津通。汲黯守淮陽,益修陂塘以溉民田。賈逵爲豫州刺史,通運渠二百餘里。鄧艾又爲廣漕渠,屯田積穀於陳、潁間。誠有意於富強,前軌詎不足問歟詳見前大川潁水!
宛丘廢縣,今州治。漢置陳縣,爲淮陽國治。後漢爲陳國治。晉初屬梁國。劉宋併入項縣,爲陳郡治。隋改置宛丘縣,爲陳州治。唐、宋因之。明初省。今州城周七里有奇。
長平城,州西六十里。秦始皇六年蒙驁攻魏,拔長平。漢置縣,屬汝南郡。武帝封衛青爲侯邑。後漢屬陳國。晉屬梁國。興寧初,燕慕容塵攻陳留太守袁披於長平。後魏真君七年併入扶溝,後復,仍屬陳郡。北齊省。今爲長平鄉。杜預曰:「長平東南有辰亭。《春秋》宣十一年楚子、陳侯、鄭伯盟於辰陵,即此。《志》云:「長平城,在今西華縣東南十八里。
臨蔡城,州東北三十里。隋開皇初,析宛丘縣置。大業初廢。又新平廢縣,亦在州東北,唐初置,屬陳州。貞觀初廢。
犖城,在州西北。王隱曰:「犖北有谷水。《春秋》僖元年公會齊、宋、鄭、曹及邾人於檉。杜預曰:「陳縣西北有檉城。檉,即犖也。谷水上承澇陂,亦曰勞城。又有華城,在犖城南,謂之東華城。《水經注》:「州城南郭內有一城,曰淮陽城,子產所置,高帝因以名侯國。
宛丘,在州城南三里,高二丈。《爾雅》:「陳有宛丘,《詩》所稱宛丘之上、宛丘之下者也。又州城內東北隅有池,即《詩》所謂東門之池者。○硯丘,在州東南四十里,高五丈。相傳楚王滅陳,於此宴會,因名宴丘,訛爲硯丘。
杏岡,在州西北。元至元三年亂民焚陳州,屯於杏岡,即此。
潁水,在州南五十里。源出登封縣陽乾山,流經禹州、臨潁、襄城、許州及西華、商水而達州界,下流至鳳陽府壽州西北入於淮。詳見大川潁水。
黃河,《志》云:「在州南三十里,西接汴水,東至項城,合潁以至於淮。蓋嘉靖中黃河南決之道也。今涸。
百尺溝,在城東,本沙水也。《水經注》:「沙水自鄢陵城西北,經州東而爲百尺溝,溝水東南流,谷水自陳城南注之。其水上承澇陂,陂在陳城西北。百尺溝東南流注潁,謂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曹魏嘉平三年王凌謀舉兵壽春,討司馬懿。懿發軍襲凌,自水道掩至百尺曷,是矣。亦名八丈溝。《宋會要》:「熙寧二年遣大理丞陳世修經度陳潁州八丈溝故迹。初,世修言:「陳州項城縣界蔡河東岸,有八丈溝,或斷或續,迤邐東去,由潁及壽,綿亘三百五十餘里,乞因故道浚治,興復大江、次河、射虎、流龍、百尺等陂塘,灌溉數百里內,復爲稻田。王安石以蔡河今賴以通漕,不能如鄧艾時並水東下,功未可就。乃詔先行相度,議遂阻。元四年知陳州胡宗愈言:「本州地勢卑下,夏秋之間,許、蔡、汝、鄧、西京及開封諸處大雨,則諸河之水並由陳州沙河、蔡水同入潁河,不能容受,故境內瀦爲陂澤。今沙河合入潁河處,有古八丈溝可以開浚,分決蔡河之水,自爲一支由潁、壽界直入於淮,則沙河之水雖甚洶湧,不能壅遏矣。詔可。功既成,謂之新河。政和初,知陳州霍端友又言:「陳地污下,久雨則積潦害稼。比疏新河八百里,而去淮尚遠,水不時洩。請益開二百里,起西葉,循宛丘,入項城,以達於淮。從之。今皆湮廢。
陳陀溝,在州北十里。世傳陳公子陀所開。上承安仁溝,流入州郭。又城西南十五里有五梁溝。溝上承洧水,東流入谷水。溝有五橋,因名。其水會處有籠口之稱。今與賈侯陳陀溝合爲城濠。
賈侯渠,在城西。《水經注》:「後漢賈逵爲豫州刺史所開運渠也。或謂之淮陽渠。又州南有廣漕渠,《水經注》以爲鄧艾所開。又翟王渠,在州東。唐趙翊爲忠武節度使,按鄧艾故迹,決翟王渠,溉稻以利農,是也。今皆堙廢。
厄臺,在州城南,本弩臺也。《後漢書》:「陳敬王魯孫寵善弩射,黃巾賊起,出軍都亭,國人畏服不敢叛。此其弩臺。唐開元中,移孔子廟於臺上,俗謂之厄臺,以孔子在陳絕糧也。又西二十里有貯糧臺,相傳漢高祖築,北臨蔡水。
故陽里,在州北。唐中和四年黃巢攻陳州,李克用會諸道軍擊之。巢兵屢敗,退屯故陽里,陳州之圍始解。
固陵聚,州西北四十三里。漢王追項羽於固陵,韓信、彭越之兵不會,即此聚也。
思陵戍,在州西北二十里。劉宋元嘉三年謝晦以荊州叛,魏遣將王慧龍援之,拔思陵戍,進圍項城,聞晦敗,乃退。

商水縣,州西南九十里。西北至西華縣九十里,南至汝寧府上蔡縣八十里。漢汝陽縣地,屬汝南郡。隋開皇十六年置溵水縣,屬陳州。唐建中二年隸溵州。興元初,仍隸陳州。宋改商水縣。元末,徙治南頓縣。今因之。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十四里。

溵水舊城,在縣西三十里。隋置縣,屬陳州。唐貞元十五年詔夏州帥韓全義統諸道軍討淮西叛帥吳少誠,全義屢敗,退保溵水。少誠進兵迫之,遂走陳州。元和十二年淮西兵寇溵水鎮,殺三將,焚芻栗而去。廣明初,黃巢掠淮南,迤邐渡淮。詔河南諸道發兵屯溵水以拒之。中和三年黃巢攻陳州,悉衆屯溵水,既而感化帥時溥赴援,亦軍於溵水。皆此處。
南頓城即今縣治。春秋時頓子國。或曰古頓城,在今縣北三十里。應劭曰:「頓子迫於陳而奔楚,自頓南徙,故曰南頓。《史記》:「楚昭王二十一年滅頓。漢置縣,屬汝南郡。光武父欽嘗令此。後漢亦曰南頓縣。建武十九年幸南頓。曹魏正元二年丘儉討司馬師,舉兵壽春,渡淮,西據項。王基言於司馬師曰:「南頓有大邸閣,計足軍人四十日糧,宜速進據之,保堅城,因積穀。先人有奪人之心,此平賊之要也。師猶豫,基曰:「彼得亦利,我得亦利者,是爲爭地,南頓是也。遂進據之,卒敗儉。晉初仍屬汝南郡。惠帝時,置南頓郡。永嘉五年石勒攻殺新蔡王確於南頓,進拔許昌。劉宋、後魏皆曰南頓郡。梁大通二年豫州刺史夏侯圍魏南頓,攻陳、項,魏源子恭拒卻之。大同初,元慶和攻東魏南頓,爲豫州刺史堯雄所破。北齊郡廢,改縣曰和城,屬信州。隋屬陳州。大業初,復爲南頓縣。唐初省入項城縣。證聖初,復析置光武縣,以縣有光武鄉也。景云初,復曰南頓,仍屬陳州。後因之。元末改置商水縣於此。○和城廢縣,在縣西。晉南渡後,置縣,屬南頓郡,劉宋、後魏因之。北齊廢入南頓縣,而改南頓爲和城。
汝陽城,在縣西北。漢曰女陽縣,屬汝南郡。後漢曰汝陽。永元二年封竇景爲汝陽侯。曹魏正元二年司馬師擊丘儉於項城,師屯汝陽,即此。東晉置汝陽郡。後魏因之。後齊郡廢。隋並廢縣入溵水。
博陽城,縣東北四十里。漢縣,屬汝南郡。宣帝封丙吉爲侯邑。王莽更名樂嘉。東漢廢。魏正元中,兖州刺史鄧艾擊丘儉於項城,進至樂嘉,作浮橋於潁水上,以待司馬師。師遂自汝陽潛兵就艾於樂嘉,是也。《志》云:「今縣北有鄧城,蓋鄧艾屯田時所築。
扶蘇城,縣東南十二里。陳涉起兵,自稱公子扶蘇,從人望也。隋末,越王侗因於此置扶蘇縣。唐武德初,廢。貞元末,刺史曲環夾河築月城以備李希烈,在縣東北二十里,與扶蘇城相對,互爲犄角。
廣利原,在故溵水縣南。唐貞元十六年夏州帥韓全義爲招討使,將諸道兵,與淮西叛帥吳少誠戰於此,軍潰,退保五樓。
潁水,在城北三十里。《水經注》:「潁水過汝陽縣北,又東南過南頓縣,潁水注之,是也。
濦水,在縣北。亦曰大濦水。自許州郾城縣流入境,至縣東二十里而合潁水。上有濦橋。丘儉軍項城,王基請司馬師速據南頓,累請乃聽,進據濦水,既而師亦次於濦橋。濦,即溵也。○水,《志》云:「出縣西召陵岡,流經項城縣界,或謂之谷水,下流合於潁水。
北池湖,志》云:「在縣北十五里,匯上游諸水而成,方四十里。又東合於潁水。○驛馬溝,在縣西南十里。相傳孫叔敖所鑿,以溝水湍急而名。屈曲六十里,入於潁水。
時曲,在縣西南五十里。唐元和十年李光顏敗淮西兵於時曲。胡三省曰:「即洄曲也。溵水於此洄曲,故名。洄曲,今見郾城縣。
凌雲柵,在故溵水縣西南,當郾城之東北。唐元和中,蔡人立柵於此,以凌雲爲名。其旁又有石、越等柵。元和十一年李光顏等屢破淮西兵於凌雲柵,尋拔之;又進拔石、越二柵。
章華臺,在縣西北三里。楚襄王保陳時所築。又乾溪臺,亦在縣西北三里。相傳即楚靈王所築。又有叢臺,在縣北二十里。《陳州圖經》:「故楚時有嘉禾叢生,故名。
五樓,在故溵水縣西南。唐貞元十六年韓全義爲淮西兵所敗,退保於此;既而淮西復進攻之,全義敗保溵水。

西華縣,州西北九十里。北至府二百里,南至汝寧府上蔡縣百十里。漢縣,屬汝南郡。光武封鄧晨爲侯國。光和末,皇甫嵩破黃巾賊彭脫於西華。晉初省。永康元年復置,屬潁川郡。宋、魏屬陳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爲鴻溝縣。大業初,復曰西華,屬淮陽郡。唐武德元年改箕城縣。貞觀初省。長壽初,復置,改曰武城。神龍初,復曰箕城。景云初,又改爲西華,仍屬陳州。宋因之。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二十六里。

媧城,在縣西,女媧氏所都也。城側有陂。魏鄧艾營稻陂,時柳舒爲陂長,後人因目爲柳城。《志》云:「今縣東北十五里有北柳城,縣東南三十里有南柳城,皆以柳舒而名。
閻倉城,在縣東北。《左傳》昭二十年宋華向之亂,公子城、公孫忌出奔鄭,其徒與華氏戰於鬼閻。杜預曰:「長平西北有閻亭,曹魏築城置倉於此,因改今名。又夏亭城,在縣境。《寰宇記》:「城在縣西南三十里,春秋時陳大夫夏禦叔之封邑。
潁水,在縣城北。東南流,入陳州界,洧水自扶溝縣東南流合焉。○鄧門陂,在縣西。唐神龍中,縣令張余慶因廢陂復開,引潁水溉田。蓋以鄧艾故址而名。
常社關,縣南六十里。有巡簡司。又有涼馬臺,在縣西北十里,相傳鄧艾所築。

項城縣,州東南九十里。東至江南太和縣百二十里,東北至歸德府鹿邑縣百三十里。古項子國。漢置項縣,屬汝南郡。晉屬陳國,後屬梁國。劉宋爲陳郡治。魏因之。東魏置北揚州及丹陽郡秣陵縣。梁太清初,改置殷州。北齊爲信州治。後周爲陳州治。隋始改爲項城縣,屬陳州。唐武德四年置沈州於此。貞觀初,州廢,縣屬陳州。宋因之。元初省入商水縣,後復置。城周七里有奇,今編户七里。

秣陵廢縣,即今縣治。春秋時爲項國。僖十七年滅項,是也。後爲楚地。項氏世爲楚將,封於項,即此。漢爲項縣治。曹魏因之。正元二年丘儉等起兵討司馬師,西至項。甘露二年司馬昭奉車駕擊諸葛誕於壽春,至項。晉咸寧五年伐吳,以賈充節度諸軍;荊州平,命充自襄陽移屯項。尋爲豫州治。大元八年苻秦大舉入寇,堅髮長安,至項城。義熙十二年劉裕伐秦,前鋒檀道濟入秦境,秦徐州刺史姚掌以項城降。宋永初三年魏將叔孫建自平原濟河,徇青、兖,豫州刺史劉粹遣高道瑾據項城。景平元年魏人來寇,劉粹復遣將姚聳夫助守項城。元嘉二十七年魏復南寇,拔項城。泰始三年魏拓跋石自懸瓠攻汝陰,不克,退屯陳、項。時陳郡治項城也。梁大同初,元慶和攻東魏城父,高歡遣高敖曹拒之於項。太清初,侯景以北揚州歸梁,改爲殷州,命羊思达爲刺史。明年,景爲東魏所敗,思达棄項城走還。《隋志》:「項城縣,東魏置揚州,兼置丹陽郡及秣陵縣。開皇初,郡廢,改秣陵爲項城縣。十六年又分置沈州於此。大業初,州廢。唐仍屬陳州。中和三年陳州刺史趙襲擊黃巢將孟楷於項城,擒斬之,是也。
公路城,在縣東潁水側。袁術所築,故以術字名城。又縣北一里有互鄉城。《志》云:「即《論語》所謂互鄉難與言者。亦曰合鄉。唐中和四年蔡州賊秦宗權攻朱全忠於宣武,天平帥朱救之,敗宗權於合鄉,即此。
潁水,在縣東。自陳州流入,又東入沈丘縣界。
溵水,在縣西七十里,接商水縣界,即合潁之口也。唐元和十一年置淮潁轉運使,揚子院米自淮陰溯淮入潁,至項城入溵,輸於郾城,以饋討淮西諸軍,即此處也。
項關,在縣西北五十里。晉永嘉五年劉聰遣王彌、劉曜等陷洛陽,彌與曜有隙,自洛陽東屯項關,是也。今名南頓關,有巡司。
丁村集,在縣東三十里。又東四十里有直溝,俗名前河,至鳳陽潁州水路二百二十里。正德中,賊劉六、劉七等嘗出沒於此。
光武臺,在縣西北二十里。光武幸南頓時所築。《志》云:「縣南四十七里有秦丘,苻堅南侵時嘗屯此,因名。

沈丘縣,州東南百十里。東至南直潁州百二十里,北至南直太和縣八十里。古沈子國。《春秋》定四年蔡人滅沈。漢爲寢縣地。隋末,置沈州及沈丘縣於此。唐初州廢,以縣屬潁州,尋省。神龍初,復置沈丘縣,仍屬潁州。宋因之。元末,察罕敗汝陰賊於此。明初,縣廢。弘治十年復置。城周三里,編户六里。

養城,在縣東北。春秋時楚邑。昭三十年吳二公子掩餘、燭庸奔楚,楚使居養,取城父胡田以與之。蓋其地近今亳、潁二州界。又磚城,在縣東北四十五里,魏鄧艾屯田置戍處也。今城址猶存。
武丘,在縣東六十里。本名丘頭。《水經注》:「丘頭南枕潁水。魏嘉平三年司馬懿擊王凌於壽春,至丘頭,凌面縛請降,因稱武丘。甘露二年諸葛誕據壽春討司馬昭,昭督諸軍進屯丘頭。胡氏云:「是役也,昭改丘頭爲武丘,以旌武功云。又太和五年桓溫攻叛將袁瑾於壽春,慕容燕遣兵救瑾,溫遣竺瑤破燕兵於武丘,即此。
沈丘,在縣南百步。或曰即寢丘也。楚昭王封孫叔敖子於寢丘;秦始皇二十二年蒙恬破楚,軍於寢丘:「皆此地云。
潁水,在縣城東北五里,流入江南潁州界。《志》云:「縣西南十里有小汝河,自汝水分流,經縣北入於潁水。○流鞍河,在縣東北二十里。《志》云:「自項城縣西接百尺溝,經縣境,至南直潁州西二十里而入於潁河。
界首關,縣東五十里。今有巡司。又沈亭,在縣東五里,舊臨潁水。亭南有阜陽城,今郵亭也。其旁又有青陽館,相傳漢光武嘗駐蹕於此。○乳香臺,在縣東五十里。《志》云:「潁水自項城縣趙家渡流入境,又東經乳香臺下。
附見
陳州衛,在州城內。洪武初置,轄左、右、中、前、後五千户所。

許州 编辑

許州,府西南二百二十里,西至河南府三百三十里,南至汝寧府二百六十里,北至鄭州二百八十里。

春秋時許國。戰國爲韓、魏二國境。秦屬潁川郡治陽翟縣。漢初爲韓國地,尋屬潁川郡。東漢末,獻帝都許,魏、晉因徙潁川郡來治《晉志》:「潁川郡,治許昌。後魏因之。東魏天平初,置潁州徙潁川郡治長社,又置許昌郡治許昌,皆屬之。武定七年改曰鄭州移治潁陰。後周曰許州。隋初,廢潁川郡。大業初,復改許州爲潁川郡。唐復曰許州,亦爲潁川郡元和中,爲忠武軍治。五代梁爲匡國軍治,唐復曰忠武軍。宋仍曰許州亦爲忠武軍許昌郡。元豐三年升爲潁昌府。金復爲許州昌武軍。元亦曰許州,屬河南路。明初改今屬,以州治長社縣省入編户四十八里,領縣四。今仍之。
州西控汝、洛,東引淮、泗;舟車輻集,轉輸易通;原野寬平,耕屯有賴。曹操挾天子於此,北並幽、冀,南抗吳、蜀。說者曰:「自天下而言,河南爲適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許州又適中之地也。北限大河,魯無潰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鄧,實包淮、漢之防。許亦形勝之區矣。豈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稱地利乎《宋史•志》:「許州長社,繞州郭有堤塘百八十里,唐節度使高立以溉田?
長社廢縣,今州治。漢潁陰縣地,屬潁川郡。東魏武定七年移潁州及潁川郡治潁陰,改曰鄭州,復置長社縣爲州郡治。高齊以潁陰縣併入。隋開皇初,改縣曰潁川,仍爲許州治。唐復曰長社。自唐以後,許州皆治此。明初,省縣入州。今州城周九里有奇,有門四。
許昌城,在州東三十里。周時爲許國。秦許縣,屬潁川郡。陳勝將伍逢軍於此,章邯擊破之。漢仍曰許縣。後漢章帝封馬光爲侯邑。建安元年獻帝都此。曹丕黃初二年改曰許昌,爲五都之一,歲嘗臨幸。每伐吳,命司馬懿留鎮於此。明帝睿太和六年如許昌,治許昌宮,起景福、承光等殿,後亦數臨駐焉。晉爲潁川郡治。永嘉末,屢爲石勒所攻陷,既而荀組建行臺於此。大興初,勒遣兵逼許昌,組南走。大寧三年許昌沒於石勒。永和七年始歸於晉。明年,降將張遇復以許昌叛歸苻秦,尋復克之。既又沒於燕,秦滅燕,屬於秦。太元九年復歸於晉。隆安中,陷於姚秦。義熙十二年劉裕伐秦,前鋒檀道濟克秦許昌,獲潁川太守姚垣。宋景平初,爲魏所陷,潁川太守李元德復襲取之。既而魏將周幾復陷許昌,毀其城以立封疆而還。泰始四年豫州刺史劉π敗魏兵於許昌。東魏天平初,始分潁川置許昌郡。北齊郡廢。隋屬許州。唐因之。五代唐諱昌,改曰許田縣。宋熙寧四年省入長社,爲許田鎮。
濦疆城,在州西南。漢縣,屬汝南郡。光武封堅鐔爲侯邑。晉省。隋開皇十六年置陶城縣。大業初,復爲濦疆縣,屬潁川郡。唐初屬許州,貞觀初廢。
洧倉城,在許昌故城東。即洧水之邸閣也。《水經注》:「洧水過長社縣,分一支東流過許昌,又東入汶倉城內。俗以洧水爲汶水,故亦曰汶倉。東漢建安中,棗祗建議屯田,募人屯許下,得谷百萬斛,此其倉城也。晉永嘉末,石勒敗東海王越將何倫於此,宗室四十八王皆沒於勒。○魯城,在州西南。《左傳》隱八年鄭請以泰山之礻方易許田而祀周公。後置邑於此,因曰魯城。其旁又有剛城,或曰秦封蔡澤爲剛城君,即此。
潁陽廢州,在州西南。本秦邑。沛公南攻潁陽,屠之。漢置潁陽縣,屬潁川郡。後漢章帝封馬防爲侯邑,建初八年幸潁陽,是也。晉省。章懷太子曰:「潁陽故城,在今許州。
潁水,在州西四十里。《郡國志》:「潁水下流合洧水,亦兼洧之稱。水上有誡橋。晉永和八年謝尚等攻叛將張遇於許昌,苻健使苻雄等救之。尚與戰於潁水之誡橋,敗績。《地記》許昌有誡橋。
潁水,在州北二里。自長葛縣流入,又南經臨潁縣而合於潁。一名魯固河,又名清流河。又州西七里又有石梁河,自禹州流入境,東南入臨潁縣界,亦合於潁水。
濁澤,在州西。《水經注》:「皇陂水出胡城西北。胡城,潁陰之狐人亭也,亦曰胡宗鄉。皇陂,古長社之濁澤。《史記》:「齊田和會諸侯於濁澤,求爲諸侯。又齊威王敗魏於濁澤,圍魏,魏請獻觀以和。《韓世家》:「宣惠王十六年秦敗我修魚,虜將申差於濁澤。晉永康二年趙王倫篡位,王盛等聚衆於濁澤,謀討倫,爲倫將管襲所敗,即此。觀,今山東觀城縣。
東湖,在州東二十五里。湖本二合爲一,潁水經其中,多菱芡魚蝦之利。元時設提領官,主辦歲課。
岸亭,在州西北二十八里。亦曰岸門,今名長武亭。《括地志》:「戰國時,秦人敗韓於岸門,即此處也。似悞。○石固鎮,在州西北五十里,西通密縣諸山,商賈輳集於此。又許州驛,在州治西南,明初置。

臨潁縣,州南六十里。西南至襄城縣六十里,東南至郾城縣六十里。漢縣,屬潁川郡,以在潁水之上,故名。晉及後魏因之。隋屬許州。唐建中二年屬溵州。貞元初,仍屬許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二十四里。

臨潁故城,在今縣西北十五里。孔穎達曰:「鄭莊公遷其母於城潁,即臨潁也。漢縣亦治此。宋白曰:「隋大業四年移縣理臨潁皐,實岡阜也,即今治矣。《郡國志》:「臨潁皐,東南長五十里,名曰龍牌岡。《嵩高記》:「嵩山東南三百里有龍牌,沃壤可居,今縣治據其上。貞元十四年淮西吳少誠遣兵略臨潁,陳、許留後上官氵兌遣軍趣救,敗沒。少誠遂圍許州。元和十年陳許帥李光顏敗淮西兵於臨潁,又敗之於南頓。
繁昌城,在縣西北三十里。舊曰繁陽亭。漢獻帝延康元年曹丕南巡,至潁川潁陰縣,築壇於曲蠡之繁陽亭,受禪,改亭爲繁昌縣,屬汝南郡。晉屬襄城郡。後魏因之。隋屬許州。唐貞觀初,省入臨潁。宋爲繁城鎮。《述徵記》:「繁昌,在許南七十里,有臺高七丈,方五十步;南有臺,高二丈,方三十步,即魏受終壇。又有城皐亭,在舊繁昌縣界。《左傳》定四年諸侯盟於皐鼬。杜預曰:「繁昌縣東南城皐亭是也。
大陵城,在縣北三十里。縣東三十里又有黃連城。相傳皆曹魏時所築。○豢龍城,《郡國志》:「在縣西四十里。《水經注》:「潁水東過豢龍城,即古豢龍氏之邑,城西有拒陵岡。又《城塚記》:「縣東北有商城,商高宗巡狩時所築。
潁水,在縣城西,自襄城縣界流入。《水經注》:「潁水至臨潁,小濦水注之,又東過西華縣北,又南過汝陽縣北,又東南過南頓縣北,大濦水從西來注之。○氵┆水,在縣北,自許州南流至縣,合於潁。宋時分流,自鄢陵、扶溝合於蔡水。
小溵水,在縣西南。以郾城南有大溵水也。東流合於潁水。唐貞元十五年諸道軍討淮西吳少誠,潰於小溵水。元和十年李光顏等敗淮西兵於小溵水。又十二年諸鎮討淮西,夾溵水而軍,無敢渡者。陳許將王沛先渡,據要地爲城,於是諸軍皆渡,敗賊於郾城。又中和四年朱全忠擊秦宗權,敗之於溵水,即小溵水也。《水經注》:「小溵水自潁分支,復入潁水。又毖水,在縣西十里,或曰小溵水之支流也。唐元和十年李光顏及吳元濟戰於臨潁,敗之於毖水上。
棗祗河,在縣北二十里,潁河之支流也。曹魏初,棗祗募民屯田許下,引流以溉,得谷數百萬斛,後人因以名河。或謂之棗村河。○泥河,在縣西南四十里,一名瑪瑙河,自襄城界流入。又有石梁河,在縣北三十里,自許州界流入。舊俱入潁,今溷流而東南注於決河。
灌溝,在縣西二十里。北接潁水,南接泥河。南北二口,俱有陡門,亦曹魏時引水溉田處。
尚書臺,在縣東南四十里。漢馬融嘗讀書其上,因名。唐高宗於此閱武,更名講武臺。
小商橋,在縣南小溵水上。宋紹興十年岳飛大敗金人於郾城,兀術次於臨潁,飛將楊再興遇之於小商橋,驟與戰,敗之。○臨潁驛,在今縣治西,明初置。

襄城縣,在州西南九十里。北至禹州七十里,西至汝州之郟縣六十里,西南至裕州葉縣六十里。春秋鄭汜地。漢置襄城縣,屬潁川郡。晉泰始二年置襄城郡。後魏永安中,以襄城郡屬廣州。武定中,徙廣州治襄城。周又改爲汝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唐初,復置汝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許州。開元四年改屬仙州,尋復舊。天寶七載,又改屬臨汝郡。乾元初,仍屬汝州。宋因之。金屬許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三十二里。

汜城,在今縣城南。春秋鄭汜地,謂之南汜。《左傳》僖二十四年王適鄭,處汜。成七年楚子重伐鄭,師於汜。又襄二十六年楚伐鄭,涉於汜而歸。杜預曰:「於汜城下涉汝水南歸也。又昭五年楚子使令尹子盪如晉逆女,過鄭,鄭伯勞諸汜。《史記》:「晉成公十五年伐鄭,取汜。後屬魏。以周襄王避狄難,出居此,故謂之襄城。魏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後屬楚。懷王二十九年秦取楚襄城。秦爲襄城縣,屬潁川郡。二世二年項梁使項羽別攻襄城,是也。漢亦置縣於此。晉爲襄城郡治。後魏兼置廣州。東魏天平十三年入於西魏,尋復取之。明年,西魏將趙剛復拔廣州,旋棄不守。武定五年侯景以河南州郡歸西魏,西魏荊州刺史王思政引兵屯襄城,欲以長社爲行臺,崔猷曰:「襄城控帶京洛,實當今要地,如有動靜,易相應接。潁川既臨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賊若潛來,徑至城下。莫若頓兵襄城,爲行臺之所;潁川置州,遣良將鎮守,則表里膠固,人心易安。思政不從,卒致覆敗。唐建中四年淮西叛帥李希烈作亂,進據許州。官軍進討,相持於襄城,尋以糧盡引還,襄城陷而賊勢益熾。蓋縣爲控扼要地也。
汾丘城,在縣東北。《左傳》襄十七年楚伐鄭,治兵於汾。《戰國策》:「楚北有汾陘之塞。《史記》:「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韓汾陘,拔之。蓋與新鄭陘山俱爲南北隘道,楚嘗於此爲塞以御北方。
西不羹城,在縣東南,楚別都也。《左傳》昭十一年楚大城陳、蔡不羹。羹,音郎。不羹有二,此其一也。又縣東北有襄亭。漢光武徇襄城,傅俊以亭長出迎,拜爲校尉,即此處。○論城,在縣東北,魏武行營也。中有論事臺。《志》曰:「縣北四十里有閻寨,即古閻鄉,舊傳周襄王屯戍之所。又五里爲鄭莊公城。《春秋》楚伐鄭,莊公出師境上,與楚相拒處。
首山,在縣南五里。《史記》:「申公曰:「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國,皆黃帝所遊。首山其一也。或以爲即此山。首山者,縣西諸山,迤邐直接嵩、華,而實起於此,故名。山上有聖泉。又紫雲山,在縣西南二十里,上有廟塔,俗呼半截塔,乃襄、郟二縣之界。
白草原,在縣東二十五里。唐元和十二年裴度督徵淮西,軍行過白草原,淮西以輕騎要度,鎮將曹華擊卻之。
潁水,在縣東北。一名渚河。東入臨潁縣界。又瑪瑙河,在縣北二十里,東北流,達臨潁縣而入潁水。
汝河,在縣南。自南陽裕州之葉縣流入。有河堰在汝河之南,壘石爲岸,長五里,勢甚險峻,汲者若梯而達。又東達郾城縣境,而入汝寧府上蔡縣界。○蛟龍池,在縣北七十里,祝穆以爲鄭之洧淵也。
潁橋鎮,在縣北十五里。唐建中四年哥舒曜討李希烈,自襄城進兵至潁橋,遇大雨,還保襄城,即此。○襄城驛,在縣治西,襄城遞運所亦置於此。

郾城縣,州南百二十里。東至陳州商水縣百十里,南至汝寧府西平縣六十里。古郾子國。漢置郾縣,屬潁川郡。晉因之。後魏置潁川郡於此。北齊改置臨潁郡。隋郡廢,改縣曰郾城。開皇十六年置道州,尋廢道州,以縣屬許州。唐初復置道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豫州。建中二年於縣置溵州,尋廢,縣仍屬許州。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户二十五里。

溵州城,今縣治。古郾國。戰國屬魏。《史記》:「楚昭陽伐魏,取郾。漢爲郾縣,更始封尹尊爲郾王。建武二年賈復擊郾,尊降。唐建中二年置溵州治焉,兼領臨潁及陳州之溵水縣。《舊唐書》:「郾城本治溵水南。開元十一年因大水,移治溵水北。元和十二年平淮、蔡,高承簡爲溵州刺史,開屯田,列防庸,瀕溵綿地二百里無復水患,皆爲腴田。長慶元年州廢。○司州城,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記》:「劉宋元嘉中,改汝南爲司州,蓋治於此。隋開皇十六年置道州治焉。《志》云:「今縣西南五里又有道州城。
召陵城,縣東四十五里。《春秋》僖四年齊楚盟於召陵。昭十四年楚子使屈罷簡東國之兵於召陵。定四年諸侯會於召陵,謀伐楚也。《史記》:「秦惠王后十四年伐楚,取召陵。漢置縣,屬汝南郡。東漢光和末,黃巾賊敗汝南太守趙謙於召陵。晉屬潁川郡。劉宋永初三年魏人南侵,司州刺史毛德祖遣長社令王法政戍邵陵,是也。及景平中,許昌既失,乃徙潁川郡治召陵。後魏因之。齊改郡曰臨潁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並廢召陵入郾城。又有陘亭在其南,傳齊伐楚次於陘,即此。
鄧襄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亦曰鄧城。《春秋》桓二年蔡侯、鄭伯會於鄧。又昭十三年楚蔡公子乾子盟於鄧。戰國時,楚懷王伐秦,敗於藍田。韓、魏聞之,南襲楚至鄧。又秦昭襄十六年司馬錯取鄧,封公子悝於鄧,此鄧城也。
徵羌城,在縣東南。後漢建武十一年封來歙爲徵羌侯,改汝南之當鄉爲國。《郡國志》徵羌縣屬汝南郡。《水經注》云:「光武以歙徵羌有功,因築城以寵之。晉省。後魏復置,屬汝陽郡。高齊廢。
青陵城,縣西南三十里。唐時淮西叛帥所置。元和十二年李光顏討吳元濟,度溵水,圍青陵以絕郾城歸路,郾城遂降。○葛伯城,在縣南。相傳古葛伯國也。唐元和十二年宣武軍奏克蔡州古葛伯城,即此。《志》云:「縣西五十里有裴城,裴度伐蔡時所築。
大溵水,在城南。以臨潁有小溵水也。自裕州葉縣境流入,至陳州商水縣而入於潁。《水經注》:「汝水支分爲大溵水。
洄曲,在縣東三十里。唐元和中討吳元濟,降將李言於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是也。洄曲者,縣有蔡水,在城東南五里,即汝水也。源自汝州魯山縣來,亦曰汝河。又有澧河,從裕州舞陽縣來,經縣南境,至縣東螺灣渡,北流合汝河,又東南流,其處謂之洄曲也。吳元濟以重兵委董重質守洄曲,拒郾城之兵,即此。
討虜渠,在縣東五十里。曹魏黃初六年幸召陵,通討虜渠,謀伐吳也。
沱口鎮,在縣東南二十里。又南七里曰五溝,與洄曲接境。或訛爲鮑口。北魏永平初,懸瓠降於梁,魏主命邢巒擊之。巒兼行至鮑口,叛將白皂生離城二百里逆戰,巒擊敗之,長驅至懸瓠,是也。唐元和十二年裴度討淮西,屯郾城,觀筑連城於沱口。賊將董重質率騎兵出五溝邀擊,李光顏等力戰卻之,且扼其溝中歸路,賊衆大敗。連城,一作赫連城。
賈店,在縣東南十餘里。唐元和十二年李光顏等討吳元濟,與淮西兵戰於賈店,敗績。又郾城驛,今在縣治西北,明初置。

長葛縣,州北五十里。春秋鄭地。隱五年宋人伐鄭,圍長葛。又曰葛。漢爲潁川郡長社縣地。隋開皇六年置長葛縣,屬許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三十五里。

長社故城,在縣西一里。應劭曰:「宋之長葛也。其社中樹暴長,因更名長社。戰國時,屬魏。秦昭襄三十三年取魏長社。後漢建武八年以潁川盜賊初定,留寇恂於長社,鎮撫吏民。光和末,皇甫嵩大破黃巾賊於長社。建安十三年曹操使張遼屯長社。晉仍屬潁川郡。宋元嘉二十七年豫州部將梁坦出上蔡,向長社,魏荊州刺史魯爽棄城走,坦因進攻虎牢。二十九年時魯爽降宋,宋遣爽等自汝南向許、洛。爽取長社,進敗魏兵於大索。魏爲潁川郡治。東魏天平初,爲潁川治。四年潁州附魏,東魏將任祥等來攻,宇文泰遣宇文貴等赴救,至陽翟,東魏軍已去潁川三十里。貴等疾馳據潁川,大破東魏兵。《九域志》陽翟在長社西北九十里,是也。武定五年侯景以郡降西魏,魏將王思政鎮守。東魏攻圍,逾年始陷。以城多崩頹,因移郡治潁陰縣。
長箱城,即今城。東魏武定五年清河王岳率衆圍西魏將王思政於潁川,築此。初以車箱爲樓,因名長箱城。俗亦呼長平城。○東、西兩城,在縣東北五里,相去各一里。《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又使鄭大夫公孫獲處許西偏,或以爲即此兩城也。又鳳凰城,在縣之北張保。《寰宇記》:「漢黃霸治潁川,有鳳凰集此,因名。城周三里有奇。
洧水,在縣北三里,自新鄭縣流入境。西魏大統十五年王思政守潁川,東魏人攻之,逾年不能陷。劉豐生建策堰洧水灌城。城中泉湧,懸釜而炊,自長社以北,皆爲陂澤,城卒不下。高澄自將來攻,督衆作堰,既而大風從西北起,吹水入城,城壞。今一名雙濟河。○氵┆水,在縣西,從新鄭縣流入境,又南入許州境。
狼溝,在縣東。《水經注》:「洧水又東南,與龍淵水合。水出長社縣西北,有故溝,上承洧水,水盛則通注龍淵,淵水清潔澄深。《寰宇記》曰:「即狼溝也。《左傳》文九年楚伐鄭,師於狼淵。杜預曰:「潁陰縣西有狼陂。

禹州 编辑

禹州,府西南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河南府二百八十六里,西至汝州百七十里,東至許州九十里,東南至汝寧府三百七十里。

夏禹初封此《汲冢周書》:「禹都陽城,後居陽翟。春秋時,鄭櫟邑也。戰國屬韓,自新鄭徙都此。秦始皇十七年滅韓,置潁川郡《戰國策》:「遊滕謂向壽,公何不以秦爲韓求潁川於楚?此韓之寄地也。潁川之名,蓋不始於秦。漢高帝五年封韓信於此。六年仍爲潁川郡。晉屬河南郡徙潁川郡治許昌。後魏因之。東魏興和初,置陽翟郡。隋廢郡,屬伊州。大業初,屬襄城郡。唐初,屬嵩州。貞觀初,改屬許州。龍朔二年屬洛州。會昌三年復屬許州。宋屬潁昌府。金置潁順州,尋改爲鈞州偽齊劉豫置潁順軍。金大定二十二年改爲州。二十四年又改鈞州,以州有鈞臺也。明初因之,以陽翟縣省入。萬歷三年避禦諱,改曰禹州編户七十六里,領縣一。今因之。
州控汴、洛之郊,通汝、潁之道潁,謂許州,山川盤紆,形勢險固。一旦有警,此腹心之患也。若其根抵淮、沔,憑依襄、鄧,縱橫北向,鴻溝不能限,成皐不足恃矣。戰國時,韓都陽翟以角羣雄。漢初,高祖封韓王信於此,既而以信壯武,潁川北近鞏、洛,南迫宛、葉,東有淮陽,皆天下勁兵處也,乃徙封信於太原。其後蒙古攻金人於河南,先陷鈞州而汴遂不可守。
陽翟城,今州治。本春秋時鄭之櫟邑。《左傳》桓十五年鄭伯突入於櫟,自櫟侵鄭。莊十年王室亂,鄭伯以王歸,處於櫟。僖二十四年狄伐鄭,取櫟。宣十一年楚伐鄭,及櫟。又昭元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城櫟。蓋是時櫟已屬楚。《史記》:「秦景公十五年救鄭,敗晉兵於櫟。後改爲陽翟。戰國初,入於韓。《鄭世家》:「公二十三年圍韓之陽翟。既而韓滅鄭,都新鄭,後復自新鄭徙都焉。秦置陽翟縣,爲潁川郡治。二世三年沛公拔潁川,令韓王成留守陽翟。後仍爲潁川郡治。後漢光和七年皇甫嵩等破黃巾賊波才於陽翟。建安十三年曹操使樂進屯陽翟。晉屬河南郡。大興三年郭誦保陽翟,石勒將石生屢攻之,不能克。東魏置陽翟郡於此。隋屬伊州。唐初屬嵩州,後屬許州。宋因之。金爲鈞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九里有奇,有門四。
潁陰城,州東南四十里潁水南。漢縣,屬潁川郡。高祖封灌嬰爲侯邑,有灌臺,今曰思故臺。更始二年封宗佻爲潁陰王。建安十三年曹操使于禁屯潁陰,曹魏典農都尉治焉。魏明帝封侍中辛毗爲侯邑。晉亦曰潁陰縣,仍屬潁川郡。永康二年趙王倫篡逆,齊王冏起兵許昌討倫。倫遣其黨張泓等拒冏,進據陽翟,冏軍潁陰,泓乘勝濟潁,攻冏營。後魏仍爲潁陰縣,屬潁川郡。東魏武定七年改潁州曰鄭州,移治潁陰,復置長社縣。北齊時,潁陰併入焉。
黃臺城,在州東北四里,有黃臺岡。東魏興和元年分陽翟置縣,屬陽翟郡。隋大業初廢。
康城,在州西北三十里。《水經注》:「潁水又東歷康城南,夏少康故邑也。魏明帝封尚書衛臻爲康鄉侯,邑於此。晉大寧二年石勒將石生攻郭誦於陽翟,爲誦所敗,退保康城。後魏孝昌中,置康城縣,屬陽城郡。隋仁壽四年廢入陽城縣。大業末,李密起兵於滎陽、梁郡間,敗隋兵,密西至康城,說下數城,是也。唐武德三年復置康城縣,屬嵩州。貞觀三年省。今爲安康里。
上棘城,在州南。《左傳》襄十八年楚師伐鄭,城上棘,遂涉潁,是也。又州西南有高氏亭。《左傳》成十七年衛侵鄭,至高氏。
小韓城,在州西北三十里,戰國韓哀侯所築。
三峰山,在州西南二十里。上有三峰,亦曰三封嶺。有泉,謂之水。其西五里有黃榆店。宋紹定四年蒙古兵自唐州趣汴,金將完顏合達等自鄧州赴援,至黃榆店,雨雪,不能進。又前至三峰山,皆飢困,爲蒙古所敗。○禹山,在州城北潁水之南。又州東北有官山。蒙古敗金兵於三峰山,追獲其將移剌蒲阿,殺之於此。
荊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洛陽記》:「齊武帝於此采玉。又州西五十里有三磴山,其山上下俱有龍潭。又六盤山,在州北十五里。○七女岡,在州東北三十里,下有七女泉,流至長葛入洧。又州西北潁水上有竹林。蒙古敗金人於三峰山,金將武仙遁入竹林中,走密縣。
潁水,在州北二里。自河南府登封縣流入,經三峰山及禹山之北,東入許州界。或謂之沙河。蒙古敗金人於沙河,即州西之潁水矣。○馬跑泉,在州東北四十里。世傳漢光武駐兵於此,乏水,馬跑泉湧,因名。
石梁河,在州北。自密縣流入,又東入許州界。
鈞臺,在今州城北門外。《左傳》昭四年楚椒舉曰:「夏啓有鈞臺之享。杜預曰:「陽翟縣南有鈞臺陂。魏收云:「陽翟有鈞臺陂,陂方十里。司馬貞曰:「桀囚湯於夏臺,即此。○清潁驛,在州城東。又城北有禹州遞運所。

密縣,在州西北百二十里。北至滎陽縣八十里,西至河南府登封縣八十五里。古密國,亦鄶國地。漢置密縣,屬河南郡。晉屬滎陽郡。後魏因之。後省。隋末復置,屬鄭州。唐武德三年於縣置密州。四年州廢,以縣屬鄭州。龍朔二年改屬河南府。宋屬鄭州,尋屬河南府。金還屬鄭州。元改今屬。縣城周七里,編户二十七里。

密城,在縣東南三十里。即春秋之新密。《[[[左傳]]》僖六年諸侯伐鄭,圍新密,以鄭城不時也。漢縣治此。晉永嘉五年洛陽陷,司空荀藩等建行臺於密;既而秦王業自洛陽南奔密,藩等奉之,南走許昌。隋大業間,始移治法橋堡,即今治。○曲梁城,在縣東北。後魏分密縣地置曲梁縣,屬滎陽郡。東魏屬廣武郡。北齊廢。
鄶城,在縣東北五十里。周鄶國也。《詩》有《鄶風》。《國語》:「史伯曰:「鄶仲恃險。謂此。平王時,鄭武公滅鄶而併其地。《左傳》僖三十三年鄭葬其公子瑕於鄶城之下。杜預曰:「城在密縣東北。
橫山,在縣西三十餘里。有二山,一大一小,東西對峙,橫而不斷。○雲瓏山,在縣北三十里,一名侵雲山。其西南又有承雲山,東南有石樓山。山皆高峻。
龍巖山,縣西北二十五里。起伏連延,其勢如龍。又香峪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志》云:「縣西北又有蘭岩山,與汜水接界,峭拔千丈。
洧水,在縣南十五里。自河南府登封縣流入縣境。又溱水,亦曰鄶水,出古鄶城西北雞絡塢下,東南流,至新鄭縣而合洧水。○石梁河,出縣西南山谷中,經禹州北境,達許州臨潁縣而合潁水。
眉山店,在縣東。宋紹定五年蒙古逼汴京,金將武仙自宛鄧入援,至縣東眉山店,敗還。眉,應作梅,以近鄭州梅山而名。
附見
禹州守禦千户所,在州城內。洪武初,置鈞州所,直隸都司。萬歷初,改禹州所。

鄭州 编辑

鄭州,府城西一百四十里。南至許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府二百六十里,北至衛輝府獲嘉縣界黃河中九十六里。

州爲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周初封管叔於此,又爲虢、鄶之地。鄭武公從平王東遷,滅兩國而有其地。戰國屬韓。秦屬三川郡。漢屬河南郡。晉泰始二年分置滎陽郡《宋志》:「晉末,有東京兆郡,領六縣,寄治滎陽。魏亦曰滎陽郡。東魏因之。後周置滎州。隋開皇初,改鄭州《隋志》:「俱治成皐。十六年分置管州。大業初,改曰鄭州,又爲滎陽郡俱治管城縣。唐武德四年又兼置管、鄭二州管州治管城,鄭州治虎牢。貞觀七年改管州曰鄭州自是鄭州遂治管城。愚按:「蓋周時自滎陽移郡治成皐,故於城皐置滎州。隋改鄭州,既而分管城置管州。大業初,又自成皐移鄭州於管城,遂改管州爲鄭州也。天寶初,曰滎陽郡。乾元初,復爲鄭州。宋因之,亦曰奉寧軍。熙寧五年州廢,屬開封府。元豐八年復置。金、元仍舊。前朝亦爲鄭州,以附郭管城縣省入編户三十六里,領縣四。今因之。
州雄峙中樞,控禦險要。史伯謂鄭桓公:「子男之國,虢、鄶爲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若克二邑,鄢、蔽、補、丹,依、柔、歷、莘八邑名,君之土也。若前莘後河,右洛左濟,主鬼讀浮隗而食溱、洧,可以少固。范雎說秦昭王:「王下兵而攻滎陽,則鞏、成皐之路不通。張儀曰:「從鄭至梁,不過百里。魏公子無忌謂魏王:「秦有鄭地,與大梁鄰,王以爲安乎?漢十二年詔陳平、灌嬰將十萬衆屯滎陽故滎陽,在今滎澤縣西南。帝以天下新定,恐易世之際人心動搖,故以信臣重兵屯南北之衝。景帝三年吳楚七國反,周亞夫曰:「吾據滎陽,滎陽以東無足憂者。呂氏曰:「滎陽、成皐,自春秋以來,嘗爲天下重鎮。由秦而上,晉楚於此爭霸;由秦而下,楚漢於此分雄。後之有事者,未嘗不睥睨此地而決成敗焉。
管城廢縣,即州治。周初,管叔封於此。春秋時鄭地。《左傳》宣十二年楚伐鄭,晉人救鄭,楚軍次於管以待之。後爲韓地。《戰國策》:「秦攻韓之管。又《韓非子》:「魏安王攻韓,拔管,使縮高守管,信陵君攻之不下。漢爲中牟縣地。晉因之。隆安二年鄧啓方等將兵擊慕容德於管城,敗還。隋開皇十六年始析置管城縣,又置管州治焉。唐武德四年亦置管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鄭州。七年移鄭州治此。宋因之。明初省。今州城周九里有奇,有門五。
衍氏城,在州北三十里,與原武縣故卷城相近。蘇秦謂魏北有捲、衍。《史記•魏世家》:「景氵昏王五年秦拔我衍。又秦始皇九年楊端和伐魏,取衍氏。《曹參世家》:「柱天侯反於衍氏,參破取之,是也。○武疆城,在州東三十一里。曹參擊項羽,破衍氏,還攻武疆城,即此。
故市城,州北三十五里。漢縣,屬河南郡。高祖封功臣閻澤赤爲侯國。後漢縣廢而城存。建安五年曹操將徐晃擊袁紹,燒其輜重於此。
必阝城,在州東六里。《左傳》宣十二年晉荀林父帥師與楚子重戰於必阝,即此。又祭城,在州東北十五里。周公子所封,後並於鄭。成四年晉伐鄭,取汜、祭。汜在中牟南,祭即祭城。汜、祭,蓋二邑也。○莘城,《郡國志》:「在州東。《國語》史伯對鄭桓公,所云依、柔、歷、莘者,此即莘邑矣。
梅山,在州西南三十五里。《春秋》襄十八年楚子馮率師侵鄭,右回梅山,侵鄭東北,即此。
鄭水,在州東二十五里,源出梅山。京、索二水,自滎陽而東,合於鄭水,又東北至中牟縣,溉田千餘頃。其餘水下入於汴,亦名即不家水。《水經注》:「不家溝水,流經管城西,俗謂之管水。
須水,在州西。自滎陽廢京城流入境,合於索水,久涸。明正德八年以河患,河臣趙璜於州西鑿須水河,又於滎澤西鑿分水河,以分河流,俱導入孫家渡決河,以紓河患。尋淤。
大小回湖,在州東三十里。二湖相連,下達中牟縣,迤邐入黃河。又僕射陂,在州東南四里。元魏文帝賜僕射李沖,因名。唐天寶六載,更名廣仁池。
萬歲亭,在州東。後漢建安中,曹操表封荀萬歲亭侯,即此。○管城驛,在州城西南。城西又有鄭州遞運所。

滎陽縣,在州西七十里。東至府城二百里,南至禹州密縣八十里。古東虢國地。漢置滎陽縣,屬河南郡。晉置滎陽郡。北齊改郡曰成皐。隋初郡廢,縣屬鄭州。唐因之。武后天授二年分置武泰縣,屬洛州,尋又併入滎陽,而改滎陽爲武泰。神龍初,復故。宋仍屬鄭州。今城周三里,編户二十三里。

滎陽城,在縣北。《括地志》:「在今滎澤縣西南十七里,殷之敖地也。亦曰敖,在敖山之陽。戰國時,韓曰滎陽。《史記》:「韓宣惠王二十四年秦拔我成皐、滎陽。秦二世元年陳涉以吳廣爲假王,監諸將西擊滎陽,李由爲三川守,守滎陽,弗能克。既而章邯擊破涉將李歸等於滎陽下。漢二年漢王敗於彭城,收散卒至滎陽,軍復振,敗楚軍於滎陽東。既而項王圍滎陽,拔之。三年漢軍圍鍾離昧於滎陽。呂后八年後崩,齊哀王起兵誅諸呂,灌嬰軍滎陽,與諸侯連和,以待呂氏之變。文帝三年幸太原,濟北王興居反,發兵欲襲滎陽。詔祁侯繒賀爲將軍,屯滎陽。景帝三年七國反,以竇嬰爲大將軍,屯滎陽,監齊、趙兵;周亞夫將兵擊吳、楚,會兵滎陽。後漢初平二年曹操自酸棗引兵西,將據成皐,進至滎陽、汴水。晉置滎陽縣爲郡治。永興二年東海王越等共起兵,討河間王於關中。時范陽王鎮許昌,進屯滎陽,既而爲豫州刺史劉喬所敗,走河北。使其將李朗等屯滎陽,尋復敗散。永嘉末,石勒攻滎陽,太守李矩擊卻之。大寧三年沒於石勒。咸和三年劉曜圍金墉,勒會軍滎陽,前救金墉。永和末,滎陽復歸於晉。隆和初,爲燕所陷。太和五年秦王猛取洛陽,燕慕容臧自石門進屯滎陽,猛遣將梁成等擊走之。自後燕至姚秦皆爲重地。義熙十三年劉裕伐秦,取滎陽。其後沒於後魏,亦爲滎陽郡治。梁大通三年陳慶之送元顥北還,魏遣楊翌鎮滎陽,慶之攻拔之。東魏天平四年滎陽郡降西魏,尋復取之。齊郡廢。隋大業九年楊玄感圍東都,分遣其將韓世Ф圍滎陽。皆故滎陽城也。隋末,移治大索城。五代時,始移於今治。
京城,縣東南三十里。春秋時鄭邑,莊公封弟叔段於京。漢二年與楚戰滎陽南京、索間,蒯通曰:「楚人起彭城,轉鬥至滎陽,威震天下,然兵困於京、索間,迫西山而不敢進。謂此也。尋置縣,屬河南郡。建武初,宗室劉茂聚衆京、密間,自稱厭新將軍,遣將擊降之。晉屬滎陽郡。後魏因之。後齊省入滎陽縣。○大索城,在故京城西二十里。東北四里爲小索城。《春秋》昭五年晉韓起如楚送女,鄭子皮勞諸索氏,是也。宋元嘉二十九年魯爽破魏將拓跋僕蘭於大索,進攻虎牢。《水經注》:「東晉滎陽民張卓、董邁等保此,名爲大柵塢。太平真君中,潁州刺史崔白自虎牢移州治此,後還治滎陽,改州爲滎陽郡,城遂廢。京相曰:「京縣有大索、小索亭,昔索氏兄弟居此,故有大小之稱。《括地志》:「今滎陽縣,即大索城;小索故城,在縣北四里。《元和志》亦云。
垂隴城,在縣東。《春秋》文二年晉士會諸侯,盟於垂隴。又襄二十七年鄭伯享趙孟於垂隴。京相曰:「在滎陽東二十里,世謂之都尉城。曹魏典農都尉治此,故名。又東二十里有城。《春秋》公會鄭伯於時來,即也。亦曰
宅陽城,縣東十七里。戰國魏惠王五年與韓王會於宅陽。《史記》:「趙、魏合攻秦,不利於宅陽。又魏冉走魏將芒卯,入於北宅,即宅陽也。《竹書紀年》:「晉出公六年齊、鄭伐衛,荀瑤城宅陽。又惠王三十三年王及鄭侯盟於巫沙,以釋宅陽之圍。《水經注》:「滎陽澤際有沙城,即巫沙。
平桃城,在縣東北二十里。《郡國志》:「縣有虢亭,俗謂之平兆城。魏孝文太和十九年自滑臺舍石濟,西還洛陽,太子恂出迎於平兆城,是也。兆,亦作桃。石濟,見衛輝府胙城縣。
須水城,在縣東三十里。唐初置須水縣,屬管州,以須水自此入京水而名。貞觀初,併入鄭州管城縣。宋曰須水鎮。
嵩渚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小陘山,俗亦名周山。《水經注》以爲黃堆山也,京、索二水出焉。其西又有萬山,須水出焉。又有賈峪山,賈峪河出焉。二水下流皆入於京、索。
靈源山,在縣治西。山多靈秀。又西有檀山,山多檀木,《水經注》謂之檀山罡。《趙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獻滎陽,以爲檀臺罡。是也。按:「滎陽,本作榮椽;檀臺,詳見直隸邢臺縣。
黃河,在縣北二十五里。自汜水縣流入境,又東入河陰縣界。
京水,源出嵩渚山,經鄭州西南十五里,東北入鄭水。五代唐天成二年自滎陽至京水,遂入大梁。又蒙古圍汴,金主召鄧州守將完顏思烈入援,至京水,兵潰。《水經注》:「黃水發源京縣之黃堆,東南流,俗名祝龍泉,世謂之京水也。○須水,在縣東。《水經注》:「須水出京縣東北二里榆子溝,亦謂之小索水,東北流,於滎陽城西南北注索。
索水,亦出嵩渚山,北流入京水。《水經注》:「索水,即旃然水。《春秋》襄十八年楚伐鄭,右師涉潁,次於旃然。《寰宇記》:「京水在縣東二十二里,索水在縣南三十五里。後唐同光二年詔蔡州刺史朱浚索水通漕。宋人每浚京、索二水,以爲金水河之源。
鴻溝,通典》:「在縣南,楚漢分境處。《史記•河渠書》:「於東方則通鴻溝、江淮之間。應劭曰:「鴻溝在滎陽縣東南二十里。《水經注》:「尉氏有鴻溝鄉、鴻溝亭,睢陽東有鴻口亭,蕭縣西又有鴻溝亭。蘇秦所云南有鴻溝者,非歟!然則楚漢所分特就滎陽東西言之耳。《方輿紀勝》:「鴻溝在河陰縣東,北接廣武山,與滎澤連。
馮池,在縣西。東北流,歷河陰縣敖山南。《水經注》:「池水經滎陽縣北斷山,東北注於濟,世謂之礫石澗,亦謂之礫溪。司馬貞曰:「戰國時,韓有宛馮之劍,蓋宛人鑄劍於馮池而名。
金堤關,在縣東北。章懷太子賢曰:「汴自滎陽首受河,所謂石門,在滎陽山北一里,過汴而東,積石爲堤,謂之金堤,成帝陽嘉中所作也。按:「漢文十三年河決酸棗,東ㄨ金堤,金堤非始於成帝時矣。胡氏曰:「河堤自汴口以東,緣河積石爲堰,通河古口,咸曰金堤。金堤關,蓋因堤以名。隋大業十二年李密說翟讓取滎陽,於是破金堤關,攻滎陽諸縣,多下之,即此。又縣東北四十里有大海寺。李密與隋將張須陀戰,伏兵於大海寺北林間,須陀戰死處也。金堤關,蓋在今河陰縣東。○索亭驛,在縣城西,明初置。
滎澤,縣在州北五十里。北至衛輝府新鄉縣百里,西南至汜水縣四十五里。漢滎陽縣地。晉屬滎陽郡。隋開皇四年置廣武縣。仁壽初,改爲滎澤縣,屬鄭州。唐因之。宋熙寧中,省入管城。元中,復舊。元屬汴梁路。明初,改屬鄭州。成化十五年以水患徙築縣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十六里。
王宮城,在縣西北十五里。《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還至衡雍,作王宮於踐土。今故城內東北隅有踐土臺。宋白曰:「滎陽故城,在今縣南十七里平原上,索水經其東,即項羽圍漢王處。
黃河,在縣北三里。自河陰縣流入境,又東入原武縣界。又有孫家渡,在縣東南五十里。明正統十三年大河決滎陽,尋自孫家渡決而南,全河遂南徙,久之,始塞。弘治七年河決封丘,河南撫臣徐恪議以孫家渡經朱仙鎮下至項城南,舊決河餘流猶未盡湮,疏而濬之,使由淮入泗,可以殺上流之勢。從之。自是屢開屢塞。正德八年復於縣東濬分水河,以殺河患。萬歷十八年復築堤以固塞口雲。
滎澤,在縣治南。今縣本滎澤地。《禹貢》:「濟水入於河,溢爲滎。又曰:「滎波既瀦。《春秋》閔二年衛侯及狄人戰於滎澤。杜氏曰:「戰處當在河北,非此滎澤也。又宣十二年楚潘黨逐晉魏及滎澤,即此矣。鄭玄曰:「自平帝以後,滎澤塞爲平地。滎陽人猶謂其地曰滎播。《史記》:「波,亦作播。京相曰:「滎澤在滎陽東南,與濟隧合。《春秋》襄十一年諸侯圍鄭,觀兵於南門,西濟於濟隧,即此。恐悞。蓋春秋時濟水或經鄭城西也。
廣武驛,在縣治西,即原武縣之安城驛。正統末,改置於此。治北又有滎澤遞運所。

河陰縣,在州西北五十里。西南至滎陽縣三十里,北至懷慶府武陟縣五十里。本汜水、滎澤二縣地。唐開元二十年析置河陰縣治此,屬河南府。會昌三年改屬孟州。宋因之。金屬鄭州。明初縣城圮於水,洪武三年徙築。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十一里。

河陰舊城,在縣東。本滎陽、汜水縣地。唐開元二十年析置河陰縣,管河陽倉。二十三年徙治輸場之東渠口,以便漕運。元時徙治於廣武山之大峪口。明初,又徙今治。
廣武山,縣東北十里。《括地志》:「在滎陽縣西二十里,一名三皇山,亦曰三室山,又名敖山。《史記》:「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韓汾陘,拔之,因城河上廣武,或以爲即此地也。戴延之《西征記》:「三皇山上有二城,東曰東廣武,西曰西廣武,各在一山頭,相去二百餘步,汴水從廣武澗中東南流,今涸。城各有三面,在敖倉西。郭緣生《述徵記》:「山上一澗橫絕,相對皆立城塹,遂號東西廣武。漢四年漢王壁河內,引兵渡河,復取成皐,軍廣武,就敖倉食;又項王已定東海,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既而項王即漢王,相與臨廣武間而語:「皆此處也。今東廣武亦曰楚王城,西廣武亦曰漢王城。唐武德四年竇建德救王世充,軍於成皐東原,此即東廣武。世民拒建德於虎牢,北濟河,南臨廣武,察敵形勢,此即西廣武也。《志》云:「廣武山連亘五十里,其麓東跨滎澤,南跨汜水,傍有小山,名金山。又武濟山,在縣北十餘里,即廣武山北之支隴,以地連孟津。相傳周武王從此濟河,故曰武濟。宋元豐以後,范子淵等議導洛通汴,屢請於武濟山麓修堤置埽處也。
敖山,在縣西二十里。皇甫謐曰:「殷仲丁自亳徙囂,即敖也。《水經注》:「濟水又東經敖山北,山上有城,即仲丁所遷。周宣王薄狩於敖。《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之間。秦時立敖倉於此。二世二年陳勝將田臧自滎陽西迎秦軍於敖倉,敗死。漢二年漢王軍滎陽,築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粟。酈生說漢高據敖倉之粟,是也。惠帝六年修敖倉。武帝曰:「洛陽有武庫、敖倉,天下衝厄。王莽地皇三年以東方兵起,遣楊濬守敖倉。光武建武二年遣蓋延南擊敖倉。安帝永初元年調濱水縣谷輸敖倉。四年虞詡爲朝歌長,謁河內太守馬棱,曰:「朝歌去敖倉百里,賊不知開倉招衆,劫庫兵,守成皐,此不足憂也。建安四年曹操濟河降射犬,還軍敖倉。《括地志》:「敖倉在滎陽縣西北十五里石門之東,北臨汴水,南帶三皇山。射犬,見懷慶府。
牛口峪,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亦作牛口渚。竇建德與世民戰於虎牢,自板渚出牛口置陣,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屬鵲山,亘二十里。及戰,大敗,建德竄於牛口渚,爲唐所擒。
黃河,在縣北十三里。自滎陽縣流入界,又東入滎澤縣界。宋大觀三年詔沈純臣開撩兔源河,河在廣武埽對岸,分減埽下漲水也。宣和二年復浚治焉。後廢。
石門渠,縣西二十里。滎瀆受河之處,即《禹貢》導滎水之道,亦曰滎口。蘇代曰:「決滎口,魏無大梁。魏公子無忌所云決滎澤而水大梁者也。或曰:「即秦王賁引河溝灌魏都之處。司馬貞曰:「滎澤口與汴河口通,水深可灌大梁。始皇二十六年王賁斷故渠,引水東南灌大梁,謂之梁溝。《水經注》:「濟水又東,合滎瀆於此,亦兼必阝之稱。《左傳》宣十三年晉楚之戰,楚軍於必阝,即是水也。瀆水受河有石門,謂之滎口石門。後漢永平中,河流入汴,兖、豫皆被其害,明帝使王景修治處也。又靈帝建寧四年於敖城西北壘石爲門,以遏浚儀渠口。水門廣十餘丈,西去河三里,渠水盛則通於河,水耗則輟流。魏黃初中,大水,是後河、濟泛溢,鄧艾議開石門以通之。晉武帝時,復壞,傅祗爲滎陽太守,乃造沉萊堰,於是兖豫無水患。咸和三年石勒擊劉聰於金墉,使石虎進據石門。永和八年殷浩北伐,遣河南太守戴施據石門。昇平二年諸葛攸擊燕,入自石門,屯於河渚。太和四年桓溫伐燕,使豫州刺史袁真攻譙郡、梁國,開石門以通水運。真克譙、梁而不能開石門,水運路塞。既而慕容德等率騎屯石門,斷溫糧道。五年苻秦王猛克燕洛陽,燕慕容臧擊敗秦兵於石門。太元九年慕容垂稱王於滎陽,自石門濟河,長驅向鄴。十五年朱序自洛陽引還襄陽,留別將朱黨戍石門。義熙十二年劉裕伐秦,遣沈林子、劉遵考將水軍出石門,自汴入河。魏太和二十年將如嵩高,至汴口而還。周、齊之間,更名汴口堰。隋開皇七年使梁必阝增築漢古堰,遏河入汴,自是更名梁公堰。大業初,又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歷滎澤入汴。胡氏曰:「大河自板城渚口,東過滎陽縣,莨盪渠出焉。是渠南出爲汴水,漢之滎陽石門,即其地也。唐開元二年河南尹李傑奏:「河、汴間有梁公埭,歲久埭破,南方漕不通,請自故渠濬之。從之,公私便利。十四年洛陽人劉宗器請塞汜水、舊汴河,於下流滎澤界開梁公堰,置斗門通淮、汴。明年,新漕填塞,行舟不通,乃命將作大匠範安及檢行鄭州河口斗門,疏決舊河,旬日而畢。廣德二年劉晏爲轉運租庸使,至河陰、鞏、洛,見宇文愷梁公堰,廝河爲通濟渠,視李傑新堤,盡得其利病,於是轉輸無壅。後周顯德五年浚汴口,導河流達於淮,江淮舟楫始通。六年復命王朴如河陰,按行河堤,立斗門於汴口。既又命韓令坤導汴入蔡,以通陳、潁之漕。胡三省曰:「自漢築滎陽石門,而濟與河合流入海,不入滎瀆矣。舊《志》:「石門在滎陽山北一里。餘詳大川汴水。
清水,在縣東北,即濟水舊流也。晉太安十二年成都王穎自鄴舉兵內向,進屯河南,阻清水爲壘,即此。
八激堤,在縣西。《水經注》:「河水又東徑八激堤。漢安帝永初元年命謁者於岑於石門東積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衝波,謂之八激堤。
河口倉,在石門西。亦曰武牢倉。唐時江淮舟運悉至東都含嘉倉,僦車陸運三百里,至陝。開元二十年用裴耀卿議,置倉於汴水達河之口。二十二年又於河口置輸場,東置河陰倉,西置柏崖倉,江淮舟運,悉輸河陰倉,更用河舟轉運至東都陝州倉。大歷中,劉晏掌漕運,以爲江、汴、河、渭,水力不同,教漕卒以江船達揚州,汴船達河陰,河船達渭口,渭船達大倉。河陰倉,即河口倉也。元和十年淄青叛帥李師道遣盜攻河陰轉運院,焚谷帛,以救淮西。蓋時以河口倉爲轉輸中頓之處。柏崖,見孟縣。
麻田,在縣境。晉永和八年姚襄率其衆自滎陽而西,與苻秦將李歷等戰於麻田,爲歷所敗。胡氏曰:「滎、洛間有豆田、麻田,各因時所種而名之。

汜水縣,州西百十里。西至河南府鞏縣六十里,西北至懷慶府溫縣二十五里。汜,讀曰凡,今俗呼曰犯水。古東虢國,鄭之製邑。昭元年諸侯之大夫會於虢,又名虎牢。秦屬三川郡。漢置成皐縣,屬河南郡。魏晉因之。晉末,於此置司州。北魏泰常中,置豫州。皇興中,置豫州於汝南,以虎牢爲北豫州。太和十九年改置東中府,以縣屬滎陽郡。東魏天平初,復置北豫州,兼置成皐郡治焉。後周置滎州,隋改鄭州,俱治於此。開皇十八年改成皐曰汜水縣。大業初,屬滎陽郡。唐初仍屬鄭州。顯慶中,改屬洛州,移治武牢城。垂拱四年改曰廣武。神龍初,復曰汜水。開元二十九年移治武牢城。乾元後屬河陽三城,後屬孟州。宋熙寧五年省入河陰。元豐二年復置,仍屬孟州。金屬鄭州。今城周七里,編户十四里。

成皐城,在縣西北。唐武德四年分汜水置成皐縣。貞觀初,省。顯慶二年移汜水縣治武牢城。縣北有故成皐城,興虎牢俱詳見前重險。
虎牢城,在今城西,自古戍守處也。劉宋永初末,毛德祖守虎牢,魏奚斤等攻圍二百餘日,毀其外城,德祖於內更築三重城以拒之,魏又毀其二重,德祖惟保一城,晝夜相拒。久之,糧盡援絕,乃陷。《通典》:「城側有廣武城,東魏將陸子章增築虎牢城。其城縈帶山阜,北臨黃河,絕岸峻涯,以爲險固。城西北隅有小城,周三里,北面臨河直上,升眺清遠,勢盡川陸。武德二年將軍張孝珉襲王世充汜水城,入其郛,即武牢城也。賈至云:「關上二城,一則張飛城,一則呂布城也。《輿地廣記》汜水縣有故虎牢城,有汜水關,東南有成皐故關,西南有旋門故關。《通釋》:「成皐關在汜水縣南二里。近《志》謂今城即故關城。
方山,在縣南四十里。《山海經》:「浮戲之山,汜水出焉。長羅川亦出於此。隋大業十三年李密掠滎陽、梁國諸縣,說翟讓出陽城,北逾方山,自羅口襲興洛倉。蓋是時裴仁基守虎牢,密從間道西出登封,北逾方山也。《水經注》:「羅水出方山,西北流爲長羅川。或謂方山爲玉仙山。又鵲山,在縣東南數里。又縣有三山,上有三峰。
九曲山,縣西二里。其山自下而上,有乾溝相間,上有呂布城。○紫金山,在縣南五十里,西與白玉嶺相對。
罌子谷,在縣西,即成皐之關口。唐天寶十四載,封常清拒安祿山於武牢,賊至,敗走;收餘衆戰於葵園,又敗。後唐同光四年李嗣源入汴,帝自汜水關西還,過罌子谷,道狹,每遇衛士,皆慰撫之。既而李嗣源入洛,自罌子谷而西。《河南志》:「谷在鞏縣東二十里。葵園,在罌子谷南。
黃河,在縣城北一里。從河南府鞏縣而東,洛水入焉。李世民與竇建德相持於武牢,建德欲俟唐軍牧馬河北,乃襲武牢。世民於是北濟河,南臨廣武,留馬千餘匹於河渚以誘之。蓋河、洛之交,多牧馬之渚雲。
汜水,源出方山。《水經注》:「汜者,水決復入之義,音凡,後訛爲巳。汜水北徑虎牢城東,又北注於河。《左傳》昭二十二年子朝之亂,王師軍於汜。又項羽大司馬曹咎守成皐,渡汜水擊漢,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隋大業十三年虎牢鎮將裴仁基等自汜水西入,與東都合兵攻李密等於洛口,東都兵先敗,仁基引還。唐武德四年李世民擊竇建德東,涉汜水,直薄其陣。顯慶二年幸許州,畋於滍水南,至汜水曲。
板渚津,名也,在縣東四十里。《水經注》:「河水過成皐而東,合汜水,又東徑板城北,有津謂之板城渚口,又東過滎陽縣,莨盪渠出焉。隋大業初,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歷滎澤入汴。唐武德四年竇建德救王世充,軍於成皐東原,築宮板渚,是也。
竹蘆渡,在縣東。宋建炎二年岳飛敗金人於汜水關,駐兵於此,與敵相持,選精銳三百,伏前山下,令縛芻爲交炬,四端而舉之。金人疑援兵至,驚潰。
古崤關,即虎牢也,在縣西二里。《志》云:「一名車從關。又玉門,成皐北門也。《戰國策》:「周武王有玉門之難。漢三年漢王自滎陽收兵復保成皐,項羽進兵圍之,漢王跳,獨與滕公出玉門,渡河走修武,楚遂拔成皐,是也。宋時,西關門亦曰玉關。又有厄井,在縣東南七十里。漢高祖與項羽戰,敗於京索,嘗遁入此,因名。詳見重險虎牢。
黃馬關,在縣西十五里。《水經注》:「河水徑黃馬阪北,又東而徑旋門阪。晉咸和三年劉曜攻金墉,聞石勒濟河來救,始議增滎陽戍,杜黃馬關。蓋關在黃馬阪,因名。
旋門關,在縣西南十里,即旋門阪。曹大家《西征賦》:「陟伊洛之交流,看成皐之旋門,是也。漢靈帝時,河南八關之一。自旋門而東,至板城渚口,皆成皐門之道。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