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用电好
计划用电好
——旅大市的调查报告 |
|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旅大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生产单位实行了计划用电。
计划用电,就是电业部门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本着顾全大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用电单位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的分配电力。
旅大市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用电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更广泛地调动用电单位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更主动地进行积极平衡工作,不断调节供需之间的矛盾,保证工农业生产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它有利于开源节流,充分挖掘潜力,使电力得到尽可能充分、合理的使用。
目前,旅大全市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计划用电网,做到了厂厂用电有计划,天天用电有计划,从而保证了工农业生产用电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
编辑电力工业涉及的面很广。人们形容电力工业是“一根线连万家,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实行计划用电,牵涉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生产单位。因此,要搞好这一工作,必须遵照毛主席关于“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让地方办更多的事”的教导,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批判压制地方积极性的“条条专政”。
去年,旅大市委和市革委会进一步发动电力局的广大革命群众,继续深入批判了“条条专政”在电业部门的流毒,推动了计划用电的胜利进行。为了加强领导,市委和市革委会不仅把计划用电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而且还把全市过去只单纯管供电的电力部门,改变成为统一管理发电、供电、用电、办电和节电的单位,为更好地推行计划用电创造了条件。
在各级党委一元化的领导下,市、区、县和公社,各个工业局和各厂矿企业,都层层建立起“三结合”计划用电办公室或计划用电小组,组成了一个上下结合、电业部门和生产单位结合、专业人员和广大群众结合的计划用电网,使计划用电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单位,全市很快出现了“用电大家管”、“用电有计划”的新气象。
为了让电力使用得更合理、更有计划,旅大市委和市革委会根据保证重点、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对一些工业部门和厂矿的生产时间,进行了合理的调整。许多单位坚持从全局出发,积极主动地调整生产班次,调整学习和休息时间,不在全市用电高峰时间内争用电,以减轻电力的负荷。这样做以后,全市每天的用电负荷率从百分之八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三,最高到达百分之九十七,创造了旅大地区的历史最好水平。
广泛发动群众,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编辑旅大市电力局在开展计划用电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他们在市委和市革委会的领导下,通过报纸、广播、幻灯、大批判专栏和讲用会等,对工厂、农村、学校和街道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进一步调动了用电单位广大群众开源节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大搞技术革新,改造旧设备,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力争做到“增产又节电,节电保增产”。大连油漆厂的工人群众大搞工艺改革,自制了两台油漆砂磨机,代替了二十一台洋设备,使各项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十几倍到一百倍,全厂电力消耗降低将近一半。金州纺织厂各道工序的工人同心协力,通过改革大风机,拆换热处理大电炉,改造供电线路,调整变压设备,一年之内为国家节约电力三百六十多万度。
由于广泛地调动了群众节约用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旅大全市在最近一年内已节约电力二亿五千多万度,用来为国家增产了更多的财富。
在多方设法节约用电的同时,旅大市广大工人群众还结合本厂生产特点,大搞综合利用,广泛开辟电力来源。他们通过利用余热,利用废气、污水、潮汐,利用柴油机试车电能和自来水厂的水源落差等多种途径,办起了小电站四十八座,这些小电站每天发电三十多万度,从而减轻了全市主要电网的负荷,为促进工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坚持狠抓根本,培养革命化的电业队伍
编辑旅大市电力局革委会从实践中体会到,要保证搞好计划用电,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必须用毛泽东思想培养一支革命化的电业队伍。
局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紧紧抓住“为谁服务”这个根本方向问题,经常组织全局革命职工认真活学活用“老三篇”,努力改造世界观。广大职工联系电业部门过去不积极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种种表现,查危害,挖根源,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提高全心全意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自觉性,千方百计满足工农业生产的用电需要。
局革委会经常组织革命职工走出大门,深入厂矿企业,一面帮助这些单位开展办电、节电的群众运动,虚心听取对电业部门的要求和意见,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促进思想革命化。这个局的调度人员以“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标准要求自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了解各厂矿的生产情况和工艺流程,掌握用电规律,为做好调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他们认识到用电指标是死的,而生产情况却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做到了“死指标,活调度”。他们同全市每天用电五千度以上的一百多个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做到“勤了解,勤分析,勤调节”,不断组织新的平衡,力争全市用电不超、不余、不浪费。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