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得适当 抓住精华

“少”得适当 抓住精华

——编写新教材中贯彻“少而精”原则的一点意见
青岛市教材编写组
1969年9月2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我们在编写新教材的过程中,狠批了旧教材那种“多而杂”的错误倾向。但是,由于我们对“少而精”的原则缺乏全面的深刻的理解,又曾走到另一个极端,片面地过分地强调少,而忽视了精。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少和精的关系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教材内容要少,质量要高。

旧教材内容烦琐庞杂,学生负担太重,天天处于紧张状态,读了书不能消化,反而严重影响健康,根本谈不到保证教育质量的问题。但是,少要少得适当,不是越少越好,因为“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如果内容极少,过分简单或者只搞概念化,使学生无所消化或者无法消化,同样达不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我们在编写《工业基础知识》教材时,就有这样的缺点,经常受到群众的批评。例如:电的部分只编写了照明电路,发电与送电,电动机,有线广播等有关设备的一些使用常识,电的基础理论知识一略而过。工人同志说:“不象中学课本,内容太稀松,有些地方简直象机器说明书,小学生也学得了。”又如:编写“农业八字宪法”中的土、肥、种等部分,只笼统地提到元素、杂交等化学和生物学方面比较复杂的概念和名词,文字太少,没有讲清楚,也缺乏生动的材料,显得艰深难懂。学生反映说:

“少是少了,就是太难懂了,成了少而难。”

教材要做到精,必须突出重点,抓住精华。我们在这方面也有教训。例如我们开始编写的《农业基础知识》课本,除“农业八字宪法”以外,写了粮食、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等五大类,又从每一类中找出了三、五个品种为代表逐一讲述。从篇幅上看,只相当于旧中学生物学课本的四分之一。少是少了,但并不精。每一种作物,都把播种前的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割,贮藏等讲了一下。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不分主次,没有重点,文字也拖泥带水,使人看了模模糊糊,不得要领,不知道主要应该掌握那些知识。贫下中农批评说:“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材,再少,也不符合无产阶级的需要。应当突出重点,少中求精才行。”

实践证明,编写无产阶级新教材,要在“少”字上作文章,更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少要少得适当,精要精出水平。教材抓住精华,精益求精;学生才能抓住精华,学得精通。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