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三洞珠囊
卷之四
卷之五 
本作品收錄於:《正統道藏#太平部

三洞珠囊卷之四 编辑

  大唐陸海羽客王懸河修

絕粒品 编辑

  《道學傳第六》云:褚伯玉,字元璩,吳郡錢塘人也。隱霍山鍊液餐霞,積年絕粒也。

  《吐納經》云:絕穀不食,元神之道也。初服氣一日二日之時,穀氣未定,顏色鬱黃。三日之時,穀氣去,精氣來。四日五日之時,精氣陰陽和調。六日之時,精神安定,耳目聰明,行步便利,日已堅彊。七日之時,常欲輕舉,至道之故,夢寤髣髴,上通神明。八日之時,神行八極,能默然每為,口中自甘,志骨自彊。九日之時,精神備,形弱者彊,神氣日堅固,不行自遠,不來自近,顏色日悅。十日之時,諸神來至,門皆關,玉女侍從,左右輕舉,若鷥雲中微翔,道以得矣。

  又云:道以精為寶,施與則生人,人留則生身,生身則永度,世仙位也。生人即功遂而身退隱也。俗以為劇,何況忘施而廢棄,損不學多,故廢老而命墜也。

  老君曰:精者,血脉之川流也。精去則枯老,是以寶之也。人以身為國,神為君,精為臣,氣為民,常行愛精,此要道也。

  老君曰:道者,氣也。寶氣則得道,得道則長久。神者,精也。寶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也。

  又云:長生道精為寶精者,人之所由生也。精為寶,故曰道也。一曰之道,朝飽暮饑。一月之道,不失盛衰。一歲之道,夏瘦冬肥。百歲之道,節穀食棗。千歲之道,孤男無女。是謂長生久視,莫有能數也。今謂此已上之文,並出道基。

  《吐納經》又云:蓋聞八公有言:食草者力,食肉者勇,食穀者智,食氣者神。聖人,不食者,不死也。又《黃庭經》云:仙人道士服氣,非有神也。積精所致和氣專也。人皆食穀與五味,我獨食太和陰陽氣,故能不死也。則休根食氣為生道,陰陽還精為重寶,幸可修身至壽考,空但慕遠謂無有,更反於愚自使老,千金送葬無益兆,悲悼哭泣自懊惱,不如長生最為好。故記道幾言約少,筆墮有真不妄修,造之不釋昇太吳。

  《太平經第一百二十》云:是故食者命有期,不食者與神謀。食氣者神明達,不飲不食與天地相卒也。

  第一百四十五云:問曰:上中下得道度世者,何食之乎?答曰:上第一者食風氣,第二者食藥味,第三者少食裁通其腸胃。

  又云:天之遠而無方,不食風氣,安能疾行,周流天之道哉?又當與神吏通功,共為朋,故食風氣也。其次當與地精并力,和五土,高下山川,緣山入水,與地更相通,共食功,不可食穀,故飲水而行也。次節食為道,未成固象,凡人栽小別耳。故少食以通腸,亦其成道之人。次《道基經》云:服藥食麥為善!昔有甘始道士,禦氣食麥而度世也。

  又云:合道不言得無之真晝夜不臥,日月合光,不饑不渴,龜龍胎息也。

  又云:食穀名之穀仙,行之不休,則可延久長也。不食穀者,可以昇雲度世,不死之矣。又《清虛真人王君內傳》云:太極真人曰:夫受生氣於五穀者,結胎育物必抱穀氣之流精也,合真萬化亦陶五穀之玄潤也。若子寄形於父母,將因所生而攝其生矣。不緣所生之始本,而頓廢其所因者,未曾不枯竭於偏見,斷年命以凋傷乎?皆宜因其所由,順其津源,凝滌而和,微而散根,使營衛易鍊於日用,六府化穀於毫漸矣。故因穀者,乃用生之良術,緣本以去本者,乃攝明之妙跡耶。於是扇南燭之東暉,招始牙之朱靈,五液夷泯,百關通盈,神樂三宫,魂柔魄寧,復勵以晨漱華泉,五方虛精,鳴鼓玉池,呼吸玄精,華腴童於□方,胃滿鎮乎空青,所以千筭一啟,壽隨年榮,歲與藥進,飛步仙庭也。服盡一劑者,命不復傾,五雲生身,體神氣精,亦能一日九食,百關流渟,亦能終歲不饑。還老反嬰,遇食則食,不食則平,真上仙之妙方,斷穀之奇靈也。向云南燭者,仙草也。其樹是木而似草,故號南燭草木也。一名猴藥,一名男續,一名後卓,一名惟那木,一名草木之王,生嵩高少室、抱犢鷄頭山,已錄服食品訖。此方亦出《登真隱訣》第十也。前服食亦說與此大同小異也。

  《道基道士吐納經》云:絕穀斷稻米及餌清物者,不得飲酒,令人迷惑,氣脉煩結,百脉不通,又生熱不如不飲,可為清潔也。

  《太上黃素四十四方經》云:凡道士納和氣存神,服霞修求,長生之事,慎不可食五葷之菜,及為酒色之病敗也。是故古之神人云:五葷為伐藏之斧斤,酒色為喪身之棺槨。夫能斷斧斤之所傷,塞棺槨之死宅,然後可以陟長生之塗逕,漸神仙之蹊路也。

  《旡量變生經》:食肉及五辛,神不居人身中也。

  《金書真記》 云:食五辛,敗仙相也。五辛者,葱蒜韭薤興渠,今俗間不詳之。

神丹仙藥名品 编辑

  又第九卷服食品第二十九隱山品並有仙藥名

  《太上八景四蘂紫漿五珠絳生神丹玉經》云:第一絳陵朱兒,《口訣》云是丹砂,巴越之精上者。第二丹山日魂,《口訣》云是雄黃,取洞明者。第三玄臺丹華,《口訣》云是雌黃。第四青要玉女,《口訣》云是空青。第五靈華液腴,《口訣》 云是薰陸香。第六北帝玄珠,《口訣》云是消石。第七紫陵文侯,《口訣》云是紫石英。第八東華童子,《口訣》云是青木香。第九白素飛龍,《口訣》云是白石英。第十明玉神朱,《口訣》云是真瑰拾芥者。第十一五精金羊,《口訣》云是陽起石。第十二雲華飛英,《口訣》云是雲母,光明白者。第十三流丹日膏,《口訣》云是胡粉。第十四亭艮獨生,《口訣》一萬是鷄舌香,味辛者。第十五碧陵文侯,《口訣》云是石黛。第十六倒行神骨,《口訣》云是戎鹽。第十七白虎脫齒,《口訣》云是金牙石。第十八九靈黃童,《口訣》一百是石硫黃。第十九陸虛遺生,《口訣》云是龍骨,舐之附舌者佳也。第二十威文中王,《口訣》云是虎腦。第二十一沈明合景,《口訣》云是蚌中珠子。第二十二章陽羽玄,《口訣》云是白附子。第二十三綠伏石母,《口訣》云是磁石。第二十四中山盈脂,《口訣》云是太一餘根,取中央黃者。二十四種,合為八景四蘂五珠絳生神丹也。此丹服一兩即頭生九晨之光,面有玉華,飛映寶曜,洞觀天下,造詣紫虛,出入玉清,寢宴晨房也。

  《太一餌瑰葩雲屑神仙上方》云:夫茂實者,翹春之明珠也。巨勝者,朗秋之沈靈也。丹棗者,盛陽之雲芝也。茯苓者,絳晨之伏胎也。五華合煙,三氣陶精,調安六氣,養魂護神,能得其方,位為天仙,老素反玄,嬰胎童顏,千害不傷,延壽萬年。

  又云:玄水雲華漿法亦曰:雲茂朱漿,日服五合,使人體香而面有童華,神仙方也。

  又云:太一四鎮丸者,神生五藏,鎮六骨,養七竅,和九關,鍊三魂,明二童,保一身,長生萬歲也。

  又云:三神龍骨,益六液,養窮腸,黑髮止白。

  太一菖蒲丸散方者,守中鍊神,長生久視,填凝骨髓,補滿腦血,久服紫色如少女之形。一名九轉始精。菖蒲,一名昌陽芝草。

  已上並出《 上清九真中經內訣》以為主也。

  《大洞真經》有九轉霜雪,琅牙華丹,還白玉玄水,金液流精,玉林結華,日月之水,皆白日飛仙登天之道也。

  又云:仙母金丹,一名西王母停年止老飛丹,服之不死,面有少容,如女子。

  《紫度炎光經》云:飛丹紫華流精,有百變之色。

  又云:玉胎瓊液之膏。

  《飛行羽經》上云:金精冶鍊之膏,食之一口,得壽七萬年。

  《洞真太極帝君鎮生五藏上經》云:雲草玄清者,黑巨勝腴也。一名玄清。卉醴英者,白蜜也。五光七白靈蔬者,薤菜也。白素飛龍者,白石英也。亦見《九真中經》。

  《後聖道君列紀》云:琅訐華丹,藥種物。

  絳陵朱兒十斤《口訣》云:是丹沙。丹山日魂五斤《口訣》是雄黃。白素飛龍一斤《口訣》是白石英。青要玉女五兩《口訣》是空青。紫陵文侯五兩 《口訣》是紫石英。碧城飛華五兩《口鴃》是石黛。北帝玄朱一斤《口訣》是消石。九靈黃童五兩《口訣》是硫黃。五精金羊五兩《口訣》是陽起石。雲華飛英五兩《口訣》是雲母。白虎脫齒五兩《口訣》是金牙石。流丹白膏一斤《口訣》是胡粉。倒行神骨五兩《口訣》是戎鹽。玄臺月華五兩《口訣》是雌黃。

  都合十四種華丹,若成一兩為一仙。

  白華者一名章拒,一名章明,一名章生,名章草,一名章陸,一名通神,一名通精,一名通靈,一名王女,一名家仙,一名家寶,一名家芝,一名延命,一名長生草,一名守宮,一名守宅。

  十二部一名夜呼,一名夜嗚,一名致精,一名陽明,一名陰明,一名赤葛,一名當陸。

  凡二十四名,上應天地二十四氣,服之方寸七,令人通神致福。

  《文始內傳》云:老子與關令東遊,登日窟常陽之山,掇扶桑之丹椹,散若林之朱華。

  《道學傳第四》云:交阯出葛洪之採者。

  第十四卷云:雙襲祖,字仲遠,梁天監十四年自往武陵尋丹砂,雜藥公私,施與數十金,皆以賑救窮乏也。

丹竃香鑪品 编辑

  《洞神經第十四》云:餌丹砂,焚香,用香鑪□五具也。大洞真字芝丹青玉鑪鍊雲根柔金剛之經也,亦出《上清三天君列紀經》。

  《登真隱訣》云:其燒香之鑪,無言其形範者。古人多用博山及三足也。《八威召龍經》有博山香鑪也。

  《太真科上卷》云:崇玄臺有大香鑪,高五尺,恒焚香,煙不絕也。

  《昇玄經第六》云:玉童揚奇華,玉女奉香鑪。

  第三云:七寶之臺,有七寶香鑪,燒眾妙香,馨薰無量也。

  《海空經第三》云:爾時海空智藏即起,于席整衣帔,執香鑪,正對天尊,恭敬而立,贍視目無他顧,心無他想也。

  《天文上經》云:日月垂光,金鑪隆崇,或在離門,或在命宮。

  《八素真經》云:仙人唯知飛丹召霜,煎鍊雲朱,水玉解金,九鑪炎霄也。

  《道學傳第十》云:東鄉宗超,字逸倫,高密黔陬人也。嘗露壇行道,□音廉中香盡,自然滿溢。又鑪中無火而煙氣自生,氛氳周遍,久之不歇也。

  第十四卷云:雙襲祖,字仲遠,梁時人也。好讀經,手不釋卷,臨汝侯任郢州經塗要清使,左右以香鑪□一具置襲祖前,更無所言而去。

  第十五卷云:陶貞白以三真寶經封以錫函,投諸巖穴。又以真金鵲尾香鑪隨經供養之。

  第二十卷云:女冠宋玉賢,會稽山陰人也。既禀女質,厥志不自專,年及將笄,父母將歸,許氏密具法服,登車既至夫門時,及六禮,更著黃布裙褐,手執鵲尾香鑪,不親婦禮,賓主駭愕,夫家力不能曲,棄放還本家,遂成出家也。

  《大劫上經》云:天人玉女持羅天香案,擎治玉之鑪,燒九和之香也。

  三洞珠囊卷之四竟

 卷之三 ↑返回頂部 卷之五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