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嶠內篇/三車秘旨

(重定向自三車秘旨
道竅談 三車秘旨
作者:李涵虛
后天串述文終經
本作品收錄於《圓嶠內篇

三車者,三件河車也。第一件運氣,即小周天子午運火也;第二件運精,即玉液河車運水溫養也;第三件精氣兼運,即大周運先天金汞,七返還丹,九還大丹也。此三車者,皆以真神、真意斡乎其中。人能知三車秘諦,則精、氣、神三品圓全,天、地、人三仙成就。

第一件河車 编辑

運氣功夫,所以開關築基,得藥結丹也。其中次敘,從虛空中函養真息為始。收心調息,閉目存神。靜之又靜,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體皆忘。混混沌沌,杳杳冥冥。功夫到此,如天之有冬,萬物芸芸,各返其根。如日之有夜,刻漏沉沉,各息其心。此無知、無識時也。誰曉得無知、無識之際,才有一陽來複,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曙。驀地一驚,無煙似有煙,無氣似有氣,由下丹田薰至心闕,使人如夢初醒。初醒之候,名曰活子時。急起第一河車,采此運行,遲則無形之氣變為有形。

此氣也,名壬鉛,名後天,又名陽火,故曰子時進陽火。何為進陽火?學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撥轉,移過下鵲橋,即天罡前一位。誓願不傳之真訣也。移至尾閭,守而不亂。霎時間真氣溫溫,從尾閭骨尖兩孔中,透過腰脊,升至玉枕,鑽入泥丸。古仙云:“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尊。”即指此也。

愚人不知運氣,便要舌舐上顎,以承甘露。籲!可笑亦可憐也,皆不得師之過也。須知運氣一道,只可引氣入喉。《黃庭經》曰:“服食玄氣以長生”,因此陽火之氣紫黑色,名曰玄氣耳。服食之法,須要口訣,乃能送入氣管。否則走入食喉,從何處立得丹基?須把這陽氣送下氣喉,至於玄膺,乃化為甘露之水。《黃庭》曰:“玄膺氣管受精符”,此之謂也。玄膺名玄雍,又名玄壅,言人之氣到此壅塞也。俗人不知玄妙,氣至泥丸,就想他化為神水,如吞茶湯一般。吾恐氣管一滴,便叫汝咳而不休矣。蓋水者有形之物,安能入得氣管?故《黃庭》曰:“出清入玄二氣煥,子若遇之升天漢。”猶言清氣出於丹田,玄氣入于玄膺,二氣轉換雲爾。氣化為水,灑濯心宮,仍落於虛無竅內。寶之裕之,是為築基。

築基既久,積累益深,乃有一個時候,照常靜坐。忽于丹田中突出一物,有聲如風雷之響,有色如星電之光,是為後天中先天藥。即按第一車運之,至於泥丸,始化為液,餌而服之,方得玉液丹頭。此得藥結丹之始也。以後功夫,須要綿綿不絕,固蒂深根。乃盡養丹之妙,請看下文分解。

第二件河車 编辑

運精功夫,所以抽坎鉛,制離汞,煉己性也。

前此運氣日久,得了小藥,結了丹頭。以後綿綿內息,天然自在,固守丹田。每早辰間,清坐清臥,其丹如一團軟綿,升於心府。仍要收回虛中,杳然無影,方不走失。訣曰:“神返身中氣自還”,正此時也。懷抱日深,忽然間丹田如春水初生,溶溶漾漾。即守自然之內息,烹之、煉之,其水忽化為熱氣,由兩胯內邊流至湧泉。須要神注兩踵,真息隨之,此所謂真人之息以踵也。如此片時,湧泉定靜,即將心返尾閭,默默守候。忽覺有物來尾閭間,似綿陀,似饅首,似氣塊,沉滯難行。就要調停內息,專心一志,猛烹急煉。乃有一股熱湯,透出尾閭,徐徐過腰脊,滔滔上泥丸。方謂之黃河倒卷,漕溪逆運。此等河車,《大洞經》所雲“勒精衛泥丸”,呂祖所雲“搬精入上宮”,不與運氣同也。泥丸宮中,水聲震響,久之而水聲止息,神即休於其中。持守片時,乃以舌倒舐上顎,鼻中忍氣,牙關緊閉,兩手反抵坐榻,頭面仰對空梁,候他金液滿舌,其鼻息忍而不播,伊乃啯了一聲,流入氣管,降下重樓十二階梯,神水灌注華池矣。這個華池,人多不知。或言舌胎下,或言下丹田,皆非也。此華池在人兩乳中間,名曰上氣海,與玄膺隔一層耳。白玉蟾云:“華池正在氣海內”是也。水滿華池,走而不守。至於絳宮,心地清涼。落于黃庭,心火泰定。此之謂抽鉛制汞,牽虎降龍。既未兩卦,周流不息,即玉液煉己之事也。但此玉液,不能日日常有,須加前頭運氣功夫。運之數次,乃有一次。若做到玉液長來之時,則黃中通理,皮膚潤澤。心君閒逸,性體光明。對境忘情,在欲出欲,隨緣度日,在塵離塵。真意堅牢,劍鋒犀利。圓陀陀,光灼灼,赤灑灑,亮錚錚,此煉己純熟時也。

於是講三車功夫,又聽下文分解。

第三件河車 编辑

運先天精氣,丹家名汞迎鉛入,情來歸性,七返九還之事也。

前此煉己純熟,汞性通靈,進退自如,雌雄應變。功夫至此,乃可行返還大事。七返還丹者,先將已成之汞性呼為內丹,於是入室坐圜,把內丹藏於空洞之中。上邊如乾,下邊如坤,性邊屬有,命邊屬無。先要以有入無,然後從無生有。其象如乾精播於坤母,坤乃實腹而為坎。坤精感自乾父,乾乃虛心而為離。乾坤既列,名為鼎器(即有無妙竅也)。離坎二用,借此現形。原夫以有入無之時也,寂寂靜靜,心死神存。稍焉有自己識神,化為驚人、愛人之物,試爾內神。又有諸天魔將,化為好人、惡人之物,試爾內神。諸般不動,元神湛然。乃更一時焉,有一支陽氣發生。譬如坤陰之下,一陽來複。我即吐乾宮一陰以迎之(腎氣上升,心液下降,本乎自然),名曰以汞迎鉛,又曰大坎離交,又曰內外陰陽消息。消息既通,於是命太乙神女儔邱蘭者,捧出雌劍,摘而取之,立為丹本,此即七返還丹也。丹本既立,神氣融和,由是一陽漸長而為兌,坎男變為兌女矣(此即庚方月、西江月、蛾眉月諸喻時也)。因此兌女二字,故丹家名曰首經,又曰天癸(因類而言耳。愚人不知,盲修瞎煉,未遇真師之故也)。丹士采此首經,名曰攝情歸性。五千四十八日歸黃道之時,有如十五明月,金水圓滿。在人身中,總一先天精氣,騰騰壯盛之時也。學人到此,急起大河車,運上泥丸。稍焉,有美液墜於顎中,大如雀卵葡萄,非麝非蜜,異樣甘香,此乃九還金液大丹也。道人服此金液,然後名之曰鉛投汞,金並木,後天返先天,嬰兒會姹女。嬰、姹相逢,朝夕涵養,久之洞見臟腑,內外光明,中有一真,宛然似我,此嬰、姹複生嬰兒矣。得此嬰兒者,必須默默調養,刻刻溫存,由靈谷移上天穀,然後出神入化,高會群仙。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