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祖世家 编辑

列祖名渥,字承天,太祖長子也。初爲牙內諸軍使,素無令譽,軍府輕之。及太祖病,出渥爲宣州觀察使。右牙指揮使徐温私謂渥曰:「王寢疾,而嫡嗣出藩,此必奸臣之謀。他日相召,非溫使者及王令書,慎無應命。」渥泣謝而去。

天祐二年冬十月,太祖病甚,命判官周隱作符召渥。隱慮渥幼弱不任事,薦大將劉威代主軍政,太祖未許。會温與嚴可求問疾,太祖以謀告之,温等大驚,遂詣隱所,見隱作召符在案,亟取遣之。渥見温使者,乃行。既至廣陵,拜淮南留後。及太祖薨,將佐共請宣諭使李儼承制授渥淮南節度使、束道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

是歲十二月,河東以帛書潛約攻汴。睦州刺史陳詢爲浙兵所逼,棄州來奔,招討使陶雅入據其城取之。湖南兵人寇,牙內指揮使楊彪擊卻之。王命馬步都指揮使李簡等襲王茂章於宣州。

天祐三年春正月,宣州觀察使王茂章出奔杭州。是時,李簡兵奄至城下,茂章度不能守,帥衆南行。親兵刁彥能辭以母老不從,豋陴諭衆日:「王府命我招諭汝曹,大兵行至矣。」衆由是定。陶雅畏茂章斷歸路,遽引兵還歙,復失睦州。庚辰,越王膠至睦州。陳璋聞雅已還,自婺州退保衢州。兩浙將方永珍等取我婺州,進攻衢州。是月,遣先鋒指揮使陳知新攻湖南。

三月乙丑,知新拔岳州,逐其刺史許德勳,王以知新爲岳州刺史。

夏四月癸未朔,日有食之。鎮南節度使、穎川郡王鍾傳卒,軍中立其子匡時爲留後。傳養子江州刺史延規恨不得立,遣使來降於我。王以昇州刺史秦裴爲西南行營都招討使,將兵擊匡時。按昭宣帝實録云:鍾傳養上藍院僧爲子,曰延圭,補江州刺史;傳卒,遂召淮師陷其城。又新唐書鍾傳傳云:天祐三年,傳卒,子匡時自立爲節度觀察留後。次子匡範爲江州刺史,怨兄立,挈州附淮南,因言兄結汴人圖揚州,楊渥使秦裴攻匡時。今從十國紀年作「延規」。

秋七月,裴執江西將劉楚,遂圍洪州,饒州刺史唐寶請降。

八月,兩浙兵圍衢州,衢州刺史陳璋來告急,王遣左廂馬步都虞候周本將兵迎璋。兵還,浙人躡我師,本設伏,大破之。

九月,秦裴拔洪州,大掠三日,鹵匡時及其司馬陳象等五千人以歸。王切責匡時,匡時請死,哀赦之,斬象於市。先是,謠言云:「楊老抽嫩鬢,堪作打鐘搥。」至是應焉。五國故事又有「搥折」之讖。温、顥害渥而立其弟渭,蓋冥符也。王自兼鎮南軍節度使,以裴爲洪州制置使。

天祐四年春正月,王既得江西,驕侈益甚,以舊憾殺其節度判官周隱。

是月,黑雲都指揮使呂師周將兵屯上高,遂出奔於湖南,副指揮使綦章縱其孥,使逸去。按九國志師周自言「三世將家,不可保富貴」,每恣爲盃酌,醉必起舞,或擊節狂歌,慷慨泣下。行密聞而疑之,密使人偵其動靜。師周不自安,乃謀於綦章而奔湖南。今從通鑑,載出奔於丁卯年下。

王居喪作樂,然十圍之燭以擊毬,一燭費錢輒數萬。或單騎出遊,從者奔走道路,不知所之。左、右牙指揮使張顥、徐溫泣諫,王怒曰:「汝謂我不才,何不殺我自爲之!」二人懼,潛謀作亂。初,內營有親軍數千屯於牙城之內,王悉遷出於外,以其地爲射場,顥、温由是無所憚。已而王選壯士號東院馬軍,廣署親信,以爲將吏。所署者恃勢驕橫,往往多陵蔑勳舊。未幾,王又召宣州指揮使朱思勍、范思從一作「范遇」、陳繙將故時所隸親兵三千歸廣陵。顥、溫忌思勍等侵其權,陽令三將從秦裴擊江西,因戍洪州,誣以謀叛,遣別將陳祐往誅之。祐問道兼行,六日至洪州,微服懷短兵徑人裴帳中。裴大驚,祐告之故,遂召思勍等飲酒,數以罪,執斬之。王聞三將死,益不平於顥、温,欲誅之。丙戌,王晨視事,顥、温帥牙兵二百人,露刃直人庭中,王曰:「爾果欲殺我邪?」 對曰:「非敢然也,欲去王左右亂政者耳!」因曳下王親信十餘人,數其罪,以鐵撾擊殺之,號曰「兵諫」,王不能止。歐陽史云:初渥之入廣陸也,留帳下兵三千於宣州,以其腹心陳繙、范遇將之。既入立,惡除徐温典牙兵,召繙等爲東院馬軍以自衛,而温與左衙都指揮使張顥皆行密時舊將,又有立渥之功,共惡繙等侵其權。天祐四年正月,渥視事,繙等侍側,温、顥擁牙兵入,拽繙等下,斬之。按繙等自死於洪州,今從十國紀年及通鑑。自是諸將不與同者,顥、温稍稍以法除之,軍政悉歸二人矣。

夏四月,梁代唐,改元開平。王仍稱天祐,與蜀王移檄諸道,將會兵復唐。

五月,以鄂岳觀察使劉存爲西南面都招討使,岳州刺史陳知新爲岳州團練使,廬州觀察使劉威爲應援使,別將許元應爲監軍,將水軍三萬以伐隨。楚王殷命在城都指揮使秦彦暉將水軍三萬浮江而下,水軍副指揮使黄璠帥戰艦三百屯瀏陽江口。

六月,存、知新遇雨退兵於越堤北,彥暉乘勢來追,存數與之戰,不利。彥暉夾水爲陳,頃之,鼓譟而進,存等走,璠乃向瀏陽絕江,與彥輝合擊我兵。我兵大敗,存、知新被禽,不屈而死,遂失岳州。是役也,裨將死者百餘人,士卒死者以萬計,亡戰艦八百餘艘,他物稱是。威引餘衆遁歸。按敬翔梁遺録云:天祐四年四月,湖南軍陳邵告捷。淮南、朗州水陸合勢,奔衝其境,馬殷出舟師於瀏陽口,大破賊黨,生擒偽鄂州節度使劉存。十國紀年言劉存攻隨在五月,敗在六月。舊五代史梁紀亦云馬殷奏破淮寇在六月,今從之。監軍許元應,王腹心也,常預政事,顯、温因其敗,收斬之。

是月,楚王殷遣兵會吉州刺史彭玕攻我洪州,不克。

秋九月,武貞節度使雷彥恭來附。

冬十月,荆南將倪可福會楚兵攻朗州,彥恭遣使乞降,且告急。王遣將泠業帥水師屯昌江,李饒將步騎屯瀏陽以救之,楚將許德勳迎拒我師。業進屯朗口,德勳遣兵夜襲業營,軍中驚擾,楚人以大軍繼之,師敗。業奔鹿⻆鎮,被執;楚人已又破瀏陽寨,禽饒, 二人皆死焉。

十一月,遣右都押牙米志誠等將兵度淮襲梁穎州,破其外郭。刺史張實據子城守之,不能克。

十二月甲子,梁發步騎五千救穎州,志誠等引兵還。丁卯,遣兵攻信州,刺史危仔倡乞師於吳越。

是歲,命洪州制置使秦裴署鄂州知州,以廬州觀察使劉威爲鎮南軍節度使。

天祐五年春正月,吳越兵寇甘露鎮,以救信州。

夏四月,遣兵攻石首,與梁襄開兵戰於瀺港,我師敗績。又遣將李厚帥水軍萬五千侵荆南,我師敗於馬頭。

五月乙亥,楚兵寇鄂州,知州秦裴擊破之。戊寅,張顥、徐温遣其黨紀祥、陳暉、黎璠、孫殷等弒王於寢室,歐陽史云執王縊殺之。詐云暴薨,時年二十三,諡日威。自顥、温存制軍政,王心積不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益不自安,因謀弒王,約分其地,以臣於梁。時羣盜入寢中,王說盜,能反殺温等,皆爲刺史,羣盜皆諾,惟祥不從。徐鉉吳録云顥使紀祥等執渥于寢室,弒之,不言徐温。薜氏舊五代史因之。而江南別録有獨用左衙兵之說。歐陽史亦言温、顥兵遣盜殺渥。五國故事云:温與顥同謀害渥,議既定,其夕將暝,顥已先入,而温使告顥日:「今非番直,不欲俱入。」慮其謀漏泄,請顥獨訖其事,然後見報。顥諾之。按温、顥分掌牙兵,非協謀安能弒主。吳録不言温者,特鉉爲之諱耳,不足信也。五國故事又言渥死在戊辰歲夏六月,與諸書小異。今從通鑑月日。

武義初,改諡景王,廟號烈祖。乾貞元年,追尊爲景皇帝,陵曰紹陵。稽神録曰:軍吏徐彥成恒主市木,丁卯歲往信州汭口場,無木可市。一日,遇少年云:「吾有木在山中,明當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杉木大至,良而價廉,復出大杉板四枚,日:「君至俟,當獲善價。」彥成回,始至秦淮,會吳帥砠,納杉版爲棺以求材之尤異者,獲錢數十萬。彥成市珍玩,復往汭口以酬少年。更三返,獲其厚利。問一歲以往,但見村落如故,了無所見,詢其里中,竟無能知之者。吳帥,謂烈祖也。

高祖世家 编辑

高祖名隆演,字鴻源,太祖第二子也。一云第三子。初名瀛,又名渭。薜史及九國志、五國故事皆以「隆演」爲「渭」。先是張顥、徐温之弒烈祖也,謀分地送款於梁,及烈祖遇害,顥欲自立。十國紀年云:張顥欲稱淮南留後,送款于梁,以淮南易蔡州節制。徐温曰:「揚州距汴州,往返約三千里,軍府踰月無主必亂,不若有所立,然後圖之。」温患之,問其客嚴可求,可求曰:「顥雖剛愎,而闇於成事,此易爲也。」

夏五月己卯,顥集將吏於府庭,夾道列劍戟白刃,自大將朱瑾而下,令悉去衛從然後入。顥厲聲問諸將:「誰當立者?」諸將莫敢對。顥三問,氣色益怒。可求前陳密語,大約言:「軍府至大,非公主之不可。然在今日,劉威、陶雅、李遇、李簡,皆先王一等人也,公雖自立,此輩能降心以事公否?不若立幼主輔之爲便。」顥不能答。可求亟趣出書一紙,乃太夫人史氏教也,率諸將跪讀之,辭氣慨慷,中言嗣王不幸,隆演以次當立,告諸將無負楊氏而善事之,聞者感動。顥氣色皆沮,卒無能爲,遂奉隆演稱淮南留後、東面諸道行營都統。

初,温常夜夢入宮,見白龍繞殿柱,詰旦見隆演衣白衣擁柱而立,心異之,至是得嗣立,故温授指於可求也。既罷,副都統瑾詣可求居,曰:「瑾年十六七卽橫戈躍馬,衝犯大敵,未常畏懾,今日對顥,不覺流汗。公面折之如無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遠矣。」因以兄事之。顥自此與温不相能,諷隆演出溫爲浙西觀察使,鎮潤州。可求复以計留温。行軍副使李承嗣與顥善,覺可求有附温意, 諷顥使盜夜刺殺之。已而盜掠財以報命,曰:「捕之不獲。」顥怒曰:「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財爲!」可求遂詣温謀先殺顥,陰遣左監門衛將軍鍾泰章選壯士三十人圖之。

丁亥旦,直入斬願於牙堂,并親近數人,始暴其弒君之罪,輯紀祥等於市。先是,顥、温謀逆時,温曰:「參用左、右牙兵,心必不一,不若獨用吾兵。」顥不可。温曰:「然則獨用公兵。」顥從之。至是,窮治亂黨,皆出於左牙,人皆以温爲實不知謀也。按五國故事云:温請顥獨訖其事,然後見報。其夕,顥既殺渥,遂召温,温乃詣城門大哭,曰:「張顥弒逆,殺害老令公郎君矣!」軍衆皆爲之哭。其夕,遂殺顥,立楊渭。其事未確,今不從。

隆演以温爲左、右牙都指揮使,軍府事咸取決焉。以可求爲揚州司馬。當顥用事,刑獄酷濫,縱親兵剽掠市里。温謂可求曰:「今大事已定,吾與公輩當力行善政。」乃立法度,禁強暴,政舉大綱,軍民安之。

是月,楚兵陷朗州,武貞節度使雷彥恭舟來奔。中和元年,雷满據朗州,至彥隱而亡。按梁太祖 實録:丁酉,朗州軍前奏捷,彥恭役溺于江。十國紀年又云:彥恭輕舟奔憤陸。今從之。隆演以彥恭爲淮南節度副使。

秋七月壬申,將吏請於李儼,承制授隆演淮南節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弘農王。

八月,遣步軍都指揮使周本、南面統軍使呂師造擊吳越。

九月,圍蘇州。是月,吳越將張仁保入寇,取常州之東洲,我兵死者萬餘人。命池州團練使陳璋充水陸行營都招討使,帥裨將柴再用等救之,大破仁保於魚蕩,復取東洲。

冬十月,梁從吳越之請,八月,吳越王鏐獻攻淮南之策,見吳越春秋。以亳州團練使寇彥卿爲東面行營都指揮使,入寇。

十一月,彥鯽帥衆二千襲霍丘,土豪朱景擊敗之,又攻廬、壽二州,皆不克。王遣滁州刺史史儼拒之,彥卿引去。

是歲,遣軍將萬全感齍書問道詣晉及岐,告以嗣位。

天祐六年春二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三月,徐温以金陵形勝,戰艦所聚,乃自以惟南行軍副使,領昇州刺史,留廣陵,遣假子元從指揮使知誥爲昇州防遏使兼樓船軍使一作「副使」往治之。

夏四月,周本等攻蘇州,爲吳越將孫琰所拒,不能克。已而吳越牙內指揮使錢鏢、行軍副使杜建徽等將兵來援。辛亥,蘇州兵內外合擊,我師大敗,軍將何朗等三十餘人被執,失戰艦二百艘。本夜遁,追兵及之,復敗於皇天蕩。鍾泰章將精兵二百爲殿,多樹旗幟于菰蔣中,吳越兵不敢追而還。是月,初置選舉,以駱知祥掌之。

夏六月,撫州刺史危全諷自稱鎮南節度使,帥撫、信、袁、吉之衆,號十萬,寇洪州。節度使劉威守兵財千人,置酒宴飲以疑敵。全諷不敢逼,屯兵象牙漳。是月,楚苑致等圍高安,以爲全諷聲援。王命周本爲西南面行營招討應援使,將兵七千救高安。本謂全諷敗,援兵必還,乃舍高安,疾趣象牙漳。過洪州,劉威欲犒軍,本不肯留。或言:「敵兵甚強,君宜觀形勢然後進。」本曰:「賊衆十倍於我,我軍聞之必懼,不若乘其銳而用之。」

秋七月,全諷在象牙漳營柵臨溪,亘數十里。庚辰,本隔溪布陳,先使贏兵嘗敵;全諷兵涉溪來追,本乘其半濟,縱兵擊之,全諷兵大潰,自相蹂藉,溺水死者無算,本分兵斷其歸路, 禽全諷及將士五千人。按釣磯立談云:叟常記危全諷以十萬衆據象牙漳,楚人爲圍高安以爲之聲援,朝廷旰食。嚴可求薦周本可以爲將,本堅辭不肯起,徐自建白曰:「往年長洲之戰,非不敵也,特以上將權輕,下皆專命,互相觀望,以至軍不克振。今必見委,倘不設偏裨,老臣願出死力以報厚。」朝廷許之。本乃具選兵七千人,計食賷糧,晨夕兼馳。朝貴或有追送者,不肯少留,且曰:「兵事神速,停營信宿,衆寡情見,則不可用也。吾欲及其銳而使之。」是時高安危急,人皆謂當先策援,本曰:「不然。楚人非有戰心也,姑欲牽綴我師,使全諷得畢力爾。我必先擒此賊,彼自當解。」遂直鑄象牙漳,突其壘,疾攻之。全諷少其衆,且笑本率易,殊不願答。休先遣勁卒穿出其後,乘高疾呼,撫人大崩,矢石未及接,爭赴水以死。本建大將旗鼓,徐驅而薄之。全諷據牀瞪視,不及指揮而就擒。我軍大讙,楚人果宵遁矣。中問所載,與通鑑小有異同,今悉從通鑑。乘勝克袁州,鹵其刺史彭彥章,進攻吉州。

是月,歙州刺史陶雅遣其子敬紹及都指揮使徐章將兵襲饒、唁二州,信州刺史危仔倡請降,饒州刺史唐寳棄城走。行營都指揮使米志誠、都尉呂師造等敗苑玫於上高。吉州刺史彭玕帥衆數千人奔楚。未幾,王命左先鋒指揮使張景思知信州,遣兵送之。仔倡聞兵至,遂奔于吳越。全諷至廣陵,諸將議曰:「昔先王攻趙鍠,全諷屢饟給吾軍。」王命釋之,資給甚厚。 通鑑云:王以其常有德于武忠王,釋之。

八月,虔州刺史盧光稠以州來附,時光稠亦遣使附于梁。我於是始盡有江西之地。

九月,王遣使修好於福建,閩主審知殺我使者張知遠,遂與之絕。

冬十月戊辰,吳越高澧以湖州來附。

是歲,擢鍾泰章爲滁州刺史。

天祐七年春二月,萬全感自岐歸,岐王承制加王兼中書令、嗣吳王。王大赦境內。高澧乞師於我,常州刺史李簡等將兵應之,湖州將盛師友、沈行思閉城不內,澧帥麾下五千人來奔。

夏五月,徐温母周氏卒,將吏致祭,爲偶人高數尺,衣以羅錦。温曰:「此皆出民力,奈何施於此而焚之,宜解以衣貧者。」是月,温免官治喪,未幾,起復爲內外馬步軍都軍使,領潤州觀察使,以徐知誥爲昇州副使。

六月,水軍指揮使敖駢圍彭瑊於赤石。瑊爲吉州刺史彭阡弟。楚兵救瑊,鹵駢去。

冬十二月,虔州刺史廬光稠有疾,以位傳譚全播,全播不受。光稠卒,其子韶州刺史延昌來奔喪,全播立而事之。王遣使拜延昌虔州刺史,延昌受之,已而復因楚通梁,曰:「我受淮南官,以緩其謀耳,終當爲朝廷經畧陣西。」丙寅,梁以延昌爲鎮南留後。延昌表其將廖爽爲韶州刺史,梁許之。

是冬,淮南節度判官儼可求請置制置使於新淦縣,遣兵戍之,以圖虔州。每更番,輒潛益其兵,虔人不之覺也。

天祐八年春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夏五月甲申朔,梁改元乾化。

冬十月辛亥朔,吳越湖州刺史錢鏢殺都監潘長、推官鍾安德,來奔。

十二月,百勝軍指揮使黎球一作「求」殺廬延昌而代之。丙辰,梁以球爲虔州防禦使。未幾,球卒,牙將李彥圖代知州事,譚全播稱病篤獲免。是時,洪州霣石于越王山下昭□觀前,長七八尺,圍三丈餘。節度使劉威命舁入觀中,七日內漸縮小如數尺狀,已又長尺許,後止七寸,識者以爲活石也。

天祐九年春三月,宣州觀察使李遇與鎮南節度使劉威、歙州觀察使陶雅、常州刺史李簡常憤徐温用事,而遇尤不平,溫怒,拜淮南節度副使王壇爲宣州制置使,數遇不朝之罪;遣都指揮使柴再開帥昇、潤、池、歙兵,納壇於宣州;又命昇州副使徐知誥副之。遇不受代,再用攻宣州,踰月不克。

夏五月,温執遇少子至城下示之,復使與客何蕘入城說遇,遇不忍戰,乃開門請降。温諷再用伺其出斬之,族其家。

是月,徐知誥以功遷昇州刺史,辟洪州進士宋齊丘爲推官,與判官王令謀、參軍王翃專主謀議,以牙吏馬仁裕、周宗、曹悰爲腹心。時諸州長吏多武夫,存以軍旅爲務,不恤民事,知誥在昇州,獨選用廉吏,修明政教,招延賢才,傾家貲無所愛,四方士大夫多歸之。

六月,梁郢王友珪弒其主晃而自立。

秋七月,劉威、陶雅詣廣陵,徐溫待之甚恭,威等悅服,由是人皆重温。未幾,温與威、雅率將吏請於李儼,承制加王太師、吳王,以温領鎮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淮南行軍司馬如故。隨遣威、雅還鎮。

冬十一月,淮南節度副使陳璋襲楚岳州,執其刺史苑玫,進攻荊南。王遣撫州刺史劉信將江、撫、袁、吉、信五州兵屯吉州,爲璋聲援。

是歲,虔州防禦使李彥圖卒,州人奉全播代之,附於梁。

天祐十年春正月,陳璋攻荊南不克,引還。荊南與楚兵會江口以邀我,璋聞之,駢舟二百艘爲列,夜過荊江,追者不能及。

二月,梁均王友貞起兵討賊,友珪伏誅,友貞自立於大梁。友貞更名鍠,已又名瑱。

三月,行營招討使李濤帥衆二萬出千秋嶺,攻吳越衣錦軍。

夏四月,我軍爲錢傳權所敗,濤被執,鹵我士卒三千餘人。

五月,遣宣州副指揮使花虔將兵會廣德鎮遏使渦信屯廣德,以攻衣錦軍。

六月,錢傳權陷廣德,虔、信復爲所鹵。

秋八月,楚廖遠節度使眺彥章寇鄂州,王命匯關州練使倡飾匯充水陸行軍應援使,未至,楚兵解去。

九月,吳越王鏐遣其子傳權等寇常州,營於潘葑。徐温曰:「浙人輕而怯,易破也。」率諸將倍道赴之。至無鍚,裨將陳祐請以所部兵自它道出敵後。祐既去,温以大軍夾擊之,大破吳越軍,斬獲甚衆。

冬十一月,梁以寧國節度使王景仁爲淮南西北行營招討應援使,將兵萬餘寇廬、壽。

十二月,徐温與平盧節度朱瑾率諸將拒之,遇景仁於趙步。時徵兵猶未集,温以四千餘人與之戰,不勝而却。景仁直前薄温,左驍衛大將軍陳紹擊退之。已而兵既集,大敗梁兵於霍丘,景仁以數騎殿後,我師遂不敢逼。初,梁人之渡淮也,先表其可涉之津,會我霍丘守將朱景浮表於木,徙置深淵以誤之,至是梁兵敗還,望表而涉,溺死者過半。溫命聚其尸於霍丘之上,築爲京觀。

天祐十一年夏四月,袁州刺史州劉崇景叛附於楚。楚將許直將萬人來援,王遣都指揮使柴再用、米志誠帥諸將討之。是月,楚岳州將王環夜襲黄州,執我刺史馬鄴。

五月,柴再用等大破劉崇景、許貞于萬勝岡,崇景、直棄城遁去,復取袁州。

秋八月,梁以福王友璋爲武寧軍節度使。前節度使王殷不受代,以徐州來附於我,殷故友珪所置也。按五代春秋作乾化三年九月, 徐州蔣殷叛附于吳,姓與年月小異。

九月,梁命淮南西北面招討應接使牛存節、開封尹劉鄩將兵討殷。

冬十月,遣平盧節度使朱瑾等救徐州,敗歸。

天佑十二年春二月,梁牛存節等陷彭城,王殷舉族自燔死。按莊宗列傳,殷死在上年十一月,今從舊五代史及五代通録。

夏四月,徐溫以其子牙內都指揮使知訓爲淮南行軍副使、內外馬步諸軍副使。

秋八月庚戌,王以鎮海節度使徐溫爲管內水陸馬步諸軍都指揮使、兩浙都招討使、守侍中、齊國公,鎮潤州,以昇、潤、常、宣、歙、池六州爲巡屬,留其子知訓居廣陵秉政,而軍國大事溫遙決之如故。

冬十一月乙丑,梁改元貞明。是冬,濬東塘楊林江,水中出火,可以然物。九國志作武義二年冬十月。

天祐十三年春二月,辛丑夜,宿衛將馬謙、李球作亂,劫王登樓,發庫兵討徐知訓。知訓將出走,嚴可求止之。壬寅,謙等陳於天興門外,諸道副都統朱瑾自潤州至,視之,曰:「不足畏也。」返顧外衆,舉手大呼,亂兵皆潰,禽謙、球,斬之。

秋七月甲子,潤州牙將周郊一作「周交」作亂,入府,殺大將秦師權等,一作「秦進忠」。大將陳祐等討斬之。稽神録曰:天祐丙子歲,浙西軍士周交作亂,殺大將秦進忠、張胤,凡十餘人。進忠少時常怒一小奴,刃貫心,殺而埋之。末年恒見此奴捧心而立。其日將出,乃在馬前左右皆見之。入府遇亂兵,傷胸而卒。張胤前月餘每聞呼其姓名者,聲甚清越,其日若在對面,入府而斃。

九月,光州將王言殺刺史戴肇,王遣楚州團練使李厚討之。廬州觀察使張崇不俟命,引兵趣光州,言棄城走。以厚權知州事。

冬十月,晉王存勗遣使來約,會兵伐梁。

十一月,以行軍副使徐知訓充淮比行營都招討使,及朱瑾等將兵趣宋、毫,與晉相應。既渡淮,移檄州縣,進圍穎州。

天祐十四年春正月,梁命宣武節度使袁象先救穎州,我軍引還。

三月,楚馬存寇上高。

夏四月,昇州刺史徐知誥治城市府舍甚盛。

五月,徐温行部至昇州,愛其繁富,潤州司馬陳彥謙勸温移鎮海軍治所於昇州,温從之。徙知誥爲潤州團練使。知誥因求宣洲,不許,意殊不樂。宋齊丘密言於知誥曰:「三郎驕縱,三郎謂知訓也。敗在朝夕。潤州去廣陵,隔一水耳,此天授也。」知誥悅,卽之官。釣磯立談曰:初,烈祖雅不欲京口之行,丐爲宣城,而義祖不之許,尚遲徊若有所待。客有宋齊丘者,私勸烈祖曰:「昔項羽叛約,王沛公以漢中之地,時皆謂失職左遷,惟蕭何贊之,以爲語有天漢,其稱甚美。今明使君中有大志,而忽得京口,其名殆不可失也。且西朝拱己,知訓童昏,老臣宿將,不甘詬辱,度其勢亂在旦暮。蒜山之律,曾不一昔而可以定事。更舍此利而求入宣城山中,卒卒度歲月,其亡聊奈何?」烈祖驚起,執其手曰:「善哉子嵩,非吾子無所聞之。」中夕促駕而之官。

冬十月,越王巖遣客省使劉琯來聘,告卽位,且勸王稱帝。是歲,王遣使遺猛火油於契丹,且曰:「攻城用油然火,焚其樓櫓,敵人以水沃之,火愈熾。」契丹主大喜。

天祐十五年春正月,以右都押牙王陰爲行營都指揮使,將洪、撫、袁、吉之兵擊譚全播于虔州。嚴可求以厚利募贑石水工,我兵奄至城下,虔人始知之。

夏六月,內外馬步都軍使、昌化節度使、同平章事徐知訓爲副都統朱瑾所殺。初,徐氏專權,王幼懦不能自持,而知訓尤陵侮之,無君臣禮。常與王爲優,自爲參軍,使王爲蒼鶻以從。又泛舟濁河,王先起,知訓以彈彈之。又賞花禪智寺,知訓使酒罵坐,語侵王,王懼而泣。知訓常召徐知誥飲,知誥不時至,知訓怒曰:「乞子不欲酒,欲劍乎」一口,與知誥宴會,謀伏甲誅之,弟知諫躡知誥足,遂遁去。至是瑾與知訓有隙,積不能平,既已殺知訓,提首入府門,王障面入內,瑾爲府兵所攻,遂自剄死。

是日,知誥聞變,卽引兵濟江,撫定軍府。按十國紀年:六月乙卯,瑾殺知訓,踰城自殺。戊午,知誥入揚州代知訓執政。己未,誅瑾黨。又廣本:戊午,知誥親吏馬仁裕聞知訓死,自蒜山渡,白知誥。知誥卽日帥兵入揚州,撫定吏民。徐鉉江南録無日,但云:先主聞亂,卽日以州兵渡至廣陵,會瑾自殺,因撫定其衆。揚、潤相去至近,豈得越四日方爾聞變,今從江南録。

時徐温諸子皆弱,温乃以知誥代知訓執政,命沈瑾尸于雷塘而滅其族。復疑唐宣諭使李儼及泰寧節度使米志誠通謀,先後殺之。

秋七月,温入朝于廣陵,欲大行誅戮。知誥、嚴可求具陳知訓過惡,温怒稍解。馬令南唐書云:溫意潤州頂謀,就知訓廨,有土室繪畫溫像身被五木,諸弟皆執縛受刑,而畫知訓袞冕正座,皆署其名。温見之,唾曰:「狗死遲矣!」知誥因得疏其罪惡。責知訓將佐不能匡救,皆抵罪,以刁彥能屢有諫書,賞之。又知訓與僧修睦親狎,至是得偽讖數紙,皆其手書,乃求修睦殺之。葬瑾於雷塘之側。先是,李德誠有客能言天文,一日謂德誠:「昨夕天象大異,揚州當流血無限,朝貴多陷首穴骨。」後考其日,正瑾殺知訓之夕也。

戊戌,以知誥爲准南節度行軍副使、內外馬步都軍副使、通判府事、兼江州團練使。以徐知諫權潤州團練事,代知誥也。温還鎮金陵,總軍國大綱,自餘庶政,皆決於知誥。知誥悉反知訓所爲,事王盡恭,接士大夫以謙,御衆以寬,約身以儉。以王命盡蠲天佑十三年以前逋稅,餘俟豐年乃輸之。謂天祐十四年逋稅。求賢才,納規諫,除奸猾,杜請託。於是士民翕然歸心,雖宿將悍夫無不悅服。知誥欲進用宋齊丘,徐溫心惡之,以齊丘爲殿直軍判官。

是月,攻虔州之兵軍中大疫,王祺病,虔州險周不可下,以鎮南節度使劉信爲虔州行營招討使。未幾,祺卒。譚全播乞師於鄰境,吳越、閩、楚皆出師救之,楚將張可求將萬人屯古亭,閩兵屯鄠都,吳越錢傳球帥兵二萬圍信州。信州兵財數百,逆戰,不利,刺史周本開門宴飲,飛矢雨集,安來不動。吳越疑有伏兵,解圍去。王命前舒州刺史陳璋充東南面應援招討使,將兵侵蘇、湖,以牽制吳越之兵。傳球自信州南屯汀州。晉王存勗遣問使持帛會會兵伐梁,王辭以虔州之難。

八月,劉信遺其將張宣夜襲楚兵,與張可求戰於古亭,大破之;又遣梁詮等擊吳越及閩兵,二國聞楚兵敗,隨引去。

九月,信攻虔州不克,取質而歸。徐溫怒,益兵使更攻之。

冬十一月,信還擊虔州,先鋒始至,虔兵皆潰,遂拔虔州,追執譚全播于雩都。王以全播爲右威衛將軍,領百勝軍節度使。梁開平初,盧光稠以虔、韶二州請命于梁,梁太祖爲置百勝軍。初,徐溫自以權重位卑,說王曰:「今大王與諸將皆爲節度使,雖有都統之名,不足相臨制。請建吳國,稱帝而治。」王不許。至是嚴可求詣金陵說温,當先建吳國以自立,温深然之,留可求參總庶政,兼草禮儀。

武義元年春三月,吳越錢傳瓘自東洲入寇,王遣百勝軍使彭彥章及裨將陳汾拒之。徐溫帥將吏藩鎮請王卽天子位,不許。

夏四月戊戌朔,溫奉玉冊、寶綬尊王卽吳國王位,改天祐十六年爲武義元年,大赦境內,建宗廟社稷,設百官,官殿之物皆用天子禮。以金繼土,臘用丑。改諡武忠王曰孝武王,廟號太祖,威王日景王,廟號烈祖,尊母太夫人史氏爲太妃。以徐溫爲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守太尉兼中書令、東海郡王,以徐知誥爲左僕射、參政事兼知內外諸軍事,仍領江州團練使,以揚府左司馬王令謀爲內樞使,營田副使嚴可求爲門下侍郎,鹽鐵判官駱知祥爲中書侍郎,前中書舍人盧擇爲吏部尚書兼太常卿,掌書記殷文圭、沈顏爲翰林學士,館驛巡官游恭爲知制誥,前駕部員外郎楊迢爲給事中,李宗、陳璋爲左、右雄武統軍,柴再用、錢鏢爲左、右龍武統軍,拜江西劉信、鄂州李簡、撫州李德誠、廬州張崇、海州王綰五人爲征南、鎮西、平南、安西、鎮東大將軍。文武以次進位,改文散諸大夫爲大卿,御史大夫爲御史大憲,避祖諱也。按鄱陽浮州開福院有吳武義二年銅鐘,安國寺有順義三年鐘,皆刺史呂師造題,官稱曰光禄大卿、檢校大保、兼御史大卿,是大憲亦或稱大卿。容齋三筆云:鄂州城北鳳凰山之陰有佛剎興唐寺,其小閣有鑑,題誌云「大唐天祐二年三月十五日新鑄」,勒官階姓名者兩人,一日金紫光禄大檢校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陳知新,一曰銀青光禄大檢校尚書右僕射兼御史大楊淙,「大」字之下皆當有「夫」字,而悉削去,觀者莫能曉。五代新、舊史、九國志並無其說,惟劉道原十國紀年載楊行密之父名怤,怤與夫同音,是時行密據淮南,方破杜洪于鄂,而有其地,故將佐爲諱之。

乙巳,彭彥章與錢傳瓘戰于狼山江,裨將陳份按兵不救,彥章軍敗,死之。

五月,荊南爲楚人所攻,乞援於我,王遣鎮南節度使劉信等率洪、吉、撫、信步兵,自瀏陽趣楚潭州,武昌節度使李簡等統水軍攻楚復洲。信等至潭州東境,楚兵釋荊南引歸。簡等入復州,執其知州鮑唐。

六月,我師敗吳越兵於沙山。

秋七月,吳越錢傳瓘寇常州,徐溫帥諸將拒之,右雄武統軍陳璋以水軍下海門出其後。壬申,戰於無錫。時久旱草枯,我兵乘風縱火,大破吳越軍,殺其將何逢、吳建,傳瓘遁去,追平山南,復敗之。璋敗吳越兵於香彎,指揮使崔彥章獲叛將陳紹以歸。是日,叛將曹筠復歸我軍。徐知誥請率步卒二千,易吳越旗幟鏜仗,躡敗卒而東,襲取蘇州。温曰:「爾策固善,然吾且求息兵,未暇如妝言也。」諸將又謂:「吳越所恃者舟楫,今大旱,水道涸,此天亡之時也,宜盡步騎之勢,一舉滅之。」温歎曰:「天下離亂久矣,民困已甚,錢公亦未易可輕,若連兵不解,方爲諸君之憂。不如戰勝以懼之,戢兵以懷之,使兩地百姓安業,君臣高枕,豈不樂哉,多殺何爲!」遂引還。丙戌,王立其弟朦爲廬江郡公,溥爲丹陽郡公,潯爲新安郡公,澈爲鄱陽郡公,子繼明爲廬陵郡公。

是月,大封王躬乂遣佐良尉金立奇人貢。躬乂本高麗石窟寺眇僧,天祐初據開州稱王,國號大封。 按新舊五代史、唐餘録皆云唐末高麗國自立王,前王姓高氏,後王王建。今從十國紀年。

八月,歸無錫之俘於吳越,遣客省使歐陽江往聘修好,吳越亦遣使請和,自是三十餘州民樂業者二十餘年。王及徐溫屢遺吳越王書,勸其自王國中,無受梁朝之命,吳越王不從。

冬十月,徐溫出廬江公矇爲楚州團練使。

十一月,武寧節度使張崇侵梁安州。

十二月,團結民兵,從御史臺主簿盧樞言也。是時有童謠云:「東海鯉魚飛上天。」又有謠云:「江北楊花作雪飛,江南李樹玉團枝,李花結子可燐在,不似楊花無了期。」徐知誥本姓李,後遂應此謠。

武義二年春正月,張崇攻安州,不克而還。

夏四月,王寢疾。

五月,大丞相徐溫自昇州入朝。是時徐知誥密聞于王曰:「温雖臣父,忠孝有素,而節鎮入覲,無以兵仗自從之例,請以臣父爲始。」爲叩温悉去兵仗以入。議當爲嗣者。或希温意,言曰:「蜀先主謂武侯:『嗣子不才,君宜自取。』溫正色曰:「吾果有意取之,當在誅張顥之初,豈不今日邪!使楊氏無男,有女亦當立之。敢妄言者斬!」按徐舷吳録、路振九國志之書載「有女當立」之語于誅張顥時,今從舊五代史。乃以下命迎丹陽公溥監國。 十國紀年云:王疾病,大丞相温來朝,議立嗣君。門下侍郎嚴可求言王諸子皆不才,引蜀先主顧命諸葛事,温以告知誥,知誥曰:「司求多知,言未必誠,不過順大人意爾。」温曰:「吾若自取,非止今日。張顥之亂,嗣王幼弱,政在吾手,取之易于反掌。然思太祖大漸,欲傳位劉威,吾獨力爭,太祖垂泣,以後事託我,安可忘也。」乃與內樞密使王令謀定策,稱隆演命,迎丹陽公溥監國。今從薜史及司馬氏通鑑。 徙溥兄濛爲舒州團練使。

己丑,王薨,年二十四,諡曰宣。乾貞元年尊爲高祖宣皇帝。通鑑目録稱惠帝,不知何據。陵曰肅陵。王重厚恭恪,徐溫父子專政,未常有不平之意形於言色,温以是安之。及建國稱制,尤非所樂,常怏怏酣飲,希復進食,遂至疾革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