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探索/第一章

縣長序 南瀛探索
第一章 總論
黃文博總編輯
第二章

第一章 總論

台南縣位於臺灣本島的西南方,是臺灣平原面積最大的一個縣,東以關仔嶺、大凍山、崁頭山、竹頭山、三角南山和嘉義縣為界;以西阿里關山、大烏山、內烏山、草山頂、龍船窩、大坪溪和松仔腳溪和高雄縣為界。南以二仁溪(二層行溪)和高雄縣為界;又以曾文溪和台南市為界。北以三層崎、鹿寮水庫和八掌溪與嘉義縣為界。

清初,康熙22年(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把明鄭首都「承天府」(今台南市)改為「台灣府」,隸屬於福建,設台灣府,分置諸羅、台灣、鳳山等3縣,當時台南縣境,分隸於台南與諸羅2縣;光緒13年(1887),「台灣府」遷建於今天的「台中市」,原在台南的「台灣府」,由於位在新的「臺」灣府(台中)之「南」,故改稱「台南府」。日本治台後,明治28年(1895)將台南府改設為台南縣,明治34年(1901)改為台南廳,大正9年(1920)始改為台南州。

戰後,民國35年(1946)1月重劃縣市,又將原台南州的台南與嘉義等2市劃為省轄市,餘編為台南縣,改郡為區,改街、庄為鄉、鎮。繼則復將水上、太保二鄉劃歸嘉義市,安順鄉編入台南市,並增設林內、麥寮、褒忠、東勢等4鄉,復將原阿里山番界改設吳鳳鄉。至此,全縣計轄10區,15鎮,52鄉,1166村里,15649鄰。同年4月9日,縣治即由台南遷移新營現址。民國39年(1950),全台行政區域再度調整,將八掌溪以北地區併嘉義市,另設嘉義、雲林兩縣,餘八掌溪以南原轄區域為今之台南縣。重劃行政區域後,台南縣僅轄原新營、新化、新豐、北門、曾文等5區,計7鎮24鄉。

民國57年(1968)2月2日,學甲鄉升格為學甲鎮。民國70年(1981)12月25日,因台南縣政府所在地位於新營鎮,改制為新營市。復永康鄉因人口急速成長,依據台灣省各鄉鎮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第7條第2款規定,人口在15萬人以上者,得設縣轄市之規定,於民國82年(1983)5月1日改制為永康市,形成現今的2市7鎮22鄉。

南瀛鄉土教材架構是以歷史做為分期的基準,將全文分為10個章節,分別為一、總論,二、變動的南瀛,三、史前時代的南瀛,四、早期的南瀛,五、荷蘭時期的南瀛,六、明鄭時期的南瀛,七、清代時期的南瀛,八、日本時期的南瀛,九、戰後南瀛,十、結論。

「總論」將本縣的行政沿革做一簡單的介紹,再將各章節的架構及內涵逐一呈現。

第二章「變動的南瀛」,從南瀛地區的地理環境、海岸變遷、河流地形及河道變遷來解釋及發現南瀛河流的特性,河道變遷對人的影響,再述河流與南瀛開發的關係,最後呈現出本區人地互動下的區域特色。

第三章「史前時代的南瀛」,這部分又將整個漫長未有文字紀錄的史前時代,依時間的順序及發現遺址的地區劃分為3部分:第1部分,為舊石器時代的人類與環境,以左鎮人的發現為代表;第2部分,以新石器時代的時間分為早中晚期,分別以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做為代表說明;第3部分,則以台南地區蔦松文化遺址的分布、蔦松文化人的文化內涵,來說明鐵器時代南瀛地區的人類活動與文化發展。

第四章「早期的南瀛」,本章從南瀛地區平埔族族群(蔴荳社群、蕭壠社群、目加溜灣、大武壟社群、大目降、新港社群、哆囉嘓社群)及其分布,來探討西拉雅原住民的社會與生活,而為了更清楚的了解平埔族人的社會文化變遷,又分為(一)傳統生業、(二)生活習俗、(三)社會組織與人口變化等3部分做討論。最後則談到平埔族群的宗教信仰變遷。

第五章「荷蘭時期的南瀛」,這章最初以季節性的漁民、農民與海盜、海商的興起,做為時代的背景,再從大員政權的確立與殖民統治的形態,來說明對平埔族的征伐與統治、濱田彌兵衛事件、宗教傳播與教化等;在農業墾殖方面,則以(一)荷人的獎勵農業、(二)郭懷一抗荷事件兩個部份來做探討;當然,在荷蘭時期東亞貿易網絡的開展是不可不談的,這小節則從米、糖、鹿皮產量的提高、外銷,與對中國、日本、南洋國際貿易的開展,來探討整個荷蘭時期南瀛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狀態。

第六章「明鄭時期的南瀛」,本章細分7節,概述明鄭時期的軍政、海權、墾殖、聚落、水利、平埔族番社撫化與結語等內容,將17世紀中下葉的台灣面貌清晰勾勒與呈現。從明鄭時期的軍政看漢人政權的建立、從明鄭時期在南瀛的墾植見其背景與制度的建立、墾殖的形式及漢人移民潮與鄭氏墾殖的範圍;由明鄭時期的水利興築見其緣由與背景、水利開築形式與整個南瀛地區陂圳的分布;政權建立、水利興逐與移民潮,造就了明鄭時期南瀛地區漢人聚落的形成;最後,則仍不免要談到對平埔族社的安撫與教化。

第七章「清代時期的南瀛」,在清代的帝國統治下,第1節探討從政治面、經濟面去看整個南瀛的轉變。第2節則從水利的開發與聚落、街庄的大量出現,談漢人移墾社會的建立,此時期卻也因此造成了漢番關係的改變,與西拉雅族的危機與變遷。第3節則延續漢人移墾社會建立後宗族的成長,與形成發展的探討。談到移墾社會,其移民社會的動亂─民變與械鬥則一定得談討的議題,所以整個第4節的部分,則從動亂的背景談到民變、分類械鬥、動亂的分析、民變與分類械鬥的關係。最後兩節,前者先談到清代時期產業與貿易的發展,後者則探討移墾社會的民俗與文化活動,此小節也再細分三部分(一)宗教信仰、(二)文化活動與社會意義(三)移墾社會的特質。

第八章「日本時期的南瀛」,本章的章節架構如下:第1節日本對臺統治政策概述:日本時期的統治體制、殖民行政組織、皇民化運動;第2節武裝抗日與政治文化運動:南瀛保衛戰、武裝抗日事件、政治文化運動;第3節嘉南大圳的興建:嘉南大圳興建的背景、嘉南大圳的興建、3年輪灌的實施與農民抗爭、水利組織;第4節現代化製糖與糖業發展:總督府的糖業獎勵、新式製糖業的發展、4大製糖會社概述、製糖會社下的臺灣蔗農;第5節鹽場的開設:日治以前臺南縣鹽場史略、日本時期臺南鹽場的增闢與發展;第6節新式學校和教育:教育政策的演變、制度化期(大正8年至昭和20年)、各類教育概述、職業教育、社會教育;第7節都市計劃與現代化的生活設施:都市計劃與街面整理、現代化的生活設施;第8節藝文活動:傳統文學、新文學、文學團體、近代繪畫;第9節小結。

第九章「戰後南瀛」,本章的章節架構如下:第1節戰後南瀛的政治:由接收到劫收、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中的南瀛、白色恐怖與南瀛、南瀛地方自治的實施、南瀛重要政治人物概述;第2節戰後南瀛的經濟發展:土地改革與農業發展、南瀛的工業發展、南瀛的商業活動;第3節戰後南瀛社會與文化的發展:南瀛的社會變遷、南瀛地方的風俗的發展、南瀛教育文化的發展、南瀛觀光休憩的發展;第4節小結。

第十章「結論」,將各章節做統整而完整的介紹,並將南瀛地區各時期的面貌、人與地關係,族群與族群的關係、社會與生活做簡單的呈現。

最後,希望藉由本文建立以歷史為縱軸的南瀛鄉土教育補充教材,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對南瀛歷史的發展,以及曾經和南瀛發生關係的人與事及其大環境,有一全面性及客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