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總長梁啟超呈大總統敬陳司法計畫十端留備采擇文

司法總長梁啟超呈大總統敬陳司法計畫十端留備采擇文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司法總長梁啟超
中華民國3年(1914年)6月1日
1914年6月1日
公布於東方雜誌1913年10卷第12期
本作品收錄於《東方雜誌

  爲敬陳管見留備采擇事。竊啓超自審庸愚。不勝艱鉅。已於本日呈請辭職在案。惟是自到部以來。體察司法情形。頗有所感觸。聞諸昔賢之義。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而舊令尹之政。當以吿新令尹。謹就數月來諏訪所得。畧陳其愚。以備大總統核擇。飭繼任之賢議行焉。

  一曰。法院審級宜圖改正也。現行法院編制法。采自日本。而日本復采自歐洲大陸。爲嚴格的四級三審之制。揆諸矜愼之義。用意良美。然欲實行我國。則畧計法官人才。須在萬五千人以上。司法經費。須在四五千萬元以上。揆諸國情。云何能致。故一年以來。改爲審檢所。復改爲縣知事兼理審判。皆所以救現行編制法之窮也。然此等皆權宜之制。不能視爲根本之圖。將來治具略張。終當以行政司法分離爲歸宿。苟法院編制。與國情不適。則司法基礎。終無從鞏固。查四級之制。近世歐美學者。已頻議其繁迂。日本在臺灣關東。皆采三級制。且漸施諸內地。英在印度。亦僅三級。而最低級之審判。卽由縣知事行之。我國似宜參酌其法。將初級管轄名目廢去。歸倂於地方。而令刑事自某種刑以下。民事自若干元以下。皆以高等廳爲終審。現在知縣兼理。固用此審級。將來法院完成。亦用此審級。庶可以簡易而便民也。

  二曰。審理輕微案件。宜省畧形式也。現行訴訟程序。論者每議其繁。然旣已謂之法庭。無論若何力求簡易。而終有萬不可缺之程序。太求簡而弊亦緣之矣。雖然。若不問案情大小。而悉用同一之程序。則其窒礙有不可勝窮者。夫法庭受理之案。其屬於鬭毆竊盜及尋常錢債者。什而六七。在昔州縣審期。遇賢明長官。堂諭數語。一日可了數十起。今則數千文之錢債。判牘連篇。一兩月之拘留。爰書盈尺。在民間寸陰尺璧。何堪待法理之推敲。況判詞佶屈聱牙。奚以喩庸俗之口耳。甚則一批答可了之呈詞。必改用決定成式。文牘祗厭其浩繁。判決副本。可以牌示。而必每名送達。書記轉疲於繕寫。凡此之類。皆緣拘牽而生延滯。民苦訟累。半此之由。謂宜於法院完全成立之地。則擴充違警罪範圍。將輕微案件。移歸警署訊結。其在縣知事兼理審判之地。亦宜列舉某種類案件。得以極簡易之程序行之。則官旣省勞。民亦稱便矣。

  三曰。宜明立審限也。往時京師法司。推鞫各定程期。罰金等罪十日。遣流徒罪二十日。死罪三十日。外省層遞勘轉。命案通限六月。盜刼等案四月。其隔省關提及難結事件。始准報部展限。督課旣嚴。留滯自少。自設立法院以來。結案稽緩。遠過昔日。雖曰法規束縛。調査困難。然苟不設法救濟。則流弊亦何堪設想。夫一人訟累。闔室憂惶。片刻玩愒於法庭。十口悲啼於環堵。怨沴所積。危亂斯階。謂宜酌復舊規。令各級法院及兼理審判之縣知事。各依案情種類。爲定審限。其有特別理由。仍許呈明酌展。庶法官有所策厲。而積案可望漸減矣。

  四曰。上訴宜分別限制變通也。律許上訴。凡以平反寃濫。然則惟寃濫者得有上訴權。理之正也。今則無問案件大小。事理曲直。但在定期之中。咸得任情上訴。於是土棍慣犯。豪惡莠徒。竟非官力所能裁抑。頗聞有慣竊之犯。受斷科刑。其鄕里咸爲快心。其家人亦以安枕。而彼乃依期上訴。累月竟稽執行。又如錢債欠戶。意圖梟負所押產業。債權者照約管掌。官判准行。而彼迭次上訴。乘裁判尙未確定之時。坐收產業果實。至其不服命令之抗吿。則其助刁尤甚。審判官一語之發。略露端倪。卽將藉口抗吿。原審廳便須停案待判。此時弱者坐聽延滯。強者百計圖翻。弊害之叢。伊於胡底。循此不變。是以奬唆訟之風。而卽啓犯罪之竇。加以交通阻隔。審理遲延。極其究竟。將使全國無一確定之裁判。國威何存。民命安託。又刑事旣采公訴主義。故被害人無上訴權。衡以法理。固極正當。揆諸習慣。實滋迷惑。謂宜於輕微事件之上訴。嚴立限制。而於重大寃獄之平反。別開程序。庶法得其平民蒙其利矣。

  五曰。宜速編刑律施行法也。現行新刑律。論者多毛舉細故。以爲詬病。實則該律之成。幾經審議。其採自今世通義者固多。而依據唐以來舊制者亦復不少。斟酌損益。尙稱精完。惟因法文簡括。予法官以自由裁量之餘地頗多。上比下北之間。影響或遂懸絕。苟非法官諳練極深。恐於平亭未能曲當。若漫執外國判例以爲衡。則於本國習慣益相反。謂宜亟編輯施行法。將罪之種類與利之等級。詳相比麗。其舊律沿用未能驟廢。及新律所未詳者。皆博著而溝通之。庶不朽之法典。可以應用無閡矣。

  六曰。宜酌復刺配笞杖等刑以疏通監獄也。獄囚之充塞。殆未有過於今日者矣。各地模範監獄。囚至如歸。久已溢盈。其舊監及看守所。亦騈積至無所容。循此以往。雖擴充獄室數倍今日。猶恐不給。而囚糧一項。國家歲費數千萬。且無以爲膽。如此豈復成爲政體。況囚浮於獄。瘐斃必多。揆諸圜土敎民之意。毋乃失之愈遠耶。推求獄囚所以驟增之由。則莠民之繁夥。判決之延滯。雖其主因。然刑名之寡狹。實有以致之。蓋諸罪犯中。死囚百一。餘皆徒刑。徒刑之行。惟在圜獄。獄囚之充。云胡可避。況獄政旣未修明。感格實難收效。則在獄者常得學習犯罪之結果。而出獄者愈成奬勵再犯之階梯。蠹害中於社會。非細故也。謂宜酌復軍流刺配之制。分別情節輕重。或竄邊地。或若干里以外。此非曰以鄰爲壑也。遷地以後。其犯罪之客因。或稍減除。則湔拔之機會。亦易發生。爲社會計。爲罪人計。皆有裨益。若能擴充此意。實行刑事殖民政策。則爲利更溥矣。至於輕微竊鬭之案。采扑作敎刑之義。笞杖省釋。用示薄懲。揆諸古義。旣有依據。徵諸並世。亦多沿襲。茍能行斯二者。其於疏通監獄。蓋不無小裨也。

  七曰。宜設立法官養成所也。今日司法之不滿人意。由法制之不適者半。由人才之不給者亦半。養成人才。其根本在於學校。盡人而知之矣。然學校所授。僅在法理。而僅明法理。未足備法官之資格。況學校之積弊。在今日有不易整頓者存哉。自去歲法院改組以來。專以學校文憑。爲資格標準。然其成效。亦旣可睹矣。徒使久諳折獄之老吏。或以學歷不備而見擯。而絕無經驗之靑年。反以學力及格而濫竽。法曹譽望之隳。半皆由是。今厲行甄拔。其結果未知若何。然所能甄拔者。亦僅有學力之有無。謂卽此遂能得良法官。其不敢自信明矣。謂宜廣開考試之途。令舊州縣舊刑幕及私立學校畢業生。皆得應考。而嚴其格以甄法取之。別立法官養成所於京師。凡甄取者皆使在所實習若干年月。乃分發京外各級廳服務。循資洊升。然後重其薪俸。固其保障。則賢良之法官。可以漸出矣。

  八曰。宜嚴限律師資格也。比者司法之爲世詬病。其口實之起於律師者。實居六七。論者或致疑於律師制度。不適於中國。欲翻根柢而摧棄之。此因噎廢食之言。非篤論也。今律師之流毒於社會。實由律師資格太濫。有以致之。今部中所發證書。已逾數千。其中品學優異者。同亦有人。然或訟棍土豪。賄買文憑。或新學小生。志氣未定。照章呈請。批駁難施。孳乳寖多。徧於鄕邑。夫其弋取之也旣甚易。則其愛惜之也必不甚至。作奸犯科。恆由斯起。謂宜將原領證書之員。槪行調驗甄試。試驗及格。重發新憑。仍復厲行懲戒新章。使害馬者必歸淘汰。則業斯職者咸知自愛。而人權實蒙保障矣。

  九曰。宜將一部分之罪犯。劃歸廳外審判。而法外之干涉。則嚴行禁絕也。比經喪亂之後。羣盜滿山。而法院制裁之力。時若不足以遏之。行政官吏與一般人民之不慊於法院。此又其一大原因也。夫旣經法院。則法律上自有一定之程序。以此而咎法官。法官固不任受矣。而行政官吏及軍人。則羣起而鬨之。一若法庭爲養奸之府者。交相干涉。始猶限於特別事項。寖假而及於其他。法廳與軍警權限之爭。日有所聞。而法之行乃愈生窒礙。謂宜略仿前淸咸同以後之制。將聚衆刼盜一罪。別由法庭以外之機關。用他種程序訊鞫懲治之。除此一項外。其餘普通民刑案件。仍悉經法定機關。悉遵法庭程序。而他界干涉。懸爲厲禁。斯兩全之道也。

  十曰。宜保存現有機關。而由國稅支應經費也。前奉大總統令。於司法維持現狀寬籌經費之旨。旣已明白宣示。惟是各省以財政艱窘之故。電請廢廳者。仍繼續有聞。其現存之廳。又大率以經費無著。瀕於廢止。竊惟今之法院。其瑕疵可指者固多。然成立至今。固亦幾積經驗。基礎粗完。實非易易。誠宜就現有之業。徐加改良。以期收效於將來。就中如省會及通商口岸。繫中外之觀聽。更不宜輕爲棄置。夫豈不知財政困難。然此安可以已也。然今者當財政未能統一之時。外省各項政費。皆由省庫支給。其軍費則有都督主持。不虞留滯。其一般行政費。則由省長挹注。猶易取求。獨至司法。其系統自成別宗。其境地等於孤孽。艱窘尤甚。情理實然。若非中央力爲維持。則其困衡。實爲無吿。謂宜一面通飭各審檢廳。使開列實需之必要經費。母許浮冒。一面通飭國稅廳。使對於此項經費。由國稅項下儘先發給。非有所畸重。凡以救事實之窮耳。

  以上十端。略舉管見。皆啓超所有志焉而未能逮者。啓超奉職數月。玩愒因循。百廢不舉。馴及去位。乃建空言。溺職之咎。萬責難謝。抑其才力之不勝大任。徵斯益信。猶冀芻蕘之獻。或效涓埃之補。稍獲自贖。幸何加焉。抑啓超猶有請者。今司法制度所以蒙詬獨甚。皆緣前此改革太驟。擴張太過。銳進之餘。乃生反動。今當矯枉。宜勿過正。苟其過焉。弊且滋甚。凡天下事原動力太過。必生反動。反動力太過。又生第三次反動。如是四次五次。相引可以至於無窮。凡百政象皆然。不獨司法也。彼法國自大革命後。所以累反動以反動。經八十年而不獲敉定者。皆坐是而已。伏惟我大總統懍執兩用中之訓。宏蕩平無陂之道。豈惟司法前途之幸。國家其永利賴之。啓超感激殊知。不敢有隱。竊附臨別贈言之義。輸其盡瘁嚮往之誠。伏惟裁察采擇。不勝大幸。謹呈。中華民國三年二月十八日。

中華民國《著作權法》:

第九條(著作權標的之限制)
  下列各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
  一、憲法法律、命令或公文
  二、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前款著作作成之翻譯物或編輯物。
  三、標語及通用之符號、名詞、公式、數表、表格、簿冊或時曆。
  四、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
  五、依法令舉行之各類考試試題及其備用試題。
  前項第一款所稱公文,包括公務員於職務上草擬之文告、講稿、新聞稿及其他文書。

本作品來自上列各款,在中華民國,屬於公有領域。詳情請參見章忠信著作權筆記著作權法第九條釋義。另外請注意司法院釋字第5號解釋:「行憲後各政黨辦理黨務人員,不能認為刑法上所稱之公務員。」所以自從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施行以來,各政黨黨務作品,不能認為公文。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