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一百五十二至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至一百五十一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一百五十二至一百五十四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一百五十五至一百五十七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4.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4.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4.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4.djvu/5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4.djvu/6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4.djvu/7

 大清一統志

  保德州在山西省治西北四百六十里東西距二百三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東至寕武府五

    寨縣界一百二十里西至太原府興縣界一百十里南至太原府岢嵐州界七十里北至邊牆一百

    五十里東南至岢嵐州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興縣界一百里東北至寕武府偏關縣界一百八十

    里西北至𫎇古界一百四十五里本州境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九十一里東至河曲縣界四十里

    西至陜西榆林府府谷縣界四十里南至興縣界九十里北至府谷縣界一里東南至岢嵐州界一

    百七十里西南至興縣界九十 里東北至河曲縣界三十里西北至府谷縣界三 十里自州治至

    京師一千七百十五里

 ︹分野︺天文昴畢分野大梁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之域春秋屬晉戰國為樓煩地

 漢太原郡地魏晉新興郡地後魏永安郡地隋唐

 為嵐州地宋淳化四年祈嵐州地置定羌軍景德

  二年改保德軍屬河東路金大定十一年置保德

 縣為軍治二十二年升保德州屬河東北路元憲

  宗七年省縣入州屬冀寕路明洪武七年降為縣

  九年復為州屬太原府

 本朝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屬山西省領縣一

  河曲縣在州東北一百三十里東西距一百四十二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三里東至寕武府

  五寨縣界一百四十里西至陜西榆林府府谷縣界二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北至𫎇古黄河

  界三里東南至太原府岢嵐州界一百七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里東北至寕武府偏關縣界一

  百八十里西北至𫎇古界十五里漢太原郡地唐嵐州地五代北漢置雄勇鎮宋太平興國七年

  火山軍屬河東路治平四年置火山縣爲軍治熙寕元年縣省金貞元元年置河曲縣大定二十二

  年升爲火山州治河曲後改州曰隩州屬河東北路元至元二年州縣俱省入保德州明洪武二年

  復置河曲縣六年省十四年又置屬太原府 本朝雍正二年改屬保德州

 ︹形勢︺迫臨黄河密邇西徼續文獻通考羣山屹峙於東南

  黄河繞流於西北

 ︹風俗︺土瘠民貧莫不尚義明統質樸剛勁猶有古風

  

 ︹城池︺保德州城周七里有奇門四宋淳化中土築金大定中增築明萬厯中甃甎 本朝

  順治六年康熙六年四十六年乾隆三十二年重修河曲縣城周三里有奇門三明

  宣德初土築名灰溝營萬厯中甃甎改名河保營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爲縣治三十三年重修

 ︹學校︺保德州學在州治西舊在城東南隅宋熙寕初建金大定中移建今所 本朝順治

  十年修康熙十二年三十二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河曲縣學在縣東南舊縣治東

  北明洪武中建成化間遷明倫堂於縣治北隅崇禎中重建入學額數八名宿文書院

  在河曲縣南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建 按舊志載見龍書院在州治西明萬厯中建今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六千三百八十九今滋生男婦共一十四萬七百六十九名口計二萬二千七百四

  十一

 ︹田賦︺田地九百四十七頃四十畝有奇額徴地丁正雜銀九千四百四十一兩五錢四分九釐糧三

  千二百三十石八斗九升有奇

 ︹山川︺馬頭山在州東二十里氊帽山在州東六十里山半有洞可容百人鷹窩

  山在州東六十里又窩弓山亦在州東六十里翠峯山在州東八十里接河曲縣界明

  統志保德州治東有翠峯其形如覆斗色恒蒼翠獅子山在州東南二十里又孤山在州

  東南三十里劉家山在州東南五十里堂子山在州東南六十里崖半有石洞又黄龍山

  倒座山俱在州東南六十里袁家山在州東南七十里赤山在州東南八十里山皆楓樹經

  霜盡土門山在州東南八十里又賀家山在州東南九十里柏山在州東南一百

  里又潘家山桑林山俱在州東南一百里蒼水山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以山中水色蒼故

  名其水不竭不溢州人木炭取給於此蓮花山在州南一里其山五峯東為東廓山西為

  西廓山俱臨黄河又分三小支入州城東為鐵山西為金山中一支當州治形如蓮房故名

  鑪山在州南十里寨山在州南三十里又羊頭山在州南四十里麥子山

  南七十里有洞昔人常避兵於此伊山在州南接岢嵐州界飛龍山在州西南十里

   又州東北亦有飛龍山黄金山在州西南六十里又神山在州西南八十里又野人山在

   州西南九十里石梯山在州東北二十里上有墩墩下一堡甚險隘山下為水寨山渡口亦

   戍守要地逍遥山在州東北二十里一名腰莊出鐵器黄巍梁山在河曲縣東南

   二十五里高埓翠峯可眺數百里外强梁山在河曲縣東南一百里又杜家山在縣東南一

   百十里又望羊山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又葫蘆山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火山在河曲縣

   南六十五里寰宇記在火山軍東四十里遼史景宗紀乾亨元年太保舒蘇與宋兵戰於火山縣志

   在舊縣西五里黄河東岸山上有孔以草投孔中烟焰上發可熟食不生草木上有𥒚砂窟下有氣

   砂窟黄河過此如遇覆釡河流為之曲尖山在河曲縣南一百里峯銳故名郝家嶺

   在州東南三十里峯子嶺在州南五十里西溝水出焉流經州城西入河楊家嶺

   在州南接岢嵐州界又王家嶺亦在州南黨家嶺在州西南九十里韓家嶺

  曲縣東南三十里木瓜崖在州城西又花花崖在州西南八十里鵰黄崖

  曲縣東南八十里赤崖在河曲縣南三十里土色俱赤相傳吕梁未鑿時河出此山之上崖

  上有蛤蚌遺殻倒回谷在州東北三十五里金史忠義傳正大八年陳和尚有倒囘谷之勝

  夾子洞在州東南七十里纒户崖洞在州西南四十里上有石崖下逼黄河外

  小内大可容數百人石洞在河曲縣南六十五里深廣可容千人又縣東南河峪村亦有石洞

  高一丈六尺廣二丈深三丈有奇天橋峽在河曲縣南九十五里上闊十二丈五尺中闊

  七丈下闊八丈五尺共長九十丈黄河流經其中每雨激浪如雷聲聞數十里冬月積冰成橋俗謂

  之天橋明時議建橋於此不果禪師崖棧在州西南六十里崖半有石洞黒石崖

  棧在州西南七十里中有石洞深不可測洞口石徑臨黄河長二十里極屈曲行旅前後不相望

  盜賊出入於此明萬厯三十八年設兵林家峪及神山馮家川諸處戍守始與禪師崖俱闢為大道

  觀音峁在州東北十里出炭深溝水在州南三十里西北入黄河為興縣往來通路

  最崎嶇又石堂水在州南四十里土門溝水在州南六十里爬樓溝水在州南八十里出石燕皆入

  得馬水在河曲縣南三十里西流入黄河相傳尉遅敬德得馬於此故名黄河

  在州城西北一里自寕武府偏關縣南流經河曲縣西北六里又南流入州界又南入太原府興縣

  界對岸為陜西府谷縣界邊防考大河流入老牛灣過河曲縣西南經保德州中間有娘娘灘太子

  灘皆套中渡河處最為險要大澗河在河曲縣東南七十里源出寕武府神池縣西流七

  里入黄河有二山形如鐘鼔水出其下有聲沙泉河在河曲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源出寕

  武府五寨縣流經縣界至本州界入河石佛河在河曲縣東南一百六十里接岢嵐州長

  流溝西入黄河鎮口河在河曲縣南二十五里南流入黄河朱家川在州東六十里

  源出安化山西南流入黄河鴨頭川在州南接岢嵐州界水由東南流入黄河一名馮家

  卧龍池在州南四十里有石窟水常清龍池在州南五十里石澗中周十餘丈旁

  建五龍祠禱雨輒應楊家泉在州東從平地湧出煮豆粥不用鹽又老鴉泉在州東一里水

  出石平泉在河曲縣西北十里平地湧出汲之不縮不盈流三里入黄河又白鹿泉在縣

  南十里冬月不冰又榆泉在縣東南四十里又凝碧泉在縣南六十里泉出崖下冬温夏寒

  家溝在州城内金山下又草廠溝在州城内鐵山下苦水溝在州城内西北角學宫下皆有水

  石坂溝在州東五里又𤍠窯河溝在州東十五里出炭倒𮞉谷溝在河曲縣

  南九十五里亦流入大河溝上有橋金時建

 ︹古蹟︺芭州故城在州城西北元初置屬冀寕路至元二年省入保德詳見陜西榆林府府

  河曲故城在河曲縣東南七十里周六里有奇宋太平興國中土築元至正中增築

  南面小城明萬厯中甃以甎石並爲縣治 本朝因之順治中重修增設甕城乾隆二十七年移治

  西北河保營隩州故城在河曲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宋曰火山軍文獻通考火山軍本

  嵐州地劉崇置雄勇鎮宋太平興國七年建為軍徙治鎮西三十里屬河東道金史地理志隩州本

  宋舊火山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火山州後更今興定二年改隷嵐州四年徙治於黄河灘許父

  寨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年省隩州入保德州古長城在州南偏橋村西抵黄河南接興縣

  長八十里定羌軍今州治宋淳化四年析嵐州地置定羌軍景德二年改曰保德軍金升為

  州州志今州古名林濤寨有故城在州西二十里宋建擬江樓在州城上俯瞰大河金時

  建知州李晏改曰安西樓

 ︹關隘︺得馬水關在河曲縣南三十里下即得馬水堡有土城周一里餘明洪武九年置巡

  司後廢通志舊隸保德州在州東北一百里河邑巡司在河曲縣東南七十里故城内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移巡司駐此陳家寨在州東十里又秦峁寨叢林溝寨皆在州東廟

  溝寨新畦寨王家寨皆在州東南禪房寨在州南花園寨剷峻寨皆在州西南水寨在州東北

  十五里當黄河中流高二十八丈周二里許河水至此分流周抱合流而下有渡五門樓

  寨在河曲縣南三十五里險隘可守又南五里有元太捕寨三面陡絶東有一路為戍守要地

  楊家寨在河曲縣北六十里明初調鎮西衞官兵戍守後裁下鎮寨在河曲縣北宋

  置雄勇偏頭董家横谷桔橰䕶水六寨屬火山軍後廢元豐中止領下鎮一寨河曲營堡

  在河曲縣東南五十里明宣德初置萬厯中増築東關土堡俱周二里有奇唐家㑹堡

  在河曲縣南十里明正統中建周一里有奇又南為五花營堡明萬厯中築周二里有奇又南為楊

  樺林堡在河曲縣北明成化間建 本朝初設守備防守雍正十年改設都司

  會營堡在河曲縣東北五里明萬厯中建周二里有奇亦名路澤營又東北為羅圈堡明宏

  治中建又東北為樓子營堡明宣德中建周一里有奇石梯隘口在河曲縣南五十五

  里東枕高岡西臨黄河邊牆始此星坐驛在河曲縣東一百二十里

 ︹津梁︺大堡津在州城南四十里九域志保德軍有二津大堡津在軍南四十里沙谷津在軍

  北五九梁津在河曲縣東北三十里宋慶厯間置𣙜場路通遼夏後廢化龍橋

  在州城内州學東阻城中水使北流明萬厯中改修保德橋在州城南門外明宏治中修

  本朝康熙中増修天門橋在州城南鷹窩嶺下下有大㵎每暴雨則水泛溢人不得渡宋

  嘉祐中商人王繼宗於天門峽口疊石為岸跨岸為橋州志名曰石橋今廢惠民井橋

  在州城西南明正德中建 本朝康熙中重修㵎虹橋在河曲縣東南七十里大㵎河上

  天橋子渡在州城東三十里又西南有馮家川渡又西有故城花園柴家窊韓家川桑園

  神山等渡芽子陂渡在河曲縣南六十五里路通清水黄甫川諸處

 ︹隄堰︺井谷溝在河曲縣南七十里民資灌溉龍門溝在河曲縣南七十里有灌溉之

  郭家灘在州東十里灘水溉田百畝有奇明萬厯間河水衝決知州胡柟修堰引灌焉

 ︹陵墓︺︹宋︺折太君墓在州城南四十里折窩村楊業妻趙齡墓在州城東北義

  九女墓在州城東北地名條梁州志宋時趙氏女不適人合葬於此朱光墓

  在河曲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明︺姜名武墓在州城西南八十里張綬墓

  城西

 ︹祠廟︺三賢祠在州城内祀明州守高岡鳳王甲胡柟胡柟祠在州城南門外舊州

  境内有祠四十餘所今盡廢河神廟在州城北坡下明宏治十八年建 本朝順治中重

  大禹廟在河曲縣西五里黄河岸

 ︹寺觀︺承天寺在州城内又寶積寺亦在州城内俱元時建花佛寺在州南十五里

  元至正間石崖崩出石佛數百州人建寺舁置其中金峯寺在州南五十里金建興隆

  寺在州西南三十里宋熙寕初建舊名資福寺華嚴寺在河曲縣舊治東元天厯初建

  禪㑹寺在河曲縣東南五十五里元至正間建宗說寺在河曲縣東南一百五十

  里翠峯山元皇慶中建閻浮殿至治間改今名天慶觀在河曲縣舊治南門外東岡宋大中

  祥符中建

 ︹名宦︺︹宋︺楊嗣瀛州人雍熙四年知火山軍代還吏民借留遂再任孔文仲新喻人神

  宗時通判保德軍時征西夏衆數十萬皆道境上久不解邊人厭苦文仲陳三不便徐徽言

  西安人大觀中厯保德軍監押以邊功權知保德軍宣和中改知火山軍何灌祥符人為火山

  軍巡檢有盜狡悍為二邊患灌親梟其首遼人以争賈胡疃泉水舉兵來犯灌迎高射之輒中或著

  崖石皆没鏃敵驚以為神皆引去︹金︺李晏髙平人大定間知保德軍城西南臨溝輒圮遂

  相地改築計一百七十步有奇城中乏水於石渠上壘甓為洞以便汲州人賴之王嘉言

   知保德軍建學闡明道學︹元︺袁公失其名光州人至正十四年以薦知保德州才畧明敏凡

   有糧儲科役造作必躬詣樞府請省減民心悦服︹明︺宋鎮永樂元年知保德州蒞政勤能

   撫字有方任泰咸寕人宣德初知保德州廉直無私遇事立決人推公敏周山紹興人宏

   治閒知保德州處事公勤治行為一時最考滿當遷州人走京師請留命加銜仍治州事李澤

   厯城人正德中知保德州興除利病民皆愛戴武宗幸西山芻餉不給澤奉部院檄召買唐家㑹未

   旬日得米三百石草十萬束公用充足後以疾求去送者載道齊恩隆德人嘉靖中知河曲縣

   為政廉明仁恕寇犯内境恩揚兵河東多設旗幟金鼓聲不絶敵大驚急卷甲去乃整船筏拯民之

   避兵者事聞遣官賚之王世臣太原人嘉靖中灰溝營守備套寇自陜西潰邊入犯世臣

   率其弟迎戰冰橋峽同死於賊千總李虎亦力戰殁郝九齡高陵人嘉靖閒河曲典史勤介

   自勵時築邊牆散帑十萬錙銖不茍詔襃異之胡柟洵陽人萬厯中知保德州殫心民事百廢

  具舉遷官去士民送者百里不絶建生祠四十餘所

 ︹人物︺︹宋︺朱光滏陽人後徙河曲宋初以翊戴功為龍捷右廂指揮乾德三年河決奉詔治河

  製祝文誓神祝畢伐鼓萬夫齊力決河遂塞趙齡保德人十世同居家至數百餘口治平閒

  賜米五十石絹五千疋旌為義門︹元︺狄琮字子玉保德人尚氣節至元中梁王開藩雲南

  改封晉鎮西陲皆為司馬忠實無欺府中事知無不言王每嘉納王薨哭之慟嘔血而死︹明︺張

  綬字朝儀保德人正德間歲貢母卒廬墓三年在國學奏准保德河曲糧草本州支給永不起運

  民甚賴之戴辰保德人嘉靖中為振武千戸值寇圍豐阜城奉檄往援力戰死寇亦解去贈明

  威將軍指揮僉事徐堯臣保德人嘉靖閒以百户領軍於唐家㑹鑿冰套賊踏水人犯堯

  臣拒堵被重傷殁於陣贈副千戸韓友范字一咸保德人萬厯中舉人授河南鹿邑知縣

  累陞神木道副使闖賊陷城友范以金簪自刺不死後罵賊被殺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

  諡節姜名武字我揚保德人天啟武進士崇禎初以叅將守宣府右衛䝉古部落有乞

  撫者監視中官欲殺以邀功名武持不可中官怒劾之總督楊嗣昌力白其誣乃𫉬免擢通州副總

  兵十五年李自成圍開封從保定總督楊文岳往援大戰朱仙鎮力竭被執大罵賊磔死之贈右都

  督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謚忠烈高 日晄字翼皇保德人崇禎武進士官寕武

  關遊擊闖賊陷城同總兵周遇吉死之又同州常道行黒水監正楊于堦濟源知縣俱以城陷不屈

  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

 ︹本朝︺吕朝京本州人順治七年姜瓖之亂守備牛化麟應賊破州城 大兵來𠞰朝京恐良

  氏被冤請往說賊使解甲降牛叱斬之朝京至死神色如常張射斗本州人為諸生志氣

  激昂牛化麟入州城射斗謀誅之未發事洩化麟欲殺射斗懼其得人心誘入學宫殺之後化麟亦

  為州人崔耀等所殺姜宗吕字瑯璵本州人父名武明右都督援開封戰死宗吕得父故衣

  招魂斂之順治戊子舉於鄉牛化麟應姜瓖列劍堦下宗吕斥以大義化麟不能害比賊平州人多

  以従賊伏法宗吕獨免己亥成進士授濰縣知縣未至卒姜橚字仲端宗吕子康熙乙丑進士

  知麻城縣多善政升户科給事中典試江南督學浙江所取皆知名士仕至吏部侍郎卒李如

  竹本州人五世同堂乾隆五十年奉   㫖給扁

 ︹列女︺︹明︺王嘉㑹妻劉氏河曲人西部入犯𬒳掠踞地號罵遂遇害苗敏行

  妻孫氏河曲人王嘉印陷城二子牽衣侍側不顧泣曰少緩吾不得死矣遂絶裾投井侍婢

  玉姐從之不及死為賊所執迫之不從餌以玩好悉投諸地脅以刃怒斥之被殺王成科

  妻喬氏河曲人王嘉印之變與夫弟成舉妻何氏相戒勿辱俱自縊死又同邑丁紹謨妻王

  氏孀居守志聞賊變墮城死王積學妻樊氏孀居被逼自刎幾絶陳奇瑜三妾

  保德人有妾張氏耐郭氏宗正王氏綴崇禎中總督陜西山西五省軍務專辦流賊㑹關中失守奇

  瑜當謫邊賊將郝安才與奇瑜僕謀誘致諸妾止之張氏懼辱飲毒死奇瑜既殁郭氏父欲更嫁之

  郭氏憤恚遂與王氏定謀兩人亦飲毒死

 ︹本朝︺陳燦妻馬氏本州人少寡事姑孝課子有成守節四十七年雍正元年 旌

  氏本州人夫某死於賊賊將至門李抜刀欲刺之事不就遂自刎同州張文蔚妻馬氏年二十七

  夫故視殮畢即飲毒死劉述祖妻薛氏河曲人年二十六夫亡事舅姑盡孝撫二

  子為知名士迎養寡嫂相與勵節以終雍正九年 旌同縣王琮妻劉氏與夫弟王縉妻劉氏並守

  節撫子有成徐鵬翼妻韓氏本州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王立本妻汪氏陳常妻

  王氏韓延貴妻袁氏陳之綽妻李氏張又良妻馬氏馬端妻張氏白為讓妻王氏徐聯魁妻張氏俱

  乾隆年間 旌韓金貴妻李氏河曲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趙德聘妻左氏許世法

  妻鄔氏俱乾隆年閒 旌張浩妻陳氏本州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張問仁妻章氏陳

  仰虞妻白氏俱嘉慶年間 旌

 ︹土産︺鐵器州志出生鐵器頗適用木炭州縣俱出柴胡宋史地理志火山軍貢

  按宋志保德軍貢絹今州縣並無蠶織之利附記於此







                  纂修官馮 芝恭 纂

                  總纂官臣顧 蒓 許應藻恭覆輯

                  校對官吳清臯恭校

大清一統志

 霍州在山西省治西南五百里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五里東至沁州沁源縣界五十里

  西至平陽府汾西縣界三十里南至平陽府洪洞縣界七十里北至汾西縣界一百五十五里東南

  至平陽府浮山縣界一百五里西南至隰州蒲縣界一百五十里東北至汾州府介休縣界一百五

  十里西北至汾州府孝義縣界二百四十里本州境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七十五里東至沁源縣

  界五十里西至汾西縣界三十里南至趙城縣界二十五里北至靈石縣界五十里東南至趙城縣

  界四十五里西南至汾西縣界二十里東北至沁源縣界五十里西北至靈石縣界三十里自州治

  至 京師一千五百五十里

︹分野︺天文觜參分野實沈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之域周初霍國後為⿱彐⿰垁凡 -- 彘邑漢置

  彘縣屬河東郡後漢陽嘉三年改曰永安晉屬平

  陽郡後魏太平真君七年併入禽昌平陽郡禽昌縣即漢晉北

  屈神䴥元年世祖禽赫連昌置郡正始二年復置建義元年於縣

  置永安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於縣置汾州十

  八年改曰吕州又改縣曰霍邑大業初州廢縣屬

  臨汾郡義寕元年置霍山郡唐武德元年復曰吕

  州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屬晉州五代因之宋屬平

  陽府金貞祐三年置霍州治霍邑縣興定元年

  鎮定軍節度元仍曰霍州屬晉寕路明洪武初省

  縣入州屬平陽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七年升為直隸州屬山西省領

 縣二

 趙城縣在州南二十五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四十五里東至平陽府岳陽縣界六

  十里西至隰州蒲縣界六十里南至平陽府洪洞縣界二十里北至本州界二十五里東南至平陽

  府浮山縣界六十里西南至蒲縣界一百三十里東北至岳陽縣界四十里西北至平陽府汾西縣

  界十五里周為趙城穆王以封造父漢為彘縣地後漢為永安縣地隋為霍邑縣地義寕元年析置

  趙城縣屬霍山郡唐武德初屬吕州貞觀十七年屬晉州五代因之宋熙寕五年省入洪洞元豐三

  年復置政和三年升為慶祚軍金復為趙城縣貞祐三年改屬霍州元因之明洪武三年改屬平陽

  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七年改屬霍州靈石縣在州北五十里東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

  距一百五里東至沁州沁源縣界九十里西至隰州界一百里南至本州界五十里北至汾州府介

  休縣界五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西南至平陽府汾西縣界六十五里東北至介休縣界四

  十里西北至汾州府孝義縣界六十五里漢太原郡界休縣地隋開皇十年析置靈石縣屬西河郡

  義寕元年改屬霍山郡唐武德初屬吕州貞觀十七年屬汾州五代及宋因之金貞祐三年屬霍州

  四年還屬汾州元屬霍州明初因之萬厯二十三年屬汾州庥四十二年改屬平陽府 本朝因之

  乾隆三十七年改屬霍州

 ︹形勢︺中鎮跨趙城絡洪洞瞰平陽而萃秀於霍元劉祁中

  鎮廟碑記

 ︹風俗︺岳陽堯都所在其民勤且儉明統好儒少訟薄

  於衣食而好置產業

 ︹城池︺霍州城周九里有奇門四池深八尺元時築明正德閒增築 本朝康熙四十六年

  趙城縣城周五里有奇門四池深七尺唐麟德初土築明崇禎中甃甎 本朝康熙

  三十四年修靈石縣城周三里有奇門四重池各廣八尺隋開皇中土築元至正中増

  築 本朝順治六年康熙四十二年重修

 ︹學校︺霍州學在州治西元至元中建大德中重建本朝順治康熙中屢修入學額數十二

  趙城縣學在縣治西南明洪武中建 本朝順治十六年修康熙四十四年重修入

  學額數十二名靈石縣學在縣治南元大德中遠 本朝順治康熙中屢修入學原額十

  二名乾隆五十四年増三名霍山書院在霍州城北二里本朝乾隆十三年

  城書院在趙城縣城外東南隅 本朝乾隆十五年建嘉慶二十三年重修竺林書

  院在靈石縣南關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建 按舊志載正學書院在州城内龍雲書院在趙城

  縣治北俱明建今並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二萬九千七百四十七今滋生男婦共三十五萬一千一百四十七名口計五萬七

  千一百六十七户

 ︹田賦︺田地八千九百三十二頃九畝九分有奇額徵地丁正雜銀七萬八千八十五兩五分九釐糧

  五十

 ︹山川︺霍山在州東南三十里遞高三十里主峯高百丈有奇盤踞二百里南接趙城平陽府洪

  洞二縣界即古太岳也尚書禹項既修太原至于岳陽壺口雷首至于太岳鄭康成注今河東彘縣

  霍太山周禮冀州其山鎮曰霍山爾雅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漢書地理志彘縣霍太山

  在東北左傳注永安縣東北有霍太山水經注太岳山禹貢所謂岳陽也即霍太山唐六典河東道

  名山曰霍山元和郡縣志霍山在霍邑縣東三十里洪洞縣東三十里 按州志霍山周二百餘里

  今謂之中鎮休糧山在趙城縣東五十里上有方石高數丈名説法堂土人傳休糧菩薩

   蹟旁有五小臺羅雲山在趙城縣西四十五里周一百里南接平陽府洪洞婁山西接隰州

   蒲縣界北接平陽府汾西縣界山有五峯峯各有臺邑人謂之小五臺北臺下有洞其深不測南臺

   下一峽名七佛峽明珠山在趙城縣西北羅雲山東北周二十里綿山在靈石縣

   東四十里介子推隱此一名介山高五里周七里隋書地理志靈石縣有介山元和志介山在縣東

   四十二里縣志在縣東三十五里北跨汾州府介休縣界東南接沁州沁源縣界其别峯為馬頭山

   一名鳳頭山抱腹山在靈石縣東四十五里石膏山在靈石縣東七十里尖陽

   山之東産石膏有止中下三巖峯巒壁立溪壑幽深山之東有狗脊巖又孝文山在石膏山東十餘

   十八盤山在靈石縣東石膏山之南上下盤繞十八曲故名翠峯山

   石縣東其高半里盤踞一里許石壁巉巖林木茂密四時蒼翠故名逍遥山在靈石縣南五

   金鞍嶺在州西十里相傳唐太宗息馬卸鞍于此鳳棲嶺在州北四十里鳳棲

   蛤䗱嶺在州東北五十里囘牛嶺在州東北金河東南路都總管胥鼎疏霍

   州回牛鳳棲嶺諸阨戍卒乞量留偵候高壁嶺在靈石縣東南二十五里通典靈石縣東

   南有高壁嶺通鑑陳大建八年周主自將伐齊齊師大潰齊高阿那肱守高壁注云高壁嶺名在雀

   䑕谷南宋史楊廷璋傳周世宗使征北漢率兵入太原境抜高壁等砦新志一名韓信嶺在縣南二

   十五里南去霍州八十里五代時北漢於此置砦今名高壁鋪觀塠峯在州霍山西省志觀

   塠當即觀阜趙襄子祠三神于百邑使原過主之謂其處為觀阜 按觀阜又作觀堆寰宇記霍邑

   東南三十里有觀堆祠正指此聖佛崖在州西南十五里汾水東上有石佛千餘印馬

   峪在靈石縣西接隰州界舒江峪在靈石縣北接孝義縣界又桑平峪在縣北興地峪

   在縣東北鑾鈴原在州南十里相傳唐太宗過此挂鈴子樹因名雞棲原在州東北

   三十里霍山高平處通鑑陳大建七年周伐齊使永昌公椿屯雞棲原伐柏為菴以立營五女

  原在趙城縣北十五里西有九仙洞接汾西縣界王禹原在靈石縣西南道美里

  川原在靈石縣北接介休縣界陶唐谷在州東三十里有泉飛流如玉曰玉泉西流灌

  田百餘頃漢書瓚注永安唐城堯所都也東去⿱彐⿰垁凡 -- 彘十里避暑舊志堯嘗遊此石鼻谷

  南五里中有朝陽洞有水即彘水之源又義成谷在州東南三十里中有水西流灌田名義成渠

  石門谷在靈石縣西四十里南坡在州南十五里北坡在州北十五里秦王

  坡在趙城縣南三十里竹竿坡在靈石縣南十五里鷂掌凹在州霍山中州志相

  傳妖蛛鬭龍于此魚鼓洞在靈石縣雙白里深靜村出佛峽在趙城縣羅雲山山

  崖下墜大小石胥似佛首一名七佛峽揺車纏在靈石縣東山勢最峻險魯班纏

  在靈石縣西南四十里汾河北上有寺傳為魯班所修後有石穴最深杳大風四時不息盖風洞也

  霍水在州東南源出霍山西麓西南流至平陽府洪洞縣北入于汾水經注霍水出霍太山發

   源成潭漲七十步不測其深西南逕趙城南西流注于汾水寰宇記霍水在洪洞縣北三里源出趙

   城縣東三十八里廣勝寺西流至洪洞縣趙城縣志唐貞觀中引霍泉分二渠名北霍南霍趙城得

   七洪洞得三宋慶厯五年二縣相爭因勒碑定制北渠分為三西北入汾南渠分為五一曰南霍一

   曰九成一曰小霍一曰大霍一曰清水⿱彐⿰垁凡 -- 彘在州南源出石鼻谷西流至城西南入汾水水

   經注彘水出汾東北太岳山禹貢所謂岳陽也即霍太山矣又西流逕觀阜北又西流逕永安縣故

   城西又西南流注于汾水元和志彘水出霍山經霍邑縣南一里第一河在趙城縣西源

   出出佛峽流經隰州蒲縣城西大寕縣界入黄河山溪奔滙諸水所宗故名雙河在靈石縣

   東源出雀兒山巖東流入沁河石村溝河在靈石縣南五里㑹東山之水入汾郭家

   溝河在靈石縣南二十五里高壁嶺常家山之中㑹各山之水西流入汾仁義河

   石縣南四十里源出沁州沁源縣境流逕石膏山之南西南入汾又柳溝河羅兒溝河青石溝河皆

   流入仁義河新水峪河在靈石縣西南六十里源出隰州囘龍印馬峪孝義柏枝峪諸

   水自北來㑹之至秦王嶺入汾懷來峪河在靈石縣西十里石門峪河

   石縣西四十里一名西河源出孝義舒江等山峪諸水㑹流至夏門鎮入汾景家溝河

   在靈石縣西北㑹孝義諸水東南流入汾小水河在靈石縣北門外源出綿山白石峪又興

   地峪河柏溝峪河曲賈峪河水峪溝河沙峪溝河皆同小水河合流入汾轟轟㵎在州西源

   出平陽府汾西縣西東南流至州入汾水聲如雷故名南澗在趙城縣南有大小二澗大澗

   在縣南二十里源出霍山青條谷中小澗在縣南五里源出霍山谷中皆西流入汾北澗

   城縣北亦有大小二澗大澗在縣北一里源出霍山觀音溝小澗在縣北二十里源出霍山谷中皆

   西流入汾舞羊㵎在趙城縣北十里南山上有小泉遇雨成大河東流入汾拖風澗

   在靈石縣東山中人不可躋陟名澗而實山也古魚池在州東八里下流入彘水又方池在

   州南十五里下注汾水章邱泉在州東十五里邱家崖又圓泉在州東南十五里邢家泉

   在州東北三里羅頭泉在州東北三十五里俱引流溉田下入彘水靈泉在州東三十里霍山

   今名打鼓泉水經注霍太山岳廟有靈泉以供祭事鼓動則泉流聲絶則泉竭冷泉在靈石縣

   北四十里冷泉鎮東流入汾其水醸酒頗甘一名堡中泉藍腰溝在州西北三十里左山右

   三里溝在州北五十里左右大山龍池溝在州東北三里下流入彘水

  ︹古蹟︺霍邑故城即今州治元和志霍邑縣南至晉州一百五十里本漢彘縣因彘水為名

   後漢順帝時改為永安縣後魏初省宣武帝正始二年又置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霍邑縣因霍山為

   趙城故城在今趙城縣西南史記趙世家周穆王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元和

   志趙城縣南至晉州九十五里本漢彘縣地即造父之邑義寕初分霍邑置屬霍山郡因故趙城為

   武德元年廢郡置吕州縣仍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吕州縣屬晉州寰宇記縣初置在故城内麟德

   元年為城少水移向西三里即今縣治也舊志唐宋時趙城縣舊治在今縣西南明宣德五年稍移

   東北即今治永安故城在趙城縣東北魏書地形志永安郡永安縣正始二年治仇池

   壁寰宇記後魏正始二年于今趙城縣東北十五里仇池壁置永安縣㝷移趙城東南三里魏末復

   還今霍邑縣治小靈石廢縣在靈石縣北五十五里接汾州府介休縣界元史地理志

   元初靈石縣析置小靈石縣至元二年省入介休舊志舊有靈石口巡司因故小靈石縣為名今冷

   泉關也即唐冷泉驛赫連城在州東三十里東城村名夏王城相傳赫連勃勃所築城基㣲

   陶城在州東三十一里陶唐谷霍城在州西南六十里周初武王封弟叔處于霍國

   語史伯謂鄭桓公曰西有霍揚左傳閔公元年晉侯滅霍史記趙世家晉獻公之十六年趙夙為將

   伐霍霍公求奔齊晉大旱卜之曰霍太山為祟使趙夙召霍君于齊以奉霍太山之祀晉復穰又魏

   世家悼子徙治霍水經注汾水又南逕霍城東故霍國也蓋霍公求之故居也文獻通考霍姬姓國

   在平陽永安縣今晉州霍邑縣唐城在州西漢書地理志注臣瓚曰所謂唐今河東永安是也

    按臣瓚以為此堯所都顏師古是其説諸家皆以為誤彘城在州東北前漢書地理志⿱彐⿰垁凡 -- 彘

   厲王所奔應劭注順帝改曰永安後漢書郡國志注杜預曰永安縣東北有彘城吕鄉

   西一名吕州城博物記彘(右下角“匕”換為“凡”)縣有吕鄉吕甥邑也元和志吕坡在霍邑縣西南十里有吕鄉晉大夫吕

   甥之邑也吕州取名于此先鋒臺在州東北州志唐高祖征宋老生太宗為先𨦟時所築

   伏牛臺在趙城縣東南二十里伏牛里寰宇記在趙城縣南十五里 按帝王世紀曰伏羲

   常居此臺伏牛乘馬故曰伏牛臺飛虹塔在趙城縣霍山南麓通志後周保定元年僧法

   江所建阿育王藏舍利之處明永樂十五年重修高三百六十尺極壯麗瑞石在靈石縣北門

   外寰宇記隋開皇十年廵幸傍汾開道得石文曰大道永吉因分置靈石縣舊志石高六七尺玲瓏

   𩔖太湖石其文今不可辨

 ︹關隘︺陽涼關在靈石縣東宋史地理志靈石縣有陽涼南關陽涼北關舊志關在縣東八十

  汾水關在靈石縣西南汾水上後周書武帝紀建德五年柱國宇文盛守汾水關通典

  靈召縣有汾水關險固之處地理志通釋汾水關在霍邑縣南臨汾縣北隂地關在靈石縣

  西南唐書地理志靈石縣有隂地長安二關又昭宗紀大順元年張濬及李克用戰於隂地十六國

  春秋北漢紀天祐五年冬十月出隂地關新志在縣西南五十里即南關鎮唐宋以來雄關横亘唐

  大宗取霍邑曽駐于此今關廢遺址猶存俗稱南關者因冷泉關在北也冷泉關在靈石縣

  北四十五里接汾州府介休縣界一名冷泉鎮因冷泉水為名又名古川口明沈復禮修冷泉關記

  山西平陽為畿輔右翼靈石之冷泉尤捍衞平陽之重地余増建官舍角樓壁壘陴堞兩月工竣天

  險屹然舊志關外迤北皆平原曠野入關則左山右河中道一軌實為南北咽喉仁義鎮

  巡司在靈石縣南四十里有堡宋史楊廷璋傳周世宗時率兵七千入太原境拔仁義砦縣志

   相傳堡係劉武周所築山崖壁立四面塹削若天成者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設巡司駐此

   置鎮在州南二十里又師莊鎮在州北三十里夏門鎮在靈石縣西又雙池鎮在縣西

   北又索州鎮在縣北二十里有堡又十里有兩渡鎮送飯子寨在靈石縣東三十里牛鼻

   山巖下險峻難上馬跡崖寨在靈石縣東三十五里綿山上勢極陡峻其中洞穴足容

   數千人四靣無路惟一石梯可登上又有石門距之三清寨在靈石縣東四十里綿山中四

   靣懸崖險不可陟上有尖峯高丈餘謂之屏風石内有泉又有禪房巖寨亦在綿山中四圍險阻中

   通一路有石洞深百尺内有一泉深三四尺四時不竭相近又有曲買峪寨亦陡峻中有清泉舊忠

   以上五寨俱在深山中無墻垣居民宋老生寨在靈石縣西南三十餘里名勝志寨高四

   里與秦王寨相對蓋老生所築以拒唐兵之處⿱彐⿰垁凡 -- 彘谷堡在州東又石鼻堡亦在州東蝦蟆灣

   堡羅澗堡龜兒溝堡俱在州東南陳村堡在州西南轟轟澗村堡在州西北鳳棲堡在州北龍泉堡

   李澗堡俱在州東北梗壁堡在趙城縣東十里又營田堡在縣東南三十里柴村堡在縣東

   南四十里楊堡在縣南十里韓信堡在縣西南十里安定堡在縣西十里師村堡在縣西三十里羅

   雲堡在縣西四十里靜昇堡在靈石縣東二十里又上村堡在縣東三十里賈胡堡

   在靈石縣西南五十里唐書地理志靈石縣有賈胡堡宋金剛拒唐兵高祖所次地唐温大雅創業

   起居注大業十三年張綸等下離石郡入自雀䑕谷次于靈石縣霖雨甚頓營於賈胡堡去霍邑五

   十餘里元和志在縣南三十五里新志在跲蜅嶺上俗呼蚰子嶺桑平堡在靈石縣北五

   千里徑在州東霍山神指唐高祖之徑也元和志隋末宋老生屯兵霍邑義師之至也

   老生陳兵據險師不得進忽有白衣老父詣軍門曰霍山神遣語大唐皇帝若向霍邑東南傍山取

   路我當助帝破之遣人視之果有微道高祖曰此神不欺趙襄子豈當負吾耶于是進師去城十餘

   里老生戰敗劉宏基斬之遂平霍邑霍山驛在州東關明洪武中置在治西成化中移此今

  

 ︹津梁︺汾水橋在州西郭門外冬築春撤夏秋舟渡關神橋在趙城縣東四十里橋闊

  丈餘曡小堰于兩旁下流霍泉上㵼山水天險橋在靈石縣南二十五里郭家溝上一名惠

  濟橋明辛珍記橋在韓侯嶺南常家山北衆壑奔趨成而復北嘉靖乙酉告成仁義橋

  石縣南仁義河上冬春木石架成夏秋撤去縣境汾河諸橋制皆如之中流砥柱橋

  在靈石縣北門外汾河上昔以鐵索繫兩岸置板其上今廢其中流臺址尚存冷泉渡

  石縣北四十里汾河岸靈石口其南三十里有夏門渡相近又有小水渡

 ︹隄堰︺萬金隄在𤫊石縣北門外築以䕶城碧玉渠在州東北十里引汾水又鴨底

  渠在州東北三十里引師家泉官渠在州東合大張等村水俱有灌溉之利大澤渠

  城縣東北二十里元中統四年引北霍水溉田西流入汾又清水渠在縣東三十里亦引北霍水溉

  田與大澤並為一渠

 ︹陵墓︺媧皇陵在趙城縣東五里見寰宇記 按城冢記女媧墓有五其一在趙簡子城東五

  里即此明太祖實錄洪武十六年命趙城媧皇陵與厯代帝皇一體致祭縣志在縣東八里有二冢

  東西相距四十九步各高二丈周各四十八步︹周︺厲王陵在州城西南隅元和志在霍邑

  縣東北二十五里寰宇記王出奔彘因𦵏此︹商︺飛廉墓在州東水經注霍山有飛廉墓

  ︹周︺介之推墓在靈石縣東三十五里綿山之上地名神林︹漢︺韓信墓

   石縣南二十里高壁嶺漢高后遣人函信首詣帝所帝征陳豨還駐蹕于此遂葬其首于嶺上後人

  即其冢立廟祀之元歸暘廟記云靈石有廟侯所經也靈石者自漢適趙之道︹晉︺赫連勃

  勃墓在趙城縣東四十里霍山最高峯上︹隋︺宋老生墓在霍州東三里有祠︹宋︺

  師範墓在靈石縣東二十里

  ︹祠廟︺觀堆祠在州東南祠霍山神寰宇記觀堆祠在霍邑縣東南三十里堆高二里周迴十

   里俗謂其處為觀阜又作觀塠霍山祠在趙城縣東南永經注霍大山有岳廟廟甚靈鳥雀

   不棲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元和志霍山廟在趙城縣東南三十里霍山上甚有靈驗貞觀五年勅令

   修理創業起居注八月乙卯霖止帝指霍太山而言曰此神人之語信而有徵封内名山禮許諸侯

   有事乃命所部鄉人設祠致祭焉舊志霍山廟有三二在霍州一在趙城霍州霍山廟明洪武間有

   正號御製碑 本朝康熙中屢遣官致祭御書秀峙中區扁額趙城縣霍山廟在霍山之麓

   苑川里唐開元閒封霍山中鎮為應聖公宋政和中封應靈王明洪武初改稱中鎮霍山之神春秋

   有司致祭每遇改元及兵荒仍遣官祭告 本朝載之祀典屢遣官致祭卜子夏祠

   石縣西一里舊名文學里子夏退居西河設敎此其息游之地明萬厯十三年始建堂扁曰先賢卜

   雲麾將軍廟在州西俗名轟轟廟寰宇記轟轟廟在霍邑縣西百里唐永徽五年

  百姓為羅縣開國燕伯龍立燕伯龍名鸞唐故雲麾將軍霍邑人也媧皇廟在趙城縣東五

  里廟周𮞉約五里許松柏圍二丈有竒者百餘株通志在縣東侯村里宋開寶六年建明洪武三年

  命有司修理春秋致祭每三年遣官致祭有碑文 本朝載之祀典屢遣官致祭豫讓廟

  在趙城縣南八里有石碑一座圍以垣牆趙簡子廟在趙城縣東北寰宇記在趙城縣内

  新志在縣東北三里

 ︹寺觀︺普濟寺在州城内宣化坊元和志貞觀八年以破宋老生處置普濟寺即此一名西

  福昌寺其寺東有東福昌寺亦唐貞觀中勅建廣勝寺在趙城縣有二一在霍山上一在山

  下又有休糧寺亦在霍山頂原名慈雲寺皆堇建和間建興唐寺在趙城縣北依山帶壑唐

  貞觀中建斷碑猶存惠安寺在靈石縣西南四十里寺中有石穴大風從中出四時不息

  清涼寺在靈石縣北萬山環抱為梵宫勝境又縣北四十五里有大雲寺一名冷泉寺寺鎖

  重關之中雲山幽麗紫微觀在趙城縣東南二十里漢建和初建又縣南十里有棲雲觀晉

  永和間建

 ︹名宦︺︹南北朝︺︹周︺柳霞解人保定中授霍州刺史導人務先以徳再三不用命者乃微

  加貶異示恥而已其下感而化之不復為過咸曰吾君仁惠如此其可欺乎 按柳霞北史作柳遐

  ︹唐︺馬燧郏城人寶應中為趙城尉時囘紇還國恃功恣睢所過州縣供餼不稱輒殺人燧自

  請典辦具先賂其酋得其旗章為信犯令者得殺之乃取死囚給役左右小違令輒戮死囘紇大駭

  至出境無敢暴者︹金︺伊喇阿里合遼州人興定間霍州刺史四年移霍州治好義

  堡元兵至力竭被執誘使降曰吾有死無二叱使跪但向闕而立元兵射殺之 伊喇阿里合舊作

  移刺阿里合今改正︹元︺王明安燕人太祖時為霍州守有異政︹明︺曹端澠池人永

  樂中為霍州學正修明聖學諸生服從其教郡人皆化之恥爭訟監司大吏過必造謁問政遭艱歸

  澠池霍諸生多就墓次受學服闋改蒲州學正霍滿兩州各上章爭之霍奏先得請先後在霍十六

  年卒於官諸生服心喪三年霍人罷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董厥修長清人萬厯中知趙城縣

  居官亷潔始終如一開城北董家渠引汾水溉田民賴之孫份汜水人崇禎間知趙城縣城南

  嘗受水患築石以捍水又于城西東北三面増高五尺鑿池深一丈邑人立石紀績侯鼎祿

  良鄉人崇禎中霍州州判署本州事李自成兵過霍力攻之鼎祿督士民固守城破被執不屈死

 ︹本朝︺王來覲奉天人知霍州潔巳愛民不阿權貴姜瓖攻霍來覲守城力戰死祀忠烈祠

  李紹祖奉天人康熙中知霍州剛直廉明民胥德之巳升潞安知府㑹   聖祖仁皇帝

  西巡留辦供億為一内監所窘自刎死   上聞立命梟内監于市霍人咸呼萬歲及紹祖喪歸

  商民罷市奠送建祠中鎮廟祀之

 ︹人物︺︹漢︺紀信趙城人漢將時項王圍滎陽急紀信自請乗黄屋車傅左纛誑楚為王以降漢

   王遂得與數十騎間出項王怒燒死紀信︹宋︺師範靈石人元祐初進士督岢嵐軍政兼平定

   岳陽有惠于民復督理江南民苦賦役奏請稍増茶税俾賦役少息江南人圖像祀之︹金︺賈

   邦霍邑人舉進士第元兵攻河東邦獻集居民為守禦計既而兵大至居民悉降邦獻棄家

   獨與子懿保于松平寨興平四年兵復大至與懿俱被執欲以為鎮西元帥持刃脅之邦獻不屈密

   遣懿歸松平遂自刎贈奉直大夫本縣令王佐字輔之霍州人興定中聚兵數千人權領霍州

   事累遷宣武將軍遥授寶昌軍節度副使元兵取青龍堡被獲元帥崔環質其妻子招撫使成天祐

   與環有隙佐與天祐謀殺環天祐曰君妻子為質奈何佐曰佐豈顧家者耶元光二年因環出獵殺

   之率軍民請命加龍虎衞上將軍元帥右監軍兼知平陽府事徙沁州救襄垣中流矢卒贈金吾衞

   上將︹元︺賀芳字伯京霍州人由國子生仕至翰林學士有文名後遷江南行臺御史㑹

   紅巾賊亂被執不屈死邢飛翰霍州人性剛果以薦為内臺御史巴顏專政飛翰嘗面折

  其罪㕘議富珠哩奸邪復廷劾之後以兩淮鹽運司同知致仕至正末兵亂殉節死贈工部尚書謚

  忠毅 巴顔舊作伯顔富珠哩舊作佛家驢今並改正︹明︺郭睿霍州人從曹端受學永樂

  中舉于鄉任南城兵馬司指揮聞父喪徒步歸廬于墓側後有白兔穴其旁甚馴曹端作歌以志其

  呉珉靈石人成化進士由郎署厯官甘肅巡撫恩威並著遷南京副都御史以亢直稱

  劉憲靈石諸生幼孤正德中負母避㓂㓂追及之曰願殺我毋害吾母遂得免後憲為他賊所

  殺賊焚民居獨憲居隨爇隨滅成德字元升霍州人崇禎進士除滋陽知縣性剛介清操絶俗

  以忤温體仁為御史禹好善所誣逮入京杖午門外戍邊居七年用薦起知如皐縣㝷擢武庫主事

  流賊陷京師德慟哭奠莊烈帝梓宫觸地流血賊露刃脅之不為動歸家妹年二十餘請先死繼室

  霍氏繼之德拜其母張氏遂自縊母亦死福王時贈光祿寺卿諡忠毅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謚介愍宋之儁靈石人天啟進士崇禎中厯官登莢監軍副使忤巡撫謝三賓互訐

  落職歸十七年邑破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

 ︹本朝︺劉有恒本州人父一達明末兄張五倫手五倫擬絞繫獄以流賊變脱走順治三年

  恒塗遇五倫手斃之遂自投獄吏㑹勘知復父讐釋之又同州閻吉兆父文王為閻文清所斃擬絞

  抵死後以赦免吉兆糾兄弟擊殺之詣州陳狀雍正八年特減死晉大忠字心葵趙城人

  從軍海上以署守備奪戰船並擒獲賊將史良謨耿逆之變制府李之芳命轉戰龍游金華累著戰

  功署遊擊調赴衢州至繆村遇賊斬馘數十人賊益衆力戰死䕃子賦官至六安叅將何思

  祥靈石人與子起蛟騰蛟俱驍勇姜瓖之亂賊誘入黨堅不從㝷被擒罵不絶口賊磔之

  西來靈石人本姓劉名旺子閻民載之義男也民載夫婦相繼病死長子五歲次三歲舅氏姑

  母各攜其一去旺子枕門𡘜三日負之而歸賣炭以贍衣食比壯為成家室張龍鱗

  人性至孝父殁廬墓側朝夕必拜拜哭必哀三年不少閒岡上甘泉湧岀服闋歸侍母泉旋涸母歿

  復廬墓泉復湧人異而歌之何道深靈石人貴州提標遊擊乾隆三十三年在猛域軍營

  陣亡又同縣王如玉以道職試用乾隆三十八年在四川軍營陣亡俱   賜卹入昭忠祠

  夢鵬靈石諸生孝義著聞同縣孝子生員楊士籓均於乾隆年間 旌朱調元

  廪(“㐭”換為“面”)貢與妻任氏均七十五歲五世同堂嘉慶二十一年   御賜盛世康齡扁額

 ︹列女︺︹元︺郭綵雲霍州人字程代児代児從父遊未娶郭先歸夫家與姑相依至正十八年

  兵亂避山洞中兵以大索之郭挽姑衣曰妾尚未識夫倘被辱他日何顔相見耶堅不出焚死︹明︺

  崔烈女靈石人崔拱女居冷泉年十五宼亂父母攜避北山洞中賊捜出欲辱之不從投崖

  周洪升妻朱氏霍州人洪升父為山東新城縣縣丞洪升隨之任流賊陷城將

  殺之洪升以身蔽父遂遇害時朱年二十餘守節厯四十年世稱忠孝節烈萃一門云朱毓

  𢑴妻郭氏霍州人宼至𬒳掠毓𢑴奮前擊之被殺郭大罵賊並殺之事聞旌表周崇

   妻楊氏霍州人家貧崇早死誓不他適累日不舉火以繩束腰忍饑困極而死州人憐之事

   聞旌王大威妻賈氏趙城人正德中爲流賊所掠繫之行過母家紿曰此吾家

   也入辭老母永從汝行矣賊縱之遂投井中同縣喬貫妻師氏賈秉英妻史氏俱遇賊不屈被殺

   張熙妻曹氏靈石冷泉鎮人正德中宼亂與尚公信妻段氏張桓妻白氏周瑞麟妻崔

   氏同匿山谷中被掠皆罵賊被殺謂之冷泉四烈時有段氏者亦以不屈投井死事聞並賜坊表

   王新命妻翟氏靈石七年二十夫亡舅姑逼嫁翟仰毒死事聞旌表又同縣馮氏適

   郭廷相之子一載夫亡廷相逼令改嫁馮聞之潛至夫冢縊死樹上張雪梅趙城人年十六

   未字崇禎五年遇賊挾之上馬至大節溝奮投崖下死宋之儁妻喬氏靈石人崇

   禎末之儁罵賊遇害喬亦觸階死一女殮屍畢拔簪刺喉死又張朝明妻李氏夫被賊火炙直前撲

   滅賊怒殺之

 ︹本朝︺邢其恕妾許氏其恕本州人客淮安娶之甫生子其恕殁柩將歸父母欲阻其

  行許氏曰巳爲邢氏婦死亦無辭及至家事嫡甚謹朝夕哭泣竟死陳三儀妻耿氏

  靈石人歲祲姑病割股療姑盜至獨衛姑禦賊賊感之戒勿犯王小虎妻趙氏

  人年二十一夫亡母欲嫁之自縊救免事姑壽終葬畢曰今可以死矣服酖自盡李法曽

  妻朱氏本州人守正被𢦤與同州烈婦邢麟異妻李氏節婦衛良佐妻薛氏任邦作妻荀氏

  董直書妻李氏董直陳妻馬氏薛嶠妻胡氏劉復基妻何氏薛俊來妻成氏靳爾逸妻馬氏周佺妻

  朱氏武存誠妻荀氏王琯妻劉氏成啇吕妻劉氏朱𢑴成妻張氏劉嗣瑾妻楊氏朱𢑴梅妻趙氏邢

  隆妻𮧯氏程璞妻安氏俱乾隆年閒 旌張明遠妻湯氏趙城人夫亡守節同縣節

  婦楊雄妻高氏李繼祖妻王氏王哲妻高氏申序妻劉氏張師載妻鄭氏盧文炳妻王氏王柏陽妻

  李氏劉維禎妻李氏劉溢妻張氏李霄志妻楊氏宋顔妻郭氏劉滋妻衞氏李業隆妻張氏楊生文

  妻劉氏閻襄泰妻王氏張慎行妻閻氏王畿妻李氏張廷秀妻牛氏俱乾隆年間 旌郝州

  妻王氏靈石人義烈可風同縣節婦劉勇聲繼妻閻氏薛毓琳妻景氏呉良相繼妻梁氏王

  之望妻張氏王之國妻何氏翟之章妻趙氏曹永祚繼妻王氏呉鶴齡繼妻王氏呉永齡妻梁氏張

  廷鉎妻田氏曹元瑭妻趙氏曹世承妻張氏陳琚繼妻張氏王衍璽妻朱氏陳萬緯妻鄭氏王璨妻

  趙氏房庭階妻曹氏梁彩藻妻異氏楊世模妻梁氏王夢麟妻楊氏梁健繼妻曹氏梁勝任妻王氏

  王中衡妻張氏梁思忠妻王氏梁熾妻王氏王維城妻曹氏王錫繁妻閏氏王淮心妻張氏梁繪辰

  妻王氏梁澍妻陳氏俱乾隆年間 旌李鎖兒妻韓氏本州人守正捐軀同州節

  婦翟妻朱氏張桐妻劉氏靳尚仁妻劉氏段文良妻郭氏段希湯妻韓氏任紹盛妻陳氏安法閔

  妻朱氏李清德妻成氏韋運達繼妻朱氏武興宗繼妻賀氏俱嘉慶年間 旌樊若柏妻

  杜氏趙城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任雙明妻秦氏晉志道妻賈氏楊鉅任妻趙氏郭持笏繼妻

  衞氏俱嘉慶年間 旌馬中耀妻張氏靈石人守正捐軀同縣烈婦李友莆繼妻

  田氏節婦王宗禹妻宋氏程步青繼妻王氏梁繪璿妻呉氏申作賓妻王氏張大恩妻李氏何禹疏

  妻呉氏任毓麟妻房氏陳企賢繼妻曹氏王學海繼妻田氏王誠繼妻冀氏呉德乾繼妻曹氏何道

  興妻王氏王元堂妻李氏何鴻綬妻王氏何道凝妻張氏俱嘉慶年間 旌

 ︹仙釋︺︹唐︺張明惠趙城人結廬中條山遇混元子授以道術學行超羣代宗詔入便殿致醮

  有感封妙濟大師尋至西岳尸解焉智興趙城人修行終南山後棲于平陸中條山大通嶺聚

  徒説法聲震長安開成間文宗三召不至︹元︺姜善信趙城人資禀恬默嘗禮蓮峯真人靳

  道元為師隱居碧雲洞十餘年中統間世祖南下駐師驛亭召善信問行師事特陳仁義之舉後屢

  聘言事多中年七十八歲逝其夜有青虹貫斗追封靖應真人︹明︺尚青山霍州人居朝陽

  洞有脫形之術任人所索瞑目間輒袖中出之無遠不致後解脱祀太清觀同州弟子任法素亦解

   脱後人每于他處見之王沖霍州人幼事黄老學辟穀者六年逰汾結繩錠金原汲水以資

   行人崇禎中端坐而逝容色數日如生逝之日有人遇之團柏澗擔蒲團南行始知為羽化云

  ︹土產︺黑瓷本州及趙城出俱有窰石炭明統志趙城出蠟嘴趙城出省志其喙如

   蠟故石膏靈石直𣗥趙城岀省志鋭如懸針剛如直梃 按爾雅西方霍山多

   珠玉今未聞謹附記




                 纂修官馮 芝恭纂

                 總纂官臣顧 蒓 許應藻恭覆輯

                 校對官呉葆晉恭 校

 大清一統志

  解州在山西省治西南九百五十里東西距二百二十五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絳州垣曲縣界二

   百五里西至蒲州府虞鄉縣界二十里南至河南陜州靈寳縣界六十里北至蒲州府猗氏縣界三

   十里東南至陜州界一百里西南至陜州閿鄉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絳州聞喜縣界一百二十

   里西北至蒲州府臨晉縣界三十里本州境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五十里東至安邑縣界三十里

   西至虞鄉縣界二十里南至芮城縣界二十里北至猗氏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平陸縣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芮城縣界十里東北至安邑縣界五十五里西北至臨晉縣界三十里自州治至 京師一

   千四百五十里

  ︹分野︺天文觜參分野實沈之次

 ︹建置沿革︺漢河東郡猗氏及解縣地後魏南解縣地

  隋大業九年移置虞鄉縣唐武德元年改爲解縣

   屬虞州貞觀十七年省二十二年復置屬蒲州開

   元八年屬河中府五代漢乾祐元年於縣置解州

   屬河東道宋改屬永興路金初置解梁郡後廢貞

   祐三年升爲寳昌軍節度屬河東南路興定四年

   徙治平陸元仍治解縣屬晉寕路明洪武初以州

   治解縣省入屬平陽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升爲直隸州屬山西省領縣四

   安邑縣在州東北五十五里東西距四十三里南北距七十五里東至夏縣界二十里西至

   本州界二十三里南至平陸縣界三十二里北至蒲州府萬泉縣界四十三里東南至夏縣界五十

   里西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東北至夏縣界二十七里西北至蒲州府猗氏縣界五十五里漢安邑

   縣地後魏太和十一年始分置南安邑縣屬河北郡隋曰安邑開皇十六年於縣置虞州大業初州

   廢屬河東郡義寕元年置安邑郡唐武德元年曰虞州三年析置興樂縣貞觀元年省十七年州

   廢屬蒲州乾元元年改曰虞邑割屬陜州大厯四年復曰安邑元和三年屬河中府五代漢乾祐元

   年改屬解州宋金元明不改 本朝因之夏縣在州東北一百里東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

   六十五里東至絳州垣曲縣界七十里西至絳州稷山縣界七十里南至安邑縣界二十五里北至

   絳州聞喜縣界四十里東南至平陸縣界二十里西南至安邑縣界二十七里東北至垣曲縣界五

   十五里西北至聞喜縣界四十里夏都安邑戰國魏都漢置安邑縣為河東郡治後漢及晉因之東

   晉移郡治蒲坂後魏改縣曰北安邑太和十一年屬河北郡十八年改曰夏縣周置安邑郡隋開皇

   初郡廢屬蒲州大業三年屬河東郡唐武德初屬虞州貞觀十七年屬絳州大足元年屬陜州㝷還

   屬絳州乾元三年又屬陜州五代及宋因之金貞祐三年改屬解州元明不改 本朝因之

   陸縣在州東南九十里東西距二百三十里南北距七十三里東至絳州垣曲縣界一百八十

   里西至芮城縣界五十里南至河南陜州界三里北至安邑縣界七十里東南至陜州界二十里西

   南至陜州靈寳縣界四十里東北至夏縣界八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四十里周初虞國春秋晉大陽

   邑漢置大陽縣屬河東郡後漢及晉因之後魏太和十一年移河北郡治此周天和二年改縣曰河

   北隋開皇初郡廢仍屬河東郡唐初屬蒲州貞觀元年改屬陜州天寶元年改名平陸五代及宋因

   之金改屬解州興定四年移州來治元仍屬解州明不改 本朝因之芮城縣在州西南

   七十里東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五十里東至平陸縣界五十里西至蒲州府永濟縣界二十里南至

   河南陜州閿鄉縣界二十里北至蒲州府虞鄉縣界三十里東南至陜州靈寳縣界三十五里西南

   至永濟縣界三十里東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西北至永濟縣界三十五里周初魏國春秋晉畢萬邑

  漢置河北縣屬河東郡後漢及晉因之後魏改屬河北郡西魏改置安戎縣後周明帝二年改曰芮

  城隋仍屬河東郡唐武德二年於縣置芮州貞觀元年州廢屬陜州五代及宋因之金改屬解州元

  明不改本朝因之

 ︹形勢︺被山帶河天下要地三國魏志杜畿傳鳴條亘其北大

  河瀠其南左翼太行右據雷首

 ︹風俗︺魏地狹隘詩集沃少瘠多是以傷於儉嗇其俗

  剛强隋書地理志直樸務本力於耕織

 ︹城池︺解州城周九里有奇門四池廣十丈元至正間因隋故址築明嘉靖末甃甎 本朝乾

  隆十二年修二十七年嘉慶二十五年重修安邑縣城周六里有奇門四池深一丈明

  景泰初因後魏故址築隆慶中修 本朝嘉慶二十一年重修夏縣城周五里有奇門四池

   深五尺明景泰初因後魏故址築 本朝康熙四年増修乾隆十九年二十七年重修平陸

   縣城周二里有奇門二池廣一丈金興定間築明景泰初増築 本朝康熙四十三年修乾隆

   二十年嘉慶二十五年重修芮城縣城周三里有奇門四池深七尺明洪武初因後周

   故址築崇禎中甃甎 本朝康熙四十六年修乾隆二十八年重修

  ︹學校︺解州學在州治東金大定中建明嘉靖初遷於廟西隙地 本朝順治十三年修康熙

   三十九年乾隆十四年二十八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安邑縣學在縣治東宋建元至

   正間重建明天順中修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又運司學

   在縣西南運城内東南隅元大德初建明洪武初運學廢正統中復 本朝順治康熙中繼修入學

   原額十二名乾隆四十三年減二名夏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元中建明時屢修 本朝順

   治十四 年修康熙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二 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平 陸縣學在縣治東

   南宋大中祥符間建元圯明洪武中復建 本朝順治十三年康熙十八年乾隆十九年二十一

   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芮城縣學在縣治東北舊在治東南金天㑹中改建今所 本

   朝順治初修康熙三十四年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解梁書院在州治西

   北崇安坊明嘉靖初建於州治北 本朝乾隆十七年改建今所條山書院在安邑縣

   城北舊在東門外 本朝乾隆十一年改建今所河東書院在安邑縣運城明正徳中

   建 本朝康熙中重修宏啓書院在安邑縣運城明天啓初建 本朝康熙中重修

   涑水書院在夏縣舊名温公書院元至正中建 本朝乾隆十七年重建改今名

   正書院在夏縣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建傅巖書院在平陸縣本朝乾隆二

   十七年建文學書院在芮城縣舊名子夏書院明萬厯中改今名 本朝康熙中重修

   西河書院在芮城縣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按舊志載裕齋書院在州城内虞城書

   院在平陸縣今並廢謹附記

  ︹戸口︺原額人丁六萬九千七百四十一今滋生男婦共七十九萬九千五百二十一名口計一十一

   萬六千四百二十八户

  ︹田賦︺田地二萬三千三百七十二頃一十七畝九分有奇額徵地丁正雜銀二十一萬五百六兩三

   錢五分糧二百七十三石四斗五升有奇

  ︹山川︺中條山在州南元和志山在解縣南二十里在安邑縣南二十里在芮城縣北十五里

   髙八里寰宇記山東西一百二十里州志在州南二十里跨安邑夏平陸芮城四縣界山之北自蒲

   州府虞鄉縣王官谷東二十里接州界又東二十六里為五龍谷當州正南五里又東二十七里為

   分雲嶺接安邑縣界又東北為虞坂南達平陸北通安邑東入夏縣界阪東為巫咸頂在夏縣東南

   五里又東北三十五里接絳州聞喜縣界山之南自虞鄉縣方山東接州界芮城縣北十五里山隂

   石磴名百二十盤東接平陸縣界四十五里山狹而長西華嶽東太行此山居中故曰中條

   錐山在州西南二十五里中條之支山也接蒲州府虞鄉縣界詳見蒲州府呉山

   邑縣東南三十二里跨夏縣平陸縣界一名虞山一名呉坂一名虞坂一名鹽坂後漢書州郡志大

   陽縣有呉山博物記呉坂在鹽池東呉城北水經注虞城北對長坂二十里許謂之虞坂戴延之曰

   自上及下七山相重隋書地理志夏縣有虞坂元和志呉山即虞坂也伯樂遇騏驥駕鹽車之地寰

   宇記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周武王封呉泰伯之弟仲雍之後虞仲於夏墟因虞為稱謂之虞坂春

   秋僖公二年晉假道于虞以伐虢即此路也州志俗謂之青石槽石崖險峻亦中條山支阜也今為

   孔道 按平陸縣北五里别有呉山以上有呉泰伯廟故名玉鉤山在安邑縣東北二十

   里其山東西十里勢如玉鉤故名柏王山在安邑縣東北接夏縣界山多古柏故名

   山在安邑縣東北接夏縣界縣志在夏縣西北七十里接蒲州府萬泉絳州聞喜稷山三縣界詳

   巫咸山在夏縣東五里漢書地理志安邑縣有巫咸山在南水經注鹽水西北流經巫

   咸山北隋書地理志夏縣有巫咸山寰宇記一名覆奥山縣志一名瑶臺山亦中條之支阜其左有

   巫谷即白沙河水所經孤峯峭拔蒼翠摩空巫咸父子祠墓並在山麓雲谷山在夏縣東

   南接平陸縣界中有大谷雲起則雨因名其北峯曰將軍嶺亦曰古石陴上有石洞洞中有泉

   泉山在夏縣東南接平陸縣界中有礦洞出銀明萬厯二十五年開採無騐三十三年封禁又

   有三岔山礦洞在縣東二十五里柏塔山在夏縣南二十里有古柏千株山後石巖有風

   翠巖山在夏縣東北二十餘里延亘數十里北入絳州聞喜縣界鳳凰山

   縣東北四十里東北接絳州聞喜縣景山砥柱山在平陸縣東五十里大河中流南與河南

   陜州接界尚書禹貢砥柱析城孔頴達疏砥柱在大陽關東水經河水又東過砥柱間注云山名也

   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亦謂之三門隋書地理志河北縣有底柱山趙冬曦三門賦序砥柱六峯皆在大河中流其最北有

   兩柱相對距岸而立所謂三門也次於其南有孤峯𦊅起峯頂平闊禹廟在焉其西有立石數丈同

   如削成復次其南有三峯東曰金門中曰三堆西曰天柱大河湍激於羣峯間南折而東出兩崖夾

   水壁立千仞天下之奇觀也卑耳山在平陸縣西北國語齊桓公縣車東馬踰辟耳山之

   谿拘夏史記封禪書上卑耳之山韋昭曰卑耳即齊語辟耳索隱曰在河東大陽博物記在夏縣西

   清涼山在平陸縣東北六十里亦中條山一峯絶頂曠闊四望無際登之可以極目蒲

   解絳陜四州箕山在平陸縣東北接夏縣界山形如箕相傳即許由隱處下有清澗澗東有

   白玉竅亦名錫窟錐子山在平陸縣東北接夏縣界孤如錐即唐書地理志三錐山其

   西有晚照臺曉挹山方山在芮城縣西北三十里接蒲州府虞鄉縣界峯巒髙峻與二華爭雄

   甘棗山在芮城縣東北三十五里朱吕溝出此山海經薄山之首曰甘𬃷之山横嶺

   在州東二十里跨安邑平陸二縣界中條山脊舊自安邑運鹽車視虞坂較近但徑險難行其南通

   芮城之路曰耳岔嶺爲要地本朝順治十八年設兵防守 白 徑嶺在州東南十五里跨

   安邑平陸二縣界中條之别嶺也一名石門水經注鹽澤南面層山天巖雲秀池谷泉深左右壁立

   間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曰白徑南通上陽隋書地理志虞鄉縣有白徑山元和志解縣通

   路自縣東南踰中條山出白徑趨陜州之道也名白徑嶺分雲嶺在安邑縣西南四十里接

   平陸縣界中條最髙處亦名分雲山稍西有風谷洞上有天井谷四面陡絶一徑直上山頂

   嵋嶺在安邑縣北四十五里東北接絳州聞喜縣界西北接蒲州猗氏縣界詳見絳州

   巖在平陸縣東二十五里一名傅險尚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孔傳傅氏之巖在虞虢之界史記

   殷本紀武丁得說于傅險中博物志傅巖在大陽縣北十三州記大陽縣傅巖在其界今住穴尚存

   水經注沙澗水逕傅巖厯傅說隱室前俗名聖人窟縣志傅巖穴今名隱賢社在縣東北二十里兩

   山之峽為傅說版築故處聖女崖在州東南寰宇記在解縣東南八里故老傳昔有村女在

   中條山得道今名其處曰聖女崖亦曰玉女溪後有劉明於此學道後人為明立祠今其碑尚存

   鳴條岡在安邑縣北與夏縣接界一名髙侯原尚書伊訓造攻自鳴條書序湯伐桀升自陑

   戰於鳴條之野孔傳安邑縣西有鳴條陌括地志髙涯原在蒲州安邑縣北三十里其南坂口即古

   鳴條陌也元和志髙侯原在縣北三十里寰宇記鳴條陌在縣東北十五里閒原在平陸縣

   西四十里詩大雅虞芮質厥成毛傳虞芮之君相與爭田久而不下乃相謂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質

   焉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朝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二國之君感而相讓以其所爭

   田為閒田水經注河水又有左右一水三源疏引其三水之内世謂之閒原元和志間原在縣西六

   十五里寰宇記其原東西七里南北十三里縣志在縣西南侯澗儀家溝之間俗名讓畔城

   龍谷在州南四里又東有噴雪巖車輞谷在安邑縣南二十里兩山夾路又東為二

   柳谷在夏縣東南十五里中條山中唐貞觀十一年幸柳谷觀鹽池即此又貞元中陽城

   隱居柳谷之北 按綱目集覽云城隱處在張掖郡之柳谷非也韓愈爭臣論居於晉之鄙又本傳

   第進士去隱中條山當是此柳谷無疑水谷在芮城縣西北二十五里顛軨坂

   陸縣東北七十里左傳僖公二年冀為不道入自顛軨杜預注河東大陽縣東北有顛軨坂水經注

   傅巖東北十餘里即顛軨坂也有東西絶澗左右幽室窮深地壑中則築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謂之

   軨橋也元和志顛軨坂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桃花洞在州西南紅臉溝東十五里昔人於

   冬月見水泛桃花出故名鹽風洞在安邑縣南二十里每仲夏月應𠉀風出池井得此一宿

   鹽成舊有風神祠今廢玉溪洞在夏縣東南七里中條山中俯瞰溪流清澈可愛相傳司

   馬温公嘗隱此讀書鑼鼔洞在平陸縣東北六十里一名將軍汉石壁千仭青龍洞

   在芮城縣北中條山内有泉名青龍泉石鐘洞在芮城縣東北三十里頂懸一石如鐘水

  注其中旱禱有應又縣西北十八里有觀音洞瑟瑟窟在平陸縣西北四十里 按唐書地

  理志作琴瑟穴堡子谷水在州東南源出中條山堡子谷北流入鹽池南溝又金盆水一

  名小聖溝亦出中條山流入南溝又東有小五龍澗二郎三郎谷諸水皆出中條山北流趨鹽池禁

  牆俱置堰以防水鹽水在州北十五里源出夏縣南中條山一名白沙河又名姚暹渠又名

  巫咸河逕縣南㑹永豐渠入安邑縣經鹽池北又西逕州城北又西入蒲州府五姓湖水經注鹽水

  出東南薄山西北流逕巫咸山北又逕安邑故城南又西注於鹽池宋史河渠志後魏正始二年

  水校尉元清引平坑水西入黄河以運鹽號永豐渠周齊間廢隋大業中都水監姚暹浚渠自陜郊

  西入夏縣唐末堙没至宋天聖四年陜西轉運司王博文等開濬自解州安邑至蒲州白家場通舟

  運鹽經久不至勞民 按此水舊自解縣𣾀衆渠之水入安邑縣注苦池灘由楊家莊入縣城内明

  隆慶四年濬渠改由縣北入州界水經注本云西注鹽池今鹽池最忌此水溢入則鹽不成故俗名

  為無鹽河涑水自絳州聞喜縣西南流入夏縣北經縣西三十里又西流入蒲州府猗氏縣界

  水經注涑水逕左邑故城南又西逕王官城北又西南過安邑縣西又西南逕鹽縣故城又南過解

  縣東又西逕猗氏縣故城北元和志涑川在夏縣北四十里川東西三十里南北七里地理通釋涑

  川俗謂之陽安澗水舊志涑水舊自蒲州府猗氏縣西流經州城北三十里時決而南為鹽池害明

  宏治十六年御史曾大有别開渠導水北流不經州城薄水在平陸縣西四十里水經注河

  水又有左右一水其水三源疏引俱導薄水南流㑹成一川又南注於河縣志一名南侯澗

  焦水在平陸縣東北五里武王封神農後於焦即此浢水在芮城縣東五十里源出中條

  山麓一名儀家溝南流入河水經注河北縣有浢水南入於河竹書穆天子𫝊曰天子自寘軨乃次

  於浢水之陽丁亥入於南鄭考其沿厯所鍾路直斯津俗或謂之偃鄉澗水也開元新河

  在平陸縣東南三門山北縣志唐開元末陜郡太守李齊物鑿砥柱為門以通漕開其山巔為輓路

  燒石沃醯而鑿之棄石入河激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門候水長以人輓舟而上貞元二年李泌為

  陜虢轉運使自集津至三門鑿山開道十八里以避砥柱之險即此俗名公主河黄河

  州東流入芮城縣南又東流逕平陸縣南又東流入絳州垣曲縣界水經注河水又東過河北縣南

  又東永樂澗水注之自河北城南東逕芮城又東過大陽縣南又東逕大陽縣故城南又東沙澗水

  注之又東過砥柱間元和志黄河在芮城縣南二十里乂在平陸縣南二百步金史地理志平陸芮

  城有黄河黑龍潭在安邑縣東南十五里與鹽池鄰深不可測唐開元中嘗於此置龍池宫

  寰宇記龍池宫旁有龍池水流入鹽池大水澗在州南源出五龍谷石崖瀑流北至城南

  分為二支一㑹小水澗入女鹽池一入通濟渠靜林澗在州西南二十里源出中條山頂北

  流入紅臉溝可引灌田胡村澗在州西南二十八里源出中條山隂又東五里為桃花澗

  源出中條山頂又東二里為小水澗源出白龍谷又東一里為荻子谷水皆北入女鹽池路澗

  在平陸縣東十里即盤南澗水經注路澗水亦出呉山東經大陽縣西西南流入於河縣志盤南澗

  源出中條山由石槽溝南流至盤南入於河沙澗在平陸縣東二十里傅巖前水經注沙澗

  水出虞山東南逕傅巖東北山溪中有小水西南流入沙澗亂流逕大陽城東南流注於河縣志發

  源中條山東南谷南流入河以澗口多沙石故名又有聖人澗在縣東二十五里源出東北三十里

  傅說冢下馬跑泉稍下復有二泉三派合流繞傅巖南入河即水經注所云東北山溪中小水也

  清澗在平陸縣東六十里箕山西南麓縣志相傳為巢父洗耳處一名洗耳河有許由墓

  谷澗在平陸縣西二十里又圪塔澗在縣西二十五里咸陽澗在平陸縣北水經注

  河水東則咸陽澗水注之水北出虞山南至陜津注河交澗在平陸縣北三里水經注交澗

  水出呉山東南流入河縣志一名三汊澗發源中條山二溝合流至此崖斷支分東南入河即交澗

  蒲萄澗在芮城縣西二十里澗下有泉五俗名五股泉積石土柱二溪

  在平陸縣東即馬頭澗水經注積石土柱二溪並北發大陽山南流入河縣志馬頭澗在縣東北四

  十里中條山麓兩谷二源環麓合流南入於河皇川在夏縣東南中條山内鹽池

  東三里安邑縣西五里左傳成公六年晉諸大夫曰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盬杜預注猗氏縣鹽池

  是説文盬鹽池也漢書地理志安邑縣鹽池在西南水經注鹽池長五十一里周一百一十四里紫

  色澄渟渾而不流水出石鹽自然印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惟水暴雨澍甘潦奔軼則鹽池用耗故

  公私共堨水徑防其淫濫故謂之鹽水亦為堨水也山海經謂之鹽販之澤唐書地理志解縣有鹽

  池安邑縣有鹽池大厯十二年生乳鹽賜名寶應慶靈池宋史食貨志解州解縣安邑兩池墾地為

  畦引池水沃之謂之種鹽水耗則鹽成安邑池每𡻕種鹽千席解池減二十席鹽池圖考今池東西

  長五十五里周一百四十四里深可數仞宋分為東西兩池各置鹽場二明初併為東西二場成化

  二十一年増置中場安邑南者為東池安邑西南村者為中池解州東三里者為西池環池舊築攔

   馬牆成化間又於牆外築牆二千五百餘堵又鹽主水以生緣客水而敗南北二隅無患東西則皆

   築禁堰以防之 按明吕柟論鹽池之成以大河北自蒲州折而東向轉曲之間漸漬匯此奥衍今

   陜西花馬池鹽亦近黄河折流之處理或然也故唐博士崔敖曰鹽池乃黄河陰潛之功浸淫中條

   融為巨津葢有所見矣州志云築東禁以及黑龍築西禁以及硝池治其標也濬姚暹以導苦池濬

   涑水而歸五姓治其本也嚴防障於東西近堰而於姚暹涑水源流歸宿之處循故道而加濬焉則

   客水不侵主水無恙矣女鹽池在州西北半里許水經注鹽池西又有一池謂之女鹽澤

   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元和志女鹽池在解縣西北三里鹽味小苦不及縣東

   大池俗言此池亢旱鹽即凝結如逢霖雨鹽則不生州志在大池西北七里據地高阜唐開元中嘗

   置女鹽監時或生鹽其味淡苦又生硝亦名硝池北受姚暹渠潰決之水南受中條山谷之水水漲

   多侵民田東趨禁牆為鹽池害故築硝池堰以防之六小池在州西北十五里女鹽池西北

   四里一曰蘇老二曰賈瓦三曰金井四曰熨㪷五曰永小六曰夾凹多淤萊水溢女鹽池為害明隆

   慶中以正課不登並括六池鹽利㝷罷 本朝康熙中以大池水患暫開小池澆曬水退封禁乾隆

   二十三年因大池被淹又覆准開曬蓮花池在夏縣城中有二一在西北隅周一頃八十畝

   一在東北隅差小盈涸皆不常居民常穴城以殺水勢共池在平陸縣西四十里與間原相

   距百步左傳虞公奔共池即此大安池在芮城縣南十五里居民引以灌田下流入於河

   濁澤在州西二十五里一名涿澤史記魏世家惠王元年韓趙合伐魏戰於濁澤又趙世家成

   侯六年伐魏敗濁澤括地志濁水源出解縣東北平地張公泉在州西南靜林澗東三里

   發源山谷中旱禱輒應湧金泉在安邑縣東南十餘里源出夏縣西南十里西入黑龍潭

   相傳此水潛行地中入鹽池始生鹽花故名青石泉在安邑縣東南三十里源出中條山

   青石槽流入黑龍潭車輞泉在安邑縣南二十里中條山麓車輞谷中澹泉在安邑縣

   西南十六里鹽池北岸池水皆鹹此獨澹故名世傳池鹽得此水方成野狐泉在安邑縣

   西南十八里鹽池北岸味極甘冽玉鉤泉在安邑縣北二十里玉鉤山下南入姚暹渠一

   名玉女泉五股泉在平陸縣北一里其水寒冽響泉在平陸縣北四十里中條山東

   白龍泉在芮城縣南十里又有小水泉在大安村地皇泉在芮城縣西北十三里山

   麓地皇廟前又有賈公泉在縣西北五里觀音泉在縣西北十里龍泉在芮城縣北七里水

   經注河北城内有龍泉南流出城又南斷而不流寰宇記源闊五尺深一丈通澤泉

   城縣北八里舊引流入城 本朝康熙初涸乾隆十八年復溢鹿跑泉在芮城縣東北八里

   一名靜深泉奥祝泉在芮城縣東北二十二里自石巖下流出紅臉溝在州西二

   十五里上承靜林澗水北入蒲州府臨晉縣朱吕溝在芮城縣東北三十里即古共水源

   出甘𬃷山南流入河山海經甘𬃷之山共水出焉洗馬灘在州西北東北為南扶灘西北

  為衛諸灘又西北十里為三婁灘東二十里為羅權灘北十五里為小張塢灘諸灘荒鹻水漲則溢

  入鹽髙腴灘在州北五里許為東髙腴灘其西為西髙腴灘又西北十五里為西辛莊

  灘西接蒲州府臨晉縣界諸灘並北受姚暹渠水南入女鹽池或入城北灘城北灘

  北受女鹽池之水又城東灘在州東里許内有數泉受城北灘以上諸水長樂灘在州東北

  周二十餘里北受姚暹渠水苦池灘在安邑縣東十三里即巫咸諸水所匯也寰宇記苦

  池在縣東十八里其水鹹苦牛羊不食因名亦名紅花池東郭灘在安邑縣東南十里餘有

  大堰禁人開種熨斗陂在州城西北元和志熨斗陂在解縣東北二十二里寰宇記在縣西

  二十里後魏正始三年穿以停船今廢 按元和志寰宇記東西不同今六小池中有熨㪷池在州

  城西北為是

 ︹古蹟︺解縣故城今州治後魏分漢解縣置北解縣在今臨晉縣界分置南解縣在今虞鄉

   縣界隋大業九年自綏化故城移虞鄉縣於此唐改為解縣隸河中府在府東北四十五里五代漢

   於縣置解州明初省縣入州南安邑故城在安邑縣西一里古禹都及漢置安邑縣

   在今夏縣界北魏分置南安邑縣隋曰安邑元和志縣南至陜州一百一十里寰宇記在解州西南

   四十五里縣東三里即廢虞州之地 按元和志以安邑縣為本夏舊都後皆因之不知此後魏所

   分之南安邑也書傳鳴條在安邑縣西今鳴條岡實在夏縣之西安邑之北則故安邑在夏縣可知

   水經注鹽水逕安邑故城南今縣在水南魏書地形志北安邑二漢晉曰安邑屬河東南安邑太和

   十一年置今縣乃在夏縣之南則為南安邑可知括地志云安邑故城在夏縣故特改正安邑

   故城在夏縣北帝王世紀禹都安邑春秋時魏絳自魏徙此戰國為魏都史記魏武侯二年

   安邑是也至惠王九年徙都大梁秦孝公十年鞅將兵圍安邑降之蓋在徙都之後其後嘗還屬

   魏至昭襄王二十一年左更錯攻魏河内魏獻安邑始定屬秦漢置安邑縣為河東郡治後魏改為

   夏縣括地志云安邑故城在夏縣西蓋後魏移治也元和志古安邑城在縣西北十五里縣志謂之

   夏王城據鳴條岡周三十里西南遺址尚存大陽故城在平陸縣東北十五里春秋公

   羊傳晉敗茅戎於大陽漢置大陽縣屬河東郡應劭曰在大河之陽後漢鄧禹圍安邑更始大將軍

   樊參度大陽禹擊破之晉永嘉二年以劉淵據蒲子遣將軍曹武屯大陽以備之後魏徙河北郡於

   此水經注大陽城河北郡治是也後周併改縣曰河北唐屬陜州貞觀十一年河水溢壞陜州河北

   縣括地志河北縣漢大陽也天寳初陜州刺史李齊物開砥柱得古鐵㦸若鏵然銘曰平陸上之詔

   改為平陸縣元和志縣西北至陜州十七里寰宇記縣在陜州北五十里蓋五代時遷今治也

   北故城在芮城縣東北里許一名魏城即周初魏國詩有魏風鄭康成詩譜魏國在冀州雷

   首之北析城之西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春秋左傳晉女叔侯曰霍陽韓魏皆姬姓又閔公元

   年晉侯滅魏賜畢萬卜偃曰魏大名也漢置河北縣屬河東郡後魏縣廢水經注縣在河之北故曰

   河北今城南西二面並去大河可二十餘里北去首山一十里許處河山之間土地迫隘故魏風著

   十畝之詩也元和志古魏城在芮城縣北五里寰宇記魏城即漢河北縣姚秦於此置河北郡後魏

   太和十一年移郡於大陽周天和二年并移河北縣於郡治故城廢 按周魏國即河北故城明統

   志乃云在平陸縣北五里於芮曰魏之附庸胥失之興樂廢縣在安邑縣西北唐書地理

   武德三年析安邑置興樂縣貞觀元年安戎廢縣在芮城縣東十里張村隋書地

   理志河東郡芮城縣舊置曰安戎後周改焉臼城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春秋晉大夫臼季邑

   亦謂之臼衰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納晉公子重耳濟河取臼衰杜預注解縣東南有臼城又鹽

   池東北有苦城亦晉大夫郤犨采邑羅索城在安邑縣東十八里相傳金羅索所築遺址尚

   存 羅索舊作婁室今改正張良城在安邑縣東南十三里南為牧馬場西南為飲馬川

   韓信城在安邑縣南五里其北有韓信溝蚩尢城在安邑縣南十八里見寰宇記

   縣志蚩尤村在鹽池東南二里許司鹽城在安邑縣西南十五里今名運城史記秦本紀

   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水經注涑水又經鹽縣故城本司鹽都

   尉治後罷尉司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括地志鹽氏故城一名司鹽城在安邑縣寰宇記在縣西

   二十里縣志運城元至元二十二年置運司於州界二十九年徙此城為運司那海德俊創築本名

   鳳凰城明嘉靖中甃以甎有運司遞運所古城在安邑縣西一里魏文侯所築東西對壘又韓

   信虜魏豹於此亦名魏豹城 按芮城縣東南二十五里亦有魏豹城茅城在平陸縣西南

   二里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自茅津濟杜預注茅津在河東大陽縣西後漢書郡國志大陽縣有

   茅津水經注河水經陜城北河北對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津亦取名焉縣志今縣西南二里有巖

   城昔名十二連城延七里南臨大河蓋即古茅城或謂之上陽城又謂下陽城俱誤將軍城

   在平陸縣北三十里西祁村漢邑人周倉嘗屯兵於此有廟鄍城在平陸縣東北二十里左

  傳僖公二年晉荀息曰冀爲不道伐鄍三門杜預注鄍虞邑括地志故鄍城在縣東十里寰宇記在

  縣東北二十里其城周𮞉四里虞城在平陸縣東北一名呉城史記呉世家武王克殷求太伯

  仲雍之後封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漢書地理志大陽縣呉山上有呉城武王封周章弟仲於河北

  是爲北呉後世謂之虞十二世爲晉所滅水經注軨轎東北有虞原上道東有虞城堯妻舜以嬪於

  虞者也亦周封虞仲處括地志故虞城在縣東北五十里虞山上寰宇記在縣東北六十里

  陽城在平陸縣東北春秋僖公二年虞師晉師滅下陽杜預注下陽虢邑在河東大陽縣後漢

  書郡國志大陽縣有下陽城劉昭曰在縣東北三十里元和志在縣東北二十里 按縣舊志誤作

  上陽且云在縣西南二里條山之麓不知此即古茅城也新志改曰下陽而仍襲其誤亦非

  羽城在芮城縣東四十里一名霸王城立城在芮城縣後魏河北縣有立城芮伯

  城在芮城縣西二十里鄭村即古芮國周初虞芮質成康王時有芮伯厲王時有芮良夫水經注

   晉武公七年芮伯萬之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故逐之出居於魏八年周師虢師圍魏取芮伯萬

   而東之後魏地形志河北縣有芮城元和志故芮城在縣西二十里古芮伯國也龍池宫

   在安邑縣東南十八里唐書地理志安邑縣有龍池宫開元八年風后故里在州東解

   池西南隅相傳黄帝得風后於海隅即此紫泉監在州治西南一名女鹽監唐書地理志解

   州有紫泉監乾元元年夏臺在夏縣西北十五里水經注安邑禹都也禹取塗山氏女思戀

   本國築臺以望之今城南門臺基猶存寰宇記在夏縣西北安邑故城中今俗謂之青臺上有禹祠

   海光樓在安邑縣西門外縣志在池神廟南淩空架構四望可觀又有歌薫樓在鹽池上亦

   稱佳潺湲亭在州治内宋時有史氏父子相繼刺史其子建亭引通濟渠灌圃水聲潺

   湲故昆吾亭在安邑縣西南一里宋永初山川記安邑縣有昆吾亭古昆吾國也寰宇

   記舊圖經云在縣西南十里石榴園在芮城縣南十里産石榴絶佳舊貢元時裁

  聖故居在州東南十八里常平村其先塋即在村南屬安邑縣曲環故居

  邑縣西報國寺北俗名寺北曲里段干木故居有三一在安邑縣東南曰下段里一

  在安邑縣西南曰上段里一在芮城縣西北二十七里山麓段村托都故宅即今夏縣

  署 托都舊作脱脱今改正司馬温公故宅在夏縣西司馬村又有獨樂園在縣

  西三十里張孝始故宅在芮城縣城中街又縣西二十五里李叫村有潛龍宅唐髙祖

  微時寓居今廢集津倉在平陸縣東五十里三門山東唐書地理志平陸縣西有鹽倉東有

  集津

 ︹關隘︺留莊隘在平陸縣東北四十五里中條山中通絳州垣曲縣鹽池鎮巡司

  在州東南二十里明洪武八年置後移中村 本朝因之長樂鎮巡司在州城東北十

  里鹽池北姚家莊明洪武八年置後移中村 本朝因之聖惠鎮巡司在安邑縣南五

  里明洪武四年置 本朝因之東郭鎮在安邑縣東南三十里曹張鎮在夏縣西

  四十里九域志夏縣有曹張鎮又水頭鎮在縣西三十五里裴介鎮在縣西南四十里皆有堡

  張鎮在夏縣北三十里有堡駐防兵弁茅津鎮在平陸縣東二十里傅巖前明洪武

  初置巡司 本朝嘉慶四年改設縣丞 按茅津鎮地最扼要順治元年並設逰擊防守沙澗

  鎮在平陸縣東南二十里黄河北岸舊有驛丞 本朝雍正十三年張店鎮在平陸縣

  東北六十里九域志平陸縣有張店集津三門三鎮縣志即古虞城外郭南扼顛軨北控鹽坂向為

  南北孔道有堡又張谷鎮在縣西十五里又五里有常樂鎮又二十里有葛趙鎮又洪池鎮在縣西

  北四十里陌底鎮在芮城縣東南四十里明洪武四年置巡司於此 本朝移縣治東乾隆

  五十八年裁運城在安邑縣東南元至正閒建 本朝初設鹽政及運司以下等官乾隆五

  十七年裁嘉慶十二年移河東道駐此兼菅鹽務 按運城鎮鹽務紛繁四方輻輳最為扼要之地

  雍正十年設都司防守十三年並設糧捕州判陽關寨在州東南大虎谷中由將軍堡後鳳

  凰嘴西過連雲棧至横嶺即陽關寨寨後有膽礬窟旁有百藥草霍趙堡在安邑縣東北

  三十八里又北相堡在縣西北陶村堡在縣東南喜安莊堡在夏縣西三十里本名牛

  家凹地僻多盜明萬厯元年建堡城廣十丈袤六十丈更今名金雞堡在平陸縣南二里店

  頭鎮西有古茅城遺址在崇岡之上丹壁屹立前臨大河爲昔人戍守處又張店堡在縣東六十里

  又八政堡在縣東北三十里朱吕堡在芮城縣東三十里又坑南堡在縣東三十五里

  太尉堡在芮城縣東南十五里瀕河本名鳳川唐武德二年行軍總管劉世讓討吕崇茂屯

  兵於此故名浤芝驛在安邑縣西北四十五里西接猗氏縣界舊有驛丞今裁

 ︹津梁︺通利橋在州城西二里跨大水澗金井橋在州西北十六里通蒲州府臨晉縣

  界又州北十五里有郇瑕橋路通蒲州府猗氏縣近古郇城迤東有祥鸞橋麻村橋以上四橋皆跨

   姚暹渠又州西北三十里有涑水橋接虞鄉坑頭鎮通惠橋在安邑縣東門外北路

   村橋在安邑縣西南運城北門外又宏濟橋在縣北門外禹城東石橋在夏縣西

   十五里禹廟前跨横洛渠又西二十五里有涑水橋八政橋在平陸縣東北三十里八政鎮

   沙澗渡在平陸縣東二十里黄河北岸唐時造浮橋於此西南去河南陜州十五里通志謂

   之茅津渡非按水經注云澗水南流注河此特山溪亂流之水非秦伐晉所取之道茅津蓋今大陽

   白浪渡在平陸縣東一百八十里接絳州垣曲縣界大陽渡在平陸縣南二

   里府志晉假道於虞圍上陽即古巖城在渡北通志下陽與上陽相望由下陽至上陽必由大陽渡

    按古巖城即春秋成公元年所書之茅戎非上陽城也水經注作茅城其下即茅津左傳文公二

   年杜預注茅津在河東大陽縣西者是洪陽渡在平陸縣西四十里與河南靈寳縣分界

   陌底渡在芮城縣東南一名竇津又名浢津渡土人又呼王村曲裏渡通河南靈寳縣三國

  魏志杜畿傳衛固等使兵數十人絶陜津畿詭道從浢津渡宋史司馬池𫝊議者以蒲坂竇津大陽

  路官運鹽囘逺乃開㟏山道通志故芮城令邵伯温築待濟亭於河干以憩賓旅

 ︹堤堰︺涑水堤在安邑縣北三十四里障涑水西流姚暹堤在安邑縣東北起楊家莊

  西至臨晉縣五姓湖防夏縣巫咸谷諸水入池西禁堰在州城東鹽池西岸禁牆之西又有

  卓刀堰相近禁牆障城東灘水蠶房堰在州城東南相近又有常平西姚二堰障小五龍澗

  二郎谷三郎谷諸水底張堰在州城西南二十里障靜林澗及張公泉水又有五龍堰障大

  小澗水俾不得入女鹽池硝池堰在州城西北又州北七里有長樂堰障長樂灘水又永安

  堰在州城東北少東為七郎堰俱障城北灘水黑龍堰在安邑縣東南防中條山諸水衝決

  鹽池又縣南有壁水堰防黑龍堰潰決又縣東南有雷鳴堰白家堰東禁堰在安邑縣南聖

  恵鎮南禁牆下與壁水堰鄰長一千六百二十丈廣二丈五尺防東灘諸水李村堰

   邑縣南有大小二堰相近又有西姚龍王金盤桑圍渠村趙家灣等堰皆在鹽池南防南山暴發之

   白沙堰在夏縣南東接巫咸山西扺安邑苦池灘障巫咸谷諸水俾由苦池灘西北出

   為鹽池東第一堰極長且險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改建南北兩岸土堰甃以甎石李綽堰

   在夏縣南八里南起王谷口西北抵安邑縣苦池灘障永豐渠水俾入灘跨渠有卓義橋為鹽池東

   第二堰堰旁有宏逺橋舊有五堰今存其三蓮花堰有二皆在夏縣西南十里南防湧金

   泉水流入鹽池又有匙尾中花軒轅等堰皆防姚暹渠水入池髙德鐵堰在夏縣北與絳

   州聞喜縣接界中條山谷水北注聞喜縣美陽川大澤中北溢為小澤復南溢入縣界青龍河近山

   古有石堰覆土障水相傳築堰時督工名髙徳且因其堅固故名通濟渠在州城南隅分

   大水澗入城溉官民園圃司馬渠在夏縣西三十里引涑水灌田相傳司馬氏所開

   洛渠在夏縣北十里源出縣東北方山諸谷流至縣西合縣北諸河入白沙河又有青龍河在

  縣北三十里南流合横洛渠興文渠在平陸縣北二里由北關入城民資灌溉

 ︹陵墓︺帝舜陵在安邑縣西北三十里鳴條岡南髙三丈廣四十餘步有祠 按禮記舜葬蒼

  梧史記舜葬九疑元結司馬光皆辨其非孟子明云卒於鳴條當以為斷夏后氏陵

  縣西池下王村里 按夏后氏一代陵寢惟禹陵在浙江㑹稽山少康陵在河南太康縣西蓋啟以

  下諸王之陵俱在於此金大定五年建朝元觀奉祀︹夏︺關龍逢墓在安邑縣東北二里

  玉鉤山有雙冢明吕柟有碑記︹殷︺巫咸巫賢墓在夏縣東五里巫咸山下通志云史

  記正義咸及子賢冢皆在蘇州常熟縣西海虞山越絶書云虞山者巫咸所出也當互考傅說

  墓在平陸縣東北三十里中條山南馬跑泉上東西兩山環拱若屏即說故居也︹周︺宫之

  奇墓在平陸縣東四十里其地舊名辛宫里或云百里奚墓虞芮二君墓

  陸縣西五十里間田東南隅有祠郤芮墓在芮城縣西三里畢萬墓在芮城縣

   東北十三里段干木墓在芮城縣東北十五里唐貞觀十五年禁樵採水經注河北芮

   二城之中有段干木冢︹漢︺關氏祖墓在州東南十八里常平村南 本朝雍正五年

   加   封關聖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春秋致祭︹晉︺王卓墓在州西門外路

   南早晉司空河東太守又漢有王卓河東解人代孔扶為司空未知孰是衞瓘墓在安邑縣

   東十七里髙侯原見寰宇記舊傳云瓘葬髙樗今墓前有髙樗故道縣志在縣東北三十里衞玠墓

   在其前 按晉書衞玠傳玠卒於建業葬於南昌縣志訛︹唐︺衞大經墓在州城西北十

   五里說郛唐開元中姜師度奉詔鑿無鹽河以溉鹽田至大經墓前發地得石刻志曰姜師度更移

   南向三五步師度異之命工夫遷其河逺墓數十步焉陽城墓在夏縣南十餘里柳谷北

   明季為白沙河水所没薛嵩墓在夏縣西四十里︹宋︺司馬光墓在夏縣西

   北三十里鳴條岡其祖父十餘冢胥存舊志哲宗篆碑首曰忠清粹徳起樓墓東命蘇軾撰文紹聖

  元年奪官毀樓仆碑斷碑之陷有杏生於龜趺側蟉枝蟠繞金皇統中夏縣令王廷直得舊斷石摹

  勒碑文元平章察罕家與墓鄰作老杏圖詩程鉅夫記明嘉靖初再修其碑︹元︺察罕墓

  在州城北十五里歸暘墓在夏縣西北温公墓北餘慶禪院左二十餘步︹明︺曹于

  汴墓在安邑縣西南運城西北五里趙烈女墓在夏縣西李莊村西北二里

  紀墓在芮城縣東北五里南磑村城東門内有勅建祠

 ︹祠廟︺表忠祠在安邑縣西南運城内祀夏臣關龍逢唐乾元中張謂書碑隂文分雲

  神祠在安邑縣西中條山隂縣志安邑縣西分雲嶺中條最髙處舊有分雲祠亦稱成寳公廟

  萃賢祠在夏縣學左祀商相巫咸唐諫議大夫陽城宋温國公司馬光司馬温

  公祠夏縣有二一在縣西墓旁一在儒學左内有知足齋布衾銘柳氏訓言三石刻俱温公手

  書明時因舊祠隘陋改建於縣治東北巫咸祠在夏縣東五里水經注巫咸山上有巫咸

  祠又縣東門外有巫桓祠亦曰昭潤侯廟傅說祠在平陸縣東二十五里唐建明嘉靖中重

  建寰宇記在縣東北傅巖隱窟即沙㵎水西懸崖去水一丈立祠焉張巡祠在芮城縣南門

  内相傳巡遷葬芮城子孫家焉明季建廟以南霽雲雷萬春配讓畔神祠一名芮王廟舊

  在芮城縣西二十里芮伯故城後徙縣西十五里枕崇岡梁開平初勅建芮民世祀之九域志有芮

  君祠即此虞公祠在芮城縣東北吳山水經注虞城東有山世謂之五家冢上有虞公廟

  風后廟在州城東關外街北關帝廟在州城西門外百歩南面條山北背硝池創自

  陳隋宋大中祥符時重建金元屢修明萬厯中勅廟名英烈 本朝順治九年   勅封忠義神

  武關聖大帝康熙三十七年   御書義炳乾坤扁額雍正四年   授聖裔世襲五經博士

  五年加   封聖祖父三代公爵建前後殿以春秋兩仲月及五月十三日致祭乾隆二十五年

  以原諡壯繆與功德未符得   㫖更謚神勇三十三年加   封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嘉慶十九年加   封仁勇 按關聖忠義大節彪炳寰區神功顯佑前代疊加襃美 本朝以

  來靈應屢著尊崇之典視舌加隆原本載入人物志內轉不足以昭崇敬故謹附識於此其祖墓故

  居均在州城東南十八里常平村敬并系焉帝舜廟在州東北三十里趙村三聖

  廟在州東北三十里趙村辛化里祀堯舜禹三聖又安邑縣運城西北有三聖廟即今河東書院

  鹽宗廟在安邑縣東南十里見寰宇記吕忱云宿沙氏煮海為鹽滋潤生人人尊崇之故立

  文王廟在安邑縣南市北村池神廟在安邑縣南十里鹽池北卧龍岡唐大厯

  十二年建十三年韓滉奏解州産瑞鹽賜池神號曰靈慶公宋元時屢加封號明初正號為鹽池之

  神萬厯中合祀東西池神以條山風洞二神配享 本朝順治八年重修雍正五年冬鹽花不種自

  生多至七百餘萬斤加   封貽惠裕阜鹽池之神每歲春秋致祭后稷廟有二一在

  安邑縣西北原王莊一在夏縣西六十里稷王山下陽公廟在夏縣南十里中條山下柳谷

  唐陽城嘗隱於此故祀之大禹廟有三一在夏縣西安邑故城中魏太和中建隋唐以伯益

  伯夷配元致和初重修歐陽原功記明以啓少康配享 本朝康熙中重修寰宇記云縣西禹王城

  中青臺上有禹祠臺南築一土阜爲集後有寢殿祀塗山氏一在平陸縣東五十里三門山上唐建

  一在芮城縣東南四十里陌底渡宋建伯益廟在夏縣西十里泰伯廟在平陸縣

  北五里吳山之麓宋建元明屢修段干木廟在芮城縣東十里又縣西北二十三里下

  段村亦有廟村多段氏太公廟在芮城縣東二十里寰宇記在縣東二十五里足坡姚秦

  宏始十六年創立有二碑見存

 ︹寺觀︺興福寺在州治西北崇安坊宋乾興元年建明洪武初併廣慈石牛二寺入焉後圯移

  建城隍廟街西更名新寺天安寺在州城西二十里中條山陰一名靜林寺紅臉溝水自寺

  南流遶而北四圍皆古柏歸起寺在州西北三十里後魏時建太平興國寺

  在安邑縣治東北唐貞𮗚中建寺後塔十三級高二百六十尺明嘉靖乙卯地震塔裂尺餘後震復

  合亦神物也觀音寺在安邑縣西王曲村金太和四年建縣志初鄉人掘地得石人騎羊

  創寺奉之故又名羊駝寺法輪寺在夏縣治東宋崇寕中建明洪武中修柏塔寺

  在夏縣南吳村柏塔山餘慶寺在夏縣西鳴條岡府志此司馬温公守墳院宋元豐八年

  賜額有碑竹林寺在平陸縣西北四十里中條山唐大厯中建壽聖寺在芮城縣

  東北一里宋元豐元年集仙觀在安邑縣陳壁村唐景雲中建名景雲宫元改今名

  元觀在夏縣西池下王村為夏陵建澤清觀在芮城縣東北七里一名真常宫唐開元

  二年建明洪武初併大清紫清延生岱嶽碧虛五觀入焉崇安宫在州城西門外元建

  聖宫在夏縣東五里瑶臺山商相巫咸巫賢墳祠右

 ︹名宦︺︹漢︺季布楚人為河東太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召欲以為御史大夫人又言其使酒難

  近留邸一月罷布曰陛下以一人譽召臣一人毀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者聞之有以窺陛下上慙曰

  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田延年先齊諸田也徙陽陵為河東太守選拔尹翁歸等以

  為牙爪誅鉏豪强姦邪不敢發尹翁歸平陽人田延年為河東太守除補卒史案事發姦窮

  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歸徙署督郵河東二十八縣分為兩部閎孺部汾北翁歸部汾

  南所舉應法得其罪辜屬縣長吏雖中傷莫有怨者黄霸陽夏人以左馮翊卒史察廉補河東

  均輸周堪齊人元帝時以光祿勲左遷河東太守帝下詔曰堪治未期年而三老官屬有

  識之士詠頌其美使者過郡靡人不稱其徴詣行在所拜光祿大夫領尚書事蕭咸杜陵人望

  之子為河東太守有治迹杜詩汲人建武元年為侍御史使之河東誅降逆賊楊異等詩到大

  陽聞賊規欲北渡乃與長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擊斬異等賊遂滅樊煜新野人建武初遷河

  東太守至郡誅討大姓馬適匡等盜賊清吏人畏之劉祐安國人為河東太守時屬縣令長率

   多中官子弟百姓患之祐到黜其權强平理冤結政為三河表史弼考城人靈帝時遷河東太

   守當舉孝廉預勅斷絶書屬中常侍侯覽遣諸生齎書請之并求假鹽税積日不得通生以它事謁

   弼因達覽書弼大怒曰太守當選士報國爾何人而偽詐無狀命引出楚捶數百遂付安邑獄考殺

   李孚鉅鹿人建安中守解長名為嚴能精斷︹三國︺︹魏︺杜畿杜陵人為河東

   太守時郡縣皆残破畿崇寛惠與民無為民有相告者畿親見為陳大義遣令歸諦思之若意有不

   盡更來詣府鄉邑父老曰有君如此奈何不從其教自是少有辭訟班下屬縣舉孝子貞婦順孫復

   其繇役隨時慰勉之課民畜㹀牛草馬下逮雞豚大豕皆有章程百姓勸農家家豐實畿乃曰民富

   矣不可以不教也於是冬月修戎講武又開學宫親執經教授郡中化之太祖征漢中遣五千人運

   運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負我府君終無一人逃亡其得人心如此畿在河東十六年政續

   為天下最杜恕畿之子為河東太守務存大體︹晉︺王濬宏農人州郡辟河東從事守令

   有不廉潔者皆望風自引去劉原渤海人為河東太守以旌才為務路述永興初為

   河東太守劉淵寇河東述力拒死之︹南北朝︺︹魏︺薛允汾陰人太和中除河北太守郡

   多盜賊有韓馬兩姓各合二千餘家最為狡害刦掠道路侵暴鄉閭允至郡即收其魁二十餘人戮

   之羣盜懾氣郡中清肅裴夙聞喜人任河北太守以忠恕接下百姓感而懷之裴俠

   解人大統中除河北郡守躬履儉素愛人如子所食惟菽麥鹽菜而已郡舊制有漁獵夫三十人供

   郡守俠悉罷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俠亦不以入私並收庸直為市官馬𡻕時既積馬遂成羣

   去職之日一無所取人歌曰肥鮮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貞惠為世規矩王世弼霸陵人為

   河北太守有清稱張軌臨邑人大統間為河北郡守在郡三年聲績甚著︹隋︺姚暹

   大業中為都水監先是鹽苦客水為患暹乃濬永豐渠兼築堤堰自安邑楊家莊西至臨晉五姓湖

   以入於河客水有所歸乃不為害後人德之因更名為姚暹渠︹唐︺姜師度魏人開元中拜

   河中尹管解縣鹽池先是兩池漸涸師度發卒開拓疏決水道置為鹽屯大收其利公私賴之

   晏南華人天寳中調夏令未嘗督賦而輸無逋期司空輿虞鄉人大中時盧宏正管鹽鐵

   表為兩池𣙜鹽使先是法疏闊吏輕觸禁輿為立約數十條莫不以為宜︹五代︺周︺張崇

   詁廣順初為解州刺史兩池𣙜鹽使多規畫鹽池利害︹宋︺王禹偁淳化四年知解州多

   趙瞻永城人仁宗時知夏縣作八監堂書古賢令長治迹以自監張戩長安人載

   之弟熙寕中知夏縣縣素多訟戩待以至誠反覆教諭不數月而訟衰去之日民遮道送不得行無

   不泣下者李綽元祐初為解縣令兼鹽池事嘗修堤堰以防衞鹽池後人遂名為李綽堰

   伯温洛陽人雍之子政和時知芮城政尚公平民間無事㡬於禮樂之化︹金︺耶律德

   元大定間知解州軍州事時𡻕苦旱盜嘯聚梗路德元曰先除民害後祈雨澤神必不違密與數

   騎造賊穴追捕悉平遂祈雨於五龍祠雨隨車而至民歌頌之︹元︺靳用古大德間知解州

  嚴而不苛境内清肅嘗引山泉入城以便汲飲民永賴之邦汾西人為夏縣令廉明精

  察建司馬温公祠堂書院及修黒龍李綽諸堰設常平倉事集而民不擾王仲文祥符人至

  正間知夏縣政尚寛簡嘗出勸農自齎米煮粥以食民私増棗數枚食畢遺𬃷於民夫人素氏躬紡

  織以助其廉布顔布哈至正間為平陸尹親勞𤱶畝民多蓋藏家聞絃誦 布顔布哈

  舊作普賢不花今改正︹明︺吳惠浮梁人正統中知解州時聽民間紡織聲勸懲勤惰遇貧

  不能婚者給以貲俾成禮修葺廟學無所擾嘗欲開鹽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利百姓為當道所沮欲因入覲面奏㑹卒

  京邸不果民聞巷哭圖像祀之雷縉同州人正統七年知夏縣墾荒田濬水利均徭役凡有興

  作不勞而事集暇時召父老子弟以孝弟勤儉勸之姜洪廣德人宏治二年知夏縣躬節儉政

  治嚴明士驕悍導之以禮民當甲者不費一錢夏人立祠與雷縉合祀謂縉為慈母洪為嚴父云

  吕柟髙陵人嘉靖初由翰林修撰謫解州判官攝州事興利剔弊不遺餘力建解梁書院擇民

  間子弟講習其中文教大興陳世寶鉅鹿人隆慶中知夏縣縣西三十里牛家凹爲萑苻

  藪世寳築城堡招集流移給以牛種半年成聚盜賊屏息魏學徵咸陽人萬厯中知平陸縣

  扶弱抑强嘗開興文渠以資灌溉人懷其德袁葵東明人崇禎中知夏縣廉敏有治才流賊

  猝至城下葵設奇擊却之房之屏宛平人崇禎末由舉人知安邑縣流㓂陷城之屏北面拜

  入署與母訣命妻子各自盡遂投井未死賊曳出之不屈被害

 ︹本朝︺李因之長山人順治五年任河東鹽運司副使清正率屬不私一錢值姜瓖之變殉運

  城贈本政司叅議又運同鄭宏圖奉天人甫莅任值亂亦死之贈布政司叅政知事王存鏊邱縣人

  亦同殉難贈布政司照磨時稱三烈並祀忠烈祠鄒藴賢奉天人順治十年知解州輕徭

  緩徴以安凋瘵閭里漸蘇既去州人建祠祀之劉之屏萬全衛人順治四年以進士知夏縣

  善撫字人稱劉父姜瓖之亂登陴督守手刃二賊力竭死城上贈按察司僉事入祀忠烈祠

  日巽廣寕人順治七年以貢生知夏縣時姜瓖餘孽猶潛伏日巽練鄉勇躬督往殄之脅從者

  赦之俾得復業又力請蠲積逋減省徭役夏人始蘇鄭四端陳留人順治十三年以進士知

  夏縣嚴明正直每咨訪民疾苦勤懇不懈解去士民閉城門留之累日乃得出境江闓

  康熙三十年以舉人知解州為政安靜若不知有官先是民多宿逋闓請分年帶徴以紓之民懷

  

 ︹人物︺︹漢︺郅都大陽人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時都為中郎將敢直諌面折大臣於朝拜濟南太

  守為人公廉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嘗自稱曰已倍親而仕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

  矣遷中尉行法不避貴戚拜雁門太守匈奴患之竇太后乃竟中都以危法斬之張次公

  河東人以校尉從大將軍衛青擊匈奴有功封岸頭侯裴瑜字雉璜河東人聰明敏達觀物

  無滯史弼為河東太守以舉孝廉忤中常侍侯覧被檻車徴瑜以前孝廉送至崤澠之間大言於道

   旁曰明府摧折虐臣選德報國如其𫉬罪足以垂名竹帛願不憂不懼弼曰昔人刎頸九死不恨瑜

   後位至尚書︹三國︺︹魏︺衞覬字伯儒安邑人少以才學稱漢末為司空⿰扌⿱彐𧰨 -- 掾累遷尚書魏

   國既建拜侍中與王粲並典制度明帝即位進封閿鄉侯受詔典著作又為魏官儀覬以文章顯好

   古文鳥篆隸草無所不善厯仕漢魏時獻忠言卒諡曰敬侯焦先字孝然大陽人見漢室衰

   乃絶口不言及魏受禪常結草為廬於河之湄獨止其中冬夏恒不著衣卧則以身親土欲食則為

   人賃作飽輒去亦有數日不食時行不由邪徑目不與女子逆視河東太守杜恕安定太守董經皆

   過視之終不肯語其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寢遭冬雪大至先𥘵卧不移年百餘𡻕卒杜摯

   字德魯河東人初上笳賦署司徒軍謀吏後舉孝廉除郎中轉補校書卒所著文賦頗𫝊董㝷

   河東人為司徒軍議⿰扌⿱彐𧰨 -- 掾景初元年大發銅鑄作銅人又鑄黄龍鳳凰起土山使公卿羣僚負土㝷上

   書極諌帝曰董㝷不畏死耶主者奏收㝷有詔勿問後為貝邱令清省得民心︹晉︺衞瓘

  玉覬之子十𡻕喪父至孝過人襲父爵閿鄉侯弱冠爲魏尚書郎累遷廷尉卿明法理聽訟必以情

  鄧艾鍾會伐蜀瓘持節監軍事蜀平議封固辭不受除使持節都督關中諸軍事厯青徐幽并四州

  皆有功績累封菑陽公餘爵悉讓二弟六男無爵逺近稱之咸寕初徴拜尚書令加侍中瓘學問深

  博嫺習文藝與尚書郎索靖俱善草書時號一臺二妙遷司空爲政清簡甚得聲譽惠帝初輔政爲

  楚王瑋所害追諡曰成衞恒字巨山瓘之子少辟司空齊王府累遷黄門郎善草隸書爲四

  體書勢與瓘同遇害後贈長水校尉衞玠字叔寳恒之子年五𡻕風神秀異及長好談名理名

  士莫不推服拜太子洗馬爲門戸大計奉母南行山簡謝鯤等皆欽重之玠終身不見喜愠之色卒

  於建業年二十七於時中興名士惟王承及玠爲第一云︹南北朝︺︹魏︺閻元明

  太和五年除北隨郡太守母念元明泣喪明元明悲訴許歸養一見母母目復明詔表孝行復其

  家母亡服終心喪不輟每忌日悲動旁鄰昆弟雍和百口同居張元字孝始芮城人祖成假平

   陽郡守父延儁仕州郡累為功曹主簿並以純至為鄉里所推元年十六祖喪明三年元恒憂泣誦

   經祈祐見盲者得視之言遂延七僧然七燈願以燈光明祖目而巳代闇如此七日忽夢老翁以金

   鎞療其祖目三日果明祖殁號躍絶而復蘇隨其父水漿不入口三日博士楊軌等二百餘人上其

   狀詔表其閭︹周︺紐回字孝正安邑人性至孝父母喪廬墓側負土成墳廬前生麻一株髙

   丈許圍之合拱枝葉鬰茂冬夏恒青有鳥棲其上囘舉聲哭鳥亦悲鳴時人異之武帝表其門閭擢

   授甘泉令︹隋︺紐士雄囘之子少質直孝友喪父廬墓負土成墳庭前一槐先甚鬰茂及士

   雄居喪遂枯死服闋還宅槐復榮髙祖聞之歎其父子至孝下詔襃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號所居為累德里郭絢

   安邑人初為尚書令史後以軍功拜儀同厯數州司馬長史皆有能聲大業初宇文㢸巡河北引絢

   為副拜涿郡贊務遷通守兼領留守捕𫉬山東羣盜一郡𫉬全與柳儉敬肅俱以清名聞天下帝賜

   絢帛百疋以旌之後將兵擊竇建德於河間戰死︹唐︺張志寛安邑人居父喪哀毀州里

   稱之王君廓兵畧地不暴其閭倚全者百餘姓後爲里正忽詣縣稱母病求假令問狀對曰母有疾

   志寛輒病是以知之令謂其妄繫於獄馳驗如言乃慰遣之母終負土成墳手蒔松柏髙祖遣使者

   就弔拜員外散𮪍常侍賜物四十段表其閭柳範解人貞觀中爲侍御史時呉王恪好田獵

   範彈治之太宗曰權萬紀不能輔導罪當死範進曰房元齡事陛下猶不能諌止田獵豈宜獨罪萬

   紀帝怒範謝曰主聖則臣直乃解髙宗時厯尚書右丞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柳奭字子邵解

   人父以隋時使髙麓卒奭往迎喪號踊盡哀爲夷人所慕貞觀中累進中書令得罪武后死神龍初

   柳澤解人範奭從孫風度方嚴景雲中爲右率府鎧曹參軍先是姚元崇宋璟輔政白罷

   斜封官太平公主奏復之澤詣闕上疏不報㑹入調言事睿宗善之拜監察御史開元中周慶立造

   奇器以進澤復上書諫明皇稱善厯遷太子右庶子卒衞大經解人卓然髙行口無二言

   武后召之固辭以疾開元時畢搆爲刺史使縣令就謁辭不見大經𮟏於易人謂之易聖張琇

   解人父審素以嶲州都督被誣為監察御史楊汪所誅琇與兄瑝流嶺表逃還殺汪吏捕之明皇謂

   孝子不顧命殺之可以成志赦之則虧律乃殺之臨刑琇色獨自如曰死見父復何恨人莫不閔之

   為誄掲於道歛錢葬北邙恐𬽦人發之作疑冢云張守珪河北人慷慨尚節義善騎射由

   平樂府别駕厯幽州長史河北節度副大使累立邊功開元中入見帝帝賦詩寵之加右羽林大將

   軍從子獻甫以軍功至檢校尚書左僕射卒贈司空曲環安邑人從哥舒翰討吐蕃拔堡取城

   授果毅别將安祿山反破賊鋭將與諸將討史朝義平河北大厯中數破走吐蕃威名大振累遷開

   府儀同三司封晉昌郡王邠隴兵馬使擢邠隴行營節度使皆有戰功改陳許節度不三𡻕民之客

   他縣者皆歸焉轉檢校尚書左僕射卒贈司空︹宋︺董孝章解州人十世同居咸平中旌表

   蠲其課調司馬池字和中夏人少喪父家貲數十萬悉推諸父而自力讀書舉進士當試殿

   廷母亡友匿其報書池心動行至宫門徘徊不能入友告以母病遂號慟而歸後中第厯任州縣皆

  有政聲擢知鳳翔府召知諫院上表懇辭仁宗謂宰相曰池獨嗜退亦難能也累遷天章閣待制知

  晉州司馬旦字伯康池之子清直敏强雖小事必審思度不中不釋以父任為秘書省

  校書郎厯知梁山軍安州治郡有大體所施設取於適理便事累遷至大中大夫卒年八十二性與

  弟光友愛光平時所與論天下事旦有助焉嘗有以罪廢貧不能自存者月分俸以濟之其人願以

  女為妾旦驚謝出妻匳中物使嫁之司馬光字君實池次子寳元初中進士甲科除奉禮郎

  厯同知諌院仁宗國嗣未定力陳利害帝大感動英宗立議濮王典禮光言為人後者為之子不得

  顧私親宜稱為皇伯髙官大國以尊榮之神宗即位為御史中丞上疏論修身之要曰仁曰明曰武

  治國之要曰官人曰信賞曰必罰皆生平力學所得者常患厯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覽為通志八卷

  以獻英宗悦之命續其書神宗名之曰資治通鑑俾日進讀王安石得政行新法光疏其利害拜樞

  宻副使辭請罷制置條例司追還提舉官革青苗助役等法抗章至七八遂求去居洛十五年天下

   日夕引領望其為相哲宗初起為門下侍郎㝷拜尚書左僕射開言路立十科薦士法凡新法之為

   民害者不數月間剗革畧盡一變為嘉祐治平之治以勤政致疾卒年六十八贈太師温國公諡文

   正光孝友忠直不妄言動作必以禮自言平生所為無不可對人言者誠心自然天下敬信建炎中

   配享哲宗廟廷司馬里字昭逺池從子進士釋褐通判鄜州性廉靜質直所至有惠政每罷

   官至京師未嘗有所謁官太常少卿司馬康字公休光之子幼端謹至孝敏學博通羣

   書丁母憂毀㡬滅性以明經上第厯校書郎光薨治喪皆用禮經家法得遺恩悉以與族人累拜右

   正言數進言哲宗及太皇太后多切至以腹疾卒朝野痛之贈右諌議大夫劉永一

   孝友廉謹熙寕初巫咸水溢入城民多溺永一持竿立門前見他人物流入者輒為擿出之有僧寓

   錢數萬於其室僧死永一詣縣自言請歸其弟子行事多𩔖此兄太為醫助教居親喪不飲酒食肉

   終三年司馬光稱之蘇慶文夏人事父母以孝聞母少寡慶文懼其妻不能敬事每戒之曰

   汝事吾母少不謹必逐汝妻奉教母得安其室終身又同縣臺亨工畫元豐中待詔翰林亨名第一

   以父老固辭歸養閭里賢之吕圓登夏人以良家子應募捍金兵殽澠間李彦仙保三觜

   圓登歸之功最多陜州城垂破以兵來援被重創方卧聞城陷遽起戰死司馬朴字文季旦

   之孫少育於外祖范純仁以純仁遺恩爲官累遷兵部侍郎二帝將北遷朴遺書金人請存立趙氏

   金兵挾以北去徽宗崩服斬衰朝夕哭金主義而不問嘗授朴行臺左丞朴辭而止後卒於真定訃

   聞贈兵部尚書諡忠潔︹金︺劉祖謙字光甫安邑人承安中進士厯州縣有政績拜監察

   御史以鯁直稱一時名士如雷淵李獻能王渥皆遊其門官至翰林修撰︹明︺王翰字時舉父

   仲文知夏縣以廉稱既致仕貧不能歸遂爲夏縣人受業歸暘學成結廬中條山洪武初以經明行

   修辟爲本學訓導改平陸遷鄢陵教諭所至皆有教法永樂初周王聞其才乞爲教授王素驕縱多

   不法翰數諫不聽因佯狂去久之薦爲翰林編修已復以周邸事調廉州教授倭㓂數千人破城入

   率諸生巷戰死之藺芳字仲文夏人洪武中舉孝廉累遷刑部郎永樂中出爲吉安知府有

   惠政已從宋禮開㑹通河又治陽武決河並有功擢工部右侍郎治德州良店黄河故道所經郡邑

   有不便民者輒疏以聞卒於官史誠祖解州人洪武末詣闕陳鹽法利弊太祖納之授汶上

   知縣永樂七年考覈郡縣長吏誠祖治居第一特擢濟寕知州仍視汶上縣事益勤於治屢當遷職

   輒爲民奏留閲二十九年竟卒於任張芮安邑人成化進士厯官翰林學士值閹瑾用事公卿

   咸違禮庭謁芮獨長揖不拜瑾銜之誣他事謫鎮江府同知瑾誅復起爲太常寺卿薛賓

   洪武間貢士累官刑部右侍郎建文嗣位改北平布政司叅政燕邸有異謀賓與左布政使張昺密

   奏上命先發制之事洩賓等入見被執賓抗辨不服令武士以金瓜擊之落其齒俱見殺相世

   芳安邑人性沈毅質直不苟言笑正徳進士厯官刑部郎中嘉靖初議大禮抗疏直諌忤㫖廷杖

   㡬斃謫戍延安凡十三年終無怨言隆慶中追贈太常寺少卿劉翀字文翔平陸人正徳末進

  士累官監察御史發宸濠逆謀武宗北巡力請迴鑾嘉靖初大禮議起抗疏爭之㝷條陳時宜十二

  事多見采納後卒以直言忤時引𢇻歸李錦字尚絅芮城人母喪廬墓及父喪亦如之竟卒

  於墓所錦子澤澤子柄皆以廬墓被旌劉敏寛安邑人萬厯進士厯官兵部尚書總制三

  邊所至簡兵蒐乘儲糈繕堡奏㨗三十有奇進階少保榆林人立祠祀之王國訓字振之解

  州人天啟進士厯知金鄉夀張滋陽武清諸縣事崇禎中調扶風國訓性剛嚴恥干進故官久不遷

  八年秋賊來犯偕同城官固守閲兩月外援不至城陷罵賊死贈光祿少卿又同州人趙躋昌天啟

  舉人初授介休縣教諭陞知咸陽縣闖賊破城罵賊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同   賜諡

  王紀字惟理芮城人萬厯進士厯僉都御史巡撫保定𡻕屢凶累請蠲賑涖任四年部内

  大治擢漕督並撫鳳陽𡻕又大祲賑救如畿輔天啟初遷刑部尚書主事徐大化附魏璫紀劾罷之

  㝷劾閣臣沈㴶交結婦寺為客魏所忌斥歸崇禎初復官贈少保諡莊毅曹于汴字自梁安

  邑人萬厯中鄉試第一成進士以推官徴授吏科給事中遇事敢言掌京察斥逐羣小殆盡熹宗立

  遷左僉都御史佐趙南星主京察力扶善𩔖為魏忠賢所斥崇禎初拜左都御史振舉憲規臺中肅

  然羣小交惡之謝事歸卒贈太子太保于汴篤志正學操履粹白立朝不阿有古大臣風李貞

  佐字無欲安邑人受業曹于汴之門以學行著天啟舉人崇禎中除郟縣知縣土㓂楊同錦為李

  自成所殺餘黨猶聚焦家寨貞佐練鄉兵固守城𬒳執大罵賊割其舌支解死友人王昱相隨不

  去賊義之昱收葬貞佐於南郊贈河南僉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姚汝

  明夏人天啟元年舉於鄉性孝友崇禎中𡻕大歉傾廪賑濟為蠡縣知縣有惠政懲姦勸善盜多

  復為良民後為河間同知殉難妻任氏亦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謚節愍

 ︹本朝︺李峕字元仲本州人雄偉有岸畧明末舉人順治初任濟寕道時李自成餘孽猶未平峕

  勵將士擒𫉬輒盡法治之賊忿甚一日伺旹出伏數十人執之峕遂被害贈光祿寺卿蕭熙

   載本州諸生順治初避闖賊難父被執投井號泣從之並死侯佐本州人知建平合肥二縣

   有循良聲擢刑部主事調吏部姜瓖之變遇賊拷掠不屈與父嗣晉俱被害劉曰晏

   諸生姜瓖之亂㓂至依父不去賊歎其孝釋之比父歿哀毀甚八載不入内李忱字恂九安

   邑貢生順治中知西安縣以卓異遷鞏昌同知擢知金華府㑹閩變陷金華六屬邑忱獨嚴守禦請

   兵復六邑克之以勞卒於官馬迪吉夏人明崇禎舉人順治初知鄧州有惠政賊劉二虎

   率衆數萬犯境迪吉誓死守殺牛畜為食撤屋為薪人無異志賊計窮遁去以功陞治中卒

   章夏人年四十無子兄文亦無子弟錦有二子順治十一年姜瓖餘孽夜肆掠章與妻馮棄其女

   負一姪踰牆走質明歸女故無恙文先為賊殺至是錦亦被烙死文妻與其女皆被掠章鬻産贖

   歸婚嫁之章後亦有子薛佩玉芮城人順治辛丑進士知貴州都匀縣時初改衞為縣呉

   三桂反駐防兵數千譁譟焚掠佩玉登城呼首領諭令解甲不應擁還署以健卒守之授偽印抗節

  不屈北向再拜登樓縊死王尹方字鶴㓅安邑人康熙癸丑士改庶吉士累官内閣學士

  兼禮部侍郎有清望庚午主試江南多搜落卷中之校閲率至丁夜盡文之變得士最盛事訖以疾

  乞歸卒性至孝生母殁以適母年髙請終養生母故不慊於嫡母者也鄉黨咸稱其厚葛鳳

  翔安邑生員性孝友甘貧力學康熙三十年邑大祲鬻田宅及家人簪珥等物以周同族使不至

  離散族人無食者與之田以耕不能娶者代爲娶又設教義塾造就多成立邑人德之乾隆十一年

  入祀鄉賢張潤民字膏之夏人性醇謹有守以孝友聞康熙丁未進士由中書舍人累遷河

  南督學僉事克舉其職嘗拆童子號提調某潛請易潤民大怒再三謝罪乃解人謂公而明爲學政

  馬祚錫安邑人孝行著聞同縣孝子郭夢龍楊冲雲俱乾隆年間 旌郭丕蘭

  芮城人孝義著稱同縣孝子郭含章李天仁俱乾隆年間 旌

 ︹流寓︺︹漢︺樂恢長陵人事博士焦永永爲河東太守恢隨之官閉廬精誦不交人物後永以事

   被劾諸弟子皆以通關被繫恢獨皦然不汚於法張宗魯陽人更始以為偏將軍見更始政

   亂因將家屬客安邑及大司徒鄧禹西征定河東宗詣禹自歸第五倫長陵人久宦不達遂

   將家屬客安邑變姓名自稱王伯齊載鹽往來太原上黨所過輒為糞除而去陌上號為道士親友

   故人莫知其處閔貢字仲叔太原人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猪肝一片屠者或不

   肯與安邑令聞勅吏常給焉仲叔知之乃歎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客沛︹唐︺陽

   城北平人徙陜州夏縣及進士第去隱中條山逺近慕其行來學者接於道閭里有爭訟不詣官

   而詣城決之有奴亦化其德方介自約李泌薦城於德宗召拜諌議大夫王龜其先太原人家

   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穆宗時侍父起至河中廬中條山朔望一歸省州人號郎君谷未始以人事自嬰武宗雅知之

   以左拾遺召入謝自陳病不任職詔許焉︹元︺察罕其先西域板勒紇城人徙解州皇慶元年

   以中書省平章政事乞歸解州立碑先塋許之暮年隱居德安白雲山别墅以白雲自號嘗入見帝

  望見曰白雲先生來也其見寵遇如此歸暘汴梁人至元末以集賢學士致仕間關避兵至

  解之夏縣慕司馬光為人居其墓側讀書以終

 ︹列女︺︹晉︺衞瓘女瓘為楚王瑋所害及瑋誅瓘女與國臣書曰先公名諡未顯無異凡人每

  怪一國蔑然無言春秋之失其咎安在悲憤感慨故以示意於是主簿劉縣等上言訟之乃追封瓘

  蘭陵郡公諡曰成贈假黄龯南北朝︺︹魏︺孫神妻陳氏河北郡人神當逺戌

  欲以孤兄子自代陳曰為國征戍因道逺而代以孤姪天下誰其相許神感其言乃自行在戌未㡬

  便喪槥柩至陳望見哀甚一慟而卒文帝詔表其閭︹唐︺衞孝女夏人字無忌父為鄉人衞

  長則所殺無忌甫六𡻕無兄弟母改嫁逮長志報父讐㑹從父大延客長則在坐無忌抵以甓殺之

  詣吏稱父冤已報請就刑巡察使褚遂良以聞太宗免其罪給驛徙雍州賜田宅令州縣以禮嫁之

  ︹宋︺司馬沂妻李氏夏人年二十八沂殁父母欲奪其志翁姑亦遣焉李不可惡衣

  蔬食躬執勤勞教二子詠里詠早卒里登進士第累官太常少卿李封永夀太君︹元︺孫某

  妻呉氏平陸人夫第進士亡無子所親欲奪其志令再醮巨室王氏子呉堅拒不從後遇亂

  投崖︹明︺劉達妻李氏安邑人夫亡守節有富民求為室姑諾之李引刀截其左

  耳遂不櫛沐年七十五卒任明妻樊氏夏人夫亡無子守志不嫁事舅姑盡婦道夫從

  子迪幼失母繼母逐之樊養撫如子迪亦事樊如母宏治末大疫夫弟峻舉家俱病人爭避之樊獨

  為餽湯藥勤省視卒得全活樊亦無染夀九十三卒尉時常妻田氏夏人事姑盡孝

  姑病割股食之生五子夀百𡻕曾孫百人耿四目妻張氏解州人夫亡姑憐其少令

  他適張佯順姑意曰母老且病婦當代子養俟母百年後嫁未晚也後年餘姑卒紡織自給堅守以

  李貞佐母喬氏安邑人貞佐知郟縣李自成來㓂城陷貞佐罵賊被殺母喬亦

  死之又楊時和妻劉氏安邑城陷亦罵賊遇害孫貞妻柴氏夏人崇禎五年避賊山谷

  賊搜𫉬引其手柴嚙其肉而棄之曰賊汚吾手執其臂又嚙其肉而棄之曰賊汚吾臂賊義其節而

  去柴罵不絶聲賊怒返殺之

 ︹本朝︺柳星妻邱氏本州人姜瓖之亂賊入室索金帛夫婦並被拷掠邱紿賊釋其夫去

  攜幼女投井死周光祚妻犢氏安邑人姜瓖之亂被掠時幼子在抱善言誘賊以子

  授夫令竄既逺犢乃挺身大罵賊怒殺之同縣張鳳鳴妻馬氏亦罵賊被殺又李肇元妻曹氏明都

  憲于汴女李禧引妻王氏皆遇盜不屈投井死馮景運妻董氏夏人姜瓖之亂避兵

  尉郭堡堡破棄子女投井死楊燦妻張氏夏人順治中燦赴省張歸母家夜半土賊

  發突入寢擁執上馬張倒投於地罵不休賊攢刃刺殺之又周廷旦妻張氏遇盜奪其襁褓兒厲聲

  大罵賊斫死之鄧進龍妻張氏平陸人姜瓖之亂張隨衆避賊行至絶崖張坐地不

  行㓂俄至投身崖下死又陳惟謙妻仝氏避賊𬒳掠抱兒玉平投深谷死三日收其屍面如生兒竟

   姚玉鏡芮城人姚鳳翀之次女姜瓖之亂偕母妹走避賊突至鏡謂母率妹東奔既逺

   鏡以石自擊其額伏地大罵冒白刃死同被難者巡檢董其宇妻王氏自刎死王之興妻張氏孫萬

   正妻王氏張茂逺妻韓氏王希望妻趙氏蕭禹妻李氏董建都妻楊氏俱投井死李順妻

   任氏本州人順貧無寸土㑹𡻕凶姑恐其餓死欲嫁之不聽為富室傭女紅與之食不食必懷

   以遺姑姑八旬患癱瘓任哺飲食手溲溺晨夜無間姑殁將葬雨連旬任與夫哭告鄉里衆感其孝

   為發喪築土頃刻而成邢烈女安邑人許字王偘上元節舉家出遊有强暴踰牆挑之女

   堅拒不從遂遇害晉思忠妻盧氏夏人夫亡守節事姑一日姑攜孫出盧獨居族

   無賴犯之盧不從遇害事   聞被 旌藺國秀妻房氏夏人國秀薙豆田間

   房往𦔳之遇强暴堅拒不從遂為所害康熙四十九年 旌鄭某妻張氏夏人姑久

   病卧不安席張以股承之雖至腫弗恤後遇盜與女生姐俱自縊馬淑援妻韓氏

  夏人年十九夫亡無子守節奉姑姑殁鬻産營葬值𡻕祲人咸逃竄就食韓獨處餓死於室

  烈女平陸人文業農與妻偕往田間惡少踰牆逼女詈罵不屈被勒死呉發龍妻

  令狐氏平陸人美而賢夫以役赴省令狐往田中遇强暴不從被害張迎吉繼

  妻劉氏芮城人撫前妻子如巳出遇盜逼之投井掠其子去劉溺兩日不濡遇救出哭求子

  卒知其所在傾貲贖囘李鵬翹妻介氏本州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王培槐妻許

  氏俱乾隆年間 旌張三統妻樊氏安邑人夫亡守節事親盡孝同縣節婦劉日巖

  妻郭氏丁三仁妻馬氏郭步林妻丁氏周邵繼妻景氏吕坪妻弋氏相于藩妻張氏文道源妻丁氏

  周自修妻張氏張西雝妻李氏相元品妻景氏張妻任氏景作棟妻李氏任光紳妻晉氏柴世榮

  妻閆氏張其烈妻徐氏劉肅誥未婚妻張氏王澤妻張氏曹瑨繼妻張氏俱乾隆年間 旌

  鎖娃妻劉氏夏人守正捐軀同縣烈婦王維翰妻張氏貞女閆秉隨女節婦王如章妻

  周氏張慎習妻姚氏張世瓊妻賈氏李紳妻王氏毛宏道妻金氏張世瑋妻帥氏高學仁妻申氏蘇

  芬妻張氏張肇基妻景氏孫日省妻張氏張世珻妻陳氏姚帝徴妻裴氏蔡瑜妻馬氏蔡都傑妻張

  氏張好義妻裴氏崔陵妻陳氏俱乾隆年閒 旌姜恂饒妻車氏平陸人守正捐

  軀同縣節婦暄升之妻杜氏張不伐妻李氏伊素寬妻楊氏趙仁術妻楊氏俱乾隆年閒 旌

  為楷妻劉氏芮城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埽薛歩雲妻吕氏薛歩元妻姚氏陰根立妻杜

  氏俱乾隆年閒 旌高毓密妻李氏本州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雷慶⿰糹⿱𢆶匹 -- 繼妻上官氏

  許汝臘妻呂氏介雲衢妻李氏介雲翼妻董氏范折桂妻張氏俱嘉慶年閒 旌葛元陽

  妻宋氏安邑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吳恂妻王氏關振都繼妻吕氏文檜妻陳氏孫玉藴妻

  張氏李毓騉妻郭氏胡景曽妻郭氏李延忠繼妻劉氏郭磐繼妻南氏孫鉽妻李氏黄趙氏俱嘉慶

  年閒 旌孫允潘妻田氏夏人守正捐軀同縣烈婦崔九長妻張氏武振蒼妻裴氏

   蘇滿金妻吳氏節婦郭景儀妻侯氏蘇台妻仝氏柴聯召妻呉氏陰璠妻常氏陰興祿妻李氏嘉承

   恩繼妻耿氏嘉承詔妻張氏李常年妻趙氏李宗正妻曹氏張維妻高氏王祿妻歐陽氏俱嘉慶年

    史 奉陽妻王氏平陸人夫亡守節嘉慶年間 旌薛長源妻

   張氏芮城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薛繼文妻王氏薛大業妻吉氏宋全綱妻王氏張温㳟妻陳

   氏党超祥妻蔡氏王璇繼妻陳氏俱嘉慶年閒 旌

  仙釋漢王喬河東人顯宗時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朔望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

   騎密令太史伺之言臨至有雙鳧從東南來舉羅張之得一舄乃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孫博

   河東人讀書能屬文晚學道能使草木皆為火光照耀數十里行大水中身不沾濡後入林慮山合

   神丹仙去唐侯道華芮城人初河中永樂道淨院有道士鄧太元錬藥貯院内道華在院

   供給使常好子史手不釋卷或問要此何為答曰天下無愚懵仙人咸大笑之一日入市醉歸悉斫

  其院前松枝曰無礙我上昇處也後七日松上有雲鶴笙歌道華飛坐松頂揮手謝去︹金︺李

  寶安邑人冬夏披中衣寒暑不侵談笑遊廛市見者輒獲利人圗其像以爲利市神大定二十年

  詔賜方外衣不受朝退失履而去自燕至安邑二千餘里不二日還

 ︹土產︺鐵漢書地理志安邑縣有鐵官平陸縣箕山出安邑縣鹽池出漢書地理志安

  邑縣有鹽官唐書地理志安邑縣有鹽池朴硝出州硝池州有膽礬窟葡萄

  安邑縣出名曰御棗明初曾充𡻕貢海榴通志出安邑者佳寰宇記解州產

  升麻黄芩𠇊 -- 瓜蔞根 按隋書地理志安邑縣有銀冶唐書地理志解州有銅穴十二平陸縣有銀穴

  三十四銅穴四十八今並無聞









                      纂修官馮 芝恭 纂

                      總纂官臣顧 蒓 許應藻恭覆輯

                      校對官牛 鎮恭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