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全覽3

全覽2 太平寰宇記 全覽3 全覽4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一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
  鎮州
  鎮州常山郡今理真定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𭥦宿五度周之九州蓋并州地也春秋時鮮虞國地左氏傳曰晉荀吳假道于鮮虞杜預注云中山新市縣也戰國時屬趙即東垣邑也又曰河北本殷之舊都也秦并天下即秦之鉅鹿郡地漢髙祖分鉅鹿置恒山郡因山為名也吕后封惠帝子義為恒山王文帝廢義封趙幽王子遂為趙王后改曰常山郡張晏注云恒山在西避文帝諱改曰常山郡屬真定國后漢屬常山國魏如晉為常山郡后魏因之后周建德六年于此置恒州領常山郡因舊名也隋初廢郡而州存大業初州廢復立郡唐髙祖義旗初復置恒山領真定石邑行唐九門滋陽五縣州治石邑武德元年陷竇建德四年賊平徙治所于真定省滋陽又割㢘州之藁城来屬天寶元年改為常山郡乾元元年改為都督府元和十五年避穆宗諱改為鎮州梁因唐置為成德軍節度使唐同光初改為北都其年復為成德軍晉天福七年改為恒州順德軍以安重榮叛命初平故也漢天福十二年復為成德軍皇朝因之
  元領縣十 今十三
  真定 藁城 石邑 獲鹿 井陘 平山 靈夀行唐 九門 鼔城
  元氏 趙州割出 欒城 趙州割出 束鹿 深州割出
  州境
  東西二百一十里 南北二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九百五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九百九十里 東至定州一百二十四里 南至趙州一百里 西至太原府五百一十六里 北至蔚州四百九十里 南北至定州鼓城縣一百九十里 西至太原樂平縣屈曲三百二十四里 西北至代州五百四十里 東北至定州五百四十里
  
  唐開元戶四萬二千六百九十四皇朝戶三萬八千四百七客一萬五百七十
  風俗
  通典云山東之人性緩尚儒仗氣任俠漢書曰燕趙之人敢於急難是也冀部天下上國聖賢之藪澤其人剛狠無賓序之禮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椎剽掘塜作姦巧多弄物為倡優女子彈絃遊媚富貴又云邯鄲北通燕涿土廣俗襍大率情急髙氣勢輕為奸嫁娶送死奢靡不事農商患其剽悍故冀州之部盜賊常為他郡劇又云仕宦不偶值冀州部言人剽悍
  姓氏
  中山郡五姓 旻 甄 焦 楊 藺
  人物
  樂毅其先樂羊人為魏文侯將封靈夀子孫因家焉毅使子燕委質為臣以為亞卿後奔趙為望諸君李康字蕭逺中山人撰運命論入文選
  土産
  恒山 𤓰子羅 孔雀羅 春羅
  隋圖經真定縣棃味為天下最
  真定縣舊二十一鄊本漢中山國之東垣邑也十三州志云真定本名東垣河東有垣縣故此加東髙帝紀曰髙帝十年代相陳豨反十一年豨將趙利守東垣髙祖攻之不下卒罵上奴城降卒罵者斬因改曰真定屬恒山郡武帝以為真定國后漢復為縣屬常山郡后燕慕容埀都之後徙盧奴隋開皇三年縣屬恒州唐朝改為中山縣今復為真定 大茂山隋圖經云大茂山恒山之異名也山南俗謂之太白山是 蒲澤酈元注水經云滹沱河水又東經常山城北又東南為蒲澤濟水有梁焉俗謂之蒲澤口 滋水去縣三十里水經云滋水縣東又至新市縣入滹沲河 新市故城漢立新市縣故城在今縣東北 飛彭城隋圖經云飛彭城黄岸水經其内 常山大龜晉長沙王封常山至國穿井四尺魏太武出關登常山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遂移都於壘今郡是也 三將宅謂藺相如㢘頗李牧皆為趙襄王將今郡宅皆存 故權城即古之㨗鄊也在縣北二十里后漢建武元年賈復破青犢于射犬又北與五校戰於真定大破之即此地也 滹沱河在縣北一里藁城縣東南五十八里元十五鄊本漢舊縣屬真定國后漢改屬鉅鹿郡晉省后魏重置髙齊改為髙城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槀城縣兼立㢘州以所管藁城鼓城二縣屬欒州后州廢仍移藁城入廢州城今縣是也廢舊縣城在今縣西 西壘城古之肥子國白狄别種也漢立西壘城故城在今縣西南 滹沱水在縣東二十九里
  石邑縣西南三十里舊十五鄊本戰國時中山國之石邑也史記武靈二十一年改中山取石邑縣屬常山郡故城在今縣西北謂之人文城隋開皇三年移定州之石邑縣于方夏村置改屬恒州 韓信山隋圖經云山團俗呼為韓信臺又呼為土門口西入井陘即向太原路是也 汶水一名童水注水經云汶水出常山郡即石邑縣也 韓信城韓信破趙駐軍於此 鹿泉水一名井陘水南去縣十里 趙佗墓在縣北十三里南越王趙佗真定人僭號南越漢文帝為其先人置守冡昆弟在者存問之佗遂黄屋左纛而稱臣
  獲鹿縣東南九十五里舊七鄊本漢石邑縣地屬常山郡隋開皇十六年置鹿泉縣於此有鹿泉水屬并州大業二年省義寧初重置還并州至德二年改名獲鹿飛龍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一名封龍山十六國春秋前趙録云王浚遣祁𢎞率鮮卑討石勒戰於飛龍山下勒兵大敗酈元注水經云汶水東經飛龍山北是井陘口今又名土門趙記云每歲疾風電雹雨東南而行俗傳此山神女為東海神兒妻故歲一徃来今祠林盡壊而三石人猶存衣冠全具其北即張耳故墟耳山上有水周𮞉四十步俗呼為龍泉 大翮山隋圖經云鹿泉縣有大翮山昔有二書生得道化為二鶴冲天墮二翮于此山故得名 □山今名抱犢山韓信伐趙使輕騎二千人持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后遂呼為萆山后魏葛榮之亂百姓抱犢而上故以為名 井陘口今名土門口在縣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也四面髙中央下似井故名之韓信擊趙欲下井陘成安君陳餘聚兵井陘口號二十萬李左車說餘曰臣聞千里饋糧士有饑色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師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後願足下𪝒臣兵三萬人從間道絶其輜重足下深溝髙壘勿與戰彼前不得還吾兵絶其后野無可掠不至十日兩將之頭可致麾下成安君儒者不從故敗 鹿井出井陘口南山下
  井陘縣西北九十里舊五鄊穆天子傳曰天子獵于鉶山即此注云燕趙謂山脊為陘本漢縣屬常山郡史記云秦始皇十八年大興兵攻趙王翦將上地下井陘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擒成安君即此地井陘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髙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陘漢屬常山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恒州十六年于縣置井州大業二年廢州復為縣唐武德初重立井州貞觀十七年州廢改為井陘縣屬恒州今縣城當控扼之要也 錦蔓水在縣西南八十里韓信擊趙使萬人先行背水為陣信曰陷之死地而后生謂此水也
  平山縣西北八十里舊七鄊本漢蒲吾縣北屬常山郡后漢於此立房山縣魏以来廢開皇十六年又置房山縣以縣西北山為名其城内實外險一名嘉陽城義寧元年置房山郡唐武德元年置嶽州房山縣一四年州廢縣屬恒州至德元年改為平山仍以恒州為平山郡房山隋圖經云嶺山有王母祠甚靈俗號為王母山
  后漢章帝元和三年幸趙祠房山即謂此也在縣西北五十里濊水出焉亦謂石臼水又謂之鹿水出行唐東入博陵謂水刁溝一謂之架□水又從此過石潼山南流入滹沱河前慕容雋時房山王母祠前大樹自㧞根下得玉圭璧八十三顆光色精竒雋以為神嶽之命遣尚書叚勤以太牢祭之每祀有一虎徃来祠側性頗馴狎不害於物在縣東二十里
  靈夀縣西南五十里舊一十五鄊本中山國土地十三州志云靈夀中山桓公新都系本又云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夀按中山武公本周之同姓其后桓公不恤國政晉太史餘見周王王問之諸侯孰先亡對曰中山之俗以晝為夜滛昏康樂以臣觀之中山之君其先亡乎其后魏樂羊為文侯將攻㧞中山封之靈夀史記趙武靈王以惠文王三年滅中山遷其君尚於膚施是也漢於此置靈夀縣屬常山郡義寧元年置燕州武德四年州廢縣屬井州七年州廢屬恒州 舊縣城在今縣西北即古邑城晉移於此今廢城尚存 滹沱水在縣西南二十里 石潼山小而峻三面削絶一謂五岳山又為五臺之稱 五峯在縣西北形𩔖臺觀學道者多居之有精舎即文殊行道之所也又有袈裟水出焉云五臺峻峙唯南面粗可躋陟 衛水禹貢曰恒衛既從大陸既作水經云衛水出常山靈夀縣西東北入於滹沱河 派水經白羊山山之下有白石如羊頭角身足粲然逼真從行唐縣東過温水入房山界也 牛飲山莬臺岡在邑界
  行唐縣北七十里舊八鄊本趙南行唐邑史記云趙惠文王八年城南行唐秦為真定地漢初割真定地置為縣因舊名后漢因之屬常山郡后魏去南字為行唐縣太和十四年置唐郡於此孝昌四年復行唐縣於舊城即今理是也唐長夀二年改為章武縣神龍初仍舊為行唐縣至大厯三年於此置恒州以界内洹水為名割恒州靈夀定州恒陽二縣以𨽻焉至九年廢洹州縣復舊梁開平二年改為章武縣后唐同光初復舊晉改為永昌縣漢復舊名 滋水在縣北十六里隋圖經云行唐縣滋水經其境 鹿水隋圖經云行唐縣鹿水東入謂之水刁溝經石潼山 仙人巖晉太康地志記云故行唐縣西北有仙人巖 滹沲水出州西至忻口而東出房山縣界其源自派山下理所湁潗兩渠至下博非方舟不濟矣 井水經注云行唐城上西南隅有大井若輪水深不測 王山祠水經云行唐城内北門東側祠後有神女廟前有碑其文曰王山將軍故燕冀之神童後為城神聖女者此土華放石神夫人之元女趙武靈王初營斯邑城彌載不立聖女發嘆應與人俱遂妃神童潛刋真石百堵皆興不日而成故祀此神后之靈應不冺焉 夫人城晉太康記曰行唐縣北二十里有夫人城即王神女所築
  九門縣東三十里舊八鄊本戰國時趙邑戰國䇿云本有九室而居趙武靈王改為九門縣史記云趙惠文王二十八年藺相如城九大城是也漢於此置九門縣屬常山郡髙齊省隋開皇六年重置唐義旗初舉於此置九門郡后廢以縣屬恒州 抱犢山隋圖經云九門縣有抱犢山在新市城西通藺相如故宅故屈而避之望風臺趙武靈王築以望齊及中山亦曰寒臺是也滹沲水在縣北四十九里 滋水北去縣二十里元氏縣本趙公子元之封邑也史記云趙孝成王十一年滅元氏漢於此置元氏縣漢書地理志元氏縣屬常山郡后漢光武北征彭寵隂后從行生明帝於元氏傳世章帝幸元氏祠光武顯宗於始生堂皆奏樂用新詩復元氏租賦晉書地道志改屬趙國其常山郡移理於真定府常山故城漢為郡其廢成在今縣西 黄石山水經云槐水出黄石山山連邑界贊皇山别阜 飛龍州在縣西北五十里
  欒城縣西十五里元十三鄊本漢關縣屬常山郡後漢省后魏太和十一年於漢關縣故城置欒城縣取平棘縣舊欒城為名屬趙郡隋屬欒城又改屬趙州唐大厯三年與定州鼓城同𨽻恒州 新汲水在縣西北二十里
  束鹿縣舊二十二鄊本漢西梁縣地屬鉅鹿郡按今縣南六十里有西梁城尚存又郡國縣道記西梁故城一名五梁城城有二重后漢并入扶栁縣隋開皇三年於此置安定縣屬定州十八年置鹿城郡取縣束鹿城為名屬冀州唐貞觀元年改𨽻深州至德二年改為束鹿今屬鎮州 衡漳水在縣北十里今名衡水亦名苦水西南自趙州寧晉縣界流入 滹沱水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大陸澤在縣南十里 貫城漢為縣廢城在今縣西南貫音古亂切 鄗縣漢邑名廢城在縣東鄔鄗音若堯切
  鼓城縣東北九十五里舊十二鄊本春秋鼓子之國蓋白狄别種也漢下曲陽縣之地春秋左氏傳曰晉荀呉圍鼓杜預注云鉅鹿下曲陽縣有鼓聚是也十三州志云中山有上曲陽故此加下隋開皇六年分藁城地於下曲陽故城東五里置昔陽縣屬定州即今縣是也十年改屬㢘州十八年改昔陽縣為鼓城蓋取古鼓國以為名唐貞觀元年廢㢘州改屬定州大厯三年又與趙州欒城縣同割以𨽻恒州 雷源中山記雷河溝水源出鼓城縣 臨平故城漢為縣廢城在今縣東南 下曲陽城亦漢廢縣城今在縣西 滹沱水在縣北十三里 魏収墓在縣北七里 后漢京觀在縣北七里后漢皇甫嵩攻黄巾賊張角弟寶於下曲陽斬首十餘萬築為京觀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二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一
  定州
  定州博陵郡今理安喜郡禹貢冀州之域虞舜肇十有二州蓋并州之域周之九州亦并州之域不改帝堯始封唐之地春秋為白狄之地戰國時為中山國後為魏所併亦屬晉卒為趙所并焉戰國策云常荘談謂趙襄子曰魏併中山必無趙矣君何不請公子傾封中山是中山復立也俄而中山武公之后復立與國並稱王五葉專行仁義貴儒學賤壯士不教人戰趙武靈王襲而滅之中山之地方五百里卒為趙併矣秦并天下為趙郡鉅鹿二郡之地按張擢中山記云郡理中山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漢靖王受封始移郡出山居盧奴按隋圖經云中山城在今唐昌縣東北三十一里中山故城是也至景帝改為中山國后漢因之魏晉不改后燕慕容垂都之仍置尹焉十六國春秋慕容垂燕元二年十二月垂定都中山以右司馬封衡為中山尹至慕容實為后魏所陷魏于此又置安州至道武末改為定州以定安天下為名周置總管府領鮮虞郡隋初廢郡為州大業三年改博陵郡九年改為髙陽郡唐武德四年平竇建德移置定州領安喜義豐北平深澤毋極唐昌新樂恒陽行唐望都等十縣置總管府領定恒井滿亷五州六年改為大總管府管定洺相慈黎冀深蠡滄瀛魏貝景博趙宗觀亷恒升邢巒德衛滿幽易燕檀平營等三十二州七年改為都督府督定恒井滿趙濓欒蠡等八州貞觀元年以廢㢘州之鼓城来屬五年廢都督府十七年以廢深州之安平来屬先天二年以安平還深州天寶元年改為博陵郡乾元元年復為定州大厯三年以鼓城𨽻恒州曲陽縣𨽻洹州九年廢洹州曲陽復来屬貞元十三年復為大都督府十四年廢府依舊為定州按北齊鼓城王浟為定州刺史有善績人吏送别悲號滿路有父老數百具饌餞浟浟不能違其意各食一口以領之皇朝為定武軍節度
  元領縣十一 今八
  安喜 蒲隂 唐縣 陘邑 北平 望都 新樂曲陽
  三縣割出
  毋極入祁州 深澤入祁州 博雅建寧邊軍州境
  東西二百三十里 南北二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一千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八十五里 東至瀛州二百八里 南至趙州三百一十七里 西南取藁城縣至趙州一百九十里 西至鎮州一百二十四里 北至蔚州四百九十里 東南至深州一百七十三里 西南至鎮州一百七十三里 西北至鎮州行唐縣七十三里 東北至莫州二百五十里
  
  唐開元戶二萬五千四百六十皇朝戶主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客一千八百九十四
  風俗
  與鎮州同
  人物
  劉琨字越石為太尉 張忠中山人苻堅徵之不仕殁於西岳諡曰安道先生 李百藥安平人 崔元暐安平人誅張易之封博陵郡王 崔寧安平人檢校司空 郭正一定州人相則天
  土産
  兩窠紋綾 槾藜 羅綺貢 恒山 人參 磁器
  安喜縣舊十八鄊今十鄊古中山鮮虞地史記云鮮虞白狄之種最大國在漢為盧奴縣屬中山國按縣界有黒水故池深而不流俗謂黒水曰盧不流曰奴因為邑名蜀志先主嘗為安喜尉即此邑也后燕慕容垂都中山因改盧奴為弗違縣屬中山郡后魏平燕改弗違復為盧奴縣髙齊文宣帝改盧奴復為安喜縣隋文帝改安喜為鮮盧縣唐武德四年復為安喜縣輿地志云盧奴城北臨滱水南面𣲖河杜預謂管仲城是也 𣸦水亦名唐河在縣北八里西北自唐縣界流入水經云滱水又東經京邱北對君子岸岸上有哀王靈王陵次下有泉源積水亦曰泉上岸又東經白土北即靖王子康王陵又東至樂羊城 長星川在縣西八里今名七里溝水經云長星水東南經盧奴城南 天井澤在縣東南四十七里週𮞉六十二里水經注泒水厯天井澤南水流所播為澤俗名天井淀 中山故城水經黒山東北有漢中山王城中有釣臺戲馬觀尚存遺址中山者城内有小山側而欲上若委粟焉城因號中山 前王陵按隋圖經云中有趙惠文王陵漢中山懐王陵簡王哀王順王夷王等數陵也 安喜故城在縣東三十里本漢安險縣后漢改為安喜蜀先主嘗為尉 太妃殿漢成帝馮昭儀子中山王就國乃起此殿為太妃蒲隂縣東六十里舊十鄊今八鄊本漢安國縣之地屬中山國魏志后妃傳曰明帝追封后父毛嘉為安國侯隋開皇六年自鄢陵城移安國縣於鄭德堡屬定州今縣是也其年仍改安國縣為義豐縣唐神功元年改為立節縣神龍初復為豐義縣皇朝改為蒲隂縣 唐河在縣北五里隋圖經云唐河即滱河是苻秦建元元年髙岸崩頺若城角下有大積水交横如梁柱莫知所来派水在縣西二十五里 解濱故城在縣東北九里本
  漢解瀆亭靈帝襲爵解瀆侯帝崩無子竇武定冊迎立即靈帝也 長淋溝今名木刁溝在縣南三十三里唐縣西北五十里舊十八鄊今十鄊本堯為唐侯國于此至春秋為鮮虞邑漢為唐邑地應劭地理記云中山城西北四十里有左人亭鮮虞故地按左人亭即今縣城是按地理志屬中山國高齊省入安喜縣隋開皇十六年重置屬定州又九州要記唐縣本白狄種最為夷狄大國梁開平三年改為中山縣后唐同光初復舊晉改為博陵縣漢初復舊 孤山在縣東北五十四里望都山也皇甫謐帝王記云望都山堯母慶都之所居張晏云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在南每登堯山見慶都山是此鹿靈巖仙人巖皆邑山之名也 八度故關在縣西北二十里有水屈曲八度流水之上置關因名之蓋漢戍也 鴻山關今名鴻城酈元注水經云滱水東流入鴻山俗謂其處為鴻頭即晉地道記所謂鴻上關是也按九州要記云中山有鴻山關者昔項羽于此山見羣鴻乃誓衆曰我當南面則中其一引滿射之莫有中者乃折弓投地而去時知項羽終不能濟 鴻郎城九州記云鴻城俗呼為鴻郎城帝堯時丹朱所居即此城也靈井隋圖經云唐縣中山城西北隅有一大井俗名
  趙母井昔云醇酎千日即是此井所醖后以石蓋之人不敢開齊刺史博陵王濟欲開之即有雲霧懼不敢開唐池水經云唐水所積俗謂之蓮荷陂亦曰蓮堰
  寡婦故城在縣北九里后漢賈復追銅馬五幡賊於此築城后人語訛傳呼寡婦 倒馬故關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滱水東經倒馬關山路險峭馬為之倒因名漢置關戍於此
  陘邑縣南五十里舊十一鄊今六鄉本七國時中山國之苦陘邑漢苦陘縣也史記李克為中山相苦陘之吏上計入多於前李克曰苦陘上無山林之饒下無薮澤牛馬之息而入多於前是擾亂吾人也于是免之漢屬中山國后漢章帝改苦陘為漢昌魏文帝改曰魏昌隋文仍於其城置隋昌縣屬定州唐武德四年改為唐昌天寶元年改為陘邑縣 靈沼滋泊皆邑之洿澤民有蒲魚之利焉 石臼河 故關邑城漢為關邑縣屬中山后廢故城在今縣西南 㢘頗臺在縣西南十九里慕容恪與冉閔戰於魏昌㢘頗臺閔大敗即此地 木刁溝在縣南一里
  北平縣東北八十里舊十一鄉今六鄊本秦曲逆縣之地屬中山國隋圖經云漢髙祖北征還至此大㑹酒酣嘆曰吾周行天下多矣唯見此地與洛陽因封陳平於此十三州志云后漢章帝巡北岳以曲逆名不善改為蒲隂縣后魏孝昌中于今縣東北二十里北平城置北平郡割中山國之蒲隂望都北平三縣置之髙齊省北平郡及蒲隂縣以博平縣屬中山郡隋開皇三年屬定州唐萬嵗通天二年契丹攻圍七旬不下勅改為狥忠縣神龍元年復為北平后唐長興三年改為燕平縣今復為北平 蒲陽山漢書地理志云曲逆縣有蒲陽山蒲水所出謂此也兼漢有蒲隂故城在今縣西北四十里 濡水縣西五里 安陽故城關縣西北二十五里望都縣東北五十里舊十三鄊今四鄊本縣舊縣屬中山國堯始受封於此張晏注云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在南登堯山見都山故以望都為名今邑有堯祠并后漢光武祠甚靈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又置 唐水縣西南四十二里 都山一名豆山堯母望之故有望都之號伊祁山堯住此山后因作姓 倒馬關在邑界 中
  人亭即今縣是也 桞宿城在縣東四十二里漢宣帝母王夫人微時與父母别處本漢桞宿侯國漢書王子侯表曰元翔元年三月癸酉封中山靖王子蓋為桞宿侯是此 張行成墳唐左僕射 劉伯威墳漢太尉已上二坟在邑界 陽城淀在縣東南七里周𮞉三十里莞蒲菱芡靡所不生 堯祠在縣南四十里
  新樂縣西南五十里舊八鄊今五鄊本春秋鮮虞國漢為新市縣之地隋開皇十六年置新樂縣屬定州取新樂故城為名也新樂者漢成帝時中山孝王母馬昭儀隨王就國王為建宫於樂里在西鄊呼為西樂城時人訛呼西為新故為新樂 義臺縣西南十三里后燕餘曰慕容麟與道武戰於義臺燕師敗績 黄山隋圖經云新樂縣黄山有細耎白石可為器物土人攻之 長淋溝在縣東南二十四里亦呼為水刁溝 㢘頗墓在界
  曲陽縣西北二十里舊十三鄊今六鄊本上曲陽縣也屬常山郡后漢屬中山國髙齊天保七年除上字但為曲陽縣屬中山郡隋開皇六年改曲陽為石邑縣其年移石邑于井陘縣屬恒州七年于此置恒陽縣𨽻定州在恒山之陽唐改為曲陽縣避廟諱 北岳恒山在縣西北一百四十里禹貢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孔安國注云二山連延至碣石也爾雅恒山為北岳郭璞注今常山也避文帝諱改為常山也周禮正北曰并山其山鎮曰恒山鄭注恒山在上曲陽縣春秋元命苞昴畢間為天街散為冀州分為趙國立為常山其山有祠曰安天王按山記云髙三千九百丈上方三十里周𮞉三千里上有大元之神泉神草十九種道者服之神仙太史公北嶽有五名一曰蘭臺府二曰列女宫三曰華陽臺四曰紫㣲宫五曰太乙宫或曰大茂山山北四百餘里號飛狐之口有卒然𧉮孫吳以喻兵勢 鳴石溪水側有石若扣之即鳴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三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二
  冀州 深州
  冀州信都郡今理信都縣禹貢九州之一畢昴之間為天街昴星散為冀州分為趙國立為常山兩河之間曰冀州夏書禹導河自大伾山北過絳水至于大陸按地志絳水南自清河郡經東武城縣界入當郡南宫縣界又東北入信都縣界水經注云洚故瀆又東北經羣陽亭北入信都城東散入澤渚按羣陽亭在今郡理東南三十五里今郡乃漢信都國城則郡理東入兖州之域西入冀州之域明此是二州之地春秋時為晉東陽地三家分晉因屬趙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屬鉅鹿漢書髙帝六年分鉅鹿立清河信都常山等郡尋改信都為國至景帝二年改廣川國立王子彭祖為王四年彭祖徙封趙中山王二年封皇子為越王齊有罪國除數月武帝立齊子去為王去有罪徙上庸四歲后宣帝立去兄文為王文子海陽有罪徙房陵元帝建昭三年改為信都國封王子興為王后興徙中山王哀帝二年徙定陶王景為信都王領十七縣理信都後漢初復為郡按後漢書云王郎僭號河北悉應光武自薊南行有白頭翁曰努力信都為長安守光武至信都而太守任光開門出迎即今州也光武遂改為長安國永平十五年更名樂成國以封皇子黨為王傳國四世絶延光元年又更名安平國以封河間孝王開子德為王以續嗣至中平元年有罪國除漢末兼治置冀州領郡國而理於此魏黄初中冀州刺史自鄴徙理信都至晉太始元年封皇叔祖父子為安平王太康又改為長樂國立孚曾孫祐為王十年割武遂武邑觀津三縣為武邑國以封南宫王承為武邑王惠帝時承薨無後省還長樂西晉末石趙自信都徙理襄國至季龍州徙于鄴慕容雋平冉閔冀州又徙理信都苻堅克慕容暐州又徙理于鄴後慕容垂據中山復移冀州于信都故垂都之後魏平慕容氏復為長樂郡兼置冀州北齊後周皆因之隋開皇三年郡廢而冀州如故煬帝初州廢復為信都郡唐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復改置冀州鎮信都衡水武邑棗强南宫堂陽下博武强八縣六年置總管府移治所於下博管冀貝深宗四州貞觀元年廢都督府移州治於信都又以下博武强二縣屬深州十七年以廢深州之下博武强鹿城廢觀州之阜城來屬龍朔二年改為魏州都督府咸亨三年復舊先天二年割下博武强鹿城三縣屬深州開元二年復以下博武强還冀州天寶元年改為信都郡乾元元年復為冀州後漢皇甫嵩李義貞為冀州牧平黄巾賊有功後嵩奏請冀州一年田租以服饑人帝從之百姓歌之曰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復安居
  元領縣十
  信都 南宫 阜城 武邑 堂陽 棗强
  衡水 蓚縣 德州割到
  二縣割出
  武强 下博 俱入深州
  州境
  東西二百六十里 南北三十六里
  四至八到
  西南取相州路至東京七百二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四百里 西南取相州至長安一千九百二十里 東至德州二百一十五里 南至貝州一百三十里 正西微北至趙州一百六十里 北至瀛州二百四十里 東至博州三百里 西北至邢州二百六十里 西北至深州一百三十里 東南至博州三百里 東北至滄州三百三十里
  
  唐開元戸九萬四千一百二十皇朝戸主一萬八千六百三十五客三千七百一十二
  風俗
  虞植冀州風土記云黄帝以前未可備聞唐虞以來冀州乃聖賢之淵藪帝王之田地又張彥真記云前有唐虞之化後有孔聖之風又十三州志云冀州之地葢古京也人患剽悍故語曰仕宦不偶值冀部其人剛狠淺于恩義無賓序之禮懷居慳嗇古語云幽冀之人鈍如椎亦履山之險為逋逃之藂又許慎説文云冀州北郡以月朝作飲食為膢臘祭也又山東之人性緩尚儒仗氣任俠是也
  姓氏
  高陽郡五姓 許 紀 夏 伏 公孫
  渤海郡三姓 吳 高 歐陽
  人物
  竇嬰 董仲舒 後魏有馬八龍 張載武邑人唐孔穎達冀州衡水人為散騎常侍 高士廉渤海蓚縣人
  土產
  絹貢 綿貢 草履子
  信都縣舊三十鄉今八鄉本漢舊縣也屬信都國又續漢書郡國志信都縣屬安平國後漢又屬長樂郡隋開皇六年又于州置長樂縣大業二年省信都縣入長安十二年又改長樂為信都縣郡國縣道記云信都城内有曹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頌德碑青龍三年立又有後魏刺史崔藏李平封隆之四碑文皆冠絶 胡蝗晉陽秋曰司冀青雍州蝗屬茅草至盡石勒與蝗競取民禾河北百姓謂之胡蝗 歴山舜耕歴山是此 衡水亦曰長蘆水即濁漳之下流也按信都記云衡水有表潬渡歴下博城北而迤邐東北注謂之九爭曲水味鹹苦俗稱苦河亦謂之黄漳河 濁漳水在州西北六十里亦謂之白溝 絳水禹貢謂導河北過洚水即此今謂之枯絳渠西南自南宫縣界流入又云絳水枯瀆在州東南二十里 博水源出中山望都南入下博縣界因為名 楊汙澤爾雅謂秦有楊洿 長瀘枯溝在州西二里 故昌城漢為縣在今郡西北五十里屬信陽後漢省故城在焉扶柳故城亦漢為縣後漢屬安平國後魏省故城在今縣西三十里後漢劉植迎世祖於此辟陽故城在今縣東南三十五里漢為縣後漢省
  故桃城漢為縣在今縣西北四十五里後漢省今縣城存 故澤城西晉末劉石之亂人相率共築此城于栁澤畔 合陽城漢縣高帝時以代王喜棄國降為合陽侯宣帝又封梁喜為侯王莽改曰宜鄉後漢并省入扶柳舊地理志書並失所在葢在今郡東界 三張宅晉文士張協兄弟三人喜屬文皆郡人也語曰二陸入洛三張減價 竇冢隋圖經云觀津東南三里青冢高三十餘丈周迴千步漢文帝竇后父青少遭秦亂隠身漁釣墜泉死景帝即位太后于墜泉所起大墳號曰竇氏青山在觀津城南 煑棗故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漢侯國城六國于此煑棗油後魏及齊以故事每煑棗油于此城
  南宫縣西南二十六里舊二十七鄉今四鄉本漢舊縣漢書曰高后元年封張敖子偃為南宫侯即此邑也地理志南宫屬信都國隋圖經光武自薊南馳至南宫界遇大雨引車入道傍客舍馮異抱薪鄧禹燃火對竈燎衣而去即此地高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六年復置洚水枯瀆在縣東南六里南自清河郡經繚縣城流入邑界 繚縣漢為縣在今縣東南二十六里故城存後漢省有洚水枯瀆經此城北
  阜城縣東北一百四十里舊二十七鄉今四鄉本漢舊城也屬渤海郡故城在今縣東二十二里阜城故城是後漢屬安平國晉書地道記云故阜邑為阜城高齊天保七年自故城移于今理隋開皇九年改屬觀州大業二年復屬冀州唐武德四年又屬觀州貞觀十七年廢觀州又𨽻冀州 弓高城在縣南二十七里隋圖經云弓高城漢封韓頺當為侯國崔浩曰韓増為頟侯今城中有龍頟村即此晉省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滄州故蒲領縣漢縣在今縣北三里蒲領故城是後漢省
  併蓚按水經云今滄州魯城縣北六十里漳河西岸又有一蒲領人流寓于彼遂立此城後漢既以蒲領併蓚今阜城北蒲領故城與蓚相近足明魯城西界蒲領非漢縣也 苻融壘在縣東北二十四里 沙邱即宅陽城一名西宅 華陽亭即嵇康學琴于此
  武邑縣東北九十里舊十九鄉今四鄉本漢舊縣也屬信都國漢屬安平國晉太康十年于此置武邑郡後魏皇始三年移郡武强高齊天保中省武邑隋開皇六年復置 洚水九州記云武邑縣洚水西南自衡縣界而東經縣城西過 衡漳河在縣北三十二里 觀津丘在縣東南二十七里 東昌故城在縣東北二十八里漢為縣後漢末省 觀津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古隄尚存即六國趙邑也趙孝成王封樂毅于觀津號望諸君又漢為縣景帝母竇太后觀津人也高齊天保七年省 武强河在縣北三十二里
  堂陽縣西六十五里舊十七鄉今四鄉本漢舊縣也漢書漢高祖封孫赤為堂陽侯即此地屬鉅鹿郡應劭曰縣在堂之陽按長蘆水亦謂之堂水縣名堂陽葢取此也後漢屬安平國高齊省隋開皇十六年重置屬冀州晉改為蒲澤唐復舊名 堯臺郡國志云信都堂陽九門城有古臺二所並號為堯臺 長蘆水在縣南二百步
  棗强縣東南六十八里舊二十鄉今四鄉本漢舊縣也武帝封廣川子晏為侯即此漢書地理志屬清河郡按縣道記云今棗强東北十八里有廣川王故城慕容垂于此置廣川郡後魏孝文太和十一年廢郡高齊天保七年省廣川縣因移棗强縣理此城屬長樂郡隋開皇二年又自故城移棗强于今理 縣外城即羌酋姚弋仲之故壘也 棘津故城在縣東北二十七里左傳曰晉荀吳帥師涉自棘津史記曰吕望東海人也老而無遇賣食棘津今故城東北百步有後漢黄門譙敏碑其文相傳為蔡伯喈撰也 高隄今縣東北三十六里有高隄故城一名雍氏郭城漢為縣後漢省 平隄漢宣帝封河間獻王招為侯後漢省舊地理志並失其所在葢在今縣東北高堤城側近以界内多古堤因以為名枯漳河在今縣東南又東流入蓨縣界 廣川故城
  漢為縣故城在今縣東北 古臺隋圖經云城北一古臺俗傳為太公賣漿臺 故棗强城漢為邑理故城在今縣西南十五里後漢省魏復置高齊天保七年自故城移棗强縣于今縣東北十八里廣川城置隋開皇三年移於今理 復陽故城漢縣在今縣西南十八里故城是也高帝封陳胥為侯即此後漢省 莎隄漢為縣後漢省舊城地理書並失所在按郡國縣道記云今在貝冀德三州之界即棗强地也
  衡水縣西北四十五里舊十八鄉今三鄉本漢桃縣地隋開皇十六年于今縣置衡水縣在長蘆河西則衡漳故瀆也因以為縣名 長蘆水在縣南百步 藺相如臺在縣東北十二里
  蓚縣東北七十里舊二十鄉今四鄉本漢修縣即條國文帝封周亞夫為條侯蓚縣屬信都國後漢屬渤海郡晉改蓚為條開皇三年廢渤海郡屬冀州五年改條縣為修縣屬觀州唐武德亦屬觀州貞觀十七年廢州改𨽻德州今屬冀州 九成在縣西有邸閣城内有晉蓚今有魯國孔翊清德碑存 馬頰河經邑界
  深州
  深州饒陽郡今理陸澤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畢宿戰國時屬魏七國時為趙地秦併天下為上谷鉅鹿二郡地漢為饒陽地屬涿郡後漢屬安平國桓帝以後為博陵郡晉為博陵郡北齊亦同隋開皇十六年廢郡於饒陽縣置深州以州西故深州為名大業二年州廢以其地分入博陵河間二郡唐武德四年平竇建德於河間郡之饒陽縣置深州領安平饒陽蕪蔞三縣初治安平其年移理饒陽貞觀元年割故廉州之鹿城冀州之武强下博來屬定州鹿城下博武强屬冀州先天元年復割安平鹿城饒陽置深州仍分置陸澤天寳元年改深州為饒陽郡乾元元年復為深州
  元領縣五 今六
  陸澤 饒陽 安平 下博冀州割到 武强冀州割到 樂壽冀州割到
  二縣割出
  鹿城入鎮州 博野入定州
  州境
  東西一百九十里 南北二百六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九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三百三十里西南取趙州路至長安二千五百里 東至滄州
  三百一十五里 南至魏州五百里 西至鎮州一百八十五里 北至易州三百里 東南至冀州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定州一百七十三里 西北至瀛州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鎮州一百五十里戸
  唐開元戸四萬二千二百一十一皇朝户主一萬五千四百八十八客五千八百七十二
  風俗
  與冀州同
  人物
  唐魏知古深州陸澤人為相
  土產
  布 絹貢 石榴
  陸澤縣舊十七鄉今五鄉本漢廣河縣地隋仁壽中象城縣地唐開元中自象城析置以大陸澤為名貞元中以饒陽立深州至長慶以後移深州理於是邑 大陸澤禹貢謂大陸既作也
  饒陽縣東北三十里舊三十鄉本漢舊縣也屬涿郡應劭注云在饒河之陽為名今有古城在今縣東北二十里饒陽故城是也齊文宣天保五年移於今理按饒陽縣即後魏虜渠口置虜口鎮於此後為縣𨽻深州隋開皇三年改屬定州十六年屬饒州 枯白馬渠在縣南一名黄河今名白馬溝上承滹沱河東流入下博界故注水經云滹沱又東自馬渠出李公渚趙記云此白馬渠魏白馬王彪所鑿俗謂之黄河又通典州郡志滹沱河舊在縣南即光武所渡處魏武帝因饒河故瀆決令北注新溝所以今在縣北後刺史楊貝改為清寧河也毛萇宅注詩為河間博士是邑人今有宅存 博陵
  故城 饒陽故城皆漢邑名廢城在縣界 虜口鎮今理也自石趙苻秦後魏並為博陵郡理于此 州理城晉魯口城也公孫泉叛司馬宣王征之鑿滹沱入派水以運糧因築此城葢滹沱有魯沱之名因號魯口後魏道武皇治二年車駕幸魯口即此城也 蕪蔞亭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後漢光武自薊東南馳晨夜至饒陽蕪蔞亭飢甚馮異進豆粥光武曰得公孫豆粥飢寒俱解公孫異字 蕪蔞亭故城在縣東北四十五里隋縣地葢因東北蕪蔞亭為名
  安平縣西北五十三里舊十六鄉今五鄉本漢舊縣屬涿郡漢書曰高帝六年封鄂千秋為安平侯後屬博陵郡今城北面有臺俗謂之神女樓自晉及高齊博陵郡並理此隋開皇十六年又於此置深州大業三年省州以縣還涿郡唐武德四年又置深州以縣屬深州州廢割屬定州至先天元年又置州縣仍屬焉 穀邱故城在今縣西南十五里漢為縣後漢省 今名礓石河西自定州義豐縣界流入滹沱河在縣南二十三里武强縣東北一百三十里舊四十鄉今六鄉古城隧城即六國時為趙邑故城在今縣東北三十里是漢為武强縣屬河間國後漢屬安平國晉屬長樂國後魏屬武邑郡高齊天保七年省又按郡國縣道記武强故縣在今縣西南二十五里漢為侯國今縣即西晉于其城置武强縣因古城以名之高城移于今理有衡漳河在今縣南五里其城即後魏武邑縣郡城道武皇治二年築武隧故城在縣東北三十一里趙破秦將扈輒于武
  隧斬首十萬即此地也 武强故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漢書嚴不識以擊黥布功封武强侯後漢王梁亦為武强侯 武强泉即擔生蛇所陷之縣
  下博縣北一百里舊二十二鄉今六鄉本漢舊縣也屬信都國應劭注云太山有博縣此故言下也王莽改曰閏博亦謂在博水之下故名耳後漢書云光武曾迷於下博是故縣在今縣南二十里後魏移縣于衡水北即去今縣二十里俗謂之故城縣後周建德六年又移於今理按縣道記云下博今理郡後漢祭遵壘北枕衡漳水是焉 白馬故溝隋圖經云魏白馬王彪鑿武强淵邑人有遇有一蛇疑其靈持而養之名曰擔生長而吞噬人里内患之遂捕繫獄擔生負而奔邑因淪為河縣長及吏咸為魚矣今縣治東北半里許落水淵水又東南結為湖縣淪之處令之子東奔又陷于此故謂之郎君淵 平澤河在縣北界即後漢王霸言光武氷合之所今號為危渡 世祖廟漢世祖自薊北行至此見一白頭翁云信都為長安守是此處今有廟存
  樂壽縣東北  里舊五十鄉今四鄉本漢樂成縣也屬河間國故在今縣東南十六里是漢理所城内有河間獻王殿餘址尚存續漢書郡國志云後漢桓帝改為樂陵縣帝追尊祖父河間王開為孝穆皇帝以為邑奉山陵故加陵曹魏文改為樂城縣後魏太和十一年自魏郡移河間郡及縣西南一里樂壽亭故城其年郡又移理武桓城今河間縣是也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瀛州十八年改為廣城縣仁壽元年又改為樂壽縣又取其理城為名大業十三年自樂壽亭故城移於今理 房淵九州記云樂壽縣有房淵方三百里石勒之建安二年水忽變為赤燕慕容雋二年水忽生鹽如印形其淵一日再長再減不失其度居近者時見龍狗之狀傍邊戲葉落于淵者輒有羣燕銜出 故阿武城漢縣廢城在今縣西北三十九里後漢省 故中水城漢縣也在今縣西北三十里高祖封功臣吕馬童為中水侯即此地也居兩河之間故曰中水又郡國縣道記云其城南枕滹沱北背高河高齊天寳七年省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四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三
  德州
  德州平原郡今理安德縣禹貢兖州之域星分危宿十一度春秋及戰國並屬齊地秦滅齊置齊郡漢高帝分齊郡置平原郡領縣十九理平原後漢又為國殤帝延平元年以封和帝子勝為王子德嗣無子安帝永寧元年立河間孝王子翼為平原王奉勝祀順帝永建五年貶翼為蠡吾侯桓帝建和二年封其弟顧為平原王至獻帝時國除曹魏黄初三年又為國封皇子叡為平原王七年叡入為皇太子晉武太始元年亦為國封叔父幹為平原王後魏又改為郡郡仍移平原理今聊城界舊城文帝太和中於今州東南三十里安德故城置安德郡平原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以平原屬冀州九年於今安德復置德州平原復屬德州大業三年罷州為平原郡唐武德四年平竇建德復置州領安德般平原長河將陵平昌六縣其年置總管府管博德棣觀四州貞觀元年廢都督府割滄州之滴河厭次來屬十七年廢般縣以滴河厭次二縣屬棣州又以廢觀州之蓚縣安陵來屬天寳元年改為平原郡乾元元年復為德州
  元領縣十 今五
  安德 平原 安陵 將陵 德平
  一縣割出
  蓚縣入冀州
  二縣廢
  長河併入將陵 歸化為鎮
  州境
  東西一百九十五里 南北二百一十九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九百五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一百九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五百里 東至棣州二百四十里 南至博州二百六十里 西至冀州二百一十五里 正北微東至滄州二百四十里 正南微東渡河至齊州二百四十五里 西南至貝州二百三十里 西北至冀州三百三十里
  
  唐開元戸六萬一千七百七十皇朝户主一萬一千三百五十六客三千五百六十八
  風俗
  與冀州同
  姓氏
  平原縣六姓 師 雍 芮 義 華 東方人物
  東方朔平原厭次人 禰衡平原人 管輅平原人劉峻字孝標平原人著辨命論 王刋 高翊皆
  平原人
  土產
  貢綾 蛇牀子 賦綿絹
  安德縣舊二十八鄉今鄉本漢安德縣也屬平原郡後魏屬安德郡隋開皇三年廢郡屬冀州九年改𨽻德州 黄河南去縣八十里 滴水在縣西南八十里鬲津枯河在縣南七十里禹貢兖州九河既道鬲津即九河之一自鬲津至徒駭二百餘里今河雖移不離此城也 馬頰河在縣南五十里 鹿角故關在縣東七十五里 故鬲城郡國縣道記古鬲國郾如咎陶之後漢為縣高齊天保七年併入德安廢城在今縣西北東方朔祠在縣東四十里係祀典唐大厯中刺史顏真卿重鐫夏侯湛贊碑見存
  平原縣西南四十六里舊十八鄉本漢舊縣屬平原郡後魏屬安德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冀州九年改𨽻德州王莽枯河北流經漢平原郡故城 黄河在縣南五十里 故鄃城在縣西漢初屬清河郡又置靈縣尋併為鄃封馬武為侯即此地後魏省鄃今故城存 馹幕故城漢縣在今縣西北二十里故城是也高齊省入平原縣按郡國志云殷至祖乙時置馹于此 管輅祠在縣西南一里
  德平縣東北八十里舊二十三鄉本漢平昌縣屬平原郡故城在今縣西南三十里即漢理所後改為西平昌後魏永熈二年又除西字移於今縣東南廢平昌縣高齊天保七年又移于今理隋開皇三年改屬滄州十六年屬德州今為德平縣 馬頰河在今縣南十里唐久視元年開決又名新河 故般城漢縣廢城在今縣東北二十五里高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六年又置般縣于今平昌縣西南三十里漢平昌城内貞觀十年被水漂毁又移于漢平昌城東北十四里今縣西南六十里築城以置百姓十七年廢 重平故城在縣西北三十里漢為縣後漢省今有故城存魏宣武帝大明三年復置天寳七年省併入平昌縣
  將陵縣北五十里舊八鄉今鄉本漢安德縣地屬平原郡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將陵縣取安德縣界故將縣為名屬德州 鬲津枯河在縣北二十里 王莽枯河縣東十里 廢長河縣在州西北五十里舊十五鄉本漢廣川縣也屬信都國後漢清河國魏封裴秀廣川侯高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冀州九年改𨽻德州仁壽元年改廣川縣為長河縣今併將陵 漳河水自貝州漳南縣界流入西去縣二十五里 永濟渠在縣西十里 張公故關在縣東南七十里
  安陵縣西北一百里舊二十三鄉本漢蓚縣地屬渤海郡漢立安陵縣舊地理書但云蓚縣並失安縣理所今縣東七里晉所置東安陵縣城即漢安縣舊理也後魏省東字今微有遺址高齊天保七年開皇六年又分東光縣于今縣東二十里新郭城再置今安陵故縣是也大業二年廢唐武德四年復立貞觀十七年廢觀州與蓚縣同𨽻德州永隆二年移于桓杜橋即今理 福城唐元和三年横海軍節度使鄭權奏德州安德縣渡黄河南隣齊州臨邑縣有灌家口草市者頃成德軍于市北十里築城名為福城縁隔黄河與齊州臨邑縣對岸又居安德平原平昌三縣疆界地闊遠易動難安請于此置縣以歸化為名詔從之今廢為鎮
  棣州
  棣州安平郡今理厭次縣禹貢兖州之域郡國志本青州界星分危宿四度春秋時屬齊賜太公履北至于無棣是也秦併天下為齊郡漢為平原渤海千乘三郡地後漢為平原郡安樂國地晉又為樂安樂陵二國之地宋併樂安為樂陵後魏又分樂陵為二郡隋開皇中于郡理置厭次縣屬渤海郡又於陽信縣置棣州大業二年州廢縣𨽻滄州仍自饒安縣移滄州於陽信縣為理唐武德四年置棣州領陽信樂陵滴河厭次四縣治陽信八年併入滄州貞觀十七年復置棣州于樂陵縣領厭次滴河陽信三縣又割淄州之蒲臺隸焉而樂陵屬滄州天寳元年改為樂安郡乾元元年復為棣州
  元領縣五 今三
  厭次 滴河 陽信
  二縣割出
  蒲臺 渤海以上二縣入濵州
  州境
  東西三百四十九里 南北一百四十二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一千一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四百三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二百九十里 東至濱州八十里 西至德州二百里 南至淄州一百八十里 東至滄州二百七十里 東南至青州二百四十里 西南至齊州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濱州渤海縣界四十里 西北至滄州二百三里
  
  唐開元戸二萬五千五百四十五皇朝戸主一萬五千六百八十五客四萬四百九十三
  風俗
  與滄州同
  人物
  任昉樂安人與沈約為一代詞宗
  土產
  貢絹 地出絲蠶
  厭次縣舊二十鄉今四鄉本漢富平縣也屬平原郡後漢明帝更名厭次則厭次前已廢矣相傳秦皇東遊厭氣至碣石次舍于此因為名曹魏樂陵國晉樂陵郡理于此太始元年封石苞為公後魏又徙厭次理馬頰嶺城即今陽信縣東馬嶺城也高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七年于此復置屬滄州唐武德四年屬棣州 邵城郡國志云後為厭次城是也有東方朔冢存即晉邵纉屯兵此城石虎擒之因名邵平城後即單呼 黄河在縣南三里 滴河在縣西十里 通海故闗在縣西十里
  滴河縣西南六十里舊十鄉今三鄉本漢朸縣也屬平原郡後漢省隋開皇十六年於朸故城置滴河縣以縣南滴河為名屬滄州改屬棣州唐貞觀元年改𨽻德州十七年還棣州 馬頰枯河在縣北二十里 滴河在縣北十五里漢成帝鴻嘉四年河水泛溢為害河隄都尉許商鑿北河通海故以商字為名後人加水焉按水經云商河水從縣界流逕富平故城北分為二東水謂之長聚溝北水為百泊瀆東北俱注于海 黄河在縣南十八里
  陽信縣北六十里舊十四鄉今六鄉本漢舊縣也屬渤海郡縣在河曲之中魏屬樂陵國晉東海王越斬汲桑于此後魏屬樂陵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滄州十七年於陽信置棣州唐武德六年省州以縣屬滄州後唐同光三年割屬棣州 瑗城漢縣故城在今縣東北五里一名運城後漢廢城存 富平故城漢縣廢城在今縣東南三十里富平故城是也今名邵城按十六國春秋云内黄人邵纘自號冀州刺史屯富平城為石季龍所擒即此城也城中有鐵柱兼有神祠 千乘博川皆漢之縣名有廢城俱在邑界 鈎盤河在縣北四十里即九河之一也
  濱州
  濱州今理渤海縣本瞻國軍周顯德三年三月升為州仍割棣州之渤海蒲臺兩縣屬焉
  今領縣二
  渤海 蒲臺
  州境
  東西二百二十里 南北一百三十八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一千一百二十一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九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三百八十里東至海一百八十里 西至棣州界四十里 南至淄州一百八十里 北至滄州界八十里 東南至青州界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州八十里 東北至滄州界七十里 西北至滄州界二百六十里戸
  舊戸載棣州籍皇朝管户主九千一百八十五風俗
  同棣州
  人物無
  土產
  同棣州
  渤海縣舊十鄉今九鄉本漢蒲臺縣地唐垂拱四年分置渤海縣以在渤海之濱為名天寳五年以地土鹹鹵自舊縣西移四十里就李丘村置即今理 大海在縣東一百六十里 舊黄河在縣西北六十里景福二年後河水道移今枯
  蒲臺縣東南五十里舊十二鄉今四鄉本漢濕沃縣屬千乘國續漢書志無濕沃縣宋復置濕沃縣屬樂陵郡隋開皇三年改屬滄州十六年改為蒲臺縣取縣北蒲臺為名隋末廢唐武德四年重置八年改屬淄州貞觀十七年置棣州割蒲臺屬焉 古蒲臺在縣北四十里秦始皇築之以望海祀蓬萊宫乃於臺上蟠蒲繫馬蒲生縈委若有繫狀東去海二十五里此臺割入渤海縣界今縣因此為名 黄河西南去縣七十里 大海在縣東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高一丈周迴二里呼為鬬口淀是濟水入海之處海潮與濟相蕩故名今淀上有井可食海潮雖大淀終不沒百姓於其下煑鹽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五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四
  滄州
  滄州景城郡今理清河縣禹貢冀州兖州二州之域禹貢曰濟河惟兖州九河既導孔注云河水分為九道在此州界虞舜及周為幽州之域春秋時屬齊魯七國時燕齊二國之境又為燕趙齊三國之域秦併天下以齊地置齊郡以趙地置鉅鹿郡燕置上谷郡為三郡之地漢高帝五年又分三郡之地置渤海郡理浮陽後漢郡移理南皮曹魏不改晉武帝太始元年封安平王孚子輔為渤海王宋文帝元嘉中改置樂陵郡孝武以其地廣分其地又置渤海郡後魏初改渤海郡為滄水郡太安四年郡移理今縣東城尋又省復為渤海郡至熙平二年分瀛州冀州置滄州取滄水郡為名領浮陽樂陵安德三郡理饒安即今饒安縣東千童故城是也其浮陽郡理今浮陽縣高齊及後周渤海郡猶理東光浮陽郡猶理浮陽隋初三郡皆廢為縣以元渤海所領縣屬冀州以浮陽所領縣屬滄州又以廢樂陵郡之屬縣竝屬滄州十六年於長蘆縣置景州於陽信縣置棣州大業二年廢景棣二州元屬縣屬滄州仍自饒安移州理于陽信縣三年罷州為渤海郡仍理陽信十二年為賊所逼郡因徙理清池唐武德元年改為滄州領清池饒安無棣三縣治清池其年移治饒安四年竇建德分饒安置鬲津縣五年以清池屬東鹽州六年以觀州胡蘇縣來屬州仍徙治之其年又省棣州以滴河厭次陽信樂陵四縣來屬貞觀元年以瀛州之景城廢景州之長蘆南皮魯城三縣廢東鹽州之鹽山清池二縣並來屬又以滴河厭次二縣屬德州以胡蘇屬觀州仍移州治於清池又省鬲津入樂陵省無棣縣入陽信八年復置無棣縣十七年以觀州之弓高東光胡蘇來屬割陽信屬棣州天寳元年改為景城郡乾元元年復為滄州舊為横海軍節度唐末改為義昌軍梁乾化二年改為順化軍後唐復為横海軍皇朝因之
  元領縣七
  清池 饒安 鹽山 樂陵 南皮景州割到無棣 臨津景州割到
  二縣廢
  長蘆併入清池 乾符併入清池
  州境
  東西三百六十二里 南北三百一十二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一千二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三百六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二百二十里 東至大海一百八十里 正南微西至德州二百四十里正西微北至瀛州二百里 北至乾寧軍九百一十里 北至幽州五百七十五里 東南至棣州二百五十里 西南至冀州二百九十里 西北至冀州二百六十里 東北至海口二百五十里 又至平州五百里
  
  唐開元戸十二萬四千四十二皇朝戸主二萬二千三百七十五客二萬七千三百一十五
  風俗
  滄州古渤海之地屬趙分居多漢書渤海趙之分野趙地薄人衆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椎剽掘冡作姦巧多弄物為倡優十三州志云渤海風俗鷙戾髙氣尚力輕為姦兇
  人物
  茅焦説秦始皇迎母齊人 漢有雋不疑 鮑宣晉有石苞 刁協 刁雍 唐袁恕已滄州東光縣人誅張易之封為南陽郡王 賈耽南皮人拜相著貞元十道録
  土產
  鹽 絹 五色栁箱 蜃蛤 棉 綾 水葱蓆細文葦簟 糖蠏 鱧鮬 兔毫 牡蠣
  清池縣舊三十鄉今十三鄉本漢浮陽屬渤海郡以在浮水之陽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清池縣因縣東南仵清池為名 浮水源自東光縣西界永濟渠分出東北流經州理南十里又北經州城東一里又東北入于海故土地十三州志云浮水所出東入海 徒駭河九河之一與清池相接 永濟河在縣西三十里自南皮縣入乾寧軍今亦呼為御河 迎河在縣西南二十三里從南皮來輿地志云南皮有迎河分漳河入浮水 毛河在縣西南五十七里從南皮來輿地志云毛河漳水東分從莫州來又呼為棣州河 仵清池在縣東南一十九里其水澄味鹹未嘗枯涸輿地志云浮陽城南有大運淀魏延興二年水溢注破仵清村因以為池池内有鯔魚盖與海濳通 滄州舊城唐貞元十三年増築外城東南隅先有古墓高二丈人莫知名因掘得銘記云是六國時趙武靈王墓遂置祠祭 劉炫碑後周人居此傳經史後學之人為立碑見存 廢長蘆縣州西北四十四里本漢參戸縣今縣西北四十六里有參戸故城是後漢省亦謂之木門城按本縣理即周宣帝大象三年于參戸故城東南置長蘆縣屬章武郡隋初于今理西北三里置漳河郡以縣屬焉三年罷仍移縣于郡界屬瀛州十六年於縣置景州隋大業三年廢唐武德四年又于此置景州貞觀初省以縣屬滄州縣元在永濟渠西開元十四年大雨城邑漂沈十六年移于永濟渠東一里即今縣也皇朝乾德二年割入清池縣 長蘆在舊縣西南五里按水經長蘆水出洺州列人縣以其水旁多蘆葦為名 薩摩陂在縣北周迴五十里民有蒲魚之利 中邑漢縣高后封吕相朱進為侯王莽改曰檢隂後漢省併浮陽舊地書並失其所在即今縣地是也 盟亭郡國志云長蘆縣有盟亭即為燕齊二界 五壘城在縣西南二里輿地志云漢宣帝封河間獻王子雍為景城侯五子分居城中俗呼五壘城 木門古城在縣西北四十六里春秋襄二十七年衛侯之弟鱄出奔晉託於木門葢此城也輿地志云中有大樹因名木門參戸侯陵在縣西北三十六里高一丈漢書河間獻王子免封參戸侯 廢乾符縣在州北一百里本漢章武縣故城是也後魏於今理置西章武縣高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又于西章武縣故城置魯城縣遙取長蘆縣北平虜城為名其曰魯城者盖以地近東魯也屬景州唐貞觀元年廢景州來屬乾符元年縣東有稻水穀連接二千餘頃東西七十里南北五十里北至燕南及魏俗稱聖禾甚救濟饑民至二年勅改乾符縣皇朝顯德二年併入清池縣 城頭將軍在此縣也 平虜渠在縣南二百步魏建安中于此穿平虜渠以通軍漕北伐匈奴又築城在渠之左 大海在縣東十四里衡漳河在縣西六十里 故蒲嶺縣按郡國縣道記云
  蒲領漢縣在冀州阜城縣北三里蒲領故城是也後漢入蓚縣又按水經注云今縣西北六十里漳河西岸又北有蒲領故城葢漢末黄巾之亂有蒲領人流寓于此遂立此城後漢既以蒲城與蓚相近足明今縣西北界有此城非後漢理所 麻姑城郡國志云即漢武東巡至此祀麻姑故有此名
  樂陵縣南一百二十五里舊十八鄉今五鄉本漢舊縣屬平原郡曹魏封曲陽王茂為樂陵王後魏初又為樂陵郡理所至永平二年又徙縣于今縣東五十里樂陵城唐貞觀元年自樂陵故城移縣於今理 鬲津枯河爾雅九河之一在縣西三里東北流入饒安縣界入海重合城漢縣故城在今縣東二百步漢書有功臣封
  重合侯即此地高齊天保七年省 狼陂後魏太武所築在今縣西 燕留城郡國志云即齊桓公割地與燕處 馬頰河在縣東六十里從滴河縣北界來輿地志云篤馬河亦馬頰也爾雅九河言馬頰上闊下狹如馬頰也 鉤盤河在縣東南五十里從德州平昌縣來河勢曲如鉤盤 東方朔廟漢書東方朔平原厭次人也厭次分為樂陵郡
  南皮縣舊十三鄉今三鄉本漢縣屬渤海郡以章武有北皮亭此故曰南皮漢書項羽封陳餘為南皮侯魏書云文帝為五官中郎將射雉于南皮皆此地也縣東觀臺即袁譚所築魏武擒譚于此唐武德元年置景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來屬滄州長慶二年於弓高縣復立景州以縣屬焉周顯德二年州廢縣歸滄州 曹公固即漢京兆尹雋不疑𦵏所魏太祖因冢為固以攻袁氏因名曹公固焉 高樂故城漢縣後漢省故城在今縣東南三十里今謂之思鄉城亦曰西鄉城 古皮城在縣北四里史記齊桓公北伐山戎至此繕修皮革因築焉醼友臺在縣東二十五里魏志云魏文帝為五官中
  郎將與吳質重遊南皮築此臺醼友故名焉又名射雉臺 雋不疑墓在縣東南二里高五丈漢書雋不疑渤海人也以治春秋聞為青州刺史 石苞臺在縣南一十三里高二丈苞南皮人也按城冢記云南皮有石苞墓此是也 尹吉甫墓在縣西三十里高三丈耆老傳云吉甫墓上有樹二株有冢以來即有此樹修條鬱茂不覺其老俗云年長樹 寒水井在縣西一里按魏志文帝與元城令吳質書云憶昔南皮之遊誠不可忘馳騁北場旅食南館浮甘𤓰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即此井是也
  無棣縣東北一百二十里舊二十三鄉今五鄉本齊之北境漢陽信地東南三十里陽信故城存高齊天保七年自此城移于今陽信縣東馬嶺城置隋開皇六年于今所置無棣縣取縣南無棣溝為名唐貞觀元年併入陽信八年復置 馬谷山老烏山皆邑之山名 月明沽在縣東界西接馬谷山東濱海煑鹽之所 無棣溝周禮川曰河泲河在今無棣縣按溝水東流經縣理南又東流與鬲津枯溝合而入海隋末其溝廢唐永徽元年薛大鼎為刺史奏開之引魚鹽之利於海百姓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鹽魚至昔日徒行今跨駟美哉薛公德滂被 黄河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東北流經馬谷山下東南注于海 千童城秦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不死之藥置此城以居之漢曾為縣 蒲縈臺郡國志云始皇東遊海上于臺縈蒲縶馬今猶有蒲似氷楊而勁堪為箭 赤河在縣西南三百步自饒安縣來一百里入海其水赤渾色饒安縣南九十里舊十五鄉今六鄉本漢千童縣屬渤海郡後漢改為饒安縣隋因之唐武德元年移治故千童城仍移州治于此六年州移胡蘇貞觀十二年移縣治故浮水城即今理 鬲河在縣南三十里自樂陵來無棣河一名無棣溝在縣東南廢城 章鄉城按郡
  國縣道記云章鄉漢縣後漢省併入饒安又十三州志云饒安縣東南二十里有童鄉亭即故縣童與章字相𩔖章鄉葢在縣東南二十里童鄉亭 古胡蘇河一名赤河從胡蘇縣來
  鹽山縣東六十里舊二十四鄉今四鄉本春秋無棣邑也漢置高城縣故城在今縣南四十里左氏管仲曰昔召康公賜我先君太公履北至于無棣伏琛齊地記無棣今渤海高城縣也屬渤海郡有平津鄉即漢書武帝封公孫𢎞為侯亦此邑高齊天寳七年移于今理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鹽山縣以東南八十里鹽山為名 篋山一名峽山處在縣東南四十里 闊山在縣東南九十里按郡國縣道記云此山及鹽山二山並低小無峯巒樹木 大海在縣北百二十里 屯氏河在縣南十步東北注海 浮水水經云浮水東北逕高城縣之宛鄉城即過今邑界 故柳城在今縣東七十里漢為縣後漢省一名柳城亭 漢武臺在邑界 鹹土在縣東七十里東南西北一百五十里地帶海濱其土鹹鹵海潮朝夕所及百姓取而煎之為鹽
  臨津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一十八鄉今三鄉本漢東光縣地漢書地理志云東光有胡蘇亭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胡蘇亭為名天寳元年改為臨津縣屬滄州小天台山其山在縣界古傳台星隕而結此山 臨樂漢書云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光為侯後至元孫王莽簒絶改曰樂亭後漢舊地理書並失所在今邑界即其地東莞漢為縣隋省併入臨津縣唐開元以前猶此額
  後復廢 茅焦冢郡國志云秦時人勸始皇與母相見者 胡蘇古亭在縣西南二十三里在古胡蘇河邊漢書地理志云東光有胡蘇亭即此也 歐陽建墓在縣東南二十七里建渤海重合人石崇之甥為郡豪族也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六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五
  瀛州
  瀛州河間郡今理河間縣禹貢冀州域星分畢宿一度虞舜十二州則為并州之域在周為唐叔所封之邑春秋時屬晉在太行之東又為晉東陽地七國時三家分晉為趙地亦燕趙二國之境秦併天下為邯鄲郡地漢為河間國後漢亦如之魏文帝黄初二年封弟幹為河間王尋改封樂城王晉永嘉亂後地沒苻石後魏太和十一年分定州河間高陽冀州三郡置瀛州以瀛海為名其河間郡自樂城移理于今樂壽縣西一里樂壽亭置城歴高齊及周郡不改隋開皇三年廢郡置瀛州煬帝初州廢為河間郡唐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為瀛州領河間樂壽景城文安東城豐利六縣五年又置武垣任丘二縣貞觀元年省豐利入文安省武垣入河間割蒲州之高陽鄚故景州之平舒故蠡州之博野清苑五縣來屬又以景城屬滄州景雲二年割鄚任丘文安清苑四縣屬莫州天寳元年改為河間郡乾元元年復為瀛州
  元領縣六 今四
  河間 束城 高陽 景城
  三縣割出
  樂壽入海州 博野入深州 平舒入霸州
  州境
  東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七十里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一千一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五百五十五里 西南取深州路至長安二千一百九十五里 東至滄州一百八十里 南至冀州二百三十里 西至定州二百八十里 北至莫州一百八里東南至德州三百七十里 西南至深州一百五
  十里 西北至易州三百里 東北至霸州一百九十里
  
  唐開元領縣六戸九萬八千一十八皇朝領縣四戸一萬八千三百六十四客三千一百
  風俗
  與冀州同
  姓氏無
  人物
  漢河間獻王劉德景帝子 許詢字元度高陽人有才藻 邢巒河間莫人 劉炫河間人與劉焯讀書十年炫眸子精明視日不眩強記黙識左畫方右畫圓口誦目數耳聽五事同舉無有遺失 唐齊映瀛州人 李義府瀛州饒陽人祖為梓州射洪縣丞因家于永泰
  土產
  絲布 絲 布 人葠 蔓荆子
  河間縣舊五十一鄉今九鄉本漢州鄉縣今縣東北四十一里有故州鄉縣城即漢理也漢書云武帝時望氣者云西北有女極貴遂訪之得鉤弋夫人于是邑後漢省州鄉縣為武垣郡地隋開皇三年罷郡武垣縣屬瀛州十六年移武垣縣居其舊城乃于此置河間縣 大蒲淀又名大廣陂在縣西南四十一里水經注云大蒲下導陂溝競奔滹沱是故人因決之謂之百道隘北有浦 滹沱河輿地志云滹沱河在今縣西二十里按河經武垣北後魏太和中刺史王質掘直之楊真改曰清寧河此水常有蛟入五月恒暴變遂為人于岸上與人並行至懸岸處推與俱下 乞活城郡國志云太安中并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掠胡人萬戸于山東竇生口值險難度恐其有叛不聽入州築此城以居之任自求活晉書云乞活帥陳仵歸晉即此地也 馬頰城秦史䝉恬築以防河水因以名之 故州鄉城在今郡東北四十里古城是也漢為縣理于此後漢省併入武垣故縣 武垣在郡西南三十八里有故城存即秦所置其故城東微北三十里又有一武垣故城時人謂之東武垣城即今郡南二十五里葢因魏曹公鑿渠引滹沱水遂移西武垣縣城于此置武垣縣開皇三年又移武垣縣理州城此城因廢十六年改武垣為河間縣仍于東武垣故城再置武垣縣大業二年省按隋圖經云河間東武垣城即武帝元封元年巡狩至此望氣者言有異女使訪之得趙氏女兩手拳上自披之即舒因築此城以為禁衛今縣西南樓上有夫人神即鉤弋遺像也三女陵隋圖經云後漢光禄大夫劉鯈與竇武謀誅宦官為曹節等所害三女營𦵏故曰三女陵也 郯起冢隋圖經云郯起冢闊百餘步長六七里深數丈云晉永嘉四年十月晝昏十日方解冢忽然具成左右方一里牛咸疲汗車皆有土而無轍 鮑叔牙冢在齊桓公城毛萇宅郡人漢時為博士郡有宅冢俱存今號其處
  為毛精壘 董永冢漢景帝時孝子卒𦵏于此 傅咸冢晉之文士𦵏于此 琴高冢琴高河間人也入涿水三月乘鯉而出衣服不濡
  束城縣東北六十五里舊二十一鄉今五鄉本漢束州屬渤海郡續漢書屬河間國今縣東北十四里有束州故城即漢為理所西晉移束州于城南三十五里魏明帝孝昌二年復理漢故城高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中置束城縣于今理因束州為名按郡國縣道記云其束城故城今有三重縣城周五六里故州外城周約二十里迄今宛然不改
  高陽縣西北七十里舊二十一鄉今三鄉本漢舊縣屬涿郡應劭注云在高河之陽後漢高陽郡領高陽縣隋開皇三年罷郡十六年又于縣理置滿州大業中廢州唐武德四年又置滿州貞觀初州廢以縣𨽻瀛州 滹沱河在今縣東北十四里易水今名南易水又名雹水西自易州遂城縣界流入 王尊冢隋圖經云冢原在武垣城東北隅為東郡太守而卒其軀一夜自歸今猶祀之呼為東郡河翁神 蔡仲冢九州要記云漢南陽太守高陽侯蔡仲冢在城北曉厭勝之術其冢至今無狐狸之穴 聖姑祠邢子顒記云聖姑姓郝字女君魏青龍二年四月下旬與鄰採樵於滱徐二水合流之處忽有數婦人從水出皆著連腰裙若今之表衣至女君前曰東海公聘女君為婦故遣相迎因施連茵褥於水中置女君于茵上青衣侍側順流而下其家大小皆走往看涕泣遙望莫能就女君怡然云今幸得為水仙願勿憂憶語訖去漸遙因為立祠桓翊以大臣子為尚書郎試高陽長主簿丁馥白縣有聖姑祠前後守令皆謁而後入翊曰何浮言之甚遂立杖而教曰若視者有罪未經月餘在㕔事忽見十餘婦人各持扇從門入謂翊曰古今既殊何相妨害而斷吾路翊性方直教斷更甚未經一旬無病暴卒今水岸上有郝女君招魂葬處時呼為元姬冢亦名聖女陵
  景城縣北七十二里舊二十鄉今五鄉漢舊縣屬渤海郡自後魏延昌二年於今縣南二十里徙成平縣來理之隋開皇十八年改成平為景城復漢舊名也唐大中之後割屬瀛州 建成故城在今縣東南三十里漢為縣後漢省故城存 成平故縣城在今縣南二十里成平故城是也後漢屬河間國徙理景城因而荒廢
  莫州
  莫州文安郡今理鄚州其地歴代所屬與瀛州同漢鄚縣後魏孝昌三年移理阿陵城周武帝宣政元年復還今理唐景雲二年分瀛州屬邑置鄚州割瀛州之鄚任丘文安清苑幽州之歸義等五縣屬焉其年歸義還幽州開元三十年以鄚字𩔖鄭改為莫字天寳元年改為文安郡乾元元年復為莫州
  元領縣六 今三
  鄚縣 任丘 長豐
  二縣割出
  文安割入霸州 清苑割入保州
  一縣廢
  唐興併入鄚縣
  州境
  東西八十里 南北六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千一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四百四十五里 南取瀛州路至長安二千二百九十五里東至大海二百八十里 西至易州野霧山一百
  七十里 南至瀛州一百八里 北至涿州一百六十里 又北至幽州二百八十里 東南至滄州二百六十里 西南至定州二百五十里 西北至易州一百九十里 東北至平州八百里
  
  唐開元領縣六戸五萬三千四百
  風俗
  與幽州同
  土產
  蓯蓉 人葠 貢絹
  鄚縣舊十六鄉今三鄉本漢舊縣屬涿郡後漢屬河間國唐于此立郡史記云扁鵲此地人也 滹沱水東流經縣南二里至鄚州金口分界東北流入文安縣界易水在縣北二十里俗名掘鯉淀太冲魏都賦云掘鯉之淀葢節之淵 易京城郡國志郡城在鄚縣西北三十里後漢末公孫瓚築京以自固圍壍十二里以鐵為門諸將家家作樓樓以千計並高五六丈尋為袁紹所攻其樓皆陷沒 藺相如冢在涿州山東即為郡界也涿水出焉東入海昔黄帝戰蚩尤于此山 韓嬰冢輿地志韓嬰燕人漢為常山太傅作詩内外傳 濡水在縣西二十里向東合易水左傳齊侯伐北燕盟于濡上即此是也與易水合 廢鄚縣城在縣東北三里邢子顒三郡記云顓頊所造 高郭故城在縣西南二十六里漢書宣帝封河間獻王子□為高郭侯此城是也滹沱經高郭城南向東流過後稱裹角以水裹其角而過 閭丘臺在縣南十六里漢書閭丘壽王涿郡高陽人也耆老傳云此臺是讀書之處 廢唐興縣在縣西北五十里本漢高陽縣地舊名葛城鄉一名依城唐如意元年析河間縣置武昌縣隸瀛州至神龍初改為唐興縣景雲二年改為鄚州石晉改為宜川縣後復舊周顯德六年併入鄚州
  任丘縣南四十三里舊十九鄉今四鄉本漢鄚縣地屬涿郡隋初廢至開皇十六年又置大業末又廢唐武德五年置復舊名屬瀛州景雲中自瀛州隸莫州 狐狸淀在縣西北二十里水經云鄚縣東南隅水有狐狸淀俗名亦謂為掘鯉淀即左太冲魏都賦所云掘鯉之淀也按淀中有蒲柳多葭葦 滱水枯瀆在縣西一里 故阿陵在縣東北二十里阿陵故城是後漢省後魏時曾徙鄚縣理此周武帝宣政元年廢 神臼邢子顒三郡記云縣三十里有一石臼受物一石二斗昔有沙門移之至寺經宿血滿其中乃移歸舊處復淨如人掃今見存 任丘古城在縣南二十六里三郡記漢元始二年巡檢海使中郎將任丘築此城以防海口即以為名至後漢桓帝崩無子太后使校尉竇武詣河間迎靈帝至此朝謁又謂之謁城
  長豐縣東六十里舊十鄉今四鄉本秦漢之利豐縣也高齊天保中遂廢至唐開元中於文安縣南三十里復立利豐縣又以縣北有長豐渠遂改名曰長豐仍析文安任丘之鄉以實之今理所是也 長豐渠自縣西南從瀛州束城縣界入城西北與漕河合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六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七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六
  易州 雄州 霸州
  易州上谷郡今理易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危宿一度虞舜分易州又為并州之地周官職方氏正北曰并州其浸淶易按春秋分屬燕趙漢書地理志曰燕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陽北新城故安又續漢書地理志趙分晉得中山秦併天下是為上谷郡地漢置涿州郡即今州為漢涿郡之故安縣也晉為范陽國後魏又為上谷郡隋開皇元年自今遂城所理英雄城移南營州居燕之侯臺仍改名易州取州南易水為名煬帝初州廢復為上谷郡遙取漢上谷以為名唐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為易州領易淶水永樂遂城遒五縣五年割遒縣置北易州州廢仍以遒來屬開元二十三年分置五迴樓亭板城三縣天寳元年改為上谷郡乾元元年復為易州
  元領縣八 今二
  易縣 滿城
  二縣割出
  容城入雄州 遂城建威虜軍
  四縣廢
  淶水入易州 五迴入易州 樓亭舊廢 板城舊廢
  州境
  東西二百里 南北三百九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一千四百四十六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四百七十五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三百三十五里 東至幽州二百一十四里 南至莫州一百八十里 西至蔚州飛狐縣東界一百四十里 北至媯州懷戎縣南界廢故城鎮二百里 東南至莫州西南至定州北平縣界一百四十七里 西北至
  蔚州取飛狐路三百六十里 東北至幽州良鄉縣八十里
  
  唐開元領八縣戸四萬四千三十五皇朝二縣管主客户二千六百四十三
  風俗
  與幽州同
  人物
  祖約字士言范陽遒人能清言有名理為光禄大夫門施行馬 祖逖字士雍約弟也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夜聞荒雞鳴蹴琨曰此非惡聲也二人並有英氣每語時輒中宵起坐逖北征濟江中流擊楫曰祖逖不清中原而濟有如大江
  土產
  人葠 墨 綿 紫草 丹葠 今進墨五百錠入翰林院
  易縣舊十九鄉今十二鄉本漢故安縣也漢書文帝封申屠嘉為故安侯地理志故安縣屬涿郡晉地道記屬范故城是也高齊天保七年省其武陽故城即是燕之南鄙隋開皇十六年於故安故城西北隅置易縣即今縣 龍山隋圖經云易縣西南三十里龍山石上往往有仙人及龍跡西麓谷有一洞大如車輪春則風出東夏出南秋出西冬出北有沙門法猛以夏日入其東穴見石堂石人欲窮諸穴有一人厲聲云法師其餘三穴皆如東者不宜更入猛仍意不息不覺忽在外穴也葢神異難測 孔山在州西南四十五里水經云易水又東經孔山北其山有孔表裏通徹故名山下有穴出鍾乳最佳 白馬山在縣北十八里郡國志云周時人多學道于白馬山天寳六年勅改為燕丹山 送荆陘九經記云易縣西南三十里即荆軻入秦之路也 駮牛山郡國志云山色黑白斑駮形似牛故以為名易水出其東北易水一名安國河亦名北易水源出縣西北窮獨山中東南流經武陽故城南又東入漆水界縣中易水注水經云出故安閻安城谷中東過五大夫城又東經易京城與北易水合流入巨馬河史記云燕太子丹遣荆軻刺秦王祖送易水之上即此處也 魚邱水竹書紀年云晉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邱水經云魚水出魚山山有石如巨魚水發其下 濡水源出縣西南窮獨山南谷 雹水一名南易水源出縣西南石獸岡漆水河一名巨馬河自蔚州飛狐縣界入注水經云
  巨馬河即漆水也東北經郎山西望衆崖競舉若鳥翼立石嶄巖似劔㦸之杪又南流刀山層巖直指干霄逺望巖則若積刀環 紫石水水經云在易縣南 大黌嶺即霍原隠此教授之所在州北一百九十里 荆卿城在縣西九里周迴二里九州要記云荆軻城南臨濡水即軻以金丸投龜處軻入秦樊於期刎頭付軻于此城 高漸離城在縣南十六里史記云荆軻死秦始皇得高漸離惜其善擊筑重赦之漸離復進得近乃以鉛置筑中舉筑撲秦皇帝不中此即漸離所居 長安城在縣東南二十七里漢書云宣帝時幽州刺史李宣尚范陽公主主長安乃築此城象長安故以為名城中有棗樹花而不結皆向西南而引俗謂之思鄉棗 {{SK anchor|斜安城}郡國志云易縣在斜安城傳岡不正因以名之東隅上有班姬是也 范陽故城漢范陽縣理于此故城在今縣東南六十里故城即秦置一名故城後魏明帝孝昌二年為杜洛周攻破高齊後主武平七年又移范陽於東故城北十七里伏圖城一名小范陽是也西北去州四十五里隋初置伏圖城移范陽縣名于今淶水縣有于伏圖别置遒縣以屬昌黎郡大業十年又移遒縣於伏圖城西南即今州東南三十四里故遒城是十三年陷入冦二城俱廢 五公城在廢縣東三十里去州三十里河北記云易縣有五公城王潭不從王莽潭子輿生五子避隠于此世祖竝封為侯元才北平侯顯才蒲陽侯益才安嘉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謂中山五王其西三十里有五大夫城説與此同 嘉夷縣在廢城西北四十里去州六十里水經云巨馬河水東流經加夷山即□子于山中養無目父母之所也輿地志云易縣加夷城有坑闊三丈深五丈俗呼為□子窟金臺在縣東南三十里燕昭王所造置金于上以招賢士又有西金臺俗呼此為東金臺 古野狐城在縣三十里耆老云昔有狐于九荆嶺食五粒松子後得仙謂之飛狐縣其狐常來至此時人呼為野狐城 西金臺在縣東南六十里即燕王以金招賢士之所 小金臺在縣南十五里燕昭王所造郭隗臺也按春秋語云郭隗謂燕王禮賢從隗始乃為碣石館于臺前 望馬臺在縣東南十五里水經云黄金臺北有望馬臺 候臺在州子城西南隅高三層燕昭王所築以候雲物 三公臺在縣東南十八里其臺相去三十六步並高大燕昭王所立樂毅鄒衍劇辛所遊之處故曰三公臺 石柱在縣東南三十里臨易水州郡志云易州義石柱後魏末杜葛亂殺人骸骨狼藉如亂麻至齊神武起兵掃除凶醜拾遺骸骨葬于此立石柱以志之 廢淶水縣在州北四十二里十四鄉本漢遒縣屬涿州漢書年表景帝封匈奴降王六疆為遒侯今縣北一里故遒城是也後漢移於故城南即今淶水縣所理後周大象二年省入涿縣隋初自伏圖城移范陽郡于此六年又改為故安縣九年又移故安于涿縣界今涿州故安也十年又於此置永陽縣十八年改為淶水縣以近淶水為名按縣地即周封召公於此也皇朝太平興國六年併入易縣 巨馬河在今縣東北二里 郎山在易縣西南四十里
  滿城縣西南一百里舊一鄉今三鄉本漢北平縣屬中山國漢書高帝封張蒼為北平侯後魏武帝永熙二年置永樂縣屬易州唐天寳元年改為滿城縣 趙簡子祠安城冢記趙簡子築北平城以拒燕今滿城是也其祠在城北一百步咷山下晉永康元年立 張蒼墓漢丞相北平侯張蒼本武陽人也因封于此子孫相繼于今見在 廢五迴縣在州西七十里本漢易縣唐開元二十三年刺史盧暉奏析易縣地置在五迴入山東麓以界内五迴嶺名之二十四年刺史田琬以舊縣所居險隘遂遷于東古五公城即今縣理是五公城已解在易縣 五迴山在今縣西九十里州郡志云易縣五迴嶺高四十里水經云委折五迴下望層山若蟻垤也下有三碑即後魏所立文云皇帝大延元年車駕東巡援弓而射飛矢逾于巖山三百餘步後鎮軍將軍定州刺史樂良公乞文于射所造亭立碑中山安喜賈聰書鬭雞臺在縣東南八十里水經云五迴山南七里有鬭雞臺傳云燕太子丹鬬雞于此 廢樓亭縣廢板城縣此二縣唐開元二十三年刺史盧暉奏置天寳復廢
  雄州
  雄州今理歸義縣本涿州之歸義縣之瓦子濟橋在涿州易州東當九河之末舊瓦置橋關周顯德六年收復三關以其地控扼幽薊建為雄州仍移歸易州之容城并易等二縣于城中
  領縣二
  歸義 容縣
  州境
  東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一千二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五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四百五十里 東至莫州新鎮七十里 西至定州二百五十里 南至莫州三十里 北至新城縣七十里 東南至莫州長豐縣九十里 西南至定州保賽軍一百里 東北至霸州一百里 西北至易州一百五十里
  
  皇朝管主客户四千四十
  風俗
  與易州同
  土產
  古戰爭之地絹布之外别無藥物
  歸義縣舊十二鄉今十鄉本涿州之屬邑在州北唐末移于瓦橋晉建軍城周世宗收復三關立雄州于此易河在縣南門外從秦州流入下至霸州 巨馬河在州北三十里西北從易州流入下至霸州 臺河淀在縣北一十五里 襄子淀在縣北巨馬河北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半屬新城縣
  容城縣五鄉戰國時其地屬燕本漢容縣也漢書地理志云燕南得涿郡之容城後漢省晉地理志涿地復為容城縣屬范陽國高齊天保七年省併入范陽唐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徳置北義州仍改為遒縣以屬焉貞觀元年廢北義州縣歸本屬聖厯二年契丹入冦固守得全改名全忠縣天寳元年改為容城復舊也 巨馬河在縣北 南易水在縣南流入瀛州高陽縣界與滱水合流 廢縣城在州西北五十里 大泥淀在縣南三十里注水經云易水東流容城大泥淀注之泥同口之謂也 渾泥城在縣南四十里水經注云泥同口有渾泥城漢景改為亞谷城封東胡降王盧它之為亞谷侯即此也 三臺城在縣南三十五里按城冢記云燕魏二國各據一城分易水為界燕築三臺登降耀武漢赤眉賊起兵于此亦増築三臺
  霸州
  霸州今理永清本上谷郡地星分箕尾幽州之古益津關也晉天福初陷契丹周顯德六年收復因置霸州并永清縣仍割莫州之文安瀛州之大城二縣𨽻焉
  領縣三
  永清 文安 大城
  州境
  東西七十五里 南北一百七十三里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一千二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里西南至長安二千五百里 東至乾寧軍界八十
  里 接淀泊至雄州八十里 南至瀛州一百九十里 北至幽州二百里 東南至乾寧軍一百四十五里 西南至莫州七十里 東北至當州永清縣界孟村三十里接幽州北界 西北至當州縣界永清村二十五里接幽州北界
  
  皇朝户主三千六百六十三客一千二百四十四風俗
  與瀛州同
  土產
  絲 綿 絹 無藥物
  永清縣二鄉本幽州㑹昌縣唐天寳中改為永清縣即古溢津關周顯德六年收復三關遂于溢津關建霸州仍置永清縣 瓦河水在縣西南三百步 平曲城在縣東三十二里漢景帝封公孫潭為平曲侯即此也
  文安縣西北去州五十五里舊二十二鄉今四鄉漢文安縣渤海郡後漢屬河間國至和帝二年置瀛州縣屬焉晉分瀛州之東平舒東州文安章武四縣置章武國縣在古文安城至後魏太平十一年置瀛州以統章武縣遂歸瀛州北齊廢章武入文安隋大業七年征遼途經于河口當三河合流之處割文安舒二邑戸于河口置豐利縣隋末亂離百姓南移就是城唐貞觀元年以豐利文安二縣相逼遂廢文安城仍移文安名就豐利城置文安縣即今理也周朝改屬霸州 五渠水今名長鳴溝邢子厲志云後魏延興初文安縣人孫願捕魚於五渠水中有魚從西來共以柴塞之忽有人謂願曰須臾當得大魚若願多求宜勿殺也願與共食唯覺出氣少腥而衣衫多𧚥及去願送之以魚固辭不受去願後下網果得大魚其狀如鯉而大願以為異物遂殺之而食俄然風雨晝昏聞鳥飛聲比風息雨霽有人乘船至前見魚無數飛入海願遂不復漁矣因呼入海之處為飛魚口云 滹沱河水在今縣西北三十里又東溢為趙淀 狐狸淀隋圖經云文安狐狸淀俗謂之掘鯉淀非君子淀君子淀在博野界 急流口在縣北十七里通永清界 趙君祠按圖經趙䕫漢武帝時為文安縣令好神仙值文安大旱乃自焚身土人感慕因立祠焉 古文安縣城在今縣東北三十里 古三城角在縣西北二十里後趙石勒築以備燕 古南北盧蒲城在縣西二十七里左傳齊侯放盧蒲嫳于此燕末入燕境權置二城在鄚縣界 樂巨叔墓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後語樂毅後從燕入趙毅生閒閒生巨叔毅封昌國君至漢高祖求毅之後又封巨叔為華城君卒葬于此
  大城縣西北去州九十五里舊二十三鄉今四鄉本漢東平舒縣屬渤海郡後漢屬河間國晉於此置章武國後魏為章武郡北齊廢郡為平舒縣隋開皇十六年於長盧縣置景州平舒縣屬焉大業末劉黒闥兵亂河朔侵吞郡縣唐武德四年賊平縣屬景州貞觀元年州廢歸瀛州平舒者以人性寛舒為縣名周顯德六年割𨽻霸州今改名大城縣 平陵城在縣東北一百一十里漢書蘇建封平陵侯即此地也 鳳凰臺在縣東北一十五里石勒三年鳳凰現于此因築 滹沱河在縣北一百十里 永濟池在縣東五十里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八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七
  保州
  保州治清苑縣本莫州清苑縣地石晉初割屬契丹蕃戎立為秦州出帝開運元年尅復秦州二年以滿城縣當路衝要宜立郡庭用威邊外其秦州宜移治於滿城其舊秦州復為清苑縣滿城所置秦州尋廢皇朝初却于清苑縣置寳塞軍太平興國六年升為保州割清苑縣屬焉
  領縣一
  清苑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千二百里 西南至西京 東至唐口七十里 西至滿城五十里 南至望都北至静戎軍四十里 東南至博野寧邊軍一百里 西南至望都九十里 東北至静戎軍四十里 東北至威虜軍四十里
  
  舊户在莫州皇朝户主二千七百七十五客一千風俗
  與莫州同
  土産
  與莫州同
  清苑縣舊二十五鄉今十一鄉本樂鄉縣也史記云漢髙祖召問樂毅有後乎對曰有樂叔封於樂鄉即此屬信都國後漢省後魏復置屬髙陽髙齊天寳七年省仍自易滿城界清苑河為名 沈水在縣北漢縣廢城在今縣東南三十里後漢省 樊輿城漢樊輿縣也武帝封中山靖王子修為樊輿侯是後漢省廢城在今縣東南三十五里一名隅城是也 栢陵城漢為縣前漢帝紀云孝武帝封趙敬肅王子終古為栢陵侯廢城在今縣南 廣望城漢廣望縣也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忠為廣望侯是後漢省故城在今縣西南五十里 聖女祠輿地志云清苑縣樊城西南隅有聖女祠女姓薛字義姜鉅鹿人嫁為樊輿王文妻死于此城之隅就而祭之俗名祭隅城漢元帝元初三年有天淵玉女鉅鹿仙人者是也
  定逺軍
  定逺軍治東光縣本景州漢髙縣屬平郡隋置弓髙縣屬渤海郡唐武徳四年于縣置觀州領髙弓修阜城東光安陵胡蘇觀津七縣六年以胡蘇屬滄州貞觀元年省觀津縣復以胡蘇來屬十七年廢觀州以東光胡蘇屬滄州蓨縣安陵屬徳州阜城屬冀州貞元二年又於弓髙縣置景州又以弓髙東光胡蘇來屬長慶元年廢景州四縣亦還本屬二年復于弓髙置景州太和四年廢縣屬滄州景福元年復於弓髙置景州管東光安陵二縣天祐五年移州治於東光縣周顯徳二年廢景為定逺軍縣屬滄州至六年併弓髙縣入東光縣皇朝太平興國六年割東光縣屬軍
  元領縣五  今一
  東光
  三縣割出
  南皮入滄州  臨澤入滄州  景城入滄州一縣廢
  弓髙併入東光
  軍境
  東西八十里 南北七十三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八百二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二百四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一百里 東至臨津縣八十五里 西至阜城六十五里 南至安陵縣四十五里 北至瀛州一百四十里 東南至臨津縣四十七里 西南至蓨縣六十五里 東北至滄州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景城縣九十里
  
  唐開元領縣六户一萬一千三百皇朝管户主二千九百八十四客一千二百三十九
  風俗
  與滄州同
  土産
  舊貢水忘席 茅簟 海蛤 絹
  東光縣舊十四鄉今四縣本漢舊縣也屬渤海郡故城在今縣東十里東光故城髙齊天寳七年移于今縣東南三十里陶城故城隋開皇三年又移於此後魏廢渤海郡郡城即今縣治郡國志胡蘇河在 縣是 永濟渠在縣西二百步 鳴犢河即竇鳴犢所過之處故曰鳴犢河在縣東南 廢弓髙縣在軍東四十里舊二十一鄉漢時屬河間國漢文封魏頺當之邑莽曰樂成接弓髙今屬阜成縣界弓髙故城是也晉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移于今理長慶二年正月勅滄州弓髙縣宜置景州仍屬滄州周朝廢州縣入滄州尋又廢入東光濁漳水在故城北三十里今邑西一里 候井按郡
  國縣道記云漢省唐地理書並失其所在以理推之蓋在今弓髙縣西北三十里房將池測舊此池水再增減疑其與海相通又池側窄小有似于井以其增減不失時候因於池側置縣謂之候井嵗月既久今按其水不復有増減之候或云今弓髙縣即漢候井縣莫詳所的西光城隋圖經集記曰後漢孝昌三年葛榮略取其
  地對東光
  乾寧軍
  乾寧軍治馮橋鎮本古盧臺軍地後為馮橋鎮臨御河之岸接滄霸二州之界幽州割據偽命升為寧州周世宗顯徳六年收復闗南却為乾寧軍仍置乾寧縣
  領縣一
  乾寧
  軍境
  東西五十里 南北一百五十九里
  四至八到
  東至滄州界二十五里 南至東京一千三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七百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七百五十里 南至滄州界九里 西至霸州大城縣界二十里 北至東西湖河一百五十里河北是幽州界 南至滄州界三十四里 西南至霸州大城一十八里 東北至滄州九十三里 西北至霸州大城縣湖溝一百五十里
  
  皇朝户主一千七百八客二百九十九
  風俗
  與寧州同
  土産
  潮水所侵惟生蒲葦
  乾寧縣四鄉舊名永安縣與軍同置在城下太平興國七年六月改為乾寧縣 御河在城南一十步每日潮水兩至其河從滄州南界流入本軍界東北一百九十里入潮河合流向東七十里於濁流口入海水西通淤口雄霸等州水 盧臺古城在御河南七十步周迴二里基址猶存
  破鹵軍
  破鹵軍古淤口闗周顯徳六年收復闗南于此置塞至皇朝太平興國六年割霸州永清文安縣三百一十七户屬焉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一千四百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五十里西南至長安二千五百里 東至狼城口三十里
  南至文安縣五十里 西至霸州五十里 北至幽州二百里 東南至大城縣 西南至平戎軍七十里東北至界河三十步 西北至界河二十步
  
  皇朝户主三百十客八十二
  永光濟河自霸州永清縣界來經軍界下入淀泊連海水 平曲子去軍西南二十里漢功臣表云景帝三年封公孫渾邪為曲平侯即此也
  威鹵軍
  威鹵軍本遂城縣皇朝太平興國六年置從縣西南至滿城縣内浮圖𤇺合陵山峯為一路仍領遂城縣是時修營掘得石棺一上有唐貞觀年記棺有五重石鐵銅銀金次第貯之中有琉璃盛舍利本軍以聞
  領縣一
  遂城
  軍境
  東西六十五里 南北五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雄州一百里 西至易縣七十里 東北至保塞軍四十里 北至平塞軍三十五里 東南至保州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滿城縣四十里 東北至雄州容城縣七里 西北至易縣界二十五里戸
  皇朝户主客一千三百一十
  風俗
  與易州同
  土産
  遂城縣舊二十三鄉今四鄉戰國時武遂縣也史記趙悼襄王一年李牧將攻燕拔武遂是也本漢北新城縣漢書地理志云燕南得涿郡之北新城後漢屬中山國土地十三州志云河間有新城故加北字後魏武帝永熙二年於此置南營州改為新昌縣隋開皇十六年改為遂城縣今治釜山村 長城秦築長城起首故此邑之界 遂城山舊名龍山在縣西二十五里括地圖云其山往往有仙人遊龍翔集天寳七年勅改為遂城山南易水歴縣界燕時謂之武遂津又東流遇梁門引
  易水為陂塘以溉田
  平塞軍
  平塞軍治平塞縣皇朝太平興國六年二月改為易州南三十五里太保村塞為平塞軍仍割易縣侯臺淩雲兩鄉白澗河已南人户及滿城縣玉山鄉人户以屬焉至七年又於軍城置平塞縣
  領縣一
  平塞
  軍境
  東西三十七里 南北一十里
  四至
  南至東京一千四百一十五里 東至軍城壕垠屬易縣界 西至易州易縣普通鎮三十七里 南至軍城壕垠屬易縣界 北至軍壕垠外屬易縣至易州三十五里户
  皇朝户主八百一十客二十
  風俗
  與易州同
  土産
  平塞縣三鄉皇朝太平興國七年置以軍額名縣
  静戎軍
  静戎軍本易州宥戎鎮周為梁門口塞在州東南九十里皇朝太平興國六年二月升為静戎軍遂割遂城鄉人户屬焉
  軍境
  東西四十里 南北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圖經未有至東西二京里數 東至雄州八十里西至威虜軍三十五里 南至保州四十五里 北至易縣八十里 東南至莫州一百里 東北至雄州容城縣六十里 西南至保州四十五里
  
  
  管軍城
  管軍城本定州博野縣皇朝雍熙四年於此建寧邊軍以縣屬焉
  領縣一
  博野
  軍境
  東西八十二里 南北七十里
  四至八到
  新置軍未有至京里數 東至瀛州一百里 西至蒲隂縣四十二里 南至安平縣五十里 北至保塞軍八十里 東南至饒陽縣六十里 西南至蒲陽縣四十二里 東北至高陽縣七十八里 西北至望都縣五十里元無官路
  
  皇朝户主五千八百八十三客三百六
  風俗
  與定州同
  土産
  與定州同
  博野縣舊三十鄉今十鄉本漢蠡吾縣屬涿郡後漢分為置博陵郡十三州志云本初元年蠡吾侯志繼孝質是為孝桓帝追尊皇考蠡吾侯翼為孝宗皇帝陵曰博陵因以為郡晉於此立博陵國後魏宣武帝景明元年改博陵為博野以地居博水之野唐武徳五年置蠡州領博野八年廢縣還本屬九年復立蠡州復領貞觀元年州皇朝雍熙四年割屬軍 滹沲河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保順軍
  保順軍本滄州無棣縣之保順鎮周顯徳六年建為軍以舊鎮為名
  四至
  南至棣州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濱州一百里 西南至徳州二百五十里 西北至滄州一百七十里戸
  皇朝户主三百九十三客六百七十七
  平戎軍
  平戎軍本莫州新鎮之地皇朝太平興國六年升為平戎軍以扼邊陲之喉
  四至
  東至霸州三十里 西至莫州七十里 南至瀛州一百二十里 北至幽州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九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八
  幽州
  幽州范陽郡今理薊幽都二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尾箕虞舜為幽州晉地道記云舜以冀州南北廣大分燕地北為幽州夏殷省幽併冀又為冀州之域周復置幽州禮職方東北曰幽州釋名曰幽州在北幽昧之地故曰幽晉地道記云幽州因幽都以為名山海經有幽都之山今列于北荒矣史記曰顓頊都於帝邱其地北至幽陵又曰周武王定商封召公奭於燕春秋襄二十八年北燕伯朝于晉世本云南有燕此故言北按北燕姬姓南燕姞姓后稷之妃家也國都城記云燕地北過山戎莊三十年公及齊侯遇于魯濟謀山戎以其病燕故也
  按山戎今州東二百一十三里漁陽縣國也其後寖大自召公後三十六葉與七國並稱王分置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也
  戰國䇿蘇秦説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滹河易水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乗騎六千匹粟支南有碣石鴈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不佃作而足於棗栗矣史記貨殖傳曰燕秦千樹栗以比封侯燕稱王十葉至始皇滅燕置三十六郡以燕都及燕之西陲為上谷郡楚漢之際項羽封臧荼為燕王都薊韓信狥河北荼降漢五年反誅之因立盧綰為王十二年綰降匈奴復封皇子建為王薨呂后誅建子尋又分燕國之地置涿郡及廣陽國文帝元年徙瑯琊王劉澤於燕傳國至孫定國免武帝元狩六年又封皇子旦為王旦誅國除後置十三州改為幽州領郡國十治于此尋開拓東邊又置方菟樂浪二郡昭帝元鳳元年改燕國為廣陽郡宣帝本始元年更為國以封燕刺王太子建為王領縣四都薊建曾孫嘉王莽時絶後漢光武二年封叔父良為廣陽王十五年徙王趙省廣陽合上谷和帝永元元年復立為廣陽郡幽州刺史與郡同治至獻帝又廢郡復立幽州治于薊即今郡是尋遼東人公孫度以中國擾攘保據燕地分遼東郡為遼西中遼郡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孫淵自立為王於燕二年司馬宣王征燕斬淵父子遼東悉機薨無子國除尋改范陽郡曰范陽國分上谷置廣甯郡乃隸范陽國改右北平曰北平而幽州屬焉領郡國七而治於涿今范陽縣是也晉永嘉後陷于石勒勒僭號襄國於薊置幽州於州置燕郡石氏敗歴慕容雋都之雋為苻堅所滅堅亂慕容垂得其地州郡之名如故至後魏道武破慕容寳復於薊立燕郡領縣又於郡治置幽州領郡三至北齊於州至東北道行臺後周改置燕范陽二郡兼立總管府於州隋開皇三年廢郡所領五縣復屬州總管如故煬帝初廢總管三年罷州以其地併入涿郡唐武徳元年改為幽州總管府管幽易平檀燕營遼八州領薊良鄉潞涿固安雍奴安次昌平八縣又分潞縣置元州領一縣隸總管四年竇建徳平以固安縣屬北易州六年改總管為大總管管三十九州七年改為大都督府改涿縣為范陽九年改大都督幽易景瀛東鹽滄滿蠡北義燕營遼平檀元北燕等十七州貞觀元年廢元州以漁陽潞二縣來屬又廢北易州以固安來屬八年又置歸義縣督幽易燕北燕平檀六州乾封五年置無終縣如意元年分置武隆縣景隆三年分置三河縣開元十三年升為大都督府十八年割漁陽玉田三河三縣置薊州天寳元年改為范陽郡都范陽上谷媯州密雲歸徳漁陽順義歸化八郡乾元元年復為幽州
  元領縣八
  薊  幽都  良鄉  永清  安次
  武清  潞縣  昌平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一千二百八十五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六百八十五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五百四十五里東至薊州二百一十里 南至莫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易州二百一十四里 北至媯州二百一十
  里 東南至滄州五百五十里 西南至涿州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媯州二百里 東北至順州八十里
  
  唐天寳户六萬七千二百四十二
  風俗
  郡國志云箕星散為幽州分為燕國其氣躁急南通齊趙渤海之間一都㑹也又漢書云愚悍少慮輕薄無威儀亦有所長敢於赴人之急難此燕丹之遺風燕之為言燕也其氣内盛燕俗貪得隂性也又曰幽州在北幽昧之地故曰幽也燕太子丹愛賓客養勇士不愛後宮美人化為風俗賓客相遇以婦人侍宿又曰幽冀之人鈍如錐
  人物
  蔡澤  郭隗  徐樂  韓嬰  冦恂盧植  酈炎  張飛方成人  張華
  盧思道范陽人  盧諶  唐盧承慶范陽人相髙宗  孫蔵用  盧照鄰范陽人  盧鴻范陽人徙家洛陽隠嵩山徵至不拜元宗
  土産
  綿  絹  人參  瓜子  貢范陽綾史記燕秦千樹栗與千户侯等士馬所生魚鹽桑棗之利又銀錫二穴密雲郡都管筋角是勁又有水精是寳出昌平縣
  薊縣本漢舊縣也注水經云薊城北隅有薊邱故以為名猶魯之曲阜齊之營邱也禮記云武王克商封黄帝之後于薊漢書地理志云薊故燕國名召公所封之地垣牆山一名萬安山在縣西五十里山有鐵鼎其下有舊置治處 笄頭山隋圖經云笄頭山有溫泉可治百病 千延水隋圖經云千延水經馬城髙都俗謂為阿頭河又於大甯北注鴈門水隋圖經云鴈門水出鴈門山又北入羊門水 神泉隋圖經云神泉經北連羊門泉水一名䚰台水 髙梁河在縣東四里南流合桑乾水 桑乾水自西北平昌縣界來南流經府西又東流經府南又東南與髙梁河合州郡圖云薊縣北有鴈上里又水經云桑乾水東與洗馬溝水合 澤水按隋圖經云即桑乾河也至馬陘山為落馬河出山謂之清泉河亦曰千泉非也至雍奴入笥溝俗謂之合口髙梁水渤海 碣石皆郡界 厯室戰國策曰樂毅與燕恵
  王書云大呂陳於元英故鼎反於歴室郡國志云在薊縣界歴石宮接平石界史記云鄒子之燕昭王擁篲前驅請列弟子之坐而受業築碣石宮以處鄒子親往師之 薊城郡國志云薊城南北九里東西七里開十門慕容雋鑄銅為馬因名銅馬門今大𠫊前石函長二尺髙一尺歴代不敢開銘曰泰建元年造銅虎符 幽都山北方大隂故曰幽都爾雅謂北方之美者幽都之筋角焉 督亢亭即荆軻以地圖獻秦王處 紫淵水幽都記云紫水其泥亦紫 燕昭王冢九州要記云古漁陽北有無終山上有昭王冢前有千嵗狐化為書生謁張華華識之因以昭王冢前華表木照之遂變 蜀先主宅幽都記云劉備郡人幼時宅中有桑樹如車蓋曰我當乗此寳蓋後果王蜀 盧植冢植事馬季長為弟子仕至北中郎將邑人有冢存係祀典 薛琡夢三國典畧云東魏張亮先與薛琡善夢亮山上掛絲寤而告亮占之曰山上絲是幽字君必為幽州後果如之 隂鄉漢縣名後漢有舊地理書並失其所在蓋薊縣南界良鄉縣東界固安之地北界三縣交入之地 君子城郡國志云箕子城石勒每破一州必簡别衣冠號為君子城洎平幽州擢荀綽裴憲等還襄國經此後俗訛為箕子城 雍奴縣故城郡國志云雍奴縣即漢執金吾冦恂侯雍奴亦澤藪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 張華冢華郡人也有宅墓郡國志云今有張華村臨桑乾河
  幽都縣十二鄉舊縣即薊縣地今邑治薊西界按郡國縣道記云建中二年於羅城内廢燕州廨置在府北一里其燕州本國因栗末靺羯首領突地稽當隋開皇中領部落歸化處之於營州界煬帝八年為置遼西郡以突地稽為太守治營州東二百里汝羅城後遭邊冦侵抄又寄治于營州城内唐武徳二年改遼西郡為燕州仍置總管六年自營幽徙居幽州城内歴代襲燕州刺史建中初為朱滔所破滅尋州廢立此縣于故城良鄉縣西南八十里十三鄉在燕為中都漢為良鄉縣屬涿郡北齊天寳七年省入薊縣武平六年復置唐聖厯元年改為國節縣神龍元年復舊為良鄉 大防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石穴注水經云聖水東南流經大防領下又有小防山亦與大防山連其水冬煖夏冷出美魚 防水隋圖經云防水在良鄉縣界有石穴東北洞開春秋有白魚珍美非常味東經羊頭阜俗謂羊頭阜是也 聖水郡國志云俗名迴城水源出縣西北玉石東流經縣北四里又南流入范陽縣界又有清定水出迴安界東注聖水謂之劉公口 廣陽故城在今縣東北三十七里漢為縣髙齊天保七年省入薊縣永清縣東南一百五十里本漢益昌縣地隋大業七年於今縣西五里置通澤縣隋末廢唐如意元年於今治置武隆縣景雲元年改為㑹昌縣天寳初為永清縣以邊境永清為名 桑乾水在縣北十里東南流
  安次縣東南一百里十六鄉本漢舊縣縣東枕永清渠漢武帝以屬燕王旦有罪削以屬渤海郡續漢書郡國志安次屬漁陽唐武徳四年移於城東南五十里石梁城置貞觀八年又自石梁城移治於今縣西五里魏常道城置開元二十三年又自常通城移就耿橋行市南置即今縣治也 樓桑村郡國志云安次縣樓桑村即蜀先主劉備宅於此村今有廟存
  武清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十鄉本漢雍奴縣也注水經云雍奴藪澤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水不流曰奴漢書地志雍奴縣屬漁陽郡魏志張郃從擊袁譚於渤海圍雍奴大破之謂此邑也唐天保初改為武清縣
  潞縣東六十里十鄉本漢舊縣也屬漁陽郡唐武徳二年於此置元州仍置臨泃縣元州領潞臨泃漁陽無終四縣貞觀元年廢元州省臨泃無終二縣以潞漁陽歸幽州 洶河水東自漁陽縣界流入 潞河一名沽河一名鮑邱水北自檀州宻雲縣界流入水經云鮑邱水東歴夏溓澤後魏諸州記云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源出北山南流謂此水也 平谷故城漢縣故城在今縣北安樂故城漢縣廢城在今縣西北
  昌平縣西北九十三里今四鄉本漢軍都縣屬上谷郡後漢改屬廣陽郡晉太康地理志云軍都縣屬燕國後魏移軍都縣於今縣東北二十里即故城在其南也更于今縣郭城置東燕州及平昌郡昌平縣後郡廢而縣隸幽州 軍都山又名居庸山在縣西北十里後漢書曰尚書盧植隠居上谷軍都山立黌肆教授好學者自逺方而至 居庸闗在今縣西北北齊改為納欵淮南子云天下九塞居庸是其一 七度水隋圖經云七度水在昌平界接虎眼泉俗諺曰髙梁泉無上源清水泉無下尾蓋以梁髙微流憑藉泉所在分流散漫 芹城隋圖經云昌平有芹城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九
  涿州
  涿州涿郡今治范陽縣古涿鹿之地星分尾宿十六度史記云黄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即此地舜分十二州為幽州地禹貢為冀州之域春秋及戰國俱為燕國之涿邑秦滅燕以其都及西境為上谷郡地漢髙元年項羽入闗又立燕國封臧荼為王三年韓信用廣武君䇿發使於燕燕王臧荼降五年反漢誅荼立盧綰為王六年分燕置涿郡領縣二十九治此後漢為涿郡魏初因之至黄初七年文帝改為范陽郡取漢涿縣在范水之陽以為名以此地追封武帝子矩為王晉武帝泰始元年又改為范陽國封宣帝弟馗子綏為范陽王傳國至孫黎遂值永嘉之亂陷於河北其間建置莫能詳悉後魏又為范陽領縣七至髙齊唯領涿遒范陽三縣後周省遒縣領縣二隋開皇初改范陽縣為遵縣隸昌黎郡又於古遵城别置范陽郡唯領涿范陽二縣二年罷郡移涿縣入郡故廨為幽州大業三年以幽州為涿郡縣仍屬焉又隋書云四年正月開永濟渠引沁水達于河又自沁水北開二十餘里以通涿郡大業七年自江都乗龍舟往涿郡親征遼唐武徳元年郡廢復為幽州之屬邑七年改涿縣為范陽縣大厯四年幽州節度使朱希彩奏請於范陽縣置涿州仍割幽州之范陽歸義固安三縣以隸之屬幽州都督府
  領縣五
  范陽  固安  歸義  新城  新昌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西南至西京一千五百六十五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四百二十五里 東北至幽州一百二十里 南至莫州一百六十里 餘以幽州取則不逺
  
  開元長慶户口並為屬邑
  風俗
  與幽州同
  人物
  王商涿郡蠡吾人單于謁商仰視大畏之却退天子聞曰此真漢相也 劉備范陽人 張飛涿郡人與闗羽俱事先主先主初奔江夏曹操追至長坂飛將三十騎據水㫁橋瞋目横矛曰我張翼徳也可來決敵皆無敢近者 崔瑗字子玉涿郡人作座右銘入文選土産
  
  范陽縣二十鄉本漢涿郡也取涿水以為名漢立郡于此魏文帝改名曰范陽 白帶山在縣西北四十里涿水源出縣西土山下東北流經縣北五里又東流注聖水應劭注漢書涿水出上谷涿鹿縣水西入海十三州志云涿郡南有涿水北至上谷為涿鹿河其支入匈奴中者謂之涿耶水 故廣陽國城漢置今廢故城在今縣西南 西鄉城漢縣故城在縣西北二十里一名都鄉城 督亢陂在縣東南十里劉向别錄督亢燕膏腴之地即所𫝊戰國時燕太子丹使荆軻賫督亢地圖入秦謀殺秦王尋為秦滅也郡國志云陂見有海龍王神祠在焉
  固安縣東六十里十二鄉本漢方城縣屬廣陽國隋開皇九年自今易州淶水縣移固安縣于此屬幽州取漢固安縣以為名唐武徳四年又移治歸義縣界章信堡貞觀元年又移于今治 巨馬河在今縣西一百十里 聖水在縣北五十步 曲洛溝源自督亢陂經縣南東注方城泉 督亢亭郡國志引徐野曰方城縣有督亢亭 新昌城漢縣故城在今縣南三十里後漢省其地下濕俗亦謂之陷城 方城縣郡國志云在今縣南十五里方城故城六國時燕之舊邑也漢改為涿郡髙齊天保七年省入涿縣北城尚存 益昌故城漢縣故城在今縣東五十里後漢省併入方城周武帝宣政元年于城内置堡城 臨鄉縣故城漢縣故城在今縣南五十里臨鄉故城是後漢省併入方城縣也 陽鄉故城漢為縣故城在今縣西北二十七里是後漢省晉復置為長鄉髙齊天保七年省併入涿縣其城亦謂之長鄉故城
  歸義縣南一百二十里十二鄉本漢之易縣城屬涿郡按今縣東南十五里有大故城是燕桓侯之别都魏移於故城西北十五里故易城今縣所治髙齊天保七年省入鄚縣自周及隋其城並屬鄚唐武徳五年置歸義縣於縣置北義州貞觀元年廢義州并縣八年歸義縣仍舊置改屬幽州今治也至大厯中改隸涿州 易水在縣南 易京城在縣南十八里其城南臨易水按范曄後漢書曰獻帝初公孫瓉據幽州先是童謡曰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唯有此中可避世瓉以易京地當之乃築京城以自固曰易京按瓉修營壘樓觀臨易河通遼海以鐵為名乃曰兵法百樓不攻今吾壘樓櫓千重積穀三百萬斛足以待天下之變尋為袁紹所破後石季龍征慕容雋囘而惡其固因毁之即此城也 小易城在大易城北二里
  新昌縣漢縣名後廢唐大厯四年析固安縣置
  新城縣六十里後唐天成四年析范陽縣置
  薊州
  薊州漁陽郡今理漁陽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尾宿三度春秋至戰國俱屬燕秦于此置漁陽郡二漢因之魏晉以降陷于河北只為幽州屬邑燕慕容雋後趙劉淵所都至隋開皇初徙𤣥州于此并立總管府煬帝初府廢置漁陽郡唐武徳已後廢郡復為幽州屬邑至開元十八年析幽州之漁陽三河玉田三縣置薊州取古薊門闗以名州天寳元年改為漁陽郡乾元元年復為薊州
  領縣三
  漁陽  三河  玉田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九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七百五十里 東至平州三百里 東至㑹海口一百八十二里 西至幽州二百十里北至廢長城塞二百三十五里 南至平州石城縣二百八十里 西南至幽州雍奴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檀州二百一十七里 東北至平州石城縣界廢盧龍戍二百里戍據開皇長城置
  
  唐天寳户五千三百一十七
  土産
  鹿角膠  人參  逺志  白术
  漁陽縣三鄉本漢舊縣古北戎無終子國也按杜預注左傳山戎北戎無終三名其種一也其後晉滅山戎即為晉境七國時屬燕後以為北平郡唐武徳三年置𤣥州改屬焉貞觀元年州廢還屬幽州開元中置薊州于此 無終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隂山在縣西北四里神仙傳云仙人帛仲理者遼東人也隠居無終山中和神丹又於山中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又搜神記云無終山有陽翁伯玉田昔雍伯雒陽人父母終葬於無終山山上無水雍伯汲水作義漿行者皆飲三年有一人就飲以石子一升遺之使于髙平好地有石處種之有徐氏為石平著姓有女人多求之不許雍伯試求徐笑以為狂乃云以白璧一雙當可為婚雍伯至種石處得五雙白璧徐氏大驚即以女妻之 燕山在縣東南七十里懸崖側有石鼓去地百餘丈望之若數百石囷有石梁貫之鼓東南有石人援桴狀同擊勢云燕山石鼓鳴則有兵 沽水水經注云沽水逕漁陽故城南合七度水鮑丘水潞水一名潞河是 北平故城隋圖經云漁
  陽有北平故城即漢將軍李廣為郡守出獵遇草中石謂是伏虎引弓射之即是此處
  三河縣西六十里今三鄉唐開元四年分潞縣置屬幽州十八年改隸薊州
  玉田縣東南八十里二鄉漢無終縣屬右北平唐乾封二年于廢無終縣置仍舊名屬幽州萬嵗通天二年改為玉田縣神龍元年割屬營州開元四年還屬幽州八年又屬營州十一年又還屬幽州十八年隸薊州
  平州
  平州北平郡今治盧龍縣禹貢冀州之域虞十二州為營州之境周官職方又在幽州之地春秋為山戎孤竹白狄肥子二國地史記齊桓公北伐山戎至孤竹爾雅云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戰國時斯地屬燕秦兼天下為右北平及遼西二郡之境漢因之為遼西郡之肥如縣後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擅據及子康康子淵俱得遼東之地邊外版圗皆伏焉晉屬遼西郡後魏亦然隋開皇初為右北平郡十年改為州煬帝即位又廢州復為郡唐武徳二年廢郡為平州領臨渝肥如二縣其年自臨渝移治肥如仍改肥如為盧龍縣更治撫寧縣七年省臨渝撫寧二縣天保元年改為北平郡乾元元年復為平州
  元領縣三
  盧龍  石城  馬城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西南至西京二千一百九十五里 西南至長安三千五十五里 東北至榆闗守捉一百九十里 自闗東北至營州五百里 南至海二百里 西至薊州三百里 北至上谷八十里 西南至馬城縣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石城縣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盧龍塞二百里 東北至營州七里戸
  唐開元户二千二百六十三
  風俗
  與幽州同
  人物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隠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唐陽城北平人徵拜諫議大夫
  土産
  蔓荆子
  盧龍縣本漢肥如縣也屬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封於此唐武徳三年省臨渝移平州置此仍改肥如縣為盧龍縣復隋開皇之舊名 藍山後魏輿地風土記云盧龍西四十九里有藍山其色藍翠重壘故名之 碣石山山海經云碣石之山繩水出焉在縣二十三里碣然而立在海傍故以為名晉太康地理志云秦築長城起自碣石在今髙麗舊界非碣石也 臨餘山本名臨渝山音訛為餘有闗通胡之路在今縣東一百八十里新婦山九州要記云盧龍栁羌城南有新婦山 盧
  水一名大沮水今名小濡水北自營州栁城縣界流入水經注𤣥水出肥如縣北一名𤣥溪 黄洛水水經注黄洛水出盧龍山南流入於濡水 卑耳谿隋圖經按管子云齊桓公北征孤竹未至卑耳之谿見一人長尺人物具焉冠右袪衣走馬前疾管仲曰登山之神有俞兒霸王之君興而登山之神見且走馬前疾導也袪衣示前有水也右袪衣示從右方涉也至卑耳之谿有賛水者曰從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桓公拜曰仲父之聖至此 素河水水經注云素河水出令支縣藍山南與新河合 黄洛城殷諸侯之國 令支城漢縣屬遼西郡廢城在今縣界令音零支音岐 孤竹城在今縣東殷之諸侯即伯夷叔齊之國郡國縣道記孤竹城在肥如城南二十里史記謂齊桓公伐山戎北至孤竹國又隋圖經云孤竹城漢靈帝時遼西太守㢘翻夢人曰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遼海漂吾棺聞君仁善願見蔵覆明日則見浮棺於津收之乃為改葬吏人嗤笑者皆無疾而死今改葬所尚存祠在山下極巖朝鮮城即箕子受殷封之地今有廢城 遼西城漢為郡於此廢在今郡東 秦長城秦使䝉恬輔其子扶蘇之所築東西長萬里杞梁妻哭城崩得夫骨即此城也盧龍道魏志曰曹公北征烏丸田疇自盧龍道引軍
  出盧龍塞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白檀厯平罡登白狼望栁城即此道也一謂之盧龍塞今在郡城西北二百里望海臺漢武所立登之以望海
  石城縣西一百四十一里二鄉漢舊縣取碣石立如城以名之屬右北平唐貞觀十五年於故臨渝縣城置臨渝縣萬嵗通天二年改為石城縣仍漢舊名 碣石始皇使燕人盧生求羨門刻碣石漢武帝登之望海當山頂大石如柱號曰天橋柱逺望若立於巨海之内狀如人造然非功力所能成也
  馬城縣南一百七十里二鄉唐開元二十八年析盧龍縣置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一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二十
  媯州
  媯州媯州郡今治懐戎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尾斗虞舜暨周則為幽州之域帝王世紀云涿鹿于周實幽州之域也春秋戰國並屬燕國漢書地理志曰燕有上谷秦置三十六郡為上谷郡地潘縣漢時地晉屬廣甯郡後魏孝明帝廢之北齊置北燕州隋廢屬涿郡唐武徳七年討平髙開道置北燕州因齊舊名領懐戎一縣貞觀八年改為媯州因其中媯水為名長安二年移治舊清夷軍城兼管清夷軍兵萬人天寳元年改為媯州郡乾元元年復為媯州
  元領縣二  今一
  懐戎
  一縣廢
  媯州
  四至八到
  南至東京 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五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七百四十五里 東至檀州二百五十里南至幽州二百九十里 西至蔚州二百九十里北至張説新築長城九十里又云北至廣遼城舊名
  雲城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幽州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蔚州二百四十里東北九十八里至長安城為界户
  唐天寳户二千二百六十三
  風俗
  與幽州同
  人物
  公孫鳳字子鸞上谷人隠居陶然自得 張恂字洪讓上谷沮陽人 張長年為汝南太守郡人兄弟分析争一牛訟之長年曰脱有二牛各應得一以家牛與之
  土産
  麝香  樺皮  胡鹿  人參
  懐戎縣二鄉本漢潘縣也屬上谷郡晉太康地志潘縣更屬廣甯郡魏孝昌中廢髙齊天保六年于此置懐戎縣唐武徳七年改置北燕州貞觀八年改北燕州為媯州縣屬不改 鷄鳴山在縣東北七十里本名磨笄山昔趙襄子殺代王夫人曰代已亡矣吾將何歸遂磨笄於山而自殺代人憐之為立祠焉因名其山為磨笄山每夜有野鷄羣鳴於祠屋上故亦謂之鳴鷄山後魏武成帝太后塟于山麓 歴山後魏輿地圖風土記云潘城西北三十里有歴山形似覆釡故以名之其下有舜祠瞽瞍祠存 橋山山上有祠黄帝塟於此山海經云大荒内有軒轅臺射者不敢西向畏軒轅故也梁湘東王臨終詩云寂然千載後誰畏軒轅臺 大翮山上有王仲廟仲字次仲年少入學而逺常先到其師怪之謂不歸使人候焉實在家等輩常見次仲捉一小棘木長三尺餘至著屋間欲取輒不見及年弱冠變蒼頡舊文為今隸書秦始皇時官務繁多次仲為文簡略赴急用之大喜使徵不至始皇大怒詔檻車送之次仲吟咏化為大鳥出車外翻翻然髙飛徘徊長引至于西門上山落二翮因名二翮山今水旱祭之蔡邕文曰上谷王仲變古成隸終古行焉 涿鹿山山下有涿鹿故城涿水出焉 美頡山黄帝祠有泉湛而不流即古阪泉也今在城東二百步 小甯城 大甯城班丘仲班或作瑕居於延水側常賣藥于甯百餘年後地動宅壊仲與里中數十家皆死人有孔氏者取仲屍棄于延水内收其藥賣之仲被裘從而詰之此人大恐怖叩頭求哀仲曰恨汝使人知我耳吾去矣後為夫餘王驛使後乗來至甯北方人謂之謫仙地裂溝水經注云晉時地裂遂成溝壑俗謂之分
  界水在今縣東北 涿鹿在縣南 阪泉史記云軒轅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又周書云黄帝殺蚩尤於中冀名曰絶轡之野 燕長城史記云燕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造陽即燕之地名 舜井河東亦有此井造陽按漢書武帝破匈奴取河南地亦棄上谷之斗辟縣造陽地以與胡韋昭云地名在上谷晉太康地理記在五原塞之北九里謂之造陽此疑誤矣 媯州故城郡治唐天寳後析懐戎縣置尋廢
  營州
  營州桞城郡今治桞城縣按唐開元十道畧云舜築栁城即知虞舜以前已有栁城之名在禹貢為冀州之域在十二州固有營州之稱爾雅云齊曰營州又郡國志云地當營室分故曰營州殷時為孤竹國春秋時為山戎之地戰國時其地復屬燕史記曰燕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遼西右北平郡秦并天下置遼西郡兩漢因之前漢地理志遼西郡領臨渝且慮桞城等十四縣後漢書云遼西郡烏丸鮮卑蹋頓所居又十六國春秋慕容皝傳云栁城之北龍山之南所謂福徳之地也可營創規模築龍城構宮廟改栁城為龍城九年遂遷都龍城入新宮十二年號新宮曰和龍宮皝子雋遷都於鄴為苻堅所滅後燕慕容垂又居焉慕容熙為北燕馮跋所殺至馮𢎞大興元年省遼西郡拓跋後魏又於平州界立遼西郡屬平州周建徳中平齊其地猶為髙寳寧所據隋開皇三年討平寳寧復以其地置營州煬帝初州廢又置栁城郡武徳元年改為營州總管府領遼燕二州及栁城一縣七年改為都督府督營遼二州貞觀元年又督昌州三年又督崇州六年又督順州十年又督慎州今督七州萬嵗通天二年為契丹李萬營所陷神龍元年移府於幽州界仍領漁陽玉田二縣開元四年復移還栁城八年又往就漁陽十一年又還栁城舊治天寳元年改為栁城郡乾元元年復為營州
  元領縣一
  栁城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西南至西京四千二百十里 西南至長安五千里 東至遼河南至海三百四十里西至平州七百里 北至秦長城二百七十里至契丹界濕水四百里 東南至保定軍舊安東都護二百七十里 西南至平州七百里 西北至契丹界七十里 東北至契丹界九十里自界至契丹牙帳四百里
  
  唐天寳户九百九十七
  風俗
  與幽州同
  人物
  後魏谷渾字元沖昌黎人父袞勇冠一時 屈遵字子度昌黎人仕魏為中書令 唐李光弼營州栁城人侍中臨津王弟光進太子太保涼國公雙節在門養母以孝聞
  土産
  豹尾  麝香  絹  畜宜牛馬羊豕
  栁城縣四鄉漢栁城地屬遼西郡室韋靺鞨諸部並在東北逺者六千里近者二千里西北與奚接界北與契丹接界慕容皝改為龍城縣隋又改為龍山尋又改為栁城縣 龍山在郡東南十六國春秋慕容皝十二年黑白龍各一見於龍山皝親率羣寮觀龍去二百餘步祭之以太牢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赦境内號新宮曰和龍宮又築院因起景雲殿 扶黎故城在今縣東南其地帶龍山即慕容皝祭龍之所 鮮卑山在今縣東南二百里十六國春秋慕容廆代居遼左故號曰東胡其後雄昌與匈奴並盛秦漢之際為匈奴所敗分保鮮卑山隂復以山為號棘城之東城塞外又有鮮卑山在遼西之西北一百里與此異山而同名 白狼山魏志曹公引軍出盧龍塹山堙谷五百餘里未至栁城二百里袁尚袁熙與蹋頓將數萬騎逆戰公登白狼山卒與敵遇公登髙望敵陣不整縱兵擊之敵衆大奔斬蹋頓及名王以下胡降漢者二十餘萬口郡國志云白狼山一曰鹿首山魏武于此山逢獅子使格之獅子哮吼奮越左右咸驚王忽見一物從林出如狸超上王車軛上獅子將至此獸跳上獅子頭上獅子伏不敢起于是殺之得獅子而還未至洛陽四十里鷄狗皆不鳴吠鹿首山渡遼之要路經此 泊滋山公孫鳳隠所 長谷十六國春秋云馮跋弟𢎞為亂而跋驚死𢎞葬之長谷即此 白狼水魏氏風土記云黄龍城西南有白狼河東北流附城東北下即此水也 彭盧水一名盧河水即盧龍水也後魏輿地圖風土記云水經平盧入海輿地志故曰平盧今語訛為彭盧水 徒河城漢縣有廢城在今郡東北有山曰青山在東北九十里 棘城即顓頊之墟也在郡東南一百七十里 交黎城漢縣也屬遼西郡後漢為昌黎縣 營丘城後魏輿地圖記云舜分齊營州之域燕置營丘郡於其城内十六國春秋慕容廆東遷徒河縣置營丘郡北鎮室韋靺鞨諸部並在東北逺者六千里近者二千里斯地西北與奚接正北與契丹接界 醫巫閭山祠在縣東五十里
  檀州
  檀州今宻雲郡今治宻雲縣禹貢冀州之域春秋及戰國並為燕北戎所居漢書地理志曰燕東有漁陽秦并天下漁陽郡不改在漢領白檀等十二縣厯魏晉如之漢書曰將軍李廣秉節白檀又魏書曰曹公越北塞歴白檀破烏丸於栁城按續漢書白檀縣即右北平今州是也至後魏因置密雲郡兼置安州取懐安之義也後周改安州為元州隋圖經云開皇初徙𤣥州於漁陽今漁陽郡是也至十八年又割幽州燕樂宻雲二縣于舊元州置檀州取漢白檀縣為名大業三年罷州為安樂郡唐武徳元年改為檀州按開元十道要畧云以斯地為幽燕之邊陲管障塞軍五千天寳元年改為宻雲郡乾元元年復為檀州
  元領縣二
  密雲  燕樂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三十五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六百九十五里 東至霸州二百一十七里 南至幽州潞縣界五十五里 北至長城四十里 東南至薊州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幽州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媯州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長安障塞一百一十里
  
  唐天寳户六千六十四
  風俗
  與幽州同
  土産
  貢安東府人參
  密雲縣九鄉本漢厗奚縣也漢書地理志厗奚孟康曰厗音題屬漁陽郡 桃花山郡國志云桃花山在漁陽西北一十五里 螺山亦名赤城河即沽水也東北塞外流入桑溪水經注云三城水逕伏凌山南與石門水合是
  水有桑溪之名蓋源出桑溪故也右經鮑丘水 鮑丘水水經云鮑丘水又東南龍芻溪水是也
  燕樂縣東北七十五里四鄉本漢厗奚縣地名也屬漁陽郡按漢厗奚今密雲是也後魏于此置廣陽郡有長城隋改為長陽郡後廢舊治白檀故城唐長夀二年移治新興城即今治也 石門水水經云石門水在燕樂縣與桑溪水合
  燕州
  燕州歸應郡今治遼西縣星分尾斗秦為上谷郡治厯代地土所屬與范陽同釋名云燕宛也在涿鹿山南宛宛然以為國都也置在幽州領靺鞨本栗來靺鞨種也隋北蕃風俗記云初開皇中栗來靺鞨與髙麗戰不勝有厥稽部渠長突地稽者卒忽賜來部窟突始部悦稽䝉部越羽部步䕶賴部破奚部步步括利部凡八部勝兵數千人自扶餘城西北齊部落向闗内附處之栁城乃燕都之栁城在燕都之北煬帝大業八年為置遼西郡并遼西懐逺瀘河三縣以統之取秦漢遼西郡為名也唐武徳元年改為燕州總管府領遼西瀘河懐逺三縣其年廢瀘河縣六年自營州南遷寄治於幽州城内貞觀元年廢都督府仍省懐逺縣開元二十五年移治所于幽州北桃谷山天寳元年改為歸徳郡乾元元年復為燕州
  元領縣一
  遼西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七十六里西南至長安二千六百一十三里 東至檀州八十里 西至幽州九十里 西至幽州昌平縣五十五里 北至大山五里 西南至芹河五里 東南至後魏廢易城四十里 西北至乾河山五里 東北至宋城鎮二十五里
  
  唐天寳户二千四十五
  風俗
  春秋説題辭云箕尾為燕隂氣生俗貪利地宜栗土産
  付尾  綿布  栗 貨殖傳云燕秦千樹栗
  遼西縣四鄉隋大業八年置屬遼西郡與郡同在汝羅城故城之間至十一年寄治栁城唐武徳元年郡為燕州縣屬不改六年燕州寄治幽州縣亦遷於今所治置
  威州 自威州以下三十二州
  威州今治威化縣唐武徳元年置遼州總管自燕支城徙寄治營州城内七年廢總管府貞觀中改為威州隸幽州大都督所領户契丹内稽部落
  元領縣一
  威化
  四至八到
  南京道里與涿州同
  
  唐天寳户六百一十一
  威化縣於契丹陷營州後乃南遷寄治於良鄉縣石窟堡為威化縣幽州治也
  慎州
  慎州今治逢龍縣唐武徳初置隸營州領洓沬靺鞨烏素固部落萬嵗通天二年移於淄青州安置神龍初舊隸幽州
  元領縣一
  逢龍
  
  唐天寳領户二百五十
  逢龍縣契丹陷營州後南遷寄治良鄉縣之故都鄉城為逢龍縣州所治
  思順州
  思順州順義郡今治賓義縣唐貞觀中置寄治營州南五栁城天寳元年改為順義郡乾元元年復為順州兩京及四至八到並與范陽同
  元領縣一
  賓義
  
  唐天寳户一千六百六十四
  賓義縣三鄉郡所治在幽州城内 北鎮醫巫閭山廣寧祠接營州界
  歸順州
  歸順州今治懐柔縣其地乃燕之北境燕太子丹使荆卿獻地圖蓋謂此地即元順州之北境開元四年置為契丹松漠府彈汗州部落領懐柔一縣天寳元年改為歸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歸順州自安祿山之亂此地因陷入胡
  元領縣一
  懐柔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五十里 西南至長安二千七百里 東至薊州二百一十五里南至幽州八十五里 西至媯州二百里 北至檀州七十五里 東南至薊州同上 西南至幽州同上 西北至媯州東北至檀州
  
  唐天寳户一千三十七
  懐柔縣州所治
  𤣥州
  𤣥州今治静蕃縣隋開皇初置處契丹李去閭部萬嵗通天二年移于徐宋州安置神龍元年復舊今隸幽州
  元領縣一
  静蕃
  
  唐天寳領户六百一十八
  静蕃縣州治所范陽縣之魯泊村
  崇州
  崇州今治昌黎縣唐武徳五年分饒樂郡都督府置崇州鮮州處奚可汗部落營州都督
  元領縣一
  昌黎
  
  唐天寳户二百
  昌黎縣唐貞觀二年置北黎州寄治營州東北廢陽師鎮八年改為崇州置昌黎縣契丹陷營州徙治於潞縣之古路城為縣
  𡰥賔州
  𡰥賔州今理來蘇縣唐乾封中於营州界内置處靺鞨愁思部落𨽻营州都督萬嵗通天元年遷於徐州神龍初還𨽻幽州都督
  元領縣一
  來蘇
  
  唐天寳領户一百三十
  來蘇縣自徐縣還寄治於良鄉之廣陽城為縣
  師州
  師州今理陽師縣貞觀三年置領契丹室韋部𨽻營州都督萬嵗通天元年還於青州安置神龍初還𨽻幽州都督
  元領縣一
  陽師
  
  唐天寳户三百一十四
  陽師縣貞觀初置州于營州東北廢陽師鎮故號師州神龍初自青州還寄治良鄉之故東閭城為州治縣在焉
  鮮州
  鮮州今治賓從縣唐武徳五年分饒樂郡都督府奚部落置隸營州都督萬嵗通天元年遷於青州安置神龍初改隸幽州
  元領縣一
  賓從
  
  唐天寳領户一百七
  賓從縣初治營州自青州還寄治潞縣之古潞城
  帶州
  帶州今治孤竹縣唐貞觀十九年于營州界内置處契丹乙失革部落隸營州都督萬嵗通天元年遷于青州安置神龍初還隸幽州都督
  元領縣一
  孤竹
  
  唐天寳户五百六十九
  孤竹縣舊治營州界營州陷契丹後寄治於昌平縣之清水店為州治也
  黎州
  黎州今治新黎縣載初二年析慎州置處浮渝靺鞨烏素固部落隸營州都督萬嵗通天元年遷于宋州管治神龍初還改隸幽州都督
  元領縣一
  新黎
  
  唐天寳户五百六十九
  新黎縣自宋州還寄治於良鄉縣之故都鄉城
  沃州
  沃州今治濱海縣載初年中析昌州置處契丹之松漠部落隸營州州陷契丹乃遷于幽州隸幽州都督
  元領縣一
  濱海
  
  唐天寳領户一百五十九
  濱海縣沃州本寄治營州城内州陷契丹遷於薊州東南迴城為治所
  昌州
  昌州今治龍山縣唐貞觀二年置領契丹松漠部落隸營州都督萬嵗通天二年遷于青州安置神龍初還隸幽州
  元領縣一
  龍山
  
  唐天寳戸二百八十一
  龍山縣唐貞觀二年置州於營州東北廢静蕃戍七年移治於三合鎮營州陷契丹乃遷于安次縣古常道城為州治
  歸義州
  歸義州今治歸義縣總章中置處海外新羅隸幽州都督
  元領縣一
  歸義
  
  舊領户一百九十五
  歸義縣在良鄉縣之故廣陽城州所治也
  瑞州
  瑞州今治來逺縣貞觀十年置於營州界隸營州都督處突厥烏突汗達于部落咸亨中改為瑞州萬嵗通天二年遷宋州安置神龍初還隸幽州都督
  元領縣一
  來逺
  来逺縣舊在營州界州陷契丹移治良鄉縣故廣陽城
  信州
  信州今治舊黄龍縣萬嵗通天元年置處契丹失活部落隸營州都督二年遷於青州安置神龍初還𨽻幽州都督
  元領縣一
  黄龍
  
  唐天寳户四百一十四
  黄龍縣龍州所治寄治范陽縣
  青山州
  青山州今治青山縣唐景雲元年析𤣥州置隸幽州都督府都督治
  元領縣一
  青山
  
  舊領户六百三十二
  青山縣寄治於范陽縣界水門村
  凛州
  凛州唐天寳初置于范陽縣界處降胡
  
  舊領户六百四十八
  安東都護府
  安東都護府唐總章元年九月司空李勣平髙麗本五部一百七十六城户六十九萬七千其年十二月分髙麗地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城以統之用其酋渠為都督刺史縣令令將軍薛仁貴以兵二萬鎮安東府上元三年二月移安東府于遼東郡故城置儀鳳二年又移於新城聖厯元年六月改為安東都督府神龍元年復為安東都護府開元二年移安東都護于平州置天寶二年移於遼西故郡城置至徳後廢
  南至東京西南至西京三千八百二十里 西南至長安四千六百二十五里
  
  領户一千五百八十二
  新城州都督府 遼城州都督府
  哥勿州都督府 建安州都督府
  南蘇州 本㡳州 蓋牟州 代那州 倉巖州磨米州 積利州 黎山州 延津州 安市州凡此十四州並無城池是髙麗降户散在諸軍鎮以其酋為都督刺史羈縻之
  右自燕州以下十九州皆東北蕃降胡散處幽州營州界内以州名羈縻之無所役屬安祿山之亂一切驅之為冦遂擾中原至德之後入據河朔其部落之名無存者今記唐天寶之故跡地理焉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一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二
  宋 樂史 撰
  劍南西道一
  益州
  益州蜀郡今治成都華陽二縣禹貢曰岷嶓既藝沱濳既道蔡䝉旅平和夷厎績岷山導江東别為沱岷山今在州界䝉水在雅州界江水在州南 縣界沱水在州西南隆唐縣界皂里江是也古梁州巴濮庸蜀之地在秦則名漢中巴蜀三郡此其境也虞舜三州亦為梁州之域周官職方氏以梁州合于雍州則為雍州之地蜀於姬周以前南夷地也尚書牧誓云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孔安國注八國皆蠻夷戎狄國名羌在西蜀髳微皆巴蜀漢書地理志蜀廣漢本南夷周末秦并以為郡按世本山海經揚雄蜀王本紀來敏本蜀論華陽國志十二州志諸言蜀事者雖不悉同參伍其説皆言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際至黄帝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嚳後封其支庶于蜀厯夏商周始稱王者縱目名蠶叢次曰魚鳬其後有王曰杜宇已稱帝號望帝自以功徳髙諸王乃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闗為後户玉壘蛾眉為城郭江潜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園苑時有荆人鼈冷死其屍隨水上荆人求之不得鼈冷至汶山下忽復生見望帝立以為相時巫山雍江蜀地洪水望帝使鼈冷鑿巫山蜀得陸處望帝自以徳不相同禪位于鼈冷號開明遂自亡去化為子鵑鳥故蜀人聞子鵑鳴曰是我望帝也鼈冷或為鼈多子鵑為子嶲或云杜宇死子規鳴自開明下五葉有開明尚始立宗廟時天生五丁力士能徙山蜀王負力不為戰備每一王死五丁輒為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以為墓誌今石
      里未有諡號但以五行色為王故其廟稱青赤黑白之帝史記秦恵王元年蜀人來朝後八年伐蜀滅之初苴蜀相攻擊各來告急于秦秦恵王欲先伐韓司馬錯曰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强兵者務富其民欲王國者務博其徳三資者偹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願先從事于易夫蜀戎狄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使豺狼逐羣羊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四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又有禁暴正亂之名今攻韓刦天子惡名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并力合謀以通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以為危也不如伐蜀恵王曰善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秦以之益强漢髙帝六年分蜀置廣漢郡初有漢中廣漢巴蜀四郡武帝元鼎中遣唐䝉畧通西南夷更置犍為䍧牱越嶲益州四郡因分雍州之南置益州綂焉釋名益阨也其所在之地險阨也應劭地理風俗記云疆壤益廣故名益州王莽改益州曰庸部後漢明帝永平十二年以新附置永昌郡續漢書郡國志益州部漢中巴廣漢蜀犍為越嶲䍧牱益州永昌凡九郡靈帝又以汶江蠶陵廣柔三縣立汶山郡蜀志靈帝時太常劉焉出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初焉建議樹牧伯以鎮安方夏内求交趾欲避世難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意更在益州譙周巴志云獻帝初平元年劉璋分巴郡立永寧郡建安六年立涪陵郡二十一年劉備分巴郡立固陵郡蜀章武元年分廣漢立梓潼分犍為立江陽郡以蜀郡屬國為漢嘉郡以犍為屬國為朱提郡劉禪建興二年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廣漢屬國為隂平郡分建寧永昌立雲南郡分建寧䍧牱立興右郡分廣漢郡至是益州所部十有九郡晉恵帝光熙元年李雄攻成都遂自立十六國春秋曰李雄定成都嚴檉為蜀郡太守雄即王位遷益州刺史是也又分漢嘉蜀二郡之地立沈黎漢原二郡穆帝永和三年平蜀之後省漢原沈黎二郡又立南隂平郡改漢原為晉興郡簡文帝咸安二年符堅遣鄧羌楊安等伐蜀益州諸郡並歿于秦十二年孝武帝太元八年平蜀州郡咸復舊周地圖記云梁大寶二年武陵王蕭紀僭號於蜀西魏帝二年平蜀二十一州並入于魏隋圖經云仁夀三年分九隴郫孝水三縣為濛州𤣥孝綿竹金水飛為四縣為凱州陽安平泉二縣及資州資陽為簡州煬帝大業二年並廢從省來屬益州蜀中舊無兔鴿隋開皇元年蜀王楊秀鎮益州命左右齎往鴿尚稀而兔已衆矣唐武徳元年改為益州置總管府管益綿陵逢資卭雅嘉眉瀘戎㑹松翼嶲南寧昆恭十九州領成都名九隴郫雙流新津晉原青域陽安金水平泉𤣥武綿竹等十三縣又置唐隆隋江二縣二年分置卬眉普榮等五州屬總管府又置新都什邡二縣三年罷總管置西南道行臺仍分綿竹導江九隴三縣立濛州陽安金水平泉三縣立簡州割𤣥武屬梓州又析置徳陽新繁萬奉三縣九年罷行臺置都督府督益綿簡嘉陵雅眉濛犍卭十州并督嶲南㑹寧都督府貞觀二年廢濛犍二州復以濛州之隴綿竹導江來屬仍改萬春為溫江六年罷南寧都督更置戎州都督屬益州八年兼領南金州都督十年又督益綿嘉簡陵雅眉卬八州茂嶲二都督十七年置屬縣龍朔二年外為大都督府仍置廣都縣咸亨二年置金堂儀鳳二縣其年又置唐昌濛陽二縣垂拱二年分雒九隴等十三縣置彭蜀二州其年又置犀浦縣聖厯三年又置東陽縣天寳元年改益州為蜀郡依舊大都督府管劒南三十八郡十五載𤣥宗幸蜀駐蹕成都至徳二年十月駕還西京改蜀郡為成都府長史為尹又分為劍南東川西川各置節度使廣徳元年黄門侍郎嚴武為成都尹復併東西川為一節度自崔寧鎮蜀後分為西川自後不改皇朝因之為成都府
  元領縣十
  成都 華陽 郫縣 新都 溫江 新繁
  雙流 犀浦 廣都 靈池
  州境
  東西一百五十三里 南北一百七十七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二百九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八百七十里 東北至長安一千十里 東至簡州七十里 南至眉陵二州二百里 東南至簡州一百五十里 北至漢州一百里 西至彭江導江縣界八十七里 西南至蜀州一百里 西北至彭州九隴縣界七十五里 東北至漢州一百里
  
  漢朝蜀郡户二十六萬八千唐天寳一十六萬九百五十皇朝户主八萬九千四百三十八客二千四百四十
  風俗
  蜀記云剛悍生其方風謡尚其文漢書曰人食稻魚俗不愁苦而輕易淫佚然地沃人驕奢侈頗異人情物態别是一方
  姓氏
  雲陽郡三姓 委 言 幸
  人物
  司馬相如成都人 張寛字叔文成都人從駕至渭橋在帝後第七車見女子浴乳長七尺心知是天星主祭祀三齋潔則見 李仲元賢人也不夷不恵居乎可否之間此揚雄之言也 王褒蜀人 何武字君公蜀郡鄲人御史大夫 揚雄蜀郡成都人 姜詩雒人母好生魚有湧泉出谷每晚出雙鯉以供二母之膳時母食須鄰母同食故云二母也 郭喬卿雒人為荆州刺史 王阜成都人為重泉令有鸞鳥集於學宮闕門遷益州太守有神馬出滇池河白鳥見 張霸字伯饒數嵗知孝養號張曾子七嵗通春秋楷即霸子隠於華隂號公超市也 翟酺字子超雒人也譜援神鈞命解 李尤字伯仁雒人文華見稱賈逵薦有揚雄之風為樂安相 任安綿竹人秦宓綿竹人 禽堅字孟田成都人生而失父及
  壯乃知父為夷所得三出徼外經六年乃遇之 唐李白字太白蜀郡人
  土産
  按十道志云巴蜀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橘柚之園郊野之富號為近蜀丹青文采家有鹽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園紙惟十色竹則九種 卭竹 蒟醬如今之大筆撥 又郡國志云嘉魚細鱗似鱒魚蜀中謂之拙魚蜀郡山中處處有之每年春從石穴出大者長五尺 本草菜部苦茶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凌冬不死三月三日採乾為飲令人不睡 花有山茶出雅州紅𩔖海石榴 海棠花此樹尤多繁艷未開時如硃砂爛漫稍白半落如雪天下所無也 桐花色白至大有小鳥燋紅翠碧相間毛羽可愛生於花中唯飲其汁不食他物花落遂死人以蜜水飲之或得三四日性亂跳躑多抵觸便死土人畫桐花鳳扇即此𩔖也 旌節花枝直上花紅紫層際如旌節葉碧𩔖百合 千葉刺榆紅似桃花極大 長樂花紅紫小蘇許公有賦 荼䕷花香甚可以為酒 九壁錦按遊蜀記云成都有壁村出美錦
  舊貢
  薛濤十色牋短而狹纔容八行 雪朴硝其色如玉單絲羅 髙杼衫段 交梭紗 琵琶捍撥 蜀
  漆銅盆 菜有龍葵
  今貢
  綾出成都華陽新都新繁郫縣 羅出廣都雙流溫江 髙杼布出新都 絲出郫縣 裨布衫段出新都 柘蠶絲出犀浦 絁綿絹布麻十縣皆出
  成都縣舊二十四鄉今十九鄉漢舊縣也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成都揚雄蜀本紀云蜀王據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卿徙居成都秦恵王遣張儀司馬錯定蜀因築成都而縣之都在赤里街張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縣寺舍令與長安同制華陽縣舊二十鄉今十六鄉本成都縣地唐貞觀十年分成都縣之東偏置蜀縣在郭下乾元元年𤣥宗狩蜀駐蹕成都改為華陽縣 武擔山在府西北一百二十步一名武都山蜀記云武都山精化為女子美而艷蜀王納為妃不習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作東平之歌以悦之無幾物故蜀王乃遣五丁於武都山擔土為塚蓋地數畝髙七丈上有一石厚五寸徑五尺瑩徹號曰石鏡王見悲悼遂作臾邪之歌龍歸之曲今都内及毗橋側有一折石長丈許云是五丁擔土擔也 江瀆祠在縣南上四里漢郊祀志云秦并天下立江水祠於蜀至今嵗祀焉 蜀山蕭廣濟孝子傳杜孝巴郡人也少失父養母以孝稱母喜魚孝曽役在成都因截一竹筒盛魚二頭以草塞之祝曰我母必得此魚因投中流婦因出渚汲見竹筒横來觸岸異而取視之見二魚曰必我婿所寄熟進姑聞者嘆其至感 濯錦江即蜀江水至此濯錦錦彩鮮潤於他水故曰濯錦江 二江秦李冰穿二江於成都城中皆可行舟今謂内江外江是也帶二江之雙流故有雙流縣焉又按風俗通云秦昭王遣李冰為蜀太守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頃江神每嵗須童女二人不然為水災冰因自以女與神為婚徑至神祠前勸酒酒杯常竭冰厲聲責之因不見良久有兩蒼牛鬭於江岸有間冰還流汗謂官屬曰鬭太極當相助也若知南向腰中正白者即我也頃復鬭主簿因刺殺北面江神從此絶其患矣後民思其恵今有祠存 都江水在府西四里一名粉水以此水作粉鮮潔于他 金堤九州要記云金堤即李冰所築堤岸有石如豬 萬嵗池在府北八里昔張儀築都城于此取土因成池後人呼為萬嵗池 七星橋華陽國志云太守李冰造七星橋以上應七星故光武伐公孫述謂吴漢曰安軍宜在七星間其鐵釘皆從荆州載來作此橋 南江橋亦名安樂橋在城南二十五步宋李武以橋為安樂寺改名安樂橋十六國春秋李特將起童謡云江橋頭闕下里成都北門十八子蓋指李特也江橋即此橋七星橋之一 萬里橋在州南二里亦名篤泉橋橋之南有篤泉也漢使費褘聘吴諸葛亮祖之褘歎曰萬里之路始于此橋故曰萬里橋又按唐史𤣥宗狩蜀至成都適萬里橋上問橋名左右對曰萬里橋上因嘆曰開元末僧一行謂朕曰更二十年國有難陛下當巡遊至萬里之外此是也由是駐蹕成都七星橋之二 笮橋去州西四里亦名夷里橋又名笮橋以竹索為之因名 市橋在州西四里常璩云石牛門曰市橋下有石犀潜淵中李膺益州記云漢舊州市在橋南因以名華陽國志云後漢大司馬吴漢征公孫述述妺婿延岑偽遣皷角麾幟渡市橋挑戰漢兵争觀延岑縱兵出吴漢軍後襲擊大破之即此橋是也七星橋之五 昇仙橋在城北十里華陽國志云昇仙橋送客觀即司馬相如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乗赤車駟馬不過汝下 竺橋華陽國志曰萬里橋西上曰夷里橋徐康晉志桓溫伐蜀戰于竺橋㕘軍襲護戰沒衆欲退而皷吏誤鳴進皷于是乗之遂入少城 學射山一名斛山在縣北十五里李膺益州記斛石山有兩女冢 汶江一名竺橋水一名流江亦曰外江西南自温江縣界流入漢溝洫志蜀中李冰穿二江成都中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田民享其利 成都城周地圖經云初張儀築城城屢壊不能立忽有大龜周行旋走巫言依龜行處築之城乃得立所掘巡成大池龜乃伏于中每出則州境有賊刺史或病 西門樓任豫記曰諸樓年代既久榱桷非昔唯西門一樓獨有補葺張儀時舊猶存 文翁學堂一名周公禮殿華陽國志云文翁立學精舍講堂作石室一作玉堂在城南後學堂遇火太守陳留髙朕更修立又增造一石室任豫云其藥爐節制猶古建堂基髙六尺厦屋三間皆圖畫古人之像及禮器瑞物堂西有二石李膺記云後漢中平火延學觀廂廊一時蕩盡惟此堂熛焰不及搆制雖古巧異特竒 少城在縣南一百步李膺記云與大城俱築唯西南北三壁東即大城之西墉故蜀都賦云亞以少城接於其西揚雄蜀本記成都本赤里街張若陟置少城内張孟陽詩鬱鬱小城内峩峩百族居即聞揚子宅相見長卿廬 陽城門李膺記云少城有九門南面三門最東曰陽城門次西曰宣明門蜀時張儀樓即宣明門樓也重閣複道跨陽城門故左思賦云結陽城之延閣飛觀榭乎雲中 寧蜀城臧塋緒晉書穆帝紀永和八年平西將軍周撫攻涪八月戊午尅之蕭敬文益州平以三蜀流人立寧蜀晉昌二郡 石牛輿地志云鄧艾廟南有牛即秦恵王遺蜀王者 石犀李膺云市北有石牛李冰所立華陽國志外作石犀以厭水精穿石犀鎮以江南命曰犀牛里 武擔山俗曰石笋在郭内州城西門之外大街中益部耆舊傳云公孫述時武擔石折任文公嘆曰西方智士死吾當應之嵗中卒 千秋池任豫記在城東冬夏不竭名曰千秋池𭥦遷水李膺記云𭥦遷水起自始昌堰堰有兩人中
  流即𭥦遷 青羊肆蜀本記云老子為闗令尹喜著道徳經臨别曰子行道千日後以成都郡青羊肆尋吾今為青羊觀也 二臺益州記云昇遷亭夾路有二臺一名望鄉臺在縣北九里 孔子廟昔司馬相如教授于此 健兒廟後漢朱遵拒公孫述戰死後吴漢破述乃為立廟今係祀典 相如宅在州西四里蜀記云相如宅在市橋西即文君當壚滌器處又益部耆舊傳云宅在少城中笮橋下有百許步是也又有琴臺在焉今為金花等寺 讀書臺在縣一里諸葛亮相蜀築此臺以集諸儒兼以待四方賢士號曰讀書臺 章城門路西今為乗烟觀 嚴君平宅在州西一里耆舊傳曰卜肆之井猶存今為普賢祠 子雲宅在少城西南角一名草𤣥堂 錦城華陽國志云成都夷里橋南岸道西有城故錦宮也命曰錦里 赤里街蜀都記云成都之南街名赤里 貞移觀即方平得道處也 秦宓漢之名儒蜀守夏侯纂三謁不見因名其里為造里 東陵即蜀先主劉備陵也今有祠存號曰東陵神 汙池一名摩訶池昔蕭摩訶所置在錦城西 望帝祠在府西南五里齊永寧末刺史劉仲連置 先主祠在府八里恵陵東西七十步齊髙帝夢益州有天子鹵簿詔刺史傅覃修立而卑小故相國李囘在鎮更改置守陵户四時祭祀 諸葛武侯祠在先帝廟西府城西有故宅 闗侯祠張飛祠俱在府西南七里恵陵左右宋廬陵王立李冰祠在府西南三里為蜀郡太守有功及唐節帥李徳裕重立祠宇 瞿君祠在縣東六里得仙與家人别繫龍於此 李膺宅在府西三里或云是姜維宅 武侯宅在府西北二里今為乗烟觀有祠在觀内 蔣琬宅在縣東七里杜甫宅在郭西外地屬犀浦縣按浣花溪地有百花潭 玉局潭在城南栁堤玉局觀内張道陵得道之所其一也
  郫縣西五十里依舊三十六鄉古郫邑也秦滅蜀後因而縣之漢地理志郫屬蜀郡李膺記郫縣益州之勝邑古城在今縣北隋仁夀三年分置濛州以縣屬之大業二年州省縣益 連理竹梁天監起居注云十六年連理竹生益州郫縣王家圍外連理並幹 郫江一名都江一名成都江
  新都縣東北西十八里依舊三十鄉本漢舊縣屬廣漢郡後置新都郡故城在今縣東太康中又為縣隋移于此治 麗元山平地特起四絶髙三丈有石鏡雙廣五尺常掘其下至水而未臻其極 新婦泉李膺益州記云在縣東北五里有新婦泉什邡縣界亦有新婦水初二婦勤於奉養晨夜負汲不憚冰雪久之泉為湧出故以名泉 八陣圖在縣北三十里蜀志諸葛亮傳曰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咸得其要李膺益州記云稚子闕北五里武侯八陣圖上城西門中起六十四魁八八為行魁方一丈髙三尺也
  溫江縣西五十七里依舊二十四鄉本漢郫縣地周地圖記後魏于此置溫江縣屬蜀郡隋為萬春縣唐貞觀五年為溫江縣 大江在縣西二百步自清城界流入俗謂之溫江也 冺江在縣西二里
  新繁縣西北六十里舊三十鄉今二十八鄉本漢繁縣蜀志劉禪延熙十年凉州胡率衆降禪居之繁縣以縣户於此而繁俗謂之新繁至是縣名因俗而改 三菁山山下有桃闗 沲江禹貢曰岷山導江東别為沱孔安國注云江東南流沱東行鄭注云此沱尾入江不於江出漢書地理志禹貢江沱在郫縣西東入大江爾雅云江為沱李巡注江溢出流為沱郭璞爾雅音義云沱水自蜀郡都水縣湔山與江别而更流晉太康地志云江沱在繁縣蕭廣濟注江賦云觸玉壘山東為沱據漢書溝洫志郫江郡秦時蜀守李冰所鑿非禹貢之江沱明矣
  雙流縣西南四十里舊三十鄉今二十鄉本漢廣都縣地華陽國志元朔二年置蜀屬郡避隋煬帝諱改為雙流縣以縣在二江之間故以名縣 宜城山在縣東南一十里李膺益州記云宜山在牛飲水南三十里今按紫草岡岡阜相屬髙百餘步連八陵州貴平縣界也清水在縣北十里改名牛飲水李膺益州記云牛飲水之末流也水名客舍昔程鄭家於此每羣牛飲江為之竭故名 色水在縣西五里源出岷江李膺益州記云鴨虵橋西五里枇杷橋也 公孫述墓在縣西四十里髙三丈墓内銅作網結雖遭亂世莫能侵毁
  犀浦縣西二十七里舊二十四鄉今二十鄉周垂拱二年割成都之西鄙置蓋因李冰所造石犀以名縣 蔣橋益州記云蔣琬宅於此因以名橋
  廣都縣南二十七里舊二十四鄉今十六鄉蜀志云漢元朔二年置李膺益州記云成都新都蜀都號三都此都即一也隋仁夀元年避隋煬帝諱改為雙流唐龍朔二年長史喬師望奏析雙流縣又置廣都縣於舊縣南一十二里 大塔山隂引道益州山川圖引李膺記云阿育王使鬼兵造八萬四千塔雒縣廣都晉原各有一也 盤古祠徐整三五厯記云天地渾沌如鷄子盤古生其中八萬四千嵗天地開闢清陽為天濁隂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髙一丈地日厚一丈盤日長一丈如此滿八萬四千嵗天極髙地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也
  靈池縣東六十里依舊十五鄉本漢新都縣地唐聖厯三年分屬縣置為東陽縣天寳元年改為靈池縣 分棟山在縣東上十五里北連秦隴南入資瀘州東地入静戎軍 靈泉池在縣南三十五里唐初泉湧出縣因此為名 石虎池在縣南二十里池上有怪石如虎形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三
  宋 樂史 撰
  劒南西道二
  彭州
  彭州漢陽郡今理九隴縣秦二漢属蜀𨛦晉以後又為蜀寜蜀二郡之地梁天監中置東益州至後周武帝廢州又為九隴郡隋初郡廢復置濛州取濛水為名至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蜀𨛦周垂拱二年分益州之九隴等四縣置彭州取古天彭闗為名天寳元年改為濛陽郡乾元元年為彭州益州志云彭之地號小郫土地肥良比之郫邑也
  元領縣四
  九隴 濛陽 永昌
  一縣割出
  導江入永康軍
  州境
  東西九十三里 南北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三千五百八十九里 西至西京三千一百六十九里 東至長安一千三百三十九里 東至漢州七十五里 西至永康軍導江縣六十里南至益州郫縣四十二里 北至漢州什邡縣七十里 東南至益州一百五里 西北取灌口路至茂州三百七十里 西南至蜀州青城縣七十八里西北至茂州汶川縣二百七十四里
  
  唐開元户五萬五千九百皇朝户主二萬六千三百九客七千六百八十
  風俗
  與益州仝
  人物無
  土産
  麩金 續斷 升麻 茶
  按茶譜云彭州有蒲村堋口灌口其園名仙崖石花等其茶餅小而市嫩芽如六出花者尤妙又茶經云茶出彭州九隴縣馬鞍山至徳寺堋口鎮者與襄州茶同味
  九隴縣依舊三十鄉州所理漢繁地宋置晉夀郡古城在縣西北三里梁置東益州後魏為天水郡仍改為九隴以九隴山為名隋初於縣東二里置濛州大業省唐武徳三年又置濛州領九隴綿竹導江三縣貞觀初省縣属益州垂拱二年於縣置彭州 白鹿山在縣北五十里周地圖記云宋元嘉九年有樵人於山左見羣鹿引弓將射之有一麛所趨險絶進入石穴行數十歩則豁然平曠邑屋連接阡陌周通問是何所有人答云小成都後徃尋之不知所在 五龍山有神溪水云是伯陽登山𠻳此神水今為溪源五龍山多木蓮花 九隴山屈曲九折故有九隴之名自唐昌縣連亘至縣界有險峻崖谷人所罕到者鳴猿谷清風嶺鴨子鼻 王子城即漢封雍子齒于此城 灌口鎭鎭城西有玉女神祠祠之西有蜀守李氷祠存 卓王孫橋在縣界 月滿山在縣界 天水故城後魏無東益州改天水郡為九隴即以九隴山為名 葛□山在縣北四十八里周地圖記云上有葛永□治永□學道於此山 麗元山在縣北六十二里李膺記云蕃蠡學道于此山上昇仙也 兩岐山在縣西北二十七里李膺記云此山出木堪為舡本㟍岐山語訛為兩岐山 兩岐水 庶桑口安國城 周夷王墓已上皆在縣界
  永昌縣西三十里依舊二十三鄉唐儀鳳二年割導江九隴於益州郫縣界置唐昌属益州垂拱二年属彭州長夀三年改為唐昌神龍初復舊名梁開平三年改為歸化縣後唐同光初復舊普天福初為彭山縣後復舊今為永昌縣 九隴山其山連岫盤紆東入縣界 都江水在縣西八里夏書云岷山導江東别為沱李膺記云沱水入都田江入成都田江此水是也
  濛陽縣東三十九里舊二十四鄉今十四鄉唐儀鳳二年割九隴雒新都新繁什邡等縣于九隴界濛江之北置故曰濛陽属益州垂拱三年來屬 彌濛水在縣南二百五十歩源出九隴縣㟍岐水李膺記云昔有人姓侯兄弟五人住此水側皆武勇家居殷富俗人呼為五侯水 夷王墓在縣西北二十里
  漢州
  漢州徳陽郡今理雒縣土地同益州秦属蜀郡漢属廣漢郡後漢因之兼彭益州領郡國十二理於此晉分廣漢始置新都𨛦而州廢宋齊又為廣漢郡隋初郡廢以其地併入蜀𨛦唐垂拱三年分益州雒縣等五縣復立漢州天寳元年改為徳陽郡乾元元年復為漢州按蜀記云益州謂之三蜀廣漢其一也
  元領縣五 今四
  雒縣 什邡 綿竹 徳陽
  一縣割出
  金堂入懐安軍
  州境
  東西三百二十二里 南北二百三十四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三千五百三十六里 東至西京三千一百一十六里 東至長安一千二百里 東至梓州二百三十里 南至益州一百里 正西微南至彭州一百里 北至綿州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金水縣界六十八里 西南至益州一百里 西北至彭州九隴縣界六十五里 東北至綿州一百八十五里户
  唐開元户六萬九千五皇朝户主四萬八千五百一十八客一萬二百六十
  風俗
  同益州
  人物列在益州卷内
  土産
  紵布 彌牟布 紋綾 芩根鞋 合簟
  雒縣三十鄉漢舊縣属廣漢𨛦後漢置益州治於雒晉置新都𨛦宋齊為廣漢郡垂拱二年置漢州皆治雒縣石亭水李膺益州記云石亭水今入縣界 故雒城
  范曄後漢書曰洛城南每遇隂雨常有哭聲聞於府中和帝時陳罷為太守勅縣宰收塟骸骨哭聲遂絶矣君平卜臺豫任記云廣漢郡鴈橋東有嚴君平卜處土臺高數丈 鴈橋李膺記云張任與劉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於鴈橋戰敗是此也 犀橋李膺益州記云廣漢郡北一里半有犀橋即白魚水也 銅宫山昔鄧通鑄錢於此 雒水水性剛宜淬刀與信州割溪同雒字元從水漢火徳忌水故改雒從隹 七星橋昔秦李氷聞江置七星橋橋各一鐡鎻上應七星故世祖謂吳漢曰安君宜在七星間謂五星日月云 華津水自費陽滛浩城經九隴分為九枝其源出綿竹縣紫巖山是也 湔陽故城漢縣廢城在縣南 西五城宋元嘉九年以舊五城置新都郡復於此置西五城 蜀侯神即蜀侯禪之神
  什邡縣北四十里舊二十五鄉今二十三鄉本漢舊縣属廣漢𨛦後周為方亭縣唐武徳二年改為什邡縣舊置在雍齒城今于城北四十歩立縣雍齒即漢什邡侯浽江水在縣東北一十八里源出縣北洛通山李膺
  以此水為洛水浽江即石亭水葢是洛水枝流也漢書地理志章山洛水所出今按洛水發源或洛通山或九隴縣界鹿堂山也 雍齒山在縣南四百歩漢書封雍齒國漢書高帝六年封齒為什邡侯至漢元鼎五年以酎金國除也 通洛山在縣西北四十里華陽國志云李氷導洛水於洛通山山有祠古老傳云苻堅有子避難死於洛通山因立祠 羅江水在縣西南二十七里源出彭州九隴縣兩岐下經縣界入雒縣亦名縣江水新婦水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李膺記云南陽郡南七
  里有新婦水故老傳云昔有新婦勤於侍奉負汲水逺不辭氷雪泉為之涌出故曰新婦水流合亷江水 雍齒墓在縣南一里李膺記云墓高四丈濶四畝有石麒麟二 南陽郡故城在縣西二十三里李膺記云南陽漢中李雄亂蜀遣李夀盡掠漢川五千餘家流寓於此晉太康元年立郡後三年廢 馬融墓在縣西二十里髙三丈漢順帝時馬融為南郡太守死塟於此有碑字已磨滅
  綿竹縣北九十五里舊二十鄉今十四鄉漢縣蜀廣漢郡隋開皇三年徙晉熈郡城改為晉熈縣十八年改為孝水縣以境為姜詩泉也大業二年改為綿竹縣唐武徳三年属濛州州廢來屬 紫巖山漢志云綿竹縣紫巖山綿水所出 鹿堂山李膺益州記云岸有隙出神泉若詣者精志則泉流奔涌其信道不篤便清源頓竭也 武侯池李膺益州記云東武山有池出白蓴冬夏帯絲肥美為一州最宋元嘉末刺史陸巖常獻文帝勅月一獻周地圖記云是諸葛菜也 遺錦後漢閆憲字孟度為綿竹令邑人夜行得遺錦二十五疋平明送縣憲曰得行遺物是大賜也何為將來曰縣有明府犯此則慙 君平池古老傳云是君平宅陷而成池 庚除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即張道齡二十四化之一也山有二石室天寳七年勅置庚除觀今廢 綿水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當縣紫微山常璩國志云綿水入雒縣東流過資中 姜詩泉并有碑存即詩之宅家在沉鄉母好魚詩至孝感通泉湧舍側每旦輙出鯉魚一雙即此泉也
  徳陽縣東北五十里依舊十五鄉本漢綿竹縣地後漢分綿竹立徳陽周閔帝元年廢唐武徳三年分雒縣復置昔魏將鄧艾破蜀將於此 鄧艾平蜀京觀一名平蜀臺以景元四年入蜀破諸葛瞻因築臺以為京觀秦宓宅李膺記云三造亭秦子勅之舊宅也太守夏侯纂三造門故以為名按其宅綿水衝毁僅有餘跡 浮中山在縣北三十里益州記云南隂平鄉東有浮中山母芳春遊人登賞謂之迎春㟠四面斷絶 鹿頭山自綿州羅江縣界迤邐入縣界古老云昔有張鹿頭於此造宅山因以為名 綿竹縣故城在縣北三十五里李膺益州記云石子頭二十里即故綿竹縣城諸葛瞻埋人脚戰處也
  永康軍
  永康軍今理灌口鎮本彭州導江縣灌口鎮地唐貞觀十年立為鎮静軍管四鄉皇朝乾徳三年平蜀四年改為永安軍仍割蜀之青城彭州之導江二縣𨽻焉太平興國三年改為永康軍
  領縣二
  青城 導江
  軍境
  東西六十里 南北一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三千六百二十里 東至西京三千二百里 東至長安二千四百四十里 東至道江一十八里 西至蠶崖闗茂州汶川縣界十七里汶川縣二百六里 南至本軍青城縣四十里從青城至蜀州五十五里 北至茂州汶川縣二百二十六里西南至青城縣大面山後水為界 東南至蜀州九十里 東北至九隴縣二百十六里
  
  舊户載彭蜀二州籍皇朝户主一萬四千五百二十六客五千八百五十七
  風俗
  同益州
  人物無
  土産
  舊貢交梭布 馬鞭 草藥有紫背龍芽 白背龍芽 大鶴仙 小鶴仙
  導江縣東十八里二十一鄉本屬都安縣地太康地志云云都安属汶山郡周武帝天和三年廢汶山郡以縣并入益州之郫縣别於灌口置汶山縣唐武徳元年改為盤龍縣尋改為導江取禹貢岷山導江之義乃自灌口移于舊邑 玉壘山湔水所出郭璞江賦云玉壘作東别之標是也李膺益州記云在沉黎郡去蜀城南八百里在縣西北二十九里 灌口山在西嶺天彭闗李膺益州記云清水路西七里灌口古所謂天彭闗兩石對立如闕號曰天彭 渃城古都安縣城也 蠶巖闕在縣西北四十七里周武帝天和二年立 天彭山揚雄蜀記云李氷秦時為蜀守渭汶山為天彭闗號曰天彭門云云者悉過其中鬼神精靈數見 盤龍山李膺益州志云山土色黄盤廻有龍形故曰盤龍山 走金山李膺記云堯時洪水民奔於是山而獲金故曰走金通靈山周地圖云上有通靈寺因名之 石□
  眞切一名門水 都安堰一名湔堰李氷擁江作堋蜀人謂堰為堋 玉女房李膺記云其房鑿山為穴深數十丈中有廊廡堂室屈曲似若神功非人力矣 犍尾堰索橋李氷祠在縣三十三里為蜀太守 望帝祠在縣西二十六里灌口鎮 司馬相如墓在縣東十里青城縣西南四十里十五鄉本漢江源縣地李膺記云齊武帝永明初置齊墓縣周地圖記武帝天和四年改齊墓為青城縣因山為名 青城山在縣西北三十二里道書福地志云上有没溺池有甘露芝草玉匱經曰此第五大洞寳仙九室之天黄帝所奉拜為五岳丈人黄帝刻石拜謁纂書猶存又有石日月象天師立青城治於其中 聖母山在縣西山髙二千餘丈周圍三十里南有深洞 傍便山在縣西髙下與青城山連接當吐蕃之界豁谷深䆳夏積氷雪此山所謂隔中外也大皂水自灌口下縣北流入温江縣界成都記云江水出羊膞山北連接甘松至灌口 三石人蜀志云李氷為三石人在青城縣北立於水中以厭水災 味江水源出青城縣西長樂山下江中有大石髙數丈號大坎有小石在下亦髙數丈為小坎水美人爭飲之因為名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四
  宋 樂史 撰
  劒南西道三
  眉州
  眉州通義郡今理通義縣禹貢為梁州之域古夜郎地漢武帝開西南邊立為犍為郡其地接焉今嘉州是也後又為武陽縣之南境地立後漢三國及晉宋齊因之梁普通中於此置齊通𨛦及青州義取青城山為稱後魏廢帝二年平蜀改青州為眉州因峩眉山為名隋初仍之大業初州廢因其地入眉山郡之通義縣唐武徳二年割嘉州之通義丹稜洪雅青城南安置眉州五年省南安貞觀二年置隆山縣天寳元年改為通義乾元元年復為眉州
  元領縣五
  通義 彭山 洪雅 青城 丹稜
  州境
  東西二百二十四里 東北一百七十八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三千四百二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七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二百一十里 東至陵州七十里 西至卭州二百里 南至嘉州一百四十里 北至成都府二百里 東南至陵州一百里西南至雅州三百八十里 西南至卭州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陵州籍縣一百一十二里
  
  唐開元户四萬三千五百皇朝户主三萬一千六百六十五客三萬一千二百五十八
  風俗
  與成都府仝
  人物
  朱遵字孝仲犍為武陽人率兵拒公孫述絆馬戰死贈復漢將軍 張綱武陽人順帝時人其一也楊義字文然武陽人 李宻字令伯武陽人
  土産
  麩金 秫黍 茶
  按茶經云眉州洪雅昌闔州稜其茶如䝉頂製餅茶法其散者業大而黄味頗甘苦亦片甲蟬翼之次也
  通義縣元二十鄉本漢犍為縣地又為漢武陽縣地後魏恭帝二年置通義縣在眉州北二十里属齊通郡周明帝二年廢齊通郡為安樂縣仍舊属其後又改為齊通縣隋開皇四年改齊通為廣通仁夀元年𨽻嘉州二年於縣再立眉州 蟇頤山在州東七里形如蝦蟆頤白虎山在縣東北二十四里其山壁立西臨導江
  水華陽國志云秦昭王時白虎為害募人殺之廖仲藥秦精等射中之山因此為名下有白虎潭 多稜川在縣西南七十里南接青神縣界 導江水在縣東四里難江水在縣西南五十二里源在丹稜縣本名擁江
  水入當縣號難江以其水峻急難渡為名
  彭山縣北六十里元十九鄉本漢武陽縣地属犍為郡揚雄蜀記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伐蜀蜀王開明拒戰不利退走武陽獲之即此處也晉永和中置西江陽郡後魏増置靈石郡後周為隆山郡以境内有鼎鼻山地形隆起故以為名隋大業三年改為隆山縣以陵州為隆山郡縣属焉唐貞觀二十年改為彭山属眉州 彭女山在縣東北十里華陽國志云彭祖冡及祠在此後漢岑彭死於此又名彭亡山亦名平模山 鼎鼻山一名魚山上有城亦名鼎鼻其城消滅李膺記云周徳既衰九鼎淪没此山下江中或見其鼻因以為名宋將朱齡石伐蜀寨於此 北平山在縣西北三十四里李膺益州記云張道齡得仙於此齡有二十四化此山是其一也 崌崍山在縣東北十二里導江從山南合流下大江一名汶江又名導江江圖云江水經鼎魚李膺云下山有灘昔周衰九鼎淪没其一在此冬夏恒深九尺毎雲開風息静淡則曉然見常璩云寳鼎見在江上㡣洲括地志云鼎山北有龍洲東接導江 魚鳬津在
  縣東北二里一名彭女津在彭亡山南居導江皂江等水會之處按南北八郡志云犍為有魚鳬津數百歩黄龍廟在縣東二十八里在長江村導江東岸華陽國志云建安二十四年黄龍見武陽赤水仍立廟石碑今在 繫龍橋周地圖記云彭山縣北四里有治水西有繫龍橋仙人瞿君乘龍從峨眉山來徃以龍繫橋 故武陽城在縣東北十五里相傳云秦惠王時張儀所築馮翊王廟在縣五里古老傳云馮翊王郭子明墓按
  漢書功臣非賜姓者不得封王恐此非寔又漢武帝元封六年益州昆明反使將軍郭昌擊之未審是何人張綱墓在崌崍山東一百五十歩綱犍為武陽人也樂城黎城按唐開元十道要畧云漢何城為蜀𨛦太守理於此時𨛦邑凋殘人物窮困乃以已禄米施惠百姓此數城之民由是獲存臨别百姓以白米培塡曰荷君父之恩無以報後之州郡有職田始於此
  洪雅縣西南一百二十里舊二十六鄉今十六鄉蕭齊齊樂𨛦之南周武天和二年攘夷獠立洪雅鎮隋開皇十三年改鎮為縣唐武徳九年置犍州貞觀初州廢縣属眉州縣在洪雅州由此為名 夷獠誓碑在縣市中車㟠山在縣西南二百里西入盧山郡下有車岡川金釜山在縣界南二十三里下臨平羗岡古老相傳
  昔有主簿於此煉金丹故曰金釡山亦名主簿山 洪雅川東去屈曲一百三十里接嘉州夾江界 平羗水源出盧山縣浮圖山經嚴道入當縣界亦曰青衣 澭甘水源從可募山谷涌出縣西北三十里流入丹稜界合平羗水
  丹稜縣南六十里元十二鄉本漢齊之齊梁郡後周改為洪雅縣隋析為丹稜属嘉州武徳二年來属 龍鶴山華陽國志云丹稜縣西北十五里有龍鶴山 夷郎川在縣東三十里與縣相連俗傳云夷郎平也言土地平郎土人語訛故曰夷郎川胡柰山在縣北十里 三菁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其山不連外境 思濛水在縣西二十五里出蒲周山泉東流入通義縣 廢齊樂故城在縣東北二十里地啚云昔齊樂郡城周明帝罷以為齊樂
  青神縣南六十里舊五鄉今四鄉漢南安縣地属犍為郡縣臨青衣岡西魏分置青神縣本治思䝉水口唐武徳八年移於今理属眉州𨛦國志云漢武帝使唐䝉破西南夷即路始於此邑也 北界山在縣北十八里東至思䝉水北至通義縣界李膺記云南安武陽二縣於此山分界 多稜山在縣西南四十一里東至多稜川蜀川縣在川中心輿地志云後漢安帝置易州廣漢
  嘉州是為三蜀嘉州見在川中故名蜀川 多稜川在縣西三十四里其川今有獠居 魚虵水在縣東北十二里從稜州貴平縣木梓山流入當縣合導江水有魚似虵 故青神城在今青城縣南二十里青城𨛦所居也周武帝保定二年更於其南五十歩别築城移之
  嘉州
  嘉州犍為郡今理龍遊縣禹貢梁州之域夜郎國史記云漢武使唐䝉伐西戎得夜郎遂立犍為郡歴漢晉宋齊皆因之不改後魏道武帝於此立眉州取峩眉山為名尋改青州以青衣水為名末年分青州平羗等縣為嘉州以其郡土嘉大為稱後復避九州之額也後周於此置平羗𨛦隋開皇初郡廢而州存大業初廢州復立眉山郡唐武徳元年復立嘉州因魏之名領㡣遊平羗夾江峨眉玉津綏山通義洪雅丹稜青神南安十一縣置眉州貞觀六年割資官屬榮州上元元年以戎州之犍為來屬天寳元年改為犍為郡乾元元年復為嘉州三月劔南節度使盧元𥙿請升為中都督府尋罷
  元領縣七
  龍遊 夾江 犍為 平羗 峩眉 玉津 羅目州境
  東西三百六十里 南北二百六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九百五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五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七百三十里 東至榮州二百十里 西南戎州界山嶺險峻未詳里數 西至眉州洪雅縣界九十里 北至眉州一百三十里 東南至戎州水陸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嶲州生蠻界五百九十里 西北至眉州雅界一百六十里
  
  唐開元户三萬四千二百八十九皇朝户主五千六百九十一客二萬三千二百七
  風俗
  尚書武成曰庸蜀羗髳㣲盧彭濮之人孔安國注云八國皆蠻夷戎狄也州民與夷獠錯居華人其風尚侈其俗好文夷人椎髻跣足短衣袵酷信鬼神以竹木為樓居不知禮義法律不能拘
  人物無
  土産
  古貢 水波綾 烏頭綾 苓根 紅花 今貢麩金 紫葛 巴豆 藥有金毛狗脊 丁公藤
  龍遊縣元十二鄉本漢青衣道在大江之西即青衣水合江之所接青衣水濯衣即青故曰青衣道漢制縣領夷曰道漢為南安縣地周武帝保定元年於此立平羗縣仍置平羗𨛦隋開皇三年罷郡為嘉州四年改為峩眉縣九年改為青衣縣取漢青衣縣為名十三年改為龍遊隋伐陳有龍見江水引軍而改名大江一名汶江俗名通江自平羗縣界流入水經
  云江東南過犍為武陽縣南青衣水從西南注之又云東至南安為璧玉津 沫水自陽山縣流入漢書溝洫志蜀守李氷鑿離𡺾避沫水之害晉灼云𡺾古塠字 石二闕郡國志云龍遊縣有二石闕即漢武帝使唐䝉下夜郎而置焉 石堂溪水在縣東一里源出溪泉流入明月湖亭退入流花橋合導江夾江縣西北七十五里舊十二鄉今五鄉本漢南安縣地即封宣虎侯之地隋開皇十二年分龍逰平羗二縣置於涇上臨江水故號夾江屬嘉州唐武徳元年移就今理在涇水之東平羗水西南對峩眉北連象耳 平羗化山在縣西十里圖經云天下二十四化此其一也道士常正一得道此山丹竈履跡猶存 洪雅江在縣東六十歩
  犍為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九鄉今四鄉本漢犍為郡因山為名周寳定三年於沉犀下置沉犀州益州地理志云昔有犀牛渡江到此山而沉故以為名隋開皇三年廢沉犀州於大鹿山下置犍為縣舊在武陽故城後属戎州唐上元元年𨽻嘉州天福元年獠叛移於江西岸縣南臨大江 懲非津在縣南二十里渡導江水 沉犀山在縣山南五里昔有犀渡到此沉一名沉犀灘 導江水在縣東二十歩自玉津縣界來經本縣一百三十里入戎州義賔縣界 石人蜀記云昔諸葛亮南征蠻中十里刻一石人今黎嶲之路尚有存者
  平羗縣北三十里舊四鄉今五鄉本漢平羗戍在營州應零縣理深谷戍是也周保定元年置平羗縣因平羗山為名属平羗郡隋開皇三年罷以縣属嘉州仁夀元年獠叛大業七年移就夾江寳厯二年又於 開峽驛去舊縣十五里 青衣津南去縣四十里渡導江水青衣神益州記云神號雷搥廟班固以為離堆下有石室名玉女房葢此神也 青衣山在縣南四十里導江洙水平羗水岷江水會於山下 導江水在縣西二十歩四望水在縣東南六十里源出陵州仁夀縣界來經縣界合大江
  熊耳水一名熊耳峽古老云武侯鑿山開道即是熊耳峽東即古道
  峩眉縣西九十里舊六鄉今五鄉本南安縣即青衣道地也任豫益州記峨眉山在南安界今縣在南安之西峩眉之東隋開皇九年立峩眉山以山為名唐乾元三年獠叛移就峩眉觀東合縣理是也 峩眉山按益州記云峩眉山在南安縣界兩山相對狀似蛾眉張華博物志以為牙門山東峯石穴深數里出鍾乳常有人持火入穴有蝙蝠大如箕來撲火穴中有水流冬夏不歇此山之外又有小峩眉山 龍池李膺記峨眉山下有池袤十里號龍池
  玉津縣東南三十里元八鄉本漢南安縣地隋大業於此置玉津縣以江有璧玉津故以為名注水經云東為璧玉津常璩華陽國志云蜀有七津左思蜀都賦云東越玉津在縣東北三十里隔後江 導江水在縣西五里石羊津在縣東十里渡導江水 石犀潭在縣東南三十里鐡地山下北壁有洞穴有大石狀如犀牛羅目縣西南九十五里元八鄉唐麟徳二年置沐州及羅目縣取夷中羅目山為名上元三年俱廢儀鳳三年又置縣属嘉州羅目去州西南二百七十里偽蜀明徳三年獠亂移於今所皇朝乾徳四年廢屬峩眉縣 隴寜山在縣東南七里神仙傳云宿山圖者隴西人也採藥此山服之羽化 小峩眉山在縣南十里峩眉山之亞者小銅梁在縣西五里 羅䝉山在舊縣北三里俗
  語呼訛為羅目山 秦水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昔秦恵王伐蜀移秦人萬家以實蜀中秦人思秦之涇水乃呼此水為涇水唐天寳六年改為秦水 夷惜水在縣東北五十里源出嶲州界中有嘉魚長三尺每年二月隨水而下八月逆水而上入穴蜀都賦云嘉魚出於丙穴葢此也 大渡河一名沫水在縣南一百八十歩源出嶲州界來經縣東入龍遊縣界水出□金 嘉樹在縣東南三十里陽山江灘兩樹對植圍各三尺一榦上引横枝亘二丈圍徑相援連理隂庇百尺其木名黄葛號嘉樹 廢綏山縣在州西四十里漢為武陽縣地有廢城在今縣東隋招慰生獠於此置綏山縣因山為名綏山列仙傳葛由周威王時好刻木為牛賣之一日
  騎木牛見人蜀中王侯追之上綏山綏山在峩眉山西南其髙無極隨之者不復還皆得仙道諺云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 沫水華陽國志青衣沫水出濛山下㐲行地中會江於南安水脉漂疾李氷為蜀守乃發卒鑿平涸崖時水神贔怒氷乃操刀入水中與神鬪即此水也水中出麩金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五
  宋 樂史 撰
  劔南西道四
  邛州
  卭州臨邛郡今理臨邛縣禹貢梁州之域漢置十三州在益州之部梁益州刺史蕭範於蒲水口立壘栅為域以税生獠名曰蒲口頓周地圖紀云梁武陵王蕭紀於蒲水口始置邛州取南界卭來山以為名未為郡縣後魏廢帝二年定蜀又置臨卭蒲源蒲陽濛山四郡以属之蒲陽郡領依政一縣按此前卭州在今西南二里無復其跡周閔帝元年移於今所隋初廢郡復為依政縣唐武徳元年割雅州之依政臨卭臨溪火井蒲江五縣置卭州於依政縣三年又置安仁縣顯慶二年移州治於臨卭咸亨二年置大邑縣天寳元年改為臨卭郡乾元元年復為卭州
  元領縣七
  臨卭 大邑 火井 蒲江 安仁 臨溪 依政州境
  東西二百八里 南北一百二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六百五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二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江二千十里 東至蜀州一百十里 南至眉州二百里 西南至羗戎界一百三十里以山為界以西無郡縣相接絶於道路北至蜀州六十里 東南至眉州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雅州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羗夷界一百二十里道路嶮阻更無郡縣 東北至蜀州一百十里戸
  唐開元元年四萬二千一百七皇朝户主三萬八千四百九十七
  風俗
  此𨛦與夷獠相雜愈於諸郡
  人物
  林閭字公孺臨卭人善古學古者天子輶車之使劉向等不詳其義惟閭與嚴君平知之曰此使考八方之風雅通九州之異同使人君居髙堂知天下風俗也土産
  絲布 細葛 紅花 續斷 茶
  按茶經卭臨數邑茶有火前火後嫩緑黄芽號又有火畨餅每餅重四十兩入西畨黨項重之如中國名山者其味甘苦又故伐蜀記云鎮南焦葛上者匹値十千
  臨卭縣舊十二鄉今十鄉本秦漢縣漢属蜀郡卭水出嚴道卭來山入青衣江故云臨卭魏廢晉穆帝平李子仁於益州唐隆縣地又置臨卭縣後魏平蜀自唐隆縣移臨卭縣城又於此立臨卭𨛦以縣属焉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卭州仁夀元年移於今州理所 銅官山史記蜀卓氏之先趙人秦破趙遷卓氏夫妻推輦而行曰吾聞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踆鴟乃求逺遷致之臨卭即鐡山鑄錢即此山也山出木蓮花樹附蕚不異水之芬芳 火井在縣故城八里博物志云臨卭火井諸葛丞相徃視之後火轉盛入以家火即㓕迄今不復然蜀都賦云火井沉熒於幽泉是也華陽國志云人欲其火出先以家火投之頃許如雷聲火㷔出通燿數十里又十道要記云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將以照路葢似今人秉燭即水中自有㷔耳 卭池李膺益州記曰臨卭郡下有老姥家甚貧孤獨每食輙有一小虵頭上有角在袢之間母憐而飼之後漸長大丈餘縣令有馬為此蛇吸之令因大怒收姥姥云休牀下遂令發掘愈深而無所見令乃殺母其蛇因夣於令曰可故殺老姥當報仇耳因此每夜常聞風雨之聲四十餘日一夕百姓相見咸驚皆言汝頭那得𢃄魚相逢皆如此言是夜方四十里一時俱䧟為湖土人謂之卭河亦曰卭池其母之故宅獨不没至今猶存漁人採捕必依止宿又言此水清至底猶時見城郭樓檻宛然 卭竹蜀記漢張騫奉使尋河源得髙節竹植於卭山今沿嶺皆是堪為杖號曰卭竹杖 卓王孫宅在縣南五里基方十里民耕徃徃得銅鐵 古桃山 胡如水 大并水 石盤戍并在縣界
  大邑縣西北六十九里舊十五鄉今十鄉唐咸亨二年入益州晉源縣置在鸖鳴山東其邑廣大遂以為名鸖鳴按神仙傳曰馬底子白日得昇仙之處張道齡已具晉原縣 竹王廟華陽國志云竹王者興於豚水有一女子澣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一方民以竹為姓捐所破竹於野成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與從人嘗指大石上命作羮從者曰無水王以劔擊石水出今王水是也破石存焉 嘉魚穴其魚秋冬則乘流而出入春夏隠鰓於巖間時人徃徃採之傳謂之魚穴也火井縣西六十三里元四鄉秦臨卭縣地周置火井鎮隋大業十二年置縣仍帯鎮属臨卭郡皇朝開寳三年移於平樂鎮從本縣令蕭琢之所奏也 石樓按九州記云沉黎縣即武侯征羗之路也每十里作一石樓令鼔聲相應今夷人效之所居悉以石為樓地多長松而無雜木 靜邊井在縣西四五里出塩
  蒲江縣東南六十三里舊五鄉漢臨卭縣地後魏置廣定縣隋改為蒲江縣以南枕蒲水故也 車膺山 婆瓦山 孤徒山 小可慕山 已上皆邑界之山亦無古跡 金釡山 金鑿井 金釡等八井見嵗出課鹽六萬三千斤
  依政縣東西七十里舊十鄉秦蒲陽縣漢臨卭縣梁置蒲口鎮及卭州後魏於此置蒲陽郡依政縣隋改為臨卭𨛦治依政梁魏卭州在今縣西南二里後周移治於今所後移治於臨卭 意悚山 白术山 婆塞山白江山 牙江水 以上邑内山水亦無古跡也安仁縣東北三十八里今十二鄉秦臨卭縣唐武徳三年置安仁縣取仁者安仁之意貞觀十七年廢咸亨初復置 斜江水縣南五里自大邑縣鶴鳴山來斜流過縣又東流至蜀州新津縣
  臨溪縣東三十里舊六鄉今五鄉本漢臨卭縣地後魏恭帝二年分臨卭縣置臨溪縣 古石山華陽國志云古石山有石鑛大如蒜子火燒合之成流與鐡甚剛山有鐡祖祠彼鐡冶之家多祀之 九子山山九峯因名羅指山出竹箭 羅瓶水
  蜀州
  蜀州唐安郡今理晉源縣其地與益州同秦有蜀地立為蜀郡二漢因之至晉於此置晉原郡宋齊以晉原之地屬晉康郡後周廢而縣存焉属蜀郡隋亦然唐垂拱二年始以晉原等四縣立蜀州天寳元年改為唐安𨛦乾元元年復為蜀州
  元領縣四
  晉源 江原 新津 永康
  州境
  東西三百四十里 南北六十一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三千六百六十二里 東至西京三千九百九十五里 東至長安二千一百十五里 東至益州一百五里
  
  唐開元戸五萬六千五百七十七皇朝户主三萬六千二百五十四客一萬三百二十二
  風俗
  與益州同
  人物無
  土産
  白花羅 紫草 紅花 金 單絲羅 木蘭皮椒 茶
  按茶經云青城縣有散茶末茶尤好又茶譜云蜀州晉源洞口横源味江青城其横源雀舌鳥嘴麥顆葢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芽其葉相抱如片甲也蟬翼者其葉嫩薄如蟬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
  晉源縣元舊二十五鄉本漢江原縣地属蜀郡李雄立江𨛦晉改為晉原郡多融縣後周廢郡改為晉原縣以縣界晉原山為名 鶴鳴山在縣西北七十九里魏志云張陵客蜀學道此山造作道書以惑百姓李膺益州記云張陵登仙之傳傳云常有麒麟白鶴遊翔其上有銘記云張陵為蝮虵所吸門徒以為登仙矣 多融山博物志蜀中西南髙山有物似獮猴長七尺能人行徤走名曰猳□一名馬化或曰玃伺行道婦人有美者盗之能别女氣故取女無子者終不得還十年後形皆𩔖之人意亦迷惑不思歸有子者輒送其家産子皆如人不養者其母輙死長不異人皆羊馬性也 汶江井李膺益州記云江中有非井見土亂水經云汶江井李氷所造 卓王孫冡漢冨人即司馬相如之妻父也死塟於此史記有傳 馬元祠李膺益州記寜州有馬元河河邊牧馬産駿駒一日千里至此斃於岸南人為立祠豐平澤出青珠
  江源縣西二十七里依舊二十鄉本漢江源縣地後魏於此立犍為郡及𭶚道縣隋大業二年省唐武徳元年復置改為唐隆長夀二年為武隆先天元年改為唐安皇朝開寳四年改為江源 鄩江出麩金一名皂里水自永康軍青城縣百丈水南流入縣界自温江界流入猪母水 臨卭故城俗名公孫述城李膺益州記云葢李雄㨿蜀李夀從䍧牱引獠入蜀境自象山以北盡為獠居臨卭舊縣因茲置 公孫述女冡在縣東十三里髙三丈周廻二十歩故老傳云此冡銅作絞絡五里故亂𩀌發掘莫之䧟也
  新津縣東南七十三里舊二十鄉本漢犍為郡武陽縣地李膺益州記云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周地圖記云閔帝元年於此立新津縣舊屬益州垂拱二年属蜀州 天社山汶井江泉水江會武陽天柱山下華陽國志云譙縱作亂廣漢王瓊建義慮衆心不一乃伐樹為的云凡我同盟死生一力共成義節者此樹還生而或𩀌二樹遂枯死俄而樹生焉至今孫枝猶生 犍兒祠華陽國志云公孫述㨿蜀朱遵拒守犍為絆馬死戰時人壯之故為立祠號犍兒祠 繫龍橋在縣東七里㑹安鄉其橋見在李膺記云神仙傳瞿鵲子繫龍於此按川中圖經非此一處 寳眞觀在縣北二里有唐開元帝送趙仙甫尊師歸蜀詩碑石見存 瞿君祠在縣東六里圖經瞿君子鵲子後漢犍為人入峩眉山四十年得仙乘白龍還家而去鄉人為置祠焉今廢
  永康縣北六十里八鄉偽蜀廣政十二年割郭信等八鄉就横渠鎮置徵税院至十六年外為永康縣以便於民 西門樓山自青城縣而來經縣西三百里山髙峻如重樓之狀 黑水在縣西十一里流入青城縣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五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六
  宋 樂史 撰
  劔南西道五
  簡州
  簡州陽安郡今理陽安縣禹貢梁州之域漢犍為𨛦之牛鞞縣有陽明井今郡北十里陽明井是也後魏恭帝二年於此置資州周明帝武成二年移資州於漢資中城今州南一百三里資州資陽縣是也隋仁夀三年以此地土曠逺時多冦盗須以郡府理之乃分益州之陽安平泉二縣資州之資陽一縣於此置簡州取界内頼簡池為名故九州要記云簡州在赤水之地至大業初廢州併其地入蜀𨛦唐武徳三年分益州置簡州天寳元年改為陽安𨛦乾元元年復為簡州
  元領縣三
  陽安 平泉
  一縣割出
  金水建懷安軍
  州境
  東西一百八十二里 南北一百三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四百四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二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一百七十里 東至普州一百八十里 南至資州二百二十里 西至成都府七十里 北至梓州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資州一百五十五里 西南至陵州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成都府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梓州三百一十里 東北至普州二百四十里
  
  唐開元戸二萬三千六十皇朝户主一萬四千五十九客六千一十
  風俗
  有獽人言語與夏人不同嫁娶但鼔笛而已遭䘮乃立竿懸布置其門庭殯於别所至其體骸燥以木凾盛置於山穴中李膺記云此四郡獽也又有夷人與獽𩔖一同又有獠人與獽夷一同但名字有異而已人物
  段翳字元璋廣漢新都人治易明風角有來學者預知其姓名即以膏藥封筒中與一生至葭萌者土産
  綿 紬 茶
  陽安縣元二十一鄉本漢牛鞞縣地屬犍為郡後魏於此立郡改牛鞞為陽安以界内山名也 銅官山益州記云任城縣西南六十里有銅官山即漢文帝賜鄧通鑄錢之所連亘入縣界 絳水在州南色赤如絳故九州要記云簡州在赤水之北是也 棲賢觀觀音仙人李八百所隠之地今為觀 石乳城水在縣二十一里玉女靈山東北有泉西北兩岸各有懸崖腹名乳房一十七眼狀如人乳流下土人呼為玉華池每三月上巳日有乞子者漉得石即是男瓦即是女自古有騐 分棟山在縣西七十里李膺益州記云蜀人謂嶺為棟中江源從漢州雒縣瀰濛毗橋等三處流入金水縣合為一江東南入縣界東南入資州資陽縣界
  平泉縣南四十八里六鄉漢牛鞞縣地後魏置婆潤縣隋移縣治於頼黎地仍為平泉縣傍地湧泉故也 石城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山形如城北連分棟山南連聖徳山入龍州貴平縣界 鳳翅山在縣北一里山形如鳳翅 石岡溪在縣北三十八里平泉縣界分棟山在兩岸枕石帯岡以為名
  資州
  資州貴陽郡今理盤石縣禹貢梁州之域秦為蜀郡漢犍為郡之資中縣地歴後漢晉宋齊或為資陽縣戍而無州郡所理自西魏尅其地始於此置資州因資川水以名之理今簡州陽安縣界古資陽城是後周明帝武成二年自陽安徙州於漢資中古城置資中郡隋初郡廢其地併於簡州煬帝又置資陽郡唐武徳元年改為資州領縣九盤石内江安岳普慈安居隆唐資陽大牢威逺属榮州二年分安居隆唐普慈安岳四縣属普州貞觀四年置丹山縣天寳元年改為資州郡乾元二年正月分置昌州尋廢
  元領縣八 今四
  盤石 資陽 内江 龍水
  四縣廢
  銀山 月山 丹山 以上三縣併入盤石 清溪併入内江
  州境
  東西三百四十里 南北一百二十四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六百九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二百九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四百十一里 東至合六百五十六里 南至榮州一百六十九里 西至陵州二百三十五里 北至普州三百七十里東南至榮州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陵州二百六十里 西北至簡州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普州三百三十八里
  
  唐開元戸二萬九千六百皇朝管户主客户二萬八百二十九
  風俗
  與簡州同
  人物
  王褒資中人 董鈞字文伯五官郎中 王延世資中人治河有功為光禄大夫
  土産
  麩金 髙良姜 甘蔗
  盤石縣元八鄉本漢資中縣地後周保定五年於漢資中縣故城置盤石縣属資中𨛦兼移郡就此理皇朝初下西蜀併月山丹山銀山三縣入焉 中江水自漢州金堂峽穿過懷安軍經簡州至當縣入出界至瀘州江口合大江下江陵 石人山在縣南十五里隔中江髙八丈 鐡山在縣南五十里按地里志云其山出鐡在榮州威逺縣界 盤石山在縣西北 大濛溪在縣西二十里溪内有石龍三條若遇旱祈即雨 廢銀山縣在州東南三十八里皇朝乾徳五年勅并入盤石縣廢丹山縣在州西五十里本漢資中縣地義寜二年置属資陽郡皇朝乾徳五年勅并入盤石縣 鶴鳴山在縣南五百歩古老傳云張道齡乘白鶴飛鳴此山 蘭山在縣東十五里髙三里上有八面懸崖壁聳 丹神山在縣西北五里如值天旱祈告即雨
  資陽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二十鄉本漢資中縣属犍為郡後周帝武成二年於資中故城置資陽縣以資水為名隋開皇七年自此移州於盤石縣資陽仍属焉 萇𢎞祠𢎞無辜受戮死而血碧故後人立祠以祀之 環溪百丈池按郡國志云資陽縣有環溪百丈地即謂溪流如環池深百丈也 獨秀山在縣西南三里逈然獨秀 資溪水在縣西從簡州平泉縣界流入當縣合中江 王褒墓在縣北二十里前有石碣髙一丈字已磨滅有宅滌硯池水現在
  内江縣東南九十里元八鄉本漢資中縣地周武天和二年於中江水濱置漢安戍其年改為中江縣因其北江乃以中江為名隋改中江為内江開皇二年徙内江於漢安故城即今縣也皇朝併入清溪縣 資江按郡國志云内江縣有水深百丈寳郡川總㑹之所 石山城在縣西南五十里形如城 中江水經盤石縣自十石入流縣界 廢清溪縣在州東北一百三十里皇朝乾徳五年并入内江縣
  龍水縣西一百四十五里五鄉本漢資中縣地隋義寜三年置龍水縣在龍龜溪之左即資陽之西界縣西北有溪水屈曲盤擁其狀如龍因為名依龜山隴為城奴缽山在縣西二十里接陵州界又有奴吉山在縣東北五十里接陽安縣界 龍水溪從陵州仁夀縣流入過縣入中江至盤石縣界
  懷安軍
  懷安軍治金水縣本簡州金水縣皇朝乾徳六年二月於金水縣置懷安軍從西川轉運使曹翰奏請巴仍以漢州金堂縣置
  領縣二
  金水 金堂
  軍境
  東西一百六十里 南北一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五百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九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二百七十里 東至梓州一百七十里 西至益州一百七十里 南至簡州一百里 北至漢州一百里 東南至簡州三百四十里 西南至益州一百六十里
  
  舊戸在簡州籍皇朝户主一萬七百二十二客户二千八百三十七
  風俗
  與簡州同
  土産
  侯杏 石榴
  金水縣十三鄉本漢新都縣地西魏於此置金水郡以界内金堂水為名至隋開皇初廢𨛦為縣以𨽻簡州按𨛦國志云金水縣即漢處士段翳宅也皇朝乾徳五年於此建懷安軍縣属焉 金堂水華陽國志云新都縣有金堂山山有水合巴漢大江 中江在軍西北源從漢州彌牟雒水毗橋等三會水本軍金堂縣合為一江入簡州陽安縣界 金臺山在縣西十五里華陽國志云新都縣金臺山水通於巴漢以水出金沙因以名山雲頂山舊名石城山其狀如城在縣西十五里上平
  十畝有神泉方丈澄清如照雲霞容與唐天寳六年改為雲頂山
  金堂縣西北五十里十五鄉本犍為郡牛鞞縣地唐咸亨二年分雒縣新都簡州金水置以地連金堂山因為縣名即漢處士段翳宅也晉天福初改為漢城縣後復舊 洛水在縣北二十三里李膺記云洛水出洛通東合縣注牛鞞縣 栖賢山在縣東北十三里隂引道益州古老傳云李八百昔遊此山遂有栖賢之號山側有一洞莫知所去又有石庵一所内有丹竈在焉 金舡按蜀記云金泉縣古有金船沉之東岸鋭底民於水中徃徃見之 昌利山有一石室三門中可容九十人今人呼為三龍門是也 銅盤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北接雒縣南連新都山形如盤洛水彌牟毗江山水經此山下合中江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七
  宋 樂史 撰
  劔南西道六
  雅州領投降吐蕃部落七覊縻吐蕃四十六州
  雅州盧山𨛦今理嚴通縣禹貢梁州之域漢武帝置十三州在益州部今州即秦嚴道縣也李膺記曰晉永嘉分崩李雄竊㨿此地蕪廢將二十紀夷人侵軼獠又間之公私路絶無可推訪後魏廢帝二年始更招移民漸墾植因僑立䝉山郡於此領始陽䝉山二縣属卭州自後人戸稍繁田賦有叙隋開皇十三年廢郡乃立雅州煬帝初州廢以其地併入臨卭郡唐武徳元年復為雅州領嚴道名山盧山依政臨卭蒲江臨溪濛陽漢源火井長松靈闗陽啟嘉良大利陽山十六縣其年割依政臨溪蒲江臨卭火井五縣置卭州漢源陽山二縣置登州二年置榮經縣六年省嘉良陽啟大利靈闗濛陽長松六縣九年廢登州還以陽山漢源來属貞觀二年又以陽山漢源屬嶲州八年又置百夫縣永㣲五年以嶲州漢源來属儀鳳四年置飛越文堤二縣大定元年又割漢源飛越二縣置黎州神龍三年廢黎州又置都督府天寳元年改為盧山郡乾元元年復為雅州都督覊縻十九州按𨛦國志漢源縣有𩀌崖即蜀守李氷所鑿離即古為雅字也州以此為名
  元領縣五
  嚴道 盧山 名山 百丈 榮經
  州境
  東西一百八十里 南北二百三十九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六百二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二百里 東北至長安三千三百四十里 東至卭州二百里 南至郡管嚴道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覊縻羅巖州界三百八十里 北至卭州二百七十九里 東南至眉州三百四十九里 西南至黎州二百四十里 正北至吐蕃野城縣界五百七十六里 正東微南至嘉州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吐蕃偏松城九日程約五百里
  
  唐開元戸一萬八百九十皇朝户主八萬七百三十五客三千八百二十六
  風俗
  同卭州卭雅之夷獠婦人娠七月而産産畢置兒向水中浮者取養沉者棄之千百無一沉者長則㧞去上齒如狗牙各以為華飾今有四牙長於諸牙而唇髙者别是一種能食人無長齒者不能食俗信妖巫擊銅鼓以祈禱至今盧山縣新安鄉五百餘戸即其遺人也
  人物
  衛繼字子萊蜀為左尚書
  土産
  麩金 石菖蒲 升麻 黄連 蠲紙 客雁木茶 茶譜云雅州百丈名山二者尤佳
  嚴道縣元六鄉秦始皇二十五年滅楚徙嚴王之族以實此地故曰嚴道漢為縣属蜀郡至文帝又徙淮南王之族於此 九折坂即嚴道山王陽迴車之所與鄧通所賜銅山相連即卭崍山之西臂也山有獸名豹似熊而斑能食銅鐡自九折之嶺望蜀中衆山累累如平地常多風雨雲霧少有晴明首夏猶氷初秋即雪本自卭莋而來故名卭崍 周公山在縣東南畔山勢屹然有龍穴常多隂雲耆老傳云昔諸葛亮在南於此薨周公遂立廟州縣以靈騐聞偽蜀乾徳六年顯聖王之廟嚴道山在縣南五里本名鹿角山唐天寳六年勅改為嚴道山 和川路在縣西界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從大渡河西郭至吐蕃松城四日程羗蠻混雜連山接野鳥路沿空不知里數
  盧山縣西北七十里舊六鄉今四鄉亦嚴道縣地晉書地理姜維於此置城隋仁夀元年重開此地遂於姜維古城置盧山縣属雅州以界内盧奴山為邑之名 靈闗鎮在縣北八十二里四面險峻控𢃄蕃蠻一夫守之可以禦百蜀都賦云廓靈闗而為門注云闗為西南漢嘉𨛦界也 始陽山在縣東七里本名䝉山唐天寳六年勅改為始陽山髙八里來道控川歴嚴道縣横亘入卭州火井縣界 盧奴山在縣東五里與始陽山相接靈闗山在縣北二十里峯嶺嵯峨山聳十里傍夾大
  路下有山峽口濶三丈長二百歩俗呼為重闗通蠻貊之鄉入白狼夷之界 浮圖水在縣五里從生羗界來水中有孤崖狀如浮圖出貢金 大水渡從生羗界來流入浮圖水 靈闗路在縣界去蕃界八日程從界去吐蕃野城三日程其險也以繩為橋其外不知里數厓缽山在縣西三百里其山上聳雲漢莫測其髙名山縣東四十五里元六鄉秦嚴道縣地魏置䝉山縣於此隋開皇十三年改䝉山為名山以縣界内有名山為稱唐貞觀初改為漢源縣取漢江以為名今復為名山縣 離崖秦蜀守李氷所鑿以道江是此崖音雅羅繩山在縣西五里徙䝉山西入盧山縣又北接卭州火井縣 䝉山縣西七十里北連羅繩山接連嚴道縣尚書云蔡䝉旅平即此山也九州記云䝉山者沐也言雨露常䝉因以為名山頂受全陽氣其茶芳香按茶譜云山有五嶺有茶園中嶺曰上清峯所謂䝉嶺茶也為天下之稱 大□山在縣東四十里南接河羅戍北入卭州髙七十里上聳天際靈怪錯雜之所 名山鷄棟山在縣西南十七里地理志云蜀有鷄鳴山俗傳云金鷄鳴而天下太平則古之名山因為名山戍又云唐垂拱年中廢戍為縣 平羗水上源曰卭來水又名平鄉西北自嚴道縣流入至眉州洪雅縣界又名青衣水百丈縣東北八十里舊七鄉今四鄉本嚴道縣地李膺記臨卭縣南百二十里至百丈即其地圖經云有一穴口方圓一百尺深百丈即漢王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此興嘆因之棄官唐武徳元年置百丈鎮貞觀八年改鎮為縣 泉池山在縣東四十里四面懸絶山有泉池因為名
  榮經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元二鄉本嚴道縣地東西連接大山並無州縣巖蠻阻絶不辨疆界唐武徳二年置榮經縣因界内有榮經水口戍為名 榮經水在縣東一里出嚴道縣青山下入縣界 邛崍闗在縣西南七十里隋大業十年置約山㨿險當雲南大路以扼蕃夷之要害唐亦因之不改 自由山在縣東十里髙三十里傍亘黎州下接嚴道界入長墳嶺鷄心山南北相連二百餘里 和川水在縣九十里從羅䋲嚴古蠻州東流來 邛來山山海經崍山江水出焉多雨少晴華陽國志卭來山本名卭莋
  舊管投降吐蕃部落七
  吐蕃龍官楊矣逢費東君部落六十人在蠻宿州安置 吐蕃業城首領籠官劉矣本等部落在本部安置 吐蕃會野首領籠官髙萬唐等部落在本部安置 吐蕃逋租城首領籠官馬東煎等部落在夏陽路安置 吐蕃國師馬定徳并籠官馬徳唐等部落在欠馬州安置 吐蕃嘉靖州降戸首領籠官劉定等部落在夏陽路安置 吐蕃嵬龍城首領鑠羅莽等部落在和州路安置
  已上吐蕃七部落其主帥等皆當時之雄者貞元年中投降
  管和川夏陽等覊縻州四十六
  一和州三十七州
  羅巖州去當道四百八十里 當馬州去羅巖州二百里去州四百七十八里 三井州去羅巖州五里至州四百七十五里 東鋒州去羅巖州二里至州四百七十八里 名配州去羅巖州二里至州四百七十八里 甘恭州去羅巖州二里至州四百七十八里 斜恭州去羅巖州五里至州四百七十五里畫重州去羅巖州二里至州四百七十八里 羅
  林州去羅巖州三里至州四百七十八里 龍羊州去羅巖州一里至州四百七十九里 林波州去羅巖州六十里至州四百四十里 林燒州去羅巖州四十里至州四百四十里 龍蓬州去羅巖州四十里至州四百四十里 索古州去羅巖州五十里至州四百三十里 敢州去羅巖州四十里至州四百四十里 驚州去羅巖州五十里至州四百三十里禍眉州去羅巖州七十里至州四百一十里 木
  燭州去羅巖州四十里至州四百四十里 百坡州去羅巖州四十里至州四百四十里 當品州去百坡州五里至州三百七十五里 巖城州去百坡州二十里至州二百六十里 中川州去百坡州五里至州三百七十五里 鉗矣州去百坡州二十五里至州三百五十五里 昌磊州去百坡州二十里至州三百六十里 鉗并州去百坡州二十五里至州三百七十七里 百頻州去百坡州三里至州三百七十七里 㑹野州去百坡州六十里至州六百三十里 當仁州去會野州三里至州六百二十五里推梅州去會野州一十里至州六百二十里 作
  重州去會野州二十里至州六百一十里 禍林州去會野州一十里至州六百二十里 諾祚州去會野州四十里至州五百九十里 金林州去會野州四十里至州六百一十里 二恭州去㑹野州五十里至州五百八十里 布嵐州去㑹野州六十里至州五百七十里 欠馬州去會野州五里至州六百二十五里 羅逢州去欠馬州一十里至州六百二十里
  已上併管羅巖會野等路
  一夏陽路九州
  論川州去當道五百八十里 譲川州去論川州五里至州五百七十里 逺南州去讓川州二十五里至州五百六十里 卑盧州去䕫龍州二十里至州五百六十里 耀川州去金川州十五里至州五百六十里 金川州去耀川州十五里至州五百六十里 東嘉梁州去金川州二十里至州五百六十里西嘉梁州去東嘉梁州十五里至州五百六十五
  
  已上並管夏陽路
  黎州
  黎州漢源𨛦今理漢源縣漢為沉黎郡之地宋齊以來並於此為沉黎郡後周破羗盡得此土因立黎州隋初改為登州煬帝初廢州併其地入臨卭郡大定元年割漢源飛越二縣及嶲州之陽山置黎州取蜀南沈黎地為州名神龍三年開元三年又置天寳元年改為洪源郡乾元元年復為黎州領覊縻五十五州
  元領縣三 今二
  漢源 通望
  一縣廢 飛越併入漢源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五千里 東南至西京四千五百里東北至長安三千五百八十里 東南至嶲州六百五十里 東南至戍州無路以山逺近測之可七百五十五里 西至廓清縣一百八十里其城西臨大渡河河西則生羗蠻界 北至盧山郡二百四十里東南至粟蠻部落二百里 郡之四向州三五里
  皆是髙山萬重
  戸
  開元無户籍長慶户六千八百五十皇朝户主三百三十二客户一百八十六
  風俗
  蕃部蠻夷混雜之地元無市肆每漢人與蕃人博易不使見錢漢用紬絹茶布蕃部用紅椒鹽馬之𩔖人物無
  土産
  胡椒
  漢源縣南三十里舊三鄉今一鄉漢沉黎縣地宋立郡於此隋仁夀四年置漢源縣以大川之源為名長安四年巡察使殷祚奏置黎州後刺史宋乾微奏廢入雅州開元三年又黎州來属 諸葛武侯祠在州北城外三里 漢水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從和姑鎮山谷中經界通望縣入大渡河不通舟船每至春冬有瘴氣生中人為瘧疾 廢飛越縣本沉黎之地唐儀鳳四年分漢源於飛越水置縣屬雅州天定元年屬黎州今廢入漢源 夜义穴博物志云蜀南沈黎高山中有物似猴長七尺能人行名曰玃路見婦人輙盜之入穴俗呼為夜义穴西蕃部落輙畏之通望縣東南九十里舊二鄉今一鄉本漢旄牛縣地在大渡河北河水西今有古旄牛城在俗呼為牛頭城語訛也即古沉黎之鎮隋為大渡戍大業二年改為陽山縣因山為名元𨽻嶲州則天定元年属黎州神龍二年又歸嶲州開元元年却還黎州天寳元年改為通望縣大渡河在縣南十五里自吐蕃界經雅州諸部落至
  當州東流入縣界 朝陽山在縣南與衆山接連至大渡河絶 通望山自大渡河南與衆山入嶲山 廢通望軍在大渡河南三十里唐至徳元年置今廢 廢銅山城在縣東二百里唐貞元元年西州節度使韋皋築 廢定蕃城在縣東二百十里唐貞元五年韋皋築 廢要衝城在縣東十三里貞元元年韋皋築城下有龍泉水廢璃琉城在大渡河南太和五年節度使李徳𥙿築已上諸城皆禦西蕃之所致也
  舊綂制五十四州皆徼外生獠無州縣覊縻而已
  羅巖州 索古州 秦上州 輙榮州 劇川州合欽州 下蓬州 栢坡州 傳盧州 明川州肥䏢州 蓬矢州 大度州 米川州 木屬州河東州 諾莋州 甫嵐州 昌明州 徳化州象川州 藂夏州 和良州 和都州 附樹州東川州 上貴州 滑川州 北川州 古川州甫萼州 北地州 蒼榮州 野川州 卬陳州貴林州 䕶川州 牒琮州 浪彌州 郞廓州上欽州 時蓬州 儼馬州 橛查州 卬川州䕶卬州 脚川州 開望州 上蓬州 比蓬州剥重州 久䕶州 瑤劔州 明昌州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八
  宋 樂史 撰
  劒南西道七
  茂州
  茂州通化郡今理汶山縣禹貢梁州之域禹貢曰岷山導江發跡於此本冉䮾之國漢以為郡史記曰南越破後冉䮾等皆震恐請臣漢武帝元鼎六年以冉䮾為汶山郡華陽國志宣帝地節元年武都白馬羗反使駱武平定之因慰勞汶山吏及百姓謂武自訟一嵗再度更賦至重邊人貧苦無以供給求省部郡建以來四十五年矣武以狀上遂省汶山郡復置都尉今州即漢蜀州汶江縣後漢至齊皆因之梁普通三年置繩州取桃闗之路以繩為橋因作州稱後周武帝改為汶州取汶水為名并置汶山郡隋開皇五年改汶州為蜀州六年又改為會州取西夷交會為名煬帝初州廢改置汶山郡唐武徳元年改為㑹州領汶山北汶川左封通化翼斜交州翼水九縣其年割翼斜左封翼水三縣置翼州以交州屬松州三年置總管府管㑹翼二州四年改為南㑹州七年改為都督府督南㑹翼向維塗冉穹炎徹莋十州貞觀八年改為茂州以郡界茂濕山為名仍置石泉縣天寶元年改為通化𨛦乾元元年復為茂州按後漢書冉隴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其王侯頗知書而法置嚴重今領三縣自古至並無兩税
  元領縣四 今三
  汶山 汶川 石泉
  一縣舊廢
  通化
  州境
  東西二百里 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四百二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里南取蜀路至西京三千五百五十三里 東北取
  臨翼交州兩郡至長安二千一百四十里 東至錦州四百里 南至彭州三百里 西至維州二百二十里 北至翼州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漢州綿竹縣當管汶川汶山二縣界馬 山二十八里 東南至成都府四百七十里 西南至縻塗州三百七十一里 西北至吐蕃栖鷄城下 東北至龍州四百九十里
  
  唐開元户二千五百皇朝户主二百七十三客户五十三部落户八百二十九
  風俗
  此一州本羌戎之人好弓馬以勇悍相尚詩禮之訓闕如也貧下者冬則避寒入蜀傭賃自食故蜀人謂之作氐人物無
  土産
  麝香 麝臍 五味子 馬牙硝 乾酪密 升麻馬
  九州要記云汶山郡有鹿又有五角牛又旄牛無角一曰童牛肉重千斤
  汶山縣舊五鄉今三鄉本漢汶江縣属蜀郡故城今在縣北二里舊冉䮾地晉置廣陽縣属汶山郡在西北五百五十里晉末廢今不詳其處所又立廣陽縣於石鏡山南六十里至廣陽即今縣也後周為汶州置汶山縣岷山王羲之與謝安書曰周益州書述蜀中山川如
  岷山夏舍霜雪校之所聞崑崙之仲也華陽國志岷山一曰沃焦山安鄉山直上六里汶嶺之最高者遇大雪開泮望見成都岷山一名鴻濛即隴山之南首故稱隴蜀也 龍泉山在縣南四十八里山下有秋水號曰青池一曰龍池時或水旱民禱必應若放牝馬於其側多生駿駒 鶯門山在縣北二十里山多鶯栖故名 襄陽山州郡志云汶山郡有襄陽山 巨人山在縣南三十里山頭有石如人立面南𤣥宗幸蜀時石人背立勅令鞭之一百下有九池俗傳是九龍池 五味山在縣東十八里山出五味子因而名之
  汶川縣南北里並是閣道舊四鄉今三鄉本漢綿虒縣地晉置汶川州於此周武保定四年移汶川州於廣陽縣州廢置汶川縣以汶川水為縣名 玉壘山在縣北三里又有玉壘坂其下汶水所經焉蜀謂之玉輪江細村在縣一百四十里郡國志云細村禹生於石細按十道録云細是秦州地名未詳孰是 石室冉䮾夷人所造者十餘丈山巖之間徃徃有之 故桃闗闗在縣南入蠻界公和之路俱從於此有繩橋方渡 七盤山在縣北三十里有七盤路
  石泉縣東一百二十里並是濶道今二鄉本漢之汶江縣地唐貞觀八年置石泉縣 廢通化縣在州西南一百六十里本漢汶江縣地属蜀𨛦後周寳定四年置石門鎭隋開皇六年以近白狗生羗於金川鎮置金川縣十八年改為通化縣 蜀山史記黄帝子昌意娶蜀山氏女葢此山也
  茂州都督府覊縻十州維翼二州後進為正州相次為正者七今附於此其六州並廢惟維州現在翼州
  翼州臨翼郡今理衛山縣秦之土地與益州同二漢猶為蜀郡至齊梁以上土地同属茂州後以其地屬清江郡又以其地併歸茂州唐武徳元年分置翼州取郡南翼水為名六年自左封移州治於翼斜咸亨三年置都督府移就悉州城内上元二年罷都督移還舊治天寳元年改為臨翼𨛦乾元元年復為翼州
  元領縣四
  衛山 翼水 鷄川 昭徳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三百六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九百四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八十里 東至茂州石泉縣八十六里 南至茂州一百二十里 西至悉州一百九十里 北至松州一百八十里 東至茂州二百里 西南至悉州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茂州利溪山八十里 東北至松州交州縣八十里
  
  開元户一千
  風俗
  與茂州同
  人物無
  土産
  當歸 羗活
  衛山縣本漢蠶陵縣地属蜀郡故城在縣西有蠶陵山隋改為翼斜縣治七頃城唐貞觀十七年移理七里溪天寳元年改為衛山縣
  翼水縣南六十里二鄉本漢蠶陵縣地属蜀郡隋初置翼水縣取縣西南翼河為名
  峩和縣北六十里二鄉此邑見貞元十道録云又按通典有鷄川昭徳二縣唐書云開生獠新置即不述年月
  維州
  維州維州𨛦今理薛城縣唐武德七年白狗羌降附乃於姜維故城置維州領金川定亷二縣貞觀元年羗叛州縣俱罷二年生羗首領董屈占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属茂州為覊縻州麟徳二年進為正州尋羗叛復除為覊縻州垂拱三年又為正州天寳元年改為維州郡乾元元年復為維州上元之後河西隴右州縣皆䧟吐蕃贊普更欲圖蜀州累急攻維州不下乃以婦人嫁維州門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蕃兵攻城二子内應城遂䧟吐蕃得之號為憂城累入兵冦擾西川韋皋在蜀二十年收復不遂至大中朱神悰鎮蜀維州首領方附復𨽻西川
  元領縣三 今二
  寳寜舊名薛城 通化舊名小封
  一縣割出
  定亷割屬保州
  州境
  東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二百六十里
  新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九百八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五百六十三里 東至茂州汶川縣界一百三十里西至奉川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黎州蕃界四百
  里 北至茂州界二百里 東南至雅州界六百里西南至黎蕃界六百里 東北至黎州石鼓縣二里西北至茂州隴界二百四十里
  舊四至八到
  東北取成都府路至長安二千七百十四里 東至覊縻塗州二百三十里 南至當州界二百六十里南至悉州界二百三十二里 北至翼州界九十三里 東南至吐蕃界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白狗嶺六十三里 西北至羅厥橋一百三十三里 東至茂州二百二十里
  
  開元户八萬一千一百七十九皇朝管漢税户五十四蕃户税户九百蕃客户五千六百九十四風俗
  衣褐羊皮輅婦人多帯金花串以瑟瑟而穿懸珠為飾土産
  魚虎有舌口如棘能食魚
  保寜縣元三鄉漢以前本徼外羗冉䮾之别種蜀地志劉禪時蜀將姜維馬忠督將軍張嶷北討汶山叛羗即此地今州城即姜維故壘也隋開皇四年討叛羗於其地置薛城戍大業十三年没於羗唐武徳七年白狗羗莤鄧賢佐内附乃於姜維壘置維州領金川定亷二縣貞觀元年賢佐叛罷郡縣三年小左封生羗莤董屈占等舉族表請置吏因復置維州及二縣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歩偽蜀永平二年改為保寜縣 姜維山姜維昔日屯軍於此山 定亷山在縣東十里定亷水鹽溪皆出其陽 鹽溪村貞觀中置塩溪縣尋廢此村有塩溪民得採漉
  通化縣西三十里舊三鄉今一鄉本唐咸亨二年刺史董弁招慰生羗置小封縣在西蕃通鶴軍垂拱二年城為北蕃所没今置在威戎軍西去州一百三十里見管夷人四十户
  塗州唐武徳元年臨塗羗歸附置塗州領臨塗端源漢覽三縣貞觀二年州縣俱省二年又分茂州之端源茂置塗州在長安西南二千六百八十九里
  元領縣三
  端源 臨塗 悉隣 三縣與州同置
  領戸三千三百三十四 口四千二百六十二
  炎州唐貞觀五年生羗歸附置西封州八年改為炎州長安西南三千三百七十六里
  元領縣三
  大封 慕仙 義川
  領户五千七百
  徹州唐貞觀五年西羗首領董州貞歸化置長安西南三千四十八里
  領縣三
  文徹 俄耳 文進
  領户三千三百
  向州唐貞觀五年生羗歸化置長安西南三千三百八十九里
  領縣二
  具左 向二
  領户一千六百二口三千八百九十八
  冉州本徼外歛才羗地唐貞觀六年置西冉州九年去西字長安西南二千七百三十九里
  領縣四
  冉山 磨山 玉溪 金水
  領户一千三百七十
  穹州唐貞觀五年生羗歸附置西博州八年改為穹州長安西南三千二百六十九里
  領縣五
  小川 𦙍當 璧川 當博 恭耳
  領户三千四百三十六
  作州唐貞觀七年白狗羗降附置西恭州八年改為笮州長安西南二千九百四十五里
  領縣三
  遂都 勸亭 北思
  戸口無
  右九州皆屬茂州都督永徽後又析為三十一州今不録其餘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九
  宋 樂史 撰
  劔南西道八
  戎州
  戎州南溪郡今治南溪縣禹貢梁州之域春秋為僰侯國秦惠王破滇池此地始通五尺道漢武開置故使唐䝉治道如此而破䍧牱夜郎立犍為郡十三州郡志有犍為山也因置僰道縣以属焉歴後漢晉宋齊皆因之梁大同十年於此置六同郡以六合所同為郡之名尋又置戎州以鎮撫戎夷也隋初郡廢而州存煬帝初廢州以其地為犍為郡唐武德元年復改為戎州領僰道犍為南溪開邉郁鄔五縣貞觀四年以開邉屬南通州于州置都督府戎即昆曲恊黎盤㑹鈞分分户厈褒宗靡姚徽十七州八年置撫來縣仍改南通州為賢州又廢賢州以開邉來属天寳元年改為南溪郡依舊都督覊縻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縣並荒便無户口乾元元年復為戎州貞元中㑹治於僰道縣至長慶中復理于此州
  元領縣五 今三
  僰道 南溪 宜賓
  二縣廢
  開邉 歸順 已上二縣併入僰道縣
  州境
  東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四千三百五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九百五十里 東北取嘉眉二州水路至長安二千七百里 東至瀘州富順監界三百八十七里 西至僰道縣開邉團界連覊縻武昌州二千五百七里南至南溪縣覊縻馬湖江蠻界武昌州三千三百
  十七里 北至榮州三百十里 東南至瀘州綿水縣界一百五十四里 西南至馬湖江蠻界一千里東北至瀘州水路三百十里陸路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嘉州五百六十八里至玉津縣三百二十四里 西南取曲恊州并南寧州安寧監井路至南詔所居 羊咀 咩城二千三百里
  
  唐開元户四千五百皇朝管户夷漢主客都五千二百六十三
  風俗
  其土有四族黎蒯虞牟夷夏雜居風俗各異其蠻獠之𩔖不識文字不知禮教言語不通嗜慾不同椎髻跣足鑿齒穿耳衣緋布羊皮莎草以神鬼為徴騐以殺傷為戲笑少壯為上衰老為下男女無别山岡是居
  人物
  任永僰道人長於厯數公孫述徴之托盲 隗相字叔通養母至孝母好食江中流水有横石生江中成橋漢徴為郎 吳順字叔和至孝赤烏巢其門後為永昌太守
  土産
  茘枝煎 半夏 升麻 狨皮暖座
  按郡國志云僰道有獸名獑猢似猿而四足短一騰一百五十步如迅鳥之飛取此皮為狐白之用盈百方成又段氏蜀記云戎人進猓𤡮褥皂碧褐三色相間元出馬湖江石門兩路蠻界内
  僰道縣元六鄉本漢武伐䍧牱始道路於此亦舊夷國故為僰道漢置縣有夷狄曰道梁武因加縣字而立郡于此隋移郡於南溪唐開元長慶猶治于彼貞元中復治于此㑹昌二年遭馬湖江水漂蕩隋移州在此岸今治所 黒水從胡監生獠界出東海流入蜀江唐天寳六年改為皂水按地輿志華陽黒水惟梁州注云黒水出今南寧州南廣縣汾關山北至僰道縣入江也 黄魚山山水瑩静岩中惟生女貞樹也 亡起山岑起亡于此故曰亡起山 龍溪源出南溪縣 伏犀灘益州記云伏犀灘東南六十里有黄牛像其崖峻嶮逺望斑斕頗像黄牛又水經云昔有黄牛從棘溪而出上此崖乃化為石是名伏犀灘 茘枝灘益州志云茘枝灘東南二十里山嶺上有一冡惟生女貞樹樹上常有白猿栖息郡國志云僰道有玉女冡是也 茘枝園郡國志云僰住施夷中最賢者古所謂僰僮之富多以茘枝為業園植萬株樹收一百五十斛 蘭山在邑界 張儀同祠古老相傳張儀同祠犍為郡故城在青衣江七里貞婦石在縣七里舊州岸古老舊傳昔有貞婦夫殁無子事姑甚孝姑抑而嫁竟不從之終姑之世後身没其居之室有一大石湧出後人愛其貞𢮥號其石為貞婦石
  宜賓縣西北一百六十里元六鄉本漢南安縣地屬犍為郡蜀諸葛亮南征于此置郁鄔戍後改為郁鄢縣唐開元十七年為義賓縣後移于狼川即今治也皇朝開寳九年改為宜賓縣 可無山在邑界
  南溪縣東一百二十里元六鄉漢犍為郡之南廣縣後廢為南武戍隋仁壽二年改為龍源戍避諱後改為南溪縣在僰溪之南因為縣名 魚津按郡國志云南溪縣西三十里有津津南有鴛鴦圻是也 鴛鴦山益部耆舊傳曰僰道有張真者娶黄氏女名帛真因乗船過江船覆没帛求夫屍不得于溺所仰天長嘆遂自沉焉積十四日帛乃扶夫尸出於灘下因名鴛鴦岸 孝子石蜀中故老云隗叔通僰人性至孝母食必須江水通每汲江中石為之出今江口有石號孝子石 青衣水在縣南一里四步從僰道城東流至縣界多稜口至瀘州綿水縣地名龍騰溪里水地輿志華陽黒水惟梁州注云黒水今出南寧州南廣縣汾關山北至僰道縣入江 馬湖江從州西南流出東郭與蜀江合下達于荆南源出雲南而來諸葛亮云五月渡瀘即此水之上流也蜀號瀘水 乞子石在州南五里兩石夾青衣江樹對立如夫婦之相向故老相傳東石從西乞子將歸故風俗記云人無子祈禱有應 廢開邉縣在州西南六十五里亦僰道地隋開皇六年於此置以開拓邉疆為名在馬湖朱提兩江口置 大黎山 小黎山管開邉縣界四時霖霪不絶俗人呼為大漏天小漏天其諸山自嘉州以來每峯相接高低隱伏奔走三峡其石狀妙而難名 乳洞山亦名乳洞峯有泉如乳在開邉縣或有隱者飲此得仙 波凌池在州西開邉縣去州一千餘里其地長五十里濶七里深十餘丈古老相傳號曰波凌池風雷一動波浪凌山謂此也一名天池一名滇池 廢歸順縣在州西北三十里亦僰道地唐貞觀中郡獠歸服因於此立鎮以撫之以歸順為名聖厯三年分郁鄢縣就廢鎮置縣以處生遼皇朝并入僰道縣越溪去縣四十里流至榮州旭川縣界 可雲山
  夷都山俱在縣界
  元管蠻夷州縣今並廢存而有去不去者要知古跡而已
  恊州隋犍為郡之地古夜郎侯國唐武德元年開南中置長安西南四千里北接戎州
  領縣三 與州同置
  東安 西安 湖津
  領户三百二十九
  西州唐武德元年開南中置恭州八年改為曲州長安西南四千三百三十里北接恊州
  領縣二
  朱領武德元年置安上縣七年改為朱提 唐興按國志朱提西猶有鳩鵲已南無也朱提縣千秋池螳螂山 毒草城夏飛鳥過之不得山多猿鳥啾啾聒耳
  郎州唐武德元年開南中置南寧州乃立味同樂升麻同起新豐隴隄泉麻梁水降九縣四年置総管府管南寧恭恊昆尹㑹姚西濮西宋九州五年罷總管其年冬復置寄治益州七年改為都督督西寧豫西利南雲磨南籠七州并前九州合十六州仍割南寧州之降縣屬西寧州八年自益州移都督於今治貞觀六年罷都督置刺史八年改南寧為郎州在長安西南五千六百七十里北接曲州
  領縣七 並與州仝置
  味縣隋廢仝樂縣武德元年復置改名味 同樂升麻 仝起 新豐 隴隄 泉麻
  昆州漢益州郡地唐武德初招慰置長安西南五千三百七十里北接嶲州
  領縣四 與州同置
  益寧 晉寧 有滇池周三百里 安寧 秦藏領户一千六百二十七
  盤州唐武德七年開置西平州貞觀八年改為盤州長安西南五千三十里北接郎州南接交州
  領縣三 與州同置
  附唐 平夷 盤水 即舊興古郡
  領户一千九百六十
  黎州武德七年析南寧州置西寧州貞觀八年改為黎州無至長安里數北接昆州
  領縣二 二縣本属南寧
  梁水 降
  領户一千
  厈州武德七年開置南雲州貞觀三年改為厈州長安西南五千一百六十五里
  領縣二 與州仝置
  勃弄 厈州 縣界有永昌故城
  領户四千八十
  鬀州武德四年置又濮州貞觀十一年改為鬀州長安西南四千八百五十里南接姚州
  領縣四 與州同置
  濮水 青蛉舊縣属越嶲 岐星 銅山
  領户一千三百九十
  尹州武德四年置無長安里數接鬀州
  領縣五 與州同置
  馬邑 天池 監泉 甘泉 湧泉
  領户一千七百
  曽州唐武德四年置在長安西南五千一百四十五里西接厈州界
  領縣五 與州同置
  曽 三部 神泉 龍亭 長知
  領户一千
  靡州唐武德七年置西豫州貞觀三年改為靡州長安西南四千九百四十五里南接姚州
  領縣二 與州同置
  磨豫 七部
  領户一千二百
  裒州唐武德四年置長安西南四千九百七十里南接姚州
  領縣二
  楊陂 强樂
  領户一千四百七
  宗州唐武德四年置西宗州貞觀十一年去西字長安西南五千十里北接姚州
  領縣三
  宗居 石塔 河
  領户一千九百三十
  㣲州唐武德四年置利州貞觀十一年改為㣲州長安西南四千九百七十里東北接縻州
  領縣二 與州仝置
  梁利 十部
  領户一千一百五十
  姚州唐武德四年置長安四千九百里其州置在姚府舊城北百餘步漢益州郡之雲南縣古滇王國楚威王使大將莊蹻沂沅水出苴蘭以伐夜郎属秦擊奪楚黔中地蹻無路能還蹻遂自王之秦蜀通五尺道置吏漢武開西南𡰥置益州郡雲南即属邑也後置永昌郡雲南哀牢博南皆屬邑也蜀劉氏分永昌為寧為雲南郡而治於弄棟川晉改為晉寧郡又置寧州武德四年安撫大使李英以此州内人多姚姓故置姚州管州三十二麟德元年移姚州治於弄棟川自是朝貢不絶天寳末楊國忠用事蜀帥撫慰不謹蠻王閔羅鳯不恭國忠令鮮于仲通興師一萬渡瀘討之大為羅鳯所敗自是臣附吐藩侵冦西川貞元中韋皋鎮蜀蠻帥異皋尋歸國遂以皋為雲南安撫大使命使册拜謂之南詔太和中杜元頴鎮蜀蠻王鹺顛侵蜀自是或臣或否咸通結搆南海蠻深冦蜀部西南𡰥之中南詔蠻最大
  領縣三
  姚城 瀘南 長明
  四至
  東至東京四千四百七十里 東至西京四千八百九十里 東北至長安四千三十里 東至安寧監井二百五里 西南至詔所居羊咀羊城三百里自羊苴羊城西至永昌故城東南至安南府水路約有二千里
  風俗
  民能鼻飲水
  土産
  有種木皮以為布 龍布似荔枝 越氊 蜀記云雲南越□毭𦋺也
  姚城縣二鄉本漢弄棟縣地因川為名唐因立州改為姚城縣置在姚府舊城百餘步 雲南山山有祠處石室稱黄石公祀之必用紙一百張筆一雙墨一丸室内有啟必知吉凶但不見其形 禺同山山有金馬碧鷄之祠 弔鳥山九州要記云弔鳥山在葉檢則雲南郡廢邑也山上有鳥千百羣飛鳴呼啁啾嵗凡六大集俗云鳯凰死於此地故衆鳥來弔 禹穴九州記云蜻蛉縣有禹穴蜻蛉即雲南郡廢邑有禹穴穴内有金馬碧鷄其光倏忽人皆見之漢王褒入蜀祀之 黄津江在郡南側有大虵名曰青葱好食人又有大蛇在樹上伺鹿過繞之鹿死乃吞之吞了蛇亦繞樹其角骨亦鑚皮而出蛇亦殆死瘡差即更欲吞之 迷水在郡南三百里一曰滇池上源深濶下流淺狭有似倒流故曰滇池有神馬與今馬交生異駒郡國志云滇池周迴五百里中出駿馬蜻蛉水郡國志云上有石猪峯峯有石猪母子數千
  頭云夷人昔日牧猪於此因化為石今人於此不改放牧
  瀘南縣北五里元二鄉垂拱元年置長城縣於此天寳初改為瀘南縣以在瀘水之南為名
  長名縣
  右上十六州舊属戎州都督天保以前朝貢不絶天寳後没在蠻境舊管蠻夷新舊州四十七一十五州管縣五十二在益州郡界内其州近滇池並是蠻夷諸獠縁地最逺與姚嶲州雲南接界
  南寧州在州西南二千六百五十三里開元五年八月十三日勅郎州為南寧州管縣五
  盤州在州西二千七里管縣三
  麻州在州西南千四百八十里管縣三
  古靖州在州西南七百二十里管縣二
  英州在州西南一千七百七里管縣五
  聲州在州西南二千二百七十七里管縣五
  咸州在州西南一千九百三十九里管縣二
  瀘慈州在州西一千三百四十六里管縣四
  歸武州在州西二千七里管縣二
  嚴州在州西二千七百里管縣四
  湯州在州西二千七百七里管縣三
  武德州在州西五百七里管縣三
  秦龍州在州西南一千一百七里管縣四
  一十六州管縣七十六在南廣溪洞内並是諸獠
  恱州在州南二百十七里管縣五
  移州在州西南五百八十七里管縣三
  景州在州南三百九十六里管縣七
  播狼州在州南二百八十九里管縣三
  鞏州在州南三百七里管縣四
  連州在州西後筠州析出管縣六
  南州在州西五百三十五里盈州析出管縣四
  德州在州南五百六十四里管縣四
  為州在州南四百九十里管縣二
  洛州在州南四百二十里管縣四
  筠州在州南四百一十七里管縣八
  志州在州西四百五十六里管縣六
  益州在州南五百六十七里管縣四
  武昌州在州南二千三百一十七里管縣七
  扶德州在州東南四百五十七里管縣四
  四州管縣二十八 三州在馬湖江並是蠻無稅輸係州縣
  馴州在州西北七百三十三里管縣五
  騁州在州西一千三十二里管縣三
  浪州在州西北一千三百四十三里貞元十三年五月十七日西川節度使韋皋奏置管縣五
  一州納稅賦
  商州是獠在州西北二百九十三里管縣五今見属南溪縣供納稅賦
  一十二州管縣三十七在石門路並無稅賦供輸州縣相承在圖經上標名額耳
  恊州在州西南八百里天寳年中因雲南離叛被破今移置在州西南四百九十三里管縣二
  靖州在州西南五百一十里管縣二
  曲州在州西南九百里天寳年中因雲南破移在開邉縣界去縣一百二十七里管縣四
  播陵州在州南五百七十七里管縣二
  鉗州在州西南四百五十七里元無縣從開邉縣析出哥靈州在州西南一千四百里管縣三
  滈州在州南九百一十二里管縣三
  切騎州在州西南一千一百里管縣四
  品州在州西南二千三百九十五里管縣三
  從州在州西南二千六百四十二里管縣六
  柯違州在州南九百七里管縣三
  碾衛州在州西南九百九十七里管縣三
  右上覊縻諸州除没落雲南蠻界一十五州其餘雖有名額元無城邑散在山洞不常其居撫之難順擾之易動其為刺史父子相繼無子即以其黨有可者公舉之或因春秋有軍設則追集赴州著夏人衣服却歸山洞椎髻跣足或被氊或衣皮從𡰥蠻之風俗無稅賦以供官每年使司須有優賞不拘文灋自古至今其俗難改其軍設併官中優賞等並廢多時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
  宋 樂史 撰
  劔南西道九
  霸州
  霸州静戎郡今治安信郡唐天寳元年因招附生羌置静戎郡便以羌附酋董嘉俊為刺史領七部族把蕃卓子孫相承不絶乾元元年改為霸州本屬隴右道永徽以後割屬松州都督入劔南道皇朝乾徳三年西南夷首領兼霸州刺史上表内附
  領縣四
  安信 牙利 保寧 歸化
  四至
  東北至東京東北至西京四千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三百里 北至繩橋有路通駱駞山連桃溪谷至蕃州去州一百里
  
  唐開元户五百七十皇朝户漢一百七十餘外並著户風俗
  部族男兒氊冒青毛為衫袴緋毛為襴胡盧靴婦人戴草綾二尺如扇子用竹作扇骨衣青毛衫單著青毛裙不著袴
  人物無
  土産
  散麝香
  安信縣去州二十里二鄉在鉢南村置
  牙利縣去州五里三鄉在小聾山上村置
  寳寧縣去州三十里三鄉在質臺村置
  歸化縣去州西北四百里一鄉在移村置已上四縣並與郡同置各有部落主持俱無徴科 質家湫在州北八十里其水流下桃溪谷至四川 大聾山又有小聾山在州西北一十里號苻堅城
  拓州
  拓州蓬山郡今治拓縣唐永徽中置拓州以開拓為稱天寳元年改為蓬山郡乾元元年復為拓州本屬隴右道松州都督府割屬劔南
  元領縣二
  拓縣 喬珠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六百三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二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二百六十里 東至静州三十里 南至維州三百里 西至郡内長碉鎮九十里 北西至恭州柏嶺八十里 東南至成都府七百里 東北至松州二百六十里
  
  唐開元四百
  風俗
  與霸州同
  土産
  酥 黄連 麝香 當歸
  拓縣二鄉
  喬珠縣西五十里一鄉已上二縣與郡同置
  恭州
  恭州恭化郡今治和集縣唐開元二十四年分静州廣平縣置恭州仍置博恭烈山二縣天寳元年改為恭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恭州本屬隴右道後割屬劔南道
  元領縣三
  和集 博恭 烈山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五百七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二百九十里 東至拓州界三十五里 南至維州三百三十里 北至吐蕃白山鎮七十五里 東北至故洪州三百七十里 東南至茂州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平戎城一百十里 西北至柏嶺鎮四十里
  
  唐開元户一千一百八十
  風俗
  與拓州同
  土産
  同拓州静州
  和集縣二鄉舊廣平縣屬静州唐開元二十四年於縣置恭州天寳元年改為和集
  博恭縣東三十五里二鄉唐開元二十四年分廣平置烈山縣東五十里二鄉唐開元二十四年分廣平置
  嶲州
  嶲州越嶲郡今治越嶲縣本益州西南外夷地秦時畧通五尺道漢始立為卭都國故史記曰滇中君長十數邛都最大是也至武帝始誅邛君殺莋侯冉駹之戎等皆震警乃以邛都之地為越嶲郡屬益州部以鎮之按郡有越水嶲水皆出生羌界南歴本郡焉言越嶲者以彰威德也故名曰越嶲郡後漢至宋晉皆因之不朝貢故十道志云魏晉以還蠻獠恃險抄竊乍服乍叛是也至齊而夷長或來納欵因為越嶲獠郡以綂之後周武帝征越嶲又開其地因立嚴州取其嚴敬以稱隋開皇四年改嚴州為西寧州十一年又改為嶲州隋末又改為越嶲郡唐武德元年改為嶲州領越嶲邛都可天蘓祁臺登五縣二年又置昆明縣三年置總管府管一州貞觀二年割雅州陽山漢源二縣來属八年又置和集縣天寳元年改越嶲郡依舊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為嶲州至德後没入蕃貞元十二年復之
  元領縣七
  越嶲 臺登 蘓祁 昆明 邛部 陽山 㑹川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東北至西京四千九十里 東北至長安三千二百三十里 東至于費生蠻二百三十里 西南至磨遂生蠻六百六十里
  
  唐開元户四萬七百二十
  風俗
  尚骨卜刻木為信火𦵏而樂送以鼓吹為送終 木耳夷死積薪燒之烟正則大殺牛羊相賀以作樂若遇風烟旁散乃大悲哭 濮夷九州要記云在郡界千里常居木上作屋有尾長二寸若損尾立死若欲地上居則預窟穴以安尾 文夷按九州要記云嶲之西夷人身青而有文如龍鱗生於臂脛之間將婚㑹於路歌謡相感合以為夫婦焉又有穿鼻儋耳種瘴氣有聲著人人死著木木折號曰鬼巢也
  土産
  絲 布 五味子 麩金 及牛按博物志云越嶲郡有牛稍割取肉經日必復生如故𤣥中記云割而復生名曰及牛 木多松蘖有斯難樹生子大如𤓰味酸可生食有龍目樹實似荔枝又有橦樹可以為布
  越嶲縣六鄉本漢邛都縣地隋開皇六年分邛都置越嶲縣屬西寧州十八年改為嶲州縣仍屬焉此地有越水嶲水為名 陷河後漢書西南夷傳云武帝初置邛都無㡬而地陷為汙澤因名為邛池南人以為邛河三苑後漢書安帝紀曰永初六年詔越嶲置長利髙望始昌苑是也 元馬河中有銅船以羊祀之則可取也莋自漢書以下至州郡圖籍凡言莋者即此土夷人
  於天水之上置籐為橋謂之莋故曰邛莋 黒水杜甫詩云雲深黒水遥是也 漏天秋夏常雨故曰漏天石室山按九州要記云山在汶江之北者昔樵人王質入山見二仙人圍碁質乃坐斧而觀二仙棋罷質亦起見斧柯既爛方悟是二仙人 鸚鵡山山多鸚鵡得名麻山山有麻能解彼瘴氣之毒故曰麻山 奴諾城
  諸葛亮征蠻所築憩軍之所
  臺登縣西北一百二十七里五鄉漢旄牛縣地屬邛都國按九州要記云臺登縣有奴諾川鸚鵡山黑水澗若水出其下即黄帝子昌意降居若水即是此邑又十道志云隋仁壽四年罷大渡鎮置登州大業二年廢登州又立陽山鎮唐武德元年改置陽山縣屬登州貞觀二年割屬嶲州開元初改為臺登縣 長河水本名孫水又名沙水史記曰司馬相如定西夷橋孫水以通邛莋繩水漢書地理志繩水出徼外又云若水南至大莋
  入繩即謂此水也 沉黎故城周武帝天和二年開越嶲於此置黎州尋廢隋開皇三年又於此置沉黎鎮十三年改為縣 武侯故城在瀘河上即武侯所築以安戎兵之所
  蘓祁縣西北六十四里六鄉漢舊縣屬越嶲郡後周武帝天和三年開越嶲後于漢舊城立蘓祈縣以蘓祁之夷為邑之名 居池按山海經云越嶲蘓祁有居池今謂之曲池是也
  昆明縣西南三百里四鄉本漢定莋縣地屬越嶲郡周武帝太和三年置定莋鎮唐武德二年於鎮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夷因名天寳中于此置昆明軍以鎮撫之 鐡石山山有砮石火燒之成鐡為劍㦸極剛利鹽井今按取鹽先積薪以火燒之過以水洗灰即成黒鹽煉之又白此邑川陸有鹽鐡之利尤為邦邑之繁㑹昔為氐豪所據蜀將張嶷殺其豪帥遂擅鹽鐡之利也邛部縣東北一百六十里三鄉本漢闌縣地屬越嶲郡又按宋書州郡志有蘭縣屬沉黎郡周武天和三年又於縣置邛部郡以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改為邛部縣屬嚴州縣仍帶邛部鎮
  陽山縣西一百里二鄉本漢旄牛縣地隋仁壽四年罷大渡鎮置登州大業二年廢登州又立陽山鎮唐武德元年改置陽山縣屬雅州貞觀三年割屬嶲州 沉黎故縣周武帝天和二年門越嶲于此置黎州隋開皇三年又置沉黎鎮十三年改為縣
  㑹川縣南一百七十里三鄉本漢邛都縣地唐上元二年移邛都縣于㑹川鎮城内安置以獠冦道路川原並㑹於此故以名縣 瀘水按十道記云水出蕃中入黔府歴郡界出拓州至此有瀘津關關上有石岸高三千丈四時多瘴氣三四月間發人衝之死非此時中則人多悶吐唯五月上伏即無害故諸葛武侯征越嶲上疏云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又按地志云今昆明道渡所見有武侯祠在按十道記水浚急而多巉石土人以牛皮為船往來津渡 㑹無川在瀘水之南上有深巖巖中多仙人𦵏莫測其來逺望如牕牖之間其棺内多碧骨如珠人取之多不祥 大冢武侯軍過士卒遭瘟癘以大冢𦵏之在縣南郡國志云 興古郡有大蛇長數丈其尾有兩岐如鈎在水中以尾鈎取岸上人馬食之 黄津江側有大蛇名曰青葱又有大蛇在樹上伺鹿之𩔖以尾繞之鹿死乃吞之訖蛇亦繞樹其鹿角乃鑚皮出蛇亦殆死瘡瘥即更吞鹿 雲南有神祠石室稱黄石公祈之用紙一張筆一雙墨一丸室内有啓必知吉凶而不見形 青蛉故縣有禺同山俗謂山穴内有金馬碧雞之神其光倐忽人皆見之 弄棟故縣廢葉橋縣有弔鳥山山上有鳥千百羣飛啁唽一歲必一度大集云鳳凰死于此也 迷水鎮有滇水方三百里上源深濶下流淺狹有似倒流故名滇水有神馬與人馬交生駿駒
  保州
  保州雲山郡今治定亷縣本維州之定亷縣南接吐蕃為夷落之險塞唐開元二十八年羌夷内附因置奉州以董晏立為刺史領定亷一縣天寳元年改為雲山郡八載移治所於天保軍乃改為天保郡乾元元年西山夷兵馬使嗣歸誠王董嘉俊以西山管内天保郡歸附乃改為保州以嘉俊為刺史
  元領縣三
  定亷 歸順 雲山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四千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八百里 東北至長安取維州路二千八百里 東至維州風流鎮四十五里 東至吐蕃野城八十里西至天保軍一百三十五里 北至莫大博嶺七
  百三里
  户
  唐開元户一千二百四十
  土産
  羌活
  定亷縣三鄉隋置定亷鎮隋末陷羌武德七年招白狗羌置維州及定亷縣以界水名永徽元年廢鹽城併入開元二十八年改屬奉州天寳八載改屬天保郡歸順縣一鄉
  雲山縣一鄉唐天寳八載分定亷置此二縣
  真州
  真州昭德郡今治真符縣唐天寳五載分臨翼郡之昭德鷄川兩縣置昭德郡乾元元年改為真州盖取真符縣為名
  元領縣三
  真符 鷄川 昭德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東北至西京三千八百五十里 東北至長安三千里 東至翼州七十里 西至鷄川界一百里 南至茂州通化縣界一百里 北至悉州界一百三十里
  
  唐開元户六百七十
  土産
  當歸 散麝香
  真符縣一鄉唐天寳五年分鷄川昭德二縣置真符縣州所治也
  鷄川縣一鄉唐先天二年割翼州翼水縣置天寳五年改屬真州
  昭徳縣一鄉舊志曰縣屬悉州天寳元年改翼州仍改名昭徳縣五年改屬真州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一
  宋 樂史 撰
  劔南西道十
  松州
  松州交州郡治嘉城縣禹貢梁州之域又為雍州之境爰劔諸羌居焉後漢西羌傳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蓋姓之别其國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今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濱於賜支至於河首綿地千里賜支者析支者也王政修則賓服德教失則宼亂本無君長夏末及商周之際或從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為藩服羌無弋爰劍者秦厲公時為秦所執以為奴𨽻後得亡歸將其種人南出賜支河其後子孫各自為種或為氂牛種越嶲羌是也或為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至爰劔曽孫忍及弟舞獨留湟中忍生子研故羌中號其後為研種漢景帝時研種留何求守隴西塞于是徙留河等于狄道安故及武帝西逐諸羌乃渡河湟築令居塞始置䕶羌校尉從爰劔種五世至研研最豪健以研為種號十三世至燒當復豪健其子孫更以燒當為種號滇良者燒當之𤣥孫時王莽末四夷内侵及莽敗衆羌還據西海建武九年司徒椽班彪上言舊制涼州部置䕶羌校尉持節領䕶理其怨結歲時巡行問所疾苦又數遣使驛通動靜遂使塞外羌夷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備焉今宜如舊以明威防光武從之即以牛邯為䕶羌校尉自燒當至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種小人貧而先零卑湳並皆强富數侵犯之滇良父子積怨乃從大榆入掩擊先零卑湳大破之掠取財畜奪居其地大榆由是始彊盛逮滇良子滇吾立附落轉盛常雄諸羌在晉内附以其地屬汶山郡宋齊亦得之後為西衛所有又按後魏書鄧至傳王像舒治者並白水羌是也常為羌豪自稱鄧至王後至舒彭遣使内附拜龍驤將軍益州刺史甘松縣開國子鄧至王請以封爵授子彭奮高祖許之拜奮建忠將軍甘松縣開國子既為小蕃朝貢相繼關中亂乃絶後魏末平鄧至蕃始統有其地後周保定五年於此置龍涸防天和元年改置扶州領龍涸郡隋初廢州郡以其地併入汶山同昌二郡唐武德元年置松州貞觀二年置都督府督崌懿嵯闊麟雅叢可逺奉巖諾峩彭軌蓋直肆位玉璋祐臺橋序等二十五羈縻州永徽之後生羌相繼或降或叛屢有廢置儀鳯二年復加整比督文扶當祐靜翼六州都督羈縻三十八州研州劍州探那州忋州毘州幹州瓊州犀州拱州龕州陪州如州麻州霸州瀾州光州至涼州蠶州曄州棃州邏州思帝州眺州成州綂州穀邛州樂客州達違州卑州慈州據天寳十二年簿松州都督府一百四州其二十五州有額户口但多羈縻逃散餘七十九州皆生羌部落或臣或否無州縣户口但覊縻統之天寳元年改松州為交州郡乾元元年復為松州按貞觀初分十道松文扶當悉拓静等州屬隴右道永徽之後據梁州之境割屬劒南道也
  元領縣三
  嘉城 交州 平康
  四至八到
  東至西京二千七百六十里 東至東京東北至長安一千九百里 東至扶州三百三十八里 南至翼州一百八十里 北至吐蕃界九十里 西至當州三百三十里 東南至茂州三百里 西南至當州三百里 西北至吐蕃界五十五里 東北至扶州三百里
  
  唐開元户一千七十六
  風俗
  仝扶州
  土産
  麝香 羌活
  嘉城縣十鄉後魏時白水羌像舒治自稱鄧至王據此地其子舒彭遣使朝貢乃拜龍驤將軍始置甘松縣魏末大亂又絶後周復招慰之於此置龍涸郡天和元年改置扶州領龍涸郡隋改甘松為嘉城縣屬同昌郡唐武德元年於縣置松州取州界甘松嶺為名 甘松嶺按山海經云甘松嶺亦謂之松葉嶺即江水發源于此土人謂之松子嶺 石門水石門山自龍州連亘有水經郡界合江故曰石門水
  交州縣南二十里十二鄉後周天和中于此置縣以領羌夷屬龍涸郡以其地通胡越道路東西相交以名縣焉 雪山出樸硝其色如銀在縣西南百里外有崖巉路險人罕得其利
  平康縣二鄉垂拱元年割交州及當州通軌翼縣地置平康縣屬當州天寳元年改屬交州郡 羊膊山按江源縣記云平康縣羊膊山下有二神湫乃大江發源之所自羊膊嶺散漫殆未濫觴東南百餘里至白馬嶺迴行二十餘里至石鏡水源始於此也 汶水出岷山西玉輪坂下經郡界
  松州都督府羈縻二十五州舊督一百餘州無縣户口惟二十五州有名額皆招撫生羌置
  崌州唐貞觀元年招慰党項置州處也長安西南二千二百四十六里
  領縣二 與州同置
  江源 洛稽
  户一百五十五
  懿州貞觀五年置西吉州八年改為懿州處党項長安西南二千二百五十里
  領縣二 與州同置
  吉當 唐位
  無户口
  嵯州
  濶州
  麟州貞觀五年置西麟州處歸附生羌八年去西字至長安四千五百里
  領縣七 與州同置
  硤州 和善 斂具 硤源 三交 利恭 東陵無户口
  雅州貞觀五年處生羌置西雅州八年去西字在長安西南二千六百六十里
  領縣三 與州同置
  新城 三泉 石隴
  無户口
  叢州貞觀三年党項歸附置長安西南一千八百里
  領縣五 與州同置
  
  可州貞觀四年處党項置西義州八年改為可州長安西南二千四十里
  領縣三 與州同置
  義誠 清化 靜方
  無户口
  逺州貞觀四年處生羌置長安西南二千三百六十里
  領縣二 與州同置
  羅水 小部川
  無户口
  奉州貞觀三年處生羌置西仁州八年改為奉州長安西南二千一百六里
  領縣三 與州同置
  奉徳 思安 永慈
  無户口
  巖州貞觀五年置西金州八年改為巖州長安西南二千一百里
  領縣三
  金池 甘松 丹巖
  無户口
  諾州
  峨州貞觀五年處降羌置至長安二千七百里
  領縣二 與州同置
  常平 那川
  無户口
  彭州貞觀三年處降党項置洪州七年改為彭州長安西南一千七百八十里
  領縣四 與州同置
  洪川 歸逺 臨津 歸正
  無户口
  軌州都督府貞觀二年處党項置長安西南二千三百九十里
  領縣四 與州同置
  通川 玉城 金源 俄徹
  無户口
  蓋州貞觀四年置西唐州八年改為蓋州處降羌長安西南二千六百三十里
  領縣四 與州同置
  湘水 河唐 曲嶺 枯川
  户二百二十
  直州貞觀五年置西集州八年改為直州處降羌至長安二千五百里
  領縣二 與州同置
  集川 新川
  户一百
  肆州貞觀五年處降羌置至長安二千六百里
  領縣四 與州同置
  歸唐 芳叢 鹽水 磨山
  無户口
  位州貞觀四年處降羌置西生州八年改為位州至長安二千四百十里
  領縣二 與州同置
  位豐 西使
  户一百
  玉州貞觀五年處降羌置至長安二千八百七十八里
  領縣二 與州同置
  玉山 帶河
  户二百十五
  璋州貞觀四年處降羌置至長安二千九百里
  領縣四 與州同置
  洛平 顯川 桂川 潁川
  戸二百
  祐州貞觀四年處降羌置至長安二千一百九十里
  領縣二 與州同置
  廓川 歸定
  無戸口
  臺州貞觀六年處党項置西滄州八年改為臺州至長安二千三十五里
  無縣
  橋州貞觀六年處降羌置至長安二千四百里
  無縣
  序州貞觀十年處党項置至長安二千四百里
  無縣
  右二十五州舊屬隴右道𨽻松州都督府唐貞觀中招慰党項羌漸置永徽已後羌戎或叛或臣制置不一今並廢省不欲去者以備古跡而已
  當州
  當州江源郡今治通軌縣禹貢梁州之域周為雍州之境二漢晉宋並為蜀郡地至後周天和元年雁門郡公紇干畧於此討渾胡因置同昌郡尋又改為覃州隋初廢郡為扶州仍於此置嘉誠縣即為扶州之屬邑也武德元年于嘉誠縣立松州貞觀二十一年州首領董和那蓬固守松州府以捍西羌特勅於通軌縣置當州以州土出當歸為名領通軌左封二縣以蓬為勅史顯慶元年蓬子屈寗襲父官二年又析左封置悉州儀鳯二年移治逢日橋天寳元年改為江源郡乾元元年復為當州本屬劔南道大厯五年移入山隂要便之路以備吐蕃
  元領縣三
  通軌 和利 谷利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三百九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九百七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一百一十里 東至翼州翼水縣八十里 東南至悉州界四十里西南至通軌縣故城二百里以西即生羌界 西南至静州悉州西郡接界未詳里數 東北至松州三百里
  
  唐開元戸二千一百
  風俗
  地邊夷徼人雜羌蠻
  土産
  麝香 當歸 大黄 羌活
  通軌縣二鄉本屬松州貞觀二十一年於縣置當州顯慶元年又分置和利谷利平康三縣
  和利縣東北三十里一鄉唐顯慶二年分通軌縣置谷利縣西南六十里一鄉唐文明元年開生羌地置
  悉州
  悉州歸誠郡今治左封縣禹貢梁州之域古西羌地自兩漢至隋為羌夷所居唐顯慶三年割當州東三十里左封縣界内為羌夷悉唐川因立為悉州領悉唐左封識臼三縣以羈縻羌人其首領有董係比射為刺史後卒以左封縣令董俱悉凍任刺史兼許以父死子繼咸亨元年移治左封儀鳯二年羌叛又寄治當州城内尋歸舊治垂拱二年置歸誠縣載初元年移治匪平川天寳元年改為歸誠郡割識臼屬臨翼郡乾元元年復為悉州舊屬隴右道松州都督後屬劔南道
  元領縣二
  左封 歸誠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東北至西京三千二百一十里 東至翼州一百九十里 西至翼州二百五十里 西至静州六十里 北至静州八十二里 東南至栖鷄川界一百里 又東南至成都府六百五十里西南至翼州界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當州未審里數 東北至翼州一百五十里
  
  唐開元戸八百一十
  風俗
  羌性同當州
  土産
  顆麝香 氂牛尾 當歸 樸硝 羌活
  左封縣二鄉本屬翼州在當州東南四十里唐顯慶元年乃於縣置悉州在悉當川故也載初元年移州于東南五十里匪平川
  歸誠縣東南八十一里一鄉唐垂拱二年
  静州
  静州静川郡今治悉唐縣本當州之悉唐縣也唐顯慶元年於縣置州咸亨元年於悉州置翼州都督府移悉州治左封置儀鳯九年罷都督府翼州還治於翼斜縣於悉唐縣置南和州天授二年改為静州以治夷落開元時治在清邉縣在今郡南六十里清邉故城是也後為難制又以去諸郡稍逺數叛亂移故州額於悉唐縣即今郡也舊屬隴右道隸松州都督後割屬劒南道
  元領縣二
  悉唐 静居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東北至西京三千一百五十里 東至悉州六十里 南至赤和戍城一百里 南至維州一百三十里 北至平戍城一百里 北至茄和山十里 北至當州界六十里 東南至翼州臨翼縣嶺叢鎮一百三十里 東南至恭州界六十里西北至拓州界三十五里 東北至當州六十里户
  唐開元户五百七十七
  風俗
  與當州同
  土産
  筒布 麝香 氂牛尾 酥 樸硝
  悉唐縣二鄉本當州悉唐縣置在悉唐川顯慶中來屬此
  静居縣東二十里一鄉唐天授二年改南和州為靜州仍於靜川置靜居縣
  後魏時白水羌像舒治自稱鄧至王據此地其子舒彭遣使朝貢按此則舒彭乃舒治之子又鄧至羌總序云自舒治至十世孫舒彭附於後魏孝文帝封甘松縣子按此則舒彭又為舒治十世孫前後牴牾不一今考後魏書帝紀孝文太和十七年鄧至王像舒彭遣子奮詣闕朝貢求以位授奮詔許之又鄧至傳云其王像舒治遣使内附髙祖拜為龍驤將軍孝文即髙祖而紀傳所載曰彭曰治名各不同又按元和郡縣志松州總序像舒治子孫舒彭内附拜龍驤將軍益州刺史甘松縣開國子而通典乃云自舒治至十代孫舒彭附於後魏孝文封甘松縣子又復不合今記所載舒彭内附拜龍驤將軍事與元和志同鄧至王請以封爵授子彭奮髙祖許之與後魏帝紀同舒治十世孫舒彭附於後魏孝文帝與諸典同諸書既不一疑各有所本而今記隨事因之遂不暇細考惟以舒彭為舒治之子莫知其何所據若以史為正則治與彭同時疑治即彭而訛耳然未有以考正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一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二
  宋 樂史 撰
  劍南東道一
  梓州 富順監
  梓州梓潼郡今治棲縣禹貢梁州之域秦為蜀國塩亭之地二漢屬廣漢巴二郡三國時其為東廣漢郡按蜀志云先主入蜀攻劉璋遣諸葛亮等分定州郡畧地至郪百姓以牛酒犒師于㑹軍堂山是此地東廣漢郡即後主置也晉宋齊並為廣漢郡至梁初武陵王蕭紀於郡置新州西魏又于此立昌城郡至隋開皇十八年廢郡改新州為梓州取梓潼江為郡名煬帝初廢州改為新城郡唐武德元年改為梓州領郪射洪鹽亭飛鳥通泉五縣三年又以益州元武來屬四年又置永泰縣調露元年置銅山縣天寳元年改為梓潼郡乾元元年復為梓州乾元後分蜀為東西州梓州恒為東川節度使治所也皇朝改為安静軍節度
  元領縣九
  郪縣 𤣥武 涪城綿州割到射洪 通泉 飛鳥鹽亭 銅山 永泰 東關偽蜀置
  州境
  東西三百六十五里 東北三百六十三里
  四至八到
  東北取綿州路至東京三千六百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九百三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里 東至果州三百五十里 正南微東普州三百四十六里西至漢州二百三十里 正北微東至劍州三百六十八里 東南遂州一百八十五里 西南至簡州一百八十五里 西北至綿州一百三十里 東南至閬州三百一十五里 正東微南至果州二百五十里
  
  唐開元户六萬一千九百皇朝戸主三萬七千六百五十四客二萬六千二百二十一
  風俗
  與益州同
  人物
  馮信字季誠郪人凡十舉孝亷科十辟公府皆不就王堂字敬伯廣漢郪人曽孫商為蜀郡太守 馮
  顥郪人為成都令 鄭純郪人為南郡都尉 鐔顯為長樂衛尉 唐李義府陳子昻射洪人
  土物
  綾 綿 銀 空青 曽青 石碌 地黄 紅花沙糖 甘橘 枇杷
  十道記云廣漢之地有塩井銅山之富本南夷周末秦并為郡有蔬食果實之饒
  水名
  梓潼 塩亭水 涪江 郪江 合江
  地名
  郪道 郪郎 新城 武都 巴西 南充
  郪縣舊二十六鄉今九鄉按常璩國志云漢高帝六年置漢廣郡管縣六郪縣是其一也舊縣在今縣南九里臨江郪王城基址見存又云以郪江為縣名蜀志姜維等聞諸葛瞻破乃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虚實即此地後魏置新城縣於此恭帝三年改為昌城縣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新州十年改新州為梓州縣屬不改縣有鹽井四十三眼二十二眼見煎餘廢 中江水在縣西南三里源從元武縣東界流入當縣西南八十餘里入涪江 桃花溪在三十里源從涪城縣南流入當縣東又六十里入射洪縣 石谷縣在縣東南二里源出當縣杜山下遶牛頭山入中江 牛頭山在縣西南二里髙一里形似牛頭四面孤絶俯臨州郭下有長樂寺樓閣烟花為一方之勝概 涪江在縣西二百里自涪城縣東南流入縣界合中東流入射洪縣屈曲二十里通遂州郪道漢郪道縣城在今縣西
  元城縣州西一百十五里四十三鄉今十里本漢五十縣地華陽國志漢時立倉發五城縣人尉部主之後因以為縣晉武改為五城縣屬東唐郡在五城山隋開皇三年置武元縣𨽻益州唐貞觀元年割入梓州要記鹽井二近江水淡煎鹽不成 元武山九州要記云元武山一名赤雀山一名宜君山山有鹿尾入貢又華陽國志云元武山一名三嵎山在縣東二里其山六屈三起山出龍骨傳云龍升其山值天門閉龍升不逹死墜於此後殁地中民掘取其骨入藥用 覆舡山改名泊山高五里按十道錄云堯遭洪水維舟泊此舡覆於樹下因此名焉又益州記覆舡山中十五里有七里坂一名羊腸坂屈曲有壁立難昇之路 犂刃山在縣北十里按李膺蜀記云犂刃山長八里高出羣峰形如華刃廢華縣歸西北二十里李膺蜀記云宋元嘉九年置後周明帝初併入元武縣 廢武城縣在縣東二里李膺蜀記云五城山在三隅山之東
  涪城縣西北六十里舊二十鄉今五鄉本漢縣屬巴西郡後漢初呉漢入蜀禆將臧宫拔涪城縣以𨽻巴西郡大厯十三年又自綿州却𨽻梓州管鹽井五十五所一十眼煎四十五眼塞 涪城水在縣北從綿州巴西郡界流入縣界却入萋縣 香積山在縣東南三里北枕涪江 五層山在縣北二十五里 天柱山高二里四面平二有重山高一百餘步孤秀如柱故名天柱山射洪縣東南六十里舊十三鄉今四鄉本漢廣漢郡知縣地後魏恭帝於此分置射洪縣李膺蜀記妻僂灘東六里有射江土人語訛以江為洪 涪江從郪縣界流入當縣北界 梓潼水從鹽亭縣南界流入當縣又東流入涪江 獨坐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周迴一里高一百丈卓然孤峻南枕涪梓二水 懸岩在縣南一十五里逺望懸岩皎如白雪舊名岩山天寳三年敕改為懸岩山 射江注水經云涪江水又東南流合射江即今射洪縣縣南有此水
  通泉縣東南百四十四里舊十二鄉今五鄉故西南渠郡湧泉縣地名黄滸川隋開皇三年于此置通泉縣通泉取其流通之名管鹽石七十四所 通泉山在縣西北二十里東臨涪江絶壁二百餘丈水從山頂湧出下注於涪江絶壁湧泉郡故城在此 涪江在射洪縣東南流入縣界又南流入遂州 黄滸水源從鹽亭縣東南流入當縣合涪江 萬頃澤田在東北二十三里澤内方萬頃
  鹽亭縣東北九十二里舊十三鄉今六鄉按李膺蜀記云靈江東鹽井亭古方安縣也周地記梁大同元年於此置亭今之縣也因井為名管塩井三一井見煎 負戴山在縣西一里高二里自劍門來南過劍州入當縣山其山龍盤虎踞起伏四百餘里至此却蹲山有龍飛泉噴下南流入此潼江水色清冷其味甘美時以為瓊漿水 龍固山在縣西北七十里髙四里四面懸絶可以固守 董叔山在縣東九十歩高一里隔淅江水孤峯絶島峭壁千仞舊名潺高山隋開皇四年縣令董叔封嘗逰宴於此後人思其德政號曰董叔山 梓潼水源出劍州隂平縣豆圖山石穴東南經綿州鹽泉縣流入當縣 鹽亭水源出閬州西水縣西南流入當縣鹽亭井故名鹽亭水去合梓潼江 廢高渠郡城在縣西十六里北臨梓潼水周保定初置隋開皇三年廢為縣大業三年縣亦廢 廢宕渠在縣西北三十二里安樂村李膺蜀記宋元嘉十九年置西宕渠郡今縣四宕渠宣城漢初東關於宕渠是其一也梁天監中廢 嚴震墓唐德宗朝為山南西道節度移興元尹礪震之地元和中自山南西道移東川節度已上二墓在負戴山下去縣西一里
  銅山縣西南一百二十里舊七鄉今三鄉本蜀道銅山之治昔漢文帝時鄧通鑄錢即此也唐貞觀二十三年置監上元元年廢監為縣以銅山為名 私鎔山在縣西二十四里高一里出銅昔時任百姓採鑄俗呼私鎔山 可䝉山在縣西北三十里高一里出銅 賴應山在縣北三十里周迴二里出銅及空青出銅山甚多此畧書三所 郪江水源出元武縣東南流入縣界 㑹軍山山高三里蜀主劉備入蜀遣諸葛亮張飛等分定州界畧地至此百姓以牛酒犒師亮因㑹軍士于此後傳云㑹軍堂山 銅官山在縣西南五十八里長二里李膺蜀記云縣西南有銅官山濶八丈出衆峰鄧通卓王孫冶鑄之所也景龍二年採銅利害使西臺侍御史奏稱梓州元武縣簡州金水縣競銅官坑按兩縣圖經其銅官山合屬元武縣謂從銅官於山南二里
  飛鳥縣西南一百四十里四十鄉今三鄉本漢郪縣地之故城在縣北三十五里故郪王城也隋開皇十年置飛鳥鎮十三年改鎮為縣取飛鳥山為名貞觀二十二年以舊縣山重峻險移就今縣治管鹽井七三井見煎四井塞 大飛鳥山高二里周迴二里又有小飛鳥山周迴二里高一里又山在縣東重巒峻峭二山相向如飛鳥之狀 小郪江水源出當縣西南蓮池鄉小山下東流入縣郭又七十里合郪江
  永泰縣東北一百二十七里元三鄉本漢充國縣地唐武德四年巡檢皇甫無逸以四境遥遥人多草冦遂於當州鹽亭縣劍州普安縣閬州西水縣三縣界村置此縣因以永泰為名管塩井五 徒女山在東二十五里其山從閬州新井縣界來故老相傳昔有女徒千人於通泉縣康督井配役遇賊於此山乃於山頂置柵禦捍遂破其賊俗為之置祠今富順鹽井皆婦人推車汲水由此而論則女徒之山可録云 李義府碑在縣北三十步義府本此郡人武后朝為中書令後人立其碑以旌餘烈
  東關縣東南一百四十里元三鄉本鹽亭縣雍江草市也偽蜀明德四年以地去縣逺徴輸稍難盗冦盤泊之所因割樂平等三鄉立招葺院計徴二稅錢一萬三千貫碩至皇朝乾德四年平蜀昇為縣取古東關地之名從本州知州張儋之所請也管鹽井四三井有煎一井廢 富國監者本梓州郪縣富國鎮新井煎鹽之場也皇朝置監以董其事兼領通泉飛鳥等鹽井地去梓州九十里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三
  宋 樂史 撰
  劍南東道二
  綿州
  綿州巴西郡今治巴西縣禹貢梁州之境秦屬蜀郡按九州記州之賓人族人皆夷也華陽國志云秦昭襄王時白虎為害乃募能殺者時夷人朐䏰廖仲藥秦精等伏弩於高樓射殺之昭王曰虎歴四郡凡害千二百人一朝除之功莫大焉乃刻石與盟曰秦犯夷輸黄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鉶至始皇末漢初猶為蜀郡之地武帝始分蜀地為益州以此也為涪縣屬廣漢郡即涪水之所經焉晉孝武自梓潼故城徙梓潼郡置於此西魏又於此置潼州取潼水為名郡國志云梓潼東接巴蜀西南接廣漢西接隂平北接漢中梁武陵王蕭紀僣號又于二郡置西潼二州隋文開皇五年改潼州為綿州以綿水為稱煬帝廢州為金山郡以金山為號唐武德元年復為綿州領巴西昌隆涪城魏城金城萬安神泉七縣三年分置顯武隴安文義鹽泉四縣七年省金山縣貞觀元年又省文義縣此州為成都東北之衝要
  元領縣九 今八
  巴西 彰明 魏城 羅江 龍安 神泉 西昌鹽亭
  一縣割出 涪城入梓州
  州境
  東西二百三十里 南北一百七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三百七十四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九百五十四里 東北至長安一千七百三十四里 東至梓州一百三十里 東至劍州二百里西至茂州取松嶺關路三百七十里 北至龍州二百五十里 東南至梓州二百五十里 西南至漢州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龍州一百三十里 東北至劍州二百八十里
  
  唐開元戸六萬五十皇朝户主二萬八千四百三十六客九千二百八十
  風俗
  大同梓州又郡國志云賓人勁勇銳而善舞故古有巴渝舞
  人物
  張壽字伯僖廣漢涪州人為五官功曹 王晏字叔博廣漢涪人 李膺涪城人撰益記三卷
  土産
  小綾 交梭紗 綿 緋紅 蜀淡 百桔 紫參逰蜀記云左綿緋紅三川所尚綿州左綿郡有水所染緋紅此水濯之後益鮮故人之所重
  巴西縣舊二十五鄉今二十一鄉本漢涪縣屬廣漢郡華陽國志後漢元初二年廣漢郡自繩鄉移治涪縣後治雒縣劉備據蜀立梓潼郡以縣屬焉隋改為巴西縣富樂山周地圖記云此山甚高廣為衆山之秀登之
  望見州内 盤龍山形如盤龍故名 靈山郡國志云昔有神女扵此擣衣因名擣衣山山南絶岩有方石明瑩謂之神女擣練砧 猿門山益州記云猿門山在涪縣之北二十五里上多猿其山二峯堅如門故曰猿山金山益州記云金山在涪縣東五十步東臨潤水光
  照映川又李膺蜀記云金山長七八里每夏淹雨有崩處即金粟散出 五婦山西蜀王使五丁力士迎秦五女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五丁乃引之力極山崩壓殺五丁及秦五女迄今謂之五婦山連亘入梓州界孱山水華陽國志云涪縣有孱山水其源有金銀礦民得採之又郡國志云漢有金山縣縣東二里有一水瀨有金碎珠隨波東注傍水居人採以為業即此水 石新婦在劍閣上蜀記云昔有人逺征妻送至此大泣不忍歸因化為石至今郡人祠之 白馬祠郡國志云昔漢高帝乗白馬過此遂有祀 蔣琬墓在州西七里琬為益州刺史安陽亭侯 大劍鎮鎮在劍閣口一人荷㦸萬夫莫向魏時蜀將姜維拒鍾㑹於此
  彰明縣北七十里依舊二十鄉本漢涪縣地西魏昌隆縣地初在清亷鄉大同四年移于讓水魏移于孟津里唐先天元年避廟諱改為昌明縣天寳中江水吹建中元年移於舊縣即今治也今改為彰明 靈臺山在縣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漢張道陵昇僊之所又郡國志云臺山天柱崖下有一桃樹高五丈外皮似桃内心似松道陵與王長趙昇試法於此四百餘年桃迄今未朽小碑記之 豆□山九州記云高五百丈上有北神池并祠廟 蕨山郡國志云上山有鍾乳穴十九又西岸有自然石塞其下流水上有一懸石似磬擊之有聲可聽 亷水讓水一名長江水東北自龍州油江入按宋書云范百年梓潼水中明帝因問卿鄉土有貪泉否百年曰臣居梁益之地有亷水讓水不聞有貪泉帝嘉之即拜蜀郡太守一云此水飲之使人亷讓故以名之 孟津山自十八隴山向縣東南一里 石磐山自戴天山向西連接長三十里李膺記云西有石室口方一丈三尺下有流泉味甘内有懸磬聲聞數里四面石床高一丈 涪水自龍州江油縣界南入去縣一里李膺墓在州西南四十里膺涪城人為益州大中正撰益州記三卷 李白碑在寧梵寺門下梓州刺史鮮于郡文
  魏城縣東北六十五里依舊一十鄉本漢洛縣地西魏於洛縣立潼州故析涪之北部立為城縣李膺記西溪東五十里有東西井井西為涪縣地界井東為梓潼界隋大業中自塩泉井後魏城縣於此 白陶山自建州隂平縣界入 甚岡按郡國志云魏城縣有甚岡東枕水每夏洪水朝觸金粟散出 石新婦山已解在上連亘劍關
  羅江縣西南八十七里舊二十二鄉今十鄉本涪縣地晋于梓潼水尾萬安故城置萬安縣晉末亂移就孱亭今縣是也梁置萬安郡隋開皇二年廢郡為縣唐天寳元年改為羅江縣按酈善長注水經云潺水石下有泉曰潺水今縣北三里有孱亭廟有碑磨滅孱亭之字存龍池山在縣西南有山有池池上有伏石如龍蟠
  羅□山在縣西南十里故老相傳云羅公逺曽隱于此山有洞號真人宫 天台山在縣南山似吳之天台析脚之水出焉 白馬關在縣西南十里與鹿頭關相對萬安故城後魏恭帝元帝又於此置萬安郡隋罷郡
  復徙萬安縣於此
  神泉縣西南八十四里舊八鄉本涪縣治晉太元中置西充國縣梁武陵王改為平州縣後魏恭帝移於今所隋開皇六年改為神泉縣縣西有泉飲之疾愈因為名神泉按郡國志云縣三十里有泉十四穴甘香異常
  痼疾飲之即差故曰神泉今有祠 龍子山自漢州綿竹縣東入縣地界
  隴安縣西北九十四里依舊一十鄉本漢涪縣地後周為金山縣唐武德元年改為龍安縣因界内龍安山為名 松關嶺在縣西北一百七十里又有松嶺山山上雖出茶不可食故毛文錫茶譜云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關者與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衆等縣連西山生者並佳獨嶺上者不堪採擷 巴西山自彰明縣界來縣北一十里舊名曰崖山天寳中初改為巴西山 附子山自松嶺關山東連接去縣四十里山出附子又有附子水出焉 猿門自縣北特起去縣二十里出多猿兒嶮固如門舊有猿門戍
  鹽泉縣東八十五里依舊五鄉漢洛縣地後魏於此置魏城縣唐武德二年分魏城置塩泉縣以地有塩井民得採漉為四方價售之地蜀都賦云家有塩泉之井取此為名 五層山自梓州涪城縣邑山北入縣界西四十里山有五層 梓潼水自梓潼縣界東流入
  西昌縣西五十六里依舊八鄉舊名益昌縣隋開皇三年廢入金山縣卽今龍安是也唐永淳元年復置以利州有益昌縣在州西改爲西昌縣 西昌山在縣北特起舊名馬鞍天寶六年敕爲西昌山 季城一名鬼城在縣南三里臨泉括地志云城西十里地名木棚有益昌縣爲此也未詳其由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四
  宋 樂史 撰
  劍南東道三
  劍州 龍州
  劍州普安郡今治普安縣禹貢梁州之域秦之蜀郡漢廣漢郡之梓潼縣後漢因之不改按華陽國志云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為閣道以通蜀漢即此郡晉以其地入梓潼郡宋齊如之梁天監中於此立南梁以在梁州之南故也梁末改為安州後入西魏廢帝二年先下安州始通巴蜀因改安州為始州取郡邑更始為名兼置普安郡隋初郡廢而州存大業初廢州為郡唐武德元年復為始州領縣七聖厯二年置劍門縣先天二年始改為劍州取劍為名天寳元年改為普安郡乾元元年復為劍州
  元領縣七
  普安 武連 隂平 劍門 梓潼 臨津 普成州境
  東西二百八十里 南北二百六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二百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七百里 北至長安二千里 東北至利州二百里 南至梓州三百六十八里 西至綿州二百里 北至利州一百六十三里 東南至閬州三百里 西南至綿州二百八十里 西北至龍州二百九十里東北至利州一百九十里
  
  唐開元戸二萬三千五百皇朝户主七千五百三十六客八千三百四
  風俗
  與龍州同
  人物
  景鸞入儒林傳 李業入獨行傳 文齊為鎮逺將軍
  土産
  薑鞋 紗 絲布 舊貢蘇董席圖經云蘇家三陵草席今貢 巴㦸 蠲紙
  普安縣舊十三鄉今十二鄉本漢梓潼縣地魏立普安郡後郡廢為普安縣屬劍州 故壘山在州北按益州記云姜維拒鍾㑹有故壘其山峭壁下臨絶澗即此也臥龍山在縣東二里其山盤圍周布號為臥虎山高
  一百丈
  武連縣西八十三里舊十三鄉今七鄉漢為梓潼縣地宋置武都郡於此并置下辯縣又改下辯為武功縣後魏廢帝二年改名武連縣 治山一名五郡山周北圖縣南有治山縣人張逸背梁附後魏與周將楊乾運於此山下大戰乾運破死者千人恭帝元年收骸骨併為一墓死者五郡人因改治山為五郡山 五子山在縣北七十三里西自龍州界迤邐斜連馬閣山頂其山至此特起五峯雁行相次高五百丈因名五子山 龍祠山在縣東三里高三百丈舊名九龍山唐天寳六年敕改名龍祠山貞觀年中山上曽置九龍祠 小潼津發源在縣北七十里京兆山分水嶺南為京兆水 廢下辯縣城在縣南五里臨小潼水李膺益州記云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以武都流入於下辯縣安置大明二年梁為武連縣大業九年移今治其城見廢
  隂平縣西一百四十里依舊一十鄉本漢梓潼縣地按顧野王輿地志晉人流寓於蜀者仍於益州立此隂平郡西魏廢帝二年定蜀改隂平為龍安隋省龍安縣併為隂平縣屬始州按三國志鄧艾伐蜀自隂平景谷步劍閣道懸車出馬逕出江油而至是此地也 馬閣山在縣北六十里北接梁山西接岷峨昔魏將鄧艾伐蜀從景谷路射龍州江油縣至此懸崖絶壁乃束馬懸車作棧閣方得路通因名馬閣山 十八龍山在縣西南五十里高千餘丈岡巒連屬十八壠因以為名十二壠在綿州昌明縣界六壠在當縣界 馬閣水在縣北源自龍州江油縣大業山下來經馬閣山南流入縣界又七十一里入梓潼縣界便名潼水 龍穴山在縣東北五十里亦名龍像岩亦名龍穴山古老相傳昔此山有龍鬭死血變為石宋齊於此置龍血戍李膺益州記云龍血東有龍像岩絶壁納萬餘丈有四石龍在壁間今猶可騐岩之東北有洞穴莫測深淺泉出其下
  劍門縣東北六十里舊九鄉今十一鄉本漢梓潼縣地諸葛武侯相蜀於此立劍門以大劍山至此有益東之路故曰劍門即姜維拒鍾㑹于此唐聖厯二年分普安臨漢隂平三縣地於方期故城置縣 大劍山亦曰梁山山海經高梁之山西接岷崌東引荆衡王隱晉書張載隨父收入蜀作劍閣銘益州刺史張敏見其父乃表天子刻石于劍閣焉又有小劍山在其西三十里故曰此為大劍崔鴻十六國春秋符使楊安伐蜀徐成破二劍是也其山東莎鼻西接綿州凡二百三十一里故左太冲云縁以劍閣也 大劍水小石牛道常璩國志周顯王時秦惠王謀伐蜀乃作石牛五頭朝㵼金其後曰牛便金有養卒百人蜀人恱之使使請石牛惠王許之乃遣五丁迎石牛入蜀至静王五年秦大夫張儀司馬錯等從石牛道伐蜀滅之 劍閣道史記云蔡澤謂范睢曰今君相秦計不下席謀不出廟廊坐制諸侯棧道千里通於蜀漢晉中興書曰李特入漢州至劍閣顧盻險阻歎曰劉禪有如此地而面縛於人豈非庸才也嘉臨汀自鳯州大散關發源從利州下流入縣界過廢始州在縣西二十里有隋内史令李德林撰碑銘梓潼縣西南一百六十里舊十二鄉今四鄉本漢舊縣屬廣漢郡華陽國志云漢孝武元鼎元年置以縣東倚梓林西枕潼水以此為名蜀先主分置梓潼郡西魏於此置東川郡移縣于郡南三十里改為安壽縣於此置三年廢郡移縣復舊治猶以安壽為名大業三年還名梓潼 五婦山在縣北一十二里高四百二十丈按蜀記云梓潼縣有五婦山秦王遺蜀王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至梓潼五丁蹋地大呼驚五女並化為石蜀王築臺而望之不來因名為五婦候臺漢書地理志云梓潼五婦山碑誌存有五婦山神廟李膺又曰梓潼有鳴湍折碑祠西臨潼水湍迅激流俗呼為張湍祠亦呼為石碑祠 長卿山在縣五里之南舊名神山按圖經云唐元宗幸蜀遥見山上有窟近臣奏此漢司馬相如讀書之窟敕改為長卿山 兠鍪山在縣東南十九里從武連縣東南來東南羣峰列勢如兠鍪之狀故名潼江水在縣西南四里源出平隂縣馬閣山來至五婦山西七曲山下名潼水漢書地理志云梓潼江水南流四里至墊江入涪水 隱劍泉在縣北十二里五丁力士廟西一十歩古老相傳云五丁開劍路迎秦女拔𧉮山摧五丁與秦女俱斃於此餘劍隱在路傍忽生一泉又云此劍每庚申日現 百神廟在縣南四里唐咸通十一年盧躭除四川節度時蠻寇圍成都大將軍呉行魯統師過此見斷碑皆古卿相之名遂心禱之願蕩除蠻寇既而王師大㨗乾符三年行魯除東川節度遂抽俸於路側置百神之廟至景福大順之間廟遭兵火王氏僭號夢見一百神人稱是梓潼百神未有祠宇王氏因重與置皇朝乾德三年剋復西蜀又罹兵火尋奉敕修葺今廟貌儼然 濟順王本張惡子晉人戰死而廟存郡國志云惡子昔至長安見姚萇謂曰却後九年君當來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幸當見尋至建元十二年隋楊安南伐未至七曲山迷路逰騎賈君䝉忽見一鹿馳逐至廟門鹿自死追騎共剝之有項萇至悟曰此是張君為我設主客之禮烹食而去唐書云廣明二年僖宗幸蜀神於利州桔柏津見封為濟順王親幸其廟解劍贈神時太子少師王鐸扈從至廟親覩皇帝解劍授神因題詩云盛唐明主解青萍欲振新封濟順名夜雨龍抛三尺匣春雲鳯入九重城劍門喜氣隨雷動玉壘韶光待賦平為報山東諸將相主天勲業賴隂兵注云時術士言來春駕還京 蛟龍神祠在縣一十九里兠鍪山上俗呼兠鍪神古老相傳此神昔用生祭之不則瘴疾水潦為害張道陵誡之遂絶
  臨清縣東南一百三十里舊十鄉今九鄉本邑西閬州之界壤也按舊圖經云梁天監十八年分閬州於此置相源縣屬巴西郡隋開皇七年改為臨清縣以其俯臨清水為名唐先天二年改始州其縣屬焉 掌天山在縣西六十里益州記云掌天山在臨清縣山多柘堪為良弓雖檿絲燕角不能勝也 都竹水在縣西五十里從武連縣樂安流入普安縣南四十九里本臨津縣地南流入當縣至掌天山下入閬州 廢永歸縣南五十里係臨津縣地西魏得蜀於此立永歸縣今廢焉普成縣南一百二十里今七鄉本漢梓潼縣地周地圖梁置梁安縣屬南梁州武帝天和中改為黄安縣唐末改為普安縣 氐陌山在縣西三十五里舊圖經云晉太康年中關西雜亂武都氐人移流入蜀耕耘鑿墾此山遂成陌因名氐陌山 柘溪水在縣東三十里源發柘谷山多生柘木李膺益州云五婦山東百里有柘溪水 廢華陽縣城在縣南四十里益州記云宋大明年置𨽻南安郡後魏元帝廢 廢茂陵縣城在縣西三十里益州記云宋大明年置𨽻扶風郡圖經云後魏元年改屬黄元郡至隋開皇三年
  龍州江西郡禹貢梁州之域秦漢及魏無聞魏志曰景元元年諸軍攻蜀鄧艾自隂平行無人之地七百里鑿山開道通作橋閣山髙谷深至為險難艾以氈自裹縛而下將士攀木縁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即此地晉于此置平武縣宋齊皆因之至梁有楊李二姓最為豪族及分據其北周地圖記云油江帥楊李二姓各自稱藩於梁至後魏武帝得其地置江油郡西魏廢帝二年定蜀於此立龍州隋大業初廢州為平武郡唐武德元年改為龍門郡其年加西字貞觀元年改為龍州天寳元年改為江油郡乾元元年復為龍州舊屬隴西右道永徽後割屬劍州
  元領縣二
  江油 清川
  州境
  東西四百六十八里 南北二百九十六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二千九百三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五百一十里 東北取利州路至長安一千六百五十里 東至利州四百里 南至綿州二百二十二里 西至松州三百三十二里 北至踰州至文州三百三十里 東南至劍州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茂州四百九十里 西北至扶州六百里 東北取白垻川廢景谷縣至利州二百七十里正路亦二百七十里
  
  唐開元戸二千九百九十皇朝户主八百九十客六百四十二
  風俗
  與劍州同然山髙水峻人多瘤癡聾蓋山水之氣使然也
  土産
  麩金舊貢 羚羊角 葛粉 附子
  江油縣舊五鄉今一鄉秦漢曹魏為無人之境晉始置隂平縣及平武縣地西魏廢帝二年置龍州及江油縣取江水以稱邑兼郡 石門山漢水記云與氐分界於石門仇池城去石門四百餘里左思蜀都賦云縁以劍閣阻以石門顧野王輿地志云石門在褒中之北漢中之西今按其山兩邉有石壁相對望之如門鄧艾伐蜀歴此 鄧艾廟在郡中按土地志云鄧艾以伐蜀之勲歴艱難後人敬之故廟存焉  山在州南八十里高九百丈隂洞潛穴氣蒸成川有飛泉下流一百里入劍州隂平合白澤水 天池山在州南一百三十里高九十二丈上有池周迴二十三歩其水常滿號曰天池本名石山唐天寳六年敕改為靈液山 弩牙山在州東二百三十四里髙三千七百丈以山形如弩牙 崆峒山在州西二百五十一里高二千五百丈西接松州交川縣界土人謂之崆峒山 羊角山在州南九十里兩峯掘起如羊角此山出錫 涪水在縣北一里自松州崆峒山下出西北至州界南綿州界 馬閣水在界東一百五十里出大業山東南流入劍州隂平縣界 李龍遷祠左近郭山上有李龍遷祠唐元宗幸蜀時嘗令増修禱祝至長慶四年敬宗差高品張士謙至彼處尋訪事跡
  清川縣北一百里舊二鄉今一鄉本後魏於此置馬盤縣及馬盤郡屬龍州以界内山名郡邑隋初郡廢縣仍屬龍州又改為清川縣 馬盤山在州北二百一里髙三千三丈重巒疊嶂為行者之難 清水出啼胡山濶五丈車流入利州地界其水清美亦曰啼胡水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五
  宋 樂史 撰
  劍南東道四
  陵州
  陵州仁壽郡今理仁夀縣禹貢梁州之域漢犍為郡之武陽縣東境屬益州部南有陵井周地圖記云晉孝武太原中益州刺史毛璩置西城戍以為扞防周閔武帝元年又于此置陵州因陵井為名隋大業三年廢州為隆山郡唐武徳九年割隆山屬睂州永徽四年分貴平置籍縣天寳元年改為仁壽郡乾元元年復為陵州
  元領縣五
  仁壽 貴平 井研 始建 籍縣
  州境
  東西一百二十七里 南北三百一十八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四百九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七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二百一十里 東至資州二百三十五里 南至榮州三百六十里 西至睂州八十里 北至成都二百里 東南至榮州二百一十里 南至嘉州九十里 西北至眉州一百里東南至簡州一百八十里
  
  唐開元戸三萬四千七百二十八皇朝户一萬二千三百九十二客一萬三千一百一十五
  風俗
  與益州同
  土産
  貢麩金元採于遵江水唐神光元年起 細葛緞進鵞溪絹出梓州立武縣鵝溪 出續斷子一名百兩金五月五日採舊常進 苦藥子永真年中亭進
  仁壽縣依舊一鄉本漢陽武縣之東境周地圖記云後魏定蜀于此置普寧縣屬懐仁郡隋開皇三年罷懐仁郡以普寧屬陵州十八年改普寧為仁夀縣 三嵎山益州記云東嵎西嵎南嵎三山相對去陵井各一里鼎鼻山按郡國志云周之九鼎淪一于此故後人往往見鼎耳因名之 朝女山郡國志云昔有一女於此山得道今肘脛足跡尚存故曰朝女聶山 甘井古鹽井也其傍有神廟今謂之聶社是也 陵井本狼毒井今名陵井按郡國志云昔張道陵此處得鹽井因披排車引役人唱排車樂願心齊力祀玉女於井内玉女無夫後每年取一少年擲鹽井中若不送水即竭又蜀郡國志云西山有大蟒蛇吸人上有祠號曰西山神毎歲土人莊嚴一女置祠旁以為神妻蛇即吸將去不爾則亂傷人周氏平蜀許國公宇文責為益州總管乃改畫為神婚合媒婚姻擇日設樂送玉女像以配西山神自爾之後無復此害始因張道陵今謂陵井 徤兒廟拒公孫述死吳漢表為立祠後人祭祀不缺 飛泉山在縣東二里舊名東嵎按圖經隋仁和元年獠反百姓曽于山頂避難遂有飛泉湧出獠平泉涸因呼為飛泉山麗井山在縣東二十里按圖經昔有十二玉女于此山汲鹹泉煎鹽以玉女美麗其鹽為名今竈跡猶有存仁壽水在縣西十里東流合波支水 聖泉在縣南七里其水碧色患瘡疾者洗之多愈投銀即變成色孕婦飲之墜胎俗以為聖泉 石臼泉在縣東北二里石臼中縁州在山上居人無井多汲此泉衆泉皆涸此泉常湧 仁壽故城在縣東二里後魏廢帝元年置普寧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仁壽縣唐貞觀九年移入于城西牢固塜在縣東南六十里高一丈五尺十道志云昔
  日蒯叅至孝𦵏母於此修牆牢固因此為名
  貴平縣州東北九十里元鄉今七鄉也本漢廣都縣之東南境屬蜀郡後魏恭帝二年置和仁郡仍立平井貴井可曇三縣舊治和仁城開元十四年移治祿川貴平山在縣二十三里從簡州平泉縣及益州廣都縣迤邐八縣 祿水在縣三十七步流入仁壽縣 唱車廟在舊縣南九里漢朱辰為巴郡守有惠于人吏人送辰到蜀迴至此為辰立廟以其山近鹽井聞推車唱歌之聲為名今鹽井推轆轤皆唱為號令 平井益州記云官有兩竈二十八鎮一日一夜收鹽四石如霜雪也井研縣南一百五里依舊七鄉本漢武縣地東晉置西江陽郡梁置懐仁郡魏置蒲亭縣隋大業元年因井研鎮立研縣唐武徳四年自擁思茫水移治今所縣以界内石研為名 井鑊山在縣北二里其山俯臨井鑊因以為名 擁思茫水在州南一百五十里從南縣界瀨下六池東流即名擁思茫水湍流迅急不通舟船西南入平羌縣界
  始建縣西北五十五里元舊六鄉本漢武陽縣地隋開皇十年于此置始建鎮大業五年改鎮為始建縣舊治擁思茫水唐聖厯二年移治榮祉山 鐡山在縣東七十里周地圖云蒲亭縣有鐡山諸葛亮取為刀器因封宇文度為鐡山侯 彭□山在縣九十二里彭□獠之姓也
  籍縣西北一百里十鄉梁天監中于此立席郡隋廢郡為縣始曰席後之語訛今為籍 木梓山在縣六十里出梓木 丹砂山在縣南四十里本山出赤土强以為名左思蜀都賦云丹砂出其坂即此也 沐馬川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蜀先主於此置籍田牧馬于此江中俗因名沐馬川今割屬廣都縣 道江水從縣北三十五里過 魚𧉮水在縣南三十五里從縣界夷歌鄉來入睂州青神縣界
  陵井監
  陵井監按圖經漢時有山神號十二玉女為道人張道陵指陵上開鹽井因此陵上有井名陵州今州上有玉女廟甚靈監司奏之若以火墜井中即雷吼沸湧煙氣上衝濺泥漂石甚可畏也或云井泉傍通江海微有敗舡木浮出其井煎水為鹽厯代因之至唐萬歲通天二年右補闕郭文簡奏賣水一日一夜得四十五函半百姓貪利失業長安二年停賣水依舊税鹽先天二年加課利有三千六百二貫偽蜀井塞國朝乾徳三年平蜀陵州通判賈連重開舊井一晝一夜汲水七十五函毎函煎鹽四十斤日獲三千斤至雍熙元年春冬日收三千八百一十七斤秋夏日收一千四百四十七斤葢水之有長短也又仁壽縣界别有五井
  二井見在
  營井在縣南二十五里隋大業元年開水淡遂廢國朝乾徳三年重開日收鹽四十斤
  蒲井在縣南四十里唐武徳初開水淡遂廢至國朝太平興國三年重開日收鹽三十八斤五兩
  五井廢
  賴賓井 石羊井 賴因井 仁壽井 奴襄井井研縣二十一井 五井在
  研井在州南一百三十三里唐時日收鹽八斗貞觀二十一年崩壊總章二年重修偽蜀棧塞不開至皇朝乾徳三年重開日收鹽四十九斤
  陵井在州南一百九里唐時官私日收鹽五斗五升龍朔元年上元元年重開偽蜀棧塞至國朝乾徳三年重開日收鹽三十斤一十兩
  稜井在州南一百里偽蜀已前廢至國朝太平興國三年重開日收鹽五十三斤八兩
  律井在州九十里僞蜀已前廢塞至國朝太平興國三年重開日收鹽五十五斤
  田井在州南一百五十一里偽蜀已前廢塞至國朝太平興國三年重開日收鹽三十六斤
  一十六井廢
  獠母井 還井 賴倫井 石烈井 茫井 宋井桶井 栁泉井 賴郎井 遮井 新井 董川
  井 潘令井 小羅井 依郎井 帶井
  始建縣七井 一井見在
  羅井泉舊廢至國朝乾徳三年重開日收鹽三十五斤
  六井廢
  塔泥井 石縫井 賴胡儒井 赤石井 賴子井賴溲井
  貴平縣一井
  上平井在州東北九十三里唐朝日收鹽一石七斗五升與百姓分利偽蜀廢國朝乾元三年重開今日收鹽一百七十斤
  右陵井鹽井諸縣計十井日收鹽四千三百二十三斤
  榮州
  榮州和益郡今理旭川縣禹貢梁州之域古夜郎之國漢武開西邊道為南安縣地屬犍為郡齊於此立安陽郡隋初廢之以其地屬資陽郡唐武徳元年置榮州領大牢城威逺二縣貞觀元年置旭川婆日至如三縣二年割瀘州之越隆來屬六年自公井移州治大牢仍割嘉州資官來屬八年又割瀘州之和義來屬廢婆日至如隆越三縣永徽二年移州治于旭川天寶元年改為和義郡乾元七年復為榮州
  元領縣六
  旭川 威逺 應靈 資官 公井
  一縣廢 和義併入威逺
  州境
  東西二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四至入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七百七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三百五十里 東北取資普二路至長安二千四百九十里 東至合州五百里 南至戎州三百一十里 西至嘉州二百一十里 北至陵州二百六十里 東南至瀘州水路相兼五百四十里 西南至嘉州三百一十里 西北至陵州三百三十里 東北至資州二百一十九里
  
  唐開元戸五千六百三十九皇朝戸主五萬一十一客一萬六千七百四
  風俗
  夏人少蠻獠多男不巾櫛女衣班布姓名顛倒不知禮法
  土產
  麩金 羗活 黄連 舊貢班布 有鹽井五十七
  旭川縣舊四鄉今三鄉本漢安南縣隋開皇十年于此置大牢鎮十三年改鎮為縣唐貞觀初于此立旭川縣乃移郡于此 滇池周迴三百里水出駿馬日行五百里事同大宛 馬鳴戍益州記云漢剌韋拔夜過此地有神馬嘶漢中馬嘶以應之故有此戍也 成都市九州要記云和義郡古夜郎之地武帝時有南中令使通僰道無功唐䝉因殺之令曰恨不見成都市而死䝉即立市如成都以殺之故曰成都市 竹王廟蜀記云昔有女人于溪浣紗有大竹流水而觸之因有孕後生一子自立為王因以竹為姓漢武使唐䝉伐䍧牱斬竹王有此故故土人不忘其本立竹王廟嵗必祀之不爾為人患 明月祠其神如圓月民祀以祈福 榮徳山在州東北四十二里其山在川谷之中獨拔五百餘尺中有老君祠刻石為像有小路至山頂以木為梯 落陽水從陵州始建縣界南流入界
  威逺縣東七十里舊三鄉今五鄉本漢資中縣及後漢漢安縣地屬犍為郡隋開皇二年于舊威逺戍置威逺縣唐武徳元年割屬榮州皇朝併和義入威逺 獨孤水自陵州始建縣界流入又南流遇公井縣界出瀘州富義縣界 葛仙山在縣東十五里古老相傳云葛僊公曾遊之地今又隋地割屬昌州 十江水從資州内江縣南流入縣界五十步又東流入瀘州富義縣界通舟船 廢和義縣在州東北一百七十里本漢資中縣地後漢漢安縣地隋大業三年置和義縣唐元和十三年移於舊縣安置以便水陸貿遷之宜從東川節度使李逢吉之請皇朝乾徳五年廢入威逺縣
  應靈縣西南一百五十里舊五鄉今三鄉本漢南安縣地屬犍為郡隋置太平鎮尋改為縣唐武徳元年割資州之大牢威逺二縣于公井為縣六年自公井縣移州於大牢威逺二縣界貞觀初移於旭川縣天寳元年改為應靈縣 大牢溪水一名賴溪
  資官縣西北九十里元四鄉也本漢南安縣地晉義熈中置資官縣屬犍為郡唐武徳初改郡為縣屬嘉州貞觀六年割屬榮州舊名資宇誤 鐡山在州西北一百里從資州月山縣西來其山出鐡 擁思水在縣西二十里從陵州始建縣界南流至縣西又南入戎州宜賓縣界
  公井縣東南九十里舊二鄉今五鄉本漢江陽縣地屬犍為郡後周置公井鎮唐武徳元年於鎮置榮州改為公井縣貞觀六年州移於大牢 野容山從當縣界至嘉州犍為縣界東西長三百餘里南北七十里惟此山大在邑界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六
  宋 樂史 撰
  劍南東道五
  果州
  果州南充郡理兆充縣地禹貢梁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為巴子國秦二漢並屬巴郡即安漢縣界也亦為充國之地三國志云劉璋初分墊江已上置巴郡理此縣建安六年璋改巴郡為巴西郡徙理閬中今郡在嘉陵江之西後魏平蜀于此州北三十七里石苟垻置南宕渠郡其縣亦移就郡理晉于此立巴西郡宋齊因之不改隋開皇初郡廢以縣屬龍州仍移縣理安漢城十八年改安漢為南充縣唐武初猶為隆州地至四年分隆州之南充相如二縣置東州以郡南八里果山為名又置西充岳池二縣萬嵗通天二年分南充相如二縣置岳池縣天寳元年改為南充郡乾元元年復為果州大厯四年改為充州十年復為果州皇朝乾徳六年割岳池縣屬廣安軍
  元領縣五 今四
  南充 西充 相如 流溪 岳池入廣安軍州境
  東西二百四十五里 南北未詳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一百三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七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一千八百五十里 東至渠州二百八十里 南至合州水陸相兼三百里北至閬州三百里 東至廣安軍岳池縣界 西
  南至遂州一百七十五里 東北至蓬州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閬州封山鎮界一百三十里
  
  唐開戸四萬一千三百皇朝戸主二萬三千二百四十九客六千六百三十七
  風俗
  與閬州同
  人物
  陳禪字紀山安漢人為司𨽻校尉 龔調字叔侯安漢人為荆州刺史 陳壽字承祚安漢人為著作郎撰三國志 閻纘安漢人獨哭張華
  土産
  巴㦸 大黄 貢絲布 雞父草五月採山大豆八月採
  已上二藥本草無名山大豆療急風寒雞父草治婦人因産破血
  南充縣元二十二鄉本漢安漢縣地屬巴郡宋于安漢城置南宕渠郡隋開皇十八年改安漢為南充縣以古充國為名 果山在州西八里層峰秀起松柏生焉郡因山為名 車騎崖郡志云馮車騎後漢為將于北䥴崖刋石十有餘處是車騎將軍馮緄所治處也故後有斯名 昆井益州記云南充縣西六十里有大昆井即古之鹽井 龍城山盤曲如龍絶壁如城 朱鳳山在州十里髙一百七十二丈週迴二十里昔有鳳皇集因置山鳳觀今存 大斗溪在邑界 嘉陵江在州東二百步自相如縣界入流南克界南流至合州漢初漢界謝真人祠唐書真元十年謝真人名自然於縣界金
  泉紫極宫白日上昇郡郭是夕有紅霓雲氣之狀真輕舉萬目之所覩焉
  西充縣州西九十五里元一十鄉本南充縣地唐武徳四年以南充之地繁闊故析西北之境以立此縣故曰西充取後漢西充縣為名 西充山縣以此為名 西溪水在縣西源出崇禮市山 亞夫山在縣東與縣城相倚 雙圖山在縣東十里
  相如縣東北八十五里元十鄉亦巴西縣地梁太監六年置相如縣兼立梓潼郡于此至後周郡廢而縣存即漢司馬相如所居之地因以名縣其宅今為縣治 漢司馬相如宅故居縣二十里周地圖記云水地有相如坪相傳云相如别業在此宅右西濱漢水藂薄鬱然其基名相如琴臺髙六尺周四十四步 龍角山在縣東髙三百丈從蓬州岳池縣界西來 雞卸神祠益州記云雞卸神在相如縣以神在雞卸溪側故為祠號 西漢水酈道元注水經云縣有漢車騎將軍馮緄桂陽太守李溫塜二子之靈常以二月還水漢暴長郡俗于水土祭之 嘉陵江在縣東二百步
  流溪縣西南八十五里元七鄉本漢南充縣地唐開耀元年析南充縣置於溪側因名曰流溪縣 龍城山在縣東六十里與石梯山相連其形盤曲如龍絶壁如城焉 流溪水在縣東北四十步源出遂州方義縣界下至當州北流向東迤邐入嘉陵江 賴即溪瀨猿溪二溪並從遂州方義縣來
  閬州
  閬州閬中郡今理閬中縣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時為巴國之地按華陽國志巴子後理閬中秦為巴郡地後漢建安六年劉璋改巴郡為巴西郡自後漢移理于此蜀將張飛曾為此郡太守至李雄之亂巴郡荒蕪太守理無定處宋元嘉八年復于此城立北巴西郡宋末除北字齊不改按地形志云閬中居蜀漢之半當東道要衝今郡城之右之閬中城梁天監中又于此立東梁州及巴北郡西魏廢帝二年平蜀改為隆州取其連崗地勢髙隆為郡名後魏典畧云此州故有隆城堅隆因置隆州尋又立盤龍郡以郡中有盤龍崗為名隋開皇中郡廢而州存兼改閬中為閬内縣大業初州廢併其地入巴西郡唐武徳元年改為隆州領閬中南部蒼溪南充相如西水三城奉國儀隴大寅十縣其年又立新井思恭二縣四年以南充西水屬果州儀隴大寅屬蓬州又置新政縣七年又以奉國屬西平州貞觀元年還以奉國來屬又省思恭入閬中縣先年元年避元宗諱改為閬州取郡西南閬山為名天寳元年改為閬中郡乾元元年復為閬州按十道錄云果閬二州貞觀中屬劍南道開元中又屬山南道天寳中屬劍南道乾元中又屬山南道若據地勢言之且嘉陵江既在劍門之外流厯果閬合三州而合涪江且三州同是漢巴郡之地以山川論定合屬山南道後唐天成四年外為保寧軍節度皇朝改為安徳軍
  領縣九
  閬中 晉安 新井 蒼溪 新政 西水 秦國南部 岐坪
  州境
  東西二百四十九里 南北二百六十三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二千九百六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四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一千五百五十里 東至蓬州三百里 西至劍州三百里 北至利州二百九十里 東北至果州三百六十四里 西南至遂州二百七十里 西北至梓州二百一十五里西北至劍州二百里 東北至巴州二百八十里户
  唐開元戸一萬八千二百皇朝户主二萬一千七百四十六客二萬二千二百三十四
  風俗
  與果州同
  人物
  譙隆字伯司閬中人景帝時為上林令武帝欲廣園囿隆固諫遷成臯令 洛下閎字長公閬中人隠于洛亭武帝徴待詔太史改造太初厯閎曰後八百歲此厯差一日當有聖人出定之
  土産
  獠布 當歸 重蓮綾 絹
  段氏蜀記云果閬二州絹長十五丈重一斤其色目鮮白
  閬中縣舊四十八鄉今十二鄉本漢舊縣華陽國志云周順王五年秦惠王文遣張儀司馬錯伐蜀因取巴王以歸分其地為三十一縣此城為閬中縣閬水迂曲經其三面居其中蓋取為縣名 僊穴山在縣東北十里周地圖記云靈山峰多雜樹昔蜀王鱉靈帝登此因名靈山山東南有五女擣練石山頂有池常清有洞穴絶微有一小徑通舊靈山天寳六年勅改為僊穴山 嘉陵水又名西漢水又名閬中水周地圖記云水源出秦州嘉陵因名嘉陵經閬中即閬中水 閬中山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閬中按名山志云閬中山多僊聖逰集焉盤龍山李膺益州記云閬中盤龍山南有一石長四
  十丈髙五尺當中有戸及扇若人之掩户古老以為玉女房 閬中亦曰閬江亦曰渝水按譙周三巴記云閬中有渝水賨人銳氣喜舞故髙祖樂其猛鋭數觀其舞使樂人習之故樂府中有巴渝舞即名因斯地始 彭道將池郡國志云彭道魚池在州面南四夷述云州東南池東西二里約五里州城西帝十里有郭池州約五十畆二池與漢志注相符 充國故城西南九十四里即今新井縣東北二十八里充國故城是也其城東北去州六十里李雄亂后其城荒廢 張飛塜在刺史大㕔東二十步髙一丈九尺
  新井縣西南九十里元一十九鄉本漢充國縣地唐武徳元年割南部普安兩縣置縣界頗有鹽井因斯立名西水北自普安縣入南流經縣東又東南入南部縣
  晉安縣西七十里舊十二鄉今十鄉本閬中縣地晉立巴郡于閬中析此置晉安縣按四夷縣道記云梁于此置金遷戍周閔帝改為金遷仍置為安晉城西水三縣以屬焉郡理晉安隋開皇三年罷郡仍省晉安縣自今縣東十四里移晉安縣于晉城舊理唐武徳元年改晉城為晉安縣即今理也 忠山在縣東五里 西水上源由京兆水西自西水縣界流入東南新井縣界新政縣東一百四十里依舊十鄉本漢充國縣地唐武徳四年割相如南郡二縣置新城縣後以隠太子諱改名新政 龍奔山在縣東二十六里 嘉陵江在縣東十里南流 西水在縣東三十五里南流入嘉陵 總角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山峯如女郎之總角
  蒼溪縣東南五十七里依舊十三鄉本漢閬中縣地後漢永元中于今縣北巴岳山側置漢昌縣宇文周以縣屬閬州四年移理曲肘州今縣即是也十八年改漢昌為蒼溪縣因縣界蒼溪谷為名 雲臺山一名天柱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髙四百丈上有百里有魚池宜五穀無惡毒可度灾周地圖記云漢末張道陵在此學道使弟子王長趙昇投身絶壑以取仙桃長等七試已訖九丹遂成隨陵白日升天 白鶴山在邑界 嘉陵江在縣東一里東南流入 東水一名宋熙水西北自利州界來流南經縣東四十里又東南流入閬中縣界西水縣西一百二十里依舊十五鄉亦閬中縣地梁大同中于今縣西北三十五里置掌夫戍後魏廢戍後周閔帝元帝改為西水縣以界内西水為名大業元年移於今理 掌天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西水北自劍州來界東南入晉安縣界
  奉國縣東北九十四里舊一十五鄉今四鄉本漢閬中縣地屬巴郡梁武帝如於此立白馬義陽二郡後魏恭帝二年廢義陽郡改為奉國縣屬白馬郡始因此地附於魏故以奉國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閬州方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和溪水一名䕶溪水自利州義清縣界流入南流經縣東又南入閬中縣界 天目山在縣東十五里又名大溪洞葛仙宫公修道之山赤烏七年勅置集靈觀先天二年改名天目觀中和三年改為福唐觀
  南郡縣東南七十里舊十四鄉今十二鄉亦充國縣城梁於此置南部郡後周閔帝元年罷郡立南部縣屬盤龍郡以地居閬中之南改曰南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閬州 九子山又一名九隴山在縣南七十里嘉陵江在縣東南一里東南流 西水在縣西南十里入東南流
  岐坪縣東北一百二十里依舊四鄉本漢葭萌縣地屬葭萌為漢壽晉又改為壽晉宋分壽晉於此立宋安縣屬宋熙郡後魏廢帝三年改宋安為岐坪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利州開元二十三年割屬閬州 岳陽山在縣東一十五里 陽門山在西二十里 東水北自利州允州縣界流入南流流經縣 鑿水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源自利州葭萌縣界南流經縣入蒼溪縣界合東江水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七
  宋 樂史 撰
  劍南東道六
  遂州
  遂州遂寧郡今理水溪縣禹貢梁州之域漢髙置廣漢郡今州又為廣漢縣地屬益州部後分廣漢縣於此置徳陽東晉分置遂寧郡屬益州葢徳陽之舊壘也西北接涪縣東鄉之横山東極之青石與巴郡為界譙縱亂後移於石坪葢其地多獠官長力弱不相威攝宋太始五年刺史劉亮表公遂寧為東西二郡梁因之後周武帝廢郡始置遂州尋又置與西郡隋初廢郡州存煬帝廢州又為遂寧郡唐武徳元年改為遂州領方義長江青石三縣二年置總管府遂資梓晉四州貞觀初罷總管十年後置都督府遂果晉合四州十七年罷都督府天寳元年改為遂寧郡乾元元年復為遂州昔廣漢郡有寃鬼為害後漢陳寵為太守郡收枯骨葬之寃鬼遂絶皇朝為武信軍節度
  領縣五
  小溪 蓬溪 長江 青石 遂寧
  州境
  東西一百 九里 南北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八百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八百八十里 東北取果州路至長安一千八百四十三里 東至果州流溪縣界四十里 西至普州樂至縣界七十九里南至合州銅梁縣界一百二十里北至梓州二百六十里 東至合州二百六十里西南至普州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果州西充縣界九十四里 西北至梓州飛鳥縣界九十五里户
  唐開元戸三萬五千六百三十皇朝户主二萬二千四十七容一萬六千六百三十四
  風俗 人物無
  土産
  樗蒲綾 簟子 苓根 靸鞋 交讓木葉似槐紫葛根
  小溪縣舊二十鄉今十四鄉本晉小溪縣地穆帝永和十一年置屬遂寧郡後魏恭帝改小溪為方縣皇朝太平興國二年復為小溪縣 銅盤山壁立四絶人莫能上故曰銅盤山 鄧艾廟伐蜀有大功死葬此郡有祠存 鶴鳴山在州東北二十里上有古觀松上常有皓鶴鳴唳 尋香山在州二十里本名血腥山刺史白子昉改為尋香山 龍頭山在州東五十里山有石勢如龍頭唐乾元元年奏置龍歸寺 奴厥山在州西五十里本名屈山唐景雲年中改為奴厥山 梵雲山在州西南二里三面懸絶東臨涪水西枕落星地 滄唐江今名大桑江 靈星池在縣西北四里益都耆舊傳云趙瑶為閬中令時西州遭旱瑶卒椽吏齋戒於靈星池歸咎自責稽首流血應時大雨即此也 龍池故老相傳池側有栁樹大十圍周武帝天和初有龍自樹升天士女共觀之自後龍升後其樹乃枯池亦淺渴 北流溪今名流溪
  長江縣北五十里元十鄉本東晉巴興縣穆帝永和十一年置屬遂寧郡後魏恭帝改巴興為長江縣以界内大江為名即涪江也唐上元元年以舊縣不安移在明月山下鳳皇川 明月山在縣西二里 廟山在縣南十里其山孤峯峻秀下臨江島唐乾元元年勅置南龍臺觀
  蓬溪縣東北一百二十里舊十二鄉今十鄉本漢廣漢縣地唐開元二年置唐興縣于此天寳初改為蓬溪縣取邑内蓬溪為名 七弟崔山在縣西南一十五里有崔七堵鱗次相連比之兄弟 賓王山在縣西四十八里又名賴王山大厯十四年度支使牒管内山川有賴字者並改易刺史盧幼平改為賓王山
  青石縣東南七里舊十一鄉今無鄉管十里亦廣漢之地東晉孝武帝于此立為晉興縣宋因之後魏武帝改為始興縣隋改為青石以界内有青石為名 青石山有祠甚嚴九州要記云此山天下青石無佳于此可為鐘磬郡國志昔巴蜀爭界厯歲不決漢髙八年一朝宻霧山為之自裂從上至下開數尺若引繩以分之于是始判其山髙九丈遂爲二州之界巴蜀之民懼天謫罰乃息所爭因共立祠民將採石必先祀之 九節溪源出縣東二十九里九節嶺李膺益州記嶺有九節故也珠玉溪地有珠玉村因名 風門山在縣東三十里
  四面峻嚴常有清風因號風門山 鄧艾墓華陽國志云艾征涪陵見巨猿縁其山艾性好弩手自射之中猿猿之子拔去箭卷木葉塞其瘡艾嘆曰吾傷物之性其將死矣見此山美之後遂葬焉
  遂寧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舊二鄉今十鄉本廣漢郡地景龍元年置縣
  普州
  普州安岳郡今理安岳縣禹貢梁州之域漢武置十三州在益州之部今州境即漢之資中牟鞞墊江後漢之徳陽等四縣之境資中今資陽縣墊江今合州石鏡縣是也徳陽遂州方義是也李雄亂後為獠所没梁置普慈郡于此梁普通中益州刺史臨汝侯賜羣獠今劵鏤書其文云今為汝置普慈郡可率屬子弟奉官租以納輸送周武帝建徳四年於郡立晋州隋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資陽郡唐武徳二年分資州之岳安隆康安居普慈四縣置晉州三年又置樂至隆龕二縣天寳元年改為安岳縣乾元元年復為普州
  元領縣六 今四
  安岳 安居 樂至 普康本隆康改二縣廢崇龕本𨺚龕今改並入安居普慈並入樂至
  州境
  東西三百一十九里 南北四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四百四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二十里 東至昌州大足縣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一百六十里 南至資州三百七十八里西至簡州一百八十里 北至梓州飛鳥縣界一
  百八十里 東南至合州銅梁縣界二百九十里西南至資州盤石縣界一百八十五里 東北至遂州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簡州陽安縣三百里戸
  唐開元戸二萬五千六百皇朝户主一千三百六十六客一萬三千一百四十四
  風俗
  與遂州同 人物無
  土産
  葛 梅 杏
  安岳縣舊十一鄉今七鄉漢犍為巴郡地資中牟鞞墊江三縣地李雄亂後為獠所據梁招撫之置普慈郡後周建徳四年與州同置隋省州唐武徳二年復置安岳縣本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嶮絶故曰安岳 靈居山在縣南七里 多岳山在縣南二里 金羊山在縣西五里
  安居縣北七十里舊八鄉今二鄉本周柔剛縣屬安居縣周武徳四年置隋開皇十三年改柔剛為安居舊理柔剛山唐天壽二年移理張栅 柔剛山在縣東二十步 龍魚山去縣一百四十里 奴鷄山去縣六十里與合銅梁縣分界 廢崇龕縣在州東東南一百里後周置隆龕戍隋廢為𨺚龕縣舊整瀨州唐永觀元年移治波羅川先天元年改為崇安縣皇朝並入安居縣隆龕山在縣二里 八角山在縣東三十里
  普康縣南五十里舊五鄉今四鄉周武帝建徳四年置永縣屬普安郡隋開皇三年置郡縣屬普州十九年移居伏彊鎮改為永康又以縣重名改為唐隆縣犯唐元宗御名改為普康 乾峨山其山四面嵯峨
  樂至縣西一百里舊五鄉今四鄉本周車兌鎮唐元徳三年于鎮置樂至縣因樂至池為名改鎮為戍 天䘏山在縣北三里 玉女山在縣南一十五里 官祿山在縣東二里 廢普慈縣在縣西一百里本名多葉縣周武帝建徳四年置隋開皇十三年改移多葉普慈皇朝並入樂至縣 大婆婆山在縣 四十里 小婆婆山在縣北三十里 奴南山去縣六十里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八
  宋 樂史 撰
  劍南東道七
  瀘州
  瀘州瀘川郡今理瀘川縣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巴子國秦為巴郡漢為犍為郡之江陽符二縣後漢因之晉於此立為江陽縣宋齊因之梁大同中置瀘州逺取瀘州為名華陽國志云瀘州川縣本漢江陽是昔漢光武微時過江陽生一子望氣者言江陽有貴兒王莽求之縣人殺之後光武怒為子立廟祠謫江陽人不使冠帶按郡地則江山所合故水經注云綿水至江陽縣方山下入江謂之綿水口隋煬帝時州費置瀘川郡唐武徳元年復為瀘州郡領富世江安綿水合江來鳳和義六縣武徳三年置總管府管一州九年省來鳯縣貞觀元年置思𨽻思蓬施陽三縣二年置隆越縣榮州八年割和義屬榮州仍置涇南縣又省施陽縣十三年省思𨽻思蓬二縣十七年置淎珍二州儀鳯二年又置晏納奉淅鞏隂六州載初二年置順州天授元年置思義州永觀元年置淯州大定元年置能州並屬瀘州都督凡十州天寳元年改為瀘州郡依舊都督乾元元年復爲瀘州皇朝乾徳五年並綿水縣入江安縣割富義縣為富順監
  元領縣六 今三
  瀘川 江安 合江 一縣割出 富順為監 二縣廢 綿水并入江安經南舊縣入瀘州
  州境
  東西四百七十八里 南北五百六十三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水陸四千一百九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八百二十里 西沂至資州六百三十里自資州陸路至長安二千三百三十里計二千九百六十里東至渝州七百六十里 南至土納州都寧縣界
  三百二十里 西至戎州三百二十里 北至合州五百四十一里 東南至土納州四百五十里 東南至戎州南溪縣界一百七十七里 西北至榮州四百六十里 東北至渝州萬夀縣二百九十里户
  唐開元戸一萬六千五百九十四皇朝管溪户主二千四十七獠戸二千四百一十五
  風俗
  地無桑麻毎嵗畬田刀耕火種其夷獠則與漢不同性多獷戾而又好婬祠巢居岩谷因險慿髙著班布擊銅皷弄鞘刀男則露髻跣足女則椎髻横裾夫亡婦不歸家葬之岩穴刻木為契刺血為信銜寃則累代相酬乏用則鬻賣男女其習俗如此
  人物
  侯馥不屈于李雄者 漢光武微時過江陽生一子望氣者言江陽有貴兒縣人殺之光武後封為廟祠謫江陽人不使冠帶
  土産
  大黄 杏仁 班布 花竹簟 茶
  按茶經方瀘州之茶樹獠常攜瓢具穴其側每登樹採摘芽茶必含於口待其展然後置于瓢中旋塞其竅歸必置於暖處其味極佳又有粗者其味辛而性熱彼人云飲之療風通呼為瀘
  瀘川縣元八鄉本漢江陽縣地屬犍為郡地蜀志曰魏武入漢中諸葛亮出屯江陽是也隋大業元年改江陽為瀘川縣 汶江水漢書地理志云汶江出徼外從江安縣西南入縣界東流入合江縣 支江水從富義縣鴛鴦池屈曲方至城下與汶江合流 赤水溪從漢昌縣昌元縣界流入去合支江 瀘江按郡國志瀘江水中有大闕焉季春三月則黄龍堆没闕即平黄龍堆者昔尹吉甫子伯奇至孝後母譖之自投江中衣苔帶藻忽夢見水仙賜其美樂揚聲悲歌船人學之吉甫聞船人之聲疑似伯奇授琴作子安之操在此 瀘津闗有瀘峯髙三千丈地多瘴氣若三四月經之必死非時猶令人悶吐若五月上旬渡之却無害故諸葛亮五月渡瀘是也
  合江縣東一百二十里元三鄉本漢符縣地梁于安樂溪置安樂戍于此周武帝保定四年改為合江縣唐元和十二年移于舊縣以便水陸貿遷之宜從東川節度李逢吉之請也 樂溪水從䍧牁生獠界流來入汶江方山唐天寳六年勅改為迴峯山在縣東二十里山
  形八角 廢綿水縣在縣江陽縣地晉置綿水縣溪口因以為縣皇朝乾徳五年並入江安縣 悦州江水從戎州部落悦州流下縣界 思晏水從晏州流下合流至綿水 廢洷南縣唐貞觀八年分瀘川縣置在洷水之南今廢入瀘州縣按峽城記云瀘合遂蜀四郡皆峽之郡自蠻江桔柏池導等江至此二百八十江會于峽前次荆門都四百十五灘即有清水重峰湖灘漢灘忽雷閃電叱灘瀨灘狼尾使君主簿灘皆使君主簿沈舟之所遂以為名其他不悉謂之三峽者即明月峽巫山峽廣澤峽其有瞿唐灧澦鷰子屛風之類皆不預三峽之數
  元管溪洞羈縻州一十六計縣五十一
  一州割入戎州
  扶徳州唐開元十八年七月割入
  領縣三
  扶徳 宋水 牱隆
  二州連接黔府及柘在生蠻承前不輸稅課
  能州唐大定元年
  領縣二户十二
  曲水 甘泉
  淅州唐儀鳯二年置
  領縣四戸二十四
  淅源 越賓 洛山 鱗山
  四州輸納半稅其州在邊徼溪洞不伏供輸
  納州儀鳳二年開山洞志天寳元年改為都寧郡乾元元年復為納州
  領縣七戸一百六十八
  羅圍 播羅 施陽 羅當 羅藍 都寧 羅掌藍州儀鳳二年
  領縣一戸五十一
  胡茂
  順州載初二年
  領縣四戸五十九
  曲水 順山 靈岩 來猿
  宋州
  領縣四戸六十九
  河龍 牱支 宋水 盧吾
  九州在溝井監供輸紫竹
  髙州
  領縣三戸二十一
  牱巴 移甫 徙西
  奉州儀鳯二年置
  領縣三戸三十九
  牱理 牱巴 蓬羅
  思峨州天授元年
  領縣二戸三十七
  多溪 洛溪
  薩州儀鳳二年招生獠置天寳元年改為黄池郡乾元元年為薩州
  領縣三
  枝江 黄池 播陵
  晏州儀鳳二年開生獠置天寳元年改為羅陽郡乾元元復為晏州
  領縣七戸七十七
  思峨 牱隂 新賓 扶來 哆岡 羅陽 思晏長寧州
  領縣四戸三十八
  婆員 婆居 青盧 羅門
  鞏州儀鳯二年開山置天寳元年改為因忠郡乾元元年復為鞏州
  領縣五戸一十五
  哆樓 比求 都善 播郎 波婆
  淯州永觀元年
  領縣二戸一十五
  新定 固城
  定州
  領縣二戸一十六
  友江 扶徳
  富順監
  富順監晉富世縣以縣下有監井人獲厚利故曰富世貞觀二十三年改為富義縣按井深二十五尺鑿石以達鹽泉口俗謂之玉女泉華陽國志云陽有富義彊井以其出鹽最多商旅輻輳言百姓得其富饒故名也皇朝乾徳四年割為富順監其縣廢
  監境
  東西一百九十里 南北二百一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四千七十里 東至西京三千六百七十里 東至長安二千八百七十里 東至昌州昌元縣二百四十里 西至榮州公井縣一百三十里南至瀘州瀘川縣二百八十八里 西南至戎州南溪縣二百四十里 東北至榮州和義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榮州公井縣一百里
  
  舊戸瀘州籍皇朝户主二千二百九十八客三千一百二
  風俗
  同瀘州
  管鹽井大小六井嵗出鹽貨三十餘萬貫 雞足山在城東隔水三里 同心山在城東五里
  昌州
  昌州昌元郡今理昌元縣唐乾元元年左拾遺李鼎祚奏以山川闊逺請割瀘普余資榮等界地昌州至二年張朝陽琳作亂為兵火廢大厯十年西川節度使崔寧奏復置以禦蕃戎舊理賴婆溪南以昌元縣為倚郭景福元年移就大足縣即今理
  元領縣四 今三
  大足 昌元 永川 一縣廢 靜南分入二縣州境
  東西二百六十里 南北三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八百三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七百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三百里 西至資州二百三十里 東至合州一百八十里 北至普州二百六十里 南至瀘州七百二十里 東南至渝州七百二十里 西南至榮州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資州四百一十里 東北至普州四百里
  
  唐管戸一千一百九十皇朝户主一千一百八十客一萬二千七百
  風俗
  有夏風有獠風悉住叢菁懸虚構屋號閣籣男即蓬頭跣足女即椎髻穿耳以生處山水為姓名以殺為能事父母喪不立几筵
  人物無
  土産
  班布 筒布 金貢絹
  大足縣舊三鄉今一鄉本合州地與州同置以界内大足川為名今理在河樓湍東臨赤水 赤水溪源從普州安居縣界來 牛鬬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山長三百里崖石巉岩有雙峯對伍如牛之狀 望鄉山在縣西北四十里千衆山中最髙可以望鄉
  昌元縣西一百里舊四鄉今三鄉與州同置東接賴婆溪 井九山在縣南一百五十里側有鹽井土人呼井九山 賴婆溪在縣南五十步源自靜南縣來多有石磧不通舟行因賴婆村為名舊為州所理 賴按山在縣南九十里四面懸絶大厯四年在山置行州
  永州縣東一百五十里元管二鄉本渝州壁山在縣地與州同置枕侯溪水山川闊逺因名永川縣 鐵山在縣南八十里其山出鐵 綾錦山在縣一百里山水之花木如錦 侯溪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 廢靜南縣在州西五十里與州同置西接龍溪地名靜南鎮因為縣以地流民少皇朝倂入大足縣等三縣 銅皷山在縣八十里 綾波羅山在縣西三十里 始龍溪在縣東七十五里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八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九
  宋 樂史 撰
  江南東道一
  潤州
  潤州丹陽郡今理丹徒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属吳謂其地為朱方左傳云齊慶封奔吳與之朱方是也至魯哀二十二年吳為越所倂地復屬越楚靈王使屈申圍朱方執慶封其地屬於楚秦并天下為會稽鄣二縣之境按吳地志云自句容以西屬鄣郡以東屬會稽郡漢初為荆國故荆王劉賈所都之地今郡城中賈墓尚存至吳王濞誅以其地倂入江都國武帝又分屬丹陽會稽二郡之地後漢吳丹陽二郡地按後漢建安十四年吳孫權自呉徙都於京口十六年遷都秣陵復於京口置京都督以鎮焉又吳志云京都所統蕃衛尤要是以為重鎮後為南徐州置刺史鎮下邳而京城有留局其後徐州或鎮盱眙或鎮姑孰皆留局於京口晉平吳又為毗陵丹陽二郡地兼置揚州元帝渡江都建康改為丹陽爾雅云絶髙為京其城因山為壘縁江為境因為之京口宋因置南東海郡及南徐州而揚州如故齊梁以後並因之至陳六代常以此地為重鎮隋平陳因廢南徐州以為延陵鎮移居於京口為延陵縣屬蔣州開皇十五年罷延陵鎮以蔣州之延陵永年常州之曲阿三縣置潤州於鎮城葢取州東潤浦以立名焉大業三年廢江都郡之延陵縣為丹徒徙延陵還治故縣屬茅州六年輔公祐反復據其地七年賊平又置潤州領丹徒縣八年廢潤州以曲阿來屬九年揚州移理江都以延陵句容白下三縣屬潤州天寳元年改為丹陽郡乾元元年復為潤州永泰後常為浙西道觀察使理所皇朝為鎮江軍節度
  元領縣六 今四
  丹徒 延陵 丹陽 金壇
  二縣割出
  上元入井州句容入昇州
  州境
  東西一百一十里 南北一百六十二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西京一千八百二十里 西北至東京一千四百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六百七十里 東至常州一百七十里 南至宣州四百五十里 西至揚州六合縣四百五十三里 北渡江至揚州六十三里 東南至常州一百九十六里 西南至昇州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揚州界四十五里
  
  唐開元戸五萬四千五百皇朝户主一萬一千六百四十七客一萬五千九百
  風俗
  吳越之君皆好勇故其人至今好用劍輕死易𤼵自永嘉南遷斯為淳鄉人性禮讓謙謹亦驕奢淫逸婚嫁喪𦵏雜用周漢之禮
  丹陽郡出四姓 許 左 甘 紀
  人物
  檀道濟髙平金鄉人世居京口
  唐桓彦範潤州曲阿人以誅張易之功拜納言為侍中扶陽郡
  土産
  貢方紋綾 水波綾 羅綿絹
  丹徒縣舊二十鄉今七鄉春秋吳朱方之邑漢為丹徒縣地吳錄地理云朱方後名谷陽秦望氣者云其地有天子氣始皇使赭衣徒三千人鑿長坑敗其勢改云丹徒漢書曰丹徒縣屬會稽郡續漢書郡國志云屬吳郡呉大帝嘉禾三年改丹徒為武進晉太康三年復曰丹徒南徐州記云京口北為徐陵其地葢丹徒縣之西鄉京口里也 萬嵗樓京口記云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嵗樓西北名芙蓉樓樓之最髙者至今存焉又按輿地志云俗傳此樓飛向江外以鐡鎮縻之方已北固山在縣北一里南徐州記云城西北有嶺陡入
  江三面臨水號云北固劉楨京口記云囘嶺入江懸水峻壁舊北顧作固字梁髙祖云作鎮作固城有其語然北望海口實為北觀以理而推宜改為顧望之顧輿地志云天景清明登之望見廣陵城如在青霄中相去鳥道五十餘里 馬蒜山在縣西北三里晉安帝時海賊孫恩戰士十萬至蒜山來武帝衆無一旅横擊大破之即此處也山生澤蒜因以為名 髙驪山在縣西南七十里梁武帝輿駕東行記云自覆船山洒甖山南次髙驪山傳云昔髙驪國女來此東海神乗船致酒醴聘之女不肯海神撥船覆酒流入曲阿湖故曲阿酒美也又搜神記云諸葛恪為丹陽尹出獵於兩山之間忽見小兒衆莫之識㕘佐問之曰此事在白澤圖曰兩山之間其精如小兒名曰係囊衆伏其博識 京峴山梁典云武帝望京峴山盤紆似龍掘其石為龍目二湖也 譙山戍海口之戍也 伊婁河開元十二年潤州刺史齊瀚以潤州北界隔江為限毎船繞爪步江沙尾迂迴六十里多為風濤所損臣請於京口埭下直截渡江二十里開伊婁河一十五里即達楊子縣無風水之災嵗取利有億并立伊婁埭自是免漂損之災 西浦南徐州記云京口舊名項口異苑云交州阮郎晉永和中出都至西浦泊舟見一青衣女子云杜蘭香遣信託好君子郎愕然云蘭香已降張碩何以敢爾女曰伊命年不脩必遭凶厄欽聞姿徳志相存益郎彎弓射之即馳牛奔轂軒逰霄漢後郎尋被害也 魯肅墓續搜神記云王伯陽者家在京口東有大冡傳是魯肅墓伯陽妻卒乃平其墳以葬焉經數年忽一日伯陽方在㕔事中見一人乗肩輿從者數十輩逕前怒謂伯陽曰我魯子敬也冡在此二百許年矣君何敢輒相毁壊因目左右與之毒手從者遂牽下伯陽以刀環築之數百而去登時即死良久乃蘇其環築處遂皆發疽爛尋卒焉京江水干寳晉記魏文帝臨江歎曰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甘露寺在城東角土山上下臨大江晴明軒檻上見
  揚州厯厯詩人多留題唯盧肇云地從京口㫁山到海門迴張祜云日月光先到山河勢盡來周樸云㡬連揚子霧獨倚潤州城孫昉云地拱千尋險天垂四面青金山澤心寺在城東南揚子江按圖經云本名浮玉山因頭陀開山得金故名金山寺詩人多留題張祜云一宿金山頂微茫水國分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雲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因悲在朝市終日醉醺醺孫昉云鳴㯭妨僧夢驚濤濺佛身以上二寺為江山之勝絶復有名人篇什故編之 武烈帝廟在縣東南一里隋司徒陳果人也偽唐册為武烈其靈可畏 黄鶴山在縣西南三里宋髙祖丹徒人潛龍時常逰竹林寺每息於此山常有黄鶴飛舞因名黄鶴山改竹林寺為鶴林寺招隠山在縣西南七里昭明太子曾逰此山讀書因
  名招隱山今石案古跡猶存見有虎跑泉及玉蘂樹唐李徳裕在任作記石存 白兔山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延陵縣南一百里舊十七鄉今十五鄉本漢曲阿縣地晉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鄉以置也隋移治丹徒唐武徳三年移於今理此非古之延陵地古延陵即今常州晉陵縣也 句曲山一名茅山在縣西南三十里茅君内傳云山形曲折似句字故名句曲古名岡山孔子福地記岡山之間有三仙人住是洞庭北門又能辟兵周時名其原澤為句曲之穴秦名勾金之壇山本茅君居因以為名南徐州記云山内有靈府洞室七塗九源交通四方有五穴南二東西北各一吳興記云此山洞室地道交通五岳南徐州記云洞天三十六所句曲為第八金壇華陽之洞茅盈之祖曰濛先於此清身厲行自許帝鄉後天皇來授司命䇿書乃登羽車仗紫旌之節驂駕龍虎浮雲而去茅山記云此洞昔東海青童乗獨飊飛輪車來此山輪迹見在東海山嶺上 延陵季子廟在縣東北九里史記云吳王壽夢之少子太康地志云呉封季札州來而居延陵故曰延州顧野王云吳自有延陵州來此先已封季子非楚王來邑也祠前有沸井四所 梁簡文帝陵有麒麟碑尚存陵有港名曰蕭港直止陵口大河去縣二十五里 韋昭冡吳書云昭字𢎞嗣墓在縣西南去縣七里 周氏墓在縣西六里 包氏墓在縣後一里
  丹陽縣東南六十里舊四十鄉今二十鄉本漢曲阿縣地舊名雲陽屬會稽郡史記云秦始皇雲陽為曲阿按輿地志曲阿縣雲陽地屬朱方南徐之境秦有史官奏東南有王氣在雲陽故鑿北岡截其道以厭其氣又吳錄云截其道使曲故曰曲阿漢封劉賈為荆王遂為荆國立六年為黥布所殺國廢至景帝四年以曲阿縣屬揚州王莽又改曲阿為風美縣梁改為蘭陵縣唐武徳二年置雲州五年改為簡州以崔順為刺史八年州廢為縣後𨽻潤州天寳元年復為丹楊縣以邑界楊樹生丹以為名故今字從木為稱 後湖亦名練湖在縣北一百二十步南徐州記云晉時陳敏所立語林曰晉太傅褚裒逰於湖狂風忽起船欲傾褚公已醉乃云此舫人皆無可以招天譴者惟有孫興公多塵埃正當以厭天災耳輿地志云曲阿出名酒皆云後湖水所釀故醇冽也今按湖水上承丹徒髙驪覆船山馬林溪水水色白味甘輿地志云練唐陳敏所立遏髙陵水以溪為後湖又丹陽記云呉孫皓寳鼎元年丹陽宣騫之母年八十因浴化為黿 天子道漢賈山上書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接吳楚即此道
  金壇縣東南一百四十里舊二十鄉今十二鄉本漢曲阿縣延陵之鄉為呉之地按輿地志云秦漢屬會稽郡後漢屬吳郡晉元帝時屬毗陵郡宋齊梁陳皆為延陵之南界隋平陳以𨽻蔣州開皇十五年廢蔣州延陵之南界移於京口之地别置於金山府大業末亂鄉人相保立為金山縣隋亡沈法興竊據江表仍於此置琅邪縣唐武徳二年李子通破法興改琅邪為茅州縣亦隨𨽻其年九月杜伏威為呉王縣名不改五年四月伏威入朝後縣陷輔公祐七年三月趙郡王孝恭討平之其八月於石頭城置蔣州地又屬趙八年并入延陵縣垂拱四年以人物繁廣復立金山縣又以東陽郡已有金山縣故改名金壇取邑界句曲之山金壇之陵以為號按河圖云乃有地胏土良水清句曲之山金壇之陵又真誥曰其地胏似洛中北䢵山水似長安丹鳯門外井泉之味今按其地爽塏水深土厚厯選江乘及之者鮮矣 茅山在縣西六十五里 方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大柸山在縣南五十里舊名小柸山 思湖在縣南六里 長塘湖在縣南三十里 髙湖在縣北一十二里灌田一十二頃此二塘梁普通五年廬陵王記室參軍謝徳威置隋廢武徳二年本州刺史劉元超重修復因以為名焉 北謝山在縣東南三十里 荆溪闊四十步其溪山源在縣東北丹陽縣界内古京城前過溪口入珥瀆至丹陽縣五十里 官坊埭在縣西北去州一百三十六里南去縣四里齊梁之代埭北下塘村有周鄭劉師等四姓並有官同居村坊於時共置此埭因以為名 袁寵墓晉吏部丹陽太守袁寵墓在縣一十里 徐羨之墓宋書云司空錄尚書徐羨之墓在縣西南二十里 周祇墓晉書云國子博士周祇墓在縣北七里 袁興祖墓梁書云中書舍人給事中王國侍郎袁興祖墓在縣西一十三里 潘闡之墓梁書云散騎侍郎巴陵太守潘闡之墓在縣東二十五里 謝篤墓晉書云常山太守謝篤墓在縣東一十六里





  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九十
  宋 樂史 撰
  江南東道二
  昇州
  昇州今理江寧上元二縣古揚州之域爾雅云江南曰揚州春秋時為吳地戰國時越滅吳為越地後楚滅越其地又屬楚初置金陵邑金陵圖經云昔楚威王見此有王氣因埋金以鎮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氣者言江東有天子氣乃鑿地脈斷連岡因改金陵為秣陵屬丹陽郡故丹陽記云始皇鑿金陵方山其斷處為瀆則今淮水經城中入大江是曰秦淮以秣陵屬鄣郡至漢元封二年改鄣郡為晋郡楚漢之際江淮之間溧陽之北皆屬劉賈英布漢初有天下猶為鄣郡地故丹陽圖云自句容以西屬鄣郡以東屬會稽郡後寄理不定漢因秦制至武帝初為揚州理於此元封二年始置十三州刺史領天下諸郡此即為揚州本在西州橋治城之閒是其理處後漢如之劉繇為揚州刺史始移理曲阿孫䇿號此為西州至建安十六年呉大帝自京口徙此因改為建業故呉志云權欲興都未定權長史張紘謂權曰秣陵楚威王所置名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城昔秦始皇經此縣望氣者云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天之所命宜為都邑後劉備勸權都之權曰智者意同遂定議都秣陵脩石頭城用貯軍實又蜀諸葛亮使於吳亮謂大帝曰鍾山龍盤石城虎踞真帝王所都也其後與魏蜀鼎峙按建康圖經云西晉太康元年平呉分地為二邑自淮水南為秣陵淮水北為建業其後因愍帝即位避諱改為建康司馬徳操與劉嗣恭書曰黄旗紫蓋帕見東南終能成天下之功者揚州之君子乎謂斗牛之閒恒有此氣西晉亂元帝自廣陵渡江此城荒落以府第居北幕府之名自此而立尋以江寧為琅邪國葢襲帝始封之名自此而立今廢江乗縣界又虞溥江表傳云按晉書蘇峻初平溫嶠議遷都豫章三呉之豪請都會稽二論紛紜未有所適揚州刺史司徒王導曰建康古之金陵舊為帝里孫仲謀劉元徳俱言王者之宅入宜時定帝從焉其所會幽冀青兗之士秦鄭周韓之人五方雜會各得所理即晉室之興也又輿地志云晉故臺城即成帝時蘇峻作亂焚燒宫室都盡温嶠已下咸議遷都惟王導固爭不許咸和六年使卞彬營治七年遷於新宫議者或患未築雙闕後王導出宣陽門南望牛頭山兩峯磔東西北各四十里導曰此即天闕也又於南浦置江寧縣至咸康七年分江東縣置沂山西北臨大江皆晉之初興遺址也厯宋齊梁陳六代咸為帝都按金陵記云梁都之時城中二十八萬餘戸西至否頭城東至倪塘南至石子岡北過莊山東西南北各四十里自侯景反元帝都於江寧冠蓋人物多南徙洎陳髙祖復王於此中外人物不迨宋齊之半隋平陳廢為江寧縣唐武徳三年於縣置揚州仍置東南道行臺六年輔公祐反七年賊平置臺尚書省改揚州為蔣州廢茅州來屬八年罷行臺改蔣州為揚州大都督九年揚州移理江都改金陵縣為白下縣貞觀元年改白下為江寧至徳二年置江寧郡乾元元年於江寧置昇州為江西節度使上元二年以謡言復為上元縣光啟三年復為昇州天祐十四年偽吳遣部將徐温城之為金陵府偽唐改為江寧府因之建都皇朝開寳八年十一月削平江表復為昇州
  元領縣八 今五
  江寧 上元 句容 溧水 溧陽
  當塗置太平州蕪湖 繁昌二縣并入太平州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一千二百五十里 北至西京一千七百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里 東至潤州一百八十里 西至江北和州烏江縣五十五里 北至江北揚州六合縣九十九里 東南至常州安吉宜興兩縣為界三百五十里 南至宣州三百六十里 西南至太平州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潤州一百九十五里 西北至江北揚州宣化鎮四百里
  
  唐開元戸在潤州籍皇朝管户主四萬四千一百二十客一萬七千五百七十
  風俗
  與潤州同
  人物
  陶𢎞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為齊王侍讀挂冠歸隠茅山梁武即位有大事無不諮詢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土産
  禹貢篠簜既敷厥草惟天厥木惟喬其利金錫水居千石魚陂陂皆與千戸侯等不窺市井坐而待收貢 雜藥 紋綾 賦 絲 絹 紗 纊
  江寧縣今二十二鄉縣本秣陵之地屬鄣郡晉太康三年分淮水為建業水南為秣陵即其地晉元帝過江始置江寧縣南七十里故城存焉隋平陳廢丹陽郡并秣陵建康同夏三縣入焉開皇十年移于冶城唐武徳六年又移白下改為白下縣貞觀七年移還冶城九年復為江寧縣至徳二年置昇州縣名不改至上元二年以童謡之言改為上元縣光啟三年復為昇徒縣于鳳臺山西南一里天祐十四年五月初上元之南十九鄉割當塗之北二鄉徙置江寧縣即上元縣為理所東自太平橋街北水淮水與上元分界今凡二十二鄉是為江寧縣理 慈姥山括地志云山積石臨江岸壁峻絶山上出籐竹堪為簫管屬樂府為皷吹山今並芉 -- or 𦍋 ?茸頭細不任又輿地志云山南有慈姥神廟焉 三山在縣西南十七里周迴四里其山孤絶面東西絶大江按輿地志云其山積石濱于大江有三峯南北接故曰三山舊吳為津所謝元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曰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即此也 白都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周迴五百步西南面臨大江按輿地志昔有白仲都于此山學道白日飛昇因以為名西臨大江孫峻追諸葛恪子竦于此也 吉山在縣南五十里周迴二十五里宋征虜將軍吉翰𦵏在此山故以為名 鳳臺山在縣北一里周迴連三井岡迤邐至死馬澗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此山狀如孔雀文彩五色音聲諧和衆鳥羣集仍置鳯臺里起臺于山號為鳳臺山 牛頭山在縣西南四十里周迴四十七里按輿地志山有兩峯時人號為牛頭山晉氏過江將立雙闕王導出宣陽門南望牛頭山兩峯曰此即天闕是也 岩山在縣南四十五里其山岩險因名曰岩山宋孝武帝改曰龍山葬宣貴妃殷氏于龍山武帝亦𦵏此 梅嶺岡在縣南九里周迴六里輿地志云在國門之東晉豫章太守梅賾家于岡下故民名之 新石岡在縣南二十里有大石碣長二丈折為三段故以名岡即吳黄象書碣也 石子岡在縣南十五里周迴一十里吳志建業南有長陵名曰石子岡葬者依焉 梁山宋武帝西下梁山過烏江有雙鳳翔於蓋羣臣咸呼萬歲乃立雙闕于梁山 三井岡縣南五里汲一井則餘井俱動故名三井岡 大江按尚書禹貢岷山導江即此江也始吳臨江建國謂得天險之固及晉元帝南徙遂定都焉今從縣西二百二十里承當塗縣分鮆浦上田為界紆迴屈曲二百九十三里與和州烏江及揚州六合並分中流為界西引蜀漢南下交廣東會滄海北達淮泗自大禹之濬無不通矣淮水北去縣一里源從宣州東南溧水縣烏刹橋西流八百五十里輿地志云秦始皇巡會稽鑿斷山阜此淮即所鑿也亦名秦淮孫盛晉春秋云是秦所鑿王導食令郭璞筮即此淮也又稱未至方山有直瀆行三十許里以地形論之淮發源結屈不類人功則始皇所掘宜此瀆也丹陽記云建康有淮源出華山流入江徐爰釋問云淮水西北貫都輿地志淮水發源于華山在丹陽湖姑孰之界西北流經建業秣陵二縣之閒縈紆京邑之内至於石頭入江綿亘三百許里杜牧秦淮詩云煙籠秦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落馬澗在縣東南五里水下秦淮宋武陵王討元凶劭斬劭餘軍赴澗而死水為之溢因名焉 婁湖在縣東南十里灌田二十餘頃水入艦澳通秦淮輿地志云婁侯張昭故名之宋以為苑 髙亭湖在縣南周迴三十餘里 葛塘湖在縣東七十里周迴七里葛公在此得仙故以為名 陽劉湖在縣東南六十里周迴三十里其湖建龍都埭在陽劉村前故名之三城湖在縣南五十里周迴四十里中有三土城故
  名之 板橋浦在縣南五十里周迴四十里源出觀山三十七里注大江晉伐吳其將張悌死于板橋即此處謝元暉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橋詩云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大桑浦在縣西十二里不溉田吳大帝時將討闗公平南將軍吳範屯大桑即此處也在蔡州通大江 烈洲在縣西南八十里周迴六十里輿地志其舊津所内有小水堪泊船商客多停以避烈風故名之王濬伐呉宿于此簡文為相時會桓元于此亦曰溧洲洲上有山山形如栗伏滔北征賦謂之烈洲 蔡洲在縣西十二里周迴五十里丹陽記云吳帝時客館在蔡洲上以舍逺使蘇峻作逆陶侃等率所統兵赴京師直指石頭次于蔡洲 張公洲在縣四里周迴三里按梁書二年豫州刺史裴髙之等舟師二萬次張公洲二年陳霸先擊破侯子監師至張公洲並此處 加子洲在縣西十三里周迴十二里按三十國春秋晉咸和二年温嶠與陶侃起義兵伐蘇峻率師四萬直指石頭侃泊加子洲即此處夏月堪泊船冬月淺涸永昌之初其洲忽一日崩數里其形曲折作九灣行者所依 長命洲在縣西四里周迴十五里輿地志云梁武遣人放生于此洲仍置十戸在洲中掌穀粟以飼之故呼為長命洲魏使李恕來朝帝正放生問恕曰北主頗知此乎恕對曰水國不取亦不放帝無以應之白鷺洲在大江中多聚白鷺因名之 故秣陵縣城
  在縣南五十里秣陵橋東北 故江寧縣城在縣南七十里輿地志晉永嘉中帝初通江南以江外無事寧靜於此因置江寧縣南門臨浦水至今呼江寧晉書云元帝出師檄四方以有玉册見臨安白玉麒麟神璽出江寧其文曰長壽萬年曰有重暈皆以爲中興之象唐貞觀七年始移來此置縣上元元年又改為上元縣理古檀城在金華橋東晉謝安石圍棋賭得别墅乞與外甥羊曇即此也宋屬檀道濟縁以為名
  上元縣二十四鄉晉江寧縣地唐貞觀七年移還舊郭即今所置縣也至九年改為江寧縣安祿山亂肅宗以金陵自古雄據之地時遭艱難不可縣統之因置昇州仍如節制實資鎮撫時人艱弊力難興造因舊縣宇以爲州城祿山平後復廢州依舊為縣上元元年改為上元縣𨽻潤州光啟三年復為昇州領上元一縣元治鳳臺山西南今移在偽司會府艦澳梁武帝所開今在光宅寺東二百五十步其寺即武帝舊宅每從城歸宅儀仗舟車駢載溢路開以藏船其澳兩岸隈曲一十有一砌石為之至今不毁其氷源出白婁湖丁達秦淮紆迴五里 鷄籠山在縣西北九里連龍山西接落星岡北臨元栖塘輿地志云其山狀如鷄籠以此為名晉元帝等五陵並在山之陽 蔣山在縣東非十五里周迴六十里面南顧東連青龍鴈門等山西臨青溪絶山南面有鍾浦水流下入秦淮北連雉亭按輿地志云蔣山古曰金陵山縣之名因此山立漢輿地圖名鍾山吳大帝時有蔣子文發神驗於此封子文為蔣侯改曰蔣山徐爰釋問云諸葛亮以為種山龍盤又庾闡揚都賦云司馬徳操與劉恭嗣曰黄旗紫葢恒見於終南能成天下之功者揚州之君子乎謂斗牛之間恒有此祥氣丹陽託云出建陽門望鍾山似出上東門望首陽山也其山本少林木東晉時使諸州刺史罷職者栽松三十株下至郡守各有差焉自梁以前山立寺十七所即見在者一十三晉尚書謝尚齊中書侍郎周顒宋應梁阮孝緒劉孝標等並隠居此山丹陽記曰京師南北並連嶺面蔣山岧嶤嶷峻有異其形像龍實作揚州之鎮 吳大帝陵在縣東北蔣山八里按丹陽記蔣陵因山為名輿地志云臺當孫陵曲折之旁故曰蔣陵亭亦名孫陵亭 宋髙祖陵在縣東北一十里 晉中宗陵在縣東一十里 宋蔣陵在縣東北蔣山下一十里 土山在縣南三十里按丹陽記晉太傅謝安舊隠會稽東山因築像之無岩石此謂土山也有林木臺觀娛逰之所安就帝請朝中賢士子侄親屬會宴土山梁蕭正徳各修築以為莊下有湖水按吳志大將軍孫林以兵迎景帝於半野拜於道側即此山也 方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周迴二十里髙一百一十六丈山四方孤絶如印輿地志云湖孰西北有方山頂方正上有池水齊武帝於方山築苑吳大帝為仙者葛元立觀焉山謙之丹陽記秦始皇鑿金陵此山是其斷者山形方聳故名為方山謝靈運東出隣里相送至方山賦詩齊書徐孝嗣荅曰繞方山欸牛首乃盛漢之事今江南未擴民亦勞止乃立四望山在縣西北十五里髙十七丈西臨大江連石
  頭北接盧龍山按徐州記臨江有四望山吳大帝常與仙者葛元共登陟之呉志孫皓投司市中郎將陳聲於四望之下其山逈可望四方以為名 盧龍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周迴五里西臨大江按舊經晉元帝初渡江此盡為虜冦所有以其山連石頭為固開塞以盧龍為幕府山陳武帝殺北齊軍四十六萬于此下 落星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周迴六里東接臨沂山西接山北臨大江南徐州記臨沂縣前有落星山呉大帝時山西置三層髙樓以此為名吳主逰獵憩息地吳都賦云饗戎旅于落星之樓即其所也王僧辨率陳霸先等於石頭城連營立栅於落星山賊大恐 攝山在縣東北五十五里髙一百三十二丈東達盡石山南接落星輿地志云江乗縣西北有扈謙所居宅村側有攝山山多草菜可以攝生故以名之江乗地記扈村有攝山形方四面重嶺似繖故名繖山 湯山在縣東北八十里西接雲穴山不甚髙無大林木有湯出其下大小凡六處湯澗繞其東南冬夏常熱禽魚之𩔖入者輒爛以煮豆穀終日不熟草木濯之更鮮茂舊有湯泉館并廟在其南今廢 清溪在縣北六里濶五尺深八尺以洩元武湖水南入秦淮按宋都記云鼎族多居其側輿地志云水源北出于鍾山舊經巴南九里入於淮溪口其埭側有清溪祠其溪因祠為名又云按水為言故名清溪俗説云郄僧陀溪中泛舟一曲輒作詩一篇謝益壽曰青溪中曲復何窮盡 元武湖在縣西北七里周迴四十里東西兩派下水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灌田一百頃徐爰釋問云湖水桑泊晉元帝太興創為壯湖宋築堤南扺西以肄舟師也又京都記云從北湖望鍾山似官亭湖望廬岳也按宋元嘉二十三年築堤以堰水為池輿地志云齊武帝理水軍于此池中號曰昆明池故沈約登覆舟山詩云南瞻儲胥館北眺昆明池即此其湖通後苑又於湖側作大竇引湖水入宫城内天泉池中經厯宫殿溯流迴轉不舍晝夜宋元嘉末有黑龍見湖内故改為元武湖也 迎擔湖在縣西北八里周迴五里其水㘭下不通江河南徐州記云縣西北五里有迎擔湖昔晉永嘉中帝遷衣冠席卷過江客主相迎湖側遂以迎擔為名 馬昻洲在縣西北三十三里周迴十五里南徐州記云臨沂西之江北三里有馬昻洲晉帝渡江牧馬於其所故名之 舟子洲在縣西五里周迴七里輿地志云梁天監十三年以來雀門東北淮水紆曲數有患又舟行旋衝太廟灣乃直通之中為舟子洲四方諸郡秀才上計憩止于此 故丹陽郡城在縣東南四里輿地志云丹陽郡本呉地楚漢之際江淮之間溧陽以北皆屬荆王賈英布吳王濞江都易王非並有其地元封二年以為丹陽郡領宛陵於潛江乗壽春秣陵故鄣句容涇石城湖熟陵楊蕪湖黝溧陽宣城歙丹陽凡一十七縣理于宛陵 西浦郡國志云金陵西浦亦云碩口即張碩捕魚遇杜蘭香處 建康縣城在縣西一里其大帝自京口遷秣陵改建業晉避愍帝諱改名建康元帝止都初縣在宣陽門内蘇峻之亂被焚移入苑城既為臺城乃徙金都鄉朱雀里又曰大亭里葢晉元帝初過江為琅邪國人所立懐徳縣處又吳錄曰吳王夫差移鼓于建康之南門有雙鷺從鼓中飛出或云鷺者鼓之精 琅邪城在縣東北六十里王隠晉書云江乗南岸湖溝津有城即琅邪城 東府城在縣東二里輿地志云晉安帝義熙十年築其城西本簡帝為會稽王時第其東則丞相會稽文孝王道子府謝安石薨以道子代領揚州第在州東故時人號為東府而號府廨西州又按丹陽記云揚州廨乃王敦所創門東南西三門俗為之西州永嘉初罷揚州繕為未央宫陳初又修為揚州𪠘 故費縣城在縣西北九里南徐州記在建康北二里即懐徳縣寄建康北境又置琅邪郡割湖溝為界陳亡廢 臨沂縣城在縣西北三十里在臨沂山西北三十里臨大江輿地志云晉成帝咸康七年分江乗縣立臨沂縣屬琅邪郡又云本南徐州之屬晉則諸葛恢宋則臧燾梁則孟智明周則曾紹之子仲璋傅彞並為臨沂令以後無聞晉太保王導羣宗並其縣人陳亡廢 古揚州城今江寧縣城在其西偏城東至西州橋西至冶城周迴三里後漢因之不改即此城也 古丹陽郡城在今長樂縣東一里南臨大路北地圓一頃闗東北三里至城本屬秦之鄣郡前漢武帝元封二年改鄣郡置丹陽郡今此城即晉武帝太康元年築也宋梁齊陳因之不改 古建康縣初置在宣陽門内晉咸和三年蘇峻作亂燒盡遂移入苑城咸和六年以苑城為宫乃徙出宣陽門外御街西今建初寺門路東是時有七尉部江尉在三生渚西尉在延興寺後巷此東尉在吳大帝陵口今蔣山西門南尉在草市北湖宫寺前北尉在朝溝村左尉在清流溪孤首橋右尉在沙市 右顯城楚威王滅起置金陵邑即城也後漢建安十七年吳大帝乃加修理改名石頭城用貯軍粮器械諸葛亮曾使建業謂大帝曰鍾山龍盤石城虎踞即此也西南最髙處有吳峯大樓城東有大石俗呼為唐㒺即王敦害周伯仁戴若思處百姓寃之乃記其石焉宋廢帝景和初修繕為長樂宫隋平陳後用蔣州城輔公祏據江東用為揚州趙郡王孝恭平公祏又於城置揚州大都督府後徙揚州於廣陵此城遂廢 廢琅邪城本晉元帝初過江為琅邪國人立地在江乗縣界齊武帝永明六年移琅邪於白石壘在縣西北十八里齊梁講武於此 宣武城在縣西北九里輿地志云宋大明三年沈慶所築百二十萬帝疑其多對曰攻守百倍帝乃令慶之守此城帝自率六軍攻不能下乃止不討又曰宋立宣武為城名帝閱武於其地亦謂為武帝帳岡陳亡廢 同夏故城在縣東十五里輿地志云梁大通三年分建康之同夏里置同夏縣陳平毁之故白下縣城在縣西北十四里輿地志云本江乗縣白石壘齊武帝以白下地依帶江山移琅邪郡居之陳亡廢唐武徳元年罷金陵縣築城於此因其舊名貞觀十七年又移還舊郭其城乃廢 輔公祏城在縣東七里輿地志云齊文惠太子之弟也唐武徳七年輔公祏築以為城趙郡王孝恭平之其城遂廢 故越城在縣西南七里越絶書云東甌越王所立也即周元王四年越相范蠡所築今瓦官門東南國門橋西北又曹氏記云在秣陵後西一十五里昔句踐平呉後遣兵伐之仍築此城去舊建康宫八里晉初移丹陽縣自蕪湖還城之南 古冶城在今縣西五里本吳鑄冶之地因以為名晉元帝大興初以王導疾久方士戴洋云君本命在申申地有冶金火相鑠遂使范遜移冶于石城東髑髏山處以其地為園多植林館徐廣晉記成帝適司徒府逰觀冶城之園即此也謂之西園東田齊文惠太子立樓舘于鍾山下號曰東田太子好與府客逰幸東田人語為顛童謝元暉逰東田詩云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即此也 烏衣巷晉代王氏居烏衣巷者位望微減多居憲臺江左膏梁士多不樂惟王僧達為中丞王球謂曰汝為此官不復成膏梁矣 卞望之墓卞壼字望之安帝義熙十八年盜開卞壼墓剖棺掠之屍僵鬚髮蒼白面色如生而手拳爪甲出透手背勅給錢十萬重修營之按冡在紫極宫後臨嶺搆亭號曰忠貞亭 蔣廟按金陵圖云鍾山故金陵山後漢末蔣子文為秣陵尉逐盜鍾山北傷額而死嘗自謂青骨死當為人主主禍福至大帝卜都子文乗白馬搔頭執白羽扇見形令故吏白吳主為立廟不爾當百姓大疫大帝猶未信之又翊日見于路曰當令飛蟲入人耳后如其言帝詔立廟鍾山封子文為蔣侯改鍾山為蔣山即此也又梁書云武帝時旱甚詔于蔣帝神求雨十旬不降帝怒命載荻焚廟並其神影將欲起火當神上忽有雲如繖葢須臾驟雨臺中宫殿皆自震動帝悟馳詔追停少時還靜自此帝誠信遂深自踐祚來未曽到廟帝於此自備法駕將朝臣修謁時魏將大眼來冦鍾離蔣帝神報必許扶助既而無雨水暴漲六七尺遂大剋魏軍神之力也凱旋之後廟中人馬足皆有泥濕當時並目睹焉 大初宫方五百丈本吳長沙桓王孫䇿故府也大帝自京口遷建業居之黄龍元年還都建業因居故府不改 郭文舉墓在冶城内晉太尉王茂冲所築文舉居之 臨滄觀在勞山山上有亭七間名曰新亭吳所築宋改為新亭中閒名臨滄觀晉周顗與王導等常春日登之㑹宴顗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山之異即此謂之勞勞亭古送别所 樂逰苑在覆舟山南北連山築臺觀苑内起正陽林光等殿按陳書云樂逰苑在覆舟山南北連山築臺陳宣帝即位北齊使常侍李駼來聘賜宴樂逰苑尚書令江總贈詩云上林開宴務流連即此也 桂林苑吳立在縣北四十里落星山之陽吳都賦云數軍實於桂林之苑即此也 芳林苑一名桃花苑本齊髙帝舊宅在廢東府城東邊秦淮大路北齊王融作曲水詩序云載懐平浦乃睠芳林即此也
  溧水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二十二鄉今一十七鄉本漢溧陽縣之地隋平陳置屬蔣州大業三年屬丹陽郡唐武徳元年移揚州於江都以縣屬宣州中山又名獨山在縣東南十里不與羣山連接古老相傳中山有白兔世稱為筆最精山前有水源號為獨水按輿地志云宣州溧水縣有獨山下有獨水流演不息即此山也廬山在縣東二十里山謙之丹陽記云溧水縣西
  八十里有廬山與丹陽嶺俗傳嚴子陵結廬于此或云山形似廬舍因以為名有水源三派并入秦淮合大江㔶船山一名感泉山在縣南一十二里山有青絲桐
  泉脈泓澄四時不絶 丹陽在縣西南一半與當塗縣丹陽湖相並 石臼湖在縣西南三十里西建陽岸廣一百六十餘里北枕横山連臨廩西邱黄三山又有軍山塔子馬頭雀壘四山並在湖中 古固城按滕公廟記云其山是呉瀨諸縣地楚靈王與吳戰遂陷此城吳移瀨諸于溧陽十里改陵平縣靈王崩平王立使蘇乃為將戰于吳吳軍敗陵平縣改為固城縣自平王聴費無忌䜛言伍員奔吳闔閭用為將舉軍破楚楚奔南海固城宫殿逾月烟炎不滅其城從兹廢矣城廣二千七百五十步古開城元去縣九十里在故城東即溧水舊縣楚平王祠即吳越春秋謂平王都于固城是也因有祠焉 左伯桃墓在縣南儀鳯鄉昔與羊角哀友善葬于此大厯六年顔真卿經此題詩于蒲塘客館溧陽縣東南二百四十里舊三十鄉今一十七鄉本漢舊縣屬丹陽郡在溧水之陽紀云楚漢之際以江淮間為東陽郡而溧陽屬焉後又屬江都國唐五徳九年移揚州于江都改屬宣州自乾元元年又𨽻昇州寳應元年又屬宣州天祐元年𨽻潤州其縣元在溧水縣東南九十里天復四年移此即今理 平陵山在縣北三十五里昔李閱追韓滉於山下斬之有子胥祠存 三鶴山在縣東南六十里昔有潘氏兄弟三人于此山求仙後道成化為三白鶴於此山頭地理志云昔有三母得道此山後為名 青山在縣南六十里上有潘真君祠溧水西自溧水縣界流入呉越春秋云伍子胥奔呉
  至溧陽女子擊縹瀨水之上子胥過而乞一餐女子發簞飯壺漿而食之子胥餐而去謂女子曰掩子壺漿勿令其露女子曰行矣子胥行五步還顧女子已自投瀨江而死子胥伐楚師還過溧陽瀨上欲報以百金不知其家乃投金瀨水而去後有嫗行哭而來曰吾女三十不嫁擊縹于此遇窮人飯之恐事洩投水而死乃取金歸之今水際有碑即李白文其銘曰春風三十花落無言云云
  句容縣東一百里舊三十六鄉今一十七鄉本漢縣地志屬丹陽郡以界内茅山本名句曲山其形如勾字因立縣名漢書云武帝封長沙定王子黨為句容侯國除后為縣宋又于此立南徐州後徐州復移理丹徒唐武徳四年於縣置茅州七年七月廢茅州以句容屬蔣州九年改屬潤州 華山梁書云武帝輿駕東行至此山因問華山何如蔣山髙薛秦答云華山髙九里其以蔣山等泉水倍多也 茅山在縣南本勾曲山其山形如勾字三曲晉茅山君得道于此山後人遂名為茅山其山接句容金壇延陵三縣界 竹里山行者以其途傾險號為翻車峴鮑昭有翻車峴詩 經岩山圖經云在絳岩湖側山上有龍坑即湖神也本名赤山丹陽之義出于此天寳初改為絳岩山 花碌山在縣北五十里有古跡取樊坑存 江乗城秦舊縣也 舊仙公墓在縣西南一里見有碑碣松逕郡國志云勾曲有葛洪冡是也蓋仙翁之宗族也 梁南康簡王墓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名纘武帝弟 晉平西將軍葛府君墓在今縣西七里岡山碑半存 晉護軍長史許真君墓在縣西北一里高四尺 華陽洞去縣四十里 大壇大洞天在西門太平觀東在唐元宗改上清經籙碑一片












  太平寰宇記卷九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