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全覽5

全覽4 太平寰宇記 全覽5 全覽6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一
  宋 樂史 𢰅
  江南西道十九
  夷州
  夷州義泉郡即今理綏陽縣禹貢荆州之域外古蠻夷荒徼之地漢為牂牁郡境歴代恃險不聞臣附大業七年始招慰置綏陽縣屬明陽郡今夷寧縣西北八十里舊明陽郡是也以縣屬焉唐武徳四年罷郡置夷州于思州寧夷縣領夜郎神鳳豐樂綏養雞翁伏逺明陽髙富寧夷思義丹川宣慈慈岳十三縣六年廢雞翁縣貞觀元年廢夷州仍省夜郎神鳳豐樂三縣以伏逺明陽髙富寧夷思義丹川六縣𨽻務州宣慈慈岳二縣𨽻溪州綏養屬智州四年于黔州都上縣復置夷州六年復分置雞翁縣十一年以義州之綏陽黔州之安富二縣來屬其年又自上都縣于今理領綏陽都上髙富雞翁四縣貞觀十七年又以廢牛州義泉洋水二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義泉郡乾元元年復為夷州
  元領縣五
  綏陽 都上 義泉 洋川  寧夷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東至思州六百里 北至東京四千一百三十五里東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四千一百五十五里 北取萬州路至長安三千七十里 北至西京三千九百三十五里 南至涪州五百二十三里 西南至播州二百四十里 北至黔州六百里 東南至費州 東南至思州五百八十里 東北至思州四百里
  
  唐開元户一千二百八十四
  風俗
  同黔中而蠻夷之俗頗有不通
  人物無
  土産
  茶  硃砂 水銀 蠟燭  犀角
  綏陽縣四鄉漢牂牁郡地隋大業四年招慰置綏陽縣古徼外夷也唐武徳三年屬義州貞觀十二年改屬夷州 波利山在縣北二十里 安微水一名孤微水西自綏養故縣來東流經縣南八里又東入都上縣界涪江水在縣東十八里南流注安微水 綏陽故城在今縣西三里貞觀十二年移于今理故廢城存
  都上縣西南五十二里元四鄉隋置唐武徳元年屬黔州貞觀四年置夷州為理所十一年州移治綏陽縣涪水一名洑野水西北自綏陽縣界流入經縣西十四里析西南流入廢雞翁縣界
  義泉縣西南一百里元管三鄉本牂牁地隋大業十一年置初屬明陽郡唐武徳二年改屬義州五年改義州為智州貞觀十一年又于縣理置牢州十七年廢牢州復為縣屬夷州 離支水東北自廢綏養縣流入西流經縣理西又東南流入廢樂安縣界
  洋川縣西北一百里元三鄉本牂牁地唐武徳二年于縣東北七十里置洋川縣屬義州貞觀元年改屬思州開元二十五年復屬夷州 小水西南自廢髙富縣流入東北經縣七十里又北入務川縣界
  寧夷縣元管三鄉舊屬思州開元二十五年屬夷州廢髙富縣在今州東北一百一十里大業七年于廢縣南三十里置屬明陽郡末年䧟夷獠唐武徳四年安撫再置屬夷州貞觀元年改屬務州十年又改屬黔州十一年復屬夷州其年自縣南三十里故城移于費縣復有小水在故縣南三十里東入寧夷縣界其縣永徽後廢 廢雞翁縣城在縣西南七十里唐武徳四年置屬夷州六年廢貞觀十八年再置并有濮野之水一名涪水東自都上縣界流入經縣南三里又南入費州城樂縣界
  播州
  播州播川郡今理遵義縣按郡地即秦夜郎且蘭二郡西南隅之地秦惠王十四年欲得楚黔中地以武闗闗外之地易之今疑黔府即總謂黔中地其地分合屬于楚至漢元鼎六年平西南夷置牂牁郡其地屬焉漢書唐䝉上書説武帝曰竊聞夜郎國所有精兵可得十萬浮船牂牁出其不意此制越一竒也上乃拜䝉為中郎將従巴莋闗入見夜郎侯厚賜諭以威約為置吏夜郎傍小邑皆貪漢繒帛以為漢道險阻終不能有也乃且聴䝉約還報乃以為犍為郡發巴蜀卒治道路自僰道指牂牁江司馬相如又往諭意皆不聴命数反叛及南越反上使馳義侯因犍為發南夷兵且蘭君乃反殺使者㑹越已破引兵誅且蘭遂平南夷置牂牁郡以且蘭有㭬舡牂牁處因于此立郡以名焉其後以夷蠻隔越莫詳廢置貞觀九年于牂牁北界分置郎州領恭水髙山貢山柯盈邪施釋鷰六縣十一年省郎州再置恭水等六縣十四年改恭水為羅䝉縣髙山為舍月縣貢山為湖江縣柯盈為帶水縣邪施為羅為縣釋鷰為胡刀縣十六年又改羅䝉為遵義縣二十年以夷州芙蓉琊川二縣來屬顕慶五年廢舍月湖江羅為三縣景龍三年廢莊州都督府以播州為都督府先天二年罷都督以黔州為都督府開元二十六年又廢胡刀琊川二縣天寶元年改為播州郡乾元元年復為播州
  元領縣三
  遵義 帶水 芙蓉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
  東北至西京四千一百四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四千三百五十五里 北取開州路至長安三千二百七十里 東北至黔州八百里 東南至牂牁北界巴江鎮七十里 東南至牂牁琰州三百二十里 東北至費州四百里 西北至珍州二百里
  
  唐開元户一百長慶户四千七百口二萬三千皇朝管户
  風俗
  同黔州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元貢蠟 生黄茶
  遵義縣元三鄉唐貞觀九年置恭水縣屬郎州十一年省十三年復置屬州十四年改為羅䝉縣十六年改為遵義畬陵山在縣東四十五里 夷牢水西自帶水縣來
  東流經縣北一里又曲屈南流入廢胡刀縣界
  帶水縣西七十里四鄉唐貞觀九年于縣西北八十里置天寶中移于今理 帶水源出故縣西大山東流經縣城北又東流至廢胡刀縣界注湖江水 夷牢水在故縣北二十里東流
  芙蓉縣東北六十里元三鄉唐貞觀中置屬⿰亐阝 -- 𨙱州尋以縣屬牢州十六年廢牢州改屬夷州二十年又改屬播州初置在芙蓉山上為名後移于縣東南三里 ⿰亐阝 -- 𨙱水在縣東三十里南流 仁水在縣西南一里東南流注⿰亐阝 -- 𨙱水廢舍月縣在州東南九十里唐貞觀九年于縣理置
  髙山縣十四年改為舍月縣以界内舍月山為名又有涪陵江在縣東九十里 廢胡江縣在州東南四十里唐貞觀九年于縣置貢山縣十四年改為湖江縣以界内江名邑又有巴水在縣南三十四里 廢羅為縣在縣西南二百里唐貞觀九年于縣理置⿰亐阝 -- 𨙱施縣十四年改立羅為縣以界内羅為水名按水源自縣西一百里羅為山出流經縣南一里又東流至湖江界縣入涪陵至顯慶五年廢今城現存 廢胡刀縣在縣西南五十里唐貞觀九年于縣理置釋鷰縣十四年改為胡刀縣因胡刀水在縣南一里東流合湖江水在縣理東北流以為名至開元二十六年又廢
  費州
  費州涪川郡今理涪川縣春秋時屬楚漢元鼎六年建牂牁郡其地屬焉江山阻逺久不臣附至後周宣政元年信州總管觀門公裕王述招慰生獠王元殊多質等歸國遂肇立為費州因州界費水以立郡名按九州要記云九邱之外有費州是也按賈氏縣道記云隋開皇五年于州理置涪川縣屬黔州唐武徳元年又以涪川扶陽二縣屬思州貞觀四年分思州涪川扶陽二縣置費州其年又割黔中之相永萬資二縣來屬八年又割思州多田城樂二縣來屬十一年廢相永萬資二縣天寶元年復費州
  元領縣四
  涪川 城樂 多田 扶陽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
  西北至西京三千五百里 西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四千三百三十五里若取萬州路三千二百五十里 東至安南獠二百三十五里 東至奬州水陸相兼六百里 南至思州思王縣二十七里 正南微西至牂牁充州一百九十里 西至城樂縣二百四十里 北至思州水陸路五百里 西至播州四百里 正北微西至珍州一百九十里
  
  唐開元户四百二十九
  風俗
  地同黔州尢雜生獠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貢朱砂 水銀  犀角
  涪川縣三鄉隋開皇五年于今縣北二十里涪陵江岸置縣唐武徳四年于此置州縣至十一年與州同移今理 䝉籠山 涪陵山 涪水皆邑界之山水
  城樂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元三鄉唐武徳四年山南道大使趙郡王孝恭招慰生獠置始築人歌舞之遂以為名初置屬思州貞觀八年割屬費州 䝉籠山在縣南十里 涪陵水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多田縣西北四十五里元二鄉唐武徳三年務州刺史奏置以土地稍平田堪種植以多田為名 畬凍山在縣西北一里 涪陵水自西南來經縣南五十步北流入思王縣之界
  扶陽縣西北八十五里元三鄉隋仁夀四年務州刺史奏置于扶水之北因以為名武徳四年𨽻思州貞觀四年改屬費州 涪水源出西大山中東流經縣理西四里又東入涪縣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二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二十
  思州
  思州寧夷郡今理務川縣春秋時楚地自戰國以后土地與黔中同晉陷蠻夷無復郡縣至後周方得其地未為郡縣隋初其地屬清江郡至開皇十九年于此置務川縣屬庸州庸州即今黔江縣是也大業三年廢庸州以縣屬巴東郡唐武徳元年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牂牁要路須置郡以撫之復于縣理置務州領務川涪川扶陽三縣至貞觀元年以廢夷州之伏逺寧夷思義髙富明陽丹川六縣廢思州之丹陽城樂感化思王多田五縣來屬其年省思義明陽丹川三縣二年又省丹陽一縣四年改務州為思州以界内思卭水為名其年以涪川扶陽二縣割入費州八年又以多田城樂二縣割入費州又廢感化縣十年又以髙富縣割入黔州十一年又省伏逺縣但領務川思王寧夷三縣開元二十五年以寧夷縣屬夷州天寶元年改為寧夷郡乾元元年復為思州
  元領縣三
  務川  思卭  思王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四千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西京三千九百五十里 西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三千九百三十五里取萬州路二千八百五十里 東至溪州三百里 南至費州水路四百里 南至涪州五百里 西至夷州六百里 北至黔州二百八十七里水路三百五十里 東南至錦州常豐縣五百里 東南至辰州麻湯縣一千六百里 西南至夷州都上縣五百四十里 西北水路至黔州三百一十里 東北至黔州江縣一百九十里
  
  唐開元户一千五百九十九皇朝管户
  風俗
  同黔中地在荒徼之外蠻獠雜居言語各異
  姓氏
  
  人物
  
  土産
  元貢朱硃 水銀  茶  常賦蠟
  務川縣二鄉漢酉陽縣地屬武陵郡隋朝招慰置務川縣唐武徳元年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牂牁要路請置州貞觀八年改為思州以思卭水為名 思唐山在州東四里南連河只水北枕内江水 白茶水在州東務一百七十里北接黔州黔江縣 暗山在州西二百八十里接夷州寧夷縣其山常雨霧昬暝故曰暗山 巴江水出西南牂牱界經費州従當州西過 河只水在縣東二十里河只者獠之姓名 羅多水在縣東八十里羅多者獠之姓名 河渝水在州北十九里自尞山流水 都來水在縣西北二百五里従寧夷縣來
  思王縣南水路三百里三鄉唐武徳三年置屬思州貞觀元年改屬務州四年還思州 守慈山在州南三百五十里接費州多田縣東臨内江水慈頭灘 思王山在州西南三百七十里與費州浮陽縣分界本名龍門山改名思王山 思卭山在縣東南連思卭 思卭水在州南三百里出思卭山流入内江
  思卭縣東南三百九十里四鄉唐開元四年招集生夷獠以置按縣道四夷述云此邑最僻逺東至溪州三亭縣四百五十里東南至錦州常豐縣二百里 無黨山在縣西十里四面懸絶 都來山在縣東二十五里接錦州常豐縣 都渡山在縣東至錦州涪浦縣北聨溪州三亭縣 思卭水本出錦州洛浦縣界經本縣四十步至思王縣流入内江水
  南州
  南州南州郡今理南川縣禹貢梁州之域周省入雍戰國時為巴國之界秦則巴陵之地漢為江州之境唐武徳二年割渝州之東界地置州領隆陽扶化隆巫丹溪靈水南川六縣三年又改為僰州四年又改為南州貞觀五年又置三溪縣七年又置當山嵐山歸徳汶溪四縣八年又廢當山嵐山歸徳汶溪四縣十一年又廢扶化隆巫靈水三縣先天元年改隆陽為南川縣天寶元年改南州為南川郡乾元元年復為南州又按九州要記云僰溪生獠招慰以置之即此郡也
  元領縣二
  南川  三溪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東北至洛京四千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長安三千一百六十里 東至渝州界丹上山六十里 南至溱州界五十里 西北至黔州四百里水路一千里北至渝州江津縣二百三十里 東至溱州界三百五十里 西至波汀州八十里 西南至溱州七十里 東北至渝江五十里
  
  唐開元户四百四十三皇朝户
  姓氏
  人物無
  風俗
  與渝州同
  土産
  象牙  犀角  斑布
  南川縣五鄉漢江州縣之地漢書地理志江州縣屬巴郡自漢迄齊仍為江州之地周閔帝元年改為江陽縣其地仍屬不改隋開皇三年改江陽為江津縣其地又屬唐立郡于此又改隆陽後避諱改為南川縣 羅縁山在縣南十二里 僰溪水南自廢丹溪縣來此流經縣東南四十里又北入渝州江津縣界 廢丹山縣在縣東南三十里按武徳二年于丹溪水曲置因以為名又有盈山在廢縣東七十六里
  三溪縣東二百十三里三鄉唐貞觀五年置按縣地有僰溪東溪葛溪三溪水合流因以為名其縣理城俗名石城甚髙險 僰溪水在縣西北入蜀江
  西髙州夜郎郡今理夜郎縣州即同夷古山獠夜郎國之地按九州志云夜郎自古非臣服之國昔漢武帝開拓南邉始置夜郎縣屬牂牱都慰居之八郡志云夜郎之西垂去郡四百里司馬相如所開之處後漢書曰夜郎之西臨牂牁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唐䝉發蜀卒治道自僰道抵牂牁江即此土地十三州志云牂牁者江中山名晉永嘉二年分牂牁置夜郎郡兼置克州唐貞觀十七年廓僻邉夷置播州鎮后因川中有隆珍山乃以鎮為珍州取山名郡也長安四年又改為舞州開元十三年改為鶴州十四年復為珍州皇朝乾徳四年刺史田遷上言自給賜珍州郡州名已來連遭火災乞改州名因改為髙州尋以嶺為髙州加西字
  元領縣四
  夜郎 麗皋 榮徳 樂源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
  西北至西京四千三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四千五百五十五里取開州路三千四百七十里 東南至播州三百里 正北微東至夷州二百里 西南至
  北至溱州二百四十里 西接獠夷界
  
  唐開元户二百六十三
  風俗
  其俗多雜生獠言語或通
  土産
  貢金及象齒
  夜郎縣二鄉唐武徳二年以梓潼縣為𠑽州與牂牁同置開元十五年改為夜郎縣
  麗皋縣二鄉
  榮徳縣
  樂源縣
  以上三縣皆唐貞觀十六年開山洞分夜郎之地以置其縣並在州側近或十里或二十里隨所畬田處為寄理移轉不定其所
  溱州
  溱州溱溪郡今理榮懿縣土地所屬與夷州同唐貞觀八年開招南蠻至十六年置溱州及榮懿扶歡樂來三縣咸亨元年廢樂來縣天寶元年改為溱溪郡乾元元年復為溱州
  元領縣二
  榮懿 扶歡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東北至洛陽四千二百九十里
  東北至長安三千四百三十里
  正南微東至珍州二百里 北至南州二百七十里東至涪州賔化縣接界山險不通無數
  西與瀘州合江縣接界
  東北取珍播夷路至黔府一千三百里
  
  唐開元户八百九十二
  風俗
  土産
  文龜 斑竹 象牙入貢
  榮懿縣四鄉唐貞觀十六年與州同置以領獠户扶歡縣西南五十里一鄉唐貞觀十六年與州同置以縣東扶歡山為名
  牂州
  牂州牂州郡今理建安縣按其地即與播州同漢武帝時唐䝉因上書説武帝以竒制越誠以漢之强巴蜀之饒為置吏甚易許之唐武徳二年立充州因是置鄱牂等郡焉按梁氏十道志云在開元初猶有此郡後之郡國記録乃無此州之名
  元領縣三
  建安  賔化  新興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東北至西京六千二百三十七里 西南至東北至長安五千六百三十七里
  
  天寶領户二萬二千八百四十九
  風俗
  土産
  熊羆 狐狸之皮  隔織 麝香
  建安縣三鄉漢牂牁郡也國志云京西南五千六百三十七里即牂牁是也 髙運山 石門山 四十九頭山 木𤓰山 右牂牁郡城華陽國志云牂牁郡上黨天井故多雨潦今有古城在郡西即漢未伏之時所保于此 石潼闗華陽國志云且蘭縣西南有地名石潼闗 柱蒲闗漢書云牂牁郡有柱蒲闗
  賔化縣
  新興縣
  已上三縣並唐武徳中因州置
  莊州自古與夷珍等郡地同漢武始闢西南夷即此為犍為牂牁郡地後漢吳霸為郡守有善政至今人猶祠之號為侯神隋平陳分牂牁郡立南夀州貞觀中改為莊州𨽻黔州中天授三年升為都督府統三十六州或因楚威王時有莊蹻將甲士二萬人入牂牁故取莊為州名按開元十道記云有此郡額後之志録則廢之州境四至户口人物俗産貞觀以來誌記並不述
  元領縣八
  石牛 南陽  輕水 多樂  樂安
  石城  新安  賔化
  已上八縣皆貞觀已來相次建置永徽已後並省琰州
  琰州與莊州仝置
  元領縣五
  武侯 望仁 應江 始安  東南
  已上五縣皆唐貞觀中置永徽已后并省
  沅州
  沅州潭陽郡今理龍標縣禹貢荆州之域戰國時楚黔中地秦置黔中郡其地又屬焉舞陽縣地屬武陵郡盛宏之荆州記云舞陽縣北拒天門溇中縣南極郡陽武㟠縣西接寧州牂牁在舞水之隂隋文帝開皇九年平陳省入辰溪縣荆州記云舞陽有詹辰新豐二縣其烏滸萬餘家噉蛇鼠之肉能鼻飲唐貞觀八年分辰州龍標縣置巫州其年置夜郎浣溪舊唐志為渭溪思徴三縣九年廢思徴縣天授三年風俗使右肅政臺御史席元明奏巫山不在州界請為沅州分夜郎置渭溪縣長安二年割夜郎渭溪二縣置舞州先天二年又置潭陽縣開元十三年改沅州為巫州天寶元年改為潭陽郡乾元元年復為巫州
  元領縣二
  龍標 沅溪
  四至
  東北至西京五千八百三十里
  東南至長安三千一百五十八里
  
  天寶户五千三百六十八口二萬二千七百三十八風俗
  有烏滸之民噉蛇鼠之肉
  土産
  朱砂
  龍標縣州理溪武陽縣地五溪之境屬武陵郡後漢省入辰陽又為辰陽縣地晉武太康中復置武陽縣隋平陳置辰州又屬焉
  浣溪縣漢鐔成縣唐貞觀八年置取縣界沅溪水為名浣溪又名傍流水西南自獠界流入夜郎縣漢武陽
  縣地屬武陵郡後漢省入辰陽又為辰陽之地砂窟朱砂井小不及辰溪者 舞陽水出故且蘭縣郡國志云龍標有小酉山武陽山有美人每土人聚即來人衆莫能辨惟脚指向後而踵向前以刀斧斬之不死惟以杉木為刀擬之即去
  𠑽州
  𠑽州故夜郎侯邑牂牁都尉居之屬牂牁南中八郡悉夜郎之西垂去郡四百里是司馬相如首開之處漢書曰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廣一百餘步足以行船云唐䝉𤼵巴卒治道自僰道抵牂牁土地十三州志牂牁者江中山名也晉懐帝永嘉五年分牂牁置夜郎郡
  元領縣四
  梓潼  底水 思王  思渝
  業州廢
  業溪龍溪郡今理峩山縣長安四年分沅州二縣置舞州開元十三年又改為業州天寶元年改為龍溪郡乾元元年復為業州
  元領縣三
  峨山  渭溪 梓薑
  四至
  東北至洛京三千九百里
  東北至長安四千一百九十七里
  
  舊管户一千六百七十二口七千二百八十四風俗
  土産
  已上與沅州同
  峩山縣唐貞觀八年置夜郎縣屬巫州長安四年置舞州開元二十年改夜郎為峩山縣
  渭溪縣天授二年分夜郎置屬沅州長安四年改屬業州
  梓薑縣舊于縣置𠑽州天寶三年以𠑽州荒廢以梓薑屬業州其𠑽州為覊縻州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三
  宋 樂史 撰
  淮南道一
  揚州
  揚州廣陵郡今理江都廣陵二邑禹貢淮海惟揚州唐虞淮海之間皆州域也爾雅江南曰揚州言江南之氣躁勁厥性輕揚故曰揚州天文斗牛之分星紀之次七國時屬楚秦滅裂楚為九江郡地項羽以封英布髙帝封其兄子濞景帝四年更名江都國自此或為郡或為國廢置不恒前漢揚州無定理後漢揚州方理歴陽又徙隂陵魏揚州刺史理夀春吳自夀春移理建業元帝渡江歴江左揚州常理建業江都郡立為南兖州梁末入北齊改為東廣州歸陳復舊名入周又為吳州置總管府隋開皇九年改為揚州仍為總管煬帝改為江都郡移于坊内枚州置官號江都官武徳二年賦帥李子通自海陵率衆攻破州城遂竊據之三年子通為杜伏威所破未幾伏威歸化于潤州江寧縣置揚州以隋江都為南兗州置東南道行臺六年輔公祏竊號江南驅擁江北諸州毁撒宫殿盡過江南域遂荒廢七年趙郡王孝恭討平公祏改南兗州為䢴州九年省江寧縣之揚州改䢴州為揚州大都督府督揚和滁楚舒廬夀七州貞觀十年改大都督為都督揚滁常潤和宣歙七州龍朔二年昇為大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廣陵郡依舊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為揚州自後置淮南莭度使親王為都督領使長史為莭度副大使知莭度事以此為治所與成都府號為天下繁侈故稱揚益焉皇朝因之
  元領縣七 今三
  江都 廣陵六合
  四縣割出
  髙郵建軍天長建軍海陵入秦州永貞入建安軍州境
  東西二百二十五里 南北一百六十七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一千九百四十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七百里 東至海五百六十里至溱州九十五里南至大江三十里渡江至潤州七十里 西至滁州二百里 北至楚州三百里 東南至海四百里至泰興縣界八十里 西南至和州三百六十里 西北至泗州二百里 東北至泰州鹽城縣三百六十里
  
  唐開元户六萬一千四百一十七皇朝户主一萬四千九百一十四客一萬四千七百四十
  風俗
  

  姓氏
  廣陵郡四姓 戴 髙 盛 游
  人物
  劉瑜字季莭廣陵人 陳琳廣陵人善為檄書仕魏劉敬叔廣陵人撰異苑 張綋廣陵人
  來濟江都人相髙宗父䕶兒隋開府故語曰來䕶兒為宰相 虞州南為大匠
  盛産母目失明因食螬蠐目遂明
  李善揚州江都人注文選六十卷子邕
  土産
  筦席 綿綺 白綾 銅鏡 柘木
  江都縣舊二十鄉今二十五鄉本秦廣陵縣地屬廣陵郡漢景帝立江都國遂因國以立縣焉 大銅山在縣西七十二里即漢書稱吳王濞即山鑄錢此其處也 蜀岡圖經云今枕禪智寺即隋之故宫岡有茶園其茶甘香味如䝉頂 蕪城即州城古為刋溝城也漢已後荒毁宋文士鮑明逺為賦即此 廣陵按郡國志云州城置在陵上爾雅云大阜曰陵一名阜岡一名崑崙岡故鮑昭蕪城賦云拖以漕渠軸以崑崙河圖括地曰崑崙山横為地軸此陵交帶崑崙故曰廣陵也 大江西南自六合縣界流入晉祖逖擊楫中流自誓之所南對丹徒之京口舊濶四十餘里謂之京江今闊十八里魏文帝登廣陵觀兵戎率十餘萬旌旗數百里臨江見波濤洶湧而嘆曰吾武騎萬隊何所用之嗟乎此天所以限南北也 江都故城在縣西南四十六里城臨江水今為水所侵無復餘址 臨江宫隋書云大業十三年二月大駕出楊子幸臨江宫大㑹賜食并百僚亦餞于凝暉殿庭酺戲為樂數日時羽葆初咸霜戈花氅羽斾龍旌横街塞陌二十餘里暉翳雲日前代羽衛無盛斯時 十宫在縣北五里長阜苑内依林傍潤竦髙跨阜隨城形置焉並隋煬帝立也曰歸雁宫回流宫九里宫松林宫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華宫光汾宫是曰九宫 東府齋梁宣城王為揚州刺史顧野王及王褒並為賓客野王好丹青善圖畫王于東起齋令野王畫七賢命王褒書贊時人稱為兩絶 輿浦圖經云輿浦往來恒有游濁及乎一朝清澈後漢太守范邈表以為瑞也 釣臺西征記雷陂有臺二丈又南兖州記云即吳王濞之釣臺 風亭月觀吹臺琴室並在宫城東北角池側沈約宋書云徐湛之為南兖州刺史營搆亭觀以極游宴之娛又于城南起萬嵗樓以望鐘山 澄月亭懸鏡亭春江亭在縣南二十七里楊子宫西已上三亭皆隋煬帝置 雷陂隋煬帝葬于其側 厲王胥冢郡國志廣陵厲王胥冡嵗旱鳴皷攻之輒雲雨抱朴子云吳主時掘大冡有重閣檄道髙可乗馬有銅人皆大冠執劍棺中人鬢已斑白面體如生以白璧三十枚藉尸舉之有玉形似冬𤓰従懐中墮地兩耳及鼻中有黄金如棗此骸骨因假物而不朽之效也 江祠江妃志云嵗三祀之以伍員為配阮昇之南兖州記云其神復江都王或易王廟 東陵聖母廟在縣三十里按神仙傳云東陵聖母海陵人適杜氏師劉綱學仙術成道夫不之信也告官拘以囹圄頃之聖母従獄窗中飛出衆人望見之轉髙入雲中于是立廟逺近敬信之每表靈騐常有一青鳥在祭所人有所失請問所在青鳥便飛集盜物之上以故路無拾遺 故齊寧縣按阮昇之記云齊髙宗建武五年遏艾陵湖水立裘塘屯移縣于萬嵗村中興元年廢縣西南去州城六十一里 張公城圖經云漢末張嬰所築後因號張公城在縣西四十里 孔融墓在髙士坊西北去州九里 孝義里按宋書云劉宗武陽村人也又阮昇之記云宋文帝時為上黨太守少有志操居世清謹元嘉二年魏大武兵至廣陵宗母為軍所害遂蔬食不嘗五味以終世其所住村因改為孝義里 孝婦祠漢書于公以為孝婦必不敢殺姑後祭之即雨也 吳宫臺在縣西北四里將軍沈慶之攻竟陵王誕所築弩臺也後陳將吳明徹圍北齊東廣州刺史敬子猷増築之以射城内號吳公臺 雷塘在縣東北十里煬帝葬于其地貞觀十八年李襲為揚州刺史引雷塘水又築句城塘以溉田八百餘頃百姓賴之徴拜大府卿 愛敬陂在縣西十五里魏陳登為廣陵太守初開此百姓愛而敬之因以為名亦號陳登塘 合瀆渠在縣東二百里本吳掘䢴溝以通江淮之水路也昔吳王夫差將伐齊北霸中國自廣陵城東南築䢴城城下掘深溝謂之䢴江亦曰䢴溝自江東北通射陽湖今謂之山陽溝
  廣陵縣舊二十五鄉今二十六鄉本漢江都縣地宋武帝析地置之髙齊又為廣陵縣隋初改為江陽縣按爾雅注云揚在北斯地處江之正北故曰江陽亦因宋舊名也隋末廢併入江都縣唐貞觀十八年長史李操奏割瀆渠已東九鄉復立焉又按州圖經云隋大業十二年分江陽又立本化縣于郡南半邏合瀆渠今城在西北一十八里 桃花墓在縣南上有廢吳王廟基即隋置邵伯埭有門斗縣東北四十里臨合瀆渠有小渠濶
  六步五尺東去七里八艾陵湖按晉書太元十一年大傅謝安鎮廣陵于城東北二十里築壘名曰新城城北二十里築堰名邵伯埭葢安新築即後人追思安徳比于邵伯因以立名 茱茰溝在縣東北一十里西従合瀆渠東過茱茰埭七十里至岱石湖入西四里對張經溝入海陵縣界按阮昇之記云吳王濞開此溝通運至海陵倉北有茱茰村以村立名故記云䢴溝即吳王夫差所開漕運以通上國 張綱溝在縣東三十里従岱石湖入四里至溝心中與海陵分界按漢書綱為廣陵太守濟惠于百姓勸為農桑于東陵村開此溝引湖水灌田以此立名
  六合縣西南一百一十里舊二十二鄉今二十一鄉本楚棠邑春秋時伍尚為棠邑大夫即此地左氏傳襄公十四年楚子為庸浦之後故子囊帥師于棠杜預注云庸浦棠皆此地也秦滅楚以棠邑為縣漢不改封陳嬰為棠邑侯即此也晉安帝于此置泰郡北齊置泰州後周改為方州又改為六合郡因六合山為名隋廢郡為六合縣唐武徳七年又置方州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揚州 𤓰步山在縣東南二十里東臨大江宋元嘉二十七年元魏太武帝嘗帥師百萬至六合縣登𤓰步山隔江望秣陵纔數十里宋人震恐將走㑹稽遣使求和獻其方物具臣服禮然後乃退 六合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隋開皇三年于此置六合鎮九年晉王平陳于此臨江觀兵馬渡 小石山一名小㠶 赤岸山南兖州記云𤓰步山五里有赤岸南臨江中羅君章云赤岸若朝霞即此𩔖也濤水自海入江衝激六七百里至此岸側其勢始衰郭景純江賦云皷洪濤于赤岸即此也銅城郡國志云六合縣有銅城即吳王鑄銅處滁塘陳夀吳志赤烏十三年孫權遣軍十萬作滁塘以淹北道而有斯浦石梁溪西北自滁州清流縣界入流宋元嘉中石梁澗中銅鐘九口大小行列引次向南刺史臨川王獻以為瑞鐘郡國志云梁于石梁置涇州是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
  宋 樂史 撰
  淮南道二
  和州
  和州歴陽郡今理歴陽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楚地左氏傳云吳取楚太子建之母于巢又云楚囊師于棠杜預楚地和州葢分為二邑皆楚境戰國時猶為楚地秦屬九江郡漢為歴陽縣屬郡不改土地十三州志云揚州後徙于隂陵今按濠州定遠縣界隂陵故地是也即知漢末兼為揚州在吳時為重鎮晉為淮南郡東晉改為歴陽郡又按郡國志云歴陽西通胡城即晉王遵築以禦石虎宋因之兼立南豫州齊梁因之不改梁末侯景亂江北之地盡屬髙齊髙齊立為和州改臨江為齊江以和州領歴陽齊江二郡及後又省齊江并烏江并入歴陽為一郡隋開皇十三年罷郡省齊江之譙縣入厯陽縣以為和州煬帝初州廢復立歴陽郡武徳三年杜伏威歸順因改為和州天寶元年改為歴陽郡乾元元年復為和州
  元領縣三
  歴陽 烏江 含山
  州境
  東西七十九里 南北一百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
  南至宣州三百二十六里 南至廬州二百二十里北至滁州一百六十二里 東南至横江西岸一
  千五百里大江中心為界與宣州當塗縣相接東北至東京一千四百八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九百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七百四十里 東渡江至宣州二百二十六里 西南至廬州巢縣界一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揚州六合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廬州鎮縣界一百一十五里
  
  唐開元户二萬一千皇朝管户主四千七百八十九客四千九百六十一
  風俗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貢紵布 茶 魚 稻
  歴陽縣元十二鄉今八鄉本漢舊縣也南有歴水故曰歴陽九江都尉居之屬九江郡後漢為揚州刺史所理之地 雞籠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淮南子云麻湖初陷之時有老母提一雞籠以登此山因化為石今山石狀如雞籠因名之 六合山梁武登此山以望六合故名 梁山在縣南七十里俯臨江水南對江南之博望山宋書云孝武帝大明七年祀梁山大閲水軍于中江是日有白雀二集華葢有司奏請改元為神雀帝不許因立雙闕于梁山又侯景之亂梁將王僧辯軍次蕪湖與景將侯子鑒戰于梁山大破之江東岸有博望山屬姑熟二山隔江相對望之如門南朝謂之天門山兩㟁山頂各有城並將軍王元謨所築自六代為都皆于此屯兵扞禦 横江浦在縣東南二十六里建安初孫䇿自夀春欲經畧江東揚州刺史劉繇遣將樊能于縻屯横江孫䇿破之于此對江南㟁之采石往來濟處隋將韓擒虎平陳自横江濟亦此處也 當利浦在州城東十二里本名揚浦晉龍驤將軍王濬平吳水軍揚㠶順流于此而下王渾以旗招不住濬報云風利不得泊遂先入石頭山後因以當利為名 沸井和州圖云郡有沸井一所在郡西一百步古城内 洞口浦魏將曺休張遼伐吳至此吳軍相望注水經云江水左列洞口 巢湖東石梁禹為理水之門故置之今又俗名項口是也 麻湖亦古歴陽城之城地在縣西三十里源出桑山淮南子云歴陽之郡一夕反而為湖晉地理志云漢明帝時歴陽淪為麻亦古歴陽城之城地在縣西三十里源出桑山淮南子云歴陽一夕反而為湖在明帝時謬矣麻湖與皇后潭包為一湖分而自殊矣 歴陽湖郡國志云昔有一書生過一姥姥待之甚厚生語姥曰此縣門前石龜眼赤血出此地當䧟為湖母后數往𠉀之門吏問姥姥具以對吏因以朱㸃龜眼姥見遂走之西山顧城遂陷為湖今湖中有明府魚婢魚奴魚 濡須塢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南臨須水狀如偃月漢建安十七年吳聞曺公將來因築此塢吳録云初欲夾水立塢詣軍皆曰上岸擊賊洗足入舟何用塢為吕䝉曰兵有利鈍戰無百勝如有邂逅步騎蹙入不暇及水豈得入船乎權曰善遂築塢曺公不能下而退陸士衡辯論曰濡須之戰臨川擁鋭即此處也 平疴湯在州北四十五里此湯能愈疾故曰平疴有碑存 彭祖宅按列仙傳云歴陽有彭祖宅禱祈風雨應期而至
  烏江縣東北四十里舊十五鄉今四鄉本秦烏江亭漢東城縣地項羽敗于垓下東走至烏江亭艤船待羽處也魏黄初三年曺仁據烏江以討吳晉太康六年始于東城界至烏江縣隋為烏江郡 四隤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項羽既敗垓下東走至東城所從惟二十八騎漢兵追者數千羽乃引騎回四隤山而為圓陣即此山也項亭漢書云漢軍追羽至東城烏江亭長艤船待之
  即此今有廟在縣南三里史記云身死東城是也 江水經州城北下五里與上元縣分中流為界 烏江浦在縣東四里 安陽渡在縣東北八十一里與上元縣對界 包浦與隂塘水同入皇后湖湖即東連包浦西翼潭湖
  含山縣西南五十五里元十二鄉今四鄉本晉龍元縣也晉太興二年元帝置今縣南有龍元村建元初又立䝉縣周天和元年併入歴陽至唐武徳六年改置含山縣八年廢焉長安四年又置改為武夀縣神龍元年改為含山縣以縣境衆山為名曰含山縣 大峴山在縣西北一十三里按酈道元注水經云滁水東經大峴山西北流大峴亭即此山也齊東昏之末裴叔業據夀春叛附元氏東昏遣蕭慤往大峴拒之是其所也 禱應山本名白石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列仙傳云歴陽有彭祖石室今山下有洞口初俯僂而入約十步乃漸髙廣莫知逺近又有二石龍鱗皆成即彭祖所居之室洞出鍾乳常有石燕飛集唐開元二十年敇禁採樵賜名禱應山大厯中有道士商棲霞歴陽人也居此絶粒三十年餘身輕若飛 新婦港在縣南一百七十里源従東闗來經當塗界二十里入大江昔有人居此江口新婦至孝故以為名 斗米逕水在縣西南八十里按舊經歴陽豪傑李子建當隋末杜伏威之起従伏威守城伏威兵戍柵口欲開路運粮以救軍食時子建請于東闗下開溝通黄港陂入歴湖率都下人各齎米一斗就功米盡徑成饋運無闕故謂之斗米徑廢龍元縣在縣東南四十里輿地志云舊屬譙國周大象元年拓定江淮併入歴陽依舊為龍元縣陳平後以其地還歴陽唐分歴陽為含山縣比屬焉 東闗在縣西九十里按輿地記云南譙郡鄲縣界有巢湖湖東南有石梁鑿開渡水名東闗古老相傳夏禹所鑿髙峻嶮狭實守扼之所吳魏相持于此南岸吳築城北岸魏置柵 魏武帝祠在縣西南九十里按魏志建安十八年曺公侵吳樓船東泛巢湖將逼厯陽至濡須口登東闗以望江山後人因立祠焉 江水在縣南一百七十里
  楚州
  楚州淮隂郡今理山陽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屬吳越春秋云吳將伐齊自髙陵掘江通淮即是此處 戰國屬楚史記云越已滅吳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乃東侵廣地至于泗上今泗州是也秦併楚置三十六郡葢屬九江郡即射陽縣之地漢書地理志云射陽屬臨淮郡下邳國自魏至西晉俱為臨淮廣陵二郡地東晉為重鎮元帝以劉隗屯守穆帝時中郎將荀羡北討云舊淮隂鎮帝形都要水陸皆通易以觀釁沃野有開殖之利方舟運漕無他屯阻乃營立城池焉宋書郡國志并記云安帝義熙元年省射陽縣分廣陵之鹽城地立山陽東城東城在鄉三縣為山陽郡屬南徐州宋因之郡國云此對清泅臨淮守險有平陽石龜田稻豐饒義熙中僑立兖州為重鎮梁初得之尋入後魏又為山陽郡隋初郡廢為楚州煬帝初州廢以地併入江都郡唐武徳四年臧君相歸附平立為東楚州領山陽安置鹽城三縣八年廢西楚州以盱眙來屬仍去東字天寶元年改為淮隂郡乾元元年復為楚州後唐天成三年升為州化軍莭度州顯徳五年平淮南降為防禦州皇朝為圑練州
  元領縣五
  山陽 淮隂 寶應 鹽城
  一縣割出
  旴𣅿入泗州
  州境
  東西四百七十六里 南北二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千二百五十五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六百七十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五百三十里東至海二百一十五里 東至
  南至揚州三百里 西至泗州傍淮路二百二十里北至連水運路至海四百一十五里 北至淮七
  十里 東南至泰州界八十里海陵縣是也 西南至招義四百二十里 西北至泗州二百六十二里東北至
  東北至淮口入海水路一百八十里
  
  唐開元户一萬四千七百四十八皇朝户主一萬五百七十八客一萬一千八百三十九
  風俗
  漢書地理志楚俗同揚州
  姓氏
  

  人物
  韓信淮隂人
  土産
  絲 絹 貲布 淮白魚
  山陽縣元九鄉今四鄉本漢射陽縣地在射水之陽故曰射陽漢髙祖封劉纒為射陽侯晉熙元年省射陽縣置山陽郡屬滁州又立陽縣以𨽻焉以境内有地名山陽因名郡戴延之西征記云山陽津名 山陽漢吳王濞反于廣陵山陽王率衆于此拒之因名山陽以旌忠也石龜山郡國志云山有石龜游因名之今山下有鄧
  艾築城存 茶陂按淮隂圖經云縣南二十里有茶陂淮水酈元注水經云淮水之㑹即城角也左右兩川
  翼夾之二水入之即謂泗口也 䢴溝水南自安宜縣界流入吳越春秋云吳將伐齊北霸中國自廣陵掘江通淮運粮之水路也 南昌亭在縣西三十里史記云韓信布衣時従南昌亭長寄食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餐時不為具食信竟絶之信為楚王都下邳信至國召亭長賜錢百萬曰公小人也為徳不卒 都梁宫煬(「旦」改為「𠀇」)帝置以避暑 公路浦淮口是也昔𡊮術向九江將奔𡊮譚路出斯浦因名之 淮陽城故城注水經云淮水又東經淮隂縣故城北臨淮水漢書髙帝六年封韓信為淮隂侯者韓信去下邳而釣于此處今城東二塜西塚漂母墓也昔漂母食于淮隂信為楚王于下坯立塜増墳以報母也東塜郡信母墓巴漢髙祖廟在縣西四十五里惠帝元年令郡諸侯正立髙祖廟至今尤存射陽湖在縣東南八十里漢書廣陵王胥有罪其相勝之奏奪王射陂即此也今謂之射陽湖與鹽城寶應三縣分湖為界大厯三年與洪澤並置官屯自後所収嵗減今並亭廢 故倉城東南接州城隋文帝初將伐陳因舊城新築儲葢軍糧有逾百萬迄于大業末年恒有積榖隋亂荒廢
  淮隂縣西五十里舊七鄉今四鄉本漢舊縣屬臨淮郡宋于此置北兗州後廢隋開皇三年又置淮隂縣 濁水今謂之山陽濁東南州郭西北流經縣地流入淮即古之䢴溝昔吳王夫差將伐吳北霸中國自廣陵掘江連淮以通糧運舊水道屈曲多諸梁埭隋文帝重加修掘通利焉 韓信城信本此縣人其家宅處所並存後受為侯因築此城 淮水在縣西二百歩 枚乗宅墓在縣南二百歩趙嘏詩云家在枚𦤎舊宅邊即此也 白塘水在縣南九十五里故老云鄧文平吳時修此塘置屯四十九所灌田以充軍儲 淮陽娑羅樹碑在縣南二百歩海州刺史李邕文并書 鹽瀆漢書淮隂鹽瀆屬臨淮郡
  寶應縣南九十里舊十四鄉今六鄉本安宜縣梁氏志云本漢安平縣屬陵郡唐武徳四年于此立倉州領安宜一縣七年州廢縣𨽻楚州肅宗末以獲天寶因改為寶應縣 宜溪在縣界古安宜邑因此溪為名 白水陂在縣西八十五里鄧艾所立與旴眙縣破釡塘相連開八水門立屯溉田一萬二千頃大業末破釡塘壊水北入淮白水塘因亦竭涸今時雨調通尤得灌田 射陽湖在縣界六十里中流與鹽城分界 箕山在縣東六十里 得寶記按楚州刺史鄭輅撰記云開元中有李氏女子嫁賀若氏既寡為尼名真如家于鞏縣天寶元年七月七日有五色雲自東方而來雲中有人引手援以一囊令寶之及天寶末真如流寓安宣縣肅宗元年建子月十八日夜真如忽見皁衣二人引去東南淹至一城樓觀嚴飾見天帝謂曰下界喪亂殺氣腥穢逹于諸天莫若以神寶壓之乃授以第二寶復謂真如曰前所授汝小囊有寶五段 -- 𠭊 or 叚 ?人臣可得見之今者八寶惟王者所宜見真如具以聞官建己月上達肅宗方疾視寶促召代宗謂曰汝自楚王為太子今上天寶賜于楚天祚汝已自改號寶應元年升楚州為上州縣為望縣改安宜縣為寶應真如所居之地得寶河壖髙厰境物潤茂為六合縣尉崔珵所居兩堂之間西域湖人過嘗望而瞻禮也八寶一曰如意寶珠二曰紅靺鞨三曰琅玕珠四曰玉印五曰皇后採桑鈎二枚六曰雷公石二枚其五曰寶一曰元黄天符二曰玉雞三曰榖璧四曰王母玉環二枚
  鹽城縣東南二百里元四鄉本漢鹽瀆縣屬臨淮郡晉安帝更名鹽城縣偽唐割屬泰州皇朝太平興國三年却割還楚州海水阮昇之南兖州記云上有南兖州鹽亭一百二十三所縣人以魚鹽為業畧不耕種擅利巨海用致饒沃公私商運充實四逺舳艫往來恒以千許此吳王所以富國强兵而抗漢室也 射陽湖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濶三十丈通海三百里預五湖之數也
  鹽城監
  鹽城監古之鹽亭也歴代海岸煎鹽之所元𬋩九場偽唐以為鹽城周顯徳三年平江淮之後因之不改焉鹽場九所在縣南北五十里至三十里俱臨海岸
  五祐 紫莊 南八遊 北八遊 丁溪
  竹子 新興 七惠 四海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五
  宋 樂史 撰
  淮南道三
  舒州
  舒州固安郡今理懐寧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晥國也史記曰晥□姓咎繇之後春秋時楚滅之為楚東鄙戰國時屬楚秦置三十六郡為九江郡自舒縣徙居晥縣建安中編户皆東渡江江西遂虚在漢即晥縣今州是也屬廬江郡續漢書郡國至廬江郡合肥以南唯有晥城後為吳所尅遂為重鎮赤烏四年諸葛恪屯之晉太康地記廬江郡徙晥更移居于舒宋書州郡志云晉安帝後于舊晥縣城置懐寧縣仍分廬江郡置晉熙郡宋齊皆因之梁置南豫州後改為晉州北齊改曰江州陳又為晉州隋初又為熙州煬(「旦」改為「𠀇」)帝三年廢州為同安郡唐武徳四年改為舒州領懐寧宿松太湖望江同安五縣其年割宿松縣置嚴州五年割望江置髙州又改髙州為智州六年舒州置總𬋩府𬋩舒嚴智三州七年廢智州望江屬嚴州八年又廢嚴州以望江宿松二縣来屬貞觀元年罷府天寳元年改為同安郡至徳二年改為盛唐郡乾元元年復為舒州
  元領縣五
  懐寧 桐城 望江 宿松 太湖
  州境
  東西五百八十三里 南北三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一千三百三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七百五十五里 西北取廬州路至長安二千六百一十五里取蘄黄路二千八百八十里 東至宣州八百五十里 南至江州水陸相兼共五百七十里西至蘄州一百里 北至廬州四百里 北渡大
  山至夀州八百里 東南至江州八百里 東南水路二百四十里至皖口入大江處又沿流宋一百里至石州碑大江中與池州分界首東南七十里至池州都四百里令一十里 西南至蘄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夀州三百七十里 東北至廬州三百八
  十里
  户
  唐開元户二萬五千六百皇朝户主一萬二千八百四十二客一萬九千三百八十三
  風俗
  揚州之域婚嫁喪祀與諸夏同率性真直賤商務農姓氏
  


  人物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事吳獨破曹公于赤壁瑜精音律有誤必顧諺曰曲有誤周郎顧
  土産
  白苧布 開火茶 酒器 鐵器 蠟
  懐柔縣舊二十五鄉今十六鄉本漢晥縣魏正始二年孫權請諸葛恪屯晥縣城以伺邊隙四年司馬懿攻晥恪退屯柴桑永嘉亂後遂廢晉安帝復于舊縣改置懐寧縣 潛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其山有三峯一天柱山一潛山一晥山三山峯巒相去隔越天柱即同立洞府九天司命真君所主魏時左慈居潛山有鍊丹房金丹竈基存唐天寳年中元宗夢九天司命真君現于天柱山置祠宇有二白鹿現號曰白鹿洞洞中有香土色入金號香泥洞金殿基在洞之上也皇朝就修真君祠為靈僊觀山有孔真人左真人壇按地理志山髙三千七百丈周迴二百五十里山東面有激水冬夏懸流如瀑布下有九井一石床容百人井其若逢亢旱殺投井中既降雷雨大亦流出 橋公亭在縣北隔晥水一里既漢末橋公有二女孫䇿與周瑜各納其一女亭基為雙溪寺 多智山在縣西北三百里山髙九百八十丈自夀州霍山縣西南入懐寧太湖界西接蘄州其山兩岸相去十里地有水一道流入霍山縣界一山迤𨓦一百里連太湖縣山南有水一道流入太湖縣界其山有茶及蠟每年民得採掇為歳貢秋夏有毒蛇沙虱人不敢登獸有熊猴木多松梓工巧所用諺謂之多智山玉鏡山在縣北二十里唐貞觀二年從晥山東面忽然爆烈皎然如玉形路逺如鏡懸焉其年刺史吕渭聞奏因山改萬嵗鄉為玉鏡鄉 晥水在縣西北自夀州霍山縣流入經縣北二里又東南流二百四八十里入大江謂之晥口 吳塘陂在縣西二十里晥水所注曹公遣朱光烏廬江大守晥屯大開稻田吕䝉上言曰晥地肥美若一収彼衆必增如是數嵗操態見矣宜早除之于是權親征晥破之此塘即朱光所開也 大江水在縣一百八十里與望江縣分界至晥口村南對江州半中流與彭澤縣分界東對石碑大江中流又與汜州分界 長風沙在縣東一百九十里置在江界以防㓂盜元和四年入圖經李白張千行去相迎不逺道直至長沙即此處也 山谷寺在縣西二十里梁大同二年以山谷為名寺東北隅有第三祖塔大厯七年敕改為覺寂塔 吳陵堰在縣西二十里梁大同二年以魏志揚州刺史劉馥開芍陂及茹陂七門以溉稻田又云吕䝉鑿石通水注稻田三百餘頃開皇十八年刺史梁慈更廣溝渠又加稻田一百餘頃自貞元二年洪水湧潰疇阜成洲古之良田半為沙鹵 西溪館在城西一里前刺史吕渭所置以招嘉客□山夾沼為舒州之勝境晥山寺在縣西按地輿志晥公山神在縣西北二十里云周大夫晥伯之神也漢書地理志云灊縣天柱山南面有祠其神聰亮百姓歸誠嵗崇奠祭至隋大業八年懐寧縣令辛公義移就晥水之隂吳陂堰側里人號為吳陂神前刺史張萬福奏加金紫光禄大夫 吳陂神祠按魏志揚州刺史劉馥開吳陂以漑田稻又云名吕蒙鑿石通水注稻田三百餘頃功利及人先未立廟里人以灊山廟在吳陂之側因指名以祀焉廣開成武年刺史鄭榖又以神不得與神僊雜處遂于廟垣之東别建祠宇 伍員祠在縣北二里按史記云伍員楚人也為父復仇將兵伐楚人思志烈遂為立祠 周瑜祠在縣東南二里吳書云周瑜廬江舒人也有功于吳鄉人仰其徳威因為立祠 鐵牛漢書地理志云晥有鐵官鑄鐵作牛埋于城北十步以鎮此地至北齊皇建二年刺史王洪乃遣掘牛遂轝入城未鎔鑄時城中人馬俱死因問巫覡咸曰鐵精為祟遂使人送牛本處當埋之地時土沒牛六寸自以来牛見出地一尺五寸 廢晥城唐武徳五年大使王𢎞讓祈置在古峯龍城内按魏志臧霸討吳將韓當當引兵逆戰于逢龍郡此地其城居晥水之北遂號晥城至七年使人蕭儼併入懐寧縣舊城濠塹今尚依然 廢安樂城在縣二十里唐武徳七年大使王𢎞讓祈置在古城内按梁天監七年大將武會置號武功其年使人蕭儼以所居僻隘𨽻入懐寧縣遂省 廢梅縣城在縣北七十里武徳五年王𢎞讓置在古龍鳴城内其城齊天統三年行臺右丞盧潛屯兵于此時龍鳴城内潛以為不祥移軍在外乃號鳴城至七年使人蕭儼以兵數少割入懐寧縣遂省 廢晥陽城在縣北二十二里唐武徳五年大使王𢎞讓所置以城在水北故曰晥陽至七年使人蕭儼廢入懐寧縣廢石潭鎮在縣東八十里北齊皇建二年立齊梁二
  國兩界相鄰梁數稱兵互相侵逼乃立鎮以相防禦陳大建五年廢至唐武徳五年王𢎞讓置八年又廢 合江亭前刺史裴靖置以求陂晥水二派合流亭下遂因名之
  桐城縣東北一百四十里舊十九鄉今五鄉左傳魯定公二年桐叛楚桐實小國楚人附庸本漢樅陽縣地屬廬江郡武帝元封五年南巡狩自潯陽浮江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簿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梁于此置樅陽郡隋文帝開皇十八年改為同安縣内有同安故城因以為名今為桐城縣取同鄉為名 吕亭山在縣北十七里按吳置吳將吕蒙伐魯肅督西陵屯軍于此因名 符度山在縣東九十里其山頂三岩下約容三五十人及天井一所泉常脉霖下通深潭又有金穴村人採金入穴見大蛇嚇其口自此不敢入西南獨山一所號為創山直上數千仞三岩及此山内古跡不可勝紀其三岩懸泉常流枕帶江湖 樗蒲山在東南一百一十里山有二石各髙六丈自然如人相對樗博之狀攎揭指形頗遺此像 五峴山在縣西一百里其山五重岩巘交映因名五峴 益塘山在縣南一里按漢書武帝紀元封五年巡狩過盛唐作樅陽盛唐之歌酈元注水經云此水東南盛流唐戍俗訛謂之小益唐即此地 圍亭港在縣東六十里按括地志云其水發源于界内 南峽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入圍湖 樅陽湖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封五年南巡狩至盛唐望祀南岳霍山自尋陽浮江射蛟泊樅陽岸作盛唐樅陽之歌水遶圍亭與江水而東流 巢湖水在縣東二百一十里按酈元水經注云施水又東經湖口戍即此湖也其水發源于廬江郡界三公山下入縣界團亭湖與白石湖相連在縣六十里湖水發源已具
  團亭序出兩小山亭亭峻崙白石交焉二水相連遂為團亭白石之號 南破戍在縣西北四十七里按吳志云吕䝉與甘寧伐晥張遼將軍救之至硤石聞城已㧞乃退峽石築南峽戍是古南廬州因名南 朱邑祠堂漢書云邑為桐鄉嗇夫後為大司農卒屬其子葬於此後人思之遂立祠宇迄今祭祀 縣山舊城按開元二十年移縣出山前置其城内藂篠深宻猛獸窟其中兼出毒蛇邑人久為之患元和八年縣韓震焚燒草木栽植杉松今亦荒廢 同安故城在縣郭東門外隋大業九年築十三年被賊李子通攻陷因此廢城人因以為名 古巢城俗號為古重城在縣南六十五里按史記成湯放桀於南巢即此城城三重故號重城南北川澤左右陂湖 樅陽故城在縣東南二百里按地理志云武帝元封五年置樅陽縣屬廬江郡梁天監年改縣為樅陽郡太建中亦為樅陽縣割屬熙州隋開皇十八年停廢 隂安故城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按宋書州郡志云晉熙郡隂安縣也又云梁以隂安改屬樅陽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遂省
  望江縣南二百十六里舊五鄉今三鄉本漢晥縣地宋書州郡志云晉安於此立新冶縣屬晉熙郡亦為大雷戍按宋書注云西岸有大雷江自尋陽柴桑沿流三百里入江即新冶縣也歴宋齊梁不改至陳於新冶置大雷郡隋開皇初郡廢十一年改為義鄉縣屬熙州十八年又改為望江縣 大雷池水西自宿松縣界流入自發源入縣界東南積而為池謂之雷池又東流經南去縣百里又東入於海江行百里為大雷口又有小雷口晉成帝咸和二年蘇峻反温嶠欲下衛京師庾亮素忌陶侃報嶠書曰吳憂西埀迴於歴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歩宋鮑明逺有登大雷岸與妹書乃此地又孝子傳曰孟宗為雷池監作鮓一器以遺母母不納 周瑜廟水經云江水對雷水之地側有周瑜廟亦呼為大雷神何無忌廟為宋鎮軍尋陽太守與徐覆戰于南昌以兵寡戰沒因共立廟焉 王祥池在縣西南二十里即卧氷取魚處也 孟宗宅在縣北一里即哭竹生笋之處麴令祠堂在縣北三里五十歩按唐登科記麴信陵
  貞元中進士擢第本縣圗經云為兹邑令時亢旱精誠祈禱刋文於石沉於江中神明立降甘雨貞元五年百姓感其惠立祠祭祀白居易詩云我聞望江縣麴令撫惸嫠在官有二政名不聞京師身殁欲歸葬百姓遮路岐攀轅不得去留葬此江湄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埀宿松縣西南一百六十里元九鄉本漢晥縣地元始中為松滋縣屬廬江晉武平吳以荆州有松滋縣遂改為宿松縣唐武徳四年置嚴州七年州廢来屬 桑落洲在縣西南一百九十四里江水始自鄂陵分為派九於此合流謂之九江口初廬循反劉毅自往征之廢自姑熟時循欲先冦江陵循得道覆使告循曰劉毅兵重宜併力平之既尅建康江陵可傳檄而定循乃来與毅戰于桑落洲為循所敗衆皆沒按此洲與江洲尋陽縣分中流為界 烽火山在縣東北六十里按郡國圗云齊陳二國割江為界征伐不息烽𠉀頻驚此山髙敞可以瞻望齊永明八年因置烽火于山 鹹湖在縣西南八十里湖水廣闊常有鰔魚甚大
  太湖縣西南一百里舊十二鄉今三鄉本漢縣地在宋武帝初置元嘉二十五年廢至秦始二年復至龍山太湖水之側因為縣名元嘉末年以縣居山嶮移就平原去舊縣三十八里至齊建元二年行臺在丞盧潛更修故太湖城立為龍安郡以太湖東陳立縣屬焉陳太建五年郡及東陳縣並廢唯太湖縣獨在隋初又為晉熙縣至隋大業十三年賊李通破沒唐武徳四年大使鮑安仁還立為縣 司空山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 嵯峨山在縣南七十里 太湖水源出縣西稻積山東南流入大江 廢青城縣在縣東南四十里按魏書武帝遣將軍曹仁修築至隋太初元年廢又唐武徳四年大使鮑安仁復置為青城縣至七年廢屬青陽縣 廢荆陽縣在縣東五十里唐武徳四年大使鮑安仁於此立縣至八年廢入太湖縣其城依據山險 廢東陳縣在縣東四十里齊高帝建元二年行臺在丞盧潛置至陳太建五年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五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六
  宋 樂史 撰
  淮南道四
  廬州
  廬州合肥郡今理合肥縣禹貢揚州之域古廬子國春秋時為舒國地昔成湯放桀芮伯命巢即此地春秋僖公三年徐人取舒杜注云舒國今廬州舒縣是也戰國時楚屬秦置三十六郡此為廬江九江二郡地漢為合肥縣後漢如之三國時屬魏為重鎮故魏書云建安二十年張遼屯合肥吳王孫權率十萬衆攻圍遼以八百人破之至青龍元年滿寵為揚州都督諸軍鎮于此上表請於合肥城西北三十里立新城寵表曰合肥城南臨江湖北逺夀春賊攻圍之得據水為勢官兵救之當先破賊大軍然後圍乃得解賊往甚易兵救甚難今城西三十里有竒險可依宜立城以固守此為引賊平地而犄其歸路又賊未至而移城却内此所謂形而誘之引賊逺水擇利而動也遂報聽其年孫權自出欲圍此城以其逺水積二十餘日不敢下船乃上岸耀兵寵遣步騎六千伏肥池隱處卒起撃之斬首及有赴水死者明年孫權又自將十萬至合肥新城是也晉為淮南廬江二郡地東晉亦為重鎮以戴若思屯守是也宋齊之代獨為廬江郡梁置汝隂陳郡及南豫州尋又改合肥為合州亦為重鎮至隋初改合州為瀘州煬帝初州廢為廬江郡唐武徳三年改為廬州領合肥廬江慎三縣七年廢巢州為巢縣来屬天寳元年改為廬江郡乾元元年復為廬州後唐為昭順軍節度周顯徳五年改為保信軍皇朝因之
  元領縣五
  合肥 慎 巢 廬江 舒城
  州境
  東西二百八十三里 南北三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一千五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五百
  里 東北至           西北至長安二千二百里 東至和州二百九十五里南至舒州四百里 西至夀州界二百一十五里 北至濠州三千三十里東南至洞口今為新婦口三百八十四里對岸即舊南陵縣地今為繁昌縣相對 西南至舒州四百七十六里西北至夀州三百里 東北至滁州全椒縣一百四十五里
  
  唐開元户二萬二千九百皇朝管户主一萬八千八百一十七客二萬六千四百一十七
  風俗
  同濠夀案廬江記語音風土明茂習勝淮左諸郡
  姓氏
  人物
  范增居巢人項羽將 元醫廬江舒人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
  周瑜仕吳舒人也為吳將破曹公水軍十萬于赤壁瑜精音律
  土産
  交梭絲布貢 石斛 開火新茶 蠟 鹿脯 蘇
  合肥縣舊二十一鄉今一十一鄉漢舊縣屬九江郡今有故城在今縣北應郡曰夏水出城父東南此至與肥合故曰合肥酈元云按水派别無合注之理蓋夏水瀑長合于肥故曰合肥梁又改為汝隂縣北齊分置北陳郡皆在此邑城也 金牛山圗經云昔有金牛從此山出奔入江人逐之故其處有渚猶謂金牛渚 巢湖在今縣東南六十里吳志云或云巢作勦字音亦謂焦湖耆老相傳曰居巢縣地昔有一巫嫗豫知未然所説吉凶咸有徴騐居巢門有石龜巫云若龜出血此地當陷為湖未幾之間鄉邑祭祀有人以猪血置龜口中巫嫗見之南走囬顧其地已陷為湖人多賴之為巫立廟今湖中姥之廟是吳志云鄭寳在巢湖擁衆萬人廬江九江人多依之即此湖也吳魏相攻孫權以箭重迴舟亦此湖也 濡須水郡國志云濡須水自巢湖出謂之馬尾溝有偃月塢焉 箏笛浦續搜神記云浦中昔有大舶覆水内漁人宿傍聞竿笛之聲及香氣氤氲是曹公妓船覆于此 藏舟浦即魏帝與孫權藏艦於此唐貞觀十年刺史杜公作斗門與肥水接浦内有島嶼花竹頗為佳堤 小史港即漢建安中廬江府小史焦仲卿妻劉氏為姑所出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時人怜之後為名 古津水在縣西北四里魏武帝使張遼屯兵合肥新城吳孫權將兵十萬餘衆圍之遼兵少乃募敢從者八百餘人撃於此而退肥水出縣西南八十里舊家山東南流入於巢湖梁韋㪚為豫州刺史討魏合肥㪚按行山川曰吾聞汾水可以濯晉陽絳水可以灌安邑即此是也乃堰肥水親自督勵堰成水通舟艦繼初魏夾肥水築二小城㪚先攻之魏師五萬奄至衆懼不敢請表益兵㪚笑曰賊已至城下方復求軍臨難鑄兵豈及馬腹且吾求濟師彼亦徵衆猶如無益巴丘蜀增白帝軍監又勸散退還巢湖散怒曰將軍死綏有前無却魏因築壘於堤以自固散起鬭艦髙與合肥城等四面攻之城遂潰 界樓故城一名金牛城在縣西北五十里隋開皇五年立鎮置倉在廬夀二州界 西津橋在縣西北五里建安二十年吳孫權自陸口征合肥兵還權與凌統等在津北為魏將張遼所襲權上津橋橋南已毁撤丈餘無板權内豎谷利令權持鞍綏鞚利于後着鞭遂得超度于此 合肥故城漢為縣故城在今縣北 焦湖廟搜神記幽明録焦湖廟有一柏枕或云玉枕有小圻時單父縣人楊林為賈客至廟祈求巫謂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邊因入圻中遂見朱門瓊室有趙大尉在其中即嫁女與林生六子皆為秘書郎歴數年並無思歸之志忽如夢覺猶在枕旁林愴然久之
  慎縣東北七十里舊十七鄉今六鄉本漢浚遒縣地屬九江郡晉改置慎縣因縣西北古慎城為名東魏置平梁郡陳初郡廢復為縣 滁水源出縣西暴秃古塘酈元注水經云滁水出浚遒縣也 逍遥津即蜀將張飛敗孫權處 浮關山亦名浮槎山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古慎城在縣西北四十一里楚白公之邑也按春秋
  哀公十六年吳人伐貨白公敗之即此城也 古滁陽城在縣東北六十四里吳赤烏十三年孫權遣兵斷滁作堰以淹北道遂築此城為守備東晉置南梁郡隋開皇三年廢 浚遒縣故城在縣南二十五里春秋哀公十二年夏公會吳于橐臯注云橐臯在浚遒縣東南此地是也魏武帝伐吳修北城以屯守呼曰曹城
  巢縣東南一百三十五里舊十五鄉今八鄉古巢伯之國尚書云成湯放桀于南巢又云巢伯来朝即此也春秋時此滅之以為邑秦漢為居巢縣亞父范增居巢人春秋但名巢漢為居巢蓋有詳畧耳後漢獻帝建安中曹公軍居巢孫權于濡須口築城拒守又遣夏侯惇曹仁張遼等屯居巢后屬吳周瑜為居巢張后以吳魏戰爭地遂荒廢晉平吳復立屬巢縣 半湯山山下有泉半冷半熱以名之 四鼎山郡國志云即白狗僊人得道處又魏伯陽以白犬試丹處 黄沙城郡西有小隴山小龜頭城存焉 濡須水源出縣西巢湖亦謂之馬尾溝東流經亞父山曹呉兩軍於此相拒月餘權乘輕舟從濡須口入人謂是挑戰咸欲撃之公曰此必權欲見吾軍部伍敕軍中勿得浪動行五六里囬還作皷吹公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權與公牋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公曰權不欺孤遂還 偃月塢在縣東南二百八十里 濡須水口初吕蒙守濡須聞曹公將東夾水築塢諸軍皆曰上岸撃賊洗足入舟何用塢為䝉曰兵有利鈍邂逅之間歩騎相蹙何暇及水遂築如偃月故以為名曹公軍至相拒月餘方退今按濡須水與和州含山縣分中流為界 踟蹰山在縣南三十七里山北臨濡須港按顧野王地志云東關口有踟蹰山昔□箕也春秋傳曰楚子觀兵于□箕上此是也 亞父山在縣東十里漢屬巢人范增楚王立為亞父死於山旁故曰亞父山 居巢山本名如墨山在縣南六十里其溪谷間有墨石研之如墨因以為名天寳六年敕改為居巢山 東關山在縣東四十里按顧野王輿地志云巢湖西北至合肥界湖東四十里東南有石梁鑿山通水是名關口相傳云夏禹所鑿一號東興本屬和州今巢縣亦管其一半地髙峻險峽實阨之所故天下有事是必爭之地吳魏相持於此南岸吳築城北岸魏置柵嘉平四年諸葛恪于東關作大堤遏巢湖左右依山峽築兩城留千人使全㟨晉畧守之魏遣諸葛誕胡遵圍東關將至其堤諸葛恪率衆四萬大破之遂退走 王喬山本名黄山在縣西南九十里昔王子喬於此山採藥向紫微山學道故曰王山後人語訛呼為黄山其山出黄精之藥天寳六年敕改為黄山 栭山在縣四十八里栭者小栗也其山昔有小栗因以為名頂有一井口員三丈莫測深淺後人以靈異凡逢旱多於井上祈雨甚有徵效俗呼為天井 巢山本名曰道人山在縣西南一百里天寳六年敕為巢山 巢湖在縣西一十五里自合肥縣經過一名巢湖一名樵湖一名焦湖云巢縣陷為湖 湯泉在縣東北一十里其泉湧出時熱凡抱疾之人飲浴此湯無不效騐復有一泉半冷半熱號曰半湯 王僊君洞其洞在紫微中山山有三頂傍有一小山即洞之所也洞長二十五步闊一丈二尺髙一丈五尺東户闊一丈二尺穴中有蝙蝠大如鳩不出其穴北户有古石壇一髙八尺闊一丈五尺洞内壁上有手跡尤大昔王子喬洪崖先生并於此得道後閉穴門而去晉初會稽道人游先生以杖撥開山洞乃亦得僊其山本名翠微山游先生時有紫雲在其上遂為翠微山真羽客棲神之所 范增冡按古今葬地記云西楚項羽以增為亞父不用其謀遂疽發背而死葬於此冡在巢縣郭東有亭亭内有井謂之亞父井
  廬江縣東南一百八十里舊十二鄉今七鄉本漢龍滁縣地故城在今縣西一百二十里梁武帝置廬江縣義寧縣元年移於石渠東南景隆二年移於今所 七門堰在縣南一百一十里劉馥為州刺史修築斷龍舒水灌田千五百頃 巢湖在縣北三十五里 西江水在縣東南百九十里即岷山導江至此謂之西江 梅山在邑東三十里按左傳楚師伐鄭右囘梅山楚師多凍即此山也 三公山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山有三峯相去一里俗傳晝皆東靡似有顧瞻江東宣城郡界有九子峯俗云是三公子天寳六年改為顧山 冶父山在縣東北二十里按左傳桓公十三年楚師莫敖伐羅楚師大敗莫敖縊於荒谷羣帥囚于冶父皆楚也 古潛邑城在邑南二里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吳子遇因楚喪伐之吳公子燭庸帥師圍潛注云潛楚邑也在廬江六縣西南即此城 何晏墳在縣北十七里其墓髙大景元二年有人發墓得塼銘是何公之墳 廬江墳在縣東州里梅山側遇風雨晦暝即聞音韻如金石 藍家冡今俗名連家冡 龍舒故城漢為縣故城在今縣西尚存 監鄉郡國志云按七賢傳云漢武出淮揚到監鄉帝問曰此名何陳翼對曰鄉名為監上曰萬乘主問何欺乎欲舉燔之翼曰不可燔臣不欺佩刀當生白毛若欺當無毛視之刃果有之長寸餘 陵山搜神記云龍舒陵亭有一大樹高數十丈黄鳥千數巢其上時久旱長老共相謂曰彼樹常有黄氣或謂有神靈可以祈雨因以酒脯往祭亭中有寡婦李憲者夜起室中或有光見一繡衣婦人曰我樹神也以汝性潔佐汝為生朝来父老皆欲祈雨吾已求之於帝至明日日中當騐憲乃具告亭中衆大驚異至日中果大雨遂為立祠神謂憲曰諸鄉老在此吾居近水當少致鯉魚言訖有鯉魚十頭飛集堂下坐者莫不驚悚如此嵗餘神曰將有大兵今辭汝去留一玉環曰持此可以避難後袁術劉表相攻龍舒之民皆流亡惟憲里不被兵又隋將麥鐵杖為陳擒于此亭側
  舒城縣南一百二十里舊二十鄉今二鄉古舒國地漢書云廬江六年東即古舒城後漢立郡徙里皖城唐開元二十三年刺史竹承構奏于故城置舒城縣 龍山按括地志云龍山在舒城以山狀如龍形 古舒王廟漢文帝封淮南厲王之子賜為廬江王居舒即此縣也王有遺愛立廟祀之 三角山在縣西南二百五十里今髙五里山峯賊角一名多智其山出水以閏益生人又飲之聰明博敏故曰多智 南峽山在縣西南一百里山有兩峯夾道故曰夾山連峯疉嶂綿亘甚逺北至舒城東至廬江南至桐城西至夀州盛唐界 龍舒水在縣南三里按左傳杜預云廬江西南有龍舒即此水是也源從三角山東北流舒鳩山城在縣城内按春秋僖公三年徐人取舒杜預云今廬江縣是也舒鮑城縣西一百里龍舒水南因置龍舒鄉 龍舒城在縣西一百里龍舒水西城内有池水六七尺惟亢陽霖霪水無盈耗 舒庸城與舒鳩城相似謂之舒庸城 六城在縣東南六十里按春秋文公五年楚人滅六杜預云六臯陶之後也今廬江六縣即淮南王黥布所都之邑也無為軍今為鎮
  無為軍本廬州巢縣之無為鎮即魏武帝征孫權築城於此魏吳相攻因號為城臨濡須水上壖也㝷為無為監為江津之要津皇朝太平興國三年改為無為軍在巢縣南六十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七
  宋 樂史 撰
  淮南道五
  蘄州
  蘄州蘄春郡今理蘄春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屬楚分為英氏國春秋云齊人徐人伐英氏杜氏注云楚與國也史記云顓頊之後曰鬻熊為文王師成王封其曽孫熊繹於楚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其後至文公徙於郢故江陵是為西楚漢封元王交于彭城是為東楚又封厲王胥于廣陵是為南楚今蘄州居三楚之中也蓋蘄為周秦舊邑地始皇十六年滅楚虜王負芻于蘄即此邑也今州北有蘄水南入于江江津曹公與橋蕤戰處在蘄水之陽秦滅六國此為九江郡地今州廣濟縣即秦漢之六縣而英布即縣人項羽封布淮南王而都于六今古城尤存後為蘄春縣建武二十三年封陳俊子浮為蘄春侯吳志云魏使廬江謝竒為蘄春郡典農屯晥吕䝉襲破之又賀齊傳云初晉宗為吳將以衆叛如魏還為蘄春太守圗襲取安樂取其保質權以為恥因軍初罷六月盛夏出其不意詔齊督糜芳鮮于丹等襲蘄春生虜宗吳復置蘄春郡至晉惠帝時蘄春改為西陽郡晉書云孝武帝以宣太后諱春改為蘄陽仍屬新蔡郡後為羅州屬江夏郡又宋州郡志云大明八年蘄陽縣復置屬西陽郡南齊髙帝改置齊昌郡梁侯景之亂北齊髙氏盡有淮南之地因於此置雍州后梁明帝附周猶如之至陳武帝建國洎宣帝命將吳明徹經營淮南陳書云明徹攻下晉州進剋蘄城隋初為蘄州煬帝三年廢復置蘄春郡唐武徳四年改為蘄州領蘄春蘄水羅田黄梅浠水五縣其年省蘄水入蘄春又分蘄春立永寜省羅田入浠水又改浠水為蘭溪又于黄梅縣置南晉州八年州廢以黄梅来屬天寳元年改為蘄春郡乾元元年復為蘄州
  元領縣四
  蘄春 黄梅 廣濟 蘄水
  州境
  東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五百一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西京取蔡州路一千八百二十四里水路取蘄水南下揚州東北沂流屈曲四千一百二里西北至長安取洛陽南潼關路二千五百六里又取藍田關路二千一百六十一里水路取蘄水下揚州 東北泝流至洛京福昌縣界穴狼山過屈曲五千一百四十五里 東至舒州三百里 南至鄂州永興縣界二百二十里 西至黄州三百三十里 北至夀州霍山縣四百五十里 東南至鄂州五百里 西南至光州三百七十里 東北至壽州踰太山九百七十里
  
  唐開元户一萬一千一百皇朝管户主一萬四千一百一十九客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七
  風俗
  同舒州
  姓氏
  

  人物
  
  土産
  白紵布 白花蛇 竹簟 笛管 已上舊貢 茶出當州蘄水二縣北山
  蘄春縣舊十四鄉今五鄉本漢舊縣屬江夏郡按地名解云蘄春以水隈多蘄菜因以為名晉太康地理記云改屬弋陽郡惠帝時屬西陽郡孝武改為蘄陽屬新蔡郡北齊於此置齊昌郡後復為齊陽縣因以立郡内流山在州北界山領迤𨓦山南水流入蘄水縣界以流入大江即鄂州永興縣界山西北流入蘄水縣界次入大江即鄂州武昌縣界北入夀州霍山縣東入管州太湖縣界皷角山天將隂必聞鼓角之響然後雨下蘄水源出縣西太浮山一名蘄水山經云蘄水江夏蘄春縣北山溫水出當州蘄春縣界東北六十里山下凝冬之月蒸氣上騰人皆沐浴 翻車水蘄春郡記云九江王英布於翻車水北築翻車城 江夏王城晉江夏王所築鈷鋂水出櫨梨山入蘄河
  黄梅縣東一百四十里舊七鄉今四鄉本漢蘄春縣地宋書州郡志云宋分江夏郡置南新蔡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黄梅縣南流入威湖 慈雲塔在縣西北四十里雙峯山第四祖道信大師寂滅之所大厯九年勅諡大醫和尚塔號慈雲 法雨塔在縣東北二十六里馮茂山第五祖𢎞忍大師寂滅之所大厯元年勅諡大滿和尚塔號法雨 畎江五阜洲在縣一百一十里按尚書九江納錫大龜出蔡地即此也
  廣濟縣東五十里舊十一鄉今四鄉本蘄春縣地唐武徳四年析置永寜縣至天寳元年改為廣濟縣 積布山酈元水經注云江水又東經積布山南俗謂之積布磯是也 黄石水水經注云江之右岸有黄石山又水經云其北即有黄石磯是也 蔡山山出大龜尚書云九江納錫大龜即謂此山之龜也 青林湖水經注云水在青林湖傍即利水出廬江郡之東陵縣西南流入積為湖湖西有青林山
  蘄水縣西北七十二里舊十鄉今四鄉本漢蘄春縣地宋武帝於此置浠水縣唐武徳四年改為蘭溪至天寳元年改為蘄水縣以縣界蘄水所出為名 茶山在縣北深州每年採造貢茶之所 蘭溪水源出箬竹山其側多蘭唐武徳初縣指此為名
  光州
  光州弋陽郡光山縣今理定城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弦子國春秋魯僖公五年楚人滅弦杜預注云弦在弋陽⿰⾞⽝縣是秦屬九江郡漢為西陽縣屬江夏郡魏分置弋陽郡晉元康末分弋陽為西陽郡歴東晉齊梁皆為弋陽郡又地輿志云梁末於光城置光州後魏又為弋陽郡北齊置南郢州後周又改為淮郡隋初郡廢為州煬(「旦」改為「𠀇」)帝初又為郡唐武徳三年平江淮改為光州置總管府以定城縣為弦州殷城縣為義州以宋安郡廢為谷州凡管光弦義谷廬五州光州領光山樂安固始三縣武徳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唐貞觀元年罷都督府省弦州及義州以定城殷城来屬又省谷州以宋安併入樂安天寳元年改為弋陽郡乾元元年復為光州
  元領縣五 今四
  定城 光山 僊君 固始
  一縣廢
  殷城併入固始
  州境
  東西二百四十三里 南北一百五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九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長安一千七百三十里 東至
  壽州四百里 北至        南
  至黄州三百六十里  西至    西至舊申州二百里 北至蔡州三百里 東南至蘄州八百二十里 西南至安州七百里 東北至穎州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許州六百二十里
  
  唐開元户二萬九千六百九十五皇朝管户主五千二百五十一客一萬三千三百三十
  風俗
  同申蔡
  姓氏
  

  人物
  

  土産
  茜草 葛 逺志 綿 絹 生石斛 名玉土地有毒蛇沙虱自夏至秋水草中多此物傷害於人療蛇傷用反息草沙虱用重樓草出於思期邑
  定城縣舊二十鄉今六鄉春秋黄國地漢為弋陽縣地屬汝南郡梁普通八年自後魏徙弋陽縣地屬汝南郡地輿志云髙齊徙弋陽郡又為新蔡郡改平輿縣為南弋陽縣武平元年改南弋陽縣為定城縣按十三州志云定城置在古黄子國南十二里武徳三年弦貞觀元年弦州以定城縣屬光州 淮水北去縣六十七里 黄子國故城在縣西十二里春秋時黄國為楚滅弋陽故城弋陽臺并在今縣西二里
  光山縣北三十里舊四鄉今七鄉本漢西陽屬江夏郡魏屬弋陽郡宋孝武帝大明初於此立光城縣隋開皇三年廢入樂安縣十八年又置光山縣一名弋山縣淮水經縣七里 浮光山周迴十二里一名弋浮山在縣西北八里應邵注漢書云弋山在縣西北水經注云浮光山即弋陽山也出名玉及黒石堪為碁其山俯映長淮每有光煇 白牙山在縣東南一百六十七里與黄州麻城縣從山頂為界出山桑堪為弓弩材 柴水源出僊居縣南屈曲流一百一十里入淮北向蔡州新息縣及西向僊居縣界並造橋渡按水經云淮水右東壑水注之酈善長注云水出白沙山東北經柴亭西流入縣去合江俗謂之柴水 雨施陂在縣西八里唐永徽四年刺史裴大覺審其地跡因積流水遂廣田疇灌溉膏腴一百餘頃人賴其利因名雨施陂 木蘭女廟在縣南二里唐武徳六年州人盧祖尚曾任弋陽太守從黄州移於此 故黄州城在縣南四十里耆舊相傳云古黄國别城宋昇明年置郡州帶潢水因名潢州郡梁天監元年廢 故西陽城在縣西二十里漢書地理志云西陽縣屬江夏郡魏屬弋陽晉太康十年封汝南王亮子羕為西陽公惠帝改封西陽郡王居此縣永嘉亂後縣并移置故邾城上流五里其城遂廢 故茹由城在縣南六十二里按地輿志云晉帝立茹由縣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復立茹由縣屬弋陽按孝武帝以屬光城郡隋開皇三年廢入樂安縣 伍相廟水經注弋陽郡隋開皇三年置東有虞丘郭南有子胥廟 木陵故郡關在縣南一百三十里
  僊居縣西北一百里舊九鄉今四鄉本漢⿰⾞⽝縣地春秋時弦國春秋僖公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黄注云在弋陽⿰⾞⽝縣東南有弦亭是漢為縣今縣北四十里古⿰⾞⽝城是也漢書惠帝封功臣黎来蒼為⿰⾞⽝侯屬江夏郡宋書州郡志云分⿰⾞⽝縣立樂安縣以樂安山為名唐天寳元年改為僊居縣 南仙居山在縣西南二百里中有石室仙人所居 北仙居山在縣壓山東元名樂安山唐天寳中勅改為仙居山縣取仙居為名 杏山在縣東北與仙居山隔谷去縣七里上有抱樸子鍊丹井竈仙跡甚多遍山皆杏樹谷河水在縣西八里水經注云其水南出鮮金山北流合淮水俗謂之仙居水 僊堂上陂在縣西南一十里梁武大同元年百姓堰谷為六陂以溉田 古⿰⾞⽝縣在縣北四十里漢⿰⾞⽝縣惠帝封功臣黎来蒼為⿰⾞⽝縣侯也 仙人廟在縣西南二百里在南仙居山側無村相傳晉時抱樸子曾宰樂安縣人户饉厄濟之以丹至今祭祀
  固始縣東北一百一十五里舊十二鄉今六鄉本漢寢縣楚相孫叔敖子所封之邑在淮北故此邑迄今有叔敖祠甚靈異續漢書志改為固始齊梁俱屬豫州北齊置建州至梁末尋廢州又為新蔡縣郡領固始一縣也後周又為澮州以水名郡隋廢州縣額復𨽻弋陽焉皇朝併殷城縣入 淮水經縣北八十里 安陽山在縣東六十里山頂與霍縣分界 大灌水在縣西四十里源出霧露山西南合決水水經云灌水源出廬江金蘭縣褚先生論神龜出於江灌水間加林之中謂此水也俗音訛或為澮水又有小澮水 滭水在縣西五十里源出光山縣隂山北流入當縣水經云滭水入弋陽南岳山北流歴隂山關北注於淮俗謂之白露水 決水在縣東三里源出霍山縣版石山流入縣界漢書云決水出廬州雩婁縣南大别山北入安封縣又經蓼古城與灌水入淮 茹陂在縣東南四十八里建安中劉馥為揚州刺史興築以水溉田 楚相祠在縣西北七十里期思城西五步太康地理志云孫叔敖本期思城人為楚令尹圗經云祠廟隳壊托夢于固始縣令段光復立祠庭 期思城在西北七十里期思楚之下邑左傳楚王田於孟諸以期思公復為右司馬杜預曰復遂楚期思邑公今弋陽期思縣也漢期思縣理蔣鄉屬汝南髙祖英布大夫賁赫告反封為期思侯魏晉屬弋陽齊志屬西陽續漢書志有蔣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凡蔣邢茅周公之𦙍杜預曰蔣在弋陽期思縣自梁已来廢丁蘭木母冡在縣北丁村六十里 大蘇山在縣東
  四十里陶𢎞景山圗云霍山及牛山出藥草其山東南角有伏石似牛復與霍山相接山中出石斛入貢 廢殷城縣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大漢期思縣地屬汝南郡宋書州郡志云僑立苞信縣於此後成實土按梁以項城縣為殷城以鎮流人是也隋文帝以豫州苞信重名改為殷城縣取古殷城為名至煬帝又立義州於此貞觀元年州廢来屬今併入固始縣 霧露山在縣南一百六十里山頂與麻城分界圗經云山在雩婁之境語訛呼為霧露 惲全湯在縣南山中去縣四十五里東流二里入灌水其湯緑色三月中虺毒不可入 金漿澗水源出大蘇山六十八里入縣北灌水本名冷水唐乾封三年司馬陳順徳巡縣以此水白如漿改為金漿澗水 澮水在縣西五里 定城關在縣西四十里髙齊以南迫陳境因置關隋廢 仙井山在縣西五十里傳云昔有仙人隱於此有石泉井數區 木賊山在縣西南一百里出木賊草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八
  宋 樂史 撰
  淮南道六
  滁州
  滁州永陽郡今理清流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楚地左氏傳曰楚子囊師扵棠今江都六合縣是也秦并楚置三十六郡此為九江郡地二漢因之不改晉屬淮南郡宋屬新昌郡齊因之梁大同二年割北齊州之新昌南豫州之南譙豫州之北譙凡三郡立為南譙州居桑根山之西今州西南八十里全椒縣界南譙故城是也梁末喪亂地没髙齊至天寳三年徙南譙州於新昌郡今之州城是也又改北譙州為臨滁郡南譙州領新昌臨滁髙塘三郡隋開皇九年廢新昌郡改南譙州為滁州因以為名煬帝初州廢其地併入江都為清流縣唐武徳三年杜伏威歸順因置滁州又以揚州之全椒縣来屬天寳元年改為永陽郡乾元元年復為滁州
  元領縣三
  清流 全椒 永陽
  州境
  東西二百五里
  南北一百七十三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一千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七百八十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五百六十里東至揚州三百三十里 南至和州二百里 西至濠州二百六十里 北至廬州慎縣界一百六
  十二里 西至          東南至和州烏江縣一百六十一里 西南至廬州慎縣界一百六十二里 西北至濠州二百二十六里東北至盱眙縣二百四十四里
  
  唐開元户二萬一百皇朝户主一萬八百三十八客九千八百三十四
  風俗
  與揚州同
  姓氏
  

  人物無
  土產
  貲布舊貢
  清流縣舊二十一鄉今八鄉本漢全椒縣地屬九江郡梁為頓丘縣隋初改為新昌縣又改為清流縣因清流水為名 清流關山在縣西二十二里多野生牡丹清流水西南自全椒縣界流入 瑯琊山在縣西南十二里其山始因東晉元帝為瑯琊王避地此山因名之滁河在縣東三里源自廬州慎縣来東南流入六合至瓜步入大江 銅官山在縣北三里
  全椒縣南一十里舊十三鄉今五鄉戰國時為楚地本漢舊縣屬九江郡後漢世祖封馬成為全椒侯晉改為南譙縣梁為北譙郡北齊改為臨滁郡後周復曰北譙隋初為滁縣梁大業初又為全椒𨽻江都唐因隋制不改武徳二年始屬滁州郡國志云後漢彭城劉平為令虎自全椒縣渡江 丁姑祠搜神記云淮南全椒縣有丁新婦者本丹陽人年十六適全椒謝家其姑嚴酷每使役皆有程限或違頃刻必加鞭笞不可堪處以九月七日自經而死遂有靈響聞於人間乃發言於巫祝曰念人家婦女工作不已使避九月七日今江南皆呼為丁姑假九月七日咸以為九月七日也吳平後其女幽魂思鄉欲歸永平中九月七日見形着縹衣戴青蓋婢從其後至牛渚津求渡有兩男子共捕魚乃謂姑云與我為婦即當相渡姑罵之須臾有老翁乘船又至從求渡翁遂渡之至南岸姑曰吾是鬼神恩報厚徳翁還必有所獲翁至西岸見兩男覆水中有魚數千頭風飄上岸翁取魚歸俗以姑有靈遂立祠焉 九鬭山在縣北九十四里一謂隂陵山江表傳云項羽敗東走烏江取此山過漢遣灌嬰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戰因名九鬭山今山上石猶有磨刀礪鏃之跡尚存 滁水在縣南一十六里其源出於廬州慎縣東流經滁揚二州入於江銅井山在縣西七十里上有井 阜陵故城在縣西南
  八十里漢縣廢城 頡羮侯墓在縣城南古老相傳今無碑石矣
  永陽縣東北三十五里舊十三鄉今七鄉本漢全椒縣地唐景龍三年析置取縣北永陽山為名 八石山在縣西南十三里故老相傳云有八仙人至夀春尋淮南王於此山經過各踞一石坐故號八石山 来安水在縣東三里源出馬嶺山東流至来安村為名入揚州六合縣 廢頓丘城在縣東一里地理志云宋明帝割秦郡頓丘以立新昌即此處也
  濠州
  濠州鍾離郡今理鍾離縣禹貢揚州之域史記云昔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即郡西塗山是也按帝王紀云揚州之城當塗縣有禹塗山即此地春秋時有鍾離子國世本云嬴姓徐之别號也左傳成公十五年叔孫僑如會具於鍾離杜預注云屬楚邑淮南縣也昭公二十四年楚子為舟師以畧吳彊吳人踵楚遂滅巢及鍾離而還史記楚平王時之邊邑卑梁與楚邊邑鍾離小童爭桑兩家交怨相攻滅秦并天下屬九江郡晉立鍾離郡宋因之宋明帝失淮北地復立徐州於此後廢帝改號北徐州梁因之以昌義之為北徐刺史鎮鍾離魏中山王元英將軍楊大眼率衆十萬来宼鍾離城北阻淮水魏人以州東郡陽作浮橋晝夜攻城分番相代義之善射每彎弓所向莫不應絃而倒一日戰數十合魏軍死者與城平會髙祖遣曹景宗韋叡二十萬来救魏軍大敗英與楊大眼脱身而走因輕騎追至洛口而還州後入髙齊文宣帝改為西楚州隋開皇二年改為濠州以界内山名郡大業二年又改為鍾離郡唐武徳三年杜伏威降改為濠州又改臨濠為定逺縣化名為昭義縣領鍾離塗山定逺招義四縣武徳四年省塗山入鍾離天寳元年改為鍾離郡乾元元年復為濠州本屬淮南與夀陽阻淮帶山為淮南之險貞觀元年竇參為相於是越淮割地𨽻屬徐州及徐州節度使張達封死子惜為本軍所立常挫王師朝廷㡬失淮南之地蓋參不學無術昧于疆理之制所由至也自貞元以後州西渦口對岸置兩城刺史常帶兩城使以守其要濠守中間誤去水元和三年字又加水
  元領縣三 今二
  鍾離 定逺
  一縣割出
  招義入四州
  州境
  東西二百六十七里 南北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一千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五百七十里 西北取虹縣路至長安二千三百七
  十里 西南至         東至楚州四百二十里 南至廬州三百三十里 北至虹縣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滁州二百三十里 西南至夀州二百二十里 西北渡淮取蘄州路至徐州四百六十里 東北至盱眙縣二百二十里從縣至楚州一百九十里
  
  唐開元户二萬五千五十二皇朝户主七千四百四十七客一萬八千六十四
  風俗
  揚州之域婚娶喪禮與諸夏不異率性真直賤商務農其食秔稻其衣絁布地帶淮河皆通舟楫貨遷者米麥柴炭
  姓氏
  

  人物無
  土產
  鍾乳 雲母 官絁  絹  綿
  鍾離縣舊十四鄉今四鄉漢舊縣屬九江郡晉屬淮南郡安帝時因東郡燕縣流人在鍾離者多因置燕縣南齊復為鍾離縣今縣東四里有古鍾離城即魯昭公四年楚城鍾離是也至二十四年為吳所滅之地 塗山在縣西九十五里春秋左氏傳魯諸大夫對孟孫曰禹會諸侯于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杜預注云在夀春縣東北應劭注漢地理志云禹所娶塗山有禹墟太康地志云塗山古當國夏禹所娶也山西又有禹村蓋禹會諸侯之地又帝王紀曰禹會諸侯于塗山在禹貢揚州之域今九江當塗縣有禹娶之地今邑界有當塗故縣存即漢舊縣後廢 莫耶山長老傳云古者于此鑄莫耶劍因以名山史記賈誼弔屈原篇云莫耶為鈍注云屈原吳大夫也王僧䖍吳郡地理志云吳人造劍陽曰干將隂曰莫耶莫耶者干將之妻名也又淮南記云濠水合流千金塘流出縣西莫耶山是也 雲母山一名濠上山在州東南四十里按神仙傳云雲母彭祖所服食人共傳採于此山今或有道者採取不已 白沙山在州東八十里其山遍是白沙 曹山在州南六十里古老相傳昔魏太祖東征駐兵停此嶺因名曹山 石膏山在州西南七十里其山多出石膏今採取無時 洛水自定逺縣西白望堆入界與夀春縣洛水中流分界屈曲百八十里流至北部新城村南一十五里入淮按魏中山王元英大將軍楊大眼軍敗脱身走至洛口是也又梁天監四年後興兵伐魏舟師十萬以臨川王宏為大都督沿江入淮軍次洛口澗是也 濠塘山在縣南六十里有濠水出焉古老所傳山泉灌濠成塘故以為名山穴出鍾乳并有蝙蝠白色于穴中倒懸微帶紫色居人或九月以後三月以前採取服之頗益夀 觀魚臺在縣西南七里莊子遊於濠梁水見鯈魚出游從容莊子曰是魚樂乎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耶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也按惠莊觀魚即此臺也杏山在州南六十里按神仙傳董奉吳時居此山為人
  治病唯令種杏五株數年杏至萬株後服杏金丹得仙臨淮山在州東九十五里俯臨長淮山下有穴去水
  一丈淮水泛濫其穴即上髙水減其穴還低下有似山浮亦號浮山 東濠水出縣南濠塘山東北流至州屈曲繞城東北流入淮 西濠水出縣西南莫耶山北入淮西南自夀州界流入 南華真人塜在今州東二里相傳是莊周之墓在今開元寺講堂後 古鍾離城在州東六里四面有濠左傳昭公四年楚箴尹宜舊城鍾離至二十四年為吳所滅至後漢光武以為侯國晉太康二年改為縣後為郡今廢城存 禹頭城在縣西一百一十七里按晉太元二年謝𤣥為兗州刺史以為馬頭城至義熙元年立為馬頭郡縁山形為名按顧野王輿地志云其界即當塗山國之舊地元屬豫州宋屬徐州齊因之梁大通元年刺史劉公茂移居新城從兹遂廢 古當塗山城在州西一百一十七里漢為縣屬九江郡武帝封魏不害為當塗侯王莽改曰山聚後漢還為當塗縣安帝永初四年封成孝王冗為當塗侯是此地按地輿志三國時荒廢按晉書太康九年復立屬淮南郡太康地理志云其山在夀春東北今騐無差地輿志云即夏禹所娶塗山氏之國也 廢小東城在州東北三里按宋書大始二年築以鎮濠口此城至小初本無號後俗見在鍾離東北緣此號小東城北齊天寳元年以為鍾離郡大建五年廢城無塹空餘其地今在濠口見為城隍廟 廢荆山堰在州西一百二十二里按梁天監十三年魏降人王足陳計求堰淮水以灌夀陽足引北方童謡曰荆山為上格浮山為下格潼沱為激溝并灌鉅野澤武帝遂發徐揚人卒二十户取五丁以築之令太子右衛率康絢䕶堰作役人㡬二十萬於鍾離南起浮山堰北抵巉石依岸築土合⿱兆目 -- 脊於中流十四年四月堰將合淮水漂疾輒復決潰衆患之或謂江淮之間多有蛟龍能乘風雨決壊崖岸其性惡鐵因是引東西二冶鐵器大則釡鍋小則鋘鋤數千萬斤沉於堰所猶不能合召伐樹為井幹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緣淮百里内岡陵木石無巨細必盡負擔者肩上皆穿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蠅蟲晝夜聲合是冬又寒甚淮泗盡凍士卒死者十八至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長九里下闊百四十丈上廣四十五丈髙二十丈深十九丈五丈夾之以堤并樹杞柳軍人安堵列居其上其水清潔俯視邑居墳墓了然皆在其下其夀陽戍因移置八公山夾淮數百里皆為水之所淹或謂詢曰四瀆天所以節宣其氣不可久塞既而昏霧下降而堰潰決殺數萬人其聲若雷聞三百里水中怪物隨流而下或人頭魚身龍形馬首殊數詭狀不可勝名今號其處為荆山堰今渦水東岸是也 彭祖廟在子城上東北角有堂 塗山神廟在州西九十六里塗山頂惟有一堂雕木為神按地輿志云塗山有神廟前盤中夾汚邪容水每乾涸若祭祀者至其水輒隨出隨入多少給用祭祀還則無定逺縣南一百里舊十鄉今九鄉本漢東城縣地漢書淮南王傳漢文帝封淮南厲王長子良為東城侯屬九江郡也王莽改曰武城按梁天監三年土人祭豐據東城自魏歸武帝嘉之改曰豐城立為定逺郡又改為廣安郡定逺縣隋開皇三年廢郡留縣大業十一年賊師孟讓燒刼縣廢唐武徳二年還於廢廣安郡置定逺縣天寳四年移於今治 馬立城續漢書云當塗有馬丘聚即徐鳳反於此 古曲陽城在縣西北九十五里秦時為曲陽縣王莽割入隂陵縣漢書地理志云曲陽王莽改為延年亭應邵注曲陽在淮之曲陽 故隂陵城在縣西六十里漢為縣屬淮南郡漢書項藉傳云羽敗于垓下潰圍而走騎將灌英追羽至淮過隂陵迷失道即此處王莽改為陽陵又郡國志云隂陵在莫耶山南廢定逺城在縣西南八十五里古老相傳云梁魏交
  并之日魏築為壘在芟甫塘下流水出夾城西注蓋即緣塘立名未詳指實按梁典普通七年九月一日胡龍牙虜芟甫城生擒五千人是也 廢東城漢縣故城項羽自隂陵至此又南走烏江亭楊喜等斬羽於此在縣東南梁亦置臨濠即於此在縣東 廢閭城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故老相傳云後魏大武南征時築梁普通三年於中置西沛郡 廢漆園在縣東三十里其地東西南北約方三百步唐天寳年中尚有漆樹一二十株野火燔燒其樹在古縣村西一百步即楚國莊周為吏之處今為壠畝 鵲甫亭按水經注載淮水又西北流經鵲甫亭南是也 漆園觀在縣東北一百三十步唐𢎞道二年敕置取漆園為名 晉獻公塜在縣東八十里髙十丈古老相傳云晉獻公塜東去驪姫塜一千步今圗經云晉獻公塜一雙是也 虞姬塜在縣南六十里髙六丈即項羽敗殺姬葬此 項羽廟在縣西六十里古老相傳云項羽既敗迷于此地後立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八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九
  宋 樂史 撰
  淮南道七
  夀州
  夀州夀春郡舊理夀春縣今理下蔡縣禹貢揚州之域秦并天下為九江郡漢為淮南國劉安反除國復為九江郡漢魏以後為揚州刺史理所東晉豫州又鎮于此自東晉以后常為南北兩朝疆場彼廢此立改變無恒各逐便宜不常厥所晉太和中袁真據夀陽叛伏䧟著正淮論曰淮南者三代揚州之分也當春秋時吳楚陳蔡之與也戰國之末楚全有之而考烈王都焉號曰郢都城即烈王所築西南小城即楚相春申君黄歇所居秦并天下建立郡縣是為九江劉項之際號曰東楚爰自戰國至晉之中興六百餘年保淮南者九姓稱兵者十一人皆亡不旋踵禍溢於世而終莫戒焉彼夀陽者南引終汝之利東連三吳之富北接梁宋平塗不過七百西接陳許水陸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内保淮淝之固龍泉之陂良疇萬頃館六之貢利盡蠻越金石皮革之具萃焉苞木箭竹之族生焉山湖藪澤之隈水旱之所不害土產草滋之實荒年之所取給其俗尚氣力而多勇悍其人習戰爭而貴詐偽豪右并兼之門十室而七藏甲挾劍之家比屋而發然而仁義之化不漸刑法之令不及所以屢多亡國也按夀陽自晉至宋并屬南朝或為揚州或為豫州至齊末沒于胡人梁普通七年重剋之太清九年后魏河南道大行臺侯景率十三州来降魏將慕容紹宗追破景于夀陽梁以景為大都督豫州刺史仍鎮夀陽二年景作亂舉兵向建業景中軍都督復以夀陽改為豫州隋開皇九年平陳改為夀州其城臨肥水北有八公山山北即灌水自東晉至今皆為要害之地隋為淮南郡唐武徳二年杜伏威歸國改為夀州七年置都督督夀廖二州領夀春安封霍邱三縣貞觀元年廢都督府又以廢霍州之霍山縣來屬天寶九年改為壽春郡又置霍山縣乾元元年復為壽州後唐天成三年為順化郡軍節度周顯徳三年平淮南降為防禦州舊理壽春縣仍移州于潁州之下蔡縣為理所皇朝因之升為忠正軍節度
  元領縣六
  下蔡潁州割到 壽春 安豐 霍邱 六安 一縣廢
  霍縣併入六安
  州境
  東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五百六十五里 東北至東京三千二百三十里 東北至西京一千八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九百五十里 東北至興元府二百四十四里 南沿江至興元府三泉縣一百五十里 南至利州五百五十里 西至成州三百四十七里 北至鳯州三百五十六里 東南至興元府二百八十七里 西南至武州覆津縣界二百五里 西北至成州二百五里 東北至鳯州河池縣界一百六十里
  
  唐開元户二萬七百七十六皇朝户主六千九百九十七客三萬六千五百六十
  風俗
  淮南之地人多躁急慓悍勇敢輕進斯地之使然也
  姓氏
  闕

  人物
  胡威字伯武淮南壽春人父質晉武帝問威卿孰與父清對曰臣父清畏人知臣清畏人不知
  蔣欽字公奕九江壽春給事孫䇿為右䕶軍權嘗入其堂内欽母踈帳縹被妻妾布裙權歎其在貴守約土産
  絲布 石斛貢 茜草 絁 綿 麻布
  下蔡縣舊十五鄉今三鄉古之蔡國呉州来之邑左傳謂蔡成公自上蔡遷於州来謂之下蔡是也漢以為縣屬沛郡梁大同中于峽石山築城以拒東魏即今縣城也唐武徳四年改為淮州尋復下蔡之額屬頴州周朝平淮南移夀州於此 峽石山淮水兩岸相對淮經中過山上立二城以防津要上有石中有馬跡十餘云是淮南王昇仙之所 下蔡故城水經云淮水東岸又有一城即下蔡新城也二城對據翼帶淮濆是也故曰下蔡有二處
  夀春縣南二十五里元十三鄉本楚縣也戰國時屬楚史記云楚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㧞郢楚襄王兵㪚東北保于陳城考烈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東徙都夀春命曰郢尋為秦所滅以夀春為縣屬九江郡東晉以鄭皇后諱改為夀陽隋復之 歡樂井隋圗經云本名義也三伏之日炎暑赫曦男女往来氣自短急望見義井則喜而行未至而憂既至而樂故號歡樂井焉 䕶里吳志云權使孫紺大發卒屯䕶即此也 棘門史記云李園伏死士使刺春申君斬其頭投於棘門之外遂使吏盡滅春申之家注云棘門夀春城門也 八公山一名肥陵山在縣北四里昔淮南王與八公登山埋金於此白日昇天餘藥在器雞犬䑛之皆仙其處石皆陷人馬之跡猶在故山以八公為名廟前有碑齊永明十年所建 黄建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徐靈寳云黄歇所遊之處今山猶有閭舍之跡 青岡髙一百步在縣西一十三里按晉書云謝𤣥敗苻堅於青岡死者如麻即此岡也 淮水按水經云淮水經夀縣西北肥水從縣西北入於淮謂之肥水淮水又北經下蔡縣故縣東岸又有一城即下蔡新城也二城對據翼帶淮墳 肥水東南自安豐縣界流入經縣北二里又西入於淮晉孝武帝大業元年苻堅攻晉軍至夀陽晉謝𤣥謝石拒之置陣肥水之上堅大敗而遁 諸葛誕城在縣東一里魏甘露二年誕攻揚州刺史樂綝殺之乃與文欽叛保據此城大將軍司馬文王討平之初議者多欲急攻之大將軍以為城固而衆攻之力屈若有外冦表裏受敵此危道也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使同受戮也吾當以全䇿縻之可坐而制也誕以二年五月反三年二月破滅六軍按甲深溝而誕自困竟不攻而尅 石城在縣北四里梁普通中作荆山堰遏淮水以灌夀春魏揚州刺史李憲懼水入城於肥陵山南築城以防水 吳明徹堰在州西北三里徹為陳將攻齊作此堰引葛陂水以灌夀春 咄泉在縣東北十里淨界寺北一百步其泉與地平一無波浪若人至其傍大叫即大湧小叫即小湧若咄之湧彌甚因名咄泉按夀陽記云一名𤣥女泉也 牛麓按古今塜墓記亷頗葬肥陵牛麓原掘泉三丈有一人衣服非常乃云我是肥陵山神葬地當吾直道更宜移之不爾害汝掌事者懼而移之謂之三鍬坑 廢西夀春縣在縣西四十里夀春記云秦始皇二十三年置北臨淮水西夀春中有楚王祭壇注水經云淮水經倉陵北又東北流經夀春故城西即是也 廢崇義縣在縣東南三里按宋畧云太初元年遷金墉人于夀陽號為崇義縣 廢西曲陽縣城在縣東北八十三里南臨洛水按漢書地理志云秦置九江郡有曲陽縣應詔日在淮曲之陽晉大康地里志東海復有曲陽故此為西曲陽縣 廢北譙縣在縣東六十三里按輿地志云宋明帝於淮南立梁郡領北譙縣于故曲陽地北譙蒙城二縣屬焉 廢蒙城縣在縣南二百里按宋書志睢陽縣置南梁郡領睢陽縣䝉城虞榖熟陳義寧新汲崇義寧陵等縣自晉永嘉過江溫嶠立淮北之縣用牧流人至隋末廢 故夀春縣在縣西一里縣前有時苗飲犢池按輿地志云梁武尅夀春置豫州立梁南梁西汝隂武安四郡于城中置淮南州城也
  安豐縣南八十里舊二十三鄉今一十九鄉春秋時六國地昔臯繇所封兼葬此地漢為縣屬六安國續漢書郡國志屬廬江郡梁置陳留安豐二郡於此隋罷郡縣屬揚州改頴夀州 芍陂在縣東一百步淮南子云楚相作期思之陂灌雩婁之野又輿地志崔實月令云孫叔敖作期思即此故漢王景為廬江太守重建起之境内封給齊梁之代多屯田于此又按芍陂上承捭水南自霍山縣北界騶虞石入號曰豪水北流注陂中凡經百里灌田萬頃今陂上有令尹祠甚嚴 灌水按水經注云灌水經蓼縣禇先生所謂神龜出于此江之間即此也 九井按郭璞山海經云夀春有九井相連若汲一井九井皆動俗人以為靈異不敢汲動或時隠見不常厥所俗傳云老子弟張𫝊所鑿也今縣界故張𫝊村見此井 楚相孫叔敖廟在縣東北二里崔實云楚孫叔敖作期思陂以功冠歴代遂於壇上立廟 廢陳留郡在縣東北五里領浚儀小黄雍邱三縣廢置在下説廢安城府在縣南四里隋開皇十六年于白雀驛置
  以近城故名焉 廢浚儀縣在縣東北二百五十步為陂塘下 廢雍邱縣在縣南六十里 廢小黄縣在縣西北三十里已上一郡三縣晉義熙十二年劉義奏置其陳留郡浚儀雍邱兩縣隋開皇三年廢小黄縣唐武徳七年廢 廢小肥陵縣在縣東六十里唐武徳七年廢 廢小史埭在縣東五十二里此埭上原號施水又曰支津魏志武帝東征孫權從東漕口至江際各為栅柵口遣小史何文憲開因以為名 故安六城漢為六安國本云六堰姓咎繇之後所封在南 蓼城左傳楚公子燮滅蓼注云蓼國今安豐蓼縣 鸖父亭郡國志云安豐南有鶴父亭
  霍邱縣西南一百一十里舊十四鄉今十鄉古春秋蓼國在漢為松滋縣故城在縣東十五里今縣本是梁所置霍邱戍天監四年使將軍呂儈璽北伐剋取霍邱城是也隋開皇中改為縣唐武徳元年於縣置蓼州管松滋霍邱二縣九年廢蓼州及松滋縣霍邱入夀州 安陽山在縣西九十里西屬固始縣東屬霍邱縣漢書地理志云安豐西南有大别山又有陽泉縣今騐古跡陽泉縣在山西北安豐縣在山東北各取縣之一字為名九仙山在縣南一百八十里上有九臼舊有九仙人
  在此山中𢷬藥因名 望道山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古老云山形峭峻遥望似近去即難到俗呼為望到山今語訛呼為望道山 臨水山在縣西北九十三里西臨決水即古蓼邑故名臨水山在縣西北山之東有古城地理志所謂陽泉縣也 豐水在縣西南十里源出窮谷本名窮水出六安國安豐縣窮谷又左傳云楚救潛司馬沈尹戍與吳師遇于窮谷今俗號豐水 決水在縣南二百五十里說文云行流従水聲廬江有決水出大别山又蘇林解地理志云雩婁縣有決水北至蓼入淮今據在雩婁縣城南屈曲至光州固始縣入淮今呼史水即為訛謬也 廢安豐州在縣南四十里射鵠村東魏天平二年兩魏初分此地入梁大同元年徙舊安豐郡於此置州至太清二年侯景破梁為中軍大都督王貴顯以夀春降魏此州又入東魏北齊天保七年廢州為縣遂以無期村置安豐縣入楚州隋開皇三年移就芍陂下此州遂廢 古安豐州在縣西南一十三里北臨淮蓋春秋時蓼國杜預注云蓼國今安豐蓼縣所言安豐即此城是也漢書地理志云秦時於夀春置九江郡此縣屬焉又漢書髙帝元年屬衡山國五年屬淮南文帝十六年屬衡山國武帝元狩二年屬六安國王莽改曰美豐晉遷江左祖約為豫州刺史退還夀春領此縣梁天監元年移此縣于霍邱戍城東北置安豐至大同元年又改為安豐州此城遂廢 廢霍邱縣按后漢朱湯九江夀春記金明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有黄帝時霍邱城楚莊五年廢為戍 廢雩婁城按九江夀春記云金明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有雩婁城堯之樓子城也 廢銅城于九州夀春記云金明城一百三十里有城州銅邑 廢安豐縣在縣東南三十八里后魏武定七年屬魏至北齊天保七年廢為縣后射鵠村移来此開皇三年又移就芍陂塘尋廢 廢松滋縣在縣東一十五里按古今地名記云松滋縣一名祝松縣古鳩兹地也漢書地理志云廬江郡有松滋縣王莽改曰誦善漢書云髙后四年封徐厲為祝兹侯東魏及周屬安豐州開皇三年廢 廢雩婁縣在縣西南八十里按春秋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杜預注云雩婁今屬安封郡也其後楚強遂為楚邑漢書地理志廬江雩婁縣漢時為侯國 廢期思縣在縣一百八十里梁書天監四年于期思城置期思州陳置邊城郡隋開皇三年郡廢為期思縣屬霍州大業十三年狂賊方獻伯攻破縣因此遂廢按漢書地理志云豫州有期思縣山海經云淮在期思城郭璞注云期思縣屬光州今此城蓋移弋陽期思之名于此置 廢決口縣在縣西一百五十五里梁普通七年于古城内立決口縣大通三年改為臨水縣水經云縣西蓼邑即臯陶之封邑也其縣即古陽泉縣泉從縣西南北流入決城古泉水之陽故名陽泉今水東見有古城 廢義城在縣北四十里地理志云宋髙祖立亦名三固縣后廢縣立戍
  六安縣南一百一十里舊十二鄉今十鄉本春秋時楚之灊縣地也在漢為盛唐縣屬廬江郡武帝元封元年南巡狩登灊天柱簿樅楊作盛唐之歌縣西二十五里有盛唐山因為名隋改為霍山縣唐開元二十七年改為盛唐從舊名也梁改為灊山縣後唐同光初復舊晉天福中改為来化縣後復舊皇朝天寳四年改為六安縣仍併霍山縣入焉 渒水枕縣西門外三十步源出多智山墮星河經縣北六百五十里入安豐界 臯陶塜在縣北十五里按圗經云今置縣處則古之六縣也夏水紀臯陶卒封其後於英六注云臯陶塜在廬江縣則英布是其裔今縣北十三里有二古城一為六合城一為白莎城上有臯陶廟東五里有臯陶塜左傳文公五年楚人滅六與蓼城臧文仲聞而嘆曰哀哉臯陶庭堅不祀忽諸注云蓼與六皆臯陶之後霍邱縣為蓼邑也 廢霍山縣去縣五十里漢灊縣也春秋楚之潛邑史記云吳王閶闔四年伐楚取灊后復屬楚漢為灊縣屬廬江郡梁天監四年於灊縣改置霍州兼别置城隋初州廢即為縣城也隋末廢之併入盛唐天寳中又自盛唐割地以置焉開寳四年廢入六安縣 霍山其一名曰衡山一名天柱山在縣五里爾雅霍山為南岳注云即天柱也漢武帝以衡南遼逺纎晦封霍山為南岳故祭其神于此今其土俗皆呼為南岳太山黄庭内景玉經曰霍山下有洞房二百里司命君之府也有西北東南二門其中有五香芝飛華金缾之寳神蟾靈瓜食之者長年隋開皇九年以江南衡山為南岳廢霍山為名山也 岳廟搜神記云霍岳廟中有大鐡鑊受三十石至祭祀時水輒自滿事畢即空 三公山髙五里在縣南七十五里按山海經云霍山之道曰三公其山多毒蛇上有三石相去各數步一髙五尺一髙四尺一髙三尺 大别山在新縣西南三百七十里尚書有大别山在廬江安豐縣西蘇村 五峴山在新縣東三百一十里山有五峴 九公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山有九石柱似人形人號曰九公山 廢霍州城梁天監二年置州大象元年廢州存縣 廢邊城郡在新縣西一百九十八里晉時為州宋時為縣又為州今廢 廢開化縣在新縣西四十里按後漢書邊城有開化縣大業十三年武徳四年安撫使王洪讓置貞觀中廢 潛城縣在縣西六十五里武徳五年廢取古潛城為名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
  宋 樂史 𢰅
  淮南道八
  泰州
  泰州理海陵縣本揚州海陵縣偽吳乾貞年中立為制置院偽唐昇元元年升為泰州仍折海陵南五鄉為泰興縣割楚州之鹽城縣改招逺場為縣至保大十年又改如皋場為縣並立泰州
  元領縣五
  海陵 興化 泰興 如皋
  一縣割出
  鹽城還楚州
  州境
  東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二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新置州未有至東西京及長安里數 東至通州三百里 西至揚州廣陵界二十里 南至大江七十五里 北至楚州界四百里 東南至如皋赤岸鄉界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高郵州縣城村界一百里東北至鹽城縣丁溪界二百里
  
  舊户載揚州皇朝户主一萬二千一百八十八客二萬二百八十三
  風俗
  同揚州
  土産
  鹽
  海陵縣舊一十八鄉今八鄉故楚邑漢以為縣屬臨淮郡晉立為海陵郡唐武徳三年改為呉州置呉陵縣七年州廢復為海陵縣𨽻揚州偽唐昇元元年于此置泰州 海在縣東二百二十里南接江口北接楚州鹽城縣界地 胡逗州在縣東南二百三十八里海中東西八十里海北三十五里土多流人煮鹽為業梁大清六年侯景敗将北赴此州為王僧辨軍人所獲 海陵倉即漢呉王濞之倉也枚乗上書曰轉粟西鄉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謂海渚之陵因以為倉今海陵縣官置鹽監一嵗煮鹽六十萬石而楚州鹽城浙西嘉興臨平兩監所出次焉計天下每嵗所收鹽利當租賦二分之一 孤山在縣東南二百十里段昇之南兖州記云孤山有神祠側悉生大竹可以為涔田焉伐之者必祀此神言其所求之數無敢加焉 白土埭顧野王輿地志云史宗所居即蓬萊山寄書者 麋𤲬博物志云海陵縣多麋千萬為羣掘食草根其處成泥名曰麋𤲬民隨而種不耕而獲其利所收百倍 露筋驛江徳藻聘此道記云江淮間有露筋驛今有祠存一名鹿筋驛云昔有孝女為蚊蚋所食惟存筋骸而已 天目山土山也在縣東六十里山有雙井相對其水清洌呼為天目山長老云帷天目山最高大
  興化縣北一百五十三里本海陵縣地屬淮南偽呉武義年中折為招逺場尋改為興化縣屬揚州偽唐昇元元年改𨽻泰州 千人湖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故老傳云隋末有千餘人避難于此得見太平因號千人湖現有八湖在邑界
  泰興縣南四十五里今五鄉本海陵縣濟南鎮地偽唐昇元三年折海陵縣之南界五鄉為泰興縣屬泰州孤山連邑界
  如皋縣去州一百四十里三鄉唐太和五年析海陵之五鄉置如皋場屬揚州偽唐保大十年升為縣 如皋港在縣西一百五十步港側有如皋村縣因此為名磨河山在縣一百二十里半在江水中
  通州
  通州今理靜海縣自唐以前地理與泰州同南唐李氏于海陵縣之東境置靜海制置院周顯徳中世宗克淮南升為軍後以為通州皇朝天聖元年改為崇州明道二年復故
  領縣二
  靜海 海門
  州境
  東西一百二十五里 南北六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約二千里 西北至西京約二千四百五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約二千五百里 東至大海八十里 西至泰州三百五十里 南至振山及大江一十五里 北至泰州如皋縣界清水港五十里 東南至海州下口海門縣界六十里 西北至蒲堰南清水港如皋縣界六十里 西北至石港場東大海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海陵墮港南海中流六十里
  
  皇朝户主八千八十七客二千七百
  風俗
  與揚州同
  土産
  鹽 絲 貢乾鯔魚 鰉魚醤 蝦米
  靜海縣三鄉隨州置管鹽場八古横江在州北元是海天祐年中沙漲今有小江東出大海 浪山 軍山塔山 隔山 馬鞍山 刀刃山 以上並在江海之際 海門縣東南隔海水二百餘里六鄉本東州鎮因州升為海門縣
  海陵監
  海陵監煮鹽之務也唐開元元年置海陵縣偽唐于海陵縣置泰州以轄其監皇朝開寳七年移監于如皋縣置從鹽場之便近也
  監境
  東西一百九十里 南北三百一十里
  四至
  東至隨州靜海縣界海岸 西至泰州興化縣界南至泰興縣界并江岸 北至楚州鹽城界
  
  皇朝管煎鹽亭户七百一十八丁一千二百二十管鹽場八
  南四場 北四場
  刺土成鹽法
  凡取滷煮鹽以雨晴為度亭地乾爽先用人牛牽扶刺乃取土經宿鋪草籍地復牽爬車聚所刺土于中上成溜大者高二尺方一丈已上鍬作滷井于溜側多以婦人小子執蘆箕名之黄頭欿水灌澆葢從其輕便食頃則滷流入井取石連十枚嘗其厚薄全浮者全收鹽半浮者半收鹽三簾已下浮者則滷未堪却須剰開而别聚溜滷可用者始貯于滷漕載入竈屋别役人丁駕高車破皮為窄連絡頭皮繩掛着牛犢鐵权鉤搭于草場取採蘆柴芿草之屬旋以石灰封盤角散皁角于盤内起火煮滷一溜之滷分三盤至五盤每盤成鹽三石至五石既成人户疾著水履上盤冒熱收取稍遲則不及收訖接續添滷一晝夜可成五盤住火而别户繼之上溜已澆者攤開刺取如前法若久不爬溜之地必鋤去蒿草益人牛自新耕犂然後刺取大約刺土至成鹽不過四五日但近海亭場及晴雨得所或風色仍便則所收益多葢久晴則地燥頻雨則滷薄亭民不避盛寒隆暑専其生業故也然而收溜成鹽故不恒其所也
  鹽課
  亭户每丁元額一年煎正鹽三千五石每平鹽一石秤重五十斤以平鹽三十折正鹽一石所鹽亭户一千二百二十五丁每嵗煎正鹽四萬二千七百擔展收平鹽一十二萬八千一百擔而額外煎煉納官牛船價并鹽食支装别收出利每年恒及二十萬已上石
  利豐監
  利豐監古之煎鹽之所也國朝升為監在通州城内南三里管八場
  四至
  東至大海一百八十里 西至泰州界陳墮港四十五里 南至大江口一十里 北至通州三里管八場
  西亭 利豐 永興 豐利
  石港 利口 金沙 餘慶
  
  管亭户一千三百四十二計一千六百九十四丁每丁嵗煎鹽九十擔嵗收一十五萬八百五石
  高郵軍
  高郵軍理高郵縣本揚州高郵縣皇朝開寳四年建為郡以縣𨽻焉直屬京師
  軍境
  東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七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一千四百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八百里 東至泰州興化縣九十五里 西至天長軍一百一十里 南至揚州一百一十里 西北至楚州寳應縣一百一十五里 東至泰州海陵縣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揚州江都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楚州鹽城縣水路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泗州旴眙縣二百五十里
  
  舊户載揚州籍皇朝户主一萬一千六百二十八客九千一百二十七
  風俗
  同揚州
  土産
  進鳬茈粉 小香米 荷包白魚鮓
  髙郵縣舊二十四鄉今一十九鄉本漢舊縣是秦之高郵亭因以立名三國時𮎰廢晉太康中復立隋大業中移於樊梁鎮永徽二年復舊所 土山在縣西南按南兖州記云髙郵界有土山山上有土井石臼山下人時見人著朱髙冠徘徊井側或云古列仙之宅焉圖經云神居山 運河在縣郭下通邵伯堰入揚州 樊梁溪在縣北二十里源出天長軍石梁河下入縣界 玉女井在郭下望仙橋下東齊道人刺道充與一女居井旁煉丹與女同日上昇
  天長軍
  天長軍理天長縣本古之千秋縣唐元宗開元中以誕辰為千秋節遂改縣為天長縣晉天福中江南偽命改為建武軍周顯徳四年平定江淮改為雄州國朝既尅江南降雄州為天長軍領縣事
  軍境
  東西九十五里 南北九十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陸路一千三百里水路屈曲二千餘 西至西京一千八百四十里 東至揚州江都縣一百里 西至泗州旴眙縣一百四十里 南至揚州六合縣八十里 北至楚州寳應縣三百五十里 東南至建安軍九十八里 西南至揚州六合縣一百里 東北至高郵縣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泗州旴眙縣一百二十里
  
  舊户載揚州籍皇朝户主七千一百四十八客七千六百三十三
  風俗
  同揚州
  土産
  石梁溪魚為上物舊貢
  天長縣舊十九鄉今十八鄉本漢廣陵縣地唐開元二十九年于下阿村置千秋縣天寳七年改為天長縣梁㑹于石梁置涇州後廢 道人山在城東南三十五里九頭山在城南三十五里山有九邱 石梁溪源出
  滁州界山澗中東流與木𤓰河同合 木𤓰河出六合縣山澗中 萬嵗湖在城西二里方圓三十里
  建安軍
  建安軍本揚州白沙鎮地偽呉順義二年改為迎鸞鎮是揚州大江入京口之岸皇朝建隆三年升為建安軍雍熙三年仍割揚州之永鎮縣以屬焉
  軍境
  東西一百一十九里 南北四十六里
  四至八到
  東至揚州六十里 西至揚州六合縣八十里 東至大江一里 北至天長軍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永貞縣寧鎮江口六十五里 東北至高郵軍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泗州二百八十里 西南至和州二百五十里
  
  皇朝户主二千五十五客七千八百
  人物 風俗 土産 並同揚州
  永鎮縣西北五十五里舊十六鄉今十鄉本漢江都縣地舊揚子鎮城唐高宗廢鎮置縣因鎮為名廣陵監丹陽監並置在縣郭每嵗鹽鐵使鑄錢一萬一千餘貫李昇偽命改為永貞縣 楊太祖墳在邑界即唐末楊行宻據江淮稱偽呉者 銅山 小銅山並在縣西北八十里 蜀江在縣西北淮字河北與江都縣分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一
  宋 樂史 𢰅
  淮南道九
  黄州
  黄州齊東郡今理黄岡縣春秋弦子奔黄即齊之與國也又為魯附庸邾國之地今郡東南一百三十里臨江與武昌相對有古邾城是也即史記謂昔顓頊之末孫有陸終者産六子第五子别為曺姓歴代不絶至武王伐紂之后因封其裔子挟于邾為諸侯即此城也后為黄國之境戰國時屬楚秦并天下置郡此即南郡之地也漢為江夏郡西陵縣地三國時初屬魏至吳赤烏三年使陸遜攻邾城常以三萬兵守之是此地晉為西陽國宋為西陽郡齊乂分為齊安郡即齊大保六年於舊城西南面别築小城置衡州領西安一郡陳武帝復廢衡州後周又置之至隋開皇三年罷衡州以齊安郡為黄州煬(「旦」改為「𠀇」)帝初廢州又為永安郡唐武徳三年復為黄州置總管府黄蘄亭南司四州黄州領黄岡木蘭蔴城黄陂四縣其年省木蘭縣分黄岡置堡城縣分蔴城置陽城縣仍于廢城置亭州于黄陂縣置南司州十年廢南司州及亭州縣並屬黄州仍省堡城入黄岡貞觀元年置都督府天寳元年改為齊安郡乾元元年復為黄州中和五年移于舊邾城南與武昌對岸
  元領縣三
  黄岡 蔴城 黄陂
  州境
  東西二百五十五里 南北三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九百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七百里 西北至長安舊路一千八百八十里取隋州路一千九百里 東至蘄州一百五十二里 南至鄂州武昌縣隔大江對岸 北至兖州七百里 東南至蘄州蘄水縣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鄂州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安州五百五十里 東北至光州固始縣五百七十七里
  
  唐開元户一萬一千五百一十二皇朝户主七千三百四十二客三千六百九十
  風俗
  與蘄州同
  人物無
  土産
  連翹 松蘿 白紵布 貲布見貢
  黄岡縣舊十五鄉今十三鄉本漢西陵縣地屬江夏郡齊曰南安縣地北齊置巴州后周又為弋州皆此邑隋于此立郡理南唐中和五年隨移就大江邊 木蘭山在縣西一百二十里舊廢縣取此山為名今有廟在木蘭鄉 永安城即楚相黄歇所都隋改為黄州為永安郡取此為名今有永安鄉在縣西北約六十里 崢嶸州即劉毅破桓𤣥于此州在大江中與此山相近 舊州城在縣西北一百一十七里 舊州河在縣西北一百一十二里水流至團風大江口 白沙闗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蔴城縣東北一百七十里舊四鄉今六鄉本漢西陵縣周大象元年置蔴城縣唐元和三年三月併入黄岡縣后復置之山源出茶 木陵山山上有城在縣東南一十里 岐亭河在縣西北八十里唐武徳三年于縣置亭州取此為名 三角山在縣西北一百里 龜鶴山甑山 白額龍潭皆在縣境
  黄陂縣西北一百八十四里舊八鄉今五鄉本漢西陵縣北齊武帝置司南州後周置黄州大象元年開柘淮于古黄州西四十里獨家村置黄陂縣屬齊安郡 武湖在縣南二十里宋謝晦為檀道濟所攻敗走被武湖戍主執送建鄴即此地是也 松湖郡國志云昔陂有喬松故謂之松湖 大闊闗在縣東南一百九十里鵶翅山 魯友山 木蘭山皆在縣境
  漢陽軍
  漢陽軍一本故沔州也春秋時鄖國地左氏傳曰鄖人軍于蒲騷杜預注云鄖國在江夏郡雲杜縣東南楚滅之按鄖國今安州城是也戰國時屬楚秦并天下為郡即南郡地在漢為安陸縣地後漢為江夏郡三國志云魏初定荆州屯沔陽縣以為重鎮初使文聘為江夏太守繼屯沔口呉大帝累攻不尅在呉亦為重鎮使陸遜屯之故輿地志云曽山臨江盤基數十里山下有城即呉江夏太守所理之地晉立沔陽縣屬江夏郡故晉書云永嘉六年王敦表陶侃為荆州刺史鎮沔州葢此至宋齊梁因之後周于此置縣隋大業改為沔州葢以沔水為名㝷又改為沔陽郡則通有今竟陵之境之地唐武徳四年討平朱粲分沔陽郡置沔州天寳初改為郡至太和二年四月鄂岳道節度使牛僧孺奏廢州以其地入鄂州四年又置復廢入鄂州周顯徳五年平淮南與江南畫江為界江南以漢陽汊川二縣在大江之北故先進納世宗以汊川𨽻安州以漢陽縣置漢陽軍仍析漢陽縣地置漢川縣以屬焉
  領縣二
  漢陽 漢川
  軍境
  東西九十二里 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九百八十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四百四十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鄂州大江中流為界三里至鄂州七里 南至復州陸路八百里水路七百里 西取銅家路至復州四百六十里 東南至鄂州七里 南至安州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黄州水路相兼二百二十里 北至黄州二百三十五里 西南至復州水路一百里 東北至鄂州界七里
  
  舊户𨽻鄂州皇朝管户主二千四百三十九客二千二百八十
  風俗同鄂州
  土産
  貲布 茨仁 䕡茄 菱仁以上物貢
  漢陽縣舊六鄉今四鄉本漢安陸縣地屬江夏郡宋書州郡志云晉于臨江山置屯陽縣屬江夏郡隋開皇十七年置漢津縣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在漢水之南居嶂山之陽為名 却月城與魯城相對以其形似却月故荆州記云河口北岸臨江水有却月城魏將黄祖所守呉遣董襲之攻而擒之其城遂廢 魯山劉澄之永初山川記云河口北岸臨江水有却月城沔陽縣東有魯山山上有胡公祠荆州圖副云魯山城内有晉征南將軍胡奮碑又有南平將軍董廣之碑為討魯刻石以記事 赤壁按荆州記云臨嶂山南峯謂之鳥林峯亦謂之赤壁江又圖云鳥林為赤壁即呉志所謂曹公臨荆州孫權遣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領屬人與劉備俱進遇于赤壁即其地也 漢水一名沔水西自汊川縣流入劉澄之永初山川記云沔口古文以為滄浪水即屈原遇漁父所云滄浪之水清是也按韓詩外傳孔子聞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則知是古歌非漁父所作葢諷之 沔水酈元注水經云沔水上承沔陽縣之大白湖東南流曰沔水 灄水酈元注水經云江水又東合灄口水上承沔水流于安陽縣而東經灄陽縣北東流注于江 刀環河以形灣曲象刀環
  漢川縣北一百六十里六鄉析漢陽縣之地隨軍置漢川縣在江之曲 故甑山城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梁天監中置甑山縣周大象三年廢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二
  宋 樂史 𢰅
  淮南道十
  安州
  安州安陸縣今理安郡禹貢謂至於陪尾即此地也春秋時為鄖子國后楚滅鄖封鬬辛為鄖公即其地按郡城今在隕水之濵一名石僮故城雲夢之澤在焉按漢水入三百里得隕口又入三百里得隕城即楚邑也秦并天下置此即南郡之地漢為安陸縣屬江夏郡歴三國兩晉亦然咸和中分置安陸郡故輿地志云安陸東南有新城即桓元子征石季龍所築南臨溳水即今城是也宋齊因之故宋志云孝建元年分江夏置安陸郡則郡縣名之差也梁天監七年于此置南司州後廢州復為安陸縣西魏置安州總管府后州改為鄖州及安陸郡隋文帝初郡廢而州存煬帝初州廢復為郡唐武徳四年王世充改為安州領安縣雲夢應陽孝昌吉陽應山京山富水八縣其年于應山縣置應州領應山一縣于孝昌縣置環州領孝昌一縣以富水京山二縣屬温州改應陽為應城縣安州置總管管還應二州七年廢還應二州屬安州大都督府安中陽温復沔光黄□九州六年罷都督府七年又置督安隨温沔復五州十二年罷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安陸郡依舊為都督府督安隨郢沔四州乾元元年復為安州梁為莭鎮唐同光元年改為安逺軍節度晉天福五年以安州自為藩鎮⿰糹⿱𢆶匹 -- 繼有兵戍宜降為防禦州以李金全叛入偽唐初平定故也天福十二年復為安逺軍周顯徳元年又降為防禦州皇朝因之為安逺軍節度
  元領縣七 今六
  安陸 孝感 雲夢 應城 應山
  汊川鄂州割到
  一縣廢
  吉陽
  州境
  東西三百里 南北二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一百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二百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二百里取隨州路一千五百九十里 東至黃州三百一十里 南至漢陽軍三百一十里 西至郢州三百二十里 北至信陽軍二百五十七里 西南至復州三百四十里 西北至隨州一百五十一里 東北至光州四百四十三里
  
  唐開元户二萬二千二百二十一皇朝户主四千二百七十六客八千三百一十一
  風俗
  與復州同
  姓氏
  

  人物
  黃香字文彊江夏安陸人號為黃童天下無雙唐郝處俊安陸州人為相諫高祖不可以國事付天后也
  土産
  青紵布 唐笋 茶
  晉劉昆為并州刺史與兄子南兗州刺史演書云前得安州乾茶二斤皆所需也汝可信信致之
  安陸縣舊十二鄉今四鄉本漢舊縣屬江夏郡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分江夏置安陸郡劉澄之宋永初山川志云安六縣居鄭城橫山古陪尾山也尚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石岩山荆州記云安六縣南十五里有石岩山下臨鄭水張昌作亂織竹為籠衣以五采著此山上置肉其下而集百鳥以惑其衆即此山也溳水古清𤼵水左傳吳敗楚于柏舉従之及清𤼵是也南流注于沔謂溳口 雲夢澤在縣東南濶數十里
  南接荆湖 白兆山在縣南三十里 大安山在縣西六十里
  孝感縣東南一百里舊六鄉今四鄉本漢安六縣地宋于此置孝昌縣属江夏郡后魏于此置楚州後周武帝二年改為岳州及為岳州郡隋廢之唐武徳四年置環州秦廢州縣屬安州元和三年與應城二縣併入雲夢咸通中再置後改為孝感縣皇朝天寳三年併吉陽入焉 大伍山 小伍山並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兩山疊嶂逺望如行伍俗以為名 環水在縣一十五里源出應山縣西鷄頭山初流一百步遶山環流因名環水南流吉陽城東過下通雲夢汊川縣界 鳳凰岡盛詧荆州記云安陸縣東四十里南有鳳凰岡昔有鳳凰産乳其上又晉穆帝永和四年鳳凰將九子栖集其上山下有黄瓊宅即魏郡太守黄香墓焉 胭脂石廟在縣北六十里有自昇石屋古老相傳胭脂石廟未詳其由廢吉陽縣在縣北六十里本安陸縣地梁于此置平
  陽縣屬汝南郡后魏大通十六年改汝南郡為重城郡又改平陽縣為京池縣保定九年于此置環州隋大業二年改京池縣為吉陽縣在吉陽山下因以為名元和三年併其地入應山縣復置焉皇朝開寳二年併入孝感 九宗山劉澄之宋永初山川記吉陽縣西有九宗山 東㵳水西㵳水二水皆出邑界 新市郡國志云后漢書謂王鳳王常起新甫平林之兵是此 浮城郡國志云吉陽縣東有蒲騷城今俗名浮城即左傳謂鄖人軍于蒲騷即此也
  雲夢縣東南七十里舊六鄉本漢安陸縣地後魏大統十六年于雲夢古城置雲夢縣因以為名屬陽城郡隋罷郡以雲夢屬安州 江夏故城漢為郡城在今縣東南是也 䢵城郡國志云春秋為䢵國尚書云雲土夢作乂又有烏徒村即楚鬬伯比外家處生鬭榖于莬為楚令尹子文是也 楚襄王廟在縣東子城内相傳祭祀焉
  應城縣西南八十里五鄉本安陸縣地宋于此置應城縣后魏大統十七年改屬河南郡其年又改為祁水郡隋大業二年改為應陽縣唐武徳四年改為應城縣復舊名也元和三年與孝昌同廢併入雲夢後復立州焉梁開平元年為國諱改為應陽縣後唐同光元年復舊名 温泉在縣西南三百二十里人静則泉清人閙則沸 五茄山在縣東十三里五茄村
  應山縣北一百八十里五鄉本漢隨縣地屬南陽郡梁大同二年分隨縣置永陽縣兼立應州于此㝷廢以其縣屬平靖郡開皇十八年改永陽縣為應山縣北近應山以為名 大龜山在縣北六十里荆州記云义陽郡南一百三十里有石自然若龜形 石龍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山上盤屈至于澗底有五色石如龍形荆州記云永陽縣北五十里石龍山出石斛如金釵 雞頭山在縣東北九十里有二山逺相向如雞頭欲鬬之狀汊川縣南北一百三十里六鄉漢安陸縣地后魏置汊川郡唐武徳四年分漢陽縣置汊川縣屬沔州城廢屬鄂州周顯徳五年平淮南畫江為界江南以漢陽汊川二縣在大江之北故先進納世宗因以汊川𨽻安州 陽臺廟在縣南二十五里有陽臺山山在漢水之陽山形如臺按宋玉髙唐賦云楚㐮王遊雲夢之澤夢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陽髙邱之阻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遂有廟焉今誤傳在巫峽中縣今裴敬為碑以正其由 内方山在縣九十里枕漢江尚書内方至于大别孔注云大别内方二山漢水所經乃此山也 小别山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左傳定公四年吳子伐楚令尹子常濟漢而障自小别至于大别杜注漢水至大别南入江然則此二别在江夏界山形如甑土諺謂甑山 漢水在縣東南四十五里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孔注泉始出山為漾水至漢中東行乃為漢水 溳水在縣東十七里源自隨州棗陽縣大紅山經雲夢入縣界左傳定公四年吳従楚師及清𤼵清𤼵須水之别名 汊水在舊縣南一里源出郢州長夀縣磨石山東南流名澨水至復州景陵縣界名汊水又東南流入當縣 舊水在縣南一百一十三里従當縣洗水流于漢江左傳定公五年楚子奔隨將涉于成舊杜注江夏竟陵縣西有舊水 廢甑山城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枕漢江梁天監中置甑山縣周大象三年司馬消難奔陳此城遂廢唐武徳九年移州就甑山鎮今廢
  信陽軍
  信陽軍今理信陽縣本申州也春秋時屬楚即古申國之地也周宣封舅之國秦併天下為郡此即屬南陽漢置平氏縣今州即平氏縣義陽縣鄉之地漢書屬荆州部功臣表武帝以此都尉衛青擊匈奴有功封為義陽侯即此也漢平氏縣屬南陽郡王莽改曰平善屬荆州二漢為南陽江夏二郡地魏志文帝分南陽立業陽郡居安昌城領安昌平林平氏義陽平春五縣故蜀志曰先主征吳退軍時義陽傅彤㫁後拒戰兵士已殫吳將勒令降彤罵曰吳狗何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沒晉武帝泰始元年割南陽之東鄙復置義陽郡封安平獻王孚次子望為義陽王又有石城徒居仁順即今州是也晉武帝改漢司𨽻校尉為司州領河南河内之地元帝遷都淪陷劉石安帝時以流入在南郡者即偏立南義陽于南郡郭下宋武帝以晉義熙中北平闗洛河南底定復置司州于虎牢少帝景平初復陷百姓南出多荆豫之界文帝元嘉末立司州于汝南懸瓠尋亦廢省是嵗于北義陽復立司州齊因之故輿地志云義陽有三闗之險謂平靖等闗是也其武陽黄峴二闗在安陸郡應山縣界北接陳汝控帶許洛宋齊已來嘗為邉鎮梁天監元年改為北司州後尋祗為司州至三年為魏元英所陷後魏既得司州乃改為郢州至周武帝改郢州為申州隋開皇初改為義州大業中廢州復為義陽郡唐武徳四年又立申州領義陽中山二縣八年省南羅州以羅山縣來屬天保元年改為義陽郡乾元元年復申州皇朝開寶九年以户少降為信陽軍仍併羅山鍾山二縣入信陽為一縣
  元領縣三 今一
  信陽
  二縣廢
  羅山 鍾已上併入信陽
  軍境
  東西一百三十里 南北一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七百五十里 西北至西京九百里西北至長安一千七百一十里 東至光州二百二十里 南至安州二百五十里 北至蔡州二百八十里 東南至光州二百六十里 西北至隋州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唐州二百五十里
  
  唐開元戸二萬一千二十皇朝户主一千二十客四百四十六
  風俗
  與安州同
  姓氏
  


  人物
  王讚義陽人
  土産
  舊貢緋葛 白紵布 花蛇 茶
  信陽縣二十二鄉今六鄉本漢平氏縣義陽鄉之地魏志云文帝黄初中分平氏立義陽縣葢在石城今鍾山縣東南三十里石城是也皇朝開寳九年六月降州為軍仍併羅山鍾山二縣入太平興國元年改為信陽縣 淮水西自唐州桐栢縣界流入東北經縣去縣三十七里 桐柏山其陽有淮瀆祠 義陽山在縣五十步 卓斧山上有寺下有潭在縣西北五十里 董奉山在縣西南六十里昔董奉居于此山學道得仙有祠存焉 震雷山在縣東南二十里 溮水南至隨州隨縣界流入注水經云溮水一帶三川亂流北注經賢首山西 天井水經注云義陽郡城南一十五步對門有天井周百餘步 故平靖闗城在西南七十六里舊有此闗不知何代創故齊志義陽有三闗之塞此其一也武陽黄峴一闗在安州應山縣界長老傳云此山因闗為障不營濠隍故名平靖闗 故曺城在縣東三十五里梁將曺景宗將兵侵魏所築 廢羅山縣在州東一百一十里本漢□縣地梁武帝置西汝南郡于此開皇三年併入鍾山縣十六年于鍾分置羅山因山以為名屬申州唐武徳四年置南羅州領羅山一縣八年州廢以縣屬申州皇朝併入信陽縣 羅山在縣西南九里 淮水經縣北去縣二十里 廢鍾山縣在州東南八十里本漢之□縣屬江夏郡宋永初屬義陽郡髙齊於此置齊安此郡後改為萬嵗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為齊安縣仍屬申州四年以近鍾山故改齊安為鍾山縣皇朝併入信陽 淮水經縣北四十里 澀水出縣南霸山七十五里山石之間波流塞澀因以為名 鍾山在縣西信陽縣界石人谷在縣西三十里谷内有石人 九塞淮南子云大汾澠阨荆阮方城殽陂井陘今疵自注居庸是謂九塞今羅山即澠之塞也 石城山山甚髙峻在故縣東南即吕氏春秋之九塞也此是其一晉于北山上置義陽郡今廢城猶在石城山南有天井濶百步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三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一
  興元府
  興元府漢中即今理南鄭縣古梁州之境虞舜十二牧梁其一也周官合梁於雍今州又為雍州之域春秋戰國地並屬楚秦置三十六部漢中其一也漢髙帝封漢王都于此後漢末張魯據有其地因改漢中曰漢寧建安二十年魏武帝復置漢中郡仍于安陽西城置都尉治三國時劉蜀破魏將夏侯淵遂有漢中故蜀志曰先主為漢中王還成都又入于蜀至漢後主以蔣琬姜維相繼屯守後聞魏將鍾㑹埋兵闗中維表請分將䕶安陽闗口後主不從旋至敗亡王隠晉書云魏末克蜀分廣漢巴涪陵以北七郡為梁州理漢中之沔陽今州八十四里沔陽故城是也厯晉太康中州又移理漢中郡領郡八後李特據蜀漢中又陷為柏元王子平蜀梁州刺史復理漢中郡譙縦時又失漢中刺史寄理魏興郡今金州也譙縦滅復理漢中之苞中縣今苞城縣也東晉末又移理城固至宋初領郡二十宋已後又分置秦州亦理于此或論漢中實為巴蜀捍蔽故先主初得漢中曰曺公雖來無能為也是以蜀巴有難漢中輒沒自公孫述劉備李雄譙縦據蜀漢中皆為所有民擄接畛又為威禦之鎮至梁武帝大同元年使大將蘭欽克梁州復移在南鄭縣即今郡也至蕭齊明帝初登位后魏大將元英率兵十萬通斜谷圍南鄭刺史蕭懿守拒百日不下后魏亦置梁州及漢中郡按梁書云天監三年刺史夏侯道遷以州叛入魏大同初復之元帝末又陷西魏也西魏又因之周奄升又改曰漢川郡隋開皇初郡廢而州如故大業初州廢復為漢川郡唐武徳元年置梁州總管府管梁洋集興四州領南鄭褒中城固西四縣二年改城固為唐固割兩縣置褒州三年置白雲縣七年改總管為都督督梁洋集褒五州梁州領南鄭褒中城固白雲四縣八年廢褒州以西金牛二縣來屬九年省白雲縣入城固貞觀三年復改唐固為城固褒中為褒城六年廢都督府八年又置依舊督梁洋集壁四州開元十三年改梁州為褒州依舊都督府二年又為梁州天寶元年改為漢中郡仍為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為梁州徳宗以朱泚之亂幸梁洋真元元年升為興元府皇朝因之
  元領縣六 今三
  南鄭 城固 褒城
  二縣割出直屬京師
  西縣 三泉
  一縣廢
  金牛入褒城
  州境
  東西一百二十五里 南北四百八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取斜谷路二千五百三十三里取洋州駱谷路一千九百六十三里 東北至西京取駱谷路一千五百八十里取斜谷路一千七百八十九里驛路一千七百八十里 東北至長安取駱谷路六百五十二里取斜谷路九百三十三里驛路一千二百一十三里 東至洋州二百二十里南取巴嶺路至集州三百里 西至集州五百里 北至太白山路至鳯翔府六百七十里 東南至洋州三百九十里 西南至利州三百九十里 西北至興州二百八十里 東北至洋州興道縣界八十六里 西北取斜谷橋閣路至鳯州三百八十里
  
  唐開元户三萬七千四百皇朝管户主一萬一千三百六十四客六千一百七十
  風俗
  漢州土地寛平泉源清潔俗多淳謹不尚浮華姓氏
  

  人物
  張騫漢中人
  李固漢中人為太尉
  土産
  唐貢紅花 胭脂 夏蒜 冬笋 糟𤓰 藥物今貢胭脂 蠲紙 紅花
  南鄭縣舊二十四鄉今五鄉本漢舊縣屬漢中郡后魏廢帝三年改為光義縣移理州東光義府隋開皇初復為南鄭縣大業八年移南縣理郡西城南臨漢水即今所理斜谷路在府西北入斜谷路至鳯州界一百五十里有橋閣二千九百八十九間險板閣二千九百九十二間 仙臺山 玉女山在縣南一百九十里上有古城三門不可登山山時聞鐘磬之聲道家開生經云此山仙人玉女所居之地也 玉女潭在縣西南二十八里源従褒城縣南梁山下來 旱山在縣西南二十里周地圖記云山上有雲即雨故諺云牛頭戴旱山晦家中乾榖莫相貸傍有石牛十二頭一云五頭葢秦惠王所造以紿蜀者山下有石池水多蓴菜 梁山爾雅云晉望也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州因山名 太巴嶺山在縣西南一百九里注水經云㢘水出巴嶺山北流經㢘州又周地圖記云此嶺之南是古之巴國也黄牛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有石黄色逺望如牛故
  曰黄牛山山下有黄牛川十道記云黄牛川有再熟之稻土人重之 天池山上有池方二十里冬夏不竭漢王堆西廣漢水側有髙阜即髙帝遊憩之地故漢人于此阜立祠甚靈迄今人畏莫敢人慢 武鄉谷在縣東北三十一里十道記云在縣南即諸葛孔明受封之地 拜將壇漢髙祖初為漢王欲東下拜韓信為將因築此壇受命 街亭三國志云魏將張郃與蜀將馬謖戰于街亭謖違諸葛亮莭制軍大敗亮乃戮謖上表自貶 美農臺梁州記云後漢安帝時太守恒宣每至農月親載耒耜以登此臺勸民故後號曰美農臺在郡西絶棧漢書項藉立沛公為漢王張良因説沛公燒絶
  棧道示無東意終因漢中以定天下所有棧在郡東褒中古褒國都尉理在府西三十三里 文川梁州記云范柏年漢中常謁宋明帝因言及南海貪泉帝問柏年云卿鄉中有此水名不柏年對曰臣漢中惟有文川武鄉㢘泉讓水足以表名帝善其對 㢘津在龍岡山北臨漢水南帶㢘津 龍溪道家雜記張魯女嘗浣于山下有霧濛身遂孕後恥之投漢水而死魯因𦵏女于龍岡山頂后有龍子數來遊母墓前遂成溪徑 漢水一名沔水裴秀云漢氏釋淮氏秩漢水以其國所氏為四瀆焉衛康公祀漢用三牲玉珪有車馬紺葢兩青龍如五嶽也 漢中故城漢髙祖所都故城在今縣東北白雲故城后周武帝大和中于此立白雲縣廢城在
  今縣東
  城固縣七十二鄉今九鄉漢舊縣有南北二城相對按四夷縣通記云城固今縣東六里故北城是以有南城故謂此為北城周地圖記云後魏宣武帝正始中城固縣移居壻鄉川即今理 三嵎谷在縣西九十里周帝圖記云此三嵎山上有三峰如覆鼎足也 斗山在縣南五里周地圖記云斗山上下有石穴道家開山經云斗山凡五穴一通崐崙山一通隴山一通武當山一通青城山一通長安穴穴中有千嵗蝦蟆名為肉芝得而食之夀千嵗山側有白鹿時見焉即此山也 壻水在縣東九里注水經云左谷水出漢北即智水也北𤼵聴山山下有穴水穴水東南流歴平川謂之智鄉水曰智水房公房升仙之日壻知行未還不獲同偕雲路約以此川為居言無繁霜虎蛟之患其俗以為信然因號為壻鄉水即名壻水 黒水源出縣西北大山諸葛亮牋云朝𤼵南鄭暮宿黒水
  褒城縣西三十三里舊十四鄉今五鄉本漢褒中縣以其當褒斜大路故漢都尉理此其褒國城為褒水所壊葢後漢宋曺魏初移于今理東晉義熙宋梁州刺史理此仍改為褒中縣後魏正始中又于此立褒中郡故周帝圖云后魏分漢中郡之褒中武鄉二縣立褒中郡后周天和元年改武鄉為白雲縣而褒中郡領褒中白雲二縣隋初郡與縣並改為褒内三年罷郡以縣屬梁州仁夀元年改為褒城義寧二年又改褒中貞觀三年又改褒城 牛頭山山形如牛頭髙百仞雲覆如笠即雨故彼一號為戴笠山 石門輿地志云石門在褒中之北漢中之西是為全蜀之險是也 黄鹿谷在縣東二十里以山多鹿故土人因名黄鹿山 衙嶺山在縣西北九十八里褒水源出此山至縣理東注漢水 斜水源並出西北衙嶺山 褒水出褒中故曰褒水 丙水源出縣西北牛頭山輿地志云按河南及巴陵昆陽並有丙穴水出嘉魚即此數也 褒谷在縣北五十里十三州志云昔蜀王従卒數千出獵于褒谷西溪秦惠王亦畋于山中怪而問之以金一筐遺蜀王及報欺之以土秦王大怒其臣曰此秦得土之端也秦王未知蜀道乃刻石井五頭置金于尾下偽如養之者言此天牛能屎金蜀人見而信乃令五丁共引牛成道致之成都秦始知蜀道而亡蜀今地接故金牛縣界 漢陽闗在縣西北即漢時所立也蜀先主時破魏軍殺大將夏侯淵于此也 甘亭闗在縣北入斜谷一十里唐文宗時温造為興元莭度使赴任所將近漢中大雨平地水尺餘若不可進禱雞翁山神疾風驅雲即時晴霽文宗聞其事曽造入見得詳言當時靈貺明日下詔封雞翁山神為侯 廢金牛縣在州西一百八十里本漢褒縣地唐開元十八年按察使韓朝宗自縣西四十里故縣移就白土店置即今縣是南臨東漢水西臨陳平水其舊縣即漢葭萌縣地東晉孝武帝分葭萌置綿谷縣唐武徳二年分綿谷縣于通谷鎮置金牛縣廢後于故城置白牢闗唐廢入褒城縣為西縣
  西縣
  西縣舊十四鄉今九鄉按郡縣道里記云西本名白馬城因山以名縣又曰濜口城即宋于此城偏立華陽郡周城國記云後魏宣武正始中分沔陽縣地置嶓冡縣屬華陽郡開皇三年罷郡置白馬鎮于古諸葛城縣理不改大業二年改嶓冡縣為西隅以縣西南有諸葛所立西樂城以名之張魯城理於此本屬興元府皇朝平蜀後以此縣當要衝申奏公事直屬朝廷
  縣境
  東西九十里 南北四百一十里
  四至八到
  圗經未有至二京里數 東至興元府褒城縣七十里 西至三泉縣一百六十里 南至興元府南鄭縣并三泉縣界一百一十里並是大山不過鞍馬北至縣界嘉魚鄉鳳州界三百里 東南至興元府南鄭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三泉縣界一百一十里不通鞍馬 東北至鳳州界三百里 西北至興元順政縣一百五十里
  
  舊户載興元府皇朝管一縣户主一千七百四十三客一千七百一十四
  風俗土産並與興元府同
  事跡
  諸葛城即諸葛孔明拔隴西千餘家還漢中築此城以處之因取名焉 白馬山漢水記云西縣有白馬山又張衡家傳云衡于濜口升仙時乗白馬後人遙望山上往往有白馬因以為名亦神仙十化之一也濜水源出縣北四十五里獨石谷南流經縣西二百步南注漢水 漢水在縣南一百里東流 西樂城古城甚險因號為張魯城在縣四十里 沔陽故城在縣東南六十里沔陽故城是南臨漢水隋開皇三年廢曹魏末梁州曽理于此蜀先主曽于此城設壇即王位 百牢闗在縣西南隋開皇中蜀以蜀路險號曰百牢闗一云置在白牢谷 諸葛武侯冡在縣東南一十里與妻合冡塟焉
  三泉縣
  三泉縣舊三鄉本漢葭萌縣地後魏正始中分置三泉縣以界内三泉山為名唐天寳元年自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故縣移理今嘉陵江東一里闗城倉陌沙水西置即今縣理也皇朝平蜀後以此縣路當津要申奏公事直屬朝廷
  縣境
  東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六十里
  四至八到
  至西京路已載梁州 東至縣西一百五十里 西至利州一百七十里 南至集州七百里 北至興州三百二十里又至階州五百里 東南至興元府四百里 西南至利州三百五十里
  
  舊户都入梁簿皇朝户主一千一百二十客一千七十
  風俗
  土産無所出
  事跡
  嶓冡山在縣東二十八里禹貢曰岷嶓既藝又山海經云嶓冡之山漢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江亦曰沔水龍門山在故縣西七十里 大寒水在故縣南五十里西流至龍門山入大石穴 三泉故城唐武徳四年置以縣北二十五里山下有三泉水為名屬利州在州東北一百五十里 漾水一名漢水一名沔水源出縣東二十八里 嶓冡山按顔師古注漢書云漢上曰沔今縣南有故漾水闗即漢李固解印綬處今有冡有嘉陵江在縣西半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四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二
  鳳
  鳳州河池郡今理梁泉縣禹貢梁州之域戰國時為秦地秦并天下為隴西郡漢髙帝分隴西郡置廣漢郡武帝分廣漢西部置武都郡領九縣其屬有故道河池二縣今州即二縣之地也三國時屬魏明帝太和三年其地沒蜀魏平蜀後為雍州地其地本氐羌所居漢獻帝建安中有楊騰者為部落大師騰子駒勇健多計略始徙居仇池至宋武帝封楊盛為武都王其子元及弟難當亦相⿰糹⿱𢆶匹 -- 繼為王文帝元嘉十八年難當傾國南㓂規有蜀土文帝遣裴方明討之難當奔後魏太平真君二年拓定仇池其年于此城立鎮太和元年置固道郡延昌中以固道郡置南岐州廢帝三年改南岐州為鳳州因州郡有鸑鷟山為名按成州同谷縣本是鳯州西界縣南有鳯凰山因為州名大業三年改為河池郡武徳元年復為鳯州北接蕃戎東綿秦漢天寶元年改為河池郡乾元元年復為鳯州為蜀升為武興軍節度使後唐三年降為防禦州今為團練州
  元領縣四 今三
  梁全 兩當 河池
  一縣廢
  黃花併入梁泉
  州境
  東西百八里 南北三百七十六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八百八十里 東北至西京一千四百六十里 東北至長安六百里 東北至鳯翔府隔牙關三百五十里 西至成州二百七十里東至興元府三百八里 北至隴州三百七十里東南至洋州三百八十里不通鞍馬 西南至興州長舉縣青泥嶺為界一百九十六里 西北至秦州五百三十里 東北至鳯翔府陳倉縣大散關為界一百四十里
  
  唐開元户五千九百一十八
  風俗
  土少桑麻婦人無機杼之勤至于井稅之布帛口食之鹽酪皆資于他郡焉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蠟燭 麝香 石斛 葛根 蓬累子
  梁泉縣舊四鄉今三鄉本漢故道縣地故道今兩當縣是也此元為戍三國時司馬懿禦蜀寇此廢戍改置梁泉縣以界内梁山泉為名屬故道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鳳州 唐倉柵唐立倉廪至今謂之唐倉柵也 長松山三松山在縣南五里周地圖記云山有三峯並有長松因名 紫柏坂龍女山在縣東八十七里周地圖記云其山兩頭髙狀似龍形故以為山名多紫柏故華陽國志云梁泉縣東北八十里有紫柏坂 父子崖神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地圖記云有大小木若相懐抱因名為父子崖其下置神祠嵗終則集境内于此亭祭之水旱亦祈之故道水在今州理即故道川也 迴車戍在縣南一百六十六里梁太清五年北魏遣雍州刺史達奚武為大都督及行臺楊寛率衆七萬由陳倉路取迴車戍入斜谷闗出白馬道謂此也 廢黄花縣在州北六十里本漢故道縣地今縣即梁泉縣之梁道鄉唐武徳元年分梁泉縣置東有黄花州因名之寶厯元年以其地併入梁泉 黄花州水經云大㪚水流入黄花川燋崖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大散水出縣東界大
  㪚嶺經縣西去城十步
  兩當縣西五十里元三鄉本漢故 縣也屬武都郡漢書曰髙帝引兵従故道出襲雍謂此也永嘉之後地沒氐羌縣名絶矣後魏因于此置故道郡領兩當廣鄉二縣因界内兩當水為名水經注云兩當水出陳倉縣之大散嶺西南流入故道川謂之故道水河池縣有兩當水西北自成州界入東南流入故道縣取水為名或云縣為界兩山相當為名 鸑鷟山在縣西二十里 尚婆水今名石盤水水多盤石因以為名俗語音訛故為尚婆也川中有鳥羣飛二月従北向南八月従南還北音如簫管俗云伎兒鳥春來則種禾秋去則種麥人常以為農時𠉀
  河池縣西北一百七十里元三鄉本漢舊縣屬武都郡華陽國志云河池一名仇池按郭仲産秦川記仇池山本名仇維山山上有池似覆壺有瀑布望之如舒布前志所云是縣因山為名山在成州界去縣稍逺今縣所處謂之河池水故取為名永嘉之後沒于氐羌縣名絶矣後魏于此置廣化郡廣化縣隋開皇三年罷郡屬鳳州仁夀元年改為河池縣復舊名故道水經縣城西去城三步 河池戍在縣城中 髑髏堆在縣東北四十三里後魏討仇池于此大破吳軍築為京觀俗號髑髏堆
  開寶監
  開寶監本鳳州兩當縣亂山之中出銀礦之所也皇朝建隆三年置銀冶遂名為開寶監都管鳳州諸縣出銀之務
  文州
  文州陰平郡今曲水縣禹貢梁州之域周為雍州之境戰國時氐羌據焉漢武帝開西南夷置陰平道凡邑有𦍑戎曰道以統其衆屬廣漢郡其後先主都蜀此地為邉陲要阨至建興七年諸葛亮定之因為全蜀之防要其後鍾㑹伐蜀姜維請備陰平橋後主不従故敗三國志云鄧艾自隂平景谷步道懸兵束馬經江曲出綿竹以滅蜀即此路是也又按華陽國志云晉永嘉之末太守王監以郡降李雄永嘉之後羌戎屬楊茂搜據此郡自后不為正朔所頒南史謂志悉無所録又按國志嚴人流寓于蜀者仍于益州立南北二隂平郡寓于漢中者亦于梁州立南北二隂平郡宋及齊梁皆諸羌所㨿後魏平蜀始于此置文州及盧北郡在今長松縣隋開皇初廢州郡併其地入武都郡之曲水縣義寧二年置隂平郡領曲水長松正西三縣武徳元年改為文州移于隂平白馬水東接金珠山置貞觀元年省正西入曲水天寶元年改為隂平郡乾元元年復改為文州舊屬隴右道𨽻松州都督永徽後制屬劍南道建中三年以其州先退居内地置于隂平下瀕蕃㓂屢入不堪固守遂移就州東麻閔谷口止鄧艾姜維故城置唐末暨五代偽蜀孟氏相繼竊據其地今治曲水縣
  元領縣二 今一
  曲水
  一縣廢
  長松併入曲水
  州境
  東西三百里 南北二百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二千二百六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二百四十里 東北至長安一千三百六十里 東至利州三百三十里 南至龍州四百三十里 西至挾州鎮蕃界一百三十五里 北至階州二百一十五里 東南至龍州四百三十里 西南至蕃界八十里以赤磨嶺為界 東北至武州盤鞮縣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蕃界一百三十五里以大㳟嶺為界
  
  唐開元户一千七百六十九皇朝户主五千三百五十七客一千九十四部落户五百二十三
  風俗
  土風習俗半雜氐羌婚娶頗參中土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羚羊角 麝香 紅花 白蜜 柑子 雄黃布 狨 香 獐子
  曲水縣元六鄉本漢陰平道也屬廣漢郡晉為陰平縣屬陰平郡永嘉末地陷李雄縣遂廢後魏平蜀置曲水縣在南北二江之曲因為名蜀陰平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文州 太白山在縣南二百五十三里其山岩谷高峻嘗多霜雪綿亘峯嶺春夏不消俗因名太白高二千三百一十四丈七尺 東維水今名卭維水出縣東北卭維谷水經注云出西北維谷東南入白水在州城東至五十步源従故松州赤磨嶺流下挾州故萬泉縣東至縣界水經云白水又東南入隂平也 白馬水出縣西南曽敬山下水經注云白馬水出長松縣西南白馬溪東北經長松縣西東北注白水 鄧艾故城在縣東七里魏景元四年鄧艾伐蜀上言今賊既摧折宜遂乗之後隂平由斜徑漢徳陽亭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竒兵衝其腹心破之必矣艾遂自隂平道伐蜀此時所築城 姜維故城在縣東七十里至今猶存姜維先此築城與鄧艾相守 廢長松縣在西一百里後魏之建昌縣也屬盧北郡城内即後周武成二年與同和郡同徙于此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長松縣屬文州以地多喬松為名唐寶應元年以縣接隴石頻遭羌侵擾百姓流亡空存縣額真元六年九月廢入曲水縣 武州水在縣東八十里従隴右政疊州常芳縣下流入故長松縣東過入白水江次八利州昭化縣境合嘉陵江 金珠水在縣西五里經松州黨藂山東流入當縣合火同水口絶其水因金珠村為名 龍頭山在縣西七里従故松州黨藂山來至當州石馬水口絶其山如虎頭石馬泉源従故松州黨藂山來至當州合白水水中有石如馬 天魏山在縣地三十一里 蘆北故城在縣東五十二里因葭蘆鎮為名 廢扶州本同鬯郡禹貢梁州之域實西戎之地周省梁入雍又為州域自秦漢迄于魏晉地屬蕃夷無所建置後魏廢帝前元西逐吐谷渾討定隂平于此置鄧州及鄧寧郡取前鄧羌部落所居為州郡之名時又置帖夷縣以𨽻帖夷郡開皇初以夷人寧帖為義也其後改鄧州為寧州取安寧為稱至開皇七年廢郡改寧為扶義取扶持以立州名煬(「旦」改為「𠀇」)帝初又廢州為同鬯郡唐武徳元年改為扶州舊屬隴右道𨽻松州都督永徽後改為劍南道大厯五年以吐蕃叛擾移入山險以理之尋陷入蕃至大中二年八月收復今廢為扶州鎮以文州元領縣四今廢 廢同鬯縣四鄉本後魏之舊縣也廢帝前元置屬封統郡隋開皇初改屬鄧州後屬扶州 鄧至山在縣東二十五里鄧至故城在縣南三里 廢帖夷縣在東一百里四鄉周地圖云後魏廢帝元年置屬帖夷郡開皇三年屬鄧州七年改屬扶州 安昌故城在縣東北三十二里後魏廢帝遣儀同宇文昶平殄隂平鄧至二蕃立寧州修築故城 廢鉗州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四鄉後魏廢帝二年置因山為名屬尚安郡隋開皇三年屬鄧州七年改為扶州 羅夷山在縣東南五十八里 白水經縣南去二十八里 鉗州神在縣西北十里水旱人請焉 聖鹿城在縣西昔羌人見羣鹿于此欲捕之入穴不知所去遂指以名之 廢尚安縣西一百一十里二鄉周地圖記云後魏恭帝後二年置武進郡于此地隋初郡廢而縣𨽻扶州 素嶺山與芳州常芬界其山髙聳冬夏積雪因名素嶺山 黒水水經注云黒水出于羌中西南經黒水域西又西南入白水即此也 丈扶二州按真元十道圖云此二州自貞觀中𨽻隴右道開元後並屬劍南道古二州並置在南白江下流至方維與北江合據山川勢合屬山南道以前七州合于武州置一連帥以總捍禦西戎于邊事甚便頃開元天寶中西戎陸梁數乗又劍南出師援取罕聞有功地當兩師強弩之末故使彼得寛縱于彌水之間水如武州置兵與劍南隴右為犄角之勢自然破膽邊境無事誠所賴焉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五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三
  興州
  興州順政郡今理順政縣禹貢梁州之域戰國時為白馬氐之東境秦併天下屬蜀郡漢武帝元鼎六年以白馬氐分置武都郡按今州則漢武都郡之沮縣也晉永嘉末氐人楊茂搜自號氐王據武都自后郡縣荒廢而茂搜子孫承嗣為氐王其後楊難當又據下辨自稱大秦王難當弟伯宜為茹蘆王伯宜孫䑕分王武興即今州理是也楊䑕既王武興又得武都河池二縣之地䑕子集始稱藩于後魏後謀叛魏魏遂廢武興為藩鎮其年改鎮為東益州廢帝二年改東益州為興州因武興郡為名隋大業二年罷州為順政郡唐武徳元年復置興州按州城即故武興城也初蜀以其處當衝要遣蔣舒為武興督守之鍾㑹伐蜀舒遂降㑹即其處也地雖在平地甚牢實周迴五百餘步雖開西北一門城外有壘三面周匝天寶元年改為順政郡乾元元年復置為興州偽蜀領順政長舉二縣皇朝因之
  元領縣三 今二
  順政 長舉
  一縣廢
  鳴水併入長舉
  州境
  東西二百八十六里 南北一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二百三十里 東北至西京一千八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九百五十里 東北至興元府二百四十四里 南沿江至興元府三泉縣一百五十里 南至利州五百五十里 西至成州三百四十七里 北至鳯州三百五十六里 東南至興元府二百八十七里 西南至武州覆津縣界二百五里 東北至鳯州河池縣界一百六十二里
  
  唐開元户二千二百二十四皇朝户主二千二百二十二客二千五百三十七
  風俗
  語帶蜀音然山高水峻人居山上種植甚微惟以負販為業禮樂之道未之聞也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麝香 蠟貢 丹砂貢 漆 蜜
  順政縣元九鄉本漢沮縣地後魏大武帝于此僑立畧陽郡至廢帝三年又省郡仍改為漢曲縣為順政郡後周移郡于此遂改為順政縣 武興山在縣北一百里其山峻峭峯巒秀出竹柏參差特為蔚茂出黄蘖及漆大景小景山景字本為丙國諱改之並在縣東南七
  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對濶七里其崕峻峭髙百餘丈山衣石髪被于崕際北有穴方員二丈餘其穴有水濳流土人相傳為丙穴周地圖記云以其口面丙因以為名沮水經穴門而過或謂之大丙水每春三月上旬復有魚長八寸或二三日聨環従穴口出躍相傳名為嘉魚即左太沖蜀都賦所謂嘉魚出于丙穴是此山也申子山去縣三里山半有洞名朱沙洞 師子山在縣北五步 嘉陵江在縣南一里 黄板水在縣東一里街水水經注云街水出河池縣東南入沮縣 沔水
  一名沮水源出縣東北八十二里小谷下水經云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酈道元注云沔水一名沮水闞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縣亦因水為名 興城闗在縣五里 大姚戍在縣東四十九里 楊君神在縣東嘉陵水南山上即楊難當之神也土人祠之長舉縣北八十里元一鄉本漢沮縣地後魏太武于此立長舉縣以長舉城為名屬盤頭郡周武帝廢盤頭郡落叢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興州接溪山在縣西北五十二里出朱砂百姓採之 青泥嶺在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崕萬仞上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濘故曰青泥嶺 嘉陵水去縣南十里 盤頭故城在縣南三里因水盤曲為名 西淮水在縣西南五十里自階州東南流合嘉陵江 廢鳴水縣在州西一百一十里本漢沮縣地後魏宣武帝于此置落叢郡因落叢山為名又置鳴水縣以谷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興州今併入長舉縣 𢊍山在縣南三里極崇峻幽深多蜜百姓資其利 落叢山在縣西北十四里出鐵 左溪水在縣西南七里自成州栗亭縣來北合嘉陵江
  利州
  利州益州郡今理綿谷縣土地所屬與金州同春秋戰國時其地並屬蜀後此郡為蜀之北境矣華陽國志云昔蜀王封其弟葭萌于漢中號曰苴侯因命其邑曰葭萌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為讎故蜀征伐苴侯苴侯奔巴巴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張儀司馬錯従石牛道伐蜀蜀王自葭萌禦之敗走至武陽為秦軍所害秦遂滅蜀因滅巴苴置巴蜀二縣郡治始皇置三十六郡蜀郡不改漢高祖分巴蜀置唐漢郡先主改葭萌為漢夀縣屬梓潼郡晉改漢夀縣為晉夀縣其屬不改宋因之齊明帝永太元年分晉夀郡之興安縣置東晉夀郡于烏奴北一里即今州是也後魏正始五年于東晉夀郡立西益州世號為小益州梁大同二年改西益州為黎州至西魏復曰西益州梁永聖三年又改西益州為利州後周廢州又為晉夀郡隋初復為利州領綿谷葭萌益鬯義清岐坪嘉川景谷七縣二年置總管府管利隆龍始逢静六州三年割綿谷之東界置南安州四年割景谷縣置沙州七年又割岐坪義清二縣置南平州其年改總管為都督府督利龍隆始沙南安南平静八年廢南安州割三泉縣來屬貞觀元年廢沙州二年廢南平州復以景谷岐坪義清等縣來屬其年以嘉川屬静州六年罷都督府以州常斂户口不滿萬餘而中州又降為下州天寶元年改為益昌郡仍割三泉屬梁州乾元元年復為利州偽蜀改為昭武莭度唐平蜀因而不改皇朝因之
  元領縣六 今四
  綿谷 葭萌 平蜀 昭化
  一縣廢
  景谷入平蜀縣
  一縣割出
  嘉川入集州
  州境
  東西四百一十里 南北四百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二千五百三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一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一千二百五十里 東至集州二百里 南至閬州二百八十八里 西至龍州四百里 北至興元府四百三十三里 東南至閬州三百一十六里 西南至劍州一百九十里西北至文州四百九十里 東北至興元府五百
  
  户
  唐開元户一萬三千九百一十皇朝户主四千三百一十客五千三百九十九
  風俗
  與梁州同
  人物無
  土産
  柑子 蠟燭 附子 枇杷 鰿子 天雄 烏頭黃連 絁
  綿谷縣舊九鄉今無管二十二里漢葭萌縣地東晉太元十五年分晉夀縣置興安縣屬晉夀郡隋開皇十八年改興安為綿谷縣因東南綿谷以為名白馬山張平子仕后漢為侍中少學業于此 嶓冡山泉為𣻌水髙御山 玉女房按梁州記云肥城東南有玉女山
  山上有一石穴中若房有玉女八人不出穴前修竹下有石壇風來動竹掃壇如帚 龍門山亦名蔥嶺山按梁州記云蔥嶺有石穴髙數十丈其狀如門俗號為龍門又東山之北有燕子谷中有好磬石 三峽謂巫峽巴峽明月峡惟明月峽乃在此郡界
  葭萌縣東一百一十里管九里本漢葭萌縣地屬廣漢郡蜀王封弟于此以為苴侯因先主改葭萌為漢夀晉武帝改漢夀為晉夀太元中分晉夀置晉安縣屬新巴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晉安縣為葭萌縣取漢舊名 綿谷在縣西接綿谷縣地界
  平蜀縣東南一百一十里舊四鄉今一鄉本漢葭萌之地後魏恭帝二年分晉夀置義城縣隋義寧二年改為義清縣天寶元年改為允山縣皇朝乾德三年改為平蜀縣
  昭化縣西南四十五里舊四鄉今三鄉本漢葭萌縣地秦使司馬錯自劍閣道伐蜀即此路也亦名石牛道宋武帝分晉夀置宋安縣後魏帝三年改宋安為岐坪縣因岐坪川以為名天寶中改為益昌縣皇朝開寶五年敇改為昭化縣 小劍城在益鬯縣西南五十一里水經注云小劍城去大劍城三十里連山絶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劍閣也 石劍閣道秦使張儀司馬錯伐蜀亦謂石牛路也 馬鳴閣蜀志云先主使陳戒絶馬鳴閣魏武聞之喜曰此閣道漢中之隂平乃咽喉之要路 廢景谷縣在州東北六十里本漢白水縣地宋武帝分白水縣地置平興縣隋開皇十年改平興為景谷縣寶厯元年山南西道莭度使裴度廢以其地併入允山縣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六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四
  合州
  合州巴川郡今理石鏡縣按郡地即巴國别都史記謂秦惠文王使張儀司馬錯滅蜀之巴國以為巴郡今州即巴郡之地自秦至晉皆因之宋于此置東宕渠郡後魏大統初其地入魏恭帝三年改東宕渠郡為墊江郡改縣為石鏡以涪水北有圓石以名之仍于郡置合州葢取涪漢二水合于此故為州稱後周于此復立宕渠郡隋開皇初郡廢而州存改合州為涪州大業初改州為涪陵郡武徳元年復為合州領石鏡漢初赤水三年又置新明縣長安三年復為合州置銅梁縣開元末置巴川縣天寶元年改合州為巴川郡乾元元年復為合州城臨峡江之上實控束之地
  元領縣六 今五
  石鏡 漢初 赤水 銅梁 巴川
  一縣廢
  新明入廣安軍
  州境
  東西一百六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九百五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五百一十里 東北至長安三千六百五十里東至渝州二百里水路一百六十里 西至瀘州六百六十二里 西至遂州水路三百八十里陸路二百六十里 北至廣安軍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渝州界二百五里 西北至瀘州五百九十里 西北至普州六百六十里 東北至果州二百里
  
  開元户二萬六千八百皇朝户主九千六十客一萬七千一百五十
  風俗
  同渝州
  姓氏 臨海郡出四姓
  邵 屈 戈 續
  人物
  
  土産
  麩金 桃竹筯 牡丹皮 木藥 石謄 雙陸子書筒
  石鏡縣依舊十鄉本漢墊江縣屬巴郡宋改為宕渠縣后魏恭帝二年為石鏡縣邑有青石如鏡可照故以為名 銅梁山在縣南九里左太沖蜀都賦云外負銅梁而宕渠注云銅梁山也按其山出鐵及桃竹枝東西連亘一十里山嶺之上平整逺望諸山而此獨秀也 青石山在縣西二百四十里李膺益州記云昔巴蜀争界久而不决蜀漢帝八年一朝宻霧石為之裂自上及下破處直若引繩焉于是州界始判山上有古神祠甚靈華陽國志以為青石神是也水旱祈請頗靈騐今按山在涪水之南山裂之處至今猶存渠江水在縣北十五里源自萬頃池分來經達渠廣安軍等州界至本州東北十里與嘉陵江合
  漢初縣西北一百九十里舊十鄉本漢墊江縣宋改墊江為東宕渠縣梁武帝大同中于此立新興郡後魏至恭帝時三年于今縣西北六十里置清居縣以地勢爽塏故曰清居以稱邑隋初郡廢改縣為漢初縣屬合州十六年自故郡城移于今理自唐迄今不改武陵邱山一名陵江山在縣西北九十七里嘉陵江水縈遶其下又東南流經縣南入石鏡縣界
  赤水縣西一百里舊六鄉本漢墊江縣地宋改為宕渠縣後魏改為石鏡縣隋開皇八年析石鏡縣地于今縣西置赤水縣以界内有赤水源為名唐武徳元年移于今理 朝霧山 赤水在縣界
  銅梁縣西一百五十里四鄉依舊亦漢墊江縣地宋改為宕渠縣魏為石鏡之地唐長安四年刺史陳靖意以大足川僑户輻輳置銅梁縣以銅梁山為名蜀都賦云外負銅梁而宕渠是也舊理在今縣北四十里奴崙山北列宿埧上開元三年移就涪江南岸權立十六年遂東南移于東流溪埧上即今理也 悦池在今縣西一十里
  巴川縣南二百里舊三鄉今墊江縣地唐開元二十二年刺史孫希庄奏割石鏡之南銅梁之東地置巴川縣以地在巴川故為名 小安溪源出縣南巴山中北流經縣理南入東北合侯溪水
  渝州
  渝州南平郡今十里巴縣土地所屬與萬州同山海經云西南有巴國昔太皞生咸烏咸烏生乗釐釐生後昭是為巴人郭璞注云為巴之始祖三巴記云閬白二水東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謂三巴武王克殷封宋姬支庶于巴是為巴子古者逺國雖大國不過子吳楚及巴皆子爵其地東至魚復西連僰道北接漢中南極䍧牱是其界也春秋時亦為巴國戰國時巴亦不改及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巴國不列于盟㑹矣秦惠文王與巴蜀為好蜀王弟苴侯私視于巴巴蜀常相戰争蜀王伐苴侯奔巴求救于秦秦惠文王乃遣張儀司馬錯伐蜀回軍因滅巴王以其地置巴郡領縣十一理江州漢因之後漢初年益州牧劉璋分巴郡為二墊江以上為巴郡理安漢墊江以下為永寧郡理江州建安六年改永寧為巴東郡改巴郡為巴西郡仍以涪陵為涪陵郡二十一年蜀先主又以巴東郡所管朐䏰魚復二縣置固陵郡理魚復又以巴西郡所管宣漢宕渠二縣置宕渠郡章武元年改固陵為巴東郡而江州巴州巴東郡復舊為巴郡于是巴郡分而為三號曰三巴後主以巴郡屬益州梁太清四年武陵王蕭紀于巴郡置楚州西魏大統十七年改楚州為巴州周閔帝元年改巴州為楚州仍領巴郡隋開皇元年改楚州為渝州三年罷郡所領縣屬州大業三年罷州復為巴郡唐武徳九年置渝州因開皇舊名領巴江津涪陵三縣其年以涪陵屬涪州三年置萬春縣五年改萬春為萬夀縣貞觀十三年以廢霸州之南平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南平郡乾元元年復為渝州
  元領縣五 今四
  巴 江津 南平 壁山
  一縣廢
  萬夀併入江津
  州境
  東西三百四十里 南北四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四千九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六百七十里 東北泝流取合州路至長安二千八百一十里 東至涪州四百六十里水路三百四十里西至合州二百里 南至南平軍二百六十里 北至渠州四百四十里 東南至涪州樂温縣一百一十七里 西北至渠州鄰水縣二百里
  
  唐開元户六千九百皇朝户主三千六百九十二客一萬六千二百五十
  風俗
  大凡蜀人風俗一同然邊蠻界鄉村有獠户即異也今渝之山谷中有狼猱鄉俗搆屋高樹謂之閣䦨不解絲竹惟坎銅鼔視木葉以别四時父子同諱夫妻共名祭鬼以祈福也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藥子 牡丹皮 葛 石謄 麸金 茶舊貢桃竹
  茶譜云南平縣狼猱山茶黄黒色渝人重之十月採貢又段 -- 𠭊 or 叚 ?氏蜀記渝出花竹簟為時所重
  巴縣依舊十鄉本漢江州縣地屬巴郡按巴城在岷江之北漢水之南即蜀將李嚴所修古巴城也今州所理在巴城北故倉城漢水北有一城時人謂之北府城後漢巴郡所理尋復還今理州東北二十里有石洞峡即劉備置闗之所東西約長二里其江州即南齊永明五年自州理移于楚漢口即今江津縣理也又自涪州界陽闗移理屬之墊江縣就江州所理後周成帝三年改墊江為巴縣蜀初立郡于此 塗山在東南八里岷江南岸髙七里周迴二十里東接石洞峡華陽國志云夏禹娶于塗山今江州塗山是也有廟存此華陽國志誤也明月峡在縣東八十里華陽國志云郡江州縣有明
  月峡即此李膺益州記廣陽州東七里水南有遮要三塠石石東二里至明月峡峡首南岸壁髙四十丈其壁有孔形如滿月因以為名 縉雲山在縣西一百三十七里其山髙聳林木鬱茂下有泉水東西分流傳云黄帝于此山合神丹故此山得名以紀之 江州故城漢縣名廢城在今縣西北 茘枝園華陽國志云江州縣有茘枝園至熟時士大夫聚㑹于園食之
  江津縣南一百二十里依舊十鄉本漢江州縣屬巴郡南齊永明五年江州縣自郡城移理楚漢口即今理是也後周閔帝元年于縣理置七門郡領江州一縣尋改江州為江陽縣隋開皇三年罷郡移縣入廢郡理屬渝州其年改江陽為江津縣以斯地在江之津為名地志云江州縣理有茅壩驛 白君山在縣北四十里 大江在縣西一里 楚溪水在縣十四里西北流入大江在縣西一里 香草樓李膺益州記云江州縣西南有仙池昔有仙人居此池側置樓多植香草于此樓下忽一夕縦火天降紫雲飄然而去後人尚指此地為香草樓溱南二州大路接四夷縣十道記云江津縣在今郡
  北一百二十里縣南陸路三百六十里至溱州又自江津縣路南尋僰溪水路二百二十里至南平州即此路南平縣東一百十里依舊三鄉本漢江州縣唐貞觀四年分巴縣置南平州仍于州理立南平縣在今縣南三十五里有霸州地也至八年改南平州為霸州縣屬不改十三年廢霸州以南平縣自霸州城移于今所屬即永淳己前舊理所也仍屬渝水永淳二年又東南移六十里于平鄉頓壩權置縣即今縣理 瀛山在縣西南三百七十里 渝弄山在縣東北七里 南平溪在縣東南流入涪州賓化縣界 諾溪在縣西北入巴縣界赤水在今縣西四里有赤水流入巴縣分界縣南復有通夷播州
  壁山縣西南三百里依舊一鄉本漢巴縣江津萬夀三縣地四面髙山中央平田周迴約二百餘里唐天寶中諸州逃户多投此營種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險峻東南兩面削平土人號為重壁山至徳二年于此立縣因山以名焉 廢萬夀縣在州西南三十里本漢江州縣地唐武徳三年分江津縣置萬春縣縣屬渝州五年改為萬夀縣皇朝平蜀後廢入江津縣南一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六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七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五
  開州
  開州盛山郡今理開江鄉秦漢之代為巴郡朐䏰縣後漢建安二年分胊䏰西北界今州南二里置漢豐縣屬固陵郡蜀先主改固陵為巴東郡厯晉宋齊以來並屬巴東郡後魏初得其地於今達州新寜縣理立開州領東闗三岡開江馬鐙四郡與州同理後周天和元年又于漢豐縣理置周安郡四年自東闗郡城移開州于今理今州西九十里濁水北故州城是也領東安東闗三江開江四郡其周安郡領西流一縣其年以東闗三江二郡屬之通州五年改開江郡為江㑹郡建德五年省江㑹郡入周安郡隋開皇三年又罷周安萬安郡以萬安永寜二縣廢周安郡之西流新浦二縣共四縣屬開州十八年改永寕為盛山縣大業二年廢開州義寕二年扵盛山縣置萬州仍割巴東郡之新浦通州郡之萬安西流三縣來屬武徳元年改為開州領四縣貞觀初省西流入盛山天寳元年改為盛山郡乾元元年復為開州
  元領縣三
  開江 萬嵗 新浦
  州境
  東西一百八十八里 南北一百二十二里
  四至八到
  東至䕫州雲安縣龍日驛一百九十里從驛路至䕫州二百二十里 北至東亰二千七百一十里 北至西亰二千七百九十里若從江陵水路陸路相兼至洛陽二千六百八十里 北取通洋兩州路至長安一千四百三十里 南至萬州小路一百六十里大路二百里 西至逹州四百九十里 東北至萬州梁山縣一百五十三里 西北至達州石皷縣一百二十八里 東北至姚州界二百八里 東南至達州石皷縣一百二十八里
  
  唐開元户五千六百六十皇朝户主三千六百八十六客七千八百五十九
  風俗
  巴之風俗皆重田神春則刻木䖍祈冬則用牲解賽邪巫擊鼓以為淫祀男女皆唱竹枝歌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貢車前子 蠟 柑子
  開江縣本漢胊䏰縣地蜀先主建安二十一年扵今縣南二里置漢豐縣以漢土豐盛為名至後周武帝改漢豐為永寜縣隋開皇中改永寜為盛山縣唐武徳元年移於今理廣德元年又改為開江縣 神仙山在縣東清江水東四里古老相傳昔有仙人衣朱衣乗白馬登此山本道以聞天寳二載敕置壇號神仙宫 盛山在州西北三里山上有宿雲亭隠月岫流盃渠琵琶臺繡衣石
  萬嵗縣東北四十里元六鄉亦朐䏰縣之地蜀為漢豐之地宋武帝又於此分置巴渠縣屬巴東郡後周天和元年分巴東郡置萬安郡改巴渠為萬嵗縣取縣北有萬嵗谷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開州大業二年廢州以縣屬萬安郡唐武德元年郡廢以縣屬開州二年自縣北三十里故城移於今所寳厯中節度使裴度奏廢之以其地併入開江尋又置 朝閣山自開達二州界南入當縣 石塔山自開達二州界入當縣界與䕫州接界山下有一泉分為三道一入䕫州一入當州一入達州 石門山在縣東北十里  熊耳山在州東北下入扶城水南至䕫州界 清水源出縣東北石塔山西南流經石門山又西南流經巴渠縣城東又西南流經縣東二里又西南入開江縣界 鹽泉在縣二十餘里平地
  新浦縣西南九十里元四鄉亦朐䏰之地蜀為漢豐縣地宋武帝永初中分漢豐縣於今縣西北七里置新浦縣屬巴東郡後魏恭帝三年於縣置開江郡領新津一縣周武天和五年改開江郡為江㑹郡建德五年郡廢以屬周安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開州大業二年廢開州改屬信州今䕫州七年自縣西北故城移于今理鯉城山在縣西四十里四崖懸絶 常渠水一名白
  浦水西自新寜縣界流入東流經鯉城山又東經縣理南三里又東流入開江縣界 墊江水源自縣高梁山東北流于縣南入常渠水
  達州
  達州通川郡今理通川縣土地與金州同春秋戰國並為巴子之國秦并天下為巴郡漢為宕渠縣之東境後漢和帝分宕渠郡蕭齊又屬巴渠郡梁大同二年于宣漢縣置萬州以州界内有地萬餘頃因以數名之領開巴新寧夀陽巴中五郡後魏廢帝二年開拓山南改宣漢為石城縣析置新南縣又于東闗縣置并州仍并東闗為宣漢縣其年又以萬州居四達之路改為通州周武天和元年通州領郡不改建德五年又割開州所領東闗三岡二郡來屬州領郡七隋開皇三年罷郡廢開巴郡之石城縣廢新寜郡之三岡縣廢臨清郡之石鼓縣廢三巴郡之東鄉縣並屬通州五年又以廢甘州之宣漢縣來屬大業三年罷州為郡領通州三岡石皷東鄉宣漢西流萬世七縣唐武德元年改為州領通川宣漢三岡石皷東鄉五縣以宣漢屬南并州二年置新寜思來二縣三年以東鄉屬南并州又為通州領通川三岡石鼓新寜思來五縣八年以廢南石州之東鄉縣來屬貞觀元年以廢南并州之宣漢來屬又省思來入通川其年廢萬州以永穆來屬貞觀五年廢都督府天寳元年改通川郡乾元元年復為通州宋乾德二年改為達州其州枕江右有土居十萬水居三千戸
  元領縣九 今七
  通川 永穆 石皷 新寜 巴渠 三岡 東鄉二縣廢
  閬英入石皷宣漢入東鄉
  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宣漢井場
  州境
  東西一千四百三十里 南北六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二百九十里 東北至西亰取開州下水經三峽出江陵至襄鄧汝等州陸路共二千八百九十里 東北取洋州駱谷路至長安一千五百七十里取利州驛路二千五百里 東至䕫房等州界計一千二百八十里 西至渠州界四百一十五里 東南至開州二百七十五里 西南至渠州六百里水路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金州一千一百一十里 西北至巴蓬等州界二百里 西南至金州一千一百一十里
  
  唐開元户四萬七百四十二皇朝户主二千六百六十客一萬三百三十一
  風俗
  與開州同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挺子白膠香貢 白藥子 蜜 蠟
  段氏蜀記云通開二州産鹽漆之利
  通川縣舊二十四鄉今十五鄉本漢宕渠縣于此置宣漢縣後魏廢帝二年開拓山南改宣漢為石城隋開皇十八年又改為通川縣以地帶四達故曰通川宋帝立郡於此 鼓嘯山在州東北一百二十里 東闗水東北自石鼓縣界流入經縣南一百六十西南流入三岡縣界 鳯凰山在縣西北五里山形象鳯翅掩映州城俗呼為鳯凰山 石城山在縣西五里山四面絶崖西有一路上山頂俗謂之石城山
  永穆縣西北七十五里舊十八鄉今七鄉本漢宕渠縣地後漢為宣漢縣地梁大同中分宣漢縣地置萬榮郡於此兼立永康縣以屬焉即今縣也後周保定初於此置萬州隋開皇二年廢萬州三年又廢郡以永康縣屬巴州十八年改永康縣為永穆縣唐武德二年於縣理再置萬州貞觀元年州廢以永穆屬通州 龍驤山在縣東南三里 北水自巴川歸仁縣界流入經縣南一百步流入三岡縣界 七盤山在縣東三十一里 龍女山在縣東三十里 鼔樓山在縣東三十一里石鼓縣東六十里舊四鄉今二鄉本漢宕渠縣地後漢為宣漢縣地後魏恭帝三年於此立遷州領臨清一郡尋於郡置石皷縣因石鼓山為名隋開皇二年廢州三年罷郡併臨清縣亦歸石鼓縣以𨽻通州寳厯七年廢大中元年再置宋乾德五年併閬英縣入 大石在縣東五十里大江次號為石皷 龍基山在縣南八十里巴渠江在縣南四十步流入通州界 廢閬英縣在
  州北一百二十里縣本天寳九年太守韋虚受奏于應水南一里置閬英縣以縣南五里閬英山為名 四白山在故縣西北四十里
  新寧縣州東一百七十五里漢四鄉宋二鄉在兩漢其地與宣漢縣同西魏廢帝二年於此置開州領東闗郡郡領巴渠新寧二縣後周天和四年移開州于蜀水北唐貞觀八年自今縣西七十里移魏所置新寧縣于廢開州城其城俗謂之賔城即今縣理是也 三角山在縣東北八十里有南江水源出此山西南流遶縣三里後屈曲西北流遶至通川縣東七里注東闗水 鼓嘯山在縣西南六十里 大崩山在縣南六十里其山高大望見開州新浦縣梁山軍 東闗故郡城在今縣西北五十里故新寕城在縣西北十里後魏恭帝二年於此立縣隋開皇三年廢唐武德二年又置後遷于寳城
  巴渠縣州南二百三十里舊四鄉今三鄉在兩漢與宣漢縣地同梁大同中所置以境在巴州宕渠内故為巴渠縣焉隋初廢唐永泰元年又析石皷縣之四鄉地置在東闗水北五十步此縣是當夷獠之邉界其民俗聚㑹則擊皷踏木牙唱竹枝歌為樂 文字山在縣西三十里又有文字溪 長秀山在縣北二十里 懸布山在縣東四里 萬户溪在縣東八十里自開州萬歲縣界北流來合縣溉江水又有成熟溪亦自開州萬歲縣來合文字溪
  三岡縣西南四十里舊九鄉今四鄉在兩漢與宣漢縣地同梁大同二年于此置新安郡兼立三岡縣因邑界山有三隴為名後魏廢帝二年改新安為新寧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通州寳厯七年山南節度裴度奏廢後以人户多廢縣不便大中五年又置 東闗水經縣南一百步又西流合北水 三岡水南自流江縣來北流經縣東十里合東闗水龍壁山在縣東三十里王樓山在縣東三十三里 龍盤山在縣東北二十里東鄉縣東北一百七十里舊四鄉今十鄉在兩漢其地與宣漢縣同按四夷述云梁于今縣西界置新安縣不詳理所西魏恭帝二年分新安縣于益遷下蒲兩水間置石州即今縣是也又於州理置巴渠郡周武天和四年廢石州及巴渠郡仍于故州城置三巴郡領東鄉下蒲二縣隋開皇三年罷郡仍廢下蒲縣入東鄉縣以𨽻通州唐武德三年於此置南石州又置下蒲昌樂二縣以屬之八年又廢南石州及昌樂下蒲二縣其年仍移東鄉縣治於今縣東一里安養故城皇朝乾德五年割宣漢縣入焉 石作鼻山在縣東五里 琵琶山在縣東北二里 鳯凰山在縣東北六十里 綾羅山在縣北八十里 益遷水在縣東北三十步從金州來流入石鼔縣界 下符江在縣西一百步從洋州界入 廢宣漢縣在州北一百七十里本漢宕渠縣地後漢分為宣漢縣後魏廢帝二年于今縣東一百五十里梁所置南晉郡西百步置并州仍自州移理宣漢縣於南晉郡北二百里今無遺趾按并州領南晉郡郡領東闗宣漢二縣理東闗周改南晉郡為和鬯郡又省郡及東闗入宣漢縣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并州五年自并州北二百里移宣漢縣理於東闗故城是也尋又廢并州以縣屬通州唐武德元年又置南并州及東闗縣三年移并州理新安廢鎮城貞觀元年又省南并州及東闗縣仍自南晉故城移宣漢縣於宣漢廢鎮城即今縣是也皇朝乾德五年併入東鄉縣 建平山在故縣東三百里東闗水出焉西南流入縣一百五十里下石鼓縣界宣漢井埸在東州一百二十里無鄉里管二百户地名長腰鹹源出大江龍骨石窟中湧出灘名羊門兩面山崖峻峭鹹源出扵山下遂煎成鹽其塲風俗男女不耕蠶貨賣用雜物代錢祖稱白虎死𦵏不選墳墓設齋不以亡辰雖三年晦朔不饗習性礦硬語無實詞皆風土之使然 平波山在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東北四十四里其山髙大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八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六
  洋州
  洋州洋州郡今理興道縣土地所屬與渠州同春秋及戰國並屬楚地秦滅楚置三十六郡此為漢中郡地後漢封班超於此三國時為蜀之重鎮故先主分城固立南鄉縣至後主延熙中將軍王平守興勢魏將曹爽攻之不克乃今郡地晉改南鄉縣為西鄉縣後魏正始中廢西鄉縣仍於今西鄉縣西五十里豐寧戍置豐寧郡及豐寧縣仍更立𠉀亭縣郡屬直州廢帝二年於今西鄉縣置洋州因水為名領洋州懐昌洋中豐寧四郡其懐昌郡領懐寧一縣後周天和五年置懐昌縣改懐寜為懐昌郡改豐寧為懐昌縣隋開皇三年又罷三郡并省候亭縣入洋州領豐寧黄金二縣屬漢川郡仍改豐寜為西鄉移于廢州廨理又于州城置洋州鎮唐武德元年復為西鄉立洋州領西鄉興勢黄金三縣四年又置洋源縣開元十八年又置真符縣天寳元年改州為洋川郡十五年郡西鄉權移理于興道即州理是也乾元元年復為洋州皇朝為武定軍節度
  元領縣五 今三
  興道 西鄉 眞符
  二縣廢
  洋源散入隣近縣 黄金入真符縣
  州境
  東西二百四十里 南北五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九百一十里 東北至西亰一千四百九十里 東北至長安六百四十里 東至金州五百里 西至興元府二百二十里 南至壁州山路五百四十里 北至𥂕庢縣五百里 東至真符郡界一十九里 西至興元府城固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西鄉縣界四十里 北至真符縣界三十五里 東南至西鄉縣界四十八里 西南至興元府城固縣界一百里
  
  唐開元户一萬三千八百四十九皇朝户主七千四百四十一客三千六百五十九
  風俗
  與梁州同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熊羆狐狸皮 麝香 隔羢
  興道縣舊二十一鄉今一十七鄉本漢城固縣後魏宣武帝正始中分城固縣地于今理西九十二里興勢山置興勢縣兼立儻城郡因山為名按地記云晉於今西泉縣置晉昌郡後魏移于今縣置晉昌郡因晉舊名也廢帝三年改為儻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大業二年縣自山上移居後魏晉昌廢郡廨理唐貞觀二十三年改為興道縣先是移郡理就西鄉縣此為屬邑後以險固貞元初又移郡於此 興勢山在縣西北四十三里今郡城所枕自然隴勢形如一盆縁外險而内有大谷為盤道上數里方及四門因為興勢之名 明月池在縣西北其地屬明月鄉中有一臺是漢祖所造水經注云形如偃月故號為明月池 七女池漢中記云興道有七女池昔有人無男養七女父亡女負土各為一冡不知定葬何冡其冡羅列如七星各高七丈取土之處今成一池號曰七女池 漢水在縣南二百步屈曲行三百七十里流入金州漢隂縣界 儻谷水一名駱谷水在縣北三十里南注漢水 龍亭故城漢為縣廢城在縣東又梁州記云龍亭縣屬儻城郡
  西鄉縣東西一百里舊一十四鄉今四鄉本漢城固縣地後漢班超受封之所蜀先主分城固之地立南鄉縣屬漢中郡至晉太康二年改南鄉縣屬漢中郡即改南鄉為西鄉即今縣南十五里平陽故城也後魏置洋州及豐寜縣隋開皇三年罷郡大業三年廢洋州改豐寜縣為西鄉縣移於廢州理即今縣也貞觀二十三年移郡理興道此為屬邑 白廟山山有老子廟 駱谷水水經注云駱谷水出北谷南流入漢亦入蜀徑路唐公房神仙傳云唐公房昔事李八百公房患無酒八百因以杖指崖酒泉湧出故後人敬之立祠甚靈號曰唐公房 洋水出廢洋川縣東巴嶺又水經注云源出巴山經縣東八里北流入黄金縣界郡因此水為名平西城後漢書云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封定逺侯凡三十年告老方歸故城今在縣南晉置西鄉縣於此城清涼川在縣北唐書德宗皇帝以朱泚之難幸梁洋中書舎人齊映從駕至此川見旌旗蔽野上心駭謂泚之追兵疾路至此見梁帥嚴震狊軍容拜馬前叙君臣離亂流涕乆之上喜令震登馬與朕作主人映叱嚴震與至尊導馬御膳自有所司頃之上次洋州行宫召映責以儒生不達權機烟塵時務姑息主帥映奏曰南山士庶只知有嚴震不知有陛下且今天威親臨令蜀士民知天子之尊亦足以盡嚴震為臣子之節上歎久之震聞特拜謝映時議多之即此川也 廢洋源縣在州東南一百八十里地始置因縣北洋水為名大厯元年為狂賊燒刼遂北移于西鄉縣南二十里白湍村權置行縣即今縣理是寳厯元年山南西道節度使裴度奏准今年二月敕洋源縣為鄉以五里地𨽻鄰近諸邑 洋水在今縣西南三百步
  真符縣北六十里舊五鄉今四鄉令漢安陽縣地唐開元十八年梁州長史韋敬祖奏于此置華陽縣取古華陽之地為名天寶三年廢八年王鉷開清水谷路復于黎園置華陽縣其年因鑿山路得玉冊遂改為真符縣仍𨽻京兆府北去府四百餘里至十一年又𨽻洋州其年以縣去州偏逺移縣就桑平店北去𥂕庢四百四十里廢黄金縣在州東北一百三十里本漢安陽縣地屬
  漢中郡後魏文帝大統十二年分置黄金縣因縣界有黄金水為名屬直州廢帝二年分直州置洋川郡以縣屬焉隋開皇二年罷郡以縣屬洋州大業二年廢洋州又以縣屬漢川郡十一年移于縣治北六十里巴嶺鎮貞觀二年又移於今縣所理廣德後因羌賊叛亂權移於蜂湍置行縣在漢江北南至西鄉縣六十里元和以後方移就廢黄金縣即今理也 寒泉在舊縣北八十四里 漢水在舊縣北一百步 洋水在縣巴嶺水經注云道源巴山東北流入漢 黄金水在縣西十里南注漢水 黄金戍按梁州記云戍地艱難險固縣西北八十里即張魯所築南接漢川北枕古道俗號為鐡城是也古道春秋繁露云三皇抵車出谷口郡今斜谷是也又郡國志云北曰斜南曰褒同一谷故曰褒斜
  渠州
  渠州鄰山郡今流江縣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時巴國秦惠文帝遣張儀司馬錯伐巴蜀滅之因置巴郡漢初置宕渠縣屬巴郡今即流江縣東北七十里宕渠故城是也其城後漢車騎將軍馮緄増修俗名車騎城東晉末為蠻獠所侵因而荒廢漢志云符特山在宕渠西南今縣則有龍驤山葢符特山也後漢建安二十三年蜀先主分巴郡置宕渠郡尋省後主延熙又置尋又省晉惠帝又置李壽亂後地為諸獠所侵郡縣悉廢宋又自漢宕渠縣移郡理安漢故城梁初又省普通三年又於漢宕渠縣西南七十里置北宕渠郡即今州是也大同三年於郡理置渠州後魏文帝十三年其地内屬仍舊為渠州領北宕渠郡至後周武成元年改北宕渠郡為流江郡理流江縣隋開皇三年罷郡所領屬渠州大業三年罷州復為宕渠郡唐武德元年復置渠州領流江賨城宕渠咸安鄰水墊江六縣其年改賨城為始安又分置賨城義興豐樂三縣以宕渠咸安二縣屬蓬州又分鄰水墊江鄰山鹽泉四縣置鄰州三年割鄰水來屬八年省義興豐樂二縣其年廢鄰州以鄰山來屬天寳元年改為鄰山郡乾元元年復為渠州皇朝乾德六年割渠江縣屬廣安軍
  元領縣五 今四
  流江 鄰水 鄰山 大竹
  一縣割出
  渠江入廣安軍
  州境
  東西一百四十五里 南北二百六十六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五百二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一百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六百里 東至涪州四百五十里 南至合州新明縣界七百七十里 西至果州二百八十里 北至達州六百里 東南至涪州二百七十五里 西南至界州岳池縣界一百一十九里 西北至蓬州官路二百二十里私路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合州水路約四百里陸路約三百二十里 東北至蓬州水路二百五十里陸路一百八十九里 東北至界州岳池縣界一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涪州二百四十里 南至達州五百四十里
  
  唐開元户九千皇朝户主四千三十六客一萬七千七百五十九
  風俗
  與達州同
  人物
  元賀字文和宕渠人為大司農
  馮緄為廷尉
  土産
  黄連 車前子 恒山 茱茰 鐡器
  流江縣舊十四鄉今九鄉三團本漢宕渠地梁武帝於此置宕渠郡周明帝改為流江郡理置流江縣即今縣是也開皇三年郡廢屬梁州 宕渠山一名大青山在縣東五十八里蜀都賦曰外負銅梁於宕渠 宕渠水一名渝水在縣東二里 故賨國城在東北七十四里古之賨國都也晉中興書曰賨者廩君之苗裔巴氏之子務相乗土船而浮衆異之立為廩君子孫布列於巴中秦并天下以為黔中郡薄其税賦人出錢四十邑人謂賦為賨遂因名從佐高祖平定天下善歌舞所謂巴渝舞也 漢宕渠縣城在今縣東北俗號為車騎城鄰水縣東南一百三十里元二鄉亦漢宕渠縣地梁武大同三年置鄰水縣屬鄰山郡因州水以名之寄理州城隋開皇元年自州城移于岳池溪今縣北九里故城是也三年罷郡以縣屬渠州唐武德元年改屬鄰州二年復屬渠州其年自故城縣移於今理寶厯中山西南道節度使裴度奏廢之大中初又改置焉 鄰山在縣北八十里 鄰水源出縣東北鄰山南流經東去縣二十六里又南流中有大磧懸流十丈奔急若驚湍電瀉絲經池在縣東南八十里
  鄰山縣東南一百里舊二鄉今五鄉亦漢宕渠縣城自晉至齊並為夷獠所據梁大同三年於此置鄰州及鄰山縣後魏廢帝改為鄰山郡以山名之至隋初郡併縣入鄰水唐武德元年分置鄰山縣屬鄰州八年州縣廢屬渠州縣城南西北三面有池圍繞東阻浧水甚險固俗號為金城 鄰山在縣南西四十里此山重疊鄰比相次為名南盡縣界東入鄰山縣界北通州三岡縣界北山出鐡湼水在縣東二十步自忠州清水縣入當縣大竹縣北六十里舊六鄉今五鄉亦漢宕渠縣地後為流江縣唐久視元年分今宕渠縣東界置屬蓬州以邑界多産大竹為名至德二年割屬渠州寳厯中與隣水縣同廢其後又置按通典此邑舊𨽻蓬州今屬渠州龍蘭山在縣地二十里 露水在縣東北十五里 貴溪水在縣東北十五里
  廣安軍
  廣安軍理渠江縣本合州儂洄鎮渠州新明鎮地國朝乾德六年以合果渠三州相去路逺山川險僻多聚寇攘遂合二鎮置廣安軍仍割渠州之渠江合州之新明果州之岳池三縣以成之從西川轉運使劉仁燧之所請也
  領縣三
  渠江 新明 岳池
  軍境
  東西二百四十里 南北二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八百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四百里 正北至長安二千里 東至梁山軍五百里西至果州二百里 南至渝州三百里 北至渠州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忠州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合州二百里 東北至達州三百五十里 西北至蓬州三百五十里
  
  舊户載合果渠三州籍皇朝管户主六千二百五十三客一萬五千四百六十三
  風俗
  與合果渠三州同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絲 布 紬 綿 牡丹皮
  渠江縣舊三鄉今三鄉本漢宕渠縣地漢又改為賨城縣今縣北十二里有古廢賨城在焉一名始安城梁普通三年扵此置始安縣取古始安城為名縣屬北宕渠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渠州十八年改為賨城縣大業元年自故城移于今理南臨渠水東北大溪唐武德元年復改為始安縣至德二年又改為渠江縣國朝乾德六年割屬廣安軍 渠江水一名渝水在縣南八十步西流入合州新明縣界 富靈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峻峭多藥物實仙靈所居也
  新明縣西六十里舊六鄉今十六鄉本漢墊江縣地東為宕渠之地後魏改為石鏡縣地唐武德二年分石鏡之東北界于渠水中索越州上為新明縣以新被明化為邑之稱聖厯三年刺史張柬之以舊縣多水害奏移於嘉陵江西岸北巖靈巖山即今縣理是也國朝乾德六年割𨽻廣安軍 蛇龍山在縣東六十里 白鶴山在縣西南一百里 嘉陵山在縣西南一百里 渠江在縣三十里
  岳池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元十一鄉亦南充之地宋武帝於此立南宕渠郡尋廢郡立縣名岳池縣以境内岳池水為名 岳安山在縣東三十五里高六百丈岳池水出焉上有音聲鳥 獅子山在縣東五里山形似獅子 蒙溪水在縣西北五十里源出岳安山東流至故縣鎮西本是思岳池因此以名縣焉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九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七
  巴州
  巴州清化郡今理化城縣古巴國地所屬與通州同在漢即巴郡宕渠縣地後漢分宕渠北界置漢昌縣即今州理也按四夷縣道記云至李特孫壽時有羣獠十餘萬從南越入蜀漢間散居山谷因流布在此地後遂為獠所據歴代羈縻不置郡縣至宋乃於巴嶺南置歸化北水二郡以領獠戸歸化郡即今理是也齊因之梁置歸化木門二郡後魏正始元年梁州刺史夏侯通遷以其地内屬于是分其地于漢昌縣理所置大谷郡帶防兵以鎮撫之延昌三年于大谷郡地置巴州葢取古巴國以為名隋大業三年改巴州為清化郡唐武德元年改為巴州領化城曽口清化盤道永穆歸仁始寜其章安固伏虞恩陽白石符陽長池十四縣其年以符陽長池白石屬集州以安固伏虞屬蓬州清化屬靜州二年割歸仁永穆置萬州貞觀元年廢萬州以歸仁來屬天寳元年為清化郡乾元元年復為巴州
  元領縣九 今六
  化城 恩陽 曾口 其章 清化 七盤
  三縣廢
  歸仁 始寧二縣併入曾口 盤道併入清化州境
  東西一百二十里 南北一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六十四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八十里 東北至巴嶺長安路一千二百二十里 東至壁州九十里 西至閬州二百一十里 南至蓬州一百六十里 北至集州一百三十七里 東南至達州三百七十里 西南至蓬州二百一十里東北至壁州界五十五里 西北至集州一百八十里
  
  唐開元户三萬二百一十八皇朝户主一千九十三客七千六百五十九
  風俗
  與峽州同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紬 綿 白藥 巴㦸天 茶
  按廣雅云荆巴閬採茶作餅煮餅先炙令色赤擣末置瓷器中以湯覆之用葱薑芼之即茶始説也又段氏蜀記云巴州以竹根為酒注扵器為時珍貴也
  化城縣舊十九鄉今九鄉本漢宕渠縣地後漢分置漢昌縣屬宕渠郡梁普通六年於梁大溪西三里置大縣屬大谷郡按後周地圖記云大象二年改梁大縣為化城以縣南三里化城山為名 龍腹山 胡鼻山 黄牛山已上三山皆在郡界 虎牙山郭璞江賦虎牙嶸豎以屹峯其山臨江高踰萬仞 白馬穴九州要記云即黄牛山有穴晉有白馬奔出故名 北水一名巴嶺水一名渝川水一名宕渠水西北自集州難江界流入南水經注云北水又東與難江水合 靈壽溪 姜詩泉二泉溪皆在郡界
  恩陽縣西北四十一里舊七鄉今五鄉本漢閬中縣地梁普通六年分閬中置義陽郡又於郡置義陽縣因界内山為名屬巴州後魏以郡屬江州恭帝改江州為萬州後周天和二年廢萬州以郡屬巴州隋開皇三年罷郡十八年改義陽為恩陽縣 義陽岳山在縣南一里清水北自清化縣界來至縣西北又屈曲而東流經
  縣北八十步又東流入化城縣界
  曾口縣東南四十里元六鄉本漢宕渠縣地宋末於此置歸化郡以撫獠户梁普通六年於郡理置曾口谷為邑名後魏因而不改隋開皇三年廢歸化郡以曾口屬巴州 北水自化城縣界入東南南流經縣理西又東南經縣理南又東入歸仁縣界 廢歸仁縣在縣東八十里本漢宕渠縣地梁普通六年於此置平川縣屬遂寧郡因縣界平川水為名後魏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巴州九年改平川縣為歸仁縣皇朝乾德四年併入曾口 木蘭山在縣西二十五里 北水西北自曽口縣界來東南流經縣南一里又東南流入永穆縣界 平川水東北自廣納縣界來南流經縣東五里又南合北水
  其章縣東三十里舊七鄉今四鄉本漢葭萌縣地梁武帝普通六年於此置哀戎郡以界内哀戎水為名又置其章縣取縣東八里其章山為名按其章山一名隆城山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巴州唐寳厯七年又廢尋復置 㵅溪源出縣東北三十五里平地東南流與思來水合又東流入始寜縣 廢始寜縣在縣東南十五里本漢宕渠縣地梁普通六年於此置遂寜郡又於郡理置始寜縣因山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巴州貞觀八年移於今理皇朝乾德四年併入其章縣 始寜山在縣東北七里 㵅溪水西北自其章縣界來南流經故縣東南又東南流經縣北三里又東南經始寜山東南與思賴水合
  清化縣東北六十里舊三鄉今七鄉本漢葭萌縣地梁普通六年于今縣北二十里置木門郡又于此置伏强縣並因山為名隋開皇中罷郡以縣屬巴州七年改伏强縣為清化縣唐武德元年于此置靜州六年移州就理地平縣貞觀元年清化縣自木門城移于今理 伏强山在縣北一百歩清水北自木門城地平縣東南流經木門城東又南經縣理 東遊水東自北平縣來西南流經木門山又西南合清水 廢盤道縣在縣東四十里本漢宕渠縣地宋末于今縣西南十里置北水郡梁普通六年于北水郡置難江縣因難江水為名後魏恭帝三年改難江為盤道因龍腹山道路盤屈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巴州唐貞觀十一年自故城移縣于今理寳厯九年又廢之以其地併入恩陽縣長慶中復置國朝乾德四年併入清化縣 龍腹山在縣西九里北水西北自難江縣界入 難江水北自難江縣來至
  縣北方合北水
  七盤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元四鄉唐久視元年于七盤山東南置因山為名
  蓬州
  蓬州咸安郡今理蓬江縣禹貢梁州之域古巴國之地土地所屬與通州同漢為宕渠郡即益州巴郡地晉又為巴西郡地宋末屬歸化郡梁大同元年於此置伏虞縣又北置安固縣以屬巴州尋入後周故周地圖記云天和四年割巴州之伏虞郡隆州之隆城郡於此置蓬州因蓬山以為名隋初郡廢大業中州廢唐武德元年割巴州之安固伏虞隆州之儀隴大寅梁州之宕渠咸安等六縣置蓬州因周舊名三年以儀隴屬萬州尋復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咸安郡至德二年改為蓬山郡乾元元年復為蓬州
  元領縣七 今六
  蓬池 良山 儀隴 伏虞 蓬山 郎池
  一縣廢
  宕渠入良山
  州境
  東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八十七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二千二百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二百九十里 東北取巴嶺路至長安一千四百四十里取閬州路一千七百六十里 東至達州四百四十里 南至渠州一百九十里 南至閬州二百里北至巴州二百一十里 東南至開州六百八十里西南至朱州二百八十五里 正東㣲南至達州三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渠州官路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壁州三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利州五百五十四里 西北至開州六百五十四里 東北至朱州二百七十里
  
  唐開元户一萬五千五百七十六皇朝户主六千一百四十四客一萬六千五十六
  風俗雜似獠户
  姓氏
  
  人物無
  土産山高水險不生藥物
  蓬池縣元六鄉本漢閬中縣地梁天監元年分閬中之地置大寅縣取邑西大寅山以為名屬蓬州隋大業三年廢州縣屬巴西郡唐武徳元年復屬蓬州廣徳元年改曰蓬池取蓬水以為名 龍車山在縣東南三里四時常有花𤼵 驗江水一名流江水西來自儀隴縣界東流經縣理又東南流入良山縣東華山在縣東三十五里 扶六水自儀隴縣
  西北流入有六澗水相扶合流因此為名 聖水出縣東北二十里 龍鮫山土人浴蠶即倍有獲火井在縣西南三十里水涸之時以火投其中烟從地中出可以禦寒移時方滅若掘深一二丈頗有水出
  良山縣東七十二里元二鄉本漢宕渠縣地梁大同元年分宕渠之地以置安固縣取安静永固為名屬伏虞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蓬州開元二十九年州自此移理蓬池縣改安固縣為良山縣元和中又廢大中年又置皇朝乾徳三年併宕渠縣入焉 大蓬山在縣東南三十里有小蓬山相去二里 綏山按列仙傳云葛由者蜀之羌人周成王時刻木為羊賣之一旦乘羊入蜀蜀中王侯賓之追上綏山山在安固縣東三十里隨之者皆得仙術 消水北自伏虞縣流入經縣東二里東南入宕渠縣 流江水在縣西南二十一里廢宕渠縣在州東一百里本漢舊縣屬巴郡梁太清
  元年於此置景陽郡及宕渠縣因縣界山為名隋初郡廢而縣存割𨽻蓬州按縣城置在長藥山上唐寳厯七年又併入蓬山縣大中年又置 居崇山在縣西一里消水北自縣界南流經縣西一十里又西南流入蓬
  山縣界
  儀隴縣西北六十里元六鄉本漢閬中縣地梁天監元年於此置隆城郡因隆城山為名及儀隆縣隋開皇三年郡廢以縣屬蓬州唐武德三年割屬萬州八年廢萬州復屬蓬州縣城元在金城山頂四面懸絶石壁高八十丈周迴五里惟西南稍通人馬開元二十六年移於山下平溪即今理是也大厯初以廟諱改為儀隴縣儀隴山在縣西三十里山頂有石銘儀隴二字俗謂之赤葛山流江之水出焉 金城山在縣北上平下聳龍望山在縣東十里其山有神祠號龍望神 鼇水在縣西北三十里出鼇池
  伏虞縣東北六十里元四鄉本漢宕渠縣地梁大同中於今縣東三十里分置宣漢縣屬義安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蓬州至十八年改宣漢為伏虞縣以界内伏虞山為名大業三年廢州屬清化郡武德元年復屬蓬州移理於山頂上開元末百姓請去險就平遂西南移於消水側置縣今縣是也 靈星山在縣南七里髙千餘尺消水源出此山東北南流入良山縣界 宣漢水源出今縣東四十里頂山東流經舊縣南七里又東流入良山縣界
  蓬山縣東南九十里元五鄉本漢宕渠縣地梁大同中於此置綏安縣屬景陽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蓬州十八年改為咸安縣唐至德二年改為蓬山縣以縣界内山為名 景陽山在縣東南十六里 流江水西自蓬池縣界來南流經縣南一百步又東流入渠州流江縣界 消水自縣東十五里南流注流江縣水 菩薩山在縣三十里 三角山在縣南三十里山形有三角石雞翁山在縣西南六十里有石如雞又果州有石
  如雞母二山相對去五里
  郎池縣南三十五里元六鄉本漢宕渠縣地梁大同年於此置縣唐武德四年劍南道大使寶軌割果州相如縣置以臨古郎池為名寳應元年租庸使徐演奏自果州割屬蓬州大厯五年遭狂賊焚燒自後權置行縣未立城壁貞元元年移于營山歇馬館為理即今縣是也營山在縣西南一里 披衣山在縣西南六十里天將
  雨山上雲霧馳曵如披衣焉山上有雲寺寺中有池去果州嘉陵江三十里江水或淺其池亦淺江水或漲其池亦漲號天生池其山又有青溪之水出焉 銅皷山在縣西南連閬州新政縣 嘉陵江在縣西七十五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八
  集州
  集州符陽郡今理難江縣土地所屬與通州同今州即漢巴郡宕渠縣地晉巴西郡永寧中李特王蜀其地屬焉後魏景明中於巴嶺南置洋州其章平素三郡大統中山南覆沒屬梁武帝大同中又於巴嶺側立安寜敬水平南三郡仍立東巴州以領三縣郡州理在木馬按木馬地名在今洋州界無復遺址後魏恭帝二年改東巴州為集州以東北集川水為名人户寡少寄理梁州後周天和五年移集州于巴嶺南即今州理領平桑其章安寜敬水平南五郡隋開皇三年罷所領郡立集州領難江曲細符陽白石四縣大業二年廢集州以難江屬漢川郡以長池舊名曲細符陽白石三縣屬巴州仍于廢集州城置公山鎮唐武德元年廢鎮復于難江縣置集州仍割巴州之符陽長池白石三縣來屬又置平桑縣凡領五縣八年以符陽白石屬壁州貞觀元年廢平桑縣二年又置六年又省平桑長池二縣八年復割壁州之符陽來屬十七年又割廢靜州之地平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符陽郡乾元元年復為集州
  元領縣四 今二
  難江 嘉川
  二縣廢
  大牟併入難江地平併入嘉川
  州境
  東西一百九十一里 南北一百九十六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約二千八百里 東北至西京一千九百一十三里取地平縣至利州驛路二千六百一十五里 東北取巴嶺路至長安一千四百一十里 東至壁州取符陽縣路二百七十五里 正南微西至巴州一百八十三里 西至利州三百一十五里 北至興元府二百七十三里 東南至壁州五百一十四里 西南至巴州一百八十三里西北至利州界二百五十四里 東北至洋州四百一十六里
  
  唐開元户四千三百五十三皇朝户主二千七百一十三客三千二百三十五
  風俗
  與梁州同
  人物無
  土産
  小絹 藥子 蜜 蠟
  難江縣舊七鄉今十鄉本漢宕渠縣地周天和五年於此置難江縣因江水難渉故以難江名隋大業中屬漢川郡唐武德元年於理置集州 小巴嶺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周地圖云此山之南即古之巴國其嶺上多雲霧盛夏尢盛有積雪又有北水源出此山 難江水源出縣東小巴嶺南流經縣東二十里入盤道縣界故注水經云難水出小巴山 平桑水源出縣西三十五里方石城本因流離人聚居謂之流離城也 廢大牟
  縣在州西南一百一十里本漢葭萌縣地隋有清化縣地武德元年分清化縣西界置大牟縣取縣東三里大牟山以為名屬靜州貞觀十七年割屬巴州永泰元年割屬集州縣在巴州地六十里皇朝乾德五年併入難江縣 思逺山在縣西北三十里有曾溪水源出此山東北流注與峻水合
  嘉川縣西二百三里元三鄉本漢葭萌縣地宋武帝於此置宋熈郡及興樂縣後入於魏至恭帝元年改興樂為嘉川縣取嘉陵江所經為名隋開皇二年罷郡以縣屬利州貞觀二年改屬靜州十七年復屬利州永泰元年割屬集州 毎母山一名大胡山在縣西四里 東遊水一名宋熈水自三泉縣界西南流入又合西遊水又屈曲東南流經縣東一百一十步又西南流入義清縣界 胡度水一名清水西自利州綿谷縣界流入東流與宋熙水合 廢地平縣在州西一百一十里梁大通六年於此置池川縣屬木門郡開皇年省池川理入伏强七年改伏强為清化縣武徳元年分清化西北界置狄平縣屬靜州二年改為地平縣取天成地平之義七年以靜州自木門故城移理於此貞觀十七年廢靜州以縣屬興州永泰元年為通平縣皇朝乾德五年併入嘉川縣 龍福山在縣東一里 高城戍在縣東二十六里又有清水北自難江縣界流經高城戍又南入清化縣界
  壁州
  壁州始寜郡今理諾水縣禹貢梁州之域土地所屬與巴州同本漢宕渠縣地後魏大統中於今州理置諾水縣屬遂寜郡隋開皇三年省諾水縣入始寜縣大業三年以始寜縣屬巴州武德八年分始寜縣之東境於後魏諾水城再置諾水縣仍於縣理立壁州以縣西一里壁山為名又割集州之符陽白石二縣來屬貞觀元年廢萬州割廣納縣來屬八年復以符陽屬集州天寳元年改為始寜郡乾元元年復為壁州
  元領縣五 今三
  通江 白石 符陽
  二縣廢
  廣納 東巴已上併入通江
  州境
  東西二百六十里 南北三百八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四百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里北取洋州路至長安二千一百十五里 北取洋州興道縣五百四十五里 西至巴州一百五十里南取廣納路至巴州歸仁縣一百七十八里 東至所管東巴縣二百三十里縣東與通州東鄉縣接界東南至通州三百七十五里 東北至巴州一百四十五里
  
  唐開元户一萬二千三百六十八皇朝户主七百一十九客二千一百三十七
  風俗
  與蓬州同
  人物無
  土産
  麻布 絲布 綿 紬 蠟 馬鞭貢
  叚氏蜀記云壁州進貢鞭諸道不及
  通江縣舊十六鄉今六鄉本漢宕渠縣地後漢分置宣漢縣梁武帝分置宣漢縣始寧縣後魏分始寧置諾水縣因縣南諾水為名唐武徳七年省八年再置縣併州於此至天寳元年以邑枕巴江故為通江縣 歌籟山在縣東七十里上有城甚險峻 巴字水巴江有二水並流自漢中至城下入武陵曲折如巴字亦曰巴江今峽中謂之巴峽即此水也 牛頭山四絶為諸山之望廢廣納縣在州南五十里舊二鄉亦漢宕渠縣地復
  為始寜歸仁二縣地唐武德二年析二縣之地置廣納縣以縣界廣納溪為名寳厯元年九月山南西道節度使裴度奏廢縣為鄉併入白石諾水二縣大中初復置皇朝乾德四年併入通江 平州水北自通江縣界來南流經縣理西與廣納溪水合 廢巴東縣在州東一百四十里二鄉本漢宕渠地唐開元十三年壁州三縣耆老狀論太平曲水王福村界東南連通州向為浮遊所集州縣不便理請置邑就以撫之由是敕許置太平縣因取彼太平川以為名天寳十年改為巴東縣以處巴江之東為名皇朝乾德四年併入通江
  白石縣東北一百里元四鄉亦宕渠縣地後魏廢帝於今縣西南十五里立白石縣因界内白石川為名屬其章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集州大業三年廢集州以縣屬巴州唐武德七年自魏所置縣移于今縣東南一里屬渠州八年改為壁州證聖元年又移于今理縣城南枕大溪北臨小澗 青水一名白石水東北自洋源縣界流入西南流與諾水合
  符陽縣北七十里舊八鄉今六鄉本漢縣屬巴郡晉宋廢為宣漢縣地後魏正始中置其章郡領符陽縣亦無人户寄理渠川後周天和五年開拓此地移其章郡及縣理於此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集州大業二年廢集州以縣屬巴州唐武德元年又置集州縣依舊屬焉思公山在縣北二百里其山最峻思公水源出此山
  南流經縣理西又南入通江縣界又有思公城 符水源出縣東南二百步西流經縣九十步又西流入思公水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一
  宋 樂史 撰
  山南西道九
  金州
  金州安康郡今理西城縣禹貢梁州之域昔虞舜嘗居之謂之媯墟帝王世紀謂之姚墟即此也歴夏殷州不改周禮職方氏省梁併雍州之域於周為庸國之地戰國時為楚附庸地後為楚所滅復為楚地秦惠王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今州即漢中郡之西城縣以地臨漢水境枕秦州故為秦楚之地焉三國志云建安二十年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後地入蜀蜀以申儀為西城太守後申儀降魏魏文帝使復守之因改為魏興郡移理洵口晉太康二年移理錫縣今豐利界東魏興故城是也三年又改理平陽縣今廢黄土縣東平陽故城是也至元康中又移理錫縣今均州隕鄉縣也其封何曽為西城侯亦此地也永嘉後復移理西城故城宋末分魏興之永康縣置安康郡齊不改梁於魏興郡置北梁州尋改為南梁州按後魏正始元年北梁州長夏侯道遷舉漢中歸魏魏以漢中遺民在東乗者居此由是改為魏興郡又按梁州記後魏合華陽金城二郡為忠誠郡領亭鄉錫城金川三縣即此地孝昌三年於安康郡置東梁州西魏大統元年梁將藺欽東伐取南鄭其魏興等諸郡還梁梁罷梁州廢帝元年大將軍達奚武併吞山南東梁州刺史李遷哲降魏魏又於魏興置東梁州三年因其地出金改為金州仍領魏興郡後周天和四年省西城縣仍移吉安縣理西城廢縣廨隋開皇三年罷郡所領縣並屬金州大業二年改吉安為金州縣三年罷州為西城郡唐武德元年復為金州領西城金州洵陽石泉安康五縣其年割洵陽置洵州又分置洵陽驢川二縣洵州凡領三縣又置平利縣屬金州分西安州為直州三年金州置總管府管金井直洵洋南豐均漸遷房重順十二州七年廢洵州以洵城洵陽驢川三縣來屬仍省驢川縣八年省為西城縣又以廢洵州之廢黄土縣來屬貞觀元年廢直州又省寧都廣德以安康來屬天寳元年改為安康郡至德二年改為漢南郡乾元元年復為金州晉天福四年升為懐德軍節度九年降為防禦州皇朝乾德四年改為昭化軍節度
  元領縣六 今五
  西城 平利 洵陽 石泉 漢隂即安康
  一縣廢
  淯陽入洵陽
  州境
  東西四百里 南北二千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九百里 北至西京取庫谷路一千五百四十五里取藍田路一千八百六十里北至長安取庫谷路六百八十里取藍田路一千里東至均州七百二十里 南至䕫州五百一十四里西至洋州五百一十五里 北至京兆府界五百六十六里 東至房州五百四十八里 西南至通州一千一百里 西北至京兆府長安縣界五百九十五里 東北至商州六百六十里
  
  唐開元戸九千六百七十皇朝戸主三千六百一十七客八千四百一十五
  風俗
  漢髙祖發巴蜀伐三秦遷巴中渠帥七姓居商洛其俗至今猶多獵山伐木深有楚風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麝香 黄藥 紙 漆 蠟 鍾乳 麩金 厚樸
  西城縣四十七鄉今七鄉本漢舊縣屬漢中郡應劭注漢書云媯墟為西城舜居於此穎容釋例云舜居西城本曰媯汭即此西魏立郡於此 伏羲山按十道要録云抛鉸之山焚香氣必合於此山 虞舜祠按水經云西城縣故城内有虞舜祠 吉挹城晉吉挹為梁州將為苻堅所攻遂于縣南九里峻山上築此城攻圍三年挹堅守不下是名吉挹城 西城故城按酈元注水經云漢水經月川口又東經西城故城南其故城即漢之西城今州西北四里漢江之北西城山之東魏興郡故城是也當谷口路南與州城相對其西城山在州西北五里葢後魏時移今理
  平利縣東南七十里舊三鄉今五鄉本漢西城地後漢及魏葢為西城縣地晉于今縣平利川置上亷縣取上亷水為名尋又改為吉陽縣按周地圖記云上亷縣後移還上庸於平利以置吉陽後魏改為吉安縣後周天和四年移吉安於今州理唐武德元年再於上亷城置平利縣八年又移於方聲口戍南聲水之東黄洋水北即今縣也大厯六年以戸口散落併入西城縣長慶初復置 藥婦山在縣東南八十五里周地圖記云有夫婦携子入山獵其父落崖妻子將藥救之並變為三石人名以此得今頂上有臼父老云古仙學道於此而藥臼尚存
  洵陽縣東一百二十里舊十二鄉今十九鄉本漢舊縣在洵水之陽屬漢中後漢省晉太康四年復立故魏於此置郡輿地志云魏置魏興郡領洵陽等六縣于此武德元年置洵州七年廢洵州以縣來屬金州 馬跡山水經注洵陽縣北山有懸書崖高五十丈割石為文字今人不能上不知所述山下有石壇上有馬跡五所因名馬跡山 洵水注水經云北出洵山東南流經平陽戍下與直水合又云水經縣北至縣東又南入沔 澗水在縣西二十七里一名閭谷水北注于漢其閭字亦為驢字 高帝廟梁州記云洵陽縣南山下有漢高帝廟 留停山行人登之愛其峭拔多停留縱覽因名之心山漢宣帝時北平陽厥為漢中守經此山有栖遁
  志遂不之郡學道感瑞見金羊因易為姓今縣界有羊氏即厥之族也山下多殊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揺上有石壇 廢淯陽縣在州東三十里本漢洵陽縣地晉於此置淯口戍後魏大統十七年改置淯陽郡又於郡西三十三里置黄土縣居漢水南黄土山之西為名後周保定二年改淯陽郡為長興郡三年郡廢移黄土縣于淯陽郡廨為理隋大業二年以黄土縣屬金州唐天寳元年改為淯陽縣大厯六年以戸口散落其地併入洵陽縣 聖公館漢水記云黄土縣鷄鳴山北十五里有聖公館即後漢光武起義兵屯此 漢水在縣城南東流淯水在縣西一百歩自上津縣來東流于漢
  漢隂縣西一百里舊十二鄉今六鄉漢安縣屬漢中郡有安陽故城在今縣西二十四里即今敖口東十里漢江之北故城是也晉太康元年更名安康縣太康地記及太康志臧榮緒晉書地理志並屬魏興郡宇文周始從舊縣移于今所唐至德二年改安康為漢隂 梁門山在今縣東十八里即月川水之源也 鳯凰山周地圖記謂鳯凰山為龍子山疊嶂有十二層按道書云鳯凰山二十層上有仙人藥園 直水源出永興軍乾祐縣弱嶺姜子闗經縣理西又南注于漢北流當終南山子午谷路是也 漢水在縣南二里東流
  石泉縣西南約三百里舊六鄉今五鄉本漢西城縣地梁武帝立晉昌郡治土水口夏侯道遷以梁州入魏移晉昌郡於所領長樂縣東陽村即今石泉縣理是也後值黄衆保反叛移晉昌郡於周理因改曰魏昌周武成三年郡又移理東陽川仍併所領諸縣為永樂一縣理於今縣南一里舊長樂縣所理處續改名石泉縣以縣北石泉為名保定三年廢魏昌郡移石泉縣理郡城即今縣理是也唐聖厯元年改為武安縣神龍初復舊為石泉大厯六年以户口散落併入漢隂縣永貞元年金州刺史姜公輔奏本州先廢石泉縣以地併入漢隂山谷重阻一千餘里來徃輸納民不為便請復舊所詔許之 漢水在縣東百步 王水口在縣西八十里
  商州
  商州上洛郡今理上洛縣古商於之地禹貢梁州之域周為豫州之境周禮職方氏云豫州其山鎮曰華山春秋時其地屬晉所謂晉隂之地戰國時其地屬秦衛鞅封于商邑後屬内史理漢元鼎四年於此置上洛縣屬𢎞農郡後又立為上洛即太始三年分京兆地置上洛郡于此置理是也後魏太和十一年又於此置洛州西魏如之後周宣政元年改洛州為商州取古商於之地為名隋大業三年為上洛郡唐武德元年改為商州其年於上津縣置上州貞觀十年州廢上津來屬天寳元年改為上洛郡乾元元年復為商州
  元領縣六 今五
  上洛 上津 豐陽 商洛 洛南
  一縣割出
  乾元入雍州
  州境
  東西三百三十里 南北五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二百一十五里 東南至西京八百一十六里 西北至長安二百六十五里東至鄧州七百一十三里 南至合州七百一十五里 西至金州七百二十三里 北至虢州四百四十二里 東南至均州豐利六百八十三里西北至合州七百一十五里 西至華州山路二百七十五里 西南至鄧州七百一十五里
  東北至虢州四百二十五里 東北至金州七百一十五里 東北至華州山路二百八十四里
  
  唐開元戸八千九百六十二皇朝户主三千七百六十三客一千三百五
  人物無
  風俗
  漢高祖發自巴蜀以克三秦遂遷蜀之巴中渠帥七姓於商洛之間至今猶存
  土産
  弓材 麝香今貢三十臍朱砂今貢一觔麻布 熊白今貢三十觔入内枳殻今貢三十觔楮皮 厚樸杜仲 黄栢
  上洛縣舊七鄉今五鄉本漢舊縣也竹書紀年曰晉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於上洛即此也漢元鼎四年以其地置上洛縣居洛水之上因以為名 地勢按此郡地帶楚山丹水出焉甚為隘險王莽謂明威侯王級曰繞霤之固南當荆楚繞霤者言四面厄塞屈曲水迴繞如屋霤也今地有七盤十二䋫 楚山帝王紀南山曰商山又名地胏山亦稱楚山皇甫謐髙士傳四皓皆河内軹人或在汲一曰東園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綺里季四曰夏黄公修道潔已非義不為始皇時秦政方虐四士避世於商山作歌曰英英高山深谷逶迤華華紫芝可以療飢唐虞時逺吾將何歸駟馬高葢其憂甚大富貴而屈人不如貧賤之肆志乃共入商嶺上雒隐居地胏山以待天下安定 熊耳山盛𢎞之荆州記云熊耳東西各一峯南北望之狀如熊耳山海經熊耳山其上多漆其下多㯶浮䝉之水出焉西流注於洛又按仙書謂此山上有青丹之樹得而服之成仙西京雜記云終南山多離合草葉似江離而紅緑是也又有丹青樹葉一青一赤望之如錦繡長安謂之丹青樹 秦嶺山在縣西南一百里高九百五十丈 四皓墓在縣西四里廟後 高車山在縣北二里高士傳云高車山上有四皓碑及祠皆漢惠帝所立也漢後使張良詣南山迎四皓之處因名高車山 倉野左氏傳楚左師軍於倉野 嶢闗即沛公入秦之路 丹水在縣南一里出楚山吕氏春秋曰堯有丹水之戰是此地漢高入秦王陵起兵丹水以應之故今有王陵城存也楚水源出縣西南楚山酈元注水經云楚水源出上洛縣西南楚山其水兩源合於四皓廟東又東經高車嶺南翼帶衆流北轉入丹青水
  上津縣南二百九十里元四鄉本漢長利縣地屬漢中郡宋於此置北上洛郡梁改為南洛州後魏廢帝三年為上州以晉時于此置洛津戍為名仍于州置上津郡及上津縣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州大業二年廢上州以縣屬商州義寜二年復于縣理置上津郡唐武德元年又廢郡置上州貞觀元年廢上州以縣復屬商州天柱山亦名牛山在縣北一百五十里又按殷武名
  山記云上津天柱山絶岩壁立秀出衆嶺有穴名仙遊洞洞口有竹數莖寒風凛然人不敢入 甲水在縣西二百步南注漢水 長利水亦名仙水西北自豐陽縣流入均州豐利縣界 吉水在縣東北七十里源出石城山西漢水側石印中水色白而味甘毎上已與端午日逺近咸臻飲之治人疾 千人穴在縣東七十里穴口高濶三丈深三百步可容千人中有石暗凝滴若乳味甘治疾常有石燕羣飛出入其中 嘉魚穴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穴口濶三尺長有水至上已日即有羣魚出穴大者一尺許名曰鱄魚 廢開元縣在縣東七十里前魏廢帝三年置後周保定三年廢 廢漫川縣在縣北四十五里前魏廢帝二年置後周保定三年廢豐陽縣南一百一十里舊五鄉今四鄉本衛鞅封受于此地漢為商縣地晉太始三年分商縣之地置豐陽縣因豐陽川以為名尋廢後魏太安二年于舊縣復置仍于縣理南置上洛郡永平五年省為縣唐武德元年縣自故豐陽川移于今州西南一百六十里甲水西五十步為理麟德元年又于今理置 鳴馬山在縣西十里上留交水在縣西三里南流入皮谷水合甲水經
  邑界 青鳯山在縣南三百六十里青鳯之水出焉豐陽山在縣南三百五十五里高九百二十丈 鬼嶺在縣南三百七十里
  商洛縣東九十里六鄉本古商國帝嚳之子高所封之地漢為商縣屬𢎞農郡周地圖記云商洛郡領商豐縣屬洛州盛𢎞之荆州記云武闗西北一百二十里有商城即謂此邑城也隋開皇四年改商縣為商洛縣唐武德二年自故城移於今理按其地接南陽郡界漢立商縣所謂商于之地 商洛山在縣南一里一名楚山即四皓所隠之處高后使迎四皓故今連亘有高車山葢因之得名盛𢎞之荆州記云上洛有商山班孟堅西都賦所謂上洛縁其隈高士傳謂地胏即此 武闗在縣東南九十里春秋時少習地左氏傳云楚使謂晉大夫士蔑曰晉楚有盟好惡同之若將不廢寡人之願也不然將通於少習以聽命注少習商縣武闗也將大開闗道以伐晉也又曰武闗山為地門史記云秦昭王與楚懐王書云願與君㑹武闗面約結盟昭王詐令一將軍出兵武闗仍執懐王而歸又漢書云沛公攻武闗入秦商洛川在縣東南八里
  洛南縣東九十里元四鄉本漢上洛縣地晉太和三年分上洛地於今縣東北八十里置拒陽鎮縣屬上洛郡尋省後魏二年又於今縣東北四十里武谷川再置開皇二年罷即以拒陽為洛陽縣取洛水之南為名大業十一年移于今理俗謂之清池川 元扈山在縣西北一百里黄帝録云帝在元扈山上與大司馬容光左右輔周昌等一百二十人臨之有鳯銜圖以至帝前圖以黄玉為匣署曰黄帝詔司命集帝行録帝令開之其文可曉黄帝再拜受圖洛水在縣北一里源出冡嶺山河圖玉版云倉頡為帝南巡狩登陽虚之山臨於元扈洛汭之水雲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即於此水也又注水經云洛水北過文邑亦謂此邑 秦山在縣西北八十五里 大谷龍龕山在縣東北八十里其山北接秦嶺多出麩金 魚難水在縣八十里魚難山有撲水崖高五十尺魚不能過故曰魚難又南流經石門入洛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一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二
  宋 樂史 撰
  山南東道一
  鄧州
  鄧州南陽郡今理穰縣禹貢為豫州之域漢書地理志潁川南陽本夏禹之國於周為申國平王母申后之家也戰國時屬韓史記蘇秦説惠王曰韓西有宜陽東有宛穰即謂此也又漢志韓分晉得南陽郡是未分之前為晉地尋復屬楚至秦昭襄王十五年取韓地置南陽郡釋名云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曰南陽始皇置三十六郡南陽即其一也漢志南陽郡領犫等三十六縣理宛後漢光武帝起於南陽應白水真人之䜟在宋齊亦因之後魏太和中置荆州領南陽等八郡居穰城置兵以備齊隋開皇初州郡不改罷郡因以南陽為縣號而廢宛名焉當時尚𨽻荆州七年梁祚既絶荆州之稱復為江陵改為鄧州以漢之鄧縣為州名至大業初分州為南陽清陽二郡地唐武徳二年又改為鄧州州領穰冠軍深陽三縣三年又立順陽縣州置總管管鄧浙酈宛溝新引等七州四年廢總管𨽻山南行臺廢新州以新野縣來屬又置平晉縣六年省順陽入冠軍省平晉入穰縣八年廢宛州以南陽來屬廢酈州以新城來屬貞觀元年省冠軍入新城天寳元年改為南陽郡乾元元年復為鄧州後梁開平三年為宣化軍節度後唐同光初年改為威勝軍周廣順二年改為武勝軍皇朝因之
  元領縣九 今五
  浙川 順陽 穰縣 南陽 内鄉
  四縣廢
  新野舊廢入穰縣 菊潭 向城已上二縣併入上縣 臨瀬入於穰縣
  州境
  東西二百六十里 南北二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八百一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九百二十五里 東至唐州三百二十三里 南至襄州一百八十五里 西至商州六百四十八里 北至汝州四百九十四里 東南至唐州四百一十二里西南至襄州一百九十六里 西南至均州二百四十五里 西北至虢州七百三十四里 東北至汝州四百七十五里
  
  唐開元户四萬三千五十皇朝户主六千一十客一萬四千三百六十六
  風俗
  史記云秦滅韓徙天下不軌之人于南陽故其俗夸奢尚氣力好商賈漁獵藏匿難制宛西通武關東受淮海一都㑹也
  姓氏
  南陽郡十一姓  張  樂  趙  井何  白  韓  鄧  姬  周  滕人物
  百里奚宛人仕虞去虞為秦穆公所用霸西戎 范蠡楚宛三户人越王以為大夫勾踐霸乃辭去乗扁舟出三江入五湖勾踐鑄金像於坐側 鄧禹南陽新野人為大司馬封高宻侯 吳漢宛人為大司馬忠侯伐公孫述八戰八克 張堪南陽人 宋均南陽安衆人時九江虎暴均為太守務退姦貪思進忠善其虎自去 張衡南陽西鄂人今鄧州向城縣有平子墓 左雄為尚書令 何晏南陽人也 黄忠 陳震 吕義皆南陽人 曹景宗新野人讀史至司馬穰苴樂毅傳撫卷歎曰大丈夫當如是為梁右衞將軍 庾肩吾字慎之南陽新野人仕梁為度支尚書賊宋子仙破㑹稽購得肩吾欲殺之乃曰吾聞汝能作詩今可即作若能將貸汝命肩吾操筆便成辭藻甚美子仙乃釋之詩曰髪與年俱老愁將罪共深聊持轉風燭慙照廣陵琴卒贈散騎常侍子庾信字子山與徐孺子陵文並稱綺艶世號徐庾 唐岑文本孫義南陽人
  土産
  絲布貢 絹 蔓荆子 欵冬花 進白菊花其花在騎立山有人户看守
  穰縣舊九鄉今六鄉本漢舊縣亦為湼陽縣穰即戰國時楚之别名邑後屬韓秦攻韓取之封相國魏冉為穰侯漢縣屬南陽郡晉屬義陽郡 靈龜郭仙産雍州記云石橋水汙而為池出靈龜色如金縷 五壟山周地圖記云南陽郡西山有五堆連延相接故號五壟山三户左氏傳云晉士蔑執蠻子界楚師于三戸即此郡地 湍水荆南圖副云作專南雍記云縣北七里有湍水六門堨白水濁水棘水是也 湼陽城漢為縣廢城尚存在湼水之陽 潏水郡國志云潏水出南陽穰縣九井汲一井即九井皆動 鉗盧陂周地圖云召信
  臣所鑿溉田三萬頃 六門堰在縣西三里擁湍水亦召信臣所作也信臣漢人為太守 朝陽故城漢為縣城在今縣東南俗謂之朝濕城 順陽故城漢縣廢城在今縣西北 馬圈鎮在縣北後魏立為鎮即漢之湼陽縣地後魏嘗以兵戎拒齊齊大將陳顯達攻圍四十餘日不下而退即此城 三公城即鄧禹從光武有功後歸故鄉里人遥餞于此禹為太尉故城因名之 鄧晨宅晨郡人宅有大樹晨毎依廕於其下 范蠡祠祠即蠡之故宅地也蠡死之後三戸迄今祀之今祠甚嚴三女樓北齊蜀郡太守鄂王子雅薨塟于縣無男有
  三女各用錢五百萬共造雙樓于墓側工跡精妙石色可鑒故後人謂之三女樓 石洞庭按隋圖經云順陽縣有石洞庭口濶二尺高九尺西北窮之莫極潜連上黨抱犢山 朱砂里在縣西七里
  南陽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舊七鄉今三鄉本周之申國也漢置宛縣屬南陽郡唐聖厯元年五月改為武臺神龍初復舊 北華山淯水後漢淯陽縣廢城在今縣南淯水之陽尚存 梅溪南雍州記云南陽縣西北七里有梅溪源發紫山南經百里奚故宅 小長安城在縣三十七里淯水之東謝承後漢書云漢兵甄阜梁賜戰于小長安漢兵敗退保棘陽城周迴一里二百步 杜衍故城漢縣廢城在今縣西南一十三里 劉文龍宅在縣西四十里 五羖大夫百里奚墓在縣西南七里有石碣存墓前有七星石 漢光武墓廟皇朝建隆四年勅立廟祭祀 廢臨瀨縣在州西北八十五里本漢冠軍縣地後魏太和二十二年孝文割冠軍北境置新城縣屬南陽郡唐天寳元年改為臨湍縣漢乾祐元年改為臨瀬縣避廟諱今廢入穰縣 翼望中山經云湍水出焉 大湖山南郡賦云天封大湖列仙之陬 白石山盛宏之荆州記云武延城北有白石山山悉白自逺望之若層氷積雪耀乗雲日 丁城隋圖經云宋元嘉中掠得武陽人萬户遂于新城築丁城安置丁城一名新城 清水隋圖經云清水經獨山史定伯碑云𤓰里津即清水上三梁謂之𤓰里 冠軍城在縣西四十五里 漢縣漢大將軍霍去病所封之域 張澹冢隋圖經云魏征南軍司張澹冡有碑刻其背文曰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鉄不入凡器不藏嗟爾後人幸勿我傷至宋元嘉中有盜開其冡獲金銀器甚多垂(⿱𥫗亷)-- 簾皆金釘飾之 廢菊潭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元五鄉本漢中鄉縣地唐開元二十四年割内鄉之北界以置因菊潭水以名縣周顯德五年併入臨瀬縣 菊水源出縣東石澗山一名菊潭水水出石馬峯峯如馬焉其水重于諸水按盛宏之荆州記云源旁悉生芳菊被洭浸淡澗流滋液其水極甘馨谷中有三十餘家不穿井仰飲此水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餘其七十八十者猶以為天菊能輕身益氣令人乆夀于此有徴矣後漢胡廣字伯始為侍中乆患風羸南歸飲此水疾遂瘳 湍河在縣南七里從内鄉縣界來經縣界入穰縣 紫靈山在縣北一十五里其山低小 濁山在縣西三十里 黙河在縣東七十里源從内鄉界來 騎立山出銅鑛在縣東一百八十里山有湫水三池毎天旱于下池祈雨上中池不通人行 廢向城縣本漢西鄂縣地屬南陽郡後魏孝文招定山南于今縣東四十里古向城置向城縣周顯德三年廢入臨瀬今又入穰縣 豐山山海經豐山有獸其狀如猨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見則國有大恐雉衡山荆州記衡山有石室甚整飾相傳名皇后室未審其來 分水嶺在縣北七十里山海經云南水自嶺南流北水從嶺北注故俗名此嶺為分頭嶺即三鴉之第二鴉也從此而北五十里為第三鴉入汝州界 故博望城漢縣屬南陽郡武帝時張騫侯國 武陽山清冷山魯陽闗已上並在邑界 廢新野縣東南七十里舊六鄉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後漢為棘陽縣尋廢後為新野晉太康元年置義陽郡居新野縣屬荆州隋開皇三年郡廢改屬荆州七年屬鄧州今廢入穰縣 朝陽故城水經注云朝水又東經朝陽縣 樊陂在縣西南昔有樊鄧之邑葢因地以名之 棘水水經云棘水南經新野而歴黄郵聚即此 光武臺在縣北二十四里菖蒲潭後魏典畧云孝文帝南巡至新野臨潭水而見菖蒲乃歌曰雨菖蒲新野樂遂建雨菖蒲寺以美之内鄉縣西二百四十里舊九鄉今九鄉本楚析邑一名白羽之地左氏傳秦人過析隈即此也後屬于秦按郡縣道記析邑地屬楚頃襄王元年秦昭王發兵出武闗攻楚取析即此亦為中鄉地漢為析縣屬𢎞農郡按荆州圖副今縣東七里地于 村秦張儀所謂商于之地也永嘉末沒魏劉聰孝文帝於此置析陽郡理西析陽廢帝改為中鄉縣隋開皇避諱改為内鄉兼置淅州貞觀初廢來屬 馬戸山山後有穴若戸相傳昔有馬出以為名 胡保山石勒時立黄攀神祠于此山號胡保山 高前山今名天池山山海經云翼望之山東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臺之漿也飲之者不心痛 墨山荆州記云内鄉縣有墨山一謂元仙山仙聖宅南有丹崖映川流之濵實為殊觀丹水漢因水名置丹水縣今廢城在縣西南郡國記丹水楚之商宻地在今内鄉縣西南一百三十里丹水故城是也永嘉亂後廢後魏復置屬順陽郡大業十三年武德三年再立七年又廢其城南臨丹水 龍泉荆門記云内鄉縣西有泉泉見白璧赤柱相傳曰龍泉析陽故城天后通天元年以析水之陽立縣今廢析水即水經之汮水也出析縣北南入沔謂之汮口郭仲産南雍州記丹水合汮郡國志縣道記析水經析縣邑東今析水經西葢酈氏之經誤矣析春秋時一名白羽菊河在縣東三十里漢王城在縣北一百里城内池有試劍石 九尾湖在縣西南七十里
  淅川縣西二百里元三鄉唐武德二年析内鄉縣三鄉復置後魏西淅之縣名 丹水在縣北一十五里自商州商洛縣界流入 大黄山 小黄山並在縣西一百三十里 故淅州在縣北三里
  順陽縣西一百二十里新割二鄉本順陽鎮皇朝太平興國六年置從鎮將孔塋上利便故也在淅川内鄉縣界之中
  唐州
  唐州淮安郡今理泌陽縣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楚地故左傳屈完對齊桓公楚國方城以為城戰國時屬晉後韓分晉地秦置三十六郡為南陽郡周地圖記後魏大和中置東荆州于北陽古城恭帝元年改為淮州因淮水為名隋文帝開皇五年改淮州為顯州取界内顯望岡為名隋末為淮安郡唐武德四年改為顯州仍置總督管領顯北澧純三州顯州領北陽慈邱平氏顯岡四縣五年又分置唐州屬顯州總管七年改為都督府州不改貞觀元年罷都督仍以廢純州桐栢縣來屬二年省顯岡縣九年改顯州為唐州以廢唐州之棗陽湖陽又廢魯州之方城三縣來屬十年以棗陽屬隋州開元五年以方城屬仙縣十三年改置上馬縣二十六年以方城來屬天寳元年改為淮安郡乾元初復為唐州舊屬河南道至德後屬山南東道州城舊治北陽唐末移于泌陽梁改為泌州後唐同光初復舊名晉又改為泌州漢初復舊名
  元領縣六 今五
  泌陽 桐栢 湖陽 方城 北陽
  一縣廢
  慈邱併入北陽
  州境
  東西三百二十里 南北三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七百里 西北至長安取葉縣路一千五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鄧州路一千二百二十五里 東至蔡州二百七十三里 西至隨州四百二十五里 南至鄧州三百二十四里 北至汝州四百二十五里 北至葉縣一百八十三里又自葉取龍興路至汝州一百八十五里 東南至申州二百六十五里 東北至鄧州三百三十里 西南至襄州三百五十四里 西北至蔡州二百八十三里西北至汝州魯山縣四百三十二里 東北至蔡州吳房縣三百一十九里 東南至葉縣一百九十三里
  
  唐開元户一萬四千八百皇朝户主二千三百八十七客五千四十一
  風俗
  與蔡州同
  姓氏
  闕
  人物
  無
  土産
  絹 方城梨 半夏 桔梗 茱茰 烏頭
  泌陽縣元三鄉漢舞隂地今有故城在其北即後漢光武破王莽甄阜梁賜之地後魏立為上馬縣周地圖記云本名石馬縣以縣南石馬為名後訛為上馬隋廢唐武德初又置上馬縣貞觀初又廢之開元十三年復置天寳元年改為泌陽以地有泌水經其陽故以名之泌水詩曰泌之洋洋可以樂飢在邑界 桐栢山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
  桐栢縣東一百六十里元三鄉漢志平氏縣有桐栢大復山梁大同元年于此置華州及上州郡西魏之元年改華州為淮州三年又改為純州後周武帝建德三年又分置義鄉縣以屬焉隋開皇十八年改義鄉為桐栢漢志桐栢縣取桐栢山為名 桐栢山禹貢導淮自桐栢大復淮水所出經南陽東㑹于泗沂入于海 大木山俗名天目山十六國春秋祖逖為豫州刺史將家屬避難於天目山即此山也 菩薩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淮水出廢平氏縣桐栢山東流 淮瀆廟水經云桐栢山南有淮瀆廟前碑是南陽郭苞立又二碑並是漢延禧中守令所造舊有淮瀆令掌此祠唐天寳中封淮瀆為長源公廟中有石龜十一枚極大 九渡水水經注云九渡水出鷄翅山溪澗縈委沿洄九度其猶零陵之九度水也
  湖陽縣西南六十里元三鄉古蓼國之地左傳鄖人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杜預注云蓼國今義陽棘陽縣東南湖陽城是也文公五年楚公子燮滅蓼臧文仲聞六與蓼滅曰臯陶庭堅不祀忽諸德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秦滅楚屬南陽漢為湖陽縣 蓼山在縣東北二里 紫玉水在縣東南十五里 謝城本舊棘陽城水經注云謝水出謝城其源微小至城甚大城周迴水側申伯之都也詩云申伯番番既入于謝今申國在宛北自申遷于謝 上馬城後魏州地圖記本石馬縣縣南有一石馬為名後誤為上馬 棘延故城古謝國之地在棘水之陽後為縣有廢城在今縣北 湖陽城後漢光武封姊為湖陽公主即此城又按周地圖記云湖陽縣光武外祖樊重邑也
  方城縣北一百六十里元三鄉本漢堵陽縣屬南陽郡應劭云明帝改為順陽西魏置襄邑郡于此後廢唐武德初置北澧州貞觀初改為魯州九年復廢為縣𨽻唐州 黄城山即方城山也地志南陽葉縣方城邑有黄城山 唐武山水經注云高鳯所隠處號西山 衡山漢志衡山澧水所出即桐栢之連岡也 餅餤山在縣東三十里 堵水一名柘水水經堵水出堵陽縣北山敷源並發南堵經小堵謂之堵水
  比陽縣東北七十五里元二鄉漢縣屬南陽郡後魏置東荆州于漢北陽故城又為淮州隋改為顯州因顯望岡為名唐貞觀元年改為唐州今縣理即州故城 北水南流入縣西水經云北水出北陽縣東北大胡山一名馬仁陂溉田萬頃葢此水之聚澤也 苦萊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即黄山城也自葉至此北陽南北相毗連亘百里亦曰長城山即長沮桀溺耦耕處下有東流水即子路問津之所尸子云楚狂接輿耕于方城即此山 溱水亦謂青衣水 溲水 油水 隴水皆北陽水名 楚平王祠即昭王父也 伍相祠 漢高祖祠光武祠三祠潔敬甚嚴 宋玉冡楚大夫 楚女冡
  即楚姬女 湖陽公主冡后漢光武姊 廢慈邱縣左州東七十里漢北陽縣地屬南陽郡后魏于此立江夏郡尋廢為戍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慈邱縣取界内山為名周顯德三年為北陽 大湖山水經比水出大湖山即天封山張衡南都賦天封大湖列仙之陬是也 中陽山一名慈邱山亦名上介山水經觀水出上介上即此山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三
  宋 樂史 撰
  山南東道二
  均州
  均州武當郡今理武當縣治禹貢豫州之域春秋及戰國其地並屬楚史記秦昭王三十五年置南陽郡其地屬焉在漢為武當縣屬南陽郡後漢因之在荆州部魏屬南鄉郡晉屬順陽郡齊永明七年于今鄖鄉縣置興郡輿地志云梁武帝以此郡為南始平郡復有武功武陽二縣仍屬南雍州太清元年于梁州之齊興郡置與州後魏廢帝元年改興州為豐州所因以豐城為名後周武成元年自今鄖鄉城移于延岑城即今理是也隋開皇三年罷郡豐州不改五年改豐州為均州因界内均水為名大業初廢州改為浙陽郡今郡城即後漢將延岑所築義寧二年割浙陽郡之武當均陽二縣置武當縣又置平陵縣唐武德元年改為均州七年省平陵縣八年省均陽入武當其年以豐州之鄖鄉堵陽安福三縣來屬貞觀元年廢均州又省堵陽安福二縣以武當鄖鄉二縣屬浙州八年廢浙州又以武當鄖鄉二縣置均州又廢上州割豐利縣來屬天寳元年改為武當郡乾元元年復為均州貞觀五年勅均房二州隸山東南道
  元領縣三 今二
  武當 鄖鄉
  一縣廢
  豐利入鄖鄉
  州境
  東西三百六十六里 南北一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九百八十里 東北至西京八百八十五里 東北至長安九百五十四里 東至鄧州二百四十四里 南至房州二百六十八里 西至金州七百三十二里 北至鄧州内鄉縣二百六十八里 東南至襄州三百七十六里水路三百六十二里 西南至房州三百七十二里 西北至商州上津縣石丹山界三百四十四里 東北至鄧州三百四十四里
  
  唐開元户一萬三千七百皇朝户主三千七百九十二客三千八百二十七
  風俗
  漢書地理志漢中風俗與汝南郡同有漢江川澤山林少原隰多以刀耕火種人性剛烈躁急信巫兒重淫祀尤所好楚歌
  人物
  無
  土産
  鹿脯今貢 羚舊貢 麝香 山雞皮 葳蕤 椒蠟
  武當縣舊八鄉今三鄉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取武當山以名縣舊治延岑城唐顯慶四年移於今所 武當山一名太和山武當山記云區域周迴四五百里中央有一峯名曰參嶺高二十餘里望之秀絶出於雲表清朗之日然後見峯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清霄葢其上白雲帶其前日必西行夕而東返則惟其常謂之朝山葢以重朝揖之主也郭仲産南雍州記云武當山廣圓三四百里山高壠峻若博山香爐苕亭峻極干霄出霧學道者常數百相繼不絶若有于此山學者心有隆替輒為百獸所逐陶𢎞景玉匱云太和山形南北長高大有神靈栖憑之者甚多太和山雖在南陽界而去洛陽甚近度轘轅南陽界而北趨魯陽便得至焉又南雍州記云武當山有石門石室相傅云尹喜所棲之地隂君内傳云尹字長生入武當昇仙 石階山隋圖經云一名華岳地肺一名肺山福地記云西北角有大樹樹下生草名救窮冬夏不枯日食三寸絶榖不饑登之度世陶先生謂之西岳佐命是也 女思山漢武當長來郡女嫁為河内張德子婦隨夫還至此山南望其父思慕而死即葬此山女即來歙曽孫也 三夫人亭亭若博山香爐 古塞山在今縣北戰國時楚築以備秦今城所據之山峻險按今名大寨山是 三王城前漢末王匡王鳯王常所築各一城今號三王城 社樹隋圖經云南陽武當門有社栢樹大四十圍梁蕭欣為郡伐之言有大𧉮從樹腹中墜下粗數圍長三丈羣蛇數十隨之入南山聲如風雨未伐樹前曽見夢於欣不之信後欣果死於治所
  鄖鄉縣西一百十三里舊八鄉今五鄉古糜國之地左氏傳曰楚潘榮伐糜至於錫穴漢初置錫縣按地記云漢中郡之東界有錫縣即古之錫穴也漢置錫縣屬漢中郡今縣城即漢理晉太康五年改錫縣為鄖鄉縣梁代志云其地出猫牛沙牛 兠牟山在縣東十里即漢中郡與南陽郡分界處 西山今名寳葢山水經注云鄖鄉有西山山有蝦蟆石倉卒看之與真不别山北有崖傍觀之有一穴甚明傳道為星牖 狼子山隋圖經云山臨漢水山邊鑿石作六字皆方一尺四字猶可識云元田中邱兩字不可識山下有狼子冡為水所壊今成小洲亦為狼子葬父之所 渚水在縣西六十里有渚水汗池注渚水入於漢俗名 是 寒泉水注水經云漢水又東謂之澇灘冬則水淺而下多大石又東為靜灘夏水急盛川多湍洑行旅苦之故諺曰冬澇夏靜斷官使命言二灘阻礙也 滄浪洲隋圖經云漢水出琵琶谷至滄浪洲即漁父棹歌處庾仲雍漢記云謂之千齡亦通名滄浪水又東經龍巢山下 丹水隋圖經云豐州丹水出丹魚先夏至前十日夜伺之浮水有赤光上照如火以網取之割其血以塗足可步行水上廢豐縣西二百四十里元 鄉本漢長利縣地後
  漢省晉復立太康五年改長利為錫縣所屬不改宋於此僑置南上洛郡屬梁州後魏分錫縣置豐利縣按荆州圖副云豐利熊川陽川三縣即武當之地唐武德元年置上津郡于此貞觀八年廢郡以縣屬均州皇朝乾德六年併分鄖鄉縣 錫義山一名天心山在縣東北六十五里道書福地志云天心之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上有石壇長十餘丈山高谷深多生薇蕨其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揺也
  房州
  房州房陵郡今理房陵縣土地所屬與金州同此即古麋庸二國之地春秋為房子國左氏傳曰楚子伐麋成大心敗麋師于防渚即此是也又闞駰云防陵即春秋時防渚也史記秦惠文王三十年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始皇滅趙徙趙王遷于房陵是其地四塞險固即為漢中郡地其後始皇誅呂不韋其後亦徙于此歴兩漢郡如之後漢末以為房陵郡華陽國志孟達既降魏魏文帝合三郡為新城郡以達為太守理上庸達後歸蜀司馬宣王討之仍從新城移理房陵歴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梁天監末立岐州與郡同理房陵侯景之亂地入後魏廢帝二年改新城郡為光遷國昔傳此地古有三百人于州西南房山中學道得仙因名其地為廣仙後人語訛為光遷後周武帝三年廢國為遷州改房陵為光遷縣隋因之煬帝廢州為房陵郡唐武德元年改為遷州領光遷永清又置受陽浙川房陵凡領五縣其年又於竹山縣置房州領竹山上庸又置武陵凡領三縣五年廢遷州之浙川七年又廢房陵受陽二縣貞觀十年廢遷州自竹山移房州治於廢遷州城其年省武陵縣改光遷為房陵縣天寳元年改為房郡乾元元年復為房州貞元五年以房州均州𨽻山南東道皇朝為保康軍節度
  元領縣四 今二
  房陵 竹山
  二縣廢
  上庸入竹山 永清
  州境
  東西二百五十里 南北二百五十四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五百四十三里 東北至西京一千五百五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一千四百六十八里 東至襄州四百二十三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南至歸州山路五百一十二里 西至金州五百五十三里 北至均州二百六十二里 東南至襄州界四百九十五里 西南至金州界五百七十八里東北至襄州界一百七十八里 東北至金州五百四十二里 西北至歸州五百三十八里 東南至均州二百五十里
  
  唐開元户一萬四千四百四十二皇朝户主四千八百八十二客六百九十
  風俗
  與金州同
  人物無
  土産
  賦紫布 鍾乳 麝香 石楠葉 黄芩 羊雷丸子 黄蘖皮
  房陵縣舊十六鄉本漢舊縣屬漢中郡初為防字後漢改為房陵以為名 建鼓山袁崧記云登勾將山見馬鬛建鼓凝然天半華陽國志云此即山水之灘有馬鬛建鼓之險 房山在縣西南四十里其山四面有石室因房以為名 狼山夾水導源出此山 筑水注水經云筑水出梁州閬陽縣魏遣夏侯淵與張郃下巴西集軍巖劉備軍筑口即此水所出又按漢志云筑水東至筑陽入沔今按筑水在州理北東流經永清縣南又東北流至襄州榖城縣南又東北方注於江漢 黄香冡香後漢為吏部尚書即此郡人有至孝之名卒於此有塜在郡東北 河水源出縣西界來遶城東流不通船有石崖門阻隔 又有三十五小溪其名惡者有臨愁水 城四面有三十四小山其名惡者有罵詈山三王冡其縣南有大坟三所號三王冡縣北有趙王冡並無碑記皆故老所傳 廢永清縣在縣東一百一十里本漢房陵縣地周地圖記云後魏廢帝三年分房陵東郡于今縣東六里置大洪縣屬光遷國後周保定二年移于今理乃改為永清縣今併入房陵縣 景山在縣西南二百里東與京山連接有阻水源出景山一名雁浮山山海經云荆山之首曰景山雁南翔北歸徧經其上土人由兹改名為雁塞山又曰荆山之首曰景山上多金玉 筑水在縣南三里東流 粉源水出縣東北永林山注水經云粉水導源東流經上粉縣取此水以淘粉則皓曜鮮潔有異衆流 粉城因粉水為名竹山縣東一百五十里元八鄉本漢上庸縣古之庸國也今縣古城即是昔周武王伐紂㑹諸侯于孟津之上庸人徃焉故尚書泰誓曰庸蜀羌髳㣲盧彭濮人即此也漢書志上庸縣屬漢中郡 白馬塞山盛𢎞之荆州記云孟達為新城太守登白馬山而嘆曰劉封申耽據金城千里而不能守豈丈夫也哉為上堵吟今人猶傳此聲音韻憤激其哀思之音乎遊者云重山疊障亦信然 方城山在縣東三十里左傳云楚使廬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即此山頂平坦四面峻 龍祗山在縣南二里古老相傳昔有道士王若沖于此山服栢葉身上毛生碧緑色白日昇天 黄竹山在縣東一百里 鼇水源出縣西十里入堵水其水多蛇邑人云莫飲鼇谷水水中有蛇龜一名龜水 上元水在縣北六十里源出庸嶺下南流入孔陽水有深潭不可測或投石其中即卒風暴雨 漫水在縣西七十里出王冡山下南流入武陵水堪浣羅紗色白如練 鬼田在縣東二里隔渚水約二頃不生樹木只有茅荻毎歲清明日祭而燎之預卜其豐儉燎草至盡即是豐年風俗為驗於今亦然堵水源出金州平利縣界黄平源嶺下圖經云郭帶
  堵水水出漢江舟船徃來商賈所凑也 廢上庸縣在州西二百五十里本漢上庸城縣古上庸城在縣東四十里武陵故地是也後漢省曹魏更立屬新城明帝改屬上庸郡蕭齊改為武陽縣梁改為新豐縣又改為武陵縣後魏改為京州縣廢帝二年改為孔陽縣以西有孔陽水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廢孔陽縣仍於今竹山縣上庸縣於廢孔陽縣為理今并入竹山縣 庸城山在縣西五里舊名懸鼓山庸人居此山置鼓 王冡山在上庸縣西六十里古老相傳有三王冡在此 孔陽水在故縣西六十里十步其源出檀溪嶺下其水洗物除垢亦堪磨刀劍甚利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四
  宋 樂史 撰
  山南東道三
  隨州
  隨州漢東郡今理隨縣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虞舜及周皆為荆豫之域在周又為隨國世本云隨姬姓也春秋傳曰楚武王侵隨鬭伯比言於楚子曰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國今義縣是也其後為楚所滅戰國時其地屬楚秦并天下為南陽郡地漢初立為隨縣南陽郡后漢如之晉屬義陽郡分置隨郡宋齊因之西魏置并州尋廢大統十六年尅定隨安陸二郡改隨州隋初如之大業廢州以其地方分置漢東舂陵二郡唐武德復并為隨州領隨縣光化安貴平林順義四縣貞觀十年割唐州棗陽來屬天寳元年改為漢東郡乾元元年復為隨州今郡城古國之城皇朝乾德四年升為崇義軍節度尋改崇信軍
  元領縣四
  隨縣 棗陽 唐城 光化
  州境
  東西三百七十里 南北二百一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千一百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一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一千四百三十五里 東至安州一百五十五里 南至郢州四百六十三里西至襄州三百五十四里 北至唐州三百六十三里 東至申州二百四十四里 西北至唐州四百三十五里 東南至安州三百六十里 西南至唐州三百六十三里 東北至郢州四百六十五里
  
  唐開元户二萬六千九百皇朝户主三千一百六十四客三千四十九
  風俗
  同唐州尤多獵山伐木
  人物無
  土産
  蒲黄 枳實 㑹羅 柰花綾 小絹 覆盆子葛
  隨縣舊十二鄉今二鄉漢舊縣后漢初平林兵起此邑今邑東北有平林鄉即王常起兵之所梁立曲陽郡後西魏復得其地因立郡於此 三鐘山在縣東五十里山有石狀如覆鐘 鸚鵡山在縣東北一百一十五里石狀如鸚鵡 隨侯堂 厲鄉左氏傳楚人伐徐齊師曹師伐厲以救之 九井荆州記云厲鄉西有壍兩重内有地俗謂之神農宅中有九井汲一井八井震動民多不敢觸在縣北一百里 斷𧉮邱在縣西北一十五里按搜神記隨侯出獵見白𧉮被傷乃築坁于縣東北骸山側收養既愈放之後啣徑寸珠以報德 隨侯墓在縣北二十里地志云隨縣北二十五里有隨侯墓今里數不同以古今尺步有異 隋文帝廟在州東南一里唐天寳七年置 季梁廟在州南八十步按左傳楚武王侵隨而求成焉隨少師請追楚師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誘我也君何急焉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于難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人思其德立廟祀焉 厲山在縣北一百里高一里荆州記云隨地有厲鄉村有一穴是神農所生穴也穴口方一步容數人至今穴口石上有神農廟在 驢泉山在縣北九十里上有池旱不涸昔出神驢故以為名荆州記云石驢泉山滷潤牛馬經過貪其甘不能去土人云牛馬解即此山尋之
  棗陽縣西北二百里舊十五鄉今一鄉本漢蔡陽縣地后魏于此立南荆州隋大業初改置舂陵郡仍改邑為棗陽縣唐初郡廢而邑隸隨州 光武故址今在縣南有白水源 舂陵故城在今縣東漢文帝時以春陵之國地多卑濕因割蔡陽之白水上唐二鄉為舂陵侯邑自零道縣徙于此䜟所謂白水真人處 襄故鄉城漢為縣今廢城在今縣東北 下溠戍梁天監中置在縣東南一百里后魏宣武帝正光初南伐破之置為鎮后梁又收復之𨚫為郡皆此戍也
  唐城縣西北一百五十里舊十二鄉今一鄉漢隨縣地后魏于此置㵐西縣兼立義陽郡後又改為肆州或曰唐州隋廢之唐開元二十五年以客戸編成十二鄉置唐城縣后梁改為漢東縣漢復為唐城 唐鄉左氏傳云晉楚戰於邲唐侯為左拒杜注云唐侯楚之小國即此地 古唐城自梁朝乾元三年改為漢東郡后唐同光元年復為唐城晉朝天福元年又改為漢東縣漢乾祐元年仍改為唐城縣
  光化縣南三十四里舊五鄉今一鄉自漢至宋為隨縣之地南齊立為安化縣后為西魏文帝尅之改為光化縣 錫水在縣西北十里源出隨縣大浩山荆州記云厲山下有厲鄉村臨錫水 楚子城在縣北一十八里左氏傳桓公八年楚子合諸侯於沈麗黄隨不㑹使薳章讓黄楚子伐隨因築此城以逼隨故號楚子城
  郢州
  郢州冨水郡今理長壽縣歴代所屬與竟陵郡同二漢屬江夏郡地晉宋以來為竟陵縣地梁時即南司北新州二州之境西魏分屬安州武帝分置石城郡后于石城置郢州隋煬帝初州廢置安陸竟陵二郡唐武德四年并二郡立温州于長壽縣置郢州章山藍水二縣屬焉七年廢基州以章山來屬貞觀元年省藍水入長壽又廢郢州以長壽屬温州章山屬荆州十七年廢温州依舊置郢州治京山天寳元年改為冨水郡乾元元年復為郢州
  元領縣三 今二
  長夀 京山
  一縣廢
  富水并入京山
  州境
  東西一百六十五里 南北五百二十五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一千二百一十五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一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一千三百八十五里東至安州三百二十九里 南至復州三百二十二
  里 西至長陵府二百一十二里 北至襄州三百十二里 東南至復州界一百五十六里 西南至江陵府界八十三里 西北至襄陽界三百一十六里 東至隨州四百六十三里 西南至安州三百三十五里 東南至襄州三百二十三里 西北至隨州四百五十八里 東南至長安一千三百八十二里 西北至復州一百四十八里 東南至襄陽三百十里
  
  唐開元戸一萬二千皇朝户主一千三百八客二千六百五十八
  風俗
  同荆州然清明節村落喜唱水調歌
  人物
  宋玉郢人
  土産
  紵布 丹參 牛膝 貢貝母
  長壽縣舊十二鄉今二鄉在漢為竟陵縣地屬江夏郡晉武帝改為長壽縣屬竟陵郡后周立郡于此而縣隸焉 偃月城郡國志云竟陵有偃月城城三面漳水擁焉 武陵山郡國志云左傳謂楚武王卒於樠木之下即此山也地又名武陵青泥池即三國志樂進與闗公相拒所亦曰樠木山在縣東一里 竟陵故地漢為縣西四十步金港在縣南二百步源出樠木山 激水在縣北二十里源出京山縣東 白雪樓基在周子城西激河池在縣北一十五里南流合激河西入漢江
  龜鶴池在縣西一十步是南昌尉梅福未登仙時養龜鶴池 金鷄冢在縣南六十里
  京山縣東一百一十里舊四鄉今見管十一鄉歴晉宋以來為新陽縣梁改為新周因舊邑之名以自知西魏改為温州隋初廢之改為京山縣因界内京山為名倪子山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張良山在縣北一十里山有張良走馬路至今不生草木 鴨嘴山在縣南二里 泗河在縣西四十里東入復州竟陵縣界 温泉湯在縣東十五里其湯有十八眼 廢富水縣在州北二百四十里隋置因界内富川水為名皇朝乾徳二年入并京山縣 富河在縣北一百里從隨州隨縣來入安州應城縣 新市故城後漢為縣故城在縣東北
  復州
  復州竟陵郡今理竟陵縣禹貢荆州之域虞舜及周地屬不改春秋戰國時屬楚秦屬南郡於漢十三州在荆州部即江夏之竟陵縣地晉分置竟陵郡宋齊因之后周得之以其地置城復二州隋初如之至煬帝初廢州於舊郢州置竟陵郡今富水縣是也於舊復州却立沔陽郡唐武德五年改為復州治竟陵縣七年移理沔陽天寳元年改為竟陵郡乾元元年復為復州晉天福五年為防禦州
  元領縣三 今二
  景陵 沔陽
  一縣廢
  監利入荆州
  州境
  東西一百八十里 南北四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一千四百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四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一千六百八十五里 東至舊沔州陸路三百四十里水路七百里 南至沔陽縣陸路一百四十里自縣南至岳州水路五百里西至江陵府四百八十里 北至郢州私路二百五十里官路三百里 東南至蜀江水流為界七百四十里 西南至赤岸港為界三百五十七里 西北至乞火山東與郢州為界三百五十四里 東北至安州三百四十里 西南至郢州二百五十五里西南至安州三百三十五里
  
  唐開元户八千二百一十皇朝户主三千一百一十七客四千三百一十一
  風俗
  與荆襄同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産
  白紵布 大膝 狼毒 大㦸 烏啄 鹿皮
  景陵縣舊八鄉今四鄉本漢竟陵縣屬江夏郡盛𢎞之荆州記云晉元康九年分江夏郡置竟陵郡而縣屬焉晉天福初改為景陵縣 中戍山水經云竟陵郡有中戍山晉獲銅鐘七枚此處 五華山在縣東北七十里周地圖記云五華山山嶺連屬北接郢州即此山也沔水即春秋謂周昭王南征乗膠舟以進尋沒此水夏水郡國志古滄浪之水漁父所歌於此水其側又有熨斗陂存 邾縣城故漢縣廢城今在縣東 雲夢城郡國志云竟陵城西大澤即古雲夢澤 邾月城在河口魏將黄祖所守之城
  沔陽縣南一百二十里舊四鄉今二鄉本漢沔陽縣地又郡國志云沔陽縣即楚王城也 七里汙按周地圖記云夏水合瀦水同入漢自漢入瀦水為七里汙即屈原逢漁父與言濯纓皷枻而去是此也 沔水水自西入大江晉鎮南将軍杜元凱為荆州刺史開楊口起夏水達巴陵千餘里内㵼長江之險外通零柱之漕 夏水水自南入大江一名長夏水西南自監利縣界流入水經曰沔水又東南逕江夏雲社縣東水從西來注之為中夏水荆州圖記云此夏水既非山流有渃川瀦冬斷夏通故曰夏水 大隠林郡國記云沔陽大隠林又有小隠林南有隠磯山是漁父釣處 雲社故城漢為縣故城在今縣西北 石城在縣東南三百里古保聚之所 鼉湖在縣東二十里 馬骨坂楚平王牧馬馬遺骨于此坂 白猿廟郡國志云沔陽有白猿廟即楚平王獲白猿於此立廟 魚復縣故城在縣東十五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五
  宋 樂史 撰
  山南東道四
  襄州
  襄州襄陽郡今理襄陽縣禹貢荆豫二州之界禹貢曰荆及衡陽惟荆州又曰荆河惟豫州即襄鄧二州之界也周禮職方氏曰正南荆州其川江漢亦荆州之分同時即榖鄧□盧羅都之地春秋時屬楚習鑿齒襄陽記云襄陽城本楚之邑檀溪帶其西峴山亘其南亦為楚國之北津也楚有二津謂從襄陽渡沔自南陽界出方城關是也通周鄭晉衞之道其東則從漢津渡江夏出臯闗是也通陳蔡齊宋之道又為秦南陽郡即昭王十六年使更錯伐楚取鄧封公子悝始置南陽郡兩漢為鄧縣之地荆州圖記云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始置襄陽郡以地在襄山之陽為名按郡西極梁州南包臨沮北接隂鄧襄陽為郡始于此矣又楚地記云漢江之北為南陽漢江之南為南郡蜀闗公攻沒于禁等七軍兵勢甚盛獨襄陽徐晃屯守不下曹公謂晃曰全襄陽徐公之力也後吳大帝帥兵向西時曹仁鎮之司馬宣王言于魏帝曰襄陽水陸之衝冦要地不可失也魏自赤壁敗後因失江陵於是荆州都督專在宛沔此地屬吳郭仲産劉表嗣子北降襄陽沔北為戰伐之地自羊公鎮此吳不復入東晉大將軍庾翼將謀北伐遂鎮襄陽
  元領縣七 今六
  襄陽 鄧城 榖城 宜城 中廬 南障
  一縣割出
  樂鄉
  州境
  東西二百四十六里 南北三百六十七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九百一十三里 北至西京八百五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一千八百一十五里 東至隨州三百五十四里 南至荆州荆門軍三百二十五里至荆州四百七十三里 西至房州四百七十四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 北至鄧州一百八十二里西至均州三百六十三里 東南至郢州三百七十
  四里 西南至陜州六百一十九里 西至光化軍一百八十三里 東北至唐州二百五十四里 東北至均州三百五十五里 西南至鄧州一百九十三里 西北至隨州三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房州四百八十三里 東南至光化一百八十八里 西北至荆州三百三十四里 西北至郢州三百七十八里
  
  唐開元户八萬九千一百皇朝户主一萬一千三百六十三客一萬五千五百五十九
  風俗
  襄陽風俗記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其妻毎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夢告妻所祭食皆為蛟龍所奪龍畏五色絲及竹故妻以竹為粽以五色絲纒之今俗其日皆帶五色絲食粽言免蛟龍之患又原五日先沉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檝争馳棹歌亂響有悽斷之聲意存拯溺喧震川陸遺風遷流遂有競渡之戲人多偷墮信鬼神崇釋教
  姓氏
  人物
  宋玉宜城人 王延夀字文考宜城人 龎徳公襄陽人居峴山之南未曽入城 向郎字臣逺仕蜀光禄勲 馬良字季常宜城人兄弟五人並有才名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習鑿齒襄陽人字彦威者漢晉春秋 唐張柬之襄陽人相則天首謀追張易之以功拜天官尚書鳯閣鸞書三封 杜審言襄陽人 孫甫 鮑防襄州人
  土産
  貢鹹乾魚 丹麞皮 火麻布 庫路真 麝香鱉甲 縮砂 弓弩材 漆器
  宜城出美酒今在宜城縣也俗號宜城美酒為竹葉杯襄陽耆老傳曰峴山下漢水中出鯿魚味極肥而美襄陽人採捕遂以槎斷水因謂之槎頭縮項鯿魚為水族上味孟浩然詩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魚是也
  襄陽縣舊三十鄉今四鄉本漢舊縣属南郡應劭曰在襄水之陽因名縣焉州郡志云襄陽本漢為中盧縣地漢初徙駱越之人居之 望楚山在縣南三里鮑至南雍州記凡三名一名馬鞍山一名筴山宋元嘉中武陵王駿為刺史屢登陟焉以其舊名望見鄢城改為望楚山後遂龍飛為孝武帝所望之處時人號為鳯嶺高處有三是劉𢎞山簡等九日宴賞之所 峴山在縣十里羊祜嘗與從事鄒湛等共登峴山慨然歎息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逺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年後有知魂魄猶應登此山也湛等對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若湛等乃當如公言耳後以州人思慕遂立羊公廟并立碑于此山 石梁山南雍州記云石梁山形似橋梁也白雲起即崇朝而雨人以為凖 萬山在縣西八里一名漢臯山習鑿齒襄陽記云山北隔沔水父老相傳即交甫見游女弄珠之處 漢水盛𢎞之荆州記城北沔水渨潭極深先有蛟龍常為人害鄧遐為襄陽太守氣果兼人㧞劍入水蛟繞其足遐因揮劍截蛟被傷流血丹水勇冠當時自後無復患蛟害矣柳子水即海池之别派也 檀溪即梁高祖沉竹木於此溪中劉備乗的盧馬躍檀溪亦此也 洓水一名襄水荆楚之地水駕山上者皆呼為襄上今土人皆呼為洓水上流亦呼為襄名亦無定故陸澄地理志曰襄陽無襄水也又按襄沔記云中盧有洓水注于沔此水中有物如三四嵗小皃膝如虎掌爪皆沒入水中出膝頭示人小皃不知者欲取弄之輒便啖人或人有生得者摘其鼻厭可小使之名曰水虎 習郁池在縣東南十五里襄陽記云峴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習家魚池習郁將死勅其長子葬於池側池中起釣臺尚在按郁即鑿齒之兄也餘事跡見鹿門廟 墮淚碑在縣東九里晉羊祜之鎮襄陽有功德於人及卒百姓于峴山祜平生遊憇之所建碑立廟嵗時享祭望其碑莫不流涕杜預因名墮涙碑 貞女樓按南雍州記云王整之姊適衞玠十六而寡父母欲嫁之乃自截鼻以誓墓前栢樹為連理 高陽池在縣東南十五里晉山簡字季倫常鎮襄陽毎臨此池未嘗不大醉而還時人為之歌曰山公出何許徃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時時能騎馬倒着白接䍦舉鞭向葛疆何如并州兒又通典云馬鞍山昔劉𢎞山簡九日宴處 古堤襄陽城有古堤皆後漢胡烈所築常為襄陽太守惠化及人塞補决堤民因歌曰譬春之陽如冬之日耕者讓畔百姓豐溢惟我胡父恩惠難忘 冠葢里盛𢎞之荆州記云襄陽郡峴首山南至宜城百餘里其間雕牆峻宇閭闔填列漢宣帝末其中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數十家朱軒駢輝連延掩映于太山廟下荆州刺史行部見之欽歎其盛勅號太山廟道為冠葢里 諸葛亮宅按蜀記云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即此地也今有井深四丈廣尺五寸迄今壘砌如初 桓温冡冡聞鼓角聲即襄陽必有軍旅古魚井按南雍州記云古魚井内一魚無肉惟骨相
  連爾 張漢陽碑在縣西二里即柬之地也 孟浩然碑在縣東南一十二里 杜預碑在縣東南九里峴山上
  鄧城縣北十三里舊十四鄉今八鄉漢鄧縣地即古樊城齊書云建武中大將軍曹虎鎮此後孝文率兵數萬圍樊城經月不下即此城也荆州圖副郭仲産摯虞等記俱云樊本仲山甫之國隋改河南郡為鄧城郡廢棘陽襄縣一縣立安養縣唐天寳中改為臨漢縣以臨漢江為名貞元二十一年以襄州為襄陽府徙臨漢縣于古鄧地乃改為鄧城縣 宛水自鄧州新野縣界流入□縣城即古□城即古有□子之國鄧之南鄙 夫
  人城即晉朱序為刺史母韓夫人深識兵勢知郡西角必偏受敵率女婢斜築二十丈許以捍賊攻後苻丕果以兵攻此處不克而退因號夫人城查牙山縣四十里泌河在縣東北一百一十里流經縣界與白河合
  呼鷹臺在縣東南一里劉表所築表徃登之鼓琴作樂有鷹來集因名 泌白水在縣東北九十七里是泌白相合河口
  榖城縣西北四十五里舊十八鄉今七鄉本春秋榖國漢為筑陽縣自後漢魏迄今並為筑陽縣地宋於此置扶風郡隋開皇七年改為榖城縣 酇城在縣東北漢書地理志南陽即漢相蕭何所封也按説文酇作管作且二切南陽有酇縣𨝹昨切沛國縣若云何之所封何在沛又云此邑乃高后封何夫人之邑也 漢隂城在縣北漢為縣今廢城存蕭相國祠鮑至南雍州記云何昔受封于此廟今相傳謂城隍神 薤山在縣西六十里諸山雲起此山無雲終不降雨諸山無雲此山有雲起必降大雨土人以為恒騐因山薤為名山上有孤竹三莖三年生一笋故竹死代謝如春秋又有白鹿二紫羆一人不敢犯之 榖神山在縣西十里上石城號曰榖神山 筑水在縣南一百步陸澄地理志云筑水㑹沔水之處謂筑口 粉水在縣北六十里出房州房陵縣東流入縣南雍州記云蕭何夫人漬粉鮮潔異於諸水因立名 榖城在縣北五里南雍州記云榖伯綏之舊國也昔城門前有石人刻其腹曰摩兜鞬慎莫言亦金人緘口之流也而今無矣
  中廬縣西南五十八里舊六鄉今三鄉本漢中廬縣春秋廬戎之國南齊于此立義清縣屬義安郡唐貞觀二年自今縣東北三十里移於今所在州西五十三里復為中廬縣 山都縣城秦之邑名廢城在今縣東北宜城縣南九十五里元二鄉本楚之鄢都在漢為鄢縣地宋大明元年以胡人流寓者立華山郡於大堤村即今縣後魏改華山郡以宜城郡分新郡之地縣地因帝率道縣屬威寧郡後周保定四年省宜城郡入率道縣今縣南右宜城即舊郡唐武德四年以此邑屬鄀州貞觀八年廢鄀州改屬襄州天寳七年改為宜城縣從古郡名 蠻水西自義清縣縣界流入東南經縣西去縣三十里有白公湍南雍州記云秦將白起伐楚之日涉此水而濟因號白公湍今有三磧亦名三洲赤石湍大堤城今縣地也其俗相傳呼為大隄城迄今不改犂邱城漢縣廢城在今縣北 宜城故城漢縣在今縣南其地出美酒 鹿門廟習鑿齒襄陽記云習郁為侍中時從光武幸犂邱與武帝通夢見蘇嶺山神光武嘉之拜大鴻臚録其前後功封襄陽侯使立蘇嶺之祠刻二石鹿夾祠神道百姓謂鹿門廟 木香村段 -- 𠭊 or 叚 ?成式别業于此村村生異竹式圖送徐商商為啓謝 廢樂鄉縣在州南二百二十里舊管四鄉本春秋鄀國之地迄今有若鄉在若水之傍晉隆安五年于今城戍置樂鄉縣屬武寧郡後魏廢帝元年置鄀州貞觀六年廢鄀州以其地却屬襄州周顯徳二年並入宜城縣皇朝開寶五年割𨽻荆門軍 都亭山在縣西南山上有城壘極峻拔為隘險之所一名中城山 都水亦名女泉系木云鄀姬姓之國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為諸侯此其後也
  南漳縣西南一百四十里舊五鄉今四鄉漢之臨沮縣地屬南郡郭仲産南雍州記云晉平吳割臨沮之北鄉立上黄縣後魏又置重陽縣周改為思安縣隋文帝三年改為南漳縣唐武德二年分襄陽郡南漳縣于今所置貞觀九年廢縣來屬襄州 荆山禹貢荆及衡陽為荆州韓子卞和得玉於荆楚山三面險絶惟東南一隅纔通人徑頂上有池水周迴四十餘步喬松翠栢繞列其旁并有石室相傳云是卞和宅 柤山習鑿齒襄陽記吳時朱然諸葛瑾萬彧從沮中尋山險道出柤中柤音榆如榆柤之柤其地在上西黄界去襄陽城百五十里按此是地名非山稱也葢以其地去山宻邇因為山名舊傳云司馬宣王鑿八疊山開路於此停阻以屈曲八疊為名 清山溪其山高峻庾仲雍荆州志云臨沮縣清溪山山東有泉晉郭璞為臨沮長常遊此賦遊仙詩云清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即此也 臨漳山在縣西一百八十里本溪頭北臨漳水 八疊山在縣西四十五里解在前
  光化軍
  光化軍理乾德縣本襄州之隂城縣地復廢為鎮故城在今穀城縣北皇朝乾徳二年改鎮為光化軍仍割穀城縣導教翔鸞漢均等三鄉置乾德縣以年號為名
  領縣一
  乾徳
  軍境
  東西八十五里 南北四十一里
  四至八到
  新置軍未有至東西京并長安里數 東至鄧州穰縣松陽堰為界三十一里 西至均州武當山為界五十五里 西至襄州榖城縣公田村界一十五里北至鄧州穰縣曹溪閏為界三十一里 東南至襄州鄧城縣古樓村為界三十里 西南至房州永清縣石桶村為界三百里 東北至鄧州穰縣大充村為界二十九里 西北至均州武當縣博口泉潤為界七十一里 東南至襄州榖城縣黄石村二十里
  
  皇朝户主三千六百八十五客三千三百四十五風俗
  與襄州同
  土産
  元無所貢及土産物
  乾元縣元三鄉本漢榖城縣遵教翔鸞漢均三鄉乾德三年置以年號名縣 漢江經縣 馬窟山在縣東南六十里下有窟按南雍州記漢時有馬百匹從此窟出舊名馬頭山勅改為馬窟 濕水在縣南七里西南流入漢江南雍州記云濕水出紅農縣境冬月㣲温 固王古城在縣東北五里按榖城縣圖經云晉咸寧中封扶風王子暢為順陽王城内有順陽碑 五陌洲在縣西南四里南雍州記酇城南四里有五栢村榆樹連理異木合幹高四丈鄉人以為社其州并樹在五栢村因此為名其樹今已枯 漢酇縣在縣北三里西臨漢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六
  宋 樂史 撰
  山南東道五
  荆州
  荆州江陵郡今理江陵縣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史記以為鶉首楚之分自張十八度至軫十二度楚之分野春秋以來楚國之都謂之郢都西接巴巫東連雲夢亦一都㑹之所秦以鄢郢為南郡今州也秦又取巫中地為黔中郡以楚之漢北立南陽郡襄王子熊元為考烈王徙于壽春命之曰郢其庶子負芻殺弟哀王而立五年為秦將軍王翦所虜楚自此滅焉項羽改南郡為臨江國漢初復為南郡置南蠻校尉以領之高帝末分長沙為桂陽郡改黔中為武陵郡分南郡為江夏郡景帝又改南郡為臨江國武帝元封元年置刺史部十三州分荆州置交州建初二年徙鉅鹿王恭為江陵王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師正南不可以封乃徙封安陸王漢末劉表為荆州牧表卒子琮代立魏恐蜀先主據之於是來伐敗于赤壁荆州入蜀先主得益州吳大帝就先主求還荆州不得遂來伐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蜀求和遂分荆州以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吳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蜀以縻芳為南郡太守及劉備歿後所分之地悉復屬吳而荆州南北雙立故三國志魏荆州理宛今南陽郡是也吳荆州理江陵今郡是也又晉書云荆州領郡十九理襄陽洎平吳復理南陽即今所也郡改為新郡又分南郡江南為南平郡頗為重鎮故晉書桓元子以永和元年督荆州鎮夏口八年遷江陵始營城府盛𢎞之荆州記云元嘉十四年荆州所領三十郡自晉室南遷皇居建業則以荆揚為京師根本之所寄楚為重鎮上流之所總擬周之分陜故有西陜之號焉自后植中為大將軍屯上明使劉波守江陵是也又晉列傳羊叔子杜元凱繼理荆州或鎮襄陽或鎮江陵王敦為刺史理武昌至桓𤣥子陶侃王忱始于江陵營城府此后嘗以江陵為州理宋武帝分置荆司郢雍湘五州皆州城地也齊梁因之按安志云荆州之境合帶蠻蜑土地遼延稱為殷曠江左大郡莫過荆襄若非時望名賢不居此郡梁初䧟於魏后復之梁元帝為湘東王荆州居之凡二十年侯景既平即位遂都之為西魏所䧟遷后梁居之位為藩國又因置總管府隋初改為江陵鎮以隸襄州至七年改為荆州煬帝初復為南郡義寧二年為蕭銑所據唐武德四年平銑改為荆州領江陵枝江長林安興石首松滋公安七縣五年荆州置大總管管荆辰郎濃東松沈基復巴睦崇硤平十三州統潭桂交循⿳䒑⿲止自匕⿱儿夂 -- 夔高康欽尹九州六年改平州為玉州改巴州為岳州七年廢基州入郢州其年改大總管為都督督荆辰澧郎東松岳硤玉八州仍統潭桂交⿳䒑⿲止自匕⿱儿夂 -- 夔高欽尹等七州其沈復睦崇四州循康二州都督並不統八年廢玉州以當陽縣來屬貞觀元年廢郢州以章山來屬二年降為都督府惟督前七州而已其桂尋等七州不統也八年廢東松州入硤州又省章山入長林十年辰州改隸黔州都督荆硤澧郎岳五州都督從三品荆州領江陵枝江當陽長陵安興石首松滋公安等八縣龍朔二年升為大都督督硤岳復郢五州天寳元年改為江陵郡乾元元年三月復為荆州大都督府自至德後中原多故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湖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仍置荆南節度上元元年九月置南郡以荆州為江陵府長史為尹官僚制置一凖兩京以舊相呂湮為尹充荆南節度使領澧郎硤⿳䒑⿲止自匕⿱儿夂 -- 夔忠歸萬等八州又割黔中之涪湖南之岳潭衡郴邵永道連八州増置萬人軍以永平為名二年置長寜縣于郭内與江陵尹衞伯玉以湖南闊逺請于衡州置防禦使自此八州别置使改屬江南西道
  元領縣八 今九
  江陵 枝江 公安 石首 松滋 建寧 潛江玉沙以上三縣新置
  監利復州割到
  三縣割出
  荆州别為軍 當陽入荆門 武安並入荆門軍州境
  東西五百五十里 南北七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千八百八十五里 北至西京一千三百九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一千六百五十五里北至郢州三百二十三里 東至復州陸路三
  百五十二里水路八百一十五里 南至峽州水路三百三十里陸路一百二十五里 北至襄州四百五十四里 西至嶽州水路五百七十三里陸路三百八十五里 西南至澧州四百五十四里 西南至襄州四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澧州四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峽州安逺界二百六十五里 東北至郢州長夀縣界二百二十里
  
  唐開元戸八萬四千八百皇朝管戸主三萬六千一百七十四客二萬七千二百七十三
  風俗
  荆之為言强也陽盛物堅其氣急悍故人多剽悍唐至徳之後流傭争食者衆五方雜居風俗大變然五月五日競渡戯船楚俗最尚廢業耗民莫甚於此皇朝有國以來已革其弊又人俗多居于江津諸州
  姓氏
  武昌郡六姓 吳 伍 程 史 龍 郢
  武陵郡三姓 卞 伍 龔
  人物
  文種楚南郢人後相越 江上丈人伍子胥進千金之劍丈人不受 陸通字接輿楚人謂之楚狂接輿老萊子楚人事親嘗服斑斕之衣年八十為嬰兒戯
  於親前 漢隂叟楚人居漢水之隂子貢南遊見丈人為囿鑿池抱甕出灌園用力多子貢教鑿木為桔橰丈人曰吾聞有機事者必有機心也 後漢胡廣字伯始華容人三登大尉再作司徒一履司空又為太傅 唐劉洎江陵人封中清苑縣男
  土産
  綿絹 方綾 甘草 烏梅 貝母 柑子 橙子白魚 橘
  史記云江陵千樹橘與千戸侯等又江津諸州其土沃壤所利丹石齒革羽毛檜栢金銀松滋縣出碧澗沈子曰茶餅茶芽今貢
  江陵縣舊十二鄉今十七鄉漢舊縣屬南郡史記曰江陵故郡郡西通巴巫有雲夢之饒秦昭王二十九年白起伐楚取鄢置南郡分為江陵縣漢景帝改郡為國故荆州記云昔荆州城掘地得石函有鐵契云楚都郢邑代無絶 畫扇峯荆州記云修竹亭西一峯逈然西映落月逺而望之全如畫扇 景里洲三國志魏將夏侯尚圍南郡作浮橋渡景里州今在郡西 龍洲寵洲盛𢎞之荆州記龍寵二洲之間舊云多魚而漁者投𦊙揮網輙絓絶乃有水客泅而視之見水下有石牛二頭嘗為網碍故漁者懲之皆皷枻而去 枚迴洲在江陵西南六十里荆州志云自籍州次東大州有三名城首曰梅迴盛𢎞之記以為村名舊云是梅槐合生成樹故謂之梅槐中名景里下名鷰尾荆南志云此州北江呼為薔薇江始自枚迴下迄鷰尾上有奉城故江津長所居家語曰江出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至江津不方舟避風不可以濟郭璞江賦所謂濟江津以起漲言其深廣瀆水出絶南赤坂岡下流入城今名曰子夏瀆葢入郢所開也 夏口水左傳吳伐楚沈尹射奔于夏汭杜注漢水曲入江今名夏口盛𢎞之云夏首又東二十餘里有滑口二水之間謂之夏洲首尾七百里華容監利二縣在其中矣楚辭曰過夏口而西浮郭仲産云此水冬塞夏通因名夏水也 荒谷水盛𢎞之荆州記云春秋所謂莫敖縊于荒谷此也 湧水江陵城東南五十里有湧水源東行百餘里㑹于江左氏傳云閻敖游涌而逸也 東天井盛𢎞之荆州記云在天井臺之東井週迴二里許深不可測中潜室人時見之則見兵冦祈之多騐又渚宫故事云江陵城東二十里有天井週迴二里其深不可測旱而禱之即大雨時至 高沙湖在枚迴州上荆南志云翠澤平晶水陸瀰曠芰荷殷生鱗羽滋阜湖南林野清曠可以棲託故徴士宗炳昔常家焉北有小水自湖通江謂之罾口又荆渚故事云江陵城西二十里高沙湖其中多魚 五葉湖荆州南志云昔湖側有土人張被五葉同居因以為名 馬鞍溪昔伍子胥奔吳避難于此 紀南城左傳蔡侯鄭伯㑹于鄧始懼楚也杜預注楚國今南郡江陵縣北紀南城也故郢城在縣東北十二里漢志有郢縣云楚别邑左
  氏傳莊王襲郢舒使公子燮與子儀守二子作亂郢城至襄十四子囊臨終遺言必城郢太史公曰楚都城至平王而更城郢也杜預以為史所言郢者即州北紀南城是盛𢎞之荆州記云昭王十年吳通漳水灌紀南入赤湖進灌郢城遂破楚則是前攻紀南而後破郢也伍端休江陵紀云南門三門一名龍門一名修門離騷九章曰過夏首而西浮顧龍門而不見招魂曰魂兮歸來入修門王逸注郢城門也 故奉城在鷰尾洲上郭仲産荆州記云江津長車之領百家主渡江南渚宫左氏傳曰楚子西㳂漢泝江將入郢王在渚宫下見之 江堤梁始興忠武王憺字僧達為荆州刺史過大水江溢隄將壊船憺親率吏冒雨計所壊丈尺築之雨勢甚猛人皆恐懼或請避之王曰王遵尚欲身塞河堤我獨何心以免乃登堤嘆息終日徹膳刑白馬祭神酹酒于流以身為百姓請命言終而水退堤出 湘東苑渚宫故事云湘東王于子城中穿溝池長數百丈植蓮縁岸雜以竒木其上有通波閣跨水為之南有芙蓉堂東有禊飲堂堂后有隱士亭亭北有正武堂堂前有堋垜馬柵其西有鄉射堂堂置行柵可移動東南有連理堂堂前柰生連理太清初生北柯連理當時以為湘東踐祚之瑞北有映月亭修竹堂臨水齋齋前高山山有石洞潜行二百餘步苑中山有石上有陽雲樓極高峻逺近皆見北有臨風亭明月樓顔之推詩云樓倍明月宴並將軍扈羲所造 竹林堂宋臨川王義慶所造梁元帝因而修庭前有竹名桂竹郭璞云桂竹出使興小桂縣來風防露上合下疎毎日出羅紈金翠光春秋月隔(⿱𥫗亷)-- 簾而望花開也其西有篠箭春月抽笋似桂而辛呂覧有駱越之篠爾雅有㑹稽之竹箭隆暑赫曦但有涼氣入其下者咸以御風其中多種薔薇劉宅紫薔薇康家四出薔薇白馬寺黒薔薇名十里香長沙千葉薔薇多有品彚並以長格支其上使花葉相通其下有十間花屋仰而望之則枝葉交映廹而察之則芬芳襲人新陽太守鄭送雌鶴在此堂留其雄者尚在裒宅霜天夜月無日不鳴商旅江津聞其多淚者時有野鶴飛赴庭中驅之不去即裒宅之雄也交頸頡頏撫翼聞奏鐘磬翻然共舞婉轉低昻妙㑹絃節其花卉雖繁竹林彌盛昔豫章以樹名郡酸𬃷以𣗥為邦故號竹林堂 清暑臺一名大暑臺臺在江陵城東北二十一里 羅含宅渚宫記云安成王在鎮以羅含故宅録事劉朗之常見一丈夫衣冠甚偉被衿而立朗之驚問忽然失之未及還朗之以罪見黥時人謂君章有神羅君章宅在江陵城西三里庾信亦嘗居之 郭仲産宅渚宫故事云郭仲産為南郡從事宅在枇杷寺南江陵城東十五里有枇杷寺其村有名枇杷元嘉末起齋堂以竹為欞竹遂漸生枝條長數尺扶踈苔翠蔚然如屋仲産以為祥俄而同義宣之謀被誅 萍實渚宫故事云宋文帝為宜都王臨州有人獻王萍實六子大者如升小者如鸖卵圓而赤初莫有識者以問長史王華曰此萍實也宣尼所謂王者之應宋祚當卜年六百頃之宜都王即位祚終于六十矣 子晉廟有枯樹庾子山感而成賦 梁河東王譽廟在江陵西北三十五里宣帝即位收葬于此諡武桓 獵冢即樊姬墓也為楚莊王夫人今為諌獵墓 章華臺在縣東三十三里楚靈王所築臺形三角 白碑驛在縣西北四十八里 梁宣明二帝陵唐開元二十一年起 楚莊王冡在縣西龍山鄉三十里渚宫故事莊王墓前後十冡陪葬皆有行列
  枝江縣西一百二十里舊十一鄉今十鄉漢舊縣屬南郡古羅國之地江沱出邑西東入江即史記謂楚文王自丹陽徙都此易曰丹陽即今巴東郡是也唐上元元年析枝江縣置長寧縣于郡郭以視兩京赤縣至二年又廢枝江入長寧寄户口實于長寧久之不便至大厯六年復廢長寧却立枝江于舊地即今邑也 百里洲荆州圖記云其上寛廣土沃人豐波潭所産足穰儉嵗特宜五榖洲首派别南為外江北為内江荆南志云縣界内洲大小凡三十七有人居十八無人居盛𢎞之荆州記縣南自上明東及江津其中有九十九洲楚諺曰洲不滿百故不出王者桓𤣥有問鼎之志乃増一為百以𠑽百數僣號旬時身屠宗滅及其傾覆洲亦消毁至宋文帝在藩忽生一洲果龍飛江表斯有驗矣三洲洲中最大號曰陽洲隴洲迴洲是百洲之數 獲湖宋沈攸之為荆州刺史堰湖開瀆通引江水田多收獲故以獲為名 新洲渚宫故事云梁王僧辨滅侯景百僚勸進湘東即皇帝位柵江陵城周迴七十里時議都御史中丞劉谷等進曰臣等聞荆南之地有天子氣又渚洲已滿百梁典云太清末枝江縣陽閤浦忽生一洲羣公上䟽稱慶明年元帝即位承聖末其洲與大岸相連惟九十九而已 蜀江在縣南九里
  公安縣東水路八十里舊八鄉今九鄉即后漢作唐縣地在西偏又為孱陵縣地俱屬吳之南郡荆州記云劉備敗于襄陽本荆州吳大帝推先主為左將軍荆州牧鎮油口即居此城時人號備為公故名其城為公安也黄山字或作皇昔人或呼為睢山今鄉人或為王山
  云宋大將軍謝晦被誅死于此山立廟因呼此神為王山祠壇基址猶在 油水自松滋縣界入一謂之白石水也 景口 淪口酈元注水經云油水下有景口景口東復有淪口淪水南與羣水合 孱陵城十三州志曰吳大帝封呂䝉為孱陵侯即此地也 馬頭戍在縣西北盛𢎞之荆州記云灌羊湖西三十里有馬頭戍吳大司馬陸抗所屯以對江津口與晉太傅羊祜相拒大𢎞信義抗有疾祜饋之藥抗即推心服之於時談者以為華元子反復見于今 香積山在縣西二百五十七里 麝香山在縣西二百七十里 涔港在縣西六十里
  松滋縣西南一百二十里舊五鄉今六鄉本漢舊縣古今地志云松滋古鳩滋地漢屬江陵郡後漢省魏復立之以屬安豐及廬江郡廬江今廬州是也晉太康地志咸康三年以松滋流户在荆土者立松滋縣以隸河東郡邑也至東晉孝武帝時荆州刺史桓冲以苻堅强盛自襄陽退屯之因上疏曰孱陵縣界地名上明田土高良可以資業軍人在吳時樂鄉城以上四十餘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峽今縣西廢上明縣即冲所築其樂鄉即吳陸抗所築皆在邑界 洈山漢書地理志南郡高城縣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縣即此也 巴山左氏傳巴人伐楚荆荆南記云巴人後遁而歸因有巴復村在山北因曰巴山也 明月山在縣西七十里山嶺彎彎如月九苞山在縣西九十五里 石瓦山在縣西六十里蜀江在縣北一里源自宜都縣來 劉虬墓渚宫故
  事云松滋縣西有劉虬墓今陟屺寺即虬宅
  石首縣東南水路二百里舊四鄉今三鄉唐武德四年置縣北有石首山取為名焉本漢華容縣之地也 石首山水經云大江右逕石首山北也 岐陽山在縣西一百步宋鮑明逺岐陽守風詩云洲迴風正悲江寒霧未歇即此也荆州記云無所出不足書本屬南平界范元平記云故老相承云胡伯始以本縣境無山置此山上計偕簿 石門山梁邵陵王綸崇奉道士張京于此置觀以處之鑿石開徑其狀若門因名石門山與岳華容縣分半境為之也 龍穴水經云大江右得龍穴水口注云江浦右逸也北對虎州又州之北有龍巢地名昔夏禹濟江黄龍夾舟舟人失色無主禹𥬇曰吾受命于天竭力養民生性也死命也何憂龍哉於是二龍弭鱗掉尾而去故地俱取名焉
  建寧縣東一百三里七鄉新置唐元和十一年以人户輸納不便於是置徴科巡院皇朝乾德三年因之升為建寜縣 石龍山在縣東南六十里下有石龍淙石壁上有龍隠形蹤焉
  潛江縣東一百一十里十二鄉新置唐太宗十一年以人户輸納不便置徴科巡院於白洑皇朝乾徳三年因之升為潛江縣 漢山在縣北二十里自長沙縣來至獅子口經縣界
  玉沙縣南一百二十里五鄉新置本梁開平四年分漢江南為白沙徴科巡院皇朝乾德三年因之升為玉沙縣 白螺山在縣西南一百四十五里
  監利縣   本漢華容縣地荆州圖副云晉太康五年立監利屬南郡梁開平三年以荆州割據遂屬荆州 章華臺在縣郭内 陶朱公冡在華容縣西碑見存 乾溪涌水皆在邑界 五花山在縣三里
  荆門軍
  荆門軍本漢舊縣隋時廢即荆襄州之要津唐貞觀二十一年復置唐末荆州高氏割據建為軍領荆州當陽縣皇朝開寳五年割荆州之長林縣襄州之故樂鄉合為一縣置於郭下
  今領縣二
  長林  當陽
  軍境
  東西三百八十里 南北三百二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三百一十三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七百一十四里 東至郢州漢江一百一十三里 西至峽界州二百八十五里 南至荆南界一百五十五里 北至襄州界一百七十四里西南至荆南枝江縣界二百八十二里 東南至荆南沅江縣界二百八十三里 西北至襄州南漳縣界二百一十五里 東北至郢州襄州界漢江一百八十三里 東南至襄州界一百六十八里 東北至峽州界二百八十八里 東南至荆南一百四十九里
  
  舊戸在襄州二州籍皇朝户主一千七百三十四客二千三百三十六
  風俗
  並與襄荆二州同
  土産
  並與襄荆二州同
  長林縣  晉安帝隆安五年刺史桓𤣥立武寧郡於故編縣城其屬有長林縣與郡俱立分編縣所置也盛𢎞之荆州記云當陽縣東有櫟林長坂昔時武寧至樂鄉八十里中拱樹修竹隠天蔽日長林葢取名於此武德年於縣東界一百二里置基州及章山縣七年廢基州以章山縣屬郢州州廢屬荆州八年省入長林皇朝開寶五年割襄州故樂鄉縣合為一縣來屬書本軍樂鄉者即春秋鄀國之地晉置樂鄉縣也 章山漢書地理志云江夏郡竟陵縣竟山在東北古文以為内方山尚書禹貢道嶓冡至於荆山内方至於大别孔安國注云内方在荆州漢水之所經也 湕水在郡北角田村去城一百里伍端林江陵記云帶湕水謂此水也荆南志云荆潭以上為湕水荆潭以下為漕水 層臺荆南志云楚地以北山東有層臺昔楚莊王築之延袤百里砥石千里時有諸卿士諌王王從而毁也 石橋荆州記云南石橋津泉水從紫葢山下東流為溪故累石為橋以渡行者因以為稱 雲夢澤周禮荆州之藪是為雲夢鄭𤣥注在華陽縣爾雅十藪楚有雲澤郭璞注巴邱湖是也春秋文耀鈞大别云巴東雷澤九江衡山皆雲夢也宋永初山川古今記雲夢澤一名巴邱湖荆州之藪故魏武帝與吳主書赤壁之困過雲夢澤中有大霧遂使失道是此氛章華臺左氏傳云楚子城章華之臺有願與諸侯落之春秋外傳楚靈王登章華之臺顧謂武舉曰美夫舉對曰先君莊公為臺高不過望國氛大不過宴爼豆人不廢時官不廢朝是以能除亂克敵今君此臺也國人疲焉財用盡焉百官煩焉以為美楚其殆矣
  當陽縣西一百五十里舊十鄉今六鄉漢舊縣屬南陽郡即廣陽王子益之封地又為臨沮侯國今在縣北有故城焉又按庾仲雍荆州記云本楚之邑也春秋左傳楚潘宗伐麋至於錫穴潁客釋例云麋當陽也 緑林山王莽末王康王常王鳯起兵於緑林山中 南北紫葢山在縣南八十里南者與覆船相接二山頂上方而四垂若繖葢之狀常有林石皆紺色故以紫為稱上有丹田井 當陽坂即曹操追蜀先主之所 綵水出紫葢山下綵碧甘馨異于上派 金牛荆州記云紫葢山有金牛毎雲晦日輒見金牛出食光照一山即金之精爾 漳口荆州圖副謂之漳口左傳宣四年楚若敖爾攻於漳澨謂此水也 沮水當陽北十餘里東南流一百里入迤江即左傳楚昭王取其妹季芈畀我以出涉睢是也又按漳沮二水並出建安界而合流於此故左傳所謂江漢漳沮楚之望也 交州荆州圖副云故老相傳是楚昭王所築王仲宣常登其東隅故其賦云挾清漳之通津倚曲沮之長州闗公為吕䝉所敗還至當陽保此城詐降而遁朱焉潘璋斬於臨沮之章鄉也磨城盛𢎞之荆州記云麥城東有驢城沮水之西有磨城犄角麥城昔伍子胥造此二城以麥城假驢磨立名俗諺云東驢西磨麥自破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七
  宋 樂史 𢰅
  山南東道六
  峽州
  峽州東陵郡今理夷陵縣春秋及戰國時並為楚地故曰荆門虎牙即楚之西寨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即其地秦以此地屬南郡二漢因之魏武帝平荆州於此置臨江郡呉錄云蜀昭烈皇帝立宜都郡於西陵即夷陵也在蜀呉之界呉得之頗為重鎮故大將軍陸遜上疏云夷陵要害國之闗限若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荆州亦可憂也歴晉宋齊並為宜都郡治又宜都記云郡城陸抗攻步闡拒晉於此壘梁武天監中於此置宜州以舊宜都為州之名後魏改宜州為拓州盖取開拓之意周武帝以扼三峽之口復改為峽州陳嘗得之以為重鎮隋伐陳陳人守荆州狼尾灘並在宜都界也又荆渚記云夷陵郡居大江之上西通全蜀故夷陵有安蜀古城存焉隋有夷陵郡唐武徳二年平蕭銑置峽州領夷陵夷道逺安三縣貞觀八年廢東松州以宜都長陽巴山三縣來屬其年省夷道入宜都九年自下牢鎮移治陸抗故壘天寶元年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復為峽州
  元領縣五 今四
  夷陵 宜都 長陽 逺安
  一縣舊廢
  巴山
  州境
  東西二百二十里 南北二百九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六百里西北至西京一千八百二十里 東至江陵府大路至長安一千八百八十五里 東至江陵府三百四十里南取水路三百三十里西至歸州二百里 北至襄州五百七十里 東
  南至江陵府界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施州七百六十里 西北至歸州界二百三十里 東北至江陵府界九十里
  
  唐開元户八千九十八皇朝户主二千九百八十三客一千四百一十八
  風俗
  楚之俗剽悍巧猾管子曰水弱而清其民輕果而好詐士女治麻楮不事蠶桑男子力耕火種不知文學其信巫鬼重淫祀與蜀仝風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貢葛 蠟 茶 硝
  夷陵縣元七鄉本漢田縣屬南郡尉呉謂之西陵即此按郡國志云郡志在石鼻山上縣即白起所焚之地夷山故城即漢舊縣在今縣西北 温泉在縣西 西陵峽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吳志云陸遜破劉備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即此是也 白馬穴宜都記云西陵北崖有石穴逺望常有白馬出入其間尋之莫覩 虎牙山在縣東南三十里袁山松宜都山川記虎牙山有石壁其色黃間有白文亦有牙齒形 爾雅臺郭璞注爾雅于此臺故郡有稱郭雅臺焉 方山有神祠壇或人誤有汚穢四面風動竹以拂之如掃高笄山在縣西七十七里袁山松句將山記云登句將北見高笄山嶷然半天荆州圖副云昔堯時大水此山不沒如笄也黃牛山盛𢎞之荆州記云南岸重嶺疊起最大高岸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黒牛黃成就分明此巖既高加以汗湍紆迴雖塗經宿信猶望見之行者歌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日三暮黃牛如故 望相山俗呼為鍾武山也 七谷村郡國志云西陵縣有七谷村有石馬穴一曰馬穿昔日常有白馬出穴人逐之入穴中濳行出漢中漢中人失馬亦出此穴相去數千里相通石鈷鉧有一石水沸其中號曰千石鈷鉧
  宜都縣東六十里元九鄉本漢夷道縣屬南郡故城在今縣西後周天和三年江南為陳所并陳文帝天嘉元年於漢夷道縣城置宜都縣唐武徳四年置江州貞觀州廢來屬 荆門山在縣西北五十里袁山松宜都山川記云南崖有山名荆門北崖有山名虎牙 羊腸山在縣南七十里高一千三百丈其山盤屈如羊腸之狀盛𢎞之荆州記云登羊腸望見南平沮漳自巴陵左右數百里皆見此山 故夷道縣城在縣東五十里唐貞觀八年廢入宜都縣
  長陽縣西十九里元七鄉本漢佷山縣佷音恒屬武陵郡孟康曰出藥草恒山是也隋開皇八年李伯禽據縣背陳入隋即改佷山縣為長陽縣南崖有長陽溪因以為名 長陽溪荆州圖副云長陽溪側有異花韶艷奇絶欲摘先乞不得輙取否即隨手零落 魚城在今縣西北五十里四面險絶有林木池水為守禦之要 故睦州城在縣東三百步隋開皇九年置至十七年廢唐武徳四年復置八年又廢 故佷山縣城隋開皇九年廢今縣基在縣西六十五里 武落中山一名難留山在縣西北七十八里本廩君所出處也世本云廩君之先故出巫蜑之先落中山石穴中有二所其一色赤其一色黒如丹漆狀廪君出於赤色餘姓亦出黒穴廩君曰務相姓巴氏與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五姓俱出未有君長皆爭神廩君五姓皆登呼躧穴屋以劒刺之劒不能著獨廩君劒著而懸於穴屋因立為君盛𢎞之荆州記云難留北有石室可容數百人人常於此室避難嶮不可攻因名為難留城西北有石穴祀火行百餘步有二大石相去可丈餘名為陰陽石陰石常濕陽石常煬旱則鞭陰石應時雨雨則鞭陽石俄而晴但鞭者不壽復不得稱名人憚之 清江一名夷水東自施州開夷縣界流入昔巴蠻有五姓未有君長俱事鬼神又各令乘土船約浮當以為君唯務相獨浮之共立為君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廪君不許神女暮輙來宿旦化為蟲羣飛蔽日天地晦𡨋積十餘日廩君因伺便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乘土船下及夷城夷城山石嶮曲其水亦曲廩君望之而嗟山崖為崩廩君登之上有平石方二丈五尺因立城其傍而居之四姓臣之精魄化為白虎也 廢巴山縣在縣南七十里本佷山縣地即右捍闗楚蕭王拒蜀之處隋開皇五年分佷山置巴山縣今縣北有山曲折似巴字因以為名今廢
  逺安縣州北一百六十里元管四鄉本漢臨津縣地晉安帝立高安縣屬汶陽郡後周明帝武成元年改高安為逺安縣 孤山郡國志云逺安縣陸抗故城之南有孤山袁山松為郡常登此山四望俯見大江如縈帶舟船如鳬鴈焉 佷山山谷之中有石穴穴出清泉水中有神魚大者二尺小者一尺釣者先陳所須多少拜而請之數滿便止水側有異花欲摘如魚請之又有異木名千歳葉似𬃷冬夏青青復有蒼茫溪相近 宜陽山有風井穴大如甕夏出冬入有樵人置笠穴口風噏之後於長陽溪口得笠則知濳通也 丹山郡國志云有石鵞在仙室山西復連丹山袁山松宜都記云丹山時有赤氣籠井如丹故加此名 五龍山郡國志云山有五峰若龍狀因以名之 濫水即清溪源也在邑界百井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高三千五百丈有清泉數十汲之可飲因名百井或天氣暗即山頂望江陵府二百餘里歴歴如在目前亦髣髴見長沙之地 清溪在縣南六十五里源出清溪山下冬無夏増鬼谷先生傳云楚有清溪下深千仞其水靈異
  雲安軍
  雲安軍皇朝乾徳二年以夔州雲安縣上水去州二百里人户輸納不便於本縣建一軍從本州之所奏請也仍領雲安一縣
  軍境
  東西八十五里 南北二百四十九里
  四至八到
  初置軍未有至東西京里數
  東至⿳䒑⿲止自匕⿱儿夂 -- 夔州奉節縣一百三十里 西至萬州南浦縣一百四十三里 南至施州清江縣三百七十里北至⿳䒑⿲止自匕⿱儿夂 -- 夔州大昌縣四百二十六里 西北至萬州南浦縣二百一十四里 東北至萬州二百一十六里户
  舊户載⿳䒑⿲止自匕⿱儿夂 -- 夔州籍皇朝户主四千三百一十客三千四百九十
  風俗
  
  人物無
  土產
  並同夔州
  雲安縣舊十四鄉今十三鄉本漢朐䏰縣地屬巴郡有橘官鹽官十三州志朐䏰地下濕多朐䏰蟲故以為名朐音蠢䏰音閏○朐䏰城漢縣在萬户城西三十一里蜀江在縣南三百步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八
  宋 樂史 𢰅
  山南東道七
  夔州
  夔州雲安郡今理奉節縣春秋時為夔子國其後為楚滅故其地歸楚後秦滅楚置三十六郡此地為巴郡西漢十三州皆益州部漢書地理志江闗都尉理魚復有橘官即今郡也三國時蜀先主為呉將陸遜敗於夷陵退屯白帝城因改為永安即此地又按郡國記白帝城即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因號魚復為白帝城劉先主改魚復為永安仍於州西七里别置永安宫城在平地其後呉將全琮來襲不尅又羅獻為領軍守永安聞魏軍平蜀三日哭於都亭是也晉大康中復永安為魚復有故江闗在江南岸北對州城即劉先主於此置故陵郡後主改為巴東郡宋泰始三年山峽嶮隘多山蠻據峙以為寇賊立三巴校尉以鎮之宋末廢三巴校尉齊建元二年以荆州之巴東建平二縣即益州之巴郡梁州之涪陵四郡立巴州永明元年省巴州梁大同三年於郡理立信州後魏廢帝三年移巴東郡於梁置陽口縣理其縣蓋今州西陽水口今無餘址周明帝二年又於州理置永安郡以魚復巫山縣屬焉巴東郡唯領雲安一縣武帝天和元年自白帝城移理於永安宫南五十步宣政元年州復還白帝城仍置總管府隋開皇二年罷郡郡所領縣並屬信州大業元年廢總管三年罷州為巴東郡唐武徳七年改為信州領魚復巫山雲安南浦梁山大昌武寧七縣二年以武寧南浦梁山屬浦州又改信州為夔州仍置總管管夔峽施業浦涪渝谷南智務黔兖思巫平十九州八年以夔州之南浦梁山來屬九年又以南浦梁山屬浦州貞觀十四年為都督府督歸夔忠萬涪渝南七州后罷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雲安郡至徳元年於雲安置七州防禦使乾元元年復為夔州二年刺史唐論請外為都督府尋罷之按郡城臨江而險蓋據三峽之上
  元領縣四 今三
  奉節 巫山 大昌
  一縣割出
  雲安置軍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東取江陵府至長安二千四百一十五里 東至歸州三百三里 南至施州山路五百里 西至萬州水路三百里 北至金州九百五十一里 東南至歸州四百四十二里 西南至西州六百六十二里 東北至達州五百二十六里 西北至開州四百五十六里
  
  唐開元户一萬五千九百皇朝户主三千八百五十七客三千二百三十
  風俗
  同峽州
  姓氏
  

  人物無
  土產
  蠟今貢 紵布 巴㦸 黃蘖
  𤓰疇芋區區似薯蕷疇似貫𤓰皆伏根草也
  吐綬鳥大如翟而五色可愛天和淑景即吐綬長一尺須臾還吞之 巫山多鵬
  奉節縣去州四里舊十三鄉今十一鄉本漢魚復縣也今縣北三十里有赤甲城是舊魚復縣基漢書地理志魚復縣江闗都尉所居有橘官蜀先主改為奉節縣白帝城盛𢎞之荆州記云巴東郡峽上北岸有一山孤峙甚峭巴東郡據以為城注水經云白帝山北縁馬嶺按赤甲山其間平處南北相去八十五丈東西七十丈東旁讓溪即以為隍西南臨大江瞰之甚眩目惟馬嶺小差逶迤猶斬山為路羊腸數轉然後得上記云寒山九坂最為險峻按後漢初公孫述據蜀自以承漢土運故號曰白帝城 南鄉峽在縣西四十七里盛𢎞之荆州記云南鄉峽西八十里有巴鄉村葢善釀酒故俗稱巴鄉酒也村旁有溪溪中多靈夀木 三峽山謂西峽巫峽歸峽俗云巴東三峽長清猿聲淚沾裳即禹疏以導江也絶峻萬仞瞥見陽光不分雲雨 八陣圖在縣西南七里荆州圖記云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磧上週迴四百十八丈中有諸葛孔明八陣圖聚細石為之各高五尺廣十圍歴然棋布縱橫相當中間相去九尺正中開南北巷廣悉五尺凡六十四聚或為人散亂及為夏水所沒冬水退復依然如故八陣圖下東西三里有一磧東西一百步南北廣四十步磧上有鹽泉井五口以木為桶昔常取鹽即時沙壅冬出夏沒盛𢎞之荆州記云壘西聚石為八行行八聚聚間相去二丈許謂之八陣圖因曰八陣既成自今行師更不復敗八陣及壘皆圖兵勢行藏之權變自後深識者所不能了桓温伐蜀經之以為常山蛇勢此蓋臆言也 黃龍灘荆州記云三峽之首北岸有白鹽峯下有黃龍灘水最急㳂泝所忌赤甲城公孫述築不生樹木土石悉赤如人肘臂故
  曰赤甲城與舊白帝城相連皆在縣北即楚地江闗之要焉鄧芝從先主入蜀為江闗都尉城即芝鎮於此永安宫漢末公孫述所築蜀先主崩於此城中故號永安宫 古魚復縣在縣西一十五里蜀先主改為永安縣今無城壁也 灧澦堆周圍二十丈在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唐峽口冬水淺屹然露百餘尺夏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又曰猶與言舟子取途不決水脈故曰猶與諺曰灧澦大如朴瞿唐不可觸灧澦大如馬瞿唐不可下灧澦如大鱉瞿唐行舟絶灧澦大如龜瞿唐不可窺 三鈎鎮在州東三里鐵鎖斷江山橫江逗張西岸造舟為梁拖㦸戰牀於上以禦寇為鎮居數溪之㑹故曰三鈎唐武徳二年廢瞿唐峽在州東一里古西陵峽也連崖千丈奔流電激舟人為之恐懼 龍洞溪在州西一百里輿地志云永安宫西有南鄉硤硤西八十里有溪溪中有靈壽木此即是龍洞溪即善釀酒之村也 白鹽山在州城澗東山半有龍池天旱燒石投池鳴鼓其上即雨左思蜀都賦云濳龍蟠於沮澤應鳴鼓而興雨即此也 栢柱巴郡有栢柱大可十圍高二十丈餘乃公孫時樓柱所砍之處忽生枝而不朽
  巫山縣東南七十二里舊八鄉今八鄉本楚巫郡地史記云秦昭王三十年伐楚取黔中巫郡漢改為巫縣屬南郡故城在今縣北晉移於此立建平郡梁武帝廢郡隋加山字係夔子熊摯所治縣今多姓熊者 巫山盛𢎞之荆州記云㳂江峽三十里有新奔灘至巫峽因山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舊云自三峽取蜀數千里恒是一山此蓋好大之言也唯三峽七百里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壘嶂隠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日月所謂高山尋雲怒湍流水絶非人境 神女廟在峽之岸高都山江源記云楚辭所謂巫山之陽高丘之阻高
  丘蓋高都也 大江水經云江水又東經巫峽注云夏水襄陵沿泝阻絶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乗雲御風不加疾也復有嘉魚春出丙穴 楚宫在縣西北二百步在陽臺古城内即襄王所遊之地 陽雲臺高一百二十丈南枕長江楚宋玉賦云遊陽雲之臺望高堂之觀即此 鳥飛山在縣西南六十里言山高鳥飛不能越也
  大昌縣東北六十四里依舊四鄉本漢巫秭歸二縣地輿地志云晉太康元年分巫秭歸縣置建平縣後改為大昌縣屬建平郡 千頃池在縣西三百六十里波瀾浩𣺌莫知涯際分為三道一道東流當縣為井源一道西流為雲安縣陽溪一道南流為奉節縣西瀼水
  大寧監
  大寧監本夔州大昌縣前鎮煎鹽之所也在縣西六十九里溪南山嶺峭壁之中有鹹泉湧出土人以竹引泉置鑊煮鹽皇朝開寶六年置監以収課利
  歸州
  歸州巴東郡今理秭歸縣土地所屬與雲安郡同周夔子之國戰國時其地屬楚秦為南郡之地漢於此置秭歸縣袁山松云屈原此縣人也既被流放忽然暫歸其姊亦來因名其地為秭歸秭與姊同按三國志云吳置建平郡宜郡之西部也甚為重鎮其地險固孫皓末晉將王濬自蜀沿流伐呉守將呉彥表皓曰請増建平兵若建平不可下晉師終不過皓不從旋見亡國即東晉宋齊皆因之隋屬巴東郡之秭歸縣唐武徳二年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歸州三年分秭歸置興山縣治白帝城天寶元年改為巴東郡乾元元年復為歸州
  元領縣三
  秭歸 巴東 興山
  州境
  東西一百八十一里南北二百四十八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一千九百里 東北至西京一千八百四十五里 東取江陵府路至長安二千九百一里東至峽州二百里 南至施州山路五百五十里北至房州山路五百里 東南至峽州界一百三十二里 西南至夔州一百三十二里 西北至䕫州界一百三十六里 東北至峽州界二百一十七里户
  唐開元户四千八百四十五皇朝户主一千一百二十七客一千四百三十五
  風俗
  同峽州
  姓氏
  


  人物
  戰國有屈原
  土產
  今貢黃蠟 白茶 椒 馬鞭 紵麻 亭歴子
  秭歸縣
  也魏為臨江郡呉為建平郡晉不改隋屬巴東郡唐武徳二年置歸州來屬 空舲硤山在縣東一百二里荆州圖記云此峽絶崖壁立數百丈飛鳥所不能栖有一火燼插石崖間望見可長數尺相傳云堯洪水時行者泊舟崖側爨於此餘燼插之至今猶曰插竈 夔子城在縣東二十里春秋夔子之都熊摯所治而此城亦稱為夔子所都蓋初封於彼而滅於此故郡國志云昔周成王封楚熊繹初都丹陽後移校江即此地亦曰丹陽後又移都郢呉置建平郡在此 太清鎮在縣東南八十五里呉置以備蜀居三峽要衝之㑹塞山蠻之路絶寇略之經 屈大夫宅有女須廟在宅東女須即大夫姊也有擣衣石猶存 麝香山在縣南一百一十里多麝 紫極宫黃魔神廟其記云咸通壬辰嵗令翰林蘭陵公自右吏竄黔南秋八月二十七日夕泝三峽次秭歸時蜀水方漲橫波蔽日公積悸而寢夢神人赤髪碧眸且云險不足懼公異之再寐又夢云詰其所自則云我黃魔神居紫極宫之西北隅將祐助公明出此境公曰吾斥去荒徼危殆已甚神能惠我何止朝夕所幸與我俱遊我不忘矣神許諾自是抵於黔又遷于羅毎毎陟險難神恍然如在逮公遷於朝夢神告歸公因為設廟列塑於宫之傍丁酉嵗公從弟侁自澧陽尹亞西蜀路出祠下以囊金致公意謂前制不專請别修敞太守清河崔公承命感異躬親營之心匠既陳層軒以新神樂來斯靈儀蹲蹲按靈寶經五方有大魔其中央曰黃天魔王橫天擔力謂能扶是蒼旻同復萬有天其或者以公有引濟之業將扶危定傾作鎮天步俾黃魔降監為公之兆朕乎噫天之功必藉於大賢神之靈故輔於有徳必鴻獻盛績萃於公之心未可知也循於學官謫秭歸奉太守命勿敢讓所紀乾符丁酉嵗仲春九日司户叅軍𡊮循記蘭陵公即唐朝蕭遘尋為宰相此異事故編於寰宇記
  巴東縣西六十里舊二鄉今七鄉本漢巫縣地三國時屬呉後周天和三年於巴陵故城置樂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樂鄉為巴東縣在巴之東因以為名 石門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山有石逕深若重門先主為陸遜所破退經此門追之既急先主乃燒鎧斷道然後得免也
  興山縣北八十五里舊五鄉今七鄉本漢秭歸縣地三國時其地屬呉至景帝永安三年分秭歸縣之北界立為興山縣屬建寧郡隋廢之唐武徳三年又置 香溪在邑界即王昭君所遊處 王昭君宅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曰昭君之縣村連巫峽是此地 玉虚洞在縣南五十里唐天寶五載其洞忽開可容千人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九
  宋 樂史 𢰅
  山南東道八
  萬州
  萬州南浦郡今理南浦縣其地即春秋時楚之西鄙為夔子國亦熊摯受封之所秦漢皆為巴郡朐䏰縣地朐音蠢䏰音如尹切○東漢末以朐䏰巴東郡屬焉魏晉亦仝宋齊因之後魏分朐䏰縣地置安鄉郡及魚泉縣後又改安鄉郡為萬川郡魚泉縣為萬川縣兼立南州於此隋開皇初郡廢而州存十八年改萬川縣為南浦縣大業三年州又廢并其地復入巴東郡唐武徳三年以此地曠源深須資郡府仍割信州之南浦梁山武寧三縣於此置南浦州領南浦梁山武寧三縣八年廢南浦州以南浦梁山屬夏州武寧屬臨州其年復立浦州依舊領三縣貞觀八年改為萬州天寶元年改為南浦郡乾元元年復為萬州
  元領縣三 今二
  南浦 武寧
  一縣割出
  梁山置梁山軍
  州境
  東西二百二十八里 南北四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三千二百九十里 東取江陵府路至西京二千四百五十五里 東取江陵府路至長安二千七百一十里若取開州至長安一千六百里東至⿳䒑⿲止自匕⿱儿夂 -- 夔州水路三百里 西至渠州四百五十里 南至施州六百八十三里 北至開州二百三十二里又有小路一百六十里 東南至施州清江縣三百四十里 西南至忠州界九十六里 西北至通州四百里 東北至瀘溪開州兩郡界一百七十里户
  唐開元户五千一百皇朝户主六百一十九客一千二百八十
  風俗
  正月七日鄉市士女渡江南娥眉磧上作鷄子卜繋小鼔唱竹枝歌二月三日攜酒饌鼔樂於郊外飲宴至暮而迴謂之迎富
  姓氏
  
  土產
  金貢 白膠 蠲紙 苦藥子始因京兆尹黎幹𢰅方進上云此藥多療諸病遂為常貢
  南浦縣舊八鄉今十五鄉本漢朐䏰縣地後魏廢帝元年分朐䏰之地置魚泉縣以地土多泉民賴魚𦊙為名後周改為萬川縣隋開皇十八年改萬川為南浦以浦為名 高梁大山在縣北四十里尋江源記云高梁山尾東跨江西首劍閣東西數千里山嶺長峻其峯崔嵬於蜀市望之若長雲垂天一日行之乃極其頂俯視衆山坻若平原劍閣銘所謂巖巖梁山積石峩峩即述此山也 千金島在縣南三里掲立江心石高數丈廣百步 娥眉磧在州對江巖磧形如眉多細石斑斕可以遊戲 使君灘在州東二里大江中昔姚亮赴任益州行船至此覆故名之 新婦灘東南岸十里崖山石上有婦人容狀 岷江在縣東三十步自成都而來下入雲安縣界
  武寧縣西南一百三十里依舊四鄉本漢巴郡即臨江縣地後周武帝初分臨江縣地置源陽縣屬南都郡至建徳四年改南都郡為懷徳郡又改源陽縣為武寧縣取威武以寧斯地為名隋開皇三年廢臨州以縣屬巴東郡唐武徳二年改屬浦州即今萬州是也 木𭬒山在東南十三里山頂有池冬夏可驗其淺深隨大江水漲増減 大江在縣南十三步 金磧山在縣西南一十五里 石笋山縣東北三十五里其狀如笋 雙渠在縣東十里灘心有石泉分為二狀如雙渠
  忠州
  忠州南賔郡今理臨江縣按其所屬自秦漢之代與夔州同又譙周巴記云後漢初平六年立臨江縣屬永寧郡今郡東二里臨江南古城是也建安六年改永寧郡為巴東郡臨江縣屬焉歴晉宋皆因之至梁大同六年於此立臨江郡以郡城臨江也後魏廢帝二年改為臨州領臨江萬川二郡隋開皇二年郡廢而州存大業五年州廢以其地入巴東郡義寧二年又於臨江縣立臨州又分置豐都唐武徳二年分浦州之武寧置南賔縣又分臨江置清水縣並屬臨州八年又以浦州之武寧來屬其年又𨽻浦州九年以廢隣州之墊江來屬貞觀八年改臨州為忠州以地邊巴徼意懷忠信為名天寶元年改為南賔郡乾元元年復為忠州
  元領縣五
  臨江 豐都 墊江 南賓 桂溪
  州境
  東西一百六十里 南北三百八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三千一百二十五里 東取江陵府路至西京二千七百一十五里若取開州路至西京一千九百里 東取江陵府至長安二千九百七十五里東至萬州水路二百六十里 南至黔州六百五十
  里 西北至           西至涪州三百五十里 北至渠州五百一十四里 東南至萬州界四百五十六里 西至涪州水路三百五十里 南渡江山路至黔州四百里 西取桂溪隣山二縣路至渠州五百里
  
  唐開元户六千七百二十二皇朝户主一千九百七十客一萬六千七百二十
  風俗
  夷獠頗𩔖黔中正月三日拜坟墓二月二日攜酒郊外迎富除夜燃燈照先祖墓
  姓氏
  
  人物無
  土產
  苦藥子大厯十一年京兆尹黎幹奏稱此藥性寒去熱解一切毒毎服之立效
  巴㦸 麥門冬 黃連 天門冬 綿 紬 文刀蘇薫席段氏遊蜀記云忠州墊江縣以蘇薫為蓆絲為經其色深碧
  臨江縣元十一鄉本漢舊縣也屬巴郡梁立郡於此縣本以臨江川為名 東溪水在郡東南三里源自南賔縣南流於江 故石城在縣東一百里當江岷之北岸李雄之亂巴西郡寄治此城其城四面懸絶焉 鳴玉溪在州西十里上有懸崖瀑布高五十餘丈潭洞幽邃古木蒼然前刺史房式嘉其幽絶特置蘭若凡置五橋以渡溪水今廢
  豐都縣西九十二里元四鄉本漢枳縣地屬巴郡續漢書郡國志云永元二年分枳縣地置平都縣取界内平都山為名蜀延熈中省入江都縣隋義寧三年復置改為豐都焉 平都山在縣北二里神仙傳云後漢延光元年陰長生于馬明生處求仙法乃將長生入青城山中煮黃土為金以示之立壇唼血取太青神丹經授之乃别去長生後於平都山白日昇天即此張道陵所化二十四居其一也 大江在縣一百步
  墊江縣北一百七十里元五鄉本漢臨江縣地屬巴郡後魏恭帝三年分臨江地於此置墊江後周天和二年改墊江為魏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魏安復為墊江縣容溪水在縣南十里西流
  南賔縣西南一百里舊五鄉今三鄉本漢臨江縣地自漢至梁為臨江縣地不改後周初分臨江縣置源陽縣後改源陽為武寧縣屬南賔郡尋又改為懷徳郡屬南州唐武徳二年分浦州之武寧西界地置南賔縣屬臨州貞觀八年改臨州為忠州仍不改所屬 望途溪在縣北二百步西流至豐都南注濁江
  桂溪縣西一百三十九里舊五鄉今三鄉本漢臨江縣地按漢臨江縣在今臨江縣界臨江故城是也唐武徳二年分臨江地於此置清水縣屬臨州天寶元年以隴右有青水縣名因改為桂溪以縣界桂溪為名 容溪水距縣三里西流入墊江界
  梁山軍
  梁山軍理梁山縣本萬州梁山縣皇朝開寶三年置屯田務因建為梁山軍管梁山一縣
  領縣一
  梁山
  軍境
  東西一百八十五里 南北七十三里
  四至八到
  新建軍無至東西京里數
  東至萬州南浦縣界六十五里 南至忠州桂溪縣界四十三里 東北至開州新浦縣界六十四里南至忠州臨江縣界四十里 東南至忠州臨江縣界三十里 東北至 西北至達州三岡縣界一百五十里
  
  舊户載萬州籍皇朝户主六百八十二客四千六百七十二
  風俗
  與忠州同
  姓氏
  人物無
  土産
  苦藥子事在萬州卷内載
  梁山縣依舊四鄉本漢朐䏰縣地後魏廢帝分朐䏰置魚泉縣今縣即魚泉縣地周天和二年於此置梁山縣蓋以界内髙梁山為縣名皇朝開寳三年割立軍栢枝山在縣東南十五里尋江源記云丙穴有嘉魚其味甚美丙穴出栢枝即此山是也 溪山在縣南八十步西南流入志州桂溪縣界 石瓦山在縣西一百一十三里山嶺有古人礪刀劒亂石如積瓦焉 七城山在縣西二十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九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十
  宋 樂史 𢰅
  隴右道一
  秦州
  秦州天水郡舊上邽縣今理成紀縣禹貢雍州之域所謂西傾朱圉鳥䑕至於太華是也周以前為西戎地至孝王時其地始為秦邑按秦本紀云造父之後有非子好馬善養息之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孝王曰昔伯翳為舜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續嬴氏祀按徐廣云今天水隴西縣秦亭是也至厲王時西戎反王室殺非子之曽孫秦仲其長子曰莊公伐西戎破之宣王乃復秦仲為西垂大夫及幽王為西戎所殺莊公子襄公將兵救周有功平王賜襄公岐豐以西之地故春秋時為秦國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此為隴西郡漢武帝分隴西置天水郡為六郡之一也王莽末隗囂據其地初即據平襄後即保冀縣為此地建武中平後更名天水為漢陽郡故地道記云漢陽有大坂名曰隴坻亦曰隴山是也至靈帝中平五年分貊道立南安郡魏黄初中分隴右為秦州因秦初封也兼立涼州領郡國十理於此以為重鎮蜀漢時諸葛亮引兵至南安漢陽皆應亮是也西晉又分其城為天水略陽二郡之地後魏亦為略陽郡至隋開皇初廢郡為州煬帝初廢州為郡唐武徳二年平薛舉改置秦州仍立總管府管秦泯洮疊文武成康蘭宕扶等十二州秦州領上邽成紀秦嶺清水四縣四年分清水置下邽六年廢邽州以清水來屬八年廢文州以隴州來屬其年又廢伏州以伏羌來屬九年於伏羌廢城置鹽泉縣貞觀元年改鹽泉縣為夷賔二年省夷賔縣六年省長川縣十四年督秦城渭武四州治上邽十年廢秦嶺縣開元二十二年縁地震移治於成紀縣之敬親川天寶元年改為天水郡依舊都督府督天水隴西同谷三郡其年復還治上邽乾元元年復為秦州祿山反陷入吐蕃大中三年八月鳳翔節度使李玭收復今理於成紀縣元在舊州南一百里皇朝為雄武軍節度使
  元領縣五 今六 并四寨
  成紀 隴城 清水
  大潭 本良恭大潭二鎮合為一縣
  長道成州割出 天水新置
  二縣廢
  上邽廢為鎮 伏羌為寨
  州境
  東西四百一十里 南北一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二千一百里 東至南京一千六百六十里 東至長安八百里 東至隴州三百里西至渭州三百里 東至成州四百三十里
  北至原州五百里 西南至成州三百里
  東北至原州四百七十五里 西北至會州五百一十里
  
  唐開元户二萬四千八百二十七皇朝户主
  一萬九千一百四十四客二萬四千百七十
  
  風俗
  天水隴西六郡良家子以才力選焉君子有勇而無義即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即為盜故此隴右數郡人俗質木不恥寇盜
  姓氏
  天水郡七姓 權 趙 尹 莊 龍 狄
  
  人物
  李廣隴西成紀人 孫陵 趙充國 段㑹宗
  薛夏 楊阜諫明帝著倡被綾半袖 姜維天水人仕蜀官至大將軍 唐狄仁傑天水人相則天追封梁公 李適字子至隴西成紀人 權徳輿天水人相徳宗 李程隴西人 李逢吉隴西人 李石隴西人文宗相
  土產
  麝香 龍鬚席 芎藭 馬 石斛
  成紀縣舊六鄉今三鄉本漢舊縣也屬天水郡續漢書郡國志云成紀屬漢陽郡漢陽即天水郡也古帝庖犧氏所生之地 瓦亭川水源出縣東瓦亭山水經云西南流歴僵人岐 顯親故城漢為縣廢城南縣東南 羅谷水從大岳山流來今流入於州入夕陽河隴城縣東北一百二十六里舊五鄉今四鄉本漢隴縣即略陽道屬天水郡後漢改天水曰漢陽續漢書郡國志略陽道屬漢陽郡有街泉亭是也按十三州志略陽在郡東六十里即故冀城也魏黃初中改為隴城以縣𨽻之八年廢文州縣來屬貞觀三年省長川縣并入唐末廢後唐長興三年於歸化鎮復置 瓦亭山在縣東北二百里即漢末隗囂使將牛邯所守之地其山亦入今平涼郡界有水經成紀縣過大隴山亦曰隴首山在溪北 漢略陽道廢城在今縣西北 河陽縣故城漢置縣亦在河之西北故曰河陽 街泉亭俗名漢街城在縣東北六十里漢立街泉縣以屬天水郡即三國時蜀將馬謖為張郃所敗之處 大陽山在縣東北五十里有冶銀務
  清水縣東北一百二十五里舊五鄉今三鄉本漢舊縣地天水郡晉太康地志云清水屬略陽郡按其地即秦仲始所封為附庸於此地又周地圖記云成帝和平五年分略陽置清水郡尋廢至永安三年移於天水城唐武徳四年置邽州於清水六年廢邽州以縣來屬祿山亂陷入吐蕃至大中二年始收復勅此縣緣郡城未置權𨽻鳳翔府後唐長興元年移置於上邽鎮即今理所也 小隴山經邑界隴山之事具在隴州 箭簳谷妯娌水出焉去縣六十里下合白砂川入天河 廢上邽縣舊十六鄉本邽戎地秦伐邽戎而置縣屬隴西郡後屬漢陽郡晉太康記屬天水郡後魏以避太武諱改為上邽隋開皇初復為上邽縣唐天寶中陷入吐蕃大中初收復為鎮今為清水縣理所嶓冢山山海經云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江經嘉陵故有嘉陵江之稱經閬中有閬中江之號郭璞云嶓冡山在武都氐道縣南梁州記云漢水發源隴西之氐道縣嶓冡山南漢志云西縣禹貢嶓冡山西漢水所出後漢志亦云西縣有嶓冡山郡國志云上有異草花名骨容若食之無子 渭水西自伏羌縣界流入注水經云渭水又東出岑峽入新陽川逕新陽下城南溪谷赤蒿二水並出南山東北入渭渭水又東與新陽崖水合即隴水也東北出大隴山 段谷水源出縣東南山下蜀志姜維為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衆即此谷也 馬池水源出縣西南嶓冡山開山圖云隴西神馬山有淵池龍馬所生水經注馬池水出上邽西南六十里謂之龍淵水言神馬出水事同徐吾來淵之異故有池馬之號昔刺史張彛得馬頭骨長三尺即此也 始昌城一名西城按城即漢為西縣地也今廢在西南
  天水縣西七十里管七鄉古縣也秦川記郡前有河水冬夏無増減取此名縣唐末廢後唐長興三年以南冶縣鎮置縣界無山有水一派北流入長道縣界
  長道縣西一百二十七里舊四鄉今二鄉本漢上祿縣地後魏分上禄置長道縣於縣置天水郡隋開皇十八年改天水為漢陽郡又改漢陽縣為長道縣屬成州按成州圖舊有長道漢陽上禄等四縣以吐蕃侵擾百姓流移並廢為鎮唐咸通十三年以成州奏人户歸復土田漸濶却置長道縣今屬秦州 祁山在縣東十里有城極嚴固按開山圖云漢陽西南有祁山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蜀志後主建興六年諸葛亮身率諸軍攻祁山即此也山有高樓高涉二神毎嵗郡邑祀之 南岈北岈二岈萬有餘家諸葛亮表言祁山縣去沮五百里有人萬户瞻其邱墟信為殷矣即謂此周地圖記其城漢時所築也鹽官水在縣北一里自天水縣界流來 石堡在縣南十八里高一百丈上有石城中有一石井深一丈四時水湛然故老傳云昔人避難居此開其井飲之不竭人却漏其水又穿鑿不得其水脈大潭縣西一百二十八里二鄉本良恭大潭兩鎮皇朝乾徳元年合二鎮立大潭縣於上木竹谷即今治伎兩山在縣西南六十里連成州界 十八盤山在縣南一百二十里今有十八盤路在 濁水從長道縣界大潭舊鎮入階州 清水在縣南七十里從蕃界流來合濁水入階州 人頭崖在良恭舊鎮南五里去縣九十五里其崖象人頭 廢伏羌縣本周冀戎之地秦伐冀戎而置縣焉漢書理地志云冀縣屬天水郡西晉大始元年雍州隴西南安天水略陽武都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七郡立為秦州於冀縣是後魏移於上邽改此為當亭縣隋大業二年改當亭為冀城縣武徳初立為伏州仍於伏羌城置伏羌縣八年罷伏州以伏羌縣來屬唐天寶元年後陷吐蕃皇朝建隆三年秦州上言吐蕃尚波于等進約伏羌縣地因以舊城置寨 朱圉山在縣西俗名曰巖山漢書地理志云天水冀縣有朱圉山在縣南梧中聚土地十三州志朱圉有石鼔不擊自鳴鳴則兵起 邽山在縣東南 落門谷水在今縣西龍馬泉源出縣西北平水地下渥洼沙作龍馬之狀
  長老相傳毎春夜放牝馬飲此泉水自然懷孕生駒初無毛不能起以氊裹之經數月内生毛至三嵗與大宛馬略同 平襄城漢縣也屬漢陽郡在今縣南百三十里故襄戎之邑也 大像在廢縣東一里石崖上有大像一軀長八尺自山頂至山下一千二百三十丈有閣道可登
  成州
  成州同谷郡今理同谷縣禹貢梁州之域古西夷地周省梁州故入雍至戰國千畝戎羌氐居之後為白馬氐國又按史記西南夷傳曰自莋以東北居長以什數冉䮾最大在蜀之西自冉䮾皆氐𩔖今州南八十里有山曰仇池其險固即白馬氐之處又按范曄後漢書云河地方百頃左右悉白馬氐秦逐西戎遂統有其地昭王三十八年隴西郡晉武帝時氐豪楊定擁衆仇池稱藩於晉求割天水之西縣武都之上縣為仇池郡置於歴城其地遂為楊氏所據至後魏廢帝元年改武都為南秦州西魏改為成州至隋末州廢置漢陽郡唐武徳元年復置成州領上禄長道潭水三縣貞觀元年以潭水屬巖州又割廢康州之同谷縣來屬州治即楊難當所築建安城也天寶元年改為同谷郡乾元元年復為成州自至徳之後為吐蕃侵擾百姓流散諸縣並廢為鎮咸通十三年人户漸復却置成州并縣又割長道縣屬尋州梁開平初改為汶州後唐同光初復舊仍於栗鎮亭置栗亭縣今理同谷縣
  元領縣三 今二
  同谷 栗亭新置
  一縣割出秦州
  長道入秦州
  一縣舊廢
  上禄
  州境
  東西九十里 南北一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二千二百八十里 東至西京一
  千八百六十里 東至長安一千里 東至
  鳳翔府驛馬四百五十里 西南至良恭縣
  至巖州五百八十里 南至武州三百三十
  里 北至秦州四百三十二里 東南至興
  州三百四十七里 西南至武州三百四十
  五里 東北至秦州三百里 西南至渭州三百八十六里
  
  唐開元户四千七百二十七皇朝户主三千七百六十客五千八百八十
  風俗
  與鳳州同每耕耘之時即鳴鼓唱歌以樂之
  姓氏
  人物無
  土產
  麝香 羚羊角 狨皮
  同谷縣舊三鄉今三鄉本漢下辨道地屬武都郡後魏定仇池正始中於此置廣業郡領白石栗亭二縣恭帝後元元年改為同谷縣 鳳凰山注水經云廣業郡南鳳凰溪中有二石雙高其形若闕漢世有鳳凰栖其上故謂之鳳凰臺其山蓋亦因此為名 同谷川州治之地
  栗亭縣東五十里二鄉本栗亭鎮地後唐清泰三年六月秦州置栗亭縣 栗亭川縣治之地 廢上禄縣本漢舊縣屬武都郡東晉屬仇池郡宋分西山五羌為十二部由是郡邑成焉隋初為蒼泉縣煬帝改蒼泉為上禄復漢舊名也 仇池山辛氏三秦記云仇池山上有頃池平如砥其南北有山路東西絶壁萬仞上有數萬家一人守道萬人莫向山勢自然有樓櫓却敵之狀東西二盤道可七里上有岡阜泉源史記謂秦得百二之固西晉末為氐楊茂搜所據立宫室囷倉皆為板屋乃氐之所治於此今謂之洛道是也 雷牛山 泥公山五仙山三山歴邑界
  儀州
  儀州理華亭縣本西戎之界秦隴之地鳳翔之邊鎮後魏普泰元年築城置鎮以搤蕃戎之路唐為神策軍後唐同光元年改為義州周顯徳六年置華亭縣於州郭皇朝乾徳二年割秦隴三鎮之地置安化縣太平興國二年改為儀州避御名
  領縣二
  華亭 安化
  州境
  東西五十五里 南北七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一千八百里 東至西京一千四百五十里 北至長安六百里 東至鳳翔崇信縣九十里 東南至隴州九十里 北至渭州九十里 西南至秦州約五百里隔隴山原無直路 東北至涇州一百四十里内隔鳳翔崇縣及宫坂嶺 北至長安鎮四十里次至新制勝闗城
  
  舊户無籍
  風俗
  人以騎射為事
  人物無
  土產
  貢賦 弩弦
  地接隴山節氣常晩至仲夏花木始開不產絲蠶惟與西戎傳易為利
  華亭縣二鄉周顯徳六年置以華亭鄉為名 隴山在縣西二十五里 望仙山在縣西北二十里 爛柯山在縣北一十五里 秦胡亥陵在縣東南三十里乾湫原上 秦長城在州城内有恬䝉冢
  安化縣西九十里四鄉皇朝乾徳二年割秦隴三鎮之地置西北蕃十里 龍馬山在縣東一十里 隴山在縣西十里接蕃界及連崆峒山
  太平監
  太平監秦州之境内元有銀冶八務皇朝太平興國三年升為太平監冶大賈務門外並不轄鄉里無四至八到分三務為監管之冶所
  元領務八 今領十九
  大賈務所冶都監官主之務五
  大賈務 白石上務 白石下務
  夾箭務 里谷務
  臨金務北至監一百里分監官一員主之管八務臨金務 寨南務 碎石務
  黃蘖務 床谷務 子路務
  青陽務 篚園子務
  小泉務正南去鎮九十里北至蕃界一里分臨監官一員主之管六務
  小泉務 董城務 牛池務
  西谷務 椀子堡務 隔瀍務
  
  皇朝管諸務内主客一千三百九十七
  課利
  每年收錢銀共三萬二千八百四十八貫兩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