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部一 太平御覽
卷七百五十七.器物部二
器物部三 

编辑

《周禮》曰:烹人掌供鼎鑊。所以煮肉及魚臘之器。既熟,乃脀於鼎。脀,音蒸。

《儀禮》曰:雍人陳鼎五,三鼎在羊鑊之西,二鼎在豕鑊之西。

史記》曰:藺相如謂秦王曰:「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郡與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當誅,臣請就湯鑊,惟大王群臣熟計議之。」

《晉書》曰:張平自稱豫州刺史,樊雅自號譙郡太守,元帝皆版為四品將軍。豫州刺史祖逖出屯廬州,遣參軍殷義詣平、雅。義意輕平,視其屋云:「當持作馬廄。」見大鑊云:「欲鑄作鐵器。」平曰:「此是帝王大鑊,天下定後方當用之,奈何打破?」乂曰:「卿能保頭而不惜大鑊耶?」平大怒,於坐斬乂,阻兵固守歲余。逖攻平,殺之,而雅據譙城。

《文子》曰:養魚於沸鑊之中,棲鳥於炎爐之上,雖欲其生,養理失矣。

陸機《洛陽記》曰:宮牆外以大鐵鑊盛水以救火。鑊受百斛,百步一置。楊龍驤《洛陽記》云:鐵鑊合一百八十枚也。

《搜神記》曰:武帝從南岳著廬江潛,霍山之上無水,廟有四鑊,可受四十斛。至祭時,水輒自滿,用之足了,事畢即空,塵土樹葉莫之污也。積五十歲,歲作四祭。後但作三祭,一鑊自敗。

《朱崖傳》曰:朱崖大家有銅鑊,多者五三百,積以為貨。

《南越志》曰:龍川縣營崗北有巨鑊,恆有懸泉注之,終歲不滿。嘗有釆薪者欲推動之,忽然震電,迷失路,十許日乃至家。

《湘州記》曰:伍子胥廟中有大銅器。元嘉中,沙門釋亮啟乞此廟器鑄丈六金像。始,廟所有大銅鑊,可容三百斛許,即陷入地中。僧亮夢神語云:「今舍此器,相與發願,免此神刑!」

殷斌《當山記》曰:魏興反照山上有三公鐵鑊,常有水數十斛,雖大旱而不減。長老云:「有天子女,欲來此山,愁思而死。三公衛送,故於此烹之。」

《羅浮山記》曰:有石鑊,容千餘斛,溢為瀑布。

《墨子·死守》曰:二十五步一竈,竈有鐵鑊,容二石以上,為湯。

编辑

《說文》曰:鍑,音富如釜而大口,釜也。一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音尋三足釜也。

《方言》曰:釜,自關而西或謂之釜,或謂之鍑。鍑亦釜之總名也。

《廣雅》曰:錪、他典切。鉼、音餅鬲、音曆鍑、音富鏕、音鹿鏝鍪、漫牟二音。{規金}、音規。錡、釜也。

《埤蒼》曰:鎢䥈,小釜也。

《易·說卦》曰:坤為釜。

《詩》曰:於以湘之?維錡及釜。錡,釜屬也。有足曰錡。

又曰:誰能烹魚?溉之釜鬵。鬵,釜屬也。

《左傳》曰: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

《三禮圖》曰:釜,《制度》云三斛,或曰二斛。

《春秋繁露》曰:夏求雨,曝釜於朮音遂十日。

史記》曰:項籍救巨鹿,沉船破釜甑,以示必死。

《古史考》曰:黃帝始造釜、甑。

《戰國策》曰:蔡澤入韓、魏,遇奪釜鬲於途。

《東觀漢記》曰:梁鴻少孤,詣太學受業。同房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鴻曰:「童子不因人熱者也!」滅竈,更燃火。

又曰:鄧遵破匈奴,得釜鑊二三千枚。

謝承《後漢書》曰:范丹為萊蕪長,遭黨錮,有時絕糧。閭里歌之曰:「釜中生魚,范萊蕪!」

又曰:胡邵為淮南太守,使群下閣外炊曝作乾飯,閣中不設釜竈。潁川馮暹為徐州刺史,以小銅釜甑十日一炊。

《後漢書》曰:王莽納言將軍嚴尤欲據宛,伯升乃陳兵誓眾,焚積聚,破釜甑,鼓行而前。破釜甑,示必死也。

《魏略》曰:鍾繇為相國,以五熟鼎范因太子鑄之。釜成,太子與繇書曰:「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咸以一體調一味。豈若斯釜,五味時芳!蓋鼎之烹飪,以享上帝。今之嘉釜,有逾玆義。」

《晉諸公贊》曰:尚書杜預欲為平底釜,謂於薪火為省。黃門郎賈彞於世祖前面質預曰:「釜之尖下,以備沃洗;今若平底,無以去水。」預亦不能折之。

《前秦錄》曰:處士張忠隱於太山,鑿石為釜,容六斗四升。

《河圖》曰:漢高祖觀汶水,見一黃釜,驚卻反,化為一翁,責言曰:「劉季,何不受《河圖》?」

《莊子》曰: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後仕,三千鍾不洎親,吾心悲。」

《韓子》曰:智伯圍襄子於晉陽,決晉水以灌之。城中巢處,懸釜而炊。

《呂氏春秋》曰:晉文公反國,介之推不肯受賞。或遇之山中負釜。

《淮南子》曰:鉛不可以為刀,木不可以為釜。

又曰:太王亶父處邠,狄人攻之,杖策而去,百姓負釜甑,逾梁山,而國乎歧。

《淮南萬畢朮》曰:牛膽鳴。取牛膽以塗熱釜,即自鳴矣。

《風俗通》曰:俗說齊人有空車行,魯人有負釜者,便持釜置車中,行二三百里,臨別取釜,不相問為誰,亦不謝。後車家系獄當死,釜主徑往,募人取之,穿壁未達。車者怒,不肯出。釜主慚,欲俱死。明日,主者以事白齊君,義而原之。

《魏子》曰:鼎以為希出,而世貴之;釜鬲常用,而世輕之。

《兵書》曰:初出軍行,日三炊,釜不得覆。覆釜,軍敗。

《物理論》曰:堯世洪水,民登木而棲,懸釜而爨。

《茅君內傳》曰:欲合九轉,先作神釜。

《郭文傳》曰:文以石為釜。

《婁承先別傳》曰:昔山越民反,所過殘毀。至婁氏之里,往中庭,顧見釜甑,尚著於竈,曰:「恐他遠寇取之!」仍為取洗,沈著井中而去。婁家後還,皆盡得之。

《朱崖傳》曰:朱崖俗多用土釜。

裴淵《廣州記》曰:東官郡煮鹽,織竹為釜,以牡蠣屑泥之,燒用七夕一易。

《異苑》曰:長山朱郭夫妻,恆釆藻澗濱。見二銅釜沿流而下,取之而歸。有圓蓋,滿中銅器,光輝耀目,自然作聲。郭懼,運著北山埋之。而後賣釜與人,方載出為貨。船無故自覆,失釜所在。

又曰:薛願家有虹飲釜中,水盡,以酒灌之,便吐金滿釜,而願因之丰富。

《離騷》曰:黃鍾毀棄,瓦釜雷鳴。

音曆 编辑

《爾雅》曰:鼎,款足者謂之鬲。郭璞曰:曲腳也。或曰:款,定也。犍為舍人曰:鼎足相去疏闊曰鬲。

《方言》曰:鍑,或謂之鏤,吳楊之間謂之鬲。

《周禮》曰:鬲實五觳,苦角切。厚半寸,唇寸。

漢書》曰:空足之鬲。蘇林曰:足中空不實。

《家語》曰:「魯有儉者,瓦鬲煮食祀之,自謂甚美,盛之土之器,以進孔子。孔子受之,欣然有悅,如受太牢。」子路曰:「瓦甑,音邊陋器也。夫子何喜如此乎?」孔子曰:「夫食美者念其親;以食其美者而念,其我思也。」

盛弘之《荊州記》曰:湘東陰山縣西,有鬲口溪。昔有大鬲,容百斛,出於此水,故因為名。

與鎗同 编辑

《通俗文》曰:鬴音輔有足曰鐺。

《齊書》曰:明帝每存儉約,欲鑄壞太官元日上壽銀酒鐺,尚書令王晏等咸稱盛德。蕭穎冑曰:「朝廷盛禮,莫過三元。此一路器,既是舊物,不足為侈。」帝不悅。預曲宴,銀器滿席,穎冑曰:「陛下前欲壞酒鐺,恐宜移在此器也。」帝甚慚。

《唐書》曰:薛大鼎為滄州太守,政化大行,百姓利之。賈惇頤為瀛州刺史,鄭德本為冀州刺史,俱有異政,時人號曰:「鎗腳刺史。」

《東宮舊事》曰:皇太子初拜,給銅龍頭鎗。

《孝子傳》曰:陳遵母好食鐺底焦飯。

《孔氏志怪》曰:有人苦心腹病。死後,剖視之,得銅鐺一枚,容數合許。疾病部廢門中備云其事。

《述異記》曰:諸葛景亡後,宅上常聞語聲:「當酤酒還,而無溫鎗。」鬼云「:卿無溫釒倉,那得飲酒?」見一銅鎗從空中來。

《續齊諧記》曰:王敬伯夜見一女子,命婢取酒,須臾持一銀酒鎗。

《笑林》曰:太原人夜失火,欲出銅鎗,設得熨斗,便大驚怪,曰:「異事!火未至,已被燒失腳!」

梁王筠《以服散鎗贈殷鈞別詩》曰:玉鉉布交文,金丹煥仙說。九沸翻成緩,七轉良為切。執以代疏麻,長貽故人別。

鎢錥烏育二音 编辑

《廣雅》曰:鎢錥之銼釒羸𨰠。

《說文》曰:銼才禾切。釒羸,力禾切。鍑也。

《纂文》曰:秦人以鉆䥈為銼釒羸。

《魏略》曰:徐晃性嚴,驅使將士不得閑息。於時軍中為之語曰:「不得餉,屬徐晃。」晃聞此語,笑曰:「我槌破汝鎢錥耶?」

杜預《奏事》曰:藥杵臼、澡槃、熨斗、釜、甕、銚槃、鎢錥,皆亦民間之急用也。

江逌《表》曰:昔康皇帝玄宮內金烏育。

编辑

《廣雅》曰:鋗血涓切。謂之銚。

《說文》曰:銚,溫器也。

《嵩高山記》曰:岳左右有古人住處,銅銚器物猶存。

《衡山記》曰:有人釆藥,暮宿石室中,見一銅銚,是煮藥處。蠻人聞之,取銚還用,舉村盡病,送返乃已。

《夢書》曰:夢見得新銚鋗,取婦好也。

魏武《上獻帝表》曰:臣祖騰有順帝賜器。今上四石銅釒四枚,五石銅鋗一枚,御物有鈍銀粉銚一枚。

束晳《貧家賦》曰:執偏隳之漏鋗。

编辑

《說文》曰:鑪,方鑪也。鏇,似絹也。圜鑪也。

《周禮》曰:宮人掌王之六寢,凡寢中之事,掃除、執燭、共鑪炭凡勞事。勞事,勞褻之事也。

《左傳》曰:邾子在門台,臨廷。閽以瓶水沃庭,邾子望見之,怒。閽曰:「夷射姑旋焉。」旋,小便也。命執之,弗得,滋怒,自投於床,廢於鑪炭,爛,遂卒。

《魏略》曰:孫權上書稱臣,稱說天命。太祖以權書示外曰:「是兒欲踞吾著鑪炭上耶?」

崔豹《古今注》曰:漢成帝顧成廟有二真金鑪。

《拾遺錄》曰:周靈王出於宣昭之台,望東方雲氣蓊郁,俄而有二人乘飛游之輦,上帝酣䤊。其一人能為霜雪,坐者皆噤,乃命青金洪鑪。青金洪者,出青零淵,石色皆如紺,中有金,鑄為大。

《異苑》曰:龐猗,義熙中為宜都太守。御人牧馬於野,見一銅鑪上焰帶鎖而行。持歸以呈猗。遂檻盛,送下荊州。至都北界,夜忽風雨,有叫聲,光火燭天,徑來趨船,失鑪所在。

《鹽鐵論》曰:歐冶能因國君之銅鐵以為金鑪大鐘,而自不能為壺鼎槃盂,無其用也。

桓譚《新論》曰:元帝求方士,漢中道人王仲都,大暑日,使暴坐,又環以十鑪,不言熱。

《論衡》曰:當風鼓箑,向日燃鑪,而天終不為冬夏易氣。

又曰:推無益之能,納無補之說,似以夏進鑪,以冬奏扇。

賈誼《鵩鳥賦》曰:且夫天地為鑪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编辑

《說文》曰:窐,戶圭切。甑空也。

《古史考》曰:黃帝始作甑。

《方言》曰:甑,自關而東謂之甗,魚蹇切。或謂之鬵,或謂之酢餾。力救切。

《爾雅》曰:䰝與甑同。謂之鬵。朁,鉹也。郭璞注曰:涼州呼鉹音侈。

《周禮》曰:陶人為甗,實二鬴,厚半寸,唇寸。甑,實二鬴,厚半寸,唇寸,七穿。量六斗四升曰鬴。鄭司農云:甗無底甑也。

《左傳》曰: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杜預注曰:甗,玉甗也,滅紀所得。

漢書》曰:項羽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示士卒勝去,不勝死,無回心。

《後漢書》曰:范史雲為萊蕪長,時人歌曰:「甑中生塵范史云。」

袁山松《後漢書》曰:「荀淑與陳寔神交,棄官,常命駕相就,令元方侍側,季方作食。」嘗一朝食遲,季方跪曰:「向聞大人與荀君言,甚善,竊聽之,甑壞飯縻。」寔曰:「汝聽談,解乎?」答曰:「解。」令說之,不誤一言,公悅。

《韓詩外傳》曰:舜甑無羶。

《淮南子》曰:粟得溼而音罕。甑得火而液。

《白虎通》曰:王者德至,山陵丹甑見。

京房《易逆刺》曰:天雨釜甑,歲一熟。

《益部耆舊傳》曰:任文公知有王莽之變,悉賣奇物,惟存銅甑蓑笠。

《郭林宗別傳》曰:鉅鹿孟敏容居太原,林宗見而問之,對曰:「甑已破矣,視之無益!」林宗以其分決,勸使學,果為美士。

《郭文傳》曰:文以竹為甑。

《錄異傳》曰:隆安中,吳縣張君林,忽有鬼來,助其驅使。林家甑破,無何用,鬼乃撞盆底穿以充甑。

《錢塘記》曰:石姥莫補切。山有甑,大數十圍,下有三石支足。一人搖之輒動,縱使千百人引之,與一人不異。

《離騷》曰:圭璋雜於甑窐。窐,土甑孔也。

编辑

《說文》曰:箄,蔽也,所以蔽甑底也。

《淮南子》曰:明鏡可鑒形,蒸食不如竹箄。裴玄論云:尹氏鏡,蒸食不如三錢竹箄。

《夢書》曰:夢見新箄,婦女憙。

孔融《同歲論》曰:弊箄徑尺,不足以救鹽池之咸。

甑帶 编辑

《淮南子》曰:琬琰之玉,汙泥土之中,雖廉者弗釋。琬琰,美玉。釋,舍也。弊箄甑瓾,在旃茵之上,雖貪者不搏。瓾,甑帶也。搏,取也。瓾,讀蛙黽之蛙也。美之所在,雖汙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高隆,世不能貴。

《夢書》曰:夢見甑,欲娶婦;夢見甑帶,媒妁來。

 器物部一 ↑返回頂部 器物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