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0931
鱗介部二 ◄ | 太平御覽 卷九百三十一.鱗介部三 龜 |
► 鱗介部四 |
|
龜
编辑《爾雅》曰:龜三尺,賁。〈今吳興陽羨縣君山上池,池中有六眼龜。〉龜,俯者靈,〈行頭低。〉仰者謝。〈行頭仰。〉前弇諸果,〈甲前長。〉後弇諸獵。左倪不類,〈行頭左庳,匠箔東所謂左食者,以甲卜審。〉右倪不若。〈行頭右庳為右食,甲形皆爾。〉一曰神龜,〈龜之最神明。〉二曰靈龜〈涪陵郡出大龜,甲可以卜,緣中文似瑇瑁,俗呼為靈龜,即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蠵,以規切。〉三曰攝龜,〈小龜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張閉,好食蛇。江東呼為靈龜也。〉四曰寶龜,〈《書》曰:遺我大寶龜。〉五曰文龜,〈甲有文彩者。《河圖》曰:靈龜負書,丹甲青文。〉六曰筮龜,〈常在蓍叢下潛伏,見《龜策傳》。〉七曰山龜,八曰澤龜,九曰十龜,十曰火龜。〈此皆說龜生之處所。火龜,猶火鼠耳。物有含異氣者,不可以常理推,然亦無所怪。〉
《周易》曰:或益之十朋之龜。
又《說卦》曰:《離》為龜。
京房《易緯》曰:靈蓍,四十九莖,下有千歲神龜守之。
焦贛《易林》曰:龜厭江海,陸行不止,自令枯槁,失其都市。
《尚書·皋陶謨》曰:昆命於玄龜。
又《禹貢》曰:九江納錫大龜。
又曰:寧王遺我大寶龜。〈文王也。遺我大寶龜,疑則卜之。〉
《尚書中候》曰:堯沉璧於洛,玄龜負書出,於背甲赤文朱字,止壇場。沉璧於河,黑龜出,赤文題。
又曰:周公攝政七年,制禮作樂。成王觀於雒,沉甑,禮畢,王退。有玄龜青純蒼光,背甲刻書,上躋於壇,赤文成字,周公寫之。
《雒書》曰:靈龜者,玄文五色,神靈之精也。上隆法天,下方法地。能見存亡,明於吉凶。王者不偏黨,尊耆老,則出。
《洪范五行》曰:龜之言久也,千歲而靈,此禽獸而知吉凶者也。
《周禮·天官上·鱉人》曰:春獻龜蜃,秋獻龜魚。
又《春官下·龜人》曰:龜人,掌六鱉之屬,各有名物:天龜曰靈屬,地龜曰緯屬,東龜曰果屬,西龜曰雷屬,南龜曰獵屬,北龜曰若屬。凡取龜用秋時,攻龜用春時,各以其物入於龜室。〈六龜各異室也。〉
《大戴禮》曰: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
《禮記·月令》曰:季秋,登龜取黿。〈甲類秋乃堅成,故是月登取。〉
又《學記》曰:青黑緣者,天子植鄲龜也。
又《禮運》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逸禮》曰:天子龜尺二寸,諸侯八寸,大夫六寸,士民四寸。龜者,陰蟲之老也。龜三千歲上,游於卷耳之上,老者先知,故君子舉事必考之。
《禮統》曰:神龜之像,上圓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槃法丘山。玄文交錯,以成列宿,五光昭若玄錦文,運轉應四時,長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
《左傳·襄二十三年》曰:臧武仲自邾使告臧賈,且致大蔡焉,〈大蔡,臧文仲所居大龜也。〉曰:「紇不佞,失守宗祧,〈祧,廟。〉敢告不弔。〈言我為人後,不至於道而失守。〉紇之罪,不及不祠,〈不祠絕也,言宜有后也。〉子以大蔡納請,其可。」〈請為先人立後,蒲柏可也。〉賈曰:「聞命矣。」再拜受龜。
《公羊傳·定公》曰:弓繡質,〈質,祔。〉龜青純。〈純,緣。〉
《春秋運斗樞》曰:涯摑星散為龜。
《史記·龜策傳》曰:余至江南,觀其行事,問其長老,云龜千歲乃游蓮葉之上。江旁人家常畜龜,飲食之,以為能導引致氣,有益於助衰養老,豈不偉哉!
《史記》褚先生曰:能得明尻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風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曰月龜,七曰九州龜,八曰玉龜,凡八明尻。龜各有文在腹下。此龜不必滿尺二寸,民人得長七八寸可寶矣。神龜出於江中,廬江郡常歲時出,龜長尺二寸者二十枚,輸太卜官。太卜官因以吉日剔取其腹下甲。龜千歲乃滿尺二寸。有神龜在江南嘉林中。嘉林者,獸伍壟狼,鳥無鴟梟,草無毒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是謂嘉林。龜在其中,常巢於芳蓮之上,左脅書文曰:「甲子重光,得我者,匹夫為人君,有土正,諸侯得我為帝王。」南方老人用龜侄薟足,行二十餘歲,老人死後移床,龜尚生,能行氣龢引。
又曰:宋玄王二年,江使神龜使於河,至於泉陽,漁者豫且舉網得而囚之,置之籠中。夜半,龜來見夢於宋玄王,曰:「我為江使於河,而網當吾路,泉陽漁者豫且得我,我不能去,身在患中。王有德義,故來告訴。」玄王惕然,乃召博士衛平而問之,平曰:「龜也。」王求之泉陽,豫且曰:「夜半舉網得龜。」使者載行入端門,見王延頸而前,三步而止;朮頸而卻,復其故處。於是玄王擇日齋戒,以刀剝之。玄王之時,衛平相宋,宋國最強,龜之力也。
《魏略》曰:文帝時,神龜出於靈芝池。
《晉書》曰:懷帝永嘉玄年,有玉龜出於霸水也。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燕錄》曰:海出大龜,枯死於平墩。遼東送之,侍郎王弘以為字文允得龜,滅亡之徵也。
《晉書》曰:符堅末,高陸人穿井得龜,大三尺,背上有文,像八卦。堅命太卜池養之,食以粟。及死,藏其骨於太廟。是夜,廟丞高虜夢龜謂之曰:「我本出將歸江南,遭時不遇,殯命秦庭。」又有人夢於虜曰:「龜三千六百歲,終必妖興,亡國之像也。」其後竟驗。
又《載紀》曰:乞伏國仁,隴西鮮卑人也。昔有如弗斯出連叱盧三部,自漠北南出太陰山,遇一巨蟲於路,狀若神龜,大如阜。乃殺馬而祭之,祝曰:「若喜蜀也,便開路;惡神也,遂塞不通。」俄而不見,乃有一小兒在焉。
《南齊書》曰:永明年,唐潛獻青毛神龜一頭。
《梁書》曰:玄帝為江州刺史時,有安成望族劉敬躬者,田間得白蛆,化為金龜。將銷之,龜生光照室。敬躬以為神而禱之,所請多驗也。
《三國典略》曰:梁陸法和至襄陽城北大樹下,畫地方二尺,令弟子掘得一龜,長一尺五寸。杖叩之曰:「汝欲出此已數百歲,若不遇我,豈見天乎?」日為授三歸,龜乃入草去。
《陳書》曰:武宣章皇后母常遇道士,以小龜遺己,光彩五色,曰三年有徵。及期,后生,紫光照室,因失龜所在。
《隋書》曰:開皇中,掖庭宮每月人來桃宮人。宮司以聞,帝曰:「門衛甚嚴,人何從而入?當是妖精耳。」因戒宮人曰:「若逢,但斫之。」其後有物如人,夜來登床,宮人抽刀斫之,若中枯骨,其將落床而走。宮人逐之,因入池而沒。明日,帝令涸池,得一龜,徑尺餘,其上有刀跡。殺之,遂絕。
《唐書》曰:先天二年丁未,江州獻靈龜,六眸,腹下有玄文,像卦文。
《梁書》曰:朱女貞末年,訴州獻綠毛龜,以為瑞。因宮中造室以居之,目為龜堂。
《晉史》曰:安州李金全之將叛也,郡樓有介蟲,如龜而巨鱗,銳首能陷堅。出於金全足下,金全惡而焚之。
《列子》曰: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其中有山,無所獵菖,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聖毒之,訴於上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聖之居,使巨龜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龍怖戤國有大人,舉足而不盈數十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龜,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
《莊子》曰:莊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往先白焉,曰:「願以境內累子。」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二千歲矣,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途中乎?」大夫曰:「寧生而曳尾途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途中。」
又曰:宋玄君夜半而夢人被髪窺阿門,曰:「予自宰露之淵,予為清江使河怖戤所。漁者余且得予。」玄君覺,召占夢者占之,曰:「杆神龜也。君曰:「漁者有餘且乎?」煮右曰:「有。」君曰:「令余且會朝。」明日,余且會朝,君曰:「若魚何得?」答曰:「且之網得白龜五尺。」君曰:「獻若之龜。」龜至,君再欲殺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以卜,七十二鑽而無遺策。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玄君,而不能避豫且之網。智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策,不能避刳腸之患。」
《淮南子》曰:龜三千歲,蜉蝣不過三日,以蜉蝣而為龜憂養生之具,人必笑之。
又曰:牛蹄、彘顱亦骨也,而弗灼。必問吉凶於龜者,以其曆歲久也。
《抱朴子》曰:千歲靈龜,五色具焉。其雄,額上兩骨起似角,解人言。浮於蓮葉之上,或在叢蓍之下。以彩朱浴之,乃剔取其甲,火炙搗服方寸匕,日三盡。一具壽千歲。
又曰:山中辰日稱雨師者,龍也;嗜日稱寡人者,社中蛇也;稱時君者,龜也。
又曰:郄儉少時行獵,墮空冢中,飢餓,見冢中有大龜數數回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俯或仰。素聞龜能導引,乃試隨龜所為,遂不復飢。百餘日後,竟能咽氣斷穀。魏王棄置土室中閉試之,一年不食,顏色悅澤,氣力自若。
《符子》曰:邦人獻燕昭王以大豕者,曰於今百二十歲,邦人謂之豕仙。其群臣言於昭王曰:「是豕無用。」王命宰夫而膳之。豕既死,乃見夢於燕相曰:「今仗君之靈而化吾生也,始得為魯津之伯,而浮舟者食我以粳糧之珍,而欣君之惠,將報子焉。」後燕相游於魯津,有赤龜銜夜光而獻。
《金樓子》曰:黃金滿笥,不以投龜;明珠徑寸,豈勞彈雀?又曰:巨龜伏沙嶼間,其上生樹木,如淵島。常有商人依其彩薪及作食,龜被灼熱,便還海,於是死者數千人。
又曰:陽郡山中有巨龜,長八尺,腹下有文字,前後足下各躡一龜,有時逾山越水,咸觀異之。
《說苑》曰:靈龜五色,色似玉。背陰向陽,上隆像天,下平法地,轉運應四時,蛇頭龍ㄕ,左精像日,右精像月,知存亡吉凶植典。
又曰:城濮之戰,文公謂咎犯曰:「吾十戰而龜熸,〈音潛。〉我迎歲,彼背歲;彗星見,彼操蒲苞,我操其標。吾又夢與楚王搏,彼在上,我在下,吾無以戰,子以為何如?」咎犯對曰:「卜戰龜熸,是荊人也;我迎歲,彼背歲,彼去我從之也。」
又曰:晉屠岸賈欲追趙氏。趙盾夢見叔帶持龜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謂趙盾卜之,占兆絕而后好。趙史援占曰:「杆甚惡,非君之身。」
《國語》曰:夫服,心之文也。如龜焉,灼其中,必文於外。若襯瞢子不為君必死,不合諸侯矣。
《家語》曰:孔子問漆雕馮子曰:「子事臧文仲、武仲及孺子容,此三大夫者,孰為賢乎?」對曰:「臧氏家有守龜焉,文仲三年而為一兆,武仲三年而為二兆,孺子容三年而為三兆,馮從此見之;若夫三人之賢與不賢,所未敢識也。」孔子曰:「君子哉!漆雕氏之子。其言人之美也,隱而顯;言人之過也,微而著。智不能及,明不能見,孰克如之?」
《論衡》曰:龜二百歲,大如錢,游華葉上。三千歲則青邊有距。
《山海經》曰:大苦山陽,狂水出焉,注於伊水,中多三足龜。
《星經》曰:天龜五星在南漢中。
《廣志》曰:觜〈玆維切。〉蠵,〈夷隹切。〉形如龜,出交州。山龜,在山上,食草,長尺餘。
柳氏《龜經》曰:龜一千二百歲,可卜天地擲暾始。何以言之?三千四十二占,於天地。千歲之龜甲,黑龜,有五色時用之。
《神仙傳》曰:南極子融即杯咒之,即成龜,煮之可食,腹藏皆具。杯成龜穀,煮取肉,還成杯。
《會稽後賢傳》曰:孔愉,字敬康。常至吳興余不亭,見人籠龜於路,愉求買而放於溪中。龜行至水,反顧視愉。及封此亭而鑄印,龜首回屈,三鑄不正,有似昔龜之顧,靈德感應如此。
《華陽國志》曰:秦惠王十二年,張儀、司馬錯破蜀,克之。儀因筑城,城終頺頹壞。有一大龜從硎而出,周行旋走。乃依龜行所筑之,乃成。
《古史考》曰:伏羲時,靈龜負河圖。〈八卦是也。〉
《洛陽記》曰:禹時,有神龜於洛水負文,列於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
《南越志》曰:龜甲名神屋,出南海,生池澤中,吳越謂之玄佇。神龜大如拳而色如金,上甲兩邊如鋸齒,爪利而能緣大木,捕鳴蟬,至美可食。不中於卜,以其小故也。
《嵩高山記》曰:千歲松或化為伏龜。
《義興記》曰:君山廟,其下有池,池中有三足六眼龜。
崔豹《古今注》曰:龜,一名玄衣督郵,一名玄緒。
《王子年拾遺錄》曰:崐崘山第五層有神龜,長一尺九寸,四翼。萬歲則升木而居也,亦能言矣。
郭子橫《洞冥記》曰:黃安,代郡人也。常去,自云卑猥,不敢處人間,執鞭,懷而欲書,畫地以記其數,一媳載成池矣。明復移,亦復成池。時人謂言:黃安樞耕,年可八十餘,視若童子,常服朱砂,舉體皆赤,冬不著衣,坐一大神龜。時人問:「子坐此龜几年?」對曰:「昔伏羲氏始造網罟,有此龜以授吾,龜背已平。此蟲畏日月之光,二千歲而一出頭,我坐此龜以來,五遇出頭矣。」行則負龜而移,世人謂黃安萬歲。
《博物志》曰:人有出行墜深泉澗者,無出路,飢餓分死。左右檻尻蛇甚多,朝暮引頸向東方,人因伏地學之,遂不復飢,體殊輕便,能登岩岸。經數年後,試竦身舉臂,遂超出澗上,即得還家。顏色悅澤,頗更黠惠勝故。還,食穀啖滋味,百餘日中復蒲熬質。
又曰:龜三千歲,猶旋卷耳之上;蓍千歲,三百莖同本。以老,知吉凶。
《神異經》曰:西方大荒中有人焉,長丈,其腹圍九尺,踐龜蛇,載朱鳥,知河海升斛,識山石多少,知天下鳥獸言語。
《續搜神記》曰:司徒蔡謨親友王蒙者,單獨,常為蔡公所憐。公常令人捕魚,獲龜如車輪。夠遠廚帳下,倒懸龜著屋。蒙其夕才眠即魘,如此累夜。公聞而問蒙何故魘,答云:「眠則夢人倒懸己。」公容慮向龜,乃令人視龜所在,果倒懸著屋。公嘆曰:「果如所度。」命下龜於地。於是蒙即得安寢,龜乃去。
又曰:晉咸康中,豫州刺史毛寶戍邾城。有一軍人於武昌市見人賣一白龜子,長四五寸,潔白可愛,寶便買取持歸。著甕中養之,日日大,近欲尺許。其人憐之,持至江邊放死晷,視其去。後邾城遭石勒敗,毛寶棄豫州。既越江,莫不沉溺。寶於時被鎧持刀,亦馱菰投。既入死晷,覺如隨一石上,水裁至腰,須臾,游去中流。視之,乃是先所養白龜,甲六七尺。既送至東岸,出頭視此人,徐游而去,中江猶回首數焉。
又曰:鄱陽縣民黃赭,入山彩荊楊子,遂迷不知道。數日飢餓,忽見一大龜,赭使咒曰:「汝是靈物,吾迷路不知道,今騎汝背,示吾路。」龜即回右膊,赭即從行。去十餘里,便至溪水。見賈客行舡,赭即往乞食,便語舡人云:「我向者於溪邊見一龜,甚大,可共往取之。」言訖,面即生瘡。既往,亦復不檻尻。還家數日,病瘡而死。
劉敬叔《異苑》曰:餘姚縣倉封印完全,而開之覺大損耗。后伺之,乃是富陽縣桓王陵上雙石龜所食。即密令毀龜口,於是不復損耗。
又曰:孫權時,永康有人入山遇大龜,即束之歸,龜便言曰:「游不良,為時君所得。」人甚怪之,載出,欲上吳王。夜洎越里,纜舡於大桑樹。宵中,樹呼龜曰:「勞乎?玄緒。奚事爾耶?」龜曰:「我被拘縶,方見烹臛。雖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樹曰:「諸葛匈糠博識,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計從安出?」龜曰:「子明無多辭,禍將及爾!」樹寂而止。既至,權命煮之,焚柴萬車,語猶如故。諸葛恪曰:「燃以老葉,乃熟。」獻人仍說龜樹共言,權登使伐取煮龜,立爛。今烹龜猶多用葉薪,野人故呼龜為玄緒。
孔氏《志怪》曰:會稽吏謝宗赴假吳中,獨在舡。忽有女子,姿性妖婉,來入舡,問宗有佳絲否,欲市之。宗因與戲,女漸相容,留在舡宿,歡晏繼曉。因求宗寄載,宗便許之。自爾,舡人恆媳垣聞言笑,兼芬馥氣。至一年,塗卻同宿,窺伺之,不見有人,方知是邪魅,遂共掩之。良久,得一物大如枕。須臾,又得二物,并小如拳。以火視之,乃是三龜。宗悲思數日,方悟,自說此女子,一贖生二男,大者名道愍,小者名道興。既為龜,送之於江。
《廣五行記》曰:晉孝武太玄中,吳郡岑泉為司農,造碑於江畔湖西之村。見石龜載碑從田中出,還其先處,萍藻猶在腹下。其月,泉暴亡。
任昉《述異記》曰:陶唐之世,越裳國獻千歲神龜,方三尺餘。背上有文,皆科斗書,記開闢已來命錄之龜曆。〈伏滔《述帝貢月銘》曰:胡書龜曆之文。〉
又曰:周時,城陽雨錢,終日方絕。王莽時,未央宮雨五銖錢,既至地,悉為龜兒。
又曰:龜一千年生毛,壽五千歲謂之神龜。壽萬年曰靈龜。
孫惠《龜賦》曰:有緇衣之大夫兮,衣玄繡之衣裳。乘輜車之岌岌兮,駕雲霧而翱翔。風雨為之電奮兮,五色赫以焜煌。
李顒《龜賦》曰:質應離像,位定坎居。賤彼朵頤,賁我靈符。浮洛川,見緯書。洞秘賾,通玄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