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廣羣芳譜
卷十四
卷十五

御定佩文齋廣羣芳譜卷十四

 蔬譜

苜蓿 编辑

|原|苜蓿,一名木粟,爾雅翼作木粟,言其米可炊飯也。一名懷風,一名光風草,西京雜記云:風在其間常蕭蕭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懷風,又名光風。一名連枝草。西京雜記云:茂陵人謂之連枝草。

|增|

|本草|苜蓿,一名牧宿,郭璞作牧宿,謂其宿根自生,可飼牧牛馬也。一名塞鼻力迦,見金光明經。

|原|張騫自大宛帶種歸,今處處有之。苗高尺餘,細莖分叉而生。葉似豌豆頗小,每三葉攢生一處,稍間開紫花,結彎角,角中有子,黍米大,狀如腰子。三晉為盛,秦、魯次之,燕、趙又次之,江南人不識也。味苦,平,無毒。安中,利五臟,洗脾胃間諸惡熱毒。

|彙考|

|原|

|史記。大宛傳|宛左右以蒲萄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萄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傍盡種蒲萄、苜蓿極望。

|增|

|漢書。西域傳|罽賓地平溫和,有目宿雜草。

|唐書。百官志|凡驛馬給地四頃,蒔以苜蓿。

|原|

|元史。食貨志|至元七年,頒農桑之制,令各社布種苜蓿,以防飢年。

|西京雜記|樂遊苑,自生玫瑰樹,樹下多苜蓿。

|增|

|述異記|張騫苜蓿園,今在洛中。苜蓿,本塞外菜也。

|西使記|納商城,草皆苜蓿,藩籬以柏。

|集藻|

|五言古詩|

|原|

|唐。薛令之。自悼|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筯易寬,無以謀朝夕,何由保歲寒。

|五言律詩|

|增|

|宋。梅堯臣。詠苜蓿|苜蓿來西域,蒲萄亦既隨,蕃人初未惜,漢使始能持,宛馬當求日,離宮舊種時,黃花今自發,撩亂牧牛陂。

|詩散句|

|增|

|宋。唐庚|絳紗諒無有,苜蓿聊可嚼。

|原|

|唐。杜甫|宛馬總肥秦苜蓿,將軍只數漢嫖姚。

|王維|苜蓿隨天馬。

|杜甫|秋山苜蓿多。

|宋。司馬光|苜蓿花猶短。

|陸游|秋風枯苜蓿。

|唐。李白|天馬常銜苜蓿花。

|宋。王安石|苜蓿闌干放晚花。

|陸游|苜蓿堆盤莫笑貧。

|元。郭鈺|沙苑晴煙苜蓿肥。

|別錄|

|增|

|妝樓記|姑園戲作翦刀,以苜蓿根粉養之,裁衣則畫成墨界,不用人手而自行。

|東坡詩注|閩川長溪縣薛令之登第,開元中為東宮侍讀官,作苜蓿詩以自嘆。太宗至東宮見其詩,舉筆續之,啄木嘴距長,鳳凰毛羽短,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遂謝病歸。

|原|

|種植|夏月取子,和蕎麥種,刈蕎時,苜蓿生根,明年自生,止可一刈,三年後便盛,每歲三刈,欲留種者,止一刈,六七年後墾去根,別用子種。若傚兩浙種竹法,每一畝今年半去其根,至第三年去另一半,如此更換,可得長生,不煩更種。若墾後次年種穀,必倍收,為數年積葉壞爛,墾地復深,故今三晉人刈草三年即墾作田,亟欲肥地種穀也。

|製用|葉嫩時煠作菜,可食,亦可作羹,忌同蜜食,令人下利。採其葉,依薔薇露法蒸取,餾水甚芬香。開花時刈取喂馬、牛,易肥健,食不盡者,曬乾,冬月剉喂。

蔓菁 编辑

|原|蔓菁,一名蕪菁,北人名蔓菁,并汾河朔間燒食,其根呼為蕪根,蕪菁南北之通稱。一名葑,一名須,一名薞蕪,一名蕘,一名芥,爾雅云:須,薞蕪。疏云:陳宋之間謂之葑,幽州人謂之芥,陳楚謂之蘴,齊魯謂之蕘,關西謂之蕪菁,趙魏謂之大芥,七者一物也。一名九英菘,塞北河西種者名九英蔓菁,亦曰九英菘。一名諸葛菜。蜀人呼為諸葛菜。

|增|

|本草|蔓菁,一名馬王菜,苗猺獠狫地方產,菜味澀,多刺,即諸葛菜也,相傳為馬殷所遺,故名。一名雞毛菜,夏月則枯,蔬圃復,謂之雞毛菜。苗名蘴,孫愐云,蘴,蔓菁苗也。根為沙吉木兒 蒙古人呼其根云

|原|根長而白,形如胡蘿蔔,霜後特軟美,蒸煮煨任用,梢似芋魁,含有膏潤,頗近穀氣。莖麤,葉大而厚濶,夏初起薹,開黃花,四出如芥,結角亦如芥,子勻圓似芥子,紫赤色。莖葉稍遜于根,亦柔膩,不類他菜。人久食蔬菜,無穀氣即有菜色,食蔓菁者獨否。蔓菁四時皆有,四時皆可食,春食苗,初夏食心,亦謂之薹,秋食莖,冬食根,數口之家能蒔數百本亦可終歲足蔬。子可打油,然燈甚明。每畝根葉可得五十石,每三石可當米一石,是一畝可得米十五、六石,則三人卒歲之需也。此菜北方甚多,河東太原所出其根極大,又出西番吐谷渾地。氣味苦,溫,無毒。常食通中下氣,利五臟,止消渴,去心腹冷痛,解麫毒。入丸藥,服令人肥健,尤宜婦人。

|彙考|

|增|

|書。禹貢|包匭菁茅。|注|菁,菜也,可以為葅。

|詩。𨚍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注|下體,根也。葑、菲根莖皆可食,而其根則有時而美惡。

|鄘風|爰采葑矣,沬之東矣。

|唐風|采葑采葑,首陽之東。

|原|

|後漢書。桓帝紀|永興二年詔司隸校尉部刺史曰:蝗災為害,水變仍至,五穀不登,人無宿儲,其令所傷郡國種蕪菁,以助人食。

|北史。孟信傳|信為趙平太守,政尚寬和,權豪無犯。山中老人曾以㹠酒饋之,信和顏接引,慇勤勞問,乃自出酒以鐵鐺溫之,素木盤盛蕪菁葅,惟此而已。

|呂氏春秋|菜之美者,具區之菁。

|增|

|急就章|老菁蘘荷冬日藏。

|吳歷|曹公數遣親近密覘,諸將有賓客酒食者,輙因事害之。備時閉門,將入種蕪菁,曹公使人闚門既去,備謂張飛、關羽曰,吾豈種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復留。

|南方草木狀|蕪菁,嶺嶠以南俱無之,偶有士人因官攜種就彼種之,出地則變為芥,亦橘種江北為枳之義也。

|原|

|劉賓客嘉話錄|公曰:諸葛所止令兵士獨種蔓菁者,何。絢曰:莫不是取其纔出甲者生啗,一也;葉舒可煮食,二也;久居隨以滋長,三也;棄去不惜,四也;回則易尋而採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諸蔬屬其利不亦溥乎。曰:信矣。三蜀之人亦呼蔓菁為諸葛菜,江陵亦然。

|增|

|兼明書|今人呼菘為蔓菁,云北地生者為蔓菁,江南生者為菘,其大同而小異耳,《食療本草》所論亦然。明曰:此蓋習俗之非也,余少時亦謂菘為蔓菁,常見醫方用蔓菁子為辟穀藥,又為塗頭油,又用之消毒腫,每訝菘子有此諸功,殊不知其所謂。近讀《齊民要術》乃知蔓菁是蘿蔔苗,平生之疑渙然冰釋,即醫方所用蔓菁子皆蘿菔苗也。漢桓帝時,年飢,勸人種蔓菁以充飢,諸葛亮征蠻,令軍人種蘿菔,則蘿菔、蔓菁為一物,無所疑也。然則北人呼菘為蔓菁,與南人不同者,亦有由也。蓋鼎峙之世,文軌不同,魏武之父諱嵩,故北人呼蔓菁,而江南不為之諱也,亦猶吳主之女名二十,而江南呼二十為念,而北人不為之避也。由此言之,蔓菁本為蘿菔苗,亦已明矣。或曰:根苗一物,何名之異乎。答曰:按,地骨,苗名枸杞;芎窮,苗名蘼蕪;藕,苗名蓮荷;亦其類也,斯例實繁,不可勝紀,何獨蔓菁、蘿菔不可異名乎。又曰:今北人呼為蔓菁者,其形狀與江南菘菜不同,何也。答曰:凡藥草、果實、蔬菜踰境則形狀小異,而况江南、北地乎。

|爾雅翼|今蔓菁園中無蜘蛛,是其所畏也。

|雲南記|巂州界緣山野間有菜,大葉而麤莖,其根若大蘿菔,土人蒸煮其根、葉而食之,可以療飢,名之為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蒔于山中以濟軍食,亦猶廣都縣山櫟木謂之諸葛木也。

|原|五臺山深谷中,居人每人歲種三百六十本,日食一本,不妨絶粒。

|集藻|

|五言古詩|

|增|

|唐。韓愈。感春|黃黃蕪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風簸枯榆,狼籍九衢內,春序一如此,汝顏安足賴,誰能駕飛車,相從觀海外。

|宋。蘇軾。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我昔在田間,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腳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誰知南岳老,解作東坡羹,中有蘆菔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從渠嗜羶腥。

|七言古詩|

|增|

|宋。張耒。郭圃送蕪菁感成長句|蕪菁至南皆變菘,菘美在上根不食,瑤簪玉筍不可見,使我每食思故國,西鄰老翁知我意,盈筐走送如雪白,蒸烹氣味元不改,今晨一餐如南北,孔明用蜀最艱窘,百計捃拾無遺策,當時此物助軍行,渭上襃中有遺植,英雄臨事究瑣屑,終服奇才屈強敵,想見躬耕自灌畦,當時有意誰能測。

|七言絶句|

|原|

|宋。陸游。蕪菁|往日蕪菁不到吳,如今幽圃手親鋤,憑誰為向曹瞞道,徹底無能合種蔬。

|詩散句|

|增|

|宋。朱弁|手摘諸葛菜,自煮東坡羹。

|原|

|唐。溫庭筠|劉公春盡蕪菁色,華廄愁深苜蓿花。

|增|

|韓偓|厭聞趨競喜閒居,自種蕪菁亦自鋤。

|宋。唐庚|兔葵燕麥渾閒事,只有蕪菁到處生。

|楊萬里|花葉蔓菁非蔓菁,喫來自是甜底冰。

|金。秦略|一段蕪菁渾著角,葉間猶有幾花黃。

|原|

|唐。杜甫|冬菁飯之半。

|增|

|宋。張耒|蕪菁苗過茁。

|韓琦|黛抹蔓菁花滿畦。

|蘇軾|蔓菁宿根已生葉。

|楊萬里|早覺蔓菁撲鼻香。

|別錄|

|增|

|荊楚歲時記|仲冬采擷蕪菁、葵等雜菜,乾之,並為鹹葅。有得其和者,並作金釵色。

|原|

|酉陽雜俎|婺州僧清簡,家園蔓菁忽變為蓮。

|夢溪筆談|菜品中蕪菁、菘、芥之類,遇旱其標多結成花,或如蓮花,或作龍蛇之形,此常性無足怪者。熙寧中,李賓客及之知潤州,園中菜花悉成荷花,仍各有一佛坐于花中,形如雕刻,莫知其數,暴乾之,其相依然。或云:李氏之家奉佛甚謹,故有此異。

|種植|
 耕地欲熟,七月初種,一畝用子三升。種法:先薙草,雨過即耕,不雨,先一日灌地使透,次日熟耕。作畦,或耬種、或漫撒,覆土厚一指。五六日內,有雨,不須灌;無雨,戽水灌溝中,遙潤之,勿澆土,令地實。以沙土高者為上,故墟壞墻尤佳,宜厚壅之。擇子下種,出甲後即耘,出小者為茹。若不欲移植,取次耘出,存其大者,令相去尺許;若欲移植,俟苗長五七寸,擇其大者移之。先耕熟地,作畦深七八寸,起土作壟,藝苗其上,壟土虛浮,根大倍常。
 一法,子欲陳,用鰻鱺汁浸之,曝乾,種可無蟲。取子者,當六七月種,來年四月收;若中春種,亦即生薹,與秋種者同熟,但根小莖矮,子少耳。供食者,正月至八月皆可種,凡遇水旱,他穀已晚,但有隙地即可種此,以濟口食。
 一法,地方一尺五寸植一本,一歩十六本,一畝三千六百本,每本子一合可得三石六斗,比菜子可多三四倍利。

|製用|十月終,犁出蔓菁根,數曬過。冬月蒸食,甜而有味,和羊肉煮食,甚美。春生薹苗,亦菜中上品。四月收子打油,比脂麻易種、收多,臨用熬動,少摻脂麻煉熟,與小油無異。子九蒸九曝,搗為粉,可塗帛。菜割訖,尋手擇而瓣之,挂屋陰風凉處,勿令煙熏使味苦,燥則候天陰潤苫之,不候陰則碎折,久不苫則澀。

|作鹹葅法|擇好菜,捆作小束,用極鹹鹽水洗過,納瓮中,莖葉顛倒安置之,勿用淡水洗,易爛。洗菜鹽水澄清,入瓮,沒菜即止,不必調和,色仍青。用時,水洗去醎汁,煮為茹與生菜無異。

|作湯葅法|好菜擇訖,即入熱湯中煠,出,冷水濯過,鹽醋中,熬胡麻油香而且脆,多作,可留至春。若菜已萎,水洗漉出,經宿生之,然後煠,乾葉屑之,和穀作粥食。

附錄 编辑

|增|

|爾雅|
 菲,芴。|注|即土瓜也。|疏|菲似葍,莖麤,葉厚而長,有毛。三月中蒸鬻為茹,甘美,可作羹。幽州人謂之芴,今河內人謂之蓿菜。
 菲,蒠菜。|注|菲草生下濕地,似蕪菁,華赤色,可食。

同蒿 编辑

|增|

|本草|同蒿,一名蓬蒿。形氣同蓬、蒿,故名。

|原|同蒿,莖肥,葉綠有刻缺,微似白蒿,甘脆滑膩。四月起薹,高二尺餘,開花深黃色,狀如單瓣菊花,一花結子近百,成毬。如地菘及苦蕒子,最易繁茂,以佐日用,最為佳品。主安氣,養脾胃,消水飲。多食動風,氣熏心,令氣滿。

|別錄|

|原|

|種植|肥地治畦如種他菜法,二月下種,可為常食,秋社前十日種,可為秋菜。如欲存種,留春菜收子。

蔞蒿 编辑

|原|蔞蒿,一名白蒿,一名蘩,爾雅云:蘩,皤蒿。注云:白蒿也。一名蔏,爾雅云:購,蔏蔞。注云:蔞蒿也。生下田,初出可啖。一名由一作游湖,爾雅云:繁,由胡。一名旁勃。爾雅云:北海人謂之旁勃。有水、陸二種,爾雅通謂之蘩。曰:蘩,皤蒿,即今陸生艾蒿也,辛熏不美。曰:蘩,由胡,即今水生蔞蒿也。又曰:蘩之醜,秋為蒿,則通指水、陸二種而言,謂其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則皆呼為蒿矣。形狀相似,但水生者辛香而美。生陂澤中,二月發苗,葉似嫩艾而岐細,面青背白,其葉或赤或白,其根白脆,采其根莖,生熟葅曝皆可食,蓋嘉蔬也。

|彙考|

|原|

|詩。周南|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召南|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增|

|豳風|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傳|采蘩所以生蠶也。

|原|

|左傳|蘋、蘩、薀、藻之菜,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增|

|左傳|夫人執蘩菜以助祭。

|神仙服食經|十一月采旁勃。勃,白蒿也,白兔食之,壽八百歲。

|集藻|

|文散句|

|增|

|楚。屈原。大招|吳酸蒿蔞,不沾薄只。

|詩散句|

|增|

|宋。蘇軾|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澗蔬煮蒿節。
 碎點青蒿凉餅滑。

|黃庭堅|
 蔞蒿數節玉簪橫。
 蔞蒿芽甜草頭辣。

|方岳|蔞蒿苗肥點寒綠。

|元。戴帥初|水味野栽蒿白瘦。

|耶律楚材|細煎蔞蒿點韭黃。

|別錄|

|原|

|製用|
 蔞蒿根莖白,熟葅曝皆可食。
 生挼醋醃為葅,食之甚益人。
 採蔞蒿莖,微用鹽醃,曝乾,味甚美,可以寄遠。
 嫩苗以沸湯瀹過,浸于漿水則成虀,如以清水或石灰水、礬水拔之,去其猛氣,曬乾,可留製食,醃焙乾極香美。

附錄 牡蒿 编辑

|增|

|爾雅|蔚,牡菣。|注|無子者。|疏|一名馬新蒿。

|本草|一名齊頭蒿,諸蒿葉尖,此獨奓而禿,故有齊頭之名。三四月生苗,其葉扁而本狹,末奓有禿岐,嫩時可茹。秋開細黃花,結實大如車前實,而內子微細不可見,故人以為無子也。

|彙考|

|增|

|詩。小雅|蓼蓼者莪,匪莪伊蔚。|疏|蔚,牡蒿也。

附錄 藾蒿 编辑

|增|

|爾雅|苹,藾蕭。|注|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疏|葉青白色,莖似箸而輕肥。始生香,可生食,又可蒸食。

|本草|苹即陸生皤蒿,俗呼艾蒿。

|彙考|

|增|

|詩。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全唐詩話|唐文宗聽政暇,博覽羣書。一日,延英顧問宰相,詩云:呦呦鹿鳴,食野之苹,苹是何草。宰相李珏、楊嗣復、陳夷行相顧未對。珏曰:臣按爾雅,苹是藾蕭。上曰:朕看毛詩疏,葉圓而花白,叢生野中,似非藾蕭。

附錄 邪蒿 编辑

|增|

|本草|邪蒿,葉紋皆邪,根莖似青蒿而細軟,色淺不臭。三四月生苗,根葉皆可茹。

|彙考|

|增|

|北史。儒林傳|邢峙,以經入授皇太子。廚宰進太子食,菜有邪蒿,峙令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宜食。文宣聞而嘉之,賜以被褥縑纊。

附錄 𦾰蒿 编辑

|增|

|爾雅|莪,蘿。|注|今莪蒿也,亦曰𦾰蒿。|疏|一名蘿蒿。生澤田漸洳之處,葉似邪蒿而細科,生三月中。莖可生食,又可蒸,香美,味頗似蔞蒿。

|本草|一名抱娘蒿,似小薊、宿蒿,先於百草。

|彙考|

|增|

|詩。小雅|菁菁者莪。|注|即莪蒿也。

白菜 编辑

|原|白菜,一名菘。埤雅云:菘性凌冬不彫,四時長有,有松之操,故其字會意。諸菜中最堪常食。

|增|

|本草|最肥大者名牛肚菘。

|菜譜|有春菘,有晚菘。

|原|有二種,一種莖圓厚微青,一種莖扁薄而白。葉皆淡青白色,子如蕓薹子而灰黑。八月種,二月開黃花,四瓣,如芥花,三月結角,亦如芥。燕、趙、遼陽、淮揚所種者最肥大而厚,一本有重十餘斤者。南方者畦內過冬,北方多入窖內。燕京圃人又以馬糞入窖壅培,不見風日,長出苗葉皆嫩黃色,脆美無滓,謂之黃芽菜,乃白菜別種,莖葉皆扁。味甘,溫,無毒。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𠻳,冬汁尤佳。夏至前菘菜食,發皮膚風癢,動氣發病。又有春不老,一名八斤菜,葉似白菜而大,甚脆嫩,四時可種,醃食甚美。

|彙考|

|原|

|後漢書。崔瑗傳|瑗愛士,好賓客,盛修餚膳,殫極滋味,不問餘產,居常蔬食菜羹而已。

|晉書。恒溫傳|溫性儉,每讌唯下匕奠柈菜果而已。

|良吏傳|吳隱之為廣州刺史,清操踰勵,常食不過菜及乾魚。

|增|

|南齊書。武陵昭王傳|尚書令王儉詣曄,曄留儉設食,柈中菘菜、䱒魚而已。

|周顒傳|顒清貧寡欲,終日長蔬食。文惠太子問顒,菜食何味最勝。顒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原|

|南齊書。孝義傳|江泌,食菜不食心,以其有生意也。

|增|

|南史。隱逸傳|范元琰,家貧,唯以園蔬為業。嘗出行,見人盜其菘,元琰遽退走。母問其故,具以實答,母問盜者為誰,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啓其名,願不洩也,于是母子祕之。

|吳錄|陸遜、諸葛瑾攻襄陽,遜遣親人韓扁賫表奉報,扁還遇抄。瑾聞之,欲急去。遜方催人種荳、菘,與諸將圍碁,以示閒暇。

|原|

|藝文類聚|范宣,挑菜傷指,大啼曰: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故啼。

|增|

|清異錄|江右多菘菜,粥筍者惡之。罵曰:心子菜,蓋筍奴菌妾也。

|原|

|邵氏聞見錄|汪信民常言,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胡康侯聞之,擊節嘆賞。

|增|

|輟耕錄|揚州至正丙申、丁酉間,兵燹之餘,城中屋址徧生白菜,大者重十五斤,小者亦不下八九斤,有膂力人所負纔四五窠耳。

|集藻|

|啓|

|增|

|梁。簡文帝。謝勅賚大菘啓|吳愧千里之蓴,蜀慚七菜之賦,是知泮宮採芹,空入魯詩,流火烹葵,徒傳豳曲。

|五言古詩|

|增|

|宋。韓駒。食煮菜簡呂居仁|曉謁呂公子,解帶浮屠宮,留我具朝餐,喚奴求晚菘,洗箸點鹽豉,鳴刀芼薑葱,俄頃香馥坐,雨聲傳鼎中,方觀翠浪涌,忽變黃雲濃,爭貪歙鉢暖,不覺定盌空,憶登金山頂,僧飯與此同,還家不能學,空費烹調功,硬恐動牙頰,冷愁傷肺胸,君獨得其妙,堪持餉衰翁,異時聞豪氣,愛客行庖豐,殷勤故煮菜,知我林下風,人生各有道,旨蓄用禦冬,今我無所營,枵腹何由充,豈惟臺無餽,菜把尚不蒙,念當勤致此,亦足慰途窮。

|七言古詩|

|增|

|元。吳鎮。墨菜畫卷|菘根脫地翠毛濕,雪花翻匙玉肪泣,蕪蔞金谷暗塵土,美人壯士何顏色,山人久刮龜毛氊,囊空不貯揶揄錢,屠門大嚼知流涎,淡中滋味吾所便,元脩元脩今幾年,一笑不直東坡前。

|五言律詩|

|增|

|元。許有壬。白菜|土膏新且嫩,筐筥薦紛披,可作青精飯,仍攜玉版師,清風牙頰響,真味士夫知,南土稱秋末,投簪要及時。

|五言絶句|

|原|

|唐。高適。同羣公題張處士菜園|耕地桑柘間,地肥菜常熟,為問葵藿資,何如廟堂肉。

|七言絶句|

|原|

|宋。范成大。田園雜興|
 桑下春蔬綠滿畦,菘心青嫩芥薹肥,溪頭洗擇店頭賣,日暮裹鹽沽酒歸。
 撥雪挑來蹋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門肉食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供。

|陸游。菘|雨送寒聲滿背蓬,如今真是荷鋤翁,可憐遇事常遲鈍,九月區區種晚菘。

|增|

|方岳。種菘|老圃相傳秋後菘,磚爐石銚一年冬,寧知遲種遲於我,又見南薰上番風。

|明。李東陽。畫菜|誰寫西園數葉菘,露華清曉濕蒙茸,玉堂夜半蘇郎渴,此味無因獻九重。

|詩散句|

|原|

|宋。劉子翬|周郎愛晚菘,對客素稱賞,今晨喜薦新,小嚼氷霜響。

|增|

|蘇軾|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

|陸游|身在有餘真妙語,杯羹何地欠秋菘。

|唐。杜甫|奴肥為種菘。

|羅隱|葉長春菘濶。

|金。元好問|菘肥秋未黃。

|別錄|

|原|

|製用|
 糟菜法。先將隔年壓過酒糟未出小酒者,罈封,每一斤,鹽四兩拌勻。好肥箭榦白菜,洗淨去葉,搭於陰處晾乾水氣。每菜二斤,糟一斤,一層菜,一層糟,隔日一翻騰,待熟,挽定入罈,上澆糟菜水汁,取用味美。
 晻菜法。白菜揀肥者,去心洗淨,一百斤用鹽五斤,一層菜,一層鹽,石壓兩日可用。
 又,白菜一百斤曬乾,抖搜去土,先用鹽二斤醃三四日,就滷內洗淨,每柯窩起,純用鹽三斤,入罈內,可長久。
 又法,白菜削去根及黃老葉,洗凈控乾。每菜十斤,鹽十兩,用甘草數莖放在潔淨瓮盛,將鹽撒入菜丫內,排頓瓮中,入蒔蘿少許,以手實捺,至半瓮,再入甘草數莖,候滿瓮,用石壓定。三日後,將菜倒過,抝出滷水,於乾淨器內另放。忌生水,𨚫將滷水澆菜內,候七日,依前法再倒,用新汲水渰浸,仍用磚石壓之。其菜味美香脆,若至春間食不盡者,於沸湯淖過,曬乾收貯。夏間將菜溫水浸過,壓水盡出,香油勻拌,以磁碗盛,頓飯上蒸之,其味尤佳美。
 黑醃虀。白菜如法醃透,取出,挂於桁上,曬極乾,上甑蒸熟,再曬乾收之,極耐久藏。夏月以此虀和肉炒,可以久留不臭。甑不便者,徑以水煮虀,曬乾亦可,但不如蒸者佳。芥菜同。
 乾菜。大科菘菜、芥菜洗淨畧曬,沸湯內煠五六分熟,曬乾。用鹽醬蒔蘿、茴香、花椒、陳皮、砂糖,同煮熟,曬乾,再蒸少時。
 菜虀。大菘菜叢採,十字劈裂,萊菔取緊小者,破作兩半,同向日中曬去水脚。二件薄切作方片,如錢眼子大,入淨罐中,以馬芹、茴香雜酒醋水等令得所,調淨鹽澆之,隨手舉罐,撼觸五、七十次,密蓋罐口,置竈上溫處,仍日一次如前法撼觸,三日後可供菜,色青白間錯,鮮潔可愛。

|增|

|齊民要術|
 菘,淨洗徧體,須長切,方如算子,長三寸許。束菘根,入沸湯小停,出,及熱與鹽、酢,細縷切橘皮和之,料理半奠之。
 作菘鹹葅法。水四斗,鹽三升,攪之,令殺菜。又法,菘一斤,女麴間之。

编辑

|原|芥,一名辣菜,一名臘菜。其氣味辛辣,有介然者之義。又,可過冬也。本草云:冬月食者,俗呼臘菜;春月食者,俗呼春菜;四月食者,謂之夏菜。

|增|

|本草|芥葅,一名水蘇,一名勞祖。

|原|性辛,溫,無毒。溫中下氣,豁痰利膈。處處有之,種類不一,有青芥,又名刺芥。葉大子麤,葉似菘,有柔毛。味極辣,可生食,其子可藏冬瓜。紫芥,莖葉純紫,可愛,作虀最美。白芥,一名胡芥,一名蜀芥,來自戎中而盛於蜀。八九月種,至春深莖高二三尺,葉如花芥葉,青白色,為茹甚美。莖易起而中空,性脆,最畏狂風大雪,須謹護之。三月開黃花,結角,子如粱米,黃白色。又有一種,莖大而中實者,尤高,子亦大。白芥子,堪入藥,味極辛美,利九竅,明耳目,通中。他如南芥,刺芥,按,此即青芥。旋芥,馬芥,葉如青芥。花芥,葉多缺刻,如蘿蔔英。石芥,低小者。皺葉芥,大芥,一名皺葉芥。大葉皺紋,色尤深綠。味更辛辣,入藥用。之類,皆菜之美者。芥極多,心嫩者為芥藍,極脆。李時珍曰:芥性辛熱而散,久食耗真元,昬眼目,發瘡痔。劉恂嶺南異物志云:南土,芥高五六尺,子大如雞子,此又芥之尤異者也。

|彙考|

|增|

|禮記。內則|膾,秋用芥。

|劉向。別錄|尹都尉書有種芥、葵、蓼、韭、葱諸篇。

|嶺表錄異|廣州地熱,種麥則苗而不實。北人將蔓菁子就彼種者,出土即變為芥。

|酉陽雜俎|掌中芥,末多國出也。取其子置掌中吹之,一吹一長,長三尺乃植於地。

|金城記|黎舉常云:欲以芥嫁筍,但恨時不同耳。

|集藻|

|傳|

|原|

|明。沈周。疏介夫傳|介夫,姓疏,名介,介夫字也。其先居趙魏之郊,從樹藝以生,子孫甚繁衍,至介始徙於宋。久之,由司城子罕薦以見宋王,王問曰:若居宋之土地幾葉於茲矣,久必有相賴者,若賴宋乎,宋賴若乎。對曰:介竊居王之土地,覃及雨露,欣榮不已,顧有寸長,敢不敷露於左右以求知也。臣本一介之微,視之甚草草,然可以禦國之饉歲,可以資王之儉德,可以勵民之苦心,王能味臣言,享臣用,則臣不為無利與宋。王曰:周人聚疏之財,寡人何敢失之,遂命從事於陽門兼修俎豆事。王日昵,有燕必偕,居常服綠,間錫之紫茸裘,以旌其勞辛之功。介為人貌直幹,濯秀可愛,羣居秩然不紊,有介然於世者,因名。但平生口剌剌,抉人是非,不少假借,被其中者或至流淚、出涕、發汗,眾曰介有薑桂之性,愈老愈辣。其族有大小之異,有曰蕪菁,曰幽者,皆澹泊於世味,雅與僧齋寒士交。其後介子推又徙晉,晉以其先人之聞納之,公子重耳出奔,推從焉,適遭絶食,推將割股肉,芼羹以進。公子止曰:亡人之在遠也,以有先生為禦,猶有旨蓄,而弗知其冬也,今先生軫之,念亡人之口腹,傷己以飽人,亡人弗以為飽,願先生自愛,毋易下體也。推卒割之,後公子歸伯第,賞有功而不及推。推之客歌於宮門,曰:茅之拔兮,茹亦及之,吐其茹矣,忘徃之飢。公子悔,追賞推。推逃之綿山上,曰:吾非賣菜而求益也,誓不出。公子筮而求之得鼎,曰:木巽火,烹飪之象,且傅說以調,伊尹以烹,我將獲賢者之輔,遂火其山以脇之。推就焚而死,人謂其介有跨竈風。

|五言古詩|

|增|

|明。吳寬。紫芥|惟芥本菜類,秋深掇而藏,此種乃野生,已向春初長,紫花布滿地,葉嫩亦堪嘗,氣味既不辛,𨚫與芥同行,北人無不食,木枿與草芒,入盤以油和,齒頰流肥香。

|五言律詩|

|增|

|唐。錢起。藍上採石芥寄前李明府|淵明遺愛處,山芥綠芳初,翫此春陰色,猶滋夜雨餘,隔溪煙葉小,覆石雪花舒,采采還相贈,瑤華信不如。

|七言律詩|

|增|

|宋。楊萬里。芥虀|茈薑馨辣最佳蔬,蓀芥芳心不讓渠,蟹眼嫩湯微熟了,鵞兒新酒未醒初,棖香醋釅作三友,露葉霜芽知幾鋤,自笑枯腸成破瓮,一生只解貯寒葅。

|明。吳寬。紫芥|滿目斕斑布地來,春風幾見錦灰堆,菜根作苦終嫌咬,茗葉浮香為撥開,何處兔葵嗟競掇,昨朝馬藺悔多栽,傳聞此種番邦致,用向中華亦楚材。

|五言絶句|

|增|

|宋。朱子。南芥|黃龍記昔遊,園客有佳遺,不謂洛生吟,輟餐時擁鼻。

|七言絶句|

|增|

|宋。陸游。以石芥送劉韶美禮部劉比釀酒勁甚因以為戲|
 古人重改陽城驛,吾輩欣聞石芥名,風味可人終骨骾,尊前真見魯諸生。
 長安官酒甜如蜜,風月雖佳嬾舉觴,持送盤蔬還會否,與公新釀鬭端方。

|詩散句|

|原|

|宋。蘇軾|芥藍如菌蕈,脆美牙齒響。

|增|

|劉子翬|葉實挹芳草,氣烈消煩滯。

|朱潛山|蔚然蒼石底,有此紫玉釵。

|僧北磵|淡金生色染宮黃,只作坡羹亦擅塲。

|別錄|

|增|

|左傳|季、郈之雞鬭,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距。|注|搗芥子播其羽也。

|莊子|覆杯水於㘭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

|神農本草經|琥珀拾芥。

|嶺南異物志|唐孟琯嘗入嶺表買芥菜,置壁下,忘食,數日皆生四足,有首尾,能行走,大如螳螂但腰細身長。

|物類相感志|收芥菜子,宜隔年者則辣。

|原|

|種植|地用糞耕,畝用子一升。秋月種者,三月開黃花,結莢一二寸,子大如蘇子,色紫味辛。收子者即不摘心,白芥取子者,二月乘雨後種,性不耐寒,經冬即死,故須春種,五月熟而收子。苐地有南北,寒暖異宜,種植早晚又當隨其俗也。

|製用|
 葉可生食,又可醃以為葅,可釀以為虀。子研末泡為芥醬,和菜侑肉,辛香可啖。根煮熟,閉之罈罐中,上蓋以蘿蔔片,一二日內食之甚美。冬菜經春長心,嫩湯微熟,菜中佳品。
 菜脯。鹽虀菜去梗,用葉鋪開如薄餅大,用料物糝之。料用陳皮、杏仁、砂仁、甘草、蒔蘿、茴香、川椒,炒同為細末,撒菜上,更鋪菜一重,又撒物料,如此鋪撒五重,以平石壓之,用甑蒸過,切作小塊,調豆粉稠水蘸之,入油煠熟,冷定,磁器收之。
 秋間嫩春不老,芥菜陰半乾,擇去黃葉、老梗,將根劈為數瓣。每斤用炒鹽三兩五錢,將鹽陸續揉入菜內。每清晨即用鹽揉一次,先著力揉根,次稍揉梗葉一次,至日西,又照上法揉一次,至七日,即中矣須要,細揉用細鹽,每根用花椒、茴香入中心,窩起入罈內,仍取原汁澆入,用泥固封,至立春即移房內架起。
 芥菜虀,九月十月取青、紫、白芥菜,切細於沸湯內焯過,帶湯撈於盆內,與生萵苣同熟油,芥花或芝麻、白鹽約量拌勻,按於瓮內,三二日變黃,可食,至春不變味。
 乾虀菜,大芥菜每一百斤用鹽二十二兩,操撈得勻,以盆或缸疊疊放定,上用大石壓,醃數日,出水浸過石,撈起曬乾後,以本汁滷煮滾半熟,再曬乾收貯。若復蒸過,則黑而軟,置淨乾瓮中藏封,任留數年不壞,出路作菜極便。六月伏天,用炒過乾肉復同虀菜炒,放旬日不腐。凡六月天熱,饌不堪留,只以乾虀同炒,不要入湯水,放冷再收起,可放經旬不氣息,極妙。若腌芥鹽汁煮黃豆、極乾蘿蔔丁,曬乾收貯,經年可食。
 研芥子,入細辛少許,白蜜、好醋一處研爛,再以淡醋去滓,極辣。
 一法,芥子同石龍芮子同研,其辣異常。

菠菜 编辑

|原|一名菠薐,一名波斯草,一名赤根菜,詢蒭錄云,南人呼菠菜,北人呼赤根菜。一名鸚鵡菜。出西域頗陵國,今訛為菠薐,蓋頗陵之轉聲也。見劉賓客嘉話錄。莖柔脆中空。葉綠膩柔厚,直出一尖,傍出兩尖,似鼓子花葉之狀而稍長大。根長數寸,狀如桔梗,色赤,味甘美。四月起薹尺許,開碎白花,叢簇不顯,有雌雄,雌者結實,有刺,狀如蒺藜子。葉與根味甘,冷,滑,無毒。利五臟,通腸胃熱,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解酒毒。服丹石人最宜。麻油炒食甚美,北人以為常食。春月出薹,嫩而且美,春暮薹漸老,沸湯晾過,曬乾備用,甚佳,可久食,誠四時可用之菜也。八、九月種者可備冬食,正、二月種者可備春蔬。南人食魚、稻,多食則冷大小腸。忌與䱉魚同食,發霍亂。

|彙考|

|原|

|唐會要|太宗時,尼波羅國獻菠薐菜,類紅藍,實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

|集藻|

|五言絶句|

|原|

|宋。劉子翬。詠菠薐|金簇因形製,臨畦發永嘆,時危思擷佩,楚客莫紉蘭。

|詩散句|

|原|

|宋。蘇軾|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薐如鐵甲,豈知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茁。

|別錄|

|原|

|種植|正、二月內,將子水浸一二日,候脹撈出,控乾,盆覆地上,俟芽出,擇肥鬆地作畦,於每月下旬下種,勤澆灌,可逐旋食用。秋社後二十日種者,至將霜時馬糞培之,以避霜雪,十月內沃以水,備冬蔬。此菜必過月朔乃生,即晦日下種與十餘日前種者同出,亦一異也。春種多蟲,不如秋種者佳。

编辑

|原|莧,凡五種。赤莧,一名蕢。爾雅云:蕢,赤莧。注云:今莧菜之赤莖者。本草云:一名花莧,莖葉深赤。白莧,人莧,俱大寒。又名糠莧、胡莧。二莧味勝他莧,但大者為白莧,小者為人莧,或謂之細莧,其實一也。其子霜後方熟,細而黑色。又,細莧俗名野莧,猪好食之,亦名猪莧。紫莧,莖、葉皆紫。無毒,不寒。吳人用以染爪者。五色莧。今稀有。諸莧皆三月種。葉如藍,莖葉皆高大易見,故名莧。或曰:莧從見,諧聲也。開細花成穗,穗中細子,扁而光黑,與青葙子、雞冠子無別,老則抽莖甚高,六月以後不堪食,子霜後始熟,九月收。五莧俱氣味甘,冷利,無毒。並利大小腸,治初痢,滑胎,通竅明目,除邪,去寒熱。白莧,補氣除熱。赤莧,主赤痢,射工、沙虱。紫莧,殺蟲毒,治氣痢。

|彙考|

|增|

|易。夬卦|莧陸夬夬。|疏|董遇云:莧,人莧也。

|南齊書。王智深傳|智深家貧,無人事,嘗餓五日,不得食,掘莧根食之。

|南史。蔡樽傳|樽在吳興,不飲郡井,齋前自種白莧、紫茄,以為常餌,詔褒其清。

|詢蒭錄|南人呼莧菜,北人呼荇,乃人莧音誤也。

|集藻|

|七言律詩|

|增|

|宋。方岳。羹莧|琉璃蒸乳壓㹠膏,未抵齋廚格調高,脫粟飯香供野莧,荷鋤人飽撚霜毛,斷無文伯可相累,比似何曾毋太豪,見說能醫射工毒,人間此物正騷騷。

|詩散句|

|增|

|唐。杜甫|莧也無所施,何顏入筐篚。

|宋。王安石|紫莧凌風怯。

|金。史肅|迎風紫莧因循老。

|別錄|

|增|

|物類相感志|紅莧菜煮生麻布,則色白如苧。

|爾雅翼|青泥殺鱉,得莧復生。

|學圃餘疏|莧有紅、白二種,素食者便之,肉食者忌與鱉共食。

|原|

|製用|
 赤莧,根、莖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
 取鱉肉,切豆大,以莧菜裹,置土中一宿,即變小鱉,試之屢驗。

附錄 馬齒莧 编辑

|原|馬齒莧,一名馬莧,一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一名五方草,亦五行之義。一名長命菜,其性耐久難燥。一名九頭獅子草。

|增|

|本草|馬齒莧,一名馬齒龍牙。

|原|處處有之,柔莖布地,葉對生,比並圓整如馬齒,故名。六七月開細花,結小尖實,實中細子如葶藶子狀。苗煑熟曬乾可為蔬。有二種,葉大者名㹠耳草,不堪用;小葉者又名鼠齒莧,節葉間有水銀,每十觔可得八兩或十兩。氣味酸,寒,無毒。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集藻|

|詩散句|

|原|

|唐。杜甫|又如馬齒盛,氣擁葵荏昏。

|增|

|杜甫|馬齒葉亦繁。

|別錄|

|增|

|顏氏家訓|月令云:荔挺出。鄭玄注云:荔挺,馬薤也。說文云:似蒲而小,根可為刷。廣雅云:馬薤,荔也,通俗文亦云馬藺。易統通卦驗玄圖云:荔挺不出,則國多火災。蔡邕月令章句云:荔似挺。高誘注呂氏春秋云:荔草挺出也,然則月令注荔挺為草名,誤矣。河北平澤率生之,江東頗有此物,人或種於階庭,但呼為旱蒲,故不識馬薤,議禮者乃以為馬莧,堪食,亦名豚耳,俗名馬齒。江陵嘗有一僧,面形上廣下狹。劉緩幼子民譽,年始數歲,俊悟善體物,見此僧云:面似馬莧。其伯父縚因呼為荔挺法師,縚親講禮名儒,尚誤如此。

|原|

|李絳。兵部手集|唐武相元衡苦脛瘡,焮癢不可堪,百醫無效。廳吏上一方,馬齒莧搗爛敷上,兩三遍即癒。多年惡瘡,百方不瘥或痛焮不已並治。

附錄 水馬齒 编辑

|增|

|野菜譜|水馬齒,生水中,與旱馬齒相類,熟食。

编辑

  葵與蜀葵二種,原譜誤合為一,今分葵入蔬譜,蜀葵等另入花譜。

|增|

|廣雅|蘬,丘葵也。

|農書|葵,陽草也。天有十日,葵與終始,故葵從癸。

|齊民要術|葵有紫莖、白莖二種,種別復有大小之殊。又有鴨腳葵。

|本草|一名露葵,古人採葵,必待露解。一名滑菜,言其性也。一名衛足。爾雅翼云:葵,揆也。葵葉傾日,不使照其足。

|李時珍曰|古人種為常食,今種之者頗鮮。其實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內子輕虛如榆莢仁。六七月種者為秋葵,八九月種者為冬葵,正月復種者為春葵。然宿根至春亦生。

|農桑通訣|葵為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本豐而耐旱,味甘而無毒,供食之餘,可為葅腊,枯枿之遺,可為榜簇,咸無棄材,誠蔬茹之上品也。

|彙考|

|原|

|詩。豳風|七月烹葵及菽。

|左傳|仲尼曰:鮑莊子之智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

|南齊書。周顒傳|顒清貧寡欲,終日長蔬食。衛將軍王儉謂顒曰:卿山中何所食。顒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

|增|

|北史。盧觀傳|觀弟叔彪在朝通貴,魏收常來詣之,訪以洛京舊事,不待食而起,云:難為子費。叔彪留之,良久食至,但有粟飱葵菜,木椀盛之,片脯而已。所將僕從,亦盡設食,一與此同。

|管子|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葵,布之天下。桓公憂北郭民貧,管子請禁,去市三百步者,不得樹葵菜。此則亦有以相及也。

|原|

|列女傳|魯漆室之女,見魯君老,太子幼,倚柱而歎,隣婦問之,曰:昔有客馬逸,踐園葵,使吾終歲不飽葵,吾聞河潤九里,漸濡三百里,魯國有患,君臣父子被其辱,婦女獨安所避。

|異苑|苻堅欲南師,夢葵生城南。以問婦,曰:若軍遠出,難為將。

|列仙傳|丁次都,為丁氏作奴,丁氏常使求葵,冬得生葵,問從何得此,云從日南來。

|集藻|

|賦|

|增|

|宋。鮑照。園葵賦|風煖凌開,土昌泉動,游塵曝日,鳴雉依隴,主人拂黃冠,拭藜杖,布蔬種,平圻壤,通畔修直,膏畝夷敞,白莖紫蔕,豚耳鴨掌,溝東陌西,行三畦兩,既區既鉏,乃露乃映,勾萌欲伸,藂牙將放,爾乃晨露夕陰,霏雲四委,沈雷遠震,飛雨輕灑,徐未及晞,疾而不靡,柔莩爰秀,剛甲以解,稚葉萍布,弱陰競抽,萋萋翼翼,沃沃油油,下葳蕤而被逕,上參差而覆疇,承朝陽之麗景,得傾柯之所投,仕非魯相,有不拔之利,賓非二仲,無逸馬之憂,顧堇荼而莫偶,豈蘋藻之薦羞,若乃鄰老談稼,女嫗歸桑,拂此葦席,炊彼穄粱,秋壺援醢,曲瓢卷漿,乃羹乃瀹,堆鼎盈筐,甘旨蒨脆,柔滑芬芳,消淋逐水,潤胃調腸,於是既飫,徹盤投筯,回小人之腹,為君子之慮,近觀物運,遠訪師聖,聲數後彰,律理前定,烏非黔黑,鶴豈浴淨,彼圓行而方止,固得之於天性,伊冬箑而夏裘,無雙功而並盛,蕩然任心,樂道安命,春風夕來,秋日晨映,獨酌南軒,擁琴孤聽,篇章間作,以歌以詠,魚深沈而鳥高飛,孰知美色之為正。

|文賦散句|

|原|

|漢。董仲舒。賢良策|公儀子相魯,食於舍而茹葵,慍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祿,又奪園夫利乎。

|魏。曹植。求通親親表|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𢌞光,然終向之者,誠也。

|晉。潘岳。閒居賦|綠葵含露,白薤負霜。

|五言古詩|

|增|

|晉。陸機。園葵詩二首|
 種葵北園中,葵生鬱萋萋,朝榮東北傾,夕頴西南晞,零露垂鮮澤,朗月耀其煇,時逝柔風戢,歲暮商飈飛,層雲無溫液,嚴霜有凝威,幸蒙高墉德,玄景蔭素蕤,豐條並春盛,落葉後秋衰,慶彼晚彫福,忘此孤生悲。
 翩翩晚彫葵,孤生寄北藩,被蒙覆露惠,微軀後時殘,庇足周一智,生理各萬端,不若聞道易,但傷知命難。

|原|

|唐。白居易。烹葵|昨臥不夕食,今起乃朝饑,貧廚何所有,炊稻烹秋葵,紅粒香復軟,綠英滑且肥,饑來止於飽,飽後復何思,思憶榮遇日,迨今窮退時,今亦不凍餒,昔亦無餘資,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撫心私自問,何者是榮衰,勿學常人意,其間分是非。

|五言絶句|

|原|

|唐。李白。題葵葉|慙君能衛足,歎我遠游根,白日如分照,還歸守故園。

|七言絶句|

|增|

|宋。楊萬里|
 都將葵葉葢亭中,樹似桄榔葉似㯶,欲向天公覓微雪,妝成急響打船篷。
 篛笠端能直幾錢,騎奴不擬雨連天,葢頭旋折山葵菜,擘破青青傘半邊。

|明。徐𧶚。答楊署令送菜|隙地知君手自栽,紺芽紅甲雨中開,閒居我亦清齋久,肯折新葵為送來。

|詩散句|

|原|

|古詩|採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

|晉。陸機|無以肉食資,取笑葵與藿。

|陶潛|流目視西園,曄曄榮紫葵。

|增|

|梁。沈約|青青園中葵,凝露待日晞。

|劉孝綽|園葵亦何幸,傾葉奉離光。

|原|

|唐。杜甫|刈葵莫放手,放手傷葵根。

|增|

|白居易|中園何所有,滿地青青葵。

|原|

|宋。蘇軾|
 爛煑葵羹斟桂醑,風流可惜在蠻村。
 西崦人家應最樂,煑葵燒筍餉春耕。

|增|

|唐。張九齡|
 園葵亦向陽。
 衛足感葵陰。

|李白|園蔬烹露葵。

|王維|烹葵邀上客。

|原|

|杜甫|秋露接園葵。

|增|

|杜甫|
 香宜配碧葵。
 葵荒欲自鋤。
 傾陽逐露葵。

|白居易|晨露園葵鮮。

|宋。陸游|葵羹出鬴香。

|唐。王維|松下清齋折露葵。

|宋。陸游|雨慳葵葉未吐甲。

|別錄|

|原|

|博物志|陳葵子,微火炒,令爆咤,撒熟地,遍蹋之,朝種暮生,遲不過經宿耳。

|增|

|博物志|陳葵子,秋種覆葢,令經冬不死,春有子也。

|齊民要術|
 世人作葵菹不好,皆由葵太脆故也。菹菘,以社前二十日種之。葵,社前三十日種之。使葵至藏,皆欲生花乃佳耳,葵經十朝苦霜,乃采之,秫米為飯,令冷,取葵著甕中,以向飯沃之,欲令色黃,煑小麥時時粣之。
 崔寔曰:九月作葵菹。其歲溫即待十月。
 《食經》作葵葅法,擇燥葵五斛,鹽二斗,水五斗,大麥乾飯四升,合瀨。案葵一行,鹽、飯一行,清水澆滿。七日黃,便成矣。

|原|

|製用|
 食葵當乘其葉嫩時,須用蒜,無蒜勿食。久病大便澀滯者宜食,孕婦宜食,易產。作菜茹甚甘美,但性太滑利,不益人。熱食,令人熱悶。三月食生葵,動風氣,發宿疾,飲食不消。四月食之,發風疾。天行病後食之,令人失明。霜後生食,動五種留飲,吐水。心有毒,服藥人忌食。被犬咬者,終身勿食,食之即發。黃背紫莖者,勿食。同鯉魚、黍米酢食,害人。同猪肉食,令人無顏色。
 葵甚易生,地不論肥瘠,宜於不堪作田之地多種,以防荒年,採瀹,曬乾收貯。

附錄 龍葵 编辑

|增|

|本草|一名苦葵,一名苦菜,益州有苦菜,乃是苦蘵,即龍葵也。一名天茄子,一名水茄,一名天泡草,一名老鴉酸漿草,與酸漿相類,故加老鴉以別之。一名老鴉眼睛草。五爪龍亦名老鴉眼睛草,同名異物也。李時珍曰:龍葵、龍珠,一類二種也,皆處處有之。四月生苗,高二三尺,莖大如筯,似燈籠草而無毛,葉似茄葉而小。五月以後,開小白花,五出,黃蕋。結子正圓,大如五味子,上有小蔕,數顆同綴,其味酸,中有細子,亦如茄子之子。但生青熟黑者為龍葵,生青熟赤者為龍珠。

附錄 蔠葵 编辑

|增|

|爾雅|蔠葵,繁露。|注|承露也,大莖小葉,華紫黃色。

|本草|一名落葵,一名藤葵,一名天葵,一名繁葵,一名御菜,一名臙脂菜。坡詩注云:豐湖有燕脂藤,生菜,滑美勝蓴。蔓生,葉似杏葉而肥厚,軟滑可茹。八、九月開細紫花,累累結實,如五味子,熟則紫黑色。揉取汁,紅如臙脂,女人飾面、點唇及染布物,謂之胡臙脂,亦曰染絳子,但色易變耳。其葉最能承露,其子垂垂亦如綴露,故得露名。


御定佩文齋廣群芳譜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