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懶窩集
卷六
作者:奇彦鼎
1912年
卷七

與金相國鍾秀

编辑

伏惟窮臘。大監氣體候神衛萬安。前冬至月二十四日下惠慰狀。始承於正月十七日。驚感罔喩。二月初。因科儒便。謹修謝儀付上矣。其人入城。聞大監作謫行。還爲持來。下懷殊甚悵然。第平南兩海。瞻望渺然。坎履動靜。無由承聞。區區嚮往之私。只托之夢寐而已。其后又聞徒銜放還鄕第。伏想髭髮有勝平昔。而便信斷絶。又不得以一書仰申起居之節。慙恨悚蹙。難以言喩。仍伏念身伏遐鄕。未見朝紙。向日執事被謫之時。遠外傳聞不一。終未詳其曲折。而一言以蔽之。都是出於斷斷爲國血忱而已。而排擯逆逐。流離嶺海。噫亦危矣。幸而天日回照。使之優遊田里。而聞論者齗齗不已。拳踢迭發。章疏紛然。是果何等氣象。竊惟上自京都。下至鄕曲。雖韋布之士。輿儓之賤。聞執事之風者。莫不聳然感動。而顧在同朝簪紳之列者。乃反讐視正論。必欲擊去而後已。彼異趣之人。固不足言。而名以吾儕而往往有甚焉者。亦獨何哉。時勢所驅。好惡之乖舛。從古以然。愚則竊以爲執事之一進一退一屈一伸。實惟時運所係。非人力所能與也。謂之何哉。鼎。積殃在躬。天又罰之。二月念間。室人奄忽捐背。八月。又見第三兒病不起。歲未一周。荐遭三慽。人非木石。何以堪此。不如速化無知。而鬼符遲遲。奈何。第伏念迂愚無狀。晩始登門。誨論眷顧。逈出尋常。私心感激。常愧無以報效萬一。今則衰病滋甚。運動無路。恐不得致身門下。重奉明敎。若一朝溘然則此恨實萬萬也。北望馳神。寤寐糾結而已。平日蓄積。偶然觸發。不覺縱言及此。狂妄僭率。惶恐惶恐。下覽后卽火之幸甚。前冬所賜慰狀所答書。倂惟追上。下諒如何。神昏眼暗。信筆胡寫。惟祈爲時爲道。千萬自愛。以副遠外之望。不備。伏惟鑑察。

與金相國書

编辑

前冬臘晦。因邑便付上一書。果卽下覽否。歲色忽改。伏惟大監氣體候茂膺百福。仰慰且賀。無任下誠。近日傳聞閤下有奉朝宣麻之擧云。果然否。閤下年未七十。遞賜休致。雖不敢知處分之意何居。而在閤下則愚竊以爲得矣。目今世道之潰裂無餘。閤下雖十進十爲。固無望其一半分救得。而徒自厄於衆口。出脫不得。孰若脫去樊籠。優閒田廬。隨分飮啄。歌詠聖澤之餘。有時溫理舊聞。益加身心存養之功。訓誨後進。使知義利趍舍之別。則豈但爲一時士林之所宗師依仰。抑可爲後世人臣之所模範軌則。雖其憂世憂君之心。進退何殊。而以此較彼。得失果如何也。意者天意有在於此乎。濫恃厚眷。僭易傾倒。惶恐惶恐。彥鼎。歲初患泄瀉。兼發眩氣。危死者數矣。旋復少歇。姑此支撑。然而此非幸也。直是苦耳。八座陞品。恩帖忽下。此則於分萬萬過矣。自顧眇劣。何以得此。天恩去益罔極。闔門感祝無地。朱書講錄刊補。欲付科儒便矣。其人以卜重馬弱。甚爲持難。故不爲強付。且念三月間。似有的便。欲待其時付之爲計。而前書中科儒便付上之語。反涉無實。益庸不安於心。但未知前後書疏得徹案下與否。下懷亦甚泄泄。或賜一字俯答。示及領覽與未。而送于長洞主人家。則科儒之歸。可以持來。未知如何。病中神昏眼暗。蹔此略草而簡紙適乏。此幅短少。不合呈納於長者之前。亦甚悚惕萬萬。只祝爲道爲時。千萬自愛。慰此遠外之望。不備。

與金相國書

编辑

仲春。伏承下書惠覆。辭旨繾綣。奉讀再四。感佩罔喩。伊后便信斷絶。久闕修候。一念慕仰。何嘗少弛。今夏淫霖異前。伏未審體中氣候連得若何。前書中有十八年前足患復發之敎。區區奉慮不淺。而想神明所相。旋卽差完矣。彥鼎。以痰濕腰脅牽痛。坐卧不得。中間自分不起矣。多方藥治。近纔少歇。而餘症尙苦。加以目昏耳聾。轉轉沉痼。是謂尸居餘氣。不如速化無知之爲便。而亦不得。奈何。因伏念閤下休退以後。優閑自在。非徒機穽之遠避。觀書玩理。必有所造之日深。而自顧老病垂死之身。恐不得更進軒下。從容承誨。一以開前日昏滯之見。一以攄胷中積抱之懷。此心此恨。寤寐何可忘也。靈壽閣一肅。固所深願而其於筋力之不逮何。然而此則猶屬己事。任之而已。至於追榮一款。係是爲先大事。而尙爾遷就。每念及此。寢食靡甘。事之顚末。略具別幅。幸詳覽回敎伏望。朱書册。曾以三月便付上仰告矣。其便又緯繣未付。今因科儒行付呈。第長者所借。許久未完。此已愧悚。而繙動謄書之際。自然有少少點汚處。尤庸不安。方患阿睹。掩目而坐。倩人呼寫。只伏祝爲時爲道千萬加護。不備。

別紙

编辑

鄙家追榮事。此是彥鼎平生至願。曾以此事奉議於閤下。閤下以爲吏曹則載在金石。銓官難以擅行。若大臣筵稟則好矣。而今之大臣。難望辦此。至於大憲。雖有時禁。而旣非金石之典。則銓官以公議自下擬望爲好。以此圖之云。李士深時帶三銓。故彥鼎歸與之相議。士深卽與亞銓閔台相議。則閔台亦不牢拒。而但長銓吳台不肯。士深言於彥鼎曰。長銓之意難動。不若直通台兄之大憲則其父贈以其子之職。事理固然。故以此議於閔台。閔台亦以爲然。姑待之云云。彥鼎答以大憲於吾過矣。不敢當不敢當。然而若以此追榮則吾亦不必強辭云矣。不久士深以相避見遞而洪良浩爲吏判。其后士深更不入銓曹。而及夫彥鼎濫通大憲之後。士深以此議於亞銓沈台煥之。沈台以爲大憲之贈。非山林卓異之士。决不可。其子雖通此職。而不可以此爲例也。亡兄在京時。往拜大監。以此奉稟則大監敎以其子之職不可追贈於其父者。似不成說。直以吾意如此通於銓官云。故士深又以某大臣之意如此語于沈台。則沈台猶執前見。遽曰。大臣所見自大臣所見。吾之所見自吾之所見。終不許。此台素稱士流。其牢確不動則可尙。而所見則亦太執著矣。夫大憲之職。自是淸華之極。雖以閔老峯之重望。得之大以爲喜。則無論生死行贈。固非人人之所可冐占。而但今之大憲。非古之大憲。如彦鼎者固不足論。而爲嘉善者。無人不得。以愚觀之。別無才德之卓然可穪。則何可於生者。盡取闒茸猥下之流。而獨於死者。必取其山林卓異之行然後爲贈也哉。可謂直截不成事理矣。權𫀤三宰之追榮。彥鼎在京時。曾於朝紙中目見。故今春陞資後心竊自喜曰。三宰之贈。已有前例。此則不勞而得之爲幸云矣。及見閤下書。有曰榮贈事已有權𫀤近例可據。銓曹亦必無持難云云。以此論之則三宰之贈。本非元例。必是銓官變通之致也。不然而自是元例則何必論銓曹之持難與否也。然則人之所見各不同。安知今日之銓官。不與前日沈台之只守常格。不思變通者同歸也哉。然而我識尹台知其不然也。且於鄙家世分不泛。故欲於從孫科行便。作書仰懇爲計。似必許施。而人間事猶有所不可必者。萬一尹台亦未免俗套。或有所持難則閤下試以一言明其不然。伏未知如何。此是私家事。非有關於朝廷事體。則想閤下亦不以爲嫌。故玆敢仰煩。俯諒如何。大抵彥鼎未通憲長之前。閤下之意已如此。及其旣通之後則庶乎必成。而不幸被沈台之堅執。未遂此願。已甚傷痛。而今則尤異於前。權𫀤之近例班班可考。則必也無疑。而苦心所在。慮無所不到。猶有此縷縷。第文辭荒拙。言語支離。大人之前。太涉煩瀆。惶恐惶恐。

與金相國書

编辑

客冬至月二十五日下惠復書。晩後承拜。感慰沒量。書中承風痿之症。尙未占天和。遠外伏慮。近聞歲初入侍云。御前趨蹌想甚難。而猶能無事則宿患之漸差。此可推矣。爲之慰賀不已。伏未知邇間氣候復如何。千里相望。無由陪話。下懷只切耿耿。兪相緣何去國。遠近觖望而但繼入者尹台云。失一賢相。得一賢相。亦自不妨耶。聞韓鍮伸寃。出於新參政建白。此人事。自下言之爲甚難。而自上聽之爲尤難。上下可謂俱美。而其爲聖德事出尋常萬萬矣。伏不勝欽歎之至。又聞柳夢寅自上特爲伸雪。此人之死。只坐西山二字。而此二字果爲駭妄。然而以其老寡婦詞觀之。其心之無他可知矣。心常寃之矣。今命伸寃。亦可謂聖德事耶。伏未知意下以爲如何。聞許積又爲伸寃云。此人事。其時曲折果未詳知。只以其子之逆。其父當死云矣。今聞出自聖斷。聖上所見。卓越高明。必有所執。而矇未曉解。未知朝議則以爲如何。遐遠老廢之臣。不宜猥及時事。而偶有所見。敢此仰質。須於答書中略示之幸甚。羅牧。曾一歷入。怱怱拜別。雖未叩淺深之如何。而但目擊之間。絶不有官長態度。宛是一儒素氣像。只此一節。今之時豈不可貴。令人欽歎。所恨更見未易也。彦鼎。臘晦正初。腰痛陡劇。幾至不起矣。近纔稍歇。始能起坐立步。尙未出門外一步地。如是而生。有何滋味。不如死之爲便而亦不得。奈何。且近間連遭宗侄婦及從孫婦,從孫兒喪變。悲撓度日。尤覺難堪。奈何。病中信筆胡寫。字不成畫。文不成理。惶恐惶恐。只伏祝爲道爲時。千萬加護。以慰瞻望。

與金相國書

编辑

四月晦間。因羅州羅生便。付上一書矣。其人入城。聞執事已入楓岳。其書還爲持來。豈勝悵然。第問金剛天下名山也。東人之觀山水者。但觀山與水而已。不知體之以身心仁智。雖觀如不觀也。執事則必不然。未知領略取萬二千峯來。長得幾許仁智。恨未得躡下風而同其樂也。又聞歸後移居斗毛浦云。此亦然否。執事奉朝請。脫去世網。旣入金剛。又居江湖。以專其山水之樂。暮年淸福。何其優也。爲之馳羨。今夏溽暑蒸欝。靜養體度亦復如何。彥鼎病狀。當暑益添。㱡㱡待盡。無足仰煩。前懇懶窩記。旣蒙盛諾。心常銘感。此非大文字。閑中可以下筆立就。而尙未有下示之道。或尋常忘却而然耶。抑不槩於心而然歟。中間煩不敢仰提。今則彥鼎死期將迫。若終不得一字之惠。殊非當初仰請之意。其果諒得否。羅生便所付書。倂同封以上。此後如因羅州官便。或煩誨答則何感如之。只祝爲時爲道千萬自愛。適患阿睹。掩目倩寫。不備伏惟。

與李判書秉模

编辑

伏惟秋凉。台候起居萬重。竊惟澤堂先生曾撰先祖文字。發揮闡揚。備悉無餘。每一奉翫。私竊欽歎。兩家后裔。宜有以源源相訪。細講舊誼。而只緣京鄕落落。升沉殊途。尙未遂掃門之願。只訟孤陋之歎而已。先集論思錄。近得重刊。略布於知舊間。窃於執事。不可以無雅分而不之呈。故謹將一帙再拜以獻。領覽如何。窃欲躬進袖呈。而衰病疲薾。末由運動。其或恕諒否。不備。

答李參判洪載

编辑

自聞兄掌試南下。深爲南士賀之。而第以奉接無緣爲恨矣。乃於坼榜之夕。倥偬之中。遠貽書翰。非意之勤。何以及此。披來披去。驚感無已。矧審遠役之餘。重以擾攘。而起居無損傷之節。尤庸欣仰。迷兒。偶爾冐參。老懷頗覺喜悅。東堂試日不遠。而此科則異於監試。尤在得人。亦須勉之。來時想歷入坪基。令族叔同福兄平安否。弟。衰病轉甚。疾憂連綿。無足仰煩。兄之南來已意外。而地遠竟失一面。此恨實萬萬也。不宣。

與李參判

编辑

兄之試行。竟失一面。至今悵然。不審稅後起居連得如何。聞道拜承宣。一資之陞。雖不足賀。而第職在惟允。入而啓沃。出而激揚。想裨益弘多。爲吾黨倚重。此則不得不賀。只須勉旃。無負遠邇士友之望如何。弟。夏秋以后。老病侵尋。一日運動則二日輒痛。似此氣像。寧復久於世者。只自飭巾待盡而已。就盧司諫廷良甫。其人才調器局。別無可穪。而但𪸥介有操守。雖窮餓欲死而不忍隨俗奔走。只此一節。已爲可貴。况湖南故家遺裔。可參瀛選而未參者多。此豈徒居地之僻遠。實由於吹噓之無人。寧不慨然。曾以此事奉托於兄。而兄果不辭。想必記有矣。非久似有舘錄。兄雖不及爲長官。而若能置力於其間則庶乎不虛矣。此亦恢公道任世敎之一責。區區於此竊不能無望。未知兄意復以爲如何。萬萬非遠書可旣。惟在嘿會。不備。

與李參判

编辑

春間一別。尙爾耿耿。伏惟仲夏。台候萬相。卽見朝紙。兄又入銓地。此是兄宿趼。不足爲兄賀而爲新通者賀也。弟。歸后未滿一旬。又赴伯氏緬禮於谷城地。往返四百餘里。前后路毒。轉成瘧疾。重痛七次。元氣奄奄欲絶。其終不死者。特大限未盡故耳。今雖離却稍久。而貼席涔涔。尙未起動。此際。新除敎旨府隷賷到。末由趨承。只切惶悚。病中百念消盡。其所𪸥𪸥於心中者。惟追榮一款。而或恐朝露溘先。此事未成則目不暇暝矣。曾以此事縷縷仰煩於兄。而兄亦有許多般酬酢。今則弟已下來矣。兄須憐弟之病。諒弟之心。益加留念。勿使有做時不似說時之歎。則其爲感幸。如何盡喩。千萬伏祝。伏枕強呼。不省作何語。酌覽如何。不備。

與李參判

编辑

八月初。始承流月初七日惠覆。稍慰別后阻欝之懷。第聞書後卽爲加資。此在兄雖晩矣。而猶爲之奉賀不已。謹問卽辰。台候動止復如何。陞品之后。亞銓新望次第可通。而遠未有聞。甚菀。弟。夏間毒瘧之餘。繼發浮漲。宜死而不死者天也。然而筋力凡百。比前不啻落下幾層。僅存軀殼。自憐奈何。弟家追榮。遷就爲甚悶。而所恃者兄矣。兄忽陞資。區區柏悅之情。雖不容言喩。而於弟之事。亦可謂落心矣。兄書所謂節節違料云者非耶。然而聞代兄入銓者沈令云。素知其人秉公。而兄亦與之相厚則或可有周章之道耶。想兄不待弟言。而情切爲先。如是煩凂。幸勿以爲訝也。萬非遠書可究。不備。

答鄭判書

编辑

日昨歷過貴邑。而忙未晉候。方以爲悵之際。伏承兩度寄書俯問。次第披讀。旣感且慰。仍審春寒。台履動靜神衛萬吉。區區仰喜。少弟。家門不幸。伯氏奄忽捐背。哀慟摧裂。尙復何言。伯氏年齡雖高。氣力尙強。子弟私情。窃期百年依仰矣。遽嬰奇疾。竟遭斯變。白首殘年。踽踽悲凉。不但割半之慟而已。况八旬陞資。只隔數月。而追榮大事。一朝歸虗。此恨尤萬萬無窮也。且中山地尙未完定。情私切迫。難以言喩。歲饌加給。此何異數。如台兄者。齒爵俱尊。在朝家優老之道。宜施別典。而如弟之微末賤臣。亦以兄之故而混被恩賜。惶隕感激。實不知所以自措也。何當奉拜以叙此無限懷緖耶。只切悲菀。不備。

與鄭判書

编辑

自聞執事自忠原返駕之後。區區瞻仰。倍切他時而無緣趍拜。只自𪸥𪸥。伏未審凉天。台體動止如何。傳聞氣力益健。眠食益勝。執事昔稱宰相。今爲地僊。老病者安得不馳羡也。甥兒輩。聯參發解。奇哉奇哉。而一家五初試。壯元東堂。又何壯也。德門昌大。自此不可限矣。爲之奉賀。少弟。自歸蓬蓽。困於奔避。困於湫暑。又困於閤內疾憂。而無好朋友相與析名理商古今以開襟抱。所與周旋者。惟睡魔與蠧簡而已。每欲一進淸軒。款聽高論。仍與之幷轡遊覽於松江亭下。俛仰先生之高風遺躅。以少滌塵襟之萬一。而身今老矣。騎馬則不便。乘轎則有弊。只詠韓子詩寒飢出無驢之句而已。執事若得領會此意。借送長耳於此便。則當急先往省親山後。直向山村見孫婦。轉往大谷。問高友仲益。仍以迤到貴邊。作十數日閒話則豈非老境勝事耶。惟執事諒之焉。不備。

與金侯履基

编辑

陽生有日。伏惟政餘體候循序萬康。仰慰區區。民。病骨當寒。无無痛之日。以此尙未作省墓之行。而一番承敎之意。又從以差池。只切慕仰。日昨下惠曆書煎藥。一則新年消息。一則病口金丹。拜領至意。深用感感。就以初三日行延婦之禮。窮家凡百草草之中。如大屛風及鋪陳等物。不可無者。而家無所有。前此每蒙官家許借而用之矣。今又專人仰煩。幸或可俯諒而借之耶。彥鼎。尙未趍拜而遇事輒有所煩瀆。還切不安。眼昏胡草欠敬。悚息悚息。不備。

與朴進士仲本

编辑

阻面固也。阻書亦幾許矣。兩地相望。只有耿耿。卽日寒沍。兄候何似。令胤亦無疾恙否。年前智谷鄭郞之喪。此何禍變。美質英才。未克有成。遽爾夭折。親友莫不嗟惜。况兄之心乎。念兄二十年鱞居。一子一女。辛勤鞠育。嫁娶成立。內外有孫。尋常爲兄賀其晩福矣。不意遽遭此變。想兄情理慘切。必有不忍言者。爲之悲念。實不已已。然而聞有遺孤二兒云。此若成立則雖謂之不死可也。兄須以此寬抑。而亦以此奉慰於令女氏。惟以保護此兒爲心而毋遽損生。自是道理。申申寬譬如何。弟。昨今年來。家禍孔酷。諸侄諸孫。連遭七八喪。種種悲酸而身亦懔然骨立。若將卽時顚仆者。而猶至今支撑。亦是恠事。聞兄肌膚完如。氣力益健。此是克養有素而然。爲之欽歎。第兄我俱老矣。餘日幾何而無緣合簪。說此無限懷緖。亦可歎也。待春暄。擬一委進。而何可必也。不備。

答李綾州樂培

编辑

雪滿窮巷。無人相問。頹卧吟病。此際華札忽落。披來三復。頓爾輸瀉。第審間遭玉潤之喪。想兄情理慘切。必有不忍言者。爲之悲念不已。而惟以悲撓撼頓之餘。起居無大段傷損。爲深慰也。弟。衰骨當寒。無無痛之日。懔懔度日。悶憐奈何。惠送各種。非情之厚。何以數數及此。深庸感感。非直爲物。示來碑文金台之筆勢奔放而盛作亦佳甚。讀之令人起色。但借啣之示。兄以本邑太守。作之書之。其爲諸天光色。何啻如我尋常朝士之比。而乃有此請。何其謙挹之太過也。况此碑陰異於元文。文士之稍出頭角者。皆可作之。况於其地主乎。兄不必讓於弟。弟不必當之也。至於點化之請。意固盛矣。而顧此拙手。何敢有發於盛文之外乎。然而旣辱厚意。不敢不盡所見。錄在別紙。覽之一笑。不宣。

與宋判書載經

编辑

南歸以后。一念慕仰。靡日不勤。而非徒憑便未易。且聞執事連入銓地。自惟薄陋。又不敢濫通書疏。致煩隷人。以此一未能修上尺牘仰申起居。反顧前日眷顧之厚。不覺愧悚交切。歲忽改矣。伏惟體候茂膺新福。益臻康寧。近日朝家多事。遠外傳聞。雖未得其詳。而執事亦未免譴削之典云。想惶蹙不安甚矣。爲之仰念不已。記下。病伏㱡㱡之中。又添一齒。徒抱陳人之歎而已。其外疾憂之乾沒。生計之剝落。何足仰煩也。家兒適作赴試之行。謹玆修書仰候。只伏希千萬加護。以副遠外區區之誠。不備。

與宋判書

编辑

昨春。伏奉惠書下覆。其時披豁殊深。旋復阻音。倐爾歲周。區區慕仰。只自𪸥𪸥。伏惟春陽。台候動止神相萬安。曾見執事有官則在京。解官則必南歸。而今聞買宅移住於長洞。其以爲旣不能長往。則衰年往來屑屑。有所不便而然耶。抑以爲位在達官。義不可暫離京輦而然耶。君子去就以義。此在高明。必有所裁。幸賜回敎以釋愚滯之見如何。夢村金相。早負公輔之望而久滯卿班。人皆遲之。而下生則獨不以爲恨。及聞大拜之后。雖未嘗不喜而亦未嘗不憂之矣。鼎席未暖。猝陷罪辟。幾不能自脫。遠外傳聞未詳。雖未知當初所犯之輕重如何。而聞臺臣以敢言擢爲承宣云。如此則其所遭之罔測可知。以其有百歲老親。卽賜解放。聖度之天大。固可尙已。不然則豈不危哉。素知執事亦不欲有懷不陳。故不覺縱言及此。而恐難免妄言之責。還庸悚蹙。記下。年來衰相轉加。目昏耳聾。頓無生趣。而加以疾憂連綿。喪故荐疊。形骸雖存。精神都喪。如是其能久支耶。窃想執事年齡亦已七旬有餘矣。筋力凡百。未知如何。一念慕𨓏。靡日不勤。而山川落落。承誨無緣。且非的便。不欲以遠書相煩。易致洪喬。故曠未嗣音。至於如是之久。下懷曷勝悵恨。仲兒適入城。修書以付。使之趨拜袖呈。或賜俯答以抑慕菀之懷耶。餘外悠悠。書不能究。不備。

與宋判書

编辑

昨冬及春。時時奉敎前席。蒙陋之啓發多矣。迄今佩荷。但見起居欠和。風神顔範。終不如前灑然。區區者爲之奉念不已。而別後又邈然无所聞。尤庸耿耿。伏未審伊間。神相愷悌。前日所患。快復天和否。日夕瞻仰。此心如丹。記下。歸后卽患痁七次。繼發浮漲。宜死而不死者天也。然而神觀氣力。澌敗無餘。僅存軀殼。只俟鬼符之到而已。執事之久滯京邸。只是不忍便訣之意也。曾言秋后大擬南歸。未知其間去就如何。廊廟江湖。焉往而非憂。而若已浩然則鄕廬安靜。或有補於攝養之方耶。但書疏往復。非比在京時憑便易寄。此則下懷甚覺悵然也。馭者如或未歸。此便幸賜辱復。以釋此中慕欝之懷如何。萬非遠書可究。不備。

答月院儒生

编辑

續承惠書。謹審日間僉履益勝。仰慰區區。弟。病狀依昨。悶悶。敎意謹悉。夫以弟之鹵莾蔑識。而僉君子不鄙而棄之。過加推奬。至於如是。其意則可感而其事則殊甚可愧也。本院乃先祖書院也。使弟果是可堪之人。則他院或可強辭。而此院不可強辭。果是不堪之人則雖他院不可冐當。此義明甚。僉兄乃不思諒。一請再請。取之於無可取之人。強之以不可強之事。恐非愛人以德之義也。僉兄之擧。旣失於輕遽。弟豈可效尤。又率易承當乎。言非餙讓。實出衷曲。惟願僉兄深加恕諒。勿以爲責。亦勿更煩。千萬幸甚。不備。

與盧爟

编辑

伏惟春寒。尊體萬重。彥鼎。講服盛名之日久矣。而尙未得一接顔範。徒積欽仰。頃因外坪盧中承指導。敬承連楣之諾。自顧非偶。仰荷不遺。吉日謹玆涓送。貴中果無障碍否。不備。

與盧爟

编辑

向日惠覆。置在几案。尙爾諷玩。孫郞之來。雖未承書。細聞兄起居凡百。其中泄瀉之症。雖是老人常患。而最是難堪者。區區相憐之意實不淺尠。弟亦衰病日甚。自知不能久支。此則任之。而第以伯兒之病症候非細。實有死生之慮。此間憂惶罔措之狀。難以形言。孫女新行。兄於病裡必欲速行。則此中治送之難。有不暇顧。而但家兒病卧。凡百茫然。雖欲以舊行治送。恐難及期。是甚爲慮。前書末端所敎。謹悉。居今之世。擧業安可廢也。但見新君姿質頗美。恐其汨沒於科業而止。偶發此語。槩出於愛惜之意也。朱夫子所云孔子復起之說。盖亦有激而言。而至論科擧之弊。則曰伎倆愈精。心術愈壞。盖不如不敎猶足以全其純愚之爲愈也。此言豈不明白痛切乎。况今之科弊。又不及朱子之時萬萬。則若使朱子目今之世。其爲駭歎。尤當如何。至於弟家子姪。科業尙不肯着實做去。則進乎此者尤何足論。而來諭反以裕後之方期之。此則不覺愧騂也。不宣。

答盧廷尹

编辑

令季執義喪變。慟哭何言。曾聞疾病沉痼。而素知氣質甚剛。意謂一時之厄。未害平生之壽矣。忽承幽音。心寒口呿。不知所云。壽命長短。從古茫茫。而孝友謙恭。何惡於鬼。奪之如是乎。旣禍其父。又㭬其子。噫彼造物。其亦不仁。弱妻孤兒晝夜號擗之狀。初不忍提說。而賢兄賢弟一朝相失。割半之慟。决不但如他人同氣之慽而已。言之涕零。不知所以奉慰也。如弟者。孤拙無依。暮年通心。惟此友而已。今焉已矣。痛矣奈何。如此情懷。無處說向。頃於守禦使書中。略陳嗟惜之意矣。答書歸之於吾輩運氣之不振。此是實題語。而可見有識者之同情矣。承窆禮卒定。當此窮節。又値極熱。凡百何以措手耶。示來挽語。何待盛索。但三月以后。孫男孫女連遘毒癘。百死一生。弟則三朔奔避。形骸僅存。近又爲暑所鏖。精神都喪。而猝聞有便。顧此鈍根何能搆出於咄嗟間乎。追挽有例。當俟後日。不然。欲以數行誄語略抒蘊結。以告於几筵之前。而早晩則未知也。不備。

與鄭參判士靜

编辑

自歸蓬蓽。瞻望京國。如隔弱水蓬萊。無緣聞其音塵。只有嚮風馳仰而已。近因參奉從孫由歸。雖未詳起居之節。第聞官資忽陞金貂之班。爲之仰賀不已。窃以執事之地閥幹局。十年棲棲於下大夫之列。區區者每切嗟惜。自聞此報。不覺喜而不寐。從今以往。益有前途展武之期耶。惟是之祝。歲律已改。伏惟台候動止茂膺新福。而令允上舍草土之餘。能免生病。令孫雙玉。篤志講學。益有成就否。種種傾慕。無任遠誠。記下。昨年以來。衰相頓加。齒豁不能啖肉。目昏不能看書。懔然骨立。若將卽時顚仆。而猶復支撑度日。甚是恠事。竊想執事年齡亦已躋七旬矣。而其稟賦之厚。頤養之素。必不至如此間消鑠無餘也。未知如何。李康翎時晦。以渠氣質沉靜。姿性純愨。謂可以享遐福。而卒然摧折。理固難諶。况其文辭材局亦足可用。而銘㫌一縣監。此尤可惜。想執事平日眷與之厚。亦甚愴惻也。每念前日徒步款門。相對雅言之樂。不覺依依。而今則南北雲泥。闊焉相阻。且非的便。不欲以遠書相煩。以致久闕問候。悵歎何極。餘外悠悠。書不能究。惟冀台履隨時保重。隨便或賜辱覆。以釋慕菀之懷耶。不備。

與李海伯士深

编辑

一自棨節西下之後。瞻望渺然。無緣聞音。只有嚮風馳仰而已。客冬至月間。承遠寄惠書。忙手披緘。驚喜欲倒。以无的便。未及修謝。而歲色忽已改矣。伏惟旬宣起居茂膺新福。藩臬之重。異於郡邑。而以兄之威望素著。其於彈壓乎何有。他日政績之美播人誦傳。弟將側耳而聽矣。弟。衰相轉加。如日下山。尋常里閭間。尙未出入。况論遷園時千里奔問。能伸臣子分義耶。今承趁期上來之示。不覺愧懼。盧執義遽作古人。其孝友之行。耿介之操。南士所推服而惜乎窮餓以死。命也奈何。惠寄三種。遠外存問。寔出望外。非兄眷眷。何以及此。爲之鳴謝。非直爲物。餘外悠悠。書不能究。艱覔邑便。付此送于京邸。未知幾時入照否也。不備。

與柳經歷君弼

编辑

自聞左右擁盖西爲之后。欲作一書奉賀。而病汨未果。甚歎。歲色忽改。遠惟政履茂膺新福。而濫率無禁。一室團會。其樂想融融也。但松京自是貨府。爭訟以此紛紜。其果無低昂難便之端否。仍想彼地乃千年古都。瞻星滿月登臨。有悲歌感慨之意。朴淵天磨徘徊。有爽然遐擧之想。至於善竹橋畔。花潭宅邊。俯仰昔贒遺風。有千載隔晨之歎。無非發人意思。未知奚奴詩囊。添得幾許好句耶。他日誦傳。吾將側耳而聽之也。弟。南歸兩年。疾癘侵入。家中老弱。無一得免。百死回生。弟則東西奔避。僅僅脫出。而積憂傷人。形貌換脫。非復古我。他日相對。必大驚也。加以長兒之病。七朔沉綿。症祟深痼。至情間焦悶。已不可言。而亡兄緬禮。冬間過行矣。與柳川高査家相訟見敗。末稍不知至於何境。兩家相爭。已是變恠。而任長之責。四面遝至。慚愧不欲擧頭。奈何。適患感五十日。尙在床褥。力疾草此。神昏氣短。不能盡所欲言。只冀早晩解官歸來。卽時相逢。說盡無限蘊抱。不宣。

與金君善在

编辑

君我分袂之後。南北闊焉相阻。無緣聞音。以我心之懸懸。可知君之心亦然。然而不能以一字奉問者。意以爲自我離京。賢者雖或入京。蹤跡不知何在。雖寄書。恐未易傳。以此闕然。只勞心痗。頃因參奉從孫之來。聞君數數往來於福喜家云。早知如此。吾豈可恝然無問乎。君亦何不隨便寄書以存問其死生耶。春府起居連得如何。聞海西所營。爲人所奪。若然則半生辛勤勞苦。彈竭心力。反爲驅雀之爲叢耶。聞之者亦甚切痛。况當之者乎。不覺歎咜。未知其後更有略干推尋之道耶。歲律忽改。侍彩增受新福。每念君之生計蕭條。令人矜惻。未知近果如何。生人之佛。石上必有。極則必反。理之常也。惟以此切不能無望也。西江權友遭內艱。聞來慘惻。窮家初終營葬之節。何能及期耶。此君質美如彼而窮困如此。每念之不覺歎息。當卽慰問。而疾病多故。又苦無便。今始書送。此豈平昔相愛之誼耶。慚愧慚愧。僕。數年以來。形貌換脫。非復舊日面目。如君不見故不知。見之必大駭也。况今長兒之病。七朔沉綿。亡兄緬禮後訟端紛紜。以此積憂傷人。斗覺催老。奈何。適患感五十日。尙未離床褥。聞從孫之入京。力疾草此。神昏氣短。不能盡所言。惟冀萬萬保安。不宣。曺星州。自嘉平幾時遞歸。而卽今况味如何。聞其加資云。蔭官陞品。亦甚不易。欲作書以賀。而病困如此未果。當俟後便耳。

與趙進士鎭球

编辑

居諸易邁。先判府事大監終祥倐焉已過。想孝思追慕。廓然靡逮之痛。益復罔涯。顧此地遠。不得躬進奉慰。徒切悲係。不審卽辰。尊履何似。竊惟先大監忠孝大節。卓然爲一世之所宗仰。而所以紹述家風者。惟在於贒契。力學之望。盖非常人之比。想草土苦淡之中。無他外撓。溫理舊業。所得當益親切。只須勉旃。益加崇毖。以無負士友之期待。千萬是祝。生。年來衰相轉加。目昏耳聾。頓無生趣。而又以長兒之病七朔沉綿。焦悶罔措之中。荐遭一女一壻之喪於旬月之內。情理之慘。有不忍言。仲兒作觀光之行。力疾呼寫。萬非遠書可究。只冀力學自愛以副遠誠。不宣。

與沈判書豊之

编辑

再昨年拜別南歸之後。瞻望渺然。無緣聞音。悠悠慕仰。徒自耿耿。昨年。傳聞執事猝患風痺。委頓床席。不覺驚慮萬萬。熟知攝養有素。緣何致此。重爲之歎恨。而窃惟此症調治遲緩。難以時月責効。伏想其間藥餌針炙備盡其方。而目今天氣向和。庶可有徐徐减歇。漸漸快復之慶矣。謹問調中體度近果如何。遠慕無任切切。且聞令咸大闡庭科。執事雖以一時之病暫爲休退。而家風顯揚。自可繼跡。想病裏慰悅。有倍平時。爲之奉賀不已。自聞台體愆和。欲以一書仰慰。而屛伏窮閻。逢便未易。尙此闕然。心常愧歎。記下。年來衰老滋甚而重以疾憂連綿。喪威荐疊。只自憐悶。適因科便。暫此修候。只伏祝患候速占天和。不備。

與吳承旨鼎源

编辑

昨春惠覆。承於久別之餘。其時披豁殊深。伊後阻音。歲忽已周。只切𪸥𪸥。卽惟春陽。侍下棣履俱得珍重。向來甄復。出於久屈。猶足奉賀。况瀛洲淸選。非徒高門一家之慶。實爲湖南一道之光色。瞻聆所及。孰不欣抃。然而官職愈華則責任愈重。以左右之才之逸。其於經筵應講乎何有。而至於論思啓沃。輔導君德。恐未可輕議。惟吾賢無以一啣自足。更須深自培養。以厚其基而后。出而應之則庶可有發揮事業之地。未知以爲如何。且世之人一入榮途。終身乾沒而不知反。此甚慨然。若以拙者而爲左右謀則親年旣高。必汲汲求一小邑。奉安板輿。以便榮養。後及時投紱。歸卧藏溪。優遊泉石。溫理先業則其爲淸福。不啻十八登仙而已。亦未知如何。親友之言者。必以爲長途逸駕。發軔旣始。必須大振作大奮勵。外而㫌節。內而金貂。何所不可云爾。而愚之言乃如此。無或以大拙見呵耶。來書。曾有實欲仰質而末由之語。故不憚傾倒至此。須諒之也。服人。年來衰相轉加。生趣都盡。近又遭一女一壻之喪變。衰年情弱。寬抑不得。外雖扶持。內實銷鑠。恐難久自支保。奈何。仲兒汨於憂患。猝發觀光之行。力疾呼草。不能盡所言之萬一。不宣。

與金相理

编辑

自歸南鄕。屛伏窮山。大小時耗。一切未聞。去七月晦入城。始聞季氏令監奄忽喪逝。爲之驚歎。不覺涕下。以如許文章經術。卒不得展布萬一。而年壽又從以不豊。天之報施。何其舛也。仍想兄白首殘齡。弟兄相依。姜衾忽冷。馬背誰撫。以弟之所經歷。想兄之心緖。重爲之凄咽。曾聞兄晩抱弄璋之慶。未知卽今長得幾許歲。學得幾許字。此是兄暮境第一樂事。而第兄之年亦已七旬矣。筋力衰耗如何。眼視與耳聽亦如何。齒牙之存者幾何。落者幾何。恨未一席盍簪以爲老境相照也。弟。年來衰病轉深。未論凡百。第肉脫骨立。若將郞時顚仆。而猶復支撑度日。甚是恠事。今番邦慶。跛躄猶踴。義不可偃然在家。而秋初駄病入都。又聞將有册封之典。姑爲遲留。近聞册禮不成。將以數日后南下。而瞻望仙庄。南漢嵬嵬。決非瘦馬殘僮之所可凌越。不得已玆以一書告別。而此生相見。已矣難期。惟望各自努力加餐。以無負相思之情而已。眼昏倩草。不宣。

答盧哀翼垣

编辑

省式言。日月流邁。先府君中祥倐焉已過。仰惟僉哀追慕如新之慟。益復罔涯。爲之悲係。不知所以奉慰也。伻來。承拜手疏。謹審哀中氣力欠和。久而未復。想草土哀毁之中。將攝尤難。區區不勝奉慮之至。僕。始以邦慶入城。終以册封有議。遲徊以待。今則斷以不成。故卽尋鄕路。月初還巢。而長程撼頓。憊病未攝。又赴伯氏緬禮於谷城地。昨纔歸稅。見方委席苦痛。此是老衰者例也。而但伯兒之病。轉轉沉綿。近又添別症。實有無窮之慮。此間憂悶。不可形言。來書云云。奬詡太過。而其中三達之穪。尤使人恐懼踧踖而不敢當也。朱夫子嘗言爵也齒也。盖有偶然而得之者。鄙於二者。實有如朱子所云。然猶壽則抱陳人之歎。爵則有濫分之誚。此已愧懼。而至於德也。必得於心克於身。而形於家而推於人。然后斯可謂之德矣。斯可謂之達尊矣。區區何嘗有毫毛髣髴於此也耶。贒哀於是乎恐未免失言之累矣。孫女。覲行已歸。未及相面。極可悵缺。第其所生丈夫兒骨相非凡云。此是貴門之慶。而亦於鄙家與有光焉。聞甚喜悅而恨未目之也。力疾呼倩。不備疏儀。

答盧翼垣

编辑

季氏歸後。音信旋阻。政爾瞻悵。伻來承拜手書。敬審秋冬之交。侍履對時珍重。閤內亦無他撓。爲之奉喜區區。生。衰骨逢秋。無無痛之日。薄寒深冬。何以缺缺只自憐歎。家兒直况。連得平報。而前月初得書。謂以望后念前發行。限卄五必抵家云。而尙無影響。或慮有身病而然。以是躁欝。第讀來書。深以舊學之荒墜爲歎。此甚奉念。然而竊見左右文詞學識。今日吾儕中鮮見其比。而纔經草土之餘。氣力之澌敗。亦是例也。若能收拾身心。溫理舊業則前日之遺忘者。可以次次記得。漸漸長進。豈可以一時神精之少損。不思所以奮勵振作之方乎。必須仰體先訓。俯念門戶。益有以發揮闡明。以無負親友之期待如何。如我者。少而恬憘。老益荒廢。必將爲無聞而死矣。中夜思之。不覺撫躬悲歎。稚孫已能學語云。聞甚奇憐。恨不抱置膝上也。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