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春秋左傳注疏卷第三

(起隱公六年,盡十一年)
孔子

左丘明

杜預

陸德明音義

孔穎達

卷第四

隱公六年經 编辑

  六年,春,鄭人來渝平。 【注】和而不盟曰平。 【音義】○渝,羊朱反,變也。 【疏】注「和而不盟曰平」。 ○正義曰: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傳載其盟辭。昭七年燕暨齊平,傳稱「盟于濡上」。似平皆有盟,而云不盟者,平實解怨和好之辭,非要盟也。彼自既平之後,別爲盟耳。此與定十年「及齊平」皆傳無盟事。定十一年「及鄭平」下乃云「叔還如鄭涖盟」,平後乃盟,知平非盟也。

  夏,五月,辛酉,公會齊侯,盟于艾。 【注】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 【音義】○艾,五蓋反。

  秋,七月, 【注】雖無事而書首月,具四時以成歲,他皆放此。 【疏】注「雖無」至「放此」。 ○正義曰:《公羊傳》曰:「此無事何以書?《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首時過則何以書?《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後爲年。」此注用《公羊》爲說。《釋例》曰:「年之四時,雖或無事,必空書首月,以紀時變,以明歷數也。」

  冬,宋人取長葛。 【注】秋取,冬乃告也。上有「伐鄭,圍長葛」,長葛,鄭邑可知,故不言鄭也。前年冬圍,不克而還。今冬乘長葛無備而取之,言易也。 【音義】○易,以豉反,傳同。 【疏】注「秋取」至「易也」。 ○正義曰:經書「冬」,傳言「秋」。丘明爲傳例,不虛舉經文,獨以秋言此事。明是以秋取,冬乃告也。冬告者,告言冬始取耳,故書之於冬。若其使以冬至告,言秋取,亦當追書於秋。八年傳曰:「冬,齊侯使來告,成三國。」秋成冬告,書之於秋。明此以冬取告,故書於冬也。賈、服以爲長葛不繫鄭者,刺不能撫有其邑。凡邑爲他國所取,皆是不能撫有之,何故於此獨爲惡鄭?故杜以爲上有伐鄭圍長葛,則長葛鄭邑可知,故不言鄭也。既言秋取,取實在秋,因其經文在冬,遂言冬乘無備。襄十三年傳例曰:「凡書『取』,言易也。」知此乘其無備而取之也。杜知長葛不繫鄭,非大都以名通者,以前年云「伐鄭,圍長葛」,長葛之文繫於鄭故也。劉炫以大都通名而規杜氏,非也。

隱公六年傳 编辑

  六年春,鄭人來渝平,更成也。 【注】渝,變也。公之爲公子,戰於狐壤,爲鄭所執,逃歸,怨鄭。鄭伐宋,公欲救宋,宋使者失辭,公怒而止。忿宋則欲厚鄭,鄭因此而來,故經書「渝平」,傳曰「更成」。 【音義】○壤,如掌反。使,所吏反。 【疏】注「渝變」至「更成」。 ○正義曰:「渝,變也」,《釋言》文。變平者,變更前惡而復爲和好。變即更之義,成則平之訓,故傳解「渝平」謂之「更成」。自狐壤以來與鄭不和,今日復和,故曰「更成」,言更復狐壤以前之好也。服虔云:「公爲鄭所獲,釋而不結平,於是更爲約束以結之,故曰渝平。」案傳,公賂尹氏而與之逃歸,非鄭所釋,安得釋而結平也?

  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隨, 【注】翼,晋舊都也。唐叔始封,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遂世爲晋强家。五正,五官之長。九宗,一姓爲九族也。頃父之子嘉父,晋大夫。 【音義】○頃音傾。長,丁丈反,下丈及注同。 【疏】注「翼晋」至「大夫」。 ○正義曰:唐叔始封,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者,謂周成王滅唐,始封唐叔,以懷氏一姓九族,及是先代五官之長子孫賜之。言五官之長者,謂於殷時爲五行官長,今襃寵唐叔,故以其家族賜之耳。今云頃父之子嘉父者,以頃父舊居職位,名號章顯,嘉父新爲大夫,未甚著見,故繫之於父。諸繫父爲文者,義皆同此也。 納諸鄂,晋人謂之鄂侯。 【注】鄂,晋別邑。諸地名疑者皆言有,以示不審;闕者不復記其闕。他皆放此。前年桓王立此侯之子於翼,故不得復入翼,別居鄂。 【音義】○鄂,五各反。不復,扶又反,下同。 【疏】注「諸地」至「放此」。 ○正義曰:杜言「不復記其闕」者,謂但言某邑而已,下不云「闕」。若鄂直云「晋別邑」,及翼侯奔隨,注云「隨,晋地」,鄭人侵衛牧,注云「牧,衛邑」,如此之類,皆不言「闕」是也。若不知何國之地者,則言「闕」,若虞公出奔其池,公孫嬰齊卒于貍脤,並注云「闕」是也。亦有雖知某國之地,注亦云「闕」,則隱十一年蘇忿生十二邑,注「陘」云「闕」者,以餘邑皆知所在,唯此獨闕故也。

  夏,盟于艾,始平于齊也。 【注】春秋前,魯與齊不平,今乃弃惡結好,故言始平于齊。 【音義】○好,呼報反。

  五月,庚申,鄭伯侵陳,大獲。往歲鄭伯請成于陳, 【注】成猶平也。 【疏】「五月庚申」。 ○正義曰:案經盟于艾亦在五月,傳略不言月。庚申之日,須月以統之,故別言五月。他皆放此。 陳侯不許。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 【注】五父,陳公子佗。 【音義】○佗,徒何反,人名皆同。 陳侯曰:「宋、衛實難, 【注】可畏難也。 【音義】○難,乃旦反,注同。 鄭何能爲?」遂不許。君子曰:「『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注】悛,止也。從,隨也。 【音義】○悛,七全反。 雖欲救之,其將能乎?《商書》曰:『惡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鄉邇, 【注】《商書‧盤庚》言惡易長,如火焚原野,不可鄉近。 【音義】○燎,力召反,又力弔反。鄉,本又作嚮,同,許亮反。近,附近之近。 其猶可撲滅?』 【注】言不可撲滅。 【音義】○撲,普卜反。 周任有言, 【注】周任,周大夫。 【音義】○任音壬。 曰:『爲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注】芟,刈也。夷,殺也。蘊,積也。崇,聚也。 【音義】○去,起呂反。芟,所銜反;《說文》作癹,匹末反,云以足蹋夷草。蘊,紆紛反。信如字,一音申。

  秋,宋人取長葛。

  冬,京師來告饑。公爲之請糴於宋、衛、齊、鄭,禮也。 【注】告饑不以王命,故傳言「京師」,而不書於經也。雖非王命,而公共以稱命,己國不足,旁請鄰國,故曰禮也。傳見隱之賢。 【音義】○爲,于僞反。糴,直歷反。見,賢遍反。 【疏】注【疏】注「告饑」至「之賢」。 ○正義曰:王使至魯,皆應書經,此獨不書,故解之。以人情恕之,不得自不輸粟,空告他人。故知己國不足,旁請鄰國,故曰禮也。定五年「歸粟于蔡」尚書於經,此不書者,魯以往歲螟災,故己國饑困,所輸不多,宋、鄭輸粟,不復告魯,故皆不書。此事無經而發,故解傳意,見隱之賢。諸無經之傳,皆意有所見,悉皆放此。

  鄭伯如周,始朝桓王也。 【注】桓王即位,周、鄭交惡,至是乃朝,故曰始。 王不禮焉。周桓公言於王曰:「我周之東遷,晋、鄭焉依。 【注】周桓公,周公黑肩也。周,采地,扶風雍縣東北有周城。幽王爲犬戎所殺,平王東徙,晋文侯、鄭武公左右王室,故曰晋、鄭焉依。 【音義】○焉依,如字;或於虔反,非。雍,於用反。左音佐,右音祐,又並如字。 【疏】注「周桓」至「焉依」。 ○正義曰:桓公是周公黑肩,事見桓十八年傳也。幽王娶申女爲后,生大子宜臼。後得襃姒,嬖之,生子伯服。廢申后,逐大子。以襃姒爲后,伯服爲大子。宜臼奔申。申侯乃與犬戎共攻幽王,殺幽王於驪山之下。於是諸侯乃與申侯共立宜臼,是爲平王。以西都逼戎,晋文侯、鄭武公夾輔平王,東遷洛邑。《毛詩》、《尚書》、《國語》、《史記》皆略有其事。 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蔇, 【注】蔇,至也。 【音義】○蔇,其器反。 況不禮焉?鄭不來矣!」 【注】爲桓五年諸侯從王伐鄭傳。

隱公七年經 编辑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歸于紀。 【注】無傳。叔姬,伯姬之娣也。至是歸者,待年於父母國,不與嫡俱行,故書。 【音義】○嫡,本又作適,同,丁歷反。 【疏】注「叔姬」至「故書」。 ○正義曰:女嫁於他國,皆有姪、娣與適俱行,則所尊在適,書適,不書姪、娣。叔姬,待年之女,年滿特行,故書其歸。魯女嫁於他國之卿,皆書之。夫人之娣尊,與卿同其書,固是常例。賈云:「書之者,刺紀貴叔姬。」傳無其事,是妄說也。

  滕侯卒。 【注】傳例曰:「不書名,未同盟也。」滕國在沛國公丘縣東南。 【音義】○沛音貝。 【疏】「滕侯卒」。 ○正義曰:《譜》云:「滕,姬姓,文王子錯叔繡之後。武王封之,居滕,今沛郡公丘縣是也。自叔繡至宣公十七世,乃見《春秋》。隱公以下,《春秋》後六世,而齊滅之。」《世本》云:「齊景公亡滕。」案齊景之卒在滕、隱之前,《世本》言隱公之後仍有六世爲君,而云「齊景亡滕」,爲謬何甚!服虔昭四年注亦云:「齊景亡滕」,是不考校而謬言之。《地理志》云:「沛郡公丘縣,故滕國也,周文王子錯叔繡所封,三十一世爲齊所滅。」

  夏,城中丘。 【注】城例在莊二十九年。中丘在琅邪臨沂縣東北。 【音義】○琅音郎。沂,魚依反。

  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注】諸聘皆使卿執玉帛以相存問,例在襄九年。 【疏】注「諸聘」至「九年」。 ○正義曰:《聘禮》:「使者執圭以致命,束帛加璧以致享。」鄭玄云:「享,獻也。既聘又獻,所以厚恩惠也。」是執玉帛以相存問也。《玉人職》云:「瑑圭璋璧琮,八寸,以覜聘。」注云八寸者,據上公之臣。案聘禮:圭以聘君,璋以聘夫人。既行聘之後,璧以享君,琮以享夫人。又鄭玄注《小行人》云:「使卿大夫覜聘,降其君瑞一等。」則侯伯之臣圭璋璧琮皆六寸,子男之臣皆四寸。又《小行人》云:「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鄭玄注云:二王之後享天子圭以馬,享後璋以皮。其餘諸侯享天子璧以帛,享後琮以錦,子男享大國之君琥以繡,享大國夫人璜以黼。是玉帛之文也。

  秋,公伐邾。

  冬,天王使凡伯來聘。 【注】凡伯,周卿士。凡,國;伯,爵也。汲郡共縣東南有凡城。 【音義】○共音恭。凡,字本作汎,音凡。 戎伐凡伯于楚丘以歸。 【注】戎鳴鍾鼓以伐天子之使,見夷狄强虣。不書凡伯敗者,單使無衆,非戰陳也。但言以歸,非執也。楚丘,衛地,在濟陰城武縣西南。 【音義】○使,所吏反,下同。見,賢遍反。虣,蒲報反。陳,直覲反。 【疏】注「戎鳴」至「西南」。 ○正義曰:傳例「有鍾鼓曰伐」。此既言「伐」,知其鳴鍾鼓也。杜意言「以歸」者,以彼隨己而已,非囚執之辭,故云「但言以歸,非執也」。杜必知「以歸非執」者,《穀梁傳》云:「以歸,猶愈乎執也。」又昭十三年「晋人執季孫意如以歸」,若「以歸」是「執」,何須別起「執」文。明直言「以歸」者非「執」也。至如定四年「以沈子嘉歸」,經云「殺之」;哀七年「以邾子益來」,傳云「囚諸負瑕」。既有「囚」、「殺」之文,容或是「執」。若直言「以歸」,無「囚」、「殺」之事者,則非執者也。《春秋》有文同事異,此即其類也。劉君引沈子、邾子云「以歸者皆執」,以規杜氏,非其義也。

隱公七年傳 编辑

  七年,春,滕侯卒。不書名,未同盟也。凡諸侯同盟,於是稱名,故薨則赴以名, 【注】盟以名告神,故薨亦以名告同盟。 告終、稱嗣也,以繼好息民, 【注】告亡者之終,稱嗣位之主。嗣位之主,當奉而不忘,故曰繼好。好同則和親,故曰息民。 【音義】○好,呼報反,注同。 謂之禮經。 【注】此言凡例,乃周公所制禮經也。十一年不告之例,又曰不書於策。明禮經皆當書於策。仲尼脩《春秋》,皆承策爲經。丘明之傳博采衆記,故始開凡例,特顯此二句。他皆放此。 【疏】「凡諸」至「禮經」。 ○正義曰:諸侯者,公侯伯子男五等之揔號。侯訓君也。五等之主雖爵命小異,而俱是國君,故揔稱諸侯也。諸發凡者皆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丘明采合舊語,以發明史例。雖意是舊典,而辭出丘明,非全寫舊語。同盟稱名,薨則赴以名,是周公之舊典。其告終稱嗣以下,乃是解釋「赴」意,非舊語也。僖二十三年又發例曰:「凡諸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直言赴名是禮,不言繼好是禮。「繼好息民」是禮之大意,非禮之實,明是丘明言此以解赴名之意。彼云「禮也」,此云「謂之禮經」,其事一也。言謂此赴名爲禮之常法。丘明之意,言周公謂之然也。「謂之禮經」雖指此一事,諸發凡者莫不盡然。以此爲例之初,故特言之。 ○注「此言」至「放此」。 ○正義曰:凡例是周公所制,其來亦無所出。以傳言「謂之禮經」,則是「先聖謂之」,非丘明自謂之也。史之書策,必有舊法。一代大典,周公所制,故知凡例亦是周公所制。此言凡例則云「謂之禮經」,不言凡例則云「不書於策」。以此明所謂「禮經」,皆當書策。從傳之首至此,始開凡例,故特顯此二句。二句者,「謂之禮經」是一句,與「不書於策」爲二句也。然則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爲霖」,不以爲始,而遠取十一年,云「始開凡例」者,以九年唯記當國雨雪之事,史策舊文,非是赴告國家大事之例。

  夏,城中丘。書,不時也。

  齊侯使夷仲年來聘,結艾之盟也。 【注】艾盟在六年。

  秋,宋及鄭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爲宋討也。 【注】公拒宋而更與鄭平,欲以鄭爲援。今鄭復與宋盟,故懼而伐邾,欲以求宋,故曰爲宋討。 【音義】○爲宋,于僞反,注「爲宋」同。援,于眷反。復,扶又反。

  初,戎朝于周,發幣于公卿,凡伯弗賓。 【注】朝而發幣於公卿,如今計獻詣公府卿寺。 【疏】注「朝而」至「卿寺」。正義曰:朝於天子,獻國之所有,亦發陳財幣於公卿之府寺。如今者,如晋時諸州年終遣會計之吏獻物於天子,因令以物詣公府卿寺。然自漢以來,三公所居謂之府,九卿所居謂之寺。《風俗通》曰:「府,聚也。公卿牧守府,道德之所聚也。藏府,私府,財貨之所聚也。寺,司也,庭有法度,今官所止皆曰寺。」《釋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 冬,王使凡伯來聘。還,戎伐之于楚丘以歸。 【注】傳言凡伯所以見伐。

  陳及鄭平。 【注】六年,鄭侵陳,大獲。今乃平。 十二月,陳五父如鄭涖盟。 【注】涖,臨也。 壬申,及鄭伯盟,歃如忘。 【注】志不在於歃血。 【音義】○歃,色洽反,歃血也。如忘,亡亮反,服虔云:「如,而也。」 【疏】「歃如忘」。 ○正義曰:歃謂口含血也。當歃血之時,如似遺忘物然,故注云志不在於歃血也。服虔云:「如,而也。雖歃而忘其盟載之辭,言不精也。」盟載之辭在於簡策,祝史讀以告神,非歃者自誦之,何言忘載辭也?且忘否在心,五父終不自言已忘,洩伯安知其忘而譏之? 洩伯曰:「五父必不免,不賴盟矣。」 【注】洩伯,鄭洩駕。 【音義】○洩,息列反。 鄭良佐如陳涖盟。 【注】良佐,鄭大夫。 辛巳,及陳侯盟,亦知陳之將亂也。 【注】入其國,觀其政治,故揔言之也。皆爲桓五年、六年陳亂,蔡人殺陳佗傳。 【音義】○治,直吏反。

  鄭公子忽在王所,故陳侯請妻之。 【注】以忽爲王寵故。 【音義】○妻,七計反。 鄭伯許之,乃成昏。 【注】爲鄭忽失齊昏援以至出奔傳。 【音義】○爲鄭,于僞反。

隱公八年經 编辑

  八年,春,宋公、衛侯遇于垂。 【注】垂,衛地。濟陰句陽縣東北有垂亭。 【音義】○句,古侯反。

  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 【注】宛,鄭大夫。不書氏,未賜族。祊,鄭祀泰山之邑,在瑯邪費縣東南。 【音義】○宛,於阮反。祊,必彭反。費音祕。 【疏】注「宛鄭」至「東南」。 ○正義曰:內卿貶則去族,外卿貶則稱人。外無去族之理。今宛無族,傳無譏文,故知未賜族也。傳言鄭釋泰山之祀,使來歸祊,知祊是鄭祀泰山之邑。鄭以桓公之故,受邑泰山之下,天子祭泰山必從往助祭,使共湯沐焉,故《公羊》謂之「湯沐之邑」。既有此邑,因立別廟。劉炫云:「言祀泰山之邑者,謂泰山之旁有此邑。邑內有鄭宗廟之祀,蓋祀桓、武之神。」 庚寅,我入祊。 【注】桓元年,乃卒易祊田,知此入祊,未肯受而有之。

  夏,六月,己亥,蔡叔考父卒。 【注】無傳。襄六年傳曰:「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諸侯同盟稱名者,非唯見在位二君也。嘗與其父同盟,則亦以名赴其子,亦所以繼好也。蔡未與隱盟,蓋春秋前與惠公盟,故赴以名。 【音義】○見,賢遍反。好,呼報反。 【疏】注「襄六」至「以名」。 ○正義曰:同盟赴名,自有成例,而引杞桓公者,蔡自春秋以來未與魯盟,疑與惠公同盟,故引杞桓爲例。杞桓與成公同盟,而以名赴襄公,傳曰「同盟故也」,則與其父盟得以名赴其子,故疑蔡與惠盟,故以名赴隱也。同盟稱名,則兩君相知。君既知之,則國內皆知。故彼父雖薨,得以名赴彼子,以此名嘗與彼父對稱故也。若父與彼盟,彼君雖在,此子不得以其名赴,以此名未與彼君對稱故也。 辛亥,宿男卒。 【注】無傳。元年,宋、魯大夫盟于宿,宿與盟也。晋荀偃禱河,稱齊、晋君名,然後自稱名,知雖大夫出盟,亦當先稱己君之名以啓神明,故薨皆從身盟之例,當告以名也。傳例曰:「赴以名,則亦書之,不然則否,辟不敏也。」今宿赴不以名,故亦不書名。諸例或發於始事,或發於後者,因宜有所異同,亦或丘明所得記注本末不能皆備故。 【音義】○宿與音預,下「不與」同。禱,丁老反,或丁報反。 【疏】注「元年」至「備故」。 ○正義曰:於例,盟以國地,則地主與之。元年「盟于宿」,知宿與盟也。魯、宋俱是微人,宿君必不親與,之宿亦大夫盟也。盟、禱雖異,俱是告神。荀偃之禱,先稱君名,知大夫聚盟亦各稱君名,臣盟既稱君名,則君薨得以名赴。宿君之卒,宜以名赴魯。今宿男不名,自不以名赴,非法不得也,故引僖二十三年傳例以明之,言其赴不以名,雖知亦不得書也。「諸君不親盟而以名赴魯」,注云:「大夫盟於某者,義皆出此。」衛冀隆難杜云:「周人以諱事神,臣子何得以君之名告神?又荀偃禱河,一時之事耳,非正禮也,何得知大夫盟先稱君名乎?」杜必爲此解者,以諱事神,謂諱神之名以事其神,若祭祖而諱祖之類。山川之神尊於諸侯,故《尚書‧武成》告名山大川,云「有道周王發」,則荀偃禱河自稱君名,於理何怪?杜云「諸例或發於始事,或發於後者」,若七年「滕侯卒」,傳曰:「凡諸侯同盟,於是稱名。」及桓二年「公至自唐」,凡公行,告于宗廟,是「或發於始事」也。宣四年「凡弑君稱君」,及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是「或發於後」也。云「因宜有所異同」者,宣四年「鄭公子歸生弑君」,嫌歸生無罪,及宣五年「高固來逆叔姬」,嫌「見逼成昏」,故傳因以明之是也。云「亦或丘明所得記注本末不能皆備」者,但杜又自疑,以爲諸例皆應從始事而發,在後發者,以記注周公舊凡不繫於始事,繫於後事,丘明作傳因記注所繫,遂以發之。如杜此言,則周公舊凡於記注之文,散在諸事。丘明作傳,因記注之文發例,故或先或後也。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侯盟于瓦屋。 【注】齊侯尊宋,使主會,故宋公序齊上。瓦屋,周地。 【疏】注「齊侯」至「周地」。 ○正義曰:《春秋》之例,國以大小爲序。《外傳‧鄭語》云:「齊莊、僖於是乎小伯。」此齊侯即僖公也。此盟平宋、衛也。齊爲會主,則齊宜在上。今宋在齊上,故特解之,由宋敬齊侯與衛先遇,故齊侯尊宋使爲會主。瓦屋既闕,知是周地者,以其會于溫,盟于瓦屋,會、盟不得相遠,溫是周地,知瓦屋亦周地也。

  八月,葬蔡宣公。 【注】無傳。三月而葬,速。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來。 【注】莒人,微者,不嫌敵公侯,故直稱公,例在僖二十九年。浮來,紀邑。東莞縣北有邳鄉,邳鄉西有公來山,號曰邳來間。 【音義】○邳,蒲悲反。間如字。 【疏】注「莒人」至「來間」。 ○正義曰:僖二十九年公會王子虎及諸侯之卿,盟于翟泉,没「公」不言,貶卿稱「人」,直言會某人某人。傳曰:「卿不書,罪之也。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此莒人乃對會公侯,故解之,莒是小國,卿當稱「人」,非貶辭也。微者不嫌能敵公侯,故直稱公也。

  螟。 【注】無傳。爲災。

  冬,十有二月,無駭卒。 【注】公不與小斂,故不書日。卒而後賜族,故不書氏。 【音義】○斂,力驗反。

隱公八年傳 编辑

  八年春,齊侯將平宋、衛, 【注】平宋、衛於鄭。 有會期。宋公以幣請於衛,請先相見, 【注】宋敬齊命。 衛侯許之,故遇于犬丘。 【注】犬丘,垂也。地有兩名。 【疏】注「犬丘」至「兩名」。 ○正義曰:地有兩名,新舊改易者,傳則言實以明之。若二名俱存者,傳則錯經以見之。此犬丘與垂兩名俱存,故傳不言實。《釋例》曰:「若一地二名,當時並存,則直兩文互見,黑壤、犬丘、時來之屬是也。猶卿大夫名氏互見,非例也。」

  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不祀泰山也。 【注】成王營王城,有遷都之志,故賜周公許田,以爲魯國朝宿之邑,後世因而立周公別廟焉。鄭桓公,周宣王之母弟,封鄭,有助祭泰山湯沐之邑在祊。鄭以天子不能復巡狩,故欲以祊易許田,各從本國所近之宜。恐魯以周公別廟爲疑,故云已廢泰山之祀,而欲爲魯祀周公,孫辭以有求也。許田,近許之田。 【音義】○泰山,如字,東岳。能復,扶又反。守,手又反。近,附近之近,下同,又如字。欲爲,于僞反,下爲魯同。 【疏】注「成王」至「之田」。 ○正義曰:成王營邑於洛,以爲居土之中,貢賦路均,將於洛邑受朝。許田近於王城,故賜周公許田,以爲魯國朝宿之邑。《詩‧魯頌》曰:「居常與許,復周公之宇。」是周公得許田也。《公羊傳》曰:「許田者何?魯朝宿之邑也。」是許田爲魯朝宿之邑。鄭請易許田而求祀周公,故知後世因在許田之中而立周公別廟焉。鄭桓公以周宣王之母弟,故於泰山之下亦受祊田,以爲湯沐之邑。祊邑內亦有鄭先君別廟。此時周室既衰,王不巡守。鄭以天子不復巡守,則泰山之祀既廢,祊無所用,故欲以祊易許。許田近鄭,祊田近魯,各從本國所近之宜也。魯以許田奉周公之祀,易其田則廢其祀。恐魯以周公別廟爲疑,慮將不許,云已廢泰山之祀,而欲爲魯祀周公。言鄭得許田,周公之祀不絶也。云已廢泰山之祀者,謂天子不復巡守,鄭家已廢此助祭泰山祭祀之事,無所祭祀,故欲爲魯祀周公。其實廢來已久,今始云已廢者,欲爲魯祀周公,故云已廢耳。方便遜辭,以求於魯也。定四年祝佗言康叔之受分物云:「取於有閻之土以共王職,取於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蒐。」有閻之土,猶魯之許田也。相土之東都,猶鄭之祊邑也。鄭近京師,無假朝宿。魯近泰山,不須湯沐。各受其一。衛以道路並遠,故兩皆有之。《禮記‧王制》曰:「方伯爲朝天子,皆有湯沐之邑於天子之縣內。」然則朝宿之邑亦名湯沐。但向京師,主爲朝王。從王巡守,主爲助祭。祭必沐浴,隨事立名,朝宿、湯沐,亦互言之耳。《異義》:《左氏》說諸侯有大功德,乃有朝宿、湯沐之邑;《公羊》說以爲諸侯皆有朝宿、湯沐之邑。許慎以《公羊》爲非,則杜意亦從許慎也。《公羊傳》曰:「此魯朝宿之邑也,則曷爲謂之許田?諱取周田也。諱取周田則曷爲謂之許田?繫之許也。曷爲繫之許?近許也。」杜言近許之田,是用《公羊》爲說。杜依公羊之傳邑實近許,故以許爲名。劉君更無所馮,直云別有許邑,邑自名許,非由近許,國始名爲許以規杜氏,非其義也。

  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注】周人於此遂畀之政。 【音義】○畀,必二反。

  四月,甲辰,鄭公子忽如陳逆婦嬀。辛亥,以嬀氏歸。甲寅,入于鄭。陳鍼子送女,先配而後祖。鍼子曰:「是不爲夫婦,誣其祖矣。非禮也,何以能育?」 【注】鍼子,陳大夫。禮,逆婦必先告祖廟而後行。故楚公子圍稱告莊、共之廟。鄭忽先逆歸而後告廟,故曰「先配而後祖」。 【音義】○鍼,其廉反。誣,亡符反。共音恭,本亦作恭。 【疏】注「鍼子」至「後祖」。正義曰:先配後祖多有異說,賈逵以「配」爲「成夫婦」也。《禮》:齊而未配,三月廟見,然後配。案《昏禮》:親迎之夜,衽席相連。是士禮不待三月也。禹娶塗山,四日即去,而有啓生焉,亦不三月乃配,是賈之謬也。鄭衆以配爲同牢食也,先食而後祭祖,無敬神之心,故曰「誣其祖也」。案《昏禮》:婦既入門,即設同牢之饌。其間無祭祀之事。先祭乃食,《禮》無此文,是鄭之妄也。鄭玄以祖爲軷道之祭也,先爲配匹而後祖道,言未去而行配。案傳既言「入于鄭」,乃云「先配而後祖」,寧是未去之事也?若未去先配,則鍼子在陳譏之,何須云送女也?此三說皆滯。故杜引楚公子圍告廟之事,言「鄭忽先逆婦而後告廟,故曰先配而後祖」。此時忽父見在,計告廟以否,當是莊公之事,而譏忽者,楚公子圍亦人臣矣,而自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不言禀君之命。知逆者雖受父命,當自告廟。且忽先爲配匹而後告祖,見其告祖方始譏之,知忽自告祖也。或可鄭伯爲忽娶妻,先逆而後告廟,鍼子見而譏之。公子圍告廟者,專權自由耳,非正也。

  齊人卒平宋、衛于鄭。秋,會于溫,盟于瓦屋,以釋東門之役,禮也。 【注】會溫不書,不以告也。定國息民,故曰禮也。平宋、衛二國,忿鄭之謀。鄭不與盟,故不書。 【音義】○與音預。

  八月,丙戌,鄭伯以齊人朝王,禮也。 【注】言鄭伯不以虢公得政而背王,故禮之。齊稱人,略從國辭。上有七月庚午,下有九月辛卯,則八月不得有丙戌。 【音義】○背音佩。 【疏】注「言鄭」至「丙戌」。 ○正義曰:庚午之後十六日而有丙戌,二十一日而有辛卯。七月有庚午,九月有辛卯,其間不容一月,是八月不得有丙戌。更遙一周,則丙戌去庚午七十七日,八月亦不得有丙戌,是明丙戌爲日誤。《長歷》推七月丁卯朔,四日庚午,至二十日是丙戌,九月丙寅朔,二十六日辛卯,其月二十一日是丙戌。八月小,丁酉朔,十日丙午,二十日丙辰,二月戊戌,十四日庚戌,二十六日壬戌。未知丙戌二字孰爲誤也。不直云日誤,而檢上下者,因傳明文,故顯言之。他皆放此。

  公及莒人盟于浮來,以成紀好也。 【注】二年,紀、莒盟于密,爲魯故。今公尋之,故曰以成紀好。 【音義】○好,呼報反,下同。

  冬,齊侯使來,告成三國。 【注】齊侯冬來告,稱秋和三國。 公使衆仲對曰:「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君之惠也。寡君聞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注】鳩,集也。

  無駭卒,羽父請謚與族。公問族於衆仲。衆仲對曰:「天子建德, 【注】立有德以爲諸侯。 因生以賜姓, 【注】因其所由生以賜姓,謂若舜由嬀汭,故陳爲嬀姓。 【音義】○汭,如銳反。 【疏】注「因其」至「嬀姓」。 ○正義曰:《陳世家》云: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爲庶人時,居于嬀汭,其後因爲氏姓,姓嬀氏。武王克殷,得嬀滿,封之於陳。是舜由嬀汭,故陳爲嬀姓也。案《世本》:帝舜姚姓。哀元年傳稱虞思妻少康以二姚。是自舜以下猶姓姚也。昭八年傳曰:「及胡公不淫,故周賜之姓。」是胡公始姓嬀耳。《史記》以爲胡公之前已姓嬀,非也。 胙之土而命之氏。 【注】報之以土而命氏曰陳。 【音義】○胙,才故反,報也。 【疏】注「報之」至「曰陳」。 ○正義曰:胙訓報也。有德之人必有美報。報之以土,謂封之以國名,以爲之氏。諸侯之氏,則國名是也。《周語》曰:帝嘉禹德,「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胙四岳國」,「賜姓曰姜,氏曰有呂」。亦與賜姓曰嬀,命氏曰陳,其事同也。姓者,生也,以此爲祖,令之相生,雖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立氏。《禮記‧大傳》曰:「繫之以姓而弗別」,「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是言子孫當共姓也。其上文云:「庶姓別於上,而戚單於下。」是言子孫當別氏也。氏猶家也。傳稱「盟于子晳氏」、「逐瘈狗入於華臣氏」,如此之類,皆謂家爲氏。氏、族一也,所從言之異耳。《釋例》曰:「別而稱之謂之氏,合而言之則曰族。」例言別合者,若宋之華元、華喜皆出戴公,向、魚、鱗、蕩共出桓公。獨舉其人,則云華氏、向氏;并指其宗,則云戴族、桓族,是其別合之異也。《記》謂之「庶姓」者,以始祖爲正姓,高祖爲庶姓,亦氏、族之別名也。姓則受之於天子,族則禀之於時君。天下之廣,兆民之衆,非君所賜皆有族者,人君之賜姓賜族,爲此姓此族之始祖耳。其不賜者,各從父之姓族,非復人入賜也。《晋語》稱「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二人」。天子之子尚不得姓,況餘人哉,固當從其父耳。黃帝之子,兄弟異姓,周之子孫皆姓姬者,古今不同,質文代革。周代尚文,欲令子孫相親,故不使別姓。其賜姓者亦少,唯外姓嬀滿之徒耳。賜族者,有大功德,宜世享祀者,方始賜之。無大功德,任其興衰者,則不賜之。不賜之者,公之同姓,蓋亦自氏祖字。其異姓則有舊族可稱,不世其禄,不須賜也。衆仲以天子得封建諸侯,故云胙土命氏,據諸侯言耳。其王朝大夫不封爲國君者,亦當王賜之族。何則?春秋之世,有尹氏、武氏之徒,明亦天子賜之,與諸侯之臣,義無異也。此無駭是卿,羽父爲之請族,蓋爲卿乃賜族,大夫以下或不賜也。諸侯之臣,卿爲其極。既登極位,理合建家。若其父祖微賤,此人新升爲卿,以其位絶等倫,其族不復因。故身未被賜,無族可稱。魯挾、鄭宛,皆未賜族,故單稱名也。或身以才舉者升卿位,功德猶薄,未足立家,則雖爲卿,竟不賜族,羽父爲無駭請族,知其皆由時命,非例得之也。華督生立華氏,知其恐慮不得,故早求之也。由此而言,明有竟無族者,魯之翬、挾、柔、溺,名見於經,而其後無聞,是或不得族也。其士會之帑,處秦者爲劉氏。伍員之子,在齊爲王孫氏。《外傳》稱知果知知伯之將滅,自別其族爲輔氏。如此之類,皆是身自爲之,非復君賜。《釋例》曰:「子孫繁衍,枝布葉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別,故其流至於百姓萬姓。」其言自有百姓萬姓,未必皆君賜也。《晋語》稱炎帝姓姜,則伯夷炎帝之後。姜自是其本姓,而云賜姓曰姜者,黃帝之後,別姓非一,自以姜姓賜伯夷,更使爲一姓之祖耳,非復因舊姓也。猶后稷別姓姬,不是因黃帝姓也。 諸侯以字, 【注】諸侯位卑,不得賜姓,故其臣因氏其王父字。 爲謚,因以爲族。 【注】或便即先人之謚稱以爲族。 【疏】「諸侯」至「爲族」。 ○正義曰:杜意「諸侯以字」,言賜先人字爲族也。「爲謚,因以爲族」,謂賜族雖以先人之字,或用先人所爲之謚,因將爲族。以謚爲族者,衛齊惡、宋戴惡之類是也。而劉君乃稱「以謚爲族,全無一人」,妄規杜氏,非其義也。死後賜族,乃是正法。春秋之世,亦有非禮,生賜族者,華督是也。《釋例》曰:「舊說以爲大夫有功德者,則生賜族,非也。至於鄭祭仲爲祭封人,後升爲卿,經書『祭仲以生賜族』者,檢傳既無同華氏之文,則祭者是仲之舊氏也。」諸侯以字,字有二等。《檀弓》曰:「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周道然也。」則二十有加冠之字,又有伯仲叔季爲長幼之字,二者皆可以爲氏矣。服虔云:「公之母弟則以長幼爲氏,貴適統,伯、仲、叔季是也。庶公子則以配字爲氏,尊公族,展氏、臧氏是也。」案鄭子人者,鄭厲公之弟。桓十四年,鄭伯使其弟語來盟,即其人也。而其後爲子人氏,不以仲、叔爲氏,則服言「公之母弟以長幼爲氏」,其事未必然也。杜以慶父叔牙與莊公異母,自然仲叔非母弟族矣。其或以二十之字,或以長幼之字,蓋出自時君之命也。叔稱叔不稱孫,而三桓皆稱孫,俱氏長幼之字,自不同也。臧氏稱孫,展氏不稱孫,俱氏二十之字,自不同也。然則稱孫與不稱孫,蓋出其家之意,未必由君賜也。以字爲族者,謂公之曾孫以王父之字爲族也。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子、公孫,繫公之常言,非族也。其或貶責,則亦與族同。成十四年「叔孫僑如如齊逆女」,傳曰:「稱族,尊君命也。」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傳曰:「舍族,尊夫人也。」宣元年「公子遂如齊逆女」,「遂以夫人至」,事與僑如正同,其傳直云「尊君命」、「尊夫人」,不言「稱族」、「舍族」。既非氏族,則不待君賜,自稱之矣。至於公孫之子,不復得稱公曾孫,如無駭之輩直以名行,及其死也則賜之族,以其王父之字爲族也。此無駭是公之曾孫,公之曾孫必須有族,故據曾孫爲文,言以王父字耳。公之曾孫,正法,死後賜族;亦有未死則有族者,則叔孫得臣是也。公子、公孫,於身必無賜族之理。經書季友、仲遂、叔肸者,皆是以字配名連言之,故杜注並云「字也」。其蕩伯姬者,公子蕩之妻,不可言公子伯姬,故繫於夫字,言蕩伯姬。蕩非當時之氏。其傳云立叔孫氏、臧僖伯、臧哀伯、叔孫戴伯之徒,皆傳家據後追言之耳。其公孟彄,《世本》以爲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與季友、仲遂相似,俱以字配名。劉炫不達此旨,妄規杜過,非也。必如劉解,生賜族之文證在何處?其公之曾孫玄孫以外,爰及異姓,有新升爲卿,君賜之族,蓋以此卿之字即爲此族。案《世本》宋督是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父是督之字,計督是公孫耳,未合賜族,應死後其子乃賜族,故杜云:「督未死而賜族,督之妄也。」沈亦云:「督之子方可有族耳。」 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 【注】謂取其舊官舊邑之稱以爲族,皆禀之時君。 【音義】○稱,尺證反。 【疏】注「謂取」至「時君」。 ○正義曰:舊官謂若晋之士氏,舊邑若韓、魏、趙氏,非是君賜,則不得爲族。嫌其居官邑不待公命,故云「皆禀之時君」。此謂同姓異姓皆然也。服虔止謂異姓,又引宋司城、韓、魏爲證。韓與司城非異姓,司城又自爲樂氏,不以司城爲族也。 公命以字爲展氏。 【注】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爲氏。無駭,公子展之孫,故爲展氏。

隱公九年經 编辑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注】無傳。南季,天子大夫也。南,氏;季,字也。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 【注】三月,今正月。 【音義】○電,徒練反。雨雪,于付反,傳同。 【疏】「大雨震電」。 ○正義曰:《說文》云:「震,劈歷震物者。」「電,陰陽激曜也。」《河圖》云:「陰陽相薄爲雷,陰激陽爲電。」然則震是雷之劈歷,電是雷光。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廟」,是劈歷破之。雷之甚者爲震。故何休云:「震,雷也。」 ○「大雨雪」。 ○正義曰:《說文》云:「雨,水從雲下也。」然則雨者,天上下水之名。既見雨從天下,自上下者因即以雨言之。雨螽亦稱爲雨,故下雪稱「雨雪」也。平原出水爲大水,直書大水;「平地尺爲大雪」,不直書大雪,而云「大雨雪」者,水則從天入地,出地乃爲多,見其在地之多,言其出水之大,故不言大雨水。雪則自天而下,下即委之於地,見其自上而下,言其下雪之多,故言大雨雪。水則俯視,雪則仰觀,故立文有異。其大雨雹亦與雪同。 挾卒。 【注】無傳。挾,魯大夫,未賜族。

  夏,城郎。

  秋,七月。冬,公會齊侯于防。 【注】防,魯地,在琅邪華縣東南。 【音義】○華,戶化反。

隱公九年傳 编辑

  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書,始也。 【注】書癸酉,始雨日。 【音義】○霖音林,《爾雅》云:「久雨謂之淫,淫雨謂之霖。」 「庚辰,大雨雪」,亦如之。書,時失也。 【注】夏之正月,微陽始出,未可震電;既震電,又不當大雨雪,故皆爲時失。 凡雨,自三日以往爲霖。 【注】此解經書霖也。而經無霖字,經誤。 【疏】注「此解」至「經誤」。 ○正義曰:傳發凡以解經,若經無「霖」字,則傳無由發,故知經誤。然則經當如傳言「大雨霖以震」,不當云「大雨震電」。是經脫「霖以」二字,而妄加「電」也。 平地尺爲大雪。

  「夏,城郎」。書,不時也。

  宋公不王。 【注】不共王職。 【音義】○共音恭,本亦作供。 鄭伯爲王左卿士,以王命討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 【注】入郛在五年,公以七年伐邾,欲以說宋,而宋猶不和也。 公怒,絶宋使。

  秋,鄭人以王命來告伐宋。 【注】遣使致王命也。伐宋未得志,故復往告之。

  冬,公會齊侯于防,謀伐宋也。

  北戎侵鄭。鄭伯禦之,患戎師,曰:「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 【注】徒,步兵也。軼,突也。 【音義】○軼,直結反,又音逸。 公子突曰:「使勇而無剛者嘗寇而速去之。 【注】公子突,鄭厲公也。嘗,試也。勇則能往,無剛不恥退。 君爲三覆以待之。 【注】覆,伏兵也。 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先者見獲,必務進;進而遇覆,必速奔;後者不救,則無繼矣。乃可以逞。」 【注】逞,解也。 【音義】○輕,遣政反。逞,勑領反。解音蟹,或佳買反。 【疏】「先者」至「以逞」。 ○正義曰:嘗寇速去,知戎必逐之。逐其去者,必有所獲。獲謂獲鄭人也。在先者見逐有所獲,不復顧後,必務在速進。謂棄其後者,獨自先進。進而遇覆,必速迴奔走。後者不救,則是無繼續矣。無繼則易敗,如是乃可以解患。服虔云:「先者見獲,言必不往相救,各自務進,言其貪利也。」其言見獲者,當謂戎被鄭獲也。鄭人速去以誘之,安得獲戎也?在先者已被鄭獲,重進者將復爲虜,各自務進,欲何所貪,而云貪利也?此則不言可解,無故以解亂之。 從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 【注】祝聃,鄭大夫。 【音義】○聃,乃甘反,一音士甘反。 衷戎師,前後擊之,盡殪。 【注】爲三部伏兵,祝聃帥勇而無剛者先犯戎而速奔,以遇二伏兵,至後伏兵起,戎還走,祝聃反逐之。戎前後及中三處受敵,故曰衷戎師。殪,死也。 【音義】○衷,丁仲反,又音忠。殪,於計反。處,昌慮反。 【疏】注「爲三」至「死也」。 ○正義曰:「前後及中三處受敵」者,前謂第一伏逆其前也。後謂祝聃與後伏逐其後也,中謂第二伏擊其中也。「衷戎師」者,謂戎師在三伏之中。「殪,死也」,《釋詁》文。 戎師大奔。 【注】後駐軍不復繼也。 【音義】○駐,丁住反。 十一月甲寅,鄭人大敗戎師。 【注】此皆春秋時事,雖經無正文,所謂必廣記而備言之,將令學者原始要終,尋其枝葉,究其所窮。他皆放此。 【音義】○令,力呈反。要,於遙反。 【疏】「十一月」至「戎師」。 ○正義曰:此即上傳所說擊戎之事。史官得其戰狀,乃裁約爲之辭。經之所陳,皆是此類。既不書經,故準經爲文以揔之。

隱公十年經 编辑

  十年,春,王二月,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 【注】傳言正月會,癸丑盟。《釋例》推經、傳日月,癸丑是正月二十六日。知經二月誤。

  夏,翬帥師會齊人、鄭人伐宋。 【注】公子翬不待公命,而貪會二國之君,疾其專進,故去氏。齊、鄭以公不至,故亦更使微者從之伐宋。不言及,明翬專行,非鄧之謀也。及例在宣七年。 【音義】○去,起呂反,傳同。 【疏】注「公子」至「七年」。正義曰:傳稱羽父先會齊侯、鄭伯,是「不待公命」也。貪會二國之君,自求其名,時史疾其專進,故貶去公子。公子義與氏同,故以氏言之。中丘之會,計君自親行,今齊、鄭稱「人」,是使微者從之也。於例,師出與謀曰「及」,傳稱盟于鄧爲「師期」,公既與謀,計當書「及」。今乃言「會」,明其以翬專行,非鄧之謀。《釋例》曰:「王命伐宋,羽父不匡君以速進,而先會二國,自以爲名,故貶去其族。齊爲侯伯,鄭伯又爲王卿士,二君奉王命以討宋。惡羽父之專進,故使與微者同伐,動而無功,故無成敗也。」案四年翬「固請而行」,故貶去其氏。此直言羽父先會齊侯、鄭伯,無「固請」之文,亦貶之者。又公子豫會邾人、鄭人,以不待公命,而經不書,此翬亦不待公命而經書者,翬於四年傳稱「固請」,明此「先會」亦「固請」也。傳於四年其文已詳,故於此而略耳。豫會邾人、鄭人,本非公卿,故不書;此則公會齊、鄭于中丘,已爲師期,翬又請公先會,先會則是君命,故以書之。

  六月壬戌,公敗宋師于菅。 【注】齊、鄭後期,故公獨敗宋師。書敗宋,未陳也。敗例在莊十一年。菅,宋地。 【音義】○菅,古頑反。陳,直覲反。 【疏】注「齊鄭」至「宋地」。 ○正義曰:案傳公會齊侯、鄭伯于老桃,然後公敗宋師,則知老桃之會,謀與宋戰。彼與公謀戰,而公獨敗宋師,知齊、鄭後期也。 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注】鄭後至,得郜、防二邑,歸功于魯,故書取,明不用師徒也。濟陰城武縣東南有郜城。高平昌邑縣西南有西防城。 【音義】○郜,古報反,《字林》又工竺反。

  秋,宋人、衛人入鄭。宋人、蔡人、衛人伐戴。鄭伯伐取之。 【注】三國伐戴,鄭伯因其不和,伐而取之。書伐,用師徒也。書取,克之易也。戴國,今陳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 【音義】○載音再,《字林》作戴,云:故國在陳留。易,以豉反,傳同。 【疏】注「三國」至「戴城」。 ○正義曰:案傳例,「克邑不用師徒曰取」。然則「取」者,據克邑之易。今此「克」得軍師亦稱「取」者,但取者雖據克邑之文,其克得師衆而易者亦曰「取」。是以莊十一年注云:「威力兼備,若羅網所掩覆,一軍皆見禽制。」若非前敵之易,何能覆而取之?故《釋例》曰:「如取,如攜。」然則凡言「取」者皆易辭。劉君以取之非易而規杜氏,非也。沈氏亦云:「今日圍,明日取,故知易也。」《公羊傳》曰:「其言伐取之何?易也。」是杜所用之義。《地理志》云:「梁國甾縣,故載國。」應劭曰:「章帝改曰考城。」古者甾、載聲相近。故鄭玄《詩》箋讀「俶載」爲「熾菑」,是其音大同,故漢於載國立甾縣,於晋屬陳留。

  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郕。

隱公十年傳 编辑

  十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鄧,爲師期。 【注】尋九年會于防,謀伐宋也。公既會而盟,盟不書,非後也。蓋公還,告會而不告盟。鄧,魯地。 【疏】注「尋九」至「魯地」。 ○正義曰:九年傳稱會于防,謀伐宋。未及伐宋而更爲此會,爲師伐宋之期,知是尋防會也。《釋例》曰:「盟于鄧,盟于犖,盟于戚,公既在會而不書盟者,以理推之,會在盟前,知非後盟也。蓋公還告會而不告盟。」

  夏,五月,羽父先會齊侯、鄭伯伐宋。 【注】言先會,明非公本期,釋翬之去族。

  六月,戊申,公會齊侯、鄭伯于老桃。 【注】會不書,不告於廟也。老桃,宋地。六月無戊申;戊申,五月二十三日。日誤。 【疏】注「會不」至「日誤」。 ○正義曰:六月無戊申者,下有辛巳取防,亦在六月之內。戊申在辛巳之前三十三日,不得共在一月。上有五月,今別言六月,知日誤月不誤。《長歷》推六月丙辰朔,三日戊午,五日庚申,未知二者孰是。 壬戌,公敗宋師于菅。庚午,鄭師入郜;辛未,歸于我。庚辰,鄭師入防;辛巳,歸于我。 【注】壬戌六月七日,庚午十五日,庚辰二十五日,鄭伯後期而公獨敗宋師,故鄭頻獨進兵以入郜、防。入而不有,命魯取之,推功上爵,讓以自替。不有其實,故經但書魯取,以成鄭志,善之也。 君子謂鄭莊公於是乎可謂正矣,以王命討不庭, 【注】下之事上,皆成禮於庭中。 不貪其土以勞王爵,正之體也。 【注】勞者,敘其勤以荅之。諸侯相朝,逆之以饔餼,謂之郊勞。魯侯爵尊,鄭伯爵卑,故言以勞王爵。 【音義】○勞,力報反,注同。餼音許氣反。 【疏】注「勞者」至「王爵」。 ○正義曰:《聘禮》:「賓至于近郊,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勞。」《覲禮》:「至于郊,王使人皮弁,用璧勞。」《周禮‧司儀》曰:「諸公相爲賓」,「主君郊勞」,皆不言以饔餼勞。案《禮》,饔餼乃是既相見致大禮,不應於郊以設之。杜意蓋以孰食曰饔,生牲曰餼。以勞客於郊,必有牲饌,故亦饔餼言之,非謂大禮之饔餼也。勞禮,《大行人》云:上公三勞,近郊勞,一也;遠郊勞,二也;竟首勞,三也。侯伯再勞,去竟首。子男一勞,去遠郊。凡近郊勞,皆君自行;遠郊使卿;竟首使大夫掌客。又云:「上公五積,皆眂飧牽」,「侯伯四積」,「子男三積」。是賓入竟之後,有致積之禮。積雖是牽,亦或有孰,或在郊致積,故謂之郊勞。沈依《聘禮》注其郊之遠近,上公遠郊五十里,侯伯三十里,子男十里;近郊各半之。

  蔡人、衛人、郕人不會王命。 【注】不伐宋也。

  秋,七月,庚寅,鄭師入郊。猶在郊, 【注】鄭師還,駐兵於遠郊。 宋人、衛人入鄭。 【注】宋、衛奇兵,承虛入鄭。 蔡人從之伐戴。 【注】從宋、衛伐戴也。 八月,壬戌,鄭伯圍戴。癸亥,克之,取三師焉。 【注】三國之軍在戴,故鄭伯合圍之。師者,軍旅之通稱。 【音義】○稱,尺證反。 【疏】注「三國」至「通稱」。 ○正義曰:三國之軍在戴城下,故鄭伯合圍之。不言圍戴者,本意圍三師,不圍戴也。不言圍三師者,今日圍,明日取,圍之不久。經以「取」告,不以「圍」告。三國經皆稱「人」,於例爲「將卑師少」。而傳言「三師」,故辯之,「師者,軍旅之通稱。」 宋、衛既入鄭,而以伐戴召蔡人。 【注】伐戴乃召之。 蔡人怒,故不和而敗。 【注】言鄭取之易也。

  九月,戊寅,鄭伯入宋。 【注】報入鄭也。九月無戊寅。戊寅,八月二十四日。 【疏】注「報入」至「四日」。 ○正義曰:九月無戊寅者,經有十月壬午,《長歷》推壬午十月二十九日,戊寅在壬午之前四日耳,故九月不得有戊寅。上有八月,下有冬,則誤在日也。

  冬,齊人、鄭人入郕,討違王命也。

隱公十有一年經 编辑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 【注】諸侯相朝,例在文十五年。 【音義】○薛,息列反。 【疏】「十有一年」至「來朝」。 ○正義曰:「十」下言「有」者,干寶云:「十盈則更始以奇,從盈數,故言有也。」經備文,傳從略,故傳不言「有」。桓七年穀伯、鄧侯別言「來朝」,此兼言「來朝」者,彼別行禮,此同行禮。由同時行禮,當長者在先,故争之。

  夏,公會鄭伯于時來。 【注】時來,郲也。滎陽縣東有釐城,鄭地也。 【音義】○郲音來。釐,音來;王元規,力之反。

  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 【注】與謀曰及。還使許叔居之,故不言滅也。許,潁川許昌縣。 【音義】○與音預。還音環。 【疏】注「與謀」至「昌縣」。 ○正義曰:「與謀曰及」,宣七年傳例也。傳稱會于郲,謀伐許。是公與謀也。《譜》云:「許,姜姓,與齊同祖,堯四嶽,伯夷之後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許,今潁川許昌是也。靈公徙葉,悼公遷夷,一名城父。又居析,一名白羽。許男斯處容城。自文叔至莊公十一世始見《春秋》。元公子結元年,獲麟之歲也,當戰國初,楚滅之。」《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文叔所封,二十四世爲楚所滅也。漢世名許縣耳,魏武作相,改曰許昌。」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注】實弑書薨,又不地者,史策所諱也。 【疏】注「實弑」至「諱也」。 ○正義曰:他君見弑則書弑,魯君見弑則書薨。公薨例皆地,此公又不地。故解之,言魯史策書所諱也。不忍言君之見弑,又不忍言其僵尸之處,諱而不書,故夫子因之。傳不言書曰,知是舊史諱之也。董狐書「趙盾弑君」,仲尼謂之「良史」。不書君弑,則是史之不良。夫子不改其文而因之者,爲人臣者或心實愛君,爲諱愆過;或志在疾惡,故章賊名。雖事跡不同,而俱是爲國。聖賢兩通其事,欲見仁非一涂。僖元年傳曰:「諱國惡,禮也。」以仲尼之善董狐,知爲史必須直也。以丘明之禮諱惡,知爲史又當諱也。《釋例》曰:「臣之事君,猶子事父。微諫見志,造膝詭辭,執其事而諫其非,不必其得,蓋匡救將然,而將順其已然,故有隱諱之義焉。至於激節之士則不然,南史執簡而累進,董狐書法而不隱,鬻拳劫君而自刖,晏嬰端委而引直,聖賢亦錄而善之,所以廣義訓,博大道。殷有三仁,此之謂也。」是言聖賢兩通之意也。鄭伯髡頑、楚子麏、齊侯陽生之徒,俱實見弑,而以「卒」赴魯,是他國之臣亦有諱國惡者,非獨魯史也。

隱公十有一年傳 编辑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争長。 【注】薛,魯國薛縣。 【音義】○長,丁丈反。下注及文同。 【疏】注「薛魯國薛縣」。 ○正義曰:《譜》云:「薛,任姓,黃帝之苗裔奚仲封爲薛侯,今魯國薛縣是也。奚仲遷于邳,仲虺居薛,以爲湯左相,武王復以其胄爲薛侯。齊桓霸諸侯,黜爲伯。獻公始與魯同盟。小國無記,世不可知,亦不知爲誰所滅。」《地理志》云:「魯國薛縣,夏車正奚仲所國,後遷于邳,湯相仲虺居之。」 薛侯曰:「我先封。」 【注】薛祖奚仲,夏所封,在周之前。 【音義】○夏,戶雅反。 【疏】注「薛祖」至「之前」。 ○正義曰:定元年傳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爲夏車正。」是夏所封也。 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 【注】卜正,卜官之長。 【疏】注「卜正,卜官之長」。 ○正義曰:《周禮‧春官》:「太卜,下大夫二人。」其下有卜師、卜人、龜人、筮人,大卜爲之長。正訓長也,故謂之卜正。 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後之。」 【注】庶姓,非周之同姓。 【疏】注「庶姓」至「同姓」。 ○正義曰:《周禮‧司儀職》云:「詔王儀,南鄉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鄭玄云:「庶姓,無親者也。」「異姓,婚姻者也。」是庶姓非同姓也。 公使羽父請於薛侯曰:「君與滕君,辱在寡人。周諺有之曰:『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 【注】擇所宜而行之。 【音義】○諺音彥,俗言也。度,大洛反。 周之宗盟,異姓爲後。 【注】盟載書皆先同姓,例在定四年。 【疏】「周之」至「爲後」。 ○正義曰:賈逵以宗爲尊,服虔以宗盟爲同宗之盟,孫毓以爲宗伯屬官,掌作盟詛之載辭,故曰宗盟。杜無明解。盟之尊卑,自有定法,不得言尊盟也。《周禮》司盟之官乃是司寇之屬,非宗伯也。唯服之言得其旨也。而孫毓難服云:「同宗之盟則無與異姓,何論先後。若通共同盟,則何稱於宗?」斯不然矣。天子之盟諸侯,令其獎王室,未聞離逖異姓,獨與同宗者也。但周人貴親,先敘同姓。以其篤於宗族,是故謂之「宗盟」。魯人之爲此言,見其重宗之義,執其宗盟之文,即云「無與異姓」。然則公與侯燕,則異姓爲賓,復言「族燕」,不得有異姓也。孟軻所云說詩者「不以辭害意」,此之謂也。「異姓爲後」者,謂王官之伯降臨諸侯,以王命而盟者耳。其春秋之世,狎主齊盟者,則不復先姬姓也。踐土之盟,其載書云「王若曰晋重魯申」,是用王命而盟也。召陵之會,劉子在焉,故祝佗引踐土爲比,爲有王官故也。宋之盟,楚屈建先於趙武,明是大國在前,不先姬姓。若姬姓常先,則楚不得競也。且言周之宗盟,是唯周乃然。」故《釋例》曰:「斥周而言,指謂王官之宰臨盟者也。其餘雜盟,未必皆然。」是言餘盟不先姬姓,盟則同姓在先,朝則各從其爵。故鄭康成注《禮記》云:「朝覲爵同同位。」若然,案《覲禮》曰:「諸侯前朝,皆受舍于朝,同姓西面北上,異姓東面北上。」鄭玄云:「言諸侯,明來朝者衆矣,顧其入覲不得並耳」,「分別同姓異姓,受之將有先後也」。若如此言,則似朝覲不以爵者。但朝覲實以爵同同位,就爵同之中先同姓後異姓。若盟,則爵雖不同,先同姓也。《禮記》:「周公朝諸侯于明堂之位」,「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面北上;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國,門東,北面東上;諸男之國,門西,北面東上。」《覲禮》於方明之壇,鄭言諸侯見王之位,亦引《明堂位》爲說。是則諸侯揔見皆以爵爲班,雖不分別同姓異姓,其受禮之時爵同者,猶先同姓也。其王官之伯臨諸侯之盟,雖羣后咸在,常先同姓,故此言「宗盟」耳。取重宗之事,以喻己也。取譬之事,聊舉一邊。「寡人若朝于薛,不敢與諸任齒」,朝於彼國,自可下主國之宗。諸侯聚盟,不肯先盟,主之宗也。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與諸任齒。 【注】薛,任姓。齒,列也。 【音義】○任音壬,注同。 【疏】注「薛,任姓。齒,列也」。 ○正義曰:《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言此十國皆任姓也。《禮記‧文王世子》曰:「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然則齒是年之別名。人以年齒相次列。以爵位相次列亦名爲齒,故云齒也。 君若辱貺寡人,則願以滕君爲請。」薛侯許之,乃長滕侯。

  「夏,公會鄭伯于郲」,謀伐許也。鄭伯將伐許,五月,甲辰,授兵於大宮。 【注】大宮,鄭祖廟。 【音義】○大音泰。 公孫閼與潁考叔争車, 【注】公孫閼,鄭大夫。 【音義】○閼,於葛反。 潁考叔挾輈以走, 【注】輈,車轅也。 【音義】○挾音協。輈,張留反。 【疏】「挾輈以走」。 ○正義曰:廟內授車未有馬駕,故手挾以走。輈,轅也。《方言》云:「楚、衛謂轅爲輈。」服虔云:「考叔挾車轅,箠馬而走。古者兵車一轅,服馬夾之。若馬已在轅,不可復挾。且箠馬而走,非捷步所及,子都豈復乘車逐之。」 子都拔棘以逐之。 【注】子都,公孫閼。棘,戟也。 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注】逵,道方九軌也。 【音義】○逵,求龜反。《爾雅》云:「九達謂之逵。」杜云:「道方九軌。」此依《考工記》。 【疏】注「逵,道方九軌也」。 ○正義曰:《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經涂九軌。」軌,車轍。謂王城之內,道廣並九車也。《爾雅‧釋宮》云:「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說《爾雅》者,皆以爲「四道交出,復有旁通」。故劉炫《規過》以逵爲九道交出也。今以爲「道方九軌」者,蓋以九出之道,世俗所希,不應城內得有。此道以記有九軌,故以「逵」當之。言並容九軌,皆得前達,亦是九達之義。故李巡注《爾雅》亦取「並軌」之義。又涂方九軌,天子之制,諸侯之國不得皆有,唯鄭城之內獨有其涂,故傳於鄭國每言「逵」也。故桓十四年「焚渠門,入及大逵」,莊二十八年「衆車入自純門,及逵市」,宣十二年「入自皇門,至于逵路」。劉君以爲國國皆有逵道,以規杜氏,其義非也。

  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 【注】傅于許城下。 【音義】○傅音附,注同。

  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注】蝥弧,旗名。 【音義】○蝥,亡侯反。弧音胡。 【疏】注「蝥弧,旗名」。 ○正義曰:《周禮》:「諸侯建旂,孤卿建旜。」而《左傳》鄭有蝥弧,齊有靈姑鉟,皆諸侯之旗也。趙簡子有蜂旗,卿之旗也。其名當時爲之,其義不可知也。 子都自下射之,顛。 【注】顛隊而死。 【音義】○射,食亦反,下及注同。隊,直類反。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 【注】瑕叔盈,鄭大夫。 周麾而呼曰:「君登矣!」 【注】周,徧也。麾,招也。 【音義】○麾,許危反,又許僞反。呼,火故反。徧音遍。 鄭師畢登。壬午,遂入許。許莊公奔衛。 【注】奔不書。兵亂遁逃,未知所在。 【音義】○遁,徒頓反。 齊侯以許讓公。公曰:「君謂許不共, 【注】不共職貢。 【音義】○共音恭,本亦作供,音同,注及下同。 故從君討之。許既伏其罪矣,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聞。」乃與鄭人。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 【注】許叔,許莊公之弟。東偏,東鄙也。 【音義】○與聞音預。 曰:「天禍許國,鬼神實不逞于許君,而假手于我寡人。 【注】借手于我寡德之人以討許。 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億, 【注】父兄,同姓羣臣。供,給;億,安也。 【音義】○億,於力反。 其敢以許自爲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於四方, 【注】弟,共叔段也。餬,鬻也。段出奔在元年。 【音義】○餬音胡,《說文》云:「寄食。」鬻,本又作粥,之育反,又與六反。 【疏】注「弟共」至「元年」。 ○正義曰:莊公之弟逃於四方,故知唯是共叔段也。《說文》云:「餬,寄食也。」以此傳言「餬口四方」,故以「寄食」言之。昭七年傳云:「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釋言》云:「餬,饘也。」則餬是饘、鬻別名。今人以薄鬻塗物謂之餬紙、餬帛,則餬者,以鬻食口之名,故云「餬其口」也。 其況能久有許乎?吾子其奉許叔以撫柔此民也,吾將使獲也佐吾子。 【注】獲,鄭大夫公孫獲。 若寡人得没于地, 【注】以壽終。 【音義】○壽,如字,又音授。 天其以禮悔禍于許, 【注】言天加禮於許而悔禍之。 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 【注】無寧,寧也。茲,此也。 【音義】○復,扶又反,又音服。 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如舊昏媾, 【注】謁,告也。婦之父曰昏,重昏曰媾。 【音義】○媾,古豆反。重,直龍反。 【疏】注「謁告」至「曰媾」。 ○正義曰:「謁,告也」,《釋詁》文。「婦之父曰昏」,《釋親》文也。「媾」與「昏」同文,故先儒皆以爲「重昏曰媾」。 其能降以相從也。 【注】降,降心也。 無滋他族,實偪處此,以與我鄭國争此土也。吾子孫其覆亡之不暇,而況能禋祀許乎? 【注】絜齊以享,謂之禋。祀,謂許山川之祀。 【音義】○覆,芳服反。暇,行嫁反。禋音因。齊,側皆反,本亦作齋。 【疏】注「絜齊」至「之祀」。 ○正義曰:《釋詁》云:「禋,祭也。」孫炎曰:「禋,絜敬之祭。」《周語》曰:「精意以享,禋也。」是「絜齊以享謂之禋」。享訓獻也。言絜清齊敬以酒食獻神也。《禮》:諸侯祭山川之在其地者。若其受許之土,則當祭許山川,故知「祀謂許山川之祀」。 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唯許國之爲,亦聊以固吾圉也。」 【注】圉,邊垂也。 【音義】○爲,于僞反,圉,魚呂反。 【疏】注「圉,邊垂也」。 ○正義曰:《釋詁》云:「圉,垂也。」舍人曰:「圉,邊垂也。」 乃使公孫獲處許西偏,曰:「凡而器用財賄,無寘於許。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於此, 【注】此,今河南新鄭。舊鄭在京兆。 【音義】○賄,呼罪反,《字林》音惰。寘,之豉反,置也。亟,紀力反,急也,下注同。 【疏】注「此今」至「京兆」。 ○正義曰:《地理志》云:「河南郡新鄭縣,《詩》鄭桓公之子武公所國。」是知「新邑於此」,謂河南新鄭也。且《志》又云:「京兆鄭縣,周宣王弟鄭桓公邑。」是知舊鄭在京兆也。《志》又云:「本周宣王弟友爲周司徒,食采於宗周畿內,是爲鄭桓公。桓公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爲桓公謀取虢、鄶之地,令「寄帑與賄,而虢、鄶受之。後二年,幽王敗,桓公死,其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卒定虢、鄶之地」。然則傳云「先君新邑於此」,謂武公始居此也。《史記‧鄭世家》稱虢、鄶自分「十邑」獻於桓公,桓公「竟國之」。案《鄭語》,桓公始謀,未取之也;武公始國,非桓公也;全滅虢、鄶,非獻邑也。馬遷之言皆謬耳。昭十六年傳子產謂韓宣子,曰「我先君桓公與商人皆出自周,以艾殺此地而共處之」者,謂「寄帑與賄」之時,商人即與俱行耳,非桓公身至新鄭。 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孫日失其序。 【注】鄭亦周之子孫。 夫許,大岳之胤也, 【注】大岳,神農之後,堯四岳也。胤,繼也。 【音義】○大岳音泰。 【疏】注「大岳」至「繼也」。 ○正義曰:《周語》稱「共工、伯鮌二者,皆黃炎之後」。言鮌爲黃帝之後,共工爲炎帝之後。炎帝則神農之別號。《周語》又稱堯命禹治水,「共之從孫四岳佐之」,「胙四岳國,命爲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賈逵云:「共,共工也。從孫,同姓末嗣之孫。四岳,官名,大岳也。主四岳之祭焉。姜,炎帝之姓,其後變易,至於四岳,帝復賜之祖姓,以紹炎帝之後。」以此知「大岳」是神農之後,堯四岳也。以其主嶽之祀,尊之,故稱大岳,許國是其後也。「胤,繼也」。《釋詁》文。舍人云:「胤,繼世也。」 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争乎?君子謂鄭莊公於是乎有禮。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 【注】刑,法也。 【音義】○厭,於艷反。 【疏】「禮經」至「嗣者也」。 ○正義曰:經謂紀理之,若《詩》之經營、經始也。國家非禮不治,社稷得禮乃安,故禮所以經理國家,安定社稷。以禮教民則親戚和睦,以禮守位則澤及子孫,故禮所以次序民人,利益後嗣。「經國家」,猶《詩序》之言「經夫婦」也。 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 【注】「我死,乃亟去之」,無累後人。 【音義】○度,待洛反。量音良,下同。相,息亮反。累,劣僞反,注同。 可謂知禮矣。

  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詛射潁考叔者。 【注】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疾射潁考叔者,故令卒及行間皆詛之。 【音義】○卒,尊忽反,注同。豭音加,豬別名。行,戶剛反,注同。詛,則慮反。令,力呈反。 【疏】注「百人」至「詛之」。 ○正義曰:《周禮‧夏官》序制軍之法,「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兩」。此言「二十五人爲行」者,以傳先「卒」後「行」,「豭」大於「犬」,知「行」之人數少於「卒」也。軍法百人之下唯有二十五人爲「兩」耳。又大司馬之屬官行司馬是中士,軍之屬官兩司馬亦中士,知《周禮》之兩即此行是也。《周禮》之行謂軍之行列,知此行亦卒之行列也。詛者,盟之細,殺牲告神,令加之殃咎。疾射潁考叔者,令卒及行間祝詛之,欲使神殺之也。一卒之內已用一豭,又更令一行之間或用雞,或用犬,重祝詛之。犬、雞者,或雞或犬,非雞、犬並用。何則?盟詛例用一牲,不用二也。豭謂豕之牡者,《爾雅‧釋獸》:豕牡曰豝。豝者是牝,知豭者是牡。祭祀例不用牝。且宋人謂宋朝爲艾豭,明以雄豬喻也。 君子謂鄭莊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無德政,又無威刑,是以及邪。 【注】大臣不睦,又不能用刑於邪人。 【音義】○邪,似嗟反,下及注同。 邪而詛之,將何益矣!

  王取鄔、劉、 【注】二邑在河南緱氏縣,西南有鄔聚,西北有劉亭。 【音義】○鄔,烏戶反。緱,古侯反,一音苦侯反。聚,才遇反。 蔿、邘之田于鄭, 【注】蔿、邘,鄭二邑。 【音義】○蔿,尤委反。邘音于。 而與鄭人蘇忿生之田: 【注】蘇忿生,周武王司寇蘇公也。 【音義】○忿,芳粉反。 【疏】注「蘇忿」至「公也」。 ○正義曰:成十一年傳曰:「昔周克商,使諸侯撫封,蘇忿生以溫爲司寇。」《尚書‧立政》稱「周公告大史曰司寇蘇公」,是其事也。 溫、 【注】今溫縣。 原、 【注】在沁水縣西。 【音義】○沁,七浸反;《字林》,先任反;郭璞《三蒼解詁》音狗沁之沁;沈文何,疏鴆反;韋昭,思金反。水名。 絺、 【注】在野王縣西南。 【音義】○絺,勑之反。 樊、 【注】一名陽樊,野王縣西南有陽城。 【音義】○樊,扶袁反。 隰郕、 【注】在懷縣西南。 【音義】○隰,詳立反。郕,尚征反。 欑茅、 【注】在脩武縣西北。 【音義】○欑,才官反。 向、 【注】軹縣西有地名向上。 【音義】○向,舒亮反,注同。軹音紙。 盟、 【注】今盟津。 【音義】○盟音孟。 州、 【注】今州縣。 陘、 【注】闕。 【音義】○陘音刑。 隤、 【注】在脩武縣北。 【音義】○隤,徒回反。 懷。 【注】今懷縣。凡十二邑,皆蘇忿生之田。欑茅、隤屬汲郡。餘皆屬河內。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鄭也。恕而行之,德之則也,禮之經也。己弗能有,而以與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注】蘇氏叛王,十二邑王所不能有,爲桓五年從王伐鄭張本。

  鄭、息有違言, 【注】以言語相違恨。 息侯伐鄭。鄭伯與戰于竟,息師大敗而還。 【注】息國,汝南新息縣。 【音義】○竟音境。息,一本作鄎,音息。 【疏】注「息國」至「息縣」。 ○正義曰:《世本》:「息國,姬姓。」此「息侯伐鄭」,責其不親親,知與鄭國同姬姓也。莊十四年傳楚文王滅息。其初則不知誰之子,何時封也。《地理志》汝南郡有新息縣,故息國也。應劭云:「其後東徙,故加新云。」若其後東徙,當云「故息」,何以反加「新」字乎?蓋本自他處而徙此也。 君子是以知息之將亡也。不度德, 【注】鄭莊賢。 【音義】○度,待洛反。 不量力, 【注】息國弱。 不親親, 【注】鄭、息,同姓之國。 不徵辭,不察有罪。 【注】言語相恨,當明徵其辭,以審曲直,不宜輕鬬。 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注】韙,是也。 【音義】○韙,韋鬼反,《蒼頡篇》同。喪,息浪反。

  冬,十月,鄭伯以虢師伐宋。壬戌,大敗宋師,以報其入鄭也。 【注】入鄭在十年。 宋不告命,故不書。凡諸侯有命,告則書,不然則否。 【注】命者,國之大事政令也。承其告辭,史乃書之於策。若所傳聞行言,非將君命,則記在簡牘而已,不得記於典策。此蓋周禮之舊制。 ○傳,直專反。 師出臧否,亦如之。 【注】臧否,謂善惡得失也。滅而告敗,勝而告克,此皆互言,不須兩告乃書。 【音義】○否音鄙,又方九反,注同。 雖及滅國,滅不告敗,勝不告克,不書于策。 【疏】「凡諸」至「于策」。 ○正義曰:此傳雖因宋不告敗而發此例,其言「諸侯有命」,非獨爲被伐之命。故注云:「命者,國之大事政令也。」謂諸國大事,崩卒會盟,戰伐克取,君臣乖離,水火災害。經書他國之事,皆是來告則書,不告則否。來告則書者,或彼以實告,改其告辭而書之。或彼以虛告,因其虛言而記之。立文襃貶,章示善惡。雖復依告者多,不必盡皆依告。衛獻公之出奔也,傳稱「孫林父、甯殖出其君」,名在諸侯之策。及其書經,則云「衛侯出奔齊」。如此之類,是改告辭也。晋人之敗秦也,傳稱「潛師夜起,以敗秦于令狐」。秦實未陳,不與晋戰。晋人諱背前言,妄以戰告。及其書經,乃言「晋人及秦人戰于令狐」。如此之類,是因虛言也。雖復或因其虛,或改其實,終是歸於勸戒,得告乃書也。「不然則否」者,雖復傳聞行言,實知其事,但非故遣來告,知亦不書,所以慎謬誤,辟不審。若楚滅六蓼,臧文仲歎而爲言,魯非不知,但無命來告,故不書也。「師出臧否亦如之」者,傳因被兵發例,嫌出師伐人,不必須告,故重明之。「雖及滅國」者,既據侵伐發例,又嫌滅國事重,不待告命,故更明之。言「不書于策」者,明告命大事,皆書於國史正策,以見仲尼脩定,悉因正策之文。 ○注「臧否」至「乃書」。 ○正義曰:不言「勝敗」而言「臧否」者,明其臧否之言,非徒勝敗之謂,故知是「善惡得失」,揔謂理有曲直,兵有彊弱也。狄伐邢之類,非狄能告也;楚滅庸之徒,非庸能告也:故知敗克互言,不須兩告乃書也。且哀元年傳曰:「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敗也。」吳、越並言,知其不待兩告。

  羽父請殺桓公,將以求大宰。 【注】大宰,官名。 【音義】○大音泰,注同。 【疏】注「大宰,官名」。 ○正義曰:《周禮》:天子六卿,天官爲大宰,諸侯則并六爲三而兼職焉。昭四年傳稱季孫爲司徒,叔孫爲司馬,孟孫爲司空。則魯之三卿無大宰也。羽父名見於經,已是卿矣,而復求大宰,蓋欲令魯特置此官以榮己耳。以後更無大宰,知魯竟不立之。 公曰:「爲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 【注】授桓位。 【音義】○爲,于僞反。少,詩照反。 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注】菟裘,魯邑,在泰山梁父縣南。不欲復居魯朝,故別營外邑。 【音義】○菟,兔都反。裘音求。父音甫。復,扶又反,下同。 羽父懼,反譖公于桓公,而請弑之。公之爲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止焉。 【注】內諱獲,故言止。狐壤,鄭地。 【音義】○譖,側鴆反。弑音試,下同;一本作殺。 鄭人囚諸尹氏, 【注】尹氏,鄭大夫。 賂尹氏,而禱於其主鍾巫, 【注】主,尹氏所主祭。 【音義】○賂音路。禱,丁老反,或多報反。巫,亡夫反。 遂與尹氏歸,而立其主。 【注】立鍾巫於魯。 十一月,公祭鍾巫,齊于社圃, 【注】社圃,園名。 【音義】○圃,布古反。 館于寪氏。 【注】館,舍也。寪氏,魯大夫。 【音義】○寪,于委反。 壬辰,羽父使賊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討寪氏,有死者。 【注】欲以弑君之罪加寪氏,而復不能正法誅之。傳言進退無據。 【疏】「討寪氏,有死者」。 ○正義曰:劉炫云:羽父遣賊弑公,公非寪氏所弑。公在寪氏而死,遂寪氏弑君,欲以正法誅之。君非寪氏所弑,故討寪氏之家,僅有死者而已,言不揔誅之。 ○注「欲以」至「無據」。 ○正義曰:劉炫云:欲以弑君之罪加寪氏,則君非寪氏所弑,而復不能以正法誅之。正法謂滅其族,汙其宮也。傳言此者進退無據:進誅寪氏,則實非寪氏弑君;退舍寪氏,則無弑君之人。是其進退無據也。 不書葬,不成喪也。 【注】桓弑隱篡位,故喪禮不成。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