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29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十九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十九卷目錄

 醫部彙考九

  黃帝素問九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藝術典第二十九卷

醫部彙考九 编辑

《黃帝素問九》
编辑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编辑

馬蒔曰:此篇論診脉之要,至精至微,故名篇。

黃帝問曰:「診法何如?」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 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脉未盛,絡脉調勻,氣血 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脉。」

王冰曰:「動謂動而降卑,散謂散布而出也,過謂異于常候也。」

馬蒔曰:此以診脉之時候言之也。陰氣者,營氣也。陽氣者,衛氣也。經脉者,十二經脉氣之行,如手太陰自中府以至少商之類。絡脉者,十五絡穴,如手太陰以列缺為絡之類。《靈樞》口問篇岐伯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惟平旦之時,則夜盡方晝,營氣隨宗氣以行。陽經者,寤後而未動。陽氣之出睛明穴而行陽經者。方寤而未散。飲食猶未進。而胃氣尚靜。經脉則未盛。以諸經之脉未淖也。絡脉則調勻。以絡脉未甚。行也。氣血則未亂。以事未甚擾也。故乃可診有過之脉。蓋人之有病。如事之有過誤。故曰「有過之脉。」《全經》倣此。

張志聰曰:「此篇首論診脉之法。夫色脉之道,至精至微,然本于陰陽氣血,陰靜而陽動,有所動作,則靜者動,而動者散亂矣,故診法當以平旦。夫飲食入胃,淫精于脉,脉氣流經,經脉盛則絡脉虛,是以飲食未進,則經絡調勻,血氣未亂,故可診有過之脉。蓋言平旦之時,知有過在病,而不在陰陽之正氣耳。」 以下四篇,皆論診脉之法。而各有不同焉。楊元如曰:「經脉屬臟。則絡脉絡腑。經脉屬腑。則絡脉絡臟。經絡不調。則臟腑之氣不和矣。」

切脉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 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馬蒔曰:此以診脉之要訣言之也。凡切脉者,當視脉之動靜矣,而尤當視精明,察五色。蓋精明者,指神氣也。「《移精變氣論》有得神者昌,《湯液醪醴論》有神去之而病不愈,《玉版論》有神轉不回,則神氣精明,不俟于昏沈」 者,最為診法之要耳。其五色亦所當兼察也。五臟有有餘不足,六腑有強弱,形有盛衰,皆當有以觀之,以此數者而參伍焉,則死生之分決矣。

張志聰曰:「動靜」者,陰陽動靜也。精明,五臟之精神見于聲色也。「切脉觀色,以審臟腑之強弱虛實,兼視形體之盛衰,以此參伍錯綜而斟酌之,以決其死生之分焉。」此篇論切脉察色,聽音聲,觀臟腑,審形體,四診咸斯成《脉要》之精微。

夫脉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 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 少,濇則心痛。」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 去如弦絕,死。數音朔

王冰曰: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見于經脉之中。故「《刺志論》曰:『脉實血實,脉虛血虛』」 ,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由是故也。

馬蒔曰:「此以診脉之脉體言之也。脉長則氣治,以氣足,故應手而長。脉短則氣病,以氣滯,故應手而短。脉來六至為數,數則火盛而煩心。脉來洪盛為大,大則邪盛而病進。上者,寸也。寸盛者,為氣居于高。下者,寸之下,即關也。下盛者,為氣脹于中。脉來中止,不能自還者為代,代則正氣已衰,故不能自還也。猶人負重」 以至中途,而力乏不前,欲求代于人者耳。「脉來細細如絲者曰細」 ,細則正氣已少,故脉息微細也。「脉來如刀刮竹,而往來甚難者曰濇」 ,濇則心血不足,而有時作痛也。然則氣病、氣高、氣脹之氣,邪氣也。邪氣合內傷、外感而皆有之。氣衰、氣少之氣,皆正氣之衰也。煩心、病進、心痛者,皆病也。正氣治為無病耳。不唯是也,脉之四五至者為平,脉氣渾渾而濁亂,其《革至》如涌泉,出而不返,蓋六至已上之脉也,其病當進,其色當弊,與前「大為病進」 者相類也。又有不足,而脉氣綿綿,至微至細,蓋三至已下之脉也,甚則去如弦之斷絕,不復再來,此皆死脉之候也。張志聰曰:「此言脉所以候陰陽氣血也,血行」 脉中。

故為血之府。榮氣宗氣行于脉中,衛氣行于脉外,脉隨氣行,是以脉長則氣平,脉短則氣病矣。心主血,脉數乃熱迫所生則煩,心大則病進于脉內。上二句,辨脉氣,下二句,審血脉。上盛,謂寸口脉盛,主氣上升而氣高。下盛,謂尺中脉盛,主氣下逆而為脹。代脉者,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主氣之衰敗也。《辨脉篇》曰:「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言脉中之榮氣宗氣不足,是以脉細如絲。濇主少血,則心虛而為痛矣。「渾渾革至」,言血脉受邪,而內亂如涌泉也。夫色生于血,病進于脉,而色亦敗惡矣。又曰:「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綿綿其去,如弦細而欲絕者,形容其脉去之象也。病進而脉至如此之盛,血亡而脉去如此之衰血者神氣也。邪盛正亡,不治之死證矣。以上論切脉之大概。以別陰陽氣血之盛衰。此復形容病進之脉象。邪甚血亡而為死證也 。莫子曰:「代則氣衰,陽氣衰也。細則氣少,陰氣少也。」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 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 如地蒼。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夫精明者,所 以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 則精衰矣。白裹朱之白當作帛赭音者重平聲

王冰曰:「五氣之精華者,上見為五色,變化于精明之間也。《六節臟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 此則明察五色也。赭色、鹽色、藍色、黃土色、地蒼色,見者皆精微之敗象,故其壽不久。以長為短,以白為黑者,誡其誤也。夫如是者,皆精明衰,乃誤也。

馬蒔曰:「此節復以精明五色之義申之也。夫五色以精明為主,精明繇五色見之,故精明五色者,乃吾人之正氣精華也。故赤欲如帛裹朱,色赤而明潤,不欲如赭,蓋赭則赤帶焦黑矣。白欲如鵝羽,色白而明潤,不欲如鹽,蓋鹽則白帶雜暗矣。青欲如蒼璧之澤,色青而明潤,不欲如藍,蓋藍則青帶沈晦矣。黃欲如羅裹雄黃,色黃而明潤,不欲如黃土」 ,蓋黃土則黃帶沈滯矣。「黑欲如重漆,色黑而明潤,不欲如地蒼」 ,蓋地蒼則黑帶沈滯矣。「曰赭、曰鹽、曰藍、曰黃土」 、曰地蒼,皆五色之精微不足,氣象所見,其壽當不久也。觀五色如此,觀精明何如?夫人之精明者,其神在目,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若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則人之精氣衰矣。故凡觀其五色者,必觀其精明也。

張志聰曰:「此言色生于氣,氣生于臟,欲其氣華于色,而不欲臟象見于外也。赤如白裹朱,白如鵝羽,青如蒼碧,黃如羅裹雄黃,黑如重漆,乃五臟之氣章華于色也。赤如赭,白如鹽,青如藍,黃如土,黑如地蒼,此五臟之精象見于外也。夫臟者藏也,如五臟之真色,見而不藏,則其壽不久矣。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精有」 所藏,而後能視萬物,審短長,如精微象見于外,則精氣內衰,視物昏瞶,而壽不久矣。此反結察色之義,而言視精明者,由臟精之所資也。

五臟者,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 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 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疎」者,此神明之亂也。 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 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王冰曰:身形之中,五神安守之所也。此則明觀五臟也。中謂腹中,盛謂氣盛,臟謂肺臟。氣勝謂勝于呼吸而喘息變易也。夫腹中氣盛,肺臟充滿,氣勝息變,善傷于恐,言聲不發,如在室中者,皆腹中有濕氣乃爾。若言微音細,聲斷不續,甚奪其氣,乃如是也。倉廩謂脾胃,門戶謂魄門。《靈蘭祕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也。《五臟別論》曰:『魄門,亦為五臟使,水榖不得久藏也』。」 魄門,肛門也。要,謂禁要。水泉,謂前陰之流注也。是以倉廩不藏,氣勝傷恐,衣被不斂,水泉不止者,皆神氣得居所守則生,失其所守則死也。夫何以知神氣之不守耶?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疎,是亂之證。亂甚則不守于臟也。馬蒔曰:此言五臟「為身之守,而失守則死也。夫五臟在人乃為中之守也。今腹中甚盛,臟氣脹滿,氣勝而喘,善傷于恐,其聲如從室中所言,混濁難聞,是乃中氣之濕所致也。言之所發者,本非終日之久,而聲不接續,言而復言者,此乃正氣之奪也。衣被不知斂束,言語善惡,不避親疎者,此乃神明之亂也。蓋心為君主」 之官,神明出焉,非神明之亂,必不至是矣。脾胃為倉廩之官,而魄門則其所出之門戶矣。今倉廩不藏,而竟從下洩,是其門戶不能禁要也。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乃能出矣。今水泉下注而不止,是膀胱不能藏耳。凡若此。

者。蓋五臟在內而得守。則不至有諸證而為生。唯五臟在內而失守。故有諸證而至死矣。

張志聰曰:此論五臟之精氣而發于音聲也。五臟守于中,而外發于音聲者,臟精之所發也。蓋言聲色見于外,而五臟之精守而不溢者也。《經》曰:「五臟主藏精者也。」 故曰:「五臟者,中之守也。」 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如腎不受藏,則中盛臟滿矣。恐為腎志,如腎氣不藏,而反勝于中,則傷動其腎志矣。氣勝傷恐,則精亦外溢,故曰此中氣之濕也。聲如從室中言者,音不響亮,而聲不外出也。此言腎為生氣之原,音聲由腎氣之所發,如腎臟之精氣不藏,則發聲之如是也。微者,聲氣衰微也。終日復言者,氣不接續也。《傷寒論》曰:「實則譫語,虛則鄭聲。」 鄭聲者,重語也。此言五臟之精氣虛,而發聲之如是也。神明者,五臟之神氣也。「語言善惡,不避親疎」 者,神亂而譫語也。上論正氣之盛衰,此論邪氣盛,而正氣昏亂也。夫五臟之精氣,由中焦水穀之所資生,藏于腎臟膀胱之腑。脾胃為倉廩之官,主運化水穀。如倉廩不藏,則穀精下洩,而魄門幽戶之不能禁也。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出水泉不止,是水惟下洩,而津液不藏也。如洩注止,而得守者生,失守則死矣。此蓋言視精明,發音聲,皆由腎臟所藏之精。如精盛臟滿,則津液上溢,而聲如從室中言,如倉廩不固,則精氣奪而生氣漸絕矣。膀胱主下焦之決瀆,津液雖藏,而氣化則出,然有行有止,有闔有開,而又不可過洩者也。

夫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 將奪矣。背者,胷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 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 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 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附一作俯憊音敗

王冰曰:臟安則神守,神守則身強,故曰「身之強也。」 府,所居所由也。強謂中氣強固以鎮守也。

馬蒔曰:「此言五臟為身之強,而失強則死也。夫五臟在人乃為中之強也,故頭為諸陽之首,七竅之會,實吾人精明之府也。今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胷在前,背在後,而背懸,五臟實為胷中之府,今背曲肩隨,脊中之府將壞矣。腎附于腰之十四椎間,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故腰為腎之府。今腰間轉搖不能正,以」 兩腎將憊,病應有如是也。膝者筋之府,故筋會于陽陵泉,今屈伸不能,行則僂俯。正以筋將憊壞,病應有如是也。骨者髓之府,而髓為骨中之脂,今不能久立,行則振掉。正以骨將憊壞,病應有如是也。凡若此者,蓋五臟在內而得強,則不至有已前諸證而為生。唯五臟在內而失強,故有以前諸證而至死矣。

張志聰曰:此言四體百骸,髓精筋骨,亦皆由臟精之所資也。《靈樞》·經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脉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穀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氣乃行。」 蓋言人之氣血聲色筋骨肌肉,靡不由先天始生之精,後天水穀之液,所資生而資養者也。諸陽之神氣,上會于頭,諸髓之精,上聚于腦,故頭為精髓神明之府。髓海不足,則頭為之傾,神氣衰微,則視深目陷也。肩背為陽,胷腹為陰,陽為腑,陰為臟。心肺居于胷中,而俞在肩背,故背為胷之府。兩腎在于腰內,故腰為腎之外府。筋會陽陵泉,膝乃筋之會府也。僂曲其身附,依附而行,筋乃肝之合。「筋將憊」 者,肝臟之精氣衰也。髓藏于骨,故骨為髓之府,不能久立,髓竭于內也,髓竭則骨將憊矣。此五者,得腑氣之強則生,失強則腑壞,而臟將絕矣。以上論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 。楊元如曰:「強者,六腑之氣強也,腑者臟之合,腑陽而臟陰,陽外而陰內,是以頭背腰膝將憊,猶藉腑氣之強,故曰觀六腑之強弱 。」 莫子晉曰:「六腑之氣強,由五臟之有餘;五臟之不足,又藉腑氣之盛強。故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陰陽臟腑之互相資生者也。

岐伯曰:「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應太過不足 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不相 應之應去聲餘俱平聲

王冰曰:此廣陳其脉應也。夫反四時者,諸不足皆為血氣消損,諸有餘皆為邪氣勝精也。陰陽之氣不相應合,不得相營,故曰「關格」 也。

馬蒔曰:此舉關格之脉言之也。《靈樞》禁服篇言:「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名曰平人。」 若反四時者,如春夏之時,人迎當有餘而反不足,氣口當不足而反有餘,是氣口有餘為精,六陰經之陰氣無有所傷也;人迎不足為消,六陽經之陽氣真有所消也。又如秋冬之時,氣口當有餘而反不足,人迎當不足而反有餘。是人迎有餘為精。《六陽經》之陽。

「氣無有所傷也;氣口不足為消,六陰經之陰氣,真有所消也。蓋春夏人迎應太過也,今春夏而使氣口為精;秋冬氣口應太過也,今秋冬而使人迎為精,是使不足者反為精也;春夏氣口應不足也,今春夏而使人迎為消,秋冬人迎應不足也,今秋冬而使氣口為消,是使有餘者反為消也。乃陰經陽經各不相應,病」 名曰關格。《靈樞》「終始經脉五色禁服四時氣」 等篇之論關格。而皆指之為死不治者宜也。

張志聰曰:此總結上文,而言視精明亮,音聲強,筋骨健,形體,皆由精之所資,而臟腑之精氣,與四時之氣相反者也。蓋臟為陰,腑為陽,秋冬為陰,春夏為陽,腎主冬令閉藏之氣,而反中盛臟滿,是有餘者,為腎臟之精。膀胱王太陽夏盛之氣,而反水泉下洩,是不足者,為膀胱之消,是與四時相反者矣。若應太過而反不足為精,是腎臟之精反洩于外矣。應不足而反有餘為消,是膀胱之水反蓄于內矣。此臟腑陰陽之不相應,病名曰「關格」,關則不得小便也。此蓋言州都之津,氣化則出,而視精明,發音聲,資神明,堅筋骨,皆由腎臟所藏之精,而氣血亦由此精之所生化也 。《莫子》問曰:「反四時而止言冬夏病關格而止曰不得尿,恐與經旨不合與?」曰:「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故下文曰:『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雖四時成歲,而總屬寒暑之往來。《平脉篇》曰:『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又曰:『趺傷,脉伏而濇,伏則吐逆,水穀不化,濇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是不得小便者,病名『關格』』』。」吐逆者。亦名「關格」也。

帝曰:「脉其四時動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 變奈何?知病乍在內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請問此 五者,可得聞乎?」岐伯曰:「請言其與天運轉大也。萬物 之外,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 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脉與之上下,以 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是故冬至 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 微上,陽氣微下,陰陽有時,與脉為期,期而相失,知脉 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 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 為宜,補瀉勿失,與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 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陰陽。

王冰曰:「春暖為夏暑,言陽生而至盛。秋忿為冬怒,言陰少而之壯。忿至為急,言秋氣勁急也。春脉耎弱輕虛,而滑如規,中外皆然,故應中規。夏脉洪大滑數如矩,可正平之,故應中矩。秋中衡,冬中權者,言脉之高下異處如此爾。此則隨陰陽之氣,故有斯四應不同也。察陰陽升降之準,則知經脉遞遷之象,審氣候遞遷之失,則知氣血分合之期。分期不差,故知人死之時節。」 然欲推陰陽升降,精微妙用,皆在經脉之氣候,是以不可不察,故始以陰陽為察候之綱紀。其始所以知有經脉之察候司應者,何哉?蓋從五行衰王而為準度也。徵求太過不及之形,診皆以應四時者,為生氣所宜也。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是則應天地之常道也。然天地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法天地之道也。瀉補之宜,工切審之,其治氣亦然。能曉天地之道,補瀉不差,既得一情,亦可知死生之準的。聲表宮商角徵羽,故合五音;色見青黃赤白黑,故合五行;脉彰寒暑之休王,故合陰陽之氣也。

馬蒔曰:「此帝欲以脉知五者,伯言當法天之四時陰陽五行而已。上文言反四時者為關格,故帝以脉動四時為問,及病在何經,病分內外,皆欲知之。伯言吾人之脉,不外乎四時,而四時不外乎五行,五行不外乎陰陽,陰陽不外乎天運而己,彼萬物之外,即六合之內也,皆由于天地之變,陰陽之應,故當春而氣暖」 ,至夏則不止于暖而為暑矣。當秋而氣忿,至冬則不止于忿而為怒矣。蓋四時有變,而吾人之脉,特隨之而上下耳。上下者,浮沈也。正以春時之脉,其應如中乎規,規者所以為圓之器也。春脉軟弱輕虛而滑,如規之象,圓活而動,故曰「春應中規」 也。夏時之脉,其應如中乎矩,矩者所以為方之器也。夏脉洪大滑數,如矩之象,方正而盛,故曰「夏應中矩」 也。秋時之脉,其應如中乎衡。秋脉浮毛輕濇而散,如衡之象,其取在平,故曰「秋應中衡」 也。冬時之脉,其應如中乎權。冬脉如石,兼沈而滑,如權之象,其勢下垂,故曰「冬應中權」 也。若是者何也?蓋以冬至四十五日以後,乃小寒大寒,以至立春也。陽氣漸「上,陰氣漸下。惟陽氣漸上,故在春為暖,而漸至于夏則為暑。春脉之所以中規,夏脉之所以中乎矩」 者,有由然矣。夏至四十五日以後,乃小暑大暑以至立秋也。陰氣漸上,陽氣漸下。惟陽氣漸下,故在秋為忿,而漸至于冬則為怒,秋脉。

「之所以中衡,冬脉之所以中權者,有由然矣。陰陽有時,與脉之上下有期。期有不同,知脉有四時之分;分之有期,知脉有死生之時。微妙在脉,不可以不察也。察之有紀,從陰陽之氣而始,始之有經,從五行之配而生;生之有度,四時各有所宜,用鍼者能補瀉隨時而勿失,與天地陰陽升降之氣合而為一,則得此一」 者之情,可以知死生矣。惟人身能合天之陰陽也。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陰陽,何者而非一理以貫之哉。

張志聰曰:「以上論切脉氣,察精明,聽音聲,審臟腑之有餘不足,觀形體之盛衰,參伍錯綜,以決死生之分。此以下復論脉合陰陽四時,診脉而知病之所在,病成而變為他病,候尺寸以分別臟腑之外內,上下左右,曲盡其脉要精微之理,故復設此問焉。夫人之陰陽出入,與天道運轉之大相合,如寒暑相推而歲成,一陰一陽之謂道。」 言四時之氣,總屬寒暑之往來,脉應四時之變,亦與陰陽之上下耳。天氣包乎萬物之外,運轉于六合之內,其變動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言陽氣從生升而至于盛長也。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言陰氣自清肅而至于凜冽也。此四時陰陽之變動,而脉亦與之上下浮沈,至于脉應四時之變。「春時天氣始生,其脉耎弱輕虛而滑,如規之圓轉而動也。夏時天氣正方,其脉洪大,如矩之方,正而盛也。秋時天氣始降,其脉浮平,有如衡之平準也。冬時天氣閉藏,其脉沈石,有如權之下垂也。然四時之變,總屬陰陽之出入,而脉與之上下也。」 「四十五日者,從冬至而至立春,從夏至而至」 立秋,冬至一陽初生,陽氣微上,陰氣微下,至春而陽氣始方,至夏盛長而陰氣下藏矣。夏至一陽初生,陰氣微上,陽氣微下,至秋而陰氣清涼,至冬凜冽而陽氣伏藏矣。陰陽升降,出入離合,有期而脉亦與之相應。如期而脉氣相失,則知脉之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也。《平脉篇》曰:「寸脉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脉上不至關為陰絕」 ,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尅之,即所謂分之有期,而知死時也。如「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而尺脉上不至關,為陰絕于下矣。夏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下,冬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下,而寸脉下不至關,為陽絕于上矣。」 此上下陰陽,不相交合,而反分離,與四時之期相失,故知脉之所分,而知死時也。知死時者,期以四離四絕之月節尅之而死也。故脉應陰陽四時之微妙,不可不細察焉。察脉之綱領,當從陰陽始,即冬至陽氣微上,夏至陰氣微上,陰陽上下,自有綱常之理。然又從五行而生,如春木生夏火,火生長夏土,土生秋金,金生冬水,水生春木。生之有度,而四時為五行相生之宜。夫四時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太過,至而不及,而人亦應之。是以脉之不及則補之,太過則瀉之,與天地四時之太過不及,治之如一,與天地陰陽之道合之如一焉。得一之情,可以知死生矣。如《臟象論》之所謂「謹候其時,氣可」 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此因天地四時之氣,而為人之死生也。如《平脉篇》之所謂「寸脉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脉上不至關為陰絕」 ,此脉與天地四時之氣,期而相失,而為死生也。是以聲合天地之五音,色合天地之五行,脉合天地之陰陽,而始能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是知「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 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 飽則夢予,甚饑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 哭」,「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人身之有夢,亦不外乎陰陽而已。是故五臟為陰,而陰之邪氣盛則夢涉大水恐懼。六腑為陽,而陽之邪氣盛則夢大火燔灼。若臟腑之邪皆盛,則陰陽相爭,其夢主于相殺毀傷。邪氣盛于上則夢飛,邪氣盛于下則夢墮。甚飽則夢以物與人,以其有所餘也。甚饑則夢取人之物,以其有不足」 也。肝在志為怒,故肝氣盛則夢怒。肺在志為哭,故肺氣盛則夢哭。蟲之短者,勢不相爭,故短蟲多但夢聚眾焉耳。蟲之長者,力必相角,故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矣。此皆人身之陰陽,有合于天地萬物之陰陽,而諸夢有如是也。

張志聰曰:此言天地之陰陽五行,而合于人之陰陽臟腑也。夢者,魂魄神氣之所遊行,肝主血而藏魂,肺主氣而藏魄,心主火而為陽,腎主水而為陰,故夢水火夢。「予」 「夢取」 ,言中焦脾胃之氣,有虛有實,而形諸夢也。「聚眾」 、「毀傷」 ,言腑氣實,而徵之于夢也。「長蟲」 短蟲,腸胃之所生也。

是故持脉有道,虛靜為保。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

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
考證
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知

外者,終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王冰曰:前明脉應,此舉持脉所由也。然持脉之道,必虛其心,靜其志,乃保定盈虛而不失。春日浮,如魚遊波,是雖出猶未全浮,迨陽氣太盛,脉氣亦象萬物之有餘,《易》取泛泛乎而洪大也。秋則隨陽氣之漸降,故曰「下膚。」 何以明陽氣之漸降,蟄蟲將欲藏去也。冬日在骨,言脉深沈;蟄蟲周密,言陽氣伏藏,君子居室,此人事也。知內者,謂知脉氣,故按而為之綱紀。知外者,謂知色象,故以五色終而復始。見是六者,然後可以知脉之遷變也。馬蒔曰:「此一節言持脉之法,正以答脉有四時之動也。」

張志聰曰:欲知四時五行,陰陽內外,在診脉之精微,而人與昆蟲萬物,生于天地之間,同順生長收藏之氣,是以脉象如之。故欲知在內臟腑陰陽之虛實者,按其脉而紀之。欲知外之四時陰陽者,終而始之。蓋陽氣之始者,陰氣之將終,陰氣之始者,陽氣之將終也,以陰陽之出入,而應四時之脉也。此以上答帝「脉其四時動奈何」之問也 。《莫子》曰:「君子《居室》」者,言修養精氣之賢人,順四時之氣,行藏出入,與萬物同歸于生長之門。

心脉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當《消 環》自已。

王冰曰:搏,謂搏擊于手也。諸脉搏堅而長者,皆為勞心,而臟脉氣虛極也。心手少陰脉,從心系上俠咽喉,故令舌卷短而不能言。諸脉耎散,皆為氣實血虛也。消謂消散,環謂環周。言其經氣如環之周,當其火王自消散也。

馬蒔曰:此以下六節,正以答「知病所在」 四句之問。而此一節,言心脉有剛柔,而病亦以異也。心脉搏擊于手,而且堅且長,乃心經邪盛,當令人舌卷短而不能言也。蓋手少陰之脉,從心系上俠咽喉,故病如是耳。其脉若耎而散,則剛脉漸柔,當完一周日之時,而病自已也。

張志聰曰:此言按其脉而知臟腑虛實之病。搏堅而長者,搏擊應手有力而長,此為太過之脉。心火太過,故當病舌卷;心主言,故不能言也。其耎而散者,此為不足之脉。《靈樞經》曰:「心脉微小為消癉。」 蓋心液不足,則火欝而為消渴之病。心藏神,得神機環轉,而病自已也 。張兆璜曰:先心而肺,肺而肝,亦逆傳之為病也,故曰「消環自已。」

肺脉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耎而散者,當病灌汗,至 令不復散發也。

王冰曰:「肺虛極則絡逆,絡逆則血泄,故唾出也。」 汗泄元府,津液奔湊,寒水灌洗,皮密汗藏,因灌汗藏,故言「灌汗至,令不復散發也。」 灌謂灌洗,盛暑多為此也。

馬蒔曰:此言肺脉有剛柔,而病亦以異也。肺脉搏擊于手,而至堅且長,乃肺氣火盛,當病唾血。若脉漸耎而散則病,非唾血之證也。特以汗出之際,寒水灌洗,至使不復發散,一發散之,而病可已矣。張志聰曰:《靈樞經》云:「肺脉微急為唾血。」 蓋肺主氣而主行營衛,陰陽氣盛太過則血隨而上逆矣。其不及,當病灌汗。灌汗者,脾土灌溉之汗也。蓋脾氣散津上歸于肺,肺氣通調而後水津四布。今肺氣虛而不能輸布水液,脾氣自灌于肌腠皮膚,至令肺氣不復通調而散發也。

肝脉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 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 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易去聲

王冰曰:諸脉見本經之氣,而色不應者,皆非病從內生,是外病夾勝也。夫肝臟之脉端直以長,故曰:「色不青,當病墜若搏也。」 肝主兩脅,故曰「因血在脅下也。」 肝厥陰脉,布脅肋,循喉嚨之後,其支別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今血在脅下,則血氣上熏于肺,故令人喘逆也。面色浮澤,是為中濕血虛,中濕水液不消,故言當病溢飲也。以水飲滿溢,故滲溢易而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馬蒔曰:「此言肝脉有剛柔,而病亦以異也。肝脉搏擊于手,而且堅且長,其色又不青,當病或墜或搏,因血積于脅下,令人喘逆不止也。其脉若耎而散,其色澤者,當病溢飲。蓋面色浮澤,是為中濕血虛,中濕水液不消,故病溢飲。溢飲者,當渴之時,暴多飲水,而水不內消,故易入于肌皮腸胃之外也。按諸脉見本經之」 氣,而色不應者,皆非病從內生,是外病夾勝也。諸臟腑皆言色,而心肺不言色者,以病從內生也。

張志聰曰:「肝主血而主色,脉盛而色不見者,血蓄于下也。當病墜傷,或為手搏所傷,因血凝脅下,故令人喘逆。」 蓋肝脉貫膈,上注肺,血積于下,則經氣

上逆而為喘也。其不及而色澤者,當病溢飲。《金匱要略》云:夫病水人面目鮮澤,蓋水溢于皮膚,故其色潤澤也。肝主疎泄,肝氣虛而渴,暴多飲,以致溢于皮膚腸胃之外而為飲也。

胃脉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耎而散者,當病 食痹。

王冰曰:「胃虛色赤,火氣救之,心象于火,故色赤也。」 胃陽明脉,從氣衝下髀,抵伏兔,故病則髀如折也。痹,痛也。胃陽明脉,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故食則痛悶而氣不散也。

馬蒔曰:「此言胃脉有剛柔,而病亦以異也。胃脉搏擊于指,而至堅且長,是胃氣虛極,母氣乘之,其色乃赤,若是者當病折髀。」 蓋足陽明之脉病,則髀乃如折也。其耎而散者,當病食則痛悶為痹而氣不散,此亦經脉為病耳,若一散之,而病自已矣。張志聰曰:「飲食入胃,由中焦之腐化,胃氣不足,故當病食痹。」

脾脉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耎而散,色不澤 者,當病足胻腫,若水狀也。

王冰曰:脾虛則肺無所養,肺主氣,故少氣。色氣浮澤,為水之候,色不潤澤,故言若水狀也。脾太陰脉,自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故病足胻腫也。

馬蒔曰:「此言脾脉有剛柔,而病亦以異也。脾脉搏堅于指,而至堅且長,則脾氣虛極,其色之黃者外見,然脾虛則肺無所生,故肺主氣者,當少氣也。若脉耎而散,色不潤澤者,當病足胻浮腫,若水腫之狀。蓋色潤澤,乃水腫之候。今色不潤澤,故若水狀,而非真水也。足太陰之脉所循,故如是也。」 張志聰曰:「五臟元真之氣,脾所主也。濕熱太過,則色黃脉盛而少氣矣。其不及,當病足脛腫,脾氣虛,故足腫也。若水狀而非水病,故其色不澤。」

腎脉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耎而散 者,當病少血,至令不復也。

王冰曰:「其色黃赤,是心脾干腎,腎受客傷,故腰如折也。腰為腎府,故病發于中。夫腎主水以生化津液,今腎氣不化,故當病少血,至令不復也。」

馬蒔曰:「此言腎脉有剛柔,而病亦以異也。腎脉搏堅于指,而至堅且長,其色黃而且赤,是心脾干腎,腎受客傷,故病腰如折也。若脉之耎而散者,當病少血。蓋腎主水以生津液,今腎氣不化,故當病少血,不能遽復也。」

張志聰曰:「腰者腎之府,腰傷故腎脉盛也。」 傷于骨者,其色赤黃,則外應于肌肉間也。其不及當病少血,蓋腎為牝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腎之精液,復上入心而為血,精虛至令不復化赤而為血也。

帝曰:診得心脉而急,此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 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為 牡臟,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使去聲

王冰曰:心為牡臟,其氣應陽,今脉反寒,故為疝也。諸脉勁急者,皆為寒形,謂病形少腹小腸也。《靈蘭祕典論》曰:「小腸者,受盛之官。」 以其受盛,故形居于內也。

馬蒔曰:「此言脉有心疝之證也。診得心脉而急,其病名曰心疝。心氣有所積也,其病當在少腹。少腹者,小腹也。蓋以心與小腸為表裡,而心為陽中之少陽,乃牡臟也。小腸為心之使,則小腸既在少腹,故少腹當有形耳。」

張志聰曰:此論診得臟脉而病在于腑也。病形,病氣見于形證也。蓋臟腑經絡相連,陰陽相應,是以脉見于臟而形見于腑也。《經》曰:「諸急為寒。」 心為陽臟而畏寒,故脉急。心為君主之官而不受邪,故形見于少腹也。

帝曰:診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實則脹,虛則 泄。」帝曰:「病成而變何謂?」岐伯曰:「風成為寒熱,癉成為 消中,厥成為巔疾,久風為飧泄,脉風成為癘。病之變 化,不可勝數。」癉徒干切癘音賴勝平聲數上聲

王冰曰:「脉實者氣有餘,故脹滿;脉虛者氣不足,故泄利。」 《生氣通天論》曰:「因于露風,乃生寒熱,故風成為寒熱也。」 癉謂濕熱,熱積于內,故變為消中。消中之證,善食而溲數。厥,謂氣逆也。氣逆上而不已,則變為上巔之疾。久風不變,但在胃中,則食不化而泄利也。此以肝氣內合而乘胃,故生是病焉。《陰陽應象大論》曰:「風氣通于肝,故內應于肝。」 《風論》曰:「風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癘風。」 又曰:「癘者,有榮氣熱附,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 夫如是者,皆脉風成結,變而為也。馬蒔曰:此言胃脉之實者為脹,虛者為泄,而病之變化,有為寒熱,為消中,為巔疾,為飧泄癘風等疾也。蓋胃為六腑五臟之海,故脉之有餘者為實,其

「病當為脹,脉之不足者為虛,其病當為泄,及其病成而變化也。」 胃風而成,則為寒熱往來之疾。胃熱而成,則為消中之疾。多食而瘦,謂之消中。氣逆而厥,則為上巔之疾。蓋氣升而上,則頂巔眩暈,或時作痛者有之。胃中久風,以肝氣內合而成之,則當食不化而泄利也。蓋惟肝經為能感風,而木來侮土,故病成于胃者如是也。脉中有風而成,當為癘風之證,風寒客于脉而不去也。夫曰寒熱,曰消中,曰巔疾,曰飧泄,曰癘風。病之變化,皆由于病成于胃,而至于不可勝數者如此,與他經有不同也。張志聰曰:此論診得腑脉,而病在于臟也。《經》曰:「脾氣實則腹脹,不足則為溏泄。」 蓋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胃為陽,脾為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是以脉見于胃,而病見于脾也。此皆陰陽表裡上下雌雄相輸應也。以上答「帝知病之所在奈何」 之問,復問知病之變奈何也。變者,言病已成而又變為別病。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此風病已成而變為寒熱也。濕熱已成,則中土受傷,久則津液不生,變成中消之證。厥者,氣上逆而手足厥冷也。氣惟上逆,則變為巔頂之病。《方盛衰論》曰:「氣上不下,頭痛巔疾」 ,風乃木邪,久則內干脾土,而成飧泄矣。故曰: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癘者,痳癜惡癘之疾,風乃陽熱之邪,血乃陰濕之液,濕熱生蟲,是以風入于脉,久則變為蟲癩之癘瘍。若病之變化,不可勝數,舉此數者,以類推之。

帝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氣之 腫,八風之變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時之病, 以其勝治之愈也。」

王冰曰:八風,八方之風也。然癰腫者,傷東南、西南風之變也;筋攣骨痛者,傷東風、北風之變也。《靈樞經》曰:「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外在筋紐。風從東南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外在于肌。風從西南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外在于肉。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外在于骨。」 由此四風之變,而三病乃生。勝謂勝尅。如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此則相勝也。

馬蒔曰:此言癰腫、筋攣、骨痛之三者,有得病之由,治病之法也。「《陰陽應象大論》云:『寒傷形,形傷腫,故諸癰腫者,寒氣之所變也。然八風之變,能使人筋攣骨痛也。凡此等之疾,各以其所勝治之。如患東方之風,則助金以勝木;如患北方之風,則助土以勝水之類,而病得愈矣』。」

張志聰曰:「此復言四時風寒之邪,變為癰腫攣痛之熱病。以勝治之者,以五行氣味之勝治之而愈也。如寒淫于內,治以甘熱,如東方生風,風生水,木生酸,辛勝酸之類。」

帝曰:「有故病,五臟發動,因傷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 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徵其脉小,色不奪者, 新病也;徵其脉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脉與 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脉與五色俱不奪者,新 病也。」

王冰曰:「重以色氣,明前五臟堅長之脉,有自病故病,及因傷候也。脉小色不奪者,氣乏而神猶強也。脉不奪,其色奪者,神持而邪凌其氣也。脉與五色俱奪者,神與氣俱衰也。脉與五色俱不奪者,神與氣俱強也。」

馬蒔曰:「此言徵之脉色,可以知有故病、暴病之異也。故病者,即下文之所謂久病也;暴病者,即下文之所謂新病也。言欲知病有久新,必合脉與色而參論之。故徵其脉小,小者虛也,而色則不奪,神不病也。正以其暫時得病,顏色無改,脉則一時之虛,所以謂之新病也。徵其脉不奪,其色奪者,正以脉氣不奪,故能久」 延,而色則以病久而奪,所以謂之久病也。徵其脉與五色俱奪者,必其病久所致,此亦謂之久病也;徵其脉與五色俱不奪者,正以病日不久,故脉色俱全,此亦謂之新病也。由此觀之,則脉小色不奪者,雖曰新病,而脉病形不病,未必能易治也。若脉與五色俱不奪者,則新病之易愈者矣。脉與五色俱奪者,既曰久病,則病之難治者也。若形色奪而脉不奪,則久病之易愈者矣。張志聰曰:「有故病而因傷五臟之色脉,復感暴至之病,有似乎病成而變,故帝有此問,而伯嘉其詳悉焉。」 夫病久則色脉傷,脉小而色不奪,故知其為新病也。大凡病者,由五臟而見于脉,由五脉而見于色。至于色脉之敗傷,又由色而脉,脉而臟也。若脉色俱奪者,此血氣俱傷,故為久病也。暴至之病,自外而內;色脉之傷,從內而外。故有病而色脉俱不奪者,知其為新感之病也。此言有故久之病,至五臟之氣發作,而後見于色脉也。

肝與腎脉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已見血, 濕若中水也。中去聲

王冰曰:「肝色蒼,心色赤。赤色見,當脉洪,腎脉見,當色黑。今腎脉來,反見心色,故當因傷而血不見也。若已見血,則是濕氣與水在腹中也。何者?以心腎脉色,中外之候,不相應也。」 馬蒔曰:「此舉色與脉反者,而詳診其病之不同也。上文言病之新故,必以色脉而參之矣。至有色脉相反者,亦必細診而詳參可也。試以一」 端言之,假如肝之脉弦,腎之脉沈,則肝與腎脉並至,宜乎肝之色蒼,腎之色黑,其二色當並見也。今則見其蒼,不見其黑,而見其赤,有心血之義參焉者,何也?須知肝脉而見肝色,必曾有恚怒,當病毀傷之疾。然見腎之沈脉,則色雖見赤,而必不見血也。若赤色不為徒見,而已曾見血,或口有所吐,或傷處亦有所出。則腎脉亦必不徒見而中水。而濕必有之也。正以沈脉屬水故耳。否則色與脉反。寧無諸經之病。互見于其中乎。

張志聰曰:此言毀傷形身之暴病,而即見于色脉也。《金匱要略》云:「寸口脉沈而弱,沈即主骨,弱即主筋,沈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 此言毀傷筋骨,故肝與腎脉並至,而其色蒼赤不見血者,謂筋骨傷而血不傷也。如已見血而血傷,則又若中水傷心,而心脉亦並至矣。蓋言筋即為肝,骨「即為腎,血即為心」 ,毀傷筋骨,而即見肝腎之脉,又非見肝腎之脉,而期病之必生于肝腎也。此篇首論診脉之要,極精極微。有病在五臟,而外見五色五脉者,有診得臟脉,而病在腑者;有診得腑脉,而病在臟者,有傷在外合之筋骨而內見于臟脉者,皆診法之要也。蓋人之血氣,外絡于形身,內屬于臟腑,外內出入,交相貫通。故善診者,揆陰度陽,持雌守雄,審察外內,明于始終。診道始備,斯為上工。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 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 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胷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 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胷喉中事也;「下 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王冰曰:「尺內謂尺澤之內也,兩旁謂尺之外側也。季脅近腎,尺主之,故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謂尺之外側,尺裡謂尺之內側也。次尺外下兩旁,則季脅之分,季脅之上,腎之分,季脅之內,則腹之分也。肝主賁,賁,鬲也。脾居中,故以內候之。胃為市,故以外候之;肺葉垂外,故以外候之。胷中主氣管,故以內候之。」 心主鬲中也。膻中,即氣海也,嗌也。「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前」 ,謂左寸口;「下前」 ,謂胷之前膺及氣海也;「上後」 ,謂右寸口;「下後」 ,謂胷之後背及氣管也。上竟上至魚際也;「下竟下」 ,謂盡尺之脉動處也。少腹胞氣海,在膀胱腰膝脛足中之氣動靜,皆分其近遠及連接處,名目以候之,知其善惡也。馬蒔曰:「此言臟腑之脉,見之于各部者如此。尺內者,左右尺部也。尺內與季脅相近,季脅者,肋骨盡處也,其穴名章門。尺之外側,所以候腎;尺之內側,所以候腹中。腹中者,小腹中也。附而上之,乃關脉也。左關之外,所以候肝;左關之內,所以候鬲;右關之外,所以候胃;右關之內,所以候脾。又附而上之,即寸部也。右寸之外所以候肺;右寸之內所以候胷中;左寸之外所以候心;左寸之內所以候膻中。」 大抵人身之脉,左手為春為夏,為東為南,為前為外;右手為秋為冬,為西為北,為後為內。左之寸口,即人迎也,名曰前;前之所候,皆胷之前膺及膻中之事;右之寸口,即氣口也,名曰後;後之所候,皆胷之後背及氣管之事。「凡脉推而升之」 ,謂自尺而寸,乃上竟上也,所以候胷與喉中之事。「凡脉推而下之」 ,謂自寸而尺,乃下竟下也,所以候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之事。其左右上下之脉,各有所屬如此。張志聰曰:此審別形身臟腑外內之法也。首言兩旁,次言前後,次言上下,蓋以左右三部之脉,兼候形身之上下,四旁是關部之兩旁,即形身之兩脅,寸部之兩旁,即形身之兩腋。書不盡言,欲後學之引伸也。此答「帝乍在內,乍在外,奈何」 之問。尺以候腎,以左右兩尺而候兩腎也。兩腎附於季脅,是季脅之內乃是兩腎,兩腎之內乃是腹中,故以尺內候腹中,尺外以候腎,尺之兩旁以候季脅,是兩旁更出于外也。所謂外內者,脉體本圓,用指向外以候內,向內以候外,候脉之兩側也。平按:以候中,乃五臟之本位也。夫五臟之氣,行于脉中,出于脉外,如脉氣之向內數急,則在內之皮膚亦急,脉氣之向外數急,則在外之皮膚亦急,故所謂季脅者,即腎氣之出于季脅也,而以尺部向外之兩旁以候之。所謂腹中者,即兩腎之中也。故以尺部之向裡以候之。即如胷中。膻中者。肺臟與中氣相通。膻中乃心主之相位。「中附上」 者。附左尺而上左手之關。

脉也。心肝居左,故左以候肝。「鬲」者,胷脅內之鬲也,肝居脅內,故以關候肝,鬲氣在中,故以內候鬲。「右外」者,附右尺而上,右手之關脉也。脾主中土,故以關內候脾。陰內而陽外,故以關外候胃。「上附上右」者,從右關而上,右寸口也。心肺居上為陽,故以兩寸候氣。胷中者,宗氣之所居也。《經》曰:宗氣積于胷中,命曰氣海,上出于肺,循喉嚨而行,呼吸左外,左寸口也。膻中者,臣使之官,心主之相位也。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寸為陽,尺為陰。故以兩手關前以候形身之前,關後以候形身之後。「上竟上」者,從尺關而直上于魚也;「下竟下」者,從寸關而直下于尺也。夫身半以上為天,身半以下為地,此又以陰陽之氣,竟上竟下,而候形身之上下 。張兆璜問曰:「此章以形身配天地之上下」,四以土居中央,故以關內候脾也。如《經》言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是臟氣之出于左右與?抑臟體之偏與?曰:「天為陽,地為陰,東南為陽,西北為陰。聖人南面而立,左為陽,右為陰。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是以心肝居左也。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以脾肺居右也。此先天之五行,本于陰陽水火,分而上生,非臟體之謂」也。又心主脉,肝主血,血脉生于水精,是以左手三部俱主血;肺主周身之氣,脾主元真之氣,氣生于火,是以右手三部皆主氣。此皆陰陽互換之妙,善診者不可不知。 《莫子》問曰:六腑止候胃而別腑,何以候之?曰:「五臟之血氣,皆胃腑之所生,故臟氣不能自至于手太陰,必因于胃氣,乃至于手太陰也。是以《本經》凡論五臟,必及于胃,而餘腑多不與焉。然而臟腑雌雄,各有并合,故曰:診合微之事,追陰陽之變,知陰者知陽,知陽者知陰,會心者自明也。」 莫仲超曰:「診候之法,各有不同,如此篇之法,以左右之前後兩旁上下,而候形身之外內上下者也。如三部九候之法,以脉之上中下,而候形身臟腑之上中下也。有以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浮為在腑,沈為在臟」,蓋以臟腑之經氣相通,故于一部之中,而可以候臟候腑也。有以皮毛之氣候肺,肌脉之氣候心脾,筋骨之氣候肝腎,蓋五臟之氣,外合于皮肉筋骨,故以舉按輕重,而候五臟之氣者也。診法不同,各具其理,善診者俱宜明了于心中,隨機應變于指下。

「麤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

馬蒔曰:凡脉之麤大者,即洪脉,乃陽脉也。惟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故脉如此,其病當為熱中也。張志聰曰:「上章以脉體而候形身臟腑之定位,此下以脉象而候陰陽邪正之盛衰。脉者,陰陽血氣之榮行。麤大者,陽乘于陰也。陽在外,陰在內,陽乘于陰,故熱中也。」

「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

王冰曰:疾、徐、實、虛,皆脉狀也。馬蒔曰:「凡脉之來者甚急,其去甚緩,蓋在上最實,故來自疾上,必形于表也;在下頗虛,故去自緩下,必形于裡也。其病當為厥疾及巔疾焉。正以氣逆于上,及巔頂,有疾所以來之甚速也。苟非病之在上,則去必不徐也。」

張志聰曰:此以脉之來去上下,以候陰陽上下,外內之虛實。來疾去徐者,來盛去悠也;上實下虛者,寸實尺虛也。此氣惟上逆,陽盛陰虛,所謂一上不下,寒厥到膝;氣上不下,頭痛巔疾是也。

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 也。

王冰曰:「上虛,故陽氣受也。」

馬蒔曰:「凡脉之來者甚緩,其去甚速,蓋在上頗虛,故來自徐,在下最實,故去自速,其病當為惡風證焉。正以人之感風者,陽氣受之,陽為表,今上虛則表虛,風必易感,故不得不惡風也。」

張志聰曰:「來徐去疾者,來微去盛也;上虛下實者,寸虛尺實也。此陽虛陰盛為惡風」 也。蓋風為陽邪傷人,陽氣在于皮膚之間,風之惡厲者,從陽而直入于裡陰,是以「去疾下實」 也。此言內因之病,從內而外,自下而上;外因之邪,從外而內,自上而下也。夫外淫之邪,從陽而陰,自表而裡也。陽氣受邪,則正氣虛傷,故「來徐上虛」 ,邪氣內陷,故「去疾下實。」

有脉俱沈細數者,少陰厥也。數音朔下同

王冰曰:「尺中之有脈沉細數者,是腎少陰氣逆也。何者?尺脈不當見數,有數故言厥也。俱沉細數者,言左右尺中也。」

馬蒔曰:沉細者腎脈也。沉細而帶數,則腎經之氣厥逆也,故曰:「少陰厥也。」 以下文推之,其殆熱厥也歟。

張志聰曰:此論脈因度數出入之有順逆也。有脈者,言又有厥脈之因,厥脈之象,與上文之「上盛下虛」 之厥脈厥因不同也。夫脈始於足少陰腎,生於

足陽明胃,輸於足太陰脾,轉而不回者也。如「脈俱沉細而數者,此少陰厥」 也。少陰之氣,不上合於陽明,轉輸於臟腑,故惟見少陰本脈之沉細也。陽明之熱,反下入於陰中,故數也。

「沉細數散」者,寒熱也。

王冰曰:陽干於陰,陰氣不足,故寒熱也。《正理論》曰:「數為陽。」

馬蒔曰:上文言沉細數者,為少陰厥矣。然沉細數中而脈有散意者,陰陽相干,故沉細者陰脈也,數者陽脉也,而又見散,此其所以為寒熱往來也。張志聰曰:「沈細數散者,此陰中所陷之陽,散而陰陽相乘,故為寒熱也。」

浮而散者為眴仆。

王冰曰:「脉浮為虛,散為不足,氣虛而血不足,故為頭眩而仆倒也。」

馬蒔曰:「脉浮為虛,散為無神,氣虛而神不足,故為頭眩而仆倒也。然浮主有風,則中風眩暈者亦有之也。」

張志聰曰:浮而散者,此復上逆于陽分,故為眴仆。《經》曰:清濁之氣相干,亂于頭則為厥逆眩仆。此言陰陽之氣,不能上下和平,循度環轉,如陽陷于陰中,則為沈細而數。如陰陽相乘,則為數散寒熱。如陰反上逆于陽,則為浮散而眩仆矣。

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諸細而 沈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

王冰曰:此言大法也。但浮不躁,則病在足陽脉之中;躁者,病在手陽脉之中也,故又曰:「其有躁者在手也。」 陽為火氣,故為熱。若細沈而躁,則病生于手陰脉之中;靜者,病生于足陰脉之中也,故又曰:「其有靜者在足也。」 陰主骨,故骨痛。

馬蒔曰:「此言脉有浮沈,當分陽經陰經,又即其躁靜而辨手足也。言諸脉皆浮,而浮中不躁,其病當在足之陽經。蓋浮為陽,故屬陽經,而不躁為陽中之陰,乃知其在足也。惟浮為陽脉,病當在表有熱;若浮而帶躁,則為陽中之陽,而火升于上,其病不在足經,而在手經矣。諸脉皆沈細,而沈細中不靜,其病當在手之」 陰經。蓋沈細為陰,故屬陰經,而不靜為陰中之陽,乃知其在手也。惟沈細為陰脉,病當在裡骨痛。若沈細帶靜,則為陰中之陰,而寒入于下,其病不在手經,而在足經矣。浮沈躁靜之間,乃陰陽手足之所由分者如此。

張志聰曰:此以浮沈躁靜,而分手足之陰陽也。諸浮者,無論左右三部之浮,而皆在于陽分,其浮而躁者,在手之三陽也。《終始篇》曰:「人迎一盛,在足少陽;一盛而躁,在手少陽。」 即此意也。無論左右三部之細而沈者,皆在于陰分,其沈細而有靜者,在足之三陰也。《陰陽繫日月論》曰:手之十指,以應天之十干;足之十二經脉,以應地之十二支,故其有靜者,知在足也。太陽少陰為水火陰陽之主,故為熱,為骨痛也。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脉也,洩及便膿血。

王冰曰:代,止也。數動一代,是陽氣之生病,故言病在陽之脉。所以然者,以洩利及膿血脉乃爾。張志聰曰:「此申明浮沈之在氣而不在經也。所謂諸浮在陽,諸沈在陰者,在陰陽之氣也,故為熱為骨痛。如在陽之脉,則脉見數動,而為便膿血之經證矣。陽熱在經,故脉數動;熱傷血分,故便膿血。經血下洩,故一代也。」

諸過者切之,濇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陽 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身寒多汗;陰陽有 餘,則無汗而寒。

王冰曰:「陽有餘則血少,故脉濇;陰有餘則氣多,故脉滑也。」 身熱無汗,身寒多汗,血少氣多,斯可知也。夫陽餘無汗,陰餘身寒,若陰陽有餘,則當無汗而寒。

張志聰曰:此論外淫之邪,而致陰陽氣之為病者,脉證各有別也。「諸過」 者,謂諸邪所傷,而為有過之脉也。有餘者,邪氣之有餘也。陽氣有餘,則陽氣受傷,故脉濇。如邪入于陰,則經血沸騰,故脉滑也。邪在陽分,故身熱無汗;邪在陰分,故身寒多汗。陰陽並受其邪,則無汗而寒也。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 內」,身有熱也。

王冰曰:「脉附臂筋,取之。不審,推筋令遠,使脉外行內而不出外者,心腹中有積乃爾。脉遠臂筋,推之令近,遠而不近,是陽氣有餘,故身有熱也。」

馬蒔曰:「此言脉之偏于內外者,其證異也。按指于皮膚之間,宜乎脉之浮也,但沈而不浮,則內而不外,是必心腹有積在內,故內而不外如此。按指于筋骨之間,宜乎脉之沈也,但浮而不沈,則外而不內,是必在表身熱,故外而不內如此。」

張志聰曰:「此復結首章之義。首章以脈體而定形身臟腑之外內上下,此以邪病于形身臟腑之外內上下,而以脈象證之,以推詳其脉氣之偏于外內上下也。推而外之者,以左右之三指,向外以按之。脈偏盛向內而不外者,此邪在心腹之間而成積也。推而內之者,以左右三指,向內以候之。脈偏盛于外而不內」 者,邪在外而身有熱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 頭項痛也』。

王冰曰:「推筋按之,尋之而上,脉上涌盛,是陽氣有餘,故腰足冷也。推筋按之尋之而下,脈沈下掣,是陰氣有餘,故頭項痛也。」

馬蒔曰:「此言脈之偏于上下者,其證異也。推而上之以按其上部,但脈止見于上部,而下部則無,則氣有升而無降,其腰足必不足而清冷也;推而下之,以按其下部,但脈止見于下部,而上部則無,則氣有降而無升,其頭項必不足而痛也。」

張志聰曰:「推而上之者,以三指平按而審之,上而不下者,其氣上盛下虛,當主腰足清冷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者,其氣下盛上虛,當主頭項痛也。外內論邪病之有餘,上下論正氣之不足。」

按之至骨,脉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王冰曰:「此乃陰氣太過故爾。」

馬蒔曰:此言脉之按而無力者,其病當在下也。張志聰曰:此反結上文而言,所謂外內上下者,非浮沈舉按之法也。若謂浮為在外,沈為在內,病腰脊痛而身有痹者,直按之至骨,如心腹之積,又當何如而按之?聖賢反覆辨論,曲盡婆心 。楊元如曰:「病在陰者名曰痹,故當按之至骨。」 此復以浮沈舉覆,以候皮肉筋骨之淺深。類而推之。亦可內合于五臟。然又一法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