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029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十九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二十九卷目录

 医部汇考九

  黄帝素问九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艺术典第二十九卷

医部汇考九

编辑

《黄帝素问九》

编辑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编辑

马莳曰:此篇论诊脉之要,至精至微,故名篇。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 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 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王冰曰:“动谓动而降卑,散谓散布而出也,过谓异于常候也。”

马莳曰:此以诊脉之时候言之也。阴气者,营气也。阳气者,卫气也。经脉者,十二经脉气之行,如手太阴自中府以至少商之类。络脉者,十五络穴,如手太阴以列缺为络之类。《灵枢》口问篇岐伯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惟平旦之时,则夜尽方昼,营气随宗气以行。阳经者,寤后而未动。阳气之出睛明穴而行阳经者。方寤而未散。饮食犹未进。而胃气尚静。经脉则未盛。以诸经之脉未淖也。络脉则调匀。以络脉未甚。请帮助识别此字。行也。气血则未乱。以事未甚扰也。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盖人之有病。如事之有过误。故曰“有过之脉。”《全经》仿此。

张志聪曰:“此篇首论诊脉之法。夫色脉之道,至精至微,然本于阴阳气血,阴静而阳动,有所动作,则静者动,而动者散乱矣,故诊法当以平旦。夫饮食入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脉盛则络脉虚,是以饮食未进,则经络调匀,血气未乱,故可诊有过之脉。盖言平旦之时,知有过在病,而不在阴阳之正气耳。” 以下四篇,皆论诊脉之法。而各有不同焉。杨元如曰:“经脉属脏。则络脉络腑。经脉属腑。则络脉络脏。经络不调。则脏腑之气不和矣。”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馀不足,六腑 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马莳曰:此以诊脉之要诀言之也。凡切脉者,当视脉之动静矣,而尤当视精明,察五色。盖精明者,指神气也。“《移精变气论》有得神者昌,《汤液醪醴论》有神去之而病不愈,《玉版论》有神转不回,则神气精明,不俟于昏沈” 者,最为诊法之要耳。其五色亦所当兼察也。五脏有有馀不足,六腑有强弱,形有盛衰,皆当有以观之,以此数者而参伍焉,则死生之分决矣。

张志聪曰:“动静”者,阴阳动静也。精明,五脏之精神见于声色也。“切脉观色,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兼视形体之盛衰,以此参伍错综而斟酌之,以决其死生之分焉。”此篇论切脉察色,听音声,观脏腑,审形体,四诊咸请帮助识别此字。斯成《脉要》之精微。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 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 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 去如弦绝,死。数音朔

王冰曰: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于经脉之中。故“《刺志论》曰:‘脉实血实,脉虚血虚’” ,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由是故也。

马莳曰:“此以诊脉之脉体言之也。脉长则气治,以气足,故应手而长。脉短则气病,以气滞,故应手而短。脉来六至为数,数则火盛而烦心。脉来洪盛为大,大则邪盛而病进。上者,寸也。寸盛者,为气居于高。下者,寸之下,即关也。下盛者,为气胀于中。脉来中止,不能自还者为代,代则正气已衰,故不能自还也。犹人负重” 以至中途,而力乏不前,欲求代于人者耳。“脉来细细如丝者曰细” ,细则正气已少,故脉息微细也。“脉来如刀刮竹,而往来甚难者曰涩” ,涩则心血不足,而有时作痛也。然则气病、气高、气胀之气,邪气也。邪气合内伤、外感而皆有之。气衰、气少之气,皆正气之衰也。烦心、病进、心痛者,皆病也。正气治为无病耳。不唯是也,脉之四五至者为平,脉气浑浑而浊乱,其《革至》如涌泉,出而不返,盖六至已上之脉也,其病当进,其色当弊,与前“大为病进” 者相类也。又有不足,而脉气绵绵,至微至细,盖三至已下之脉也,甚则去如弦之断绝,不复再来,此皆死脉之候也。张志聪曰:“此言脉所以候阴阳气血也,血行” 脉中。

故为血之府。荣气宗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脉随气行,是以脉长则气平,脉短则气病矣。心主血,脉数乃热迫所生则烦,心大则病进于脉内。上二句,辨脉气,下二句,审血脉。上盛,谓寸口脉盛,主气上升而气高。下盛,谓尺中脉盛,主气下逆而为胀。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主气之衰败也。《辨脉篇》曰:“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言脉中之荣气宗气不足,是以脉细如丝。涩主少血,则心虚而为痛矣。“浑浑革至”,言血脉受邪,而内乱如涌泉也。夫色生于血,病进于脉,而色亦败恶矣。又曰:“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绵绵其去,如弦细而欲绝者,形容其脉去之象也。病进而脉至如此之盛,血亡而脉去如此之衰血者神气也。邪盛正亡,不治之死证矣。以上论切脉之大概。以别阴阳气血之盛衰。此复形容病进之脉象。邪甚血亡而为死证也 。莫子请帮助识别此字。曰:“代则气衰,阳气衰也。细则气少,阴气少也。”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 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 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 则精衰矣。白裹朱之白当作帛赭音者重平声

王冰曰:“五气之精华者,上见为五色,变化于精明之间也。《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 此则明察五色也。赭色、盐色、蓝色、黄土色、地苍色,见者皆精微之败象,故其寿不久。以长为短,以白为黑者,诫其误也。夫如是者,皆精明衰,乃误也。

马莳曰:“此节复以精明五色之义申之也。夫五色以精明为主,精明繇五色见之,故精明五色者,乃吾人之正气精华也。故赤欲如帛裹朱,色赤而明润,不欲如赭,盖赭则赤带焦黑矣。白欲如鹅羽,色白而明润,不欲如盐,盖盐则白带杂暗矣。青欲如苍璧之泽,色青而明润,不欲如蓝,盖蓝则青带沈晦矣。黄欲如罗裹雄黄,色黄而明润,不欲如黄土” ,盖黄土则黄带沈滞矣。“黑欲如重漆,色黑而明润,不欲如地苍” ,盖地苍则黑带沈滞矣。“曰赭、曰盐、曰蓝、曰黄土” 、曰地苍,皆五色之精微不足,气象所见,其寿当不久也。观五色如此,观精明何如?夫人之精明者,其神在目,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若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则人之精气衰矣。故凡观其五色者,必观其精明也。

张志聪曰:“此言色生于气,气生于脏,欲其气华于色,而不欲脏象见于外也。赤如白裹朱,白如鹅羽,青如苍碧,黄如罗裹雄黄,黑如重漆,乃五脏之气章华于色也。赤如赭,白如盐,青如蓝,黄如土,黑如地苍,此五脏之精象见于外也。夫脏者藏也,如五脏之真色,见而不藏,则其寿不久矣。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精有” 所藏,而后能视万物,审短长,如精微象见于外,则精气内衰,视物昏瞆,而寿不久矣。此反结察色之义,而言视精明者,由脏精之所资也。

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 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 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 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王冰曰:身形之中,五神安守之所也。此则明观五脏也。中谓腹中,盛谓气盛,脏谓肺脏。气胜谓胜于呼吸而喘息变易也。夫腹中气盛,肺脏充满,气胜息变,善伤于恐,言声不发,如在室中者,皆腹中有湿气乃尔。若言微音细,声断不续,甚夺其气,乃如是也。仓廪谓脾胃,门户谓魄门。《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也。《五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脏使,水榖不得久藏也’。” 魄门,肛门也。要,谓禁要。水泉,谓前阴之流注也。是以仓廪不藏,气胜伤恐,衣被不敛,水泉不止者,皆神气得居所守则生,失其所守则死也。夫何以知神气之不守耶?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是乱之证。乱甚则不守于脏也。马莳曰:此言五脏“为身之守,而失守则死也。夫五脏在人乃为中之守也。今腹中甚盛,脏气胀满,气胜而喘,善伤于恐,其声如从室中所言,混浊难闻,是乃中气之湿所致也。言之所发者,本非终日之久,而声不接续,言而复言者,此乃正气之夺也。衣被不知敛束,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乃神明之乱也。盖心为君主” 之官,神明出焉,非神明之乱,必不至是矣。脾胃为仓廪之官,而魄门则其所出之门户矣。今仓廪不藏,而竟从下泄,是其门户不能禁要也。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乃能出矣。今水泉下注而不止,是膀胱不能藏耳。凡若此。

者。盖五脏在内而得守。则不至有诸证而为生。唯五脏在内而失守。故有诸证而至死矣。

张志聪曰:此论五脏之精气而发于音声也。五脏守于中,而外发于音声者,脏精之所发也。盖言声色见于外,而五脏之精守而不溢者也。《经》曰:“五脏主藏精者也。” 故曰:“五脏者,中之守也。” 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如肾不受藏,则中盛脏满矣。恐为肾志,如肾气不藏,而反胜于中,则伤动其肾志矣。气胜伤恐,则精亦外溢,故曰此中气之湿也。声如从室中言者,音不响亮,而声不外出也。此言肾为生气之原,音声由肾气之所发,如肾脏之精气不藏,则发声之如是也。微者,声气衰微也。终日复言者,气不接续也。《伤寒论》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郑声者,重语也。此言五脏之精气虚,而发声之如是也。神明者,五脏之神气也。“语言善恶,不避亲疏” 者,神乱而谵语也。上论正气之盛衰,此论邪气盛,而正气昏乱也。夫五脏之精气,由中焦水谷之所资生,藏于肾脏膀胱之腑。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如仓廪不藏,则谷精下泄,而魄门幽户之不能禁也。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水泉不止,是水惟下泄,而津液不藏也。如泄注止,而得守者生,失守则死矣。此盖言视精明,发音声,皆由肾脏所藏之精。如精盛脏满,则津液上溢,而声如从室中言,如仓廪不固,则精气夺而生气渐绝矣。膀胱主下焦之决渎,津液虽藏,而气化则出,然有行有止,有阖有开,而又不可过泄者也。

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 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 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 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 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附一作俯惫音败

王冰曰:脏安则神守,神守则身强,故曰“身之强也。” 府,所居所由也。强谓中气强固以镇守也。

马莳曰:“此言五脏为身之强,而失强则死也。夫五脏在人乃为中之强也,故头为诸阳之首,七窍之会,实吾人精明之府也。今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胸在前,背在后,而背悬,五脏实为胸中之府,今背曲肩随,脊中之府将坏矣。肾附于腰之十四椎间,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故腰为肾之府。今腰间转摇不能正,以” 两肾将惫,病应有如是也。膝者筋之府,故筋会于阳陵泉,今屈伸不能,行则偻俯。正以筋将惫坏,病应有如是也。骨者髓之府,而髓为骨中之脂,今不能久立,行则振掉。正以骨将惫坏,病应有如是也。凡若此者,盖五脏在内而得强,则不至有已前诸证而为生。唯五脏在内而失强,故有以前诸证而至死矣。

张志聪曰:此言四体百骸,髓精筋骨,亦皆由脏精之所资也。《灵枢》·经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盖言人之气血声色筋骨肌肉,靡不由先天始生之精,后天水谷之液,所资生而资养者也。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髓海不足,则头为之倾,神气衰微,则视深目陷也。肩背为阳,胸腹为阴,阳为腑,阴为脏。心肺居于胸中,而俞在肩背,故背为胸之府。两肾在于腰内,故腰为肾之外府。筋会阳陵泉,膝乃筋之会府也。偻曲其身附,依附而行,筋乃肝之合。“筋将惫” 者,肝脏之精气衰也。髓藏于骨,故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髓竭于内也,髓竭则骨将惫矣。此五者,得腑气之强则生,失强则腑坏,而脏将绝矣。以上论观五脏有馀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 。杨元如曰:“强者,六腑之气强也,腑者脏之合,腑阳而脏阴,阳外而阴内,是以头背腰膝将惫,犹藉腑气之强,故曰观六腑之强弱 。” 莫子晋曰:“六腑之气强,由五脏之有馀;五脏之不足,又藉腑气之盛强。故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阴阳脏腑之互相资生者也。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馀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 为精,应不足有馀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不相 应之应去声馀俱平声

王冰曰:此广陈其脉应也。夫反四时者,诸不足皆为血气消损,诸有馀皆为邪气胜精也。阴阳之气不相应合,不得相营,故曰“关格” 也。

马莳曰:此举关格之脉言之也。《灵枢》禁服篇言:“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名曰平人。” 若反四时者,如春夏之时,人迎当有馀而反不足,气口当不足而反有馀,是气口有馀为精,六阴经之阴气无有所伤也;人迎不足为消,六阳经之阳气真有所消也。又如秋冬之时,气口当有馀而反不足,人迎当不足而反有馀。是人迎有馀为精。《六阳经》之阳。

“气无有所伤也;气口不足为消,六阴经之阴气,真有所消也。盖春夏人迎应太过也,今春夏而使气口为精;秋冬气口应太过也,今秋冬而使人迎为精,是使不足者反为精也;春夏气口应不足也,今春夏而使人迎为消,秋冬人迎应不足也,今秋冬而使气口为消,是使有馀者反为消也。乃阴经阳经各不相应,病” 名曰关格。《灵枢》“终始经脉五色禁服四时气” 等篇之论关格。而皆指之为死不治者宜也。

张志聪曰:此总结上文,而言视精明亮,音声强,筋骨健,形体,皆由精之所资,而脏腑之精气,与四时之气相反者也。盖脏为阴,腑为阳,秋冬为阴,春夏为阳,肾主冬令闭藏之气,而反中盛脏满,是有馀者,为肾脏之精。膀胱王太阳夏盛之气,而反水泉下泄,是不足者,为膀胱之消,是与四时相反者矣。若应太过而反不足为精,是肾脏之精反泄于外矣。应不足而反有馀为消,是膀胱之水反蓄于内矣。此脏腑阴阳之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关则不得小便也。此盖言州都之津,气化则出,而视精明,发音声,资神明,坚筋骨,皆由肾脏所藏之精,而气血亦由此精之所生化也 。《莫子》请帮助识别此字。问曰:“反四时而止言冬夏病关格而止曰不得尿,恐与经旨不合与?”曰:“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故下文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虽四时成岁,而总属寒暑之往来。《平脉篇》曰:‘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又曰:‘趺伤,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是不得小便者,病名‘关格’’’。”吐逆者。亦名“关格”也。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 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 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 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 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 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 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 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 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 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 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 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王冰曰:“春暖为夏暑,言阳生而至盛。秋忿为冬怒,言阴少而之壮。忿至为急,言秋气劲急也。春脉耎弱轻虚,而滑如规,中外皆然,故应中规。夏脉洪大滑数如矩,可正平之,故应中矩。秋中衡,冬中权者,言脉之高下异处如此尔。此则随阴阳之气,故有斯四应不同也。察阴阳升降之准,则知经脉递迁之象,审气候递迁之失,则知气血分合之期。分期不差,故知人死之时节。” 然欲推阴阳升降,精微妙用,皆在经脉之气候,是以不可不察,故始以阴阳为察候之纲纪。其始所以知有经脉之察候司应者,何哉?盖从五行衰王而为准度也。征求太过不及之形,诊皆以应四时者,为生气所宜也。有馀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是则应天地之常道也。然天地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是法天地之道也。泻补之宜,工切审之,其治气亦然。能晓天地之道,补泻不差,既得一情,亦可知死生之准的。声表宫商角徵羽,故合五音;色见青黄赤白黑,故合五行;脉彰寒暑之休王,故合阴阳之气也。

马莳曰:“此帝欲以脉知五者,伯言当法天之四时阴阳五行而已。上文言反四时者为关格,故帝以脉动四时为问,及病在何经,病分内外,皆欲知之。伯言吾人之脉,不外乎四时,而四时不外乎五行,五行不外乎阴阳,阴阳不外乎天运而己,彼万物之外,即六合之内也,皆由于天地之变,阴阳之应,故当春而气暖” ,至夏则不止于暖而为暑矣。当秋而气忿,至冬则不止于忿而为怒矣。盖四时有变,而吾人之脉,特随之而上下耳。上下者,浮沈也。正以春时之脉,其应如中乎规,规者所以为圆之器也。春脉软弱轻虚而滑,如规之象,圆活而动,故曰“春应中规” 也。夏时之脉,其应如中乎矩,矩者所以为方之器也。夏脉洪大滑数,如矩之象,方正而盛,故曰“夏应中矩” 也。秋时之脉,其应如中乎衡。秋脉浮毛轻涩而散,如衡之象,其取在平,故曰“秋应中衡” 也。冬时之脉,其应如中乎权。冬脉如石,兼沈而滑,如权之象,其势下垂,故曰“冬应中权” 也。若是者何也?盖以冬至四十五日以后,乃小寒大寒,以至立春也。阳气渐“上,阴气渐下。惟阳气渐上,故在春为暖,而渐至于夏则为暑。春脉之所以中规,夏脉之所以中乎矩” 者,有由然矣。夏至四十五日以后,乃小暑大暑以至立秋也。阴气渐上,阳气渐下。惟阳气渐下,故在秋为忿,而渐至于冬则为怒,秋脉。

“之所以中衡,冬脉之所以中权者,有由然矣。阴阳有时,与脉之上下有期。期有不同,知脉有四时之分;分之有期,知脉有死生之时。微妙在脉,不可以不察也。察之有纪,从阴阳之气而始,始之有经,从五行之配而生;生之有度,四时各有所宜,用鍼者能补泻随时而勿失,与天地阴阳升降之气合而为一,则得此一” 者之情,可以知死生矣。惟人身能合天之阴阳也。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何者而非一理以贯之哉。

张志聪曰:“以上论切脉气,察精明,听音声,审脏腑之有馀不足,观形体之盛衰,参伍错综,以决死生之分。此以下复论脉合阴阳四时,诊脉而知病之所在,病成而变为他病,候尺寸以分别脏腑之外内,上下左右,曲尽其脉要精微之理,故复设此问焉。夫人之阴阳出入,与天道运转之大相合,如寒暑相推而岁成,一阴一阳之谓道。” 言四时之气,总属寒暑之往来,脉应四时之变,亦与阴阳之上下耳。天气包乎万物之外,运转于六合之内,其变动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言阳气从生升而至于盛长也。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言阴气自清肃而至于凛冽也。此四时阴阳之变动,而脉亦与之上下浮沈,至于脉应四时之变。“春时天气始生,其脉耎弱轻虚而滑,如规之圆转而动也。夏时天气正方,其脉洪大,如矩之方,正而盛也。秋时天气始降,其脉浮平,有如衡之平准也。冬时天气闭藏,其脉沈石,有如权之下垂也。然四时之变,总属阴阳之出入,而脉与之上下也。” “四十五日者,从冬至而至立春,从夏至而至” 立秋,冬至一阳初生,阳气微上,阴气微下,至春而阳气始方,至夏盛长而阴气下藏矣。夏至一阳初生,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至秋而阴气清凉,至冬凛冽而阳气伏藏矣。阴阳升降,出入离合,有期而脉亦与之相应。如期而脉气相失,则知脉之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也。《平脉篇》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 ,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馀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即所谓分之有期,而知死时也。如“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而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于下矣。夏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下,冬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下,而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于上矣。” 此上下阴阳,不相交合,而反分离,与四时之期相失,故知脉之所分,而知死时也。知死时者,期以四离四绝之月节克之而死也。故脉应阴阳四时之微妙,不可不细察焉。察脉之纲领,当从阴阳始,即冬至阳气微上,夏至阴气微上,阴阳上下,自有纲常之理。然又从五行而生,如春木生夏火,火生长夏土,土生秋金,金生冬水,水生春木。生之有度,而四时为五行相生之宜。夫四时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太过,至而不及,而人亦应之。是以脉之不及则补之,太过则泻之,与天地四时之太过不及,治之如一,与天地阴阳之道合之如一焉。得一之情,可以知死生矣。如《脏象论》之所谓“谨候其时,气可” 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此因天地四时之气,而为人之死生也。如《平脉篇》之所谓“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 ,此脉与天地四时之气,期而相失,而为死生也。是以声合天地之五音,色合天地之五行,脉合天地之阴阳,而始能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 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 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 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人身之有梦,亦不外乎阴阳而已。是故五脏为阴,而阴之邪气盛则梦涉大水恐惧。六腑为阳,而阳之邪气盛则梦大火燔灼。若脏腑之邪皆盛,则阴阳相争,其梦主于相杀毁伤。邪气盛于上则梦飞,邪气盛于下则梦堕。甚饱则梦以物与人,以其有所馀也。甚饥则梦取人之物,以其有不足” 也。肝在志为怒,故肝气盛则梦怒。肺在志为哭,故肺气盛则梦哭。虫之短者,势不相争,故短虫多但梦聚众焉耳。虫之长者,力必相角,故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矣。此皆人身之阴阳,有合于天地万物之阴阳,而诸梦有如是也。

张志聪曰:此言天地之阴阳五行,而合于人之阴阳脏腑也。梦者,魂魄神气之所游行,肝主血而藏魂,肺主气而藏魄,心主火而为阳,肾主水而为阴,故梦水火梦。“予” “梦取” ,言中焦脾胃之气,有虚有实,而形诸梦也。“聚众” 、“毁伤” ,言腑气实,而征之于梦也。“长虫” 短虫,肠胃之所生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

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馀;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
考证
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

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王冰曰:前明脉应,此举持脉所由也。然持脉之道,必虚其心,静其志,乃保定盈虚而不失。春日浮,如鱼游波,是虽出犹未全浮,迨阳气太盛,脉气亦象万物之有馀,《易》取泛泛乎而洪大也。秋则随阳气之渐降,故曰“下肤。” 何以明阳气之渐降,蛰虫将欲藏去也。冬日在骨,言脉深沈;蛰虫周密,言阳气伏藏,君子居室,此人事也。知内者,谓知脉气,故按而为之纲纪。知外者,谓知色象,故以五色终而复始。见是六者,然后可以知脉之迁变也。马莳曰:“此一节言持脉之法,正以答脉有四时之动也。”

张志聪曰:欲知四时五行,阴阳内外,在诊脉之精微,而人与昆虫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同顺生长收藏之气,是以脉象如之。故欲知在内脏腑阴阳之虚实者,按其脉而纪之。欲知外之四时阴阳者,终而始之。盖阳气之始者,阴气之将终,阴气之始者,阳气之将终也,以阴阳之出入,而应四时之脉也。此以上答帝“脉其四时动奈何”之问也 。《莫子》请帮助识别此字。曰:“君子《居室》”者,言修养精气之贤人,顺四时之气,行藏出入,与万物同归于生长之门。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 环》自已。

王冰曰:搏,谓搏击于手也。诸脉搏坚而长者,皆为劳心,而脏脉气虚极也。心手少阴脉,从心系上侠咽喉,故令舌卷短而不能言。诸脉耎散,皆为气实血虚也。消谓消散,环谓环周。言其经气如环之周,当其火王自消散也。

马莳曰:此以下六节,正以答“知病所在” 四句之问。而此一节,言心脉有刚柔,而病亦以异也。心脉搏击于手,而且坚且长,乃心经邪盛,当令人舌卷短而不能言也。盖手少阴之脉,从心系上侠咽喉,故病如是耳。其脉若耎而散,则刚脉渐柔,当完一周日之时,而病自已也。

张志聪曰:此言按其脉而知脏腑虚实之病。搏坚而长者,搏击应手有力而长,此为太过之脉。心火太过,故当病舌卷;心主言,故不能言也。其耎而散者,此为不足之脉。《灵枢经》曰:“心脉微小为消瘅。” 盖心液不足,则火郁而为消渴之病。心藏神,得神机环转,而病自已也 。张兆璜曰:先心而肺,肺而肝,亦逆传之为病也,故曰“消环自已。”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 令不复散发也。

王冰曰:“肺虚极则络逆,络逆则血泄,故唾出也。” 汗泄元府,津液奔凑,寒水灌洗,皮密汗藏,因灌汗藏,故言“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 灌谓灌洗,盛暑多为此也。

马莳曰:此言肺脉有刚柔,而病亦以异也。肺脉搏击于手,而至坚且长,乃肺气火盛,当病唾血。若脉渐耎而散则病,非唾血之证也。特以汗出之际,寒水灌洗,至使不复发散,一发散之,而病可已矣。张志聪曰:《灵枢经》云:“肺脉微急为唾血。” 盖肺主气而主行营卫,阴阳气盛太过则血随而上逆矣。其不及,当病灌汗。灌汗者,脾土灌溉之汗也。盖脾气散津上归于肺,肺气通调而后水津四布。今肺气虚而不能输布水液,脾气自灌于肌腠皮肤,至令肺气不复通调而散发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 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 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易去声

王冰曰:诸脉见本经之气,而色不应者,皆非病从内生,是外病夹胜也。夫肝脏之脉端直以长,故曰:“色不青,当病坠若搏也。” 肝主两胁,故曰“因血在胁下也。” 肝厥阴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其支别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今血在胁下,则血气上熏于肺,故令人喘逆也。面色浮泽,是为中湿血虚,中湿水液不消,故言当病溢饮也。以水饮满溢,故渗溢易而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马莳曰:“此言肝脉有刚柔,而病亦以异也。肝脉搏击于手,而且坚且长,其色又不青,当病或坠或搏,因血积于胁下,令人喘逆不止也。其脉若耎而散,其色泽者,当病溢饮。盖面色浮泽,是为中湿血虚,中湿水液不消,故病溢饮。溢饮者,当渴之时,暴多饮水,而水不内消,故易入于肌皮肠胃之外也。按诸脉见本经之” 气,而色不应者,皆非病从内生,是外病夹胜也。诸脏腑皆言色,而心肺不言色者,以病从内生也。

张志聪曰:“肝主血而主色,脉盛而色不见者,血蓄于下也。当病坠伤,或为手搏所伤,因血凝胁下,故令人喘逆。” 盖肝脉贯膈,上注肺,血积于下,则经气

上逆而为喘也。其不及而色泽者,当病溢饮。《金匮要略》云:夫病水人面目鲜泽,盖水溢于皮肤,故其色润泽也。肝主疏泄,肝气虚而渴,暴多饮,以致溢于皮肤肠胃之外而为饮也。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 食痹。

王冰曰:“胃虚色赤,火气救之,心象于火,故色赤也。” 胃阳明脉,从气冲下髀,抵伏兔,故病则髀如折也。痹,痛也。胃阳明脉,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故食则痛闷而气不散也。

马莳曰:“此言胃脉有刚柔,而病亦以异也。胃脉搏击于指,而至坚且长,是胃气虚极,母气乘之,其色乃赤,若是者当病折髀。” 盖足阳明之脉病,则髀乃如折也。其耎而散者,当病食则痛闷为痹而气不散,此亦经脉为病耳,若一散之,而病自已矣。张志聪曰:“饮食入胃,由中焦之腐化,胃气不足,故当病食痹。”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 者,当病足胻肿,若水状也。

王冰曰:脾虚则肺无所养,肺主气,故少气。色气浮泽,为水之候,色不润泽,故言若水状也。脾太阴脉,自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胻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故病足胻肿也。

马莳曰:“此言脾脉有刚柔,而病亦以异也。脾脉搏坚于指,而至坚且长,则脾气虚极,其色之黄者外见,然脾虚则肺无所生,故肺主气者,当少气也。若脉耎而散,色不润泽者,当病足胻浮肿,若水肿之状。盖色润泽,乃水肿之候。今色不润泽,故若水状,而非真水也。足太阴之脉所循,故如是也。” 张志聪曰:“五脏元真之气,脾所主也。湿热太过,则色黄脉盛而少气矣。其不及,当病足胫肿,脾气虚,故足肿也。若水状而非水病,故其色不泽。”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耎而散 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王冰曰:“其色黄赤,是心脾干肾,肾受客伤,故腰如折也。腰为肾府,故病发于中。夫肾主水以生化津液,今肾气不化,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马莳曰:“此言肾脉有刚柔,而病亦以异也。肾脉搏坚于指,而至坚且长,其色黄而且赤,是心脾干肾,肾受客伤,故病腰如折也。若脉之耎而散者,当病少血。盖肾主水以生津液,今肾气不化,故当病少血,不能遽复也。”

张志聪曰:“腰者肾之府,腰伤故肾脉盛也。” 伤于骨者,其色赤黄,则外应于肌肉间也。其不及当病少血,盖肾为牝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精液,复上入心而为血,精虚至令不复化赤而为血也。

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 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 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使去声

王冰曰:心为牡脏,其气应阳,今脉反寒,故为疝也。诸脉劲急者,皆为寒形,谓病形少腹小肠也。《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 以其受盛,故形居于内也。

马莳曰:“此言脉有心疝之证也。诊得心脉而急,其病名曰心疝。心气有所积也,其病当在少腹。少腹者,小腹也。盖以心与小肠为表里,而心为阳中之少阳,乃牡脏也。小肠为心之使,则小肠既在少腹,故少腹当有形耳。”

张志聪曰:此论诊得脏脉而病在于腑也。病形,病气见于形证也。盖脏腑经络相连,阴阳相应,是以脉见于脏而形见于腑也。《经》曰:“诸急为寒。” 心为阳脏而畏寒,故脉急。心为君主之官而不受邪,故形见于少腹也。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 泄。”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 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 化,不可胜数。”瘅徒干切疠音赖胜平声数上声

王冰曰:“脉实者气有馀,故胀满;脉虚者气不足,故泄利。” 《生气通天论》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故风成为寒热也。” 瘅谓湿热,热积于内,故变为消中。消中之证,善食而溲数。厥,谓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久风不变,但在胃中,则食不化而泄利也。此以肝气内合而乘胃,故生是病焉。《阴阳应象大论》曰:“风气通于肝,故内应于肝。” 《风论》曰:“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 又曰:“疠者,有荣气热附,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夫如是者,皆脉风成结,变而为也。马莳曰:此言胃脉之实者为胀,虚者为泄,而病之变化,有为寒热,为消中,为巅疾,为飧泄疠风等疾也。盖胃为六腑五脏之海,故脉之有馀者为实,其

“病当为胀,脉之不足者为虚,其病当为泄,及其病成而变化也。” 胃风而成,则为寒热往来之疾。胃热而成,则为消中之疾。多食而瘦,谓之消中。气逆而厥,则为上巅之疾。盖气升而上,则顶巅眩晕,或时作痛者有之。胃中久风,以肝气内合而成之,则当食不化而泄利也。盖惟肝经为能感风,而木来侮土,故病成于胃者如是也。脉中有风而成,当为疠风之证,风寒客于脉而不去也。夫曰寒热,曰消中,曰巅疾,曰飧泄,曰疠风。病之变化,皆由于病成于胃,而至于不可胜数者如此,与他经有不同也。张志聪曰:此论诊得腑脉,而病在于脏也。《经》曰:“脾气实则腹胀,不足则为溏泄。” 盖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胃为阳,脾为阴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脉见于胃,而病见于脾也。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以上答“帝知病之所在奈何” 之问,复问知病之变奈何也。变者,言病已成而又变为别病。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此风病已成而变为寒热也。湿热已成,则中土受伤,久则津液不生,变成中消之证。厥者,气上逆而手足厥冷也。气惟上逆,则变为巅顶之病。《方盛衰论》曰:“气上不下,头痛巅疾” ,风乃木邪,久则内干脾土,而成飧泄矣。故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疠者,痳癜恶疠之疾,风乃阳热之邪,血乃阴湿之液,湿热生虫,是以风入于脉,久则变为虫癞之疠疡。若病之变化,不可胜数,举此数者,以类推之。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 肿,八风之变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 以其胜治之愈也。”

王冰曰:八风,八方之风也。然痈肿者,伤东南、西南风之变也;筋挛骨痛者,伤东风、北风之变也。《灵枢经》曰:“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外在筋纽。风从东南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外在于肌。风从西南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外在于肉。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外在于骨。” 由此四风之变,而三病乃生。胜谓胜克。如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此则相胜也。

马莳曰:此言痈肿、筋挛、骨痛之三者,有得病之由,治病之法也。“《阴阳应象大论》云:‘寒伤形,形伤肿,故诸痈肿者,寒气之所变也。然八风之变,能使人筋挛骨痛也。凡此等之疾,各以其所胜治之。如患东方之风,则助金以胜木;如患北方之风,则助土以胜水之类,而病得愈矣’。”

张志聪曰:“此复言四时风寒之邪,变为痈肿挛痛之热病。以胜治之者,以五行气味之胜治之而愈也。如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如东方生风,风生水,木生酸,辛胜酸之类。”

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 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 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 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 病也。”

王冰曰:“重以色气,明前五脏坚长之脉,有自病故病,及因伤候也。脉小色不夺者,气乏而神犹强也。脉不夺,其色夺者,神持而邪凌其气也。脉与五色俱夺者,神与气俱衰也。脉与五色俱不夺者,神与气俱强也。”

马莳曰:“此言征之脉色,可以知有故病、暴病之异也。故病者,即下文之所谓久病也;暴病者,即下文之所谓新病也。言欲知病有久新,必合脉与色而参论之。故征其脉小,小者虚也,而色则不夺,神不病也。正以其暂时得病,颜色无改,脉则一时之虚,所以谓之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正以脉气不夺,故能久” 延,而色则以病久而夺,所以谓之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必其病久所致,此亦谓之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正以病日不久,故脉色俱全,此亦谓之新病也。由此观之,则脉小色不夺者,虽曰新病,而脉病形不病,未必能易治也。若脉与五色俱不夺者,则新病之易愈者矣。脉与五色俱夺者,既曰久病,则病之难治者也。若形色夺而脉不夺,则久病之易愈者矣。张志聪曰:“有故病而因伤五脏之色脉,复感暴至之病,有似乎病成而变,故帝有此问,而伯嘉其详悉焉。” 夫病久则色脉伤,脉小而色不夺,故知其为新病也。大凡病者,由五脏而见于脉,由五脉而见于色。至于色脉之败伤,又由色而脉,脉而脏也。若脉色俱夺者,此血气俱伤,故为久病也。暴至之病,自外而内;色脉之伤,从内而外。故有病而色脉俱不夺者,知其为新感之病也。此言有故久之病,至五脏之气发作,而后见于色脉也。

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 湿若中水也。中去声

王冰曰:“肝色苍,心色赤。赤色见,当脉洪,肾脉见,当色黑。今肾脉来,反见心色,故当因伤而血不见也。若已见血,则是湿气与水在腹中也。何者?以心肾脉色,中外之候,不相应也。” 马莳曰:“此举色与脉反者,而详诊其病之不同也。上文言病之新故,必以色脉而参之矣。至有色脉相反者,亦必细诊而详参可也。试以一” 端言之,假如肝之脉弦,肾之脉沈,则肝与肾脉并至,宜乎肝之色苍,肾之色黑,其二色当并见也。今则见其苍,不见其黑,而见其赤,有心血之义参焉者,何也?须知肝脉而见肝色,必曾有恚怒,当病毁伤之疾。然见肾之沈脉,则色虽见赤,而必不见血也。若赤色不为徒见,而已曾见血,或口有所吐,或伤处亦有所出。则肾脉亦必不徒见而中水。而湿必有之也。正以沈脉属水故耳。否则色与脉反。宁无诸经之病。互见于其中乎。

张志聪曰:此言毁伤形身之暴病,而即见于色脉也。《金匮要略》云:“寸口脉沈而弱,沈即主骨,弱即主筋,沈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 此言毁伤筋骨,故肝与肾脉并至,而其色苍赤不见血者,谓筋骨伤而血不伤也。如已见血而血伤,则又若中水伤心,而心脉亦并至矣。盖言筋即为肝,骨“即为肾,血即为心” ,毁伤筋骨,而即见肝肾之脉,又非见肝肾之脉,而期病之必生于肝肾也。此篇首论诊脉之要,极精极微。有病在五脏,而外见五色五脉者,有诊得脏脉,而病在腑者;有诊得腑脉,而病在脏者,有伤在外合之筋骨而内见于脏脉者,皆诊法之要也。盖人之血气,外络于形身,内属于脏腑,外内出入,交相贯通。故善诊者,揆阴度阳,持雌守雄,审察外内,明于始终。诊道始备,斯为上工。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 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 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 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 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王冰曰:“尺内谓尺泽之内也,两旁谓尺之外侧也。季胁近肾,尺主之,故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谓尺之外侧,尺里谓尺之内侧也。次尺外下两旁,则季胁之分,季胁之上,肾之分,季胁之内,则腹之分也。肝主贲,贲,鬲也。脾居中,故以内候之。胃为市,故以外候之;肺叶垂外,故以外候之。胸中主气管,故以内候之。” 心主鬲中也。膻中,即气海也,嗌也。“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前” ,谓左寸口;“下前” ,谓胸之前膺及气海也;“上后” ,谓右寸口;“下后” ,谓胸之后背及气管也。上竟上至鱼际也;“下竟下” ,谓尽尺之脉动处也。少腹胞气海,在膀胱腰膝胫足中之气动静,皆分其近远及连接处,名目以候之,知其善恶也。马莳曰:“此言脏腑之脉,见之于各部者如此。尺内者,左右尺部也。尺内与季胁相近,季胁者,肋骨尽处也,其穴名章门。尺之外侧,所以候肾;尺之内侧,所以候腹中。腹中者,小腹中也。附而上之,乃关脉也。左关之外,所以候肝;左关之内,所以候鬲;右关之外,所以候胃;右关之内,所以候脾。又附而上之,即寸部也。右寸之外所以候肺;右寸之内所以候胸中;左寸之外所以候心;左寸之内所以候膻中。” 大抵人身之脉,左手为春为夏,为东为南,为前为外;右手为秋为冬,为西为北,为后为内。左之寸口,即人迎也,名曰前;前之所候,皆胸之前膺及膻中之事;右之寸口,即气口也,名曰后;后之所候,皆胸之后背及气管之事。“凡脉推而升之” ,谓自尺而寸,乃上竟上也,所以候胸与喉中之事。“凡脉推而下之” ,谓自寸而尺,乃下竟下也,所以候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之事。其左右上下之脉,各有所属如此。张志聪曰:此审别形身脏腑外内之法也。首言两旁,次言前后,次言上下,盖以左右三部之脉,兼候形身之上下,四旁是关部之两旁,即形身之两胁,寸部之两旁,即形身之两腋。书不尽言,欲后学之引伸也。此答“帝乍在内,乍在外,奈何” 之问。尺以候肾,以左右两尺而候两肾也。两肾附于季胁,是季胁之内乃是两肾,两肾之内乃是腹中,故以尺内候腹中,尺外以候肾,尺之两旁以候季胁,是两旁更出于外也。所谓外内者,脉体本圆,用指向外以候内,向内以候外,候脉之两侧也。平按:以候中,乃五脏之本位也。夫五脏之气,行于脉中,出于脉外,如脉气之向内数急,则在内之皮肤亦急,脉气之向外数急,则在外之皮肤亦急,故所谓季胁者,即肾气之出于季胁也,而以尺部向外之两旁以候之。所谓腹中者,即两肾之中也。故以尺部之向里以候之。即如胸中。膻中者。肺脏与中气相通。膻中乃心主之相位。“中附上” 者。附左尺而上左手之关。

脉也。心肝居左,故左以候肝。“鬲”者,胸胁内之鬲也,肝居胁内,故以关候肝,鬲气在中,故以内候鬲。“右外”者,附右尺而上,右手之关脉也。脾主中土,故以关内候脾。阴内而阳外,故以关外候胃。“上附上右”者,从右关而上,右寸口也。心肺居上为阳,故以两寸候气。胸中者,宗气之所居也。《经》曰:宗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行,呼吸左外,左寸口也。膻中者,臣使之官,心主之相位也。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寸为阳,尺为阴。故以两手关前以候形身之前,关后以候形身之后。“上竟上”者,从尺关而直上于鱼也;“下竟下”者,从寸关而直下于尺也。夫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此又以阴阳之气,竟上竟下,而候形身之上下 。张兆璜问曰:“此章以形身配天地之上下”,四请帮助识别此字。以土居中央,故以关内候脾也。如《经》言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是脏气之出于左右与?抑脏体之偏与?曰:“天为阳,地为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圣人南面而立,左为阳,右为阴。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是以心肝居左也。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以脾肺居右也。此先天之五行,本于阴阳水火,分而上生,非脏体之谓”也。又心主脉,肝主血,血脉生于水精,是以左手三部俱主血;肺主周身之气,脾主元真之气,气生于火,是以右手三部皆主气。此皆阴阳互换之妙,善诊者不可不知。 《莫子》请帮助识别此字。问曰:六腑止候胃而别腑,何以候之?曰:“五脏之血气,皆胃腑之所生,故脏气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是以《本经》凡论五脏,必及于胃,而馀腑多不与焉。然而脏腑雌雄,各有并合,故曰: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知阴者知阳,知阳者知阴,会心者自明也。” 莫仲超曰:“诊候之法,各有不同,如此篇之法,以左右之前后两旁上下,而候形身之外内上下者也。如三部九候之法,以脉之上中下,而候形身脏腑之上中下也。有以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浮为在腑,沈为在脏”,盖以脏腑之经气相通,故于一部之中,而可以候脏候腑也。有以皮毛之气候肺,肌脉之气候心脾,筋骨之气候肝肾,盖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肉筋骨,故以举按轻重,而候五脏之气者也。诊法不同,各具其理,善诊者俱宜明了于心中,随机应变于指下。

“麤大”者,阴不足,阳有馀,为热中也。

马莳曰:凡脉之麤大者,即洪脉,乃阳脉也。惟阴气不足,阳气有馀,故脉如此,其病当为热中也。张志聪曰:“上章以脉体而候形身脏腑之定位,此下以脉象而候阴阳邪正之盛衰。脉者,阴阳血气之荣行。麤大者,阳乘于阴也。阳在外,阴在内,阳乘于阴,故热中也。”

“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

王冰曰:疾、徐、实、虚,皆脉状也。马莳曰:“凡脉之来者甚急,其去甚缓,盖在上最实,故来自疾上,必形于表也;在下颇虚,故去自缓下,必形于里也。其病当为厥疾及巅疾焉。正以气逆于上,及巅顶,有疾所以来之甚速也。苟非病之在上,则去必不徐也。”

张志聪曰:此以脉之来去上下,以候阴阳上下,外内之虚实。来疾去徐者,来盛去悠也;上实下虚者,寸实尺虚也。此气惟上逆,阳盛阴虚,所谓一上不下,寒厥到膝;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是也。

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 也。

王冰曰:“上虚,故阳气受也。”

马莳曰:“凡脉之来者甚缓,其去甚速,盖在上颇虚,故来自徐,在下最实,故去自速,其病当为恶风证焉。正以人之感风者,阳气受之,阳为表,今上虚则表虚,风必易感,故不得不恶风也。”

张志聪曰:“来徐去疾者,来微去盛也;上虚下实者,寸虚尺实也。此阳虚阴盛为恶风” 也。盖风为阳邪伤人,阳气在于皮肤之间,风之恶厉者,从阳而直入于里阴,是以“去疾下实” 也。此言内因之病,从内而外,自下而上;外因之邪,从外而内,自上而下也。夫外淫之邪,从阳而阴,自表而里也。阳气受邪,则正气虚伤,故“来徐上虚” ,邪气内陷,故“去疾下实。”

有脉俱沈细数者,少阴厥也。数音朔下同

王冰曰:“尺中之有脉沉细数者,是肾少阴气逆也。何者?尺脉不当见数,有数故言厥也。俱沉细数者,言左右尺中也。”

马莳曰:沉细者肾脉也。沉细而带数,则肾经之气厥逆也,故曰:“少阴厥也。” 以下文推之,其殆热厥也欤。

张志聪曰:此论脉因度数出入之有顺逆也。有脉者,言又有厥脉之因,厥脉之象,与上文之“上盛下虚” 之厥脉厥因不同也。夫脉始于足少阴肾,生于

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转而不回者也。如“脉俱沉细而数者,此少阴厥” 也。少阴之气,不上合于阳明,转输于脏腑,故惟见少阴本脉之沉细也。阳明之热,反下入于阴中,故数也。

“沉细数散”者,寒热也。

王冰曰:阳干于阴,阴气不足,故寒热也。《正理论》曰:“数为阳。”

马莳曰:上文言沉细数者,为少阴厥矣。然沉细数中而脉有散意者,阴阳相干,故沉细者阴脉也,数者阳脉也,而又见散,此其所以为寒热往来也。张志聪曰:“沈细数散者,此阴中所陷之阳,散而阴阳相乘,故为寒热也。”

浮而散者为眴仆。

王冰曰:“脉浮为虚,散为不足,气虚而血不足,故为头眩而仆倒也。”

马莳曰:“脉浮为虚,散为无神,气虚而神不足,故为头眩而仆倒也。然浮主有风,则中风眩晕者亦有之也。”

张志聪曰:浮而散者,此复上逆于阳分,故为眴仆。《经》曰:清浊之气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眩仆。此言阴阳之气,不能上下和平,循度环转,如阳陷于阴中,则为沈细而数。如阴阳相乘,则为数散寒热。如阴反上逆于阳,则为浮散而眩仆矣。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 沈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王冰曰:此言大法也。但浮不躁,则病在足阳脉之中;躁者,病在手阳脉之中也,故又曰:“其有躁者在手也。” 阳为火气,故为热。若细沈而躁,则病生于手阴脉之中;静者,病生于足阴脉之中也,故又曰:“其有静者在足也。” 阴主骨,故骨痛。

马莳曰:“此言脉有浮沈,当分阳经阴经,又即其躁静而辨手足也。言诸脉皆浮,而浮中不躁,其病当在足之阳经。盖浮为阳,故属阳经,而不躁为阳中之阴,乃知其在足也。惟浮为阳脉,病当在表有热;若浮而带躁,则为阳中之阳,而火升于上,其病不在足经,而在手经矣。诸脉皆沈细,而沈细中不静,其病当在手之” 阴经。盖沈细为阴,故属阴经,而不静为阴中之阳,乃知其在手也。惟沈细为阴脉,病当在里骨痛。若沈细带静,则为阴中之阴,而寒入于下,其病不在手经,而在足经矣。浮沈躁静之间,乃阴阳手足之所由分者如此。

张志聪曰:此以浮沈躁静,而分手足之阴阳也。诸浮者,无论左右三部之浮,而皆在于阳分,其浮而躁者,在手之三阳也。《终始篇》曰:“人迎一盛,在足少阳;一盛而躁,在手少阳。” 即此意也。无论左右三部之细而沈者,皆在于阴分,其沈细而有静者,在足之三阴也。《阴阳系日月论》曰:手之十指,以应天之十干;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地之十二支,故其有静者,知在足也。太阳少阴为水火阴阳之主,故为热,为骨痛也。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王冰曰:代,止也。数动一代,是阳气之生病,故言病在阳之脉。所以然者,以泄利及脓血脉乃尔。张志聪曰:“此申明浮沈之在气而不在经也。所谓诸浮在阳,诸沈在阴者,在阴阳之气也,故为热为骨痛。如在阳之脉,则脉见数动,而为便脓血之经证矣。阳热在经,故脉数动;热伤血分,故便脓血。经血下泄,故一代也。”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馀也;滑者,阴气有馀也。阳 气有馀,为身热无汗;阴气有馀,为身寒多汗;阴阳有 馀,则无汗而寒。

王冰曰:“阳有馀则血少,故脉涩;阴有馀则气多,故脉滑也。” 身热无汗,身寒多汗,血少气多,斯可知也。夫阳馀无汗,阴馀身寒,若阴阳有馀,则当无汗而寒。

张志聪曰:此论外淫之邪,而致阴阳气之为病者,脉证各有别也。“诸过” 者,谓诸邪所伤,而为有过之脉也。有馀者,邪气之有馀也。阳气有馀,则阳气受伤,故脉涩。如邪入于阴,则经血沸腾,故脉滑也。邪在阳分,故身热无汗;邪在阴分,故身寒多汗。阴阳并受其邪,则无汗而寒也。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 内”,身有热也。

王冰曰:“脉附臂筋,取之。不审,推筋令远,使脉外行内而不出外者,心腹中有积乃尔。脉远臂筋,推之令近,远而不近,是阳气有馀,故身有热也。”

马莳曰:“此言脉之偏于内外者,其证异也。按指于皮肤之间,宜乎脉之浮也,但沈而不浮,则内而不外,是必心腹有积在内,故内而不外如此。按指于筋骨之间,宜乎脉之沈也,但浮而不沈,则外而不内,是必在表身热,故外而不内如此。”

张志聪曰:“此复结首章之义。首章以脉体而定形身脏腑之外内上下,此以邪病于形身脏腑之外内上下,而以脉象证之,以推详其脉气之偏于外内上下也。推而外之者,以左右之三指,向外以按之。脉偏盛向内而不外者,此邪在心腹之间而成积也。推而内之者,以左右三指,向内以候之。脉偏盛于外而不内” 者,邪在外而身有热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 头项痛也’。

王冰曰:“推筋按之,寻之而上,脉上涌盛,是阳气有馀,故腰足冷也。推筋按之寻之而下,脉沈下掣,是阴气有馀,故头项痛也。”

马莳曰:“此言脉之偏于上下者,其证异也。推而上之以按其上部,但脉止见于上部,而下部则无,则气有升而无降,其腰足必不足而清冷也;推而下之,以按其下部,但脉止见于下部,而上部则无,则气有降而无升,其头项必不足而痛也。”

张志聪曰:“推而上之者,以三指平按而审之,上而不下者,其气上盛下虚,当主腰足清冷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者,其气下盛上虚,当主头项痛也。外内论邪病之有馀,上下论正气之不足。”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王冰曰:“此乃阴气太过故尔。”

马莳曰:此言脉之按而无力者,其病当在下也。张志聪曰:此反结上文而言,所谓外内上下者,非浮沈举按之法也。若谓浮为在外,沈为在内,病腰脊痛而身有痹者,直按之至骨,如心腹之积,又当何如而按之?圣贤反复辨论,曲尽婆心 。杨元如曰:“病在阴者名曰痹,故当按之至骨。” 此复以浮沈举覆,以候皮肉筋骨之浅深。类而推之。亦可内合于五脏。然又一法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