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91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九十一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九十二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九十一卷目錄

 醫部彙考七十一

  脈法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別論 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移精變氣

  論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

藝術典第九十一卷

醫部彙考七十一 编辑

脈法一 编辑

《黃帝素問》
编辑

《陰陽應象大論》
编辑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 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 寸,觀浮沉滑濇,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 矣。」

「色為陽,血為陰。色有陰陽,而脈亦有陰陽。夫色有清明濁暗,五色之見於面也,各有部分,審清濁而知病之從來,知部分則知病之所在。」《金匱要略》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心中上氣者欬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沬。」又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則不治。在上焦,其吸促,在下焦,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又曰:「病人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平脈篇》曰:「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者,裏病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此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也;視權衡規矩而知所苦者,觀四「時所應之脈,而知病之所主者何臟。按尺寸觀浮沈滑濇,而知病所生以治者。寸主在上為陽,尺主在下為陰,浮為在表為陽,沈為在裏為陰,滑主氣為陽,濇主血為陰。審察脈之上下、表裏氣血,而知病之生於陰,生於陽,而以法治之也。」夫診有五過,診無差悮,則治之不失矣。

《陰陽別論》
编辑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曰:「四經應四 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脈有陰陽,知 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 謂陰者,真臟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 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別於陽者,知病忌時」; 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所謂「陰 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 為陰,數者為陽。凡持真脈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 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 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四經」者,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應四時之氣也。「十二從」者,手足三陰三陽之氣,從手太陰順行至足厥陰也。「應十二月者,手太陰應正月寅,手陽明應二月卯,足陽明應三月辰,足太陰應四月巳,手少陰應五月午,手太陽應六月未,足膀胱應七月申,足少陰應八月酉,手厥陰應九月戌,手少陽應十月亥,足少陽應十一月子,足厥陰應十二月丑。」十二脈者,六腑六臟之經脈。十二經脈,乃臟腑陰陽配合。故知陽者,可以知陰,知陰者,可以知陽。能知陰陽,可別死生。夫胃脘之陽,資養五臟,五臟相生,而各有五,是以五五二十五陽也。五臟為陰,如無陽和之胃氣,而真臟之脈見,則臟氣為敗必死。所謂二十五陽者,乃胃脘所生之陽氣也。四時五臟,皆得微和之胃氣,故為二十五陽也。能別陽和之胃氣,則一有不和,便可知病處。能別真臟之陰脈,則知肝脈至者,期十八日死;心脈至者,九日死也。手足三陽之脈,手走頭而頭走足,故曰「三陽在頭。」手足三陰之脤,足走腹而腹走手,故曰「三陰在手。」十二經脈雖有手足陰陽之分,然皆一以貫通也。能別於陽之脈證者,知一陽、二陽、三陽之發病,及陽結之為病也。至於「三陽搏鼓,三日死;二陽俱搏,十日死」;忌死忌也。言別於陽者,知所病之證,及死忌時也。別於陰之脈者,知一陰、二陰、三陰之發病,及肝之心,心之肺,以至於陰搏之死證也。所謂陰陽者,胃「脘之陽,真臟之陰,手足之三陽,手足之三陰也。」言審辨陰陽之脈,謹熟之於心,應之於手,無與眾相謀論也。手足之陰陽,乃六臟六腑之經脈,故當以脈之來去動靜遲數,而分別其陰陽。懸絕者,真臟孤懸,而絕無胃氣之陽和也。急者,肝死,脈來急益勁,如張弓弦也。木生於地,故死於九九之數。肺主天氣,絕於六六之期;水火本於先天,故死於生成之數;脾土寄於四季,故絕於四日之周。五臟死期,總合《大衍》之數

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

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鼓,動也。一陽之氣初升,故其脈如弦之端直,以應春生之氣。一陰之氣初升,故其脈如毛之輕柔,以應秋陰之氣。陽氣正盛,故其脈來盛去悠,如鉤之急,以應夏熱之氣。至者為陽,陽氣伏藏,故脈雖鼓至而斷絕,以應冬藏之氣。溜,滑也。陰陽相遇,其脈則滑。長夏之時,陽氣微下,陰氣微上,陰陽相過,故脈滑也。

《六節臟象論》
编辑

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 四盛以上為「格陽。」

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蓋陽氣從左而行於右,陰氣從右而行於左,故以《人迎》以候三陽之氣,一盛病在少陽,少陽主春,升之氣也,太陽主夏,陽明主秋。四盛以上者,言人之陰陽,惟陽太盛,名曰格陽,蓋陽主在外,陽格於外,不得三陰中見之化以和之,此三陽之太過也。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 四盛以上為「關陰。」

寸口手太陰之兩脈口,以候三陰之氣也。厥陰主乙木春生之氣,故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之氣,少陰四之氣,太陰四盛以上者,人之陰陽,惟陰太盛,名曰關陰。蓋陰氣主內,關陰於內,不得三陽中見之化以和之,此三陰之太過也。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 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俱四倍以上者,陰陽俱亢極也。」天有陰陽,地有陰陽,陽盛之下,陰精承之;陰盛之下,陽氣承之。陰陽承制,而交相生化者也。人生於天地氣交之中,陰陽和平,是為無病。如陰陽俱盛而不和,是不能及於天地陰陽精氣之承制,則死矣。

《五臟生成篇》
编辑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色變。

心主血,故合於脈。《經》云:「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心之華在面,故其榮在色。多食鹹,則水味太過而傷心,其脈凝泣而色變矣。

諸脈者皆屬於目,凝於脈者為泣。

「五臟六腑之精,十二經脈皆上注於目。衝任之血,溢於皮膚,滲於絡脈,故凝於皮膚則為痹」,凝於絡脈則泣濇而不能流行矣。

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 者,五脈也。

「始」者,言邪始在三陰三陽之氣分也。「五決」者,審別五臟陰陽之經氣,以決其病也。欲知其病之始在某經,先分立五臟為根本,審其邪病某經之氣,某臟之經也。

夫脈之大小滑濇浮沈,可以指別;五臟之象,可以類 推;五臟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色 脈,可以萬全。

「小者正氣虛,大者邪氣盛。滑主血傷,濇為少氣,浮為在外在腑,沈為在內在臟」,此六者,脈之提綱,可以指別也。五臟在內,而氣象見於外,以五行之理,可類而推之。五臟之相合於五音,發而為聲,可以意識;視五色之微見,可以目內察之。能審色脈之相應,以辨病之死生,則萬全而無失矣。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 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

赤當脈,脈合心,故曰赤脈之至也。喘,急疾也,心脈之至,急而牢,主積氣於中,當時害於食,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有積於中,故害於食,名曰心痹,積氣痹閉於心下也。此得之外淫之邪,因思慮而心虛,故邪氣乘虛而留於內也。

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 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

呼吸急則脈亦急,故以呼吸之喘息,以形容脈之急疾也。肺主氣而虛,故脈浮,病氣而不病血,病上而不病下,故脈上虛而下實也。陽氣虛則善為驚,胸中為氣之海,上注於肺,以司呼吸,邪積於上,則膻中之正氣反虛,故為虛喘也。臟真高於肺,主行榮衛陰陽,陰陽虛乘,則為往來之寒熱矣。酒者,熟穀之液,其氣慓悍,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則滿於胸中。醉而使內則氣上逆,故有積氣在胸中也。入房太過則傷腎,腎為本,肺為末,本傷故肺虛也。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 「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脈長而彈,弦而急也。弦則為減,諸急為寒。此得之寒濕而陽氣受傷,故弦急也。邪在心下支胠間,故脈左右彈也。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足厥陰之脈,從足上膕,入毛中,過陰氣,抵小腹,布脅

考證

肋。故病證與疝痛相同。而腰痛足冷也。厥陰與督脈會於巔。故頭痛也。

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 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當風。

脾屬四支,四支汗出當風,則風濕內乘於脾而為積氣,脾氣不能灌溉於四旁,則逆於中而為厥氣矣。名曰厥疝者,氣逆而痛也。夫男女氣血相同,受病亦屬同法,故於中央土臟而曰:「女子同法」者,欲類推於四臟也。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 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尺以候腎,黑脈之至,上堅而大者,腎臟有積,而腎脈堅大也。上堅者,堅大在上,而脈不沈也。「與陰」者,小腹而兼於前陰也。清水,冷水也。腎臟寒水主氣,亦同氣相感也。

《移精變氣論》
编辑

色脈者,上帝之所貴也,先師之所傳也。上古使僦貸 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六 合,不離其常,變化相移,以觀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 要,則色脈是矣。色以應日,脈以應月,常求其要,則其 要也。夫色之變化,以應四時之脈,此上帝之所貴,以 合於神明也。所以遠死而近生,生道之長,命曰「聖王。」

「天有八風,在人則有五經之風」,謂調理五脈之邪也。色者氣之華,脈乃精之液,變化相移者,移精變氣也。觀其移精變氣,以通神明之妙,欲知其要,則色脈是矣。日月者,天地陰陽之精也。色為陽,脈為陰,常求其色脈之要,總不外乎陰陽,故知色以應日,脈以應月,則其要在是矣。夫色之變化,五色以應四時之脈,色生於脈也。能貴重色脈。以合於神明。所以遠死而近生。生道以長。是謂聖王。

《脈要精微論》
编辑

黃帝問曰:「診法何如?」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 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 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 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 決死生之分。」

飲食於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脈盛則絡脈虛,是以飲食未進,則經絡調勻,血氣未亂,故可診有過之脈。動靜者,陰陽動靜也。「精明」,五臟之精神,見於聲色也。切脈觀色,以知臟腑強弱虛實,兼視形體之盛衰,以此參伍錯綜而斟酌之,以決其死生之分焉。

夫脈者,血之腑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 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 少,濇則心痛。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 去如弦絕,死。

血行脈中,脈故為血之腑。榮氣宗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脈隨氣行,故脈長則氣平,脈短則氣病矣。心主血,脈數乃熱迫所生,故煩心大則病進於脈內。「上盛」,謂寸口脈盛,主氣上升而氣高。「下盛」,謂尺中脈盛,主氣下逆而為脹。代脈者,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主氣之衰敗也。脈中之榮氣宗氣不足,故脈細如絲;濇主少血,故心虛而為痛矣。渾渾濁亂,疾流之貌。革至者,迥易於平常也,此血脈受邪,而內亂如涌泉也。夫色生於血,病進於脈,而色亦敗惡矣。「綿綿其去,如」弦細而欲絕者,形容其脈去之象也。病進而脈至如此之盛,血亡而脈去如此之衰。血者,神氣也。邪盛正亡,不治之死證矣。

帝曰:脈其四時動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 變奈何?知病乍在內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請問此 五者,可得聞乎?

言「脈合陰陽四時,診脈而知病之所在,病成而變為他病,候尺寸以分別臟腑外內,上下左右,曲盡其脈要精微之理。」

岐伯曰:「請言其與天運轉大也。萬物之外,六合之內, 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 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春應中規,夏應 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 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陰陽有時,與脈為期,期而相失,知脈所分,分之有期, 故知死時,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 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補瀉勿失, 與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聲合五音,色 合五行,脈合陰陽。」

人之陰陽出入,與天運轉之大相合。天氣包乎萬物之外,運轉於六合之內,其變動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言陽氣從生升而至於盛長也。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言陰氣自清肅而至於凜冽也。此四時陰陽之變動,而脈亦與之上下浮沈也。春時天氣始生,而脈耎弱輕虛而滑,如規之圓轉而動也。夏時天氣正方,其脈洪大如矩之方,正而盛也

「秋時天氣始降,其脈浮平,有如衡之平準也。冬時天氣閉藏,其脈沈石,有如權之下垂也。」 「四十五日者,從冬至而至立春,從夏至而至立秋。冬至一陽初生,陽氣微上,陰氣微下,至春而陽氣方始,至夏盛長而陰氣下藏矣。夏至一陰初生,陰氣微上,陽氣微下,至秋而陰氣清涼,至冬凜冽而陽氣伏藏矣。」 陰陽升降,出入離合有期而脈亦與之相應,如期而脈氣相失,則知脈之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也。察脈之綱領,當從陰陽始,即冬至陽氣微上,夏至陰氣微上,陰陽上下,自有經常之理。然又從五行而生,如春木生夏火,火生長夏土,土生秋金,金生冬水,水生春木,生之有度,而四時為五行相生之宜矣。夫四時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太過,至而不及,而人亦應之。是以「脈之不及則補之,太過則瀉之」 ,與天地四時太過不及,陰陽之道,合之如一,得一之情,可以知死生矣。然必聲合天地之五音,色合天地之五行,脈合天地之陰陽,而始能得一之情,以知死生也。

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 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 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知 外者,終而始之。」此六者,持脈之大法。

「欲知四時五行,陰陽外內,在診脈之精微,故當虛靜其心志,守而勿失。魚在波,雖出而未浮,如春升初出之象,在膚浮在外也。泛泛充滿之象,萬物有餘,盛長之極也。秋氣降收,如蟄蟲之將去,外而內藏之象。冬令閉藏,故脈沈在骨,如蟄蟲之封閉,如君子之居室,藏而勿出也。然欲知在內臟腑陰陽之虛實者,按其」脈而記之。「欲知外之四時陰陽者。終而始之。」蓋陽氣之始者。陰氣之將終也。以陰陽之出入。而應四時之脈也。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當《消 環》自已。

脈搏擊應手有力而長,此為太過之脈。心火太過,故當病舌卷;心主言,故不能言。其耎而散者,此為不足之脈。心液不足,則火鬱而為消渴之病。心藏神,得神機環轉,而病自已也。

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耎而散者,當病灌汗,至 令不復散發也。

肺主氣而主行榮衛,陰陽氣盛,太過則血隨而上逆,其不及當病灌汗。灌汗者,脾土灌溉之汗。蓋脾氣散津,上歸於肺,肺氣通調而後水津四布。今肺氣虛不能輸布水液,脾氣自灌於肌腠皮膚,至令肺氣不復通調而散發也。

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 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 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肝主血而主色,脈盛而色不見者,血蓄於下也,當病墜傷,或為手搏所傷,因血凝脅下,故令人喘逆,其不及而色澤者,當病溢飲,蓋水溢於皮膚,故其色潤澤也。肝主疏泄,肝氣虛而渴,暴多飲,以致溢於皮膚腸胃之外而為飲也。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耎而散,當病食 痹。

足陽明之脈,從氣衝下髀,抵伏兔,下足趺髀傷,故脈盛而色赤也。飲食於胃,由中焦之腐化,胃氣不足,故當病食痹。

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耎而散,色不澤 者,當病足胻腫,若水狀也。

五臟元真之氣,脾所主也。濕熱太過,則色黃脈盛而少氣矣。其不及,當病足脛腫,脾氣虛也。若水狀而非水病,其色不澤。

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耎而散 者,當病少血,至令不復也。

腰者腎之腑,腰傷故腎脈盛也。傷於骨者,其色亦黃,則外應於肌肉間也。其不及,當病少血,蓋腎為牝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腎之精液,復上入心而為血,精虛至令不復化赤而為血也。

帝曰:診得心脈而急,此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 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為 牡臟,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

「病形」,病氣見於形證也。蓋臟腑經絡相連,陰陽相應,是以脈見於臟,而形見於腑也。

帝曰:「診得胃脈,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脈實則脹,虛則 泄。」

胃為陽,脾為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是以脈見於胃,而病見於脾也。

帝曰:「有故病,五臟發動,因傷脈色,各何以知其久暴 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徵其脈小,色不奪者, 新病也;徵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 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此新病也。」

有故病因傷五臟之色脈,復感暴至之病,有似乎病成而變也。夫病久則色脈傷,脈小而色不奪,故知為新病。脈與五色俱奪者,乃血氣俱傷,故為久病。若暴至之病,自外而內,色脈之傷,從內而外,故有病而色脈俱不奪者,知為新感之病也。

肝與腎脈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已見血, 濕若中水也。

毀傷筋骨。故肝與腎脈並至。而其色蒼赤不見血者。謂筋骨傷而血不傷也。如已見血而血傷。則又若中水傷心。而心脈亦並至矣。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中附 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 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 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 竟上」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尺內,尺中也。「兩旁」,兩尺部之外旁也。季脅,兩脅之下秒也。尺以候腎,以左右兩尺而候兩腎也。兩腎附於季脅,是季脅之內乃是兩腎,兩腎之內乃是腹中,故尺內候腹中,尺外以候腎,尺之兩旁以候季脅,是兩旁更出於外也。所謂外內者,脈體本圓,用指向外以候內,向內以候外,候脈之兩側也。「中附上」者,附左尺而上,左手之關脈也。心肝居左,故左以候肝。「鬲」者,胸脅內之鬲也。肝居脅內,故以關候肝。鬲氣在中,故以內候鬲。「右外」者,附右尺而上,右手之關脈也。脾主中土,故以關內候脾。陰內而陽外,故以關外候胃。「上附上右」者,從右關而上,右寸口也。心肺居上為陽,故以兩寸候氣。胸中者,宗氣之所居也。左外,左寸口也。膻中者,臣使之官,心主之相位也。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寸為陽,尺為陰。故以兩手關前,以候形身之前,關後以候形身之後。「上竟上」者,從尺關而直上於魚也。「下竟下」者,從寸關而直下於尺也。夫身半以上為天,身半以下為地,此又以陰陽之氣,竟上竟下,而候形身之上下也。

「麤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

脈者,陰陽血氣之榮行。麤大者,陽乘於陰也。陽在外,陰在內,陽乘於陰,故熱中也。

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癲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 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

「來疾去徐」者,來盛去悠也。上實下虛者,寸實尺虛也。此氣惟上逆,陽盛陰虛,所謂「一上不下,寒厥到膝;氣上不下,頭痛癲疾」是也。「來徐去疾」者,此陽虛陰盛為惡風也。蓋風為陽邪傷人,陽氣在於皮膚間,風之惡厲者,從表陽而直入於裏陰,故去疾下實也。陽氣受邪,則正氣虛傷,故「來徐上虛。」邪氣內陷,故「去疾下實。」

有脈俱沈細數者,少陰厥也;沈細數散者,寒熱也;浮 而散者,為眴仆。

有脈,有厥脈之因,厥脈之象也。夫脈始於足少陰腎,生於足陽明胃,輸於足太陰脾,轉而不回者也。如脈俱沈細而數者,此少陰厥也。少陰之氣,不上合於陽明,轉輸於臟腑,故惟見少陰本脈之沈細也。陽明之熱,反下入於陰中,故數也。若沈細數散者,此陰中所陷之陽,散而陰陽相乘,故為寒熱也。如浮而散者,此復上逆於陽分。故為眴仆。《經》曰。清濁之氣相干。亂於頭。則為厥逆眴仆。

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諸細而 沈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

諸浮者,無論左右三部之浮,皆在陽分,其浮而躁者,在手之三陽也;無論左右三部之細而沈,皆在陰分,其沈細而有靜者,在足之三陰也。太陽少陰為水火陰陽之主,故為熱為骨痛也。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

諸浮在陽,諸沈在陰者,在陰陽之氣也。故為熱為骨痛。如在陽,則脈見數動,而為便膿血之經證矣。陽熱在經,故脈數動。熱傷血分,故便膿血。經血下泄,故一代也。

諸過者切之,濇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陽 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 餘,則無汗而寒。

「諸過」者,謂諸邪所傷,而為有過之脈也。「有餘」者,邪氣之有餘也。陽氣有餘,則陽氣受傷,故脈濇;如邪入於陰,則經血沸騰,故脈滑也。邪在陽分,故身熱無汗;邪在陰分,故多汗身寒。陰陽並受其邪,則無汗而寒也。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 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 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推詳也。推詳其脈之偏於外內上下也。推而外之者。以左右之三指。向外按之。若脈偏盛向內而

不外者,此邪在心腹之間而成積也;「推而內之」 者,以左右三指向內以候之。若脈偏盛於外而不內者,此邪在外而身有熱也;「推而上之」 者,以三指平按而審之,上而不下,乃氣上盛下虛,當主腰足清冷也;「推而下之」 ,下而不上,乃氣下盛上虛,當主頭項痛也。「《外內》論邪氣之有餘,《上下》論正氣之不足。」

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所謂外內上下者,非浮沈舉按之法也。若謂浮為在外,沈為在內,病腰脊痛而身有痹者,直按之至骨,如心腹之積,又當何如而按之?

《平人氣象論》
编辑

黃帝問曰:「平人何如?」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 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 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 息以調之為法。

平人,無病之人也。無病之人,自有平常之脈,反常則為病矣。出氣曰呼,入氣曰吸,一呼一吸為一息。平人之脈,一呼再動,一吸再動,閏以太息,呼吸定息,脈計五動也。不病者其息平,病者其息亂。醫者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是為候診之法。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人一呼脈三動, 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 脈濇曰痹。人一呼吸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 乍疏乍數曰死。

「一呼一動,一吸一動,減於平人過半,故主氣之衰微。若一息之中脈六動者,氣之太過也。吸而躁急者,有餘之邪,從外而內也。溫病者,冬傷於寒,至春發為溫病,冬傷於風,至春發為風溫,此皆伏匿之邪,由內而外,從陰而陽,故尺中熱也。風為陽邪,傷人陽氣,故尺不熱。氣分之邪,留而不去,則迫於經,故脈滑也。痹者」閉也。邪積而不行,故脈濇泣也。四動以上,太過之極也。脈絕不至,不及之極也。乍數乍疏,或太過,或不及,氣之亂也。此皆不平之甚,故為死脈。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 曰「逆」,逆者死。

平人之常,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故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是生機已絕,絕則死矣。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 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臟真散於肝,肝藏筋膜 之氣也。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 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臟真通於心,心 藏血脈之氣也。長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 病,但代無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臟 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 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 今病,臟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冬胃微石曰平, 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 鉤甚曰今病,臟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胃氣乃中土柔和之氣,弦乃東方春木之象,微乃胃氣之和,故春得胃氣而脈微弦曰平,弦多而少柔和之氣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毛為秋脈,屬金,如春雖得微弦之平脈,而兼有輕浮之毛,此金來尅木,至秋金令之時,則當病矣。如毛過甚,此木受金刑,當主即病。臟真者,真臟所藏之神也。神在臟為肝,在體為筋,言真臟之神散於肝,而主藏筋膜之氣也。鉤乃南方夏火之象,微則柔和之胃氣也。夏得胃氣而脈微鉤曰平,鉤甚而少微和之氣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石乃冬令之脈,微鉤而帶石,乃火中有水,至冬水氣所主之時而為病矣。如水氣太甚,此火受水尅,當即病矣。夏臟之元真通於心,而主藏血脈之氣也。長夏濕土,主氣。微耎弱者,中土柔和之氣也。代者,相離之脈。蓋脾主四季,四季有交相更代之氣,是以柔和相離,脾之平脈也。如但代而無微耎之和,此胃氣已絕,故為死脈。蓋脾之得以灌溉於四臟者,由胃氣之所生,故但代無胃曰死。耎弱有石,是所不勝之水氣,反來侮土,至冬時水氣反虛而為病矣。弱甚者,脾氣太弱,當主即病,蓋言乘侮太甚者即病,而本氣虛者亦即病矣。土臟之元真濡於脾,而主藏肌肉之氣也。毛乃秋金之脈,微則柔和之胃氣也。秋得胃氣而脈微毛曰平,毛多而少柔和之氣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是所不勝之木氣,反來侮金,則木虛其本位矣。至春當木旺之時,而木氣反虛,是以為病,所謂侮反受邪,寡於畏也。弦甚者,乘侮太過,而金氣當即病矣。金臟之元真高居於肺,而主行榮衛陰陽,肺主周身之氣,而朝百脈也。石乃冬藏之脈,微則柔和之胃氣也。腎得胃氣而脈微石曰平,石多而少柔和之氣曰腎病。但石而無胃氣曰死。石而有鉤。火侮水也。立夏火氣反虛而為

考證

病矣。若乘侮太甚。當主今病。水臟之元真。下藏於腎。而主藏骨髓之氣也。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 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 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宗氣者,胃腑水穀之所生,積於胸中,上出喉嚨,以司呼吸,行於十二經隧之中,為臟腑經脈之宗,故曰「宗氣。」胃之大絡,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而動應衣,乃胃臟宗氣之所出,此脈以候宗氣者也。五臟無胃氣曰死者,宗氣或絕於內,而或泄於外也。如喘盛而乳下之脈數絕者,宗氣病於膻中也。如脈結而有止者,虛里之橫絡有積滯也。是胃氣少而為五臟之病者,宗氣之有虛有實也。如虛里之脈絕不至者,胃腑之生氣絕於內也。「乳之下,其動甚而應衣」者,宗氣欲泄於外也。此無胃氣,而為五臟之死脈也。

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 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 曰肩背痛。《寸口》脈沈而堅者,曰病在中。寸口脈浮而 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脈沈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 痛。寸口脈沈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寸口》 脈沈而喘,曰寒熱。

寸為陽,尺為陰,外為陽,內為陰,皮肉筋骨為陽,腹中脅內為陰,蓋天地四時之氣,從外而內,由陽而陰,故以寸口之浮沈,以候外因之外內也。「寸口脈中手短」者,此惟在寸之陽部,故主頭痛,諸陽氣之在上也。「寸口脈中手長」者,寸脈直下於尺也,此陽邪直行於下部,故主足脛痛也。「中手促上擊」者,浮而搏擊應手,此陽邪不上不下,故主在肩背之中也。此以外邪在於形身之外,而有上中下之分也。「沈為在裏,浮主在外。寸口脈沈而堅,主病邪堅積在裏;若浮而盛,主邪病在外。」此以寸口之浮沈,而別外邪之在形身之外內也。寸為陽,沈為陰,寸口脈沈而弱,此正氣虛而陽邪直入於裏陰,陰陽相乘,故主寒熱。陽邪入裏,故又主疝瘕而少腹痛也。此緣正氣弱,而陽邪直入於裏陰之下也。脅下主身半之中,腹中為形身之裏。寸口脈沈而橫,是外邪入於裏陰之中,故主脅下腹中有橫積也。邪氣上逆則喘,寸口脈沈而喘,此外因之陽邪,入於裏陰而上逆,陰陽相搏,故為寒熱。此又以寸口之沈,候外因之邪入於裏陰,而亦有上中下之別也。

脈盛滑堅者,曰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曰病在內。脈 小弱以濇,謂之「久病。」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脈急 者,曰疝瘕。少腹痛,脈滑曰風;脈濇曰痹;緩而滑,曰熱 中。盛而緊曰脹。

「脈盛脈小者,概左右三部脈而言也。」夫以寸口浮沈,以候病之外內上下者,候表裏陰陽之氣也。蓋天地四時之邪,始傷氣分,留而不去,則入於經,亦有始終留於氣分者,有即轉入於經者。邪之中人,變幻不一,故當以脈甄之。是以氣分之邪,止見寸口之浮沈長短,如人於經,則有滑濇緊急之形象矣。夫脈乃陰血氣分之陽邪入經,陰陽相搏,其脈則滑,是以脈盛滑者病在外,有餘之病,故堅而有力也。夫經脈外絡形身,內連臟腑,病在內者,故小實而堅也。此以三部之盛滑小實,而分別邪正之在外在內也。始受之病,邪正相持,故滑浮而疾,久則血脈已傷,故小弱以濇也。諸急為寒,故主疝瘕在內;滑主陽熱,故主風邪在陽。此又以三部之急滑,以別邪病之在陽絡陰絡也。痹者,閉也。風寒濕邪,皆能為痹,或在於皮肉筋骨之間,或內舍於五臟六腑,故痹病於外內之間者,其脈皆主濇也。緩為脾脈,滑則熱盛於中,緊則為寒,故主腹脹也。此外因之邪入於腹中,而有寒熱之分也。

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脈得四時之順, 曰「病。」無他,脈反四時,及不間臟,曰難已。

陰陽者,氣血外內上下也。言臟腑之脈,陰陽并交,雌雄相應,內外循環為順,如陰陽反逆,其病為難愈。脈得四時之順者,春脈微弦,夏脈微鉤,此得四時生氣之順,而無他變也。反四時者,春胃而有毛,夏胃而有石也。間臟者,相生而傳也。不間臟者,相尅而傳也。如外淫之邪,始傷皮毛,則內合於肺,肺欲傳肝而腎間「之,腎欲傳心而肝間之,肝欲傳脾而心間之,心欲傳肺而脾間之,脾欲傳腎而肺間之也。」

臂多青脈曰「脫血。」

「臂多青脈」者,臂內浮見之絡脈多青,蓋因脫血而不華於色也。

尺脈緩濇,謂之解㑊。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尺濇脈滑, 謂之多汗。尺寒脈細,謂之後泄。脈尺粗常熱者,謂之 熱中。

緩為脾脈,濇主臟氣之不足,此脾臟之為病也

尺屬陰而主血,脈宜沈靜。盛者肝臟之火盛,而血不藏也。《靈樞診尺篇》曰:「尺膚濇者,風痹也。」 夫邪迫於經,其脈則滑,以風之陽邪閉於皮膚之間,而迫於經脈,故主多汗。所謂陽加於陰謂之汗,汗乃陰之液也。此以診尺而知肺合之表汗也。《診尺篇》曰:「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 夫陽氣生於陰中,尺膚寒,生陽之氣少矣,陽氣衰於下,故主虛泄,泄則亡陰,故脈細也。此以診尺而知腎臟之生陽,下焦之虛泄也。尺膚粗常熱者,火熱下行,故主熱中,此診尺而知心火之下行也。夫陰陽氣血,由陰而陽,從下而上,是以診尺而知病之外內上下也。

「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 腎見戊己死。」是謂「真臟見者死。」

夫五臟之氣,乃由地之五行而生。而地之五行,又乃由天之十干所化。是以生於五行,而死於十干也。

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以婦人之兩手尺部候之。若左手之少陰腎脈動甚者,當姙男子,以左男而右女也。

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臟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 大,命曰「逆四時」也。

《後章》論「五臟之氣。外合於四時。故雖未有春弦、夏鉤、秋毛、冬石之臟形。而陰陽出入之大概不可逆也。」

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 濇堅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夫天地有四時之寒暑,而人之氣血有浮大沈瘦之陰陽,即受病之脈氣,亦有外內虛實之相應。故脈不應病者,命曰「反四時」也。如風熱之病,氣應浮動而脈反靜;泄脫之病,氣應虛收而脈反實;病在中者,氣應沈實而脈反虛;病在外者,氣應升浮而脈反堅濇。此脈證之不相應者,正氣亂也,故為難治。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 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 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五臟皆稟氣於胃,胃氣者,水穀之所資生,故人以水穀為本,胃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也。所謂無胃氣者,真臟脈見,而不得微和之氣也,又非惟微和之為胃氣也,即真臟之脈,亦胃氣之所生也。故曰「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者,春為弦,夏為鉤,秋為毛,冬為石,皆得胃氣而為之也。故曰:「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太陽脈至,洪大以長;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 陽明脈至,浮大而短。

「夫脾與胃,以膜相連耳,是以胃氣之行於五臟者,由脾氣之轉輸,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是以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焉。故太陽之洪大,陽氣之盛也;少陽之乍忽,初生之象也;陽明之浮大而短」者,兩陽合明,陽盛而間於二陽之間也。此三陽之氣也,亦胃腑之所生也。

夫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 氣為本。

累累如連珠者,滑利如珠,連綿相貫,心臟和平之象。琅玕美石之似珠者,取其溫潤而柔滑也。此臟真之脈,柔耎和平者,得四時之胃氣也。前節以四時胃氣,資於臟真,故曰「春胃微弦,夏胃微鉤。」此節以五臟之真,得四時胃氣,故曰平心脈來夏,以胃氣為本;平肺脈來秋,以胃氣為本。以是脈象之少有不同也。蓋弦、鉤毛石者。臟真之氣象也。如連珠如榆莢者。臟真之體象也。

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 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喘喘,急疾貌。喘喘連屬,心氣不安也。曲者,鉤之象。其中微曲,心氣虛也。故當主心病,居不動也。曲而不動,如操帶鉤,無如珠生,動之象矣。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為 本。

厭厭,安靜貌。聶聶,輕小也。落降,收也。如落榆莢者,言雖輕薄而中不虛。蓋肺脈雖主收降,輕虛之象,而資生於脾土,是以有如榆莢之輕,而中不虛也。

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 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不上不下。往來濇滯也。如循雞羽。較之榆莢。更屬輕虛。其中又不得生我之土象。而反有賊我之木體。如風吹毛。散亂劇也。

平肝脈來,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稍,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

耎弱,初生柔和之氣也。以手相呼曰「招。」「招招」,乍起乍伏之象,形容其初生之脈,象長竿稍末長而耎也。此皆本於胃氣,故臟真之脈,得以柔耎和平。

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 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盈實則非耎弱招招之象矣。如循長竿,非若稍末之耎弱矣。滑脈如珠,弦長帶滑,如竿之有節矣。《辨脈篇》曰:「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此肝氣病而阻結也。急益勁,如新張弓弦,強勁之劇,胃氣絕也。

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 為本。

「和柔」,中土和柔之氣也。「相離」,時一代也。蓋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旁,故柔和之中而有相離之代散也。雞足有四爪,踐地極和緩,形容脾土之灌溉四臟,有如雞之踐地,和緩而四散也。

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

「實而盈數。」阜實而無柔和之氣也。如雞舉足。拳而收斂,不能灌溉於四臟也。

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 之流,曰「脾死。」

如「烏之喙」者,堅止而無柔和,相離之象也。「如鳥之距」者,較雞舉足更拳急也。「如屋之漏」者,點滴稀疏而不能灌溉也。「如水之流」者,濕土之氣四散也。蓋言脾主中和之氣,如太過不及之甚者,皆為死脈也。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 氣為本。

「喘喘累累」,沈石生動之象也;「如鉤」者,浮而中空,水之體也;「按之堅者」,石之象也。

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 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如葛如索」者,木象也。蓋沈石者,腎之本體,如引葛而按之益堅,是腎氣不藏而外泄矣。「如奪索」者,如引葛而更堅勁矣。「如彈石」者,無喘累生動之氣,腎之死象也。

《玉機真臟論》
编辑

黃帝問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對曰:「春脈者肝 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耎弱,輕 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春弦、夏鉤,秋毛,冬石,臟真之神也。」此言真臟之脈,資生於胃,輸稟於脾,合於四時,行於五臟。五臟相通,移皆有次,如璇璣玉衡,轉而不回者也。如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至其所不勝則死。有為風寒外乘,亦逆傳所勝而死者;有為五志內傷,交相乘傳而死者;有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真臟之神,為所不勝之氣乘之者,皆奇恆之為病也。故曰:奇恆者,言奇病也。所謂奇者,言奇病不得以四時死也,恆者得以四時死也。是以《岐伯對》曰:春脈者肝也,言春時之脈,肝臟主氣,而合於東方之木,如萬物之始生,故其氣來,耎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蓋以臟真之氣,而合於四時,非四時之氣,而為五臟之順逆也。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 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實而強」者,盈實而如循長竿也;「不實而微」者,無端長之體也。此言五臟之神氣,由中而外,環轉不息。如氣盛強,乃外出之太過;如氣不足,則衰微而在中。太過不及,皆臟真之氣,不得其和平而為病也。

帝曰:「春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 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 背,下則兩脅胠滿。」

夫五臟之脈,行氣於其所生,受氣於所生之母。若肝則行氣於心,而受氣於腎也。然春脈太過,則氣并於上。《經》曰:「氣并於上,亂而喜忘。」氣上盛而與督脈會於巔,故眩冒而巔疾也。《金匱要略》曰:胸痛引背,陽虛而陰弦故也。蓋春木之陽,生於腎水之陰,陰氣虛寒以致生陽不足,故胸痛引背也。脅胠乃肝腎之部分,生氣虛而不能外達,故逆滿於中也。

帝曰:「善。」夏脈如鉤,何如而鉤?岐伯曰:「夏脈者心也,南 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 鉤,反此者病。」

「心脈通於夏氣,如火之發焰,如物之盛長。其氣惟外出,故脈來盛而去悠。」有如鉤象其本有力而肥,其環轉則秒而微也。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 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

「來盛」者,盛長之本氣也;「去亦盛」者,太過於外也

《來不盛》者。盛長之氣衰於內也。「去反盛」 者。根本虛而末反盛也。

帝曰:「夏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 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 欬唾,下為氣泄。」

身熱膚痛者,心火太過,而淫氣於外也。浸淫膚受之瘡,火熱盛也。其不及,則反逆於內,上熏肺而為欬唾,下走腹而為氣泄矣。夫心氣逆則為噫,虛逆之氣,不上出而為噫,則下行而為氣泄。氣泄者,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

帝曰:「善。」秋脈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脈者肺也,西 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 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秋氣降收,外虛內實。內實故「脈來急,外虛故浮而散」也。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 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如榆莢而兩旁虛,中央實」,此肺之平脈。堅則為太過矣。「毛而微」,是中央兩旁皆虛,此所生之母氣不足,而致肺氣更衰微也。

帝曰:「秋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 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 氣而欬,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肺主周身之氣,太過則反逆於外而為背痛,肺之俞在肩背也。《經》曰:「氣并於肺則憂,其不及則令人氣虛而喘,呼吸少氣而欬。虛氣上逆,則血隨而上行,虛氣下逆,則聞呻吟之病音。」蓋肺主氣而司呼吸開闔,其太過則盛逆於外,其不及則虛逆於內也。

帝曰:「善。」冬脈如營,何如而營?岐伯曰:冬脈者腎也,北 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沈以搏,故曰 營,反此者病。

營,居也。言冬氣之安居於內,如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沈而搏》者,沈而有石也。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 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如彈石」者,石而強也。腎為生氣之原,數則為虛,生氣不足也。

帝曰:「冬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 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 懸,如病饑,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帝曰:「善。」

腎為生氣之原,而主閉藏,太過則氣外泄,而根本反傷,故為懈惰少氣,生陽之氣不足,故脊中痛。心主言而發原於腎,根氣傷故不欲言也。其不及則心腎水火之氣不能交濟,故令人心懸,如病饑。䏚中脅骨之秒,當兩腎之處,腎之生陽不足,故䏚中冷也。腎合膀胱,腎虛而不能施化,故小便變而少腹滿也。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

此總結上文而言也。蓋臟真之氣,合於四時,有升降浮沈之序。如逆其順序和平之氣,則有變異之病矣。然四時之脈,止合四臟,而脾臟之脈,獨何所主乎。

岐伯曰: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帝曰:「然則 脾善惡可得見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 見。

脾屬土,而位居中央,寄王於四季,月各十八日,不得獨主於時,故為孤臟而灌溉四臟。四臟受脾之氣,而各見其善,是脾之善在四臟,而不自見其善耳。

帝曰:惡者如何可見?岐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為 太過,病在外;如烏之喙者,此為不及,病在中。」

「如水之流」者,灌溉太過也。「如烏之喙」者,黔喙之屬,《艮》止而不行也。

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旁,其太過與 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 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經》云: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脾為濕土主氣,濕行太過,故令人四肢不舉。《經》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脾氣不足,則五臟之氣皆不和矣。夫胃為陽土而氣強,脾為陰土而氣弱,脾弱而不得稟水穀之氣,則胃氣益強,故名曰重強。蓋言脾氣虛而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者,胃強脾弱,臟腑之剛柔不和也。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脈之大要,天下 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 不轉,乃失其機。至數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 臟腑,每旦讀之,名曰《玉機》。」

至數者,五脈之至數也。蓋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故曰「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一者,五臟之神,轉而不回,如逆

回則失其旋轉之機矣。五臟相通,陰陽并合,脈之至數,迫近以微。著之「玉版」 者,有格有序也。「藏之臟腑」 者,陰陽雌雄之相應也。每旦讀之者,血氣未亂也。名曰《玉機》者,如璇璣玉衡也。以上論真臟之神,五臟相通,外內環轉,如太過不及則病。若回而不轉,乃失其機而死矣。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 期六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

氣血,發原於腎,生於胃而輸於脾,回則不轉,而無相生之機,是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而令人有大病也。大骨,兩臂兩腿之骨,大肉,即兩臂兩腿之肉。蓋腎主骨,而脾胃主肌肉四肢也。夫胃氣之資養於五臟者,宗氣也。宗氣積於胸中,從虛里之大絡,貫於十二經脈,經脈逆行,是以胸中氣滿,陽明氣厥,故喘息不便。「其氣動形」者,心病而欲傳之於肺,肺主氣,故氣盛而呼吸動形也。「期以六月死」者,今心始傳之肺,肺傳之肝,肝傳之脾,脾傳之腎,而後死,故有六月之久也。真臟脈見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予之期日者,當死於壬癸日之中夜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 項,期一月死,真臟見,乃予之期日。

此言肝病至肺而死也。「內痛者,肺受其傷,肺之俞在肩背,故痛引肩項也。」肝病而已傳及於所勝之臟,故當期以本月之內而死也。真臟脈見,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予之期日,當死於庚辛日之薄暮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 項,身熱,脫肉,破䐃,真臟見,十日之內死。

此言肺病,至心而死。肺病故痛引肩背,傳及於心,故身熱也。夫心主血,而生於腎臟之精,血氣盛則充膚熱肉,心腎傷而精血衰,故曰:「脫肉破䐃。」破䐃,脫肉也。䐃,肉之標也。真臟脈見,大而虛,如羽毛中人膚,病傳於心,故期以十日之內死。蓋心不受邪,故死之速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來見, 期一歲死,見其真臟,乃與之期日。

此言脾病而終於一歲也。脾主為胃行其津液,津液者,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脾病而津液不行,故肩髓內消也。肩髓者,大椎之骨髓,上會於腦,是以項骨傾者,死不治也。脾主四肢,脾病則四肢懈惰,故動作益衰。真臟來見者,如水之流,如烏之喙。脾土旺於四時,脾氣灌於四臟,故雖有真臟來見,尚期有一歲之久。蓋以四時五臟之氣終而後死也。期死之月,見其真臟之乍數乍疏,乃與之期日,謂當死於甲乙之昧旦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 項身熱,破䐃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 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

此腎病而死於脾也。《本經》曰:「腎病者,大小腹痛。腎傳之心,故心中不便;心傳之肺,肺傳之肝,故肩項身熱;肝傳之脾,故目眶陷也。」真臟脈見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如目不見人,腎之精氣已絕,故立死。其見人者,餘氣未盡,至所不勝之時而死,謂當死於日昃也。夫腎為生氣之原,生氣絕於下,故死之更速也。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 墮溺,不可為期。

此言「卒發者,莫治其傳也。」夫邪氣盛則精氣虛,風寒之邪,卒中於身,精氣一時虛奪,故急虛也。此病三陰三陽之氣,而不病於有形,故五臟之氣,一時絕閉,脈道一時不通,而氣不往來,譬若墮溺,乃倉卒一時之病,而生死亦在於時日之間,與風寒之病。形臟勿治而為肺痹;勿治而傳之肝,肝傳之脾,脾傳之腎,腎傳「之心,期以三歲六歲,死者不相同也,故不可以為期。」

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 不見,猶死也。

此復言倉卒之病,非但不可為期,併不待形肉脫而真臟見也。「脈絕不來,生氣絕於內也;一息五六至,邪氣盛於外也。」此邪氣盛而正氣絕,不必真臟見而猶死也。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 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 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 以羽毛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 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 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臟 脈見者。皆死不治也。

此審別真臟之脈象。乃可與之期日也。如循刀刃。如按琴瑟弦。肝木之象也。「如薏苡子。如彈石心

腎之象也。皆堅勁之極,而無柔和之氣,乍數乍疏,欲灌不能,脾氣欲絕之象也。如羽毛中人膚,肺氣虛散之象也。蓋堅勁虛散,皆不得胃氣之中和,人無胃氣則死矣。色青白不澤,赤黑不澤,皆兼尅賊所勝之色。色生於血脈,氣將絕,故不澤也。夫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而後行氣於臟腑。是臟腑之氣欲絕。而毛必折焦也。《靈樞經》曰:「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又曰。經脈空虛。血氣枯弱。腸胃《辟》「皮膚薄著,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是皮毛夭折者,血氣先絕也。

黃帝曰:「見真臟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 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 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 而至於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 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 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帝曰:「善。」

五臟之氣,皆胃腑水穀之所資生,故胃為五臟之本。手太陰者,兩脈口也;臟氣者,五臟之精氣也。五臟之氣,必因於胃,乃至於手太陰,又非惟微和之為胃氣也,即五臟之弦、鉤、毛、石,各以其時自為其象,而至於手太陰者,皆胃氣之所資生,故邪氣勝者,五臟之精氣已衰,而不能為弦、鉤、毛石之象矣。如令人有大病而病甚者,胃氣絕而真臟見,真臟見者,病氣勝而臟氣絕也。

《黃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 乃治之,無後其時。」

帝以伯所言之五臟乘傳,有淺有深,而胃氣不資,有虛有絕,故當察其形氣色脈,治病者宜急治之,無後其時,而致於死不治也。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 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

形氣相得,病之新也;「色澤以浮」,乘逆淺也。「脈從四時」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脈弱以滑」者,胃氣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也。察此四易,當急治之,而無後其時。取之以時者,春刺散俞,夏刺絡俞,秋刺皮膚,冬刺俞竅也。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 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形氣相失,病之久也。色夭不澤,乘傳深也。脈實以堅,無胃氣也;脈逆四時,尅賊勝也。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 脾脈。其至皆懸絕沈濇者,命曰「逆四時。」

春得肺脈,夏得腎脈者,臟精衰而不勝乘之也。其至皆懸絕沈濇者,無胃氣之資生也。

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沈濇,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 四時」也。

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者,臟真之神氣也。如無弦鉤毛石之象,而升降浮沈之氣不可逆,蓋氣順則脈順,氣逆則脈逆,脈隨氣行也。

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 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

「脈病不相應者,病勝臟也,故皆為難治。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