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300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百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

  渴門一

  黃帝素問通評虛實論 氣厥論 刺熱篇 陰陽別論 風論 奇病論 至真

  要大論 氣交變大論

  靈樞經五變篇 本臟篇 師傳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五味篇

  張機金匱要略消渴病脈證治

  王叔和脈訣脈忌

  孫思邈千金方論證

  朱肱活人書傷寒渴證

  劉完素六書消渴 三消論

  成無己明理論傷寒渴證

  張潔古活法機要消渴證

  張從政儒門事親三消當從火斷

  李杲十書消渴論 辨內外傷 治法

  朱震亨心法消渴證治

  羅天益衛生寶鑑辨六經渴

藝術典第三百卷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 编辑

渴門一 编辑

《黃帝素問》
编辑

《通評虛實論》
编辑

消癉。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久不可治。

五臟之精氣皆虛,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肉,故為消癉也。脈實大者,精血尚盛,故可治;脈懸小者,精氣漸衰,故難治。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粱 之疾也。

《氣厥論》
编辑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肺為金水之原。寒隨心火消爍肺精。是以飲一溲二者。肺液并消。故為不治之死證。

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

心肺居於膈上,火熱移於肺金,則金水之液涸,是以膈上之津液耗竭而為消渴也。

《刺熱篇》
编辑

腎熱病者,先腰痛,胻痠,苦渴,數飲,身熱。

腰者腎之腑,故先腰痛。腎主骨,故胻痠。腎為水臟,津液不能上資,故苦渴數飲也。

《陰陽別論》
编辑

二陽結,謂之消。

二陽,陽明胃也。陽明氣結,則水穀之津液不生,以致消渴為病。

《風論》
编辑

飲酒中風,則為漏風。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 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 能勞事。

津液內竭。故口乾善渴。

《奇病論》
编辑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 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 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 此人必數食甘。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 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厚味令人內熱,甘者主於留中,津液不能輸布於五臟,而獨留在脾,脾氣上溢,發為口甘,內熱不清,轉為消渴。

《至真要大論》
编辑

少陽之復,嗌絡焦槁,渴飲水漿。

噎絡焦槁。肺金傷也。渴飲水漿。陽明。胃金燥也。

太陽司天。善噫嗌乾。甚則色炲。渴而欲飲。

此寒凌心火。逼其火氣上炎也。

《氣交變大論》
编辑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民病渴而妄冒。

脾氣不能轉輸其津液,故渴。

《靈樞經》
编辑

《五變篇》
编辑

黃帝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臟 皆柔弱者,善病消癉。」《黃帝》曰:「何以知五臟之柔弱也?」 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多怒,柔者易傷 也。」《黃帝》曰:「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少俞答曰:「此人皮 膚薄,而目堅固以深者,長衝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 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流,髖皮充肌,血脈不」 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

按《本經》有五臟之消癉,有肌肉之消癉。五臟之消癉,津液內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癉,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精血少則逆氣反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剛強。」謂五臟之精質柔弱,而氣反剛強,是柔者愈弱,而剛者愈強,剛柔之不和也。

===
《本臟篇》
===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肺脆,肝脆。脾脆。腎脆。則俱善

病消渴易傷。

五臟主藏精者也。脆弱則津液微薄,故成消癉。

《師傳篇》
编辑

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

便者,更人之逆也。熱者更之寒,寒者更之熱耳。

《邪氣臟腑病形篇》
编辑

心脈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

消癉者,三消之證。心肺主上消,脾胃主中消,肝腎主下消。滑則陽氣盛而有熱,盛於上則善渴。

肺脈微小為消癉。

肺主精,水之生原也。

肝脈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

小者血氣皆少,少則木火盛也。

脾脈微小為消癉。

脾虛而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也。

腎脈微小為消癉。

精血不足也。

《五味篇》
编辑

黃帝曰:「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鹹入於 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則血氣走之,血與鹹相得 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 故舌本乾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故鹹入而走 血矣。」

「鹹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者,鹹性之上涌也,注於脈,則走於血氣矣。血者,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鹹乃寒水之味,故血與鹹相得則凝,凝則燥結,而胃中之汁以滋之,胃中汁竭,則咽路焦枯,故舌本乾而善渴。

《漢張機金匱要略》
编辑

《消渴病脈證治》
编辑

《消渴篇》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饑 而不欲食。食即吐蚘。下之不肯止。」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 勞則榮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 大堅。一作緊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 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 之。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 主之。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苦渴,䒷蔞瞿麥丸主之。 《血痹篇》曰:「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 者,裏虛也。」

《肺痿篇》曰:熱在上焦者,因欬而為肺痿。肺痿之病,從 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 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肺痿。吐涎沫而不欬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 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 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痰飲篇》曰:「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 脈沉者,有留飲。」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 之。

《水氣篇》曰:「太陽病,脈浮而緊,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 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然病此者,渴而下利, 小便數者,不可發汗。」

裏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而小便不利,故令病 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朮湯主 之。

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 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 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 汗沾衣,色正黃,如蘗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 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湯主之。 《黃疸篇》曰: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於陰 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驚悸篇》曰:「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 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嘔吐篇》曰:「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 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 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者,必清膿血,以有 熱故也。

《晉王叔和脈訣》
编辑

《脈忌》
编辑

脾脈歌曰:「脾脈實兼浮。消中脾胃虛。口乾饒飲水。多 食亦肌虛。」

《雜病歌》曰:「消渴脈數大者活,虛小病深厄難脫。」

《唐孫思邈千金方》
编辑

《論證》
编辑

「『凡積久飲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大寒凝海,而酒不凍, 明其酒性酷熱,物無以加。脯炙鹽鹹,此味酒客躭嗜, 不離其口,三觴之後,制不由己,飲噉無度,咀嚼鮓醬, 不擇酸鹹,積年長夜,酣興不解,遂使三焦猛熱,五臟 乾燥,木石猶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治之愈否,屬在 病者。若能如方節慎,旬月可瘳。不自愛惜,死不旋踵』。 方書醫藥,實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 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麪。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 可無他,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又 曰:「消渴之人,愈與未愈,常須思慮有大癰,何者?消渴 之人,必於大骨節間,發癰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癰 也,當預備癰藥以防之。有人病渴利」,始發於春,一經 夏服䒷蔞豉汁得其力,渴漸瘥,然小便猶數甚,晝夜 二十餘行,常至三四升,極瘥不減二升也。轉久便止, 漸食肥膩,日就羸瘦,咽哽脣口焦燥,呼吸少氣,不得 多語,心煩熱,兩腳酸,食乃兼倍於常,而不為氣力者, 當知此病皆虛熱之所致。治法可長服䒷蔞汁以除 熱,牛乳杏酪善於補,此法最有益。

夫內消之為病,當由熱中所致,小便多於所飲,令人 虛極短氣。夫內消者,食物皆消,作小便也,而又不渴。 正觀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既久,忽房 道強盛,經月餘漸患渴,經數日大利,日夜百行以來, 百方治之,漸以增劇,四體羸惙,不能起止,精神恍惚, 口舌焦乾而卒。此病雖稀,甚可畏也。利時,六脈沉細 微弱。服枸杞湯即效。但不能常愈。服鈆丹散亦即減。 其間將服除熱宣丸。

強中之病者,莖長興盛,不交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後, 即作癰疽,皆由石熱。凡如此等,宜服豬腎薺苨湯,制 腎中石熱也。又宜服白鴨通湯。

凡人生放恣者眾,盛壯之時,不自慎惜,快情縱慾,極 意房中,稍至年長,腎氣虛竭,百病滋生。又「年少懼不 能房,多服石散,真氣既盡,石氣孤立,惟有虛耗,脣口 乾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黃,大便乾實,或渴而且利, 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皆化 小便,此皆由房室不節之所致也。」凡平人夏月喜渴 者,由心王也。心王便汗,汗則腎中虛燥,故渴而小便 少也。冬月不汗,故小便多而數也,此為平人之證也, 名為消渴。但小便利而不飲水者,腎實也。《經》云:腎實 則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於小便利 者,石性歸腎,腎得石則實,實則能消水漿故利,利多 則不得榮養五臟,臟衰則生諸病。張仲景云。「熱結中 焦。則為溺血。亦令人淋閉不通。」明知不必悉患小便 利。信矣。內有熱者。則喜渴除熱則止渴。兼虛者。須除 熱補虛則瘥矣。

凡消渴病,經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則於瘡上 漏膿水不歇,遂成癰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誤傷,但 作針許大瘡,所飲之水,皆於瘡中變成膿水而出。若 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 之。

《宋朱肱活人書》
编辑

《傷寒渴證》
编辑

問渴。曰:「脈浮而渴屬太陽,有汗而渴屬陽明,傷風寒 熱,或發熱惡風而渴屬少陽,自利而渴屬少陰, 切戒!太陽證無汗而渴者,不可與白虎湯;陽明證汗 多而渴者,不可與五苓散。」曰:「然則太陽病渴,終不可 與白虎耶?」曰:「太陽證得汗後,脈洪大而渴者,方可與 之也。」曰:「陽明病渴,終不可與五苓耶?」曰:「陽明證小便 不利」,汗少、脈浮而渴者,方可與之。此皆仲景之妙法 也。

凡病非大渴,不可與水。若小渴咽乾者,只小呷滋潤 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煩躁甚,能飲一斗者,與五升飲 之。若全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發喘而死。常人見因 渴飲水得汗,小渴遂劇飲之,致停飲心下滿結喘死 者甚眾,當以五苓散或陷胸丸與之。

若陽毒倍常。躁盛大渴者。黑奴丸主之。

中暑伏熱深。累取不差。其人發渴不已。酒蒸黃連丸 主之。

《金劉完素六書》
编辑

消渴 编辑

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腎消。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謂之鬲消病也。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 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濕潤燥。中消 者,胃也,渴而飲食多,小便黃。《經》曰:熱能消穀,知熱在 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飲食則愈。腎消者,病在下焦, 初發為膏淋,下如膏油之狀,至病成而面色黧黑,形 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治法宜養血以肅清,分其 清濁而自愈也。法曰:燥上而渴,辛甘而祛,用潤肺,故 可用蜜煎生薑湯,大器頓之,時時呷之。法云:心肺之 病,莫厭頻而少飲。《內經》曰:補上治上宜以緩。又曰:辛 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則肺氣下流,故氣下火降 而燥衰,其渴乃止。又經曰:二陽結為消。王注曰:二陽 結於胃及大腸俱熱也。腸胃藏熱,則善消水穀,可用 甘辛降火之劑:黃連末一斤,生地黃自然汁、白蓮花 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成膏子劑黃連末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溫水送下,日進十服, 渴病立止。

治上焦鬲消。而不欲多食。小便清利。宜小柴胡湯。或 加白虎湯。或《錢氏方》中地骨皮散內加芍藥黃芪石 膏黃芩桔梗之類是也。

又如胃膈癉熱煩滿,饑不欲食,或癉成消中,善食而 瘦,或燥熱鬱甚而成消渴,多飲而數小便狂。陽心火 燥其三焦,腸胃燥澀怫鬱而水液不能宣行,則周身 不得潤澤,故瘦悴黃黑,而燥熱消渴。然雖多飲,其水 液亦不能浸潤於腸胃之外,湯不能止,而便注為「小 便多。」出俗未明,妄為下焦虛冷,誤人多矣。

心移寒於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死而可治, 乃心肺為賊也。

心移熱於肺。名曰「膈消。」二者心膈有熱。久則引飲。為 消渴耳。麥門冬飲子主之。

飲酒中風。或汗多不可單衣。食則汗出多如液漏。久 不治為消渴疾。白朮散主之。

胃膈癉熱煩滿,饑不欲食。或癉成消中,善食而瘦。或 燥熱鬱甚,而成消渴,多飲而數小便。

《三消論》
编辑

《易》言天地自太虛至黃泉有六位。《內經》言人之身,自 頭至足亦有六位。今余又言人胸腹之間,自肺至腎, 又有六位。人與天地,造化五行,同一鑪錘,知彼則知 此矣。故立天之氣,曰金與火,立地之氣,曰土與水,立 人之氣,曰風與火。故金與火合則熱而清,水土合則 濕而寒,風火合則溫而炎,人胸腹之間,亦猶是也。肺 最在上,為金,主燥清;心次之,為君火,主熱;肝又次之, 為風木,主溫;膽又次之,為相火,主極熱;脾又次之,為 濕土,主涼;腎又次之,黃泉為寒水,主寒。故心肺象天, 脾腎象地,肝膽象人。不知此者,不可與論人之病矣。 夫土為萬物之本,水為萬物之元,水土合德,以陰居 陰,同處乎下,以立地為氣。萬物根於「地,是故水土濕 寒,若燥熱陽實,則地之氣不立,萬物之根索澤,而枝 葉枯矣。」《五常政大論》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是為動 物根本在於中也。根本者,脾胃腎也。食入胃,則脾為 布化氣味,榮養五臟百骸,故酸入肝而養筋膜,苦入 心而養血脈,甘入脾而養肌肉,辛入肺而養皮毛,鹹 入腎而養骨髓。」五氣亦然。故清養肺,熱養心,溫養肝, 濕養脾,寒養腎也。凡此五味,五氣太過則病,不及亦 病,惟平則常安矣。故《六節臟象論》曰:「五味入口,藏於 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臟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 乃自生。」是其理也。又太陰陽明論曰:脾病而四肢不 用者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 因於「脾,胃乃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不得 稟水穀氣,脾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 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 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 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 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獨主於時也。」帝曰:「脾與胃 以膜相連爾,而能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 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 陰。足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 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以益陽明,故為胃行其 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衰,陰道不利,筋骨肌 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不用者,謂不能為之運用 也。由是觀之,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稟受於脾胃, 行其津液,相與濡潤滋養矣。後之醫者,欲以燥熱之 劑,以養脾胃滋土之氣,不亦外乎?況消渴之病者,本 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甚,更服燥熱之藥, 則脾胃之氣竭矣。叔世不分五運六氣之虛實,而一 概言熱為實而虛為寒。彼但知心火陽熱一氣之虛 實,而非臟腑六氣之虛實也。蓋肺本清虛則溫,心本 熱虛則寒,肝本溫虛則清,脾本濕虛則燥,腎本寒虛 則熱。假若胃冷為虛者,乃胃中陰水寒氣實甚,而陽 火熱氣衰虛也。非胃土濕氣之本衰,故當溫補胃中 陽火之衰,退其陰水寒氣之甚。又如胃熱為實「者,乃 胃中陽火實而陰水虛也。故當以寒藥瀉胃中之實火,而養其虛水。然此皆補瀉胃中虛熱,水火所乘之 邪,非胃為濕者之本,其餘例同法。夫補瀉脾胃濕土 之水氣者,潤其濕者,是補濕;燥其濕者,是瀉濕。」土本 濕故也。凡臟腑諸氣,不必腎水獨當寒,心火獨當熱, 要知每臟每腑,諸氣和同,宣而平之可也。故余常謂 「五常之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陰不長,獨陽不成, 但有一物,皆備五行,遞相濟養,是謂和平;交互克伐, 是謂衰興。」變亂失常,患害由行。故水少火多,為陽實 陰虛而病熱也;水多火少,為陰實陽虛而病寒也。其 為治者,瀉實補虛,以平為期而已矣。故治消渴者,補 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 甚,濟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 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況消渴者,本因飲食 服餌失宜,腸胃乾涸,而氣液不得宣平;或耗亂精神, 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 燥熱鬱甚之所成也。故三消渴者,皆由久嗜鹹物,恣 食炙煿,飲酒過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積久石熱 結於胸中,下焦虛熱,血氣不能制石,熱燥甚於胃,故 渴而引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 多而又甚饑,小便數而漸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 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如此三 消者,其燥熱一也,但有微甚耳。余聞世多以一方而 通治三消渴者,以其善消水穀而喜渴也。然叔世論 消渴者,多不知本,其言消渴者,上實熱而下虛冷,上 熱故煩渴多飲,下寒故小便多出。本因下部腎水虛, 而不能制其上焦心火,故上實熱而下虛冷。又曰:水 數一,為萬物之本,五行之先,故腎水者,人之本命之 元,不可使之衰弱。根本不堅,則枝葉不茂,元氣不固, 則形體不榮。消渴病者,下部腎水極冷,若更服寒藥, 則元氣轉虛,而下部腎水轉衰,則上焦心火亢甚而 難治也。但以暖藥補養元氣,若下部腎水得實,而勝 退上焦火,則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若此之 言,正與仲景相反,所謂巧言似是,於理實違者也,非 徒今日之誤,誤已久矣。又如蔣氏《藥證病原》中論消 渴、消中、消腎病曰:「三焦五臟皆虛熱,惟有膀胱冷似 冰。」又曰:「腰腎虛冷日增重,又膀胱腎臟冷如泉。」始言 「三焦五臟俱虛熱,惟有膀胱冷似冰」,復言五臟亦冷, 且腎臟水冷言為虛,其餘熱者又皆言其虛。夫陰陽 興衰,安有此理?且其言自不相副,其失猶小。至於寒 熱差殊,用藥相反,過莫大焉。或又謂「腎與膀胱屬水, 虛則不能制火,虛既不能制火,故小便多者,愈失之 遠矣。」彼謂「水氣實者必能制火,虛則不能制火,故陽 實陰虛,而熱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陰實陽虛不能 制水,小便利而常多。」豈知消渴小便多者,非謂此也, 何哉?蓋燥熱太甚,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緻 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滲泄,浸潤於外,榮養百骸,故腸 胃之外,燥熱太甚,雖復多飲於中,終不能浸潤於外, 故渴不止。小便多出者,如其多飲不能滲泄於腸胃 之外,故數溲也。故金盡言《原病式》曰:「皮膚之汗孔者, 謂泄汗之孔竅也。一名氣門者,謂泄氣之門戶也;一 名腠理者」,謂氣液之隧道紋理也。一名鬼門者,謂幽 冥之門也。一名元府者,謂元微之府也。然元府者,無 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於萬 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門戶也。故《經》曰:「出入 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 以生長壯老,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知出入 升降,無器不有。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 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則不能用 也。若「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香,舌不知味,筋痿 骨痹,爪退齒腐,毛髮墮落,皮膚不仁,腸胃不能滲泄」 者,悉由熱氣怫鬱,元府閉塞,而致津液血脈,榮衛清 氣,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隨鬱結微甚而為病之大 小焉。病在表則怫鬱,腠理閉密,陽氣不能散越,故燥 而無汗,而氣液不能出矣。叔世不知其然,故見消渴 數溲,妄言為下部寒爾,豈知腸胃燥熱怫鬱使之然 也。予之所以舉此,蓋為消渴之證,乃腸胃之外燥熱, 痞閉其滲泄之道路,水雖入腸胃之內,不能滲泄於 外,故小便數出「而復渴。」此數句足以盡其理也。試取 《內經》凡言渴者盡明之矣。有言心肺氣厥而渴者,有 言肝痹而渴者,有言脾熱而渴者,有言腎熱而渴者, 有言胃與大腸熱結而渴者,有言腸痹而渴者,有言 小腸癉熱而渴者,有因病瘧而渴者,有因肥甘石藥 而渴者;有因醉飽入房而渴者;有因遠行勞倦,遇大 熱而渴者;有因傷害胃乾而渴者;有因腎熱而渴者, 有因病風而渴者。雖五臟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 各異,其歸燥熱一也。

所謂心肺氣厥而渴者,《厥論》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 消。」注曰:「心熱入肺,久而傳化,內為膈熱,消渴多飲也。」 所謂肝痹而渴者,《痹論》曰:「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 小便如。」脾熱而渴者,《痿論》曰:「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 肉不仁,發為肉痿。」所謂腎熱而渴者,《刺熱論》曰:「腎熱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數飲,身熱。」《熱論》曰:「少陰脈貫」 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叔世惟言腎虛 不能制心火,為上實熱而下虛冷,以熱藥溫補腎水, 欲令勝退心火者,未明陰陽虛實之道也。夫腎水屬 陰而本寒,虛則為熱;心火屬陽而本熱,虛則為寒。若 腎水陰虛,則心火陽實,是謂陽實陰虛,而上下俱熱 明矣。故《氣厥論》曰:「腎氣衰,陽氣獨勝。」《宣明五氣論》曰: 腎惡燥,由燥則腎枯水涸。《臟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 食辛以潤之。」夫寒物屬陰,能養水而瀉心;熱物屬陽, 能養火而耗水。今腎水既不勝心火,則上下俱熱,奈 何以熱藥養腎水,欲令勝心火,豈不謬哉?又如胃與 大腸熱結而渴者,《陰陽別論》曰:「二陽結為之消。」注曰: 二陽結,胃及大腸,俱熱結也。腸胃藏熱,善消水穀。又 《氣厥論》曰:「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脈要精微論》曰: 「癉成為消中,善食而瘦。」如腸痹而渴者,數飲而不得 中,氣喘而爭,時發飱泄。夫數飲而不得中,其大便必 不停留。然則消渴數飲而小便多者,止是三焦燥熱, 怫鬱而氣衰也明矣。豈可以燥熱毒藥助其強陽,以 伐衰陰乎?此正實實虛虛之罪也。夫消渴者,多變聾 盲瘡癰痤疿之類,皆腸胃燥熱怫鬱,水液不能浸潤 於周身故也。或熱甚而膀胱怫鬱,不能滲泄,水液妄 行,而面上腫也。如小腸癉熱而渴者,《舉痛論》曰:熱氣 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便堅不得出矣。注曰: 熱滲津液而小便堅矣。如病瘧而渴者,《瘧論》曰:陽實 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飲冷 也。然陽實陰虛而為病熱,法當用寒藥養陰瀉陽,是 謂瀉實補衰之道也。如因肥甘石藥而渴者,《奇病論》 曰:「有口甘者,病名為何?」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病名 脾癉,癉為熱也。脾熱則四臟不稟,故氣上溢也。先因 脾熱,故曰脾癉。又經曰:「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 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 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 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而為消渴。《通評虛實論》曰:「消 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膏粱之疾也。或 言人惟胃氣為本,脾胃合為表裏,脾胃中州,當受溫 補,以調飲食。今消渴者,脾胃極虛,益宜溫補,若服寒 藥,耗損脾胃,本氣虛乏而難治也。此言乃不明陰陽 寒熱虛實補瀉之道,故妄言而無畏也。豈知《腹中論》 云:「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芳草石藥,石藥 發癲,芳草發狂。」注言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 謂之消中。多喜曰癲,多怒曰狂。芳,美味也。石謂「英乳, 乃發熱之藥也。《經》又曰:『熱中消中,皆富貴人也。今禁 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 岐伯曰:「芳草之味美,石藥之味悍,二者之氣,急疾堅 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服此二者。」帝曰:何以然?岐伯 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所謂飲一溲二者,當肺氣 從水而出也,其水穀之海竭矣。凡見消渴,便用熱藥, 誤人多矣。故《內經》應言渴者皆如是,豈不昭晰歟?然 而猶有惑者,諸氣過極反勝也者,是以人多誤也。如 陽極反似陰者是也。若不明標本,認似為是,始終乖 矣。故凡見下部覺冷,兩膝如冰,此皆心火不降,狀類 寒水,宜加寒藥下之三、五次,則火降水升,寒化自退。 然而舉世皆同執迷,至如《靈》《素》二書,棄如朽壞,良可 悲夫!故處其方,必明病之標本,達藥之所能,通氣之 所宜,而無加害者,可以制其方也已。所謂標本者,先 病為本,後病為標,此為病之本末,標本相傳,先當救 其急也。又云:「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蓋為臟病最 急也。又云:「六氣為胃之本」,假若胃熱者,胃為標,熱為 本也。處其方者,當除胃中之熱,是治其本也。故六氣 乃以甚者為邪,衰者為正,法當瀉甚補衰,以平為期。 養正除邪,天之道也。大凡治病,明知標本,按法治之, 何必謀於眾人?《陰陽別論》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標 本病傳論》曰:「知標知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為妄 行。」《至真要大論》曰:「知標知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 行無間,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適足以亂經。故曰:粗 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起,同氣異形,迷 診亂經,此之謂也。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 言一而知百。言標與本,易而弗損,察本與標,氣可令 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天元紀大論》曰: 「至數極而道不惑。」可謂明矣。所謂藥之巧能者,溫涼 不同,寒熱相反,燥濕本異云云,前已言之矣,斯言氣 也。至於味之巧能,如酸能收,甘能緩,辛能散,苦能堅, 鹹能軟,酸屬木也,燥金主於散落而木反之,土濕主 於緩而水勝之,故能然也。苦能燥濕而堅火者苦也。 《易》曰:「熯萬物者,莫過於火。」凡物燥則堅也。甘能緩急 而散結,甘者土也,燥能急結,故緩則急散也。辛能散 抑結潤燥,辛者金也,金主散落,金生水故也。況抑結 散則氣液宣行而津液生也。《臟氣法時論》曰:「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鹹能軟堅,鹹 者水也,水潤而柔,故勝火之堅矣。此五臟之味也。其 為五味之本則淡也。淡,胃土之味。胃土者地,地為萬物之本,胃為一身之本。《天元紀大論》曰:「在地為化,化 生五味。」故五味之本為淡,以配胃土,淡能滲泄利竅。 夫燥能急結,而甘能緩之,淡為剛土,極能潤燥,緩其 急結,令氣通行,而致津液滲泄也。故消渴之人,其藥 與食,皆宜淡劑。《至真要大論》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 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散 或收,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堅或軟,所以利而行之, 調其氣也。《本草》云:「藥有三品,上品為君,主養命,小毒 以應天;中品為臣,主養性,常毒以應人;下品為佐使, 主治病,大毒以應地。不在三品者,氣毒之物也。凡此 君臣佐使者,所以明藥之善惡也。處方之道,主治病 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臣之用者為佐使。」適其病之 所根,有君臣、佐使、奇偶、大小之制。明其歲政、君臣、脈 位,而有逆順、反正主療之方,隨病所宜,以施其用。治 法多端,能備所用者良工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 者清之,清者溫之。結者散之,散者收之。微者逆而制 之,甚者從而去之。燥者潤之,濕者燥之,堅者軟「之,軟 者堅之。急者緩之,客者除之,留者卻之,勞者溫之,逸 者行之,驚者平之,衰者補之,甚者瀉之,吐者下之,摩 之益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灸之制之,適足為用,各 安其氣,必清必淨,而病氣衰去,臟腑和平,歸其所宗, 此治之大體也。」《陰陽應象大論》曰:「治不法天之紀,不 明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又《六節臟象論》曰:「不知年之 所加。氣之所衰。不可以為功也。」按此篇未傳於世張子和恐為湮沒刊入 儒門事親中今仍入河間內

《成無己明理論》
编辑

《傷寒渴證》
编辑

《傷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裏有熱也。傷寒之邪,自表 傳至裏,則必有名證,隨其邪淺深而見焉。雖曰一日 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 入胃,其傳經者,又有證形焉。太陽主氣而先受邪,當 一二日發頭項痛而腰脊強者是矣。太陽傳陽明,則 二三日發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也。陽明傳少陽,則 三四日發胸脅痛而耳聾。此三陽皆受病,為邪在表, 而猶未作熱,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陽傳太陰經,邪 氣漸入裏,寒邪漸成熱。當是時也,津液耗少,故腹滿 而嗌乾;至五、六日,太陰傳少陰,是裏熱又漸深也。當 此之時,則津液為熱所搏,漸耗而乾,故口燥舌乾而 渴。及至六、七日,則少陰之邪,傳於厥陰。厥陰之為病, 消渴為裏,熱已極矣。所謂消渴者,飲水多而小便少 者是矣。謂其熱能消水也。所以傷寒病至六七日而 渴欲飲水,為欲愈之病,以其傳經盡故也。是以《厥陰 病》云:「渴欲飲水,少少與之愈」者是也。邪氣初傳入裏, 熱氣散漫,未收斂成熱,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 也。病人雖渴,欲得飲水,又不可多與之。若飲水過多, 熱少不能消,故復為停飲諸疾。《經》曰:凡得時氣病,至 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勿多與也。何者?以腹 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飲 水,猶當依證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 一斗與五升。又曰: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 渴者宜五苓散。至於大渴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 參湯主之,皆欲潤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飲 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差,小 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大禍,不可復救。然則悸動也, 支結也,喘欬,噎噦,乾嘔,腫滿,下利小便不利,數者,皆 是飲水過傷,而診病之工,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元張潔古活法機要》
编辑

《消渴證》
编辑

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有消中,有消腎。「上消 者,肺也,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 在上焦也,治宜流濕,以潤其燥。消中者胃也,渴而飲 食多,小便赤黃,熱能消穀,知其熱在中焦也,宜下之。 消腎者,初發為膏淋」,謂淋下如膏油之狀,至病成而 面目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液,治法宜養 血以肅清,分其清濁而自愈也。

《張從政儒門事親》
编辑

三消當從火斷 编辑

「八卦之中,惟離能烜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氣 之中,惟火能消物。故火之為用,燔木則消而為炭,焚 土則消而為伏龍。肝煉金則消而為汁,煅石則消而 為灰,煮水則消而為湯,煎海則消而為鹽,乾汞則消 而為粉,熬錫則消而為丹。故澤中之潦,涸於炎暉,鼎 中之水,乾於壯火。」蓋五臟,心為君火正化,腎為君火 「對化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得其平,則烹 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臟腑而津液竭 焉。故入水之物,無物不長;入火之物,無物不消。夫一 身之心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 甚於下為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上甚而不 已則消及於肺,中甚而不已則消及」於脾;下甚而不 已,則消及於肝腎;外甚而不已,則消及於筋骨。四臟

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問》有消癉、消中、消
考證
渴、風消、膈消、肺消之說。消之證不同,歸之火則一也。

故消癉者,眾消之總名;消中者,善饑之通稱;消渴者, 善飲之同謂。惟風消、膈消、肺消,此三說不可不分。風 消者,二陽之病,二陽者,陽明也。陽明者,胃與大腸也。 心受之則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則味不化,故 男子少精。皆不能成隱曲之事。火伏於內,久而不已, 為風所鼓,消竭腸胃。其狀口乾,雖飲水而不嚥,此風 熱格拒於賁門也。口者病之上源,故病如是。又《經》曰: 「二陽結謂之消。」此消乃腸胃之消也。其善食而瘦者, 名曰食㑊。此消乃肌肉之消也。膈消者,心移熱於肺, 傳為膈消。王太僕云:「心肺兩間,中有斜膈膜,下際內 連橫膈膜,故心移熱於肺,久久傳化,內為膈熱。」消渴 多而飲者,此雖肺金受心火之邪,然止是膈消,未及 於肺也。故飲水至斗,亦不能止其渴也。其狀,多飲而 數溲,或不數溲,變為水腫者皆是也。此消乃膈膜之 消也。肺消者,心移寒於肺,肺主氣。經曰:「飲食入胃,遊 溢精氣,上輸於脾」,脾之精氣,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 輪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以為常也。《靈樞》亦曰:「上 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今心為陽火,先受陽邪, 陽火內鬱,火鬱內傳,肺金受制,火與寒邪皆來乘肺, 肺外為寒所薄,陽氣得施,內為火所燥,亢極水復,故 皮膚索澤而𤸷著,溲溺積熱而頻并,上飲半升,下行 十合,故曰:「飲一溲二者死。」膈消不為寒所薄,陽氣得 宣散於外,故可治。肺消為寒所薄,陽氣自潰於中,故 不可治。此乃消及於肺臟者也。又若脾風傳之腎,名 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液,名曰蠱。王太僕云:「消 爍脂肉,如蟲之蝕,日漸損削。」此消乃膏液之消也。故 後人論三焦,指以為腎消,此猶可治,久則變瘈,不救 必死。此消乃消及於腎臟者也。夫消者必渴,渴亦有 三:有甘之渴,有石之渴,有火燥之渴。肥者令人內熱, 甘者令人中滿,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經》又曰:「味厚者 發熱。」《靈樞》亦曰:「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鹹入於」胃中, 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肺,則血氣走之,血與鹹相得,則 凝乾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此皆肥甘之渴。夫 石藥之氣悍,適足滋熱,與熱氣相遇,必內傷脾,此藥 石之渴也。陽明司天,四之氣,嗌乾引飲,此心火為寒 水所鬱故然。少陽司天,三之氣,炎暑至,民病渴。太陽 司天,甚則渴而欲飲。水行凌火,火氣鬱故然。少陰之 復,渴而欲飲。少陽之復,嗌絡焦槁,渴引水漿,色變黃 赤。又傷寒五日,少陰受之,故口燥舌乾而渴。腎熱病 者,苦渴數飲,此皆燥熱之渴也。故膏粱之人,多肥甘 之渴;石藥之渴;藜藿奔走之人,多燥熱之渴。二者雖 殊,其實一也。故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消穀善饑; 火在上中者,善「渴多飲而數溲;火在中下者,不渴而 溲白液;火遍上中下者,飲多而數溲。此其別也。」後人 斷消渴為腎虛,水不勝火則是也,其藥則非也。何哉? 以八味丸治渴,水未能生,而火反助也。此等本不知 書,妄引王太僕之注,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 以制陽光。但益心之陽,寒熱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 可,豈知王太僕之意,以寒熱而行之也。腎本惡燥,又 益之以火,可乎?今代劉河間自製神芎丸,以黃芩味 苦入心,牽牛、大黃驅火氣而下,以滑石引入腎經。此 方以牽牛、滑石為君,以大黃、黃芩為臣,以芎、連、薄荷 為使,將離入坎,真得《黃庭》之祕旨也。而又以人參白 朮湯、消痞丸、大人參散、碧玉鷄蘇散數法以調之,故 治消渴最為得體。昔有消渴者,日飲數升,先生以生 薑自然汁一盆,置之密室中,具罌杓於其間,使其人 入室,從而鎖其門,病人渴甚,不得已而飲,汁盡渴減。 此《內經》辛以潤之之旨。《內經》治渴以蘭除其陳氣,亦 辛平之劑也。先生之湯劑雖用此一味,亦必有旁藥 助之。初虞世曰:凡渴「疾未發瘡瘍,便用大黃寒藥利 其勢,使大困,大虛自勝。如發瘡瘍,膿血流漓而飱泄, 此真俗言也。」故巴郡太守以三黃丸能治消渴。余嘗 以隔數年不愈者,減去𥐚硝,加黃連一斤,大作劑,以 長流千里水煎五七沸,放冷日呷之數百次。以桂苓 甘露散、白虎湯、生藕節汁、淡竹瀝、生地黃汁相間服 之,大作劑料,以代飲水,不日而痊。故消渴一證,調之 而不下,則小潤小濡,固不能殺炎上之勢;下之而不 調,亦旋飲旋消,終不能沃膈膜之乾;下之調之,而不 減滋味,不戒嗜慾,不節喜怒,病已而復作,能從此三 者,消渴亦不足憂矣。況《靈樞》又說:心脈滑為善渴,《經》 又曰:「滑者陽氣勝。」又言「五臟脈心脈微小為消癉。」又 言:「五臟脆為消癉。」又言:「消癉之人,薄皮膚而肉堅固 以深,長衝直揚,其心剛剛者多怒,怒則氣逆上,胷中 畜積,血氣逆流,髖皮充肌肉,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 消肌膚,故為消癉。」又言:「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夫 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者多怒,柔弱者易傷也。」余以 是遂悟氣逆之人,非徒病消渴,若寒薄其外,亦為癰 腫,少氣,狂,膈中肺消涌水者,熱客其臟,則亦為驚衄, 膈消柔痓,虛腸澼。死客其腑,則為癃,溺血,口糜,虙瘕, 為沉,食㑊,辛頞,鼻淵,衄衊,瞑目,蓋此二十一證,皆在《氣厥論》中。《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一言可了,善讀 書者,以是求之。

《李杲十書》
编辑

《消渴論》
编辑

《陰陽別論》云:「二陽結謂之消。」《脈要精微論》曰:「癉成為 消中。」夫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病消則目 黃口乾,是津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熱則消穀善饑, 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結者津液不足,結而不潤,皆 燥熱為病也。此因數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氣上溢,轉 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 其氣慓悍,能助燥熱也。越人云:邪在六腑,則陽脈不 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陽脈太 盛,則陰氣不得營也,故皮膚肌肉消削是也。經云:凡 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 疾也。岐伯曰:脈實,病久可治;脈弦小,病久不可治。後 分為三消: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逆調論》云:心 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參湯治之。 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鞕,小便數,叔和云,口乾 饒飲水,多食亦肌虛,癉成為消中者是也,以調胃承 氣三黃丸治之。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輪焦乾,小便如 膏,叔和云,焦煩水易虧,此腎消也,以六味地黃丸治 之。《總錄》所謂末傳能食者,必發腦疽背瘡;不能食者, 必傳中滿鼓脹,皆為不治之證。潔古老人分而治之, 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 朮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復傳下消矣。前人 用藥,厥有旨哉!或曰:末傳瘡疽者何也?此火邪勝也。 其瘡痛甚而不潰,或赤水者是也。經云:有形而不痛, 陽之類也。急攻其陽,無攻其陰,治在下焦元氣,得強 者生,失強者死。《末傳》中滿者,何也?以寒治熱,雖方士 不能廢其繩墨而更其道也。然臟腑有遠近,心肺位 近,宜制小其服;腎肝位遠,宜制大其服,皆適至其所 為。故如過與不及,皆誅罰無過之地也。如高消、中消, 制之太急,速過病所,久而成中滿之病,正謂上熱未 除。中寒復生者也。非藥之罪。失其緩急之制也。處方 之制。宜加意焉。

《辨內外傷》
编辑

外感風寒之邪,三日已外,穀消水去,邪氣傳裏,始有 渴也。內傷飲食失節,勞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氣在 血脈中,有餘故也。初勞役形質,飲食失節,傷之重者, 必有渴,以其心火熾上,尅於肺金,故渴也。又當以此 辯之。雖渴欲飲冷水者,當徐徐少與之,不可縱意而 飲,恐水多峻下,則胃氣愈弱,輕則為脹,重則傳變諸 疾,必反覆悶亂,百脈不安,夜加增劇,不得安臥,不可 不豫度也。

《治法》
编辑

發熱惡熱而渴,但目赤者,病臟也。手太陰肺不足,不 能管領陽氣也。宜以枸杞、生地黃、熟地黃之類主之。 脈洪大,甚則嘔血,先有形也。

上焦渴,小便自利,白虎湯。

中焦渴。大小便不利。調胃承氣湯。

下焦渴,小便赤澀,大便不利,大承氣湯。

有《六經》發渴。各隨經藥治之。

表熱惡熱而渴者,白虎湯。

《朱震亨心法》
编辑

《消渴證治》
编辑

消渴,養肺降火生血為主,分上中下治。

三消皆禁用半夏,血虛亦忌用。口乾咽痛、腸燥大便 難者,亦不宜用,汗多者不可用,不得已必用薑監制。 消渴若泄瀉,先用白朮、白芍藥炒為末,調服後,卻服 前藥諸汁膏。又天花粉乃消渴神藥也。

內傷病退後,燥渴不解,此有餘熱在肺經,可用參、苓、 甘草少許,生薑汁調,冷服,或以茶匙挑薑汁與之。虛 者,可用人參湯。

水包天地,前輩嘗有是說矣。然則中天地而為人水, 亦可以包潤五臟乎?曰:天一生水,腎實主之。膀胱為 津液之腑,所以宣行腎水,上潤於肺,故識者以肺為 津液之臟,自上而下,三焦臟腑,皆囿乎天一真水之 中,《素問》以水之本在腎,末在肺者,此也。真水不竭,安 有所謂渴哉?人惟淫慾恣情,酒麪無節,酷嗜炙煿,糟 藏、鹹酸、酢醢、甘肥、腥膻之屬,復以丹砂玉石濟其私, 於是炎火上熏,腑臟生熱,燥熱熾盛,津液乾焦,渴飲 水漿而不能自禁。

其熱氣上騰,心虛受之。心火散漫,不能收斂,胸中煩 躁,舌赤脣紅。此渴引飲常多,小便數而少。病屬上焦, 謂之消渴。

熱畜於中,脾虛受之,伏陽蒸胃,消穀善饑,飲食倍常, 不生肌肉。此渴亦不甚煩,但欲飲冷,小便數而甜,病 屬中焦,謂之「消中。」

熱伏於下,腎虛受之,腿膝枯細,骨節酸疼,精走髓空, 引水自救。此渴飲水不多,隨即溺下,小便多而濁,病 屬下焦,謂之焦腎又若強中消渴,其斃可立待也。《治法總要》,當以白朮 散養脾,自生津液,兼用好粳米煮粥,以膂肉碎切煮 服以養腎,則水有所司。又用淨黃連濕剉,入雄豬肚 中密紮,於斗米上蒸爛,添些蒸飯,臼中杵粘。丸如桐 子。服一百丸。食後米飲下。可以清心止渴。

《羅天益衛生寶鑑》
编辑

《辨六經渴》
编辑

太陽渴,脈浮無汗者,五苓、滑石之類。陽明渴,脈長有 汗者,白虎涼膈之類。少陽渴,脈弦而嘔者,小柴胡加 䒷蔞根也。太陰渴,脈細不欲飲水,縱飲惟思湯,不思 水,四君子、理中湯之類。少陰渴,脈沉自利者,豬苓湯、 三黃湯之類。厥陰渴,脈微引飲者,當少少與之。 滑石治渴,本為竅不利而用之,以其燥而能亡津液 也。天令濕氣太過,當用之。若無濕而用之,是為犯禁。 假令小便不利,或渴或不渴,知內有濕熱也;小便自 利而渴,知內有燥也。濕宜滲泄之,燥宜潤之,則可矣。 《雜證》有汗而渴者,以辛潤之。無汗而渴者,以苦堅之。 傷寒食少而渴者,當以和胃藥止之。不可用涼藥,恐 損胃氣,愈不能食,白朮、茯苓是也。

「太陽無汗而渴者,不宜白虎;汗後脈洪大而渴者,方 可與之矣。」陽明有汗而渴者,不宜五苓。若小便不利, 汗少脈浮而渴者,宜與之。

「若人病心肺熱而不渴者,知不在太陰少陰之本,只 在標也。在標則不渴矣。若渴者,是在本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