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十三卷目錄
河間府部彙考一
河間府建置沿革考
河間府疆域考〈形勝附 有圖〉
河間府星野考
河間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八十三卷
河間府部彙考一
编辑河間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本府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為晉東陽地。戰國時為燕、趙、齊三國之境。秦為鉅鹿、上谷二郡地。漢置河間國。東漢併入信都,和帝時復舊。後魏於樂成縣立瀛州,後置河間郡。隋罷郡置瀛州。大業初,改為河間郡。唐改瀛州。天寶初,仍為河間郡。乾元初,復為瀛州。五代晉初入遼。周復取之。宋陞為河間府、瀛海軍節度。元為河間路。明洪武初,改河間府,屬北平布政司。永樂中,改直隸京師。領州二,縣十六。
皇清因之。順治十六年,省興濟縣併入青縣。領州二:
縣十五衛一
河間縣:〈附郭。〉
秦始建武垣縣,屬鉅鹿郡。漢屬涿郡,又析置州鄉,束州屬渤海郡。東漢省州鄉,以武垣、束州屬河間國。晉以武垣屬河間國,束州屬章武郡。南北朝、後魏因之。隋置河間縣,附郡郭以武垣入焉。改束州為束城,俱屬河間郡。唐因之。如意元年,析置武興縣,屬易州。神龍元年,更名唐興,屬莫州。宋熙寧六年,省束城為鎮入河間。景德二年,初置肅寧城,附河間郡。《郭》:金屬河間府附郭。元屬河間路附郭。明屬河間府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
獻縣
漢始建樂城縣,屬河間國;又析為阿武,屬涿郡;為景成,為成平,屬渤海郡;為建成,為中水,屬涿郡。東漢改樂成為樂陵,與成平、中水俱屬河間國。三國魏因之。晉於縣置樂陵國。南北朝後魏以樂城屬河間國,成平、中水屬章武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樂城為廣城,成平為景成。仁壽初,以廣城有樂壽巖,改為樂壽。唐以樂壽屬深州饒陽郡,以景城屬瀛州河間郡。宋熙寧六年,省景城入樂壽,屬河間郡。金天會七年,陞為壽州。大德二年,改為獻州,領樂壽縣。大定七年,以石家圈置交河縣,屬河間府。元屬河間路。明降州為縣,屬河間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
阜城縣
周春秋趙簡子城在今境。漢始建阜城縣,屬渤海郡。景帝改名昌城,屬信都國。東漢屬安平國。晉屬渤海郡。南北朝後魏屬武邑郡。隋屬河間郡,又屬冀州。唐因之。宋屬永靜軍。金屬景州。元因之。明屬河間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一里。
肅寧縣
唐封邑地。宋景德二年,始置肅寧城。金陞為縣,屬河間府。元至元二年,省入河間縣,尋復。明屬河間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五里。
任丘縣
漢初,為鄚,為阿陵。宣帝時,為高郭侯國。平帝遣中郎將任丘城此,始置任丘。東漢光武時,以阿陵為侯國。和帝時,以鄚屬冀州、河間國。三國魏因之。晉改屬渤海郡。南北朝屬瀛州河間郡。隋大業初,併任丘入高陽縣,屬瀛州河間郡。唐武德間,分鄚置任丘。開元間,更鄚為莫,析文安、任丘置長豐,俱屬文安、鄚州境。宋熙寧六年,省長豐為鎮,又省鄚州入任丘。元祐二年,復鄚縣,尋罷為鎮,屬鄚州文安郡。金屬河間府。元屬河間路。明為任丘縣,屬河間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三里。
交河縣
金大定七年,以獻州石家圈置交河縣,屬獻州。元至正二年,省入樂壽縣,尋復。明屬河間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青縣
周春秋時為清國。唐為幽州蘆臺軍地。宋太平興國七年,置乾寧軍乾寧縣。大觀初,改軍曰清州。金改縣為會川。元改州為清寧府,後復為清。
州。治會川縣。明為青縣。屬河間府。《我》
皇清因之。順治十六年,省《興濟縣》併入焉。編戶十一。
里
靜海縣
宋大觀中,以清州渦口寨為靖海縣,尋復。金明昌中,仍以渦口寨置縣,屬清州。元初,省入會川縣,尋復置。明洪武初,更名靜海,屬河間府。我
皇清因之,編戶十九里。
寧津縣
漢始置寧津縣,屬渤海郡。隋始置胡蘇縣,屬平原郡。唐初屬觀州,後屬滄州。天寶元年,更名臨津,後復屬景州。宋熙寧六年,省入南皮。金天會二年,遷於東北二十五里,更名寧津。元屬河間路。明屬河間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五里。
景州
周。春秋時為晉地,名條。漢為修,又為廣川,為觀津,俱屬信都國。東漢以修屬渤海郡,廣州屬清河國,觀津屬安平國。三國魏省觀津入修。晉置東安陵、渤海郡。南北朝後魏以修、安陵屬渤海郡,廣川屬長樂郡。隋開皇中,改修為蓨,屬信都郡;改廣川為長河,屬平原郡。大業初,省安陵入東光縣。唐武德四年置觀州,貞觀十七年,州廢。貞元三年,置景州。後再廢復置。宋太平興國六年,改永靜軍。金復為景州。大安間,改觀州。元復為景州,徙治蓨縣。明洪武七年,省蓨入景州,屬河間府。我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八里。領縣三:
吳橋縣
隋將陵縣地,屬平原郡。唐屬德州。五代周置保順軍,屬滄州。宋因之。金廢保順軍,始置吳橋縣,屬河間府。景州。元屬河間路景州。明屬河間府景州。我
皇清因之,編戶十一里。
東光縣
漢屬渤海郡,又為侯井,為弓高,屬河間國。東漢省侯井。晉屬渤海郡。南北朝後魏因之。隋屬平原郡。唐初屬觀,改屬滄州,後復屬景州。宋屬永靜軍。金為觀州治。元屬景州。明初省入阜城縣,後復置,屬河間府景州。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故城縣
漢為厝縣,屬清河郡。東漢屬清河國。晉為東武城,屬清河國。南北朝、後魏為武城,屬清河郡。隋開皇十六年,分武城置歷亭,屬清河郡。唐初,屬貝州清河郡。貞元五年,置故城縣,屬甘陵郡。宋初,屬貝州,後改名恩州。金廢縣為上故城鎮。元初屬河間路。至元二年,併為故城鎮入景州。十年,復置縣,屬景州。明屬河間府景州。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滄州
漢為渤海郡,治浮陽,屬幽州。東漢徙治南皮。晉為渤海國。南北朝後魏為滄州浮陽郡。隋為渤海郡。唐為滄州。天寶初,改景城郡。乾元初,復為滄州。宋為滄州景城郡,後屬橫海軍。金更為臨海軍,屬河北東路。元屬河間路。明為滄州,屬河間府。我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九里。領縣三:
南皮縣
秦始皇二十七年,置縣,屬鉅鹿郡。漢屬渤海郡。東漢為渤海郡治。三國魏屬河間國。晉屬渤海郡。隋仍之。唐初屬滄州,後改屬景州。宋屬滄州景城郡。金屬河間府滄州。元屬河間路滄州。明屬河間府滄州。我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鹽山縣
周春秋時,名無棣。漢為定縣,屬渤海郡,後改高城。東漢為高城侯國,省定縣入焉,屬渤海郡。晉屬渤海郡。南北朝後魏屬滄州浮陽郡。隋置浮水縣,後改高城為鹽山,省浮水入焉。唐武德間,置東鹽州。貞觀初,罷州,以縣屬滄州。宋屬滄州景城郡。金屬河間府滄州。元屬河間路滄州。明屬河間府滄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里。
慶雲縣
周春秋時,名無棣。漢為陽信縣地,屬渤海郡。東漢因之。晉屬樂陵國。南北朝後魏屬樂陵郡。隋開皇六年,析陽信北境置無棣縣。唐屬滄州。貞觀初,省入陽信縣,後復置。宋徙治保順軍,屬滄州。金因之。元省入樂陵縣,屬齊南路,後復置屬滄州。明洪武六年,改名慶雲,屬河間府滄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一里。天津衛
秦為上谷、漁陽二郡地。漢初,屬燕國,後分置涿郡。三國魏屬燕國。晉屬范陽國。唐屬幽州總管府。宋屬燕山府。元初,屬燕京路大興府,後改屬大都路。明洪武初,屬北平府。永樂中,始立衛名曰「天津」 ,屬河間府。我
皇清因之,衛無編戶。
河間府疆域考〈形勝附〉 通志
编辑河間府疆域圖
本府
東三百里至山東濟南府之海豐縣界。
西六十里至保定府之蠡縣界。
南二百九十二里,至濟南府之德州界。
北一百三十里至保定府之雄縣界,四百里至
京師
東西廣三百六十里,南北袤四百二十二里。河間縣:〈附郭。〉
東至獻縣界七十里
西至肅寧縣界,二十里。
南至獻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任丘縣界,三十五里。
獻縣
東至滄州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真定府饒陽縣界,四十里。
南至交河縣界,四十里。
北至河間縣界三十里
阜城縣 ,在府治西南一百四十里。
東至東光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真定府武邑縣界十五里。
南至景州界二十五里
北至交河縣界,三十五里。
肅寧縣 在府治西四十里。
東至河間縣界,二十里。
西至保定府蠡縣界二十里。
南至真定府饒陽縣界二十里。
北至保定府高陽縣界二十里。
任丘縣 在府治北七十里。
東至順天府大城縣界,七十里。
西至保定府高陽縣界二十里。
南至河間縣界,四十五里。
北至保定府雄縣界五十里。
交河縣 ,在府治南一百二十里。
東至南皮縣界,五十里。
西至真定府棗彊縣界,三十里。
南至阜城縣界五里
北至獻縣界四十里
青縣 ,在府治東北一百五十里。
東至滄州界八十里
西至順天府大城縣界,四十里。
南至交河縣界,七十里。
北至靜海縣界五十里
靜海縣 ,在府治東北一百八十里。
東至海一百七十里
西至順天府文安縣界,五十里。
南至青縣界六十里
北至順天府武清縣界六十里。
寧津縣 ,在府治東南二百九十里。
東至山東樂陵縣界,五十里。
西至吳橋縣界,四十里。
南至山東德州界,三十里。
北至南皮縣界四十里
景州 ,在府治南二百里。
東至吳橋縣界,一十八里。
西至真定府棗彊縣界八十里。
南至山東德州界,三十里。
北至南皮縣界四十里
吳橋縣 在州治東五十里。
東至寧津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景州界二十里
南至山東樂陵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東光縣界,四十里。
東光縣 :在州治東北七十里。
東至寧津縣界,六十里。
西至阜城縣界三十里
南至吳橋縣界,三十里。
北至南皮縣界四十里
故城縣 ,在州治南九十里。
東至山東德州界,二十五里。
西至真定府棗彊縣界,五十里。
南至山東恩縣界,十八里。
北至景州界三十里
滄州 ,在府治東一百四十里。
東至鹽山縣界,九十里。
西至青縣界一百里
南至南皮縣界七十里
北至青縣界四十里
南皮縣 ,在州治南七十里。
東至山東樂陵縣界,一百里。
西至交河縣界,一十八里。
南至東光縣界,一十五里。
北至滄州界三十五里
鹽山縣 :在州治東九十里。
東至山東海豐縣界,六十里。
西至滄州界二十里
南至山東樂陵縣界,四十里。
北至滄州界六十里
慶雲縣 :在州治東一百六十里。
東至山東海豐縣界,三十里。
西至鹽山縣界十五里
南至山東陽信縣界,三十里。
北至鹽山縣界,五十里。
天津衛 在府東北三百里。
東至梁城所,一百四十里。
「西至楊柳青」 四十里。
南至靜海縣,七十五里。
北至楊村驛六十里
形勝附
编辑本府。〈河間縣附郭。〉
河間府 東濱滄海,西麓太行河,經武垣之北,「九河之會,五壘之居,南枕滹沱,北背高河,地勢廣闊,水路要衝,燕、齊之交,東連博陸,西叩金堤,膏腴控其前,平林亙其後,河間古鎮,聯城數十,總制千里。」
外州縣
《獻縣 》「疇平野闊,川秀地靈。」
《阜城縣 》「北泝劉麟,南臨鳴犢。」
肅寧縣 控四河於上流,引二淀於中堡。《任丘縣 》「燕南極浩汗之觀,趙北壯朝宗之勢。」 交河縣 襟衛水而帶滹沱,抱廣川而負瀛海。青縣 中山傑豎衛水瀠洄。
靜海縣 密邇三津,作海防之門戶;往來萬舳,綰漕運之咽喉。
寧津縣 「上連滄、瀛,下控齊魯。」
《景州 》:「六水騰傾,五窪澹泞。」
《吳橋縣 》「鏡懸千頃,虹駕雙河。」
《東光縣 》「跨衛引津,襟滄麗景。」
故城縣 ,前武城,後廣川。齊、魯交於左,燕、趙鄰於右。
《滄州 》當水陸之要衝,為渤《碣》之都會。
《南皮縣 》「擅五壘之雄,攬九河之勝。」
鹽山縣 「篋山奔峭以連城,渤海翻瀾而近郭。」 《慶雲縣 》。壤分紫甸,境接青齊。
《天津衛 》「千淀歸墟,百川赴壑。輸將要地,商賈通津。」
河間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分野
《周禮》保章氏鄭元註:「大梁,趙也;析木,燕也;元枵,齊也。」
按春秋及戰國,河間東南屬齊,西南屬趙,北屬燕。《春秋元命苞》:「昴畢散為冀州,分為趙國;箕星散為幽州,分為燕國。」
《晉書》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為析木,於辰在寅,燕之分野,屬幽州。自胃十度至畢十一度為大梁,於辰在酉,趙之分野,屬冀州。渤海入箕一度,河間入畢十度。
《唐書》:初須女五度。中虛九度。終危十二度。其分野自濟北及渤海九河故道之南,濱於碣石,其地得陬訾之下流。又初胃四度。中昴六度。終畢九度。自全趙北逾代郡北紀之東陽,為畢分。循北河之表,西盡塞垣,為昴分。又初尾七度。中箕五度。終南十八度。自渤海九河之北,得漢河間及無終、九彝之國,尾得雲漢之「末派,當九河之下流,濱於碣石。」
《宋史》:「天市東垣南第三星曰燕,九曰九河,十曰趙」 ;西垣南第十星曰河間。
《明一統志》:「河間,《禹貢》冀州之域。天文箕尾分野。尾 九星,十九度,北一丈為天之中道,去極一百二十七度半。箕四星,十三度,上六尺為天之中道,去極一百二十一度半。」
北斗 第五星曰玉衡,主趙;第六星曰開陽,主燕;第七星曰搖光,主齊。
天市垣 東藩第三星曰「燕」 ,第九星曰九河,第十星曰趙;西藩第十星曰「河間。」
須女 下十二國星,齊一星、趙二星、燕一星,五車 。東北星,主燕趙。
日躔黃道分野
「南皮、鹽山、慶雲,入箕三度,其分在天籥星之中間,箕東北星之北以上六尺許,冬至太陽之所躔也。東光故城、滄州,入箕二度,其分在箕左舌之上六尺,當天籥之西星,吳橋、景州、寧津、興濟,入箕一度,其分在箕西北星上六尺。天籥之西,青縣、靜海、肅寧,入尾十八度,其分在天市垣燕星之南十四度。交河、任丘、獻縣、阜城,入尾十七度,其分比鄰於十八度之西。」 「河間府河間縣,入尾十六度,其分在糠星之北」 上。「十二尺以上俱見青田細分野中。自箕而尾,黃道漸衍向南,凡六十年測準一次,改橫度,不改縱度。」 《二十八宿分野》:「任丘、交河、獻縣,入尾十六度,其分在糠星之下,魚星之東南。滄州、東光、慶雲、南皮、阜城、鹽」 山,「入箕一度,其分在箕口中間故城吳橋,入昴九度,其分在天街之南、月星之東。」 河間府河間縣景州肅寧,入畢十度,其分在參旗之北、天高之東。以上附於二十八宿,歷古今而不變,俱見《留侯分野書》中。今為之確指實在,罔敢游移云。星屬事類分野。
水星有變在六乙五辰日及變於本郡州縣度數中者,則本郡當之,餘則否。
北斗所管本郡之屬,若天子有會同征伐之事,用之以占他則否。天市垣藩所管本郡之屬,其河間一星,則鄚州泊頭之利集也。九河一星則臨清之商會也。用之以候貨物之贏絀,外則否。九州殊口,北一星管本郡之阨塞關梁者,出奇間道之時,用之以占,不則否。五車所管本郡之屬,轉輸兵餉之際,用之以占,不則否。須女下十二國,星郡雄峙據之時,用之以占廢興存亡者也。外此則否。以上因事而占,各有專屬。以日辰干支分定東西南北及中央。凡三法者,約之以開方,量之以勾股,準之以表率,界之以縱橫度數,其不中焉者寡矣。
河間府山川考 府縣志合
编辑本府。〈河間縣附郭。〉
渤海 一名「北海」,又名「東海」,在府城東三百里外,跨鹽山、靜海二縣境。〈府治近海,無山,故先《志海》。〉高河 在府治西北,自高陽縣界來。顓頊城陵俱在彼處。
滹沱河 去縣西二十里,亦自高陽來,有大浦淀水注焉。酈道元云:「大浦下導,陂溝競奔。」 是矣。後又因決入之處,謂之百道口,亦名大廉陂。澗水 疑即儉河。
晉水 ,《漢書》:「周成王封叔虞於唐,而唐有晉水,故名晉國」 ,河間之東陽地也。
淇水 在衡漳水之東,《禹貢》所云「淇水出乎其東」 是也。
滱水 發源代郡高山氏,即溫彝水也。出倒馬關為唐河,納滹沱支流,至無極縣三岔口,合滋、青諸水,經河間西門北流,過半截河,抵任丘東莊橋,由阿陵東達五官淀入海。明嘉靖十一年,巡撫許宗魯濬。不數十年,上流壅塞。每水發,南自蘇家口入,北自徐見口入,舟楫財貨日集,輿梁橋左,亦稱民便。知府郜相通其「水入護城河」 ,即西門外大河是也。
鐵燈竿口 其源出漳水,逾滹沱,過洪沙港,南入縣境,北流通靜海、直沽,達於海。一股自蘇家口入滱水河;一股至城北,自徐見口入滱水河。《長豐渠》二 :一在河間縣東北七十里,一在縣西南五十里。
七里井 隋薛世雄行至河間,軍於七里井,獻縣。
萬春山 :在縣城東十里。
白草山 :在縣城北十八里。
靈臺山 ,在縣城東南十五里。以上三山皆高陵,一望數十里,林木交映,邨居歷落,俱佳境也。獨萬春山每至春月,桃林花放,爛如鋪錦,尤為勝覽。
建成山 ,漢以此名縣。高祖封曹參為建成侯,又封呂澤為建成侯。又公沙穆嘗居建成山,依林阻為室,今莫詳其處。
樂壽巖 :在縣城西南十里。舊縣名「樂壽」 者以此,今圮。
滹沱河 在縣城南十里。其源出大戲山,自繁峙經真定,入縣南境,東至青縣,合衛河達於海。魏刺史王質以其屈曲,疏而直之。後刺史楊真改為「青寧河。」
交龍口 在縣城北
完固口 在縣城西南十八里,乃滹沱河北岸。曩山水泛漲,河流失常。明嘉靖十三年,知縣汪鑾修築,復其故道。
房淵 在縣城北三十里。石勒時,水忽變赤。慕容雋時,水忽生鹽如印形,一日再長再消,不失其度。元時見龍出,蓋古勝蹟,今已淤塞。
阜城縣
屯氏河 在縣城東南十里。俗呼為「漫河」 ,自蓨境西南來,經於此。今枯為田。
靈鳴犢河 在縣城東南十八里。《地志》云:「鳴犢河在冀州清河郡。黃河別出為鳴犢河,東北至蓨,又會屯氏來,經阜城南界。」 是河去簡子城不遠。觀《晉史》有竇鳴犢事,想即此河也。今闕之。胡盧河 ,在縣城西北,即衡漳下流。又名劉鱗河。
王莽故河 在縣城西南。自元氏縣來,元氏有屯氏大河,俗呼「王莽河」 ,一名「毛河。」
漳河 在縣城南十二里楊家廟地方。原有清濁二名,俱出自上黨。酈道元謂之衡水。東至鄴合清漳,東北至阜城入北河。桑欽謂「二漳異源,而下流合歸於海」 ,今枯為田,即胡盧河之上流也。
枯洚渠 在縣城南,即《禹貢》洚水。《漢志》云:「禹以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浧難行平地,數為敗,迺,釃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洚水大陸,播為九河。」 即此。
肅寧縣。〈無《山》。〉
青口河 :在縣城北三里。
河村河 在縣城北五里。
甘河 :在縣城西三里。
灘頭河 :在縣城東八里。
海市河 在縣城西南十五里。以上五河,俱屬「唐河」 ,下流與中堡河通,久淤無水。
中堡河 在縣城東三十里。南接博野縣鴨、磁、沙、唐四河,下流於雄縣,東北合直沽入於海。陳玉帶河 在縣城東三十五里,本洋東《五干》
淀水之流所入,下經任丘縣,至直沽入海。疑即中堡河之下流也。
五干淀河 二淀俱在縣東南三十里,西南接鴨、磁、沙、唐四河,由鐵燈竿口注於二淀。下流中堡河,合直沽入海。
《平渠 》,曹操將征袁尚,鑿渠自滹沱入泒水,名「平渠」 以通海。
唐河堤 在縣城南二十里。起自蠡縣三縣口,東至韓村、張王口,迴曲五十里餘口岸共一十八處,失時不修。水決「下渰本縣、蠡縣、高陽、安州、新安、雄縣、河間、任丘、安肅、容城諸處。」〈以上諸河,源久淤塞,絕流多年,地作稼穡,惟稍有高下形跡耳。〉任丘縣:
白馬峰 《舊志》:在縣境內,其狀類馬,今失其地,相傳即城內十字街,今地形甚高。
桂巖 《舊志》:在縣西北。深邃如巨室,多桂木,為河間獻王子讀書所。北方無桂,豈以他樹相似而誤邪?抑美之邪?
金沙嶺 在縣城東四十里。自東江村迤邐至北羅諸村。又縣西三十里,自氾頭村至鄰河諸村,隱約蜿蜒,如見如伏。其嶺處細沙流出如金星。
易水 在縣城西北三十里。《水經注》:源出固安縣閻鄉西山,東歷安州,屆高陽關,過鄚州北趙北口,會諸水,東入於海。
濡水 在縣城西北二十里。《水經注》:「源自窮獨山南谷,流至容城北大利亭。」 杜預曰:「東流鄚縣,入易水。」
滱水 ,今東莊橋河之上流也。發源代郡,一股抵白洋淀,過趙北口,洪波東注,一股由河間西抵東莊橋、武溘淀,合流東注。
滹沱水 ,舊稱「滹水任源郡」 者,以縣西沙唐滋河俱通滹沱支派,環流縣境者也。正流則自真定、深州、清河、鹽河、運河以入海。
東莊橋河 乃漕河下流,上接河間,即許宗魯所修,會武溘淀。
半截河 在城東南滿堂村,即滱水也。在河間者濁,不見天日;入《任丘》者清,可數魚蝦,人皆異之。
鏡河 在城南。自相子口經市莊至邑,環城而北,過五龍潭,東由斜溝、順子口匯五官淀入於海。許宗魯疏「東莊河,恐犯邑城」 ,今上下俱塞。玉帶河 ,即城河也。外抱城郭,內環書院,瑩潔盤旋,玉帶宛然。又縣北四十里將莊亦有之,今淤。
高陽河 自高陽縣來,經趙北口合易水入海。梁家河、趙家河、鄰河、帶河、大乾河、清水河 ,皆在縣西陳王莊等處,今淤。
《檾澱莊 》在梁家莊。旱則民田,澇則水鄉。《黑耳淀 》在河口莊。
葫蘆淀 在司馬莊之西。《古詩》云:「莫州城中三萬戶,葫蘆淀上八千家。」
金波淀 在香城屯之西。
白洋淀 在關城等村,周圍六十里,與安州、新安、高陽共之。
撅鯉淀 在縣城東南。旱即飛沙,澇則溟海。《唐志》:莫州九十九淀,此其一。
五官淀 在阿陵北,《元志》名武溘淀。南通瀛海,北東放天津,乃九河下流。
《三滸》淀 ,上接五龍潭,今淤。
居龍淀 在縣城北唐堤。西南有前塘、後塘,眾水所歸,霪潦為甚。
《荷花淀 》在縣城南荷花村。
柳圈淀、花草淀、百家窪 ,俱在市莊南。
八角淀、《荒婁》淀 ,俱在東莊。
馬圈泊 在縣城南八里。
蓮花泊 在縣城南三里,產蓮、藕、蒲、蘆。因修河塞相子口,民盡佃之。今徵糧。
鯰魚泊 在縣城北八里。
齊家泊 在縣城東南
莎塘 在白涾西,有「東莎」 、「西莎。」
「蒲池」 、「蓮花池 」 俱在高郭城外,今淤。
白龍潭 在陳王莊西。相傳「昔時禱雨輒應。」 五龍潭 ,在縣城北十二里,夏秋不溢,冬春不竭,後僅存龍母廟。廟中有井,井中有鐵牌一,而鑄「龍王名。旱則撤水取牌,暴於日而禱之,輒雨。」 斜溝 ,上自城東南相子口,下至城東北順子口。嘉靖間,巡撫許題濬東莊橋大河,因水勢高,遂塞上下二口,以遠城郭之害。
梁溝 在趙哥莊
相子口 :在市莊東,今塞。
順子口 在陵城西,今塞。
君子口 在河口南,今淤。
趙北口 在縣城北五十里,眾水所會,南北大路,有橋十數座。
田門口 在縣城西北八里。
王莽口 在帶河東
燒車口 在縣城西,新安高陽共之。
長豐渠 《一統志》「在縣西北。自河間舊東城引水東流,通漕溉田。開元刺史盧暉開縣東,長豐北亦有之,并淤。」
官道渠 在鏡河西南,渠臨大道。
子貢陂 在縣境,唐令王遵浚。遵字子貢,故名之。
魚君陂 在縣城南五里,亦名「通利渠。」 唐令魚思賢開以洩淀水,得田二百餘頃。
唐堤 在縣城西北。自趙哥莊抵大務四十餘里。高阜綿長,以漳水患。宋知縣唐介所築。明知縣顧問重修,僉事劉渤有記。
滱隄 ,在滱水兩岸,南北百餘里,上接河間,下抵五官淀。許宗魯修築。
王公隄 ,「知縣王簠修,為天津大道」 ,長十餘里,舊址尚存。
金隄 知縣金燦築
鏡隄 ,知縣王齊《疏》在鏡河兩岸,綿七十里。「鳳隄 」 ,在蔡家莊西,久廢。
六原斜隄 自王約寺東南至皇隄,以障北水,城郭村墟甚賴之。知縣顧問重修。
扒頭隄 在趙北口南
段村隄 在趙北口西,與安州新安接壤,交河縣。
滹沱河 自獻縣界流入縣界,經高川鎮北入青縣界。
高河 在縣治北。滹沱、高河二水交流,故縣曰「交河。」
衛河 一名「御河」 ,在縣東五十里。自東光縣流入縣界,經泊頭鎮入青縣界。縣內河流頗多,而漕運經此。
洚河 在縣城西五里。邑名《洚陽》,以此。
沙河 :在縣城東三十里。
清河 一名「鹽河」 ,俗傳「趙王運糧河」 ,自縣西南入富莊驛、郝村、劉解、魯道村、張家橋東五里散流,俗名「青河頭。」
蛤蠃河 在縣城北二十五里。又名蛤𧊶河。三岔河 在縣城東北五十里。
李村河 在縣城東北四十里。自縣東北流經李村鎮,俗名「土河。」
小營河 :在縣城東五十里。
倒流河 在縣城東北五十里。一云即「蔡河」 ,有《蔡家莊》遺址,俗傳魯秋胡戲妻處。凡水皆東流,此水西流四十里入三岔河,故名。
陽氣寺。古河 ,一名平成河,在縣東北八十里。薄洛津 ,一名漳水津,趙武靈王言:「吾國東有薄洛津之水」 ,即此。
張太窪 在縣東三十里。知縣馬中良於明萬曆十七年開溝五道,以通洚河,窪田不苦水潦。韃韃窪 ,在縣東北七十里。知縣馬中良議決金、芮二溝,排青陂二河,通毛家溝,以注於蔡河《窪。東漥 》,在縣東北九十里。知縣馬中良議鑿東南二溝,入陽氣寺古河,注於鴨綠淀。
青縣
中山 在縣治南二里。唐陽城隱居於此。舊有懸巖瀑布數十丈,如猿啼鶴唳之聲,故跡猶存。西山 在縣城西南五里。舊《志》云:「有茂林修竹。」 今無存。
潞河 在流河鎮北
衛河 在縣東。一名「御河」 ,源出河南輝縣。滹沱河 在縣城南,源出大戲山。自代郡魯城縣東流,經真定,南入本府獻縣界,東北流至縣治南一里,合衛河入於海。
清河 :在縣治南五十里。
湛河
泗河 以上三河,在縣南夾河內,無源,俱交河縣雨澇洩水之渠,北至權河口南二十里魚兒莊,號曰「南淀」 注焉。滹衛相夾,一有水患。兩河東西相連,漫無堤岸,一年有水,數歲汪洋,耕耘莫施,秋成失望。
馬家橋河 :在縣治西八里。
胡家店河 :在縣治西十里。
黑龍港河 在縣治西十五里。以上三河,至縣北十五里空城村,匯而為一,北至大城縣王家口入淀。三河俱無源頭,西南河間縣、獻縣之境。
巨窪千頃,一遇水澇瀉洩,三河奔放而北,淀水倒溢而南,三河不能容受,汪洋淜湃,縣境俱為洪波。
劈池 宋元豐四年,李立之言,「河決自乾寧軍劈池入海。」
天妃池 在縣南二里
河有六淺 ,曰「磚河」 ,曰「運坊」 ,曰李家,三淺,俱縣南;曰「留小」 ,曰「流河」 ,曰新莊,三淺,俱縣北。額設淺夫五十名,興濟歸併河東七淺,安堵寨淺、王家淺、流洪淺、安家淺、柳巷淺、李家淺、八里塘淺,淺夫七十七名,吳橋協濟五十二名,寧津協濟二十五名。
靜海縣
衛河
獨流河 在縣治北二十里。其地有蒲葦之利。見《一統志》。
「逆河 」 以海潮逆流,故名。
天津河
界河 《宋史》云:「御河自通利、乾寧入界河,達於海」 ,即天津河,乃宋、遼分界之處,故云。
赤龍河 在縣治北
寬河 在縣治東。以下諸河,但存其渠,旱則陸地,澇則一望無際。
土河
黑龍港河 :在縣治東。
牛郎河 在河西
九里河
小南河 :在縣治北四十里。
大南河
鹹水沽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乃出海要地,屯軍戍此,以防不虞。
「三叉沽 」 在直沽,今天津城邊。潞河清,衛河濁,二水合流,東注於海。
大直沽 :在縣治東北一百里。
小直沽 在縣治北九十里,即今天津置城處。丁字沽 在小直沽西南,其形勢有如「丁」 字之象,萬艘分載於此。
雙塘渡 在縣治南十五里。
在城渡 一在十字街口,一在真武廟口。獨流渡。
王莊渡
楊柳青渡 在縣治北四十五里。上「寒家樹。」 進北京比天津差近。
寨里口 在縣治南
渦子口 即縣治
獨流口
柳口
三叉口
辛口
稍直口 在縣治北
蘆北口 :在縣治東北。
賈家口 在衛河西。以上諸口,未必皆川。從來相傳三臺九口、十八沽,故諸口併誌之。
寧津縣
臥龍岡 :在縣治西三十里黃河中央。地形高阜,水溢不沒,形類臥龍,故因名之。
黃河 :在縣治西三十里,約廣一里許,自吳橋縣東南來,西北入南皮縣界。
胡蘇河 《禹貢》九河之一,在縣境。《寰宇記》云:「在滄之饒安、無棣、臨津三縣。」 許《漢志》云:「以其水若胡鬚,故名。」 又見《爾雅》。
簡潔河 ,《禹貢》九河之一,在縣境,《輿地記》云:「在臨津。」
鬲津河 《禹貢》九河之一,在縣境,見府。《河道志》云:鬲津在東光鬲縣界,中寧津即其地也。毛河,古毛河 ,自臨津縣境入清池縣,唐開元十年開。
土河 :在縣治南二十五里。
遲河 :在縣治東四十里。
流河三渡口 在縣治東四十里。楊盤店西河溝 在縣南十八里。
龍灣 :在縣治北十八里。
黑水灣 :在縣治南十五里。
龍潭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水深莫測,苦寒不凍。相傳有龍窟,故名。土民建龍王廟於岸,旱潦祈禱之。
隄口 :在縣治西三十里。
隋隄 :在縣治北三十五里。其勢蜿蜒,若蒼龍起伏之狀。昔隋煬帝巡遊,駐蹕於此,令軍士築隄如垣。有居民耿姓守道守義者進膳,帝嘉之,因以所築隄賜名耿村。土民或稱「隋隄」 ,又多稱
《耿家圈》中悉樂土,東接古河,南窺龍潭,北望鳳臺,西多沃壤,亦一邑之名區也。
景州
《護城岡 》一名「玉環隄。」
竇氏青山 :在州治西四十里。
衛河 在州治東十八里安陵鎮。源出衛輝,流經故城吳橋,下至東光及青縣入海。元時通漕運,明時因之。今亦因之,為萬世之利。亦曰「御河。」 張甲河 在州城西七十里。
青草河 :在州城西十里。
李家河
漳河
樊家河 俱在州城東北,導水入窪之路。「連窩 」 在州城東北連窩鎮。
千頃窪 在州城東北四十里,每遇河水漲決,景尤被害。明正統間,知州劉深自城北隄外開渠,導入此窪,賴免水患。
蒲窪 在州城西七里
袁家窪 在州城西南三十五里。
白草窪 在州城西十里。
蝗蟲窪 ,在州城南五里。
惠民渠 即「前導水入千頃窪」 者,淤塞年久,每秋水河決,渰沒殆盡。嘉靖癸丑,知州胡擇訪故渠,濬之未成,遷去。乙卯,知州馬進階復自南隄外而西而北,引入故道,經李家等河,迤邐二十餘里。由是水勢得洩,民德之,故名。
吳橋縣:〈無《山》。〉
「鉤盤河 」 ,即「黃河」 故道也,在縣城南。
衛河 源出衛輝府輝縣之蘇門山,下安陽,經臨清、德州,至縣城西二十里桑園鎮,由連窩鎮入東光界,至青縣豹家莊,會滹沱河,至天津衛直沽入易水,東入海。漕運要路,歲有防漕護運官兵。
夾河 在縣城東北十五里。二水中分,雙虹並駕,河流激湍處。
沙浪口 在縣城西二里許。是大河分流處。經吳家廟、王家橋、馬家庵、于家集北,入東光界。龍灣 在縣城東二十里。淺深斷續流衍,東匯寧津縣界谷家河。舊《志》所謂「龍潭夜月」 是也。今據俗傳,有龍灣者三:一在溝店鋪南、孫家莊後。一在溝店鋪北,王士良莊東;一在城東南二十里果園。未詳孰是。
梅家窪 在縣城東北三十里。
白草窪 在縣城西南三十里。
曹家窪 在縣城西十里。
千頃窪 ,在縣城西北五十里,衛河之西,繫景州眾水下流。每遇秋潦,汪洋無際,《千頃》信非虛也。
東光縣
三山 在儒學之後。明弘治中,邑令游公璋以胡蘇臺在儒學之前,巍然特起,亦於儒學之後築土為山,與之相峙。其山連絡如箕,因名「三山。」 天胎山 在縣城南十里,臨靳河,又名「天臺」 ,今漸卑平。
魯陽山 ,載樊深《舊府志》註曰:唐李頎《東光詩》有「舉頭遙望魯陽山,木葉紛紛向人落」 之句。今無考。
青山 在縣城西北三十里,即古觀津地。漢文帝竇皇后父,隱身漁釣,墜淵而卒。景帝即位,立后為太后,遣使更填所墜而葬,起大墳,號曰「竇氏青山」 ,高數丈,週迥四五里。又《廣平古蹟》亦載,觀津於清河,為竇太后故里云。
「土山 」 在青山之西十五里。
衛河 又名「御河」 ,為今漕運要津,在縣西三里許,源出衛輝,故名。經故城吳橋,有大龍灣、小龍灣,瀠洄環帶,由縣治西而北,下至滄州、青縣、靜海、天津衛東入海。
靳河 在縣城南二十里。自安陵流經縣境,入浮河。唐開元中開,今涸。
漳河 在縣城西。自恩州舊漳南縣流入,今涸。馬頰河 《禹貢》九河之一,在縣界,後呼為篤馬河。唐貞觀元年開,又名新河,今涸。
胡蘇河 ,亦《禹貢》九河之一,在縣東三里許。《漢志》云:「以其水散若胡髮,故名。」 又見《爾雅》。又《禹貢》許商注云:「胡蘇河在東光。」
故城縣
歡喜嶺 在縣城西三里許。相傳雲中楊叔敬以事客故城數年,其子溫自籍來省,邂逅嶺傍,不勝喜躍,因以名之。
衛河 一名「漳河」 ,又名「御河」 ,即古屯氏河。源出衛輝府輝縣之蘇門太行山下流經縣南門外。
潢瀘河 ,又名「索盧河」 ,距縣西南五十里。枯涸無水,東北通阜城劉麟河。
龍潭 在縣城西三十里。相傳元末有龍起此地,水深黑不可測,今已湮塞,斷厓猶深數丈。沙溪 又名「東河」 ,起自武城縣界,秋雨後即有魚蝦,春至則涸。距縣西二十里,以地多沙磧,故名。
孟家溝 又名「柳行港口」 ,在縣東二里許。昔年漳河曾決於此。因防再決,植柳固隄,河流瀠洄,柳色映帶,遂成《八景》之一。
長隄 宋元豐間所築,防潢瀘河,自田村下接景州界。
岸隄 自武城甲馬營循衛河而下,連四女祠,高數丈,防衛水泛漲。
四義井 在城內雙豐樓南。左有黑琉璃井,右有碧琉璃井,井泉甘冽,深不可測。明宣德初,戴公恕又於漳河邊東西相距百武,復穿二井,泉亦甘美,人因目為「四義井。」
滄州
中條山 在州城北三里衛河之滸。唐諫議大夫陽城隱居中條山柳谷之北,即此。
大台山
「老烏山 」 ,二山俱出《金史》
東海 :一名《滄海》,一名「渤海。」
衛河 即今運河,一名「漕河」 ,以水分衛輝之流,故名。共有七淺:朱家墳、華嚴口、紅孩口、回回灣、寇家灣、王家園、磚河,俱有淺夫。
浮河 在舊城南十里,東北入海。漢於此置縣,以在浮水之陽,故名浮陽。
屯氏河 一名「毛河」 ,在州西南五十七里,唐開元中開。其河來自南皮,經鹽山入海。今塞。陽通河 ,在廢清池縣東南十五里,唐開元中開,今塞。
九女河 在城東七十里。劉氏九女修行後終,合葬一塚,有九女塚。按《長蘆志》云:「九」 乃女之行派,非真有九女也。近是。
「徒駭河 」 ,九河之一,在廢清池縣西南二十里。「鬲津河 」 ,九河之一,在城南一百二十里,今俗呼「老黃河。」
減水河 在州南十里。明弘治初,以備衛河,水溢則瀉之。後以河不能容而害田,旋塞之。今淤。大連淀 ,在舊城東南。
大浪白 在州治東
仵清池 在舊州東南十五里。按《老志》云:魏延初,大連淀水溢注,破仵清村為池。又故老謂仵龍注雨淋漓,八日夜,陷清池縣,因建仵龍堂,砌八角琉璃井。昔有白魚浮沉作龍狀,每大旱禱雨輒應。
狼兒口 ,在州南四十里。有大隄五十餘里,長以防水患。金大定以來,軍民爭訟不決,公議截隄中斷,立碑以杜爭端。
「惠寧河 」 出《金史》。
南皮縣
大台山 在縣城北,隱隱隆隆,起伏斷續,為一方勝概。《形家》云:「此太行分脈,自西南來。」
小台山 :在縣城東北。亦自大台分脈。
五龍岡 ,在縣城南五十里。相傳為神女產龍處。有臥兒臺、拖裙嶺、過街樓下有龍灣。
黑龍岡 在縣城東南四十里。曾見黑龍,故名。白馬嶺 ,在縣城北五里。相傳為禹釣別業。金隄 在漕河東岸。漢文帝時,河決酸棗,東匯金隄,即此。
「東南長隄 ,原障黃河水」 者。高峻曲長,隨地異名。
古黃河 ,在縣東南五十里。外岸高丈餘,中闊里許,境內迴環三十餘里。
毛河 在縣城東南,即覆鬴永濟河 。在半壁店北。
王莽河 ,即馬頰,今可疏濬以洩東南之水。「銀鉤河 」 ,即鉤盤,可疏濬以洩城西之水漕運。衛河 ,金元名「御河」 ,即縣西界,在境迴環五十餘里。
國家財賦取給於東南,俱由此運。然自德州而下,
漸近於海,水流甚急,易涸易溢。邑無水利而多水患。沿河設淺鋪五、淺夫四十名。
丘淀 在縣東北四十里,俗呼為「蔡家窪。」 凡河口水出,皆聚此東洩。
「九河故道 ,渠岸尚存,徒駭在西北,《太史》在古皮城南,馬頰在城南,覆鬴在東南,胡蘇在西城下,《簡潔》在城西,《鉤盤》在西北,鬲津在東南」 ,其一則河之經流也。
鹽山縣
篋山 ,在縣城東南二十餘里。土高丈餘,無峰巒。
小山 一名馬騮山,在縣東偏北七十里,屬海豐縣。因近山之地有屬本縣者,《舊志》載入,今仍之。
東海 ,在縣城東北一百二十里,灘土產鹽。古黃河 在孟家店南,距縣四十里,經慶雲北入縣境崔家口,由西達於海,久淤無水,傳繫鬲津。
浮河 在縣城東北百餘里。自東光縣南永濟渠分流,經滄州界,入縣境達海,久淤。隋於此置浮水縣。
黑龍灣 ,在縣城南十八里。夏秋積水成川,有十臺,高丈許。上有龍王廟。歲旱禱雨多應。八景之一。有《龍潭月色》,即此。
「劉公渠 在縣城南,有燕子口窪,水盈汜濫,邑土受淹。又境西南距安陵河口不遠,此口一開,為害更甚。明萬曆年間,宜川劉侯於邑南十里相地勢申請上臺,派闔縣人夫挑掘成渠,導水歸海,民受其利。今日久壅塞,雨水驟集,泛溢如昔,禾稼多被渰沒,挑濬勢不可緩,但工程浩大,須俟時和年豐申請舉行。」 至於近渠奸民阻決自便稽查宜嚴。
慶雲縣
老烏山 《金史》云:在無棣縣,色似老烏。元商珽《天宮寺碑》云:「左枕老烏山之岡」 ,即此。其山起縣治東南,由學宮跨文運井,左緣城趾而出,蜿蜒二里許,高數仞,結局於鬲津北岸。西扼河流,北倚城巖,古樹蔥鬱,時有鶯啼柳浪間。
長城嶺 在縣城南四十里,勢如岡陵,舊志稱伯禹所築。見《治河通考》。
臥龍岡 在縣城東二里。岡阜秀絕,林巒蔚起,高二丈,蜿蜒數里餘。沿鬲津河盤曲而上,砥柱中流。為《八景》之一。
徐家堰 在簡河中,土人築之以障水患。明月沽 《一統志》云:「在縣城東匯水之區。」 鬲津河 ,在縣城南。《一統志》云:「由齊河經禹城、平原、德州、樂陵,至慶雲城下,東北至崔家口,過海豐、馬谷、騮山之間,依大沽河口入海。」
簡河 在縣正南三十里。《河間志》云:「在滄州臨津縣。」 註:「在樂陵。東由樂陵入慶雲,經棗園橋達海。」 《海豐志》稱為覆鬴河。《樂志》稱「徒駭。」 未詳孰是。馬頰河 ,在縣城東南。《漢志、輿地記》呼為篤馬河。自樂陵西十五里,經慶雲分水鎮,至城東西隅入鬲河。
鉤盤河 在縣城西南四十里。自德平西北樂陵,東南經慶雲縣南,由海豐縣南霑化北至九山入海。
胡蘇河 在城西南十二里。《漢志》云:「以其水散若鬍鬚。」 《禹貢》:許商註:「胡蘇河在東光、無棣之境。」 《一統志》云:「在慶雲,經分水鎮東北十二里,會鬲河入海。」 明工部郎中楊旦奏開東光、慶雲、胡蘇河通海,以洩衛河漲水。疏下中止。
無棣溝 在古城北十五里。《鹽山志》曰:「古黃河。」 舊志曰:「無棣河。」 《輿地記》:與鬲津河合流,自南皮由鹽山孟家店至慶雲黑牛王店北,東至崔家口,與鬲津河會,經海豐境達於海。唐刺史薛大鼎浚治之,以通魚鹽之利。有德於兩境之民,故鹽、慶皆載之《名宦》。明嘉靖間,工部郎中邑人張問之欲循薛氏故道通海,以便漕運。疏上,下該部議問之。旋除湖廣參議,中止。或曰:「無棣溝在海豐城北十五里。今按其地,尚在簡河南,豈能與鬲津河合流?」
東海 在古屬無棣,今析海豐。
碣石 又名「馬峪山。」 古屬無棣,今析海豐。。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