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39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三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三十九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三十一

  兗州府古蹟考一

職方典第二百三十九卷

兗州府部彙考三十一

编辑

兗州府古蹟考一       府志

编辑

本府。滋陽縣附郭。

故昌平城 在府城東南八十里。《春秋》:僖公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舍於昌衍之上。杜預曰:魯縣東南有昌平城。《史記》:「孔子生魯昌平鄉」 ,即此地也。明為兩京大路,建驛曰昌平驛。後因離城稍遠,遷在西郭,而名仍之。

故嵫陽城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古瑕丘縣。宋置之嵫陽。明洪武初年,仍隸濟寧府。十八年,廢而建今治。

顧王城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城北有墓,謂之《跖蒙》。

故檀城 ,《地志》「瑕丘檀城,古灌檀也,周時侯國,炎帝之後。」 《路史》云:「兗有檀鄉。」

負瑕 《春秋哀公七年》:「季康子以邾子益來,囚諸負瑕。」 蓋瑕丘之名所由起也。亦曰負夏,今城北二里有負瑕泉。

達巷 ,在城西北五里,乃適中都之要途。孔子為中都宰,往來憩息於此,相傳即達巷。《黨人里闕》黨 在府城東北一里,其地人不滿百,地不當道,在城一闕,因以為名。《闕黨》之童子漁畋分有親者得多,孔子嘗使之將命。今有泉,亦以此名。

石隄 ,李白《魯東門》詩:「水作青龍盤石隄,桃花夾岸魯門西。」 即今金口堰也,非祀爰居所矣。聖水井 ,在府治東北二里許,石佛寺門東。井底有石碑,上刻古篆。歲旱致祭,取碑出井即雨。魏《賈使君碑 》,在府治內,碑陰云:「唐褚遂良書法,實師此碑。」

少陵臺 即舊兗州南城樓,唐杜甫《省父登樓賦詩》處。今在府治之東,巋然尚存小培塿,曲阜縣

古魯城 在今縣城外。周回延袤可十餘里。城門十二:南曰稷門,曰章門,曰雩門,北曰圭門,曰齊門,曰龍門,東曰建春門,曰始明門,曰鹿門,西曰史門,曰歸德門,曰麥門。自黃帝、神農、少昊皆都曲阜,其後周公封焉。漢魯王亦都其地。古窮桑城 ,在縣城北。《史記》:「少昊自窮桑登帝位,後徙曲阜。」 《路史》曰:「空桑氏以地紀。空桑」 者,兗鹵也。其地曠絕,高陽氏所常居,世以為窮桑,非也。《歸藏啟筮》云:「空桑之蒼蒼,八極之既張,乃有羲和是主,日月職出入,以為晦明。」 干寶《搜神記》謂孔子生於空桑之地,今名孔竇,在魯南山之穴。其言愈誕不可信。然空桑為魯地,則有徵矣。古奄國 在縣境,東方淮彝之種。武王崩,與三監武庚叛,周公討之,遷其君於薄姑。詹桓伯辭於晉曰:「薄姑,商奄東土也。」

故曲阜城 在今縣東十里。相傳即商奄之墟。明正德間,因流寇之亂,遷於闕里。

子駒城 ,魯郭門也。《左傳文公十一年》:「叔孫得臣敗敵於鹹,獲長狄僑如,埋其首於子駒之門,以命宣伯。」 即此地也。

稷門 ,魯南門也,在沂水上。圉人犖有力能投,蓋於此門是也。《春秋》僖公二十年,新作南門。杜預曰:「本名稷門,僖公更高大之,故名高門。齊人以女樂遺魯,陳之。」 魯城南皋門之外。雩門 ,《春秋莊公十年》,公子偃請擊宋師,竊從雩門,蒙皋比而出者也。南門隔水有雩壇,高三丈,曾點所欲風舞處矣。

魯東門 ,《國語海鳥》曰:「爰居,止於魯城東門之外。三日,臧文仲祭之,展禽譏焉。」

大庭氏庫 在縣治東。《春秋昭公十八年》,「梓慎登大庭之庫以望氣,曰:宋、衛、陳、鄭火。」 是也。《禪通記》曰:「黃帝躋於大庭之館。」

兩觀 ,在縣東南。本魯國懸法之地,孔子誅少正卯於此,今有石刻《兩觀》。

闕里 在

至聖廟東,相傳在魯兩觀闕右,故名。古《記》曰:「魯縣」

有二石闕,曰「闕里」 ,蓋里門也。後漢鮑永為魯郡太守,孔子闕里無故荊棘自除,從講堂至里門。

永因修鄉射,誅董憲將彭豐是也。

端門 在

至聖廟東南,孔子將沒,謂子貢曰:「端門當有赤書。」

子貢候之,果然。《書》曰:「趣作法,孔聖沒,周姬亡。彗星出,秦人滅胡亥術。」 書既散,孔不滅。子貢以告,因往觀之,化為赤烏飛去,蓋緯書依託之辭也。周公臺 ,《水經註》曰:季武子臺西北二里有周公臺,臺高五丈,周五十步。臺南四里許為孔子廟,即夫子之故宅也。今文憲王廟在城北高阜上,世所稱魯太廟舊址者,即其地也。

伯禽臺 ,在縣北一里。相傳魯公所築,以望京師。

郊臺 在舊城南,魯之郊壇也。周公賜天子禮樂,魯得郊祀。

書雲:臺 在縣治東南,即今南溪也。《左傳?僖公五年》:「日南至,公既視朔,遂登臺以望,而書亦曰泮宮臺。」 《水經註》曰:「靈光殿東南即泮宮也,在高門直北道西。宮中有臺,高八十尺。臺南水,東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臺西水,南北四百步,東西六十步。臺池咸結石為之,《詩》所謂『思樂泮水』」 矣。《東遊記》云:「臺有水,自西而東,深丈」 餘而無源。大學士李東陽有《南溪賦》。

莊公臺 在城東二里。莊公築臺以臨黨氏,即此。

昭公臺 在城西北,與莊公臺相對。

楚宮 在縣城內,《左傳》:「襄公適楚,好其宮,歸而營之。」

季武子臺 在縣城北二里,古魯城建春門外。《水經注》曰:「曲阜阜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臺,今雖崩廢,猶高數丈。」 臺西百步有大井,以石壘之,石似罄制。《春秋?哀公十二年》,「公山弗狃帥費攻魯,公入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 ,是也。

𩰚雞臺 在縣東南七里。《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雞𩰚,季氏介其羽,郈氏為之金距,遂相怨也。」

魯壁 即今

《至聖廟金絲堂記》曰:「孔子故宅,大一頃,所居之堂。」

後世以為廟,此其地也。初孔子九世孫鮒,秦時為文通君,李斯議焚書,鮒覺走還,取其《論語》《孝經》藏於壁中。至漢魯恭王欲壞孔子故宅,以廣其居,聞壁中金石絲竹之音,遂不敢壞。已而孔安國發壁,得古文經書。金人崇立宣聖廟,以其故址為金絲堂,肄樂舞於中,宋王禹偁有銘。「矍相圃 ,孔子射處也。」 《晉志》曰:「矍相圃在魯城內縣西南,近孔子宅是也。」 今以其地為曲阜縣學。

五父衢 ,在縣東南五里。先聖殯母之所。季文子作「《三軍》,詛諸五父之衢。」

杏壇 在

「至聖廟殿前」 ,孔子居也。有金《黨懷英石刻》。

陋巷 在滋陽城內者,係顏子故居。此地亦有陋巷井,後人附會之耳。宋太守孔宗翰建亭於上,名曰《顏樂》。

伯禽井 在周廟東南,魯故宮也。水清而甘,亦名「甘井。」

季桓子井 在周廟正北,亦魯故宮也。圍五丈三尺,深八十尺,以石為之。楊奐《東遊記》謂為雙石梁井。按《史記》,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問先聖,云:「得狗。」 先聖云:「以丘所聞羊也。」 地後為勝果寺。今寺巳廢,有井存焉。

逵泉 在縣城南。《左傳》「僖叔飲鴆及逵泉而卒。」 即此地也。上有大明禪院,今為龍王廟。遇旱祈禱輒應。

坰澤 在城東九里。《春秋》魯僖公牧地,俗名「連泉澤。」

靈光殿 ,《水經註》曰:「孔子廟東南五百步,有雙石闕,即靈光之南闕也。北百餘步,即靈光殿,基東西二十四丈,南北十二丈,高丈餘,廊廡別舍,中間方七百餘步。闕之東北有浴池,方四十許步,池中有釣臺,方十步,池臺悉石也。以今考之,當在城東南偏矣,有王文考賦。」

蒲圃 在城東門外,季文子所樹六檟處也。襄公十九年,享晉六卿於蒲圃,賜之三命之服。壽丘 ,《路史》:在曲阜東北六里。《帝王世紀》:「黃帝生於壽丘。」 《史記》「舜作什器於壽丘」 ,皆此地也。宋大中祥符五年,建景靈宮於此。金始避孔子諱,改為壽陵。《山海經》曰:「空桑之北有軒轅山。」 空桑,即窮桑也。

《孔廟古碑 》:「後漢永壽二年魯相顏午敕復。」 《顏氏幵官氏繇發碑》,「太尉鍾繇書,建寧二年,魯相孔晨奏出。」 《王家穀。祀夫子碑》,「魏黃初元年制命。」

考證

「二十一世孫孔羨為宗聖侯《奉家祀碑》」 曹植撰,隋大業七年《曲阜縣令陳叔毅修廟碑》汝南仲孝俊撰,唐乾封元年《贈太師魯國孔宣公碑》崔行功撰,開元七年修《孔子廟碑》李邕撰,開元二十八年修《文宣王廟碑》張之宏撰,咸通十年修《文宣王廟碑》賈防撰,景福二年《滅黃巢紀功碑》宋太平興國八年修《夫子廟碑》呂蒙正撰,大中祥符元年《真宗御贊碑》并儒臣王旦等作。《七十二賢贊》,景祐四年《創建講學堂碑》成昂撰,景祐五年修。《五賢堂碑》孔道輔撰,金明昌二年修。《至聖文宣王廟碑》党懷英撰,大定三十一年建。《鄆國夫人殿碑》党懷英撰,杏壇石刻黨懷英篆,元大德十一年《加封大成至聖文宣王誥碑》元統「元年敕賜曲阜《孔廟田宅碑》」 歐陽元撰。

《孔林古碑 》。漢居攝元年,碑在子思墓前石壇上,二龕,徑三寸,深半寸,有曰「上谷府卿」 者,有曰「祝其卿」 者,各數字,甚古拙。後漢延平元年《孔翊碑》,延嘉七年《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今移入廟。《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無年號,字多剝落。

《慶壽石刻 》。在曲阜故城內,燕山老人書額。字徑丈餘,書法遒勁,亦奇跡也。

周廟《真宗御贊碑 》「大中祥符七年立。」

孔廟古檜 。按《闕里志》:「夫子手植檜三株,兩株在贊德殿前,高六丈餘,圍一丈四尺,其文左者左紐,右者右紐;一株在杏壇東南隅,高五丈餘,圍一丈三尺,其枝盤屈如龍形,世謂之再生檜。晉永嘉三年枯死,隋義寧三年復生,唐乾封元年又枯死,至宋康定三年復生。金貞祐甲戌,寇犯闕里,焚及三檜,無復孑遺。至元」 三年,復生東廡頹阯甓隙間。時張䇓為三氏學教諭,取而植之故所,漸矯如龍形,高一丈,圍三尺。明弘治十五年,復燬於火,尚有遺幹在大成門內,知府童旭置石欄護之,有孔涇祖檜《記》。

顏林石楠 :《述異記》:「顏回墓前,石楠二株,可三四十圍。土人云:顏子植也。」

孔林古楷 在至聖林享殿後,高四丈,圍一丈,枯而不朽。《水經注》:孔子既葬,弟子異國,各持其土所宜植於墓前,此蓋子貢植也。

鄒縣

故邾國城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嶧山之陽,周迴二十餘里,即俗所謂紀城也。《左傳》曰:「魯師入邾,邾人保於繹。」 杜預曰:「繹,邾山也。」 《水經注》曰:「嶧山,即鄒山,邾文公遷於繹,城在鄒山之陽,即叔梁紇之邑,孔子生於此。」 杜佑《通典》云:「故鄒國城在縣東南,周迴四十里,上冠峰巒,下屬巖壑,窮勝極險,有鄒嶧山。」 又《鄒山記》曰:「鄒山,古之嶧陽山下是鄒縣,本是邾國,魯穆公改為鄒。據此,則秦、漢鄒縣疑亦治此。晉已後,始遷今邑也。而俗以為紀地,豈所謂鄅子從孥於邾,而訛為紀邪?故閭丘城 在縣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 ,即此。

故漆城 在縣城東。應劭《十三州記》:「漆鄉,邾邑也。」 《春秋?定公十五年》:「冬,城漆。」 注曰:「邾庶其邑也。」 《嶧山碑 》在嶧山上,刻秦始皇東巡狩群臣頌功德之詞,丞相李斯篆。其碑不知何時為野火焚裂,後人傳其文,刻於棗木。唐杜甫詩:「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 宋歐陽修云:「今俗傳《嶧山碑》,《史記》不載,其字特大,不類」 泰山存者其棗木傳刻耳。後元祐八年,鄒令張文仲嘆其殘缺,恐或泯滅,復摹刻於石,置諸嶧陰堂,今鄒縣治內所存者是也。《說郛》云:「今嶧山實無此碑,乃南唐徐鉉所摹刻石於長安者。」

《孟子廟祠碑 》「泰山孫復撰,在四其山。」

寧陽縣

故蛇丘城 在縣境內,即鑄鄉故城,《春秋左傳》「宣叔娶於鑄」 ,是也。《水經》蛇,《水經》鑄城西,《左傳》所謂蛇淵囿已。

故岡縣城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汶水上,即今堽城也,《春秋》謂之「岡父。」

故下讙城 在蛇丘西南。《春秋?桓公三年》,「公子翬如齊逆女,齊侯送姜氏於讙,公會齊侯」 ,是也。故龔丘城 ,《路史》:龔丘東南二十里有故龔丘城。

故郕城 在縣東北九十里。《春秋?莊公八年》,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也。孔子行於郕之野,遇榮啟期,鹿裘行歌,亦其地矣。定公十一年,孔子將墮三都,公斂處父謂孟孫曰:「墮成,齊人必至於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障也。無成,是無孟氏也。子偽不知,我將弗墮。」 《註》:「成在魯北境。」 竊謂成在齊、魯之間,舊為小國,後入於魯,為孟氏之邑,如鄪之去邑而為費也。

故鉅平城 在郕城之南,城東有魯道,《詩》所謂「魯道有蕩,齊子由歸」 也。汶水經其東,水上有文姜臺,俗謂故城。

故汶陽城 在鉅平西南。《水經註》曰:「縣北有曲水池亭。《春秋》桓公十二年,公會杞侯、莒子,盟於曲池」 ,是其地也。漢章帝東巡泰山,立行宮於汶陽,世謂之闕陵城。

故盛鄉城 ,《水經註》曰:「洸水西南流,逕盛鄉城西。」 京相璠曰:「岡縣西南有盛鄉城也。」

故梁父城 在縣東北九十里。其遺址周圍約五六里,相傳為梁父城。《開山圖》曰:「泰山在左岡,父在右岡。父知生梁父主死,王者封泰山,禪梁父。故縣因名焉。」 泰安西南有梁父社。

故菟裘城 ,《郡國志》曰:梁父有菟裘聚。《春秋》隱公謂羽父曰:「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故遂城 ,《春秋?莊公十年》:「齊人滅遂。」 《地理志》:「蛇丘隧鄉,故隧國也。」

故春城 ,在縣西北三十里汶水之陰,古春城郡也。

梁王臺 ,在縣東北十里,二臺相對,不知所由名。或云即柳子溝上源故道也。經縣東五里入於漕。俗云:「開得柳子溝,仰面下揚州。」

泗水縣

故卞城 在縣東五十里。古卞明國也。湯伐有卞,《春秋》入於魯。卞,莊子之邑。襄公二十九年,還自楚,季武子取卞,告曰「聞守卞者將叛,臣帥師以討之」 ,是也。城為市里,城東有十橋,泗水逕之。故姑薎城 在卞城南,《春秋?隱公元年》,及邾儀父盟於薎者,泗水逕其北。

故郚城 在卞城南。《春秋?文公七年》,「城郚。」 杜預曰:「卞縣南有郚城,備邾難也。」 舊《志》謂在縣西者,誤。

滕縣

故縣城 在縣西郭,隋開皇時置。按:北魏置蕃郡,隋為滕郡,此其地也。縣不鳴鐘,相傳「城有所忌」 ,殆堪輿家厭勝之說。

故休城 ,在縣西二十五里。《通志》云:「孟子去齊居休」 ,即此。楚元王子劉富封為休侯。

故公丘城 ,在縣西南十五里。城周二十里,內有子城。《齊乘》云:「古滕國也,秦以為縣。」 漢初,夏侯嬰為滕令,後封滕侯。其後改名公丘,為魯共王子順侯國。

雍城 在滕城西北一里許,建置無考。其中多唐太宗及功臣之故墟,俗謂之「毬場。」

驩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周回五里,世傳「齊大夫王驩食邑。」

故戚城 在縣南七十里,周回四里。漢戚縣也,屬東海郡。《通志》云:「漢高祖寵妃戚氏家此,高祖為築城,故名。」 非也。戚姬,定陶人,定陶有戚氏村。故薛城 ,在縣南四十里薛河之北,周回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一年,邳遷於薛,改名徐州城。齊封田文於此,更築其城。」 《齊乘》云:「其城高厚無比,以」 抗楚、魏,至今望之,猶巖巖也。

仲虺城 ,在縣東南。《晉太康記》曰:「奚仲遷於邳,仲虺居之,以為湯左相,及周為諸侯。楚元王子郢封上邳侯」 ,是其地也。有下,故此為上。蓋奚仲之後,本國於邳,後乃遷於薛耳。

臨城 在縣南七十里臨山之西。周回四里,創築無考。按:北魏置永興縣於邑境,臨城西有「永興村」 ,恐城即永興也。

故昌慮城 在縣東南六十里陶山北。亦曰濫城。城周回十里,內有子城。《左傳》「邾黑肱以濫來奔」 ,即此。後漢建安中,於此立昌慮縣。有籃鄉。郳犁來城 ,在縣東一里梁水之東,周回八里。《通志》云:「《春秋》莊公五年,郳犁來朝,即此。」 杜預云:「昌慮縣東北有郳城,小邾國也。」

仙源城 在東南峭村。《通志》云:文王第四子所封。考史無仙源國。

故靈丘城 ,在城東四十里明水之南,周回八里,內有子城。齊威王元年,「三晉因齊喪來伐我靈丘」 ,是也。

於菟城 在縣東南七十里高山前。薛河南或云是於菟將軍鎮守高山之城也。楚人稱虎為於菟山,必有虎祠以禱之耳。城後水湧出一石刻詩云:「倒流有無水,有石卻無山。銀瓶盛翠玉,掛在樹枝間。」 不知何代何人作,其意不曉,殆似異人隱語。

梁城 在縣東漷河之陽,止有一臺,舊城基也,號「古梁城」 ,興築無考。其曰「梁」 者,或因梁水為名。堌城 ,在縣東四十里馬山後,創始無考。城半。

為河水所圮。近於河岸塌出一碑。《八分書》。所引用皆漢以前事。文字古質。殆漢時物也。

王女城 在東,連青山,俗謂「紀王女城」 是也。故杞城 ,在縣東北六十里。《春秋魯隱公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婁」 ,即此。非開封故杞也。

故祝其城 ,在城東北七十里,俗謂之竹溝。《春秋?定公十年》,會齊侯於夾谷。《傳》曰:「實祝其地也。」 以地考之,不當在此。

漢宮 在城南二十里漢宮村,有「清涼臺。」 按漢武帝幸泰山,瑯琊諸郡國皆除道,繕治宮觀以望幸,光武亦曾巡幸,不知何時所築。

行宮 一在城東北三里,一在城南六十里。臨城,俗謂「皇殿」 ,明文皇駐蹕所也。府境自滕縣以北至於東阿,所在有之,餘不悉紀。

御井 ,在薛城東嶽廟後。其井四方細石,甃砌極為工緻。廟乃宋徽宗時所建,殆此時為之。郁郎亭 ,即城西郁郎村也。《春秋》費伯率師城郎,昭公九年築郎囿。《括地志》云:「郎亭在徐州滕縣西五十三里。」 《通志》「魚臺」 ,誤也。魚臺別有郎城。逍遙臺 ,在薛城南十里,《春秋》莊公三十一年築臺於薛是也。孟嘗歸薛,更築而名之。唐張九齡有《登薛公逍遙臺》詩。

雞鳴臺 在湖陵城東北角,世傳漢高祖與項羽對壘處。

釣魚臺 在陶山後薛河中。高一丈五尺,代經大水而不為損。土人云「是范蠡種魚處也。」 廟基為范蠡宅。其山下河邊平澤,為范蠡湖。

靜樂園 在城西南隅。元監郡安侯建,有「雲山」 、「月波」 、「賞心」 三亭。明副使李忠記。

嶧縣

故氶縣城 在縣城西北。漢氶縣古城也。氶水之西又有舊土城,相傳為隋鄫州城,亦稱氶縣。故鄫城 在縣東八十里。《路史》云:「夏后帝杼,一曰松曼,是為帝輿。即位五歲,征東海,伐三壽,乃封其仲子曲烈於鄫。」 至周,為莒所滅。其後屬楚。漢為繒縣。《史記》稱:「胊繒以北,其俗齊」 是也。隋為蘭陵郡治。唐置鄫州,今故墟尚存,城西有溪一曲,土人引以溉蔬稻,溪旁多美竹。

孟壤城 ,在縣西北三十里。城北為夾谷山,土人相傳為「齊侯城」 ,無可考。

故偪陽城 在縣南五十里。故妘姓之國,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封於偪陽,後為晉所滅。後漢為傅陽縣,屬彭城。《路史》云:「晉襄公母偪姑國」 ,即周之偪陽也。

故蘭陵城 在縣東五十里。即荀況所令邑也。漢置縣,屬東海郡。晉置蘭陵郡,別理氶城,非此地矣。城中有次室亭及荀子宅,城南為荀子墓。故陰平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漢平陰縣,屬東海郡。

二疏城 在縣東四十里。城中有散金臺,漢疏廣疏受歸老於此城,方五六里,土人指以為宅。按《齊乘》,二疏歸鄉里,顧有舊廬田,娛樂終身,不為子孫增益產業,寧有如是之宅?詢之耆舊,為鄉人感其散金之惠,共築此城。即城內古寺,其故宅基也。《通志》謂為不其城者,近之。明弘治五年,即其地建二疏祠,城南為墓。

故嶧州城 ,周十餘里,北枕鳳麓,西臨氶河。晉蘭陵郡、宋氶縣,俱理此城。元置嶧州,今縣偏築西南隅儒學、城隍廟俱城外。明嘉靖九年,知縣李孔曦因嶧州舊址,東南增築外垣,以護學宮。未幾,李遷去,城亦尋廢。

故建陵城 在縣西四十五里白茅山之陽。漢衛綰封建陵侯,即此。按《括地志》:「漢建陵縣故城,在沂州氶縣界。」

蔇亭 在鄫城東北。《春秋?莊公九年》,「及齊大夫盟於蔇」 ,即此。《路史》云:「沂之氶有蔇亭。」 即古暨國。金鄉縣。

故昌邑城 ,在縣西四十里。城基東西六里,南北六里,有塔,今廢。《史記》謂「王賀日中發晡時至定陶,行百二十五里。」 今據地理良是。楊震卻金在萊州。《昌邑通志》謂即此地,非也。

故山陽城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故東緡城 ,在縣東北二十餘里。古侯國也。舜次妃女英,生義鈞、季釐。鈞封於商,釐封於緡,為夏桀所滅。春秋時,地入於宋。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鄒衍曰:「余登緡城以望宋都者也。」 後漢封馮異子璋為侯國。

故高平城 ,漢丞相魏相封邑。《地理志》曰:「即故橐縣。」 《水經》高平山,縣所由名。

甲父亭 在昌邑東南,古侯國也。炎帝之後封于甲父。

故金城 ,《水經注》曰:「昌邑大城西北有金城,城內有《沇州刺史河東薛棠像碑》。棠為郯令,甘露降園。熹平四年,遷州。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樹,從事馮巡等相與褒樹,表勒棠政。」

故茅鄉城 在昌邑西南。周為侯國,周公第四子封焉。《水經注》曰:「高平縣西三十里有故茅鄉城也。」

雞黍城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漢荊州刺史范式故宅也。式與汝南張卲有「雞黍」 之約,故名。其旁有范巨卿墓。

春城 ,在縣東三里,謂之「春城埠」 ,郗太尉故居也。

墳書臺 ,在儒學東,俗呼為焚書,又或諱焚書,易以文餘,文儒皆非也。元徐容齋《記略》曰:「按《書序》: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下逮五帝,遵先王之道,必有增置《三墳》之書於此臺者,因以墳書名之,是以後世傳焉。」

于志寧石刻 在金鄉儒學。明成化間,知縣盛德修掘得之,蓋庾子山《枯樹賦》也。字畫剝落,僅有歌可識,曰:「建章三月火,黃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滿園樹,便是河陽一縣花。」 桓大司馬聞而歌曰:「昔年楊柳,依依漢南;今日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貞觀四年,燕國公書。

太白大書《壯觀碑 》,在金鄉儒學明倫堂前,碑陰題云:「賀知章為任城令,與李太白友善,過城鎮有所觀覽,書此二字。元至治初,永豐里人馮氏得此石於沛中,置諸中堂,以為家寶。元末兵革,仆於草萊,明天台郡公移置學宮。」

《栖霞阡表碑 》在金鄉縣治內,趙承旨書,單縣

故單父城 在城南一里,即今故縣城也。《路史》曰:「帝舜師單卷,故號單父。」 東漢封劉茂為侯國。隋開皇初,置州。歷代因之。明洪武間,復為縣。嘉靖二年,河水橫溢,城郭墊沒,遂北遷焉。

故西防城 《路史》單州有古西防城,註曰:「在高平昌邑西南,臧武仲所據也。」

琴堂 在故城北嶺下。橫亙千尺,下臨空坎,覆以巨石,中鏤翔鳳之形。相傳子賤彈琴處,蓋後人所飾也。元大德至正間,皆嘗重修,各有碑記。梁王棲霞山 在縣境內,李白有詩。

半月臺 在故城東巔,唐少府陶沔所築,形類半月,故名。李白詩:「築臺象半月,迴向高城隅」 是也。

晏堌 在縣境內。李白送族弟凝至晏堌,即此。呂仙井 在城南。相傳金大定間,呂洞賓來遊單父,與惠沖為友,易姓為「汪。」 一日發狂,墜井溺死,遂葬城南。後在大梁寄書與沖,發塚視之,乃空棺也。邑人為築呂仙堂,有碑記。

留魄堌 在單縣東。昔有道士姓焦,久寓單父,忽欲去,友愛者餞之迓春門外,踰漢河橋,見焦昇於空,弟子號泣而望,隨之。至城東二十里,忽墮地,已死,乃瘞其尸於落處為高塚。堌名「留魄林。」 臺 在城南十八里,三臺相望,東西九里餘,乃漢高祖漕運防禦之所。

聽政臺 在舊城樓上,一名「慶壽臺。」

魚臺縣

故湖陵城 ,在縣東六十里。漢王陵攻湖陵,即此。《地志》曰:「故胡陸縣也。漢封東平王蒼子為侯。又有胡陸東城,其地南為沛,東北為滕。」

武棠亭 在縣北十二里。《水經注》曰:「在方輿縣故城北十里,城有高臺二丈許,下臨濟水。昔魯侯觀魚於棠」 ,謂此也。今謂之觀魚臺,縣所由名。穀庭城 ,即今穀庭鎮也。古濟、泗合流之地,謂之黃水口,在舊運河岸。

甯母亭 在縣東二十里。《春秋》僖公七年,會齊侯、宋公,盟於甯母,謀鄭故也。管仲言於齊侯曰:「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 齊侯修禮於諸侯,官受方物,鄭伯使太子華來聽命焉。杜預曰:高平方輿縣東有泥母亭。音如甯。郎臺 ,在縣東南。《春秋》莊公三十一年,築臺於郎。

城武縣

郜城 一在縣東南十八里。《春秋》「取郜大鼎於宋,納於太廟」 ,是也。謂之北郜。《水經注》曰:「邛城縣故城南,即山陽縣也,謂之南郜,在北郜南二里。」 梁丘城 ,在縣北二十五里。《春秋莊公三十二年》,宋公、齊侯會於梁丘。杜預曰:「高平昌邑縣西南有梁丘鄉」 ,即此地也。彭越以功封梁,都定陶之梁丘,其後割入邑境,土人為梁王廟,歲時祀焉。

駐蹕亭 在縣西北文亭山右。相傳漢高祖駐

考證

蹕處。上有高祖廟,碑刻剝落,尚存斷石。

懷賢堂 在城北。王禹偁嘗佐此邑,邑人思之,因構此。明嘉靖間,知縣鄭漢改「景賢祠。」

沐鴈池 在縣南,今沒。

虞世南撰《孔子廟碑 》在邑境內。

《黃華老人墨刻 》:金學士王廷筠,熊岳人,讀書東平黃華山中,因以自號,為《草書四幅》。筆法遒勁,世人珍之,遂為名蹟。

濟寧州

故樊城 在州北。漢置縣,屬東平國。

故亢父城 ,《水經注》曰:「黃水又東南,逕亢父故城西,夏后氏之任國也,在州南。」 杜預曰:「亢父有邿亭。」

故邾婁城 ,在州南十里。《春秋》「城邾瑕。」 杜預《註》:「任城,亢父縣北邾婁城也。」

鄭均莊 在州南十里。均仕漢為尚書,辭疾不出。章帝東巡,嘗幸其舍,賜祿終身,時人號為「白衣尚書」 ,今呼東鄭莊。

射戟臺 在州南門,相傳為呂布射戟處。太白酒樓 在南城上。李白客遊任城,縣令賀知章觴白於此,後人因建樓焉。唐人沈光有《記》。故元時監州冀德芳復於任城縣治東北創二賢祠,祀李賀。元延祐三年,判官趙議甫移於樓東百步,學士曹元用為記。今樓、祠俱在,題詠甚多。

南池 在城南運河岸側,上有觀瀾亭。杜甫詩:「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 即此地也。

「漢《廬江太守范式碑 》。」 在州內,蔡邕書。

《吳郡丞武開明碑 》,在州內,漢建和二年立。《北海相景君碑 》,在州內,漢建安二年立,篆書,鄆城縣。

故廩丘城 在縣西南。漢以來廩丘治也。相傳夏秋間陰霧初開,有城郭樓堞,隱見可指,如海市狀。《家語》「孔子在齊,景公欲以廩丘之邑為孔子養,辭不受。」 疑即此地。

故高魚城 在廩丘東北,《左傳》「襲我高魚」 是也。故陽晉城 ,《史記》蘇秦說齊王曰:「過衛,陽晉之道,經於亢父之險者也。」 《水經注》曰:「在東南一十餘里。」

故羊角城 ,《春秋傳》曰:「取晉羊角,遂襲我高魚。天大雨,自竇入,介其庫,登其城,剋而取之者也。」

《水經注》
東郡廩丘縣東南有羊角城

编辑

嘉祥縣

故焦城 ,在縣南一十五里青山之東。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世傳焦王宮殿遺址尚存。今青山惠濟廟,即其地也。鄉名焦城村。

南武城 ,世傳曾子故里也,在縣南四十里。以在南武山下,故名。其後改為「阿城。」 今於其下建宗聖公祠。

耘瓜臺 在南武山之陽。相傳即曾子耘瓜誤斷其根處也。後人因名其地曰耘瓜臺。

郗湖 在城南五里,晉郗太尉池也。宋、金以來,瀦水成湖。元末乃涸。

清風亭 在縣治萌山之巔。金令常大同所建。元至順壬申,縣尹徐慶甫重修。

「一寄亭 」 「在獨坐山」 之巔,元訓導婁奎所建,《鉅野縣》。

大野 在縣城北。《禹貢》「大野既瀦。」 亦曰巨澤,濟水故瀆所入。

郥亭 ,《春秋》齊、魯交兵會盟之地,在鉅野西南五里,至今高臺尚存。

咸丘 ,《春秋桓公二年》,「焚咸丘。」 杜預曰:「咸丘,魯地,高平鉅野縣南有咸亭。」

麟臺 ,在縣治東十五里許。有《麟塚碑》,西狩獲麟地也。公孫氏車子鉏商載麟歸魯,不當有塚,蓋附會耳。

落鳳臺 在城東南五十里。世傳春秋時,大鳥自西北來,身被五采,高數尺,萬鳥從之集於此,人知為鳳凰也,故以名臺。

秦梁橋 在金山西。相傳始皇東遊所造。麟鳳亭 在縣治北。元至治間,總管徐公所創。以其地常落鳳獲麟,故名。

曹州

故冤胊城 ,在州西南界內。漢所置縣。呂后元年,封楚元王子執為侯國。隋、唐以來因之。宋曰「宛亭。」

故煮棗城 在州西南五十里。《史記》蘇秦說魏襄王,「大王之地,東有淮、潁、煮棗」 是也。《水經注》曰:北濟自濟陽縣北,過煮棗城南。漢高祖封革朱為侯國。

故葭密城 ,在州西南三十五里。俗名「葭密寨。」

《竹書紀年》
考王十四年魯季孫會晉幽公於楚

编辑

丘即葭密,遂城之。《史記》「田忌為將,破魏師於葭密」 ,皆此地也。漢置縣。

故乘氏城 ,故《春秋》「乘丘」 ,即今州治也。曹州治濟陰縣,縣舊在左山之陽。金末河決,徙州及縣於此。明洪武初,徙州治於盤石。正統間,復徙於此。

故鹿城 ,《郡國志》曰:「濟陰乘氏縣有鹿乘鄉。」 《春秋》?僖公二十年,「盟於鹿上」 ,即此地也。

故句陽城 ,在州北二十五里,《春秋》之穀丘也。

《左傳》
以為句瀆之丘縣處其南故名

编辑

故離狐城 ,在州西四十里。漢初為縣。唐改南華,今謂之「李二莊。」

孟海公城 ,在州南五十里,在山之陽。居人相傳,每天陰霧,彷彿見城郭之狀。

故雷澤城 在州東北六十里。本漢成陽故城,古之郕伯國也。《索隱》曰:「郕亦作成。」 武王封弟季載於成,其後世遷於成之陽,故名。漢縣,亦作城陽。北齊廢。隋置為雷澤縣。唐、宋因之。金省為鎮。《史記》:庖犧氏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註云:「即舜所漁地也。」

故呂都城 ,在州西南三十里。漢為縣。呂后稱制,封呂產為梁王,都此,更名梁曰呂。文帝後省入冤胊縣。城內有臺,俗謂之「呂后妝臺。」

故鄸城 ,《寰宇記》:「乘氏西北大亭城,古鄸城也。」 姚墟 ,《援神契》云:「舜生姚墟。」 《寰宇記》:「在雷澤縣東。」 《路史》:「今雷澤縣北六十里,有小山孤立,謂之歷山,山北有小阜,土人目為姚墟,是也。」

舜井 ,鄭元云:「歷山在河東,今有舜井。河東曰兗州」 ,即此地也。詳見《山川》。《路史》亦云「曹、濮間有舜豢龍井也。」 謂在蒲坂、濟南等地,皆誤。垂亭 ,在冤胊故縣。《春秋》:桓公元年,會鄭伯於垂,《史記》所謂「垂都焚」 也。

平陽亭 在州東六十里。《左傳》哀公十六年,「衛侯飲孔悝酒於平陽,醉而遣之。」 即其地也。阿谷 州南三十里。相傳即孔子南遊於楚,見列女佩璜之地也。

莊子臺 在州西北四十里,南華之左。相傳莊周所居,亦曰「釣臺。」

文臺 在州西境內。《史記》「文臺隳」 ,即此。

披雲樓 在州西南城上。宋知州郭概建。清風閣 在州城內。

想山亭 在州城內。宋郡守盧襄詩:「客來如見小窗扉,便是山翁想山處。」

超然洞 ,在州西北七里河側,長五十里,廣二丈餘,可容騎乘,不知所由創,蓋地道也。

曹縣

故濟陰城 在縣北左山南。隋時置縣。唐、宋以來,皆為曹州治所。亦謂之孟海公城,以海公嘗聚兵於此也。居人相傳,每天陰彷彿見城郭狀。故楚丘城 在東南四十里,本春秋時己氏邑。隋改置楚丘縣,并屬宋州。迨元改屬曹州。明洪武省入。歷考《一統志》諸書,衛文公楚丘在滑東六十里,其曹邑在滑縣南,並與本縣邈絕,蓋彼為衛境而此曹境也。舊《志》以此為衛之楚丘,誤。故亳城 在縣南二十里曹南山之陽,其旁為蒙城。《括地志》謂「宋州北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 ,是也。謂之北亳。其謂穀熟縣西南亳故城,為湯都,在今寧陵,謂之南亳。河南偃師,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遷焉,謂之西亳,故曰三亳。

莘仲城 在縣北十八里。本夏有莘之國,今名莘仲。《集》有莘仲國君墓。《元和志》:「古莘仲國,在濟陰之東南三十里。」 《東昌》莘縣起於隋,緣莘亭而名,謂為古莘國,誤。

故安陵城 在縣西北七十里。明初州治也。及遷今縣治所,以其地置巡檢司。《通志》謂即桂陵,誤。

漆園城 ,在縣西北五十里。《路史》曰:「今興仁之冤亭有莊子漆園,古蒙城也。」

故濟陽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城濟陽,在濟水之陽,故以為名。」 漢時,梁孝王子明封濟川王,都此。《水經注》曰:「光武生濟陽宮,光明照室。」 即其處也。又謂故武父城。

故秺城 ,在縣東北。漢封「金日磾侯國。」

諸馮 ,在縣西北五十里。相傳為舜生之地。今按:其地與姚墟接近,恐或然也。

盤庚村 在縣西南十里。有盤庚廟。

濟堤 ,在縣北三十五里,即古濟水堤。王隱曰:「河決為榮,濟水受焉,故有濟堤矣。」

范蠡湖 在城內西南隅,其地窪下多水,俗傳

考證

為范蠡養魚之所,今涸。昔齊威王聘陶朱公,問曰:「公所住輒至千萬家,累億萬金,何術乎?」 蠡對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所謂水畜者,魚也。以六畝為池,池中有九洲,即求懷子鯉魚,長五尺者二十頭,牡鯉四頭,以三月上旬日納池中,令無聲,魚必生。凡魚遠行則肥,池中養魚慮其數,故於池中聚九島魚繞之」 ,日行千里。明正德七年,有喬氏家竹園,築牆籬前四十餘步泉旁掘得一石,上有《范蠡湖》字。

故戎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春秋》「會戎於潛。」 杜預曰:「陳留濟陽縣東南有戎城,即濟瀆所逕也。」

《路史》
戎州己氏邑今宋之楚丘

编辑

漢《竹邑侯相張壽碑 》在縣境內。建寧元年,立定陶縣。

故《貫城 》《貫》。請幫助識別此字。也。宋、齊盟處,古之請幫助識別此字。國。杜預曰:「濟陰蒙城西北,有貫城也。齊田和伐衛,取毋丘。」《大事記》曰:「毋音貫,即古貫國,在濟陰南五十六里。」

陶丘亭 在縣西南七里。《尚書》:「導河水自陶丘北。」 《爾雅》曰:「丘再成為陶。」 《帝王世紀》云:「舜陶河濱,曹國西陶丘亭是也。」 《墨子》以為釜丘。《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來會於楚丘。」

三朡亭 在縣西南十里。古諸侯國,亦謂之朡川。蔡墨云:「舜封豢龍子於朡川。」 《九州要記》云:「董父好龍,舜遣豢龍于陶丘,為豢龍氏。」 《漢書》:曹國有三朡亭。昔湯與桀戰於鳴條,敗走,保三朡,湯從之,遂伐三朡,更其國曰曹,及振鐸之封,作三朡亭。蓋志湯以仁興,桀以虐敗也。

受命壇 在縣西北十里。漢高祖即位於汜水之陽,今高阜猶存。

陶朱公亭 在縣西南柳河北堤,遺址尚存。縣北五里,又有陶公墓。《史記註》云:「濟北平陰縣東三十里陶山南五里有陶公塚,今肥城陶山是也。」

梁王臺 在縣東北五里。世傳為漢梁王彭越所築,有高阜如臺,左右古塚數區。

戚姬村 在城東北十五里,戚夫人故里也。今有戚堌寺,世以為「滕縣戚城」 者,誤。

林過《三皇廟碑 》,趙孟頫書,在梁王臺。

東平州

故鄆州城 在州西十五里,即隋所置須昌縣也。唐徙鄆州治此。後唐因諱,改為須城。宋咸平間,河衝城圮,乃遷今治須城,從之。

故無鹽城 ,無鹽漢縣,東平國所都。《水經注》曰:「汶水西流,逕無鹽縣之故城,古宿國也。」 今州東二十里有古宿城。

故須胊城 。《水經》:「濟水又北逕須胊城西,又北逕微鄉東,又北過須昌縣西。」 京相璠曰:「須胊一國,二城兩名。」 蓋遷都須昌,胊是其本。秦以為縣,漢封趙衍為侯國,即此推之,須昌蓋因須胊而得名矣。《地理志》曰:壽張縣西有胊城,即今州城之西也。《水經》:須昌縣城東北有陽穀山。又云:「濟水過須昌而北,又逕漁山,左合馬」 頰水,則所謂須昌者,當在今之陽穀店,而舊《志》以縣當之,誤也。若東平府治須昌,則又因此「須昌」 得名,而非其地矣。

故鄣城 在州東七十里。《水經注》曰:汶水西南逕桃鄉縣故城西,王莽之鄣亭也。《春秋》:「齊人降鄣。」 杜預曰:「東平無鹽縣東北有鄣城也。」

郈鄉亭 在州東五十里,故郈城也。魯為叔孫私邑。定公十年,侯犯以郈叛入於齊,叔孫州仇帥師圍郈,齊人致而歸之,叔孫往謝,齊侯享之,曰:「若使郈在君之他境,寡人何知焉?屬與敝邑際,故敢助君憂之。」 對曰:「非寡人之望也,所以事君封疆社稷,是以敢以家隸勤君之執事。」 十有二年,孔子相魯,將墮三都,叔孫帥「師墮郈」 ,其在此地無疑,謂沂州有「郈」 者,誤。

故壽張城 在州西南五十里。所謂壽張集也。《水經》:「汶水西南過無鹽縣南,又西南過壽張縣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於濟。」

安民亭 在西南。《水經注》曰:「濟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對安民山,東臨濟水,水東即無鹽縣界也。」 安民山即安山,舊為壽張境,今改屬州。

微鄉 ,春秋冬築郿,《公羊傳》謂之徵。《水經注》曰:「東平壽張縣西北三十里有故微鄉,魯邑也。」 考其地理,在今州之西境。舊志屬之壽張,誤。呂母橋 ,在州西南。《水經注》曰:東海呂母起兵所造。梁山北三里有呂母宅,宅東三里,濟水所經也。

小洞庭湖 在州北三十里蠶尾山下,傍有洄源亭,唐刺史蘇源明燕五太守處也。

谿堂 在州治內。唐節度使馬總建。韓愈詩序,牛僧孺書。

綸章閣 在儒學明倫堂後。元武惠公嚴實建。初名「尊經閣」 ,至元間易此名,今廢。元學士李謙、侍御史王士熙俱有記。

桓公瀆 《晉史》:「桓溫以太和四年,率眾北入,掘渠通濟。劉裕西入長安,又廣其功,謂之桓公瀆」 ,濟水所注也。《水經注》:「洪水上承鉅野薛訓渚,北逕闞鄉城西,與濟瀆合,為桓溫所開。」 又云:「濟水經任城、亢父,其中有桓公溝。」 以今考之,當在州之西南,與南旺、鉅野相接。

宣聖燕申堂 在州東七十里。元至元間,郡侯王敬建。

稽古堂 在州城內。元行軍萬戶嚴忠濟建,今廢。

歲寒亭 在州城內。宋待制李誠之建,與蘇軾會飲於此,今廢。

樂郊池館 在州西南二十里,宋郡守劉敞所造。有堂曰《燕譽》,臺曰《陳獻》,池曰「芹藻」 ,榭曰《博野》,塢曰《梧竹》、曰《翫芳》,館曰《樂遊》,南門曰《舞詠》,北門曰「熙春」 ,合而命之曰《樂郊》。

《冀州御史王純碑 》漢中平四年立。《水經注》云:「濟水西有安民山,山西有此碑。」

《張遷壽頌碑 》在明倫堂前。「遷,陳留已,吾人漢穀城長。」

汶上縣

故平陸城 在縣北境。《水經注》曰:「汶水西南逕平陸故城北。」 應劭曰:「古厥也,後有厥亭。」 《路史》曰:「魏得厥西,孔子所宰。戰國為齊南陽。」

故致密城 ,《郡國志》曰:「須昌有致密城,古中都也,即夫子所宰之邑。」

闞亭 在縣西南旺湖中。《左傳?桓公十年》「會於闞。」 是也。魯自隱、桓以下,皆葬於闞。定公元年,葬昭公於闞先君墓道南。孔子為司寇,乃溝而合之,即此地也。故在壽張境內。壽張北徙,今為縣境。湖中高阜,六、七月時,水際見煙雲樓臺之狀。準字池 在縣治堂上。自漢、唐以來,中有孔子準字池,以石為之,外方內圓,刻鯉魚四環,注以水,上不在水面,下不在底,以示為政者中行之意。

思聖堂 在縣堂西。宋元祐三年,縣尹周師中建。

東阿縣

故小穀城 ,今縣治也。魯莊公二十三年,諸侯城之,邑管仲焉。《魏土地記》云:「縣有穀城山,山出文石。」 《水經注》曰:「穀有黃山臺,黃石,公期子房處。今城北黃石山是也。」 杜預曰:「小穀城中有管仲井。今湮不存。」

故縣城 一在縣北十里新橋鎮,宋紹興中置。一在縣南十二里,宋開寶二年置,後廢為南谷鎮。

柯亭 ,《春秋》:「公會齊侯盟於柯。」 杜預曰:「東阿即柯邑也。」

桃城 在縣西五十里。《春秋》「桓公十年,會衛侯於桃丘。」 杜預曰:「濟北東阿縣東南有桃城,即此。」 今其地為桃城鋪,鋪旁一丘,高可數仞。

晉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城跡具存,相傳晉王李克用屯兵壘也。

故清亭 ,《春秋隱公四年》,「公及宋公遇於清」 ,以河得名也。京相璠曰:「今濟北東阿東北四十里有故清亭,即《春秋》所謂清也。」 以今考之,當在縣西北數里大清河岸。

三歸臺 在縣南三里,有土丘云。按《韓非子》:「管仲相齊,曰:『臣貴矣,然而臣貧』。桓公曰:『使子有三歸之臺,曰:『臣富矣,然而臣卑』。桓公使立於高國之上,曰:『臣尊矣,然而臣疏』。乃立為仲父。孔子聞而非之曰:『太侈逼上』』。」 劉向《說苑》:「齊桓公立仲父,致大夫曰:『善吾者,入門而右;不善我者,入門而左』。有中門而立者,桓公問焉。對曰:『管子之智可與謀天下,其強可與取天下。君恃其信乎?內政委焉,外事斷焉,民而歸之,是不可奪也』。」 桓公曰:「善。」 乃謂管仲曰:「政則卒歸於子矣。政之所不及,唯子是匡。」 管子故築三歸之臺,以自傷於民。掛劍臺 在縣西南六十里漕河東岸。相傳徐君墓。墓前有祠,並祀徐君季子。臺在祠下,臺左右生草,曰「掛劍草」 ,能已心疾。《史記》:「季札過徐,徐君好札劍而不敢言,札心許之,以使故未獻,還則徐君沒札,解劍掛其墓樹而去。徐人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掛君墓』。」 元人李謙、明人李東陽、薛瑄諸公各有題詠。今泗州城北徐城亦有徐君墓。

考證

倉頡故居 ,在城西北三十里,有墓有寺。《世紀》:「倉頡,黃帝史官也,四目觀鳥跡而制字。」 《禪通紀》曰:「倉帝史皇氏,龍顏侈哆,四目靈光,生而能書,上天作令,為百王憲。」 以此推之,乃上古帝王,非史官也。《皇覽》云:「葬衛之利鄉亭南。」 墓亦不在此矣。

尹卯壘 ,《水經注》曰:「濟水側岸有尹卯壘,南去魚山四十餘里」 ,是穀城縣界,蓋在今凌山上下矣。

阿井 在縣西四十里,故阿城中陽穀界也。井覆以亭。明天順間修,侍郎許彬有記。《水經注》曰:「阿城北門西側皋上有井,其巨若輪,深六丈,歲嘗煮膠以貢天府。」 《禹貢傳》曰:「東阿,濟水所經,取其井水煮膠,謂之阿膠。用攪濁則清,服之下鬲疏痰。」 今其水不盈數尺,色綠而重,所謂阿膠者,歲解藩司入貢,甚為四方所珍,而土人不蓄也。柳舒城 ,《水經》東「阿魚山上有柳舒城。」 《路史》:「春秋之留舒違穀七里,亦曰柳舒。」 疑即此地。孫臏營 ,在縣西南五十里。史傳臏生阿、鄄之間。疑即其地。

嚴侯花臺 在城東南十里東流池西。元東平行臺嚴武惠公築。

野齋書院 在縣前十里,元學士李謙故居。謙沒,詔立書院,設山長以掌祀事。今書院已廢,本地居民伏臘不絕。

望嶽樓 在縣境張秋鎮,通政韓鼎建。

唐李卓《黃石公碑 》。在城北黃石公廟。

瑞鶴亭 元學士司允德廬墓,有鶴數百飛集其上,因以名亭。

行宮 一在縣西南十五里尹村,一在縣西北四十里銅城,明成祖往來兩京行宮也。居人謂之「皇殿。」 其在尹村者,去碻磝山不遠,成祖常登此山,有輦道焉。

陽穀縣

古城 ,在縣東三十里。創始無考,或謂「邑舊城也。」

故阿城 縣東北五十里。阿城閘西岸,謂之「阿城店。」 春秋以來,東阿治也。去東阿四十餘里,而境土不屬。

會盟臺 在縣治南。《春秋?僖公三年》,齊、宋、江、黃會於陽穀,謀伐楚也。杜預曰:「陽穀,齊地,在東平須昌縣北。」

古塔 在縣治東,浮屠十三級。元時迅雷甚雨,其上三級遂沒。已而宣府塞外有「飛來古塔」 三級,相傳即此塔也。

壽張縣

壽張舊城 一在縣南,隋末居人所築,後嘗置壽州者。一在縣西南三十五里竹口鎮。一在縣南五十里梁山東,今為東平境。

故范城 ,在縣東二十里。

蓮臺 在縣南雪山之陽。上有《安禪記》,下有石洞。又有八角井,圍可二丈。

隆孤臺 在縣西一里。明人殷雲霄嘗題詠,人不知所以名。

平陰縣

故邿城 ,《春秋》「欒盈克邿。」 邿,齊地也。註曰:「平陰城西有邿山。」

石門 《春秋?隱公三年》,「齊鄭會於石門。」 《地理志》:「臨邑縣有濟水祠,王莽謂之穀城亭。水有石門,以石為之,故濟水之門也。」 以今考之,當在邑境之西,大清河西岸,而其地不可詳矣。舊志以西南石門山當之,與《經》不合。而臨邑在平陰南,亦非今濟南臨邑縣也。

京茲 ,古齊邑也。《春秋》「襄公十年,齊人伐我北鄙,公會晉侯於魯濟,伐齊。齊侯禦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里,諸侯之士門焉,齊人多死。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畏其眾也,夜遁,晉入平陰,遂克京茲。」 杜預曰:「平陰城在濟北盧縣東北。其城南有防,防有門,於門外作塹,橫行,廣一里。」 京茲在平陰東南。

廣里 在縣東北,即上文廣里也。《京相璠》曰:「平陰在盧縣故城西南十里,城南有長城防門,去平陰三里,防門北有廣里。」 與杜解不同。

野井 《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公遜於齊,次於陽州。齊侯將唁公於平陰,公先至於野井。齊侯曰:「寡人之罪也。」 使有司待於平陰,為近故也。古長城 在縣東北,齊築防為長城,以禦楚寇,東距大海,西接平陰,《戰國策》所謂「長城巨防,足以為險」 是也。

𩰚祭臺 在縣西南二十里。山麓有陵,俗謂之康公墓。東西二臺相對,號「𩰚祭臺」 ,不知所本,疑。

春秋會盟壇也

迎鑾堤 在縣東六十里。宋真宗東封,改鄆州臨酅驛曰「迎鑾」 ,即此地也。

醉經堂 在縣北五里。宋元祐間,隴西李羙夫建。

環翠堂 ,醇德先生設教處。金學士承旨黨懷英、元集賢直學士李鑑俱有詩。

折桂亭 在縣東南。金時有申氏子弟十人,相繼登第,仕皆顯達,時人美之,為建此亭。

義漿亭 在縣南二十里。金大定間,邑人任翁作亭,貯水以濟渴者。

沂州

故開陽城 在州北十五里。即古之鄅國,夏禹之後也。《左傳》昭公十八年,「邾人襲鄅,盡俘以歸。鄅子曰:『余無歸矣』。從孥於邾」 ,後名啟陽。《春秋》叔孫州仇城啟陽是也。漢初置縣,屬東海郡。漢避京帝諱,更名開陽,是為瑯琊郡治。

故即丘城 ,在州西二十里。《春秋》「桓公五年,城祝丘」 ,是也。漢置縣,屬東海郡。

故中丘城 ,在州北三十里。《春秋》?隱公四年「夏,城中丘。」 註云「中丘,古城在瑯琊臨沂縣」 ,即此地也。今謂之諸葛城。

故鍾離城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春秋》:「成公十五年,會吳於鍾離」 ,即此。

故襄賁城 在州西南,與鍾離城相對襄賁,漢縣,屬東海郡。

故縣城 在州東五十里。俗謂康王城。前有沙阜,謂之「康王射臺。」 其下又有康王池,不知所本。柞城 ,在州西南七十里,又名柞王城。封建無考。

故向城 在州西南一百里。《春秋》「宣公四年,伐莒,取向」 ,即此。今名向城鎮。

舜過城 ,在州西四十里。相傳舜南狩經歷處,後人因築為城。

鄧王城 在州西南八十里鄧王山上。有曬錢埠。無考。

澤筆池 在城西南,王羲之故宅也。其上為曝書臺,臺前為池。相傳臨沂諸王隨元帝渡江,捨宅為梵宮,故今為「普照寺。」

雨聲軒 在州東湖岸。金大定間,州守鄭子聃所建。

香林館 在州治東,金太守張汝芳搆。環植花樹,清香襲人。又為二亭,南曰雙清,北曰香界。平野亭 在東城臺上,不知所創,蓋取「平野入青徐」 之句。元至元辛巳,州守儲天章重修。《漢南武陽功曹墓闕銘 》在州城內,漢章帝章和三年立。

宋人《蓮華漏碑 》。元祐六年立,在沂州公署後堂。

郯城縣

古郯城 ,在縣東北。其中有「《郯子》故宅」 ,遺址尚存。

于公宅 ,在縣西十里。昔于公高大門閭,故亦謂其社曰《高大》。

望海樓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相傳孔子曾登此望海。

傾蓋亭 ,在縣北十里。孔子遇程子,傾蓋而語,命子路以束帛贈之,後人因建亭焉。

駟馬亭 在縣西十八里。為漢于公立,亭廢,今為「馬頭集公館。」

憶梅亭 在縣西北六十里。為梁揚州法曹何遜立。

勇士亭 ,《後漢志》「郯有勇士亭,古勇士萬丘欣也。」

費縣

古費縣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古鄪伯國,姬姓,後為季氏私邑。

故顓臾城 ,在縣西北九十里蒙山之陽,魯附庸國。隋置顓臾縣,屬沂州。其南二十餘里又有顓臾鋪。

故祊城 ,《春秋?隱公八年》,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使宛以祊易許田。杜預曰:「祊,鄭伯泰山之邑也,在瑯琊費縣東南。」 《寰宇記》云:「漢費縣移治祊城。元魏太和間,自祊城移於陽口山。隋開皇間,復自陽口移入祊城,即今縣治也。」 土人以陽口為祊,又呼為許田城,皆誤。

故武城 在縣西南八十里石門山下,所謂南武城也。《春秋》:「襄公十九年冬,城武城。」 《路史》謂子游絃歌舊邑,曾子所居,今名為絃歌里。

故南成城 ,舊《志》:南城山在縣西八十里,即曾子葬父處,王符所謂「南成之家」 也。亦名曾子山。

《路史》
城在費縣南百里齊檀子所守漢屬東海

编辑

因南成山而名。漢末鄭元避難此山,有註經石室。按《通志》:「西漢置南成,屬東海郡,東漢改屬泰山,晉改南成為武城,元魏復改武城為南成,後齊省入南武陽。」 以此推之,武城、南成,即一邑也。

《路史》
分而為二因不明矣

编辑

故東陽城 ,《春秋》:「夏孔甲遊田於東陽。」 《左傳襄公八年》,「吳師克東陽」 ,今關陽鎮是也。

鄭城 ,在縣西南七十里,即鄭元所居處。城北有元墓,非也。元避難居此,北海太守孔融迎還故里,不當葬此。

故城 ,在縣東五十里,中有「隱貞觀」 ,相傳即顏魯公宅。

密如亭 在縣界。《春秋》「閔公二年,莒人歸共仲及密。」

放生池 唐乾元二年,詔諸路各置放生池,此其一也,顏魯公有銘。

含仁井 在城西十五里。宋景祐元年,縣令曹君鑿,趙師民有《記》。費境多山,舊乏井泉,故以為鉅工云。

善淵井 在城東南隅。宋元符二年,縣令楊溫鑿。

唐校書郎李潛《漏澤賦》碑 ,在費縣廨,宋至和間出於泥中,今斷裂為二。

宋蘇唐卿《醉翁亭記碑 》。《齊乘》云:「唐卿,歐公同時人,為費縣宰,篆記文石刻,立於縣署,并刻歐公往復手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