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7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七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七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七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七十七卷目錄

 陝西行都司部彙考一

  陝西行都司建置沿革考

  陝西行都司疆域考形勝附

  陝西行都司星野考

  陝西行都司山川考

  陝西行都司城池考

  陝西行都司關梁考

  陝西行都司公署考

  陝西行都司學校考書院附

  陝西行都司賦役考

  陝西行都司風俗考

  陝西行都司祠廟考寺觀附

職方典第五百七十七卷

陝西行都司部彙考一

编辑

陝西行都司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司

漢以前,為月支國地。武帝始置酒泉、武威、張掖、燉煌四郡,屬涼州部。晉時,張軌據河西,為前涼;呂光繼之,是為後涼;禿髮烏孤據之,為南涼。及李暠遷酒泉,號西涼;沮渠蒙遜據張掖,號北涼。後魏平北涼,取張掖、樂都、武威、酒泉,皆置將守之。隋末,李軌起兵,自稱涼王,盡有河西之地。唐初,剋平之,以其地屬河西節度。宋、金皆為西夏所有。元置甘肅路總管府,尋增置宣慰司,後改「甘肅等處行中書省」 治於此,以統西河諸郡。明洪武二十四年,置甘肅衛。二十六年,始置行都指揮使司,領衛十二,守禦千戶所三。

皇清因之。

甘州衛:附郭。

秦以前,為昆邪王所居地。漢武帝開之,置張掖郡。東漢安帝於屬國都尉別立五城。魏晉俱因之。南北朝西魏置西涼州,尋改為甘州,因州東「甘浚山」 為名。後周置張掖郡。隋初廢,大業初復置。唐為甘州,或為張掖郡。屬隴右道。天寶後,沒於吐蕃。大中五年收復。宋為西夏所據,改鎮彝郡、宣化府元置甘肅路,尋改甘「州路。」 明洪武二十四年,置「甘肅衛。二十五年廢。尋分置甘州左、右、中、前、後、中、中六衛。三十二年,廢前、後、中、中三衛。永樂二年,復置前、後二衛,並左、右、中凡五衛,為陝西行都司附郭。」

皇清因之。

永昌衛

漢武威郡地。東漢因之。三國魏晉以後,沿及北涼,屬姑臧。唐置大斗軍,屬涼州。宋初,為西涼府地。景德初,為西夏李元昊所據。元置永昌路。明洪武三年,改置永昌衛,屬陝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莊浪衛

漢為允吾縣地,屬金城郡。晉前涼張氏於此置廣武郡。南北朝後魏置廣武縣,屬廣武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邑次》,尋復為廣武。大業初,復為允吾,屬武威郡。唐初,為涼州地。寶應後,陷於吐蕃。宋為夏元昊所據。元至元元年,始置莊浪縣,屬永昌路。明洪武十年,改置莊浪衛。三十一年,廢為莊浪守禦千戶所。永樂元年,「復為莊浪衛,屬陝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涼州衛

漢置武威郡治姑臧縣,又於此置涼州。三國魏晉並置涼州。前涼張軌、後涼呂光並據之。北涼沮渠蒙遜亦遷都於此。南北朝後魏亦為武威郡。隋初郡廢,大業初,復置。唐初,李軌據之,及剋平,置涼州。或為武威郡。屬隴右道。天寶末,陷於吐蕃。大中五年,收復。宋改為西涼府,後為夏所據。元至正四年,降西涼府為州,屬永昌路。明洪武九年,改置「涼州衛,屬陝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西寧衛

古西羌所居,謂之湟中。漢武帝逐諸羌渡湟水,築令居塞。宣帝破先零羌,以其地置破羌縣,屬金城郡。東漢置西平郡。晉永嘉末,為禿髮烏孤所據。南北朝後魏置鄯州。後周改置樂都郡。隋初郡廢,置鄯州。大業初州廢,置西平郡。唐因之,屬隴右道。上元後沒於吐蕃。宋元符二年收復,建為鄯州隴右節度。建中靖國元年棄,崇寧《三》

年再復。五年,改鄯州為西寧州。建炎後,沒於金。元屬亦集乃路。明洪武十九年,改置西寧衛。宣德八年,改置軍民指揮使司,屬陝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山丹衛

漢初為月氐國地。武帝置刪丹縣,屬張掖郡。東漢獻帝時,分屬西郡。晉因之。南北朝西魏廢西郡。後周省弱水縣入刪丹。隋屬張掖郡。唐屬甘州張掖郡。宋為西夏所據,置甘肅軍。元至元二十二年,升為山丹州,屬亦集乃路。明初,州廢。洪武二十四年,置山丹衛,屬陝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肅州衛

漢武帝開,置酒泉郡。東漢、晉皆因之。西涼李暠遷都於此。南北朝、後魏亦為酒泉郡。隋初郡廢,置肅州。大業初,州廢,以其地入張掖郡。唐復置肅州,或為酒泉郡。屬隴右道。宋初為回鶻所據。景祐三年,元昊侵回鶻,取之。元置肅州路。明洪武二十八年,改置肅州衛,屬陝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鎮邊衛

漢武帝置休屠縣,北部都尉治,屬武威郡。東漢因之。晉為後梁呂氏之將楊軌所據。宋為夏元昊所據。元為小河灘城。明洪武二十九年,始置鎮邊衛,三十四年廢。永樂元年改置鎮邊千戶所,屬永昌衛。後復置鎮邊衛,屬陝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鎮彝守禦千戶所

漢為張掖郡地。明洪武三十年,置鎮彝守禦千戶所。三十三年省。永樂改元,復置,屬陝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古浪千戶所

漢為武威郡地。唐嗣聖十八年,郭元振為涼州都督,始於武威東南境築和戎城。元至元元年,置莊浪縣,乃於和戎城置巡檢司,屬永昌路。明正統三年,置古浪守禦千戶所,屬陜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高臺千戶所

漢為樂涫縣,屬酒泉郡。晉前涼張氏置建康郡。北涼段業建都於此。唐嗣聖初,置建康軍,屬張掖郡。宋為西夏所據。元屬甘州路。明洪武初,為高臺站。景泰七年,始置高臺守禦千戶所。屬陝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

陝西行都司疆域考   各衛志合載

编辑

本司

東一千一百七十五里,至蘭州界。

南一千五百七十五里,至河州界。

西五百七十里至「嘉峪山。」

北一千五百里至「亦集乃。」

東南一千九百七十五里,至河州衛。

東北九百里至《魚海子》。

西南一千五百里,至安定衛。

西北二千五百里,至哈密衛。

東北至

京師五千四百里

甘州衛

甘州為附郭衛也。東至山丹衛界八十里,西至撫彝驛一百五里。

南至「南山馬營」 ,二百二十里。

北至外境一百三十里

東南至大黃山,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轉嘴墩,一百里。

《西南》至《白城子》,六百里。

西北至高臺所一百六十里。

永昌衛

衛東南三百一十里為「永昌。」 東至涼州柔遠驛七十里。

西至山丹石硤口驛一百一十里。

南至雪山,一百八十里。

北至脫歡山四百里

東南至土魯干山口,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鎮番衛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北石崖,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山丹衛一百九十里。

莊浪衛

衛南九百四十里為「莊浪。」 東南自城至紅城子界三十五里。

東北自城至分水嶺平成界四十里。

《西南》:自城至羊圈溝,通遠界二十里。

《西北》自城至清水河武勝界,二十二里。

涼州衛

衛東南五百里為涼州。東至寧夏中衛板井墩五百九十里。

西至永昌衛柔遠鋪九十里。

南至西寧衛界野馬川二百里。

北至鎮邊衛界三岔河口北墩八十里。

東南至古浪,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馬蓮灘,二百里。

西南至臧南山,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永昌,一百六十里。

西寧衛

衛東南一千三百五十里為西寧。東至合黎山二十五里。

南至胭脂堡六十里

西至鹽池驛四十里

北:至毛目頭墩一百九十里。

東南至甘州三百里

「東北至《亦集》」 ,乃一千二百里。

西南至祁連山,三百里。

西北至舊威鹵城,一百五十里。

山丹衛

衛東北一百二十里為「山丹。」 東至永昌衛界一百里。

南至雪山,一百五十里。

北至紅寺兒山,二十五里。

西至東樂驛四十里

東南至和寧山口,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玉泉墩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寧番山口,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甘峻山,三十里。

肅州衛

衛西五百一十里為肅州。東至鎮彝所屬鹽池驛一百四十里。

西至嘉峪關七十里

南至雪山,一百五十里。

《北至黑山》,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白城子》,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天倉墩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雪山》,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大缽和寺三百里。

鎮邊衛

衛東五百五十里為鎮邊。東至寧夏界沙河六百里。

西至永昌衛昌寧堡,一百里。

南至涼州三岔河,一百三十里。

北至亦不剌山,二百八十里。

東南至莊浪衛,四百九十里。

東北至魚海子,二百八十里。

西南至永昌衛,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亦集》乃」 一千二百五十五里。

鎮彝守禦千戶所

衛西三百里為鎮彝。東至合黎山二十五里,西至鹽池驛四十里。

南至胭脂堡六十里

北:至毛目頭墩一百九十里。

東南至甘州三百里

東北至亦集乃湖,一千二百里。

西南至祁連山,三百里。

西北至舊威魯城,一百五十里。

古浪千戶所

衛東南六百四十里為「古浪。」 東至莊浪衛二百一十里。

西至涼州衛,一百三十里。

南至黃河,四百七十里。

北至暖泉哨馬營五十里。

東南至黑川二百里

東北至馬蓮灘,三百四十里。

西南至巴州五百四十里。

西北至鎮邊衛三百四十里。

高臺千戶所

衛西一百六十里為「高臺。」 東至撫彝驛六十里,西至黑泉驛六十里。

南至番族一百里

北至外境七十里

東南至雪山一百里

東北至甘州「靖安墩」 八十里。

西南至肅州千人壩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鎮彝所一百六十里。

形勝附           通志

编辑

本司

《漢·西域傳》「列西郡,據兩關。」

《竇融傳》:「帶河為固,足以自守。」

《甘州志》:「環以祁連合𥟖之山,浸以居延、鮮卑之水。」

《涼州志》:「地土饒沃。」

《肅州志》:「河山襟帶。」

《西寧志》:「萬山環抱,三峽重圍。」

陝西行都司星野考    延安府志

编辑

司屬總

《漢書地理志》:「自井十度至柳三度,鶉首之次,乃秦之分。」

《後漢書律曆志》:「井十二度至鬼五度為秦分。」 《晉書天文志》:「自井二十七度至鬼柳,鶉火之次,屬秦分。」

陝西行都司山川考      通志

编辑

本司。甘州衛附郭。

合黎山 在都司城北四十里。《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 即此。一名要塗山。

馬蹄山 在都司城南一百里,山巖石間有神馬足跡在。

甘浚山 在都司城西南八十里,山下有泉,味甘洌,故名。

人祖山 在都司城東北四十里,俗名快活山。其山不毛。

祁連山 在都司城西南一百里。山甚峻廣,本名「天山。」 草木茂美,冬溫夏涼,下有石井,常不竭。普觀寺石洞 ,在都司城南一百三十里。居延海 ,在都司城西北合黎山峽口,傍河東壖,曲屈東北行千五百里,有居延海,即此。張掖水 ,在都司城西十里,源出擺通川,經合黎山,名合黎水,又名鮮水,俗名「黑河水。」

弱水 在都司城,四環合黎山,東北入東莎界。都瀆澗 在都司城西九十里蓼泉之西。蓼泉 在都司城西九十里,沮渠蒙遜與西涼交戰之處。

「草湖泉 」 ,在張掖河岸數十處,生蘆草,可收百萬以飼馬。

九眼泉 在都司城西九十里。

永昌衛

南山 在衛南二十里,俗名「照面山。」

雪山 在衛南一百八十里,古為天山,其山與涼州南山連絡。

青松山 在衛西八十里,又名大黃山焉支山,蓋一山而連跨數處。

脫歡山 在衛北四百里。

金山 在衛北二十里,麗水出焉。

炭山 在衛東南二十里,其山出炭,故名。「馬蹄山 」 ,在衛東北二十五里,一巨石,上有馬跡,故名。

摩天嶺 在衛南七十里。

《可可》水 在衛東南境外。

大通水 在衛南境

大磨川 在衛西二十里,一名「雲川。」 其源出自鸞鳥山平羌腦兒都山口。以水勢急流,能激轉水磨,故名。《考來》水注之。

蹇占口澗 在衛南三十里,其源出自雪山。「暖泉 」 在衛西南三十五里。二穴湧出,四時常溫,東北流入水磨川。

「茅草泉  。」 「高泉   。」 《矮鹿泉》。

赤那泉 俱在衛北

一碗泉 在衛西四十里。

鹿泉 在衛西北一百里。

莊浪衛

東山 在衛東一百里

大小松山 :在衛東百二十里為大松山,一百里為小松山。山多大松,採之可資器用。

駱駝山 在衛南一百三十里,其峰如駱駝,故名。

蘿蔔山 在衛西一百三十里,與雪山相距,狀如蘿蔔,故名。

馬牙山 在衛北八十里。

石佛山 在衛東北三十里,因崖上有石佛像,故名。

分水嶺 在衛西一百五十里。嶺嶠有泉分流,南為莊浪水,北為古浪水。

烏稍嶺 ,在衛北一百三十五里,路通甘肅,雖盛夏風起,飛雪彌漫,寒氣砭骨。

大通水 ,在衛西一百二十里。

黑川 在衛東一百里

速罕禿泉 ,在衛東三百里許。其水流四時不絕。

龍潭池 在衛北三十里。其池水停不流,久旱不涸,久澇不溢。

一泓泉 在衛東五百四十里,俗名「一碗泉。」 《黍耙溝》水泉 在衛西四十里。其溝產雜木,可為農器。

鑼鍋泉 在衛北七十里。

沙泉 在衛東北八十里。

涼州衛

青巖山 ,在衛舊姑臧縣界,下有湫甚廣,人觸之,風雹立至。

第五山 ,在衛舊姑臧縣界,有清泉茂林,懸崖石室,昔為隱士所居。

青山 在衛東二百五十里。上多松柏,冬夏常青,故名。

松山 在衛東三百一十里。上多古松,因名。天梯山 在衛東南八十里。山路崎嶇如梯。白嶺山 在衛西南。山頂冬夏積雪,望之皓然,故名。

車輪山 在衛西南九十里,山頂高峻,有路盤曲如輪,故名。

浚稽山 在衛。舊《武威郡》。

臧南山 在衛西南一百二十里,上多積雪。西山 ,在衛西二十里,中有蓮花峰,下有石,五色成文如獸形。

五澗谷 在衛境。源自蕃禾古縣界出,流入白海。

洪源谷 在衛境。唐休璟破寇於此。

馬蹄溝石洞 ,在衛南三十里山之陰中,周七十步,左右二穴,貫穿相通,有佛壁。

白亭海 在衛東北境,五澗谷水注之。以水色潔白,故名。一名「小澗端海子。」

沙水 在衛東北五十里。其源出自洪水泉,至三岔水合而為一,流入鎮邊衛界。

赤彌干川 在衛西南五十里。

黃羊川 在衛東。地多水草,宜畜牧,故名。潴野澤 ,在衛東北。《禹貢》「至於瀦野」 ,即此。亦名休屠澤。

天池 ,在衛西南一百餘里。

靈泉池 在衛治南,後梁呂光嘗宴群臣於此。《西寧衛》

積石山 在衛境廢龍支縣之南。即《禹貢》「導河」 之所。

峽口山 在衛東三十里,為湟、鄯咽喉地。漢時名「湟陿。」 唐人修閣道,宋築省章城,控制要害。金山 ,在衛西六十里,有湫池,遇旱禱之輒應。為西寧望山。

南禪山 在衛西南三里。

北禪山 在衛西五里。古有崖形,生成如佛。阿剌古山 ,在衛東一百八十里。

雪山 在衛南一百里,積雪四時不消,望之若銀屏焉。

熱水山 在衛東南五百里。南出暖水,流入青泉,北出冷泉,即西寧水源也。

紅崖山 在衛東八十里,其土赤,因名。

小峽口巖 在衛東一百里。巖中有風,每夕風聲號烈。

大小石峽 俱在衛東九十里為大石峽,三十里為小石峽。

牛心堆 唐李靖伐土谷渾,敗其兵於牛心山,即此。

紅崖洞 在衛東北一百餘里。其洞幽僻奧曲,人跡罕到。

西海 ,在衛西五百餘里,方數百里。漢平帝時,卑禾獻西海之地,即此。俗呼青海。

浩亹水 在衛西北。一名「閣門水。」 源出塞外,東至允吾界入湟水。

湟水 在衛境,《宗水》注之。

西寧水 在衛北百步。源出熱水山,逕伯顏川,至西寧與那孩川合,東南五百里流入黃河。蘇木蓮水 ,在衛北山之陰。

車卜魯川 ,在衛北五里。

景陽川 在衛北五十里。

廣木川 在衛北三十里,舊沙塘川。明永樂四年,改為今名。

覆袁川 在衛境。隋煬帝西巡河右至浩亹,即此。

湫泉 在衛西四十里,周三丈許,其深莫測水。

常湧沸旱禱有應

山丹衛

石峽山 在衛東八十里,兩峰相對。

焉支山 在衛東南五十里。一名「山丹山。」 祁連山 在衛南一百五十里,連亙甘州諸衛。甘凌山 在衛西北三十里,連亙甘州,中有數洞,其下有泉,旱禱輒應。

紅寺山 在衛北二十五里,其山土色多紅。饅頭山 在衛東北九十里,其形似饅頭,故名。寺溝洞 在衛東南七十里。

吉祥洞 在衛南八十里。

洞子寺洞 在衛南九十里。

紅寺洞 ,在衛紅寺山上。

山丹水 在衛西。源出祁連山,西流入張掖水。南草湖 ,在衛東南一里。周圍九里,湖中多蘆葦,故名。

西草湖 :在衛西十里,周圍七里。

暖泉 ,在衛東南四十五里,冬寒不凍,故名《肅州衛》。

崆峒山 在衛東南六十里,舊屬福祿縣。《史記》:「黃帝披山通道,西至於崆峒山。」 即此。

紅山 在衛東南一百六十里,與觀音山相連。崑崙山 在衛西二百五十里,俗呼「雪山。」 周穆王見王母於此。

祁連山 ,在衛南一百五十里。一名「雪山」 ,自涼州連亙至此。

寒水石山 在衛南一百五十里,與紅山相連。嘉峪山 ,在衛西七十里,即古玉石山下有九眼泉。

硫黃山 在衛南一百五十里,與寒水石山相連。

黑山 在衛北大漠中,望之宛然若墨,故曰「黑山。」

金山 在衛東北八十里。

文殊山 在衛西南五里,古人多鑿洞穿穴。羅漢洞 ,在衛西南三十里。

黑水 在衛北十五里。《地志》云:「黑水出張掖縣雞山。」

討來水 在衛西一百里,源出祁連山,清水沙水注之,流三百里入黑水。

紅水 在衛東南三十里,源出衛南山谷中,下流合黑白水。

白水 在衛西南二十里,下流與黑紅水合。金水 在衛境。

「金泉 」 在衛下,即古酒泉也。

鎮邊衛

蘇武山 在衛東南三十里。俗傳漢蘇武牧羝處,舊有蘇武廟。

阿剌鶻山 在衛南三十里,東接蘇武山。黑山 在衛西南六十里。

來伏山 在衛西北八十里。其山脊高首俯,勢如拜伏之狀。

亦不剌山 在衛北二百八十里。

龍潭 在衛東四十里。一名「小池。」

三泉 在衛西北二百七十里,境外有泉眼三處,故名。

石井 在衛西二百里

亂井 在衛西北二百四十里,境外有泉眼數處,故名。

沙井 在衛西北二百五十里許,青鹽池西境外。

鎮彝守禦千戶所

合黎山 在所東北三十里。

黑山 在所東北二十里,與合黎山相接。居延海 在所東北一千二百里砂磧之外。黑水 在所西四里,即古張掖水。其水經城西南,出石峽口,流入居延海。

古浪千戶所

東山 在所東二里

西山 在所西五十里,即雪山。

柏林山 在所南七十里。其山多柏樹,故名。黑松林山 在所東四十五里。山多松,故名。黃羊川山 在所東南五十里。

鴛鴦池 在所西七十里。池水四時常不涸竭。古浪水 在所南八十里,其源出分水嶺。高崖泉 在所西二里,水自崖下湧出。

高臺所

榆木山 在所南四十里許。其山多產榆樹,故名。

白城山 在所西南八十里。

五壩湖 在所東十二里。

七壩湖 在所西二十里。

黑泉站家湖 在所西北五里。

鴛鴦湖 在所西十里

月牙湖 在所西北五里。

高臺站家湖 在所西北五里。

水磨湖  海底湖 俱在所東二十里。狼窩湖 在所西北十二里。

李家湖 在所西北三十里。

葦場湖 在所西北十五里。

大蘆灣湖 :在所東二十里。

黑水渡 在所西北三十里。

陝西行都司城池考      通志

编辑

本司。甘州衛附郭。

行都司城池 始建未詳。明洪武二十五年,都督宋晟於東增築新城,周一十二里二百五十七步,高三丈二尺,闊三丈七尺。池深一丈七尺,闊三丈七尺。門四:東曰咸熙,南曰延恩,西曰廣德,北曰永寧,東北城樓各一。

外衛所

永昌衛城池 ,元至元十五年建。明洪武二十四「年,指揮張傑增築,周七里二百三十步,高三丈六尺,池深一丈二尺。成化八年,指揮高升築四門月城。」

莊浪衛城池 ,「元至元元年建。明洪武十年重築,周八里三分,高二丈八尺,池深二丈五尺。」 涼州衛城池 ,唐李軌建。明「洪武十年,指揮濮英增築,周一十一里一百八十步,高五丈一尺,池深一丈二尺。有東南北三門,後宋晟增關西門。」

西寧衛城池 ,歷代修建不一。明洪武十九年,長興侯耿秉文因舊改築,周八里五十六丈四尺,高五丈,池深一丈八尺。

山丹衛城池 ,元至元二十六年建。明洪武二十四年,指揮莊德拓築,周七里二百九步,高二丈二尺,池深九尺。

肅州衛城池 ,始建未詳。明洪武二十八年,指揮裴成拓築東隅。周八里,高三丈五尺,池深二丈,東、西、北三門。成化二年,巡撫徐廷璋增築城東郭。

鎮邊衛城池 ,元號「小河灘城。」 明洪武二十九年修葺。成化元年,都指揮馬昭拓築北隅,周六里二分二十三步,高三丈一尺,池深一丈五尺,東、西、南三門。

鎮彝所城池 ,明永樂中建,逼河。天順中,數被水患,移築於此,周四里,高三丈六尺,池深一丈一尺,門二,俱南向。

古浪所城池 ,即古和戎城,周二里七十五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五尺,東南二門。

高臺所城池 ,明天順二年建,周四里,高三丈六尺,池深一丈二尺,惟南門一。

陝西行都司關梁考   各衛志合載

编辑

本司。甘州衛附郭。

玉門關 在沙州西一百二十里。漢班超在西域上書「願生入玉門關」 ,即此。

陽關 ,在廢壽昌縣西六里。王維詩「西出陽關無故人」 ,謂此。

山南關 在人祖山口內,明嘉靖二十七年,巡撫都御史楊博建。

南津橋  沙渠橋

大滿橋 「在都司城南。」

北津橋 在都司城北二十里,即弱水流沙之處。

黑河橋 在都司城西十三里。夏主乾祐七年,有敕「黑河諸神」 之文。

通局橋 城內,軍器局西,以其通局,故名。「新建橋 」 :通局橋南延七丈,嘉靖十七年,都御史牛天麟建。

永昌衛

五里橋  紅廟橋

重岡橋 俱在衛西境

蹇占河橋 在城東五十里。

十里橋 :在城東一十里。

四壩橋 :在城東二十五里。

六壩橋 在城東四十里。

水磨川橋 在城西二十五里。

莊浪衛

演武橋 在衛南郭外

大通橋 在衛西一百二十里。

武勝橋 在衛北四十里。

鎮羌橋 在衛北一百三十里。

玉泉橋 在衛北一百七十里。

南薰橋 在南門外

弘濟橋 在西門外

四渠橋 在城北二里

涼州衛

石橋 在衛北二里

雙橋 在衛北十五里

西寧衛

小硤口,河南河北關 ,在城東三十里。

大硤口,河南河北關 ,在城東九十里。

石嘴兒關 :在城東一百四十里。

碾伯水橋 在衛南五十里。

那孩川水橋 在衛西二十步。

伯顏川水橋 在衛西二里。

西寧水橋 在衛北一百里。

山丹衛

石人石馬關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

小關兒口 ,在城東北一百里。

觀音橋  、甘橋 :俱在衛西關外。

石嘴橋 在衛西十二里。

大橋 在衛西二十里

肅州衛

嘉峪關 ,在城西七十里,關外即沙漠地。石關兒口 ,在嘉峪關西北,去城七十五里。城南橋 ,在衛南一里。

紅橋 在衛北二里

清水橋 在衛北五十里,跨清水。

天生橋 在衛東北三十里。水從地下流,人從地上行,宛然如橋,不假人力為之,故名。

楚埧橋 在觀音山口內水關兒之北。

公濟橋 在東關城外一里,跨磨河。先年止《獨木》以通徒行。嘉靖二十一年,始建橋梁。

鎮朔橋 在城北門外。舊橋微小低凹,凡遇水溢地潮,行人未便。嘉靖三十五年修建,因此門為「鎮朔門」 ,遂以名之。

南門橋 在南門外二十步,跨石河者也。北清水河橋 在城北十里,跨清水河。

南清水河橋 在南門外東一里。

大橋 在城東南放驛湖西,久廢。

鎮邊衛

四壩橋 在衛東十里

小二壩橋 在衛南十里。

大二壩橋 、頭壩橋 俱在衛西二十里,鎮彝千戶所

兔兒關 ,在城北三十五里,城東邊牆直抵高臺地界,延七十餘里,明時修。

古浪千戶所

暖泉橋 在城南郭外

通津橋 在城東郭外

高臺千戶所

石關口 :在城北一十五里。

納凌橋 在所東南一里。

豐稔橋 在所東南三十里。

站家渠橋 在所東南三十里。

黑水渡 在所西北三十里。

陜西行都司公署考      通志

编辑

本司。甘州衛附郭。

陝西行都司署 在甘州衛。

屯捕僉書廳

管操僉書廳 俱在本司內。

甘州左衛守備廳

千總廳

甘州右衛守備廳

甘州中衛守備廳 稅課局。

外衛所

永昌衛守備廳

莊浪衛守備廳  稅課局。

涼州衛守備廳  稅課局。

西寧衛守備廳  。茶馬司  稅課局。山丹衛守備廳。

肅州衛守備廳

鎮蕃衛守備廳

鎮彝所千總廳

古浪所千總廳

高臺所千總廳

陝西行都司學校考書院附 通志

编辑

本司。甘州衛附郭。

行都司儒學 在城東南隅。明洪武二十八年建。正統十二年,巡撫馬昂重建。成化四年,巡撫徐廷璋增修。

文廟在行都司治東。啟聖祠在廟後。名宦祠在廟。

左鄉賢祠在廟右

甘泉書院 在行都司東。

外衛所

永昌衛儒學 在衛東。明宣德中,守備宋忠建。成化四年,巡撫徐廷璋增修。

莊浪衛儒學 在衛東。明正統中,巡按蔡用奏建。成化中,巡撫徐廷璋重修。

涼州衛儒學 在衛東南。明正統中,巡撫徐晞奏建,大學士楊榮記。成化中,巡撫徐廷璋重修。涼州書院 在衛東南。明嘉靖二十七年,參政江東建。

西寧衛儒學 在衛東。明宣德三年,總兵史釗奏建。成化六年,巡撫徐廷璋增修。

山丹衛儒學 在城東南。明正統五年,都指揮楊斌建。十三年,巡撫馬昂重修。

肅州衛儒學 在衛西南。明成化三年,巡撫徐廷璋奏建。正德元年,副使李端澄重修。

肅州書院 在衛東南。明嘉靖二十七年,副使鄭寬建。

鎮邊衛儒學 在衛西。明成化十一年,巡撫朱英奏設。十三年,巡撫王朝遠始建。

鎮彝千戶所儒學 。明萬曆十四年,兵備南和朱正色議呈,巡撫曹子登題建。

古浪千戶所學校。無考。

高臺千戶所儒學 在所東。明嘉靖二十三年,巡按朱徵奏設,巡撫傅鳳翔建。

陝西行都司賦役考      通志

编辑

甘州左、右、中、前、後五衛

屯田五千七百五十一頃二十一畝有奇,屯糧六萬八千六百四十五石二斗八升有奇。永昌衛

屯田九百九十二頃一十四畝;

屯糧一萬四百五十二石九斗二升。

莊浪衛

屯田九百六十一頃八十五畝有奇。

屯糧一萬一千五百四十二石三斗一升有奇。涼州衛

屯田二千六百五十二頃:

屯糧三萬一千八百二十三石八斗四升。西寧衛

屯田二千二十五頃五十二畝有奇。

屯糧二萬四千三百九石四斗九升。

山丹衛

屯田一千二百七十九頃八十六畝有奇,屯糧一萬五千三百五十九石六斗。

肅州衛

屯田二千四十九頃二十一畝有奇。

屯糧二萬四千五百八十石六斗一升有奇。鎮邊衛

屯田二千二百二十三頃四十六畝;

屯糧一萬二千三百九十七石六斗四升有奇。鎮彝千戶所

屯田五百八頃九十六畝。

屯糧四千九百九石

古浪千戶所

屯田六百二十二頃二十九畝;

屯糧五千六十六石

高臺千戶所

屯田八百九頃四十三畝;

屯糧五千六百二十五石。

陝西行都司風俗考      通志

编辑

本司

《漢書竇融傳》:「河西殷富,帶河為固,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

《寰宇記》:「性堅剛、慷慨。」

《圖冊》:土人穴居野處,採獵為生。

《張掖志》「勤力畎畝,好學尚禮。」

《通志》:在昔土屋居處,湩飲肉食;牧畜為業,弓馬是尚。好善緣,輕施捨。自入明更化維新,衛所行伍之眾,率多華夏之民,賴雪消之水,為灌溉之利,雖雨澤少降,而旱魃可免。故地雖邊境,俗同內郡。

《永昌衛 總志》:「人性質朴,尚武少文。」

西寧衛 外戎內華,山阻地險,俗尚佛教,人習射獵,夏秋少暑,冬春多寒,毳皮為衣,酥湩煎茶,以皮馬為禮,蓄養為業,力農務學,不殊內地。《山丹衛 總志》:「昔為羌戎所居,男女罕事耕織,惟弓馬是尚,畜牧為生。」 今則士風淳朴,人知耕稼,大異往昔。

肅州衛 自漢列亭障以來,居民雜處,大都以織《毛毼》、勤耕牧為本業。而殷庶遺黎,率崇釋教,外逼戎鹵,不得已而應之。「荷戈執戟,防姦禦侮」 之功,亦為居多。

《鎮邊衛 》「土沃澤饒,可耕可漁,人勇而知義,俗朴而風淳。」

「鎮彝所 」 風土淳厚,氣習剛勇,好騎射,循禮讓,歷代相沿,以至今日,與《肅俗》大約相同。

古浪所 土磽風寒,人性剛勇,以騎射為能,以孳牧為業,野處巖居,不拘禮法,皆元之故俗。今則變易,設屯耕稼,奠厥攸居,奔走服役,悉為編戶。相生相養,禮義日生,婚姻死葬,更相資助,熙熙然有「純朴之風」 焉。

《高臺所 總志》民俗質朴,勤於耕牧。舊志「土腴氣正,麥稻兼宜。」

陝西行都司祠廟考      通志

编辑

本司。甘州衛附郭。

社稷壇 在城北。餘衛所如制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西南二里。有《祭文碑》存。餘衛所如制。

厲壇 在城東北。餘衛所如制。

八蜡廟 在城東南,餘衛所如制。

旗纛廟 在行都司治東。餘衛所如制。

城隍廟 在行都司治西南。餘衛所如制。東嶽廟 「舊在城東,元末兵燹,明洪武二十四年重修。永樂七年新移城西北隅。」

武王廟 在城西南隅。元末兵燹,明洪武年重修。

馬祖天駟廟 在城東北隅。

武烈廟 在城東南隅,祀隋司徒陳仁杲。霍將軍廟 在祁連山下,以去病統兵至此,因立祠。

武勇祠 在治西,明洪武十二年敕建,祀伏羌侯毛忠。學士張昇《記》。

憫忠廟 在治西北。明嘉靖十七年敕建。祀指揮王綱、光祿卿馬理。

永昌衛

東嶽祠 在城南關廂東,明宣德三年建。馬神廟 在城南隅,明正統七年建。

漢壽亭侯廟 在城東南隅,明洪武二十三年建。

莊浪衛

東嶽廟 在城南關,明宣德十年建。

馬神廟 在城西北隅,明宣德七年建。

義勇武安王廟 在城南七十里紅城內,明洪武二十一年建。

「江東忠佐王祠 」 在城北隅,明洪武二十二年建。

平涼侯祠 在城南關,明洪武二十六年建。「竇吉祥祠 」 ,在城南三十里。

涼州衛

東嶽廟 在城東隅

真武廟 在城西五十里西山下。明正統三年建。

壽亭侯祠 三一在城北三十里,一在衛治西,一在城東北一里。

協副李公祠 在柔遠驛城西一里。祀都指揮李晟。

西寧衛

金山祠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二十六年建。

武安王廟 在碾北千戶所東關,明洪武十九年建。

東嶽廟 在碾伯千戶所城東。

真武廟 在碾伯千戶所城東。

山丹衛

東嶽廟 在南關,明永樂七年建。

寧濟公祠 在焉支山麓。唐天寶間,封山神為「寧濟公。」

真武廟 在城東南隅。明正統十二年,都指揮楊斌重修。

馬神廟 在城西北隅

漢壽亭侯廟 二「一在城南四十里暖泉堡城外,元至正元年承事郎山丹州達魯花赤上間美建,明永樂十一年重修。一在南關,明洪武二十九年建。」

肅州衛

東嶽廟 在城東門內

西嶽廟 在城西隅

關王廟 在城東

真武廟 在城北隅

王母祠 ,在衛西南二百五十里。後涼張駿時,酒泉太守馬岌言:「周穆王見王母于崑崙山,宜立祠。」 駿從之。

劉師祠 在衛治南。《寰宇記》:「師姓劉,字摩訶。沮渠蒙遜時西求仙,死於此。骨化為珠,血化為丹,其徒為之立祠,相傳禱者往往獲珠丹焉。」 阮內官祠 在城東四十里臨水站。西阮名和,鎮守甘肅時,有邊警,和先鋒遇敵,戰敗自刎。人慕其忠,立祠於此。

鎮邊衛

蘇武廟 在城東南三十里蘇武山右。

真武廟 :「在城內。」

金山聖母祠 在城西門外,明洪武三十一年建。

星主廟 在城東隅

鎮彝千戶所

關帝廟 在南門左,明成化年建。

馬神廟 在城東隅

龍王廟 在城東一里

古浪千戶所

真武廟 在城南隅,明洪武三十四年建。「雷神廟 在城南,明永樂四年建,成化五年重修。」

高臺千戶所

上帝廟 在城北,明弘治十三年建。

關帝廟 在城南關。「明景泰七年建。成化十八年、弘治十三年重修。」

寺觀附

编辑

本司。甘州衛附郭。

寶覺寺 在城西南隅,舊名臥佛寺,又名弘仁寺。按《舊碑》云:夏國永安元年沙門嵬咩法思能建。明洪武五年兵毀,永樂間重修。十七年敕賜額曰「寶覺寺。」

萬壽寺 在城西南隅,創始無考。舊有《臥佛》,沙土埋沒,明永樂四年重修。

普觀寺 在城南一百三十里祁連山下,古名馬蹄寺,開創無考。有石門二,石洞七層,共三十餘處。每洞廣狹不一,俱有佛像。明永樂十五年,敕賜額曰「觀音寺。」

普門寺 在城北門外,明成化四年建。

白塔寺 距城二里,明宣德年建,天順年重修,翰林岳正記。

崇慶寺 在城西南二里。

彌陀寺 在城南五里

普寧寺 在城南四十里。

吉祥寺 :在城東七十里。

隆教寺 ,在城南一百三十里祁連山下。宏覺寺 ,在城東一百里。

佑善寺 舊名「元真觀」 ,在城西北隅。

顯應觀 在城東北隅,明正統十年建。

禮拜寺 在城北關外

永昌衛

金川寺 ,在城北一里,明永樂十二年建。聖容寺 ,在城北二十里,地名「金川」 ,舊有石佛在石崖間。

廣禪寺 在城西南隅,明洪武二十五年,指揮張傑建。

雲莊寺 :在城南五十里,乃古名剎,明正統六年建。

土佛寺 在城東三十里。明正統十四年,僧人澄緣建。

佑聖觀 在城東北隅。明洪武二十五年,指揮張傑建。正統年間,都指揮宋忠重修,翰林院編修嘉禾呂原記。

古峰庵 在城西北四里金山上。有泉清泠,四時不竭。

莊浪衛

莊嚴寺 在城東北隅

觀音寺 在城南關

吉祥寺 :在城南七十里。

新城寺 在城北

寶嚴寺 ,距城一百四十里。

海德寺 在城西一百四十里。

石佛山寺 在城北三十里。

大通河古寺 二:一在城西一百五十里,一在城西一百六十里。

涼州衛

大雲寺 在城東北隅

金塔寺 在城南三十里。

莊嚴寺 ,在城南六十里紅崖地,舊名淨覺禪寺。明永樂五年,三藏國師《耳赤》建,敕改今名。「菩提寺 」 ,在金塔寺偏南。

安國禪寺 在城東南隅。

彌陀寺 在東關內

塔寺 ,在城北門內,有石磚塔一十三級,高十一丈。

鎮國寺 在城北三十里。

白塔寺 在城東南五十里。

黃羊川寺 在城南一百三十里。

海藏寺 在城北一十里。

紅寺 :在城東四十里。

大悲寺 :在城北七十里。

元真觀 在城東關,明洪武二十四年建,永樂十八年重修。正統四年賜名。

太清宮 在城內南街,舊有觀宇。元大曆年塑像,明永樂年重修。正統年賜名「清真觀。」

清應庵 在大雲寺西,明洪武十九年建。「廛隱庵 」 在城南門外,明洪武二十九年建,西寧衛。

弘覺寺 ,在城東南隅,舊名妙華庵,明洪武二十三年建,永樂十年,敕賜額曰「弘覺。」

高臺寺 在城南隅,明洪武二年建。

永興寺 ,在北禪山下。明洪武年建,永樂十四年建,敕賜額曰「永興。」

華藏寺 在南禪山下,明永樂年賜額。

寧藩寺 :在城西北隅,舊名大佛寺,創建無考。明洪武二十三年重修。二十七年,敕賜額曰「寧藩。」

弘通寺 在城東關,明洪武年建,永樂十三年敕賜額。

臥佛寺 ,在城西南四百里,明永樂元年建。鐵佛寺 ,在城北車卜魯川六十里。

藏經寺 在城西南隅,明永樂十年建。

瞿曇寺 在城東,碾伯城南四十里,明永樂十六年欽建,宣德二年重修。

覺華寺 在城東八十里。明永樂十六年,敕賜額。

大乘寺 ,在城西一百里剌撒溝。明永樂間建。崇法寺 ,在城北四十里車卜魯川。明永樂十四年敕賜額。

普仁寺 在城東,明天順元年建。

靜修寺 在碾伯城東關廂。

廣福觀 在城東北隅

山丹衛

髮塔寺 ,在城東南隅。初掘土得鐵佛五,石函一,內藏髮。又有石爐一,刊曰「髮塔寺。」

肅州衛

吉祥寺 在城北隅

大赫寺 :在城西南隅。

文殊寺 在城西六十里。

觀音寺 在城東五里

鐘樓寺 在城西北隅

竹林寺 在城西北八十里。

金佛寺 :在城東南八十里。

彌陀寺 在城西北隅

崇善寺 在城東二里

西峰寶剎 在城西三里。

梓潼觀 「在城北隅。」

寶善庵 在城東南一里。

鎮邊衛

聖容寺 「舊在城東北隅。明洪武三十二年,都指揮陳勝建。成化十六年,守備馬昭移建西南隅。」

鎮邊寶塔寺 舊在城西關外,明正統五年建。弘治十二年沙壅,都指揮李傑移建城南。來伏山寺 ,在城西北九十里。

鎮彝守禦千戶所

普濟寺 在城北隅

文殊寺 在南山下

元帝觀 先在本所舊城內,明成化元年移建新城正北。

弘善庵 在舊城北隅

古浪千戶所

觀音寺 在城北郭,即元之「永壽寺」 故址。元末兵毀,明洪武十九年,改建今名。

高臺千戶所

勝緣寺 在城北隅

大善小寺 在城東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