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卷目錄
寶慶府部彙考三
寶慶府城池考
寶慶府關梁考
寶慶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卷
寶慶府部彙考三
编辑寶慶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本府。〈邵陽縣附郭。〉
寶慶府城 在府治。墉山為城,塹江為池,六嶺拱其南,澬水環其北,東臨邵水,西接神灘。按《圖經》:「春秋楚白公善始來築城」 ,即今治也。迨隋改建州,移治於江之北,尋廢,復還江南。歷代仍舊。元末傾圮。明洪武初,總制胡海洋、指揮黃榮奉命重築。天順中,指揮湯泰重修。高二丈五尺,圍一千五百二十九丈九里十三步。西南月城二。崇禎十年,知府陶珙造敵臺二尋,圮及各城樓,俱燬。
皇清順治十二年,偏沅巡撫袁廓宇為《防禦計》命長。
沙各府夫役,修建敵臺,雉堞完整視昔有加。省鎮南樓,塞臨津門。今門四,各建樓其上:東曰「朝天」 ,西曰「定遠」 ,南曰「大安」 ,北曰「豐慶。」 康熙十二年,知府李益陽重修。二十一年,知府梁碧海、知縣張起鶤復修。城東北,以江為塹。西南濠長九百七十丈,闊十五丈。康熙二十二年奉丈同外。州縣
城步縣城 。城圍五里三分,高一丈八尺,闊八尺,上覆串樓二百二十間。弘治甲子,委官范山督成。自南遶西而北役民,自北遶東,而南役軍。嘉靖癸卯,知縣饒檟重修。中僅南門,通溪而無井,百姓苦汲。庚申,廣苗踰城刦庫。丙寅,內外戒嚴,杯水如醴,人情洶洶。署印判官徐機、教諭楊志禮相繼申允。拓南城臨江,增東西各二十四丈,串樓各二十四間,引溪水入城。戊辰,知縣胡采查崩裂丈尺,申允估。儀同千戶陳萬策始督完城工。二十四年,旋塌,知縣元宗孔動支官銀,如法修砌。二十六年,知縣諶延錦為居民取水不便,又開小南門。三十年,知縣胡夢珍議修東北一帶軍城,動支餉銀六百一十餘兩,申請當道委官督工,如元令法,修砌堅固,可垂永久。復議於南門外建造月城,引水入內,以備不虞。至三十八年,知縣竹密建議用石,始砌溪溝一道,引水至小南門,開井注之,復欲築城圍井。四十二年,知縣汪察乃議將舊城一百三十丈有奇,移至江下砌堤,江上砌城如法,故基移城南門東過數十步,又於城西東地勢卑下處開通便河,引水入城注池。周圍石砌,東進西洩,水道通流,民皆便於取汲,緩急可恃,地方永賴。
新化縣城 ,宋熙寧五年建。紹聖初遷於白沙。元仍復舊。明洪武甲辰,總制胡海洋同指揮賀興隆復築土城,後圮僅存其址。成化二十三年,知縣雷沖增築垣,高一丈,厚四尺,架木覆瓦。正德十四年,知縣郭轔經理區畫,請諸當道,即舊址創砌石城。通判王耀、知縣羅柏相繼修完。周圍七百六十丈,計四里三分,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二尺,垛一千有奇。沿城窩鋪二十座,四門建樓,東曰「通濟」 ,西曰「永隆」 ,北曰「拱宸」 ,南曰「進寶」 ,今改「薰和。」 雉堞鞏固,民賴以安。惟池濠以地形未便而止。至崇禎丁丑,知縣蔣拱宸增高至二丈。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張際龍奉文「增砌四尺。」《順治》
十八年,知縣于肖龍因霖雨垣圮補修。康熙十二年,知縣甯誥以樓傾城頹,申請知府李益陽捐銀六百兩,知縣甯誥捐銀五百,樓城補建一新。
武岡州城 。「州治環抱諸山,襟帶二水,宋軍、元路僅餘垣址。明洪武初,江陰侯吳良相地度宜,增築舊壘為城。周圍七百四十六丈,高二丈,闊八尺。上豎戰樓七百六十間,崇以雉堞,環以濠塹。沿城軍鋪四十有三,東西南北各有城樓。東曰『宣恩』」 ,西曰「定遠」 ,南曰「濟川」 ,北曰「迎祥。」 正德十三年,知州龔震於治前鑿城為門,上建譙樓,名曰「新南門」 ,以便民出入。至嘉靖二十九年,岷唐王又奏添東北土城一座,一里六分,設東南北三門。每遇損壞,軍三民七修理。至嘉靖己卯、庚申,廣西苗彝刦擄新寧縣,隨欲寇州。判官徐機、守備槐寅議增外城,申請奏允。命寶慶府同知段有學計費甃砌,知州蔣時謨繼之,數月而成。
城門有三:南曰「薰和」 ,東曰「迎恩」 ,西曰「慶成」 ,計七百三十六丈七尺九寸,高一丈,頂闊八尺,垛頭高四尺。鼓樓三座,添設蕭公堰頭。西隅土橋西小門,又為東西二鞏,以通渠水。至崇禎己卯,進封岷王偉寰,嫌其低薄,悉撤更築,其延廣如初,增高拓面,倍於舊制。再展北城,合計七里三分,督里甲照糧輸役。至
「皇清。」更加修葺,崇屹永賴
新寧縣城 ,舊無城池。明景泰辛未,知縣唐榮奏徙治於舊縣西二里,築土城。成化庚寅,都御史吳琛檄知府謝省、守備劉斌甃石焉。高一丈五尺,周圍數百步,計二里許。為門四:東曰「迎陽」 ,南曰「永阜」 ,西曰「懷遠」 ,北曰「拱極。」 正德壬申,知縣李華重修。嘉靖乙未,知縣林繼顯再修。萬曆乙巳,春夏霪雨,城塌墮二百餘丈,知縣沈文糸重加修砌,通水濠以隄泛濫,砌道路以便往來。辛亥、壬子水澇,連歲崩塌數處。知縣袁劉芳屢行修築。至順治五年,霪雨兩月,東門左崩頹十餘丈,南門右亦如之。知縣王蔚親督修砌,甚為堅固。康熙元年,知縣崔銑重修,補其頹缺,增其雉垛。但地勢褊小,制鮮高深,無形之險,是在人和矣。
寶慶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邵陽縣附郭。〉
巨口關 ,在郡北六十里。
白馬關 ,在郡東八十里。
東關 在邵水之右
西關 在西城外
南關 今廢
《北關 》《濱江》之北。
唐隆道寨 距治東一百里。元守將唐隆道所築。
松木江寨 :距治東北五十里。
羊田凹寨 :距治東六十里。
同保寨 :距治西二十里。
雲飛寨 :距治西八十里。
五百寨 距治南三十五里。
大爭寨 距治北五十里。
羊阿寨 :距治東八十里。
竹林寨 :距治西二十里。
永靖堡 在中鄉一都。隆慶二年因盜建。花街堡 在上賢一都。嘉靖十二年因盜建。分水堡 在平安一都。萬曆四年因盜建。白水堡 在隆回四都。萬曆四十七年因盜建。沙坪堡 在隆回五都。因李成賢亂建。萬曆三十六年革,崇禎六年復建。
青龍橋 在城東門外,跨邵水百丈,民居夾澗,肩摩踵接,郡要津也。按《曆家通書》,「唐乾寧五年丙戌,造邵州石橋」 ,即此。宋理宗為防禦使,重修橋墩為五,中置一鐵柱,架木為梁,中墩置鐵犀其上,以鎮水怪。萬曆乙巳,大水,橋圮,委縣丞羅欽修復,於岸傍得殘碑,前董工者亦羅欽,官職鄉貫皆同,人咸異之。崇禎末,大水圮,知府林龍采重建雄壯,復毀于兵。漸次復修,營兵列肆。癸卯二月,炊者不戒,復遭回祿。知府傅鸞祥再建,增石鵲拱,上覆以屋,左右列廛,面以土石,壘拱為門,可稱堅鞏壯麗矣。亡何,復不戒。知府李益陽因舊重修,十八年復毀。今雖架木,風雨飄零,危如累卵。甲子,郡伯梁碧海首捐俸銀四百兩,郡丞張文達等各捐銀兩,鼎建
洪橋 距東大路四十里。「舊《志》」 云:太平橋,嘉靖間,大水衝圮,知府周思忠建。
聚工橋 :距東大路黑田鋪七十里。
龍潢橋 :距東大路十五里。
三里橋 :距東小路三里。
石橋 :距東小路十里。
高橋 在雲水鋪江以西。
渡頭橋 :距東小路三十里,即甘棠渡。召伯祠在焉。
槎陵橋 :距東小路五十里。
余田橋 :距東小路一百里。
短陂橋 在東小路二十里。
黃姓橋 :距東小路四十里。邑紳御史龔守忠倡建。
上高橋 :距東小路五十五里。
下高橋 :距東小路五十里。
和尚橋 :距東小路六十里。
回龍橋 :距東小路五十五里。
石頭橋 :距東小路五十里。
石磴橋 :距東小路四十里。
孟公橋 :距東小路十里。
黃陂橋 :距東小路八十里。
棠下橋 :距東小路七十里。
龍拱橋 :距東小路九十里。
槎江橋 。雙板橋 。「扶竹橋 。」 「仁風橋。」
青山橋 :距治東七十里。知縣歐鈐建。
小水橋 :距治東六十里。
南市橋 在小東路
羅氏橋 :距治南二十五里。
烏龜橋 :距南大路二十五里。
「糓州」 橋 ,距南大路四十里。「花橋 」 ,距南大路六十里。
螺螄橋 :距郡東七十里。
潭江橋 :距郡南二十五里。
九拱橋 :距南小路三十里。
高江橋 :距治東十里。舊為渡,崇禎十年建石橋。
靈濟橋 :距治南三十里。舊名「余家橋。」 康熙二十一年,僧真斗竭力募建,為石拱五。
步月橋 在城西牆外
白竹橋 :距西大路九十里。
油草橋 :距郡西四十里。康熙十一年,知府李益陽捐俸五十兩,貢士王國英、舉人簡班各捐銀十兩倡建。
青陽橋 :距郡東北一里。
漁陽橋 :距郡東北二十里。
長流水橋 :距郡東北三十里。
楊溪橋 距郡東北十里。
馬螺橋 :距郡北七十里。
黃橋 距郡南六十里
上、下板橋 :距郡南八十里。
黃龍橋 :距郡東六十里。在黃龍寺前。
《渡花橋 》在城內曹婆井,楊女仙造。
澬江渡 在北門外
義渡 在水府廟下
臨津渡 官渡:康熙二十年,本府別駕余啟騰捐俸造大渡船二隻。
袁家渡 在城內
田家渡 在城東北五里。
石淯渡 在郡城南
神灘渡 在郡西五里。《澬陽八景》之一。
「甘棠渡 」 即召伯南行聽政之所。舊棠《根盤》猶存,召伯祠在焉。舊為渡,今建石橋。
城步縣
扶城峒 、橫嶺峒 、欄牛峒。
蓬峒 、莫宜峒。
永寧堡 ,漿凹堡 ,飛龍堡。
筆子隘 、排子隘 。皮水隘。
梅子隘 ,橫水隘 ,五川隘。
附子隘
石羊寨 。下團寨 。丹口寨。
青岩頭寨 、岩頭寨 、漿凹頭寨,桃林寨 、上邊溪寨 、「下邊溪寨」 ,杓杓寨 、伴水寨 ,已上十一寨屬扶城峒。
城溪寨 ,蠟屋寨 ,上坪水寨、下坪水寨 、上小言寨 、下小言寨,溫水寨 ,𤲞塘寨 ,分界寨,小坪水寨 、上欄牛寨 、下欄牛寨、「猴家寨 ,已上十三寨屬牛欄寨。」
橫水寨 、橋頭寨 、上巖頭寨、下巖頭寨 ,丁坪寨 、條寨。
大寨 。齊坪寨 ,煖水寨。
長灘寨 新寨 黃毛坪寨 已上一十二寨,屬蓬峒。
大猴寨 。獨宿寨 。《粗水寨》。
大地。茶園寨 。江頭寨 。藤坪寨。
蠟里寨 。白水頭寨 、水口寨。
聾底寨 都溫寨 巖子坪寨獨樹寨 已上一十三寨屬「莫宜峒。」
《上牛石寨 》。《下牛石寨 》。《倒仰寨》。
大寨 ,長坪寨 ,長安寨。
橫坡寨 已上七寨,屬橫嶺峒。
通濟橋 康熙八年六月寶營朱重修,有記。清溪橋 ,康熙十年二月武營酆重修。
車田橋 去縣北二十五里。
竹水橋 去縣西北八十里。
羅漢橋 在城南
古馬橋 ,去縣八十里。
真良橋 ,去縣四十里。
烏龜祖橋 去縣北七十里。
五里橋 去縣西北五十里。
牛筋橋 :去縣治八十里。
巫江渡 在城南,久廢,縣令王謙新復。
城江渡 去治西十里
水頭渡 :去治西北二十里。
石灰渡 在縣西北三十里。
田頭渡 去治北五十里。
漁江渡 距治東五里
大洲渡 :距治西北三十里。
漿口渡 :距治西北四十里。
匡塘渡 距治西北六十里。
新化縣
油溪關 :距治東北八十里。
靈官廟關 在白溪
牛羊隘關 在白馬五都。
相思關 在白馬三都
蘇溪關 :距縣東北一百里。
花橋關 :距縣東九十里。
姑山寨 。老虎寨 。南山寨 。羅洪寨。
花橋堡 在大陽九都。因安化、湘鄉接壤,多盜。嘉靖乙未年建。
紙錢堡 在永寧七都。因元溪賊藪,嘉靖乙未年建。已上每堡操丁二十六名,督率官一員。油溪堡 距縣東北八十里,地連安化。嘉靖壬寅年建,鄉兵蠲差戍守。
新安堡 在石馬五都,地接漵浦。嘉靖辛酉年建。
慶豐橋 在縣西城外。正德間,邑人周邦達募建,知府伍佐記。歲久圮壞。
通濟橋 在縣東城外,為水陸通衢。正德間,知縣郭轔命民募建。
青峰橋 去治十里,在大陽十都。
連溪橋 去治東三十里。在大陽十都。
柳溪橋 去治東五十里。在大陽九都。
時榮橋 去治東五十里,在大陽七都。
大橋 去治南二十五里,在大陽八都。
石龍橋 在治南石槽鋪。
田心橋 在治南五十五里。在大陽下一都。龍溪橋 去治南九十里。
扶竹橋 :去治南一百五里。在牛山鋪。
赤壁橋 去治南三十里,在大陽上八都。徐家橋 去治南三十里,在六都。里民徐大禮建。
女溪橋 去治西南十五里,在大陽六都。鼎溪橋 去治西南十五里,在大陽六都。今改「子溪橋。」 里民羅一彥重修。
古塘橋 去縣西二十五里。嘉靖年間,鄉官鄒學、耆民曾廷爵募修石梁十拱。未幾為水所圮。今復設官渡,鄉民接年修木橋,成毀不一。溫溪橋 在治南上八都。里民曾一玉捐資創建。
浙溪橋 在治西三十里。
石溪橋 去治西三十里。在大陽。
雙蹄坪橋 去治西三十里。在四都。
寨下橋 去治西三十里,在大陽三都。
滑石江橋 去治西三十里,在大陽四都。久廢。後何俊捐資重修。
沙江橋 去治西三十里,在大陽三都。
官廟橋 去治西三十五里,在大陽三都。唐佛英橋 去治西北百里,在永寧三都。巨岩枕流,險阻難渡。唐佛英苦志募修,縱火鑿石,橫五尺,高八尺,竟成坦道。
大華山橋 在城內
方橋 去治東北八十里,在石、馬三都。
龔家橋 去治東北百里。在石、馬三都。
鵲橋 去治東北百二十里,在石馬三都。油溪橋 去治東北百里,在石馬三都。
蜈蚣橋 去治東北三十里,在石馬三都。落馬橋 去治南三十里,在上八都。里民漆堯鼎,唐劉段建。
上渡 去治東半里
下渡 去治北半里
塔上灣渡 去治北一里。
青峰渡 去縣五里
金灘渡 去治西五里
石板頭渡 去治北十里。
大洋江渡 去治北二十里。
化溪渡 去治南二十五里。
澧溪渡 去治北九十里。
油溪渡 去治東北八十里。
茅埠渡 去治西十里
三江口渡 去治西十五里。
盧觀渡 去治西二十里。
茶園灘渡 去治西二十五里。
求溪渡 去治南六十里。
白溪渡 去治北八十里。
武岡州
石羊關 :去治東二十五里。
紫陽關 ,去治東百五十里。
白竹隘 、嚴家隘 、廣子隘。
皮水隘 ,橫水隘 ,施崖隘。
芭蕉隘 。橫波隘 。神童隘。
石羊隘 。蓼溪隘。
洞堡寨 ,南山寨 ,連山寨。
獅子寨
「古雲團 」 、「雲溪團 。寨前團。」
盤石團 、石頭鋪團 、「平溪團。」
《空溪團 》《半陂團 》《梅溪團》。
塔溪團 、離坪團 、高倉團。
白倉堡 :去州治一百五十里。
山口堡 ,去州西五十里。
九溪堡 ,去州西九十里。
歇場堡 ,去州九十里。
太平堡 ,去州五里。萬曆年間建。
安樂堡 ,去州三里。嘉靖年間建。
桐木堡 ,去州一百里。
泮橋 在文廟前,跨渠水。先年木橋數圮。明萬曆二年,知州宋純仁造石梁二鞏,分三道,中高,兩旁稍底,上翼石欄,為學巨觀。崇禎末,鎮守劉承應加一鞏,以肖泮池之形。
武陵橋 在治前武陵井左。明末毀。康熙二年,鎮守韓弘淳、把總鄭萬玉重修。
攀龍橋 在儒學右,為州治通衢。明嘉靖間,同知蒙大賚重修,改名「攀龍後圮。」 康熙二年重修。化雨橋 在儒學前,奎文閣之左,正南大街。明萬曆初,知州宋純仁甃砌以石。
安濟橋 即水南橋,在薰和門外,黔、粵通衢。宋寶祐二年,唐日宣建,後圮。明萬曆初,知州宋純仁重建,石砌七鞏,改名「梯雲。」 康熙二年,以第三鞏欲圮,士民患之,懇知州吳從謙等集眾重修,仍名「梯雲。」
化龍橋 在城內東大街。始名「義濟」 ,繼名「化士。」 明萬曆癸酉,知州宋純仁重修,改名「化龍」 ,後圮。康熙元年,鎮守韓弘淳重修。
玉帶橋 在城東宣恩門外,今圮。
落馬橋 去城東三里
太平橋 在托平路中
水新橋 即「七里橋。」
濟川橋 去城東二十五里。宋淳祐進士李友直建,即今石羊橋。許應龍《記》。康熙二年,守備安一龍道經於此,捐資重建。
渡頭橋 去城西五里。今廢為渡。
龍溪橋 去城南五里
下新橋 去城西十四里。
昇平橋 在渡頭前。路通壩水。
木瓜橋 :去城西二十五里。黔、楚通道。
上新橋 去城西十五里。
鎖龍橋 在雲山路口,昔人題曰「雲外梁。」 仙人橋 。一在城南仙院,一在雲山五里庵。李八橋 ,在城南。
紫陽渡 去城東一百五十里,與邵陽分界,即橫江晚渡處。知州羅守疆造渡船數隻,以通往來。
新寧縣
北關 去縣一里,知縣汪紹英建。
石門隘 ,盆溪隘 ,黃桑隘。
鑿鼻隘 道田隘 西侯隘。
螺子寨 去縣西南二十里,其狀如螺。明末避亂者咸聚其上,賴以保全。
先峰寨 ,在縣東五里。群山之中,高插雲表,為眾峰領袖,故為名。
傘柄寨 、大對寨 、雞籠寨。
蔣公寨
長湖團 、大甲團 、小溪團。
上富團 ,下冨團 ,《石幕》團,蓮村團 ,《坪頭團 》,《崀山團》。
鹿坪團 、石門團 、《羅背團》。
「山瓜團 」 、《赤水團 》《檀山團》
《高橋團 》,「《煙村團 》,《白沙團》。」
龍頭團 、岩村團 、《赤竹團》。
《笑岩團 》。《鵝口團》。
麻林峒 、大絹峒 、深沖峒。
羅繞峒 、黃卜峒 、桃盆峒。
茶沖峒 圳原峒
樟木堡 ,在縣西六十里。萬曆八年建,寶慶衛軍四十名,官一員哨守。
清江橋 ,去治東四十里,在檀山鋪西邊。「上方橋 」 ,在東關外,明知縣彭商英改。「化龍橋。」 「《復古》橋 」 ,在治東金城關內。
會龍橋 去治西十里。明知縣沈文糸建,有碑記。
江口橋 去縣西三里。明萬曆戊子,知縣彭啇英砌墩架木以渡。庚寅,知縣汪紹英各增數尺,構亭四十五間。見《碑記》。庚戌,知縣袁劉芳倡居民林友梧等,砌石架木,覆以亭,買田三畝,歲收租四石,以儲修橋之費。甲午,洪水泛溢,亭毀,至今未修。
飛仙橋 去治西十里。明萬曆乙巳,知縣沈文系蓋亭三十間,有《碑記》。
黃龍橋 去治東三十里。明萬曆辛卯,知縣汪紹英重修。
油溪橋 去治東七十里。明嘉靖丁未,民王暹修建。萬曆三十四年,王大衢重修。
鉒田橋 去治東北九十里。溪水深廣,歷來架木以渡,勢甚危險。每值水泛,郵傳阻絕。明天啟壬戌,知縣馮福謙創建。
一渡水橋 :去治東一百里。
二渡水橋 去治東一百二十里。順治十八年,郡丞羅載惇重修。
翠豐橋 去治東一百里。
西喉橋 :去治東九十里。
通落橋 在石橋村邊
馬踏橋 在長湖村
落馬橋 在油頭村
牛仔橋 在白沙鋪
寺山橋 :去治西二十里。
馬頭橋 :去治西十五里。
香溪橋 在東路
楊田橋 :去治東一百十里。
三渡水橋 :去治東一百二十里。
橫板橋 :去治北二十里。
義興橋 去治北三十里。
上石橋下石橋 去治西二十五里,係仙蹟。竹織橋 去治北二十五里。
赤塘橋 :去治北三十五里。
硤口橋 :去治北四十五里。
石灣橋 在東路。明萬曆庚戌,知縣袁劉芳建。白公渡 去治南半里,原未設渡。明知縣李華造船以濟,三年民無病涉。生員蔣從龍請于參議夏從壽,始設官渡。
放生渡 :在北關犁頭灣。
崀山渡 去城十五里,乃盆溪石田要路。水西渡 在盆溪村,通西延要路。
白水渡 去城北五里,即崖流瀑布處。
黃龍渡 去城三十里
白沙渡 去治東二十里。舊設官船,裁革。天啟壬戌,知縣馮福謙議以本縣轎夫銀六兩同城南渡增設。
迴龍渡 去城八十里。東通東安,西南通武岡,商賈往來不絕。
低平渡 東安、武岡要路。明知縣沈文系倡民蔣呂等樂助買田供渡,立石渡口。
連村渡 去城西二里
水府渡 在縣東水府廟前。
寶慶府封建考 府志
编辑西漢
路陵侯章 長沙定王子路陵割昭陵縣地置邑《漢書》曰:「章元光四年二月乙丑封元狩二年坐殺人自殺。」
夫彝敬侯義 長沙定王子夫彝割昭陵地置元光五年三月癸酉封歷節侯禹頃侯奉宗釐侯慶懷侯福侯商王莽篡位絕。
都梁。敬侯遂 都梁,割昭陵縣置邑。《漢書》曰「遂。」
元光五年六月壬子,封歷頃侯徯節侯弘原侯順懷煬侯容侯佗人,王莽篡位,絕。
《昭陽侯賞 》,《長沙剌王》子。《昭陽分昭陵縣》置。元始五年閏月丁酉封,四年免。
列侯梅鋗 ,鋗,昭陵縣梅山人。為吳芮將,與芮從高帝入關,多功,帝封以千戶為列侯。
東漢
《邵陵公曹芳 》,後主延熙十七年魏司馬師廢其主芳為齊王尋降為邵陵公。
晉
武岡侯王導 元帝建武元年以前討《華軼》有功封。
宋
邵陵王子元 ,宋武帝子。明帝泰始二年,初,廢帝以邵陵王子元為荊州刺史。至鵲頭,聞晉安王子勛起兵潯陽,不敢進。勛謀主鄧琬以數百人劫迎之,命子勛建牙《桑尾》,傳檄建康。是年八月,勛敗死,潯陽平,并賜邵陵王子元死。
邵陵王友 明帝子。順帝昇明元年,江州刺史邵陵王友鎮潯陽。沈攸之舉兵討蕭道成,成以其子頤為西討都督。頤以潯陽城不足固,表移友移鎮湓口,留江州別駕豫章胡諧之守潯陽《南齊》
邵陵王子貞 武帝子明帝鸞建武元年先是高帝、武帝為諸王置典簽一方之事悉以委之邵陵王子貞嘗求熊白,廚人答「典簽不在不敢與」 明帝誅異已者。諸王見害皆典簽所殺《邵陵王寶攸 》,明帝子建武二年封。和帝中興元年梁王衍殺之。
《邵陵縣男杜幼文 》。《幼文》,杜預後也。《高帝建元》三年,封,尋奪爵。
梁
邵陵王後 ,武帝子。按姚思廉所撰《梁書》,永安侯太平元年春正月戊寅,大赦天下,追贈簡文皇帝諸子,以故永安侯確子後襲封邵陵王。邵陵王綸 ,武帝子,天監八年封。按《綱目》,「太清二年八月,梁侯景反壽陽,梁王遣邵陵王綸還軍赴援,侯景擊之,大潰。後湘東王繹取郢州,綸奔齊昌,侯景兵擊之,遂奔北齊,齊以為」 梁王。尋入汝南。魏攻齊汝南,拔之,遂殺綸。
陳
邵陵公章昭達 。昭達,湖州武康人。輕財尚義。少時遇相者曰:「卿容貌甚善,須小損則冨貴。」 及拒侯景,中流矢,眇一目。陳文宗為吳興大守,因委以將帥。累封都督、江州刺史,封邵陵郡公,進位司空。
隋
邵國公楊綸 ,滕穆王瓚子也。開皇十五年,封。文帝受禪,封邵國公。明年,拜邵州刺史。初,綸父穆王從幸栗園,暴薨,人皆以為遇鴆。至是綸嗣,以穆王故,每不自安。煬帝即位,尤被猜忌。有人告綸怨望,司徒楊素議從重,帝以王族不忍,除名,徙邊郡。
唐
邵王重潤 ,中宗子。天后久視元年,立故太孫重潤為邵王。《潤》,韋后子。天后長安元年,太后春秋高,政事皆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公主竊議其事,易之訴於太后,九月,太后皆逼令自殺。中宗神龍元年,追贈邵王重潤為懿德太子。
後梁
邵王友誨 ,太祖子。封年佚。
楚王馬殷 ,殷隨劉建鋒取潭州,後蔣勛據邵州,建鋒遣殷攻勛。未幾,建鋒死,張佶檄殷還潭稱留後,詔授武安節度使。時殷所轄潭、邵二州,後進爵楚王。
宋
邵陽王恪 ,孝宗子。封年佚。
元
潭國公楊完者 ,武岡路城步人。至正十六年封。陶禎承制招土官楊完者至淮南,討張士誠有功,累官參政,進江浙行省右丞。達識鐵睦邇忌其功,與士誠共計誘殺之。事聞,詔贈潭國公,諡「忠愍。」
明
岷王梗 ,太祖第十七子。諡「莊。」 洪武末年封國雲南。建文元年以沐晟偵王過,十一月廢王為庶人,岷府典膳皆棄市,王流漳州。永樂元年復王爵。四月,岷王梗所為不法,擅拘諸司印信,激變彝人。詔悉降其王府官職。洪熙元年移封武岡,給行糧。
江川恭惠王 岷,莊王第三子。宣德三年封。「武岡。」
榮懿王 ,名《音墊》,成化十年封。弘治元年遷國寶慶府邵陽縣。
武岡王顯槐 ,端王第三子。嘉靖十七年封。邵陵王厚。 王為「《懿文太子》之孫,《衡恭王》」之子。
都梁王見溥 ,靖王第二子。成化二年封都梁王。薨,諡「悼惠王。」 子嗣荊王,是為「和王。」 無嗣。江川王《譽袱 》以將軍於崇禎七年襲封王爵。傅雲巖 名佚,嘉靖五年封鎮國將軍,屢蒙存問。壽九十三。
《桂軒 》,名佚。封鎮國將軍。。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