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第072卷

曆象彙編 乾象典 第七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七十二卷
曆象彙編 乾象典 第七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

 第七十二卷《目錄》。

 《雲霞部》選句。

 《雲霞部紀事一》

《乾象典》第七十二卷,

雲霞部選句 编辑

楚屈原《九歌》:「紛吾乘兮元雲。」表獨立兮山之上,雲 容容兮而在下。

《九章》「雲霏霏其承宇。」願寄言於浮雲兮,遇豐隆兮 不將。吵遠志之所及,憐浮雲之相羊。

《遠遊》「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淹浮 雲而上征。「召豐隆使先導兮,問大微之所居。」 《九辯》仰浮雲而永歎。何氾濫之浮雲兮,猋廱蔽此 明月。願皓日之顯行兮,雲蒙蒙而蔽之。

漢賈誼《旱雲賦》「惟昊天之大早兮,失精和之正埋,遙 望白雲之蓬勃兮,滃滃澹澹而妄止,運清濁之澒洞 兮,正重沓而並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屈卷輪而中天兮,象虎驚與龍駭,相摶據而俱興兮, 妄儷倚而時有,遂積聚而合沓兮,相紛薄而慷慨,若 飛翔之從橫兮,揚波怒而澎濞。」

董仲舒《雨雹對》:「太平之世,雲則五色而為慶,三色而 成霱。」 魏曹植《幽思賦》:「望翔雲之悠悠,羌朝霽而夕陰。」 晉左思《蜀都賦》:「舒丹氣而為霞。」

孫綽《天台山賦》:「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 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

宋謝惠連《雪賦》,「寒風積,愁雲繁。」河海生雲,朔漠飛 沙。連氛絫靄,掩日韜霞。

齊孔稚圭《北山移文》:「高霞孤映。」

梁蕭統《七召》:「綺霞映水。」《十二月啟》「愁雲拂岫,帶枯 葉以飄空。」《彤雲垂四面》之葉。

元帝《蕩婦思秋賦》,「秋雲似羅。」

江淹《知己賦》:「采耀秋月,文麗冬霞。」《恨賦》「隴鴈少飛, 代雲寡色。」

庾信《司馬裔碑銘》:「谷寒無日,山空足雲。」

盧思道《納涼賦》:「火雲赫而四舉。」

唐文宗《祭北岳文》:「絕壁千尋,孤峰萬仞。桂華侵月,松 蘿掛雲。」

張九齡《龍池聖德頌序》「陽春播澤,觸類皆滋。泰山起 雲,無遠不遍。」

楊炯《少室山少姨廟碑》:「青霞起而照天。」

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

駱賓王《冒雨尋菊序》:「參差遠岫,斷雲將野鶴俱飛。」 陳子昂《金門餞序》:「殘霞將落日交輝。」

張說《詔宴薛王山池序》:「玩峰雲之映沼。」《元武門侍 射詩序》:「繁雲覆城,大雪飛苑。」

韓休《奉和聖製喜雨賦》:「九光之霞,冠於雲日。五色之 氣,映於巖谿。」

宋昱《日暮碧雲合賦》「夕望兮,見碧雲之出岑,過太液, 拂上林。混蒼蒼之正色,垂漠漠之輕陰。西陸月弦,南 山風落。輕濃象似,倏忽龍蠖。集高議之臺,連寓直之 閣。亭亭廣陌,異公子之飛蓋。裔裔長空,如美人之卷 幕。」

王諲《南至雲物賦》「雲散黃光,天浮喜氣。金柯郁郁而 蔽野,玉葉飄飄而委地。」佳氣從龍,遙連渭北;非煙 拂日,俯對終南。

李華《高宗康頌》:「油油時雲,雨厥百穀。」

獨孤及《馬退山茅亭記》:「手揮絲桐,目送還雲。」

韓愈《賀雨表》:「中使纔出於九門,陰雲已垂於四野。」 郭遵《南至郊祭司天奏雲物賦》:「度青霄而匪徐匪疾, 向丹闕而乍合乍分。應乎一陽之始,煥乎五彩之文。 氤氳搖曳,去來無際。望之雖曰崇朝,慶之知其嗣歲。 誰謂其有葉,本乎觸石而來。誰謂其無心,偏舒捧日 之勢。」

元稹《郊天日五色祥雲賦》:「排空乍直,捧日初圓。獸蹲 而龍鱗熠熠,鳥跂而鳳翼翩翩。羽蓋凝而軒皇暫駐, 風馬駕而王母欲前。影帶其彩,疑錯繡之遙屬;光照 乎物,比摛錦之相連。」

王起《五色雲賦》:「露表嘉瑞,國昭元吉。發五色以斯呈, 掩百祥而非匹。輝光駭目,知泛灔之惟新;變化殊姿, 覺凄清之有失。若非澤無不被,化無不率,則何以感 之於寥天,榮之於聖日。爾其寂歷地表,希微天宇,無 聲有零,有色斯睹。始曖空而雜糅,俄泫草而周普。霑 于衣也,皆成黼黻之衣;潤于土焉,更為苴茅之土。且 其白能受彩,朱則孔揚。青映苔而轉麗,元點漆而有

光。既炫耀於眾彩,終錯雜于中黃。儻在瑠璃,味無沗
考證
于甘醴;如浮葭菼,色詎變于凝霜。何湑兮之膏潤,有

煥乎之文章。固可以扶壽而愈疾,俗泰而時康。」 張何《早秋望海上五色雲賦》:「懿夫騰碧海,瑞皇家,金 柯玉葉兼雜花。文璀璨,光紛華。况夫羅幃」錦帳繞香 車,雙虹宛轉縈翠霞。及夫倏而聚,忽而散,霓裳羽旆 相陵亂。倚長空,浮迥岸,宛若瓊樓金闕橫天半。美人 濯錦春江畔。

喬潭《秋晴曲江望太一納歸雲賦》:「秦稱百二,鎮為太 一,合沓橫空,嶔岑蔽日。豈瓌寶之攸產,蓋雲雷之自 出。宜其密爾王甸,雄茲帝京。敗葉風輕,高秋氣清。時 雨多歇,歸雲晚晴。俯枕曲水,前臨直城。山半隱而半 見,雲乍低而乍傾。其趣可賞而不極,其容可狀而難 名。爾其沈陰始解,靄䨴初歸,迴日猶重,因風則飛。其 始也,峨峨巍巍,千巖萬嶺,稠疊而相委。其漸也紛紛 霏霏,齊童趙女,並舞而垂衣,忽天澄而地廊,鬱氛氳 於翠微,別有容與之勢,輕盈之狀。日下空籠,天邊引 颺。始悠悠於綠野,漸羃羃於青嶂。洛川神女何以踰, 巫峽佳人不能上。」雖更僕而非久,仍移景而堪望。落 日將矄,山銜斷雲。綠氣陰鬱,嵐光氤氳。橫截高巖,驚 數峰之頓失;卻臨幽石,與殘雪而俱分。

無名氏《慶雲抱日賦》「外浮相煥,中映成文。郁郁昱昱, 繽繽紛紛。始流形於孤嶽,終垂象於九圍。麗碧霄以 增媚,捧金烏而徐飛。」運葉堯年,靈符舜日。燦玉葉 以繁布,抱金輪而半出。

《五色卿雲賦》:「其為狀也,乃從龍以分氣;其為勢也,若 摶鵬之垂翼。薈蔚非觸石而興,縹緲盈畫工之飾。蔥 翠炯晃,蕭索氛氳,迴合斐亹,散聚分文。轉光風則動 而愈出,衝霽日則燦然皆分。」光浮碧落,奪虹彩於 太虛;影下清潭,照錦色於曲浦。

《白雲無心賦》「翹玉葉以繚繞,耀金柯而陸離。其兆無 形,其質罕一。匪潤礎以上昇,或從龍而迥出。」抱翠 石以流彩,入清池而寫文。或假勢於重嶺,或隔閡於 孤山。挺奇峰於天末,亙橫陣於巖間。順細雨以低舉, 隨輕風而往還。

明屠隆《五色雲賦》,「厥狀瑰麗,元黃雜俎,或如元圭,或 如玉珂,或如靈芝,或如玉禾,或如絳綃,或如紫紽,或 如文杏之葉,或如含桃之顆,或如秋原之草,或如春 湘之波,澹修眉之連蜷,呈冶態而婀娜,又如萬花競 開,百鳥齊飛,奇姿窈窕,秀色離披,威鳳之彩葳蕤,錦 雞之翼差池,屑屑霏霏纚纚褷褷,紛乎若纈,矗乎若 髢。」又如仙人製錦,借色雲君。濯彼天河,五彩成文。丹 霞失麗,明星載昏。

費元祿《轉情集晚霞》,「乍紫乍紅,如浣蜀江貝錦。或朝 或暮,真開海市蜃樓。微步凌波,射練裙而成綺;登高 送目,變素面而為緋。孤鶩齊翔,南浦晴江之上;建標 一色,天台流水之間。」王母崑崙,未奉長年壽酒;漢 家陵闕,依然殘照西風。唱新詞而歡不見,織回文而 字難成。好景無多,造次投來新月。征夫未息,須臾隔 斷疏林;臨水孤村,尚辨滅明鴉背;連天野草,盡驅閒 冗車輪。舒卷如金支翠旂,變化若白衣蒼狗。窗明楓 葉,洞富松花。海上病神仙,何物遂能卻掃山中,貧道 士,此時正好休糧。

夏后鑄鼎繇逄逄白雲,一南一北,一西一東。

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鴈南歸。」 仲長統詩:「春雲為馬,秋風為駟。按之不遲,勞之不疾。」 《朝霞潤玉》。

《古樂府》:「浮雲多暮色,似從崦嵫來。」「蒼霞揚東謳。」 古詩「日暮秋雲陰。」

魏文帝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丹霞夾明月, 晉傅元詩。「纖雲時髣髴。」 陸機詩。「陰雲興巖側。」

張載詩:「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湯谷。」

張協詩:「騰雲似涌煙。」《行》雲:「思故山。」

顧凱之詩:「夏雲多奇峰。」

陶潛詩:「依依舊楚,渺渺西雲。」飄飄西來風,悠悠東 去雲。朝霞開宿霧。「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 宋顏延之詩:「流雲藹青闕。」

《謝莊詩》:「隱曖松霞被。」「夕天霽晚氣,輕霞澄暮陰。」 謝靈運詩:「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謝瞻詩》:「輕霞冠秋日。」

《謝惠連詩》:「霏雲生翠嶺。」

《鮑照詩》:「鱗鱗夕雲起。」聚雲屯高岸。巖雲起亂山。 薄暮塞雲起。

《謝朓詩》:「浮雲去欲窮。」輕雲霽廣甸。積水照赬霞。 餘霞散成綺。川霞旦上「薄。」蒼雲暗九重,北風 吹萬籟。

梁簡文帝詩:「流霞乍斷續。」

《沈約》詩:「時雲靄空遠。」

《江淹詩》:「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淺霞兮駮雲,一 合兮一分。紅霞旦夕生。夏雲多雜色,紅光鑠蕤 鮮。丹霞蔽陽景,崦嵫生暮霞。朱霞入窗牖。長望竟何極,閩雲連越山。蕭條晚秋景,旻雲承景 斜。

庾肩吾詩:「同雲暗九天。」寒雲間石起。陰雲助麥 寒。雲積似重樓。

《吳均詩》:「山上萬重雲。」沈雲「隱《喬木》」:

《何遜》詩:「日斜迢遞雨,風起嵯峨雲。」夕陽已西度,歸 霞亦半消。早霞麗初日。重霞映日餘。水底見 行雲。薄雲「嚴際宿。」

北魏溫子昇詩:「丹霞起暮陰。」

北周王褒詩:「東西御溝水,南北會稽雲。」

隋盧思道《詩》:「晚霞浮極浦。」

《薛道衡》詩:「石濕曉雲濃。」

唐太宗詩:「霜天散夕霞。」

元宗詩:「丹霞助曉光。」

《李百藥詩》:「薄雲回空盡。」

宋之問詩「隴暗積愁雲。」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 《山雜夏》雲「多。」

《張九齡詩》:「照爛陰霞上。」

王勃詩:「頹雲蕭索見層空。」畫棟朝飛南浦雲。天 雲漸作霞。

張說詩:「涼雲生竹樹。」春山挂斷霞。

張均詩:「汀霞變秋色。」

沈佺期詩:「北闕彤雲掩曙霞。」霽雲無處所,臺館曉 蒼蒼。

王維詩:「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李頎詩:「山雲覆陰谷。」

綦毋潛詩:「曈曨原上霞。」

儲光羲詩。「流霞明楚岸。」「落日燒霞明,農夫知雨止。」 《王昌齡詩》:「暮霞照新晴,歸雲猶相逐。」山長不見秋 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

《常建詩》:「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繼。」

孟浩然詩:「微雲淡河漢。」

李白詩:「窗落敬亭雲。」奇峰出奇雲。紅霞朝夕變, 殘霞飛丹映江草。寥落暝霞色。

韋應物詩:「隔林分落景,餘霞明遠川。」殘霞照高閣。 流雲吐華月。

《柳惲詩》:「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寒雲晦滄洲。 岑參詩:「江樓暗寒雨,山郭冷秋雲。」「潭樹暖春雲」, 《李嘉祐詩》:「朝霞晴作雨,濕氣晚生寒。」

高適詩:「隔岸春雲邀翰墨。」

杜甫詩:「泄雲無定姿。」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 《低》空有斷雲。《江東日暮雲》:寒深北渚雲。雲:「在 意俱遲。」峽雲籠小樹。宮雲「去殿低。」《關》雲「常帶 雨。」熱雲「初集黑。」四海八荒同一雲。山籬帶白 雲。含風翠壁孤雲細。荒戍密寒雲。松浮欲盡 不盡雲。山雲低度牆。野雲低度水。川雲:「自去 留。」崔嵬晨雲白。落落出岫雲。晴天養片雲。 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倏變如蒼狗。

錢起詩:「迥雲隨去鴈。」

皇甫冉詩。「積水長天隨遠客,孤舟極浦足寒雲。」 顧况詩。「孤霞上泬寥。」 耿湋詩。「曉日上春霞。」

《盧綸詩》:「月露浩万下,河雲凝不流。」「陰霞發海光。」 《李益詩》。「江亭萬里雲。」

韓愈詩:「晴雲如擘絮。」皎潔當天月,葳蕤捧日霞。 君詩多態度,藹藹春空雲。

劉禹錫詩:「江上詩情為晚霞。」暮霞千萬狀。餘霞 張錦帳,

《孟郊詩》:「古路無人到,新霞吐石稜。」

張籍詩:「湘雲初起江沉沉。」「曉來江氣連城白。」 李賀詩:「海雲初生石城下。」銀浦流雲學水聲。飛 雨《過涼雲》。

白居易詩「《獸形》雲不一。」北軒涼吹開疏竹,臥看青 天行白雲。徘徊去住雲。南山雲起北山雲。 《姚合詩》:「山近滿廳雲。」雲攲《落照紅》。嬾雲輕似絮。 李群玉詩:「閒雲觸石輕。」

杜牧詩:「晴雲如絮惹低空。」《嬌》「雲《光占岫》。」洞雲《生 片斷》。

《許渾》詩:「風卷曙雲飄角遠。」

李商隱詩:「高雲不動碧嵯峨。」《千里火》雲「燒益州。」 曙霞星斗外,《江上》晴雲雜雨雲。「齋鐘不散」《檻前 雲》。

《馬戴詩》:「餘霞媚秋漢。」沙雲氣盡黃。

《崔櫓詩》:「濕雲如夢雨如塵。」

溫庭筠詩:「閒雲無定貌。」

張喬詩:「山郭入樓雲。」《獨島伴餘》雲:

方干詩:「凍雲愁暮色。」斷霞轉影侵西壁。

《羅隱詩》:「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

《韓偓詩》:「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雨晴 雲葉似連錢。

無名氏詩:「翻憶舊山青碧裏,遶菴閒伴野僧禪宋寇準詩:「暮天寥落凍雲垂。」

王禹偁詩:「新晴淡淡霞。」

《林逋詩》:「水痕天影蘸秋霞。」

范仲淹詩:「歸雲識舊峰。」

《趙抃》詩:「橫紅數抹霞。」

蘇舜欽詩。「嬌雲濃㬉弄春晴。」 王安石詩。「誰似浮雲知進退。纔成霖雨又歸山。」藹 藹當窗一炷雲。雲尚無心能出岫,不應君更嬾於 雲。

蘇軾詩:「江雲有態清且媚。」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 頑雲撥不開。藹藹青城雲,微微出岫雲。《新詩》 藹藹嶺頭雲。嶺上晴雲披絮帽,

文同詩:「漠漠嶺頭雲。」

范成大詩:「海氣烘晴入斷霞,半空雲影界山斜。」朝 暾不與同雲便,烘作晴空萬縷霞。

陸游詩:「癡雲不散常遮塔。」殘霞明水面。十里織 成無罅錦,半天留得未殘霞。《數峰當戶》雲:濃雲 夜護霜。晴雲蹙細鱗。孤雲寒不飛。濕雲《春易 族》。雲輕無力護清霜。雲氣平沈一面山。雲氣 將歸別起峰。日落雲全碧。

楊萬里詩。「當面峰頭些子雲。坐看吹作雨紛紛。」 僧惠崇詩。僧定石沈雲。

元楊載詩:「微霞衒近空。」

《薩都刺》詩:「落日澹霞收未盡。」凍雲欲雪風吹散,望 出西山一半青。落日奇峰挂赤霞。

倪瓚詩:「泖雲汀樹晚離離。」

明吳兆詩:「江雲度嶺閒。」

《小青詩》「雪意閣雲雲不流,舊雲正壓新雲頭。」

雲霞部紀事一 编辑

《春秋孔演圖》「黃帝將興,黃雲升於堂。」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應劭 曰:「黃帝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官也。春官為青雲,夏 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古今注》:「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 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華蓋也。」 《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母曰慶都,生于斗維之野,常 有黃雲覆其上。」

《尚書中候》:「堯沉璧于河,白雲起。」

《竹書紀年》:「帝舜十四年,卿雲見。」於時和氣普應,慶 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百 工相和而歌《慶雲》,帝乃倡之曰:「慶雲爛兮,糾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群臣咸進,頓首曰:「明明上天,爛 然星陳,日月光華,弘於一人。」帝乃載歌曰:「日月有常, 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于聖賢,莫不咸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精華已竭, 褰裳去之。」

《淮南子本經訓》「伯益」作「井而龍。」登元雲:

《帝王世紀》:「主癸之妃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 日生湯,故名履,字天乙,是謂成湯。」

《春秋孔演圖》:「湯將興,白雲入房。」

《拾遺記》:「周武王東伐紂,夜濟河,時雲明如晝,八百之 族皆齊而歌。」

《尚書》中候成王觀於洛河,沉璧禮畢,王退。俟至於日 昧,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洛。

《列子殷湯》篇:「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 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 響遏行雲。」

《左傳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遂 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 故也。

《列仙傳》:「李老君之母玉女,嘗晝寢,夢五色霞光入戶, 結如彈丸,流入玉女口中,吞之,遂有孕,後生老君。」 關尹子題辭:「關尹者,函谷關尹也,名喜,姓無可考。周 末,老子西遊,尹望雲氣,候之於關,去吏從學焉。請著 道德五千言。」

《孟譜》:孟子生時,母夢神人乘雲自泰山來,母凝視久 之,忽片雲墜而寤,里巷皆見有五色雲覆孟氏居。 《水經注虞氏記》云:趙候自五原河曲築長城,東至陰 山。又於河西造大城一箱,崩不就,乃改下陰山河曲 而禱焉。晝見群鵠遊於雲中,徘徊經日,見火光在其 下。武侯曰:「此為我乎?」乃即於其處築城。今雲中城是 也。

《江西通志》饒州府,五彩山,在餘干縣西南八十里,戰國時,吳申自鄱陽徙居,生子芮,五彩雲見,故名。 《漢書高祖本紀》:「高祖隱於芒碭山澤間,呂后與人俱 求,常得之。高祖怪問呂后,后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 故從往常得季』。高祖又喜,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 者矣。」

《香案牘》:「王探師、司馬季主與人行身散雲霧。」

《洞冥記》:「漢武帝未誕時,景帝夢一赤彘從雲中直下, 入崇蘭閣,帝覺而坐于閣下,果見赤氣如煙霧,來蔽 戶牖,望中有丹霞蓊鬱而起。」

《漢書·郊祀志》:「汾陰巫錦為民祠魏脽后土營旁,見地 如鉤狀,掊視得鼎,鼎大異於眾鼎,文鏤無款識,怪之 言吏。吏告河東太守勝,勝以聞,天子使驗問,巫得鼎 無姦詐,迺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上行薦之,至中山, 晏溫,有黃雲焉,有鹿過,上自射之,因以祭云。」

天子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封禪祠,其夜若有光, 晝有白雲出封中。

《漢武故事》:上幸梁父祠地,上親拜用樂焉,其日上有 白雲,又有呼萬歲者,禪肅然,白雲為葢。 《十洲記》:天漢三年,月氏國獻神香,使者曰:「國有常占, 東風入律,百旬不休,青雲干呂,連月不散。知中國有 好道之君,故貢神香。」

《東方朔別傳》,有赤雲如冠珥,上以問朔,朔曰:「不大雨, 即日暈。」後數日,果大雨。

《漢書外戚傳》:「孝武鉤弋趙倢。伃,昭帝母也,家在河間。 武帝巡狩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 召之。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 幸,號曰拳夫人。先是,其父坐法宮刑,為中黃門,死長 安,葬雍門。拳夫人進為倢伃,居鉤弋宮,大有寵。元始 三年,生昭帝。」

《拾遺記》:「元鳳二年,于淋池之南起桂臺,以望遠氣。」 《後漢書·光武本紀》論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 陽,遙望春陵,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蔥蔥然。」

《漢官儀》:「光武帝建武三十二年,東巡狩,二月十九日 之山虞,國家居亭,百官布野。此日上山,雲氣成宮闕, 百姓皆見。」

《後漢書方術傳》:樊英隱於壺山之陽,嘗有暴風從西 方起,英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向西漱之, 乃令記其日。時客有從蜀來,云是日大火,有黑雲卒 從東起,須臾大雨,火遂得滅。

《長沙耆舊傳》:「祝良為洛陽令,時大旱,告誠引罪,紫雲 沓起。」

《宋書符瑞志》:「孫堅之祖名鍾,冢上數有光怪,雲氣五 色上屬天。父老相謂此非凡氣,孫氏其興矣。」

《搜神記》:「孫策渡江襲許,與于吉俱行,時大旱,所在熇 厲,催將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見將吏多在 吉許,策因此激怒,遂殺之。將士哀惜,共藏其尸。天夜 忽興雲覆之,明旦往視,不知所在。」

《蜀志》:先主兒時,戲於桑樹下,上有雲覆如車蓋。 《魏志卞皇后傳》:「后生齊郡白亭,有黃氣滿室,移日,父 問卜者王旦,旦曰:『此吉祥也』。」

《文帝本紀》:「文皇帝中平四年冬,生于譙。」帝生時,有 雲氣青色而圜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 貴人之證,非人臣之氣。

《謝氏詩源》:「更嬴之妻能作鎖雲囊」佩之。陟高山,有雲 處,不必開囊,而自然有雲氣入其中。歸至家,啟視,皆 有雲氣,白如綿,自囊而出,囊大如蠶繭而可以開合。 更嬴善射,每言能仰射入雲中。其妻不信,因以一囊 繫箭頭,令射之。及墜驗之,果有白雲在內,因名箭曰 「鎖雲。」

《晉書張華傳》: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道 術者皆以吳方強盛,未可圖也,惟華以為不然。及吳 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 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凶。」因登樓仰觀, 煥曰:「僕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華曰:「『是何 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天耳』。華曰:『君言得之。吾 少時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當得寶劍佩 之。斯言豈效與』?」因問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 曰:「欲屈君為宰,密其尋之,可乎?」煥許之。華大喜,即補 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 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 其夕,斗牛間氣不復見焉。

《拾遺記》:晉太康元年,白雲起於灞水,三日而滅。有司 奏云:天下應太平。帝問其故,曰:「昔舜時黃雲興於郊 野,夏代白雲蔽於都邑,殷代元雲覆於林藪,斯皆應 世之休徵,殊鄉絕域,應有貢其方物也。」果有羽山之 民獻火浣布萬疋。

《晉書馮跋載記》:「跋三弟皆任俠,不修行業。惟跋恭慎, 勤於家產,父母器之。所居上每有雲氣若樓閣,時咸 異之。」

《冊府元龜》:宋高祖嘗遊京口竹林寺,獨臥講堂前,上 有五色龍章,眾僧見之,驚以白帝,帝獨喜曰:「上人無妄言。」帝皇考墓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所謂曲阿、 丹徒間有天子氣者也。

南齊太祖居武進時,彭山岡阜相屬,數百里不絕,其 上常有五色雲。

《隋書律曆志》:後齊參軍信都芳,深有巧思,能以管候 氣,仰觀雲色。嘗與人對語,即指天曰:「孟春之氣至矣。」 人往驗管,而飛灰已應。每月所候,言皆無爽。

《南史梁武帝本紀》:「武帝所居室中,常若雲氣,人或遇 者,體輒肅然。」

《物類相感志》:梁武帝丁嬪,初嬪魏益德,帝登城見丁 氏出遊,有五色雲如龍蓋其上,遂臨以金,兼賂益德 而取之。竟生昭明簡文焉。

《陳書徐陵傳》:「陵字孝穆,東海郯人。母臧氏夢五色雲 化為鳳,集左肩,已而誕陵焉。」

《冊府元龜》:「高貴鄉公以正始三年九月二十五日生, 其日天氣清朗,堂上黃雲照耀,久之乃散。」

《周書。太祖本紀》,太祖德皇帝之少子也。母王氏,初孕 五月,夢抱子昇天,不至而止。寤以告德皇帝,帝喜曰: 「雖不至天,貴亦極矣。」及太祖生,有黑氣如蓋,下覆其 身。

《隋書高祖本紀》:高祖母呂氏,生高祖於馮翼般若寺, 紫氣充庭。有尼來自河東,謂皇妣曰:「此兒所從來甚 異,不可於俗間處之。」尼將高祖舍於別館,躬自撫養。 皇妣常抱高祖,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皇妣大駭, 墜高祖於地。尼自外入見曰:「已驚我兒,致令晚得天 下。」

《冊府元龜》:「高祖既舉義師之日,太宗所居處,有紫雲 當其上,俄變為五色,狀如飛龍。所居弘義宮中有一 大池,常時有佳氣,鬱鬱數百尺,太宗獨異之。至九年, 其氣轉盛,上屬於天。」

《天中記》:「唐高祖起太原,次臨汾,去絳郡二十餘里,有 紫雲如華蓋樓閣之形,正臨高祖之上。」

《傳燈錄》:「道信大師武德中登廬山絕頂,望破額山紫 雲如蓋,下有白氣,橫分六道。」

《唐書狄仁傑傳》:「仁傑為並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 傑登太行山,反顧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 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

《韋巨源傳》:「景龍二年,韋后自言衣笥有五色雲,巨源 倡其偽,勸中宗宣布天下。帝從其言,因是大赦。」 《中宗庶人韋氏傳》:「神龍三年,禁中謬傳有五色雲起, 后作圖以示諸朝,因大赦天下,賜百官母妻封號。」 《大唐新語》:崔希高以仁孝友悌,丁母憂,哀毀過禮。為 鄴縣丞,芝草生所居堂,一宿而葩蓋盈尺。州以聞,遷 監察御史,轉並州兵曹、馮翊令。貧乏之徒,荷其仁恤。 時有雲氣如蓋,當其廳事,須臾五色錯雜,遍於州郭。 以狀聞,敕編入史。

《舊唐書元宗本紀》:「明皇兼潞州別駕,州境有黃龍白 日升天。嘗出畋,有紫雲在其上,從者望而得之。」 《寶記》:「唐開元中,李氏者為尼,號曰真如。天寶元年七 月七日,忽於寺庭見五色雲墜,視之,一囊中有五物, 乃寶玉也。真如獻於朝。」

《唐實錄》:「開元十九年,興慶宮親耕三百餘步,既而有 青光紫氣覆地。」

《冊府元龜》:天寶元年六月乙未,隴右節度皇甫惟明 奏:「龍支縣人庫狄孝義有馬生龍駒,經九旬有九日, 身有鱗而不生毛。臣就簡視,有慶雲五色,遙覆馬上, 久而不散。伏望宣付史官,以光實錄。」從之。

《宣和書譜》:「懷素晚精意於翰墨,追倣不輟,禿筆成塚。 一夕觀夏雲隨風,頓悟筆意,自謂得草書三昧。」 《唐書肅宗本紀》:「肅宗自奉天而北,夕次承壽,有白雲 起西北,長數丈,如樓閣之狀,識者以為天子之氣。」 《冊府元龜》:「代宗寶應元年四月己巳即位,其日有慶 雲見。初,帝至飛龍廐,座前有紫雲見,雲中有三白鶴 徊翔,又有喜鵲鳴。」及將即位,仗衛宿設。夜分雲霧四 合,不辨咫尺。既曉,朝呼「萬歲」,天地清朗,非煙滿空,黃 氣抱日。咸以為聖感。

《杜陽雜編》:「代宗廣德元年,吐番犯便橋,上幸陝,王師 不利。常有紫氣如車蓋,以迎馬首。」

大曆中,日林國獻龍角釵,上因賜獨孤妃。與上同遊 龍舟池,有紫雲自釵上而生,俄頃滿於舟楫,上命置 之掌內,以水噴之,遂化為二龍,騰空東去。

《浙江通志》:嘉興府:「紫雲山,在嘉興縣西南三十六里, 唐建中時,有村女出耕,紫雲輒覆之。後詔入宮,山以 此名。」

《冊府元龜》:德宗興元元年八月,宋亳觀察使奏,「先天 觀元元皇帝太后陵槐樹上有靈泉湧出。六月,忽有 靈氣五色,見於泉上。」

《雲仙雜記》:白樂天燒丹於廬山草堂,作飛雲履,元綾 為質,四面以素綃作雲朵,染以四選香,振履則如煙 霧。樂天著示山中道友曰:「吾足下生雲,計不久上升 朱府魏郡開成中大旱,遍禱山岳,或言西沈陸先生道行 精明,請之必驗。太守以下乃攜杏酒青羊以備牲醪, 告于山中。先生受禮訖,對太守呼吸數過,五指連拂 之,爪甲間皆出雲煙之氣,惟中指氣象甚盛。先生曰: 「郡中雨得足,諸縣皆獲八分,亦可小稔。」已而其說不 誣。

《酉陽雜俎》:「史論作將軍時,妻蚤妝開奩,奩中忽有五 色龜,大如錢,吐五色氣,彌滿一室。後常養之。」

《雲麓漫抄》:「梁瑄不歸,弟璟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 然久之。」

《稽神錄》:周太祖為樞密時,北征如澶淵,旭旦,日邊有 紫光,當太祖馬首之上,高不及百尺,從官異之。至鄴 都,一夕在亭院齋,忽有黃氣起於前,繚繞而上,遽際 於天。太祖於黃氣中仰見星文,紫微、文昌爛然在目。 駭曰:「予在室中而見天象,不其異乎!」密告知星者,乃 拜賀曰:「坐見天衢,物不能隔,至貴之祥也。」異日,又於 署衙中,有紫氣起於旛竿龍頭之上,凡二日,觀者異 之。及討李守真於河中,守真登陴瞰陣,氣色不懌,獨 言曰:「是何妖變?」後城中人言,見太祖軍上有紫氣,如 樓閣車蓋之狀故也。

《遼史》:「穆宗皇后蕭氏,父知璠,內供奉翰林承旨。后生 雲氣,馥郁久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