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第122卷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二十二卷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一百二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目錄

 兵略部彙考二十

  後漢七昭烈帝章武一則 後主建興七則 延熙二則

  魏文帝黃初二則 明帝太和二則 青龍一則 景初一則 齊王正始一則 嘉平一

  則 高貴鄉公正元一則 甘露一則 陳留王景元一則

  吳大帝黃武三則

戎政典第一百二十二卷

兵略部彙考二十

编辑

後漢七

编辑

昭烈帝章武元年秋七月帥師伐吳

编辑

二年夏六月,與吳將《陸議》戰於猇亭。冬十月,孫權請 和。

按《三國蜀志先主傳》:「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攻曹公將 曹仁禽于禁。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二十五年,魏 文帝稱尊號。或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 諡曰孝愍皇帝。二十六年夏四月丙午,博士許慈、議 郎孟光等擇令辰上尊號,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 南,大赦,改元章武。六月,車騎將軍張飛為其左右所」 害。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 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 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 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裔遣使請兵。二年春正月,先 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 岸。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 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 夷咸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 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里,中廣 數十丈。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 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 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 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 《巫》。司徒許靖卒。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 中大夫宗瑋報命。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 疾,不豫,舉兵拒守。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 安。三月,黃元進兵攻臨卭縣,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 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先主病 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夏四月癸巳,先 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

後主建興三年秋七月丞相諸葛亮討益州叛帥雍闓等平之

编辑

按《蜀志後主傳》:「建興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 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 不賓。越巂夷王高定亦背叛。是歲,立皇后張氏,遣尚 書郎鄧芝固好於吳。吳王孫權與蜀和親使聘。是歲 通好。二年春,務農殖穀,閉關息民。三年春三月,丞相 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 永昌郡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為興古郡。十二月, 亮還成都。 按《諸葛亮傳》: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 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按《漢晉春秋》,亮在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 並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陣之間,問曰:「『此軍 何如』?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陣, 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 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 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諫亮,亮曰: 「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 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 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 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 定,夷漢粗安故耳。

建興五年春三月,丞相諸葛亮出師伐魏。

按《三國蜀志後主傳》:「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 北陽平石馬。」 按《諸葛亮集》:「三月,後主詔曰:朕聞天 地之道,福仁而禍淫。善積者昌,惡積者喪,古今常數 也。是以湯武修德而王,桀、紂極暴而亡。曩者漢祚中 微,網漏凶慝。董卓造難,震蕩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 衡,殘剝海內,懷無君之心。子丕孤豎,敢尋亂階,盜據 神」器,更姓改物,世濟其凶。當此之時,皇極幽昧,天下 無主,則我帝命隕越於下。昭烈皇帝體明叡之德,光 演文武,應乾坤之運,出身平難,經營四方,人鬼同謀, 百姓與能,兆民欣戴,奉順符讖,建位易號,丕承天序, 補弊興衰,存復祖業,膺誕皇綱,不墜於地,萬國未靜, 早世遐殂。朕以幼沖,繼統鴻業,未習保「傅之訓,而嬰 祖宗之重。六合壅否,社稷不建,永惟所以,念在匡救, 光載前緒,未有攸濟,朕甚懼焉。」是以夙興夜寐,不敢 自逸,每從菲薄,以益國用,勸農務穡,以阜民財,授才 任能,以參其聽斷。私降意以養將士,欲奮劍長驅,指討凶逆,朱旗未舉,而丕復隕喪。斯所謂不然,我薪而 自焚也。殘類餘醜,又支「天禍,恣睢河洛,阻兵未弭。諸 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先帝託以天下,以勖朕 躬。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 二十萬眾,董督元戎,龔行天伐,除患寧亂,克復舊都」, 在此行也。昔項籍總一彊眾,跨州兼土,所務者大。然 卒敗垓下,死於東城,宗族如焚,為笑千載,皆不以義 陵上虐「下故也。今賊傚尢,天人所怨,奉時宜速,庶憑 炎精祖宗威靈相助之福,所向必克。」吳王孫權同恤 災患,潛軍合謀,掎角其後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 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大軍北出, 便欲率將兵馬,奮戈先驅。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師貞 勢并,必無敵矣。夫王者之兵,有征無戰,尊而「且義,莫 敢抗也。故鳴條之役,軍不血刃;牧野之師,商人倒戈。」 今旍麾首路,其所經至,亦不欲窮兵極武。有能棄邪 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 有品限。及魏之宗族支葉中外,有能規利害審逆順 之數,來詣降者,皆原除之。昔輔果絕親於智氏,而蒙 全宗之福;微子去殷,項伯歸漢,皆受茅土之慶。此前 世之明驗也。若其迷沉不反,將助亂人,不式王命,戮 及妻孥,罔有攸赦。廣宣恩威,貸其元帥,弔其殘民。他 如詔書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稱朕意焉。 按《諸 葛亮傳》,建興五年,亮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曰: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 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 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 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 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 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 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 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 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 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 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 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任時,每與臣論此事,未 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 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 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 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 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 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 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 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勤,恐託付不效,以傷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 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 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 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 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 先帝之靈;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 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 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於 沔陽。 按《郭沖三事》,亮屯於陽平,遣魏延諸軍并兵 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 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侯白宣帝,說 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偪,欲 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 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 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 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明日 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 彊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後知,深以 為恨,難曰:「案陽平在漢中,亮初屯陽平,宣帝尚為荊 州都督,鎮宛城,至曹真死後,始與亮於關中相抗禦 耳。魏常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 前後,無復有於陽平交兵事。就如沖言,宣帝既舉二 十萬眾,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 持重,何至便走!」案《魏延傳》云:「延每隨亮出,輒欲請」精 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 為怯,歎己才用之不盡也。亮尚不以延為萬人別統, 豈得如沖言,頓使將重兵在前,而以輕弱自守乎!且 沖與扶風王言,顯彰宣帝之短,對子毀父,理所不容, 而云「扶風王慨然善沖之言」,故知此書舉引皆虛。 建興六年冬,右將軍諸葛亮伐魏,斬「其將王雙。」 按《蜀志後主傳》,「建興六年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 真拒之,亮糧盡退。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 斬雙,還漢中。」 按《諸葛亮傳》,「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 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 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 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 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 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上疏曰:「臣以 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 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 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 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 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 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 斬雙。 按《魏略》: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死數歲, 寂然無聞,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 右祁山尢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按郭沖《四事》曰:「亮 出祁山,隴西、南安二郡應時降。圍天水,拔冀城,擄姜 維,驅略士女數千人還。」蜀人皆賀亮,亮顏色愀然,有 戚容,謝曰:「普天之下,莫非漢民,國家威力未舉,使百 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賀,能 不為愧!」於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 已。」難曰:「亮有吞魏之志久矣,不始於此,眾人方知也。 且於時師出無成,傷缺而反者眾,三郡歸降而不能 有,姜維,天水之匹夫耳,獲之則於魏何損?拔西縣千 家,不補街亭所喪,以何為功,而蜀人相賀乎?」 按《漢 晉春秋》,或勸亮更發兵者,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 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 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校變通之道 於將來。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自今已後,諸有忠 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蹻,足 而待矣。」於是考微勞,甄烈壯,引咎責躬,布所失於天 下,厲兵講武,以為後圖;戎士簡練,民忘其敗矣。亮聞 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十一月上言曰:「先 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 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 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 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 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 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 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 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高帝 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 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 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 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 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 殊絕於人,其用兵也,髣髴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 巢,危於祁連,偪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 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 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 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 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 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 芝、丁立、白壽、劉邰、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 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 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 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 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 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 未解六也。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 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 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 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 如此,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 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於是有散關之役。

建興七年,右將軍亮遣將攻魏武都、陰平,克之,詔復 拜丞相。是年,吳主稱帝,遣使及吳主盟。

按《蜀志後主傳》:「建興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 遂克定二郡。冬,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 城。是歲孫權稱帝,與蜀約盟,共交分天下。」 按《諸葛 亮傳》:「建興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刺史 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詔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 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 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震凶暴,功勳顯然。 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幹國之重,而久 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

按《漢晉春秋》,「是歲孫權稱尊號,其群臣以並尊二。」

帝來告,議者咸以為交之無益,而名體弗順,宜顯明 正義,絕其盟好。亮曰:「權有僭逆之心久矣,國家所以 略其釁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若加顯絕,讎我必深, 便當移兵東戍,與之角力,須併其土,乃議中原。彼賢 才尚多,將相緝穆,未可一朝定也。頓兵相持,坐而須 老,使北賊得計,非筭之上者。昔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權通變,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分者 比。今議者咸以權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以滿, 無上進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 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 力有餘而利不取也。若大軍致討,彼上當分裂其地 以為後規,下當略民廣境示武於內,「非端坐者也。若 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 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權僭之罪,未宜明 也。」乃遣衛尉陳《震慶》權正號。

建興八年秋,魏使司馬懿、張郃等欲攻漢中,丞相亮 待之於城固,魏師退,魏延敗郭淮於陽谿。

按《蜀志後主傳》:「建興八年秋,魏使司馬懿由西城,張 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漢中。丞相亮待之於城 固赤阪,大雨道絕,真等皆還。是歲,魏延破魏雍州刺 史郭淮於陽谿。」 按《魏延傳》,「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 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 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延 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 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 不盡。 按《魏略》曰:「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 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壻也,怯而無 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 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 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 閣與散民之穀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 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 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 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建興九年春二月,丞相諸葛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 夏六月退師,斬魏將張郃。

按《蜀志後主傳》,「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 木牛運,魏司馬懿、張郃救祁山。夏六月,亮糧盡退軍, 郃追至青封,與亮交戰,被箭死。」 按《諸葛亮傳》,「九年, 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 射殺郃。」 按《漢晉春秋》,「亮圍祁山,招鮮卑軻比能,比 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應亮。於是魏大司馬曹真有 疾,司」馬宣王自荊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 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長安,督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 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餘眾悉出西救祁 山。郃欲分兵駐雍、郿,宣王曰:「料前軍能獨當之者,將 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 為黥布禽也。」遂進。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邽。郭 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與宣王遇於 上邽之東,斂兵依險,軍不得交,亮引而還。宣王尋亮 至於鹵城,張郃曰:「彼遠來逆我,我請戰,不得謂我利 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以在近,人 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 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宣 王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賈栩、魏平 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諸 將咸請戰。五月辛巳,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干於南 圍,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 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 還保營。 按郭沖《五事》曰:「魏明帝自征蜀幸長安,遣 宣王督張郃諸軍,雍、涼勁卒三十餘萬,潛軍密進,規 向劍閣。亮時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十二更下, 在者八萬。時魏軍始陳,幡兵適交,參佐咸以賊眾強 盛,非力所制,宜權停下兵一月,以并聲勢。亮曰:『吾統 武行師,以大信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裝 以待期,妻子鶴望而計日,雖臨征難,義所不廢,皆催 遣令去。於是去者感悅,願留一戰;住者憤踊,思致死 命,相謂曰:「諸葛公之恩,死猶不報也。」臨戰之目,莫不 拔刃爭先,以一當十。殺張郃,卻宣王,一戰大剋。此信 之由也。

建興十二年春二月,丞相諸葛亮伐魏,以流馬運。屯 田渭南。秋八月,亮卒於軍。

按《蜀志後主傳》:「建興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 以流馬運。秋八月,亮卒於渭濱。」 按《諸葛亮傳》:「十二 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 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伸, 是以分兵屯田,為久住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 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 疾」病卒於軍,時年五十四。及退軍,宣王案行其營壘 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按《漢晉春秋》,亮自至,數挑戰, 宣王亦表固請戰,使衛尉辛毗持節以制之。姜維謂 亮曰:「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矣。」亮曰:「彼本無戰 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 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按《魏氏春秋》, 亮使至,問其寢食及其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對曰: 「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噉食不 至數升。」宣王曰:「亮將死矣。」 按《漢晉春秋》,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 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儀結陣而 去,入谷然後發喪。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曰:「死諸 葛走生仲達。」或以告宣王,宣王曰:「我能料生,不便料 死也。」

延熙十七年姜維拔狄道河間臨洮三縣

编辑

按《蜀志後主傳》:「延熙十七年夏六月,姜維率眾出隴 西。冬,拔狄道、河間、臨洮三縣民居於綿竹繁縣。」 按 《姜維傳》:「十七年,維加督中外軍事,復出隴西,守狄道, 狄道長李簡舉城降,進圍襄武,與魏將徐質交鋒,斬 首破敵,魏軍敗退,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間、狄道、臨 洮三縣民還。」

延熙十八年夏姜維伐魏大破雍州刺史王經於洮 西。

按《蜀志後主傳》:「延熙十八年夏,姜維復率諸軍出狄 道,與魏雍州刺史王經戰於洮西,大破之。經退保狄 道城,維卻住鍾題。」 按《姜維傳》:「十八年,維與車騎將 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 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魏征西 將軍陳泰進兵解圍,維卻住鍾題。」

文帝黃初六年三月帝以舟師東征

编辑

按《魏志文帝本紀》:黃初六年:「春三月辛未,帝為舟師 東征。夏五月戊申,幸譙。秋八月,帝遂以舟師自譙循 渦入淮,從陸道幸徐。九月,築東巡臺。冬十月,行幸廣 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是歲大 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

黃初七年,吳攻江夏,治書侍御史荀禹退走之。諸葛 瑾、張霸寇襄陽,撫軍司馬懿討破之。

按《魏志明帝本紀》:黃初七年「夏五月,太子即皇帝位。 八月,孫權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堅守,朝議欲發兵救 之。帝曰:『權習水戰,所以敢下船陸攻者,幾掩不備也。 今已與聘相持。夫攻守勢倍,終不可久也』。」先時遣治 書侍御史荀禹慰勞邊方,禹到於江夏,發所經縣兵 及所從步騎千人,乘山舉火,權退走。吳將諸葛瑾、張 霸等寇襄陽,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討破之,斬霸;征 東大將軍曹休人破其別將於尋陽。論功行賞,各有 差。

明帝太和二年驃騎將軍司馬懿討孟達於新城斬之又敗諸葛亮於街亭

编辑

按《魏志明帝本紀》:太和元年「冬十二月,新城太守孟 達反,詔驃騎將軍司馬宣王討之。二年春正月,宣王 攻破新城,斬達,傳其首。分新城之上庸、武靈、巫縣為 上庸郡,錫縣為錫郡。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 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 進兵。右將軍張郃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 平。

按《晉書宣帝本紀》:「太和元年六月,天子詔帝屯於宛, 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初,蜀將孟達之降也,魏朝遇 之甚厚,帝以達言行傾巧,不可任,驟諫不見聽,乃以 達領新城太守,封侯、假節。達於是連吳固蜀,潛圖中 國。蜀相諸葛亮惡其反覆,又慮其為患,達與魏興太 守申儀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詐降過儀,因漏」 泄其謀。達聞其謀漏泄,將舉兵。帝恐達速發,以書喻 之曰:「將軍昔棄劉備,託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埸 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 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 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達 得書大喜,猶豫不決。帝乃潛軍進討,諸將言達與二 賊交構,宜觀望而後動。帝曰:「達無信義,此其相疑之 時也。當及其未定促決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 下。吳、蜀各遣其將向西城安橋木闌塞以救達,帝分 諸將以距之。初,達與亮書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 千二百里,聞吾舉事,當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間 也,則吾城已固,諸軍足辦,則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 不自來;諸將來,吾無患矣。」及兵到,達又告亮曰:「吾舉 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 達於城外為木柵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柵,直造城下, 八道攻之。旬有六日,達甥鄧賢、將李輔等開門出降, 斬達首,傳京師,俘獲萬餘人,振旅還於宛。乃勸農桑, 禁浮費,南土悅附焉。又徙孟達餘眾七千餘家於幽 州。

太和五年三月詔大將軍司馬懿拒諸葛亮於天水 破之。

按:《魏志明帝本紀》:太和五年「三月,諸葛亮寇天水,詔 大將軍司馬宣王拒之。」

按《晉書宣帝本紀》:太和五年,諸葛亮寇天水,圍將軍 賈嗣、魏平于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 乃使帝西屯長安,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統車騎將 軍張郃、後將軍費曜、征蜀護軍戴淩、雍州刺史郭淮 等討亮。張郃勸帝分軍住雍,郿為後鎮。帝曰:「料前軍獨能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 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軍隃糜。亮聞大軍 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邽之麥。諸將懼。帝曰:「亮慮多 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於 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塵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勞,此 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進次漢 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 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 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訃。天 子使使者勞軍,增封邑。時軍師杜襲、督軍薛悌皆言 明年麥熟,亮必為寇,隴右無穀,宜及冬豫運。帝曰:「亮 再出祁山,一攻陳倉,挫衂而反。縱其後出,不復攻城。 當求野戰,必在隴東」,不在西也。亮每以糧少為恨,「歸 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

青龍二年四月詔司馬懿拒諸葛亮於渭南七月帝親征孫權退之

编辑

按《魏志明帝本紀》:青龍二年「四月,諸葛亮出斜谷,屯 渭南,司馬宣王率諸軍拒之。詔宣王但堅壁拒守,以 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擄略無 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五 月,孫權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將陸議、孫韶 各將萬餘人入淮沔。六月,征東將軍滿寵進軍拒之。」 寵欲拔新城守,致賊壽春,帝不聽,曰:「昔漢光武遣兵, 縣據略陽,終以破隗囂。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 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縱 權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諸將堅守,吾將自往征之。比 至,恐權走也。」秋,七月,壬寅,帝親御龍舟東征,權攻新 城,將軍張穎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里,權遁走, 議、韶等亦退。群臣以為大將軍方與諸葛亮相持未 解,車駕可西幸長安。帝曰:「權走,亮膽破,大將軍以制 之,吾無憂矣。」遂進軍幸壽春,錄諸將功,封賞各有差。 八月己未,大曜兵,饗六軍,遣使者持節犒勞合肥、壽 春諸軍。辛巳,行還許昌宮。司馬宣王與亮相持,連圍 積日,亮數挑戰,宣王堅壘不應。會亮卒,其軍退還。 按《晉書宣帝本紀》:青龍二年,亮又帥眾十餘萬出斜 谷,壘於郿之渭水南原。天子憂之,遣征蜀護軍秦朗 督步騎二萬,受帝節度。諸將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 「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遂引軍而濟,背 水為壘。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 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原,將北渡渭。 帝遣將軍周當屯陽遂以餌之,數日,亮不動。帝曰:「亮 欲爭原而不向陽遂,此意可知也。」遣將軍胡遵、雍州 刺史郭淮共備陽遂,與亮會於積石,臨原而戰。亮不 得進,還於五丈原。會有長星墜亮之壘,帝知其必敗, 遣奇兵掎亮之後,斬五百餘級,獲生口千餘,降者六 百餘人。時朝廷以亮僑軍遠寇,利在急戰,每命帝持 重以候其變。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 飾。帝怒,表請決戰,天子不許,乃遣骨鯁臣、衛尉辛毗 杖節為軍師以制之。後亮復來挑戰,帝將出兵以應 之,毗杖節立軍門,帝乃止。初,蜀將姜維聞毗來,謂亮 曰:「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亮曰:「彼本無戰心,所 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帝弟孚書問軍事,帝復 書曰:「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 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與之對壘百餘日。 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 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將距帝者。帝以窮寇,不之逼, 於是楊儀結陣而去。經日乃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 其圖書糧穀甚眾。帝審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 以為尚未可知。帝曰:「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穀, 今皆棄之,豈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 關中多蒺藜,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 行,蒺藜悉著屐,然後馬步俱進。追到赤岸,乃知亮死, 審問。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 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先是亮使至,帝問曰:「諸 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 「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帝既而告人曰:「諸葛孔明其 能久乎?」竟如其言。

景初二年詔太尉司馬懿討遼東破斬公孫淵

编辑

按《魏志明帝本紀》:景初元年:「秋七月,孫權遣使浮海 與高句驪通,欲襲遼東,遣幽州刺史毋丘儉率諸軍 及鮮卑、烏丸屯遼東南界,璽書徵公孫淵。淵發兵反, 儉進軍討之。會連雨十日,遼水大漲,詔儉引軍還右 北平。烏丸單于寇婁敦,遼西烏丸都督王護留等居 遼東,率部眾隨儉內附,己卯,詔遼東將吏士民為淵 所脅,略不得降者,一切赦之。」辛卯,淵自儉還,遂自立 為燕王,置百官,稱紹漢元年。二年春正月,詔太尉、司 馬宣王帥眾討遼東。秋八月丙寅,司馬宣王圍公孫 淵於襄平,大破之,傳淵首於京都,海東諸郡平。冬十 一月,錄討淵功,太尉、宣王以下,增邑封爵各有差。初, 帝議遣宣王討淵,發卒四萬人,議臣皆以為四萬兵多,役費難供。帝曰:「四千里征伐,雖云用奇,亦當任力, 不當稍計役費。」遂以四萬人行。及宣王至遼東,霖雨, 不得時攻,群臣或以為淵未可卒破,宜詔宣王還。帝 曰:「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卒皆如所策。 按《晉書宣帝本紀》:「青龍四年,遼東太守公孫文懿反, 徵帝詣京師。天子曰:『此不足以勞軍,事,欲必克,故以 相煩耳。君度其行何計』?」對曰:「棄城預走,上計也;據遼 水以拒大軍,次計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天子曰:「其 計將安出?」對曰:「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棄,此非 其所及也。今懸軍遠征,將謂不能持久,必先拒遼水 而後守,此中下計也。」天子曰:「往還幾時?」對曰:「往百日, 還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為休息,一年足矣。」是時大 修宮室,加之以軍旅,百姓饑弊。帝將即戎,乃諫曰:「昔 周公營洛邑,蕭何造未央,今宮室未備,臣之責也。然 自河以北,百姓困窮,外內有役,勢不並興。宜假絕內 務,以救時急。」景初二年,帥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發 自京都,車駕送出西明門,詔弟孚子師送過溫,賜以 穀帛牛酒,敕郡守典農已下皆往會焉。見父老故舊, 讌飲累日,帝歎息悵然有感,為歌曰:「天地開闢,日月 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埽群穢,還過故鄉。肅清 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遂進師經孤竹, 越碣石,次於遼水。文懿果遣步騎數萬,阻遼隧,堅壁 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距帝。帝盛兵多張旗幟出其 南,賊盡銳赴之,乃泛舟潛濟,以出其北,與賊營相逼, 沈舟焚梁,傍遼水作長圍,棄賊而向襄平。諸將言曰: 「不攻賊而作圍,非所以示眾也。」帝曰:「賊堅營高壘,欲 以老吾兵也。攻之,正入其計,此王邑所以恥過昆陽 也。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 也。賊大眾在此,則巢窟虛矣。我直指襄平,則人懷內 懼,懼而求戰,破之必矣』。」遂整陣而過。賊見兵出其後, 果邀之。帝謂諸將曰:「所以不攻其營,正欲致此,不可 失也。」及縱兵逆擊,大破之,三戰皆捷。賊保襄平,進軍 圍之。初,文懿聞魏師之出也,請救於孫權。權亦出兵, 遙為之聲援,遺《文懿書》曰:「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 所向無前,深為弟憂之。」會霖潦大水,平地數尺,三軍 恐,欲移營。帝令軍中:敢有言徙者斬。都督令史張靜 犯令斬之,軍中乃定。賊恃水,樵牧自若,諸將欲取之, 皆不聽。司馬陳珪曰:「昔攻上庸,八部並進,晝夜不息, 故能一旬之半拔堅城,斬孟達。今者遠來,而更安緩, 愚竊惑焉。」帝曰:「孟達眾少而食支一年,將士四倍於 達,而糧不淹月。以一月圖一年,安可不速?以四擊一?」 正令半解,猶當為之,是以不計死傷,與糧競也。今賊 眾我寡,賊饑我飽,水雨乃爾,功力不設,雖當促之,亦 何所為?自發京師,不憂賊攻,但恐賊走。今賊糧垂盡, 而圍落未合,掠其牛馬,抄其樵采,此故驅之走也。夫 兵者詭道,善因「事變。賊憑眾恃雨,故雖饑困,未肯束 手。當示無能以安之,取小利以驚之,非計也。」朝廷聞 師遇雨,咸請召還。天子曰:「司馬公臨危制變,計日禽 之矣。」既而雨止,遂合圍,起土山地道,楯櫓鉤橦,發矢 石雨下,晝夜攻之。時有長星,色白,有芒鬣,自襄平城 西南流於東北,墜於梁水,城中震慴。文懿大懼,乃使 其所署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乞降,請解圍面縛, 不許,執建等皆斬之。檄告文懿曰:「昔楚、鄭列國,而鄭 伯猶肉袒牽羊而迎之。孤為王人,位則上公,而建等 欲孤解圍退舍,豈楚、鄭之謂邪?二人老耄,必傳言失 旨,已相為斬之。若意有未已,可便遣年少有明決者 來。」文懿復遣侍中衛演,乞剋日送任。帝謂演曰:「軍事 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 事,惟有降與死耳。汝不肯面縛,此為決就死也,不須 送任。」文懿攻南圍突出,帝縱兵擊敗之,斬於梁水之 上星墜之所。既入城,立兩標以別新舊焉。男子年十 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 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收戶四萬,口三十 餘萬。初,文懿篡其叔父恭位而囚之,及將反,將軍綸 直、賈範等苦諫,文懿皆殺之。帝乃釋恭之囚,封直等 之墓,顯其遺嗣。令曰:「古之伐國,誅其黥鯢而已。諸為 文懿所詿誤者,皆原之。中國人欲還舊鄉,恣聽之。」時 有兵士寒凍乞襦,帝弗與。或曰:「幸多故襦,可以賜之。」 帝曰:「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乃奏軍人年六十已 上者,罷遣千餘人。將吏從軍死亡者致喪還家。遂班 師。天子遣使者勞軍於薊,增封食昆陽并前二縣。

齊王正始二年夏五月吳將朱然圍樊城遣太傅司馬懿拒退之

编辑

按:《魏志齊王本紀》:正始二年:「夏五月,吳將朱然等圍 襄陽之樊城,太傅司馬宣王率眾拒之,六月辛丑退。」

按干寶《晉紀》:「吳將全琮寇芍陂,朱然、孫倫五萬人。」

圍樊城,諸葛瑾步騭寇柤中,琮已破走而樊圍急。宣 王曰:「柤中民夷十萬,隔在水南,流離無主。樊城被攻, 歷月不解,此危事也。請自討之。」議者咸言:賊遠圍樊 城不可拔,剉於堅城之下,有自破之勢,宜長策以御 之。宣王曰:「《軍志》有之:將能而御之,此為縻軍;不能而任之,此為覆軍。今疆場騷動,民心疑惑,是社稷之大 憂也。」六月,督諸軍南征。車駕送津陽城門外。宣王以 南方暑濕,不宜持久,使輕騎挑之,然不敢動。於是乃 令諸軍休息洗沐,簡精銳,募先登,申號令,示必攻之 勢。然等聞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殺獲

嘉平五年詔太尉司馬孚拒諸葛恪於新城

编辑

按《魏志齊王本紀》,嘉平五年五月,吳諸葛恪圍合肥 新城,詔太尉司馬孚拒之。秋七月,恪退還。 按《漢晉 春秋》,是時姜維亦出圍狄道。司馬景王問虞松曰:「今 東西有事,二方皆急,而諸將意沮,若之何?」松曰:「昔周 亞夫堅壁昌邑,而吳楚自敗,事有似弱而強,或似強 而弱,不可不察也。今恪悉其銳眾,足以肆暴,而坐守 新城,欲以致一戰耳。若攻城不拔,請戰不得,師老眾 疲,勢將自走,諸將之不徑進,乃公之利也。姜維有重 兵而懸軍應恪,投食我麥,非深根之寇也。且謂我并 力於東,西方必虛,是以徑進。今若使關中諸軍倍道 急赴,出其不意,殆將走矣。」景王曰:「善。」乃使郭淮、陳泰 悉關中之眾,解狄道之圍。敕毋丘儉等按兵自守,以 新城委吳。姜維聞淮進兵,軍食少,乃退屯隴西界。 按《魏略》,「張特,字子產,涿郡人。先時領牙門,給事鎮東 諸葛誕,誕不以為能也,欲遣還護軍。會毋丘儉代誕, 遂使特屯守合肥新城。及諸葛恪圍城,特與將軍樂 方等三軍,眾合有三千人,吏兵疾病及戰死者過半。 而恪起土山急攻,城將陷」,不可。護。特乃謂吳人曰:「今 我無心復戰也。然魏法,被攻過百日而救不至者,雖 降,家不坐也。自受敵以來,已九十餘日矣,此城中本 有四千餘人,而戰死者已過半,城雖陷,尚有半人不 欲降。我當還為相語之,條名,別善惡,明日早送名,且 持我印綬去以為信。」乃投其印綬以與之。吳人聽其 辭而不取印綬,不攻。頃之,特還。乃夜徹諸屋材柵,補 其缺為二重。明日謂吳人曰:「我但有鬥死耳。」吳人大 怒,進攻之,不能拔,遂引去。

高貴鄉公正元二年司馬師擊敗毋丘儉文欽於樂嘉

编辑

按《魏志高貴鄉公本紀》:正元二年:「春正月乙丑,鎮東 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反。戊戌,大將軍司馬景 王征之。閏月己亥,破欽於樂嘉,欽遁走,遂奔吳。甲辰, 安風淮津都尉斬儉,傳首京都。」

按《晉書景帝本紀》,「正元二年春正月,鎮東大將軍毋 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舉兵作亂,矯太后令,移檄郡國 為壇,盟於西門之外,各遣子四人質於吳以請救。二 月,儉、欽帥眾六萬渡淮而西。帝會公卿謀征討計,朝 議多謂可遣諸將擊之。王肅及尚書傅嘏、中書侍郎 鍾會勸帝自行。戊午,帝統中軍步騎十餘萬以征之」, 倍道兼行,召三方兵大會於陳、許之郊。甲申,次於㶏 橋。儉將史招、李續相次來降。儉、欽移入項城。帝遣荊 州刺史王基進據南頓以逼儉,帝深壁高壘,以待東 軍之集。諸將請進軍攻其城,帝曰:「諸君得其一,未知 其二。淮南將士,本無反志,且儉、欽欲蹈縱橫之跡,習 儀秦之說,謂遠近必應;而事起之日,淮北不從,史招、 李續前後瓦解,內乖外叛,自知必敗,困獸思鬥,速戰 更合其志。雖云必克,傷人亦多。且儉等欺誑將士,詭 變萬端,小與持久,詐情自露,此不戰而克之也。」乃遣 諸葛請幫助識別此字。督豫州諸軍,自安風向壽春;征東將軍胡遵 督青、徐諸軍出譙、宋之間,絕其歸路。帝屯汝陽,遣兗 州刺史鄧艾督太山諸軍進屯樂嘉,示弱以誘之。欽 進軍,將攻艾,帝潛軍銜枚,徑造樂嘉,與欽相遇。欽子 鴦,年十八,勇冠三軍,謂欽曰:「及其未定,請登城鼓譟 擊之,可破也。」既謀而行,三譟而欽不能應,鴦退,相與 引而東。帝謂諸將曰:「欽走矣。」命發銳軍以追之。諸將 皆曰:「欽舊將,鴦少而銳,引軍內入,未有失利,必不走 也。」帝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鴦三鼓,欽不應,其 勢已屈,不走何待!」欽將遁,鴦曰:「不先折其勢,不得去 也。」乃與驍騎十餘摧鋒陷陣,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帝 遣左長史司馬璉督驍騎八千,翼而追之,使將軍樂 綝等督步兵繼其後。比至沙陽,頻陷欽陣,弩矢雨下。 欽蒙楯而馳,大破其軍,眾皆投戈而降,欽父子與麾 下走保項。儉聞欽敗,棄眾宵遁淮南安風津都尉追 儉,斬之,傳首京都。欽遂奔吳,淮南平。

甘露三年大將司馬昭攻斬諸葛誕於壽春

编辑

按《魏志高貴鄉公本紀》:甘露二年「五月乙亥,諸葛誕 不就徵,發兵反,殺揚州刺史樂綝。三年春二月,大將 軍司馬文王陷壽春城,斬諸葛誕。」

按《晉書文帝本紀》:甘露二年夏五月辛未,鎮東大將 軍諸葛誕殺揚州刺史樂綝,以淮南作亂,遣子靚為 質於吳以請救。議者請速伐之,帝曰:「誕以毋丘儉輕 疾傾覆,今必外連吳寇,此為變大而遲。吾當與四方 同力,以全勝制之。」乃表曰:「昔黥布叛逆,漢祖親征;隗 囂違戾,光武西伐;烈祖明皇帝乘輿仍出,皆所以奮 揚赫斯,震耀威武也。陛下宜暫臨戎,使將士得憑天 威。今諸軍可五十萬,以眾擊寡,蔑不克矣。」秋,七月,奉天子及皇太后東征,徵兵青、徐、荊、豫,分取關中遊軍, 皆會淮北。師次於項,假廷尉何楨節,使淮南宣慰將 士,申明逆順,示以誅賞。甲戌,帝進軍丘頭。吳使文欽、 唐咨、全端、全懌等三萬餘人來救誕,諸將逆擊,不能 禦。將軍李廣臨敵不進,泰山太守常時稱疾不出,並 斬之以徇。八月,吳將朱異帥兵萬餘人,留輜重於都 陸,輕兵至黎漿,監軍石苞、兗州刺史州泰禦之。異退, 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襲都陸,焚其糧運。苞、泰復進 擊異,大破之。異之餘卒餒甚,食葛葉而遁。吳人殺異。 帝曰:「異不得至壽春,非其罪也。而吳人殺之,適以謝 壽春,而堅誕意,使其猶望救耳。若其不爾,彼當突圍, 決一旦之命。或謂大軍不能久省食減口,冀有他變。 料賊之情,不出此三者。今當多方以亂之,備其越逸, 此勝計也。」因命合圍,分遣羸疾就穀淮北,廩軍士大 豆人三升。欽聞之,果喜。帝愈羸形以示之,多縱反間, 揚言吳救方至。誕等益寬恣食。俄而城中糧乏,石苞、 王基並請攻之。帝曰:「誕之逆謀,非一朝一夕也。聚糧 完守,外結吳人,自謂足據淮南。欽既同惡相濟,必不 便走。今若急攻之,損游軍之力;外寇卒至,表裏受敵, 此危道也。今三叛相聚於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將使 同戮,吾當以長策縻之,但堅守三面。若賊陸道而來, 軍糧必少,吾以游兵輕騎絕其轉輸,可不戰而破外 賊。外賊破,欽等必成擒矣。」全懌母,孫權女也,得罪於 吳。全端兄子褘及儀奉其母來奔。儀兄靜時在壽春, 用鍾會計,作《褘、儀書》以譎靜,靜兄弟五人帥其眾來 降,城中大駭。三年春正月壬寅,誕、欽等出攻長圍,諸 軍逆擊走之。初,誕、欽內不相協,及至窮蹙,轉相疑貳。 會欽計事與誕忤,誕手刃殺欽。欽子鴦攻誕不克,踰 城降,以為將軍、封侯。使鴦巡城而呼。帝見城上持弓 者不發,謂諸將曰:「可攻矣。」二月,乙酉,攻而拔之,斬誕, 夷三族。吳將唐咨、孫曼、孫彌、徐韶等帥其屬皆降,表 加爵位,廩其餒疾。或言吳兵必不為用,請坑之。帝曰: 「就令亡還,適見中國之弘耳。」於是徙之三河。夏,四月, 歸於京師。

陳留王景元四年夏五月詔遣鄧艾鍾會將兵入蜀後主出降

编辑

按《魏志陳留王本紀》:景元四年「夏五月詔曰:『蜀蕞爾 小國,土狹民寡,而姜維虐用其眾,曾無廢志。往歲破 敗之後,猶復耕種沓中,刻剝眾羌,勞役無已,民不堪 命。夫兼弱攻昧,武之善經,致人而不致於人,兵家之 上略。蜀所恃賴,唯維而已。因其遠離巢窟,用力為易。 今使征西將軍鄧艾督帥諸軍趣甘松、沓中,以羅取 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督諸軍趣武都高樓,首尾踧討, 若擒維,便當東西並進,掃滅巴蜀也。又命鎮西將軍 鍾會由駱谷伐蜀。十一月,自鄧艾、鍾會率眾伐蜀,所 至輒克,蜀主劉禪詣艾降,巴蜀皆平』。」 按《鄧艾傳》,四 年詔諸軍征蜀,大將軍司馬文王皆指授節度使。艾 與維相綴連,雍州刺史諸葛緒要維,令不得歸。艾遣 天水太守王頎等直攻維營,隴西太守牽弘等邀其 前,金城太守楊欣等詣甘松。維聞鍾會諸軍已入漢 中,引退還。欣等追躡於彊川口,大戰,維敗走。聞雍州 已塞道,屯橋頭,從《孔圅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後。諸葛 緒聞之,卻還三十里。維入北道三十餘里,聞緒軍卻, 尋還,從橋頭過。緒趣截維,較一日不及,維遂東引還 守劍閣。鍾會攻維,未能克。艾上言:「今賊摧折,宜遂乘 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 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 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 《軍志》有之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 必矣。」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 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 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 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 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 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 「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 乃叱忠、纂出,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 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 箋詣艾請降。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 餘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節解縛,焚櫬受而宥之, 檢御將士,無所擄略。綏納降附,使復舊業,蜀人稱焉。

按《鍾會傳》:「司馬文王以蜀大將姜維屢擾邊陲。」 料

蜀國小民疲,資力單竭,欲大舉圖蜀,惟會亦以為蜀 可取,豫共籌度地形,考論事勢。景元三年冬,以會為 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文王敕青、徐、兗、豫、 荊、揚諸州並使作船,又令唐咨作浮海大船,外為將 伐吳者。四年秋,乃下詔使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 萬餘人。艾趣甘松沓中,連綴維;緒趣武街橋頭,絕維 歸路。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先命牙門將 許儀在前治道,會在後行,而橋穿馬足陷,於是斬儀。 儀者許褚之子,有功王室,猶不原貸。諸軍聞之,莫不震竦。蜀令諸圍皆不得戰,退還漢、樂二城。守魏興太 守劉欽趣子午谷。諸軍數道平行。至漢中,蜀監軍王 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兵各五千。會使護軍荀 愷、前將軍李輔各統萬人。愷圍漢城,輔圍樂城,會徑 過西出陽安口,遣人祭諸葛亮之墓。使護軍胡烈等 行前,攻破關城,得庫藏積穀。姜維自沓口還至陰平, 合集士眾,欲赴關城,未到,聞其已破,退趣白水,與蜀 將張翼、廖化等合守劍閣拒會。鄧艾追姜維到陰平, 簡選精銳,欲從漢德陽入江,由左儋道詣綿竹,趣成 都,與諸葛緒共行。緒以本受節度,邀姜維西行,非本 詔,遂進軍前向白水,與會合。會遣將軍田章等從劍 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 章先發,遂長驅而前。會與緒軍向劍閣。會欲專軍勢, 密白緒「畏懦不進」,檻車徵還,軍悉屬會。進攻劍閣,不 克,引退,蜀軍保險拒守。艾遂至綿竹,大戰,斬諸葛瞻。 維等聞瞻已破,率其眾東入於巴。會乃進軍至涪,遣 胡烈、田續、龐會等追維。艾進軍向成都,劉禪詣艾降, 遣使敕維等,令降於會。維至廣漢,郪縣,令兵悉放器 仗,送節傳於胡烈,便從東道詣會降。會上言曰:「賊姜 維、張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臣趣遣司 馬夏侯咸、護軍胡烈等徑從劍閣出新都大渡截其 前,參軍爰𩇕、將軍句安等躡其後,參軍皇甫闓、將軍 王買等從涪南出衝其腹。臣據涪縣為東西勢援。維 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擐甲厲兵,塞川填谷,數百里 中,首尾相繼,憑恃其眾,方軌而西。臣敕咸、闓等,令分 兵據勢,廣張羅罔,南杜走」吳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 絕越逸之徑,四面雲集,首尾並進,蹊路斷絕,走伏無 地。臣又手書申喻,開示生路。群寇困逼,知命窮數盡, 解甲投戈,面縛委質,印綬萬數,資器山積。昔舜舞干 戚,有苗自服,牧野之師,商旅倒戈,有征無戰。帝王之 盛業,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用兵 之令典。陛「下聖德,侔蹤前代,翼輔忠明,齊軌公旦,仁 育群生,義征不譓,殊俗向化,無思不服。師不踰時,兵 無血刃,萬里同風,九州共貫。臣輒奉宣詔命,導揚恩 化,復其社稷,安其閭伍,舍其賦調,弛其征役,訓之德 禮,以移其風,示之軌儀以易其俗。百姓欣欣,人懷逸 豫,后來其蘇,義無以過會。」於是禁檢士眾,不得鈔略, 虛己誘納,以接蜀之群司,與維情好歡甚。十二月,詔 曰:「會所向摧弊,前無強敵,緘制眾城,罔羅迸逸。蜀之 豪帥,面縛歸命,謀無遺策,舉無廢功。凡所降誅,動以 萬計,全勝獨克,有征無戰。拓平西夏,方隅清晏。其以 會為司徒,進封縣侯,增邑萬戶,封子二人亭侯,邑各 千戶。」

按《晉書文帝紀》:「魏景元四年夏,帝將伐蜀,乃謀眾曰: 『自定壽春已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鹵。略計 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 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濕,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 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 并魏之勢也。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 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 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彼若嬰 城守險,兵勢必敗,首尾離絕。舉大眾以屠城,散銳卒 以略野,劍閣不暇守險,關頭不能自存。以劉禪之闇, 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征西將軍鄧艾 以為未有釁,屢陳異議。帝患之,使主簿師纂為艾司 馬以喻之,艾乃奉命。於是徵四方之兵十八萬,使鄧 艾自狄道攻姜維於沓中,雍州刺史諸葛緒自祁山 軍於武街,絕維歸路。鎮西將軍鍾會帥前將軍李輔、 征蜀,護軍胡烈等自駱谷襲漢中。秋八月,軍發洛陽, 大賚將士,陳師誓眾。將軍鄧敦謂「蜀未可討」,帝斬以 徇。九月,又使天水太守王頎攻維營,隴西太守牽弘 邀其前,金城太守楊欣趣甘松。鍾會分為二隊,入自 斜谷,使李輔圍王含於樂城,又使步將易愷攻蔣斌 於漢城。會直指陽安,護軍胡烈攻陷關城。姜維聞之, 引還。王頎追敗維於彊川。維與張翼、廖化合軍守劍 閣,鍾會攻之。十一月,鄧艾帥萬餘人自陰平踰絕險 至江油,破蜀將諸葛瞻於綿竹,斬瞻傳首。進軍雒縣, 劉禪降。

大帝黃武元年大都督陸遜大破蜀軍

编辑

按《吳志孫權傳》:「黃武元年春正月,陸遜部將軍宋謙 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三月,蜀軍分據險地,前 後五十餘營,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 破之,臨陣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 身免。」 按《陸遜傳》,「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 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 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 夷陵界,立數十屯,以金錦爵賞誘動諸裔。使將軍馮 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等各為 別督。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

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備知其計不可
考證
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

者,揣之必有巧故也。」遜上疏曰:「夷陵要害,國之關限, 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 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 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 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 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他 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諸將並曰:「攻備當在 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 皆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鹵,更嘗事多, 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 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 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 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 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 請幫助識別此字。劉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 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 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 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備 大慚恚曰:「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耶!」初,孫桓別討 備前鋒於夷道,為備所圍,求救於遜。遜曰:「未可。」諸將 曰:「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奈何不救?」遜曰:「安東得士 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 東自解。」及才略大施,備果奔潰。桓後見遜曰:「前實怨 不見救,定至今日,乃知調度自有方耳。」當禦備時,諸 將軍或是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恃,不相 聽從。遜案劍曰:「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 此彊對也。諸君並荷國恩,當相輯睦,共翦此鹵,上報 所受,而不相順,非所謂也。僕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 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 負重故也。各任其事,豈復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矣。」 及至破備,訃多出遜,諸將乃服。權聞之曰:「君何以初 不啟諸將違節度者邪?」遜對曰:「受恩深重,任過其才。 又此諸將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國家所 當與其克定大事者。臣雖駑懦,竊慕相如、寇恂相下 之義,以濟國事。」權大笑稱善,加拜遜輔國將軍,領荊 州牧,即改封江陵侯。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 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 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 姦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備尋 病亡,子禪襲位。諸葛亮秉政,與權連和。

黃武二年朱桓等擊破魏軍於濡須中州。

按《吳志孫權傳》:「黃武元年,權外託事魏,而誠心不款, 魏欲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并徵任子,權 辭讓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 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 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 朱桓以濡須督拒仁。時楊越蠻夷多未平集,內難未 弭,故權卑辭上書,求自改厲。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 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文帝報曰: 「君生於擾攘之際,本有從橫之志,降身奉國,以享茲 祚。自君策名已來,貢獻盈路,討備之功,國朝仰成。埋 而掘之,古人之所恥。朕之與君,大義已定,豈樂勞師, 遠臨江、漢。廊廟之議,王者所不得專;三公上君過失, 皆有本末,朕以不明,雖有曾母投杼之疑,猶冀言者 不信,以為國福,故先遣使者犒勞,又遣尚書侍中踐 修前言,以定任子。」君遂設辭,不欲使進,議者怪之。又 前都尉浩周,勸君遣子,乃實朝臣交謀,以此卜君,君 果有辭,外引隗囂,遣子不終,內喻竇融守忠而已。世 殊時異,人各有心,浩周之還,口陳指麾,益令議者發 明眾嫌,終始之本,無所據杖,故遂俛仰,從群臣議。今 省上事,款誠深至,心用慨然,悽愴動容。即日下詔,敕 諸軍,「但深溝高壘,不得妄進。若君必效忠節,以解疑 議。登身朝到,夕召兵還。此言之誠,有如大江。」權遂改 年,臨江拒守。冬,十一月,大風,範等兵溺死者數千餘, 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 徐陵,燒攻城車,殺略數千人。將軍全琮、徐盛追斬魏 將尹盧,殺獲數百。十二月,權使大中大夫鄭泉聘劉 備於白帝,始復通也。然猶與魏文帝相往來,至後年 乃絕。二年春正月,曹真分軍據江陵、中州。三月,曹仁 遣將軍常雕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須中州,仁 子泰因引軍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將軍嚴圭等擊 破雕等。」 按《朱桓傳》,桓代周泰為濡須督。黃武元年, 魏使大司馬曹仁步騎數萬向濡須,仁欲以兵襲取 州上偽先揚聲,欲東攻羨谿,桓分兵將赴羨溪,既發, 卒得仁進軍拒濡須七十里間,桓遣使追還羨溪兵, 兵未到而仁奄至,時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 諸將業業,各有懼心。桓喻之曰:「凡兩軍交對,勝負在 將,不在眾寡。諸君聞曹仁用兵行師,孰與桓邪?《兵法》 所以稱客倍而主人半者,謂俱在平原,無城池之守, 又謂士眾勇怯齊等故耳。今仁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馬罷困,桓與諸軍共據高城,南 臨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勞,為主制客,此百戰百勝 之勢也。雖曹丕自來,尚不足憂,況仁等邪!」桓因偃旗 鼓,外示虛弱,以誘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須城,分 遣將軍常雕督諸葛虔、王雙等,乘油船別襲中洲。中 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將萬人留橐皋,復為泰 等後拒桓部兵,將攻取油船,或別擊雕等。桓等身自 拒,泰燒營而退,遂梟雕生擄雙送武昌,臨陣斬溺死 者千餘。權嘉桓功,封嘉興侯。

黃武七年八月陸遜大破魏將曹休於石亭。

按《吳志孫權傳》:黃武七年,「夏五月,鄱陽太守周魴偽 叛,誘魏將曹休。秋八月,權至皖口,使將軍陸遜督諸 將大破休於石亭。」 按《周魴傳》:「黃武中,鄱陽大帥彭 綺作亂,攻沒屬城,乃以魴為鄱陽太守,與胡綜戮力 攻討,遂生禽綺,送詣武昌,加昭義校尉。被密命求山 中舊族名帥為北敵向所聞知者,令譎挑魏大司馬 揚」州牧曹休。魴答:恐民帥小醜,不足杖任,事或漏泄, 不能致休,乞遣親人齎牋七條以誘休。其一曰:「魴以 千載徼幸,得備州民,遠隔江川,敬恪未顯,瞻望雲景, 天實為之。精誠微薄,名位不昭,雖懷焦渴,曷緣見明。 狐死首丘,人情戀本,而逼所制,奉覿禮違。每獨矯首 西顧,未嘗不寤寐勞歎,展轉反側也。今因隙穴之際, 得陳夙昔之志,非神啟之,豈能致此!不勝翹企,萬里 託命,謹遣親人董岑、邵南等託叛奉牋,時事變故,列 於別紙,惟明公君侯垂日月之光,照遠民之趣,永令 歸命者有所戴賴。」其二曰:「魴遠在邊隅,江汜分絕,恩 澤教化,未蒙撫及,而於山谷之間,遙陳所懷,懼以大 義,未見信納。夫物有感」激,計因變生,古今同揆。魴仕 東典郡,始願已獲,銘心立報,永矢無貳。豈圖頃者中 被橫譴,禍在漏刻,危於投卵,進有離合去就之宜,退 有誣罔枉死之咎,雖志行輕微,存沒一節,顧非其所, 能不悵然。敢緣古人,因知所歸,拳拳輸情,陳露肝膈。 乞降春天之潤,哀拯其急,不復猜疑,絕其委命。事之 宣泄,受「罪不測,一則傷慈損計,二則杜絕向化者心。 惟明使君遠覽前世,矜而愍之,留神所質,速賜祕報。 魴當候望舉動,俟須嚮應。」其三曰:「魴所代故太守廣 陵王靖,往者亦以郡民為變,以見譴責。靖勤自陳釋, 而終不解,因立密計,欲北歸命。不幸事露,誅及嬰孩。 魴既目見靖事,且觀東主一所非薄,嫿不復厚,雖或 蹔舍,終見翦除。今又令魴領郡者,是欲責後效,必殺 魴之趣也。雖尚視息,憂惕集灼,未知軀命,竟在何時。 人居世間,猶白駒過隙,而常抱危怖,其可言乎!推當 陳愚,重自披盡,懼以卑賤,未能采納。願明使君小垂 詳察,忖度其言。」今此郡民,雖外名降首,而故在山草, 看伺空隙,欲復為亂。為亂之日,魴命訖矣!東主頃者 潛部分諸將,圖欲北進,呂範、孫韶等入淮,全琮、朱桓 趨合肥,諸葛瑾步騭,朱然到襄陽,陸議、潘璋等討梅 敷。東主中營自掩石陽,別遣從弟孫奐治安陸城,修 立邸閣,輦貲運糧,以為軍儲。又命諸葛亮「進指關西, 江邊諸將無復在者,才留三千所兵守武昌耳。若明 使君以萬兵從皖南首江渚,魴便從此率厲吏民,以 為內應。此方諸郡,前後舉事,垂成而敗者,由無外援, 使其然耳。若北軍臨境,傳檄屬城,思詠之民,誰不企 踵。願明使君上觀天時,下察人事,中參蓍龜,則足昭 往言之不虛也。」其四曰:「所遣董岑邵南,少長家門,親 之信之,有如兒子,是以特令齎牋,託叛為辭,目語」心 計,不宣脣齒,骨肉至親,無有知者。又已敕之到州,當 言往降,欲北叛來者,得傳之也。魴建此計,任之於天, 若其濟也,則有生全之福;邂逅泄漏,則受夷滅之禍。 常中夜仰天,告誓星辰,精誠之微,豈能上感?然事急 孤窮,惟天是訴耳。遣使之日,載生載死,形存氣亡,魄 爽怳惚。私恐使君未深保明,岑南「二人,可留其一以 為後信,一齎教還教還,故當言悔叛還首,東主有常 科,悔叛還者,皆自原罪。如是彼此俱塞,永無端原。」縣 命西望,涕筆俱下。其五曰:「鄱陽之民,實多愚勁,帥之 赴役,未即應人,倡之為變,聞聲響抃,今雖降首,盤節 未解,山栖草藏,亂心猶存。而今東主圖興大眾,舉國 悉出,江邊空曠,屯塢虛損,惟有諸刺姦耳。若因是際 而騷動此民,一旦可得便會,然要恃外援,表裏機牙, 不爾以往,無所成也。今使君若從皖道進住江上,魴 當從南對岸歷口為應。若未徑到江岸,可住百里上, 令此間民知北軍在彼,即自善也。此間民非苦饑寒 而甘兵寇,苦於征討,樂得北屬,但窮困舉事,不時見 應」,尋受其禍耳。如使石陽及青、徐諸軍,首尾相銜,牽 綴往兵,使不得速退者,則善之善也。魴生在江淮,長 於時事,見其便利,百舉百捷,時不再來,敢布腹心。其 六曰:「東主致恨,前者不拔石陽,今此後舉,大合新兵, 并使潘濬發夷民,人數甚多,聞豫設科條,當以新羸 兵置前,好兵在後,攻城之日,云欲以羸」兵填壍,使即 時破,雖未能然,是事大趣也。私恐石陽城小,不能久 留往兵,明使君速垂救濟,誠宜疾密。王靖之變,其鑒不遠。今魴歸命,非復在天,正在明使君耳。若見救以 往,則功可必成;如見救不時,則與靖等同禍。前彭綺 時聞旌麾在逄龍,此郡民大小歡喜,並思立效。若留 一月,日間事當大成。恨「去電速,東得增眾,專力討綺, 綺始敗耳,願使君深察此言。」其七曰:「今舉大事,自非 爵號無以勸之。乞請將軍侯印各五十紐,郎將印百 紐,校尉、都尉印各二百紐,得以假授諸魁帥,獎厲其 志。并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幟,使山兵吏民目瞻見 之,知去就之分已決,承引所救畫定,又彼此降叛,日 月有人,闊狹之間,輒得聞知。今之大事,事宜神密。若 省魴牋,乞加隱祕。伏知智度有常,防慮必深,魴懷憂 震灼,啟事蒸仍,乞未罪怪魴。」因別為密表曰:「方北有 逋寇,固阻河洛,久稽王誅,自擅朔土。臣曾不能吐奇 舉善,上以光贊洪化,下以輸展萬一,憂心如擣,假寐 忘寢。聖朝天覆,含臣無效,猥發優命,敕臣以」前,誘致 賊休,恨不如計,令於郡界求山谷魁帥為北賊所聞 知者,令與北通。臣伏思惟,喜怖交集,竊恐此人不可 卒得,假使得之,懼不可信,不如令臣譎休,於計為便。 此臣得以經年之冀,願逢值千載之一會,輒自督竭, 竭盡頑蔽,撰立牋草,以誑誘休者如別紙。臣知無古 人單複之術,加卒奉大略,伀「矇狼狽,懼以輕愚,忝負 特施,豫懷憂灼。臣聞唐堯先天而天弗違,博詢芻蕘, 以成盛勳。朝廷神謨,欲必致休於步度之中,靈贊聖 規,休必自送,使六軍囊括,鹵無孑遺,威風電邁,天下 幸甚。謹拜表以聞,并呈牋草。懼於淺局,追用悚息,被 報施行。」休果信魴,帥步騎十萬,輜重滿道,徑來入皖。 魴亦合眾隨陸遜,橫截休,休幅裂瓦解,斬獲萬計。魴 初建密計,時頻有郎官奉詔詰問諸事,魴乃詣部郡 門下,因下髮謝,故休聞之不復疑慮。事捷軍旋,權大 會諸將,歡宴,酒酣謂魴曰:「君下髮載義,成孤大事,君 之功名當書之竹帛。」加裨將軍,賜爵關內侯。 按《陸 遜傳》:權使鄱陽太守周魴譎魏大司馬曹休,休果舉 眾入皖,乃召遜假黃鉞,為大都督逆休。休既覺,知,恥 見欺誘,自恃兵馬精多,遂交戰。遜自為中部,令朱桓、 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俱進,果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 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驢騾車乘萬兩,軍 資器械略盡。休還,疽發背死。諸軍振旅過武昌,權令 左右以御蓋覆遜,入出殿門,凡所賜遜,皆御物上珍, 於時莫與為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