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031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三十一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三十一卷目錄

 橋梁部彙考

  詩經大雅大明

  爾雅釋宮

  國語周語

  史記天官書註

  說文說橋

  廣志獨木橋

  唐書百官志

  明會典工部

  畿輔通志順天府 保定府 河間府 真定府 順德府 廣平府 大名府

  宣府

  山東通志濟南府 兗州府 東昌府 青州府

  山西通志太原府 平陽府 汾州府 大同府

  河南通志開封府 歸德府 彰德府 河南府 汝州

  陝西通志西安府 延安府 漢中府 慶陽府 臨洮府

  江南通志江寧府 蘇州府 常州府 揚州府 太平府 鳳陽府 廣德州

  浙江通志杭州府 寧波府 紹興府 台州府 嚴州府 處州府

  江西通志南昌府 饒州府 廣信府 南康府 建昌府 臨江府 吉安府

  袁州府

  湖廣通志武昌府 黃州府 德安府 荊州府

  福建通志福州府 福寧州

  四川通志成都府 重慶府 順慶府 瀘州 眉州 東川軍民府

  廣東通志韶州府 惠州府 廉州府 雷州府

  廣西通志桂林府 梧州府

  雲南通志大理府

  貴州通志平越府 威寧府

 橋梁部總論

  大學衍義補道涂之備

考工典第三十一卷

橋梁部彙考 编辑

《詩經》
编辑

《大雅大明》
编辑

「親迎于渭」,「造舟為梁。」

朱註造作梁橋也。作船於水,比之而加版於其上以通行者,即今之浮橋也。《傳》曰:「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張子》曰:「造舟為梁,文王所制,而周世遂以為天子之禮也。」大全《爾雅》注曰:「造舟,比船為橋,維舟連四船,方舟併兩船,特舟,單船。」

《爾雅》
编辑

《釋宮》
编辑

隄謂之「梁」,石杠謂之徛。

梁即橋也。或曰石絕水者為梁。徛,聚石水中以為步渡彴也。《孟子》曰「歲十一月徒杠成。」或曰今之石橋。

《國語》
编辑

《周語》
编辑

天根見而水涸,水涸而成梁,故《夏令》曰:「十月成梁。」

天根,氐、亢之間也。涸,竭也。謂寒露雨畢之後五日,天根朝見,水潦盡竭也。《夏令》,夏后氏之令,周所因也。《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

《史記》
编辑

《天官書注》
编辑

「《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客星守之,則 津橋不通。

《說文》
编辑

《說橋》
编辑

橋,水梁也。東楚謂橋為「圯。」

《廣志》
编辑

《獨木橋》
编辑

獨木之橋曰「榷」,亦曰「彴。」

《唐書》
编辑

《百官志》
编辑

諸津:令各一人,正九品上;丞二人,從九品下。掌天下 津濟舟梁。灞橋、永濟橋,以勳官、散官一人蒞之;天津 橋、中橋則以衛士拚掃。凡舟梁之備,皆先儗其半,袽 塞竹。所在供焉。

唐改津尉曰「令。」 有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典事三人,津吏五人,橋丁各三十人,匠各八人。京兆、河南諸津隸都水監。便橋、渭橋、萬年三橋有丞一人,從九品下。府一人,史七人,典事二人,掌固二人。貞觀中廢。

《明會典》
编辑

===
《工部》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各處河津合置橋梁者、所在官

司起造。若用渡船去處,須要置造船隻,僉點水手。所 用樁木灰石等項。於本處丁多戶內起夫、附近山場 採辦。在京本部自行隨時計工成造修理」

《畿輔通志》
编辑

《順天府》
编辑

盧溝橋 在府西南三十里。金眀昌初建。插柏為基, 雕石為闌,闌上石獅子母抱負不可數計。橋東築城, 為九馗咽喉。月晦五更,他處不見月,惟盧溝橋見之。 稱「京師八景之一。」

《高梁橋 景物略》曰:「水從玉泉來,三十里至橋下,荇 尾靡波,魚頭接流,夾岸高,柳絲絲到水。歲清明,都人 踏青高梁橋,輿者騎者以萬計。」

草橋 在右安門外南十里。草橋方十里,皆泉也,會 橋下伏流十里,道玉河以出,四十里達於潞故李唐 萬福寺,寺廢而橋存。

弘仁橋, 《景物略》曰:「出左安門東行四十里,石橋五 丈,曰弘仁橋。橋下水從琉璃河西來,餘百里,過橋,水 東北去,不足百里,入於運河,為一支橋,東頭元君廟, 西向臨橋,若梯階之橋,左右水若特意環之,避其霤 中。」

思鄉橋 在豐潤縣西。過沙巖寺北,曰浭水,出巖兒 口,由運河入于海。凡水東流,而此水獨西,人謂還鄉 河也。河在魚梁務,舊有橋。宋徽宗北轅過橋,駐馬四 顧,泫然曰:「吾過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還鄉矣?」已而 曰:「趙氏子孫文弱耳。」仰而曰:「天興後聖,雪吾恥讎!」因 不食而去。人乃謂思鄉橋也。

《保定府》
编辑

方順橋 在滿城縣南五十里。石空雕闌,堅緻雄偉。 隋開皇時建。

田村橋 在安肅縣北二十里,源出平地,三派分流, 俗名「雞爪泉。」經柳灣入衛河。明天順間,壘石為橋,以 通往來。

昇仙橋 在新城縣南關。相傳金時有人賣藥橋上, 自號「藥仙。」忽一日白晝飛昇,因名。

東渡橋 在高陽縣東南二十里,明崇禎六年建。勢 極高聳,遠望如長虹飲水。

《河間府》
编辑

五節橋 在獻縣,即單家木橋。明正德六年,五女遭 寇,死此橋下,故改名「五節。」崇禎間,知縣李粹白改建 石橋。

《真定府》
编辑

雕橋 在府城西十五里。橋下有穴數十,泉湧不息, 環流於城。值旱,資以灌溉,民多利之。故《府景》稱為「雕 橋湧泉。」

安濟橋, 在趙州南五里洨河上,一名「大石橋。」製造 奇特,隋匠李春之跡也。唐中書令張嘉貞有銘。

《順德府》
编辑

南寒橋 「在南和縣,跨澧水而南,為往來輪蹄之所。 橋北有寺,寺中有樓,樓外看山,橋頭問水。楊柳參天, 秋花滿路。」

《廣平府》
编辑

學步橋 在邯鄲縣北門外。相傳壽陵子學步於此。

《大名府》
编辑

富庶橋 在濬縣南新鎮,有高阜,曰「適衛」,次橋曰「冨 庶橋。」相傳子適衛與冉有問路處。

《宣府》
编辑

武林橋 在保安衛城南四十里,跨桑乾河,武林二 姓人建,故名。

雞鳴橋 在雞鳴山右側,洋河左岸。石柱七十有二, 東西橫列,長百步許;柱高一丈,圍如之。

《山東通志》
编辑

《濟南府》
编辑

鵲華橋 在府治西北古明湖上。橋之側有元大書 《湖名石刻》。橋之南舊有百花橋,橋側有百花洲,洲上 有百花臺。又環湖之橋有七:曰芙蓉,曰水西,曰湖西, 曰北池,其三失名。

黃岡橋 在府城西黃岡。嘉靖十二年,巡撫都御史 袁宗儒與巡按御史方遠宜議開濬黃岡廢河。自筐 山鋪經長清縣界,抵段店、華家口諸水隘塞處,悉疏 掘之,達於鹽河,以防岱陰、濟濼暴雨泛漲。迺因筐山 西廢橋甃石新之,又建板橋於西南河津。教諭王僎 記。

《兗州府》
编辑

躋雲橋 俗謂「斗子橋」,在滕縣南半里,跨南梁水,邑 人王元賓有賦。

蓆橋 在東平東五十里架坎河上。相傳宋真宗東 封泰山,車駕經行,以「蓆」鋪藉,故名。

《東昌府》
编辑

冰橋 在武城縣,架木以渡,冰解方撤,故名。

===
《青州府》
===南洋橋 在府北門外,跨南洋水。宋曾肇記,米芾書。

明弘治七年,橋毀。萬曆二十二年,知府衛一鳳、知縣 劉養浩甃石。長二十丈,闊一丈,改名「萬年橋。」

月樣橋 在府城東南二十五里白馬廟東。采石凝 結如天成。

《山西通志》
编辑

《太原府》
编辑

赤橋 在太原縣西南七里,晉水北渠上,智伯引水 灌城,初名「豫讓橋」,宋太宗鑿臥龍山,血出成河,因更 今名。

張慶橋 在榆次縣西南二十里。巨石為梁,下為水 門四,雖洪流巨浸,不能衝毀。給事中張國儒有《記》。 天橋, 在保德州東北二十里,下臨深澗,上接石峽, 橋跨兩山之崖。

《平陽府》
编辑

飛虹橋 在襄陵縣西南三十里義店村。眾木攢成, 不見斧痕,俗呼「魯班橋。」

豫讓橋 在趙城縣南十里。昔豫讓為智伯報讎殺 趙襄子,伏於其下。明正統中,知縣何千聰甃石為之, 後人改名曰「國士橋。」

蒲津橋 在蒲州西門外,橫跨黃河,即唐明皇帝所 製浮橋也。

孟盟橋 在蒲州東一十里。秦將孟明伐晉,濟河焚 舟,盟師必克,故以名橋。

義橋 在稷山縣。絳州人。孝子。三十喪父母,五十猶 衰麻。嘗成橋於稷山縣汾水上,鄉黨義之,因名。崔祐 甫有記。

《汾州府》
编辑

彝吾橋 在石樓縣東,以晉公子彝吾封屈而名。縣 東二十五里有彝吾館。

《大同府》
编辑

八角橋 在廣靈縣東十里。相傳有民八家環居於 此,共建,後人誤稱曰「八角橋。」

淶源橋 在廣昌縣東一里,左右水碾、水磨,周圍樹 木叢茂,盛暑乘涼,最為勝境。明嘉靖五年建,有《碑記》。

《河南通志》
编辑

《開封府》
编辑

陳橋 在府城北四十里。即宋太祖擁立處。

南關橋 在新鄭縣南門外溱洧河上。子產以乘輿 濟人,即此處。

虹橋 在汜水縣西北一里。石介有「雨霽蝀光橫古 岸,月明龍影浸寒波」之句。

《歸德府》
编辑

酇城橋 在永城縣南二十里,一名「圯橋」,即《張良進 履》處。

《彰德府》
编辑

石竇橋 在臨漳縣西南。昔魏武帝引漳水入鄴城, 道經石竇,即此。

《河南府》
编辑

天津橋 在府城外西南。隋大業間建,邵雍《聞杜鵑》 處。

皋門橋 在府城西,晉惠帝建。潘岳《西征賦》:「駐馬皋 門」,即此。

河橋 在孟津縣東北。晉杜預請建橋於富平津,即 此。

《汝州》
编辑

洗耳橋 在州城西門外,即許由洗耳處。

《陝西通志》
编辑

《西安府》
编辑

灞橋 在府城東二十五里。隋開皇二年造。漢時送 行者至此,折柳贈別,取江淹《別賦》句,又呼為銷魂橋。 中渭橋 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本名橫橋,又名三 橋。秦始皇作離宮於渭南北,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 橋南度,以法牽牛。廣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六十八 間,七百五十柱,二百二十二梁。

東渭橋 在高陵縣東南二十里,灞水合渭之地。漢 高帝造,以通櫟陽道。唐德宗有碑在橋側,旌表西平 剋復之功。

崇仁橋 「三原縣南北城,對跨深谿,清水貫其中,往 來直下數十丈。夏水暴漲,艱於罌綆。」明少保溫純採 北山青石規建,作「白虹屬天之勢,自是南北相通,平 如砥矢。」

板橋, 在商州北四十里。唐詩「人跡板橋霜」,即此。 聖女橋, 在白水縣東南三十里,傳三神女一夜成 之。

駐馬橋 在華陰縣西門外。華山之秀,過者皆於此 攬轡駐望,因名。

《延安府》
编辑

石坂橋 在葭州西五里。下瞰深澗,上眺危峰,鳥道 百尺。

===
《漢中府》
===天生橋 在褒城縣七盤山下,大石橫亙江中,咫尺

可渡,天然生成,不假人力,最為奇嶮。

《慶陽府》
编辑

清水橋 在合水縣西南一里。天雨滂沛,流而不濁, 故名。

《臨洮府》
编辑

洩湖橋 在河州東三十里。禹未鑿時,州地即湖也, 既鑿,入黃河,故名。兩岸禹鑿,石蹟猶存。

《江南通志》
编辑

《江寧府》
编辑

淮青橋 在府大中橋西,以接秦淮、青溪二水,故名。 烏金橋, 在溧陽縣北五十五里,石出烏金。

《蘇州府》
编辑

乘魚橋 在子城西北,昔琴高乘鯉升仙之地。 臨頓橋 在府臨頓,吳時館名。吳王嘗頓憩軍士,因 此置橋。唐陸龜蒙居此。

百口橋 在府東。漢顧訓五世同居,聚族百口,故因 其居名橋。

鶴舞橋 在府內。吳王夫差葬女舞鶴於此,故名。 織里橋 在府本。吳王織里,故名。

石巖橋 在府治西。唐刺史白居易建,名「白頭橋。」有 石刻三字。

皋橋 在閶門內。漢議郎皋伯通居其側,梁鴻所寓 也。

都亭橋 在府承天寺西。吳王壽夢嘗於此作「都亭」, 以招賢士。

吳門橋 在府上,有石刻三大字,舊名「新橋。」下有三 洞,最長,又稱「三條橋。」

寶帶橋 在府西南十五里,跨澹臺湖南北,長三十 餘丈,今呼為「小長橋。」相傳為唐王仲舒建,捐帶助費, 故名。

狀元涇橋 在維亭。有「潮到維亭出狀元」之讖,故名。 垂虹橋, 在吳江縣東門外,東西千餘丈。橋中有垂 虹亭,下開七十二洞。洪武、正統間,相繼重修。

甘泉橋 在吳江縣,又名「第四橋。」其水甚清冽,在《水 品》第六。

《常州府》
编辑

長橋, 在宜興縣南二百步。晉周處斬蛟之所。

《揚州府》
编辑

二十四橋 在府舊城,隋置,並以「城門坊市」為名。後 韓令坤置州城,分布阡陌,別立橋梁二十四橋,存廢 莫考矣。

小市橋 在北水關外,俗呼為「宵市橋。」相傳隋煬帝 時於此開夜市。

鳳凰橋 在府城北三十五里。相傳昔有鳳凰止於 此。

惠政橋 在邵伯鎮梵行寺東。舊謂「謝安以政惠民」, 故名。

胥浦橋, 在儀真縣西十里,即伍子胥渡江處。 瑞芝橋, 在寶應縣東北,跨市河,嘗產芝草,因名。 魚骨橋, 在通州餘東場東,以魚骨為之。

《太平府》
编辑

南津橋 即上浮橋,明洪武二年建,走青山道也。 孝烈橋 在蕪湖縣東南一里金馬門外。宋烈女詹 氏投水於此。

《鳳陽府》
编辑

北爐橋 在定遠縣城西九十里。相傳有人於此置 爐鑄劍,故名。

胭脂橋, 在泗州南門外,橋下有池,水色紅紫。 鳳凰橋, 在天長縣前,石上鑿鳳形。

七星橋 在潁州城南五十里,水中有七石,形如北 斗,故名。

《廣德州》
编辑

星橋 在州治東五里無量溪上。舊傳,此地星隕為 石,因名「福星橋。」

暗橋 在建平縣東北六十里,護形山之麓。舊傳伍 員奔吳,避於山中,追者至此,雲氣護之,員及橋而天 暗,遂名為「暗橋。」

《浙江通志》
编辑

《杭州府》
编辑

六橋: 第一橋名「映波」,通赤山教場營;西湖「環碧」,東 指西泠,營構完密。明末時有媚璫者嘗於此為之立 廟,而橋遂非當日舊址矣。第二橋名「瑣瀾」,通赤山麥 嶺。第三橋名「望仙」,通花家山巷。第四橋名「壓堤」,通茅 家埠。第五橋名「東浦」,通麪巷。第六橋名「跨虹」,通耿家 埠。

豐樂橋 此橋南屬錢塘,北屬仁和,在一郡正中處。 宋時橋上有豐樂樓,朝士每多會飲於此。金魚紫貂, 解懸欄楯,璀璨照映,行者佇觀。橋南有謝氏賣酒,酤 飲甚多,蓋即古豐樂樓。酒家子孫世業,至今有名焉。 「侍郎橋」 在錢塘縣。宋郡人郎簡以工部侍郎致仕居此,里人賢之,因名。

石湖橋 在仁和縣,以宋相范成大號「石湖」,居此,故 名。

上粟橋 在仁和縣。正統初,歲饑,里人夏誠出粟二 千餘斛賑濟一方,旌表其門。是年更新此橋,故以「上 粟」名之。

桂芳橋 在仁和縣。宋時里人徐宣與弟寅垓同登 進士,垓居榜首,故名「桂芳。」

瓜橋 富陽縣南五十里感化村,世傳孫鍾設瓜於 此橋。

白鶴橋 富陽縣東二十里。世傳赤松子駕鶴於華 蓋山,鶴鳴此橋,因以名之。

葫蘆橋 餘杭縣東南一里,跨南渠河。相傳東漢時 隱士張儼植葫蘆以貿積錢造橋,故名。

丁公橋 餘杭縣西八里,跨山澗。梁天監初,丁遵為 臨安縣令,性恬淡,薄名利。交代之後,築室山間,隱而 學道,為橋以濟不通。

雙仙橋 餘杭縣西南一十八里,洞霄宮九鎖山門 外。漢武帝時,晉葛仙翁、郭真君講道於此,故名。

《寧波府》
编辑

麗澤橋 在慈谿縣前。其底聚石為《離卦》,以縣治為 《離卦》象也,故橋以「麗澤」為名。復恐火盛有傷,乃於驄 馬橋之北,街之東西,鑿兩池兩井以解之。此皆昔人 慮遠之遺制也。

《紹興府》
编辑

題扇橋 在府城內蕺山下。《晉書王羲之傳》:「常在蕺 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五字。 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 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 答。」

蘭亭橋 在府城西南,晉王右軍修禊處。橋下細石 淺瀨,水聲晝夜不絕。

隱鶴橋 在餘姚縣。唐莫盛攜鶴至此,鶴忽隱不見, 故名。

子猷橋 在嵊縣東五里。晉王子猷返棹處也。 「悔橋」, 在新昌縣。唐司馬承禎隱天台山,被徵至此 而悔,因名。

《台州府》
编辑

元絳十橋 在府城。古有三河,曰清源,曰新澤,曰清 水。舊《志》載,先因城中水多壅塞,自括蒼門疏而之東 南,又東匯於崇和門,以池積水,號廣惠渠。自錢氏歸 宋後,堙為平陸。每霖雨則內水淹沮,值潮溢迸城,飄 蕩相望。宋慶曆中,文簡公元絳守台,始開鑿通舟,建 十石橋以度車馬。曰「平橋」,在台治小廳前。淳熙中,宋 守穎重建。跨池為屋,左右植芙蓉,曾守幾有詩贊之。 錦衣橋 在臨海縣東二十里。舊為邵家渡,後有布 政蔡潮出己衣以成橋,故名。

赤欄橋 在臨海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橋上舊有 亭,東南有樓。晉成公綏為章安令,嘗登樓製《雪,賦》 利涉橋 在黃巖縣拱辰門外澄江上。舊為江亭渡, 宋嘉定四年楊令圭建。長一百丈,廣三丈,為台溫通 衢。葉適有記。

孝友橋 在黃巖縣西一里。修六十丈,廣三丈,跨大 江別浦。宋元祐中,張令元仲累石為之。元仲字孝友, 因以名橋。元末年圯,後趙伯雲重築。橋有五洞,橋面 亦五折。

利渡橋 在黃巖縣西十五里,舊為斷江渡,江流湍 悍,渡者多溺。袁令應祺建,秦尚書鳴雷有記。

《嚴州府》
编辑

聚星橋 在淳安縣東南五十里。相傳宋時近橋有 邵氏前後五人登第,因以名之。

獨石橋 桐廬縣北四十里,吳仲高建,以獨石為之, 亦一邑之奇也。

《處州府》
编辑

黃靈橋 在麗水縣。唐郡守李邕於此撰《葉慧明神 道碑》,有云「徇赤松之遊,縱黃靈之術。」故名。

百丈漈橋 在青田縣南田水口。其漈去橋一里,計 高峻百餘丈。半漈有大石柱,瀑流飛激,其聲如雷。傍 有石室。故老云:「昔有陶真人煉丹於此。」

《江西通志》
编辑

《南昌府》
编辑

石鎮橋 在府城西北十里,舊名石頭渡。春夏水漲, 行者病涉。明邑人張位首倡造橋,名曰「石鎮。」復築堤 七里,接章江寺。

羅溪橋 在進賢縣西二十里欽風鄉。跨羅溪水,以 鄱湖為匯。每春夏淫潦,群水奔會於此,一望漭泱,渡 者有風濤之險。明正德間,知縣張沖築羅溪堤,延袤 二里,中造橋以通溪流,後逓修逓圮。萬曆三十年,知 縣黃汝亨重造石橋六,孔堤二百七十五丈,護以樁 木,植柳環之。尋為洪水衝齧,堤稍潰。三十六年,知縣

周光祖復築,崇、廣更加丈尺。其北岸盡砌以紅石,仍
考證
用石墁之,并修石橋,至今孔道益固。

永濟橋 在武寧縣下南鄉,跨白石山澗,舊名「黃婆 橋。」明成化十九年,知縣馮琦伐石重造,郡人張元禎 有記。

跨鰲橋 在寧州治西二里。跨鰲坑之水。下有數石, 崛突若鰲頭,故名。

《饒州府》
编辑

王公橋 在府城西隅。宋知州王十朋徙知夔州,民 走諸司,乞留不得,至斷其橋。十朋乃以車從間道去, 眾葺斷橋,因名。

胭脂橋 在府城永福寺東,鄱陽王蕭儼宅。宮人嘗 遺胭脂,水流出,故名。

格勒橋 在府城三都,跨湖水尾,東通小渡鋪路。晉 王遙升仙,從者王氏方擔柴經其地,聞之棄而去。俗 以擔柴器為「格勒」,故名。

孝烈橋 在安仁縣二都。宋謝疊山女,適金竹周銓, 早寡,聞父與母李氏死節,遂出奩貲作橋。橋成,赴水 死。鄉人義之,故名。

《廣信府》
编辑

諸溪橋 在府城西十里。宋紹興間建。按《圖志》以溪 岸多櫧木,名櫧溪。或曰眾流之所會也,故從今名。 戴星橋 在貴溪縣北五里。元至治間造成橋之日, 其夜鄉人見有星墜其間,故名。

龍津橋 在貴溪縣南七十里龍虎山前,乃聖井龍 神出入之所。明洪武間鄉人胡子亮建。

《南康府》
编辑

三石梁 在府西三十里廬山上。長數丈,廣不盈尺, 杳然無底。世傳晉吳猛與弟子躡石梁而渡,見金闕 玉房,有老人坐桂樹下,以玉杯盛甘露漿與猛弟子 竊一寶器。須臾雲霧晦冥,梁化如指。猛令送還,乃手 引諸徒,閉目而返。唐李白詩:「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 倒挂三石梁。」即指此也。

枕流橋 在白鹿洞書院口。橋下即小三峽,峽勒「枕 流」二字。

《建昌府》
编辑

通福橋 在府城東二里,跨東江上。以其路通福建, 故名。

龜湖橋 在府城東三里。宋淳祐五年,知縣趙必揆 因洪水衝破,造四浮橋,一通福建,一通沙溪,一通潭 步源,一通龜峰入大源。今之通福橋,其龜湖四橋之 一也。

《臨江府》
编辑

惠政橋 在新淦縣城南。宋元祐中,蘇軾謫嶺南,道 經此,題曰「惠政。」

暮膳橋 在峽江縣城南五里。宋隆祐孟太后道經 此,進暮膳,故名。

萊公橋 在峽江縣城西一里。宋寇萊公謫潮時經 此,故名。

《吉安府》
编辑

集仙橋 在安福縣北門外。宋紹興間,邑令向子賁 建。相傳居人夜聞橋上仙樂繚繞,旦往視之,惟見書 「呂洞賓」字於橋柱,故易今名。

鳳停橋 在安福縣北。唐元和間,有異人以鳳毛浮 水而下,遇止處,立廟,揭名曰「鳳停廟。」宋熙寧間,道士 朱龜岳就廟前架木為橋,因名。

《袁州府》
编辑

萬年橋 在分宜縣清源古渡東。明嘉靖丙辰,少師 嚴嵩建,名以「萬年」,祝天子萬壽,自為《記》。

萍實橋 在萍鄉縣西南,以楚昭王得萍實名。吳寶 鼎間,邑人李熹甃石為橋,而屋其上。

宗濂橋 在萍鄉縣東五十里盧溪鎮。宋周濂溪監 稅於此,因名。

康樂橋 在萬載縣東北。謝康樂襲封康樂公,頻遊 此,因名。

《湖廣通志》
编辑

《武昌府》
编辑

朱紫橋 在崇陽縣上津渡。有宋孟珙「朱紫橋」三大 字碑存,橋廢。

甘棠橋 在崇陽縣。宋張乖崖詠為令時,民多種茶 為業。令曰:「茶利厚,官將榷之,不如栽桑。」後果榷茶。他 邑民多為茶失業,而崇桑已成,又為鑿山引水溉田, 惠愛甚沃,民為立甘棠橋,以誌不忘。

《黃州府》
编辑

海棠橋 在府治。宋時有老書生家橋側,海棠叢開。 秦觀嘗醉臥於此,明日題其柱,有詩。

綠楊橋 在蘄水縣,因東坡醉臥橋上,有「解鞍欹枕 綠楊橋」之句,遂名。

《德安府》
编辑

績麻橋 在孝感縣。世傳居民女績麻所建。

渡蟻橋 在應山縣。即宋郊編橋渡蟻處。

===
《荊州府》
===分水橋 府治有二,一在公安門外,一在新東門外

壕堤上。明弘治中,江水泛漲,衝塌城樓。荊州左衛指 揮張朝造此以殺水勢。

照影橋 在石首縣西八仙山下。相傳有仙人於此 照影。

天生橋 在枝江縣南三里三郎溪上。兩岸逼近水 中臥巨木如天生然,故以名橋。

花橋 在長陽縣,有二,一在縣南安得鄉,一在西安 寧鄉,俱建自元,因鑴有花草,故名。

《福建通志》
编辑

《福州府》
编辑

沈字橋 在古田縣四十一都。舊傳造橋時,有謝神 童過,題橋梁曰:「聖人必得壽,月重輪,星重輝,中國有 至仁。書同文,車同軌。」又曰:「衣錦東歸,擁高車,乘駟馬; 揚鞭西上,騎白鳳,跨紅鸞。」又曰:「款石梁,蹴天津,昇仙 有便。撼乾樞,斡地軸,利涉無邊。」又曰:「鐵柱千年,屹西 新之舊址;玉虹萬丈,據南郡之上游。」又曰:「含元殿,承 恩亭穩為柱石,般若舟,菩提岸,廣植津梁。其字題在 橋梁上,沈入半寸,故名。」

《福寧州》
编辑

花橋 在寧德縣石堂。宋淳熙間,朱熹過此,語人曰: 「後數十年,此中出儒者。」淳祐甲辰,陳普生,有鷓鴣百 數繞屋之祥。

《四川通志》
编辑

《成都府》
编辑

昇仙橋 府城北七里。司馬相如嘗題柱云:「大丈夫 不乘駟馬車,不復過此橋。」

萬里橋 在成都縣南門外,舊名七星。《寰宇記》:昔孔 明於此餞費褘聘吳,曰:「萬里之行,始於此矣。」又《唐史》 載,明皇狩蜀過此,問橋名,左右對以萬里。明皇嘆曰: 「開元末,僧一行謂更二十年國有難,朕當遠遊至萬 里之外,此是也。」因駐蹕於成都焉。列代因之以名。

《重慶府》
编辑

孝感橋 綦江縣治南六十里,紹興中,有里婦從其 姑過溪,姑落水中,婦救之,漂至灘下,恍若有人扶之 而出,婦姑俱全,因建。

《順慶府》
编辑

至喜橋 廣安州治東。昔歐陽修自吳入蜀,喜路險, 至此始平,因名「至喜。」

《瀘州》
编辑

特稜橋 州治東北三十里。宋有女子,因母病歸省, 驟雨水阻,號泣不能渡。俄有一木橫亙水上,渡訖不 見,人以為孝,尋造橋。

《眉州》
编辑

忠孝橋 彭山縣治北。傍有漢張綱晉李密祠,因名。 埋輪橋 彭山縣治北二十里。漢朱遵與公孫述戰 於赤水門,先埋其車輪於橋側,後因以名。

麒麟橋 彭山縣治南。後漢朱褒獲麟於馬頰領,因 以名橋,一名「任公橋。」

《東川軍民府》
编辑

索橋 治北一百二十里,牛欄江下流。江闊水急,彝 人用木筒貫以藤索,人過則縛以筒,游索往來,相牽 以渡。

《廣東通志》
编辑

《韶州府》
编辑

遇仙橋 上通瀧水,遠接宜章。嘉靖二十六年,知府 陳大綸夢遊芙蓉山,次日登庵,果見一人修煉。詢之, 云漢康容,隨隱身不見。橋成,即名遇仙橋。

湞峽橋 在英德縣。知府符錫新開峽路,疊石為之。 後為𣊻水傾圮。康熙元年砌築,下至清遠,上至湞陽, 為橋五十三座,數百里內皆成坦途。

《惠州府》
编辑

東新橋 在惠陽門外。宋紹聖三年,道士鄧守安以 舟為浮橋,蘇軾捐犀帶助成之。

西新橋 在西湖上。宋僧希固築,蘇軾以金錢助之。 紹熙丙辰,郡守林復易以石橋,舊名「豐樂」,坡公名曰 「西新。」其長十一丈五尺,廣二丈一尺,崇三尋有三尺。 許騫《記》。

濟人橋 在海豐縣石橋場,計二百六十五間。創建 已,逸其人。兩岸皆水,而橋居海中。世傳有讖云:「石橋 場,臥水窟,五百年來狀元出。」

《廉州府》
编辑

仙人橋 在郡治東五十里新寮堡之前。溪中突起 一石,儼如巨舟;長四丈許,闊半之。南岸斗石聯穹,北 岸條石橫架,上有巨人跡,南有石人夾侍。西岸有地 址如城池。過東又一石橋,橋架小溪,橋頭有石佛、石 盤,又名「石溪橋。」

《雷州府》
编辑

龍鳳橋 在府治中道左。右有龍亭、「鳳仗」二坊,故名。

《廣西通志》
编辑

===
《桂林府》
===天柱橋 在府城東,舊名嘉熙橋。橋東有石筍自平

坡突起,高約三丈,大可五十圍,形如礎柱,故名。 「橫橋」, 在府南門外,舊建以扼全城水勢。明弘治間, 橋圮,西水遂不能障,而東流靈氣盡洩,以至全城,民 物不如前日之盛。

遇龍橋 在陽朔縣西二十里遇龍堡。相傳古魯班 所造,缺一角,至今屢修不全。

《梧州府》
编辑

登龍橋 在北流縣東。初名化龍,宋時學前橋也。舊 有讖云:「金在後,水在前,學連橋,出狀元。」古以竹木為 梁。宋開慶二年,縣尹余傳始甃石構亭。

《雲南通志》
编辑

《大理府》
编辑

天橋 在城西南三十五里,俗謂觀音。鑿石以洩洱 水,下斷上連,石梁跨之。兩巖激水濺珠,宛如梅綻,人 呼為「不謝梅。」

仙橋 在趙州白巖川西山。南詔時,有杜老蠻者即 巖構寺。上有獨木橋,其木異常。每月十五夜,橋木自 換。又有奇樹,名「菩提樹」,一名「思維樹。」

《貴州通志》
编辑

《平越府》
编辑

葛鏡橋 在府城東五里。明萬曆間,郡人葛鏡建。屢 為水決,三建乃成。靡金巨萬,悉罄家貲,厥功最偉。總 督張鶴鳴礱碑題「葛鏡橋」三字,記以詩文。

《威寧府》
编辑

天生橋 在府西五甸站東。峻岸間有石梁懸亙,高 十餘丈,長里許,僅容一人,須魚貫而進,往來相值則 不得前。行者每舉煙以示。

橋梁部總論 编辑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
编辑

《道涂之備》
编辑

《詩大明篇》曰:「親迎于渭,造舟為梁。」

臣按:造舟謂聯比其船而加版於其上以為橋,杜預所謂「河橋」 是也。

《春秋:昭公元年》,「秦公子鍼奔晉,造舟于河。」

臣按:《初學記》「公子鍼造舟處在蒲坂夏陽津」 ,今蒲津浮橋是也。

《爾雅》:「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 泭。」

臣按:「造舟、維舟」 、「方舟」 即今所謂浮橋,特舟即今渡船,泭即今𥱼筏。

《國語》:周定王使單襄公聘於宋,遂假道於陳,以聘於 楚。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司空不視塗, 澤不陂,川不梁。單子曰:「夫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 水涸。故先王之教曰:『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故《夏 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臣按:《夏令》,夏后氏之令,周所因也。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病涉也。

《孟子》曰:「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 也。」

臣按:先王之治非獨其大綱大法無有偏而不舉之處,則雖一道徑之微、一津河之小,民所經行之處亦必委曲而為之處置焉,惟恐其行步之齟齬、足脛之皸瘃也。聖人仁民之政無往而不存,其小者尚如此,況其關係之大者哉?

漢薛宣子惠為彭城令。宣至其縣,橋梁郵亭不修。宣 心知惠不能。

臣按:鄭子產以乘輿濟人於溱洧,孟軻氏譏其不知為政,陳國道茀不可行而川不梁,單襄公知其必亡,蓋道路、橋梁雖於政治無大係,然王道至大而極備,一有所闕,雖若無甚害者,然而一人不遂其欲、一事不當其理、一物不得其濟,亦足以為大段之累、全體之虧也。故大人為政,雖受一命、居一邑亦無不盡其心焉者。薛宣見其子之為邑,橋梁不修而知其無所能,由是推而大之,知夫覘人之國者,因其涂不治、川不梁,則知其國之不振也。豈不然哉?是以君子欲成其大,必盡力於其小,欲成其全,惟恐其一之或虧也,良以此夫!

晉杜預以孟津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河橋於富平 津。議者謂殷、周所都,歷聖賢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 也。預曰:「造舟為梁,則河橋之謂也。」及橋成,武帝從百 僚臨會,舉觴屬預曰:「非君,此橋不立也。」對曰:「非陛下 之明,臣亦不敢施其微巧

臣按:《元和志》云:「河陽浮橋,架黃河為之,以船為腳竹。」亙之初,預造橋,時議者多謂殷、周無有作橋於河者,預引《詩大明》「造舟為梁」為証。然詩不言其所造之處,《史記》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二月,初作河橋,蓋橋作於河也。然是時秦未有孟津之地,所作之橋不在此爾。唐開元九年,復作於蒲津。

唐開元九年,新作「蒲津橋,鎔鐵為牛。」

臣按:凡於水必用鐵,非徒以其堅,亦以其能厭水物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