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八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一百八十五卷目錄
貢獻部彙考三
唐二〈高祖武德八則 太宗貞觀十五則 高宗永徽五則 顯慶一則 龍朔一則
咸亨一則 上元一則 儀鳳一則 永隆一則 開耀一則 中宗嗣聖六則 神龍一則
景龍一則 元宗開元二十六則 天寶十一則 肅宗至德一則 乾元一則 寶應一
則 代宗廣德一則 永泰一則 大曆七則 德宗建中一則 興元一則 貞元九則〉
食貨典第一百八十五卷
貢獻部彙考三编辑
唐二编辑
高祖武德元年,禁獻侏儒短節、小馬庳牛、異獸奇禽。張良遜獻騄耳馬。编辑
按《唐書·高祖本紀》:武德元年十一月戊申,禁獻侏儒 短節、小馬庳牛、異獸奇禽者。
按《冊府元龜》:元年十一月,詔曰:逸遊損德,昔賢貽訓。 玩物喪志,前典格言。西旅獻獒,召公於是作誡。東齊 饋樂,尼父所以離心。隋末無道,肆極奢靡,內騁倡優 之樂,外崇耳目之娛。冠蓋相望,徵求不息。公私擾遽, 徭費無窮。朕受命君臨,志在儉約,日旰忘食,昧爽求 衣,纂組珠璣,皆云屏絕,雕琢綺麗,久從抑止。其侏儒 短節,小馬庳牛,異獸奇禽,皆非實用。諸有此獻,悉宜 停斷。宣布遠邇,咸使聞知。 又按《冊府元龜》:元年十 二月乙亥,豐州總管張良遜獻騄耳馬二匹。
武德二年,安修仁、曷娑那可汗來貢。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年十月涼 州刺史安修仁獻百年蘇云餌之可延壽 又按《冊 府元龜》:二年,曷婆那可汗獻大珠。帝曰:珠信為寶,朕 所寶者赤心,耳何用珠為。竟不受。
武德三年,突厥等國來貢。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三年三月 癸酉,西突厥葉護可汗、高昌王麴伯雅遣使朝貢。突 厥貢條支巨鳥。
武德四年,百濟、昆彌來貢。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四年十月,百 濟遣使獻果下馬。十二月,昆明西南夷昆彌,遣使朝 貢。先是,隋文帝時遣史萬歲平南寧,至西洱河,其國 人來拒,因獻明珠徑寸。萬歲班師,至是巂州治中吉 弘偉,通南寧,因至其國諭之,遂使入朝。自是以後,朝 貢不絕。
武德五年,西突厥來獻。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五年四月,西 突厥葉護可汗,遣使獻獅子皮。八月,遣使獻名馬。 德武六年,甯長直等獻珠布竹帳,帝不納。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六年,欽州總 管甯長直獻大珠,昆州刺史沈遜、融州刺史歐陽世 普、象州刺史秦元賢,並獻筒中布。建州刺史葉顥獻 練布,吳玉杜伏威獻竹帳。帝以勞民,皆不受之。 武德七年,高昌、高麗遣使貢獻。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七年六月,高 昌獻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長一尺餘,性黠,能牽馬銜 燭,云本出拂菻國。中國有拂菻狗,自此始也。又按《 冊府元龜》:十二月,高麗國遣使來貢方物。
武德九年,停諸方所進珍異,突厥頡利獻羊、馬,帝不 納。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太宗本紀》:武德 九年六月,停諸方所進珍異。九月丙戌,頡利獻馬三 千匹、羊萬口,帝不受。
按《冊府元龜》:九年,突厥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帝 不受;詔頡利所掠中國戶口者令歸之。
太宗貞觀元年,分天下為十道,定其貢獻品物。编辑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食貨志》:貞觀中,州府歲 市土所出為貢,其價視絹之上下,無過五十匹。異物、 滋味、口馬、鷹犬、非有詔不獻。
按《地理通釋》:唐太宗元年,分天下為十道:一曰關內
道,古雍州之境。厥貢:岱赭鹽、山角弓、龍鬚席、蓯蓉、野
馬皮、麝香,遠夷則控北番突厥之朝貢焉。二曰河南
道,古豫、兗、青、徐四州之境。厥貢:紬絁、文綾、絲葛、水蔥、
蔍心蓆、瓷石之器,遠夷則控海東新羅、日本之貢獻
焉。三曰河東道,古冀州之境。厥貢:扇、龍鬚席、墨蠟、
石英、麝香、漆、人葠。四曰河北道,古幽、冀二州之境。厥
貢:羅綾、平紬、絲布、綿紬、鳳翮、葦蓆、墨,遠夷則控契丹、
奚靺鞨、室韋之貢獻焉。五曰山南道,古荊、梁二州之
境。厥貢:金漆、蜜蠟、蠟燭、鋼鐵、芒硝、麝香、布、交梭、白縠、
細紵、綾葛、綵綸、蘭干。六曰隴右道,古雍、梁二州之境。
厥貢:麩金、礪石、碁石、蜜蠟、蠟燭、毛毼、麝香、白
及鳥
獸之角、羽毛、皮革,遠夷則控西域胡戎之貢獻焉。七
曰淮南道,古揚州之境。厥貢:交梭、紵絺、孔雀、熟絲、布
青、銅鏡。八曰江南道,古揚州之南境。厥貢:紗編、綾綸、
蕉葛、綀麩、金犀角、鮫魚、籐紙、朱砂、水銀、零陵香,遠夷則控五溪之蠻。九曰劍南道,古梁州之境。厥貢:麩、金、
羅綾、綿紬、交梭、彌牟、布、絲、葛、麝香、羚羊角、犛牛角、尾,
遠夷則控西河群蠻之貢獻焉。十曰嶺南道,古揚州
之南境。厥貢:金、銀、沈香、甲香、水馬、翡翠、孔雀、象牙、犀
角、龜殼、
鼊、綵籐、竹、布,其遠夷則控百越,及林邑扶
南之貢獻焉。
貞觀二年十一月,頡利可汗遣使貢馬牛數萬計。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貞觀三年,霫國、室韋來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三年,霫國君 長遣使貢方物,室韋遣使貢豐豹貂,自此朝貢不絕。 貞觀五年,新羅林邑婆利龜茲等國來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五年,新羅獻 女樂,帝不受。並五色鸚鵡,各令將還本國。 又按《冊 府元龜》:五年,林邑獻火珠,狀如水晶,日正午時,以珠 承景,取艾衣之,即火。見云:得於羅利國、婆利國,遣使 隨林邑使獻方物。龜茲國王蘇伐疊,遣使獻馬,林邑 獻五色鸚鵡,又獻白鸚鵡。
貞觀六年,于闐、烏羅渾國來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六年,于闐國 王尉遲屋密遣使獻玉帶,帝優詔答之。又烏羅渾國 君長遣使獻貂皮。
貞觀九年夏四月壬寅,康國獻獅子。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
貞觀十一年,罽賓、吐谷渾、百濟康國來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一年六月, 罽賓遣使獻舍利名馬。十一月,吐谷渾河源郡王慕 容諾昌缽獻牛羊萬三千頭。十二月,百濟王扶餘璋 遣太子隆來朝,并獻鐵甲雕斧。帝優勞之。是年,康國 獻金桃、銀桃。詔令植之於苑囿。
貞觀十二年十月己亥,百濟遣使貢金甲雕斧。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按《冊府元
龜》:作十三年事
〉貞觀十四年閏十月丙辰,吐蕃遣使獻黃金器千斤, 以求婚。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
貞觀十五年,天竺國來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五年,天竺 國王尸羅逸多,遣使獻大珠及鬱金香、菩提樹。 貞觀十六年,烏萇、罽賓國來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六年十一
月,朱國、烏萇國遣使獻方物,烏萇自古未通中國。
其王達摩因
訶斯,遣使奉表曰:大福德至尊,一切
王中上乘,天寶車破諸黑暗,譬如帝釋,能伏阿修羅
王奴,宿種善根,得生釋種。拜至尊,因獻龍腦香。帝嘉
其遠,至降璽書以答慰之。是年,罽賓國遣使獻褥池
鼠,喙尖而尾赤,能食蛇,有被蛇螫者,鼠輒臭而尿之,
其瘡立愈。
貞觀十七年,薛延獻物以請婚,許之。拂菻來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十七年閏
月戊午,薛延
遣其兄子突利設獻馬五萬匹、牛駝
一萬、羊十萬以請婚,許之。
按《冊府元龜》:是年,拂菻王波多力遣使獻赤頗黎、綠 頗黎石、綠金精等物。
貞觀二十年,俱蘭、吐蕃、高麗等國來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年閏三
月,俱蘭來貢。俱蘭亦名為俱羅,其王表曰:如雪如珠,
如雲如月。潔白高遠,是文夫枝,清涼一切,如須彌山。
又如大海,威力自在。如那羅延,如日光明。大王中王,
大漢國勝天子,名流四海。俱羅那國王忽提婆,謹修
禮拜。七月,吐蕃遣其大臣祿祿東贊。奉表曰:聖天子
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國,並為臣妾,而高麗恃遠,闕
於臣禮。天子自領百萬,渡遼致討,隳城陷陣,指日凱
旋。夷狄纔聞天子發駕,少選之間,已聞歸國。雁飛迅
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預子婿,喜百嘗夷。夫鵝,猶雁
也,故作金鵝奉獻。其鵝黃金鑄成,高七尺,中可實酒
三斛。又按《冊府元龜》:二十年五月,高麗王藏及莫
離支蓋金遣使來謝罪,并獻二美女。蓋金即蘇文也。
帝謂其使曰:歸語爾主,美色者,人之所重。爾之所獻,
信為佳冶。憫其離父母兄弟於本國,留其身而忘其
親,愛吾若取其色而傷其心,我不為也。並還之。
貞觀二十一年,洹骨利幹國來貢帝以遠方珍物
咸至詔詳錄焉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二十一年 八月辛未,骨利幹國遣使貢名馬。
按《冊府元龜》:二十一年二月,洹國獻白鸚鵡,毛羽
皓素,頭上有紅毛數十莖,垂與趐齊。并五色鸚鵡各
一,及婆律膏。三月,帝以遠夷各貢方物珍果咸至,其
草木雜物有異於常者,詔皆使詳錄焉。葉護獻馬乳
蒲桃,一房長二丈餘,子亦稍大,其色紫。摩伽
國獻
菩提樹,一名波羅,葉似白楊。康國獻黃桃,大如鵝卵,其色黃金,亦呼為金桃。伽毘國獻鬱金香,葉似麥門
冬,九月花開,狀如芙蓉,其色紫碧,香聞數十步,華而
不實。欲種,取根。罽賓獻俱物頭花,其花丹白相似而
香遠聞。伽失畢國獻泥樓缽羅,葉類荷葉,缺圓,其花
色碧而蕊黃香芳數十步。健達獻佛土,葉一莖五,葉
花赤,心中正黃,而蕊紫色。泥缽羅獻波稜菜,類紅藍
實,如蒺藜火,熱之能益食味。又有酢菜,狀類慎火,葉
闊,味雖少苦,久食益人。胡芹,狀似芹而味香。渾提蔥,
其狀猶蔥,而甘辛。嗅藥,其狀類凌冬,而青。收乾作末,
味如桂椒。其根能愈氣疾。薛延
獻拔蘭鹿,麇毛而
牛角,大如麚。西蕃突厥獻馬蹄羊,其蹄似馬。波斯國
獻活耨蛇,形如鼠而色青,身長八九寸,能入穴鼠。西
蕃咄陸可汗獻金卵,鉼烏
也。雕刻作禽獸,而塗以
黃金。西蕃胡國出石蜜,中國貴之。帝遣使至摩伽陀
國,取其法,令揚州煎煮,薦之汁於中廚,自造,色味逾
於西域所出。前代或有貢獻人,皆不識。及破高昌,收
馬乳蒲桃實於苑中種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損益,造
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緹盎。既頒賜群臣,京
師始識其味。八月,骨利幹國遣使朝貢獻馬百匹,尤
駿。帝奇之,各為製名號,為十驥:其一曰勝白,其二曰
皎雪駿,其三曰凝露驄,其四曰元光驄,其五曰決波
,其六曰飛霞驃,其七曰發電赤,其八曰流金
,其
九曰翔麟紫,其十曰奔虹赤。
貞觀二十三年,墮和羅國、吐谷渾、迦毘葉國來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墮和羅國遣 使獻象牙火珠。高宗以貞觀二十三年即位。八月,吐 谷渾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獻馬牛。九月,迦毘葉國 遣使獻天鐵熊。其力生擒白象、獅子。
高宗永徽元年五月,吐火羅遣使獻大鳥如駝,食銅鐵,上遣獻於昭陵。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
永徽二年,禁進犬馬鷹鶻。真臘、罽賓吐谷渾來貢。 按《唐書·高宗本紀》:二年十一月癸酉,禁進犬馬鷹鶻。 按《冊府元龜》:二年十月,真臘國獻馴象。十二月,罽賓 國遣使獻褥池鼠 又按《冊府元龜》:二年閏八月,吐 谷渾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遣使獻駿馬。帝問其馬 之種性。對曰:臣國中最者,所以獻之。帝曰:良馬,人之 所欲,豈可輟彼不足,而加我之有餘哉。乃命還之。十 一月,詔曰:弋獵畋遊,素非所好。嘗謂此志,布於遠近。 而蕃夷有獻鷹犬者,有阻來遠之情。時復為受,示以 不違其意。其諸州及京官,仍有訪求狗馬鷹鶻之類 來進,深非道理。自今後,更有進者,必加罪責。
永徽四年,林邑、新羅來貢。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四年四月 戊子,林邑國王遣使來朝,貢馴象。
按《冊府元龜》:四年十一月,新羅遣使獻金總布。 永徽五年,吐蕃、倭國、林邑遣使貢獻。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五年八月
辛未,吐蕃使人獻馬百匹及大驢可高五丈,廣袤各
二十七步。十二月癸丑,倭國獻琥珀、瑪瑙,琥珀大如
,瑪瑙大如五
器。
按《冊府元龜》:五年五月,林邑國獻馴象。
永徽六年十一月戊子,停諸州貢珠。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顯慶二年,吐火羅、贍國、博國、吐蕃來貢。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顯慶二年正 月庚申朔,吐火羅國獻獅子。六月,贍國博國遣使獻 馴象、犀牛。十二月,吐蕃贊普遣使獻金城,城上有獅 子、象、駝馬、原羝等,並有人騎,并獻金瓮、金頗羅等。
龍朔二年六月癸亥,禁宗戚獻纂組雕鏤。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咸亨二年,周澄國表言:訶迦國有奇象,請發兵迎之。帝不聽。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咸亨二年五 月,周澄國遣使上表云:訶迦國有白象,首垂四牙,身 運五足。象之所在,其土必豐。既有威靈,又弭災患。力 兼十象,強制百人。以水洗牙,飲之愈疾。請發兵迎取, 以獻之。帝謂使臣曰:桀用漆器而人叛,紂用玉杯而 國亡。此亦所費不多,但是奢麗之漸,不可啟也。夫作 法於儉,其弊猶奢。作法於奢,豈能制止。故聖人越席 以昭儉,茅茨以戒奢。書云:珍禽奇獸,不育於國。方知 無益之源,不可不遏。朕安用奇象,令其遠獻。乃勞使 遣之。
上元二年春正月壬戌,拔汗那王獻碧玻璃。庚午,龜茲王白素稽獻銀頗羅。十二月丁亥,龜茲王白素稽獻名馬。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
儀鳳三年,堅昆獻名馬。停劍南、隴右歲貢。编辑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三年春正月乙亥,堅昆獻名馬。 按《唐書·高宗本紀》:三年冬十月丙申,停劍南、隴右歲 貢。〈按此以月日先後編次故列舊唐書于前〉按《冊府元龜》:三年十月,詔以來年正月,幸東都、劍南、 隴右諸州,每年供進物一二年且停。
永隆二年,大食吐火羅國來貢。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永隆二年五 月,大食國、吐火羅國,各遣使獻馬及方物。
開耀元年,省諸方貢獻,卻吐火羅國貢獻。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開耀元年正月己亥,省諸方貢獻。 按《舊唐書本紀》:元年十二月,吐火羅獻金衣一領,上 不受。
中宗嗣聖三年〈即武后垂拱二年〉,林邑國獻馴象。编辑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垂拱二年三 月,林邑國遣使獻馴象。
嗣聖八年〈即武后天授二年〉,林邑國獻馴象。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天授二年十 月,林邑國遣使獻馴象。
嗣聖十二年〈即武后證聖元年〉,林邑國貢戰象。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證聖元年春, 林邑國貢戰象。
嗣聖十四年〈即武后萬歲通天二年〉,安國獻兩頭犬。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萬歲通天二 年,安國獻兩頭犬。
嗣聖十六年〈即武后聖曆二年〉,林邑國獻馴象。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聖曆二年六 月,林邑國遣使獻馴象。
嗣聖二十年〈即武后長安三年〉,大食國獻良馬。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長安三年三 月,大食國遣使獻良馬。
神龍二年,真臘來貢。编辑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神龍二年,真 臘國遣使表請,往文單採光明珠、玻璃、玳瑁以獻。手 制不許。
景龍三年十一月,林邑國遣使獻白象。编辑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元宗開元元年,林邑國獻象。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開元元年十 二月,林邑國王建多達摩,遣使獻象五頭。帝降書謂 之曰:卿國在海南,遠通朝貢,所獻方物,深達款誠。今 賜卿馬兩匹,宜知朕意。
開元二年四月辛未,停諸陵供奉鷹犬。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開元四年,大食國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四年七月,大 食國黑密牟尼蘇利漫,遣使上表獻金線、織袍、寶裝、 玉灑池瓶各一〈一云:開元初,進名寶鈿帶等方物〉。 開元五年,康安、于闐、突厥等國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五年,以康安
國突騎施等貢獻多是珍異,謂之曰:朕所重惟穀,所
寶惟賢。不作無益之費,不貴遠方之物。故錦繡珠玉,
焚于殿庭,車渠瑪瑙,總賜蕃國。今之進獻,未識朕懷。
宜收其情,百中留一,計價酬答,務從優厚。餘並卻還。
是年,突騎施遣使獻橐駝及馬。降書謂曰:卿遠貢忠
信,詣獻駝馬。朕元默為神,淡泊為德。稅彼部落,則有
勞費。已敕有司,不令輒受。深領厚意,宜體至懷。 又
按《冊府元龜》:五年三月,康國王遣使獻毛錦青黛。六
月,于闐國遣使獻打毬馬兩匹,風腳野駝一頭,一
頭。七月,突厥遣使獻馬。
開元六年,米國、康國遣使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六年四月,米
國王遣使獻拓璧、舞筵及。是年,康國遣使貢獻鎖
子甲、水精盃、瑪瑙瓶、駝烏卵及越諾之類。
開元七年,敕停伊州歲貢米。拂菻、契丹、訶毗施國、俱 密國、大拂涅靺鞨、安國,俱遣使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七年,拂菻國
王遣吐火羅國大首領獻獅子二、羚羊二。四月,契丹
松漠都督李婆固,遣使獻馬十匹。九姓同羅都督末
啜曳,遣使獻野馬胯皮。甲己卯,訶毗施國捺塞使吐
火羅大首領羅摩娑羅獻獅子,及五色鸚鵡。帝以其
遠蕃修貢,加宴勞,賜錦綵五百疋。五月,俱密國遣使
獻胡旋女子及方物。八月,大拂涅靺鞨遣使獻鯨鯢、
魚睛、貂鼠皮、白兔貓皮。 又按《冊府元龜》:七年二月
癸未,敕伊州歲貢年支米一萬石,宜停。 又按《冊府
元龜》:七年二月,安國王篤薩波提遣使上表論事,曰:
臣篤薩波提言,臣是從天主領,普天下賢聖皇帝,下
百萬重,草類奴在遠叉守胡,跪禮拜天,恩威相如,拜
諸天,自有安國已來,臣種族相繼作王不絕,并軍兵
等,並赤心奉國。從此年來被大食賊,每年侵擾國土
不寧。伏乞天恩滋澤,救臣苦難。仍請敕下突厥施令
救臣等,臣即統領本國兵馬,計會破大食。伏乞天
恩,依臣所請。今奉獻波斯
二,拂菻繡氍毹一,鬱金
香三十斤,生石蜜一百斤。臣今借紫訖,伏乞天恩賜
一員三品官。又臣妻可敦奉進柘必大氍毹二,繡氍毹一,上皇后。如蒙天恩滋澤,請賜臣鞍轡、器仗、袍帶,
及賜臣妻可敦衣裳妝粉。
開元八年,罽賓、南天竺國、吐火羅國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八年夏五 月,南天竺國遣使獻五色鸚鵡。
按《冊府元龜》:八年二月,罽賓國遣使來朝,進天文經
一,夾祕要方,并蕃藥等物。五月,南天竺國遣使獻豹,
及問日鳥。六月,吐火羅國遣使獻馬及。九月,罽賓
國遣使獻善馬。
開元九年,處蜜國、龜茲國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九年二月,處 蜜國遣使獻駝及馬。六月,龜茲王白孝節遣使獻馬 及狗。
開元十年,丹州、波斯國、渤海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十年冬十 月,波斯國遣使獻獅子。
按《冊府元龜》:十年七月,丹州獻朱白馬。十一月,渤
海獻鷹。
開元十一年,新羅國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一年四月, 新羅王金興光遣使獻果下馬一匹,及牛黃、人參、頭 髮、朝霞、紬魚、牙紬鏤、鷹鈴、海豹皮、金銀等。興光上言 曰:臣鄉居海曲,地處遐陬,元無泉客之珍,本乏賨人 之貨。敢將方產之物,塵黷天官。駑蹇之才,滓穢龍廄。 竊方燕豕,敢類楚雞。深覺靦顏,彌增戰汗。
開元十二年,大食國、識匿國、康國、饒樂府奚、吐火羅 國、尸利佛誓國、堅昆、契丹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二年三月,
大食國遣使獻馬及龍腦香。識匿國王遣使獻馬。四
月,康國王烏勒遣使獻侏儒一人,馬狗各二。五月,饒
樂府奚遣使獻麝香。七月,吐火羅國遣使獻胡藥、乾
婆羅等三百餘品。尸利佛誓國王遣使俱摩羅獻
侏儒二人,價耆女一人,雜樂人一部,及五色鸚鵡,授
摩羅折衝,賜帛百疋,放還蕃。十二月,堅昆遣使獻馬。
契丹遣使獻馬。
開元十三年,大食國、識匿國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三年三月, 大食國遣使蘇黎滿等十三人,獻方物。識匿國遣使 獻馬。
開元十四年,突騎施、安國、康國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四年正月, 突騎施可汗遣首領阿句支來獻馬。二月,安國遣使 獻豹雄雌各一。五月,安國王波婆提遣其弟可悉爛 達千佛耽發黎來朝,獻馬及豹。十一月,康國王遣使 獻豹及方物。
開元十五年,康國、史國、安國、突厥、佛誓、米國俱遣使 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五年五月, 康國獻胡旋女子及豹。史國獻胡旋女子及葡萄酒。 安國獻馬。七月,突厥骨吐祿遣使獻馬及波斯錦。史 國王阿忽必多遣使獻胡旋女子及豹。十一月,佛誓 國王遣使獻鸚鵡。米國王遣使獻獅子。
開元十七年,睦州米國、骨咄俟斤、渤海靺鞨、北天竺 國、吐火羅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十七年冬 十月,睦州獻竹實。
按《冊府元龜》:十七年正月,米國使獻胡旋女子三人,
及豹獅子各一。骨咄俟斤遣男骨都施來朝獻馬二
匹。二月,渤海靺鞨遣使獻鷹。是月,渤海靺鞨遣使獻
鯔魚。六月,北天竺國三藏沙門僧密多,獻質汗等藥。
七月,吐火羅使僧難,獻須那伽帝釋夌等藥。
開元十八年,波斯、渤海、靺鞨、契丹、吐火羅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八年正月,
波斯王子繼忽婆來朝,獻香藥犀。二月,渤海靺鞨遣
使獻馬三十匹。五月,渤海靺鞨遣使獻海豹皮五張,
豹鼠皮三張,瑪瑙盃一,馬三十匹。契丹遣使獻馬十
二匹。吐火羅僧難
來朝,貢獻瑞夌香藥等。
開元十九年,林邑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九年十月, 林邑國獻象四。
開元二十一年,骨咄等國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一年二 月,骨咄王頡利發遣使獻馬并女樂。三月,可汗那王 易米施遣使獻馬。
開元二十二年,日本、西南蠻、林邑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二年四 月,日本國遣使來朝,獻美濃絁二百疋,水織絁二百 疋。西南蠻大酋,率蒙歸義,遣使獻口麝香、牛黃。新羅 王興光先時遣其姪志廉獻小馬兩匹,狗三頭,金百 兩,銀二千兩,布六十疋,牛黃二十兩,人參二百斤,頭 髮一百兩,海豹皮一十六張。及是授志廉鴻臚少卿。六月,林邑國遣使獻沉香。
開元二十三年,林邑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三年八 月,林邑國遣使獻馴象。九月,林邑國遣使獻白象。 開元二十四年,吐蕃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四年正 月,吐蕃遣使貢獻方物金銀器玩數百事,皆形制奇 異。帝令列於提象門外,以示百僚。
開元二十五年,渤海、東天竺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五年四 月,渤海遣其臣公伯計來獻鷹鶻。東天竺國三藏大 德僧達摩戰來,獻胡藥卑斯比支等,及新咒法梵本 《雜經論》、《持國論》、《占星記》梵本諸方。
開元二十六年,禁王公獻珍物,渤海、靺鞨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二十六年正月,禁王公獻珍物。 按《冊府元龜》:二十六年閏八月,渤海靺鞨遣使獻豹 鼠皮一千張乾文魚一百口
開元二十七年,渤海獻鷹。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七年二 月,渤海王遣使獻鷹。
開元二十八年,渤海靺鞨、康國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八年十 月,渤海靺鞨遣使獻貂鼠皮、昆布。安國遣使獻寶床 子及駝鳥卵盃。康國遣使獻寶香爐及白玉環、瑪瑙、 水精、眼藥、瓶子。
開元二十九年,拔汗那、吐火羅、渤海靺鞨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九年正 月,拔汗那王遣使獻馬。三月,吐火羅遣使獻紅頗梨、 碧頗梨、生瑪瑙、生金精及質汗等藥。四月,渤海靺鞨 遣使進鷹及鶻。
天寶元年,曹國、石國、平涼、益州俱來貢。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天寶元年五 月,平涼郡獲古鐵鼎,獻之。九月,益州獻三熟蠶,繭緊 白淨,與春蠶不殊。 又按《冊府元龜》:元年三月,曹國 王哥邏僕羅、石國王特勒並遣使獻馬及方物。 天寶三載,大食等九國並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三載七月,大
食國、康國、史國、西曹國、米國、謝國、吐火羅國、突騎
施、石國,並遣使獻馬及寶。
天寶四載,罽賓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四載三月,罽 賓國遣使獻波斯錦舞筵。
天寶五載,獅子國、石國、拔斯單國、波斯、突騎施、史
國、米國、罽賓,各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五載正月,獅
子國王尸邏迷伽,遣婆羅門僧灌頂三藏、阿日伽跋
折羅來朝,獻鈿金寶瓔珞,及貝葉梵寫《大般若經》一
部,細白四十張。三月,石國王遣使來朝,并獻馬十
五匹。
拔斯單國王遣使來朝,獻馬四十匹。七月,波
斯遣呼慈國大城主李波達僕,獻犀牛及象各一。十
月,南郡骨咄王遣使獻馬十五匹。閏十月,
拔斯單
國王忽魯汗,遣使獻千年棗。突騎施、石國、史國、米國、
罽賓國,各遣使來朝,獻繡舞筵毾
、紅鹽、黑鹽、白戎
鹽、餘甘子、質汗、千金藤、
璃、金銀等物。
天寶六載,突厥、堅昆、波斯、大食、石國、室韋等國,俱來
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六載四月,突 厥九姓獻馬一百五十匹。堅昆獻馬九十八匹。波斯 遣使獻瑪瑙床。五月,大食國王遣使獻豹六。波斯國 王遣使獻豹四。石國王遣使獻馬。十二月,九姓堅昆 及室韋獻馬六十匹。令西受降城使印而納之。 天寶七載,勃律歸仁國、黑水靺鞨諸室韋、蘇頡利發 屋蘭國、林邑國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七載正月,勃
律歸仁國王遣使獻金花。三月,黑水靺鞨黃頭室韋、
和解室韋、如者室韋、賂丹室韋,並遣使獻金銀,及六
十綜布、魚牙、紬朝、霞紬、牛黃、頭髮、人參。六月,蘇頡利
發屋蘭國王婆缽阿越多,遣使獻馬。林邑國遣使來
朝,并獻象牙花。
天寶八載,渤海、吐火羅、林邑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八載三月,渤
海遣使獻鷹。四月,吐火羅國遣使獻馬。九月,林邑國
城主遣使來朝獻珍珠一百條,黑沉香三十斤,鮮白
二十雙。
天寶九載,骨咄、康國、安國、渤海、獅子國、林邑、波斯、真
臘,俱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九載正月,骨
咄國王羅全節,遣大首領鶻汗達于來朝,獻口四十
三,胡馬三十匹。康國王咄褐,遣大首領未野門,獻馬
十匹,及方物。安國王屈底波,遣使來朝,獻馬一百匹。
三月,渤海遣使獻鷹。獅子國獻象牙、真珠。北邑國獻象牙、真珠、白花。四月,波斯獻大毛繡舞筵、長毛繡
舞筵、真珠。六月,真臘國遣使獻犀牛。
天寶十載,寧遠國、俱密國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載二月,寧 遠國奉化王阿悉爛達千,遣使獻馬二十二匹,及豹 天狗各一。俱密國王伊悉闕俟斤,遣使獻胡馬二十 六匹。九月,寧遠國奉化王阿悉爛達千,遣使獻馬二 十匹。是月,又獻馬四十匹。
天寶十二載,火尋、護密、黑衣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二載五月, 火尋國遣使獻紫霞獐皮、白生石蜜、黑鹽。 又按《冊 府元龜》:十二載十二月,護蜜國遣使朝貢。黑衣遣使 獻馬三十匹。
天寶十三載,寧遠奉化王來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三載九月, 寧遠奉化王遣使獻馬。
肅宗至德二載,公卿以帝降誕日進獻,不納。编辑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至德二載六 月戊寅,帝降誕日。公卿以下咸以進獻,帝以行在並 不受。
乾元元年,詔停諸道進獻鷹狗。编辑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乾元元年四 月,詔曰:諸使應進鷹鶻狗豽等,一切並停。
寶應元年建卯月辛亥,停貢鷹鷂狗豹。建巳月壬子,楚州獻定國寶玉十有三。编辑
按《唐書·肅宗本紀》云云。
按《舊唐書本紀》:寶應元年建巳月壬子,楚州刺史崔 侁獻定國寶玉十三枚:一曰元黃天符,如笏,長八寸, 闊三寸,上圓下方,近圓有孔,黃玉也。二曰玉雞,毛文 悉備,白玉也。三曰穀璧,白玉也,徑可五六寸,其文粟 粒無雕鐫之跡。四曰西王母白環,二枚,白玉也,徑六 七寸。五曰碧色寶,圓而有光。六曰如意寶珠,形圓如 雞卵,光如月。七曰紅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櫻桃。八曰 琅玕珠,二枚,長一寸二分。九曰玉玦,形如玉環,四分 缺一。十曰玉印,大如半手,斜長,理如鹿形,陷入印中, 以印物則鹿形著焉。十一曰皇后採桑鉤,長五六寸, 細如箸,屈其末,似真金,又似銀。十二曰雷公石斧,長 四寸,闊二寸,無孔,細緻如青玉。十三寶置于日中,皆 白氣連天。侁表云:楚州寺尼真如者,恍惚上昇,見天 帝。帝授以十三寶,曰:中國有災,宜以第二寶鎮之。乙 丑,詔曰:上天降寶,獻自楚州,因以體元,葉乎五紀。其 元年宜改為寶應。
按《冊府元龜》:元年建卯月,制諸道貢獻,除馬畜供軍 之外,其餘鷹鷂、狗豽、奇禽、異獸,並不得輒進。
代宗廣德二年,停進乳米。编辑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廣德二年七 月,停饒州進乳米。
永泰二年,張獻成獻馬、絲絹及雜貨。编辑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永泰二年,山 南西道節度使、梁州刺史張獻成,獻名馬二匹,絲絹 雜貨共計十萬。
大曆元年三月丁巳,河中府獻元狐编辑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
大曆二年,田神功、杜鴻漸,各獻金銀器羅綺等物。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年二月,汴 宋節度使。田神功至自汴州獻馬十匹、金銀器五十 床、繒綵一萬疋。六月,山南劍南副元帥黃門侍郎平 章事杜鴻漸,自成都府召至,鴻漸獻金銀器五十床、 錦羅十五床、麝香臍五石。
大曆六年,波斯文單國來貢。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六年十一 月己亥,文單國王婆彌來朝,獻馴象一十一。
按《冊府元龜》:六年九月,波斯國遣使獻真珠琥珀等 大曆八年,新羅來貢。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八年四月,新 羅遣使賀正見於延英殿,并獻金銀、牛黃、魚牙、紬朝、 霞紬等方物。
大曆九年,回紇來貢。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九年七月,迴 紇遣使骨咄祿梅還達干等來朝,并進馬四十匹。 大曆十二年,渤海來朝。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十二年春 正月,渤海使獻日本國舞女十一人。
按《冊府元龜》:十二年二月,渤海遣使獻鷹。
大曆十四年,德宗即位,罷諸貢獻。
按《唐書·德宗本紀》:十四年五月癸亥,即皇帝位於太
極殿。閏月丙子,罷諸州府及新羅、渤海貢鷹鷂。戊寅,
罷山南貢枇杷江南甘橘非供宗廟者。辛巳,罷邕府
歲貢奴婢。癸未,罷劍南貢生春酒。丙戌,罷獻祥瑞,貢
器以金銀飾者還之。六月己未,罷揚州貢鏡、幽州貢
麝。十月戊午,罷九成宮貢立獸炭、襄州蔗蒻工。按《舊唐書本紀》:十四年七月癸酉,減宮中服御常貢
者千數。庚辰,罷商州歲貢膠。〈按《冊府元龜》:作辛巳〉
德宗建中元年,帝降誕日四方及公卿貢獻不納编辑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建中元年四 月癸丑,德宗降誕之日也。先是,元日南至、端午及降 誕之日,四方競貢獻者數千萬。及是,帝以為非故事, 皆不納。淄青節度使李正己、魏博節度使田悅,各獻 綾三萬疋,悉以歸度支,以代租稅。妃父王景仙、駙馬 高怡獻金銅佛像,以為帝壽。帝謂使曰:有為功德,吾 不欲。悉還之。
興元元年,諸道始有進奉,其非供宗廟軍國用者,並停。编辑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食貨志》:德宗居奉天,儲 畜空窘,嘗遣卒視賊,以苦寒乞襦褲,帝不能致,剔親 王玉帶金而鬻之。朱泚既平,於是帝屬意聚斂,常賦 之外,進奉不息。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有日進,江西 觀察使李兼有月進,淮南節度使杜亞、宣歙觀察使 劉贊、鎮海節度使王緯、李錡皆徼射恩澤,以常賦入 貢,名為羨餘。至代易又有進奉。當是時,戶部錢物,所 在州府及巡院皆得擅留,或矯密旨加斂,謫官吏、刻 祿稟,增稅通津、死人及蔬果。凡代易進奉,取於稅入, 十獻二三,無敢問者。常州刺史裴肅鬻薪炭案紙為 進奉,得遷浙東觀察使。刺史進奉,自肅始也。劉贊卒 於宣州,其判官嚴綬傾軍府為進奉,召為刑部員外 郎。判官進奉,自綬始也。自裴延齡用事,益為天子積 私財,而生民重困。延齡死,而人相賀。是時,宮中取物 於市,以中官為宮市使。兩市置白望數十百人,以鹽 估敝衣、絹帛,尺寸分裂酬其直。又索進奉門戶及腳 價錢,有齎物入市而空歸者。每中官出,沽漿賣餅之 家皆徹肆塞門。諫官御史數上疏諫,不聽,人不堪其 弊。戶部侍郎蘇弁言:京師游手數千萬家,無生業者 仰宮市以活,奈何罷。帝悅,以為然。京兆尹韋湊奏:小 人因宮市為姦,真偽難辨,宜下府縣供送。帝許之。中 官言百姓賴宮市以養者也,湊反得罪。
按《冊府元龜》:興元元年正月癸酉,帝在奉天行在宮, 受朝賀,大赦,改元。制諸道貢獻,自非供宗廟軍國之 用,一切並停。
貞元元年,戶部奏天下貢物州府之數。编辑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貞元元年十 二月,戶部奏,今年見到貢物,總一百五十六州府。 貞元九年冬十月癸酉,環王國獻犀牛,上令見於太 廟。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
貞元十年,南詔來貢。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年,南詔王
遣使蒙湊羅棟等來獻鐸槊、浪人劍及吐蕃印八紬。
貞元十一年,齊獻銀瓶高八尺者南詔來獻馬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一年,齊
為江西都團練觀察使。
嘗自以為相,無大過,當復
入用,乃多進獻及為金銀器,以希旨。先是,禁中銀瓶,
大者高五尺餘。及李兼為江西觀察使,又獻高六尺
者。至是年,帝降誕日及端午,
獻高八尺餘者。九月,
南詔異牟,尋遣使獻馬六十匹。
貞元十二年,以嚴綬貢獻特多,驟拜河東節度使。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二年,宣歙 團練使劉贊卒。贊初委遇副使嚴綬政事多所咨訪。 贊卒,綬掌留務,竭府藏以進獻,繇是有恩,入拜尚書 刑部員外郎。天下賓佐貢獻專達,自綬始也。未幾,河 東節度使李悅嬰疾,事曠弛,行軍司馬鄭儋代總軍 政;選綬代儋為司馬遷簡較司封郎中。是時,姑息四 方諸侯,未嘗移代物故。即以其軍司馬為帥,德宗嘗 嘉綬之前日,進獻記其姓名,故驟蒙選任。未一歲,儋 卒拜綬銀青光祿大夫,簡較工部尚書,兼太原尹、御 史大夫、北都留守,充河東節度、度支營田觀察處置 等使。興元初,克復京師後,府藏空虛,諸道之有進奉, 以資經費,復時有宣索。其後諸賊既平,朝廷無事,常 賦之外,進奉不息。韋皋劍南有日進,李兼江西有月 進。杜亞揚州、劉贊宣州、王緯李錡浙西,皆競為進奉, 以固恩澤。貢入之奉,皆曰臣於正稅外方圓,亦曰羨 餘。節度觀察使或托言密旨,乘此盜貿官物。諸道謫 罰官吏,刻削祿稟,入其財,通津遠道者稅之,蒔蔬藝 果者稅之,死亡者稅之。節度觀察交代,或先期稅入 以為進奉。然十獻其二三耳,其餘沒入者,不可勝紀 也。其後裴肅為常州刺史,乃鬻薪炭貨案牘,日價之 上,皆規利焉。歲餘進奉。無幾,遷浙東觀察使。天下刺 史進奉,自裴肅始。劉贊卒於宣州,嚴綬為判官,傾軍 府資用進奉。無幾,徵拜刑部員外郎。天下判官進奉, 自嚴綬始。天下貢賦根本既出江淮時江淮人甚困 而聚斂不息
貞元十三年,停溪州歲進朱砂水銀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十三年冬十月丙辰,黔中觀察使奏:溪州人戶訴,被前刺史魏 從琚於兩稅外,每年加進朱砂一千斤、水銀二百馱, 戶民疾苦,請停。從之。
貞元十七年,鄭式瞻進銀絹帝以其坐事進物付左 藏庫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七年,衢州 刺史鄭式瞻進絹五千疋,銀二千,兩帝曰:式瞻坐事, 已詔御史按問,進物宜付左藏庫。
貞元十八年,驃國獻樂工。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八年正月, 驃國王始遣其弟悉利夷來朝,獻其國樂凡十曲,與 樂工三十五人來朝。樂曲皆演釋氏經論之詞意。 貞元二十一年,順宗即位,詔諸道常貢外不得別有 進奉罷宮市使及鹽鐵使月進
按《唐書·順帝本紀》不載。按《食貨志》:順宗即位,乃罷 宮市使及鹽鐵使月進。
按《舊唐書順宗本紀》:二月甲子,除諸道上供外,不得 別有進奉。
按《冊府元龜》:順宗以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二月 甲子,詔諸州府常貢外,不得別進錢物、金銀、器皿、奇 綾、異錦、雕文刻鏤之類。若已發在路者,並納在藏庫。 己丑,停鹽鐵使月進錢舊鹽鐵錢物,悉入正庫,以助 經費。其後主此務者,稍以時市珍玩時新物充進獻, 欲以求恩澤,後益甚進錢物,謂之羨餘,而經入益少。 及貞元遂月獻焉,謂之月進。及是而罷。
![]()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3年1月1日之前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