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第288卷

經濟彙編 食貨典 第二百八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八十八卷
經濟彙編 食貨典 第二百八十九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二百八十八卷目錄

 茶部彙考五

  爾雅釋木

  唐陸羽茶經序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飲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圖

  張又新煎茶水記

  蘇廙十六湯品

  溫庭筠採茶錄辨嗜易苦致

食貨典第二百八十八卷

茶部彙考五

编辑

《爾雅》

编辑

《釋木》

编辑

檟,《苦荼》。

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茶。」檟:一名苦。請幫助識別此字。

《唐陸羽茶經》

编辑

《序》

编辑

案《周禮》酒正之職,辨四飲之物,其三曰漿。又漿人之 職,供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入於酒府。鄭司農云: 「以水和酒也。」蓋當時人率以酒醴為飲,謂乎六漿,酒 之醨者也,何得姬公製《爾雅》云:「檟,苦荼。」即不擷而飲 之,豈聖人之純於用乎?亦草木之濟人,取捨有時也。 自周以降,及於國朝茶事,竟陵子陸季疵言之詳矣。 然季疵以前,稱「茗飲者,必渾以烹之,與夫瀹蔬而啜 者無異也。季疵始為經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 其造,設其器,命其煮飲之者,除痟而癘去,雖疾醫之 不若也。其為利也,於人豈小哉!」余始得季疵書,以為 備矣。後又獲其《顧渚山記》二篇,其中多茶事。後又太 原溫從雲武威段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各補茶事十數節,並存於方 冊。茶之事,由周至今,竟無纖遺矣。昔晉杜育有《荈賦》, 季疵有《茶歌》,余缺然於懷者,謂有其具而不形於詩, 亦季疵之餘恨也。遂為十詠,寄天隨子。唐皮日休撰

《一之源》

编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迺至數十尺。其巴山 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 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葉如丁香,根如胡桃。」

瓜蘆木出廣州,似茶至苦澀,栟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胡桃與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礫,苗木上排。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

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者。義從木,當作搽。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爾雅》。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周公云:「檟,苦茶。」 陽執戟云:「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郭弘農云:「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按櫟當從石為礫「下者生黃 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野者 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 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 疾。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苦熱 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 醐甘露抗衡也。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 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 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 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為累,則茶 累盡矣。

《二之具》

编辑

籯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㪷、 二㪷。三㪷者,茶人負以採茶也。

籯,《漢書》音盈。所謂「黃金滿籯,不如一經。」 顏師古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竈無用𥥛者,釜用脣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箄之。請幫助識別此字。以系之。始其蒸 也,入乎箄;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於甑中。甑不帶而泥之 又以穀木枝三亞者制之。亞當作椏木椏枝也散所蒸。牙筍并 葉。畏流其膏。

杵臼一曰「碓」,惟恆用者佳。

規,一曰「模」,一曰「棬」,以鐵制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 中,遣無所搖動。

檐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以檐置承 上,又以規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一曰「嬴子」,一曰「旁筤。」以二小竹,長三尺,闊一尺 五寸,柄五寸。以請幫助識別此字。織方眼,如圃人土羅,闊二尺,以列 茶也。

棨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為之,用穿茶也。

《樸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 尺,泥之。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 也。茶之半乾升下棚,全乾升上棚。

穿。音釧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州峽山,紉榖皮為之。江 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兩五兩為小穿。峽 中以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 小穿。字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 扇、彈、鎖、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 以「穿」名之。

育以本制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 有床,傍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熅熅然。 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

「育」 者,以其藏養為名。

《三之造》

编辑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 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陵露採焉。茶之牙者,發於 藂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採 焉。其日,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晴。採之蒸之,擣之,拍 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乾矣。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 如人靴者,蹙縮然。

京錐文也

《犎牛臆》者廉檐然,浮雲出山者輪菌然,輕飈拂水者 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羅膏上,以水澄泚之。

謂澄泥也

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 有如竹籜者,枝幹堅實,艱於蒸搗,故其形請幫助識別此字。簁然,有 如霜荷者,莖葉彫沮,易其狀貌,故厥狀委萃然,此皆 茶之瘠老者也。自採至於《封七,經》目自胡靴至於霜 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鑒之下也;以皺黃、 坳垤言佳者,鑒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鑒 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製者則黑,日成 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 也。茶之否臧,存於《口訣》。

《四之器》

编辑

風爐。灰承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杇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離於中。」一足云:「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聖唐滅虜。」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以為通飆漏燼之所,上並古文書六字,一窗之上書「伊公」二字,一窗之上書「羹、陸」二字,一窗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置墆。請幫助識別此字。於其內設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離》;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魚焉,魚者,水蟲也,畫一卦曰《坎》。《巽》主風,離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其飾以連葩垂蔓、曲水方文之類。其爐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其灰承作三足鐵柈抬之。

《筥》。

筥以竹織之,高一尺二寸,徑闊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織之,六出圓眼,其底蓋若利篋,口鑠之。

炭檛。

炭檛以鐵六稜制之,若今之河隴軍人木吾也。或作「鎚」 ,或作「斧」 ,隨其便也。

《火筴》。

火筴,一名「著若」 ,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䓗臺、勾鎖之屬,以鐵或熟銅製之。

《鍑》。音輔或作釜或作鬴

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鍊而鑄之。內模土而外摸沙。土滑於內,易其摩滌;沙澀於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臍長則沸中,沸中則末易揚,末易揚則其味淳也。洪州以瓷為之,萊州以石為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之至潔。但涉於侈麗。雅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恆。而卒歸於銀也。

交床。

「交床」 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虛,以支鍑也。

夾。

夾以小青竹為之,長一尺二寸,令一寸有節,節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篠,津潤於火,假其香潔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間莫之致。或用精鐵熟銅之類,取其久也。

紙囊。

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拂末

碾,以橘木為之,次以梨、桑、桐、柘為之,內圓而外方。內圓備於運行也,外方制其傾危也。內容墮而外無餘木。墮,形如車輪,不輻而軸焉。長九寸,闊一寸七分,墮徑三寸,分中厚一寸,邊厚半寸。軸中方而執圓,其拂末以鳥羽製之。

考證
羅合。

羅末,以合蓋貯之。《以則》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紗絹衣之。其合以竹節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蓋一寸,底二寸,口徑四寸。

《則》。

則以海貝蠣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則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嗜濃者增,故云「則」 也。

水方。

《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裡并外縫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銅鑄之,以備水濕,無有苔穢腥澀,意以熟銅苔穢,鐵腥澀也。林栖谷隱者,或用之竹木。木與竹非持久涉遠之具,故用之生銅。其囊織青竹以捲之,裁碧縑以縫之,細翠鈿以綴之,又作綠油囊以貯之,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

瓢一曰犧杓,剖瓠為之,或刊木為之。晉舍人杜毓《荈賦》云:「酌之以匏。」 匏,瓢也。口闊,脛薄,柄短。永嘉中,餘姚人虞洪入瀑布山採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甌犧之餘,乞相遺也。」 犧,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為之。

《竹夾》:

竹夾,「或以桃、柳、蒲、葵木為之,或以柿心木為之」 ,長一尺,銀裹兩頭。

《鹺,簋》。

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即今「盒」 字。或瓶或壘,貯鹽花也。其揭,竹制,長四寸一分,闊九分,揭請幫助識別此字。也。

熟盂。

熟盂,以貯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盌。

盌,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晉杜毓《荈賦》所謂「器澤陶揀,出自東甌。」 甌,越也。甌越州上口脣不卷,底卷而淺,受半斤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

畚,以白蒲捲而編之,可貯盌十枚。「或用筥其紙,帊以剡紙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札。

札緝栟櫚皮,以茱茰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筆形。

滌方。

滌方以貯滌洗之餘,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

《滓方》,「以集諸滓,製如滌方處,五升。」

巾。

巾以絁布為之,長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潔諸器。

具列: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純木純竹而製之。或木或竹,黃黑可扄而漆者,長三尺、闊二尺,高六寸。「具列」 者,悉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藍。

《都藍》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篾,內作三角方眼,外以雙篾闊者經之,以單篾纖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眼,使玲瓏,高一尺五寸,底闊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

《五之煮》

编辑

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焰如鑽,使炎涼不均,持 以逼火。屢其飜正,候炮出培塿狀蝦蟆背,然後去火 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炙之。若火乾者,以氣熟止; 日乾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罷熱搗,葉爛 而牙筍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科 珠,壯士接之,不能駐其指,及就,則似無禳骨也。炙之, 則其節若倪倪。如嬰兒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 之。精華之氣。無所散越。候寒末之。

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其火用炭,次用「勁薪。」

謂桑槐桐櫪之類也

其炭曾經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

「膏木為柏」 ,桂檜也。「敗器為杇」 ,廢器也。

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 下

《荈賦》所謂「水,則岷方之注。揖彼清流。」

「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 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於山谷者,澄浸不洩,自 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蓄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 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 井取汲多者。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 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 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無迺請幫助識別此字。 請幫助識別此字。「而鍾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環激湯 心,則量未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 水止之,而育其華也。凡酌置諸盌,令沫餑均。沫餑,湯 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 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迴潭曲渚,青萍之始生, 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 渭,又如菊英墮於樽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 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煜 若春」𧀮有之第一,煮水沸而棄其沬之上有水膜如 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為雋永。

徐縣、全、縣二反。至美者曰雋永。雋,味也;永,長也。史長曰雋水。《漢書》蒯通著《雋永》二十篇也。

或留熟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 第三盌次之。第四第五盌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煮水 一升。酌分五盌。

盌數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兩爐。

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 英隨氣而渴。飲啜不消亦然矣。茶性儉不宜廣。則其 味黯淡。且如一滿盌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其色縮 也。其罄請幫助識別此字。也。

《香至美》曰: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音備。

其味甘。檟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一本》云:「其味苦而不甘,檟也;甘而不苦,荈也。」

《六之飲》

编辑

翼而飛,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 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 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 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 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并荊俞。

「俞」 當作「渝。」 巴渝也。

間,以為比屋之飲。飲有觕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 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 或用蔥、薑、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 滑,或煮去沬,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於戲!天 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 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 之。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 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陰採夜焙,非造也;嚼 味嗅香,非別也;羶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 飛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內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 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夫珍鮮馥烈 者,其盌數三,次之者盌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盌, 至七行五盌,若六人已下,不約盌數,但闕一人而已。 其雋永補所闕人。

《七之事》

编辑

「三皇,炎帝神農氏,周、魯周公旦,齊相晏嬰,漢仙人丹 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揚執戟雄,吳歸命侯 韋太傅弘嗣,晉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子兗州刺史演, 張黃門孟陽傅司隸、咸江洗馬統,孫參軍楚,左記室 太沖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使俶,謝冠軍安石,郭 弘農璞,桓,揚州溫,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 《國夏侯愷》,《餘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高安任 育長》。

育長任瞻字,元本遺「長」 字,今增之。

宣城秦精,燉煌單道開,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內 山謙之,後魏瑯琊王肅,宋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 子尚,鮑昭妹令暉,《八公山》沙門譚濟,《齊世祖武帝》,梁 劉廷尉陶先生弘,景皇朝徐英公勣。

《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人有力,悅志。」

周公《爾雅》:「檟苦茶。」《廣雅》云:「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 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 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薑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 不眠。」

《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戈五卵, 茗菜而已。」

司馬相如《凡將篇》:「烏啄,桔梗,芫華,款東,貝母,木蘗,蔞 芩草,芍藥,桂,漏蘆,蜚廉,雚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 消,莞椒,茱茰。」 《方言》:「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勝為限, 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

異,密賜茶荈以代酒
考證
《晉中興書》:「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

納。」

《晉書》云:「納為吏部尚書。」

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數十人饌。 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珍羞必具。及 安去,納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 素業?」

《晉書》:「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讌飲,唯下七奠,拌茶果 而已。」

《搜神記》:「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見鬼神,見愷 來收馬并病。其妻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 床,就人覓茶飲。」

劉琨《與兄子南兗州刺史演書》云:「前得安州乾薑一 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悶,常仰其 茶,汝可置之。」潰當作憒

傅咸《司隸教》曰:「聞南方有以困蜀嫗作茶粥賣,為簾 事打破其器具, 又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 哉?」

《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 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 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 相遺也。因其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晳。小字為紈素, 口齒自清歷。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畫。馳騖翔園林, 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為茶荈劇, 吹噓對鼎䥶。」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云:「借問揚子舍,想見長卿廬。程 十累千金,驕侈擬五都。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彄。鼎 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採秋橘,臨江釣春魚。黑 子過龍醢,果饌踰蟹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人 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傅㢲七誨》「蒲桃宛柰,齊柿燕栗,峘陽黃梨,巫山朱橘, 南中茶子,西極石蜜。」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 下諸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豹、葵羹各一杯。」 孫楚歌:「茱茰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 美豉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 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華陀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

壺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郭璞《爾雅注》云:「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 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世說》:「任瞻,字育長,少時有令名,自過江失志,既下飲, 問人云:『此為茶為茗』。覺人有怪色,乃自申明云:『向問 飲為熱為冷耳』。」

下飲謂設茶也

《續搜神記》:「晉武帝時,宣城秦精常入武昌山採茗,遇 一毛人長丈餘,引精至山下,示以。」請幫助識別此字。茗而去。俄而復 還,乃探懷中橘以遺精。精怖,負茗而歸。

晉四王起事,惠帝蒙塵還洛陽,黃門以瓦盂盛茶上 至尊。

《異苑》:剡縣陳務妻,少與二子寡居,好飲茶茗,以宅中 有古塚,每飲輒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塚何知,徒以 勞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夢一人云:「吾止此 塚三百餘年,卿二子恆欲見毀,賴相保護,又享吾佳 茗,雖潛壤朽骨,豈忘翳桑之報。」及曉,於庭中獲錢十 萬,似久埋者,但貫新耳,母告,二子慚之,從是禱欽愈 甚。

《廣陵耆老傳》:「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 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所得錢,散路 傍孤貧乞人,人或異之。州法曹縶之獄中。至夜,老姥 執所鬻茗器,從獄牖中飛出。」

《藝術傳》:「燉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 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餘茶蘇而已。」

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永嘉 中,過汪,遇沈臺真請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

「懸車」 ,喻日入之候,指人垂老時也。《淮南子》曰:「日至悲泉,爰息其馬。」 亦此意也。

「飯所飲茶,永明中,敕吳興禮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傳》:「江統字應遷,愍懷太子洗馬。常上疏諫 云:『今西園賣醯、麪、藍子、菜茶之屬,虧敗國體』。」 《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 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雜詩》:「寂寂掩高閣,寥寥空廣廈。待君竟不歸,收 領今就檟。」

鮑昭妹令暉著《香茗賦》。

《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詔》:「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 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啟》傳詔,李孟孫宣教旨, 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氣苾新城,味芳雲松, 江潭抽節,邁昌荇之珍;壃埸擢翹,越葺精之美。羞非純束野麏,裛似雪之驢;鮓異陶瓶河鯉,操如瓊之粲。 茗同食粲酢,顏望柑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種聚,小人 懷惠,大懿難忘。

陶弘景《雜錄》:苦茶輕換膏,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 《後魏錄》:瑯琊王肅仕南朝,好茗飲蓴羹。及還北地,又 好羊肉酪漿。人或問之:「茗何如酪?」肅曰:「茗不堪與酪 為奴。」

《桐君錄》:「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茗 有餑,飲之宜人。凡可飲之物,皆多取其葉。天門冬、扷 揳取根,皆益人。」又巴東別有真茗茶,煎飲令人不眠。 俗中多煮檀葉并大皁李作茶,並冷。又南方有瓜蘆 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 人但資此飲,而交廣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 《坤元錄》: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云:「蠻 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 《括地圖》:「臨遂縣東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謙之《吳興記》:「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山,出御荈。」 《夷陵圖經》:「黃牛、荊門、女觀、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陰圖經》:「山陽縣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圖經》云: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本草·木部》: 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渴熱, 令人少睡。秋採之苦,主下氣,消食。注云:「春採之。」 《本草·菜部》:苦茶,一名茶,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 谷山陵道傍,凌冬不死。三月三日採乾。注云:「疑此即 是今茶,一名茶,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詩》云:「誰謂茶苦。」 又云:「堇茶如飴,皆苦菜也。」陶謂之苦茶,木類非菜。流 茗春採,謂之苦茶。

《枕中方》:「療積年瘻。苦茶、蜈蚣並炙令香熟,等分,搗篩, 煮甘草湯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療小兒無故驚蹶,以苦茶、蔥鬚煮服之。

《八之出》

编辑

山南以峽州上。

峽州生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

「襄州」,《荊州》次。

襄州生南鄣縣山谷;荊州生江陵縣山谷。

衡州。下。

生衡山、茶陵二縣山谷。

金州。梁州,又下。

《金州》生西城、安康二縣山谷。《梁州》生襄城、金牛二縣山谷。

淮南以光州上。

生光山縣「黃頭港」 者,與《峽州》同。

《義陽郡》舒州。次。

生義陽縣鍾山者,與《襄州》同。《舒州》生太湖縣潛山者,與《荊州》同。

壽州。下。

「盛唐縣生霍山」 者,與「衡山」 同也。

蘄州,黃州,又下。

蘄州「生黃梅縣山谷,黃州生麻城縣山谷」 ,並與《荊州》《梁州》同也。

浙西以湖州上。

湖州,「生長城縣顧渚山谷,與峽州、光州同,生山桑、儒師二寺;白茅山懸腳嶺,與襄州、荊南、義陽郡同,生鳳亭山伏翼閣、飛雲、曲水二寺;啄木嶺,與壽州、常州同,生安吉、武康二縣山谷,與金州、梁州同。」

常州,次

常州義興縣生君山,懸腳嶺北峰下。與荊州義陽郡同。生圈嶺,善權寺,石亭山,與舒州同。

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

宣州生宣城縣「雅山」 ,與蘄州同;太平縣生上睦,「臨睦」 ,與「黃州同;杭州臨安、於潛二縣生上目山」 ,與舒州同;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睦州生桐廬縣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與衡州同。

潤州、蘇州,又下。

潤州「江寧縣生傲山,蘇州長洲縣生洞庭山」 ,與《金州》、蘄州、梁州同。

劍南以彭州上。

「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棚口」 ,與襄州同。

綿州,《蜀州》。次

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關,與荊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者並佳。有過松嶺者,不堪採。蜀州青城縣生「丈人山」 ,與綿州同。青城縣有散茶、木茶。

邛州。次雅州。瀘州。下。

雅州。「百丈山。」 名山瀘州。瀘州者。與《金州》同也。

眉州漢州,又下。

眉州丹校縣生鐵山者,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與潤州同。

浙東以越州上。

餘姚縣生瀑布泉,嶺曰「仙茗」 ,大者殊異,小者與襄縣同。

考證
明州,婺州。次

明州鄞縣生榆莢村,婺州東陽縣東目山,與荊州同。

台州。下。

台州曹縣生赤城者,與歙州同。

黔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 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福州生閩《方山》《山陰縣》也。

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 得之,其味極佳。

《九之略》

编辑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 蒸乃舂,乃復以火乾之,則又棨、樸、焙、貫棚、穿育等七 事皆廢。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 鼎櫪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檛、火筴、交床等廢。若瞰泉 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已下,茶可味而 精者,則羅廢。若援藟躋喦,引緪入洞,於山口炙而末 之,或紙包合貯,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盌、筴札、熟盂、醝 簋,悉以一筥盛之,則都藍廢。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 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

《十之圖》

编辑

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 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 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

《張又新煎茶水記》

编辑

故刑部侍郎劉公,諱伯芻,《於又新》丈人行也。為學精博,頗有風鑒,稱較水之與茶宜者凡七等。

《揚子》《江南零水》第一;

《無錫惠山寺石水》第二;

《蘇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

揚州《大明寺水》第五;

《吳淞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第七;

「斯七水,余嘗俱瓶於舟中,親挹而比之,誠如其說也。」 客有熟於兩浙者,言搜訪未盡,余嘗志之。及剌永嘉,過桐廬江,至嚴子瀨,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皆用陳黑壞茶潑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鮮馥也,又愈於楊子南零殊遠。及至永嘉,取仙巖瀑布用之,亦不下南零。以是知客之說信矣。夫顯理鑒物,今之人信不迨於古人,蓋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能知之者。元和九年春,子初成名,與同年生期於薦福寺。余與李德垂先至,憩西廂元鑒室。會適有楚僧至,置囊有數編書,余偶抽一通覽焉,文細密皆雜記。卷末又一題云《煮茶記》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處士鴻漸。李素熟陸名,有傾蓋之歡,因之赴郡,泊揚子驛,將食,李曰:「陸君善於茶,蓋天下聞名矣。況揚子南零,水又殊絕。今者二妙,千載一遇,何曠之乎?」 命軍士謹信者挈瓶操舟,深詣南零,陸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陸以杓揚其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似臨岸之水。」 使曰:「某櫂舟深入,見者累百,敢虛紿乎?」 陸不言,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之,又以杓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 使蹶然大駭,伏罪曰:「某自南零齎至岸,舟蕩覆半至,懼其勘,挹岸水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焉?」 李與賓從數十人,皆大駭愕。李因問陸:既如是,所歷經處之水,優劣精可判矣。陸曰:「楚水第一,晉水最下。」 李因命筆口授而次第之。

「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

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

峽州扇子山下有石𥥛然洩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 云「蝦蟆口,水第四。」

《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

《揚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泉」第八;

唐州「柏巖縣《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廬州《龍池山嶺水》第十;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十一」;

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

歸州「玉虛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五」,未嘗泥

《吳淞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柳州圓泉水》第十八;

《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

此二十水,余嘗試之,非繫茶之精麤,過此不之知也。夫茶烹於所產處,無不佳也。蓋水土之宜,離其

處,水功其半,然善烹潔器,全其功也。李實諸司馬遇有言茶者,即示之。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門生劉魯封言嘗見說茶,余醒然思往歲僧室獲是書,因盡篋,書在焉。古人云:「瀉水置瓶中,焉能辨淄澠。」 此言不必可判也。萬古以為信然,蓋不疑矣。豈知天下之理,未可言至,古人妍精,固有未盡,強學君子,孜孜不懈,豈「止思齊而已哉?」 此言亦有裨於勸勉,故記之。

《蘇廙十六湯品》

编辑

湯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濫湯,則與凡末同調矣。《煎》以老嫩言者凡三品。注以緩急言者凡三品。以「器」 標者共五品,以薪論者共五品。

第一《得一湯》:火績已儲,水性乃盡,如斗中米,如稱上 魚,高低適平,無過不及,為度蓋一,而不偏雜者也。天 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湯得一可建湯勳。

《第二嬰湯》,薪火方交,水釜纔熾,急取旋傾。若嬰兒之 未孩,欲責以壯夫之事,難矣哉。

第三「百壽湯。」人過百息,水踰十沸,或以話阻,或以事 廢,始取用之,湯已失性矣。敢問皤鬢蒼顏之大老,還 可執弓抹矢以取中乎?還可雄登闊步以邁遠乎? 第四「中湯。」亦見夫鼓琴者也,聲合中則失妙。亦見磨 墨者也,力合中則失濃。聲有緩急則琴亡,力有緩急 則墨喪,注湯有緩急則茶敗。欲湯之中,臂任其責。 第五斷脈湯。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顫臂 嚲,惟恐其深,缾嘴之端,若存若亡。湯不順通,故茶不 勻粹。是猶人之百脈,氣血斷續,欲壽奚可?惡斃宜逃。 第六大壯湯。力士之把針,耕夫之握管,所以不能成 功者,傷於麤也。且一甌之茗,多不二錢,茗盞量合,宜 下湯不過六分。萬一快瀉而深積之,茶安在哉? 第七富貴湯以金銀為湯器。惟富貴者具焉。所以榮 功建湯業。貧賤者有不能遂也。湯器之不可捨金銀。 猶琴之不可捨桐。墨之不可捨膠。

第八《秀碧湯》。石凝結天地秀氣而賦形者也。琢以為 器,秀猶在焉。其湯不良,未之有也。

第九壓一湯,貴欠金銀,賤惡銅鐵,則瓷瓶有足取焉。 幽士逸夫,品色尢宜,豈不為瓶中之壓一乎?然勿與 誇珍衒豪臭公子道。

第十「纏口湯。」猥人俗輩,煉水之器,豈暇深擇銅鐵鉛 錫,取熟而已。夫是湯也,腥苦且澀,飲之逾時,惡氣纏 口而不得去。

第十一減價湯。無油之瓦,滲水而有王氣,雖御胯宸 緘,且將敗德銷聲。諺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腳駿登高。」 好事者幸誌之。

第十二法律湯。凡木可以煮湯,不獨炭也。惟沃茶之 湯,非炭不可。在茶家亦有法律,「水忌停,薪忌薰。犯律 踰法,湯乖則茶殆矣。」

第十三,「一面湯。」或柴中之麩火,或焚餘之虛炭。木體 雖盡,而性且浮,性浮則湯有終嫩之嫌,炭則不然,實 湯之友。

第十四宵人湯。茶本靈草,觸之則敗糞。火雖熱,惡性 未盡,作湯泛茶,減耗香味。

第十五·賊湯一名賤湯竹篠樹梢,風日乾之,燃鼎附瓶,頗 甚快意,然體性虛薄,無中和之氣,為茶之殘賊也。 《第十六魔湯》調茶在湯之淑慝,而湯最惡煙,燃柴一 枝,濃煙蔽室,又安有湯耶?苟用此湯,又安有茶耶?所 以為大魔。

《溫庭筠採茶錄》

编辑

《辨》

编辑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鴻漸,抵揚子驛, 將食,李曰:「陸君別茶,聞揚子南𤃩,水又殊絕,今者二 妙,千載一遇。」命軍士謹慎者深入南𤃩,陸利器以俟。 俄而水至,陸以杓揚水,曰:「江則江矣,非南𤃩,似臨岸 者。」使者曰:「某掉舟深入,見者累百,敢有紿乎?」陸不言, 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之,又以杓揚之曰:「自此南 𤃩者矣。」使者蹶然馳白,某自南𤃩齎至岸,舟蕩覆過 半,懼其尟,挹岸水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某其敢隱 焉。

李約,汧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曰:「茶須緩 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火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 庶可養茶。始則魚目散布,微微有聲;中則四邊泉湧, 纍纍連珠;終則騰波鼓浪,水氣全消,謂之老湯。三沸 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

《嗜》

编辑

甫里先生陸龜蒙嗜茶,荈置小園於顧渚山下,歲入 茶租,薄為甌蟻之費。自為《品第書》一篇,繼《茶經》《茶訣》 之後。

《易》

编辑

白樂天方齋禹錫正病酒,禹錫乃饋菊苗虀蘆菔鮓, 換取樂天六班茶二囊,以自醒酒。

《苦》

编辑

王濛好茶,人至輒飲之,士大夫甚以為苦。每欲候濛必云:「今日有水厄。」

《致》

编辑

劉琨與弟群書:「吾體中憤悶,常仰真茶,汝可信致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